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60,中国教师的喜与忧(整理精校版)
新时代教师讨论发言稿(精选13篇)
新时代教师讨论发言稿新时代教师讨论发言稿(精选13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我们总不得不需要用到发言稿,发言稿的写法比较灵活,结构形式要求也不像演讲稿那么严格,可以根据会议的内容、一件事事后的感想、需要等情况而有所区别。
大家知道发言稿怎么写才正确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新时代教师讨论发言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新时代教师讨论发言稿篇1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上午好!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是很大的。
教师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起着桥梁作用。
我们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才能培养出自尊、自爱、自信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古人对教师的职责概括为:传道、授业。
这其实只是老师“教书育人”的一面,而“为人师表”则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
什么是师德师风?所谓师德,就是教师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师风,是教师这个行业的风尚风气。
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诲人不倦,有教无,这都是师德。
对教师来说,最好的回报就是得到孩子的真心拥戴。
好的师德师风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师生之间保持一种人格上的平等。
相互学习、相互尊重。
“言必行,行必果”,行动实践远胜于说教。
在实际工作中就为孩子们树立榜样,而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爱是每一个孩子所期待,教师应该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孩子,主动经常弯下身与孩子沟通交流,愿意与孩子成为朋友,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遇事冷静,不随便发怒,不以威压人,处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见,对自己所有的孩子一视同仁,树立较高的威信。
教师要尊重孩子,不得变相体罚。
如果孩子做错事了应给予孩子解释的机会,同时教师也会静一静,或许就不会对孩子发火了。
教师应重视自身的道德形象,如教师的形象,既要“德才兼备”、“严格负责”,又要“幽默风趣”、“热情活泼”;对教师素质,要注意培养孩子喜欢的“幽默”、“热情”、“机智”等特质;对自身形象的追求,既要“自然”、“文明”,又要有“举止优雅”、“谈吐高雅”等较高素质修养层次的追求。
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
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读后感所谓语文教育,是"语文"和"教育"的综合,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文学)。
许多怀揣着一腔热血与梦想的人们在语文教育的道路上奋力前进着,他们希望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众多优秀作家情感,激情及愿景的文章,引导学生对于文学的热爱,进而提高其文学素养,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相信这可能是所有教育者的美好的初衷,可是由于种种原因,语文教育偏离了其正确的轨道,引导着老师、学生乃至整个社会的教育往一个独木桥上走。
可是,总有那么一批人敢于站出来说不,也用他们的方式在身体力行着。
在文章《女儿的作业》中,女儿只能绝对服从着老师的一切权威,在枯燥乏味的作业中挣扎着,不敢有怨言,父母更多的是无奈,对于孩子熬夜伏案的心疼,,对老师教育方法的不解,对现有语文教育方式的的无奈。
这似乎也是所有学科教育的通病,只是语文教育中显得尤为突出罢了。
刻意追求所谓的正确的参考答案,不在乎学生的创造性,采用枯燥反复的抄写以增强记忆,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天赋,通过千篇一律的作文模式来追求所谓的优秀,忽略了学生最真实的心声和诉求。
最后,从小学到大的语文课程,对于他们来说感觉是无所不学,却也是一无所知。
重复的劳动下,摸清了每一种语文考试的题型,或许足以应付考试,可除了考试,又得到了什么?是精神上的慰藉,还是灵魂上的陶冶?都不是,而是一种我终于再也不用学习语文的呐喊。
这就是现在语文教育最大的忧思所在吧?语文教育中一大弊端是语文教材编写的落后,选材的单一,平庸,且多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缺少那种真正的文学气息,选材远离学生生活的时代,对现实的借鉴性不足,也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学习热情。
中学语文课文选取的几个问题:1.关于正面教育的问题2.选取反映阶级斗争内容课文的问题3.语文课文的时代性问题4.关于语文课文文字加工和删节的问题课文的主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后习题答案大多都是编者强加给学生接受的,导致了他们的固化思维,但凡是课文中的,必定是正确的,必定有许多有用的知识点要学习,可是他们可能从来没有想过作者为什么会这么写?难道作者的每一种态度或者价值观都是唯一的不可更改的吗?显然许多学生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他们还是默默接受着,尽管对于一些新奇的观点可能会表现出强大的兴趣,但也只是一时兴起罢了,因为他们知道,书上的才是“有用的”,“正确的”。
安贫乐道——师者幸福
安贫乐道——师者的幸福-校长管理论文安贫乐道——师者的幸福周玲师者幸福,这本来应该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然而现实却并非如此,众多的师者正在以他的不幸福感染他的学生,影响着学生的未来。
纵观师者不幸福的原因,无非如下两种:一是耐不住清贫、心不安,二是明不了大道、业不通。
两者之间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因为心不安,总是琢磨跳槽、发财,做梦不成,就归咎现实。
在此心态下,必定难有定性去研究工作去思考教育,而且这样的人,借口总是一串串:自己的不幸福、自己的不作为,全不是自己的错,都是政府的不重视、家长的不配合、学生的不听话导致的。
于是,这些人总认为自己是天下最委屈的人才,只要尽了本分,就认为自己是天下最了不起的圣人。
这就是所谓的“心不安,理不得”:不接受现状、不理解教育,又不得不从事着这份工作,这是造成众多教师不幸福的最直接原因。
为此,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我始终坚持引导全体教师做到这样两点:明职业定位、安心于清贫,明职业大道、幸福于精通,抓住师者幸福的根本,尽情享受为人师的最大幸福。
一、明职业定位。
安心于清贫“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诠释的是教师职业的本质特点,即阳光、向上、向善。
不幸的是,太多的人以此为依据,要求物质待遇达到“最光辉”的程度。
求之不得,失衡的不幸就出现了。
为此,我们引导教师讨论:教师职业的“光辉”体现在哪儿?我们的职业与相关职业的对比如何?我们选择这…职业的理由是什么?现在不满意的原因又在哪里?一系列的讨论,让大家明白:选择教师职业的理由,正是这一职业的“光辉”所在——成全别人、快乐自己,简约纯粹、充满无限的正能量。
选择了教师职业就是选择了清贫,就不应该再做任何发财的梦;选择了教师职业,就是选择了纯粹,选择了做人、育人的本质规律。
明确了定位.还需要强化教师的定性。
因为在经济大潮的推动下,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严重影响了教师队伍的稳定:成功的标准只有财富之多、人才的标准也只有赚钱之能。
教师的“光辉”就成了“自赏的孤芳”“和寡的高曲”。
2023年《中国教师》读后感9篇_1
2023年《中国教师》读后感9篇《中国教师》读后感1一个有幸的机会,让我知道了《中国教师报》。
那是一次学校召开每周布检会后,语文组教研组长叫住我,让我写一篇有关《中国教师报》的__。
我一听傻眼了,还有这份报纸?我可从来都没听说过。
说来羞愧,生活中学习理论知识很少,以前理解外界新知的唯一的方式便是《中国教育报》、《__教育》等少量教育刊物,以及网络上超多的相关教育__。
这些都是应对广大社会群体,并没有专门针对教师的刊物。
带着教研组长给我的任务,我去学校阅览室找《中国教师报》。
当我静下心来,在阅览室找到这份报纸读完后,心底油然而生一份喜悦之情。
这份报纸是一份“全国教师自己的报纸”,大部分版面刊登的都是一群象我们一样工作在基层一线教师的作品,反映的都是我们这些广大教师真实的生活、真实的工作,真实的教学,切实贴近我们的实际。
无论版式还是资料,都令人耳目一新,作为一线教师中的一员,这样的报纸怎会不喜欢?首先,它亲切自然,平易近人。
它给人一种极其的亲切感,站在教师理论与实践的前沿,反映了我们这群工作在基层一线教师工作动态:我们的教与学,我们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我们的对话,我们对教育与教学的反思、总结。
其次,它感情真挚,贴近现实,反映了我们一线工作者的喜怒哀乐,我们一线教师对自身生存状态与权益的关注,对教学、工作、生活、家庭各方面的反思,对人性的思考。
第三,它紧跟我们当前教育改革大趋势,紧随对如何提高教师素质,如何加强继续教育、都有自己的一己之思之察,对当前的新课程改革、教师专业化发展、基础教育、教师教育等热点焦点问题都有不同的切身体会与独到见解,读后令人颇为受益。
第四,它促进我们对教育教学知识的积累与提升,促进了我们教育教学潜力的提高,以其为参照物,从他人的实践与总结中,我们不断汲取有益营养,获得更多的教学理论与间接知识;同时,以其为参照物和理论指导,它促使我们从自身实践中寻找不足,构成从理论指导实践的回归,向其看齐。
教师的幸福感从何而来(优秀14篇)
教师的幸福感从何而来(优秀14篇)教师幸福感心得体会篇一幸福感受力是指人们对于幸福的认知和体念能力。
有一句话说得很经典,“幸福,不是我们得到的多,而是我们计较的少”。
虽然追求职业的幸福是每个教师都希望的,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拥有较高的幸福感受力,它跟教师的性格倾向性、精神品位和德性、审美素养等都有着直接的关系。
对于教师来说,是否能够时时处处感到幸福是很重要的,因为这不仅仅影响着他人生是否快乐,更影响着学生,只有教师幸福,学生才会感到幸福。
那么作为教师,如何来抗拒“审美疲劳”,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感呢?1、从家人身上获得幸福感幸福不仅仅来自工作中,更来自于生活,来自于家庭。
爱人的体贴周到,孩子的天真可爱,父母的健康安乐,是幸福;家人的互相激励,彼此促进,和谐共进,愉悦成长,更是幸福。
反之,那种难以付出自己或亲人的健康乃至生命为代价换来的“杰出”、“优秀”是不可能使人产生幸福感的。
教师的幸福首先应该建立在家庭幸福的基础上,与家人共同健康地成长,努力把自己的家庭打造成为和谐家庭的榜样。
2、从学生身上获得幸福感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为什么面对同样的教育对象,有的老师能从学生身上获得幸福感,而有的老师获得的却是苦恼呢?我认为其主要原因在于老师如何看待学生、如何与学生交往。
在儿童世界给我们带来的极广阔的情感领域内,有愉快的和不愉快的、高兴的和伤心的曲调。
善于认识这种和谐的乐声,是教育工作者精神饱满、心情愉快和取得成功的最重要条件。
”一直以来,人们总是以蜡烛来形容教师,“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
实际上,教师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教师是与学生一起成长的。
在成长过程中,教师不仅可以为学生的学业进步而喜悦,为学生的勤奋努力而高兴,也可以为自己的教学进步而欣慰,为师生的教学相长而欢乐。
如果你把孩子看成是令自己心烦的人,那么你就会感到心烦;如果你把孩子看成是可爱的天使,那么你就会变成快乐的天使。
怎样才能从孩子身上获得幸福感呢?方法很简单:以欣赏、审美的眼光看学生;以平等、真诚的态度与学生交往。
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源于何处
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源于何处我认为,教师的幸福源于以下几个方面:享受职业,赢得尊严,学生爱戴,同行敬佩,家庭幸福,衣食无忧,超越自己。
1、享受职业。
一个人只有以享受的心境对待职业,才可能获得职业幸福。
享受职业本身就是坚守职业。
举个例子:为了提炼出镭,居里夫妇倾注居大的心血、智慧、体力甚至生命,他们在一间夏不避燥热,冬不避寒冷的破旧棚屋内,从事着脑力加苦力的劳动,从一八九八年到一九○二年四年时间里,废寝忘食,坚持不懈,终于从几十吨铀沥青矿废渣中提炼出十分之一克纯镭盐并测定了镭的原子量。
人们在敬佩居里夫妇的时候,往往用坚忍不拔、牺牲精神、呕心沥血等词语来赞美他们。
其实,我认为这种赞美并没有理解科学家的情怀。
照世俗的眼光看,他们的确做出了一种牺牲,但这种牺牲在居里夫妇那里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幸福,是一种陶醉!只有把职业当做享受的人,才可能心甘情愿地废寝忘食,坚持不懈。
那是一种享受职业的痴迷状态呀!回过头说我们的教师,如果我们能够以享受职业的态度对待我们的工作,把职业事业和生活融为一体的人一定是幸福的。
2、赢得尊严。
有句话经常被教育人说:“不要把教育当作谋生的职业,而要当作事业。
”我认为这话不对。
不当作谋生的职业,教师吃什么?靠自己的劳动谋生,这是很光荣的并不可耻,只是,如果我们对自己的要求再高一些,就不要仅仅把教育当作谋生的饭碗,而应该作为事业来追求。
因为作为人,特别是作为知识分子的教师,我们当然不能仅仅满足于吃饱穿暖,还应该有一种更高的精神层面的追求,那就是自我价值的实现,那就是自身的光荣感。
这就是我说的“赢得尊严”。
一个教师得到家长和学生的信赖是一种尊严,所带班级获得优秀班级他也觉得有尊严,他的学生获得优异的成绩他也觉得有尊严,他发表文章了或者出版专著了更是觉得有尊严。
这种尊严就是幸福的来源之一。
3、学生爱戴。
学生爱戴这是教师最大的幸福,这种幸福超过了任何来自领导的表扬和奖励,而要获得学生的衷心爱戴就必须寻找一切机会自然而然地融入学生当中。
2023年《中国教师》读后感
2023年《中国教师》读后感2023年《中国教师》读后感1在《中国教师报》里我看到了《老师最害怕的七件事》这篇__,老师最怕什么呢?一怕考试,二怕出事,三怕家长,四怕学生,五怕投诉,六怕评比,七怕耽误孩子。
她大胆地公开老师们的痛处。
贵报刊设身处地为我们老师着想,为广大一线教师代言,让教师们深感慰藉!记得中央电视台有一句广告词:公益广告是公众的一盏灯,其实我们老师也是学生的一盏明灯。
身为教师的我深知,教师是做人的工作,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如果教育不能触及学生的心灵,教育的效果则会大打折扣。
她也让我更热爱学生,她使我深刻地认识到,教师爱学生,是一种信任,是一种鞭策,是一种激情,更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地教育过程。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必须遵循的基本职业道德规范,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同时她还让我学会了更宽容学生,她使我深刻地认识到,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一门艺术,而宽容就是爱的精髓,它对学生有巨大的教育力量。
这一切的一切,让我毫不犹豫的喜欢上了她,通过看里面的内容,由最初认为教师卑微的我慢慢的爱上了教师这个行业。
读报已有一年之久了,她不仅仅让我快速的在成长,还让我在这漫长的道路上看到了希望。
刚任教时,可以说很多东西都不懂,让我在工作中连连撞墙。
不过通过《中国教师报》的学习,让我在工作中少走了许多弯路,也促成了我现在的得心应手。
这一切成绩的取得,使我不得不感谢她,是它伴随我成长,促使我进步,助我取得成功。
《中国教师报》,我们的良师益友,与我们心贴心,手牵手,影响着我们,帮助着我们,引导着我们。
无论明天怎样,我坚信我们每一位老师都会深情的爱着《中国教师报》。
谢谢你,《中国教师报》!2023年《中国教师》读后感2她使我深刻地认识到,爱是一门艺术,而宽容就是爱的精髓,它对学生有巨大的教育力量。
她的一篇篇很有指导性的__告诉我,教师必须主动地走下“师道尊严”的“神坛”,以宽容的态度来善待学生,不是以成人而是以成长、不是以现在而是以发展的眼光来审视学生的问题。
《中国教师》读后感10篇
《中国教师》读后感10篇《中国教师》读后感1捧读《最震撼心灵的教育——感动中国的100个教师故事》这本书,不知不觉中,我就被书中描述的师生真实情感所感动,更为那一位位教师的教育事迹所折服,《最震撼心灵的教育——感动中国的100个教师故事》读后感。
吸引我的,是那平凡而细腻的笔触中体现出来的近乎完美的师生之情。
书中最震撼我的是每位教师对爱的执著。
中国教坛的“保尔”张学成曾说“人是为了克服困难而降生的,为了孩子献出全部的爱和生命,这才是我唯一的选择和人生归宿。
”乡村女教师李子梅老师也说“我从不认为我有多高尚,但离开学生,我的心都是空落落的。
让我离开讲台,还不如让我去死。
”他们把教育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把带给学生一生的幸福当成一生的追求。
正如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
一个老师创造一个感人的场面并不难,但能够像吴玲老师对待王强那样对待每一个学生,难!能够像方佑青老师一样用教书的快乐抵挡病魔,难!能够和特殊山村教师申增江一样将农村教育看的和自己生命同等重要,难!从这许多的教师身上我们看到了为人师者的爱心,耐心,信心,最重要的是他们的教育信念。
只有爱心的坚持和执着的信念才能创造这一个个的奇迹。
真的,跟这些教师比起来我感到卑微和惭愧,回想以前,面对个别孩子的顽劣和松散,尤其是反复不定时,我总是忍不住会烦躁,会发怒。
试问自己,对于一个责备或是训斥过自己的人,既不是父母又不是兄长,你能这样去宽容和包容吗?可这些孩子们能做到,读后感《《最震撼心灵的教育——感动中国的100个教师故事》读后感》。
他们眼中没有丝毫的杂质,透出的都是单纯、坦诚。
人之初,性本善,在这个社会给予孩子更多影响之前,我们必须把他们培养成品行端正、热爱生活、富有理想、朝气蓬勃的学生;必须把他们培养成积极进取、敢于创新、富有个性、独立见解的学生;必须把他们培养成自信自强、永不屈服、愈挫愈奋、乐观向上的学生。
“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辛勤的园丁,渡人的小船,……”这些是人们对教师职业的赞誉。
教师主观幸福感量表的中文修订
教师主观幸福感量表的中文修订1. 内容简述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教师的幸福感越来越受到关注。
为了更准确地了解教师的心理状况,本次对“教师主观幸福感量表”进行了中文修订。
本量表旨在评估教师在工作与生活过程中感受到的幸福感程度,从而帮助相关部门与教师个体更好地了解自身状态,提升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在本量表中,幸福感是指教师在教育工作中所获得的愉悦感、成就感以及生活满足感等方面的心理体验。
这涵盖了教师在工作中的各个方面,包括教学成就、人际关系、职业发展、薪酬福利以及工作与生活的平衡等方面。
本次修订后的量表涵盖了多个维度,包括但不限于教师的教育成就感、学生互动满意度、工作环境体验、个人发展机会以及家庭生活感受等。
通过一系列的问题与选项,全方位地考察教师的幸福感受情况。
基于前期的调研和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原有的量表在某些方面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需求。
我们结合最新的教育理念和社会环境,对量表进行了细致的修订,以期更加贴近教师的实际感受,为相关研究和决策提供更为准确的数据支持。
本量表适用于各级学校中的教师群体,无论是新手教师还是资深教师,均可使用此量表来评估自身的幸福感状况。
本量表也可用于学校或教育部门进行教师满意度调查、心理健康评估等场景。
1.1 研究背景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师队伍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力军,其心理健康和工作满意度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即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感受到的满足感和积极心境,对于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国内外学者对教师幸福感进行了大量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师职业倦怠、工作满意度、心理健康等方面。
关于教师主观幸福感的量表研究相对较少,且存在一定的文化差异。
本研究旨在引进和修订国外成熟的教师主观幸福感量表,以更好地适应我国教育环境的实际情况,为提高教师的职业满意度和幸福感提供科学依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教师主观幸福感量表的中文修订,以期更好地评估和了解我国教师群体的主观幸福感水平。
新老更替教师队伍变化的喜与忧
新老更替教师队伍变化的喜与忧随着时间的流转,教师队伍的变化也愈加明显。
新老更替的教师队伍的变化,既带来了喜悦,同时也带来了忧愁。
本文将探讨教师队伍的变化所带来的喜与忧。
一、喜:新老更替带来的新鲜血液新老更替的教师队伍变化,为学校注入了新鲜血液。
新生代教师对教学理论的掌握、技能的运用以及社会各层面的经验都比较丰富,具有较好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态度。
他们讲求创新,积极探索,更懂得运用网络技术和新媒体方式开展教学和学习,使学校教育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感和创新意识。
老教师则拥有较强的经验沉淀和教学技能,了解学生的心理和成长状态。
他们有不少经验、技巧值得学习,可以为新生代教师传道解惑,对于所有教师队伍的知识和技能提拔,有非常积极和重要的作用。
随着老教师退休,新生代教师已在学校中担任重要的角色,为学校培养了一支年轻、富有活力与慧眼的队伍。
二、忧:教师队伍变化引发的教育困境教师是学校教育的关键环节,是培育第一道门槛,其素质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成长和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
教师队伍变化会导致教育资源流失造成教育水平的不断降低。
过度依赖新生代教师,会导致老教师的离开所带来的知识流失和经验流失,而新生代教师的短暂教育生涯难以优化教育环境和提供更高素质的教育。
此外,教育改革提高了教师的素质要求,需要不断地加强自身的知识水平;同时,工作量不断加大,庞杂的工作压力也一直在教师队伍中存在。
如果长期没有有效措施加以缓解,会使教师队伍的压力和负担达到较高水平,甚至会导致教师的辞职和离开。
这将极大影响教育领域的人才供给问题。
三、省思与建议新老更替的教师队伍变化,既带来了喜悦,同时也带来了忧愁,我们需要全面思考,提出建议:首先,要加强教育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和合理的奖励机制,激励教育教学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增强其教育育人的能力和责任感,完善教师队伍结构。
其次,要加强教师队伍和职业生涯的规划和培训,提供有效的培训和学习平台,使教师更加适应需求和面临的变化,增强其教育教学技能和能力,掌握最新的教育人才要求。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高兰平第一份精神早餐让我们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一.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有资料显示,现在教育工作者的心理疾病、工作焦虑、职业倦怠等指数都居各行业前列。
曾有人做过调查发现:54%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近70%的教师感到心累、精神疲惫,48%的教师有焦躁、失眠等症状,36%的教师感到有时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普遍的职业倦怠、普遍的亚健康状态,这是老师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倦怠。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很多,今天我们暂时先不去探讨,不过我真诚地希望能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每一位老师都能消除身心的倦怠,都能过上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是新教育实验的核心理念。
新教育实验是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教授倡导的教育实验,它源于美国的杜威教育思想和上世纪初陶行知等人的教育改革。
新教育实验就是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基点,以六大行动(“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培养卓越口才”、“聆听窗外声音”、“建设数码社区”、“构筑理想课堂”)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标的实验。
对于新教育实验,我是情有独钟。
因为学校取得的一些成绩都得益于新教育实验。
对于新教育,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到教育在线( /bbs_index.html)去了解。
目前,深处教育围城内的大多数老师都深深的体会到我们的教育生活,无论是我们这些为师者,还是我们那些天真活泼的孩子们,都是毫无幸福可言的,在很多时候甚至是极其痛苦的。
其实这已经远远违背了教育的本来面目。
其实教育应该是幸福的,《论语》开篇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孟子有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育之,三乐也”。
苏霍姆林斯基的理想是“让每一个学生终生都拥有幸福的精神生活”。
他说过:“我们,尊敬的教育者们,时刻都不要忘记:有一样东西是任何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任何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都没有做出规定的,这就是儿童的幸福和充实的精神生活。
教师的幸福生活[修改版]
第一篇:教师的幸福生活幸福在身边——一个教师的幸福感幸福,是一种感觉,就像一杯茶,须慢慢饮用,才能品尝出她的清香、甘醇;像一粒糖,须轻轻舔她,才能发现她的甜美,芳香。
生活是一首幸福的歌,她充满诗情画意,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幸福之中,需要你去发现、去传递、去创造。
一、发现幸福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始终坚守在平凡而又伟大的岗位上,从事着平凡而又不朽的事业。
作为一个教师,在课堂上常常可以发现幸福,感受幸福。
当讲解一个个难点、易混易错知识点时,我发现同学们释然的表情,感到作为教师传递知识的幸福。
当同学们提出问题要求我解答,我发现我的分析使同学们恍然大悟时,感到作为教师解惑的幸福。
当我在批改作业和试卷时,发现同学们越来越工整、规范、简洁的答题时,我感到收获的幸福。
当看到同学们经过高中三年的浴血奋战,拿到高考录取通知书时激动的心情,我感到成功的幸福。
二、传递幸福幸福,犹如一湾涓涓细流,流入我的心灵,滋润着我,让我沉浸在爱的甜蜜中。
当各种节日来临之际,收到学生和家长们发来的祝福短信和接到他们的祝福电话时,我感受到电波传递的幸福。
当学生把自己在大学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件件乐事告诉我时,我感受到分享的幸福。
当我在QQ空间的烦闷心语,得到学生们关心的问候时,我感受到被关心、被牵挂的幸福。
当我看到指导的学生拍摄的身边文明现象和美丽景色,制作的文明礼仪小报被张贴、获奖时,我感受到学生们把美传递给大家的幸福。
三、创造幸福幸福来源生活,我们要善于在生活中创造机会,感受幸福。
为了使同学们得到更好发展,作为班主任,我开展各种活动,创造各种机会让同学们有展示自我的机会和舞台。
看着同学们在主题班会上精彩的表现,在辩论赛中的唇枪舌战,在知识竞赛中的争分夺秒,在联欢会上欢快的笑声,我感受到同学们成长的幸福。
作为一线教师,一个单元结束,我要求同学们自己建构知识体系,鼓励同学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指导同学们发挥想象制作各种历史模具、各类小报,当我看着同学们建构的五花八门的知识体系图,提出的千奇百怪的问题,制作的丰富多彩的模具、五颜六色的小报,我感受到同学们创造思维能力提高的幸福。
教师的幸福感演讲稿范本5篇
教师的幸福感演讲稿范本5篇教师的幸福感来自哪里?教师的幸福感演讲稿怎么写?对此,小编为您带来“教师的幸福感演讲稿范本5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教师的幸福感演讲稿范本5篇(一)各位领导,各位同志,老师们,大家好!“笑谈渴饮匈奴血,壮志饥餐胡虏肉”是岳飞的幸福,“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藏之深山,传之后世”是司马迁的幸福,“政通人和,百废俱兴”是范仲淹的幸福,“晨兴理荒穗,带月荷锄归”是陶渊明的幸福,是的,文臣以政治清明为幸福,武将以立功沙场为幸福,史家以作品传世为幸福,隐士以回归田园为幸福;米开朗基罗用了四年时间完成《创世纪》时年仅37岁,但看上去俨然成了一个面容憔悴躯体佝偻白发苍苍的老人,但是他却告诉教皇说自己是幸福的,南丁格尔放弃自己优裕的贵族生活到战场上去做一名护士,饱受艰辛,但她也是幸福的,所以,幸福与物质无关,与索取无关,幸福是一种精神追求,是一种精神慰藉,是人一生奋斗的最后归宿,是一种感觉,体验这种感觉的程度是由一个人为他所从事的事业的付出程度决定的!老师们,同志们,今天我想告诉大家,“幸福的人都有相同的理由,他们你的幸福源自于对自己职业理想的追求,而不幸的人却各有各的不幸”,这些不幸和我们的职业无关,我们不要把生活之中的各种不幸都带到职业中去,我们从事的职业是世界上最高贵的职业,我们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高于动物是因为人类拥有智慧,而哪一个人的聪明才智不是从老师那里学会的呢?古代出现过几次以拜师为耻的事件,然而“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的事实证明,谁离开了老师谁将自取灭亡!我们的这一职业是无可取代的,不管是和平还是战争,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任何一个时候都是社会之中最重要的职业,而我们就是这个职业的从业者,我们是孔子、孟子、亚里士多德、苏霍姆林斯基的事业传承者我们在和杨振宁、魏书生为着同样的理想并肩奋斗着,我们是无比骄傲的,是最最幸福的!可是有时候我们会感到有压力,会觉得烦躁,会觉得工资太低,并因此觉得不幸福,但是,这些和我们的职业无关,任何一种职业都会出现这种情况,这只是一种精神倦怠,我们都是老师,应该能够为自己做好这种倦怠的调节,我们都明白,这个社会上从各种方面来比较不如教师这个职业优裕的太多太多了,简单的一个方面,整个中国只有教师每年可以全额带薪休假三个月,这是多么值得我们偷着去乐的一件事。
谈教师工作情绪的疏导
是 影 响 正 常 的 能 力 表 现 。 带 有 不 良情 绪 去 上 课 ,
脑 子 里 就 会 出现 空 白 ,不 知 所 措 。事 先 备 好 的课 , 由 于 思绪 混 乱 而一 塌 糊 涂 。与 学 生 、教 师 交 谈 会 心 不 在 焉 ,对 方 的话 听不 进 耳 朵 里 。如 果 去 上 公 开 课或 者 学
取 有 效 手 段 , 给 予 适 度 缓 解 。 人 所 能 承 受 的 心 理 压 力
的 内心 体 验 就 产 生 了 ,表 现 出 抑 郁 寡 欢 、疾 首 蹙 频 等
神情。 三 是 时 常 焦 虑 、不 安 。 焦 虑 是 指 人 的 内心 不 安 、
总 有一 定 的极 限 ,当心 理 压 力 超 过 这 个极 限 时 ,总会 出现 一 些精 神 上 的 困扰 ,这 就 需要 我 们 在适 当的 时机 , 采取 适 当 的方 法 ,打 开 自己情 绪 的 “ 门 ” 阀 ,进 行 适 当 的情 绪宣 泄 ,进 而 自我 矫 正 。
始 出其 宗 ,乃 为 大通 。 ”此话 含 义 是 人发 怒 、狂喜 、忧 虑 、恐惧 都 有 伤 于身 体 。与 其 有 了这 些 不 良情 绪 以后 , 再去 “ 除秽 去 累 ” ,不 如 在情 绪 产 生 之前 进 行合 理 调 适
与 控 制 , 或 者 说 在 产 生 之 初 就 进 行 疏 导 与 管 理 , 这 才 是 有 益 身 心 的 养 生 之 道 。 如 今 由 于 社 会 、 经 济 、 政
所 谓 宣 泄 就 是 指 人 在 不 能 用 攻 击 性 行 动 消 除 不 良 情 绪 时 ,改 用 语 言倾 诉 心 中 的苦 闷 ,求 得 内心 痛 快 的 方 法 。一 般 在 背 地 里 、在 知 心 朋 友 和 亲 密 家 人 中 进
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享受教师的幸福人生——《教师的幸福感》读后感假期,我阅读了英国作家霍姆斯编写的《教师的幸福感》,这是一本关注教师整体幸福感的实践手册。
全书通过对于教学中的幸福感和压力的原因分析,寻找切实可行的提高个人幸福感、促进专业发展、改善生活品质的方法和策略,从而引导广大老师踏上幸福之路。
我觉得这本书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因为它所提供的不仅仅是一些方法与策略,更重要的是体现一种正视现状,勇于改变的态度和观点,让我们不由得要去审视自己的过去,畅想我们的未来。
一个人一生总少不了一个舞台,生旦净末,笔墨刀枪,任你施展。
我们的舞台不大,三尺讲台;道具不精,一支粉笔。
但就是在这样的一个舞台上,我们需要追求、拼搏、超越。
而现实生活中咽喉炎、颈肩痛、坐骨神经痛、静脉曲张,一系列的职业病在一天天威胁着老师的身体健康。
而教师工作的职业特点,又决定了老师还要忍受来自情绪上的极大波动。
教师每天除了备课、上课、辅导,还要做大量的繁琐的工作。
尤其是班主任老师,每天都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学生考试成绩好了,高兴;成绩落后了,难过;差生进步了,兴奋;学生捣蛋了,愤怒;班级评优了,长舒一口气;科任老师反应课堂纪律不好了,恶狠狠地批评学生一顿;上公开课,日不甘食,夜不能寐;迎接领导检查,脚不点地,忙上忙下……再加上,也许付出了却没有回报,也许评优评先常常花落别家,也许人际关系处理不好,也许家庭生活是是非非,常常陷入无尽的烦恼。
这一切的一切,剥夺着老师的幸福感,令老师们不堪重负,却又无可奈何。
加之社会又为老师戴上了一顶又一顶高帽:最光辉、最神圣、蜡烛、春蚕、人梯、铺路石、园丁,老师似乎不是人,而是神。
要我说,这不是把老师放在神圣的圣坛上,而是放在了灵魂的祭坛上。
如此一来,老师的幸福感从何而来 ,在教师成长的道路上,多少年来大家关注的都是教师的工作、学习、研究、奉献,又有多少人关注过教师的健康状况、心理状况,又有多少人关注过教师的生活是否幸福,是否美满,哪怕是我们自己也往往会忽视这些幸福的基本元素。
给教师的建议第60章读书心得3篇
给教师的建议第60章读书心得3篇给教师的建议第60章读书心得篇1《给教师的推荐》一书是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瓦。
阿。
苏霍姆林斯基为了解决中小学的实际问题,专门为中小学教师写的教育经典丛书。
尽管这天的教育形势与苏霍姆林斯基写书的年代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但他那闪光的思想,精炼的语言,对我们这天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显过时,它就像一场及时雨,滋润着我们一颗颗干渴的灵魂,它就像与教师应对面一样,针对教师的苦恼与困惑娓娓道来,常读常新,每次读都有新的收获和体验。
翻开书,一百条推荐之首便是作者在反复的教导我们“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
首先就要我们了解,每个孩子都是独立不一样的个体,在学校里,教师不就应“一视同仁”,尤其是在学校生活的最主要领域――脑力劳动的领域里,对儿童要个别对待。
作者打了一个最形象的比喻:让所有刚刚入学的7岁儿童都完成同一种体力劳动,例如提水,有的孩子提了5桶就精疲力尽,有的孩子却能提20多桶,但是如果你要强迫一个身体虚弱的孩子必须要提20桶,那么这就会损害他的力气,他到明天就什么也干不成。
儿童的脑力劳动所需要的力量,也是象这样各不相同的。
读到这我不禁想到一个一向困绕我的问题:为什么在我所教授的学生中会有明显的优差生等级?为什么同时教授,有的学生能够很容易很完美的掌握,而有的学生却什么也学不会,此刻我最后明白原先我没有在备课中思考到孩子们的差异性,没有周密的思考到每一个学生在上课时将要做什么,没有因人而异,为他们挑选适合他们学习的资料,使他们取得一点小小的成就。
原先就因为我这种欠缺思考的备课,使我的课堂中产生了很多的无效劳动,而无效劳动――这大概是学生和老师可能遇到的莫大的严重危险吧。
正是苏霍姆林斯基首条解决了我初为人师的困惑。
在读到“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段时,确实让我产生了很大的共鸣。
作为一名教师,的确发现时间总是不够用,每一天总是备课、上课、训练、写反思等,仰望时钟,一天时间却又过去,可收获却不大。
中国好教师读书心得体会范文5篇
【最新】中国好教师读书心得体会范文5篇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时时注意,保持快乐的心情,做个阳光老师.用一颗宽容的心对待每一个孩子,把自己的所有精力都奉献在着三尺讲台上.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中国好教师读书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中国好教师读书心得体会1教委为每位教师准备了>,让我们利用暑期好好阅读.书中写了很多教育教学的常识,把自己遇到过的很多有意思的问题和大家分享,让这些问题引发我们对教育的关注和研究.感触很深,我想把它与我们老师共勉.在书的自序中看到〝对教师职业生命负责〞的话时,有点惊喜.虽只读了短短几十页吴先生的书我自己心里就有许多感触: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们可以想的更多.只有团结.正气.奋进的集体,才能鞭策我们的进步;只有积极.向上.阳光的形象,才能让我们有更多开展的机遇.我们青年,是真正要自觉起来维护这个集体,推动这个集体,实现集体凝聚的力量.然而,优秀集体的全面塑造,良好集体形象的建立,绝非旦夕之间.轻描淡写即可成就.它需要我们青年教师每个人每时每刻的关注和努力,需要我们关注细节,关注小事,从我做起,从一言一行做起.同时,吴老师也坦诚地揭示了现代教育中如〝确实有很难教的学生〞这样的教育问题.每个人的学习过程都很长,成长的环境也不尽相同.或多或少有些表达某些独特〝个性〞的学生会影响我们的日常教学,似乎这样的学生比以前还要多一些,特别在一些非班主任的课上,这样的孩子表现的就愈加明显.以前总信仰一句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就因为这样,我们面对一些特殊的孩子,往往会缴尽脑汁,想方设法证明自己是可以很快转变他(她)的,自己是有能力的,可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常常这样为了这一棵树,却放弃了一片森林,有些得不偿失.吴老师的在书中屡次提到.渗透的〝不要急〞.〝慢〞让我为此松了一口气,我想〝尽人事,顺天意〞也许可以成为我们对待〝难教的学生〞的准那么吧如在>和>中,吴老师启发我们为了我们的学生,让我们的心胸开阔起来.因为教育者的胸襟,是学生的天地,教育者的胸襟有多宽,学生的精神天地就有多大.教师胸怀博大,他的学生才能面朝大海,才能仰望星空.确实,处在青少年期的学生最易受外界的影响和同化的,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势必影响学生的一生.现今社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教会的不可替代的方法.社会上一些极端事件的发生正是一些心胸狭隘.封闭的人所为,可见,让我们都做一个有胸襟的大气老师影响我们的学生,对整个社会都是有着重要影响的!中国好教师读书心得体会2我很庆幸自己是一名教师,因为教师这个职业能够获得千万人的信任,拥有千百人的爱戴,因为教师能够真正体验到人生历程中最珍贵的真情.十三年的教学生涯,让我逐渐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快乐,让我体味到了当教师的崇高,也让我领悟到了作为教师的成功的真谛——走近学生,就是完善生命.一.教师的快乐,来自学生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以〝教学相长〞.〝诲人不倦〞为乐,终于让他的〝仁政〞思想得以传承;孟子以〝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为原那么,因材施教,终于成大器;荀子推崇〝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为理念,学以致用,锲而不舍;韩愈以〝业精于勤〞.〝师意不师辞〞为宗旨,著>,驳〝道统〞;还有柏拉图用〝音乐是求心灵的美善〞的教育思想,写了著名的>;亚里士多德从〝理论理性〞的学说出发,提出了〝文雅〞之说;夸美纽斯的>更是内容丰富,高瞻远瞩;而杜威的学说〝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更加前卫;苏霍姆林斯基的>更是〝心灵的艺术〞.还有陶行知.朱永新.李镇西.魏书生等等.喜报时,或者看到学生的进步时,我就有一种收获硕果的快慰.特别是在课堂中,我常与学生一起做同样的事,甚至是率先垂范,做学生的典范.比方我的倾情的示范朗读,我的感情丰富的下水文,都赢得了学生热烈的掌声,也拉近了我和学生在课堂中的距离.虽然现在的我还如此渺小,缺乏陶行知先生那种拼命的工作热情,没有苏霍姆林斯基的那种敏锐的眼光,更没有孔子的聪明心智,但我已尝到了教书育人工作中的甜头,生活中以获得了充实与满足.我想,我会让这份快乐延续,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二.教师的崇高,来自学生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具有高尚的的师德,才会得到学生的尊重,教师自己也才能从中体会到自身的崇高所在.常听学生家长说〝我家的孩子只听老师的,老师的话简直比圣旨还灵,回到家里就谁的话都不听了.〞由此看来,我作为教师想到了学生的向师性,这是一种纯洁的美好的心理品质,我们当教师的要好好地利用和开发.特别是在学习了魏书生老师的教育理论后,我也曾刻意仿效,在班上定下〝规矩〞:但凡老师或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就要当场表演一个节目,没想到这一举措竟然让我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威信.在教学中,我有意或无意中出了这个那个错,学生都会及时地为我指出,我也自觉〝遵规守章〞,每次都认真的为学生唱一首歌.这样的〝惩罚〞却博得了学生的欢心,不仅师生之间的关系逐渐融洽,班级气氛也极为活泼.表达着他们对我的感谢和敬意是,我的心情都莫名的冲动,我总是深深的感受到了自身的一种最崇高的价值.毫不避讳地说,这种崇高,正是我在读书工程中所获得的最大的收获,是我2来不断学习.不断完善的具体表现,这就是师德!这就是师魂!三.教师的成功,来自学生要当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就认识教师是什么?要教好自己的学生,首先必须认识学生是什么?欢送您访问,欢送您访问,答案是显然的:教师是人,学生也是人.如何做人?其实这不只是学生应该学会的`,更应该是我们教师要学会的!从众多的教育家的言行中我们不难发现,做人贵在〝求真〞.只有〝真〞才是美,只有〝真〞才会善.我的这种感受是在学习过程中的积累,一直以来,我就以教育家的成功经验为借鉴,坚持以〝认真负责〞处世,以〝严于律己,宽于待人〞为原那么,我觉得,作为一位教师,首先必须做到:1.说到做到,从不失信;2.言传身教,以身作那么;3.尊重学生,一视同仁;4.讲求效率,仔细认真;5.严于律己,宽于待人;6.精读细讲,教学相长.今年我又细读了李镇西老师的>,,我觉得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其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也并不是如〝蜀道之难〞.只要我们不断的加强理论学习,不断积累经验,长期地保持一颗好奇心,想一想今天学生又将演出一幕怎样的好戏?我今天又将看到孩子们的什么新把戏?我自己又该为他们做些什么事?处处为孩子们着想,在为学生做些你力所能及的事时,你也必然在一步一步的接近成功!我希望与我的同仁共勉: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学生永远都是我们人生舞台中最重要的主角!中国好教师读书心得体会3作为我们这一代人,自从当了老师开始就把自己的全部献给了教育事业,不管当初是怎样走上这个岗位的,可以说大多数人都是对得起老师这位称号的._所做的也是大多数老师在做作的,无论是关心学生学习,还是关心学生的成长,还是关心学生的未来,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身体成长上,我们大多数老师都在做作这样相同的事情.非常荣幸有这样的时机参加〝中国好老师〞行动方案第一期校长素养提升的培训,早上8:30简短而有效的开班仪式结束后,李达武教授走上了讲台.初见李达武教授不免被她精神慎矍铄的外表所吸引:束腰的格子连衣裙外面套上一件淡粉色的针织外套显得很端庄,彬彬有礼的话语让人猜不出她的年龄,举手投足间让人看到她的自信而富有的亲切感.在她开口称呼我们为一群初升朝阳的〝少男少女〞时,我们才知道原来她是共和国的同龄人——一位66岁的老人,场下是一片哗然.认识她是缘分,了解她是福分.这一场讲座让我目睹了一次大师级的风采,领略了经典课堂的魅力.首先让我惊讶是她对教书这份职业.对待生活的深深的热爱之情!让我记忆最深刻的是她那信手拈来的诗句,她66岁的高龄还可以把中国文学里的古诗词说得如此流畅,相信在场的数百名教师也无人能及,而这样的能一样,那中国的古文化也就顺其自然地保存在了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里,我们也不用整天高谈阔论如何保存我们的文化了.其次,让我惊讶的还有李达武教授幽默活泼的教学艺术,强烈地震撼了全场.〝增之一分那么太长,减之一分那么太短〞,这位66岁面如桃花.风姿绰约的李达武美女教授,看上去不到50左右,>.>.>.>.>,等一首首古诗词她信手拈来.喜爱声乐和表演艺术的李教授把古典诗词和现代流行乐曲.壮族民歌和西北民歌,甚至是安徽的黄梅戏相结合,亲自一展歌喉演唱古诗词,并且带动现场的同学一起合唱和对歌,令人耳目一新,笑声连连.她声情并茂的演讲,妙语连珠的话语,引来大家阵阵的热烈掌声和欢笑喝彩.她用大家熟悉的歌调子,带我们唱歌悟诗之理,大家朗朗读书声.高吭有力的歌声我们学习气氛推向高潮,印证她在总结说的一句话:我教书.我快乐!我读书.我快乐!讲座持续三个小时,李老师的精彩讲解让我们所有的人听得如痴如醉,似乎忘记了时间的流逝.有人表示,李老师的课不单是快乐的,而且是深入人心.发人深省的,我想不就是应征了这句人生格言——人不是为结果而活,人是为信念而活. 中国好教师读书心得体会4一天,也就意味着我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路.其实,在我准备走向教师这个神圣的岗位时我就在问自己,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呢?在目前新课的大改环境下,作为教师我认为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完善自己,努力将自己打造成热爱教育事业.师德高尚.业务能力强.善于反思.自主开展.追求卓越.富有激情.适应时代要求的创新型教师.本大计.尤其是进入_世纪后,中国经济融入全球化的大潮中,教育也必须与国际接轨,教师将成为一个国际职业,要能参与国际竞争.随之,社会对教师的职业越来越重视,人们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实际上,古今中外,教师职业都被看作一项神圣而崇高的事业,被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和无限的崇敬.古代大教育家荀况有云:〝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那么法度存〞.别林斯基在>中写道:〝教育者多么伟大,多么重要,多么神圣.因为人的一生幸福都操纵在他的手中〞.在日本,〝老师〞这种职业曾经被叫作〞圣职〞.所谓〞圣职〞,即跟中文里的〞诗圣〞〝圣手〞的〝圣〞一般,是指不但在学问方面,而且还在做人方面具有最高的智慧和道德.从参加工作到现在,我一直在用心体会着教师这一职业的意义和价值.当我踏上三尺讲台的那一天,也就意味着我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路.其实,在我准备走向教师这个神圣的岗位时我就在问自己,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呢?在目前新课的大改环境下,作为教师我认为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完善自己,努力将自己打造成热爱教育事业.师德高尚.业务能力强.善于反思.自主开展.追求卓越.富有激情.适应时代要求的创新型教师.要做一名好老师,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要把教师的职业看作是神圣的事业,要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人们常说,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队伍是决定学校教育的关键._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开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于教师〞.〝名师出高徒〞,教师素质的上下决定教育水平的上下,决定学生素质的上下,只有造就一支现代化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现代化的人才,只有政治和业务素质优良的教师,才能造就高质量的学生.因此,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现我国教育的开展目标.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根本大计.尤其是进入_世纪后,中国经济融入全球化的大潮中,教育也必须与国际接轨,教师将成为一个国际职业,要能参与国际竞争.随之,社会对教师的职业越来越重视,人们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实际上,古今中外,教师职业都被看作一项神圣而崇高的事业,被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和无限的崇敬.古代大教育家荀况有云:〝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那么法度存〞.别林斯基在>中写道:〝教育者多么伟大,多么纵在他的手中〞.在日本,〝老师〞这种职业曾经被叫作〞圣职〞.所谓〞圣职〞,即跟中文里的〞诗圣〞〝圣手〞的〝圣〞一般,是指不但在学问方面,而且还在做人方面具有最高的智慧和道德.中国好教师读书心得体会5一位平凡工作岗位上的人演绎了教师这一职业的荣耀与神圣.她是我们学习的典范,她让我们真正领悟到了教育的真谛就是〝爱〞.每天下班回到家,我不会忘记的第一件事便是翻开电脑,登陆上这网络研修的乐园——国培网.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国培,通过网络与这么多同行进行交流,我感受到一种亲切,一种温暖.在这里我们思索与领悟教育的意义和乐趣,收获着自我的成长和完善,每天都过得那么充实.通过这次学习,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做一个好老师真的不容易.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遇上一位好老师,每一位当老师的人也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名好老师.那么,怎样才能算得上一名好老师呢? 一个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个好人.即对学生问寒问暖,爱生如子.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对待学生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都能做到对学生体贴入微.无微不至地予以关心.然而,这恰恰又是作为一名老师的根本要求.来自家庭的温暖固不必说,生活在其中的任何一个学生都有享不尽的温馨.温情.温暖.其实,学校对于学生来说更是一个大家庭,其中的老师便是这个家庭的家长.汶川地震中,涌现出无数舍己为人的优秀教师谭千秋,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向人们诠释了什么是师德高尚,什么叫大爱无言.舍己救学生的〝最美女教师〞的壮举令我感动至今,_的英雄举动就是最典型的爱生如子的表达.了一种别样的美丽,一种拥有丰富内涵的美丽,一种真正而永恒的美丽!正如叶澜教授所言〝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提高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表达生命关心的一种事业〞.教育不仅将完善生命,教育自身也将因此而富有生命.从这些英雄老师的身上,我深深感受到,自己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我想,诸如此类,才真正称得上第一层次的老师——好人.其次,一个好老师应该是能人.说到此,不由想起了流传千古的一句话:〝师者,传道授益解惑也.〞一个好老师应该是一个勤学好问.博学多才的人.做一个好老师,他们的文化底蕴要丰厚,才能在教育教学中游刃有余,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赖,学生才会佩服信服,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崇高的威望.学生对他的教诲才能心服口服.著名教育人士说过,〝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有长流水.〞要使自己水流不竭,就要经常使源头有水.博览.勤学才会使自己的源头的水充足.能到达这样的境界,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必须穷其一生,不懈努力,不断积淀,方有可能.做老师还得专心.专一,要集中全部的精力,钻研业务.开展研究.夯实根底.研深学问.最后,一个好老师还应是个有理念的人.即能够为学生提供指引,提供真正的效劳.要到达这个层次,仅有渊博的知识远远不够,更多的是自身的修炼.要在为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学生品德的修炼;不仅看重学生知识的积累,而且更加看重今后乃至一生做人品格和做事态度的锻造;不仅给学生讲授单纯的知识,更加注重把知识与生活融会贯穿;不仅对学生有学习道路上的指导,更有对其人生目标.人生道路上的引领.能按照教育方针,按照课程设置,按照学生的身心开展规律去施教,使学生的身心相得益彰,健康开展.通过学习让我感触很深,从中学会了许多,觉得要当好一名老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无论有多难,好老师的三个层次都应该成为我们终身不懈的追求!只要认真去做,用心去想,那么自然就会有所收获.著名教育家吕型伟先生说:〝教育是事业,其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其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其生命在于创新.〞多精辟的论述啊!我觉得,以此标准作参照,能做到这几点的老师才是好老师.〝以天心点燃烛光,引导人类走向光明〞,这句话道出了为人师表的神圣和职责.我将以一颗爱心点亮孩子们纯洁.高尚的心灵,和孩子们一起编织鲜亮的七彩梦,争做孩子们心中的好老师!中国好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教育,是一场温暖的修行
教育,是一场温暖的修行教育是什么?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作为一名从教十年的我,几乎每天都在思考这些问题,但似乎又不了了之,直到我遇到薛法根老师的《做一个大写的教师》。
别样的书名引起了我的好奇,大写的教师是不是一个好教师?带着这样的阅读期待,我走进了书中。
60多篇教育,真实地再现了一位特级教师专业成长的精神之旅。
通过阅读,我感受到大写的教师应该是一种怎样的状态,同时也让我深深地感受到,教育应该是一场温暖的修行。
一、尊重教育规律,修炼质疑精神教育需要闲适,因为闲适给质疑创造了条件。
在本书的开篇,薛老师就表达了这样的观点,他说:教育的闲适,是摒弃了急功近利后的一种自然。
教育的闲适,是摆脱了紧张忙碌后的一种恬静。
教育的闲适,是拒绝了平庸肤浅后的一种深刻。
教育,需要一点闲适。
教育的闲适,更是一种诗意。
的的确确,教育如果缺少了闲适,一切都像紧绷的弦,学生没有了思考与质疑的时间和空间,教师就没有了探索学科以外知识的兴趣和精力。
于是乎,老师和学生每天都在“学科”这个小圈圈内打转,学生一天到晚都在背诵ABC、听写、抄写、计算、订正,仿佛没有了止境;教师每天紧盯着教案,在课上反复操练:出题、做题、讲解、批改,而这,也像是一道无限循环小数,让人一眼望不到头。
追根求源,这是没有尊重教育规律的自然产物,如果教师没有及早意识到这点,其教育现状则不会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在我班上,舒杰同学看似没有别的同学勤奋,但在他身上,却有可贵的质疑精神,课堂上经常有“惊人”之举。
比如在讲到对“嘹亮的歌声在树林中飘荡。
”这一句子缩句时,当大家都认同“歌声飘荡”这一答案时,他却举手发问:“在”字能否保留?因为保留“在”字,听上去更能表达“歌声正在飘荡”这一状态。
抛却标准答案,单凭他的有理有据的质疑精神,就值得为他鼓掌、点赞。
二、尊重哲学原理,修炼致远境界在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辩证的,比如快与慢、急与慢等等。
教育也是如此。
薛老师在书中说,我们的教育研究也是如此。
2023年《中国教师》读后感9篇
2023年《中国教师》读后感9篇《中国教师》读后感1去年,我们幼儿园组织全园老师阅读《中国教师报》,并参加他的读报用报征文活动,我开始上网阅读这份报纸,当《中国教师报》的电子版展此刻我面前时,我立刻被他醒目的刊头、丰富的资料吸引住了,刚浏览完首页,我就开始喜欢上了这份报纸。
《中国教师报》刊登的__有的贴近广大一线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如《谁动了我的暑假》、《补课不止教师疲惫不堪》;有的宣传先进教师事迹,如《师之表――记全国优秀助学教师汪金全》;有的反映教师的呼声、维护教师的权益,如《教师聘任需要理论支持和制度保障》;有的帮忙广大教师提高教学和管理潜力,增强自身素质,如《再现精讲点拨的课堂片段》等。
一年来,《中国教师报》已经成为我贴心的朋友,课余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
《中国教师报》有很多版块,可我最喜欢的是“教师论坛”,版块的__选得十分贴近一线教师的心理与工作状态,__写得实在,鲜活的实例就发生在我们日常的教学中,就说《老师,别剥夺孩子犯错的权利》这篇__吧,案例中A老师因为害怕学生犯错,想方设法让学生能全做对。
从结果看,学生是都画对了,但其实学生是“被成功了”。
而B老师就不一样,让学生独立去尝试,这样学生的各种错误尽展眼前,再透过“量一量你画的圆的直径是不是6厘米”,让学生自己发现错误并自我调整。
让学生经历“画错――反思――修改”的过程,更能帮忙学生理解“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圆的半径”这一知识点。
在我们的教学中不是经常会发生这种状况吗,__把两位一线教师教学中的做法展示在大家面前,让你去品味,去深思,“心理学家盖耶说得好:‘谁不思考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刻。
’只要有认知活动,就会有错误发生。
教学过程就是一种以学生为主的认知活动,那就肯定会有错误发生。
错误也是掌握知识、技能必经的过程。
老师不需要更不能因为害怕学生犯错误,而想方设法阻止学生犯错。
学生的错误是其思维的真实写照,也是教学中的巨大财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60年,中国教师的喜与忧
素材汇编
0131 1140
“‘强国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60年来,一代又一代教育工,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为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我们现有1500万教师和教育工,一方面,我们要不断创造良好条件,吸引大批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另一方面,必须全心全意依靠人民教师,一心一意建设教师队伍,始终不渝地在全社会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充分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
这是教育部部长周济在谈及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时说的一番话。
确实,这60年,中国教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参与其中的中国教师,也历经60年的风风雨雨,深刻感受到中国教师这60年来在社会地位、工资待遇、大众口碑方面的沧桑变迁。
社会地位
张风鸣,一位从教30多年的老教师,今年5月,《中原商报》的记者在采访他的时候问他,“这些年,您感触最深的是什么?”张老师背靠沙发,深思片刻说,“我感触最深的是地位的转变!建国初期的教师不少受到政治影响、遭到批判。
随后,教师很长一段时间得不到重视,许多人不愿意从事教师岗位。
”可以说,建国初期那场教师思想改造运动对教师的地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决定了教师的地位虽然相比建国以前有了极大的提高,但是在各种政治运动中出现了教师的身影,教师的实际地位并没有体现出“人民勤务员”应有的地位。
到了文革时期,那场声势浩大的政治劫难,使中国教师的地位彻底与“臭老九”相符。
“臭老九”也成为教师地位低下的明证。
那个时代,成为中国教师永远的痛。
教师地位真正被确立起来,是改革开放后。
只有摘下“臭老九”的帽子,教师才会真正站起来!教育改革为教师地位的提高奠定了基础,从1978年到
80年代初期的教育恢复重建;再从1985年到1989年的全面推进教育体制改革,教师的地位在一步一步地确立,虽然教育改革至今仍是步履艰难,但那一时期教师地位的提高却是不争的事实,师道尊严真正变为实现。
随着社会、经济的深入发展,今天教师的地位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这主要表现在冲击学校的暴力事件增多了,学生打教师的事件也日益增加,教师的尊严受到了挑衅,上世纪末期建立起来的师道尊严受到了空前的挑战。
这些都客观地反映教师地位并不高。
这与教育的地位不符,与教师的职业特点不答符,如果在21世纪的今天,教师的真实地位并不高,那将是一件十分可怕的事情。
工资待遇
回顾中国教师这60年,工资待遇成为绕不过去的话题。
自建国至1952年初,学校中大部分人员实行供给制待遇,且保持着较低的水平。
随着国家财政状况的变化,供给项目逐步合并、简化,供给标准不断调整、提高,供给办法不断修改。
但总体而言,教师工资不高。
教育部一项信息显示,改革开放之初,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在国民经济12类行业中,一直在倒数第一位至第三位之间徘徊。
据统计,从1984年至2004的20年间,中小学教师的年平均工资增长了10.9倍。
可以说,教师工资的增长,主要在改革开放之后。
1987年11月28日《国务院关于提高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的通知》中明确,国务院决定,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师工资水平。
从一九八七年十月起,将中小学教师和幼儿园教师现行的工资标准提高10%。
义务教育法也明确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国家发改委进一步明确提出:“当地教育行业职工平均工资水平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的,按照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确定”。
“两个平均工资”和“当地”是教师待遇的关键词,这两个关键词非常清楚地界定了教师应有的待遇标准。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对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实行绩效工资制度,提高1200万中小学教师待遇,中央财政为此将投入120亿元,地方政府也要增加投入。
”
应该说,政府已经出台了很多关于教师工资的法律与规定,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法律与规定虽然有了,但有些地方执行法律与规定的力度并不够,特别是与公务员有关的“两相当”更是广大教师倍感不平的地方。
在目前,落实政策比制定政策更重要。
在工资增长的背后,我们不能忽视一个无比沉重的事实,广大农村教师的工资与城市教师相比相距甚远;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相比,差距很大;同一地级市里,市县差距悬殊。
这些差距,是教师心头的痛。
特别是农村教师,他们生活条件已经够苦了,付出够了,却领着远少于生活条件好于自己的城市教师的工资,这样的现状没有改变,教育永远难说公平!
大众口碑
教师是特殊的群体,因为他们肩负着塑造人的工程,他们的职业素养如何,将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
这60年,人们一直把教师当成燃烧的蜡烛,吐尽丝的春蚕,广大教师赢得了很好的口碑。
改革开放前,虽然教师处于政治运动之中,但是他们的职业素养,却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同。
这是一种典型的现象,教师地位不算高,却赢得了与地位不太相符的口碑,这很有趣。
改革开放初期,教师的职业得到尊重,广大教师热情高涨,他们树立起了良好的职业形象,勤教、乐教、爱生、廉洁、公正,那一时期,教师得到很好的大众口碑。
可惜,随着教师经济条件的改善,社会生活的快速发展,经济领域出现的不良风气也日趋影响到教育领域,特别是与教育收费有关的话题也日趋增多了,这直接影响到教师的职业形象,使他们的口碑受损。
教师经济提高了,却出现了与经济地位不相符的口碑,这一现象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于是,有人发出了中国教师群体性堕落的感慨,这样的感慨虽然有以偏概全之嫌,但是却反映出当前部分教师职业素质确实有待提高的事实。
当然,我们也确实要一分为二的地看问题,还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还有很多值得的尊敬、尊重的教师,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不计得失地付出,如“蜡烛”,如“春蚕”,他们托起了中国教育的希望,我们不能因为个别教师职业道德存在问题,就要让教师这一群体受罪,这样的认识,对教师,对教育都是极端的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