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案设计 实验 用电压表测电压教案示例
初中物理用电压表测电压实验教案
![初中物理用电压表测电压实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6e2a4ee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f0.png)
初中物理用电压表测电压实验教案初中物理用电压表测电压实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实验使学生会用伏安法测电阻的方法。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正确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实验素质。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集体观点。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用伏安法测电阻是电学中的一种基本测量,属欧姆定律变换式的具体应用,对于加深欧姆定律和电阻概念有重要作用,同时又给学生提供初中常用电学器材综合使用的机会,有利于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根据课题设计实验电路图,掌握正确的操作顺序是本节的重点,根据电路图进行实物接线并且排除接线过程中出现的种种故障是难点所在.教法建议本节拟采用先讨论,后设计方案,再进行实验的'方法进行学习。
考虑到中学生的思维特点,由浅入深地加以引导,循序渐进地提出下面的几个问题:(1)怎样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的值?电路图是什么?(2)需测哪些物理量?(3)怎么算出电阻?这个算出的值有误差吗?(4)怎么减小误差?(5)怎么才会取得多组数据.按以上思维过程,学生很容易想到用变用器去改变待测电阻中通过的电流及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变阻器也就呼之欲出了,突出了变阻器在此实验中的中心作用.教学设计方案导入新课1.检查学生完成预习作业情况并按下面的实验报告加以纠正.实验目的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实验原理变形实验器材学生电源、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待测电阻、单刀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实验电路图实验步骤(1)按电路图连接电路.(2)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S,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分别读出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填入下面的表格中.(3)其出三次R的值,求出R的平均值.电压U(V)电流I(A)电阻R()123实验记录表格待测电阻R的平均值2.教师强调实验注意事项(1)连接电路时提示学生①开关要处于断开位置.②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要放在最大电阻值的位置.③电源电压选用4V.④电压表选用3V量程,电流表选用0.6A⑤注意认清电压表、电流表的“+”、“-”接线柱.(2)指导学生连接电路时强调:先连“主电路”即由电阻R、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单刀开关、电源组成的串联电路,检查无误后再接电压表.3.进行分组实验(1)教师巡回指导、检查学生分组实验的情况,及时解决实验中发生的问题.(2)指导学生正确读出电流表、电压表上的数值.(3)注意观察,尽可能要求每个学生都参加操作.(4)掌握实验进展,记录下实验做得好的小组.4.实验总结(1)选几组汇报实验结果.(2)指出实验中的优点、缺点,特别是实验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作为今后的教训.物理教案-实验: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初中物理用电压表测电压实验教案「篇二」一、教学目标:1、了解电压的作用,知道电压的单位及其换算。
物理教案-实验:用电压表测电压
![物理教案-实验:用电压表测电压](https://img.taocdn.com/s3/m/08b9f43f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b5.png)
物理教案-实验:用电压表测电压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学生将学会如何使用电压表来测量电路中的电压,掌握常见电路中电压测量的方法。
二、实验器材•电压表•电池•电线三、实验原理电压是电势差的一种量度,用符号V表示,单位为伏特(V)。
电压表是一种用来测量电路中电压的仪器。
在电路中,电压是电荷在电场中具有的能量转化为单位正电荷所具有的势能,因此可以通过电压表来测量电路中各个点的电势差。
四、实验步骤1. 连接电路将电池的正极与电压表的正极相连,电池的负极与电压表的负极相连。
确保连接牢固,接触良好。
2. 设置电压表将电压表的量程调整到适当的档位。
如果对电压的估计不准确,可以先选择较大的档位,之后再逐渐减小。
3. 测量电压将电压表的正负极分别连接到待测电压的两个点上。
注意,正极连接到高电位点,负极连接到低电位点。
4. 读取测量值等待电压表稳定后,读取电压表上的数值。
如果电压表具有多个量程档位,要注意读取和记录当前所使用的量程档位。
5. 关闭电路实验结束后,断开电路连接,关闭电压表。
五、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操作时要注意安全,避免电流过大而引发危险。
2.电压表的正负极要与电路中对应的点正确连接,否则测量值将不准确。
3.使用电压表时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量程档位。
4.在读取测量值时要注意准确度,尽量避免由于视角和反光等原因造成的误差。
六、习题1.电压表的单位是什么?它表示什么物理量?2.如何判断电压表连接的正负极是否正确?3.在电压表测量电压时,应选择合适的量程档位的原因是什么?4.若在电路中测得的电压为负数,代表什么意义?七、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应包含实验目的、原理、步骤、结果与分析、心得体会等内容,并回答实验中的习题。
报告中可以适当加入图表以更好地表达实验结果。
初中物理测量电压试验教案
![初中物理测量电压试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2f950da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31.png)
初中物理测量电压试验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电压的概念,知道电压在电路中的作用。
2. 学会使用电压表测量电压的方法。
3. 能够进行电压的测量实验,并能够正确读取电压值。
教学重点:1. 电压的概念和作用。
2. 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1. 电压的测量方法。
2. 电压表的正确使用。
教学准备:1. 电压表。
2. 电路元件:灯泡、电池、导线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电流的概念和作用。
2. 提问:电流是如何流动的?电流的大小是如何变化的?二、新课(20分钟)1. 介绍电压的概念和作用。
- 电压是电势差的表示,是电荷流动的动力。
- 电压的作用是推动电荷流动,使电路中的元件工作。
2. 讲解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 电压表是用来测量电压的仪器。
- 使用电压表时,要将其并联在电路中,红色表笔接在电路的正极,黑色表笔接在电路的负极。
- 电压表的读数范围是0-15V,可以根据电路的电压选择合适的量程。
3. 进行电压的测量实验。
- 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个电路,包括灯泡、电池、导线等。
- 将电压表并联在电路中,红色表笔接在灯泡的一端,黑色表笔接在灯泡的另一端。
- 打开电路,观察电压表的读数,记录下来。
三、练习(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电压的测量实验。
2. 要求学生记录电压表的读数,并计算出电路中的电压值。
四、总结(5分钟)1. 总结电压的概念和作用。
2. 总结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3. 强调电压的测量方法和注意事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验,让学生掌握了电压的概念和作用,学会了使用电压表测量电压的方法。
在实验环节,学生能够亲自动手进行电压的测量,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但是在实验中,有些学生对电压表的使用方法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指导。
操作教案:如何用电压表测电压
![操作教案:如何用电压表测电压](https://img.taocdn.com/s3/m/befd991e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38.png)
操作教案:如何用电压表测电压。
一、电压表的分类电压表按照其测量方式可以分为两类:模拟电压表和数字电压表。
1.模拟电压表:模拟电压表是使用指针来指示被测电压的大小的一种测量仪器。
它的量程分为多档,每档量程下都有彩圈和刻度,对应着电压表的指针和数字。
模拟电压表的优点是测量精度高,使用方便,不需要外接电源。
2.数字电压表:数字电压表则是利用数字显示屏来直接显示被测电压的大小的一种电器。
它的量程分为多档,每档是一个固定的数据范围。
数字电压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易操作等优点,但是一般来说,数字电压表的测量精度比模拟电压表要低。
二、使用电压表测量电压的方法1.测量直流电压:首先确定所测电路的电压范围,在电压表上选择适当的量程档位。
然后将电压表的正、负两个探头接到电路的电源正负极上,读出表盘上的电压值。
2.测量交流电压:在测量交流电压时,要用电压表最高量程范围测量,测量时应该注意是测量电压峰值还是有效值。
在电压表中,常用的交流电压值是有效值。
因此,用电压表测量交流电压时,直接读表即可得出电压的有效值。
3.测量脉冲电压:对于脉冲电路,一般采用脉冲归零方式测量。
用电压表正负两极分别接在电路的正、负极上,使电路处于放电状态,然后用表面积扫描记录脉冲的波形和周期长度,从而求出脉冲电压的大小。
三、注意事项1.使用电压表时,应根据测量要求选择适当的电压表量程,以免因量程选错而损坏测量仪器。
2.在测量电路中,必须先断开电源,在将电压表的探头正确地连接到电路上,然后再开电源进行测量。
3.测量直流电压时,要注意电源的正负极,以免因连接错误造成测试结果错误。
4.在电路中测量电压时,要注意测试探头的接触状态,探头接触不良会影响测量精度。
使用电压表并不是十分的难,掌握了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就可以顺利地完成电压测量。
但是,要想获得更加精确的测试结果,则还需要依靠自己的实践经验和技巧。
同时,不要忽略安全措施,确保操作电压表的过程中不发生任何安全事故,保护自身和周围的人员财产。
初中物理测电压教案
![初中物理测电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ec556a2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6f.png)
初中物理测电压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电压的概念,知道电压在电路中的作用。
2. 学生能够正确使用电压表测量电路中的电压。
3.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并分析电压的变化对电路的影响。
教学重点:1. 电压的概念和作用。
2. 电压表的正确使用方法。
3. 电压变化对电路的影响。
教学难点:1. 电压表的正确连接和读数方法。
2. 电压变化对电路的分析。
教学准备:1. 电压表。
2. 干电池。
3. 小灯泡。
4. 导线。
5. 开关。
教学过程:一、引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电路的基本概念,如电源、导体、负载等。
2. 提问:电路中的电压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二、讲解电压的概念和作用(10分钟)1. 讲解电压的概念,如电压的定义、单位(伏特)等。
2. 解释电压在电路中的作用,如电压推动电荷流动、决定电路的亮度等。
三、电压表的正确使用方法(10分钟)1. 介绍电压表的结构和功能,如量程、接线柱、调零器等。
2. 演示电压表的正确连接方法,如将电压表的两个接线柱分别连接到电路的两端。
3. 讲解电压表的读数方法,如注意正负刻度、单位转换等。
四、实验测量电压(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电路中的电压。
2. 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包括电压值、电路状态等。
3. 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如电压与电路亮度的关系等。
五、总结和拓展(10分钟)1.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电压的概念、电压表的使用方法等。
2. 学生提问,解答疑惑。
3. 教师提出拓展问题,如电压对电路的影响、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等。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掌握了电压的概念和电压表的正确使用方法。
在实验环节,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并记录电压的变化,进一步理解了电压在电路中的作用。
但在实验过程中,部分学生对电压表的连接和读数方法仍存在疑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和练习。
初中物理用电压表测电压实验教案
![初中物理用电压表测电压实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0896245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15.png)
初中物理用电压表测电压实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压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 培养学生运用电压表测量电压的实验技能。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电压与用电器工作状态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1. 电压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2. 电压表测量电压的实验操作。
3. 实验数据分析与讨论。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电压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 电压表测量电压的实验操作。
四、教学准备:1. 电压表、导线、开关、灯泡等实验器材。
2. 实验桌、实验凳等实验环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电压在用电器中的作用,引出本节课的内容——用电压表测电压。
2. 讲解电压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a. 电压表的量程选择:根据被测电压选择合适的量程,避免电压表损坏。
b. 电压表的连接方式:电压表与被测电路并联连接。
c. 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的连接:红色接线柱接电源的正极,黑色接线柱接电源的负极。
d. 电压表的读数方法:电压表指针稳定后,读取指针所对刻度值。
3. 演示电压表测量电压的实验操作:a. 搭建实验电路:将电压表、灯泡、开关等器材连接成电路。
b. 测量电压:闭合开关,观察电压表指针的偏转,记录指针所对刻度值。
c. 分析实验现象:讨论电压表指针偏转与灯泡亮度之间的关系。
4. 学生分组实验:a. 学生按照示例搭建实验电路。
b. 学生独立进行电压测量,并记录数据。
c. 学生分析实验现象,讨论电压与用电器工作状态的关系。
b. 学生提问、解答疑问。
c. 引导学生思考电压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6. 作业布置:让学生运用电压表测量家庭电路中的电压,并分析电压与用电器工作状态的关系。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讲解和实验操作,评估学生对电压表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的掌握程度。
2. 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和讨论,评估学生对电压与用电器工作状态关系的理解深度。
3. 通过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的能力。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电压表使用方法的讲解是否清晰易懂,学生是否能够正确操作。
初中物理电压实验讲解教案
![初中物理电压实验讲解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773aaa6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f2.png)
教案:初中物理电压实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初步认识电压,知道电压的作用。
2. 让学生掌握电压的单位,并能进行换算。
3. 让学生了解常见电源的电压值,如干电池、家庭电路及人体安全电压。
4. 让学生学会使用电压表,并能正确读取电压值。
5.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电压的初步概念。
2. 电压表的正确选择、连接及读数。
三、教学方法1. 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电压的作用。
2. 观察法:让学生观察电压表的示数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四、教具准备1. 干电池若干、灯座、小灯泡、开关、导线若干。
2. 电压表、电流表。
3. 投影仪、家用手电筒。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教师:电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电压”这个词听起来也不陌生。
同学们知道哪些知识与电压有关呢?学生:手电筒里电池有电压,电压值是1.5 V。
学生:电子表和电动玩具车里用的电池也有电压。
学生:高压线上有电压,人不能靠近。
学生:到底什么是电压?电压是哪来的?教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
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什么是电压。
2. 进行新课教师:请两位同学在黑板上画出串联电路图并利用电压表测量电路两端的电压。
学生:串联电路中,电压表应连接在电路的两端,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接在电源的正极,负接线柱接在电源的负极。
学生:并联电路中,电压表应连接在电路的并联分支上,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接在电源的正极,负接线柱接在电源的负极。
教师:同学们观察电压表的示数变化,并记录下来。
3. 实验操作教师:请同学们按照实验要求,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电压表的示数,并记录下来。
学生:连接电路,将电压表分别连接在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观察电压表的示数。
学生:记录电压表的示数,并进行分析。
4. 总结与拓展教师: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电压的作用,以及如何使用电压表测量电压。
那么,电压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学生:电压的大小与电源的电动势有关。
学生:电压的大小与电路中的电阻有关。
高中物理实际电压测量教案
![高中物理实际电压测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b27a88b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60.png)
高中物理实际电压测量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电压的概念,并掌握电压测量的原理和方法。
2. 学会使用数字电压表进行实际电压测量。
3. 能够正确处理电路连接和数字电压表的使用过程。
二、教学准备:
1. 实验器材:数字电压表、导线、待测电源等。
2. 实验环境:安全电路实验室。
三、教学过程:
1. 引入:通过简单的例子或图片,引导学生了解电压的概念。
2. 原理讲解:讲解电压的定义和测量原理,以及数字电压表的基本结构和使用方法。
3. 实验操作:
a. 连接电路:将待测电源的正负极通过导线连接到数字电压表的正负极。
b. 选择量程:根据待测电源的电压范围,选择合适的电压量程。
c. 测量电压:打开电路开关,读取数字电压表显示的电压数值。
4. 总结和归纳:引导学生总结电压测量的注意事项和方法,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
1. 实验操作表现:观察学生实验操作的正确性和熟练程度。
2. 知识掌握情况:通过课堂小测和讨论等形式,评价学生对电压测量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五、拓展延伸:
1. 鼓励学生进行更多实际电压测量实验,提高实践能力。
2. 引导学生了解数字电压表的其他功能和应用,拓展知识面。
六、反馈建议:
1. 结合学生实验反馈和理解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促进教学效果的不断提高。
用电压表测电压教学实验物理教案
![用电压表测电压教学实验物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7611e01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44.png)
1. 让学生了解电压表的结构、原理和正确使用方法。
2. 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电压表测量电压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现象,认识电压在电路中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1. 电压表的结构和原理。
2. 电压表的正确使用方法。
3. 电压表测量电压的实验操作。
4. 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分析。
三、教学重点:1. 电压表的结构和原理。
2. 电压表的正确使用方法。
3. 电压表测量电压的实验操作。
四、教学难点:1. 电压表的正确使用方法。
2. 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分析。
五、教学准备:1. 电压表若干台。
2. 直流电源。
3. 导线若干根。
4. 开关一个。
5. 实验桌和实验架。
1. 导入:讲解电压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电压在电路中的作用。
2. 讲解电压表的结构和原理,让学生了解电压表的工作原理。
3. 示范电压表的正确使用方法,讲解注意事项。
4. 分组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电压表测量电压,观察实验现象。
5. 实验总结: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认识电压在电路中的作用。
6.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总结电压表的使用方法和实验现象,加深对电压概念的理解。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要加强课堂纪律管理,确保实验安全。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讲解:评估学生对电压表结构和原理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操作:评估学生电压表的正确使用方法和实验操作的准确性。
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和总结能力。
七、教学策略:1. 采用直观教学法,展示电压表实物,让学生更清晰地了解电压表的结构。
2. 采用示范教学法,讲解电压表的正确使用方法,引导学生模仿操作。
3. 采用问题驱动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电压在电路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八、教学拓展:1. 讲解电压表的其它测量功能,如测量电流、电阻等。
2. 介绍电压表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如电子、电气工程等。
3. 引导学生探索电压表的改进方法,提高测量准确度。
电压表物理教案实验:用电压表测电压
![电压表物理教案实验:用电压表测电压](https://img.taocdn.com/s3/m/296c7a88f8c75fbfc77db2d3.png)
电压表物理教案实验:用电压表测电压实验:用电压表测电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电压表的使用.2、理解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实验能力.情感目标:培养认真细致的实验作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建议教材分析从知识上看,这是一节探索性实验课,是电压、电压表知识的综合应用.通过该节课实验活动,进一步熟练掌握电压表的使用,对串联电路、并联电路有进一步认识,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发现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通过本节实验活动,达到培养学生探究意识、提高研究能力的目的.从技能上看,本实验要求学生独立地识别电路和组成电路,选择量程,进行接线操作,读取数据,完成正确使用电压表的各种技能训练.这些技能的训练,是初中电学实验共有的,它是电学实验的基础.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优良习惯来看,本实验是学生做的第二个实验,对实验数据的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草率,不弄虚作假;电路接线完毕,闭合开关之前,需要检查一遍电路;对没有把握的电路接通,应采用瞬时试触的办法等,都应该养成良好习惯.教法建议本节课的任务很重,具有一定难度,在教学中要采取一些措施,进行突破和落实.一、课堂教学组织1.做好组织工作.保持安静、有秩序的环境是商号实验课的必要条.在学生进入实验室之前,应对实验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使上课一开始,便有一个良好秩序的开端.实验小组人数不宜过多,应该使每个学生有尽可能的动手机会.2.对各小组的器材预先做好检查,要准备一些备用器材,使教师不至于忙于排除器材的故障,而影响对学生的指导作用.3.通过提问,对电压表的使用规则做一次简单回顾.4.在学生动手实验之前,教师要进行示范操作,以减少学生实验的盲目性.示范操作应做到:(1)要提高示范操作的可见度,把所有器材都展示在竖直面上,是这些器材的布置、示范操作动作,都能被学生看的一清二楚.(2)教师的示范不是让学生照葫芦画瓢.教师走一步,学生跟一步的方法是不可取的,这无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要把教师的示范操作,与理顺学生在实验中的思路、培养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等目的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完全领会的情况下,在独立地进行系统的操作.(3)教师的示范操作及讲解的内容,事先要有全面的设计.下面的内容可供参考.①连线的先后次序;②接线的技能,即把松散的多股线用手指搓成一条,把线的端头沿顺时针方向绕在接线柱的螺丝上等等.③读数要客观(可把电压表读数按真实情况模拟放大,全班共同读数),当测出串联电路的总电压和各部分电压之和不严格相等时,要实事求是,可以告诉学生在误差允许范围内这是正常的,但不必介绍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④连线完毕,按接线的思路检查一遍电路,再闭合开关;⑤对没有把握的电路,用试触的办法,试探接通电路;⑥合理换用量程;⑦正确选用“+”、“-”接线柱;⑧实验结束后,整理好实验器材使其恢复原状.示凡是按实验步骤进行的,但应注意把以上有关知识、技能、非智力因素交叉融合在一起,穿插在各个有关的实验步骤中讲解,以求通过示范,达到清晰实验思路、规范实验操作、培养实验良好习惯等目的.二、实验顺序建议:1.用电压表测一节干电池电压,两节干电池串联、并联的电压,把所测得的数据填入设计的表格中.2.分别按图1甲、乙、丙电路连接导线,每次检查无误后再闭合开关计下电压表的示数U1、U2、U.每次读数后都应及时断开开关,把所测得的数据填入设计的表格中.3.分别按图2甲、乙电路连接导线,每次检查无误后再闭合开关计下电压表的示数U1、U2.每次读数后都应及时断开开关,把所测得的数据填入设计的表格中.教学设计方案教学单元分析本节教学重点是学生亲自动手连接电路、连接电压表、使用电压表测某段电路的电压,通过记录数据的分析,归纳出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的总电压与各部分电压关系.通过本节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教学过程分析1.让学生首先用电压表测电池电压,是为了教会学生在今后使用电池时,通过测量进行鉴别特别是否使用过一段时间的旧电池,还是新电池.2.两个灯泡串联时,测总电压与每一个灯泡电压之和的关系,是本节课的重点,测出数据后,注意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分析、归纳、总结出总电压与每一个灯泡电压之和的关系,不要教师代替.3.对于并联电路,学生感到困难的是连接电路,而不是测量.所以教师要有耐心给学生想一想、试一试的机会,不要操之过急,更不要代替.4.设计表格,认真记录数据,整理实验报告,对学生要严格要求、规范要求.板书设计:探究活动【课题】扩展实验:研究混联电路总电压和各支路电压的关系【组织】小组【流程】设计实验电路设计记录表格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并于串、并两电路中电压关系进行比较.。
用电压表测电压教学实验物理教案
![用电压表测电压教学实验物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03e51a1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31.png)
用电压表测电压教学实验物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电压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2)学会使用电压表测量电压;(3)能够运用电压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电压的测量方法;(2)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3)学会用电压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3)培养学生节约能源、安全用电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电压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2)电压表的使用方法;(3)电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1)电压表的正确连接;(2)如何准确读取电压值;(3)电压知识的灵活运用。
三、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电压表、导线、电池、小灯泡等;2.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3. 教学资源:相关物理实验视频、图片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复习已有知识:回顾电流、电阻的概念及关系;(2)提出问题:如何测量电压?引入新课。
2. 知识讲解:(1)介绍电压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2)讲解电压表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3)用电压知识解释一些实际现象。
3. 实验探究:(1)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电路元件的电压;(2)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总结电压测量方法;(3)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4. 巩固知识:(1)学生独立完成电压测量练习题;(2)教师点评答案,引导学生总结电压测量技巧;(3)学生互相交流心得,巩固电压知识。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电压的概念和测量方法;(2)强调电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3)提醒学生注意安全用电。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笔记;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电压知识;3. 观察生活中与电压相关的现象,思考电压的作用。
六、教学拓展:1. 电压与电路:引导学生思考电压在电路中的作用,分析电路中电压的变化对电流和电器的影响。
初中物理电压测量问题教案
![初中物理电压测量问题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98c6412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a3.png)
初中物理电压测量问题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电压的概念,理解电压在电路中的作用。
2. 学会使用电压表测量电路中的电压。
3. 掌握电压测量时的注意事项。
教学重点:1. 电压的概念及作用。
2. 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1. 电压的计算。
2. 电压表的正确连接。
教学准备:1. 电压表。
2. 电路实验器材:电源、小灯泡、电阻、导线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电流的概念,讨论电流在电路中的作用。
2. 提问:电流流动需要什么条件?引导学生思考电压的作用。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介绍电压的概念,解释电压在电路中的作用。
2. 讲解电压的计算方法,举例说明。
三、电压的测量(10分钟)1. 介绍电压表的结构、量程和接线方式。
2. 演示电压表的使用方法,讲解注意事项。
3. 进行电压测量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电压表的读数。
四、电压测量实验(15分钟)1. 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自行设计电路,测量不同电路元件两端的电压。
2. 引导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分析电压与电路元件的关系。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电压的概念、作用和测量方法。
2. 让学生谈谈自己在实验中的收获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思考电压与电流的关系,为下一节课做铺垫。
2.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电压测量方法。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回顾电流的概念,引入电压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电压在电路中的作用。
通过电压测量实验,让学生掌握电压表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操作是否规范,及时纠正错误,确保实验安全。
在课后,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辅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实验用电压表测电压教案示例
![实验用电压表测电压教案示例](https://img.taocdn.com/s3/m/0db28b7c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3d.png)
实验用电压表测电压教案示例本篇教案旨在教导学生如何使用电压表测量电压,并通过实验理解测量电压的原理和方法。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使用电压表测量电路中的电压的方法。
2.理解电压表的工作原理。
3.了解电压表的使用注意事项。
二、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
(1)备课大纲。
(2)教案。
(3)实验用电压表。
(4)实验用电源。
(5)课件。
2. 学生准备
(1)活页笔记本。
三、教学过程
1. 实验前准备
(1)教师向学生解释电压表的使用原理和注意事项。
(2)教师演示如何使用电压表测量电压,并回答学生关于使用电压表的问题。
(3)学生在笔记本上记录实验步骤和结果。
2. 实验步骤
(1)将实验用电源连接到电路中。
(2)将电压表连接到电路中。
(3)调整电压表的测量范围。
(4)读取电压表测量结果。
3. 实验结果
测量结果应该与实际电压相同。
4. 实验总结
(1)学生分享实验经验,并讨论使用电压表测量电压的优缺点。
(2)学生回顾实验中要点和注意事项。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了电压表的使用方法和工作原理,对学生培养创造性思维,以及启迪他们的科学热情和创新能力具有积极的
作用。
在实验中要注意环保,注意安全,如有犯规直接DQ,希望学生
能够把实验中的经验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具有宝贵的知识和实践经验。
初中物理用电压表测电压实验教案一等奖2篇
![初中物理用电压表测电压实验教案一等奖2篇](https://img.taocdn.com/s3/m/1db6dfd8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16.png)
4、初中物理用电压表测电压实验教案一等奖教学目的1.通过分组实验,使学生学会用伏安法测导体的电阻。
加深对电阻概念的理解。
2.进一步提高综合使用电学仪器进行电学实验的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伏安法测电阻。
教具学生电源,直流电流表,直流电压表,滑动变阻器(50Ω,1.5A),电键,绕线电阻(5Ω、10Ω各一个),导线。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l)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公式分别是什么?(2)欧姆定律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测定导体电阻大小的方法,这种方法叫什么?本节课将通过分组实验,学习用伏安法测定导体的电阻。
(二)讲授新课(板书)三、实验: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
问: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是什么?(板书)1.实验原理分别用电压表和电流表侧出电路中某一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就可以算出这个导体的电阻。
(板书)2.实验电路。
问:(1)采用伏安法测定某一导体的电阻,需要使用哪些器材?每种器材在电路中起什么作用?2.设计实验电路,画出电路图,如图所示。
3.要比较方便地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以获得三次不同的电压值和相应的电流值,电路中应安装什么装置?怎样将它连入电路?(此问题机动)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给出完整的实验电路图(如右图)。
讲解学生分组实验的注意事项:(1)为便于实验操作,要考虑器材在桌上的码放位置。
(2)实验时,电源电压取4伏,电压表的量程取3伏,电流表的量程取0.6安。
(3)先用阻值为5欧的绕线电阻做被测电阻进行实验,调节滑片的位置,使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1伏、2伏和3伏,观察每次的电流值,以求出各次电阻值和电阻的平均值,然后换用阻值为10欧的电阻重做上述实验。
(4)其它注意事项同往常一样。
出示实验数据记录表。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教师巡视指导检查。
实验完毕,整理仪器。
请几个实验组的同学汇报实验数据,教师将实验数据填入表中。
讨论:(1)观察表中的数据,在测定某一个被测电阻的实验中,电压、电流、电阻的'数据各具有什么特点?(2)加在某一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同,通过它的电流也不同,但三次测定的电阻值却相同(或基本相同),这说明了什么?这又是为什么呢?(三)巩固知识1.有的同学根据公式R=U/I得出下面的结论: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若不对,错在哪里?2.某导体两端加2伏的电压时,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为0.4安,该导体的电阻是多少欧?若将此导体两端的电压加大到5伏,这个导体的电阻多大?若该导体两端不加电压时,通过这个导体的电流多大?此时导体电阻多大?(四)课堂小结(五)布置作业1.完成实验报告。
初中物理用电压表测电压实验教案一等奖3篇
![初中物理用电压表测电压实验教案一等奖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9cc85fd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65.png)
1、初中物理用电压表测电压实验教案一等奖【目的和要求】学会正确地使用直流伏特计测量电路两端电压;研究串联电路、并联电路中电压的关系。
【仪器和器材】直流伏特计(J0408型或J0408-1型),干电池3节,小灯座(J2351型)2个,小灯泡(5伏,0.3安)2个,单刀开关(J2352型),导线若干。
J0408型直流伏特计外形见图3.6-1,这种伏特计的表头是磁电式。
刻度盘有上下两种刻度,分别是“-5-0-15”和“-1-0-3”,接线柱分别标有“-”、“3”和“15”。
调零器在刻度盘下方。
这种伏特计的刻度盘上“0”点不在最左端,而在“0”点左侧还有一些刻度,可以防止因正负接反而撞坏指针。
有些学校还有另一种型号的伏特计(图3.6-2),这种伏特计的量程分别为“0-15”和“0-3”,接线柱“+”作为公共端。
还有的学校用的是交、直流两用伏特计(图3.6-3),这种伏特计刻度盘有上下两种刻度,用直流时量程分别是“0-3”和“0-15”,刻度每小格分别表示0.1伏和0.5伏。
用交流时量程分别是“0-45”和“0-450”,刻度每小格分别表示1伏和10伏。
有五个接线柱,分别标有“-”、“3”、“15”、“45”和“450”标记,“-”作为公共端,直流档看下边刻度,交流档看上边刻度。
【实验方法】伏特计是电学实验中常用仪表之一。
本实验是练习使用伏特计,应注意掌握正确使用伏特计的方法。
在使用伏特计时,首先要看清它是直流的还是交流的;再看它有几个量程,各是多少伏特,并且弄清楚各量程上每小格所表示的伏特数。
再检查指针是否对准零刻度,若没对准就要调零。
要注意伏特计在电路中的接法是与被测电路并联,伏特计“+”端接靠近电源正极的点,“-”端接靠近电源负极的点。
实验步骤:1.用伏特计测电池和电池组的电压用伏特计先测出每节干电池两端的电压,再测出3节干电池串联后电池组两端的电压。
把测得的数据记录下来,并加以比较。
(要注意电池串联的正确方法,如果有一节电池接反了,电池组的`电压将降低。
初中电压表实验教案
![初中电压表实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550146c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8b.png)
初中电压表实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电压的概念及其单位;(2)掌握电压表的使用方法及其读数方式;(3)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并分析电压在电路中的作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2)学会使用电压表,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2)强化学生安全意识,养成安全操作习惯。
二、教学内容1. 电压的概念及其单位;2. 电压表的使用方法及其读数方式;3. 电压在电路中的作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电压的概念、单位,电压表的使用方法及读数方式。
2. 教学难点:电压表的使用方法,电压的测量及数据分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复习电流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电流形成的条件;(2)提出问题:电流为什么会在电路中形成?电荷为什么会发生定向移动?2. 知识讲解(1)介绍电压的概念,解释电压的作用;(2)讲解电压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3)介绍电压表的结构、功能及其使用方法。
3. 实验演示(1)演示电压表测量电压的实验过程;(2)引导学生观察电压表的读数方式;(3)解释电压表的量程选择原则。
4. 学生实验(1)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电压表;(2)指导学生正确连接电路,测量电压;(3)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总结电压在电路中的作用。
5.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电压的概念、单位及测量方法;(2)强调电压表的使用注意事项;(3)激发学生对后续电学知识的兴趣。
6. 作业布置(1)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完成课后习题;(2)预习下一节课内容,了解电流表的使用方法。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掌握电压的概念、单位及测量方法,能够正确使用电压表进行电压测量。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及科学探究精神。
同时,注重激发学生对电学知识的兴趣,为后续教学奠定基础。
用电压表测电压教学实验物理教案
![用电压表测电压教学实验物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cd6f2fb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0c.png)
用电压表测电压教学实验物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压表的结构、原理和正确使用方法。
2. 使学生掌握电压表测量电压的基本操作技能。
3. 培养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意识。
4.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现象,探究电压与用电器工作性能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1. 电压表的结构、原理和正确使用方法。
2. 电压表测量电压的实验操作步骤。
3. 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分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电压表的正确使用方法。
2. 电压表测量电压的实验操作步骤。
3. 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分析。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电压表、导线、用电器(如灯泡、电阻等)。
2. 教学课件或黑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生活实例,引发学生对电压概念的思考,导入本节课的内容。
2. 理论讲解:介绍电压表的结构、原理和正确使用方法,强调注意事项。
3. 演示实验:教师演示电压表测量电压的实验操作步骤,讲解实验原理。
4. 学生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用电器两端的电压,记录实验数据。
5. 数据分析: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电压与用电器工作性能的关系。
6. 总结与反思:学生总结实验收获,教师点评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解答。
7.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进一步巩固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9. 安全须知:强调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如避免触电、短路等。
10.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为下一节课做铺垫。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电压表结构、原理和正确使用方法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3. 评价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和总结能力。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了解电压表在实际工程和科研中的应用。
2. 介绍电压表的常见故障和排除方法。
3. 探讨电压表测量电压的局限性和其他测量电压的方法。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和不足之处。
初中物理电压怎么测量教案
![初中物理电压怎么测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1f1ef7a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c7.png)
初中物理电压怎么测量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电压的概念,掌握电压的测量方法,能够使用电压表进行电压的测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学生能够探究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学会观察和分析实验数据。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电压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教学难点:电压表的使用和电压的计算。
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电压表、电流表、导线、电池、灯泡等。
2.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电流的概念和产生原因。
2. 提问:电流在电路中流动,那么电荷是如何被推动的呢?3.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电荷的推动力来自于电压。
二、新课(15分钟)1. 介绍电压的概念:电压是电路两端的电势差,是推动电荷流动的力量。
2. 讲解电压的单位:伏特(V)。
3. 介绍电压表的使用方法:a. 将电压表的两个接线柱分别连接到电路的两端。
b. 打开电压表,选择适当的量程。
c. 读取电压表上的数值,即为电路的电压。
4. 进行实验:测量电池的电压。
a. 将电压表的两个接线柱分别连接到电池的正负极。
b. 打开电压表,选择适当的量程。
c. 读取电压表上的数值,记录下来。
d. 多次更换电池,重复实验,记录数值。
5. 分析实验数据:讨论电压与电池状态(新旧、温度等)的关系。
三、巩固(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电路的电压,记录数据。
2.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拓展(1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电压在电路中的作用是什么?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电压是推动电荷流动的力量,使电路形成持续的电流。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电压的概念、单位、测量方法以及电压与电流的关系。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疑问。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掌握了电压的概念和测量方法,能够使用电压表进行电压的测量。
高中物理电压试验教案设计
![高中物理电压试验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47b0641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17.png)
高中物理电压试验教案设计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学习如何使用万用表测量电压,并掌握测量电压的方法。
实验材料:万用表、电池、导线、电阻、板状导体
实验步骤:
1. 将电池连接到板状导体上,用导线连接电池的正负极和板状导体的两端。
2. 将万用表调至电压档位,并将两个测量探头分别连接到板状导体的两端。
3. 记录测量所得的电压值。
4. 更换板状导体上的电阻,并重复以上步骤。
实验原理:电压是电能单位的衡量值,表示电荷在电路中的能量转换。
通过万用表测量电压即可得知电路中的电压情况。
实验注意事项:
1. 在连接电池和板状导体时要注意正负极的连接,避免造成短路或其他危险情况。
2. 测量时要确保测量探头连接牢固,避免出现接触不良导致的误差。
3. 测量结束后要将所有连接线拔掉,以确保安全。
实验总结:通过本实验学习了如何使用万用表测量电压,并掌握了测量电压的方法。
同时也加深了对电压在电路中的作用和重要性的理解。
拓展实验:可以尝试测量不同电路中的电压值,并观察不同元件对电路中电压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教案设计 实验 用电压表测电压教案示例
(二)[教学目的] 1.练习正确使用电压表。
2.研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 正确使用电压表。
(四)[教学方法] 学生分组实验。
(五)[教具] 电压表一只,不同规格的小灯泡两个,干电池二个, 电池夹二个,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六)[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由学生复述电压表的使用规则。
(二)新课教学 实验前仍需强调接线柱的正确使用, 量程的选择、 指针调零以及连接电路的要求等注意 事项。
1.测电源电压 (1)分别测出每一节干电池的电压值,并记下数值(教科书第79页图6-11)。
(2)把两节干电池串联起来测总电压,并记下电压值(教科书第79页图6-12)。
(3)把两节干电池并联起来测总电压,并记下电压值(教科书第79页图6-13)。
(4)对测量值进行比较小结。
表1 2.测串联电路的电压 (1)按图1所示连好灯 l1和 l2的串联电路,并在图中标出电流方向。
(2)把电压表的两个接线柱分别接在 a、b 两点,闭合开关,测出 l1两端电压 u1并把它 记录下来。
(3)断开开关,拆下电压表,再把两个接线柱先后分别接在 c、d 两点和 a、d 两点,分 别测出灯 l2两端电压 u2,l1和 l2两灯串联后的总电压 uad,把测量值分别填入表2中。
(转载
自第一范文网 ,请保留此标记。
)
表2 (4)分析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跟各段电路两端电压之间的关系。
(5)结论: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段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3.测并联电路的电压 (1)按图2所示连好灯 l1和 l2的并联电路,并在图中标明电流方向。
(2)把电压表的两个接线柱分别与 l1、l2和 ab 两端相接,分别测出 l1、l2及 ab 间的电 压,把测量值填入表3中。
表3 (3)分析电压值 u1、u2、uab,并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4)结论:并联电路两端的电压与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5)实验完毕,整理仪器。
(三)巩固新课 引导学生解答教科书第81页习题第6题 (四)布置作业 完成教科书第80页习题1~5题。
(七)[板书设计]
三、实验:用电压表测电压 1.测电池的电压 画出表1。
2.测串联电路的电压 画出图6-3-1和表2。
3.测并联电路的电压 画出图6-3-2和表3。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查看更多与本文《实验:用电压表测
电压教案示例》相关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