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13西湖十景(教案)
浙美版五年级上册美术课件-第13课 西湖十景(共13张PPT)
为你最喜欢的景点投票!
平断雷南曲花柳双三苏 湖桥峰屏院港浪峰潭堤 秋残夕晚风观闻插印春 月雪照钟荷鱼莺云月晓
课堂作业
1.运用绘画工具画一幅“美丽的西湖”,表现西湖十景 的美。 2.根据内容需要自行组织画面,可以适当加入一些 创作内容,要求画面构图饱满、内容丰富。
西湖音乐喷泉
西湖 十景
西湖位于浙江杭州,它以其秀丽的
湖光山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而闻名中外,
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也被誉为“人间 天堂”,2011年6月24日,杭州西湖正式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人文之美
自然之美
西湖之美
人文之美
雨西湖
苏 轼 (北宋)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晴西湖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西湖之美,胜在晴湖,晴湖不如雨湖, 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
月西湖 雪西湖
同学们,出发咯!
自然之美
第第一 二 三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站站::平 断 雷南 曲 花 柳 双 三 苏湖 桥 峰屏 院 港 浪 峰 潭 堤秋残夕晚风观闻插印春月雪照钟荷鱼莺云月晓
五年级美术上册第13课西湖十景PPT课件1浙美版
雷峰夕照实景图
夕照
思考
三潭印月实景图
1.三潭印月实景图带给你怎样的意境? 2.画家又是如何表现山、水、天交融的 意境?
三潭印月(中国画)现代 童中焘
学生作品欣赏:同龄人的作品给你的创作带来什么启示?
画一画:
用水墨晕染的技法表现印象中的西湖么方法来表现?
评一评:
第13课
西湖十景
(第一课时)
西湖十景
你觉得哪组形容词更能表现“西湖十景”?
浓艳、粗犷、豪放 淡雅、秀丽、恬静
看到烟雨濛濛的西湖,你会想起哪首古诗?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宋代 苏轼 《饮湖上初晴后雨》
这样的山、水、天带给你怎样的感觉?
说一说:两幅作品的共同点是什么?
谁的作品最有“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意境?
• ● 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的才华,而不在他的衣饰。 ──雨果 • ● 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 益。──高尔基 • ●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马克思 • ● 浪费别人的时间是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是慢性自杀。──列 宁 • ● 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鲁迅 • ● 完成工作的方法,是爱惜每一分钟。──达尔文 • ● 没有伟大的愿望,就没有伟大的天才。──巴尔扎克 • ● 读一切好的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笛卡尔 • ● 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谈空话。 ──爱因斯坦
小学美术《西湖十景》教案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深刻认识到,在美术教学中,要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升。同时,我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寻求更有效的教学策略,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美术,感受生活中的美。
举例解释:
-对于“平湖秋月”的描绘,难点在于如何通过色彩的变化来表现秋天的宁静和湖面的月光倒影,同时还要注意画面的整体和谐。
-在绘制“曲院风荷”时,学生需要掌握如何通过线条的疏密和色彩的深浅来区分荷花、荷叶与水面,以及如何表现风中摇曳的动态效果。
-在创作过程中,教师需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感受融入作品中,如对“南屏晚钟”的情感体验,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在作品中传达出对这一文化景观的共鸣和情感。
2.观察和分析西湖十景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背景。
3.学习运用线条、色彩等绘画技巧,创作一幅表现西湖十景的美术作品。
4.培养学生对家乡美景的热爱和自豪感,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二、核心素养目标
《西湖十景》课程的核心素养目标如下:
1.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通过欣赏西湖十景的自然美和人文内涵,提升他们对美术作品及自然景观的审美鉴赏能力。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西湖十景的基本概念。西湖十景是指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周围的十个著名景点,它们代表了西湖的自然美和人文历史。这些景点不仅美丽,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断桥残雪。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在绘画中捕捉到雪后断桥的韵味,以及如何运用线条和色彩来表现这一景色。
小学美术西湖十景教案
小学美术西湖十景教案篇一:最新版2014——2015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五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计划(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一、学情分析:本学期我担任五年美术课教学任务。
五年级学生在美术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审美能力上已经有一定的基础,他们对美术课的兴趣普遍还是非常的浓厚的。
每星期有两节美术课,学生对美术课的期待值很高。
在实际情况中,有些综合开放性的美术活动不能组织起来。
所以,大部分手工课和欣赏课,需要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工具和材料的准备工作。
以确保每一节美术课都给学生带来欣喜。
二、教材分析:第九册教材分造型与表现、设计与应用、欣赏与评述、综合与探索等课型,其中综合与探索课比重较大,主要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绘画、手工制作技能的探索三、学期目标:(1)、了解美术的基本知识,认识美术工具,并能使用工具进行简单的美术活动;(2)、通过美术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四、教学重难点:熟悉美术工具,通过学习能在借鉴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生活经验,完成简单的美术活动。
本次课改的重点就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即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
在这些学习方式中,培养学生凭借自己主动建构知识与活动,去与他人互动,达到自身进一不发展的目的。
五、教学措施:1、以知道观察入手,在实践中掌握观察方法,并培养学生细致的工作作风和细腻的情感。
以课本为载体,以活动为主线,采用小步快跑的方法,带领学生完成教学目标。
2、认真贯彻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处理好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能力培养和双基训练的关系,充分发挥美术教学情感陶冶的功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4、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和探究性学习,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的联系,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探究的能力。
5、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精品课件]五年级美术上册 第13课 西湖十景课件2 浙美版
说一说:
画家是怎样表现这幅作品 中的远山、桥、柳树的?
西湖(中国画)现代 林风眠
作
品作
欣品
赏
重 点
刻
画
了
什
么
?
怎
样
来
刻
画
远
、
中
、
近
的
关
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画一画:
运用水墨画技法表现自己喜欢的西湖十景之一。
说一说:
你是怎样表现画面中山、水、近景相融的意境的?
评一评:
选出你认为能表现出西湖十景意境的作品。
第13课 西湖十景
(第2课时)
画家笔下的西湖十景
苏堤春晓
断桥残雪(中国画) 现代 谢秉初
平湖秋月(中国画) 现代 孔仲起
想一想:如何用水墨渲染的方法表现荷花、树木、游船和波光粼粼的水面?
运用浓淡不同的
用浓墨轻轻横扫表 用浓淡墨色交互相容 用精细的笔墨勾
墨点叠加表现荷叶。 现波光粼粼的水面。 表现郁郁葱葱的树。 画出游船上的细节。
五年级美术上册第13课西湖十景PPT课件1浙美版
谁的作品最有“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意境?
• • • • • • • • • • • • • • • • • • •
1、聪明的人有长的耳朵和短的舌头。 ——弗莱格 2、重复是学习之母。 ——狄慈根 3、当你还不能对自己说今天学到了什么东西时,你就不要去睡觉。 ——利希顿堡 4、人天天都学到一点东西,而往往所学到的是发现昨日学到的是错的。 ——B.V 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 ——洛 克 6、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 ——阿卜· 日· 法拉兹 7、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 ——乌申斯基 8、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华罗庚 9、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 10、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11、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 -茅以升 12、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 --屠格涅夫 13、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 --爱因斯坦 14、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真心英雄》 15、只有登上山顶,才能看到那边的风光。 16只会幻想而不行动的人,永远也体会不到收获果实时的喜悦。 17、勤奋是你生命的密码,能译出你一部壮丽的史诗。 18.不要看我失去什么,只看我还拥有什么。 17.当你跌到谷底时,那正表示,你只能往上,不能往下! 20.不同的信念,决定不同的命运! 21.成功这件事,自己才是老板! 22.暗自伤心,不如立即行动. 23.挫折时,要像大树一样,被砍了,还能再长;也要像杂草一样,虽让人践踏,但还能勇敢地活下去. 24.不要以为还存在,就永远不会失去. 25.随随便便浪费的时间,再也不能赢回来. 26.成功是优点的发挥,失败,是缺点的积累. 27.生命是罐头,胆量是开罐器. 28.只要有斗志,不怕没战场. 29.人没有选择的出生环境的权利,却有改变生活环境的权利. 30.人不冒险,枉为一生. 31.最困难的时候,就是距离成功不远了. 32.再多一点努力,就多一点成功. 33.除非想成为一流,否则就是二流. 34.在你内心深处,还有无穷的潜力,有一天当你回首看时,你就会知道这绝对是真的. 35.成功,往往住在失败的隔壁!
2022年9月浙美五年级上第13节西湖十景教案
第十三课西湖十景一、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内容。
它是“人与自然”类别的内容。
以西湖十景为切入点,水墨画为载体,体会用水墨纹理表现西湖的朦胧之美,感受西湖十景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诗情画意”的意境美,加深对“晴西湖不如雨西湖,雨西湖不如雾西湖。
”的情境认识,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西湖十景的人文内涵,形成对保护世界遗产的关心,激发保护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本课也是这一册教材中国画学习单元的最后一课内容。
在技能目标中,通过听音、识图、吟诗、交流等多种手段培养学生大胆尝试水墨画,以趣味激发水墨创作的热情。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边玩边探索,边画边掌握,以创新的形式提升学生的造型表现技能。
教材中选用了大量关于西湖十景的摄影作品,重在引导学生感受西湖十景的意境美和深厚的人文底蕴。
林风眠等名家的作品以有趣的水墨画法激发学生的视觉形象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尝试用国画来表现西湖的山水云雾。
二、学情分析随着年龄渐长,五年级学生的视觉形象思维能力逐步提升,思维模式正经历从具象到抽象的转变。
思维过程也从无意识转向有意识。
水墨画法符合五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既有造型表现能力的知识技能,也不乏趣味,能有效地吸引学生投入到创作活动中。
但也要注意有些学生出现了“眼高手低”的现象,对自我要求和认知有些偏差。
根据学生的不同造型能力,教师给予有层次有差异的教学。
三、教学目标1.感受西湖水之美,了解西湖十景的人文底蕴。
尝试用水墨画表现西湖十景的意境美。
2.能用水墨纹理表现西湖不同姿态的水,并能对水拓画进行添画点景。
能对水墨纹理进行山水云雾的视觉联想,体悟西湖的朦胧美。
3.在体验、创作、题词等活动中加深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西湖十景,能用水墨画的方法表现西湖十景。
难点:感受西湖的人文性,在水墨中寻找山水云雾的意象美。
五、教学课时1课时。
六、教学准备1.教具:课件、锦囊、牙签、卷轴、示范用工具等。
2.学具:水拓画透明塑料盒、毛笔、宣纸、墨汁、墨碟、毛毡、纸巾。
13 西湖十景教案小学美术浙人美版五年级上册设计
13 西湖十景教案【教学目标】1、赏西湖自然物境之美,体味西湖人文蕴含,唤醒学生视知觉,提升主动审美意识。
2、赏水墨作品意境之妙,感“淡妆”韵味,助学生运用水墨概括手法表现心中西湖印象。
3、引学生发现、关注生活之美,帮助学生慢慢养成艺术生活之态度。
【学情分析】西湖十景,属于“造型.表现”领域课程。
西湖作为古往今来备受文人墨客青睐的历史文化景点,兼具自然物象和水墨意象之美。
基于笔者“重显学,更重隐育”的教育教学执行理念。
期待通过让学生去欣赏西湖的物境之美,感受水墨西湖的意境之美,唤醒学生视知觉,培养学生美术式眼光和审美意识,发现、懂得欣赏身边之美。
同时引导学生学习运用水墨基本技法尝试表现西湖的水墨韵味,提高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艺术素养。
重点难点重点:唤醒视知觉,提升审美意识,引导其发现、关注生活之美,养成艺术生活之态度。
难点:帮助学生对十景物境进行取舍、提炼,运用笔墨概括语言表现心中西湖印象。
【教学过程】4.1 【教学活动】【活动】(一)对比欣赏、唤醒视知觉,懂得赏景1、直书引题:西湖十景2、成语解释:相见恨晚师:同学们好,这节课我们来欣赏西湖十景。
西湖十景是杭州西湖景区最具代表性的景点,形成于宋朝。
欣赏前,先请一位同学来解释一下相见恨晚这个成语。
师:它是什么意思?你读出了一种什么情绪?生:......师:字面意思是恨见面太晚,有不能早点见面的遗憾之意,是这个意思吗?生:......师:与他不同的有没有?生:......师:我有,我感受到的是惺惺相惜之情、庆幸之意。
因为我认为只有当两人相互欣赏时,才会产生相见恨晚之意,可谓正当时,何来遗憾之意。
有人嘀咕怎么像语文看,我就想告诉你谁说美术课就是专教绘画的,请看西湖十景之平湖秋月!3、对比欣赏平湖秋月(1)五一黄金周图片问: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2)静谧的摄影作品问: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3)对比欣赏:同一景点,平湖秋月因哪一张而名,哪些因素会促成你看到的景象不同?师:成语解释的目的是想让你们明白赏景贵在懂得,不取决于去得早晚。
五年级上册美术课件-《西湖十景》课件 浙美版
杭州是古代吴越古都,又是丝绸之府,鱼 米之乡,是十大古都之一,人才辈出,留下 许多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和千古诵读的诗篇。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睛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
西湖美的特点
★秀丽的美 ★淡雅的美 ★恬静的美
★用水墨画来表现西湖的美 ★欣赏水墨画作品
西湖十景→
“三 潭 印 月 ” “花 港 观 鱼 ” “南 屏 晚 钟 ” “柳 浪 闻 莺 ” “平 湖 秋 月 ”
“双 峰 插 云”
“曲 院 风 荷” “雷 峰 夕 照” “断 桥 残 雪” “苏 堤 春 晓”
三潭 印 月
三潭印月
柳 浪 闻 莺
双峰插云Biblioteka 曲苑风荷曲院风荷断桥残雪
杭州的历史地位?
小学美术《西湖》教案
小学美术《西湖》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西湖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2. 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西湖的自然风光:山水、花草、建筑等。
2. 西湖的历史文化:传说、诗文、人物等。
3. 绘画和手工制作技巧。
三、教学重点1. 让学生掌握绘画和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学生对西湖美景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难点1. 如何将西湖的美景生动地表现出来。
2. 如何将个人的情感融入作品中。
五、教学准备1. 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绘画和手工制作材料(如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3. 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小学美术《西湖》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西湖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2. 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资源:1. 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绘画和手工制作材料(如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3. 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教学内容:1. 西湖的自然风光:山水、花草、建筑等。
2. 西湖的历史文化:传说、诗文、人物等。
3. 绘画和手工制作技巧。
教学重点:1. 让学生掌握绘画和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学生对西湖美景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将西湖的美景生动地表现出来。
2. 如何将个人的情感融入作品中。
教学准备:1. 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绘画和手工制作材料(如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3. 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二、欣赏与讨论(10分钟)教师展示西湖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并讨论西湖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
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或查阅资料,分享自己对西湖的了解。
三、绘画技巧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绘画西湖的基本技巧,如构图、色彩搭配等,并示范作画过程。
小学美术《西湖》教案
小学美术《西湖》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西湖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特色景观。
2. 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
3. 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西湖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
2. 西湖的特色景观和传说故事。
3. 绘画技巧的讲解和实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西湖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特色景观,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把握西湖的美丽景色和氛围,以及绘画技巧的运用。
四、教学准备:1. 图片或视频资料:西湖的美景图片或视频。
2. 绘画材料: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3. 参考资料:关于西湖的书籍或文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向学生介绍西湖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引发学生对西湖的兴趣。
2. 讲解:展示西湖的美景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欣赏西湖的美丽景色,让学生了解西湖的特色景观和传说故事。
3. 示范:教师展示如何绘画西湖的景色,讲解绘画技巧,如构图、色彩搭配等。
4. 实践:学生动手绘画西湖的景色,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肯定和指导。
7.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继续绘画西湖的景色,加深对西湖的印象。
六、教学延伸:1. 让学生了解西湖的其他景点,如断桥、苏堤、雷峰塔等,并进行绘画创作。
2. 引导学生探索家乡的美丽景色,进行绘画表达,培养学生的地域文化意识。
七、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的绘画作品,关注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创意表现。
2. 评价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如观察、思考、交流等。
3. 综合评价学生的地域文化意识和审美能力,给予鼓励和指导。
八、教学建议:1. 在课堂上,尽量多地展示西湖的美景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有更直观的感受。
2. 针对不同学生的绘画水平,给予适当的指导,使他们在绘画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3. 鼓励学生在绘画时敢于创新,不拘泥于传统表现手法,培养他们的艺术创造力。
小学美术《西湖》教案
小学美术《西湖》教案设计理念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活动,弘扬和培植受教育者的主体*,是现代教育追求的目标,也是新《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方式。
本课正是基于这一理念进行教学设计的。
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给学生充分自主学习和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去探索、研究,自己解决问题。
最后安排自我评价、调节补救环节。
这样充分挖掘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都得到发展。
教学过程一、初读感知,整体把握1、揭示课题。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杭”就是杭州,西湖就是杭州的一颗明珠。
揭题后让学生思考:从题目看,本文会写什么内容?(描写西湖的美丽景*)让学生简单说一说。
2、自读课文。
提示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不懂的词语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初步理解。
学生试读课文,指名学生愿意读哪一节就读哪一节。
整体感知,让学生说出文中写了西湖哪几处景物。
3、认读生字、生词。
二、再读生疑,研读感悟1、学生读书,提出问题。
如:为什么说西湖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西湖周围的远山景*如何?湖面的景*如何美丽?月光下的西湖又是一番什么景象?对小的问题当时予以解决,归纳出几个主要问题(如上进问题)让学生研究解决。
2、精读思考,解决问题。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并可以互相讨论。
检查学习效果时,可让学生不按自然段顺序汇报。
各自然段精读设计:第二自然段:你认为写远山和湖面景*的句子中,哪些词很重要?(绿、青、浓、淡、银镜、飞、一闪一闪等词语)能说说理由吗?你能把这些词读好吗?让学生反复品读。
找出两个比喻句并口头造句。
第三自然段:什么叫“心旷神怡”?文中哪些景物让你心旷神怡,感到特别舒畅?学生自由说。
你能把“心旷神怡”的舒畅心情读出来吗?第五自然段:先让学生看图,读出图中意境,再配上舒缓优雅的音乐范读课文,反复体会月光下西湖的美丽景*。
通过二、三、四自然段学习,谁能说一句赞美西湖的话(“西湖真美啊!”等),自然引出:“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西湖十景》
教材分析:本课是浙美第9册第13课教学内容,属于“造型.表现”领域。
西湖,不仅有水天一色的秀丽风光,西湖山水优雅生动,柔和又含蓄,更有浓厚的人文内涵。
本课旨在让学生通过美术的眼光理解西湖的山水之美,通过观察,感受西湖十景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诗情画意的意境美。
让学生学会运用墨色的浓淡渲染来表现意境西湖的水墨韵味。
教学目标:
1、初步感受西湖十景的山水之美,了解西湖十景的文化内涵。
2、学会用写意山水画的用墨方法,表现西湖十景的意境美。
3、感受和表现西湖的美,培养喜爱人类文化遗产的情感。
教学重点:学会用墨色的浓淡、虚实表现西湖山水。
教学难点:能表现西湖十景的意境之美。
学具:小水桶、毛笔、宣卡、宣纸、报纸、墨汁盒、墨汁1瓶、大水桶2个(装清水)
教具:课题卷轴、范画3张、吸铁石、明信片、多媒体课件、手提、话筒、课件笔
教学设计:
一、导入
1、俗语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八百多年前诗人白居易感叹“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700多年前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称赞说“杭州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天城”。
2、杭州美,最美在哪里?在西湖(看地图),去过吗?
西湖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处处有胜景,历史上最著名的是南宋定名的"西湖十景"。
这十景基本围绕西湖分布,有的就位于湖上:苏堤春晓、曲苑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
二、展开
1、略览西湖十景美景
导语:今天谢老师充当导游,带大家“神游”西湖。
游客们,请用眼睛欣赏,用心灵感受哦。
出示:西湖十景
解说:西湖,是一首诗,一幅天然图画,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
苏白
两堤,桃柳夹岸。
两边是水波潋滟,游船点点,远处是山色空蒙,青黛含翠。
走在堤上,你会被眼前的景色所惊叹,甚至心醉神驰,怀疑自己是否进入了世外桃源。
而西湖的美景不仅春天独有,夏日里接天莲碧的荷花,秋夜中浸透月光的三潭,冬雪后疏影横斜的红梅,更有那烟柳笼纱中的莺啼------无论你在何时来,都会领略到不同的风采。
(设计意图:图片直观形象,让学生从视觉、听觉多感官体验西湖的美)
2、详点西湖十景印象
提问:游客们,如果让你选择,你想去的第一个景点是哪个?为什么?它给你什么印象?思考:学生自由发言、交流感受。
(如:三潭:塔身中空、中有五孔、造型别致。
平湖秋月:赏月对于西湖不可或缺,晴朗夜空、明月高悬,月影塔影水影相互辉映。
)引导:景点与其文化内涵的融合,重点诗句“映日荷花别样红”。
晴西湖固然美丽,雨西湖也别有风格,古人苏轼在游览时,就吟诵(点)“水光潋滟晴方好……淡妆浓抹总相宜”。
像这样的佳句还有很多。
(设计意图:通过略览西湖十景,初步感受西湖十景的美;让学生选择性欣赏评述,加深对景点的印象,重点引导部分景点的文化内涵。
)
三、深入:赏析水墨西湖,探究墨色变化
导语:西湖的美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请大家跟着谢导走进“西湖十景书画室”。
1、出示:“雷锋夕照”实景照。
提问:“雷峰夕照”中的主景是什么?次景是什么?
回答:主景是雷峰塔。
次景是夕照、倒影、水等。
思考:如果这个景点让你用水墨画表现,你会怎么画?主景用什么墨色?次景用什么墨色?出示:同龄人作品《夕照》
提问:画面景物的主次、虚实表现在哪里?
探究:师生一起讨论、探究墨色近——浓——主远——淡——次(留白)2、出示:“三潭映月”实景照
提问:照片主景是什么?远景有怎样的感觉?
思考:用美术的眼睛去观察,你会在哪个景用浓墨,哪里用淡墨?
出示:“三潭映月”黑白实景照
探究:对比黑白照片和水墨作品,感知水墨表达中画家情感的融合。
3、观察:明信片上的十景水墨画
思考:表现了什么景物,寻找作品中的浓墨、淡墨、留白。
回答: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指出。
(设计意图:通过实景照片和水墨作品的对比赏析,探究写意山水画的用墨方法,感知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画面情感,为创作西湖印象打下基础。
)
四、创作:西湖.印象
1、示范:教师选择雷锋夕照的景点作为示范,讲解作画难点。
出示:“曲院风荷”和“断桥残雪”两个景点的范作。
2、学习建议:选择十景之一,用水墨浓淡变化表现西湖山水印象。
3、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五、评价
1、自评:说说自己表现的是哪个景,如何用笔墨表现的?遇到哪些困难,又是怎样解决的?
2、互评:品评别人作品美在哪里?
六、小结
1、看了同学们的作品,感受着“西湖如画,怪不得有人说:(点视频)每个人都是天使,只是丢失了翅膀,回不了天堂。
现在,我们也可以这样说,不管有没有翅膀,只要你的双脚踏进这一片湖山胜境,那么,你,便己经来到了天堂。
2、有机会大家一定要亲身游览一番。
今天的行程到此结束,各位游客,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