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β-D葡聚糖联合半乳甘露聚糖抗原检测在诊断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应用价值

合集下载

测定血液中(1,3)-β-D葡聚糖联合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对侵袭性真菌病的早期诊断价值

测定血液中(1,3)-β-D葡聚糖联合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对侵袭性真菌病的早期诊断价值

1 资 料 与 方 法
管采集患者外周静脉 血 2 mL,置 于离心机 中以3 000 r/min
1.1 一 般资料 75例 疑似 侵袭 性 真菌 病 患者 均 为 2016 离心 5 min,留取 100 ILL血浆 ,选择北京金 山科技发展有 限
年 1月 一2017年 12月收治 ,其 中男性 38例 ,女性 37例 ,年 公 司生产 的(1,3)一B—D葡 聚糖试 剂盒 中配套 的样 品稀
害和器 官功能障碍 、炎症 等危 害。对于 侵袭性 真菌病 的诊 其 中 59例确 诊为侵 袭性 真菌病 ,16例为 非真 菌病 。诊 断
断 比较复 杂 ,传统 方法 耗时 长、敏 感性 低 ,近年 来 ,通过 开 参考 《血液 病/恶性 肿瘤 患者侵 袭性 真菌病 的诊 断 标准
展测定血 液中 (1,3)一B—D葡 聚糖联 合半 乳甘露 聚糖 检 和治疗原则 》中的相关标准进行 ,研究 经伦理委 员会批 准 ,
98.31% ,联合检 测显著优 于单独检测 ,P<0.05。结论 BG和 GM检 测均能确诊 侵袭性真 菌病 ,但 存在 一定的假
阴性和假 阳性 ,两者联合能提 高其检 出率 ,具有准确快速 的优 势。
[关键词 ] (1,3)一B—D葡聚糖 ;半乳甘 露聚糖 ;侵 袭性 真茵病 ;准确 率
Mav 2018
系统进行反应 ,自动计 算待测血浆 中(1,3)一B—D葡聚糖 植 物 和 真菌 中 的 一种 成 分 ,在 侵 袭 性 感 染 过 程 中 释 放 人 血
(收稿 日期 :2018一Ol一15)
测定 血 液 中 【1,3)一p—D葡 聚 糖 联 合 半 乳 甘 露 聚 糖 检 测 对 侵 袭 性 真 菌病 的早 期诊 断价 值

(1,3)-β-D葡聚糖和曲霉菌半乳甘露聚糖抗原联合检测对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1,3)-β-D葡聚糖和曲霉菌半乳甘露聚糖抗原联合检测对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1,3)-β-D葡聚糖和曲霉菌半乳甘露聚糖抗原联合检测对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张淑瑛;卢小东;王玉月【摘要】目的:评价(1,3)-β-D 葡聚糖[(1,3)-β-D-glucan assay,G test]和曲霉菌半乳甘露聚糖(Aspergillus galacto-mannan,GMtest)抗原联合检测对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IFI)的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根据欧洲癌症研究治疗组织和真菌病研究组(EORTC /MSG)的诊断标准结合我国血液病和恶性肿瘤患者 IFI 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将临床72例高度怀疑IFI 的患者分为临床诊断组32例,非感染组40例,采集外周血进行 G 试验和GM试验检测。

结果:G 试验和 GM试验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Youden 指数分别为68.75%、80.0%、73.33%、76.19%、0.4875和62.50%、82.5%、74.07%、73.33%、0.45;G/GM试验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Youden 指数分别为90.63%、72.5%、72.5%、90.63%、0.6313。

经统计学分析,单独检测时两试验敏感性、特异性均无显著性差异,而联合检测可提高敏感性。

结论:G 试验和 GM 试验对 IFI 有一定诊断价值,而联合检测大大提高了敏感性,对 IFI 的诊断更有价值。

【期刊名称】《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4(000)006【总页数】3页(P495-496,500)【关键词】(1, 3)-β-D葡聚糖;半乳甘露聚糖;侵袭性真菌感染【作者】张淑瑛;卢小东;王玉月【作者单位】江苏大学医学院,江苏镇江 212013;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苏常州 213003;江苏大学医学院,江苏镇江 212013;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苏常州 213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5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IFI)又称系统性真菌感染,是指真菌侵入人体,在组织、器官或血液中生长、繁殖,并导致组织损伤及炎症反应的疾病。

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联合念珠菌评分对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联合念珠菌评分对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联合念珠菌评分对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徐明均;张慧婷;张玉洁;徐玉洁;孙小鹏;马晓薇【期刊名称】《中国真菌学杂志》【年(卷),期】2018(013)001【摘要】目的探讨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G试验)和念珠菌评分(CS)对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6月~2016年6月某院ICU科收治的201例IFI高危患者的病例,按照欧洲癌症研究治疗组及真菌研究组(EORTC/MSG)诊断标准,确诊9例,临床诊断73例,拟诊29例,非感染组90例,应用MB-80微生物动态快速检测系统及配套G试验试剂盒定量检测血浆中1,3-β-D葡聚糖的含量(1,3-β-D葡聚糖含量≥10 pg/mL为阳性),并对201例高危患者进行念珠菌评分(评分结果≥3为阳性),计算G试验与CS单独或联合使用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IFI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最常见,致病菌以白念珠菌为主.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阳性者有88例,念珠菌评分阳性者有85例.联合使用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与念珠菌评分,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1%、71.1%、75.0%、94.1%;相比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与念珠菌评分单独使用,其灵敏度、阴性预测值最高,特异度、阳性预测值相近.结论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与念珠菌评分联合应用时,灵敏度及阴性预测值均较单独使用增高,联合应用对诊断侵袭性真菌感染意义更大.%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plasma 1,3-β-D-glucan (G test) and Candida score (CS) to 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 (IFI).Method Collecting clinical information of 201 patients with high risk of invasive Candida infection treated in the ICUof someone hospital from June 2011 to June 2016,according to diagnostic criteria of European cance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group and fungal research group (EORTC/MSG),9 cases as proven were diagnosed as proven,73 cases as probable,29 cases as possible,90 cases as non-invasive infection.Microbiology Kinetic Rapid Reader MB-80 was used to measure the concentration of plasma 1,3-β-D-glucan (exceed 10pg/mL is regarded as positive),and Candida score was utilized in those patients (exceed 3 scores is regarded as positive),then to calculate thesensitivity,specificity,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s for G test and Candida score used exclusively or jointly.Result Respiratory tract was the most probable infected site,and Candida albicans was the main pathogenic fungi.In all patients 88 cases was positive by G test,85 cases is positive by Candida score.Plasma 1,3-β-D-glucan and Candida score were used jointly,whose sensitivity,specificity,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and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s were 95.1%,71.1 %,75.0 %,94.1 %;compared with plasma 1,3-β-D-glucan and Candida score used exclusively,whose sensitivity and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were the highest,specificity and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were approximate among them.Conclusion When plasma 1,3-[β-D-glucan and Candida score were used jointly,sensitivity and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were higher than that were used alone,plasma 1,3-β-D-glucan combined with Candida score had more significant diagnostic value.【总页数】4页(P11-14)【作者】徐明均;张慧婷;张玉洁;徐玉洁;孙小鹏;马晓薇【作者单位】宁夏医科大学,银川750003;宁夏医科大学,银川750003;宁夏医科大学,银川750003;宁夏医科大学,银川750003;宁夏医科大学,银川750003;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脑血管病医院ICU,银川75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19.3【相关文献】1.血浆1,3-β-D 葡聚糖检测在侵袭性真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J], 钱雄杰;钮丽萍;杨鸿林2.血浆(1,3)-β-D 葡聚糖检测对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J], 殷潇娴;王玉月;张淑瑛;史伟峰3.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对恶性血液病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J], 陈岩;王淑惠;黄宝青;倪雄;黄晓春;秦阳华4.血浆(1,3)-β-D葡聚糖和血清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对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 [J], 何成禄;何增品;徐从琼;李娅;李勤5.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联合曲霉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在恶性血液病侵袭性真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J], 张涛;高坤;郑玉荣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血清(1-3)-β-d葡聚糖检测判断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血清(1-3)-β-d葡聚糖检测判断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572014年2月第21卷第3期血清(1-3)-β-D 葡聚糖检测判断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谢 颖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PIF I )的诊断目前主要根据患者痰培养或肺组织活检,但操作复杂,尤其是肺组织活检,临床可操作性差,不易开展。

(1-3)-β-D 葡聚糖为一种多糖,普遍存在于真菌的细胞壁中,约占真菌细胞壁干重的50%。

笔者对我院送检痰标本患者的血清进行(1-3)-β-D 葡聚糖检测,评价其在PIFI 中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与分组 2008年6月至2012年11月,送检我科的支气管镜吸引痰标本及其患者血清各77份。

有广谱抗生素应用史41例(53.2%),糖皮质激素使用史31例(40.3%),体内置留导管22例(28.6%),恶性肿瘤史8例(10.4%)。

痰标本培养真菌阳性28例,设为感染组;阴性49例,设为非感染组。

1.2 血清(1-3)-β-D 葡聚糖检测 检测流程按试剂盒要求逐步进行。

① 将事先准备待检的静脉血2ml 置入离心管中以2900r /min 的转速离心6min ,然后吸取上层血清100μl 置入900μl 处理液中,振荡摇匀。

将其放置在恒温水浴箱中70℃孵育10min ,然后快速放置到冰水中。

② 将制备好的标本200μl 放入含有主反应试剂A 的管中,充分振荡混匀并移植标准玻璃反应管中,放入MB-80微生物快速动态检测系统中进行反应。

③ 反应1h 后进行结果判断。

1.3 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x-±s )表示,组间比较用t 检验。

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Stata 12.0统计绘制ROC 曲线,并根据敏感性和特异性的最佳组合判断血清(1-3)-β-D 葡聚糖的临界值,并给出相应的该临界值下的诊断PIF I 敏感性和特异性,计算曲线下面积,双侧P <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两组基本情况比较 年龄:感染组(66.8±9.2)岁,非感染组(67.4±11.1)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0.24,P >0.05)。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G 试验联合GM 试验在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G 试验联合GM 试验在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2年9月中第20卷第26期·影像学及诊断检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G试验联合GM试验在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诊断中的效能研究黎志勤…张妙芬…张霆(东莞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广东 东莞 523000)【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1,3)β-D葡聚糖检测(G试验)联合半乳甘露聚糖检测(GM)试验在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患者中的诊断效果及效能。

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21年2月疑似IPFI患者76例为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G试验,GM试验检查,并以病原学检测结果作为“金标准”,绘制ROC曲线,分析G试验与GM试验在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及效能。

结果:76例疑似IPFI患者经“金标准”检查确诊51例。

G试验检查确诊43例,GM试验检查确诊46例,两种方法联合检查确诊49例,与“金标准”诊断符合率为89.47(68/76),诊断灵敏度为90.20%(46/51)、特异度为88.00%(22/25),阳性预测值为93.88%(46/49)、阴性预测值为81.48%(22/27);ROC曲线结果表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G试验,GM试验联合检测在IPFI 患者中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高于单一支气管肺泡灌洗液G试验,GM试验(P<0.05)。

结论:支气管肺泡灌洗液G试验,GM试验用于IPFI患者中中具有较高的检出率,且二者联合检查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可指导临床…诊疗。

【关键词】支气管肺泡灌洗液G试验;半乳甘露聚糖检测;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诊断效能【中图分类号】R5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249(2022)26-0128-04Efficacy of 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G test combined with GM test in the diagnosis of invasive pulmonary fungal infectionLi Zhi-qin, Zhang Miao-fen, Zhang TingClinical Laboratory of Dongguan People's Hospital, Dongguan 523000, Guangdong, 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1, 3)β-D glucan test(G test)combined with galactomannan test(GM)test in invasive pulmonary fungal infection(IPFI)diagnostic efficacy and efficacy in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76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IPFI from May 2018 to February 2021 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 All patients underwent 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G test and GM test after admission, and the etiological test results were used as the "gold standard". The ROC curve was drawn to analyze the diagnostic value and efficacy of G test and GM test in invasive pulmonary fungal infection. Results: Of the 76 suspected IPFI patients, 51 were confirmed by the "gold standard" examination. 43 cases were confirmed by G test, 46 cases were confirmed by GM test, and 49 cases were confirmed by combined examination of the two methods. The coincidence rate with the "gold standard" diagnosis was 89.47(68/76), and the diagnostic sensitivity was 90.20%(46/51). The specificity was 88.00%(22/25), the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was 93.88%(46/49), and the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was 81.48%(22/27); the ROC curve results showed that: 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G test, GM test The diagnostic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combined detection in IPFI patient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single 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G test and GM test (P<0.05). Conclusion: 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G test and GM test have high detection rate in IPFI patients, and the combined detection of the two has high diagnostic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which can guide clinical diagnosis 作者简介:黎志勤(1984.07—),男,本科,主管技师,研究方向:微生物学。

联合检测半乳甘露聚糖和(1→3)-β-D葡聚糖诊断侵袭性曲霉菌感染的研究进展

联合检测半乳甘露聚糖和(1→3)-β-D葡聚糖诊断侵袭性曲霉菌感染的研究进展

联合检测半乳甘露聚糖和(1→3)-β-D葡聚糖诊断侵袭性曲霉菌感染的研究进展黄晓鸥;刘霆【期刊名称】《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年(卷),期】2011(10)6【摘要】近年随着广谱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的使用,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disease,IFD)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其中侵袭性曲霉病(invasive aspergillosis,IA)在IFD中比例逐年增高[2]。

侵袭性曲霉菌感染在血液科和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最为常见,其次为呼吸内科、感染科和免疫科,IA为免疫功能低下患者致死率高的主要原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患者中IA的发病率为2%~26%,在血液病和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中IA死亡率高达70.0%~90.0%。

【总页数】3页(P610-612)【关键词】侵袭性曲霉菌感染;半乳甘露聚糖;联合检测;造血干细胞移植;葡聚糖;重症加强治疗病房;侵袭性真菌感染;免疫抑制剂【作者】黄晓鸥;刘霆【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液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19【相关文献】1.联合(1,3)-β-D 葡聚糖和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在侵袭性肺曲菌病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J], 刘金艳;2.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联合曲霉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在恶性血液病侵袭性真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J], 张涛;高坤;郑玉荣3.(1,3)-β-D葡聚糖和半乳甘露聚糖对侵袭性曲霉菌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 [J], 佟柳;4.血清1,3-β-D-葡聚糖、半乳甘露聚糖检测联合胸部CT检查对COPD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J], 徐瑞娥; 李凤珍; 邵建平; 潘秋玉; 董卫平5.(1,3)-β-D葡聚糖、半乳甘露聚糖联合降钙素原检测对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J], 郭景景;李钦峰;吴海华;丁宸;史芳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3)-β-D-葡聚糖检测和半乳甘露聚糖抗原检测在侵袭性真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1,3)-β-D-葡聚糖检测和半乳甘露聚糖抗原检测在侵袭性真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1,3)-β-D-葡聚糖检测和半乳甘露聚糖抗原检测在侵袭性真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郑颖;徐佳;尚晓泓【期刊名称】《检验医学与临床》【年(卷),期】2017(014)0Z1【摘要】目的探讨血清(1,3)-β-D-葡聚糖检测(G试验)联合半乳甘露聚糖抗原检测(GM试验)在侵袭性真菌感染(IFI)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2月在本院血液科、ICU、肺病科的疑诊为侵袭性真菌疾病的住院患者139例,分别采用G试验、GM试验单项检测与联合检测的方法对血清标本进行检测,根据诊断标准确定是否诊断为侵袭性真菌疾病(IFD),并分析各个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及约登指数.结果血清G试验联合GM试验并联检测时的敏感度为90%,高于G试验和GM试验(67%/63%)(P<0.05);串联检测时特异度为97%,高于G试验和GM试验(90%和79%)(P<0.05).联合试验PPV、NPV和约登指数均高于单项检测,而联合试验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都低于单个试验的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结论血清G试验和GM 试验均对IFI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并且两者联合检测更有利于临床对IFD早期快速的做出诊断.%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serum(1,3)-β-D-glucan(G test) combined with galactomannan antigen(GM test) in 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IFI).Methods A total of 139 inpatients with invasive fungal diseases were enrolled in the Department of Hematology,ICU and Pulmonary Diseases from June 2016 to February 2017.G test,GM test and joint test were used to detect the samplesrespectively.According to the diagnostic criteria to determine whether it is the diagnosis of invasive fungal disease(IFD) or not.Furthermore,the sensitivity,specificity,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PPV),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NPV),false positive rate,false negative rate and Youden index were calculated respectively.Results The sensitivity of serum G test combined with GM test was 90%,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G test and GM test(67% / 63%)(P<0.05).The specificity of the joint test was 97%,which was higher than G test and GM test(90% and 79%)(P<0.05).The PPV,NPV and Youden index of the joint test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single test,while the false positive rate and false negative rate of the combined test were lower than the false positive rate and false negative rate of single test.Conclusion Both serum G test and GM test have high clinical value in the diagnosis ofIFI,and the combined detection of both test is more propitious to the early diagnosis of IFD.【总页数】4页(P182-185)【作者】郑颖;徐佳;尚晓泓【作者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检验科,北京 100091;河北北方学院检验系,河北张家口 00750000;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检验科,北京 100091【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1,3-β-D葡聚糖和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对ICU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J], 孙婷婷;王艺2.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联合曲霉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在恶性血液病侵袭性真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J], 张涛;高坤;郑玉荣3.(1,3)-β-D-葡聚糖检测和半乳甘露聚糖抗原检测在侵袭性真菌病诊断中的价值探讨 [J], 郑罡;余进;李雪迎;万喆;李若瑜4.(1,3)-β-D-葡聚糖和半乳甘露聚糖抗原检测侵袭性真菌感染高危儿童的诊断准确性研究 [J], 张明强;赵瑞秋;余国容;许红梅5.1,3-β-D葡聚糖检测与半乳甘露聚糖抗原检测试验诊断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价值分析 [J], 韩卓婷;黄妹;林小菊;李木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血浆(1,3)-β-D葡聚糖和半乳甘露聚糖在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血浆(1,3)-β-D葡聚糖和半乳甘露聚糖在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血浆(1,3)-β-D葡聚糖和半乳甘露聚糖在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进展常静静【摘要】血浆(1,3)-β-D葡聚糖(BG)和半乳甘露聚糖抗原(GM)存在于不同真菌的细胞壁中.作为真菌细胞壁表面的抗原性标志物,它们可通过酶联免疫分析等方法进行检测.该检测方法较痰培养等方法快捷、敏感性及特异性更高,且具有无创性,可用于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早期诊断,同时对于疾病疗效的监测及评价预后有较高的价值,近年来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Plasma (1,3 )-β-D-glucan( BG ) and galactomannan( GM ) are major constituents of different fungal cell walls. As antigenicity markers in the surface of fungal cell walls, they can be tested by enzyme-linked immunoassay. Compared with sputum culture, the test is a rapid method of collecting antigen concentration with high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and noninvasiveness, which has contributed to the early diagnosis of 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 IFI). Besides,it has great value for monitoring curative effect and evaluating prognosis, therefore, it has been more and more widely applied in clinical in recent years.【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3(019)011【总页数】4页(P1960-1963)【关键词】血浆(1,3)-β-D葡聚糖;半乳甘露聚糖;侵袭性真菌感染;应用【作者】常静静【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合肥,23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19;R379近年来,由于造血干细胞移植、实体器官移植的广泛开展、高强度免疫抑制剂和大剂量化疗药物的应用、各种介入治疗中导管的应用以及广谱抗生素的应用等,导致临床上侵袭性真菌感染(inversive fungal infection,IFI)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显著上升。

葡聚糖与半乳甘露聚糖抗原联合检测对临床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断价值

葡聚糖与半乳甘露聚糖抗原联合检测对临床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断价值

葡聚糖与半乳甘露聚糖抗原联合检测对临床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断价值张宇;吴斌;陈会欣;王顺【摘要】目的探讨(1,3)-β-D-葡聚糖检测、半乳甘露聚糖抗原检测及(1,3)-β-D-葡聚糖与半乳甘露聚糖抗原联合检测对临床侵袭性真菌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市第一医院2014年7月~2016年7月临床疑诊为侵袭性真菌病的住院患者.根据2008年美国国立变态反应和感染病研究院真菌病研究组及欧洲癌症-侵袭性真菌感染治疗研究协作组修订的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标准[1],将患者分为IFI 组(确诊、临床诊断)组与非IFI组(拟诊、排除真菌感染组).分析G试验((1,3)-β-D-葡聚糖检测)、GM试验(半乳甘露聚糖抗原检测)及G试验与GM试验联合检测对IFI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比较G试验、GM试验以及G试验与GM试验联合检测对IFI的诊断价值.结果在收集的250例患者中,IFI确诊患者10例,临床诊断患者100例,拟诊患者32例,排除真菌感染患者108例.G试验以>100 pg/mL为阳性,对IFI诊断的灵敏度为74.5%,特异度为65.7%,阳性预测值为63%,阴性预测值为76.6%,约登指数为0.402;GM试验以I值≥0.5为试验阳性,对IFI诊断的灵敏度为50%,特异度为83.5%,阳性预测值为70.5%,阴性预测值为68%;G试验联合GM试验,对IFI诊断的灵敏度为90%,特异度为65%,阳性预测值为66.8%,阴性预测值为89.2%.G试验以≥100 pg/mL为阳性,GM试验以I 值≥0.5为阳性,G试验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12(95%置信区间为0.647~0.776);GM试验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66(95%置信区间为0.597~0.735).结论 GM试验和G试验均对侵袭性真菌病具有诊断价值,是IFI可靠的诊断方法,G试验相比GM试验对临床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断意义略强,二者联合应用可进一步提高应用价值.【期刊名称】《临床输血与检验》【年(卷),期】2019(021)003【总页数】5页(P285-289)【关键词】血清半乳甘露聚糖;(1,3)-β-D-葡聚糖;GM试验;G试验;侵袭性真菌病【作者】张宇;吴斌;陈会欣;王顺【作者单位】430022 湖北省武汉市第一医院输血科;430022 湖北省武汉市第一医院输血科;430022 湖北省武汉市第一医院输血科;430022 湖北省武汉市第一医院输血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11;R519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IFI),临床上又称为侵袭性真菌病(invasive fungal disease,IFD)。

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在侵袭性深部真菌感染中的价值及

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在侵袭性深部真菌感染中的价值及

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在侵袭性深部真菌感染中的价值及预后评估随着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器官移植技术的开展,真菌感染的发生率逐年升高,真菌感染诊断的金标准组织病理标本不易获取,真菌培养耗时长,而检测血浆(1,3)β-D-葡聚糖含量操作简单、特异度及灵敏度均较高,有助于临床早期诊断真菌感染,从而提前抗真菌药物的使用时间,有效控制感染,且可通过血浆中BG含量的高低初步鉴别真菌种种类,动态随访BG则有助于对治疗效果及预后的评判。

标签:侵袭性真菌感染;(1,3)-β-D-葡聚糖;疗效评估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器官移植、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技术的开展,广谱抗生素的使用,大剂量免疫抑制剂、激素及放化疗药物的使用以及各种导管如中心静脉置管、尿管、胃管的置入,有创呼吸机的使用等均使的真菌感染的发生率在临床上升高,如何快速检测出真菌感染已成为临床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真菌感染也成为许多危重患者的严重并发症及死亡因素之一。

根据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目前临床上对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nvasive pulmonary fungal infection,IFI)的诊断分为确诊IFI、拟诊IFI和临床诊断IFI[1]。

确诊IPFI:至少符合1项宿主因素,肺部感染的1项主要或2项次要临床特征及1项微生物学或组织病理学依据。

拟诊IPFI:至少符合1项宿主因素,肺部感染的1项主要或2项次要临床特征。

临床诊断IPFI:至少符合1项宿主因素,肺部感染的1项主要或2项次要临床特征及1项微生物学检查依据。

目前临床上对真菌感染的诊断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宿主因素、临床特征、微生物学检测及组织病理学检查。

其中组织病理学检查为真菌感染的金标准,但组织病理学检查为有创性检查,由于患者病情所限,不易获得有效的组织标本。

而微生物学检查中的培养耗时较长,是否为目标病原菌,有时也不能很好判断,不能早期有效指导临床诊断。

血清学检查血浆中真菌细胞壁成分(1,3)-β-D-葡聚糖[(1,3)-β-D-glucan,以下简称BG]抗原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2-5],且结果快速,能早期为临床诊断提供帮助。

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联合曲霉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在恶性血液病侵袭性真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联合曲霉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在恶性血液病侵袭性真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关临床 症状 , 不伴 有 病 原学 诊 断 ; ④ 排 除诊 断 : 上 述
2 . 2 G / G M 试 验前 后诊 断情 况的变化 在 G / G M 试 验后 , 患者 确 诊 2例 , 临床 诊 断 5 8
例( 4 5例从 临床 拟 诊 病 例 转 化 而 来 ) , 临床 拟诊 2 7
将 阴性 质控 、 阳性 质 控 和 标 准 血 清 用 试 管 分 装 , 按 3 : 1加入 处理 溶 液 , 充分 摇 匀 , 然后进行密封处理 , 置于 1 0 0 ℃水 浴 中 , 时间 为 3 mi n 。之后 根据 说 明书
损[ 1 ] 。I 临床研究 表 明_ 3 “ ] , 恶 性 血 液 病 患者 发 生 侵
诊断 5 9 例。
1 . 2 检 测方法 ’
①G试 验 : 采 集患者血液 , 离心 , 分 离 出血 浆 。
取0 . 1 ml 血浆 与 0 . 9 ml 样本 进 行混 合 , 使 用 MB _
8 O微 生物快 速动 态检测 系统 进 行反 应 , 并计 算 血浆 1 , 3 — 8 一 D 葡聚糖含 量 ( B G) ; ②GM 试 验 : 采集 患者 血液 , 离心, 分 离 出血 清 。
采用 S P S S 1 3 . 0统计 软件 对 数 据进 行 分 析 , 计 数 资料 采用方 差 因素分 析 , 以P %0 . 0 5为 差 异有 统
计 学 意义 。
2 结 果 2 . 1 G/ G M 试 验 结 果
本次研 究选 择我科 2 0 0 9年 1 2月一 2 0 1 1年 1 2月 收治 的有 高危 I F I因素 的 恶性 血 液 病 患 者 1 4 9例 , 其 中男性 8 7例 、 女性 6 2例 , 年龄 1 6 — 7 9岁 , 平 均 年

血清β-D葡聚糖、半乳甘露聚糖、Cand-Tec抗原检测在侵袭性真菌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血清β-D葡聚糖、半乳甘露聚糖、Cand-Tec抗原检测在侵袭性真菌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血清β-D葡聚糖、半乳甘露聚糖、Cand-Tec抗原检测在侵袭性真菌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张建【摘要】目的:探讨血清β-D葡聚糖(βDG)、半乳甘露聚糖(GM)、和Cand-Tec 抗原检测在诊断侵袭性真菌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收治的疑似侵袭性真菌病住院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相关诊断标准确定是否发生侵袭性真菌病分为感染组82例和未感染组54例,使用Latex凝集法检测血清Cand-Tec抗原,使用ELISA 法检测GM抗原,使用酶促反应检测βDG水平,分析三者联合诊断侵袭性真菌病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感染组患者βDG阳性检出率为52.44%,GM阳性检出率为69.51%,Cand-Tec阳性检出率为80.49%,三者联合检出率为91.46%,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者联合检测时灵敏度、特异度和符合度分别为95.12%,98.78%、92.68%,均明显高于三项指标单独检测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βDG、GM抗原和Cand-Tec抗原联合应用能够提高IFD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符合度,均高于单独选择某种试验,在实际工作中建议三者联合使用,同时可结合其他检测方法和技术进行综合诊断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期刊名称】《陕西医学杂志》【年(卷),期】2019(048)001【总页数】3页(P125-127)【关键词】侵袭性真菌病;血清β-D葡聚糖;半乳甘露聚糖;Cand-Tec抗原;诊断;对比研究【作者】张建【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医院检验科巴彦淖尔01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19侵袭性真菌病(Invasive fungal disease, IFD)是指真菌侵入机体的组织、血液后生长、增殖,造成组织损害、器官功能障碍以及各种炎症反应等病理改变和和病理过程。

如果感染发生在深层组织患者临床并不会表现出明显的特异性,这就在很大程度上耽搁诊治的时间,增加治疗的难度,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1]。

真菌(1,3)-β-D葡聚糖检测在重症肺炎患者中真菌检测的应用价值

真菌(1,3)-β-D葡聚糖检测在重症肺炎患者中真菌检测的应用价值

真菌(1,3)-β-D葡聚糖检测在重症肺炎患者中真菌检测的应用价值杨映晖【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年(卷),期】2019(12)35【摘要】目的分析真菌(1,3)-β-D葡聚糖检测在重症肺炎患者中真菌检测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1月医院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入院当天的血标本,采用真菌(1,3)-β-D葡聚糖检测(G试验)进行检测,G试验结果阴性范围0~100. 5 pg/ml,104例患者均进行血培养分为阴性组与真菌阳性组,同时计算G试验的灵敏度以及特异度。

结果真菌培养结果显示阳性35例,阴性69例,G试验的真菌阳性组(1,3)-β-D葡聚糖含量平均值(661. 39±56. 72) pg/ml,高于阴性组的(61. 42±21. 33) pg/ml(P <0. 05)。

G试验检测出真阳性33例,假阳性2例,真阴性63例,假阴性6例,经过计算得出,G试验的灵敏度为84. 62%(33/39),特异度为96. 92%(63/65)。

结论在重症肺炎患者中采用真菌(1,3)-β-D葡聚糖检测对早期诊断真菌感染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总页数】3页(P6-7)【作者】杨映晖【作者单位】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肺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相关文献】1.血浆(1,3)-β-D葡聚糖和血清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对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2.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在诊断恶性血液病危重患者并发侵袭性真菌病中的应用价值3.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在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4.(1,3)-β-D葡聚糖检测在恶性血液病患者侵袭性真菌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5.(1,3)-β-D葡聚糖检测在重症肺炎患者真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血清半乳甘露聚糖联合血浆1,3-β-D葡聚糖对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血清半乳甘露聚糖联合血浆1,3-β-D葡聚糖对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血清半乳甘露聚糖联合血浆1,3-β-D葡聚糖对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断价值【摘要】目的:研究血清半乳甘露聚糖(GM)联合血浆1,3-β-D葡聚糖(BG)检测对于侵袭性真菌病(IFD)的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3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高危IFD患者252例,检测和分析其GM及BG浓度,评价GM、BG单独和联合检测对IFD的诊断效能。

结果:252例患者中,GM检测68例(26.98%)阳性,BG检测83例(32.94%)阳性,GM+BG检测68例(26.98%)阳性;GM检测对IFD诊断的特异度、灵敏度、阴性及阳性预测值依次为97.42%、91.67%、98.69%、84.62%,BG检测依次为89.68%、95.83%、99.29%、58.97%,GM+BG依次为99.35%、95.83%、99.35%、95.83%,GM+BG的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单纯BG检测(P<0.05),且GM+BG 检测的阳性预测值显著高于单纯GM检测(P<0.05)。

结论:GM联合BG检测有利于提高IFD的诊断效能,相较于单一指标检测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及阳性预测作用,对IFD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的辅助意义。

【关键词】侵袭性真菌病;半乳甘露聚糖;1,3-β-D葡聚糖;诊断侵袭性真菌病(Invasive Fungal Disease,IFD)是指真菌侵袭人体的组织、器官或者血液系统,并在其中大量生长和繁殖,进而诱发组织脏器损伤以及炎症反应性疾病[1]。

IFD多见于呼吸内科、血液科以及重症监护室(ICU)等,尤其是恶性血液病患者继发IFD的风险较高[2]。

目前,临床诊断IFD 的方法主要有非培养法和传统真菌检测法两种。

其中,传统真菌检测法在IFD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其具有耗时较长且敏感度低等缺陷,难以满足临床早期诊断、评估和治疗的需求[3]。

近年来,非培养法逐渐在临床中推广,不仅实现了早期、快速诊断,且诊断敏感性得以显著提高。

测定血液中(1,3)-β-D葡聚糖联合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对侵袭性真菌病的早期诊断价值

测定血液中(1,3)-β-D葡聚糖联合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对侵袭性真菌病的早期诊断价值

测定血液中(1,3)-β-D葡聚糖联合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对侵袭性真菌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朝阳【期刊名称】《航空航天医学杂志》【年(卷),期】2018(029)005【摘要】目的探讨通过测定血液中(1,3)-β-D葡聚糖联合半乳甘露聚糖诊断侵袭性真菌病的作用。

方法择取收治的疑似侵袭性真菌病患者,所有患者均测定血液中(1,3)-β-D葡聚糖和半乳甘露聚糖。

对比两种检测结果及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结果 BG检测结果显示50例确诊为侵袭性真菌病,GM实验检测结果显示54例确诊为侵袭性真菌病,联合检测确诊58例为侵袭性真菌病,准确率分别为84.75%、91.52%、98.31%,联合检测显著优于单独检测,P〈0.05。

结论 BG和GM检测均能确诊侵袭性真菌病,但存在一定的假阴性和假阳性,两者联合能提高其检出率,具有准确快速的优势。

【总页数】2页(P557-558)【作者】方朝阳【作者单位】中航工业襄阳医院,湖北襄阳44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相关文献】1.测定血液中(1,3)-β-D葡聚糖联合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对侵袭性真菌病的早期诊断价值 [J], 方朝阳2.联合测定血液中(1,3)-β-D葡聚糖和半乳甘露聚糖对侵袭性真菌病早期诊断价值的荟萃分析 [J], 朱晓琳;唐爱国;胡敏;唐玲丽;李影3.(1,3)-β-D-葡聚糖检测和半乳甘露聚糖抗原检测在侵袭性真菌病诊断中的价值探讨 [J], 郑罡;余进;李雪迎;万喆;李若瑜4.1,3-β-D-葡聚糖和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在侵袭性真菌病诊治中的临床意义研究[J], 李方义;邹子俊;李伟超;周林;郑煜凯;何志捷5.血清1,3-β-D葡聚糖和半乳甘露聚糖抗原联合检测对血液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 [J], 张红宇;孟庆祥;柳金;庞丽萍;王钧;许蕾;冯佳;张文丽;张倩;孙丽华;钟凤鸾;徐海婵;虞积仁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1,3)—β—D葡聚糖检测对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1,3)—β—D葡聚糖检测对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1,3)—β—D葡聚糖检测对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目的:评价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1,3)-β-D葡聚糖(BG)含量的检测(G试验)对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的诊断价值,并寻找最佳诊断阈值。

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3月本院经病理组织学诊断或临床诊断的IPFI患者30例作为试验组,另选取同期本院单纯肺炎患者30例为对照组。

两组患者均行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同时检测患者BALF和血液的BG的含量,评价其诊断效能,并绘制ROC曲线。

结果:两组患者BALF和血液G试验的BG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患者组内的BALF与血液G试验的BG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患者组内的BALF与血液G试验的B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BALF的G 试验灵敏度90%、特异度83.33%、准确度86.67%、Youden指数0.73、阳性预测值84.38%、最佳诊断阈值为42.5 ng/L;血液的G试验灵敏度73.33%、特异度90.00%、准确度81.67%、Youden指数0.63、阳性预测值88.00%、最佳诊断阈值20 ng/L。

结论:BALF的G试验较血液的G试验对IPIF诊断可能更有临床价值。

隨着我国经济发展,工业化水平提高,环境出现严重污染,加上人口老龄化,恶性肿瘤发病率持续升高,恶性肿瘤放化疗已成为常规治疗手段。

同时器官移植广泛开展,导致免疫抑制剂广泛运用,以及艾滋病的流行,广谱抗生素滥用、介入治疗的推广使用均导致目前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病例持续增多,尤其是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

文献[1-3]报道,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的(1,3)-β-D葡聚糖(BG)含量较常规检测血液的方法对于IPFI临床诊断价值更高,但对于诊断阈值无统一标准,本课题正是为寻找最佳诊断阈值,而开展相关研究,现报道如下。

血清烟曲霉IgG、G试验及半乳甘露聚糖对慢性肺曲霉病的诊断价值

血清烟曲霉IgG、G试验及半乳甘露聚糖对慢性肺曲霉病的诊断价值

Diagnostic value of serum Aspergillus fumigatus IgG,serum G test and serum galactomannan in chronic pulmonary aspergillosisLI Tianyi,TANG Chunmei,P AN Yuwen,XIAO Haihao,SU WenjieThe Third District of Internal Medicine,Guangzhou Chest Hospital,Guangzhou 510095,China摘要:目的探讨血清烟曲霉IgG 、真菌(1-3)-β-D 葡聚糖(血清G 试验)及血清半乳甘露聚糖(GM )检测对慢性肺曲霉病(CPA )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疑似CPA 的肺病患者114例,根据最终确诊情况,将确诊CPA 的67例患者作为研究组,确诊为非CPA 的4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

采集两组患者血清,比较两组烟曲霉IgG 、血清G 试验、血清GM 含量,并统计单个指标及联合指标诊断CPA 的敏感度、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采用MedCalc 软件对各指标及其联合检测指标进行ROC 曲线分析。

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烟曲霉IgG 、血清G 试验及血清GM 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单个指标诊断CPA 中,烟曲霉IgG 的敏感度高于血清G 试验和血清GM (P <0.001),血清G 试验与血清GM 的敏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351);但烟曲霉IgG 特异性最低,血清GM 特异性最高,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

并联试验联合指标诊断的敏感度均有提升,特异性均下降,且对相对单个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烟曲霉IgG 的准确率、阴性预测值高于血清G 、血清GM 、血清G+血清GM (P <0.001),与其他联合检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GM 的阳性预测值高于其他指标(P <0.001)。

联合检测血清及肺泡灌洗液(1,3)-β-D-葡聚糖在诊断侵袭性肺真菌病中的应用研究

联合检测血清及肺泡灌洗液(1,3)-β-D-葡聚糖在诊断侵袭性肺真菌病中的应用研究

148中国处方药 第19卷 第3期·临床研究·侵袭性肺真菌病为肺部真菌感染引起,近年随着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细胞毒类药物在临床中广泛使用,加之各种诊疗手段、有创检查增多,侵袭性肺真菌病临床发病率逐年升高,对患者健康、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

侵袭性肺真菌病患者无典型临床体征,且在发病早期无典型临床表现,易被临床误诊、漏诊,影响患者治疗效果。

侵袭性肺真菌病临床诊断主要依据患者临床表现和体征,结合影像学、实验学检查结果及痰涂片、真菌培养结果,如需确诊需要痰涂片及真菌培养明确发现真菌,但痰涂片和真菌涂片检查阳性率较低,且真菌培养时间较长,增加临床诊断难度。

(1,3)-β-D-葡聚糖在真菌细胞壁中广泛存在,通过检测(1,3)-β-D-葡聚糖水平为临床中辅助诊断真菌感染重要依据[2-3]。

为探究联合检测血清及肺泡灌洗液(1,3)-β-D-葡聚糖在侵袭性肺真菌病中诊断价值,笔者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1月~2020年9月我院诊治侵袭性肺真菌病患者40例进行研究。

纳入标准:①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和体征,结合患者用药史、影像学、实验室结果,患者临床诊断为侵袭性肺真菌病;②所有患者均在我院住院接受治疗,并按照《肺真菌病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4]进行分级和对症抗真菌治疗;③患者在治疗初期均抽取血清及完成支气管镜获取肺泡灌洗液进行(1,3)-β-D-葡聚糖检测;④患者均在我院完成10~14 d抗真菌治疗。

排除标准:①患者初步诊断不明确,未能接受抗真菌治疗;②未能获得肺泡灌洗液患者;③心脑血管严重疾病,肝肾功能严重障碍患者;④对抗真菌药物使用过敏或用药禁忌证患者;⑤未能在我院完成1个疗程治疗患者。

根据患者抗真菌治疗效果将患者分为观察组(治疗有效患者,24例)和对照组(治疗无效患者,16例),两组男/女、年龄、合并基础疾病无明显差异(P>0.05)。

见表1。

表1:临床资料组别例数男/女(例)年龄(岁)合并基础疾病(例)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观察组2413/1153.2±11.2344对照组169/752.9±12.6232χ2/t 值-0.0160.0790.0000.0280.130 P 值-0.8960.937 1.0000.8650.7171.2 方法所有入组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和体征,微生物学、影像学、临床危险因素、组织病理学检查,按照按照《肺真菌病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进行分级和对症抗真菌治疗。

1—3—β—D葡聚糖动态检测在深部真菌感染抗真菌药物疗效评价中的应用

1—3—β—D葡聚糖动态检测在深部真菌感染抗真菌药物疗效评价中的应用

1—3—β—D葡聚糖动态检测在深部真菌感染抗真菌药物疗效评价中的应用目的:探讨血浆1-3-β-D葡聚糖(BG)动态检测在深部真菌感染抗真菌药物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38例疑似深部真菌感染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应用MB-80微生物动态快速检测系统及GKT-5M Set动态真菌检测试剂盒定量检测血浆1-3-β-D葡聚糖含量,并与真菌培养进行对照。

结果:BG动态检测法与真菌培养法检测阳性结果均为18例时,BG动态检测阳性而真菌培养为阴性共20例,也即当BG动态检测法均为阳性时,真菌培养法阳性检出率为47.4%。

38例患者中21例經抗真菌药物治疗后血浆BG呈下降趋势,降至健康水平(BG 值<10 pg/ml)。

结论:血浆1-3-β-D葡聚糖动态检测法较传统的真菌培养法更简便、快捷、阳性率高,可作为抗真菌药物疗效评价的重要指标。

标签:血浆1-3-β-D葡聚糖;深部真菌感染;抗真菌药物近年来,由于广谱抗菌药物、糖皮质激素的广泛应用,临床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而传统的诊断方法,如真菌培养、病理组织性等方法由于耗时长、阳性率低、费用高而难以实现及早诊断及早治疗的目的。

基于此,本文笔者探讨了目前较为流行的血浆1-3-β-D葡聚糖动态检测法诊断深部真菌的可行性和效果,结果证实动态检测法可作为抗真菌药物疗效评价的重要参考指标。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7月-2011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38例疑似深部真菌感染患者,血液检测血浆1-3-β-D葡聚糖动全部≥50 pg/ml。

以上38例患者均动态检测3次血浆1-3-β-D葡聚糖水平,取平均值,再对38例患者至少1次真菌培养。

1.2 方法1.2.1 仪器与试剂选用北京金山川科技公司提供的MB-80微生物动态快速检测系统、GKT-5M Set动态真菌检测试剂盒,及附属的T01智能恒温仪、冰浴槽。

1.2.2 检测方法(1)取静脉血2 ml置入无热源肝素钠真空采血管,3000 r/min 离心,分离血浆;(2)提取上述血浆0.10 ml加入0.9 ml样品处理液D中,混匀后置于70 ℃恒温10 min,取出后迅速注入冷水浴中,并冷却至37 ℃以下,作为待测血浆样品;(3)取待测血浆样品0.2 ml加入酶反应主剂中(冻干粉),溶解后转移至无热原平底反应管中,插入MB-80微生物动态检测系统中进行反应,1 h后自动计算待测血浆中1-3-β-D葡聚糖含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β-D葡聚糖联合半乳甘露聚糖抗原检测在诊断侵袭性真
菌感染的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观察(1-3)-β-D葡聚糖(G test)联合半乳甘露聚糖抗原(GM test)检测在诊断侵袭性真菌感染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10年1月到2013年12月期间我院190例高度怀疑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
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临床诊断组90例和非感染组100例,采集所有研究对象的
外周血分别进行G试验和GM试验检测,统计G试验、GM试验以及G试验联合GM试验对两组研究对象真菌阳性检出率、检测的敏感性以及特异性,分析(1-3)-β-D葡萄糖(G test)联合半乳甘露聚糖抗原(GM test)检测在诊断侵袭性真菌
感染中的应用价值。

结果:G试验和GM试验单独检测对临床诊断组研究对象的
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8.9%和66.7%,没有明显差异(P>0.05);G试验和GM试验
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91.1%,明显高于G试验和GM试验单独检测,差异具有统
计学意义(P<0.05)。

G试验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8.9%和80.0%,GM
试验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6.7%和82.0%;两组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比
较没有明显差异(P>0.05);G试验和GM试验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
为91.1%和66.0%,明显高于G试验和GM试验单独检测,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
义(P<0.05)。

结论:(1-3)-β-D葡聚糖(G test)联合半乳甘露聚糖抗原(GM test)检测在诊断侵袭性真菌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检测敏感性,具有
一定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1-3)-β-D葡聚糖;半乳甘露聚糖抗原;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价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1-0059-02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1],(1-3)-β-D葡聚糖联合半乳甘露聚糖抗原检测在诊断
侵袭性真菌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本院为了验证这一理论,选取部分高度怀疑
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临床诊断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0年1月到2013年12月期间我院190例高度怀疑侵袭性真菌感染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欧洲癌症研究治疗组织和真菌病研究组的诊断标准分为
临床诊断组90例和非感染组100例。

临床诊断组90例患者中男性50例,女性
40例,年龄在28~5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6±3.4)岁;非感染组100例患者中男性55例,女性45例,年龄在29~5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6±3.4)岁;
两组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没有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G试验方法:采集患者血液离心后取血浆,冷却处理后作为待测样品,待测
样品中加入酶反应主剂后采用MB-80微生物快速动态检测系统中检测1-3-β-D葡
聚糖含量,含量达到20pg/ml以上的为阳性,10~<20pg/ml之间的为可疑,
<10pg/ml的为阴性。

GM试验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GM抗原浓度,检测结果通过
血清学指数I表示,I=样本OD值/Cot-off临界值血清OD值,I大于0.5为阳性,
小于0.5为阴性。

1.3 观察指标
统计G试验、GM试验以及G试验联合GM试验对两组研究对象真菌阳性检
出率、检测的敏感性以及特异性,分析(1-3)-β-D葡聚糖(G test)联合半乳甘
露聚糖抗原(GM test)检测在诊断侵袭性真菌感染中的应用价值。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1.5统计分析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研究对象G试验、GM试验及G试验和GM试验联合检测结果
G试验和GM试验单独检测对临床诊断组研究对象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8.9%和66.7%,没有明显差异(P>0.05);G试验和GM试验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
91.1%,明显高于G试验和GM试验单独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3.讨论
近些年来,随着抗肿瘤抑制药物的研发和抗生素的推广,器官与骨髓移植等技术全面的
开展,在本院就诊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逐渐增多。

侵袭性真菌病是指人体的机体、组织以及血液中因受侵袭性真菌感染而引起的组织损伤
及炎症反应性疾病,最近几年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侵袭性真菌病的发生率有显著上升趋势,
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质量[2-3]。

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病率每年都在增多,侵袭性真菌
感染有临床治疗耗费时间较长和敏感度特别低的缺点,给诊断治疗带来了不晓得困难。

侵袭
性真菌病早期没有明显的异常表现,且缺少早期诊断的有效手段,导致患病率和死亡率的增加,因此找出早期能够确诊侵袭性真菌病的有效方法是至关重要的[4-5]。

(1-3)-β-D葡聚糖
是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绝大多数真菌细胞壁均含有(1-3)-β-D葡聚糖,真菌进入人体组织以及血液后经过吞噬作用会促进分泌将(1-3)-β-D葡聚糖从细胞壁中分解出来,检测(1-3)-β-D葡聚糖含量会显著增高[6-7]。

半乳甘露聚糖是曲霉菌细胞壁的重要成分,当机体发生曲霉菌感染时会促进半乳甘露聚糖的释放,且与菌量成正比,可以反映感染程度[8]。

根据本
院研究数据显示,G试验和GM试验单独检测对临床诊断组研究对象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8.9%和66.7%,没有明显差异(P>0.05);G试验和GM试验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91.1%,
明显高于G试验和GM试验单独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试验检测的敏感
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8.9%和80.0%,GM试验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6.7%和82.0%,
两组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0.05);G试验和GM试验联合检测的敏感
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1.1%和66.0%,明显高于G试验和GM试验单独检测,差异均具有统计
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9],(1-3)-β-D葡聚糖联合半乳甘露聚糖抗原检测诊断侵袭性真菌感染可提高
其敏感性,抗原检测耗时较短、特异度较高等,是治疗侵袭性细菌感染的好方法,同时给患
者的家庭和经济减轻了负担,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侵袭性真菌感染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何成禄,何增品,徐从琼,等.血浆(1,3)-β-D-葡聚糖和血清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对重症患
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3,28(1):54-56.
[2] Fontana C,Gaziano R,Favaro M,et al.(1-3)-β-Dglucan vs galactomannan antigen in diagnosing 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IFIs).Open Microbiol J,2012,6:70-73.
[3]潘世扬.临床分子诊断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439-440.
[4] Sulahian A,Porcher R,Bergeron A,et al.Use and limits of (1-3)-beta-d-glucan assay (Fungitell),compared to galactomannandetermination (Platelia Aspergillus),for diagnosis of
invasiveaspergillosis.J Clin Microbiol,2014,52(7):2328-2333.
[5]刘春玉、王红。

侵袭性真菌感染非培养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中国真菌学杂志,2011,
6(1):57-60.
[6]中国侵袭性真菌感染工作组.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第三次修订)[J].中华内科杂志,2010,49(5):451-454.
[7]郑罡,余进,李雪迎,等.(1,3)-β-D-葡聚糖检测和半乳甘露聚糖抗原检测在侵袭性真菌病诊断中的价值探讨[J].中国真菌学杂志,2012,7(3):132-135.
[8]余进,李若瑜,高露娟,等.血清半乳甘露聚糖和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诊断侵袭性真菌感染[J].中华医学杂志,2010,90(6):371-374.
[9]陈宇清,高蕾,朱小敏,等.血浆(1,3)-β-D-葡聚糖抗原检测对器官移植术后患者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3(5):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