赠友送别诗鉴赏-湖北省通山县第一中学高三语文复习导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鉴赏题材专题一:赠友送别诗导学案
知识目标
1、积累送别诗中常见意象;
2、体会赠别诗的鉴赏方法;总结赠别诗的常见艺术手法与答题模式。

一、【提示】离情别意是古代文人骚客咏叹的永恒主题。

人间最难舍的情就是“别情”。

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通讯技术不发达,每有行旅,动辄经年累月,再会难期,因此古人很重离别。

离别之际,人们不仅备酒饯行,折柳相送,还要作诗话别,常常写诗送给行者(送别)或留给居者(留别),这也使得古诗中以离别为题材的送别诗颇多感人之作。

二、赠友送别诗知识总结
(一)积累送别诗中常见信息:
1、送别地点:古道、长亭、谢亭、灞陵亭、劳劳亭、客舍、南浦、歧路旁、津渡口、或都门外等。

古代路旁都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

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

"长亭"于是成为一个蕴涵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

谢亭,又名谢公亭,在宣城北面,是南齐诗人谢眺任宣城太守时所建,他曾在此送别朋友范云,后来谢亭就成了宣城的送别之地;灞陵亭,在长安东南三十里处,那里原有一条灞水,又因汉文帝葬在那里,遂称灞陵,唐代时人们送朋友出长安,常在那里分手;南浦,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屈原 "送美人兮南浦”江淹在《别赋》中说:“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此后人们便用“南浦”作为送别诗的意象。

2、时间:夕阳、日暮。

许多诗人喜欢把离别与夕阳、日暮联系在一起,表达浓浓的离情,这是因为忧伤的情感和苍茫的暮色相协调,对于远离家乡的游子来说,暮色渐起渐至苍茫,最能勾起他们的离情别绪,正如孟浩然在《宿建德江》中所说的“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3、季节:秋。

柳永的“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秋代表了萧条凄清,代表了寂寞抑郁,是送别诗词中惯用的意象。

4、意象:酒、斑马、晚风、芳(春)草、弱柳、杨柳、杨花或柳絮、残笛、寒蝉、烟波、流水、行舟、浮云。

古人离别多设宴饯行,“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杨载《诗法家数》),故许多离别诗,都飘散着酽酽的酒香,酒里充盈着亲情、友情、故园之情、感时之情。

/ 折柳是送别的习俗。

/ 无边的芳草恰可比喻远行人的满怀愁绪。

寄托了送别友人的深情厚意。

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

/ 以水(连绵不断)为意象表达送别之情的也不少。

(二)情感:可分为以下几种:
1、直接抒写依依惜别之情意。

朋友间友谊深厚,依依惜别、难舍难分(友人离去后茫然、怅然若失),李白的《赠汪伦》、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都是对友情的咏唱。

2、借诗吐胸中积愤或明心志的。

倘若诗人在现实生活中遭逢坎壈,其送别诗还可以裹挟着个人的身世之感。

“寒雨连江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这是借托玉壶、冰心比拟诗人的操守和品格,以告慰亲友,表明自己不为遭贬而改变玉洁冰清的节操。

这类诗往往是诗人在艰难困厄之际写就的,注意送别背景。

3、重在劝勉、鼓励、安慰友人。

别后情景的想象、担忧、激励劝勉(对朋友未来的美好祝愿和宽慰),劝勉之中带有明显的“君子赠之以言”的倾向,如高适《别董大》中“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两句,因为是知音,说话才质朴而豪爽,又因别离,才以希望为慰藉,于慰藉之中倾注信心和力量。

4、综合型的,既含离别之情,又有身世命运之感,或兼劝慰警示之意。

这类送别诗内涵丰富,表意的侧重点也不明显。

往往把离别之情、劝慰之情和内心的希冀巧妙地融为一体。

(三)情感基调可分为以下几种:
1、写景之昏暗、寒冷、迷茫、凄清,表达凄婉感伤、悲伤痛苦、惆怅迷惘的感情。

此类送别诗有着浓重的伤感情绪,缠绵悱恻,意极为凄悲。

2、运用优美的文字,勾画清新的画面,创设轻松的氛围,抒发无限眷恋、依依惜别的深情。

3、一洗悲酸之态,吹响豪迈的号角,激情荡漾。

(四)诗歌风格伤感型:哀伤凄婉豪迈型:慷慨旷达
三、考点研究
1、考查角度:炼字、情感、手法
2、鉴赏方法
①品味意象
②把握情感
③注意手法(常用借景抒情、衬托等手法)
四、高考真题感知
【2007江苏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11分)
鹧鸪天•送人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5分)【答案】这两句蕴含了作者离别时的凄凉伤感之情以及壮志难酬的激愤之情。

作者借景抒情,先写水天相连,好像将两岸的树木送向无穷的远方;后写空中之云,乌云挟带着雨水,把重重的高山埯埋了一半,而情感蕴含其中。

真是含蓄不露,富有余韵。

五、巩固练习
1、(10·江苏)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魏二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1)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

由送别季节可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抒离别之情的哪两个句子?(2分)
答:
(2)三、四两句,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

”请作分析。

(4分)答:
2、(06安徽))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柳梢青•送卢梅坡刘过
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

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

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

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1)“聚散匆匆”一句,在内容上强调什么?在上片的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答:
(2)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答:
3、(2014昆山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8分)
蝶恋花别范南伯
[宋]杨炎正
离恨做成春夜雨。

添得春江,刬地①东流去。

弱柳系船都不住,为君愁绝听鸣。

君到南徐②芳草渡。

想得寻春,依旧当年路。

后夜独怜回首处,乱山遮隔无重数。

[注] ①刬(chǎn)地:依旧,还是。

②南徐:今江苏镇江。

(1)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简要分析词的上阕是如何抒写离别之情的。

(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全诗分析结句的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4分)
答:
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6分)
送沈子福归江东
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1)第一、二句诗中,哪些意象是暗示送别内容的意象?(3分)
(2)第三句历来备受赞赏,请简要赏析。

(3分)
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第3-4题。

(6分)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注:“萧萧班马”出自《诗经》。

班马:离群之马。

(1)首联用哪些词语勾勒出怎样的送别图景?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颈联用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
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第6-7题。

(6分)
送魏万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①,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②树色催寒近,御苑③砧色④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①离歌:离别之歌。

②关城:潼关、函谷关。

③御苑:皇家的宫苑。

④砧声:捣制寒衣的声音。

(1)第一、二联中,哪两个意象表达了季节的怎样的气氛特征?从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3分)
答:
(2)尾联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出怎样的思想内容?(3分)
答:
7、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第8-9题。

(6分)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1)第二句中的“凉”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在艺术构思上虚实结合,请对这种艺术手法及其作用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第10-11题。

(6分)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1)本诗运用了哪几种艺术手法?试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

答:
(2)从艺术效果和思想感情两方面分析“青山万里一孤舟”一句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