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考前必刷经典选择题 专题13 区域特征与区域定位(逐题详解版)

合集下载

2023年高考必背知识手册:区域地理专题

2023年高考必背知识手册:区域地理专题

第三部分区域地理专题01区域与区域比较1.结合实例,说明区域的含义及类型。

2.结合实例,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区域关联的角度,比较不同区域发展的异同,说明因地制宜对于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

知识点1:区域与区域特征1、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2、特征(1)整体性:每一个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组成区域的各要素具有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如下图所示:(2)差异性:指一区域与同等级区域之间存在着差异,同一区域内部也存在着差异。

这种差异包括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两方面的区域差异,是进行区域划分的基础。

(3)关联性:区域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其他区域有着多种多样的联系,包括自然要素之间以及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之间的联系。

如下图区域之间经济要素的流动:知识点2:区域差异(1)区域的相似性(2)区域的差异性自然环境的差异地形和气候是决定自然环境差异的主要因素,土壤和植被是反映自然环境差异的两面“镜子”人文环境的差异各区域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区域发展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知识点3:因地制宜促进区域发展(1)原则:根据各地的区域特征,采取适宜的发展战略。

(2)考虑因素:在区域发展中,既要考虑位置、气候、地形、矿产资源等自然条件,也要考虑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政策和科技等社会经济因素。

易错点1: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分析_(1)地理位置特征角度内容地形特征主要从地形类型、地势高低等方面来描述气候特征主要从气候类型、气候要素的分布、影响气候的因素、气候对河流的影响、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等方面分析河流特征主要从河流的水系特征、水文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植被特征主要从植被的种类、植被覆盖率的高低方面分析自然资源主要分析自然资源的种类、分布状况、丰富程度、开发条件等(3)主要人文地理特征角度内容农业主要从区位条件、耕作制度或熟制(热量影响)、作物种类(热量和水分影响)、耕地类型(水分影响)、地域类型等方面分析工业主要从工业部门、工业分布、区位条件(如原料产地、工厂和市场三者之间的关系,技术和交通)等方面分析。

专题13.1+区域定位(讲义)-2020年领军高考地理一轮复习+Word版含解析

专题13.1+区域定位(讲义)-2020年领军高考地理一轮复习+Word版含解析

第十三章区域定位及区域特征分析第1讲区域定位区域定位的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经纬网定位法、海陆位置定位法、相对位置定位法、地理事物轮廓定位法、地理要素特征定位法、地理事物规律原理定位法等。

在考试时优先选择最熟悉的定位方法,再利用另外一种或两种定位方法进行验证,以提高定位的准确率。

一、利用经纬网定位地球上任何一个地理事物的区域位置都可以通过一组具体的经线和纬线来确定,利用经纬网进行定位是区域定位中最常见、最准确的方法。

牢记各大洲的控制性经纬线:1.亚洲亚洲是七大洲中跨越的纬度最广的大洲。

识记容易混淆区域。

(1)东南亚的控制性经纬线北回归线以南,跨南北半球。

重要经度100°E,120°E。

(2)南亚的控制性经纬线经线记住7—8—9,即东经70º~80º~90º,纬线记住1—2—3,即北纬10º~20º~30º。

(3)中亚的控制性经纬线经5~8,纬5~4(4)西亚的控制性经纬线控制点(50°E,30°N)2.非洲的控制性经纬线赤道把非洲分为南北两半,南北回归线分别穿过南非高原和撒哈拉沙漠;东经20º把非洲分为东西两半,注意0º经线经过直布罗陀海峡和几内亚湾,开罗的经纬度是东经30º,北纬30º。

3.欧洲的控制性经纬线0º经线经过英国伦敦,60ºE经过乌拉尔山脉,南欧三大半岛分别经过0º经线、10ºE和20ºE,40ºN经过地中海,北极圈经过欧洲北部。

4.北美洲的控制性经纬线经度范围60ºw~120ºw,纬线30ºN经过密西西比河河口、墨西哥湾北部海岸线,北纬50º大致经过美国和加拿大的分界线。

5.南美洲的控制性经纬线6.澳大利亚的控制性经纬线经线范围:120ºE~150ºE,纬线:23º26′S经过澳大利亚中部。

2023年高考地理考前押题密卷及答案解析(山东卷)

2023年高考地理考前押题密卷及答案解析(山东卷)

2023年高考地理押题密卷及答案解析(山东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轨道交通是一种舒适、准时、高运输能力的运载方式。

多种轨道交通运输方式形成的交通网,能促进城市群内部分工协作,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下图示意某城市群轨道交通系统。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城市群轨道交通网建设的主要因素是()A.资源分布B.土地面积C.出行需求D.人口规模2.不同层级城市轨道交通方式的作用是()A.高速铁路实现城市间的客货运输B.城际铁路满足城市群的对外联系C.都市圈轻轨主要服务于城市中心区D.市郊铁路可以促进功能区发展3.轨道交通系统对区域发展的有利影响有()①促进城市空间结构优化①解决城市交通拥堵①增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①提升次中心城市的服务等级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答案】1.C 2.D 3.B【解析】1.城市群轨道交通主要以客运为主的公共交通网络,A不符题意;城市发展形态的人口规模方面决定了城市交通出行的总量,城市用地面积影响了居民出行时间和距离,即城市规模决定了城市的交通需求,从而影响到城市轨道交通的规模,但是两者并不是最直接的影响因素,B、D不符题意;城市交通需求是居民对交通基础设施的需要程度,交通需求的大小,尤其是城市居民公共交通需求的大小,是决定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模最直接和最具决定意义的因素,C符合题意。

故选C。

2.高速铁路主要实现城市间的客运运输,A错误;城际铁路主要满足城市群的内部的联系,B错误;都市圈轻轨一是作为城市骨干交通模式,承担大量的公共交通客流;二是在城市经济活动密集的中心区域提供便利的交通服务;三是作为快速轨道交通在城市特殊地区的延伸或加密,C错误;市郊铁路对优化城市功能布局、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扩大有效投资等具有一举多得之效,有利于发挥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有利于扩大公共交通服务供给、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

D正确。

故选D。

专题13 城市与城市化-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讲精练(解析版)

专题13 城市与城市化-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讲精练(解析版)

专题13 城市与城市化知识点1.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一般可以将城市用地分为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不同类型。

2、城市功能区的形成和特点(1)形成不同的城市土地利用方式有着各自的特点,而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往往是相同的,这就会导致同一类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集聚,形成集聚效应。

通过集聚效应,功能区逐渐形成。

(2)特点①功能区之间无明确的界线;①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

(3)主要的城市功能区现分化知识点2.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概念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与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也称为城市地域结构。

2、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模式城市功能区在空间的分布与组合形成了不同的内部空间结构模式,具有代表性的三种模式是同心圆模3、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形成的因素(1)经济因素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

在竞争的环境下,每一块土地用于哪一种活动,主要取决于各种活动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

影响租金高低的因素是:交通通达度和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①距市中心远近:距市中心越近,地租越高,由市中心向外,地租随着距离的增加而递减。

商业、住宅和工业的付租能力随空间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趋势①交通通达度:一般来说,交通通达度越好,地租越高。

城市内不同区位土地的通达度不同,地租高低也就相应地存在差异,因而形成不同的功能区(2)社会因素:包括收入状况、知名度和因种族宗教、人种的聚居等;①收入是形成不同级别住宅区的常见原因①知名度对于住宅区的选择有很大的影响①种族因素对住宅区分化的影响也很大(3)历史文化;是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基础,可继承和改造;①城市早期的土地利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现在的功能分区。

①城市的发展和更新要考虑继承和保持原有特色。

①城市的功能分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原有的功能分区现在也可能完全改变。

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3章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第1节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

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3章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第1节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

第一节 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一、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 1.自然条件与区域发展(1)任何一个区域的发展都离不开自然条件。

如四大古代文明发祥地。

(2)自然条件只是区域发展的重要条件,但不是唯一条件。

例如: 自然条件优越 区域发展水平不高 南亚的孟加拉国自然条件较差区域发展得很好日本2.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1)自然资源种类:不同发展阶段,影响区域发展的自然资源种类不同。

例如,在农业社会,土地资源对区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工业社会,矿产资源对区域发展影响较大。

(2)自然资源丰富程度:区域发展的重要基础。

一种重要能源或关键性矿产资源的发现与开发,会使区域经济发生根本性改变。

(3)分布和组合:极不平衡。

种类多而且数量大→很好地支撑经济发展→例如澳大利亚。

(4)自然资源如何开发、利用:区域发展的关键。

①过度依赖矿产资源→制约经济发展。

②矿产资源贫乏,利用其他优势→并未阻碍经济发展。

二、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1.生态脆弱区 概念 指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弱、易于退化且难以恢复的地区 分布 干湿交替、农牧交错、水陆交界、森林边缘、沙漠边缘等地区 特点生态系统稳定性较差,土地易退化我国状况 面积大,类型多,分布广,例如南方喀斯特分布地区、北方农牧交错带(1)北方农牧交错带①过渡地带⎩⎪⎨⎪⎧农区与牧区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②气候冷暖、干湿变化→农进牧退或牧进农退。

(2)土地退化的原因①自然原因:降水量具有临界性且变率大;多大风。

②人为原因: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不合理的开矿、樵采、道路建设等。

3.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的综合治理(1)治理原则①首先:树立以保护、恢复自然环境为第一要务的观念。

②其次:综合运用生物、工程、经济、社会等措施。

(2)具体措施措施具体做法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合理利用水资源构筑防护体系在草地退化严重地区,利用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固沙防沙;在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严重地区,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以地养地,自然恢复人工种植高产牧草,解决牲畜食草问题,使退化的草场通过休牧得以自然恢复调整牲畜结构和数量使牲畜数量控制在草场承载力范围内;减少山羊等对草场破坏严重的畜种比重,增加肉牛等比重控制人口过快发展,提高人口素质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考点一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2020·海南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重难点01 区域定位与区域特征-2024年高考地理(解析版)

重难点01 区域定位与区域特征-2024年高考地理(解析版)

重难点01 区域定位与区域特征【命题规律】高考考查本考点时常以区域图、文字材料、景观图等为载体,考查区域地理要素分布、特征、成因及可持续发展,侧重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及人地协调观考查。

【命题预测】区域图是高考试题必不可少的图示,试题情景的背景往往隐藏在区域图、文字材料、景观图等中,将定位与区域认知结合,考察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将人地协调观融入试题。

重点01 区域定位1.经纬网定位法:重难导航一、命题导向二、思维构建三、重难诠释重点01 区域定位重点02 区域特征分析四、限时检测①根据纬度确定南北半球,再根据纬度的高低确定大体位置。

如北回归线附近经常考查的区域有撒哈拉沙漠、红海、阿拉伯半岛、恒河三角洲和我国的云南、广西、广东、台湾四个省级行政区以及夏威夷群岛、墨西哥高原;40°N纬线附近有伊比利亚半岛、土耳其海峡、里海、塔里木盆地、北京、华盛顿等。

①根据经度确定东西半球,再根据具体的经度度数确定大致位置。

如本初子午线经过伦敦、西班牙东部、非洲西部;120°E经线经过大兴安岭、台湾海峡、菲律宾西部、澳大利亚西部;180°经线经过太平洋中部;90°E经线经过印度洋中部。

2.海陆位置定位法:根据地理事物位于大陆内部、沿海(包括东岸、西岸)、岛屿的海陆位置确定大致位置。

3.轮廓、形状定位法:某些面状地理事物(政区、海域、湖泊等)的轮廓、线状事物(河流、道路等)的形状特征可以作为判断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

4.相对位置定位法:借助熟记的点状事物经纬网,如北京的经纬度是(40°N,116°E),向周边辐射、扩展,推测某地的位置。

借用熟悉的河流、湖泊、海峡、海湾、内海、山脉、铁路、城市等为参照物,来确定未知点的位置。

5.特殊景观定位法:代表性的自然景观、文物古迹、现代建筑物、文化现象等往往是定位的重要线索。

如企鹅基本上代表南极地区,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北京的故宫、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云南西双版纳的竹楼等都是代表性景观。

202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练14区域定位问题含解析

202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练14区域定位问题含解析

202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一区域定位问题一、综合题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南瓮河森林湿地地处大兴安岭支脉伊勒呼里山南麓,境内20多条河流汇入南瓮河,为嫩江的主要发源地。

地处多年冻土带,2米以下是永冻层。

河谷中分布大面积的沼泽,形成独特的寒温带森林湿地景观。

调查发现,森林湿地正在快速地向沼泽化演变,森林萎缩、退化严重,林下沼泽或林间空地的沼泽不断向四周扩展,随着沼泽发展,出现树木枯梢、生长缓慢,矮小的“小老树”该区域森林火灾对沼泽化湿地生成有明显作用,原有沼泽边缘坡度平缓的山麓林地沼泽化严重;严重过火区冻土活动层厚度明显大于未火烧区;积雪消融时间通常为4月下旬-5月上旬,与火烧前对比,灾后第2年5月重度火烧迹地融雪径流量明显减少。

丿河流51(1)说明冻土层与南瓮河森林湿地大面积沼泽形成的关系。

(2)分析灾后第2年5月重度火烧迹地地表融雪径流量明显减少的原因。

(3)分析南瓮河湿地的森林向沼泽化演变的原因。

【解析】本题考查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考查学生利用地理信息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1)冻土减弱了下蚀,加重了侧蚀,下渗减弱,地表水多,故易形成沼泽。

据材料可知,该地为多年冻土,2米以下是永冻层,河流难以下蚀,侧蚀强烈,河谷宽阔平坦;从图中可以看出,河网密布,河道弯曲,等高线稀疏,流速缓慢,排水不畅,容易泛滥;冻土广布,地表水难以下渗,水分大多滞留于地表,形成大面积的沼泽。

(2)重度火烧迹地缺少林木遮荫,太阳辐射增强,升温快,蒸发加刷,融雪时间提早,融雪期缩短;严重过火区冻土活动层厚度明显大于未火烧区,季节性冻土活动层加深,土壤蓄渗能力加大,积雪融水下渗增强;因此5月融雪径流量明显减少。

(3)森林火灾导致林地减少,树木蒸腾作用明减弱,水分截流能力下降,枯枝落叶层被大量烧毁,调蓄能力降低,地表径流增多,山麓坡度平缓,地表水流动缓慢,地表水汇聚;冻土解冻层加深,蓄水能力増增强,土层过湿,加剧了地表积水;随着沼泽发展,出现树木枯梢、生长缓慢,矮小的“小老树”,森林不断退化,林下植物逐渐被喜湿植物替代,森林最演化成沼泽。

三年高考(2023-2023)地理真题分项版解析-专题13以中国区域为背景综合题(解析版)-图文

三年高考(2023-2023)地理真题分项版解析-专题13以中国区域为背景综合题(解析版)-图文

三年(2023-2023)高考地理试题分项版专题13以中国区域为背景综合题【2023年高考题】(2023·新课标Ⅰ卷)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2分)(1)河流排水受阻常形成堰塞湖,乌裕尔河排水受阻却形成沼泽湿地。

据此推测扎龙湿地的地貌、气候特点。

(6分)(2)分析从乌裕尔河成为内流河至扎龙湿地面积稳定,乌裕尔河流域降水量、蒸发量数量关系的变化。

(6分)(3)指出未来扎龙湿地水中含盐量的变化,并说明原因。

(6分)(4)有人建议,通过工程措施恢复乌裕尔河为外流河。

你是否同意,并说明理由。

(4分)【答案】(1)地势平坦、开阔。

气候较为干旱(蒸发能力强)。

(2)降水量基本不变化,蒸发量逐渐增大,二者数量关系由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最终变为降水量等于蒸发量。

(3)变化:水中含盐量逐渐增加。

原因:河水不断为湿地带来盐分(矿物质);随着湿地水分蒸发,盐分(矿物质)富集(最终饱和)。

(4)同意,可防止盐分(矿物质)富集;减少泥沙淤积;扩大鱼类种群规模;减轻水体富营养化。

不同意,应减少对自然的干扰;保持湿地水量稳定;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食物链完整(保护丹顶鹤);防止湿地环境变化。

【解析】精准分析:(3)湿地水分因无法外流,水中溶解的盐分会在湿地中积累,使盐度增大,有点类似于水流只进不出的湖泊最终会成为咸水湖的原理。

或者盐沼的形成。

盐分的大小与含盐量、水量有关,湿地中盐分增加,一是无法排出,没有向外的水流通道;二是河流不断地带来溶解盐分,不断地在湿地积累。

水量变小,盐度相对增加,造成水量减少的原因有:一是降水量大于蒸发量;二是人类用水,使注入湿地的河水减少;三是河流泥沙淤积,湿地水浅,单位面积湿地的含盐量增大。

(4)该题为开放性试题,正反观点都行,言之有理即可。

赞同通过工程措施恢复乌裕尔河为外流河,河道得到恢复,水量增大,盐分不易累积,可以防止盐分富集;乌裕尔河带来的泥沙会随嫩江向下游输送,就会减少泥沙在本区的淤积;由于乌裕尔河水量集中,并与嫩江相连通,会扩大鱼群规模,由于自净能力增强,会减轻水体富营养化。

2023年高考地理考前押题密卷及答案解析(全国甲卷)

2023年高考地理考前押题密卷及答案解析(全国甲卷)

2023年高考地理考前押题密卷及答案解析(全国甲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和人口空间分布都呈现明显的差异性。

图示意1990一2020年京津冀地区人口与经济地理集中度指数的均值变化(数值越高,集中度越高)。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京津冀地区人口分布()A.集中在少数大城市B.呈现均衡化发展趋势C.由城市向乡村迁移D.与经济变化趋势一致2.推测2015年后京津冀地区人口地理集中度变化的主要成因是()A.环境质量变化B.农业发展C.政策引导D.交通改善3.京津冀地区人口地理集中度变化可能会使北京()A.城镇化问题加剧B.人才大量流失C.农业经营规模扩大D.城市环境改善【答案】1.B2.C3.D【解析】1.由图中数据可知,京津冀地区人口集中度下降,人口分布呈现均衡化发展趋势,B正确;集中在少数大城市,人口集中度应该增强,A错误;京津冀地区人口集中度减弱,不一定是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C错误;图中的人口集中度减弱,经济集中度增强,人口分布变化与经济变化不一致,D错误。

故答案选B。

2.由图中数据可知,2015年后京津冀地区人口地理集中度下降,人口分布呈现均衡化发展趋势,主要是2015年中共中央审议通过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有序疏解北京市非首都功能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核心,而通过城市功能疏解带动人口疏解,C增强;环境质量变化、农业发展、交通改善都不是2015年后京津冀地区人口地理集中度下降的主要原因,ABD错误。

故答案选C。

3.通过城市功能疏解带动人口疏解,缓解了北京市人口压力,有利于改善城市环境质量,D正确;通过城市功能疏解带动人口疏解,缓解城市人口压力,缓解城市化问题,A错误;通过城市功能疏解带动人口疏解,控制北京市人口规模,同时注重人口质量结构的提升,并出台了一系列人才计划,人才并未流失,B错误;通过城市功能疏解带动人口疏解,使得一部分农民工就地就业,发展农业,农业经营规模可能缩小,C错误。

2024-2025学年高考总复习一轮复习(中图版)第13章区域发展

2024-2025学年高考总复习一轮复习(中图版)第13章区域发展

第十三章区域发展一、选择题都市圈(区)是指由起核心作用的中心城市和周边受到中心城市强烈辐射、有着紧密联系的城市组成的城市经济区域。

它是城镇化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最高空间组织形式。

都市圈(区)的发育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下图为我国山东都市圈(区)分布图。

据此完成1~2题。

1.山东省都市圈(区)的形成得益于()A.城市空间分布格局的变化B.生产要素的空间集聚C.跨区域的人口迁移D.快速化交通通信方式的兴起2.山东省六大都市圈(区)的形成,有利于()A.优化配置生产要素,形成优势互补的城市分工与协作B.加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郊区城镇化C.减轻大城市的土地承载压力,有效遏制环境恶化,建立多层次的城市空间网络2.A1题,据材料可知,都市圈(区)内的各个城市之间联系密切,信息、资金、人口、物质流动交换2题,通过材料可知,都市圈(区)是城镇化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最高空间组织形式,都市圈(区)的发育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都市圈(区)的最大特点是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之间经济联系密切,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存在产业分工与合作。

(2022·山东德州模拟)西藏“一江两河”中部流域地区在地貌上属于藏南山原宽谷区,大部分谷地宽度为2~5千米,在拉萨河、年楚河等支流与干流汇合处,最宽可达10千米。

其年降水量400~550毫米,主要集中在5—9月。

受自然条件影响,河谷地带风沙地貌发育,风沙灾害严重。

下图为该区域某河段剖面示意图。

据此完成3~4题。

3.与我国西北沙漠相比,影响该地区风沙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年降水量小B.过度开垦C.河流水位变化D.过度放牧4.该地区风沙灾害治理面临的困难有()①沙土入侵强烈,保水能力较差②高台沙地和沙坡地的地下水位低③年降水量小,灌木不能生长④冬春季节河床和沙滩易裸露起沙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B3题,考查风沙的成因。

2023-2024年高三上地理一遍过训练题——区域与区域发展

2023-2024年高三上地理一遍过训练题——区域与区域发展

2023-2024年高三上地理一遍过训练题——区域与区域发展一.选择题(共15小题)1.(2023•长兴县校级模拟)西北暖湿化对西北的生态生产都非常有利。

通过综合评估气候转型信号,把西北地区的气候分化为三个区域,即显著转型区(出现显著变湿),轻度转型区(出现变湿趋势)和未转型区。

如图为西北气候暖湿化的分布图,I、II、Ⅲ代表不同的暖湿化区。

完成综合判断气候转型信号和北疆所属的区域分别是()A.植被覆盖率变化,轻度转型区B.季风强弱变化,转型区C.降水变化,显著转型区D.径流变化,未转型区2.(2023•西城区一模)近年,回归自然、亲近城市的骑行方式成为北京“新玩法”。

如图是某驴友手绘的北京新景点——“妫河生态走廊”骑游线路图。

妫河生态走廊()A.位于北京城区的东北B.骑游线路全长约70千米C.在首都功能核心区内D.沿途都是原生态自然景观3.(2023•房山区一模)传统民居深深地打上了环境的烙印。

如图为两传统民居,其中甲在南非,乙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

读图,回答问题。

甲、乙两地的民居相比()A.甲以木板为材料,容易拆卸运输B.甲无窗,门窄小,为抵御严寒C.乙以土石为材料,房顶坡度大D.乙配有梯子,在积雪掩门时便于出人实施可持续发展要因地制宜。

据此完成下题。

4.下列做法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是()①将东北地区的林地和草地都开垦为耕地②在西北地区积极推广喷灌滴灌技术③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退耕还林还湖,增强调蓄能力④在横断山区陡峻的山坡上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5.目前能解决华北平原春旱农业用水紧张,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措施有()①大量开采深层地下水,提高农田灌溉水质②利用海水淡化技术,解决农田灌溉问题③完善南水北调工程,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④推广喷灌、滴灌技术,发展节水农业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读图,回答36﹣﹣40题6.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农业耕作制度及作物品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土壤不同B.热量不同C.降水不同D.地形不同甲、乙两图所示为我国东部季风区两区域。

区域与区域发展——2023届高考地理高频题型专项讲义

区域与区域发展——2023届高考地理高频题型专项讲义

题型十二区域与区域发展——2023届高考地理高频题型专项讲解一、区域1.区域:区域是人们在地球表面按照一定的目的和标准划定的空间单元。

它是人们基于对世界的认识和实践的需要,在地域差异的基础上划定的。

2.区域特点:区域具有一定的范围、形状和边界。

有些区域边界是明确的;有些区域边界具有过渡性质。

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二、区域整体性1.区域要素:分为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

自然要素包括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人文要素包括人口、文化、经济等。

区域要素可以通过景观直接或间接地放映出来。

2.区域内各类要素的关系(1)区域内各类要素是相互影响的,有些是直接影响,有些是间接影响。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需要从自然界获取物质和能量,与自然界发生直接联系;区域的文化会通过制度、习俗、社会组织等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再间接影响自然界。

(2)区域内各类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使得区域具有整体性,进而影响区域的发展。

三、区域差异与区域关联性1.区域差异:区域差异是普遍存在的。

不同的区域都有或多或少的差异,如地理位置差异、自然条件差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文化习俗差异等。

2.区域关联:区域差异是区域关联的基础。

区域在发展过程中,都会直接或间接地与其他区域发生关联。

区域关联主要是通过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的区域间流动实现的。

河水从上游流向下游、野生动物的季节性迁徙,属于自然要素的区域间流动。

人口迁移、产业转移、区际贸易、文化交流等,属于人文要素的区域间流动。

3.区域的关联性:区域之间流动的要素种类及其方向、强度的变化,可以改变区域生产、生活方式,进而影响区域的发展方向。

如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依据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强化各自的功能定位,各有侧重地推动要素流动,从而促进各自的进一步发展。

四、因地制宜与区域发展1.因地制宜:区域的发展,既要根据自身的地理条件合理安排人类活动,又要充分考虑自身地理条件和区域关联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人类的活动方式,从而做到因地制宜。

2023年高考地理知识汇总笔记

2023年高考地理知识汇总笔记

2023年高考地理知识汇总笔记选择题(经典例题高频考点-名师出品必属精品)1、郑东新区是河南省郑州市2000年规划建设中的一个城市新区,近20年来,郑东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下面两幅图分别是郑东新区某村落的旧貌和新颜景观对比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该村落景观的变迁可直接说明()A.城市道路立体化B.第二产业水平高C.服务业比重上升D.城市化速度较快(2)目前,郑东新区已经形成完善的交通运输网,其未来城市交通建设的重点是()A.发展绿色交通B.实施潮汐通道车道C.成为中原城市枢纽D.合理规划城市道路答案:DA【提示】城市化进程和特点城市的道路交通网络解析:(1)本题考查了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2)本题考查了城市交通网络的发展及完善。

【解答】(1)读图可知,该村旧貌多为低矮的平房,新貌为高楼大厦,可知该地经历了快速城市化过程;从景观图对比无法直接判断城市道路立体化、第二产业水平高、服务业比重上升。

故选D。

(2)郑东新区近20年的规划建设中较合理地考虑了城市道路规划,已经形成了完善的交通运输网,其所在的郑州市也已经是中原城市枢纽。

潮汐车道是城市内部根据早晚交通流量的不同情况,对有条件的道路设置一个或多个车辆行驶方向规定,使其成为随不同时段变化的可变车道,故潮汐车道只需要在早晚出入城交通拥堵的路段设置,无需重点推广。

绿色生态是未来城市规划的重要理念,故应注重发展公共交通,绿色出行。

故选A。

2、2020年12月3日,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中段(吉林长岭—河北永清)正式投产运营,意味着京津冀地区可以直接使用俄罗斯的天然气。

该管道与我国的东北管网、华北管网、陕京管道系统及辽河储气库等互联互通。

受疫情影响,管道建设曾一度停工。

2020年2月,管道建设正式复工,采用绝对隔离的全封闭管理。

下图示意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线路。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与经过蒙古相比,东线管道线路绕道我国东北有利于()A.降低管道工程建设难度B.缩短管道工程建设周期C.改善东北能源消费结构D.保护线路沿途生态环境(2)东线中段与我国多个管道系统和储气库互联互通,主要是为了()A.增加天然气进口量B.带动相关产业发展C.靠近能源消费市场D.保障天然气稳定供应(3)东线中段管道建设过程中采用全封闭管理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工程质量B.确保工程进度C.减少风沙干扰D.降低冻害影响答案:CDB【提示】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选择资源跨区域调配及其影响灾害防治解析:(1)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文末附答案)2023年高考地理常考点

(文末附答案)2023年高考地理常考点

(文末附答案)2023年高考地理常考点选择题(经典例题高频考点-名师出品必属精品)1、下图是我国华北地区某城市的工业布局规划图,你认为规划合理的是()A.AB.BC.CD.D2、背篼又名背篓,是用竹条、藤、柳条等编成的背在背上运送物品的筐状背具,适合“爬坡上坎”。

“背篼军”指的是城市内大街小巷出现的一群以背篼作为劳动工具的劳动者,群体数量庞大,靠体力赚钱。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背篼军”最可能出现的地区是()A.新疆北部B.华北平原C.珠江三角洲D.大巴山地(2)“背篼军”的出现可以()A.方便城市居民生活B.解决农村增收问题C.有利于城市治安稳定D.提高农村教育水平(3)我国某地理研究性小组经过研究得出,“背篼军”正逐步走向消失,下列选项能成为其论据的是()①城市工资水平升高②城市服务行业兴起③国家户籍管理改革④青壮年就业机会增多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3、下图是某市旧城区商业街改造前后建筑布局及功能分区平面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改造前,该街区商业布局的特点是()A.功能分区明确B.功能分区不明确C.零星分散D.呈放射状分布(2)改造后,该街区()A.服务范围变小B.居民生活不便C.商业趋于集中D.特色街区消失(3)该商业街的改造主要体现在()A.产业结构调整B.空间格局优化C.环境污染治理D.交通网络变更4、中国疆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气候条件和生活方式差异很大,传统民居的样式和风格不尽相同。

下图邮票呈现的是我国四个典型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四个传统民居所在地区中,代表性的地方剧种为越剧的是()A.甲B.乙C.丙D.丁(2)甲邮票中的民居建筑,多坐北朝南,正南正北方位感强。

这主要是为了()A.防水防潮B.不占农田C.整齐美观D.防风取暖5、我国的几何中心坐标为33.45°N,111.48°E。

下图示意2001~2016年我国城市创新重心在经纬度方向上的演变轨迹(未包括港澳台数据)。

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考点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发展第一章区域与区域发展

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考点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发展第一章区域与区域发展

练案[34] 第三部分第一章区域与区域发展一、选择题(2023·江苏常州模拟预测)区域关怀是将人文关怀的理念落实到区域,尊重区域主体地位,发挥区域优势,保障区域权益,促进区域间和谐发展,从而走向区域共同富裕,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下图为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差异图。

据此完成1~2题。

1.读图可知( C )A.t1时期,区域3进入到了起步发展阶段B.t2时期,区域2进入到了后期发展阶段C.t3时期,区域2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D.t4时期,区域1和2达到同等发展水平2.下列举措与区域关怀理念相符的是( A )①重点关注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态势②加大对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③国家对资源枯竭型区域实施政策倾斜④尊重区域发展阶段的差异性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解析]第1题,读图分析,t1时期,区域3还没有进入到起步发展阶段,A错误;t2时期,区域2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还没有进入到后期发展阶段,B错误;t3时期,区域2经济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C正确;t4时期,区域1和2发展水平不相同,区域1发展水平更高,D错误。

故选C。

第2题,根据“区域关怀是将人文关怀的理念落实到区域,尊重区域主体地位,发挥区域优势,保障区域权益,促进区域间和谐发展,从而走向区域共同富裕,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可知,重点关注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态势会加大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差距,不利于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不符合区域关怀的理念,①错误;加大对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国家对资源枯竭型区域实施政策倾斜,尊重区域发展阶段的差异性,都有利于促进区域和谐发展,符合区域关怀的理念,②③④正确。

故选A。

(2023·湖北天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模拟预测)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带一路”倡议的理想愿景。

构建中国主导的“双环流全球价值链”(如下图)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途径,中国处于该价值链的中间节点位置,发挥着中心枢纽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13 区域特征与区域定位1.区域的位置特征①经纬度位置:经度位置只说经度范围即可,纬度位置除了说明纬度范围外,还要说明纬度带和温度带;②半球位置:要分清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分界线;③海陆位置:如果是沿海既要说明陆地位置也要说明海洋位置,若是身居内陆则不用说明海洋位置;④相邻位置:中国的区域必须要回答相邻位置,世界区域若图中未标明相邻地区或国家可以不答。

2.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①地形特征应从地势高低、主要地形类型、各地形类型的分布及地势起伏、海岸线特征以及典型地貌分布等方面回答;②气候特征主要包括气温特征、降水特征、光照条件以及水热配合等方面回答;③气温特征应从气温高低、气温的日变化(气温的日较差)、气温年较差等方面回答;④降水特征主要包括降水总量、降水的季节变化、降水的年变化以及降水的空间分布等;⑤河流特征主要包括水文特征与水系特征;河流水文特征主要答题要点为:径流量(说大小,看降水和流域面积)、水位季节变化(说大小)、含沙量(说大小、看植被覆盖率和流速流量)、结冰期(说有无及长短,看气候)、汛期(说有无、汛期类型以及汛期长短)、流速(说大小,看落差);河流水系特征主要答题要点为:河流长度、流向、流域面积、支流多少以及支流分布特征等。

⑥生物特征主要包括:生物多样性、植被覆盖率以及植被类型等;⑦土壤特征主要包括:土壤厚度、土壤肥力(有机质含量高低)、颜色以及酸碱性、发育程度等。

3.区域的人文地理特征4.区域差异分析①自然地理差异分析应从气候、地形、河流水文、植被及土壤等方面分析。

②人类活动因素差异5.区域定位①经纬网定位法:要求记住七大洲的经纬度范围、主要地形区的经纬度范围,大致即可,例如澳大利亚大陆的经度范围大致是120°E—150°E;一些重要经纬线经过的大洲、地形区也是要记住的,例如:90°E 经过横河入海口,60°E经过乌拉尔山脉等。

②轮廓定位法:要求记住各大洲的轮廓以及世界主要岛屿、半岛、海峡的轮廓以辅助我们进行地图的定位。

例如非洲整体的轮廓可以近似的看成是一个大鸡腿等。

③利用重要地理要素作为参照进行推断:例如记住一些重要的湖泊、河流、山脉,可以根据这些重要的湖泊、河流以及山脉来判断这里是哪。

难度:★★★☆☆建议用时:20分钟正确率: /24(2021·广东高三一模)我国西南某古村落受滇南某干热河谷的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传统民居。

该村落民居墙体多为夯土垒成,墙壁厚度约800mm,以两层为主,平顶,开窗小,楼距与楼高的比值接近0.2.下图示意该村落周边等高线地形。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村落民居楼距与楼高的比值小,最大的好处是()A.隔热遮阳B.挡雨遮风C.节约耕地D.便于联系2.推测该村落民居巷道走向是()A.东北一西南B.西北一东南C.南北D.东西(2021·贵州贵阳市·高三一模)青瓦地指青瓦铺设的地面(铺地的青瓦部分是从破损废弃的老建筑物上拆下的旧品),常见于我国的园林、古镇、民宿庭院等地,是人类在建设家园过程中寻找到的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

下图为青瓦地景观。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瓦片铺设的地面存在一定的间隙,可以()A.减少路面积水B.抑制植物生长C.防止瓦片破损D.增加路面宽度4.在夏季烈日暴晒的情况下,青瓦地较水泥地表面()①获取热量更少②增温速度更慢③蒸发量更小④反射率更小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5.青瓦地多见于()A.江南水乡B.西北大漠C.东北雪原D.川西牧区(2021·江苏连云港市·高三开学考试)下图为我国某区域1月等温线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甲地()A.地处丘陵盆地B.位于河流中游C.盛行西南季风D.冰川地貌显著7.影响乙处等温线向东南弯曲的最主要因素是()A.海陆分布B.地表形态C.纬度位置D.人类活动(2021·甘肃高三一模)下图为某国地理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对该国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描述正确是()A.以高原为主,地势起伏小B.东北部的湖泊属于淡水湖C.河网密集,水位年变化小D.山区冰川侵蚀寒冻风化强9.该国东部山区储水量大,主要是由于()A.位于迎风坡,深受季风影响B.冻土发育,山区湖泊众多C.海拔高,受大西洋气流影响D.地壳运动活跃富含地下水10.以下对该国判断错误的是()A.保留着较完整的游牧文化B.水资源丰富以灌溉农业为主C.城镇多分布于山麓洪积扇D.绿洲是人们主要的生存空间(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澳大利亚北领地州内部拥有众多环境迥异的国家公园。

下图示意北领地州部分国家公园位置及年降水量分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与乌卢鲁一卡塔楚塔国家公园相比,卡卡杜国家公园()A.河流稀少B.生物量大C.气温季节变化大D.降水季节变化小12.1~3月卡卡杜国家公园内局部公路经常被迫封闭,可能是因为()A.涉水路段多B.泥石流多发C.路面积雪严重D.森林大火频发13.乌卢鲁一卡塔楚塔地区岩石裸露,植被覆盖率低,反映出该地()A.昼夜温差大B.年降水量少C.水土流失严重D.地质灾害频发(2021·昆明市·云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4.关于图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气温年较差大,日较差小B.山地较盆地内部生物多样性更丰富C.地表起伏大势由风力作用决定D.土壤透气透水性好,肥力强15.关于图中甲乙两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可可托海镇有利于中俄边境贸易的发展B.乙区域河谷地带盛产品质良好的瓜果C.乙区域山麓因水草丰美,作为夏季牧场D.甲区域中的主要河流下游航运价值大(2021·湖北武汉市·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三月考)如图示意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我国某重要的地理分界线附近进行研学旅行时的考察线路图。

该地理分界线两侧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显著。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研学小组考察的地理分界线最有可能是()A.秦岭B.阴山C.南岭D.天山17.为了解该分界线植被垂直分异,最优考察线路是()A.①B.②C.③D.④18.(2021·上海杨浦区·高三一模)下图为“我国东部不同地区河流年径流量变化图”。

根据河流径流量变化,判断甲、乙、丙三地所处的地区分别是()A.甲、丙两地均位于东北地区B.乙、丙两地均位于华北地区C.甲地位于华北地区,丙地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D.甲地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乙地位于华北地区(2021·海口市·海南中学高三月考)蒙古气旋(下图甲处)生成在40°N-50°N,100°E-115°E,蒙古中部和东部高原一带,甲区域的西部、西北部、东部为山地,当天气形势变化使甲区域处于背风地带时就有可能生成蒙古气旋。

下图为某年3月18日某时刻该区域及周边地区天气形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图中乙地西侧的山脉为()A.大兴安岭B.阿尔泰山C.阴山D.祁连山20.图示时刻刮西北风的是()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2020·青铜峡市高级中学高三月考)读“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21.图中等值线为年降水量线,a、b、c之间的关系为A.a<b B.b<c C.a=b D.b=c22.c等降水量线在酒泉南部弯曲明显,其主要影响因素为:A.山脉B.湖泊C.河流D.城市23.甲地比乙地A.纬度低、地势高B.年太阳辐射量小C.日照时间较短D.气温年较差较大24.酒泉作为我国重要的航天基地,成功发射和回收了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其成为航天基地的最有利条件是A.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B.气候干燥,晴天多C.海拔高,空气稀薄D.高原地形,开阔平坦专题13 区域特征与区域定位答案(2021·广东高三一模)我国西南某古村落受滇南某干热河谷的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传统民居。

该村落民居墙体多为夯土垒成,墙壁厚度约800mm,以两层为主,平顶,开窗小,楼距与楼高的比值接近0.2.下图示意该村落周边等高线地形。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村落民居楼距与楼高的比值小,最大的好处是()A.隔热遮阳B.挡雨遮风C.节约耕地D.便于联系2.推测该村落民居巷道走向是()A.东北一西南B.西北一东南C.南北D.东西【答案】1.A 2.B【解析】1.由于该村落地处西南受干热河谷的影响,晴天多,光照强。

所以该村落居民楼距与楼高的比值较小是为了拉近距离,相互隔热遮阳,减少受到干热河谷的影响,所以BCD错误,答案选A。

2.该村落民居巷道的走向应当与等高线相平行,这样有利于巷道的建设(减少施工难度)以及人们的行走(坡度较小,方便出行),所以该村落民居巷道应该为西北东南走向,所以ACD错误,答案选B。

(2021·贵州贵阳市·高三一模)青瓦地指青瓦铺设的地面(铺地的青瓦部分是从破损废弃的老建筑物上拆下的旧品),常见于我国的园林、古镇、民宿庭院等地,是人类在建设家园过程中寻找到的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

下图为青瓦地景观。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瓦片铺设的地面存在一定的间隙,可以()A.减少路面积水B.抑制植物生长C.防止瓦片破损D.增加路面宽度4.在夏季烈日暴晒的情况下,青瓦地较水泥地表面()①获取热量更少②增温速度更慢③蒸发量更小④反射率更小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5.青瓦地多见于()A.江南水乡B.西北大漠C.东北雪原D.川西牧区【答案】3.A 4.D 5.A【解析】3.根据图片材料,路面选用青瓦竖立铺设,存在大量孔隙,便于地表径流沿孔隙下渗,能够加快地表径流的下渗,减少路面的积水,A正确。

地面存在孔隙有利于植物破土生长,同时孔隙的存在不利于地面的稳定性,不利于瓦片的长久使用瓦片更容易破损,B、C错误。

存在孔隙对增大路面影响不大,而且增大路面宽带并不是主要用意,D错误。

故选A。

4.根据题目材料,可知青瓦路面参差不平,平面效应较差,对光的反射率较小,获取热量更多,蒸发量更大,①、①错误,①正确;同时由于青瓦路面存在孔隙,且与地下土层存在热量传递,受地下温度调节和影响较大,因而增温较慢,所以①正确,因此D正确。

故选D。

5.结合分析可以得出的青瓦路面不易积水,具有良好的排水功能,同时结合我国各地区气候环境情况,江南地区降水丰富,地面易出现积水等情况,采用青瓦路面利于排水,符合实际情况,A正确。

西北、东北、川西地区降水相对较少,对排水的要求不高,B、C、D错误。

故选A。

(2021·江苏连云港市·高三开学考试)下图为我国某区域1月等温线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甲地()A.地处丘陵盆地B.位于河流中游C.盛行西南季风D.冰川地貌显著7.影响乙处等温线向东南弯曲的最主要因素是()A.海陆分布B.地表形态C.纬度位置D.人类活动【答案】6.D 7.B【解析】6.读图分析,由经纬度位置可知,该区域位于青藏高原,图中等温线的分布主要受地形影响,甲处等温线密集,且向北数值降低,说明甲地海拔高,地势陡,属于高原上的山脉,冰川地貌显著,A错误,D正确;由水系分布可知,甲地位于河流上游,B错误;此时为1月,盛行冬季风,风向为偏北风,C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