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欧姆定律的知识点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欧姆定律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欧姆定律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欧姆定律知识点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欧姆定律知识点?欧姆定律 :导体中的电流 ,跟导体两头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公式 : 式中单位 :I →安 (A);U →伏(V);R →欧 ( Ω).公式的理解 :①公式中的I,U 和 R 一定是在同一段电路中;② I,U 和 R 中已知随意的两个量便可求另一个量;③计算时单位要一致.欧姆定律的应用:①同一电阻的阻值不变 ,与电流和电压没关 ,其电流随电压增大而增大 .(R=U/I)②当电压不变时 ,电阻越大 ,则经过的电流就越小 .(I=U/R) ③当电流一准时 ,电阻越大 ,则电阻两头的电压就越大 .(U=IR) 电阻的串连有以下几个特色 :(指 R1,R2 串连 ,串得越多 ,电阻越大)①电流 :I=I1=I2( 串连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②电压 :U=U1+U2( 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③电阻 :R=R1+R2( 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假如 n 个等值电阻串连 ,则有 R 总 =nR④分压作用 :=; 计算 U1,U2, 可用 :;第1页/共2页1 / 2⑤比率关系 :电流 :I1:I2=1:1 (Q 是热量 )电阻的并联有以下几个特色:(指 R1,R2 并联 ,并得越多 ,电阻越小)①电流 :I=I1+I2( 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②电压 :U=U1=U2( 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③电阻 :(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电阻的倒数和)假如 n 个等值电阻并联 ,则有 R 总 =R④分流作用 :;计算 I1,I2 可用 :;⑤比率关系 :电压 :U1:U2=1:1 ,(Q 是热量 )第2页/共2页2 / 2。

欧姆定律知识点

欧姆定律知识点

一、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当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当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二、欧姆定律及其应用1、欧姆定律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公式: I = U R R=UIU=IRU ——电压——伏特(V );R ——电阻——欧姆(Ω);I ——电流——安培(A ) 使用欧姆定律时需注意:R=UI不能被理解为导体的电阻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其大小跟导体的电流和电压无关。

人们只能是利用这一公式来测量计算导体的电阻而已。

导学练习11、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在 电压不变 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 。

把以上实验结果综合起来得出结论,即为欧姆定律。

2、欧姆定律的公式是: 。

在公式中 U 表示 ,单位是 ; R 表示 ,单位是 ; I 表示 ,单位是 。

3、欧姆定律中各物理量的单位必须统一为国际单位。

即I 的单位是 ,U 的单位是 ,R 的单位是 。

4、欧姆定律应用: ( 1)公式变形同学们把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变形一下会得到哪些式子,分别有什么作用:I = (已知 、 求 ) R = (已知 、 求 ) U = (已知 、 求 )5、有一种指示灯,电阻为6.3Ω,通过的电流为0.45A 时才正常发光。

要使其正常发光,应加多大的电压?6、某实验中测得一个未知电阻的电压为4.8V ,流过的电流是320mA ,求该电阻的阻值。

7、关于公式R=U/I,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B.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C.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D.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都无关8.一个定值电阻R两端电压从5V增大到10V,通过电阻R的电流增大了0.2A,则该电阻的阻值为()A、25ΩB、50ΩC、12.5Ω D 、100Ω9、有一条电阻线,在其两端加1 V电压时,测得电阻值为O.5 Ω,如果在其两端加10 V 的电压,它的电阻为( )。

八年级欧姆定律知识点

八年级欧姆定律知识点

八年级欧姆定律知识点八年级学生学习物理课程时,必须掌握欧姆定律这一基本知识点。

欧姆定律是电学中最基础而重要的规律之一,它通过描述电流、电阻和电压之间的关系,帮助人们在更深刻地理解电路运作的基础上进行电路的设计、测试以及故障排除。

那么,欧姆定律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学习欧姆定律有什么重点难点需要注意呢?下面将从基本概念、公式及应用方面进行阐述。

一、欧姆定律的基本概念简单来说,欧姆定律是研究电流、电阻及电压之间关系的定律。

根据物理学原理,欧姆定律是指电路中的电流与电路两端电压成正比、与电路的电阻成反比,其数学表述为I = U / R,其中I表示电流强度,U表示电压,而R则表示电阻。

运用欧姆定律,可以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大小、测量电阻值,提高电路的效率等等。

欧姆定律是电路理论中的重要概念,被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通讯设备、航空航天技术等领域。

二、欧姆定律的公式欧姆定律的公式I = U / R是基本参数之间的数学关系,也是掌握欧姆定律的必要前提。

为了深入理解欧姆定律,我们需要对这个公式的三个参数进行具体解释。

首先,电流强度I指的是电子流经导体的数量,单位是安培(A),其数值表示了电子流经元件的速率。

由于电流的表达式是I = Q / t(Q为电荷数量,t为时间),因此电流强度越大,元件内部的电荷流动速度就会越快,反之亦然。

其次,电阻R表示当电流通过元件时所遇到的阻力,单位是欧姆(Ω),其数值表示了通过元件时的阻力大小。

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质、截面积、长度和温度有关。

理解电阻主要注意以下两点:1. 随着电阻的增加,直流电路内的电流强度会减小。

2. 随着电阻的增加,元件内部的能量损失会加大,即发热现象会加剧。

最后,电压U实际上是指电荷在电路上移动时的电势差,单位是伏特(V),其数值表示了电路中电荷流动的电位能大小。

电压在电路中的分布是不定的,即不同位置可能有不同的电压值,但两端的电压相减的结果总是等于电路中通过的电压。

物理欧姆定律知识点

物理欧姆定律知识点

欧姆定律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定律,它描述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下面是关于欧姆定律的一些知识点:
1. 欧姆定律的内容:在同一电路中,通过某段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 欧姆定律的公式:I=U/R,其中I 表示电流,单位是安培(A);U 表示电压,单位是伏特(V);R 表示电阻,单位是欧姆(Ω)。

3. 欧姆定律的应用:欧姆定律可以用来计算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

例如,如果知道电路中的电压和电阻,可以使用欧姆定律计算出电流;如果知道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可以使用欧姆定律计算出电阻。

4. 电阻的影响因素: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它的大小取决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等因素。

5. 欧姆定律的适用条件:欧姆定律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即电路中只包含电阻元件,不包含电动机、电容器等非电阻元件。

6. 欧姆定律的图像表示:可以用图像来表示欧姆定律,即I-U 图像和U-I 图像。

在I-U 图像中,斜率表示电阻的倒数;在U-I 图像中,斜率表示电阻。

7.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欧姆定律:在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之和,总电流等于各个电流相等;在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电阻的倒数之和,总电流等于各个电流之和。

总之,欧姆定律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定律,它对于理解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欧姆定律知识点总结

欧姆定律知识点总结
欧姆定律知识点总结
一、欧姆定律。
1、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①提出问题:电流与电压电阻有什么定量关系?
②制定计划,设计实验:要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即:保持电阻不变,改变电压研究电流随电压的变化关系;保持电压不变,改变电阻研究电流随电阻的变化关系。
③进行实验,收集数据信息:(会进行表格设计此为能力考点)
B. 0.6 A
C. 1.2 A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6.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6 V,电阻R1=10 Ω.合上开关后,R1两端的电压是2 V,则电路中的电流为________A,R2两端的电压是_______ V,R2的阻值为________ Ω.
7.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后,要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灯泡变暗,应把F点与滑动变阻器的________点用导线连接起来.若将F点与B点相连,闭合开关S前,变阻器的滑片应放在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
(3)换用不同的定值电阻使电阻__________________地变化,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保持每次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记录的不同值和对应的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实验中,
是电阻的定义式,它表示导体的电阻由导体本身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温度等因素决定。
③ R=U/I 是电阻的量度式,它表示导体的电阻可由U/I给出,即R 与U、I的比值有关,但R与外加电压U 和通过电流I等因素无关。
5、解电学题的基本思路
①认真审题,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
②在电路图上标出已知量和未知量(必要时加角码);
④分析论证:(分析实验数据寻找数据间的关系,从中找出物理量间的关系,这是探究物理规律的常用方法。为近年考试热点)

初中物理欧姆定律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欧姆定律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欧姆定律知识点总结欧姆定律是电学中的重要定律之一,主要描述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下面是初中物理中关于欧姆定律的知识点总结。

1.电流(I):电流是指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的数量,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的电量来表示。

单位是安培(A)。

电流的方向是正电荷从正极流向负极,也可以通过箭头来表示。

2.电压(U):电压是指电做功的大小,也就是单位电荷在电场中所具有的能量。

单位是伏特(V)。

电压的方向是由高电压流向低电压。

3.电阻(R):电阻是指导体对电流流动的阻碍程度,即电流在导体中受到的阻力。

单位是欧姆(Ω)。

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等因素有关。

4.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是描述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关系的基本定律。

公式为U=IR,其中U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R表示电阻。

根据欧姆定律可以得出:电压和电阻成正比,电压和电流成正比,电流和电阻成反比。

5.合串并联:电阻可以根据其连接方式分为串联和并联。

串联是指多个电阻依次连接在一起,电流依次通过每个电阻。

并联是指多个电阻同时连接在一起,电流同时通过每个电阻。

在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之和;在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电阻的倒数之和。

6.压强和功率:压强是指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大小,用公式P=U/A表示,其中P表示压强,U表示电压,A表示面积。

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用公式P=UI表示,其中P表示功率,U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

7.阻值计的使用:阻值计是一种测量电阻的仪器,一般由一个可变电阻和滑动电极组成。

在使用阻值计时,需要将阻值计与电路连接,通过调节滑动电极找到对应的阻值。

8.温度对电阻的影响:温度是影响电阻的重要因素之一、通常情况下,电阻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这是因为温度升高导致导体原子振动增强,电阻增加。

但是由于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温度系数,不同材料对温度的敏感程度不同。

9.改变电阻的方法:可以通过改变导体材料、调节材料的长度、横截面积或温度等方式改变电阻的大小。

(完整版)欧姆定律知识点总结及经典习题(含答案)

(完整版)欧姆定律知识点总结及经典习题(含答案)

●安全用电的原则是: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接近高压带电体。

●高低压的划分低压和高压的界限是1000V ,低于1000V 为低压,高于1000V 为高压。

低压对人体来说并非安全电压,预防低压触电,应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主要指火线)。

高压触电分两类:高压电弧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预防电弧触电应远离易起电弧处,预防跨步电压触电应两脚并拢下蹲,或并脚跳离高压带电体。

知识点2 注意防雷与避雷针 雷电是大气中一种剧烈的放电现象。

云层之间,云层与大气之间的电压高达几百万伏至几亿伏,放电时的电流可达几万安到十几万安,产生很强烈的光和声。

云层和云层之间的放电危害不大,而云层与地面之间的放电如果通过树林、建筑物,巨大的热量和空气的振动都会使它们受到严重的破坏,如果这种放电通过人体,能够立即致人死亡。

雷电均发生在积雨云层,由于积雨云层内空气所含的水蒸气比干燥空气多,而电荷极易吸附在水珠表面,故积雨云层积聚许多电荷。

避雷针因在房屋的高处,其尖端曲率半径又极小,分布在其内的负电荷产生的电场很大,易使其周围的空气电离而造成一条可以导电的通道。

并且避雷针是金属做的,是电的良导体,当电荷传至避雷针尖上时极易沿着金属线流入大地,这一电流通道可使云层和建筑物间的正、负电荷中和,使云层放出的电荷完全通过避雷针流入大地而不会损坏建筑物。

知识点3 短路●定义:由于某种原因,电路中不该相连的两点被直接连在一起的现象,叫做短路。

或电流不通过电器直接接通叫做短路。

●短路的危害:电源短路是十分危险的,由于导线的电阻远小于灯泡的电阻,所以通过它的电流会非常大,这样大的电流,电池或者其他电源都不能承受,电源会损坏;更为严重的是,因为电流太大,会使导线的温度升高,严重时有可能造成火灾。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采用保险丝、空气开关、熔断器等防止短路或过载带来的危害。

●短路分电源短路和用电器短路两类。

用电器短路时,一般认为用电器中无电流流过,不会对电路造成损害。

串联电路的特点:1、电压特点: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完整版)欧姆定律知识点总结(详)

(完整版)欧姆定律知识点总结(详)

知识点3 电阻的串联与并联 ●电阻的串联 (1)串联电阻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大。

(相当于增加导体的长度)(2)串联电阻的总电阻的阻值等于各分值R 串=R1+R2+……Rn 。

(3)n 个相同电阻串联时的总电阻为:R 串=nR ●电阻的并联 (1)并联电阻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小。

(相当于增加导体的横截面积)(2)并联电阻的总电阻的阻值得倒数等于各分电阻的阻值之和,即:nR R R R 111121+⋯++= 。

(3)n 个相同电阻串联时的总电阻为:nR R 0=。

(4)两个电阻R1和R2并联时的表达式为:R 总=R 1R 2R 1+R 2知识点3: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实验原理】R=UI 。

只要测出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就可以测出(通过计算得出)这个导体的电阻的大小,测量和计算时严格要求单位的统一性,即电阻的单位是Ω,电压的单位V ,电流的单位是A ,这种测量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

这种通过测量电压和电流来测量电阻的方法是一种间接测量法。

【实验器材】电源、开关、导线、小灯泡、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

【实验电路】【实验步骤】①按电路图连接实物。

②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使小灯泡发光,记录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代入公式R=UI 算出小灯泡的电阻。

③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 的位置,多测几组电压和电流值,根据R=UI ,计算出每次的电阻值,并求出电阻的平均值。

【实验表格】次数 电压U/V 电流I/A 电阻R/Ω 平均值R/Ω12 3【注意事项】①接通电源前应将开关处于断开状态,将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调到最大; ②连好电路后要通过试触的方法选择电压表和电流表的量程;③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保护电路。

知识点4 额定电压●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时所需的电压,叫做额定电压。

如果实际电压比额定电压高很多,很可能损坏用电器;如果实际电压比额定电压低很多,用电器就不能正常工作,有时还会损坏用电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物理欧姆定律的知识点
初二物理欧姆定律的知识点
一、探究电阻上的电流根两端电压的关系试验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二、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1、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
体的电阻成反比。

2、公式:(I=U/R);式中单位:I安(A);U伏(V);R欧()。

1安=1
伏/欧。

3、公式的'理解:①公式中的I、U和R必须是在同一段电路
中;②I、U和R中已知任意的两个量就可求另一个量;③计算时单位
要统一。

4、欧姆定律的应用:
①、同一个电阻,阻值不变,与电流和电压无关但加在这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大时,通过的电流也增大。

(R=U/I);②、当电压不变时,电阻越大,则通过的电流就越小。

(I=U/R);③、当电流一定时,电阻越大,则电阻两端的电压就越大。

(U=IR)
5、电阻的串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串联)
①、电流:I=I1=I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②、电压:
U=U1+U2(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③、电阻:R=R1+R2(总电阻等
于各电阻之和)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串联,则有R总=nR。

(串联
电路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大,原因是几个电阻
串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所以总电阻比任何一个都要小)
④、分压作用:R1/R2=U1/U2,
⑤、电流之比为I1∶I2=1∶1;
6、电阻的并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并联)
①、电流:I=I1+I2(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②、电压:U=U1=U2(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