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课堂导入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教师课堂导入方法
小学语文教师课堂导入方法
对于语文课堂而言,课堂导入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学生对于课文愿意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去探索,这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教师使用一些饱含启发的导入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跟随教师的脚步,深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去。
小学语文教师课堂导入方法
1.质疑法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点燃学生思维探索的火种。巧妙的导语如果蕴藏着丰富的问题情境,往往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能让学生处于欲答而难以言表的着急之态。只有通过学习之后才能弄清问题。
如《迷人的张家界》的导入。
你听说过张家界,知道张家界在哪里吗?课文是哪几方面
描写张家界的迷人?读了课文你一定被张家界的自然风光迷住。
2.揭题法
文题是文章的眼睛,它往往与文章的立意有密切联系,教师如果能从解题入手,自然导入,一定能帮助学生对课文的重点与难点的理解。这种方法一般在成语故事、童话、寓言故事一类的课文运用。
如《狐狸和乌鸦》的导入:同学们,狐狸是一种很狡猾的动物,有一天,它看见树上一只乌鸦嘴里叼有一块肉,于是直流口水,很想得到这块肉,就骗起乌鸦。狐狸是如何骗乌鸦的?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则故事。
如《小马过河》的导入:小马能过河吗?是如何过河的?认真读读课文,我们就知道了。
3.导游解说法
小学语文课本入选的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篇佳作。从内容上看,风土人情,山川村舍,花草虫鱼,无所不及,结合教学内容和目的,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在课堂上进行艺术的渲染,选择与教
学内容紧密相关的情境,引导学生以游人的角色,身临其境,促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
例如《威尼斯的小艇》导入:出示课件1,威尼斯概括文
字资料。威尼斯位于意大利北部,是世界著名旅游胜地。威尼斯有401座姿态各异的桥梁在117条水道上,连接着118个小岛。因此,有“水城”、“百岛城”、“桥城”之称。威尼斯水道是城市的马路,市内没有汽车和自行车,也没有交通指挥灯,艇是市内唯一的交通工具。教师以导游的形式简介了威尼斯概况。
出示课件2,波音飞机飞翔在天空。教师设置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乘坐波音飞机穿越时空隧道,跨过千山万水,去游览威尼斯,看看威尼斯的小艇。
4.用音乐、歌曲导入
讲课文之前,播放一段乐曲,在情感上能唤起学生的共鸣,从而创设一种和谐的教学环境,营造一种热烈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教《草原》一文,上课铃一响,一首悠扬的《牧羊曲》立即将学生带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茫茫草原。教《月光曲》一文,贝多芬的著名钢琴曲,时而铿锵有力,时而舒缓缠绵。令学生陶醉,此时,老师再说这优美动听的乐曲便是《月光曲》。教《十里长街送总理》,那催人泪下的哀乐,立刻把师生的心揪紧了,充分让学生体会到了人们心情的悲伤、沉痛。教《王二小》时,播放一首脍炙人口的《歌唱二小放牛郎》,更使学生对文章感到亲切。这样精心营造的教学
氛围,以情激情,使学生学起来入情入境。
5.回忆法
这种方法一般用在第二课时,通过回忆再现上一节课的内容。有意的链接下一节课,使某一方面的知识更为系统化,承接化。让课文主要内容历历在目,为本节课作好铺垫。一般适用在回忆录,古诗之类的导入。利用回忆形式,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例如《草船借箭》的导入: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草船借箭》这篇课文,你们读懂了什么?请大家回忆一下。还碰到哪
些不明白的?稍后我们一起讨论。
例如《枫桥夜泊》的导入。
师:同学们背了不少古诗,那么,你们知道哪个朝代的诗最有名气?
生:唐代,因为唐代出现了许许多多著名的诗人,像李白、杜甫、白居易就是唐代最杰出的三位诗人。
师:你能背白居易的哪首诗?
生:《忆江南》
师:你背一背,让我和同学听。
师:(板书课题)这是白居易写的诗,请同学们打开书认真地读一读,仔细地比一比,看一看它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古诗有什么不一样。
6.导入法
杜威说“成年人只有通过对儿童的兴趣不断地予以同情的观察,能够进入儿童的生活里面,才能知道他要做什么”。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是课堂教学引发学生学习兴趣,诱发美感的重要保障。学生在上课前的几分钟内,注意力并不是最为集中的,导语作为过渡,有时可采用“曲径通幽”的方式,用学
生喜欢的一种形式如讲故事开始,这样能很快地把课堂导入到和谐有序的课堂气氛,使师生之间的知识传递融入和谐的情感交流之中,同时又能使课内和课外紧密结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收到“一石二鸟”之效。同时对于学生来说,要将作品中的情感迁移过来,化为自己的情感体验,往往需要一种氛围,需要一种感情环境,而与文章有着紧密联系的故事能很快将学生导入到一种理想的课堂氛围之中。
如《赠汪伦》一课,教学时,我先讲了李白与汪伦“临桃花潭、饮万家酒”的故事,使学生得知他俩是知己,这样为理解诗句奠定了基础。有的故事可以是课文内容的一部分。如《镜泊湖奇观》一文,第1、2自然段用“传说”写出了镜泊
湖的来历。这个“传说”就是一个极有趣的故事。用这样的方式导入新课,使学生对学习课文有了迫切的愿望,充分调动了学习积极性。
总之,语文课的导入要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来定夺。导入的方法是多种多样,不管采用哪种导入方法都应该简洁,富于启发性和感召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