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船和风筝》教案.docx

合集下载

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3篇)

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3篇)

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精选3篇)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精选3篇)作为一位出色的教职工,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的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精选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三册20课《纸船和风筝》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纸船”和“风筝”是松鼠和小熊友谊的纽带。

故事动人之处在于。

当松鼠和小熊因为一点小事吵了一架之后,他们表现出的内心的失落感和难忍的痛苦,以及修补裂缝的独特方式和感人场面。

二年级的学生对课文朗读,有着浓厚的兴趣,并喜欢模仿。

学生们能结合简单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在朗读中表达自己的感受,同时也具有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的评价欲望。

1、稳固所学字词,会写“祝、福、幸、句”四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感受。

一、谈话导入。

老师想和你们交个朋友。

瞧!我还带来了见面礼。

送礼。

我们来一起去学习一篇课文吧!板书:纸船和风筝,齐读课题。

二、稳固复习。

课题读得真响亮,看把小松鼠都吸引来了,你瞧,他给大家带来了什么?你愿意读吗?(出示生词。

)山顶山脚小溪风筝纸船松果草莓纸条幸福快乐漂流飘荡三、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板画。

大家表现真出色,为了奖励大家,老师带小朋友们去一个好玩的地方。

这儿美吗?(2)贴房子。

请大家读读第一自然段,看看他们的家应该各建在哪里呢?你们看它们多开心呀!你们想不想知道它们为什么这么开心呀!那就快快翻开书到课文的第二至六自然段找一找答案吧!2、学习第二至六自然段。

(1)谁知道它们为什么这么开心呀?谁知道他们俩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2)区别“漂”和“飘”。

纸船漂呀漂,漂到了小熊的家门口。

用手势演一演:“漂呀漂、飘呀飘”读一读这两个句子。

风筝乘着风,飘呀飘,飘到松鼠的家门口。

说一说发现。

总结。

(3)重点学习三、五自然段,体会松鼠和小熊快乐的心情。

《纸船和风筝》的教案及教学反思(推荐18篇)

《纸船和风筝》的教案及教学反思(推荐18篇)

《纸船和风筝》的教案及教学反思〔推荐18篇〕篇1:《纸船和风筝》教案及教学反思《纸船和风筝》教案及教学反思《纸船和风筝》是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三册的一篇课文。

本课讲的是小熊和小松鼠通过纸船和风筝表达祝福,传递谅解,同时告诉我们在与朋友的相处中也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宽容。

这个生动感人的童话故事,只要带着一颗童心,带着对真挚友谊的向往去朗读,一定会受到深深的感染。

教学目的:⒈学会本课16个生字。

⒉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

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⒋通过读文,知道朋友之间应互相关心,互相宽容。

设计理念:⒈学生是学习和开展的主体,合理运用情境教学法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加深印象,进步效率,还能在情境中“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会焕发无穷的活力。

由于二年级学生年龄较小,情境学习更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⒉要促进学生语言和精神的协同开展,必须花足够时间,让学生充分地读。

读得充分,课文中的形象就鲜活起来,课文中的情感就能流动起来,课文中的语言也会积淀并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

本节课将读贯穿于教学的始终,采用多种的朗读形式:个人读,同桌互读,评价读,品味式读,交流式读等,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内心的独特感受,使学生在读中考虑,读中体验,读中感受。

3.力争通过读书理论,可以使学生向往美妙的情感,感受到语言的'特点和阅读的乐趣。

给孩子一些时机,让他们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点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们自己向前走。

详细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醒课题1、讲故事,边放Flash边听边考虑这个故事讲了什么?2、学生交流3、老师总结:〔这个故事讲的是小松鼠和小熊刚开场通过纸船和风筝成了好朋友,后来他们俩因为一点小事吵了一架,纸船和风筝又使他们和好。

〕4、揭题《纸船和风筝》5、指名读课题,〔指导“风筝”的“筝”是读轻声的〕二、体验角色1、请出两个小动物〔小松鼠和小熊〕2、跟小动物打招呼3、请小朋友自由选择自己喜欢扮演的小动物。

《纸船和风筝》教案(通用5篇)

《纸船和风筝》教案(通用5篇)

《纸船和风筝》教案(通用5篇)教师在写教案时,一定从实际出发,要充分考虑从实际需要出发,要考虑教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该简就简,该繁就繁,要简繁得当。

下面是关于《纸船和风筝》教案,欢迎参考!《纸船和风筝》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3、使学生在诵读中悟情,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教学重点难点: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松鼠和小熊之间的友谊。

教具准备:1、课件。

2、生字卡片。

3、小熊、松鼠、风筝、纸船的贴图。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揭示主题。

1、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20课,请小朋友们注意看老师写课题(板书课题)。

谁来读给大家听?2、学生读课题后点评,“你的声音真洪亮,而且还把‘风筝’的‘筝’读成了轻声非常准确”。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3、(师指板书):那纸船和风筝给我们带来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请同学们轻轻打开书。

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生字音,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听明白了吗?二、初读课文,认字品句。

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生字音,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1、师总结:小朋友们读的可真认真,你们看(屏幕出示4个重点句子),这几句话包含了很多生字,能不能读好呢?自己先试试看。

1)他想了想,就扎了一只风筝。

2)松鼠一把抓住风筝的线一看,也乐坏了。

3)风筝上挂着一个草莓,风筝的翅膀上写着:“祝你幸福!”4)可是有一天,他们俩为了一点小事吵了一架。

1、谁愿读给大家听?(点名读句子)你愿读哪一句?生读句子注意“扎”2、师:生字在句子里都认识,你们瞧,生字宝宝又跑到了我的风筝上去了。

(“坏、受、扎、幸、福”5个生字)要想把这些风筝成功地放飞到蓝天上,必须想出记住生字的好办法才行。

四人一小组快点想想记字方法吧。

四人小组讨论,师参与其中。

3、学生汇报识字好办法(真是个好办法,你的大风筝飞起来了,看,它还送给你两个大气球呢,会读这两个词吗?领着大家读。

《纸船和风筝》教案(精选16篇)

《纸船和风筝》教案(精选16篇)

《纸船和风筝》教案(精选16篇)《纸船和风筝》篇1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故事内容,感知小棕熊和红松鼠之间的友情。

2、借助图片理解故事内容,并根据前半段故事尝试续编故事情节。

3、体验宽容和谅解别人的情感,感受道歉所需要的勇气。

活动准备:1、小棕熊和红松鼠的手偶(或图片)。

2、教学挂图:《49只风筝和49只纸船》。

3、故事磁带、录音机。

4、幼儿已学会唱歌曲《好朋友》。

活动过程:(一)教师讲述故事的前半段。

引起幼儿对故事的兴趣。

1、教师:今天,来了两位新朋友,他们是谁呢?2、教师出示小棕熊和红松鼠手偶,讲述《49只风筝和49只纸船》故事的前半段。

3、教师:故事里有谁?小棕熊和红松鼠住在哪里?他们会做什么事让朋友高兴?(二)教师引导幼儿尝试仿编故事。

1、教师:可是有一天,两个好朋友为了一点小事吵了一架,结果,谁也不让谁。

山坡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也不再有漂流的纸船。

小朋友,你有什么办法能让他们俩和好呢?2、教师组织幼儿讨论,鼓励幼儿想出各种让小棕熊和红松鼠和好的办法,尝试仿编故事结尾。

(三)集体欣赏故事结尾。

了解故事内容。

1、教师讲述故事结尾,鼓励幼儿说说:小棕熊和红松鼠后来是怎样和好的?2、教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3、教师小结:两个小朋友遇到不开心的事,要互相关心、互相体谅,那样大家才能快乐。

(四)出示教学挂图,带领幼儿完整地欣赏和阅读故事。

引导幼儿看图阅读故事,鼓励幼儿根据画面和教师的身体语言参与讲述故事内容。

(五)集体完整的欣赏故事录音。

(六)表演音乐活动“好朋友”。

随着音乐的节奏,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边唱歌边两两结伴表演《好朋友》”,让幼儿感知体验同伴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快乐情感。

活动延伸:1、区域活动:在美工区,提供正方形纸、长方形纸等让幼儿进行折纸船做风筝等活动。

2、家园共育:请幼儿与家长一起利用节假日去放风筝。

活动反思:本次活动是一个生成活动,没有教学挂图的。

这对于一个刚刚升入大班的幼儿单单倾听故事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根据故事的内容,我自制了几张故事图片。

《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优秀8篇)

《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优秀8篇)

《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优秀8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辛苦为朋友们带来的8篇《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可以帮助到您,就是牛牛范文小编最大的乐趣哦。

纸船和风筝的优秀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复习生字词,会写“幸、福、扎、抓、句”5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7~11自然段。

体会松鼠和小熊因一件小事而争吵,陷入失去友谊的痛苦,后又鼓起勇气,相互伸出友谊之手,重拾友谊之后的感人之情。

3、初步理解友谊的意义,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学习重难点:体会朋友之间闹别扭时的难过、失落、以及云开雾散时的兴奋、激动。

学会怎样交朋友,珍惜身边的朋友。

融课堂于孩子的生活中。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新课文——(生齐读课题)。

出示小黑板。

谁愿意来读读这些排好队伍精神饱满的词语宝宝呢?2、你能用这个句式:()和(),让()和()成了好朋友?说说上节课你所了解的故事吗?(二)区分“漂流”、“飘荡”出示短语:漂流的纸船、飘荡的风筝。

(“漂”和“飘”着重描出)1、指生读一读这两个短语,发现了什么秘密吗?2、能不能把这两个字换一换位置,为什么?3、师小结;强调这两个字的不同4、生有感情地朗读。

(三)学习第7段1、过度语:是啊,纸船和风筝让它们成了好朋友,正当它们沉浸在这幸福和快乐之中的时候,这快乐却没了。

导读第7段。

2、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问:你从那些词中听出来的?(用难过的心情读)(四)学习第8、9自然段1、松鼠和小熊吵架之后,它们各自的心情又怎样?2、让我们带着难过的心情读读这两个自然段。

3、既然吵架了谁也不理谁了,可是老师不明白为什么他们还是每天扎风筝,折纸船。

这又是为什么?(生答)追问:为什么不好意思呢?(五)学习10、11自然段1、指名读10段,读后问:小松鼠怎么做了?理解并指导朗读:小松鼠再也受不了。

纸船和风筝【教案】

纸船和风筝【教案】

纸船和风筝【教案】第一章:纸船的制作与意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纸船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2. 让学生理解纸船的象征意义。

教学内容:1. 纸船的制作步骤:准备材料、折叠纸船、绘制图案、添加装饰。

2. 纸船的象征意义:友谊、祝福、希望。

教学活动:1. 教师演示纸船的制作步骤,学生跟随操作。

2. 学生自由发挥,绘制图案和添加装饰。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纸船的象征意义,分享自己的感受。

第二章:风筝的起源与发展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风筝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让学生知道风筝的基本结构。

教学内容:1. 风筝的起源:中国古代的风筝文化。

2. 风筝的发展历程:传统风筝的种类和特点。

3. 风筝的基本结构:机身、尾巴、线。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风筝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学生倾听并提问。

2. 学生观察风筝的图片,了解不同种类的风筝。

3. 教师展示风筝的基本结构,学生跟随模仿。

第三章:风筝的制作与放飞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风筝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2. 让学生学会风筝的放飞技巧。

教学内容:1. 风筝的制作步骤:准备材料、搭建框架、粘贴纸张、绘制图案。

2. 风筝的放飞技巧:选择场地、调整风筝、控制线绳。

教学活动:1. 教师演示风筝的制作步骤,学生跟随操作。

2. 学生自由发挥,绘制图案和添加装饰。

3. 教师教授风筝的放飞技巧,学生练习放飞。

第四章:纸船与风筝的故事分享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故事了解纸船和风筝的象征意义。

2.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纸船与风筝的故事:友谊的传递、祝福的传递。

2. 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自己的纸船和风筝故事。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述纸船与风筝的故事,学生倾听并分享感受。

2. 学生分组讨论,创作自己的纸船和风筝故事。

3. 学生向全班分享自己的故事,进行互动交流。

第五章:纸船和风筝的艺术欣赏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纸船和风筝在艺术领域的应用。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小学语文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精选5篇)

小学语文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精选5篇)

小学语文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精选5篇)小学语文纸船和风筝篇1【教学内容】《纸船和风筝》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五组的一篇课文。

【教材分析】《纸船和风筝》是一篇感人至深的童话故事。

纸船和风筝带着问候,带着祝福,带着浓浓的真情,在山顶和山脚架起了一座七彩的友谊长桥。

纸船和风筝让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成了维系、发展他们友谊的纽带。

本节课,重在引导学生学习前六个自然段的内容,体会小熊与小松鼠获得友谊的幸福。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第一学段中指出: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古诗,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基于对课标和教材的认识,教学本课时,主要以“学生学习策略的有效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并有的放矢地渗透识字方法。

同时采用多种形式细读文本,体会小熊与小松鼠获得友谊的幸福,通过阅读体验,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感受“拥有朋友,一生幸福”的人生真谛。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准确认读8个生字,会写“坏、祝、幸、福”四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1、利用形声字的特点,区分同音字“漂”与“飘”的用法。

2、能抓住重点词语“乐坏了”,体会小熊和小松鼠收到礼物时的喜悦心情,并积累好词好句。

3、善于与他人进行讨论,交流自己的读书感受和想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感受故事中角色的感情,明白“拥有朋友,一生幸福”的道理。

【教学重点】1、交流积累识记生字的方法,培养识字、写字能力。

2、在自主读文的基础上,体会小熊和小松鼠获得友谊的幸福,并积累好词好句。

【教学流程】一、课前检测,有效识字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故事的名字叫——纸船和风筝。

教师板书课题。

2、出示本课词语,进行课前检测。

(1)同桌互相词语读。

(2)当小老师带大家读词语。

相机正音:“扎”,借助及图片,明白多音字可根据它的意思来选择它的读音。

《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4篇

《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4篇

《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篇1一、初解“和”字1、小朋友们,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从形成到现在有着悠久的历史,任何一个看似平常的字背后或许都蕴藏着许多有趣的故事和特殊的含义呢!2、比如,这个简简单单的“和”字,板书。

3、小朋友,什么情况下我们会用到这个“和”字呢?如:你和我等,说得是人。

小花和小草,这是物。

跳高和跑步,这是运动项目……两个同类的词都能用“和”联系起来。

4、生自由地说一说。

二、读文找“和”1、今天咱们来学习的这篇课文与“和”字就大有联系呢!2、请小朋友们读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或请教小伙伴。

想一想你能从课文里找到几对“和”。

3、生自由读课文。

同桌互相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4、出示课文生字词语,请生个别读,读得好的做小老师领着大家读一读,读不好的请小朋友提提意见。

5、这些词语宝宝可调皮了,一不注意它们都跑回句子妈妈怀里去了,你还能认识它们吗?出示带生字词的句子,请生读一读。

6、小朋友们真能干,这么快就学会了这么多的生字宝宝,接下来就考考小朋友们的眼睛亮不亮了,小脑筋动得快不快了,快速读课文你从课文里能找到几对“和”呢?7、生汇报。

预设:纸船和风筝、松鼠和小熊、山顶和山脚、松果和草莓、快乐和幸福、漂和漂、折和扎、放着和挂着、拿和抓……据生答板书。

三、细品“和”乐1、你能用黑板上这些词根据课文内容说一两句话吗?2、预设:纸船和风筝让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

课文里有句话和你们说得很像,出示句子:纸船和风筝让他们俩成了好朋友。

3、松鼠和小熊一个住在山顶,一个住在山脚,这普普通通的纸船和风筝居然能让两个隔得那么远的小动物成了好朋友,这是怎么回事呢?莫非这两样东西有着神奇的魔法?4、让我们仔细研究下课文的2-5自然段,相信大家肯定能找到答案。

5、出示2-5自然段。

请生自由读读课文,思考:纸船和风筝给松鼠和小熊分别带去了什么?a、纸船(2-3)1、纸船给小熊带去的是快乐(松果)。

你从哪知道的?2、出示句子,请生个别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 23 课《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课题纸船和风筝单元第七单元学科语文年级二年级情感态度和价 1.学会认读 11 个生字,能够正确书8 个汉字。

值观目标 2.过程与方法:(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 2)借助资料体会课文中人物的开心和失落的心情。

目标1.熟悉课文脉络及描写的主要内容。

能力目标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知识目标理解词语,学会本课生字词及正确读法。

重点 1.识字、写字。

2.能借助“写话卡”写话,送出自己的祝福。

难点 1.读懂课文,了解故事内容。

2.课文内在人文因素的把握,即:如何让学生感受到文中人物的幸福、失落、痛苦、喜悦之情,从而体会友情的珍贵。

学法问题学习教法师生互动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导入新课教师活动1. 出示“纸船” 的图片,让学生回答这是什么。

你们会叠吗?你们觉得它可以做什么呢?(演示第2、 3 张幻灯片)学生活动回答问题:纸船。

不同的回答:可以装饰我们的屋设计意图以学生喜欢的话题切入主题。

出示“风筝”的图片,让学生回答这是什么。

看到它会想到什么?子等。

回答问题:风筝。

想到了自己放风筝时的乐趣等。

2.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纸船和风读课题《纸船和让学生知道筝的故事——《纸船和风筝》。

(演示第 4 张幻灯风筝》。

学习的内容。

片)讲授新课一、初读感知1. 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演示第5-8 张幻灯片)(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

让学生在轻zhé zhǐ zhānɡ zhù松的状态中识记生字。

折纸张祝z ā zhuā dàn kū扎抓但哭(2)说一说这些生字偏旁是什么?“祝”的偏旁是“礻” “张”的偏旁是“弓” “哭”的偏旁是“犬”“纸”的偏旁是“纟”(3)指导生字的笔顺。

以“纸”、“祝”为例指导。

2.学习组词。

小组内合作学习,扫除生字、词障碍,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解决。

出示词语: A. 教师领读 B. 男女生比读C.同桌互读。

二、精读领悟1.这篇课文主要讲述的是什么事情?(演示第让学生明白9张幻灯片)课文讲述的这篇课文主要说的是住在山上的(松鼠)和住故事内容。

在山脚的(小熊)通过(折纸船)和(扎风筝)来传递友谊的故事。

2. 课文分为几部分?每个部分分别讲述了什么事情?(演示第10 张幻灯片)让学生学会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1):讲松鼠和小熊分别住在山上和山脚。

第二部分(2-6 ):纸船和风筝让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

第三部分(7-9 ):松鼠和小熊吵架后,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

第四部分( 10、 11):松鼠和小熊和好了。

3.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故事是怎样发生的。

(演示第 11、 12 张幻灯片)松鼠和小熊住在一座山上。

松鼠住在山顶,小熊住在山脚。

山上的小溪往下流,正好从小熊的家门口流过。

山顶:指山或山岳的最高的部分。

山脚:山的靠近平地的地方。

知道山顶、山脚指的是山的哪里。

(1)松鼠和小熊分别住在哪呢?松鼠住在山顶,小熊住在山脚。

(2)他们两个想要见面容易吗?不容易。

体会松鼠和的不容易。

(3)小熊的家门口有什么呀?一条小溪。

4.松鼠是采用什么方法联系到小熊了呢?(演示第 13-21 张幻灯片)折纸船放在小溪里。

(1)课文是怎样说的?感受纸船在松鼠折了一只纸船,放在小溪里。

纸船漂哇漂,小溪里漂流漂到了小熊家门口。

的情景。

“漂呀漂”说明了什么?纸船在小溪里漂的时间长。

那为什么要用“漂”呢?因为纸船是浮在水面上的,所以说是“漂”。

(2)小熊看到松鼠放在小溪里的纸船了吗?看到了。

他是什么反应?乐坏了。

体会小熊快乐的心情。

纸船里放着什么东西呢?一个小松果。

为什么说是“小松果”呢?因为松果如果太大的话,纸船就载不动了。

(3)松果上有什么东西呢?挂着一张纸条。

上面写了什么?祝你快乐!( 4)小熊收到了松鼠的纸船和礼物,他是怎也想折一只纸船么想的呢?送给松鼠。

同学们,你们觉得小熊折了纸船之后能把纸船送给松鼠吗?说说理由。

不能。

因为水是从山顶流到山脚下的,纸船不能从山脚下漂到山顶上去。

小熊折纸船了吗?为什么?没有。

因为纸船不能漂到山上去。

小熊是怎么做的?扎了一只风筝。

课文是怎样说的呢?风筝乘着风,飘哇飘,飘到了松鼠家门口。

(5)纸船漂哇漂,漂到小熊的家门口。

理解“漂”和风筝飘哇飘,飘到了松鼠家门口。

这两句话中的漂/ 飘有什么区别呢?“ 飘” 的不同。

第一句话中的“漂”说的是在水上漂浮,第二句话中的“飘”指的是在空中飞。

(6)松鼠收到了小熊的风筝是什么反应?也乐坏了。

体会松鼠收到礼物时的心情。

小熊送给松鼠的是什么礼物呢?一个草莓,还有“祝你幸福!”的祝福语。

小熊的祝福语写在了哪呢?( 7)同学们,你们觉得松鼠和小熊会怎么样风筝的翅膀上。

会成为好朋友。

呢?那是什么让他们成为了好朋友呢?这时候你们觉得“纸船和风筝”是什么呢?纸船和风筝。

联系友谊的纽带。

理解纸船和风筝的作用。

5. 那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一起来读一读课文。

(演示第22-26 张幻灯片)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

(1)为什么会这样呢?可是有一天,他们俩为了一点小事吵了一架。

(2)吵架之后他们俩都做了什么?小熊很难过。

他还是每天扎一只风筝,但是不上。

松鼠也很难过。

他还是每天折一只纸船,他也不好意思把纸船放进小溪,就把纸船放到屋顶上。

吵架后小熊和松鼠是什么心情?很难过。

体会小熊、松鼠难过的心理。

为什么他们还是每天扎风筝、折纸船呢?小熊和松鼠心里都还想着对方,还想和对方做朋友。

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不好意思。

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小熊和松鼠都不怪对方,但又觉得吵架伤了对方的心,所以“不好意思”。

“把风筝挂在高高的树枝上”中的“高高”说明了什么?小熊希望松鼠可以看到他每天折的风筝,想对松鼠说“不要生气了”。

松鼠“把纸船放到屋顶上”又是为什么呢?他希望有风的时候可以把纸船吹到小溪里,漂到小熊那。

6. 过了几天之后,松鼠怎么了?(演示第27-32再也受不了啦。

张幻灯片)说明了什么?松鼠很想小熊。

体会松鼠的心理活动。

(1)松鼠是怎样做的?他在一只折好的纸船上写了一句话:“如果你了小溪。

这句话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松鼠很想和小熊和好的急切心情。

(2)松鼠看到风筝了吗?看到了。

看到风筝之后,松鼠是什么反应?高兴得哭了。

说明了什么?松鼠因为和小熊和好了而特别激动的心情。

从哪里可以看出来?他连忙爬上屋顶,取下纸船,把一只只纸船放到了小溪里。

( 3)同学们,你们想象一下,当小熊看到了一只只的纸船漂到了他的家门口,他会是什么样的体会小熊的心理。

心情?他会做些什么呢?他会很开心。

他也会把每天扎的风筝全部放飞,让它们飘到松鼠那里。

你们觉得小熊的风筝上会写些什么?松鼠,和你吵架后,我很后悔,也很难过。

以展开想象,思维拓展。

后我们再也不吵架了,做一辈子的好朋友。

(4)同学们,你们觉得松鼠和小熊以后会怎样呢?他们会开心地再做回好朋友,再也不会因为一点小事而吵架了。

(5)同学们,那你们以后应该怎样做呢?和同学在一起的时候,要团结友爱,懂得礼让,不为了小事吵架。

三、归纳总结(演示第33 张幻灯片)1. 《纸船和风筝》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因为小事吵架后又和好的故事,告诉我们,在和朋友的交往中,要宽容、大度,不能因为小事计较而吵架。

让学生学会文内容及其所蕴含的道理。

四、课堂练习(演示第34-36张幻灯片)1.我会扩词。

折(折纸)(折断)祝(祝福)(祝愿)扎(捆扎)(一扎线)2.我会读。

风筝.( zhēnɡ)抓(. zhuā)住愿( yuàn)意.3.读一读,比一比。

松鼠.( shǔ)xìnɡ祝你幸()福.哭(kū).纸船漂到了小熊家门口。

纸船漂哇漂,漂到了小熊家门口。

风筝飘到了松鼠家门口。

风筝飘哇飘,飘到了松鼠家门口。

五、作业布置(演示第37 张幻灯片)1.带感情地朗读课。

2.完成课后习题。

课堂小结《纸船和风筝》这篇课文描写了松鼠和小熊通过纸船和风筝成为了好朋友,后来,因为小事吵架后又通过纸船和风筝和好了。

告诉我们,朋友之间要相互宽容、谦让。

板书设计纸船和风筝教学反思《纸船和风筝》这篇课文以生动的语言,向小及时反思,总朋友们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纸船和风筝让结收获,发现小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

在清清的溪水里和蓝蓝不足。

的天空中也留下了纸船和风筝带去的问候、祝福、谅解和浓情,真正成了维系、发展他们友谊的桥梁和纽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