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与禅宗的人生哲学

合集下载

中国哲学人生境界的三个层次

中国哲学人生境界的三个层次

中国哲学人生境界的三个层次摘要:一、引言:中国哲学与生活境界的关系二、中国哲学人生境界的三个层次:自然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1.自然境界:顺应自然、无为而治2.道德境界:践行道德、关爱他人3.天地境界:天人合一、万物共生三、每个层次的哲学思想代表及实践意义1.自然境界:道家哲学,代表人物老子、庄子2.道德境界:儒家哲学,代表人物孔子、孟子3.天地境界:禅宗,代表人物慧能四、结论:中国哲学人生境界对现代人的启示正文:中国哲学源远流长,其思想内涵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和精神世界。

在众多哲学流派中,人生境界的讨论一直是哲学家们关注的焦点。

从自然境界到道德境界,再到天地境界,中国哲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考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方法。

首先,自然境界是中国哲学人生境界的第一个层次。

这一境界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代表性的哲学流派是道家。

道家的创始人老子和庄子都主张人应顺应自然的规律,不强求、不执着,从而获得心灵的宁静和自由。

在现代社会中,自然境界启示我们要尊重自然、保护环境,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其次,道德境界是第二个层次。

这一境界强调践行道德、关爱他人,以儒家哲学为代表。

儒家认为,人应当遵循道德规范,关爱他人,积极投入到社会事务中,以实现社会和谐、共同进步。

儒家哲学的代表人物孔子和孟子都主张仁爱、忠诚、孝顺等美德,这些美德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道德境界提醒我们要关注他人,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以建立一个更加美好、公正、和谐的社会。

最后,天地境界是中国哲学人生境界的第三个层次。

这一境界追求天人合一、万物共生,以禅宗为代表。

禅宗认为,人应当超越自我,达到与天地万物相融的境界,实现心灵的彻底解放。

禅宗的代表人物慧能提出“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强调内心的清净和超脱。

在现代社会中,天地境界启示我们要树立全局观念,关注万物共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总之,中国哲学人生境界从自然境界、道德境界到天地境界,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逐步提升人生价值的路径。

禅宗哲学人生散文

禅宗哲学人生散文

禅宗哲学人生散文禅宗哲学人生散文禅宗哲学人生散文1、随缘人生作为休闲哲学,禅宗教给我们的,除了是将每一瞬间化作永恒,尽情地去享受生活中之美好,去发现与追求生活中每一时点都可能遇到的生命“高峰体验”,不如说,它是要我们尽可能地去彻悟人生。

佛教,包括禅宗在内,其透视人生与生命存在,是基于彻底的非人类中心主义。

佛教的这种非人类中心主义,同它特有的观察宇宙本体及终极实在的独特视角有关,故而,其休闲哲学亦是独特的。

与儒家的休闲哲学奠基于社会功能主义之上、道家的休闲哲学奠基于社会冲突理论之上不同,中国佛教,尤其是禅宗,其休闲哲学植根于一种透视主义。

所谓透视主义,是将宇宙终极实在视之为一个过程,否认有绝对不变的本体,因此,一切对于价值与意义的理解,都仅仅是从某一个角度给予的解释。

佛教的透视主义表现为一种“妙有性空”观.所谓妙有性空,是说世间万物都是“有”但同时又是“空”;其中“有”非实有,“空”非虚无,而是“有”即“空”,“空”即“有”,而且宇宙的真实是“即有即空,非有非空,亦有亦空”。

宇宙本体如何可能是这种“即有即空,非有非空,亦有亦空”的存在状态呢?显然,这只能从透视主义的角度才能得以解释。

从透视主义的立场看,世间的一切,都是既存在又不存在,非存在又非不存在。

终极实在如此,作终极实在表现的另一形态的生命本体亦是如此。

从这种透视主义出发,中国佛教,尤其是禅宗,提倡一种“随缘人生”。

既然人世间的一切都是“即有即空,非有非空,亦有亦空”,那么,何必再纠缠与斤斤计较于何者为有,何者为空呢?在佛教禅宗看来,儒家的休闲哲学执着于礼乐、人间伦理等等,这是一种执着,而道家高标超越,以“无”自诩,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执着呢?因此,禅宗强调,要达到“随缘人生”的境界,关键要破执。

执包括我执与法执。

人只有在彻底破执、解除一切外部世界,包括内部心理的种种执著之后,才能有“一切放下”的胸襟与气魄。

因此,所谓“随缘人生”,实质上就是一切顺其自然。

道家人生哲理

道家人生哲理

道家人生哲理
道家的人生哲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无为而治:道家主张顺其自然,不刻意强求。

认为万物都有其自然生长的规律,人应该顺应自然,不要过度干预。

这种无为而治的思想体现了道家对自然法则的尊重和对人类行为的警醒。

2. 柔中带刚:道家提倡柔中带刚,认为柔弱胜刚强。

认为事物的发展都有其内在的规律,强硬的外表往往掩盖了内在的弱点。

而柔弱的事物则能够顺应变化,逐渐变得强大。

这种思想体现了道家对事物发展的深刻洞察。

3. 道法自然:道家认为万物都有其内在的规律,人们应该遵循这些规律,不违背自然法则。

这种思想体现了道家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也体现了其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追求。

4. 追求自由:道家追求自由,认为人们应该摆脱世俗的束缚,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宁静。

这种思想体现了道家对人类精神自由的追求和尊重。

5. 谦虚谨慎:道家主张谦虚谨慎,认为人们应该保持一颗谦虚的心态,不断学习和进步。

这种思想体现了道家对人类智慧和知识的重视,也体现了其对人类道德修养的追求。

总的来说,道家的人生哲理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追求自由、谦虚谨慎等方面,这些思想对于人类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国学智慧:老子、庄子、禅宗的人生态度

国学智慧:老子、庄子、禅宗的人生态度

国学智慧:老子、庄子、禅宗的人生态度国学智慧:老子、庄子、禅宗的人生态度老庄哲学和禅宗解决的都是人生问题。

老子的观点我认为可以这样说,物竞天择,弱者生存。

一个人要活得好,要能够成功,要怎么样呢?要软一点、要柔一点、要弱一点,要把自己放得低一点,越放得低,生命力越长久,就越能够成功。

庄子的观点是“真实而自由地活着”。

你感到自由你就是自由的,你觉得幸福你就是幸福的,不要拿别人的标准去作标准。

老子、庄子、禅刚好是一个辩证法的发展关系。

没有执迷的心思,人就自由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禅宗出现以后,一直为中国知识界所喜爱的原因。

为什么要讲这样一个题目,因为我们现在每个人都面临着的一个问题,就是人生的问题。

而在我看来,老庄哲学和禅宗解决的都是人生问题。

禅宗虽然是佛教的一个宗派,但是这个宗派很特别,这个宗派从印度传入中国以后,和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就变成了一种中国式的佛教。

而这个宗教里面产生出来的哲学,我个人认为就是一种人生哲学,而这样一种人生哲学是上承老庄的,就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产生的道家学派。

那个时代是我们民族的黄金时代,也是世界文明的黄金时代。

物竞天择,弱者生存老子、庄子、禅宗对人生的态度是什么样的呢?他们有什么区别?大体上可以这样说:老子留下的人生智慧,我觉得可以概括为四个字:弱者生存。

我们知道达尔文的进化论,它可以概括为八个字: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这个世界竞争很激烈,所有的生命体都在竞争,所以要与时俱进。

老子的观点是:天择物竞,弱者生存。

谁能活下来、谁是适者——最弱的。

“老子”的意思翻译过来是老先生,这个老先生是谁?学术界到现在也说不清楚,但是《太平御览》有个故事,说这个老先生,他也有先生,他也有老师,他的老师叫商容,故事后面说了一句:商容者不知何许人也。

这个故事说什么呢?说有一天商容病重了,老子这时候还是学生,老子就去看他,知道老师差不多要往生了,赶紧问老师点问题,再不问就问不着了。

他说:“老师,难道你就没有一点遗言,要教导学生的吗?”商容就说:“经过故乡要下车,你知道吗?”老子说知道,是教导我们不要忘本。

学习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禅宗和道教思想

学习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禅宗和道教思想

学习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禅宗和道教思想一、禅宗思想1.禅宗的起源和发展–禅宗的起源:佛教传入中国后,逐渐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禅宗。

–禅宗的发展:从达摩东来到五家七宗,禅宗在中国逐渐繁荣起来。

2.禅宗的主要思想–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强调内心的觉悟,通过顿悟达到成佛的境界。

–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强调禅宗的教学方法,不依赖于经典文字,注重口头传授和心传。

3.禅宗的重要人物和著作–达摩:被认为是禅宗的祖师,提出了“二入四行”的说法。

–慧能:禅宗六祖,提出了“顿悟”的思想,代表作有《坛经》。

4.禅宗的修行方法和实践–坐禅:静坐冥想,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觉悟。

–公案:禅宗师父用来启发学人的话语或故事。

二、道教思想1.道教的起源和发展–道教的起源:道教起源于中国本土,以黄老道家思想为基础。

–道教的发展:从道教经典的出现到道教组织的形成,道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2.道教的主要思想–道法自然:强调顺应自然规律,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无为而治:主张统治者无为而治,减少干预,让人民自发地遵守道德规范。

3.道教的重要人物和著作–老子:被认为是道教的祖师,提出了“道可道,非常道”等著名观点,代表作有《道德经》。

–庄子:道家思想家,提出了“逍遥游”等思想,代表作有《庄子》。

4.道教的修行方法和实践–内丹修炼:通过修炼内丹,追求长生不老和仙道的境界。

–道教仪式:包括道教法术、斋醮、道教音乐等,用于祭祀神灵和求得福祉。

三、禅宗和道教思想的比较1.禅宗和道教的相似之处–强调内心的修行和觉悟。

–都追求超越尘世的境界。

2.禅宗和道教的不同之处–禅宗属于佛教体系,而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

–禅宗注重顿悟,道教注重顺应自然和长生不老。

通过学习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禅宗和道教思想,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哲学和宗教的发展,以及它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习题及方法:1.习题:禅宗的创始人是谁?解题方法:回忆课本或教材中关于禅宗起源的部分,找出禅宗的创始人。

道家人生哲学

道家人生哲学

道家人生哲学道家哲学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主要流派之一,它对于人生有着独特的看法。

道家认为,人生的根本意义在于追求“道”,即追求人性本质方面的道境、自性、真意、真知、真信等,这是一种比较务实的追求。

因此,道家人生哲学重视“道”的实践,注重通达自己的内在本质,实现人生的价值,并将此视为自身的最高境界。

一、内在自觉:反求诸己,观察内心世界人们在生活中常常会感到困惑,不知道自己是谁,该去哪里,做什么才是最好的选择。

道家人生哲学认为,对于这种无从选择的情况,最好的办法是回归内心,通过内在自觉,发现自己内在的潜能,从而摆脱这种焦虑状态。

道家认为,内在自觉是实现人生意义的第一步,能够帮助我们了解自己在大自然中的定位,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从而引领自己走向正确的人生方向。

二、淡泊名利:修身养性,远离喧嚣世俗道家人生哲学的另一个核心概念是淡泊名利。

淡泊名利是追求自我完善、修身养性、舍弃功名利禄、远离喧嚣世俗等陋习的境界。

道家认为,追求名利权势只会让人陷入泥沼,没有意义。

相反,只有通过自身的修行,发现真实的自我,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和快乐。

因此,在道家人生哲学中,淡泊名利是一种摆脱世俗束缚的境界。

三、自我超越:融合天人合一,达到心灵和谐道家哲学中的自我超越是另一个重要概念。

自我超越是指融合天人合一,达到心灵和谐的最高境界。

道家认为,自我超越不是追求权势,而是在修身养性、追求“道”的过程中,将自己的心灵升华到更高的层次上,实现心灵和谐和内在完美的状态。

在自我超越的境界中,我们会发现,自己和世间万物之间存在一种微妙的共鸣,是自我和自然、自我和他者间的一种和谐境界。

四、虚心好学:不断开拓知识视野,发扬智慧道家人生哲学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是虚心好学。

道家认为,只有不断学习和开拓知识视野,才能更好地了解和把握真正的道理。

虚心好学的过程中,我们会不断发掘自己的潜能和智慧,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和自我成长进程。

五、自然和谐:顺应自然,实现内在与外在的和谐道家人生哲学中的自然和谐是另一个重要概念。

禅宗是中国道家的无为思想和印度佛教的因名学说相结合的产物

禅宗是中国道家的无为思想和印度佛教的因名学说相结合的产物

诗与禅2005美学专业刘劲松禅宗是中国道家的无为思想和印度佛教的因名学说相结合的产物,道家所追求的神与物游的“无己”、“无待”的绝对自由的境界,也正是禅宗所向往的极境.道家描述了这一境界的真实性,而禅则进一步指出了如何到达这一境界的可行方法.禅宗主张“道由心悟”,把注意力直接转向人的内心,认为唯有人的“心”是真实的,永恒的.“心”是万法的创造者,世界万物的真实来源于心的关照,正是在这种观照中,人的心灵与外部世界溶为一体,即“境.”只有在这种境中才能彻悟宇宙的奥义,人生的真谛.从本质上讲,禅宗心学是对人生自由境界的的体验,而这一自由的境界与艺术和审美的境界完全相通,所以禅宗心学本身包含了深刻的美学思想.而这一深刻的美学思想对我国古代的诗学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一、禅悟与诗悟宗教与文学本来属于不同的意识形态,它们在归趣上显然有着质的不同,然而,宗教与文学在把握方式上却有许多相似之处,它们在情感体验和直觉领悟方面也有着相通之处,禅和诗作为宗教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都需要敏锐的内心体验,都重启示和象喻,都追求言外之意,这就使它们有了相互沟通的可能。

诗与禅这两种文化的相互渗透和彼此对应中,存在着一种人类心智概念的普遍形式,在盛唐的山水诗中,“习禅的观照和审美的观照合而为一,禅意渗入山水情态之中”,这是暗合,也是明契。

中国古典文学艺术一致突出的是“韵外之旨”、“象外之意”、“体物而得神”。

而“意”与“神”并非依靠逻辑的演绎或理性思辨所能捕捉,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花非花,雾非雾”正如禅宗之不可感觉、不可智识之法性。

诗人由象得意,体物得神,亦如参禅之由“有”证“空”,由用知体,由山河大地明了清静本原;而“不著一字,尽得风流”,更是与“以心传心”、“不立文字”、“语存道失”相契合。

对此钱钟书曾指出:“禅与诗,运心所在虽二,而心之作用则一;了悟之后,禅不可言说,诗必托诸文字,然其为悟境,初无不同。

”明乎此,“说禅作诗,本无差别”,由于禅宗本是中国化最彻底的佛学,而大多数诗人深受道庄影响,并且与佛教徒来往密切,皆能谈禅。

佛教禅宗思想与人生智慧

佛教禅宗思想与人生智慧

佛教禅宗思想与人生智慧佛教禅宗思想与人生智慧(1)关键字:道悟,信仰对象,人生的智慧,禅宗思想,思想文化史,佛教禅宗禅宗从创立开始,首先强调的一个思想是: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可是关于禅的文字,是所有汉地佛教宗派经典文字最多的。

所以禅宗的超越性,不但是超越了文字,同时也是超越了不立文字,超越了一切表相的、概念的范畴。

那么到底应该如何来走入禅的境界呢?我觉得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契入:直接、不二、包容。

一般来讲,禅宗作为一个佛教宗派,必然就有一个形式,必然就要与信仰挂钩。

按我们一般人的想法,佛教是形而上的、玄之又玄的、神秘不可知的东西,但是禅没有这些!禅是直接的,超越了“距离”,首先就是“信仰的距离”,禅不存在信仰不信仰的问题。

我们学过“宗教学”、“比较宗教学”,也了解其他宗教乃至佛教信仰者的实践和修行,但是禅不强调信仰。

信仰是什么?因为觉得自己很悲弱、很无助、很无能、没有力量,我要找到能量高过我,力气大过我,智慧超过我的那么一个至高无上的对象,神也好、真主也好、菩萨或佛也好,把自己交给他,这个叫信仰。

产生信仰的先决条件中就有一种对立和距离。

神在哪里?神在天上!佛在哪里?佛在西天!释迦牟尼佛出生在2500多年前的印度,我们可以坐飞机去,但西方极乐世界,你用什么作为的交通工具可以到呢?所以禅的第一个超越,就是把卑与尊、圣与凡的对立给超越了。

那么超越了圣凡尊卑的对立之后,假名为明奘的我是否有具备佛陀所有的一切优良品质的可能性?佛陀无穷尽的智慧,无穷尽的慈悲,对生命有情无穷尽的关怀和怜悯,更纯净的爱,我们有没有?你们有没有?假如只有我有,只有上帝有,只有佛陀有,这是宗教,但是禅并不是如此。

禅说所有这些纯净的爱、智慧或者无尽的慈悲,你我他都具有,任何一个生命,只要能够脱离开遮蔽生命本质的迷惑与障碍,本所具有的优良品质就自然现前了。

这个优良的品质,不是由所信仰对象赏赐给我们的,而是我原本具足的。

试论道家思想对禅宗心性论的影响

试论道家思想对禅宗心性论的影响

试论道家思想对禅宗心性论的影响*导读: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儒、佛、道三家思想中,心性论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三家心性论既各有特点又相互关联,要厘清其中一家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儒、佛、道三家思想中,心性论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三家心性论既各有特点又相互关联,要厘清其中一家的心性论思想都不能不关注其他两家,道、儒二家作为中国本土文化,心性论思想自然有很紧密的联系,佛教作为外来宗教、外来文化,在思想、哲理、语言和思维方式等方面和中土都有差异,但印度和中国同属东方大国,又有很多共通的思想意识。

佛教在向中国传播的过程中首先是梵僧来华传译,这些梵僧往往在中国生活多年,逐渐熟悉了中国文化和风土人情,以鸠摩罗什为代表的梵僧甚至精通汉语。

他们的传法不能不考虑汉语的语言习惯和中华民族的思维习惯,他们的弘法不能无视中国的民风和习俗。

随着中土出家人的增多和中国僧团的成立,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的出家人在理解印度佛教教义、思想的过程中,原有的儒、道思想既是所知障,又必然是比附、参照和理解的依据。

佛教的东传是为化中国,事实上基于这样的原因又必然使印度佛教中国化,在佛教的中国化过程中,中国道家的思想对中国佛教的心性论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就禅宗的心性论而言,道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道本体观、自然观和无为观等方面。

*一、道与空、禅、佛道是先秦子学思潮中涌现出的首席概念,也是中国学术史上最为核心的概念。

在道家哲学中,道是最高的范畴,其主要意义是万有的本原,宇宙的实体或世界的本体。

老子首先提出与阐发道的上述哲学意蕴,庄子沿着老子的自然主义道路前进,打破本体道与现象的对立,认为道既是自本自根,又是周遍含容的,并进一步提出道无所不在的论题,说道在蝼蚁、在屎溺(《庄子知北游》)。

强调作为宇宙万物的最后根源的道既是普遍的、绝对的,又是不离具体事物而存在的、相对的。

道出于万事万物和日常生活,或者说,在万事万物和日常生活中,就能开显出道的意义和境界。

从庄子到禅宗对中国人生哲学的建构

从庄子到禅宗对中国人生哲学的建构

从庄子到禅宗对中国人生哲学的建构“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a question.”这是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中的名言,可译作“生死事大”。

对于个体而言,人生就意味着选择。

古今中西无不对生死问题予以关注。

有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生死感怀,也有“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不仅是思古的幽情,也是对生命意义的追索。

正像斯宾诺沙所说,自由人的智慧,不是对死的默念,而是对生的沉思。

但中西毕竟也有不同:比如西方重语言、解析、物;中国重玄思、感悟、情。

中国是精英文化;美国是平民文化,突出对生命的尊重,与道、佛相类。

通常认为佛教在宋以下是衰落,实际上是同儒、道的结合,在高层次上的渗透。

它重铸了中国人的人生哲学、丰富了理性思维、陶冶了审美观念。

有人说:道教是贪生的哲学,佛教是怕死的哲学。

其实不然。

儒家重死,道家重生,佛家力图超越生死。

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

”解释不同,一是避免谈死;二是说死是比生更高深的学问,生尚且不知,何以知死?儒家最具代表性的话是鱼与熊掌的譬喻——舍生取义。

庄子重生:“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自本观之,生者,喑噫物也。

虽有寿夭,相去几何?须臾之说也。

”正因为如此,故能坦然面对生死,而有鼓盆而歌的故事。

他认为:生者,始也,无始则无形,无形则无气,有气则有生,生命犹如四时之变化。

其实谈的就是有限和无限。

中西文化的本质是相同的,犹如Sandwich和陕西的肉夹馍。

当然也有不同,比如谈到具有无限意义的本体,中国人说,“道不可说”,西方人说In the beginning was word。

对于生命的认识,也有千差万别。

核心是在选择中如何实现自我的价值。

概括起来说:西方重人权、平等,强调对个体生命的尊重;儒家追求“内圣外王”,重视道德和操守,故能舍生取义,蹈死如饴。

道家以“齐物”的观念,视“生死一如”,故要求人们在有限的生命中,充分享受生命赐予的欢乐。

有哲学内涵的字

有哲学内涵的字

有哲学内涵的字在中华文化的丰富宝库中,有许多汉字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

这些字不仅代表了抽象的观念或意义,更蕴含了深厚的思想、智慧和人生哲理。

以下是几个具有哲学内涵的字,通过这些字,我们可以窥见中国古老哲学的智慧与深邃。

1、道:道是宇宙间最基本的规律和法则,它无处不在,无所不包。

在中国哲学中,“道”代表着宇宙万物的本质和规律,是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最高法则。

老子曾说:“道可道,非常道。

”这句话表达了道的深远、不可言说和无限变化。

2、禅:禅宗作为中国佛教的一支,强调“明心见性,顿悟成佛”。

禅字的内涵在于“静”与“思”,倡导通过静心思考,认识自我,超越生死,达到心灵的自由与解脱。

3、仁: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观念之一,代表了关爱、同情和公正。

孔子说:“仁者爱人”,主张人与人之间应相互尊重、关爱,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秩序。

4、和:和代表和谐、平衡与统一。

在中国哲学中,“和”的理念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社会的和谐稳定以及人内心的平和宁静。

儒家提倡“和为贵”,道家追求“天人合一”,都是对和谐状态的向往和追求。

5、中:中代表着适中、中庸、平衡,不偏不倚。

中庸之道是中国哲学中的重要思想,主张在处理事物时要把握适中的原则,避免过度或不及,以达到和谐稳定的状态。

6、无:无不代表空无,在中国哲学中,“无”常用来表示超越具体形相的境界或本体。

如老子的“无为而治”,即强调不刻意作为,顺其自然,以达到更高的境界。

7、易:易代表变化、发展与流转。

在中国哲学中,“易”强调事物的不断变化和发展,以及在这种变化中寻求规律和本质的智慧。

这些字不仅代表了中国哲学的核心理念,更深深烙印在中国人的文化基因里,影响了我们的思维模式、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通过这些字,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如需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汉语言学者。

中华文化中的禅宗与道教思想

中华文化中的禅宗与道教思想

中华文化中的禅宗与道教思想在中华文化中,禅宗与道教思想是两个重要的思想流派。

禅宗强调内心的静默与觉醒,而道教思想关注于自然与道德的和谐。

这两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对社会、哲学、艺术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禅宗禅宗是一种禅修的思想体系,起源于印度佛教的大成智慧,并于6世纪初传入中国。

禅宗注重内心的冥想和觉醒,强调个体内在的直觉洞察力。

禅宗追求的是超越言语和概念的直接体验,通过内省与静默达到觉醒的境地。

禅宗思想在中国后期的文化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禅宗学派通过与文化、艺术的融合,影响到了诗词、绘画、禅茶、武术等艺术形式,丰富了中国美学的内涵。

禅宗的艺术观念强调瞬间的即时体验和表现,让人从日常生活中寻找美的灵感。

这种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观念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二、道教思想道教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重视和谐与平衡的哲学。

道家思想诞生于先秦时期,提倡追求自然与道德的和谐。

道教主张遵循自然规则,倡导“无为而治”的理念。

道家追求的是超越物质世界的境地,强调跳脱尘世纷扰,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宁静。

道教思想在中国的许多领域都有所体现。

例如,在中国医学中,借用了道家的概念,追求身心的平衡与和谐。

此外,道教的修炼方法也影响了中国的武术、太极拳等传统体育形式。

道家的思想主张将自然与人类生活的融合,为中国文化带来了一种以和谐为核心的生活态度。

三、禅宗与道教的相互影响禅宗与道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互相渗透和影响的两个重要思想流派。

禅宗在传入中国后,吸收了道家思想的部分理念,与之融合形成了独特的禅宗文化。

禅宗的禅茶道便是禅宗与道家思想的结合体。

禅茶道追求的是内心的宁静与觉醒,同样借鉴了道家对自然与生活的敬重。

禅茶道强调泡茶的过程是一种禅修的机会,意在通过沉静与专注来体验此刻的存在。

此外,在艺术创作中,禅宗与道教思想也形成了一种相互融合的艺术风格。

例如,中国的山水画就吸收了禅宗的审美观念,追求笔墨的简洁与情感的表达。

禅宗和道教对古代中国文化的影响

禅宗和道教对古代中国文化的影响

禅宗和道教对古代中国文化的影响中国古代文化中,禅宗和道教是两种重要的宗教文化。

禅宗是佛教中的一种派别,强调禅修和悟道;而道教则强调追求自然之道和永生不死。

禅宗和道教的影响相互交融,共同为古代中国文化带来了深邃的影响。

一、禅宗在古代中国的文化影响禅宗是佛教中的一种派别,起源于南印度,旋即在中国流传开来。

禅宗中强调「內省靜寂」和「悟空性」,著重於個人的修行和禪定等內在心靈的靜思與磨練。

为中国儒释道三大思想体系之一。

禅宗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1.影响文学艺术禅宗的修行方法,带有静思澄明,寂静无声的个人修炼,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影响着很多文学艺术作品的风格,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表现幽静闲适的境界,与禅修不谋而合。

此外,禅宗对传统的艺术形式,如园林、盆景、茶道等等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因为禅修对于自然的关注和执著与诗、画、书法、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有着深刻的渗透和影响。

2.影响社会伦理道德禅宗也对中国社会的伦理道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禅宗的坐禅修行,需要不断刻意地去掉杂念,净化内心,这种坚持下去,会使修行者在日常生活中更能专注内心,减少对外部物质的欲望,这种自我控制、自省,养成了淡泊名利、珍视精神追求、厚植道德意识的品格。

对于社会和谐,个人修养与社会贡献相得益彰,这种个人境界带给社会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

3.影响文化创新禅宗的精髓是悟空自性,禅修的过程本质上就是对自我本性的超越。

可见禅宗深刻挖掘个人内部的价值,强调生命内在深度的重要性。

在创意领域,禅宗对于丰富人们的内在价值观提供了重要的文化资源。

在设计、建筑等创意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借鉴意义。

这种以内在价值观为核心的文化观念和理念为创作提供了混淆和动力。

二、道教在古代中国的文化影响道教的思想中,强调追求自然之道、永生不死、无为而治。

長期以來,道教在中國文化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其流行范围不仅限于宗教文化领域,而且在文化创造、生活方式等方面,有深入影响。

禅宗的哲学思想总结

禅宗的哲学思想总结

禅宗的哲学思想总结禅宗是中国佛教的一个重要宗派,其哲学思想对中国文化和世界哲学都有着深远影响。

禅宗不仅是一种宗教信仰,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禅宗的哲学思想主要集中在禅定、般若、悟道等方面,以下是对禅宗哲学思想的总结。

禅宗注重禅定实践,通过打坐冥想的方式来觉察和培养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禅定实践旨在超越世俗的烦恼和纠结,达到心灵的平静和清净。

禅宗强调通过深入内观来认识自己的内心,并以此拥有对自己和世界的深刻洞察。

禅定的目标是让人们通过觉察和体悟真实的自己,摆脱欲望的束缚,达到内心的自在与自由。

禅定实践的核心是静心,通过专注于当下的呼吸、思绪和感受,来体验此刻的存在。

禅宗强调般若智慧的培养和运用,般若智慧是对事物本质的直观洞察和领悟。

禅宗认为,人们因为执著于名利、欲望和固有观念,而陷入无明的迷悟之中,无法认识真实的自己和世界。

禅宗通过般若智慧的开发和运用,让人们超越表象的幻象,认识事物的真实本质。

禅宗主张通过察觉直觉和体悟来获得真正的认识,而非通过理性思考和概念的分析。

禅宗认为,真正的智慧是通过直接的直觉和体验加以证明的,而非通过文字和思维来达成。

禅宗重视悟道的实践和体验,悟道是对自己和宇宙真理的顿悟和体验。

禅宗认为,人们由于追求名利和物质利益,而陷入无休止的循环之中,无法寻找到真正的快乐和内心的平静。

悟道的实践是通过在禅修中深入体验和觉知,超越一切执著和束缚,获得对自己和宇宙的直观体验。

禅宗主张通过身心上的在此修行和顿悟,达到无我、无执和无分别的境界,实现超越幻象的解脱和圆满。

禅宗的哲学思想强调实践性和经验性,鼓励人们通过自身的体悟和实践来寻求真理。

禅宗认为,通过亲身体验和直觉的洞察,人们能够真正地认识自己和世界,超越社会和文化的束缚。

禅宗的思维方式特别注重直觉和体验,而非理性和概念。

禅宗的哲学思想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在,将人的悟性和觉性发挥到最大,并通过静坐、默观和行持等实践方法来培养和发展内在的觉知。

禅宗是中国道家的无为思想和印度佛教的因名学说相结合的产物

禅宗是中国道家的无为思想和印度佛教的因名学说相结合的产物

诗与禅2005美学专业刘劲松禅宗是中国道家的无为思想和印度佛教的因名学说相结合的产物,道家所追求的神与物游的“无己”、“无待”的绝对自由的境界,也正是禅宗所向往的极境.道家描述了这一境界的真实性,而禅则进一步指出了如何到达这一境界的可行方法.禅宗主张“道由心悟”,把注意力直接转向人的内心,认为唯有人的“心”是真实的,永恒的.“心”是万法的创造者,世界万物的真实来源于心的关照,正是在这种观照中,人的心灵与外部世界溶为一体,即“境.”只有在这种境中才能彻悟宇宙的奥义,人生的真谛.从本质上讲,禅宗心学是对人生自由境界的的体验,而这一自由的境界与艺术和审美的境界完全相通,所以禅宗心学本身包含了深刻的美学思想.而这一深刻的美学思想对我国古代的诗学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一、禅悟与诗悟宗教与文学本来属于不同的意识形态,它们在归趣上显然有着质的不同,然而,宗教与文学在把握方式上却有许多相似之处,它们在情感体验和直觉领悟方面也有着相通之处,禅和诗作为宗教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都需要敏锐的内心体验,都重启示和象喻,都追求言外之意,这就使它们有了相互沟通的可能。

诗与禅这两种文化的相互渗透和彼此对应中,存在着一种人类心智概念的普遍形式,在盛唐的山水诗中,“习禅的观照和审美的观照合而为一,禅意渗入山水情态之中”,这是暗合,也是明契。

中国古典文学艺术一致突出的是“韵外之旨”、“象外之意”、“体物而得神”。

而“意”与“神”并非依靠逻辑的演绎或理性思辨所能捕捉,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花非花,雾非雾”正如禅宗之不可感觉、不可智识之法性。

诗人由象得意,体物得神,亦如参禅之由“有”证“空”,由用知体,由山河大地明了清静本原;而“不著一字,尽得风流”,更是与“以心传心”、“不立文字”、“语存道失”相契合。

对此钱钟书曾指出:“禅与诗,运心所在虽二,而心之作用则一;了悟之后,禅不可言说,诗必托诸文字,然其为悟境,初无不同。

”明乎此,“说禅作诗,本无差别”,由于禅宗本是中国化最彻底的佛学,而大多数诗人深受道庄影响,并且与佛教徒来往密切,皆能谈禅。

传统禅宗哲学的思想和内涵

传统禅宗哲学的思想和内涵

传统禅宗哲学的思想和内涵
禅宗,又称禅派或禅门,是中国佛教的一个重要流派,起源于公元6世纪南北
朝时期的中国福建。

禅宗的创始人是一位名叫达摩的印度僧人。

禅宗哲学是以禅定、智慧为核心的一种思想,旨在通过修行达到身心的平衡,获得心灵上的宁静与超越。

传统禅宗哲学的思想和内涵在很多方面是与其他佛教流派有所不同的。

首先,
禅宗强调的是直接经验,而不是信仰。

禅宗注重个人的内心体验和实践,而不是对某些教条的遵循。

禅宗的修行方法主要有坐禅和禅定,通过这些方法使人能够清晰认识自身内在的真实情况。

其次,禅宗的哲学强调的是“无我”。

无我指的是人们没有自己独立的存在,在
某种意义上说,每个人都是宇宙的一部分,因此,个人的利益应该与整个宇宙的利益相一致。

这种观念与人类的自尊和个人利益的追求背道而驰。

但是,在禅宗看来,这种追求个人利益的态度会带来很多不必要的烦恼和痛苦,而只有放下自我,才能达到真正的内心和谐。

另外,禅宗的哲学还强调了“缘起空性”的概念。

缘起空性主要是指一切事物的
产生和变化都是由无数事物的因素相互作用而导致的,没有任何事物是独立存在的。

换句话说,世间万物都是因缘相生,都是条件性的。

这种观念强调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寓意着要以一种宽广的视角看待生命和存在。

综上,传统的禅宗哲学不只是一套综合的身心训练法,也是一种哲学思想,蕴
含着深刻的人类智慧。

禅宗强调个人与整个世界的关系,提倡平等和看待世界的宽容与崇高,以上的所有理念都体现了禅宗哲学的价值,让人们能够认识到世界的真相,追寻内心平衡和真正意义上的自由。

道家哲学与人生智慧

道家哲学与人生智慧

道家哲学与人生智慧道家哲学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流派之一,它强调自然、无为而治、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和谐。

道家哲学的核心观念是“道”,它是一种超越个体的宇宙原理,也是人类追求真理和智慧的根本。

道家哲学强调与自然和谐共生,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的规律而生活。

它主张人们要像自然界的万物一样,顺其自然,不要过分干预和改变自然的本来面貌。

这与现代社会中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我们常常忽视了自然的力量和智慧,过度开发和利用资源,导致生态系统的崩溃和环境的恶化。

道家哲学提醒我们要保持与自然的和谐,尊重自然的规律,以便实现人与自然的共生共荣。

道家哲学还强调无为而治的思想。

无为并不意味着不做事,而是指不强求和不执着于功利。

它告诉我们,只有放下功利心和私欲,才能真正获得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常常追逐名利和物质的满足,忽视了内心的平静和精神的追求。

道家哲学提醒我们要摆脱功利的束缚,追求内心的平和与自由。

只有当我们不再执着于外在的成就和物质的追求时,我们才能真正获得心灵的宁静和智慧。

道家哲学强调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和谐。

它认为人的本性是自由的,只有当我们放下欲望和执念,与自然相融合,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常常被物质的诱惑和社会的压力所困扰,失去了内心的平静和自由。

道家哲学提醒我们要追求心灵的自由,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安宁。

只有当我们能够超越物质的束缚,与自然相和谐,我们才能真正体验到内心的自由与和谐。

道家哲学与人生智慧的联系在于,它提供了一种超越功利和物质的追求的思考方式。

它告诉我们,人生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追求物质的满足和外在的成就,更在于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由。

它提醒我们要与自然和谐共生,尊重自然的规律。

它还教导我们要放下功利心和私欲,以便实现内心的宁静和智慧。

道家哲学的智慧是一种超越个体和时空的智慧,它帮助我们认识自己、认识世界,从而获得真正的智慧和人生的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常常迷失在功利和物质的追求中,忽视了内心的平静和自由。

(整理)禅宗理趣与道家意境

(整理)禅宗理趣与道家意境

禪宗理趣與道家意境◇作者:王邦雄◇頁數:共3 頁【從第14 頁至第16 頁】禪宗理趣與道家意境—陶淵明與王維田園詩境的比較—王邦雄一、前言文學是生命的表現,所謂文如其人,詩為心聲。

中國人的生命有兩個夢:一是「夢見周公」,一為「夢為蝴蝶」,前者是儒家,後者是道家。

周公是歷史人物,蝴蝶是自然蟲鳥;歷史人物的世界是家國天下,自然蟲鳥的世界是山水田園。

「夢」意味著理想的追尋;儒家的理想在內聖外王,道家的理想在無為自然;內聖外王顯仁心實理,肯投入能擔負;無為自然顯虛無空靈,肯放開能超離。

「不復夢見周公」是孔子的遺憾,「莊周夢為蝴蝶」則是莊子的化境。

這兩個夢,反映中國文學的兩路心境。

這生命的兩路就是所謂的「道」。

韓愈倡言「文以載道」,他所說的道是專指儒家的道,實則還有道家的道。

廣義言之,中國文學都是載道,載道是透顯生命,而生命的理想就是道。

從這個觀點,我們可以為中國文學分歸兩路:一是儒家的人文之路,以屈原、杜甫、白居易、辛棄疾等人為代表;一是道家的自然之路,以陶淵明、王維、李白、蘇東坡等人為代表。

孔子主「詩言志」,又云「志於道」,足見詩為心聲,載道千古是為人文之路的心境,老子主「致虛極,守靜篤」,又云「道可道,非常道」,足見無言虛靜才是常道境界,是為自然之路的心境。

道家的生命之路,以陶淵明、王維最為典型。

李白夾雜神仙墨俠,獨顯天下;蘇東坡意境空靈不如陶淵明、王維,天才浪漫不如李白,雖氣勢磅礡,為千古風流人物,歸屬道家一路,然不可謂為田園山水派的大詩人或大詞冢。

本文旨在從道家意境與禪宗理趣探討陶淵明與王維田園詩的不同理境。

二、陶淵明的代表作品及其意境陶淵明是晉人,魏晉在思想史上是所謂新道家的時代。

新道家有別於先秦原始道家,新道家的代表人物是王弼(注老注易),郭象(注莊);而名士清談的三玄就是易、老、莊。

千古下來,易、老、莊的義理疏解,王弼郭象堪稱獨步,主要的原因是,魏晉的時代脈搏,與老莊恰恰相應,那是比老莊更老莊的時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家与禅宗的人生哲学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儒佛道皆重“人”,三家的理论归根结底是要解决人如何生存处世这一人生根本问题。

传统观点所谓道家“蔽于天而不知人”是有片面性的。

在中国传统人生理论中,道禅的人生旨趣最为贴近,本文从生命价值取向、处世之道及人生态度等方面对两者作一粗浅的比较研究,以求方家雅正。

一、生命价值的共同取向——重人贵生道家以大自然为参照物,从自然与人的相互观照中去探讨人的问题。

道家创始人老子认为“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老子》第25章)即宇宙中有四种伟大的存在:“道”、天、地、人。

“道”被置于“四大”之首,这是由老子哲学的根本特色(道本论)所决定的;天地为“道”所出而又是人及万物的生存基础,故其地位次于“道”而高于人;天地之外尚有人与物,但老子“四大”中有人而无物,这显示了老子思想的一个基本价值取向:重人。

重人,首先便要解决人如何生存的问题。

对此,老子提出了“人法地”的生存原则,意即人应效法地之道。

地之道的根本特征是处卑居下,他认为人在乱世之中只有象地那样善于处卑居下,才能不露锋芒,保全生命。

这又显示了老子另一价值取向:贵生。

重人是贵生的前提,贵生乃重人之保障。

庄子亦重人,但他不似老子侧重对人的地位的重视,而强调对人的本质的守护。

人的本质是什么?庄子认为是“真”,“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

”(《庄子·渔父》)“贵真”即是珍贵人的生命本质,因为“真”是决定人之为人的根本,人一旦失去了它,便不成其人而为非人,人要由非人还原为人,就必须重新找回自己的“真”,故与“贵真”相联系,庄子又提出了“反真”、“归真”的主张。

相对于老子的“人大”观念,庄子这种“贵真”思想是一种深层的重人意识,因它已不满足于对人的地位作客观肯定,而是注重对人的本质的主观守护。

但人的生命本质以其生命形式为存在前提,人之“真”须以人之“生”为基础,故与“贵真”相联系,庄子又提出了“全生”的主张。

何以全生?庄子发明了“无用之用”的全生法。

“无用”即是无用于他人,对他人无用则不会为人所损害,能保全自己;能保全自己便是有用于己。

这一方法与老子居卑处下的生存原则手段虽异而目标却同,都是为了保全生命,体现了他们对人的生命价值的珍重。

珍重生命,这也是禅宗的一个显著特征。

主要表现在:其一,重视人的地位。

禅宗理论重心之一是探讨人在宇宙中的地位、人与万法的关系等问题,它考察这一问题的立足点是人而不是宇宙,它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是以人为本,以法为末。

其二,看重人的生命。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人们又向往生命的无限。

禅宗对人生的短暂亦深感痛苦,但它从积极方面转向了对生命有限性的超越,通过确立“无生”观念而将个体生命的有限性融入到宇宙生命的无限性之中,力图使人于人生的短暂中体验出生命的永恒。

第三,崇尚生命的本质。

禅宗将人的本质与精华均集中于其心性,它对人的生命本质的崇尚集中表现为对人的心性的赞美。

心性论之成为禅宗理论体系的核心,正反映了这一点。

第四,肯定人的形体价值。

禅宗所崇尚的心性是现实人的心性,即同人的形体相结合的心性,故它对人的心性本质的崇尚本身就包含了对人的形体价值的肯定。

禅宗这种重生思想与道家的贵生观念正相吻合,它们构成了中国传统人生哲学中的生命哲学。

同时,禅宗崇尚主体心性与庄子的贵真观念在看重人的本质这一点上也是一致的,正是这一点使得道禅的生命哲学拥有了深厚的精神意蕴而与那种活命哲学有别。

当然,道禅的重生亦不完全相同,道家的贵生含有求生之意,故后来的道教才得以从中引发出长生不死的观念来,甚至竟有人以《老》《庄》为医书而为人治病;禅宗的重生则是顺乎性分,任其自然,它既不残害生命,亦不刻意保全生命,而是让人这一生命形式象宇宙间其他生命形式一样自然化生、自然流逝。

这一差别在道禅的处世之道中有更明显的反映。

二、处世之道的异趣同归——理智机敏与顺心随俗道家的处世之道是老庄等人在目睹了历史运行的坎坷轨迹、经历了社会人生的风雨旅程之后总结出来的带有一定指导意义的处世艺术。

这一处世艺术在老子那里表现为一种矛盾处世法,即有意为自己的处世原则设置一种本质上并不矛盾的矛盾,使自己的人生意愿迂回曲折地得以实现。

这主要表现在,一是他提出了不争而大争、居后而占先的相争艺术,所谓“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老子》第10章),“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第23章),便是这个意思;二是他确立了无为而有为、守柔以克刚的自立艺术,他的“无为而无不为”、“柔弱胜刚强”的名言便是有见于此而提出来的;三是他创立了淡泊以隐世、深藏以涉世的立世艺术,他主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第19章),这是其淡泊隐世的一面,但他又有满腹的御世权谋和治世韬略,这则是其涉世的一面,且其涉世谋略深藏不露。

老子以此智谋应世,其根本目的是欲求得生命的保全和人生的主动权,也就是说老子的处世之道是其重人贵生思想的体现。

庄子在处世原则上与老子目的相同而手段有异,他提出了以巧智机敏而见长的“缘督以为经”的处世法,意即立身处世要顺循中虚之道。

这里包含两层相关的意思:一是提倡以“中道”处世。

庄子之“中道”是指在两极之间取其中,比如在善与恶之间,庄子主张既不要一味地为善而近名,亦不要一味地为恶而近刑;为善近名易成众矢之敌,为恶近刑会招杀戮之祸;只有不善不恶的中间状态最有利于保全自己。

二是提倡以“虚道”处世。

庄子以“庖丁解牛”为喻说明奉行“以无厚入有间”之虚道的重要性,这个虚道说到底就是善找隙缝、会钻空子。

在盘根错节的生存环境中,总会有空隙、“有间”,只要善于以“无厚”之刃“入有间”,便可游刃有余,这个无厚之刃便是上述所谓“中道”。

与老子理性思辨的处世之道相比,这是一种风格不同的更圆滑更机敏亦更世俗的处世艺术。

禅宗在处世原则上与道家迥然异趣。

禅宗以自然主义态度对待生命,既不伤害生命,亦不刻意求生;在处世原则上奉行无为之道,其中既无老子的理智思辨,也无庄子的巧智机敏,而是任心自然,随俗而处。

这一原则早在禅宗初祖达摩那里就已初见端倪。

达摩禅的核心是“理入”与“行入”安心法,这一法门从处世论上看体现了无为随缘的特点:其“理入”的终极目标是“与道冥符,寂然无为”(《续高僧传》卷一六《菩提达摩传》),这体现了无为性;其“行入”强调“得失随缘,心无增减”(《续高僧传》卷一六《菩提达摩传》),这体现了随缘性。

东山法门将此发展为随心任运处世法,道信、弘忍认为主体“心”的自然状态是明净的,只要随心任运,便可达到“即心即佛”之境界。

慧能创立南宗禅以后,继续弘发“心”的任运性。

他在处世原则上提倡“直心任他”,“直心”指以自然真心立身处世,“任他”是指任由他人是善是恶,任由环境是平是险,我皆不滞于心。

牛头、保唐二禅较之慧能禅,在处世原则的主观方面更强调了自然无为性,这体现在牛头禅的“无心”说和保唐禅的“无为”说中;在主体对社会的态度上,它们继承了达摩禅的随缘说和慧能禅的任他说,只是较之达摩慧能禅更显孤傲。

禅宗发展到洪州宗、临济宗这里,主体“心”的地位和自信精神均被推向极致,这在处世论上的表现便是它们奉行任心随俗、我行我素的原则。

禅宗处世之道上的任心随俗与道家的理智机敏显然不同:一是有为与无为的不同。

道家崇尚无为,但其无为并非一无所为,而是以无为成有为;禅宗在处世问题上才是真正地一无所为,但它又并未因此而走向宿命论,因为它的无为原则是建立在主体自信精神的基础上的。

二是用智与无心的不同。

道家虽主张绝学弃智,但他们自己在处世方面却是大用其智,老子用理智,庄子用巧智;禅宗则真正做到了无心用世,真正以“心”的本色本态立身处世。

三是伪饰与自然的不同。

道家主张“人法地”,但又并非真的甘心象地那样居卑处下,而是也想居高处上,只因他们深谙“反者道之动”(《老子》第40章)之理,才故意选择与动机目的相反的原则立身行事,这使得道家的处世原则具有表里不一的伪饰性;禅宗则不然,它反对有为用智,便真的无为无心,它否定高低贵贱之别,便真的不去追慕高贵鄙弃低贱,在它那里不存在表里不一的伪饰性,一切都是顺乎自然的。

但也应该看到,道禅处世之道虽在旨趣上迥然相异,然其最终目标却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追求主体与环境的和谐。

只是两者为达此目标而采取了不同的方式:道家以迂回的方式避免自己与他人发生冲突,从而使自己在与社会群体相安无争的状态下生存发展;禅宗则采取了自然主义的方式使主体与环境取得直接统一。

再者,道禅处世之道的实质也是一致的,都具有自私性。

不管是道家理智机敏的处世艺术还是禅宗顺心随俗的处世原则,其着眼点都是主体而非社会,都是自己而非他人,缺乏道德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

这种处世哲学用以保全自我尚可,用以兼济天下则不可。

它们被后世思想家斥为“自私自利之学”,实不无道理。

三、人生态度的同异交织——傲世与顺世道家的人生态度与儒佛皆有别,它不是入世不是出世,同时笔者也不赞同有些学者所说的混世、玩世或游世,而认为是傲世。

从主观心态上说,道家人生态度似有同于佛教出世的一面,这表现在两者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心无得失祸福之累、情无喜怒哀乐之波的心境,这种心境实质上反映出两者对凡情俗念的淡漠、对现实秩序的冷峻、对世事纷争的超然。

所不同者,道家这种心境没有佛家彻底,它在淡漠中留存了几分眷恋,在冷峻中流露了几分关注,在超然中着上了一层傲气。

前两点决定了道家不会象佛教那样否定现实生活而出世,后一点又决定了它不会如儒家那样积极入世,而是采取了第三种人生态度:傲世。

这种人生态度的基点是入世的,然而这种入世又着上了一层不与世沉浮、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傲气。

其表现是,道家既立足尘俗而又超脱尘俗,既处身社会而又不容社会。

这种心态使得道家虽生活于现实社会之中,但其灵魂其精神又与现实社会格格不入,这从老子的愤世嫉俗及庄子的嘻笑怒骂中可以看得很清楚。

老子人生态度与俗人有别:“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老子》第30章);他的社会观念与现实秩序相悖:“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老子》第38章);他对统治者的抨击辛辣尖刻:“朝甚除,田甚无,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竽”(《老子》第53章);他以“道”傲视权贵:“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老子》第62章)。

如此看来,老子与现实社会确是格格不入了。

然而,他终究是一位社会批判主义者而非出世主义者,无论他对这个人世间有多不满,却终究未能离它而去,他只是站在远远高于常人的位置上冷眼俯视这一世界,用理性的尺度加以评判。

与老子相比,庄子对现实世界的傲气更盛。

他对当权者作了无所顾忌的嘲讽:“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庄子·胠箧》);他对现实政治作了肆无忌惮的揭露:“今处昏上乱相之间而欲无惫,奚可得邪?”(《庄子·山木》)他宁可“曳尾于涂中”,亦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