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复习纲要

合集下载

组织行为学复习纲要【考试版】

组织行为学复习纲要【考试版】

组织⾏为学复习纲要【考试版】组织⾏为学笔记【考试版L?】〖判断题20'〗〖选择题20'〗〖简答题40'〗〖案例分析20'〗□组织⾏为学在西⽅的发展1、组织⾏为学的萌芽阶段:科学管理的诞⽣:泰勒。

标志是《科学管理原理》的⾯世。

古典组织理论的创⽴:亨利·法约尔。

2、⼈群关系学说阶段:霍桑实验。

3、⾏为科学阶段:4、组织⾏为学的分化和综合:□□组织⾏为学在中国的发展1、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对组织⾏为学研究的贡献:2、组织⾏为学在中国的发展过程:3、组织⾏为学在中国的研究领域:□□组织⾏为学⾯临的挑战1、外部环境的变化:2、组织结构的变化:团队组织。

虚拟组织。

扁平化组织。

3、企业员⼯的多样化:员⼯代际的多样化。

员⼯需要的多样化。

雇佣⽅式的多样化。

□影响知觉的因素⼀、客观因素:1、刺激物的强度:2、对象与背景的差别:3、反复的刺激:4、对象的组合:接近原则、相似原则、闭锁原则、连续性原则、周围条件的影响。

⼆、主观因素:1、动机与兴趣:2、个性特征:3、过去学习与经验:4、知觉解释的⾓度不同:□态度的功能1、影响社会知觉:2、影响社会⾏为:与?忍耐⼒?社会交往?⾏为动机有关。

□态度与⾏为之间的关系1、态度对⾏为有⼀定影响:2、态度与⾏为不完全⼀致:同⼀对象具有许多属性与特征。

受到当时情景的影响。

态度不以⼝头表⽰为标准。

□价值取向与⾏为1、价值取向的类型:亲社会价值取向。

?反社会价值取向。

亲组织价值取向。

?反组织价值取向。

⾃我肯定价值取向。

?⾃我否定价值取向。

2、价值取向的关系:以社会价值取向为主导,以个体价值取向为基础,以组织价值取向为主体。

□个性的形成决定因素1、遗传:2、环境:⽂化背景、家庭情景、群体特征、⼈⽣经历。

3、情景:个性与⼯作匹配霍兰德认为⼈们可以根据⾃⾝个性特点寻找与之相协调的⼯作环境或组织。

他以个⼈偏好和兴趣为基础将⼈的职业个性分为六类:现实性R、研究型I、艺术型A、社会型S、管理型E、常规型C。

组织行为学期末复习提纲

组织行为学期末复习提纲

1、组织的含义与特点组织:人们为了一定目标,运用信念、理想、态度、知识、技能等各种要素互相协作结合而成的具有一定边界的集体或团体。

特点:(1)组织是由个人和群体组成的(2)组织有自己的目标(3)组织通过专业分工和协调合作来实现目标2、组织行为学的定义与研究内容组织行为学:对组织情景下,人的思考、感受、活动的内容和方式的系统研究。

研究内容:(1)组织行为学关注的主要因变量:生产率,缺勤,流动,组织公民行为,工作满意度(2)组织行为学关注的主要自变量:个体水平,群体水平,组织水平P7 3、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术语变量,假设,因变量,自变量,中介变量,调节变量,理论 P184、常用的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验研究法,观察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第一章个体心理与行为1、知觉的含义、能动性表现和过程知觉:个体为了给观察到的对象赋予一定的意义,而进行的组织和解释感觉印象的过程,是一个积极能动的认识过程能动性表现:知觉具有选择性,知觉具有整体性,知觉具有理解性,知觉具有恒知觉的过程:注意,组织,解释,检索,判断 P26-272、归因的定义及主要理论归因:通过对观察到的行为结果进行分析并推断其原因的过程归因理论是关于知觉者解释和推断自己与他人行为原因的社会心理学理论,是激励下属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

主要理论:海德归因理论,对应推断理论,三维归因理论(区别性,一致性,一贯性),维纳的归因理论P293、社会知觉的含义和若干效应社会知觉:对由人的社会实践所构成的社会现象的知觉。

包括对他人的知觉,人际知觉,自我知觉,角色知觉。

P27效应:①首因效应(陌生人):又称第一印象,是指人们在对他人总体印象的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②近因效应(熟人):在总体印象形成过程中,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③晕轮效应: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是根据个人的好恶提出来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④社会刻板印象:也称定式现象,指人们对社会上某一类事物产生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⑤与我相似的效应:人们倾向于喜欢那些与自己相似的人,这是生活中的一个常见现象⑥对比效应:对一个人的评价并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常常受到我们最近接触到的其他人的影响4、价值观的含义和分类价值观代表了人们最基本的信念:从个人或社会角度来看,某种具体的行为模式或存在的最终状态比与之相反的行为模式或存在状态更可取。

组织行为学复习提纲

组织行为学复习提纲

组织行为学复习提纲复习提纲一1.什么是组织?什么是行为?什么是组织行为?什么是组织行为学?组织是对完成特定使命的人的系统性安排。

或答:组织是具有特定目标、资源与结构,时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开放系统。

或答:组织是由两个以上的人自觉协作的活动或力量所组成的系统。

行为是指人或动物表现的和生理、心理活动紧密相联的外显的运动、动作或活动。

组织行为是指人们在作为组织成员(不管是普通员工还是管理人员)时表现出的行为。

或答:组织行为是指各类组织的每位成员在工作过程表现出来的所有行为。

组织行为学是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规律,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

2.组织的三个要素、三个特别是什么?组织的三个要素是:人、组织目标和组织结构。

组织的三个特点是:有明确的目标,拥有资源:人、财、物、信息和时间,保持一定的权责结构。

3.组织行为有哪些类型?根据分析水平的不同,可把组织行为分成微观组织行为和宏观组织行为;根据与组织目标的关系,可把组织行为分成正向组织行为和反向组织行为。

4.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范围是一定组织中的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

5.组织行为学的框架包括个体行为、群体行为和组织行为三个部分。

6.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学派和代表人物有哪些?科学管理学派,代表人物是泰勒;行为科学学派,代表人物有埃尔顿·梅奥和罗特利斯伯格,系统与权变理论,代表人物是卢桑斯。

7.霍桑实验的主持人是埃尔顿·梅奥和弗里茨·朱利斯·罗特利斯伯格8.霍桑实验的意义为工业心理学注入了新思想。

它告诉人们,在把心理学的方法、事实和原则应用于工作着的人时,不仅应当重视人事心理和工业心理方面,也应当注意社会心理方面;不仅应当解决人与事和人与机器的关系问题,也应当解决人与人的关系问题。

霍桑实验是管理心理学产生的历史性起点。

9.20世纪初,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创立行为主义心理学。

《组织行为学》复习大纲

《组织行为学》复习大纲

《组织行为学》复习大纲一、考试题型单项选择题(20分)填空题(20分)简答题(5题,30分)论述题(1题,14分)案例分析题(1题,16分)二、复习思考题专题1 组织行为学理论基础1、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分为哪几个层次?2、谈谈对人类行为复杂性、差异性和一致性的认识。

3、试述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4、简述法约尔的经营六职能和管理五要素理论。

5、试述人际关系学派的主要观点。

专题2 组织结构1、试述部门划分的方法。

2、简述管理跨度及其影响因素。

3、简述影响集权和分权的因素。

4、简述职位、职权与职责的关系。

5、企业的组织结构形式分为哪几种类型?6、简述事业部型结构。

7、简述矩阵型结构。

8、简述网络型结构。

10、简述机械式组织和有机式组织11、简述“三叶草”组织专题3 组织群体1、试述正式和非正式群体的类型。

2、简述群体发展五阶段模型。

3、简述正式地位和非正式地位。

4、简述角色冲突。

5、试述群体规范。

6、简述从众行为。

7、简述群体对个体的影响。

10、简述群体影响和群体促进。

11、简述群体社会化。

12、简述群体和团队的区别和联系。

13、简述群体凝聚力。

专题4 领导1、试述管理者的工作所涉及的10种角色。

2、简述领导者的六种特质。

3、简述X理论对人性的假设。

4、简述X理论的管理要点。

5、简述Y理论对人性的假设。

6、简述Y理论的管理要点。

7、何谓超Y理论8、试述途径—目标理论的主要观点(基本观点、领导方式)9、简述赫塞—布兰查德领导模型的基本观点。

10、试述管理方格理论。

11、简述领导的五种权力来源。

12、试述菲德勒权变领导理论。

专题5 沟通1、简述口头沟通。

2、非口头沟通包括哪几种类型。

3、简述书面沟通。

4、非语言沟通包括哪几种类型。

5、简述纵向沟通和横向沟通。

6、简述正式沟通及其渠道。

7、简述沟通的功能。

8、沟通过程包括哪几个要素。

9、沟通的障碍表现在哪些方面?(沟通双方和沟通链条上的)10、简述克服沟通障碍的方法。

组织行为学复习大纲

组织行为学复习大纲

组织行为学复习提纲第 1 章导论管理者的角色人性假设管理理论的演变组织行为学的定义和特点第 2 章个体心理与行为分析认知的特性个体能力、态度和价值观第 3 章个性差异与管理态度及其影响因素对组织行为有重要作用的个性特征个性管理的意义第 4 章激励概述激励、需要、动机的概念工作满意感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第 5 章工作激励理论内容型激励理论:(引发动机因素)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动机形成过程)佛隆的期望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行为改造理论(调整型激励理论):(达到激励的目的)强化理论,挫折理论,公平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强化理论在管理中应用第 6 章激励的综合研究员工组织承诺激励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第7章群体群体的含义与功能群体的分类群体动态特性群体凝聚力团队及其管理第8 章沟通沟通含义与特性组织沟通的方式组织沟通网络有效沟通的障碍促进有效沟通的对策第9 章冲突冲突的根源冲突过程分析托马斯的二维冲突处理模式第10 章领导领导与权威领导行为理论领导权变理论领导理论的发展第11 章组织结构与设计泰勒、韦伯的组织理论现代组织理论组织结构组织设计第12 章组织变革与发展组织变革的原因组织变革的过程组织变革的阻力及其克服组织的发展趋势和新型组织第13 章组织文化组织文化的特征组织文化的作用如何建设组织文化创立组织文化要注意的几个问题组织行为此次改为上机考试,此次只涉及三种题型(单选、多选、判断),请大家多看书,题目多出自教材。

以下为练习题[题干]不能靠外界组织所掌握和分配的资源来直接满足的,它的激励源泉来自所从事的工作本身,依靠工作活动本身或工作任务完成时所提供的某些因素来满足。

这种需要是()。

[选项]A. 外在性需要B. 物质性需要C. 社会感情性需要D. 内在性需要[答案]D[题干]不能靠外界组织所掌握和分配的资源来直接满足的,它的激励源泉来自所从事的工作本身,依靠工作活动本身或工作任务完成时所提供的某些因素来满足。

组织行为复习提纲

组织行为复习提纲

组织行为复习提纲1、组织的定义:组织是为了达到个体的和共同的目标而一起工作的人的集合。

2、组织行为的概念:在一个组织中,发生各种人际关系所产生的行为及其心理。

3、组织行为学的概念: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规律,从而提高主管人员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引导和控制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一门科学。

4、组织行为理论三个重要理论渊源:第一个理论渊源是古典管理理论,代表人:泰勒,提出“科学管理”思想;第二个重要的理论渊源是行为科学管理理论,代表人:梅奥等霍桑实验,提出了工人是“社会人”、企业中除了“正式组织’外,还存在着“非正式组织”等观点。

第三个理论渊源是当代西方管理理论思想。

5、组织的层次观(P10)第一个分析层次:组织中员工的个体行为,可以把组织看成追求组织目标而工作的个人的集合,分析个体行为以及他们对不同是组织政策、实践和过程的反映。

第二个分析层次:组织内部中的群体的行为第三个分析层次:组织在环境中的行为。

这种分析力求理解组织的结构设计、如何进行沟通和信息传递、组织与环境间的关系和组织变革和发展的规律,从而提高组织有效性和效率。

6、行为主体的社会属性人所具有的而动物所没有的特点:劳动;语言;思维;理性;道德等,是人在后天通过学习获得的7、行为的主体生物属性。

人作为动物所具有的特点,人与动物所共同具有的,是人的先天本能。

如:食、性等。

附加:生物属性受社会属性支配,社会属性在人的性质中起根本性决定作用。

是人的根本性质所在。

8、环境对行为的影响。

任何行为的产生,都是由动机的驱使,动机的最终来源是人的需要,而人的需要是由于感觉器官受到环境刺激产生的。

9、人和环境的交互作用。

人的心理和行为决定于内在需要和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当人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会产生内部力的张力,而周围环境起着导火线的作用。

人的行为方向取决于内部力场与情境力场的相互作用,以内部力场的张力为主。

群体活动的方向也取决于内部力场与情境力场的相互作用正式“力场”中各种力的平衡,使群体处于一种均衡状态。

组织行为学期末复习提纲

组织行为学期末复习提纲

1、组织的含义与特点组织:人们为了一定目标,运用信念、理想、态度、知识、技能等各种要素互相协作结合而成的具有一定边界的集体或团体。

特点:(1)组织是由个人和群体组成的(2)组织有自己的目标(3)组织通过专业分工和协调合作来实现目标2、组织行为学的定义与研究内容组织行为学:对组织情景下,人的思考、感受、活动的内容和方式的系统研究。

研究内容:(1)组织行为学关注的主要因变量:生产率,缺勤,流动,组织公民行为,工作满意度(2)组织行为学关注的主要自变量:个体水平,群体水平,组织水平P7 3、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术语变量,假设,因变量,自变量,中介变量,调节变量,理论 P184、常用的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验研究法,观察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第一章个体心理与行为1、知觉的含义、能动性表现和过程知觉:个体为了给观察到的对象赋予一定的意义,而进行的组织和解释感觉印象的过程,是一个积极能动的认识过程能动性表现:知觉具有选择性,知觉具有整体性,知觉具有理解性,知觉具有恒知觉的过程:注意,组织,解释,检索,判断 P26-272、归因的定义及主要理论归因:通过对观察到的行为结果进行分析并推断其原因的过程归因理论是关于知觉者解释和推断自己与他人行为原因的社会心理学理论,是激励下属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

主要理论:海德归因理论,对应推断理论,三维归因理论(区别性,一致性,一贯性),维纳的归因理论P293、社会知觉的含义和若干效应社会知觉:对由人的社会实践所构成的社会现象的知觉。

包括对他人的知觉,人际知觉,自我知觉,角色知觉。

P27效应:①首因效应(陌生人):又称第一印象,是指人们在对他人总体印象的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②近因效应(熟人):在总体印象形成过程中,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③晕轮效应: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是根据个人的好恶提出来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④社会刻板印象:也称定式现象,指人们对社会上某一类事物产生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⑤与我相似的效应:人们倾向于喜欢那些与自己相似的人,这是生活中的一个常见现象⑥对比效应:对一个人的评价并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常常受到我们最近接触到的其他人的影响4、价值观的含义和分类价值观代表了人们最基本的信念:从个人或社会角度来看,某种具体的行为模式或存在的最终状态比与之相反的行为模式或存在状态更可取。

组织行为学复习提纲

组织行为学复习提纲

组织行为学复习提纲1、组织的概念: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为了达到共同目标而构成的一个整体。

组织的基本要素(巴纳德)①协作的意愿②共同的目标③信息的交流2、组织行为学:概念:是指一定组织中个体、群体和整个组织三者之间以及整个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各种行为。

学科发展史上几个重要人物:雨果·芒斯特伯格“工业心理学之父”莉莲·吉尔布雷斯“管理心理学之父”韦伯“组织理论之父”法约尔“一般管理之父”泰罗“科学管理之父”3、管理心理学与组织行为学比较(了解)4、感觉与知觉感觉:感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后在人脑中形成的对客观事物局部属性的反映。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知觉:是对感觉印象进行选择、组织和解释的心理过程。

换言之,知觉是对情景的解释,而不是准确的纪录。

比较感觉和知觉:•共同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当前事物在人脑中反映,产生的主观印象都是具体的感性形象。

•区别:感觉反映个别属性(如形状、色泽、气味、温度等),知觉是对事物整体属性、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的、整体的反映过程。

感觉是知觉的成分,是知觉的基础。

知觉的作用是使感觉有意义。

5、社会知觉偏见首因效应(第一印象效应)最初出现的信息影响最大近因效应最新获得的信息影响也较大,因为它在时间上离认知者最近光环效应(晕轮效应)个体对认知对象的品质一旦形成某种倾向性印象,就会用它评价认知对象的其它品质。

刻版印象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对某类人或某类事较为固定的看法叫刻版印象。

6、归因理论的概念:所谓归因是指人们从可能导致行为发生的各种因素中,认定行为的原因并判断其性质的过程。

凯利的三度归因理论区别性一致性一贯性7、个性的概念:个性是指个人比较稳定的心理活动特点(如态度、价值观、性格、气质和能力等)的总和。

特点:1、社会性:个性是受社会的影响而形成的,离开了社会,个性便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2、差异性:世界上不存在两个个性完全相同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组织行为学复习纲要

组织行为学复习纲要

组织行为学复习题第一章:1、什么是组织行为学?什么是积极组织行为学?组织行为学是一个研究领域,它探讨个性、群体以及组织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以便应用这些知识来改善组织的有效性。

积极组织行为学是对积极心理品质的能力的测量、开发和有效管理的研究和应用,从而实现提高个体、群体和组织的绩效。

它强调积极心理吕质和能力的可测量性、可开发性和绩效相关性。

自我效能感、希望、乐观、主观幸福感和恢复力被认作是积极组织行为学有关积极心理能力的曲型代表。

2、什么是组织行为学的模型?这种以现实有效性为基础的研究方法面向现实的组织,强调研究的现实意义,发展一种直接与现实组织相联系的概念模型和研究方法。

组织行为学模型就在于通过定量的数学方法揭示个体、群体或组织心理和行为及其行为有效性之间的相互关系。

单选题:1、霍又要实验中的电话线圈装配工试验是为了研究(非正式群体对生产交往率的影响)2、首次提出“管理心理学”的概念的学者是(莉莲。

吉尔布里斯)判断题1、快乐的员工的生产效率高。

(否)2、即使有迹象表决策无效,但决策层仍会继续支持决策的实施(是)3、能够防止员工冲突的组织比较有效(否)4、个人谈判比小组谈判更好(否)5、有很强文化的公司是最有效的(否)6、未经受压力的员工的工作绩效更佳(否)7、五男性领导相比,女性领导在作出决策时更喜欢其他员工的参与(是)8、大多数高层领导是A型行为类型者(即态度强硬,缺乏耐心,爱竞争,好发脾气,很强的时间紧迫感,说话很快)(否)9、当获得与自己干活差不多的其他员工更多的报酬时,员工通常会感到占了便宜,感到内疚。

(是)第二章:1、什么是知觉?感觉和知觉有何区别?知觉是个体为了对自己所在的环境赋予意义而解释感觉印象的过程。

区别在于感觉是对于对象个别属性的反映(如颜色、气味等),而知觉则是对于对象的各种不同属性的总和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的反映。

感觉是知觉的基础。

2、什么是社会知觉中的晕轮效应?是指对一个人某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之后,人们倾向于据此推论其他方面的特性,即抓住一点,不顾其余,如一白遮百丑。

组织行为学的复习重点概要

组织行为学的复习重点概要

组织行为学的复习重点概要一、解词态度——是个人对某一事物所持有的评价与行为倾向,是关于客观事物、人事的评价性陈述或判断。

态度包括认知(意见和信念)、情感(情绪或情感)、行为(对某人或某事的行为意向)三部分。

人格大五模型——即五维度人格模型,五个维度分别是:外倾性——描述个体对关系的舒适感程度责任心——描述一个人的责任感、可靠性、持久度、成熟就倾向方面的个性维度随和性——描述一个人随和、合作和信任感方面的个性维度情绪稳定性——描述个体承受压力的能力经验开放性——描述一个人幻想、聪慧和艺术敏感性方面的个性维度团队的构成要素——团队的构成是指团队应该如何组成成员方面的变量。

其中包括团队的规模,队员的能力、人格特点、多样化、角色配置、灵活性和团队工作中的偏好。

组织发展——是指一种有计划的提高组织行为有效性的过程。

组织发展的目的是使组织结构各部分相互协调、产生解决问题的新方案和开放组织资源以更新能力。

组织发展依赖的基本价值观有对人尊重、信任与支持、全力对等、正视问题和参与。

成就激励理论——成就激励理论是麦克利兰提出的,其中把人的高层需求分为三种:成就需求——取得成功、做得最好的需求权力需求——影响或控制他人,且不受他人控制的需求亲和需求——建立友好亲密的人际关系的需求组织承诺——是员工对特定组织及其目标的一种认同,并希望保持组织成员身份的一种心态。

它包括情感承诺(对特定组织及其目标的认同)、持续承诺(维护组织的利益)、规范承诺(对成员资格的自豪即责任感)自利归因——指个体或组织倾向于将自己的成功归于内部因素,将失败归于外部因素。

二、简答题1、简述社会学系理论个体不仅仅通过自身的直接经验进行学习,还会通过观察或聆听他人身上的经验来进行学习,这种认为可以通过经验和观察进行学习的观点,被称为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包括替代学习、自我效能和自我控制。

其基本模型为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力复制过程和强化过程。

2、社会认知中的主要偏见选择性知觉——任何人、事、物的突出特点都会可能提高人们对它的知觉可能性。

组织行为学复习提纲资料

组织行为学复习提纲资料

《组织行为学》复习提纲第一章导论一、重点概念(记忆)1,组织行为学定义2, 组织行为学常见三个变量3, 跨文化的五个文化维度4,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二、问题(掌握)1,课后思考题第一题(P20)第二章个性、价值观与工作态度一、重点概念(记忆)1, 个性的定义2,个性的性质理解3, 组织情境中的个性:控制点、马基雅维利主义、自尊、自我监控、冒险倾向4, 价值观的定义5, 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因素6, 工作满意度与生产率的关系二、问题(掌握)1,课后思考题第一题(P37)2, 课后思考题第五题(P37)第三章知觉与归因一、重点概念(记忆)1,知觉的定义2, 社会知觉误差及常见的六种知觉误差3, 归因过程二、问题(掌握)1,课后练习题第一题(P53)2, 课后练习题第三题(P53)第四章学习与行为改变1, 社会学习理论的五个维度2, 强化与行为塑造:正强化、负强化、消退、惩罚3, 强化程序与行为修正:连续强化与间隔强化二、问题(掌握)1, 课后习题第四题(P69)第五章工作激励一、重点概念(记忆)1, 激励的概念2, 需要的分类3, 内容型激励理论:马斯洛需要理论,双因素理论4, 过程型激励理论:期望理论与公平理论5, 激励中的误区二、问题(掌握)1,课后习题第一题(P88)2,课后习题第五题(P88)第六章群体行为基础一、重点概念(记忆)1,群体的定义以及群体的分类2, 群体的发展阶段3, 群体结构的重要变量4,群体规范5, 群体凝聚力以及对群体绩效的影响二、问题(掌握)1,课后习题第二题(P104)2, 课后习题第五题(P105)第七章群体沟通一、重点概念(记忆)1, 沟通的分类2, 沟通模型掌握3, 有效沟通的障碍4, 改善沟通的方法二、问题(掌握)1, 课后练习题第四题(P120)2, 课后练习题第五题(P120)第八章群体决策一、重点概念(记忆)1,群体决策的优缺点2,群体决策技术二、问题(掌握)1, 课后练习题第一题(P133)第九章团队与团队管理一、重点概念(记忆)1, 团队与群体的区别2, 采用团队的原因3, 团队的类型与特征4, 高效团队的特征5, 如何创建工作团队二、问题(掌握)1, 课后练习题第四题(P149)2, 课后练习题第五题(P149)第十章冲突、谈判与群体间行为一、重点概念(记忆)1, 冲突的概念2, 冲突的过程3, 谈判的类型与实质4, 谈判中的问题二、问题(掌握)1,课后练习题第四题(P170)2,课后练习题第六题(P170)第十一章权力与政治一、重点概念(记忆)1, 权力的定义2, 权力产生的本质3, 权力的来源:强制性权力、奖赏性权力、合法性权力、专家性权力、参照性权力4, 组织中的政治行为二、问题(掌握)1, 课后练习题第二题(P184)2, 课后练习题第四题(P184)第十二章领导理论与领导行为一、重点概念(记忆)1,领导的定义2, 领导特质与领导行为3, 权变理论:途径-目标理论,魅力型领导理论,变革型领导二、问题(掌握)1,课后练习题第二题(P205)2,课后练习题第五题(P205)第十三章章组织基础一、重点概念(记忆)1, 组织的特征2, 经典组织的要素与结构3, 组织的控制:产出控制与过程控制、集权与分权4, 水平组织与垂直组织的比较5, 组织的协调二、问题(掌握)2, 课后练习题第三题(P226)第十四章组织设计与组织学习一、重点概念(记忆)1, 四种基本的组织设计类型2, 技术与组织设计3, 组织与环境关系中的三个指标4, 组织学习二、问题(掌握)1,课后练习题第三题(P244)第十五章组织文化 课后阅读,作为阅读材料案例分析联系:1、案例1:某房地产集团属下一家物业经营管理公司,成立初期,该公司非常注重管理的 规范化和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制定了一套较科学完善的薪酬管理制度, 公司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短短的两年多时间,公司的业务增长了110%。

自学考试-组织行为学复习大纲

自学考试-组织行为学复习大纲

组织行为学复习提纲一、名词解释1、创造性行为:是指人这个主体综合各方面的信息后形成一定目标和控制调节客体过程中产生出前所未有的并具有社会价值的新成果的一种行为.2、在人与人的相互关系中.每个人对待别人的方法都不尽相同。

正如个人有不同的兴趣、爱好、个性一样。

人们在人际关系中也有自己独特的反应倾向,这种倾向就是人际反应特质.3、领导素质一般是指领导者自身的内在条件.即在领导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气质、能力、品质等个人特征。

4、立体组织制:是现代组织结构形式的一种,特别适用于跨国公司或规模巨大的跨地区公司,是矩阵制的进一步发展.通常为三维:一是按产品划分的事业部,是产品利润中心;二是按职能划分的专业参谋机构.是专业成本中心;三是按地区或时间划分的管理机构,是地区(或时序)利润中心。

5、组织发展:是指任何一个组织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而运用科学知识进行的有计划的和全局性的.旨在提高组织效能.使其健康运转的组织更新过程,包括合理地确定战略目标、设计组织结构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等各项活动.以期尽可能地充分利用组织的人、财、物和信息等资源来高效率地完成组织目标.6、事业生涯管理:是指组织和职工个人对事业生涯进行设计、规划、实施和监控的过程.事业生涯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职工本人与组织的共同努力和合作.7、群体转移:指讨论可选择的方案进行决策的过程,群体成员倾向于夸大自己最初的立场和观点,在某些情况下谨慎态度占上风,形成保守转移,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容易向冒险转移。

8、激励机制:是为达到激励员工而采取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规章制度、行为准则、道德规范、文化理念以及相应的组织机构、激励措施的总和。

9、强文化:就是组织的核心价值观得到组织成员的广泛而深刻的认同.接受这种共同价值观的组织成员越多,信仰越鉴定,这种文化就越强.10、群体间互动:是指发生在不同工作群体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群体互动是以某种群体关系为基础的,它是连接两个不同组织群体的桥梁。

组织行为学复习大纲

组织行为学复习大纲

应掌握的概念:1、组织、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组织:是在共同目标指导下协同工作的人群社会实体单位;它建立一定的机构,成为独立的法人;它又是通过分工合作而协调配合人们行为的组织活动过程.正式组织:是指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而由组织建立的群体。

非正式组织:是一种关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网络,是在人们彼此交往的联系中自发形成的。

正式群体:是指由组织结构确定的、职务分配很明确的群体。

非正式群体:是那些既没有正式结构、也不是由组织确定的联盟,它们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交往的需要在工作环境中自然形成的。

2、霍桑实验(P5)、科学管理学派(P4).3、个性、人性个性:是个人所具有的各种心理特征和意识倾向的较稳定的有机组合.人性:即人的本性4、X理论P73-74、Y理论P75—76、超Y理论P76道格拉斯·麦格雷戈(Douglas McGregor)提出了有关人性的两种载然不同的观点:一种是基本上消极的X 理论(Theory x);另一种是基本上积极的Y理论(Theory Y)。

通过观察管理处理员工关系的方式,麦格雷戈发现,管理者关于人性的观点是建立在一些假设基础之上的,而管理者又根据这些假设来塑造他们自己对下属的行为方式。

1、X理论以下面四种假设为基础:A、员工天生不喜欢工作,只要可能,他们就会逃避工作。

B、由于员工不喜欢工作,因此必须采取强制措施或惩罚办法,迫使他们实现组织目标.C、员工只要有可能就会逃避责任,安于现状。

D、大多数员工喜欢安逸,没有雄心壮志。

2、与这些消极的人性观点相对照,麦格雷戈还提出Y理论,它基于这机关报假设:A、员工视工作如休息、娱乐一般自然。

B、如果员工对某些工作作出承诺,他们会进行自我指导和自我控制,以完成任务。

C、一般而言,每个人不仅能够承担责任,而且会主动寻求承担责任.D、绝大多数人都具备作出正确决策的能力,而不仅仅管理者才具备这一能力.超Y理论(Super Theory Y),权变理论(Contingency approach)或应变理论的代表超Y理论是1970年由美国管理心理学家约翰·莫尔斯(J.J.Morse)和杰伊·洛希(J。

《组织行为学》复习大纲

《组织行为学》复习大纲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继续教育与远程教育学院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组织行为学》复习大纲一、单选题1. 有效的团队要求具有下列哪些技能?(D)A. 解决问题B. 技术专长C. 个人技能D. 以上三种2. 研究表明具有凝聚力的团队中的成员拥有(C)A. 较低的满意度B. 较高的人员损耗C. 较低的缺勤率D. 较高的多样性3. _____群体是由组织结构来定义的(B)A. 非正式的B. 正式的C. 友好的D. 有趣的4. 有证据表明正在被执行的任务_____时,团队通常会比个体表现出色(D)A. 需要多重技能B. 需要判断C. 需要经验D. 以上三种5. _____团队允许人们在线合作(D)A. 自我管理型B. 多功能型C. 解决问题型D. 虚拟6. 满足人们生理需要最初级的组织因素是(C)A. 与同事的关系B. 得到认可C. 薪水D. 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任务7. 组织承诺指的是(D)A. 态度B. 与员工流动率成负相关的关系C. 与员工的缺勤率成负相关的关系D. 所有上面的内容8. 你是一个特色小店的经理,你决定运用大五模型来理解你的员工和他们的工作习惯,因为他们得到了大量研究的印证。

你希望用性格的五个维度将员工安排到最适合他们的工作中去。

你知道你的客户要求高且难以对付,下面的哪种性格维度能测试一个人忍受压力的能力?(D)A. 外向性B. 随和性C. 责任心D. 情绪稳定性9. 一个人感知的东西与客观现实______。

(B)A. 总是一样B. 可以有很大的不同C. 应当一样D. 被认为是一样10. 你是一名一线经理,负责监督制造小产品的员工。

员工的工作不是和有趣和具有挑战性,你发现他们经常在中间休息之后晚回来工作。

你学习了塑造行为的理论,决定将它运用到工作的实践当中。

你表扬爱伦中间休息后准时回来工作,这是(B)的例子。

A. 消极强化B. 积极强化C. 忽视D. 社会学习11. 麦克莱兰的需要理论包括所有以下内容,除了(B)A. 对成就的需求B. 对生存的需要C. 对权力的需要D. 对关系的需要12. 下面的哪个不是群体发展模型中五阶段之一?(B)A. 形成B. 孕育C. 震荡D. 规范13. 双因素理论认为外部因素如(B)造成了不满意。

组织行为学复习大纲

组织行为学复习大纲

复习大纲一、名词解释(1)组织行为学;管理活动中的心理学。

依据实证科学的分析方法,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文化学、政治学等学科中有关知识,系统地研究各种组织中的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科学(2)胜任特征;在特定工作岗位、组织环境和文化氛围中有优异成绩者所备的任何可以客观衡量的个人特质(3)能力;(4)情绪智力;察觉自己和他人的感受、进行自我激励、有效地管理自己以及与他人关系中的情绪的能力。

(5);人格(6)投射测验;(7)自我效能;个体对影响自己生活的事件以及自己的活动水平施加控制的能力的信念(8)价值观;(9)态度;(10)心理契约;(11)工作满意度;(12)组织承诺;(13)心智模式;(14)印象管理;(15)社会知觉;(16)需要;(17)诱因;(18)激励;(19)团队;(20)社会助长/社会抑制;(15)社会惰化;(16)魅力型领导;(17)变革型领导;(18)冲突;(19)整合性谈判;(20)无边界组织;(21)虚拟组织;(22)组织变革;(23)组织文化;(24)组织文化的冰山模型;(25)工作激情;二、简答题1.“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潮经历了哪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一)早期的经验管理时期狭义的以人为中心(二)科学管理时期代表人物:工程师泰勒工作:动作时间分析管理者的角色——监督者(三)人际关系管理时期代表人物是心理病理学教授梅约理论基础是进行了十年的霍桑实验(四)现代管理阶段主要的派别有:以巴纳德为代表的社会系统学派;以德鲁克为代表的经验主义学派;系统管理理论;人力资本理论。

2.组织行为学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是什么?组织行为学理论基础与原理构建更为组织层面导向个体、群体、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管理实务与理论应用更为人员层面选任、培训、绩效、薪酬3.组织行为学在今天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有哪些?全球化:要求结合相应的文化情境进行预测与管理多元化:背景的多元化可能会带来创新,也可能会产生冲突组织结构的变化:组织从构筑明确刚性的组织边界变为无边界管理与渗透技术创新:这是一个创新、创业的时代,应对临时性:轮岗,并行工作工作生活平衡:工作压力企业伦理与社会责任:地沟油,毒奶粉,诈骗4.如何建立组织行为学模型?5.任职时间与工作绩效有什么关系?6.如何判断一个人智力的高低7.简述戈尔曼的情绪智力理论8.简述人格的结构理论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学特征,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脾气、秉性。

组织行为学各章复习提纲 知识点 重点

组织行为学各章复习提纲 知识点 重点

第一章概论第一节组织行为学的发展一组织行为学发展的三个阶段:①以泰勒为代表的经典科学管理理论阶段(1900-1927);②以霍桑实验开始的人际关系理论以及后来的X理论-Y理论阶段(1927-1965);③以权变态度和方法看待人以及组织行为的现阶段(1965-现在)。

二霍桑实验对组织行为学的影响:提出了许多关于组织中人的行为的概念:1企业组织不仅是一个技术-经济系统,而且是一个社会系统。

2个体不仅受经济奖励的激励也受各种不同的社会和心理的影响3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4强调民主而不是独裁的领导模式5强调参与管理,重视在组织等级中各层次之间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6管理者不仅需要有效的技术才能也需要有效的社会才能7组织成员都可以通过满足某种社会-心理需要来调动工作的积极性。

三组织行为学的形成时间:20世纪60年代末四组织行为学在中国的发展:1980年中国心理学会工业心里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组织行为学的起步。

五组织行为学的新发展:1.传统取向的组织行为学的新发展(表现:①组织变革已成为全球化经济竞争中组织行为学研究的首要问题②组织行为学强调对人力资源的系统开发③组织行为学研究更加关注国家目标④组织行为学研究秉承强调生产效率的传统之外更加关注工作生活质量)2.积极组织行为学的兴起第二节组织行为学的基本概念一什么是组织行为学:组织行为学是一个研究领域,它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组织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以便应用这些知识来改善组织的有效性。

二多年来组织行为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人与工作、组织和环境的匹配问题; 组织中的激励问题。

三组织行为学与管理心理学的联系与区别(p9)联系:组织行为学可以看作是管理心理学的新发展;两者在研究的目的、对象、内容和理论来源方面是一致的。

五组织行为学一般模型的研究层面:①个体层面:主要研究个性特征、知觉、价值观和态度以及能力对个体行为的影响;②群体层面:主要研究沟通模式、领导方式、权利和政治群体间关系和冲突水平如何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③组织层面:主要研究正式组织的设计、技术和工作过程、组织文化、工作压力水平等对个体、群体和组织行为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织行为学复习题第一章:1、什么是组织行为学?什么是积极组织行为学?组织行为学是一个研究领域,它探讨个性、群体以及组织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以便应用这些知识来改善组织的有效性。

积极组织行为学是对积极心理品质的能力的测量、开发和有效管理的研究和应用,从而实现提高个体、群体和组织的绩效。

它强调积极心理吕质和能力的可测量性、可开发性和绩效相关性。

自我效能感、希望、乐观、主观幸福感和恢复力被认作是积极组织行为学有关积极心理能力的曲型代表。

2、什么是组织行为学的模型?这种以现实有效性为基础的研究方法面向现实的组织,强调研究的现实意义,发展一种直接与现实组织相联系的概念模型和研究方法。

组织行为学模型就在于通过定量的数学方法揭示个体、群体或组织心理和行为及其行为有效性之间的相互关系。

单选题:1、霍又要实验中的电话线圈装配工试验是为了研究(非正式群体对生产交往率的影响)2、首次提出“管理心理学”的概念的学者是(莉莲。

吉尔布里斯)判断题1、快乐的员工的生产效率高。

(否)2、即使有迹象表决策无效,但决策层仍会继续支持决策的实施(是)3、能够防止员工冲突的组织比较有效(否)4、个人谈判比小组谈判更好(否)5、有很强文化的公司是最有效的(否)6、未经受压力的员工的工作绩效更佳(否)7、五男性领导相比,女性领导在作出决策时更喜欢其他员工的参与(是)8、大多数高层领导是A型行为类型者(即态度强硬,缺乏耐心,爱竞争,好发脾气,很强的时间紧迫感,说话很快)(否)9、当获得与自己干活差不多的其他员工更多的报酬时,员工通常会感到占了便宜,感到内疚。

(是)第二章:1、什么是知觉?感觉和知觉有何区别?知觉是个体为了对自己所在的环境赋予意义而解释感觉印象的过程。

区别在于感觉是对于对象个别属性的反映(如颜色、气味等),而知觉则是对于对象的各种不同属性的总和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的反映。

感觉是知觉的基础。

2、什么是社会知觉中的晕轮效应?是指对一个人某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之后,人们倾向于据此推论其他方面的特性,即抓住一点,不顾其余,如一白遮百丑。

3、什么是归因理论?归因就是指人们对别人或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解释和推测其原因或者动机的过程。

单项选择题:1、军事上的伪装是利用知觉的(整体性)2、社会知觉中,对人认知的以偏概全或以点概面的倾向属于(晕轮效应)3、提出归因理论的第一们学者是(海德)4、如果把失败归结于努力不够,那么会使人产生(内疚感)第三章:1、什么是个性?个性心理特征包括哪些内容?个性倾向性包括哪些内容?人性是指个体的比较稳定的、经常影响个体的行为并使个体和其他个体有所区别的心理特点的总和。

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气质、性格、能力,个性倾向性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

2、什么是气质?四种典型气质类型是指什么?四种典型气质类型是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抑郁质。

3、何谓个性与职业的匹配?正是因为人性在预测工作效率、缺勤、离职等个体和组织行为方面的有效性,有关个性、个性与工作、职业、组织、环境之间的匹配问题和理论得到了组织行为学家的关注。

4、平时从报刊杂志上做心理自测题时,你应当注意些什么?1、正确认识心理测验的作用和局限性2、使用标准的心理测验3、由专业人士施测,4、慎重解释与使用测验结果。

判断题:1、性格类型不能够做好坏评价(是)2、智力是一种特殊能力(否)3、抑郁气质类型的人思想刻板、内向、孤僻,因此是一种不好的气质类型(否)第四章1、什么是价值观?价值观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综合态度,能够直接影响个体对事物的看法和行为。

价值观如同一个总指挥,支配着个体的需要、动机乃至行为。

价值观影响个体的人际关系,影响个体的决策,影响对个体及组织的成功的看法。

2、简述罗克厅价值观类型第一种类型为终极价值观,指的是一种期望存在的最终目的,它是一个人希望通过一生而实现的目标注,另一类称为工具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指的是偏爱的行业方或实现终极价值观的手段。

主要表现在道德和能力两方面。

3、什么是工作满意度?工作满意度是指个人对他所从事工作的一般态度,这种态度影响组织行为,甚至身体健康。

5、什么是组织承诺?如何提高员工的组织承诺水平?组织承诺是个体体现出的一种对组织的感情倾向,以及对离开组织造成损失的认知和对组织应负的道德责任。

1、严守员工第一的价值观2、明确你的任务并传达任务。

3、确保组织公正。

4、营造一种社区感。

5、支持员工发展。

单项选择题:1、认知失调理论是由(费斯汀格)于1957年提出的。

2、在宣传过程中采用恐惧诉求时,何种程度的恐惧性唤起可以取得最佳效果(中)3、成就感属于罗克厅价值观中的(目的价值观)第五章:1、什么是双因素激励理论?有时如何将保健因素转化为激励因素?激励因素保健因素,即双因素理论是赫兹伯格和他的助手们在匹兹堡心理研究中心的工作成果。

双因素理论的基本观点,称能促使人们产生工作满意感的这类因素为激励因素,称另一类促使人们产生不满意因素为保健因素。

2、什么是“工作丰富化”首先改员工的工作内容,进行工作任务再设计,实行工作丰富化,从而使员工从工作中感到成就、责任和成长。

工作丰富化是指通过“垂直“的工作扩展,工人对更大范围工作的控制,意味着更多的技能、更大的自主性和更重要的意义。

3、具有高成就需要的人有何特点?1、事业心强,比较实际,敢昌一定程度的风险2、有较高的实际工作绩效,要求及时得到工作的信息反馈3、一旦选定目标,就会全力以赴投入工作,直至成功地完成任务4、把个人成就看得比金钱更重要,从成就中得到鼓励超过物质鼓励的作用,把报酬看作是对成就的一种承认。

4、回想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不公平事件,谈谈你当时应对不公平的做法并加以知当评价。

判断题:‘1、根据双因素激励理论,只有将奖金变为“保健因素”才能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否)2、工作扩大化是指增加同一类似任务的数量,实现满负荷工作(是)3、目标越简单,越容易实现,那么它对员工的激励作用就越大(否)。

第六章:1、非正式群体有何特点和作用?应当如何对待?非正式群体有如下四个特征1、自发性2、成员的交叉性3、有自然形成的核心人物4、排他性和不稳定性。

非正式群体即有积极的作用,要加以利用,又有消极的作用,要加以防范和遏制。

积极作用:1、弥补正式群体的不足,满足员工的需要。

2、融洽员工的感情3、激励和培训员工4、保障员工的权益。

消极作用1、干扰组织目标的实现。

2、消弱管理者的权力3、控制和束缚员工发展和上进,三种途径1、管理者自觉增强与非正式群体的联系2、运用舆论导向引导。

3、区别对待不同类型的非正式群体。

2、什么是群体规范?它有何作用?群体规范是指群体对其成员适当行为的共同期望或标准。

1、维系群体的作用2、认知的标准化作用3、行为的矫正作用4、惰性作用。

4、高绩效团队有何特点?如何建设高绩效团队?有效团队特点:1、目标明确2、非正式的气氛3、参与4、倾听5、建设性冲突6、共识7、公开的沟通8、明确的角色与任务分派9、分享领导权10、对外的关系11、多元化风格12、自我评估。

建设高绩效团队的方法:1、认识成员2、确定团队的目标3、明确角色4、建立标准5、描绘计划6、鼓励提出问题7、维持均衡8、分享荣誉9、强调参与10、庆祝成就11、评估团队的有效程度。

判断题:1、群体规范的主要作用是规定成员的具体行动(是)2、群体的内聚力越高,工作效率越高(否)3、高士气的群体不一定具有高的生产效率。

(是)第七章1、什么是小团体思维?小团体思维是指高凝聚力的决策群体为了保持一致性,不惜代价地压制不同意见,或者避免考虑和评估其他可供选择的方案。

2、回忆你最近经历的一次人际冲突过程,你和对方分别采用了何种应对策略?有效吗?五种处理冲突的策略即;强制、回避、妥协、克制和解决问题。

单项选择题1、PAC理论的提出者是(伯恩)2、根据PAC理论,在一般情况下,(成人)自我状态是解决问题或使对话持续下去的主要途径。

3、工作计划属于(下行沟通)4、每周一的员工例会属于(混合沟通)。

第八章:1、什么是组织中的五种权力基础?法定权、强制权、奖赏权、专家权、参照权。

2、为什么说依赖是权力的关键?2、什么是性骚扰?它与组织中的权力有何关系?在下列三种情况下,向对方做出不受欢迎的、与性有关的行动或要求,及其他语言举动,均会构成性骚扰1、迫使对方接受有关行为,作为受雇或就学的明显或隐蔽的要求及条件2、对方接受有关行为与否,将成为影响个人升迁或学业成绩的先决条件3、有关行为具有以下目的或导致以下后果1、不合理地干扰个人工作或学业2、制造一个令人不安、不友善或令人反感的工作或学习环境。

不论性骚扰是来自于上司、同事还是下级,上司或员工的两极关系可以最好地表明不平等的权力关系。

判断题:1、权术是指不择手段获取目的一种方式(否)2、参照权是权力的类型之一(是)3、女性在职场上受到性骚扰时应该忍气吞声,以求自保(否)4、权力的关键是双方之间存在依赖(是)5、从性格特殊来看,高度自我监督、内控型性格及高度权力需求的人,从事政治行为的可能性要高(是)多项选择题1、印象管理技术包括(道歉、吹捧、找借口)2、滋生政治行为的组织具有如下特征(组织信任度低、以高压手段追求高绩效、高层领导非常自私自利)第九章:1、什么是领导?领导与管理有何区别与联系?领导是领导者促使其下属充满信心,满怀热情地完成任务的世术,领导包括如下方面:1、领导是领导者对下属施加影响的过程2、领导作为一种组织行为,指向组织目标和任务3、领导作为组织导向行为,具备引导组织发展方向的作用,其中包括制定目标、制定规范和用人方面4、领导是领导者对下属进行激励和鼓舞的一种行为。

领导的功能是推进变革,而管理的功能是维持拎,但对现代组织来说,管理和领导都是不可或缺的,需要两者的有效合作。

2、领导理论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哪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特质理论阶段,领导行为理论阶段,领导权变理论阶段。

3、如何看待女性领导?女性领导与男性领导在领导方式上可能存在哪些差异?女性领导者仍然是很少数,这与传统男权文化、妇女家庭负担过重、公司文化等因素密切相关。

我们必须认识到让女性进行领导岗位对组织的发展是有利的,女性领导与男性领导的相似性多于差异性,如有差异的话,女性似乎更喜欢采用民主弄的领导风格,而男性而更喜欢采用指导型的领导风格。

当然女性领导受传统文化、家庭等因素的影响,可能出现进取心不足,角色固着障碍、恐惧成功、事必躬亲,寻求赞许,追求完美等现象,须加以克服,成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成功女性领导。

4、如何通过培训提高现有领导的素质和领导成效?单项选择题:1、领导的人格魅力属于哪种影响力(参照权)2、对经验不足或者能力比较差的下属,下面哪种类型的领导比较合适(指导型)3、提出领导的生命周期的理论的学者是(科曼)4、有学者认为,历史是由伟人创造的,这种领导的伟人论类似于(领导的特质理论)第十章:1、组织文化的结构包括哪三个层次?表层文化中层文化深层文化2、组织文化包括哪些要素?它由组织的愿景、目标和价值观念、礼仪和仪式、英雄人物、故事、语言等要素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