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复习知识点梳理
高三地理必背知识点整理
高三地理必背知识点整理(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案大全、书信范文、述职报告、合同范本、工作总结、演讲稿、心得体会、作文大全、工作计划、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lesson plans, letter templates, job reports, contract templates, work summaries, speeches, reflections, essay summaries, work plan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三地理必背知识点整理本店铺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三地理必背知识点整理》,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1.高三地理必背知识点整理篇一宇宙中的地球1、天体系统的级别: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高三地理复习知识点大全
高三地理复习知识点大全一:巧记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黑子和耀斑增多时,会发出强烈的射电,干扰地球电离层,影响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信。
耀斑和太阳风放射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冲击地球磁场,使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产生“磁暴”现象。
带电粒子流冲进地球大气,被地球磁场捕获,沿磁力线向地球两磁极运动,与稀薄的大气碰撞,产生极光。
二:如何判断地球运动速度受地球形状的影响,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最大,两极为0,南北纬60°的线速度为赤道处的一半,任意纬度的线速度为该纬度的余弦值乘以赤道处的线速度。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两极为0外,各纬度都相等,均为15°/小时。
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随地球在绕日公转轨道上的位置而不断变化。
位于近日点(1月初)时速度最快,位于远日点(7月初)时速度最慢,平均线速度为30千米/秒,平均角速度为1°/日。
三:日照图中进行图图转换过程中必须注意的两个方面日照图判读过程中,无论是局部图转换为整体图,还是组合图转换为常见图,转换时都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1.绘制转换新图时,一定要明确图上点、线、面的空间关系。
归纳起来主要有:(1)地轴、直射点的太阳光线一定通过地球球心。
(2)太阳光线所示的平面为黄道平面,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成23°26′的夹角。
(3)各纬线圈与赤道平行、与各经线相互垂直。
(4)各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点。
晨昏线与各纬线既可垂直,也可斜交;与极圈内的各纬线还可相切、相离(极圈上出现极昼或极夜);平分赤道(即赤道与晨昏线的两交点经度相差180°,即赤道昼夜平分);与各经线既可斜交,也可重合。
晨昏线把相交的各纬线圈分为昼弧和夜弧,根据昼弧和夜弧的长度(所跨经度)可确定该纬线的昼夜长短;如果与各纬线垂直,则晨昏线必定通过南北两个极点,且该日全球昼夜平分。
2.把握好时间点的转换。
转换时的注意事项主要有:赤道上昼夜始终平分,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位置可以通过时间计算(6时、18时)或通过经度判读在新图中找到。
高三地理复习知识点汇总
高三地理复习知识点汇总高三地理知识点总结一: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公转和自转绕转中心太阳地轴方向自西向东(北天极上空看逆时针)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相反)周期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恒星日(23时56分4秒)角速度平均1o/日近日点(1月初)快远日点(7月初)快各地相等,每小时15o(两极除外)线速度平均30千米/小时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1670KM小时,两极为0.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
目前是23o26’(2)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更替(2)地方时(3)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①昼夜长短的变化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昼越长①太阳直射点在那个半球,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那个半球昼长,②赤道全年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北昼越短昼夜平分,③春秋分日全球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昼夜平分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方向降低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随纬度的变化夏至日:由23o26’N向南北降低方向降低冬至日:由23o26’S向南北降低23o26’N以北在夏至日达到值离直射点越近高度随季节的变化23o26’S以南在冬至日达到值越大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有两次直射四:光照图的判读(1)判断南北极,通常用于俯视图,判断依据为: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递增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有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北纬23o26’,若北极圈有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南纬23o26’(3)确定地方时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点,晨昏线所包围的白昼部分的中间经线为12点,晨线与赤道交点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经线为18点,依据每隔15o,时间相差1小时,每1o相差4分钟,先计算两地的经度差(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再转换成时间,依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地方时(4)判断昼夜长短求某地的昼(夜)长,也就是求该地在纬线圈上昼(夜)弧的长度,这个长度也可由昼(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5)判断正午太阳高度角先求所求地区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和,再用90o-两地纬度差即为所求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五:晨昏线与经线和纬线(1)根据晨昏线与纬线相交判断问题①晨昏线通过南北极可判断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②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昼,可判断这一天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③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夜,可判断这一天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2)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相交关系判断昼长和夜长推算某地昼长或者夜长,求昼长时,在昼半球范围内算出该地所在地的纬线圈从晨线与纬线圈交点到昏线与纬线圈交点,所跨的经度除以15即该地昼长,如果图上只画了昼半球的一半,要注意,图中白昼所跨经度差的2倍,除以15才是该地的昼长六:区时,地方时的计算第一步:先求两地的经度差.第二步:再求时间差,以每一度经度相差4分钟来算.第三步:然后判断两地的东西方向,求东用加,求西用减.若求出的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24,日期加1天,若时间为负值,则加24小时,日期减去1天。
地理高三全部知识点
地理高三全部知识点地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广泛的知识领域。
下面将对地理高三的全部知识点进行详细介绍,帮助你理解和掌握这门学科。
一、自然地理知识点1. 大气与气候大气层的构成、功能和分布,气候要素和气候类型,全球气候变化原因和对人类的影响。
2. 水文地理学水循环、江河湖泊的形成和发展,湿地的特点和重要性,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3. 土地利用与农业地理土地利用类型和分布,土地利用规划与管理,农业地理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4. 生物地理学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生物地理区划和物种迁移。
5. 地貌学地球表面的形成和变化,地貌类型和地貌演化过程,地质灾害的防治。
6. 城市地理学城市发展与规划,城市化过程和城市生活质量,城市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城市发展。
二、人文地理知识点1. 人口地理学人口数量和分布的影响因素,人口结构和变化,人口迁移和城市化。
2. 经济地理学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和模式,产业结构与区域发展,全球化与经济合作。
3. 城乡差距与区域发展城乡差距的原因和影响,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区域合作。
4. 文化地理学文化的形成和传播,文化景观和文化遗产保护,全球化对文化的影响。
5. 旅游地理学旅游资源的分布和开发,旅游产业的发展和管理,旅游对地方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6. 地理信息系统(GIS)GIS的概念和应用,地理数据库的建立和管理,GIS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三、地理技术与方法知识点1. 地图和地图阅读各种类型的地图和图例的解读,地理信息的收集和整理。
2. 野外实地调查与研究地理现象的野外观察和测量,实地调查和数据采集方法。
3. 数据处理与地理模型地理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方法,地理模型的建立和模拟。
4. 地理实验与实验方法地理实验的设计和实施,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解读。
通过对以上地理高三全部知识点的学习,你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地理这门学科,掌握地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同时,也能够帮助你在高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高三地理高考必背知识点
高三地理高考必背知识点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1形成原因:自然原因:①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②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③植被稀疏,覆盖率低;④地势起伏大,沟谷坡面多。
人为原因:①植被破坏②不合理的耕作③开矿及交通建设。
2整治措施:①小流域综合治理:保塬护坡、固沟;②调整农业结构,退耕还林还草,合理存放表土。
2.南方丘陵山区水土流失产生原因:地形复杂,起伏大;毁林开荒,降水强度大;农村生活用能短缺,植被破坏严重。
整治措施:①发展立体农业;②解决农村生活用能问题大力推广生活用煤;③进行炉灶的技术革新;④大办沼气和营造速生薪炭林;发展小水电。
3.热带雨林保护雨林生态的脆弱性: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雨林被毁的原因:根本原因是:人口增长和贫困导致发展的需求。
直接原因是:过度的迁移农业;商业性伐木;采矿、修路、城镇建设;开辟大型农牧场。
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①地球之肺:深刻的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②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③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1、城市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和必然结果。
城市化的三大标志:城市人口比重持续上升,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城市化的主要动力: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导力量,第三产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城市化。
2、城市化的特点: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20世纪70年代城市人口比重达到70%,许多国家已经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一些大城市中心区出现衰落现象;部分商业和制造业向边缘区迁移,形成较多的卫星城和工业区;出现城市群或城市带。
发展中国家:起步晚,发展快;城市化水平较低;由于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城市发展不合理。
一部分国家出现了“虚假城市化”的特点,即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了本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工业化水平,城市总体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比如南美洲;另一部分出现了“滞后城市化”,即城市化进程显著落后于相应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进程,如印度、孟加拉、印度尼西亚等国。
高三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三地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自然地理环境一、地球的基本特征1. 地球的形状和尺度2.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二、地球的层次结构1. 地球的内部结构2. 地壳运动和板块构造理论三、地球表层的特征1. 大洲和大洋的分布2. 地形和地貌的特点3. 气候和气象的特征4. 水文地理和水资源的分布四、自然资源与环境问题1. 能源资源的种类和分布2. 矿产资源的种类和分布3. 农业资源的种类和分布4. 水资源和环境问题5.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第二章人口地理一、人口的数量和分布1. 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的计算2. 人口分布的选址规律3. 人口分布的类型和特点二、人口增长与人口结构1. 人口增长的原因和影响2. 人口结构的组成和特点3. 人口政策和人口问题的解决三、人口迁移与城市化1. 人口迁移的类型和原因2. 城市化的特点和影响3. 城市规划和城市发展的问题四、人口与经济发展1. 人口资源和劳动力资源2. 人口与经济结构的关系3. 人口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第三章农业地理一、农业生产的特点和方式1. 农业的定义和分类2. 农业生产的空间布局3. 农业生产的方式和农田利用二、世界农业的分布特点1. 主要农区和主要农产品2. 农业区位和农业农艺条件3. 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发展问题三、中国农业的分布特点1. 主要农区和主要农产品2. 农业区位和农业农艺条件3. 农村改革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四、农业与环境问题1. 农业的环境影响和生态破坏2. 农业资源和水资源的利用3. 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第四章工业地理一、工业的演变和特点1. 工业的定义和分类2. 工业的演变过程和工业革命3. 工业的空间布局和工业园区二、世界工业的分布特点1. 主要工业区和主要工业品种2. 工业区位和工业优势3. 工业体系和工业集群三、中国工业的分布特点1. 主要工业区和主要工业品种2. 工业区位和工业优势3. 工业体系和工业园区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1. 工业化对环境和资源的影响2. 工业的绿色化和可持续发展3. 工业园区对环境的保护和改善第五章城市地理一、城市的概念和特点1. 城市的定义和分类2. 城市的功能和层级3. 城市的形态和空间布局二、世界城市的分布特点1. 主要城市和主要城市功能2. 城市区位和城市优势3. 城市体系和城市群三、中国城市的分布特点1. 主要城市和主要城市功能2. 城市区位和城市优势3. 城市体系和城市群四、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1. 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城市扩张2. 城市建设和城市规划3. 城市环境和城市管理问题第六章区域地理一、区域的概念和分类1. 区域的定义和分类2. 区域的特点和区域规模3. 区域内部差异和区域问题二、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1. 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2. 区域间的联系和区域间的差距3. 区域发展的主要模式和趋势三、中国的区域发展1. 主要经济区和主要发展区2. 区域发展的规划与政策3. 区域发展的问题和对策四、全球化背景下的区域发展1. 全球产业分工和区域经济合作2. 区域一体化和自由贸易区3. 区域合作与区域治理这些都是高中地理知识点的主要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高考必备高三毕业班总复习资料高中地理必背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考必备】高三毕业班总复习资料高中地理必背知识点总结大全【高考必备】高三毕业班总复习资料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必背)第一单元地图专题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
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於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5.东西经的判断:沿著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6.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7.东西半球的划分:。
8.太阳活动的影响:黑子--影响气候,耀斑--电离层--无线电通讯,带电粒子流――磁场――磁暴9、太阳辐射的影响:①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②太阳能是我们日常所用能源。
10.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速度:①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至0)(23h56m4s周期:①恒星日)外,各地相等0除两极为(②角速度.真正周期)②太阳日(24时,昼夜更替周)意义:①昼夜更替②不同经度不同的地方时③水准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右南左)11、晨昏线: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昏线(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度)。
12、晨昏线与经线: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春秋分;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夏至、冬至13、时间计算:所求时间=已知时间±区时差+途中时间14、时区=经度/15°(若不整除,则四舍五入)区时差=时区差15、世界时:以本初子午线(0°)时间为标准时,也称为格林尼治时间,也是零时区的区时。
16、日期分割:零点经线往东至日界线(180°)为地球上的“今天”,往西至日界线为“昨天”。
17、日界线: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不完全经过180°经线)日期减一天,自东向西越过日期加一天。
高三世界地理复习知识点
第一节世界的陆地和海洋一、大洲和大洋1、七大洲世界海陆分布:陆地占29%,海洋占71%大陆:亚欧(最大)、非洲、北美、南美、南极、澳大利亚六块大陆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格陵兰岛-世界最大群岛:马来群岛-世界最大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2)概念: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主要分布在东半球北美洲、南美洲在西半球,南极洲跨东西半球(3)分界线:亚、欧—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亚、非——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南、北美——巴拿马运河亚、北美——白令海峡南美、南极——德雷克海峡欧、非——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4)大洲面积:亚洲4400 非洲3000 北美洲2400 南美洲1800 南极洲1400欧洲1000 大洋洲9002、四大洋太平洋:面积最大(将近一半)、水温最高、水体最深、岛屿最多。
大西洋:呈“S”形印度洋:热带海洋面积大北冰洋:最小、纬度最高、水温最低海:一般面积较小,靠近大陆由半岛和岛屿同大洋大致隔开(陆间海—地中海内海—渤海边缘海—东海、南海)海峡: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二、七大洲地形特色三、海底地形大陆架:靠近大陆的浅海地区,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深度一般不超过200m大陆坡:大陆架外缘巨大的陡坡洋底地形:大陆坡外,有洋盆、海沟和海岭等地形四、各大洲的气候特点五、世界主要河流湖泊六、世界的自然资源第二节世界居民和国家1、世界的人口(1)增长特点:速度加快,地区差异(2)分布及原因:(3)人口问题A增长过快——生态方面:森林减少,草原破坏,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社会方面:粮食不足,医疗、卫生、教育、交通、住房、就业等困难。
B停止或负增长:劳力短缺、兵源不足、老龄化问题。
解决人口问题的正确途径和目标:途径:控制人口数量,实行有计划地生育。
目标: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4)人口向城市迁移带来的问题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标准之一。
地理高三复习知识点(必备16篇)
地理高三复习知识点(必备16篇)地理高三复习知识点第1篇地图专题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
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於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东西经的判断:沿著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为西半球。
东西方向的判断:劣弧定律(例如东经80°在东经1°的东面,在西经170°的西面)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相同图幅,比例尺愈大,表示范围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地图上方向的确定:一般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等值线的疏密: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等温线越密,温差越大等高线的凸向与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低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脊。
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
地理高三复习知识点第2篇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工业是指从事自然资源的开采,对采掘品和农产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物质生产部门。
工业的投入要素:场地、水源、劳动力、能源、资金、原料、零部件、科技。
一、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1、根据工业的概念推论工业的分类分类标准类型含义举例生产对象采掘工业从事自然资源开采的物质生产部门采煤工业、水电工业加工工业对采掘品和农产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物质生产部门钢铁工业、机械工业产品性质重工业生产各种生产资料的工业部门钢铁工业、机械工业轻工业生产各种生活资料的工业部门食品工业、服装工业2、工业的区位选择工业特点部门举例区位选择原因原料指向型工业原料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原料成本较高的工业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加工厂接近原料产地市场指向型工业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产品成本较高的工业啤酒厂、汽水厂、家具厂、印刷厂、石油加工厂、棉布厂接近消费市场动力指向型工业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的工业冶金(电解铝)工业、化学工业接近火电厂或水电站劳动力指向型工业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工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等工业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技术指向型工业技术要求高的工业飞机、卫星、集成电路、精密仪表等工业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的地方3、工业发展类型是根据各投入因素在总投入中所占比重的类别来划分,一般分四类:资源、资金、动力、廉价劳动力密集型;工业指向类型是考虑影响工业部门的主要因素不同来划分,一般分为五类:原料、市场、动力、廉价劳动力、技术指向型。
2024高三地理备考知识点归纳一览
2024高三地理备考学问点归纳一览地理对很多文科生来说是一门比拟头疼的学科,因为其中涉及到很多计算题、地图定位等学问内容,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2024高三地理备考学问点归纳一览,仅供参考,宠爱可以保藏与共享哟!2024高三地理备考学问点归纳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3.纬线的形态和长度:相互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慢慢缩短。
4.经线的形态和长度:全部经线都是交於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5.东西经的判定:沿著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6.南北纬的判定: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7.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 为西半球。
8.东西方向的判定:劣弧定律(例如东经80°在东经1°的东面,在西经170°的西面)。
9.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一样图幅,比例尺愈大,表示范围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
10.地图上方向的确定:一般状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1.等值线的疏密: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等温线越密,温差越大。
12.等高线的凸向与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低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脊。
13.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14.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一样。
2024高三地理高分学问点1、一近快,七远慢。
1月初地球公转至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7月初公转至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
特别留意夏至日在远日点旁边,而非远日点;冬至日在近日点旁边,而非近日点。
由此可以分析出北半球夏半年时间比冬半年长,北极极昼时间比南极极昼长。
高三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高考必背)
高三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高考必背)高三地理知识点归纳1、地球的内部圈层:地壳(地表到莫霍介面)、地幔(莫霍面—古登堡面)、地核(古登堡面以下)2、岩石圈范围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之上)3、岩石成因分类:岩浆岩(喷出岩和侵入岩)、沉积岩(层理构造、有化石)、变质岩。
4、地壳物质回圈:岩浆冷却凝固→岩浆岩-外力→沉积岩-变质→变质岩-熔化→岩浆5、地质作用:①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变质作用)②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6、地质构造的类型:褶皱(背斜、向斜),断层(上升岩块-地垒、下沉岩块-地堑)7、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外力侵蚀(在外力侵蚀作用之前背斜成山、向斜成谷)背斜顶部受张力,容易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8、地垒--庐山、泰山;地堑--东非大裂谷、河平原和汾河谷地。
高三地理知识点梳理第1页共3页晨昏线与经线和纬线(1)根据晨昏线与纬线相交判断问题①晨昏线通过南北极可判断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②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昼,可判断这一天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③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夜,可判断这一天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2)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相交关系判断昼长和夜长推算某地昼长或者夜长,求昼长时,在昼半球范围内算出该地所在地的纬线圈从晨线与纬线圈交点到昏线与纬线圈交点,所跨的经度除以15即该地昼长,如果图上只画了昼半球的一半,要注意,图中白昼所跨经度差的2倍,除以15才是该地的昼长高三地理知识点(总结)河流水系、水文特征的应用分析(1)根据河流的水系特征判断地形①据河流流向可判断地势的高低:河水从高处向低处流。
例如,在图a中,根据河流的干流与支流之间成锐角的方向可以判断出,河流的流向是由北向南,进而可以判断出该地区的地势是北高南低。
高三地理总复习 高三年级地理复习知识点总结(7篇)
高三地理总复习高三年级地理复习知识点总结(7篇)升上高中,你知道高考地理知识点有哪些必背吗?有什么地理答题技巧呢?为了让您对于高三地理总复习的写作了解的更为全面,下面作者给大家分享了7篇高三年级地理复习知识点总结,希望可以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
高三地理总复习知识点汇总篇一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1.东北地区地理条件⑴自然条件:①气候条件: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作物一年一熟,易受热量的影响。
(气候是区域农业生产中较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
)②地形分布:高原(畜牧业)、平原(种植业)、山地(林业)为农业多种经营提供了条件。
③土壤:黑土、黑钙土广泛分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有利于农业生产。
⑴社会、经济条件:①良好的工业基础基础;②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发展外向型农业;③开发时间较晚,人口密度较低(地广人稀),有利于绿色农业和大农业的发展。
2.农业布局特点⑴耕作农业区:①主要分布在三大平原区;②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水稻等。
⑴林业和特产区:①林业: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
②长白山区是我国主要的鹿茸、人参等珍贵药材产区,延边生产苹果梨。
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区是我国的柞蚕茧产区。
辽南是重要的苹果产区。
⑴畜牧业区:①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是重要的羊、牛、马牧畜生产基地;②畜种:呼伦贝尔市三河地区:三河牛、三河马;松嫩平原西部:东北红牛。
3.东北商品粮基地⑴生产特点:①大规模机械化生产;②地区专业化生产。
⑴其他知识:①三江平原商品率;②国营农场,机械化程度。
4.农业发展方向⑴平原区:发展适应加工需要的优质、专用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加快发展商品粮豆等的生产,促进粮食转化,延长产业链条;建设绿色食品基地。
(增强抗衡国外农产品进入国内市场的能力。
)⑴西部草原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强化人工草地建设,发展集约化草食性畜牧业。
⑴山区农业:森林资源保育,发展特色农业和特色产品,实现由原料型生产向原料及产品加工并举的转变。
高三地理背诵知识点
高三地理背诵知识点高三地理背诵知识点1一、认识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原是南斯拉夫西北部的一个石灰岩高原的名称,那里发育着各种奇特的地貌。
后来,欧洲学者借用该地名来称呼石灰岩地区的地貌水文现象和景观。
喀斯特地貌是由喀斯特作用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地貌类型。
喀斯特作用的本质:含有的二氧化碳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和淀积作用。
可溶性岩石是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最基本条件喀斯特地貌的形成过程溶蚀作用:CO2+H2O+CaCO3═Ca(HCO3)2沉积作用:Ca(HCO3)2═CaCO3↓+CO2↑+H2O3、喀斯特作用及化学方程式喀斯特作用的本质:含CO2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和沉积作用溶蚀作用化学方程式:CaCO3+CO2+H2O=Ca(HCO3)2 CaCO3是碳酸盐,在CO2和H2O的作用下被溶蚀成Ca(HCO3)2。
淀积作用化学方程式:Ca(HCO3)2=CaCO3+CO2+H2OCa(HCO3)2又在一定的条件下分解成为CaCO3。
二、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基本条件1岩石的可溶性——岩石成分易溶 2岩石的透水性——岩石空、裂隙大3水的溶蚀力——水中二氧化碳、有机酸、无机酸含量多4水的流动性——降水多、坡度大、空裂隙大三、喀斯特地貌的分类地面喀斯特地貌:主要包括峰林、峰丛、孤峰,以及溶蚀洼地和落水洞等地下喀斯特地貌:主要包括溶洞、地下河以及各种有碳酸钙淀积形成的淀积体,如石钟乳、石笋和石柱等。
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岩石条件桂林地区石灰岩广布,石灰岩厚度大,岩性纯,空隙和裂隙发育广泛,岩石的可溶性,透水性都很好。
气候条件气候条件——位于我国亚热带湿润区,气候温暖,全年降水充沛地形条件地形条件——东部、西部、北部地势高,中部、南部地势低,利于区域内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形成与富集。
生物条件桂林的气候条件十分有利于生物的生长,旺盛的生命活动和土壤中有机质的积累,导致土壤和流水中有机酸的含量较高,为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喀斯特地貌会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哪些影响?一方面:喀斯特地区奇特的地貌景观可以作为旅游资源加以开发利用,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地理高三知识点手写笔记
地理高三知识点手写笔记一、自然地理1. 地球与地理- 地球的形状和结构地球是近似椭球体,由地核、地幔和地壳构成。
- 地球的运动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自转导致地球的昼夜交替,公转决定季节的变化。
2. 大气圈与气候- 大气圈的组成大气圈由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中间层、热层和外层等组成。
- 气候的形成及影响因素气候形成受纬度、地形、海洋和气象要素的影响,气候类型多样化。
3. 水资源与水循环- 水的分布与特点地球的水资源主要以海洋、湖泊、河流和冰雪等形式存在。
- 水循环过程水循环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和地表径流等环节。
4. 地表水与地下水- 地表水资源地表水包括江河湖海、地表蓄水和冰雪等。
- 地下水资源地下水主要储存在地下水层和含水土层中,是人类重要的淡水资源。
5. 岩石与土壤资源- 岩石的分类与特点岩石可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特性。
- 土壤的类型与特点土壤根据组成与发育过程可分为砂质土壤、壤土和粘质土壤等。
二、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 人口分布与迁移人口分布受地理环境的制约,人口迁移受经济、社会和政治因素的影响。
- 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是人口从农村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城市化率代表城市化的程度。
2. 经济地理- 经济地理的研究内容经济地理主要研究地理环境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
- 区域发展与经济联系区域发展受经济联系和区位优势的影响,存在区域经济差异。
3. 农业与农村- 农业类型与农业区划农业类型包括种植业、畜牧业和渔业,农业区划根据农业资源和气候条件划分。
- 农村发展与农民问题农村发展受政策、经济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农民问题涉及土地、收入和社会福利等。
4. 工业与城市- 工业类型与工业布局工业可以分为重工业和轻工业,工业布局与资源、市场和交通有关。
- 城市类型与城市规划城市类型包括政治中心城市、工业城市和港口城市,城市规划涉及土地利用和交通布局等。
5. 交通与通信- 交通运输方式交通运输方式包括公路、铁路、水运和航空等。
高三高考地理知识点汇总
高三高考地理知识点汇总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关注的是人类与地球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
在高三高考地理考试中,掌握地理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是高三高考地理知识点的汇总。
1. 自然地理知识点:1.1 地球的构造与地壳运动:- 地球的内部结构:包括地核、地幔和地壳。
- 地壳运动:指地壳板块的运动,包括构造力和地质构造。
1.2 气候与气象:- 气候与气象的区别:气候是长期的平均天气状况,而气象是短期天气现象。
- 气候要素和影响因素:包括温度、湿度、气压、风等要素,以及纬度、海洋和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1.3 水文地理:- 水资源与水循环:包括地下水、地表水和大气水,以及水的蒸发、降水和径流等过程。
- 水文地貌和河流发育:包括湖泊、河谷、瀑布等地貌,以及河流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1.4 生物地理:- 生物分布和生物群落:包括植物和动物在地球上的分布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 自然保护区和生物多样性:包括国家级和国际级的自然保护区,以及保护物种多样性的重要性。
2. 人文地理知识点:2.1 人口与城市:- 人口分布与人口变动:包括人口密度、人口增长率和人口迁移等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 城市化与城市发展:包括城市化的定义和特征,以及城市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2.2 经济地理:- 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包括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定义和特征,以及产业布局的规律。
- 区域发展与区域差异:包括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区域发展差异,以及区域规划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等议题。
2.3 基础设施与交通:- 交通运输和通讯:包括陆路、水路、空路和管道运输的特点和发展,以及通讯技术的进步和应用。
- 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规划:包括交通网络和城市布局的相互关系,以及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2.4 全球化与环境问题:- 全球化的定义和影响:包括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和全球化环境等方面。
- 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包括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及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等重要问题。
高中地理必背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背知识点总结高中地理必背知识点总结(1)位置:①经纬度位置:(100E-140E)(10S-20N)②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是亚洲和大洋洲的过渡地带(2)范围:东南亚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是亚洲纬度最低的地区。
(东南亚的主要国家:中南半岛—唯一的内陆国:老挝马来群岛东南亚面积最大、人口最多、一国跨两洲的国家——印度尼西亚(“千岛之国”)).二、自然环境特征1.地形特征: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半岛北部地势较高,山脉呈掌状向南展开。
大河下游和河口为冲积平原。
(河流水文特征:由北向南流,流域面积小,落差大、水能丰富)马来群岛——山地为主,起伏较大。
地势高峻,沿海有狭窄平原。
多火山、地震。
2.气候特征:中南半岛——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雨量较少的内部平原和河谷地区为热带草原景观;向南伸出的马来半岛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降水丰富,形成热带雨林景观。
马来群岛——以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为主3.板块活动与地质灾害:东南亚地处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三大板块交会处,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
三、居民和经济1.东南亚人口密度大,华侨人数多;华侨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2.农业:①农业生产的条件:东南亚位于热带,光照强、热量充足;降水丰富,火山灰形成的土壤肥力高→盛产稻米和多种热带经济作物。
②主要物产:稻米、橡胶、油棕、金鸡纳、蕉麻、椰子、锡矿、石油等。
还有丰富的森林资源。
(主要稻米出口国:泰国、缅甸、越南;橡胶最大产地:泰国;棕油最大产地:马来西亚;椰子最大产地:印尼(生产)、菲律宾(出口);蕉麻最大产地:菲律宾)③开辟了热带种植园农业,提供了大量的工业原料。
(→单一的殖民地经济:只生产一种或几种的少数农作物。
3.东南亚各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制造业(一般发展劳动密集且资本周转较快的轻纺工业和装配型工业);扩大农矿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旅游业)4.现存的问题:资金和技术对外国的严重依赖,生态环境恶化,地区之间、尤其是城乡之间差别扩大等。
高三高考地理知识点归纳
高三高考地理知识点归纳地理作为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学科,在高三的学习中,对于高考来说,了解和掌握地理的知识点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高三高考地理知识点的归纳:一、自然地理知识点1. 地球的形状和结构:地球的形状为近似于椭球体,结构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2. 大地构造和板块运动:了解地球表层的构造,包括大陆板块和海洋板块,以及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运动。
3. 地球的水资源和水循环:掌握地球上的水资源分布,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并了解水循环的过程。
4. 自然气候区划和气候要素:掌握地球的气候分区和气候要素的概念,如温度、降水和风等。
5. 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了解自然灾害的分类和成因,并学习如何进行防灾减灾的措施。
二、人文地理知识点1. 人口与城市:了解人口的分布、迁移和增长等问题,以及城市化进程和城市规模等相关概念。
2. 农业与农村发展:掌握农业发展的特点和模式,了解农村发展问题以及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
3. 工业与城市发展:了解工业化的过程和现代工业的特点,以及城市化和城市发展的关系。
4. 交通与运输:了解交通运输的发展和运输方式的分类,以及交通运输对地理格局的影响。
5. 文化和旅游:了解各地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以及旅游业对地方经济的影响。
三、区域地理知识点1. 中国地理:精通中国地理的自然和人文特点,包括自然地理分区、经济区划和人口分布等。
2. 世界地理:了解各大洲、各国家和地区的地理特点,包括地势、气候、自然资源和人口等。
四、地理方法和工具1. 地图阅读和制作:掌握地图的读法和解读方法,包括各种地图类型和符号的理解。
2. 地理信息系统(GIS):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能够运用GIS进行地理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五、综合知识点1. 可持续发展:了解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方法,考虑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平衡。
2. 全球化与地方发展:了解全球化对地方经济、文化和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应对全球化的挑战。
以上是高三高考地理知识点的归纳,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点,同学们将能够更好地应对高考地理科目的考试要求,为自己的高考取得好成绩奠定坚实的基础。
高三地理总复习资料
高三地理总复习资料高三地理总复习资料地理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到地球的自然环境、人类活动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高三的复习中,地理作为一门重要科目,需要我们对各个知识点进行全面的掌握和理解。
下面,我将为大家总结一些高三地理总复习资料,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
一、自然地理1. 地球的结构与地壳运动:地球由固态的地壳、流动的地幔以及核心组成。
地壳运动包括构造运动和地貌运动,构造运动主要有地震和火山活动,地貌运动主要有风蚀、水蚀和冰蚀等。
2. 地球的内外圈层结构:地球的内部结构主要包括地核、地幔和地壳。
地球的外部结构主要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3. 地球的水资源:地球的水资源主要包括河流、湖泊、地下水和海洋。
其中,地下水是最重要的淡水资源,需要合理开发和利用。
4. 气候与气象: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而气象则是短期的天气变化。
气候受到纬度、海洋、地形和气候要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二、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人口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重要的资源,城市化是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
城市化带来了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变化。
2. 农业与工业:农业是人类最早的生产方式,工业是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重要标志。
农业和工业的发展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3. 交通与通信:交通和通信是城市化和工业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交通方式包括陆路、水路、铁路、航空等,通信方式包括电话、互联网等。
4. 区域发展与城市规划:区域发展是指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发展,城市规划是指城市的布局、建设和管理。
合理的区域发展和城市规划能够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环境地理1. 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环境问题包括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地退化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破坏未来世代的发展能力。
2. 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自然灾害包括地震、洪水、台风和干旱等。
防灾减灾是指采取措施减少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和环境的破坏。
地理高三必背基础知识点
地理高三必背基础知识点(一)1.我国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线大体以黑龙江的黑河市和云南省腾冲市划一条直线为界,该线东南部人口多,该线西北部人口少。
2.地势阶梯界线(1)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界线:西起昆仑山脉,经祁连山脉向东南到横断山脉东缘。
(2)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界线:由东北向西南依次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3.地形界线(1)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界线:大兴安岭。
(2)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界线:太行山脉。
(3)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界线:巫山。
(4)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界线:横断山脉。
(5)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界线:天山山脉。
(6)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界线:昆仑山脉。
(7)黄土高原和汉水谷地界线:秦岭。
(8)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界线:祁连山脉。
(9)四川盆地和汉水谷地界线:大巴山脉。
(10)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界线:古长城。
(l1)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界线:淮河。
4.气候界线(1)l月0℃等温线(也是亚热带与暖温带及高原气候区分界线):大体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
(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界线):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
(3)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界线):从大兴安岭西坡经过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脉东部。
(4)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界线):大致通过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到冈底斯山一线。
5.河流界线(1)外流区和内流区的界线:北段大体沿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比较接近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分水岭:巴颜喀拉山脉一秦岭。
(3)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南岭。
(4)澜沧江与怒江的分水岭:怒山。
(5)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诸河流域的分水岭:武夷山。
6.三大自然区界线(1)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整理
高三地理复习知识点梳理
【篇一】
一、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对 运发达(对商品农业影响大)
政策:国家政策的支持(扶持、鼓励)
科技:科技水平高或科技发达
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劳动力工资低
工业基础:工业发达,工业基础雄厚
3.自然对农业的不利的区位因素
洪涝、干旱、台风、春季低温、寒潮等气象灾害;热量、光照、
) 交通:临海或海港、临河湖或河流交汇处、临铁路高速公路或航空港,交通便利
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密集型工业
技术:科教发达或临近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劳动力素质高──
技术密集型
农业基础:临近商品粮基地或农业产区,农业基础雄厚或农业发达
3.社会因素
等
;自来水厂布局在居民区的水源地上游或河流上游地区
距离居民区、农田的远近:占地面积小无污染的工业,布局在城区;用地规模较大、污染较轻的工业可布局在城市的边缘或近郊地区;严重污染难以治理的大型企业,宜布局在远离市区的远郊或郊外
生态环境:工业布局应远离生态环境脆弱地区
三、城市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
地形: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出:地形平坦开阔
源
其他因素:①是否是政治、宗教、军事中心②是否是旅游、科技中心(新因素)
四、交通线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
地形地质:
①平原:限制少,少占好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建设、城镇发展的关系
②山地:尽量沿等高线修筑,尽量避开地形地质复杂的地区(隧道避开断层,陡坡上修成“之”字型弯曲或开凿隧道)
投资、
)
①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或革命老区经济发展
②促进资源的开发、带动沿线经济的发展
③国境铁路、公路、高速公路有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发展边境
贸易)
五、交通运输网中点的区位因素分析
(一)港口的区位
1.自然条件
量大
财、
(二)汽车站的区位
汽车站区位选择的总原则是能够限度地方便旅客,即:①路宽,与市内外交通联系方便;②地形平坦面积较大;③工程量。
(三)航空港的区位
1.自然条件
地形:平坦开阔、坡度适当,保证排水
地质:有良好的地质条件,地基要稳,坚实
气候:少云雾、大风、暴雨天气日数
2.社会经济因素
关(
工程造价低;盆地、洼地地形建水库库容量大
2.选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尽量避开断层、喀斯特地貌等,──原因:防止诱发地震、滑坡
3.考虑占地搬迁状况,尽量少淹没良田和村庄
八、卫星发射基地的区位分析
1.自然因素
气象条件:天气晴朗,大气透明度好,便于对卫星跟踪观察
初速度:地球自转的速度──纬度低,初速度大(如建设中海南
(
九、卫星着陆基地的区位分析
气象条件:天气晴朗,大气透明度高好,便于对航天器的跟踪观察。
地形条件:地形平坦、开阔,少河流峡谷,有利于航天器或航天
员的安全和便于目标搜寻
人口密度:地广人稀或人烟稀少,不干扰居民生活
十、发展海洋水产业的区位分析
1.大陆架宽、浅,水温适宜,阳光充足,有利于生物光合作用
:
(旅
之间的距离)
C.环境承载量:旅游活动容纳的能力(容人量)大或小。
3.旅游业:媒介
A.地区接待能力:强或弱
B.交通位置及通达性:直接影响游客和数量
十二、商业街的区位分析
市场:城市几何中心,商业活动范围大──一般以零售为主
交通:市区环路或高速公路边缘或街角处,交通便利──一般以
1.受地球形状的影响,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两极为0,南北纬60°的线速度为赤道处的一半,任意纬度的线速度为该纬度的余弦值乘以赤道处的线速度。
2.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两极为0外,各纬度都相等,均为15°/
小时。
3.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随地球在绕日公转轨道上的位置而不断变化。
位于近日点(1月初)时速度最快,位于远日点(7月初)时速度最慢,平均线速度为30千米/秒,平均角速度为1°/日。
相切、相离(极圈上出现极昼或极夜);平分赤道(即赤道与晨昏线的两交点经度相差180°,即赤道昼夜平分);与各经线既可斜交,也可重合。
(6)晨昏线把相交的各纬线圈分为昼弧和夜弧,根据昼弧和夜弧的长度(所跨经度)可确定该纬线的昼夜长短;如果与各纬线垂直,则
晨昏线必定通过南北两个极点,且该日全球昼夜平分。
2.把握好时间点的转换。
转换时的注意事项主要有:
(1)赤道上昼夜始终平分,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位置可以通过时间计算(6时、18时)或通过经度判读在新图中找到。
时、0
断、各地地方时的推算、各地太阳高度的推算和比较、昼夜长短变化及与图示时间相关的地理现象的判断等。
3.等太阳高度线图的判读应注意:
(1)等太阳高度线图的中心点为太阳直射点。
(2)一般来说,等太阳高度线图中的圆圈就是太阳高度为0°的等太阳高度线,即晨昏线;图中所示的半球全部为昼半球。
太阳直射经线以东的半圆为昏线,以西的半圆为晨线。
在有数值标注的图上,如果其的圆圈并不表示太阳高度为0°的等太阳高度线,就不是晨昏线。
这种局部图表示的只是昼半球中太阳高度比较大的一部分。
(北),北(
(北)
2.确定气旋前后方向:先在图中用一个箭头表示气流前进方向,箭头指向北逆南顺,气流的前进方向为前方,反之为后方。
3.判断锋面性质:气旋东部气流来自较低的纬度,气温较高,当它向高纬移动时,遇到来自较高纬度的冷空气就形成了暖锋。
同样的,气旋西部气流来自高纬度地区,向低纬运动时遇到来自较低纬度的暖
空气而形成冷锋。
即“东暖西冷”,南北半球都一样。
4.判断雨区位置:雨区主要位于冷气团一侧,故暖锋雨区在锋前,冷锋雨区在锋后。
6.判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的三个突破口
岩。
低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新。
3.根据岩层的接触关系确定:岩浆岩可以按照其与沉积岩的关系来判断,喷出岩的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侵入岩晚于其所在的岩层。
变质岩是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而这多是在岩浆活动的影响下形成的,因而变质岩的形成晚于与其相邻的岩浆岩。
4.根据海底岩石形成和扩张过程判断:如果是海底岩石,则离海岭越近,其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晚,离海岭越远,其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早;或者说离海沟越近,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早,离海沟越远,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晚。
注意进行上述判断时参照的必须是同一个海岭或者海沟。
降水雪线高度与降水量成反比,降水量小,则雪线高度高;降水量大,则雪线高度低。
如副热带地区降水少,雪线,为5000—6400米;赤道地区降水多,雪线高度一般为4400—4900米。
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背风坡降水少,雪线高。
如喜马拉雅山南坡雪线为4600米,北坡雪线则高达5800米。
地貌地形对雪线高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坡向、坡度等方面。
如阳坡气温高,冰雪消融量大,阴坡则相反。
地形陡峭的地方不易积雪,陡坡雪线较高,缓坡则相反。
气候气候变化直接影响雪线高度,气候变暖则雪线上升,气候变
度。
(3)震源深浅:震源越浅,烈度越大。
(4)地质构造:地面有断层处,烈度比震中距相同的其他地区烈度大。
(5)地面建筑:危房或质量差、抗震性差的建筑物处烈度大。
(6)人口密度:人口、建筑物密集区比人口稀少、建筑物少的地区烈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