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政要》文言文阅读答案

合集下载

文言文《贞观政要》阅读练习及答案(广西梧州2023届高三一模)

文言文《贞观政要》阅读练习及答案(广西梧州2023届高三一模)

广西梧州市2023届高三第一次模拟测试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贞观元年,太宗谓侍臣曰:“自古帝王凡有兴造,必须贵顺物情。

秦始皇营建宫室,而人多谤议者,为徇其私欲,不与众共故也。

朕今欲造一殿,材木已具,远想秦皇之事,遂不复作也。

魏征宅内,先无正堂,及遇疾,太宗时欲造小殿,而辍其材为征营构,五日而就。

遣中使赐以素褥布被,以遂其所尚。

员观二年,公卿奏曰:“季夏之月,可以居台榭,今夏署未退,秋霖方始,宫中卑湿,请营一阁以居之。

”太宗曰:“朕有气疾,岂宜下湿?若遂来请,糜费良多。

昔汉文帝将起露台,而惜十家之产。

朕德不逮于汉帝,而所费过之。

”固请再三,竟不许。

贞观十年,治书侍御史权万纪上言:“宣、饶二州诸山大有银坑,采之极是利益,每岁可得钱数百万贯。

”太宗曰:“朕贵为天子,是事无所少之,惟须纳嘉言,进善事。

且国家剩得数百万贯钱,何如得一有才行人?不见卿推贤进善之事,又不能按举不法,震肃权豪,惟道税鬻银坑,以为利益。

昔尧、舜抵壁于山林,投珠于渊谷,见称千载。

后汉桓、灵二帝好利贱义,为近代庸暗之主。

卿遂欲将我比桓、灵耶?”是日敕放令万纪还第。

贞观十三年,魏征恐太宗不能克终俭约,上疏谏曰:“臣自擢居左右,每侍帷幄,屡奉明旨。

常许仁义之道,守之面不失;俭约之志,终始而不渝。

顷年以来,稍乖曩志,敦朴之理,渐不克终。

”疏奏太宗谓征曰人臣事主顺旨甚易忤情尤难朕今闻过能改庶几克终善事若违此言,更何颜与公相见?复欲何方以理天下?自得公疏,深觉词强理直,遂列为屏障,朝夕瞻仰。

又寻付史司,冀千载之下识君臣之义。

”乃赐征黄金十斤,厩马二匹。

(节选自《贞观政要》)10. 下面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疏奏太宗/谓征曰/人臣事主/顺旨甚易/忤情尤难/朕今闻/过能改/庶几克终善事/B. 疏奏/太宗谓征曰/人臣事主/顺旨甚易/忤情尤难/朕今闻/过能改/庶几克终善事/C. 疏奏/太宗谓征曰/人臣事主/顺旨甚易/忤情尤难/朕今闻过能改/庶几克终善事/D. 疏奏太宗/谓征曰/人臣事主顺/旨甚易/忤情尤难/朕今闻过能改/庶几克终善事/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在确的一项是()A. “材木已具”的“具”的含义与《鸿门宴》“具告以事”的“具”的含义不同。

《贞观政要 君臣相遇,自古为难》阅读训练及答案参考译文

《贞观政要 君臣相遇,自古为难》阅读训练及答案参考译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

(18分)夫君臣相遇,自古为难。

以石投水,千载一合,以水投石,无时不有。

其能开至公之道,申天下之用,内尽心膂,外竭股肱,和若盐梅,固同金石者,非惟高位厚秩,在于礼之而已。

是以伊尹有莘之媵臣;韩信项氏之亡命。

殷汤致礼,定王业于南巢;汉祖登坛,成帝功于垓下。

若夏桀不弃于伊尹,项羽垂恩于韩信,宁肯败已成之国,为灭亡之虏乎?孟子曰:“君视臣如手足,臣视君如腹心;君视臣如犬马,臣视君如国人;君视臣如粪土,臣视君如寇仇。

”虽臣之事君无二志,至于去就之节,当缘恩之厚薄,然则为人主者,安可以无礼于下哉?在朝群臣,当主枢机之寄者,或地邻秦、晋,或业与经纶,并立事立功,皆一时之选,处之衡轴,为任重矣。

任之虽重,信之未笃,则人或自疑。

人或自疑,则心怀苟且。

心怀苟且,则节义不立。

节义不立,则名教不兴。

名教不兴,而可与固太平之基、保七百之祚,未之有也。

又闻国家重惜功臣,不念旧恶,方之前圣,一无所间。

然但宽于大事,急于小罪,临时责怒,未免爱憎之心,不可以为政。

君严其禁,臣或犯之,况上启其源,下必有甚,川壅而溃,其伤必多,欲使凡百黎元,何所措其手足?安可不深思之乎?安可不熟虑之乎?夫委大臣以大体,责小臣以小事,为国之常也,为治之道也。

今委之以职,则重大臣而轻小臣;至于有事,则信小臣而疑大臣。

信其所轻,疑其所重,将求至治,岂可得乎?又政贵有恒,不求屡易。

今或责小臣以大体,或责大臣以小事;小臣乘非所据,大臣失其所守;大臣或以小过获罪,小臣或以大体受罚。

职非其位,罚非其辜,欲其无私,求其尽力,不亦难乎?小臣不可委以大事,大臣不可责以小罪。

夫上之不信于下,必以为下无可信矣。

若必下无可信,则上亦有可疑矣。

上下相疑,则不可以言至治矣。

夫以四海之广,士庶之众,岂无一二可信之人哉?盖信之则无不可,疑之则无可信者,岂独臣之过乎?夫以一介庸夫结为交友,以身相许,死且不渝,况君臣契合,寄同鱼水。

若君为尧、舜,臣为稷、契,岂有遇小事则变志,见小利则易心哉!此虽下之立忠未有明著,亦由上怀不信,待之过薄之所致也。

贞观政要阅读答案及翻译

贞观政要阅读答案及翻译

贞观政要阅读答案及翻译贞观政要阅读答案及翻译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试题。

李绩,曹州离狐人也。

本姓徐,初仕李密,为左武侯大将军。

密后为王世充所破,拥众归国,绩犹据密旧境十郡之地。

武德二年,谓长史郭孝恪曰:“魏公既归大唐,今此人众土地,魏公所有也。

吾若上表献之,则是利主之败,自为己功,以邀富贵,是吾所耻。

今宜具录州县及军人户口,总启魏公,听公自献,此则魏公之功也,不亦可乎?”乃遣使启密。

使人初至,高祖闻无表,惟有启与密,甚怪之。

使者以绩意闻奏,高祖方大喜曰:“徐绩感德推功,实纯臣也。

”拜蔡州总管,赐姓李氏,附属籍于宗正。

封其父盖为济阴王,固辞王爵,乃封舒国公,授散骑常侍。

寻加绩右武侯大将军。

及李密反叛伏诛,绩发丧行服,备君臣之礼,表请收葬。

高祖遂归其尸。

于是大具威仪,三军缟素,葬于黎阳山。

礼成,释服而散,朝野义之。

寻为窦建德所攻,陷于建德,又自拔归京师。

从太宗征王世充、窦建德,平之。

贞观元年,拜并州都督,令行禁止,号为称职,突厥甚加畏惮。

太宗谓侍臣曰:“隋炀帝不解精选贤良镇抚边境惟远筑长城广屯将士以备突厥而情识之惑一至于此。

朕今委任李绩于并州,遂得突厥畏威远遁,塞垣安静,岂不胜数千里长城也?”其后并州改置大都督府,又以绩为长史,累封英国公。

在并州凡十六年,召拜兵部尚书,兼知政事。

绩时遇暴疾,验方云须灰可以疗之,太宗自剪须为其和药。

绩顿首见血,泣以陈谢。

太宗曰:“吾为社稷计耳,不烦深谢。

”十七年,高宗居宫,转太子詹事,加特进,仍知政事。

太宗又尝宴,顾绩曰:“朕将属以孤幼,思之无越卿者。

公往不遗于李密,今岂负于朕哉!”绩雪涕致辞,因噬指流血。

俄沉醉,御服覆之,其见委信如此。

绩每行军,用师筹算,临敌应变,动合事机。

自贞观以来,讨击突厥、颉利及薛延陀、高丽等,并大破之。

太宗尝曰:“李靖、李绩二人,古之韩、白、卫、霍岂能及也!” (选自《贞观政要》)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今宜具录州县及军人户口具:准备B.寻为窦建德所攻寻:不久C.陷于建德陷:拘捕D.绩雪涕致辞雪:擦拭答案A 【解析】具:详细。

文言文阅读训练:《贞观政要-人君之道》(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贞观政要-人君之道》(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贞观政要•人君之道》(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贞观初,太宗从容谓侍臣曰:“周武平纣之乱,以有天下:秦皇因周之衰,遂吞六国。

其得天下不殊,祚运长短若此之相悬也?”尚书右仆射萧璃进曰:“纣为无道,天下苦之,故八百诸侯不期而会。

周室微,六国无罪,秦氏专任智力;蚕食诸侯。

平定虽同,人情则异J太宗曰:“不然,周既克殷,务斗仁义;秦既得志,专行诈力。

非但取之有异,抑亦守之不同。

祚之修短,意在兹乎!”贞观二年,太宗谓黄门侍郎王珪曰:“隋开皇十四年大旱,人多饥乏。

是时仓库盈溢,竟不许赈给,乃令百姓逐粮。

隋文不怜百姓而惜仓库,比至末年,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炀帝恃此富饶,所以奢华无道,遂致灭亡。

炀帝失国,亦此之由。

凡理国者,务积于人,不在盈其仓库。

古人云:‘百姓不足,君象与足?'但使仓库可备凶年,此外何烦储蓄!后嗣若贤,自能保其天下;如其不肖,多积仓库,徒益其奢侈,危亡之本也J贞观九年,太宗谓魏徵日:“曳责囿充史末代亡国之主为爰”i⅛i⅛⅛⅛w,所有府库用之略尽,乃至去事无不税敛。

朕常谓此犹如馋人自食其肉,肉尽必死。

人君赋敛不已,百姓既弊,其君亦亡,齐主即是也。

然不无、乔丰若为优劣?”徵对曰:“二主亡国虽同,其行则别。

齐主暗弱,政出多门,国无纲纪,遂至亡灭。

天元性凶而强,威福在己,亡国之事,皆在其身。

以此论之,齐主为劣J(选自《贞观政要》)材料二:晋平公问于师旷日:“人君之道如何?”对日:“人君之道,清净无为,务在博爱,趋在任贤;广开耳目,以察万方;不固溺于流俗,不拘系于左右;廓然远见,绰然独立;屡省考绩,以临臣下。

此人君之操也J平公曰:“善!”(节选自西汉刘向《说苑》)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在答题卡上将相应字母涂黑。

顷读周A齐史B末代C亡国之主D为恶E多相类也F齐主G深好H奢侈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弘,指扩大、光大,与《谏太宗十思疏》中“弘兹九德”的“弘”字意思相同。

《贞观政要》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翻译

《贞观政要》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翻译

《贞观政要》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翻译《贞观政要》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翻译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言。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贞观政要》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翻译,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自突厥颉利破后,诸部落首领来降者,皆拜将军中郎将,布列朝廷,五品以上百余人,殆与朝士相半。

惟拓跋不至,又遣招慰之,使者相望于道。

凉州都督李大亮以为于事无益,徒费中国,上疏曰:“臣闻欲绥远者必先安近。

中国百姓,天下根本,四夷之人,犹于枝叶,扰其根本以厚枝叶,而求久安,未之有也。

自古明王,化中国以信,驭夷狄以权。

故《春秋》云:‘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

’自陛下君临区宇,深根固本,人逸兵强,九州殷富,四夷自服。

今者招致突厥,虽入提封①,臣愚稍觉劳费,未悟其有益也。

然河西民庶,镇御藩夷,州县萧条,户口鲜少,加因隋乱,减耗尤多,突厥未平之前,尚不安业,匈奴微弱以来,始就农亩,若即劳役,恐致妨损,以臣愚惑,请停招慰。

且谓之荒服者,故臣而不纳。

是以周室爱民攘狄,竟延八百之龄;秦王轻战事胡,故四十载而绝灭。

汉文养兵静守,天下安丰;孝武扬威远略,海内虚耗,虽悔轮台,追已不及。

至于隋室,早得伊吾,兼统鄯善,且既得之后,劳费日甚,虚内致外,竟损无益。

远寻秦、汉,近观隋室,动静安危,昭然备矣。

伊吾虽已臣附,远在藩碛,民非夏人,地多沙卤。

其自竖立称藩附庸者,请羁縻受之,使居塞外,必畏威怀德,永为藩臣,盖行虚惠而收实福矣。

近日突厥倾国入朝,既不能俘之江淮,以变其俗,乃置于内地,去京不远,虽则宽仁之义,亦非久安之计也。

每见一人初降,赐物五匹,袍一领,酋长悉授大官,禄厚位尊,理多糜费。

以中国之租赋,供积恶之凶虏,其众益多,非中国之利也。

”太宗不纳。

十三年,太宗幸九成宫。

突利可汗弟中郎将阿史那结社率阴结所部,并拥突利子贺罗鹘夜犯御营,事败,皆捕斩之。

太宗自是不直突厥,悔处其部众于中国,还其旧部于河北,建牙②于故定襄城,立李思摩为乙弥泥熟俟利苾可汗以主之。

文言文阅读训练:《贞观政要-主欲知过,必藉忠臣》(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贞观政要-主欲知过,必藉忠臣》(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贞观政要•主欲知过,必藉忠臣》(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①太宗威容俨肃,百僚进见者,皆失其举措。

太宗知其若此,每见人奏事,必假颜色..,冀闻谏诤,知政教得失。

贞观初,尝谓公卿曰:“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

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乎?故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

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虞世基等,寻亦诛死。

前事不远,公等每看事有不利于人,必须极言规谏。

”②贞观初,太宗从容谓侍臣曰:“周武平纣之乱,以有天下;秦皇因周之衰,遂吞六国。

其得天下不殊,祚运长短若此之相悬也?”尚书右仆射萧瑀进曰:“纣为无道,天下苦之,故八百诸侯不期而会。

周室微,六国无罪,秦氏专任智力..,蚕食诸侯。

平定虽同,人情则异。

”太宗曰:“不然,周既克殷,务弘仁义;秦既得志,专行诈力。

非但取之有异,抑亦守之不同。

祚之修短,意在兹乎!”③贞观六年,太宗谓侍臣曰:“朕闻周、秦初得天下,其事不异。

然周则惟善是务,积功累德,所以..能保八百之基。

秦乃恣其奢淫,好行刑罚,不过二世而灭。

岂非为善者福祚延长,为恶者降年不永?朕又闻桀、纣帝王也,以匹夫比之,则以为辱;颜、闵【注】匹夫也,以帝王比之,则以为荣。

此亦.帝王深耻也。

朕每将此事以为鉴戒,常恐不逮,为人所笑。

”魏徵对曰:“臣闻鲁哀公谓孔子曰:‘有人好忘者,移宅乃忘其妻。

’孔子曰:又有好忘甚于此者丘见桀纣之君乃忘其身愿陛下每以此为虑庶免后人笑尔”(节选自《贞观政要》)【注】颜、闵:即颜回、闵损,是孔子门下最杰出的十位弟子中的两位。

10.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三处需要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又有好忘A甚于此B者C丘见桀纣之君D乃忘E其身F愿陛下G每以此为虑H庶免I后人笑尔11. 下列对原文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颜色,面容、脸色,与白居易《琵琶行》中“暮去朝来颜色故”的“颜色”意思相同。

《贞观政要》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贞观政要》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贞观政要》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贞观政要》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我们有时需要做一些阅读题,这时最离不开的就是阅读答案了,阅读答案是由资深教育者参与拟订的。

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能切实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贞观政要》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贞观政要》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1《说苑》日:“人臣之行,有六正六邪,行六正则荣,犯六邪则辱。

何谓六正?一曰萌芽未动,形兆未见,昭然独见存亡之机,得失之要,预禁乎未然之前,使主超然立乎显荣之处,如此者,圣臣也。

二曰虚心尽意,日进善道,勉主以礼义,谕主以长策,将顺其美,匡救其恶,如此者,良臣也。

三曰夙兴夜寐,进贤不懈,数称往古之行事,以厉主意,如此者,忠臣也。

四曰明察成败,早防而救之,塞其间,绝其源,转祸以为福,使君终以无忧,如此者,智臣也。

五曰守文奉法,任官职事,不受赠遗,辞禄让赐,饮食节俭,如此者,贞臣也。

六曰家国昏乱,所为不谀,敢犯主之严颜,面言主之过失,如此者,直臣也。

是谓六正。

何谓六邪?一曰安官贪禄,不务公事,与世浮沉,左右观望,如此者,具臣也,二曰主所言皆曰善,主所为皆曰可,隐而求主之所好而进之,以快主之耳目,偷合苟容,与主为乐,不顾其后害,如此者,谀臣也。

三曰内实险诐,外貌小谨,巧言令色,妒善嫉贤,所欲进,则明其美、隐其恶,所欲退,则明其过、匿其美,使主赏罚不当,号令不行,如此者,奸臣也。

四曰智足以饰非,辩足以行说,内离骨肉之亲,外构朝廷之乱,如此者,谗臣也。

五曰专权擅势,以轻为重,私门成党,以富其家,擅矫主命,以自贵显,如此者,贼臣也。

六曰谄主以佞邪,陷主于不义,朋党比周,以蔽主明,使白黑无别,是非无间,使主恶布于境内,闻于四邻,如此者,亡国之臣也。

是谓六邪。

贤臣处六正之道,不行六邪之术,故上安而下治。

生则见乐,死则见思,此人臣之术也。

”《礼记》曰:“权衡诚悬,不可欺以轻重。

绳墨诚陈,不可欺以曲直。

规矩诚设,不可欺以方圆。

《贞观政要》阅读答案(精选16篇)

《贞观政要》阅读答案(精选16篇)

《贞观政要》阅读答案(精选16篇)《贞观政要》阅读答案(精选16篇)在社会的各个领域,我们需要用到阅读答案的时候非常的多,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检查自己的得与失,分析原因及时总结。

相信很多朋友都需要一份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自己的阅读答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贞观政要》阅读答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贞观政要》阅读答案篇11.(17分)(20xx,沈阳)阅读选文,完成(1)~(5)题。

【甲】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讳、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选自《出师表》)【乙】贞观二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日:“汉、魏以来,诸葛亮为丞相,甚平直。

尝表①废廖立、李严②于南中。

立闻亮卒,泣日:‘吾其左衽③矣!,严闻亮卒,发病而死。

故陈寿④称:‘亮之为政开诚心布公道。

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

’卿⑤等岂可不企慕及之?”(选自《贞观政要》,有改动)[注](D表:指上表建议。

②廖立、李严:蜀汉之臣。

③左衽(ren):古代少数民族衣襟左开,借指异族入侵而亡国。

④陈寿:西晋人,著有《三国志》。

⑤卿。

古代君对臣的称谓。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3分)①志虑忠纯:②悉以咨之;③严闻亮卒:(2)下雨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太宗谓房玄龄等日太守谓谁(《醉翁亭记》)B尝表废廖立、李严于南中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C立闻亮卒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D.发病而死舜发于畎亩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6分)①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②诸葛亮为丞相,甚平直。

(4)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

(断两处)(2分)亮之为政开诚心布公道(5)【乙】文中哪句话最能诠释诸葛亮提出的“陟罚臧否,不宜异同”的主张?(请用原文回答)(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忠诚②商议,询问③听到,听说(2)B【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文言文一词多义现象的分析理解能力,要结合句意推测,难度适中。

《贞观政要》阅读及答案解析(附译文)

《贞观政要》阅读及答案解析(附译文)

《贞观政要》阅读及答案解析(附译文)
贞观十一年,侍御史马周上疏曰:“汉、晋以来,诸王皆为树置失宜,不预立定分,以至于灭亡。

人主熟知其然,但溺于私爱,故前车既覆而后车不改辙也。

今诸王承宠遇之恩有过厚者臣之愚虑不惟虑其恃恩骄矜也。

昔魏武帝宠树陈思,及文帝即位,防守禁闭,有同狱囚,以先帝加恩太多,故嗣王从而畏之也。

此则武帝之宠陈思,适所以苦之也。

且帝子何患不富贵,身食大国,封户不少,好衣美食之外,更何所须?而每年别加优赐,曾无纪极。

俚语曰:贫不学俭,富不学奢。

言自然也。

今陛下以大圣创业,岂惟处置见在子弟而已,当须制长久之法,使万代遵行。

”疏奏,太宗甚嘉之,赐物百段。

贞观十三年,谏议大夫褚遂良以每日特给魏王泰府料物,有逾于皇太子,上疏谏曰:“昔圣人制礼,尊嫡卑庶。

谓之储君,道亚霄极,甚为崇重,用物不计,泉货财帛,与王者共之。

庶子体卑,不得为例,所以塞嫌疑之渐,除祸乱之源。

而先王必本于人情,然后制法,知有国家,必有嫡庶。

然庶子虽爱,不得超越嫡子,正体特须尊崇。

如不能明立定分,遂使当亲者疏,当尊者卑,则佞巧之徒承机而动,私恩害公,惑志乱国。

伏惟陛下功超万古,道冠百王,发施号令,为世作法。

一日万机,或未尽美,臣职谏诤,无容静默。

伏见储君料物,翻少魏王,朝野见闻,不以为是。

《传》曰:臣闻爱子教以义方。

忠、孝、恭、俭,义方之谓。

昔汉窦太后及景帝并不识义方之理,遂骄恣梁孝王,封四十余城,苑方三百里,大营宫室,复道弥望,积。

贞观政要文言文阅读答案

贞观政要文言文阅读答案

贞观政要文言文阅读答案贞观政要文言文阅读答案第一章:贞观朝政的背景在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实施了一系列政治改革,使得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壮大。

这一时期是唐朝最为繁荣与富强的历史时期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时刻。

第二章:贞观政要的性质与作用贞观政要是唐朝秘书省所编写的一本重要政治文献,内容涵盖了贞观年间的政治、经济、法律等方方面面。

这本书的出现标志着唐朝政治思想的成熟和完善,对后世的政治思想、制度建设和文化传承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三章:贞观政要的政治思想贞观政要的政治思想体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治国理念和思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坚持仁政,注重人民福祉;二是实行科举制度,建立官吏选拔制度;三是重视爱国主义,加强国家建设和防御建设。

第四章:贞观政要的经济政策在经济方面,贞观政要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经济政策,如保障农民权益,发展手工业和商业,加强对外贸易等等。

在此基础上,唐朝经济得以快速发展和繁荣。

第五章:贞观政要的军事政策贞观政要也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军事政策,如加强边防建设,发展战略武器,培养军事将领等。

这些政策的得以实施,确保了唐朝强大的军事实力,维护了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第六章:贞观政要的法治思想在法律方面,贞观政要提出了一系列完善的法律制度,如颁布《唐律》和《唐令》,建立完善的审判机构和律师制度,并注重法律教育和宣传。

这些措施的得以实施,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的正义和公平,推动了唐朝政治和法治的进步。

第七章:贞观政要对后世的影响贞观政要一直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最好的政治文献之一,其思想和制度成果至今仍在中国政治建设中得以广泛应用。

作为中国的经典政治文献,其思想和价值观念贯穿于中华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历程之中,成为了中国的文化精神和民族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结:贞观政要是中国古代最为杰出的政治文献之一,反映了唐朝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进步和繁荣。

这本书的出现标志了唐朝政治思想的成熟和完善,对后世政治思想、制度建设和文化传承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贞观政要 贞观元年,太宗谓黄门侍郎王珪》阅读训练及答案参考译文

《贞观政要 贞观元年,太宗谓黄门侍郎王珪》阅读训练及答案参考译文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0~14题。

贞观元年,太宗谓黄门侍郎王珪曰:“中书所出诏敕,颇有意见不同,或兼错失而相正以否。

元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

人之意见,每或不同,有所是非,本为公事。

或有护己之短,忌闻其失,有是有非,衔以为怨。

或有苟避私隙,相惜颜面,知非政事,遂即施行,难违一官之小情,顿为万人之大弊,此实亡国之政,卿辈特须在意防也。

隋日内外庶官,政以依违,而致祸乱,人多不能深思此理。

当时皆谓祸不及身,面从背言,不以为患,后至大乱一起,家国俱丧,虽有脱身之人,纵不遭刑戮,皆辛苦仅免,甚为时论所贬黜。

卿等特须灭私徇公,坚守直道,庶事相启沃,勿上下雷同也。

”因令诸司,若诏敕颁下有未稳便者,必须执奏,不得顺旨便即施行,务尽臣下之意。

贞观四年,太宗问萧瑀曰:“隋文帝何如主也?”对曰:“克己复礼,勤劳思政,每一坐朝,或至日昃,五品已上,引坐论事,宿卫之士,传飧而食,虽性非仁明,亦是励精之主。

”太宗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

此人性至察而心不明。

夫心暗则照有不通至察则多疑于物又欺孤儿寡妇以得天下恒恐群臣内怀不服不肯信任百司每事皆自决断虽则劳神苦形,未能尽合于理。

朝臣既知其意,亦不敢直言,宰相以下,惟即承顺而已。

朕意则不然,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

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岂如广任贤良,高居深视,法令严肃,谁敢为非?”(节选自《贞观政要》)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夫心暗则照有不通/至察则多疑于物/又欺孤儿寡妇以得天下/恒恐群臣内怀不服/不肯信任百司/每事皆自决断B.夫心暗则照有不通至察/则多疑于物/又欺孤儿寡妇以得天下恒恐/群臣内怀不服/不肯信任百司/每事皆自决断C.夫心暗则照有不通/至察则多疑于物/又欺孤儿寡妇以得天下恒恐/群臣内怀不服/不肯信任/百司每事皆自决断D.夫心暗则照有不通至察/则多疑于物/又欺孤儿寡妇以得天下/恒恐群臣内怀不服/不肯信任/百司每事皆自决断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拟相防过误”与“本自无教训”(《孔雀东南飞》)两句中的“本”字含义相同。

文言文阅读训练:《贞观政要-张玄素进谏度君权时》(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贞观政要-张玄素进谏度君权时》(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贞观政要-张玄素进谏度君权时》(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

材料一:贞观四年,诏发卒修洛阳之乾元殿以备巡狩。

给事中张玄素上书谏曰:陛下智周万物,囊括四海,令之所行,何往不应?志之所欲,何事不从?微臣窃思秦始皇之为君也,藉周室之余,因.六国之盛,将贻之万叶。

及其子而亡,谅由逞嗜奔欲,逆天害人者也。

是知天下不可以力胜,神祇不可以亲恃。

惟当弘俭约,薄赋敛,慎终始,可以永固。

臣尝见隋室初造此殿,楹栋宏壮,大木非近道所有,多自豫章采来,二千人拽一柱。

略计一柱,已用数十万,则余费又过倍于此。

臣闻阿房成,秦人散;章华就,楚众离;乾元毕工,隋人解体。

且以陛下今时功力,何如隋日?承凋残之后,役疮痍之人,费亿万之功,袭百王之弊,以此言之,恐甚于炀帝远矣。

深愿陛下思之,无为由余所笑,则天下幸甚矣。

太宗谓玄素曰:“卿以我不如炀帝,何如桀纣..?”对曰:“若此殿卒兴,所谓同归于乱。

”太宗叹曰:“我不思量,遂至于此。

”顾谓房玄龄曰:“今玄素上表洛阳实亦未宜修造后必事理须行露坐亦复何苦?所有作役,宜即停之。

然以卑干尊,古来不易,非其忠直,安能如此?且众人之唯唯..,不如一士之谔谔。

可赐绢二百匹。

”(节选自《贞观政要·纳谏》)材料二:《易》曰:“王臣蹇蹇,匪躬之故。

”人臣之所以蹇蹇为难,而谏其君者非为身也,将欲以匡君之过,矫君之失也。

君有过失者,危亡之萌也;见君之过失而不谏,是轻君之危亡也。

夫轻君之危亡者,忠臣不忍为也。

夫不谏则危君,固谏则危身;与其危君,宁危身;危身而终不用,则谏亦无功矣。

智者度君权时,调其缓急..而处其宜,上不敢危君,下不以危身,故在国而国不危,在身而身不殆。

(节选自《说苑·正谏》)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3分)今A玄素上表B洛阳C实亦D未宜E修造F后G必事理H须行I露坐J亦K 复L何苦?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因,意为凭借,与《过秦论》中“因河为池”的“因”意思相同。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贞观政要节俭》含答案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贞观政要节俭》含答案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贞观政要节俭》含答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贞观元年,太宗谓侍臣曰:“自古帝王凡有兴造,必须贵顺物情。

昔大禹凿九山,通九江,用人力极广,而无怨仇者,物情所欲,而众所共有故也。

秦始皇营建宫室,而人多谤议者,为徇其私欲,不与众共故也。

朕今欲造一殿,材木已具,远想秦皇之事,遂不复作也。

古人云:“‘不作无益害有益’‘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固知见可欲,其心必乱矣。

至如雕镂器物,珠玉服玩,若恣其骄奢,则危亡之期可立待也。

自王公已下,第宅、车服、婚嫁、丧葬,准品秩,不合服用者宜一切禁断。

”由是二十年间,风俗简朴,衣无锦绣,财帛富饶,无饥寒之弊。

贞观二年,公卿奏曰:“依《礼》,季夏之月,可以居台榭,今夏暑未退,秋霖方始,宫中卑湿,请营一阁以居之。

”太宗曰:“朕有气疾,岂宜下湿?若遂来请,糜费良多。

昔汉文帝将起露台,而惜十家之产。

朕德不逮于汉帝,而所费过之,岂为人父母之道也?”固.请至于再三,竟不许。

贞观四年,太宗谓侍臣曰:“崇饰宫宇,游赏池台,帝王之所欲,百姓之所不欲。

帝王所欲者放逸,百姓所不欲者劳弊。

孔子云:‘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劳弊之事,诚.不可施于百姓。

朕尊为帝王,富有四海,每事由己,诚能自节,若百姓不欲,必能顺其情也。

”魏征曰:“陛下本怜百姓,每节己以.顺人。

臣闻‘以欲从人者昌,以人乐己者亡’。

隋炀帝志在无厌,惟好奢侈,所司每有供奉营造,小不称意,则有峻罚严刑。

上之所好,下必有甚,竞为无限,遂至灭亡,此非书籍所传,亦陛下目所亲见。

为其无道故天命陛下代之陛下若以为足今日不啻足矣若以为不足更万倍过此亦不足。

”太宗曰:“公所奏对甚善!非公,朕安.得闻此言?”(节选自《贞观政要·节俭》)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为其无道故/天命陛下代之/陛下若以为足/今日不啻足矣/若以为不足/更万倍/过此亦不是/B.为其无道故/天命陛下代之/陛下若以为足/今日不啻足臭/若以为不足/更万倍过此/亦不足/C.为其无道/故天命陛下代之/陛下若以为足/今日不啻足矣/若以为不足/更万倍过此/亦不足/D.为其无道/故天命陛下代之/陛下若以为足/今日不啻足矣/若以为不足/更万倍/过此亦不足/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固请至于再三”与“因其固然”(《庖丁解牛》),两句中的“固”字含义不同。

文言文阅读训练:《贞观政要-太平后必有大乱,大乱后必有太平》(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贞观政要-太平后必有大乱,大乱后必有太平》(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贞观政要·太平后必有大乱,大乱后必有太平》(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贞观十三年,太宗谓侍臣曰:“朕闻太平后必有大乱,大乱后必有太平。

大乱之后,即是太平之运也。

能安天下者,惟在用得贤才。

公等既不知贤朕又不可遍识日复一日无得人之理。

今欲令人自举,于事何如?”魏征对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知人既以为难,自知诚亦不易。

且愚暗之人,皆矜能伐善,恐长浇竞之风,不可令其自举。

”贞观三年,太宗谓吏部尚书杜如晦曰:“比.见吏部择人,惟取其言词刀笔,不悉其景.行。

数年之后,恶迹始彰,虽加刑戳,而百姓已受其弊。

如何可获善人?”如晦对曰:“两汉取人..,皆行著乡闾,州郡贡之,然后入用,故当时号为多士。

今每年选集,向数千人,厚貌饰词,不可知悉,选司但配其阶品而已。

铨简之理,实所未精,所以不能得才。

”太宗乃将依汉时法令,本州辟召,会功臣等将行世封事,遂止。

贞观六年,太宗谓魏征曰:“古人云,王者须为官择人,不可造次即用。

朕今行一事,则为天下所观;出一言,则为天下所听。

用得正人,为善者皆劝;误用恶人,不善者竞进。

赏当其劳,无功者自退;罚当其罪,为恶者戒惧。

故知赏罚不可轻行,用人弥.须慎择。

”征对曰:“知人之事,自古为难,故考绩黜陟,察其善恶。

今欲求人,必须审访其行。

若知其善,然后用之,设令此人不能济事,只是才力不及,不为大害,误用恶人,假令强干,为害极多。

但乱世惟求其才,不顾其行。

太平之时,必须才行俱兼,始可任用。

”(节选自《贞观政要》,有删改)10. 文中划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案标号涂黑。

公等A既不知B贤C朕又不可D遍识E日复一日F无得G人之理11. 下列队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比”意为“近来”,与《子路、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比及三年”中“比”意思不同。

B. “景”意思是“大”,与《谏太宗十思疏》中“承天景命”的“景”意思相同。

贞观政要文言文阅读答案

贞观政要文言文阅读答案

贞观政要文言文阅读答案唐太宗谓侍臣①曰:“往昔初平京师②,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

炀帝③意犹不足,征求不已,兼东征西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灭亡,此皆朕所目见。

故夙夜孜孜④,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

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⑤,百姓安乐。

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

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贞观政要》[注释]①侍臣:周围的大臣。

②京师:京城。

此指隋朝京城大兴(今陕西西安市)。

③炀帝:指隋朝未代皇帝杨广。

④孜孜:勤恳的样子。

⑤稔:rěn,丰收。

【题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2分)(1)征求不已()(2)惟欲清净()【题2】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

【题3】结合选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唐太宗的治国之道。

(3分)参考答案:【题1】①停止(1分);②只(1分)【题2】治理国家就像栽种树木,不动摇它的根基,它就会长得枝叶繁茂。

(2分)【题3】治国以民为本,让百姓安居乐业。

(意思对即可,3分)解析【题1】试题分析: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如本题中“已”是多义词,要注意辨析。

对课文注释中有明确注明的字词要加强记忆。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题2】试题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释清楚关键词语“犹”,本句中“夫”是发语词,无义。

最后疏通句子。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题3】试题分析:根据“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

”理解唐太宗体恤民生的治国之道,要有评价。

考点: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

能力层级为理解B。

《贞观政要》阅读答案(通用15篇)

《贞观政要》阅读答案(通用15篇)

《贞观政要》阅读答案
《贞观政要》阅读答案(通用15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许多人都需要跟阅读答案打交道,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更好的领会题意和知识点,有助于个人提升。

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算得上好阅读答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贞观政要》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是时,朝廷大开选举①,或有诈伪阶资②者,太宗令其自首,不首,罪至于死。

俄有诈伪者事泄③,胄④据法断流⑤以奏之。

太宗曰:“朕初下敕⑥,不首者死,今断从法,是示天下以不信矣。

卿欲卖狱乎?”胄曰:“陛下当即杀之,非臣所及,既付所司⑦,臣不敢亏法⑧。

”太宗曰:“卿自守法,而令朕失
信耶?”胄曰:“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当时喜怒之所发耳!陛下发一朝之忿,而许杀之,既知不可,而置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臣窃⑨为陛下惜之。

”太宗曰:“朕法⑩有所失,卿能正之,朕复何忧也?”(选自《贞观政要》)。

文言文阅读:《贞观政要-务农-凡事皆须务本》(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文言文阅读:《贞观政要-务农-凡事皆须务本》(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文言文阅读:《贞观政要·务农·凡事皆须务本》(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凡事皆须务本。

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

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

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王珪曰:“昔秦皇、汉武,外则穷极兵戈,内则崇侈宫室,人力既竭,祸难遂兴。

彼岂不欲安人乎?失所以安人之道也。

亡隋之辙,殷鉴..不远,陛下亲承其弊,知所以易之。

然在初则易,终之实难。

伏愿慎终如始,方尽其美。

”太宗曰:“公言是也。

夫安人宁国,惟在于君。

君无为则人乐,君多欲则人苦。

朕所以抑情损欲,克己自励耳。

”贞观二年,京师旱,蝗虫大起。

太宗入苑视禾,见蝗虫,掇数枚而咒曰:“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

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

”将吞之,左右遽谏曰:“恐成疾,不可。

”太宗曰:“所冀移灾肤躬,何疾之避?”遂吞之。

自是蝗不复为灾。

贞观五年,有司上书言:“皇太子将行冠礼..,宜用二月为吉,请追兵以备仪注①。

”太宗曰:“今东作②方兴,恐妨农事。

”令改用十月。

太子少保萧瑀奏言:“准阴阳家,用二月为胜。

”太宗曰:“阴阳拘忌,朕所不行。

若动静必依阴阳,不顾理义,欲求福佑,其可得乎?若所行皆遵正道..,自然常与吉会。

且吉凶在人,岂假阴阳拘忌?农时甚要,不可暂失。

”贞观十六年,太宗以天下粟价率计斗值五钱,其尤贱处,计斗值三钱,因谓侍臣曰:“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

若禾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有。

既属丰稔若斯朕为亿兆人父母唯欲躬务俭约必不辄为奢侈。

朕常欲赐天下之人,皆使富贵,今省徭赋,不夺其时,使比屋之人,恣其耕稼,此则富矣。

敦行礼让,使乡闾之间,少敬长,妻敬夫,此则贵矣。

但令天下皆然,朕不听管弦,不从畋猎,乐在其中矣!”(选自《贞观政要卷七·务农第三十》)【注】①仪注:典礼仪式。

②东作:指农事。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贞观政要-君举必书,言存左史》(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贞观政要-君举必书,言存左史》(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贞观政要·君举必书,言存左史》(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朕每日坐朝,欲.出一言,即思此一言于百姓有利益否,所以不敢多言。

”给事中兼知起居事杜正伦进曰:“君举必书,言存左史。

臣职当兼修起居注,不敢不尽愚直。

陛下若一言乖于道理,则千载累于圣德,非止当今损于百姓,愿陛下慎之。

”太宗大悦,赐彩百段。

贞观八年,太宗谓侍臣曰:“言语者,君子之枢机,谈何容易?凡在众庶,一言不善,则人记之,成其耻累,况是万乘之主?不可出言有所乖失。

其所亏损至大,岂同匹夫?我常以此为戒。

隋炀帝初幸.甘泉宫,泉石称意,而怪无萤火,敕云:‘捉取萤火,于宫中照夜。

’所司遽遣数千人采拾,送五百舆于宫侧,小事尚尔,况其大事乎?”魏征对曰:“人君居四海之尊,若有亏失,古人以为如日月之蚀,人皆见之,实如陛下所戒慎。

”贞观十六年,太宗每与公卿..言及古道,必诘难往复。

散骑常侍刘洎上书谏曰:“帝王之与凡庶,圣哲之与庸愚,上下相悬,拟伦斯绝。

是知以至愚而对至圣,以极卑而对极尊,徒思自强,不可得也。

陛下降恩旨,虚襟以纳其说,犹恐群下未敢对扬,况动神机,纵天辩,饰辞以折其理,援古以排其议,欲令凡庶何阶应答?臣闻皇天以无言为贵,圣人以不言为德,老子称‘大辩若讷’,庄生称‘至道无文’,此皆不欲烦也。

且多记则损心,多语则损气,心气内损,形神外劳,初虽不觉,后必为累。

须为.社稷自爱,岂为性好自伤乎?窃以今日升平,皆陛下力行所至,欲其长久匪由辩博但当忘彼爱憎慎兹取舍每事敦朴无非至公若贞观之初则可矣。

”太宗手诏答曰:“非虑无以临下,非言无以述虑。

比有谈论,遂至烦多。

轻物骄人,恐由兹道。

形神心气,非此为劳。

今闻谠言,虚怀以改。

”(选自《贞观政要·慎言语》,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欲其长久/匪由辩博/但当忘彼爱憎/慎兹取舍/每事敦朴/无非至公/若贞观之初则可矣B.欲其长久/匪由辩博/但当忘彼爱憎/慎兹取舍/每事敦朴/无非至/公若贞观之初则可矣C.欲其长久/匪由辩博/但当忘彼/爱憎慎兹取舍/每事敦朴/无非至公/若贞观之初则可矣D.欲其长久/匪由辩博/但当忘彼/爱憎慎兹取舍/每事敦朴/无非至/公若贞观之初则可矣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欲出一言”与“则秦之所大欲”(《六国论》)两句中的“欲”字含义不相同。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贞观政要-致治之本,惟在于审》(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贞观政要-致治之本,惟在于审》(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贞观政要·致治之本,惟在于审》(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贞观..元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曰:“致治之本,惟在于审。

量才授职,务省官员。

若得其善者,虽少亦足矣;其不善者,纵多亦奚为?使官员得各当所任,则无为而治矣。

”玄龄等由是置文武总六百四十员。

太宗从之,因谓玄龄曰:“自此倘有乐工杂类术逾侪辈者,只可特赐钱帛,必不可超授官爵,与夫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令诸衣冠..以为耻。

”贞观二年,太宗谓右仆射封德彝曰致安之本惟在得人比来命卿举贤未尝有所推荐天下事重卿宜分朕忧劳卿既不言朕将安寄对曰:“臣愚,岂敢不尽情,但今未见有奇才异能。

”太宗曰:“前代明王使人如器,皆取士于当时,不借才于异代。

岂得待梦傅说,逢吕尚,然后为政乎?且何代无贤,但患遗而不知耳!”德彝惭赧而退。

贞观三年,太宗谓吏部..尚书杜如晦曰:“比见吏部择人,惟取其言词刀笔,不悉其景行。

数年之后,恶迹始彰,虽加刑戮,而百姓已受其弊。

如何可获善人?”如晦对曰:“两汉取人,皆行著乡闾,州郡贡之,然后入用,故当时号为多士。

今每年选集,向数千人,厚貌饰词,不可知悉,选司但配其阶品而已。

铨简之理,实所未精,所以不能得才。

”太宗乃将依汉时法令,本州辟召..,会功臣等将行世封事,遂止。

贞观十一年,著作佐郎邓隆表请编次太宗文章为集。

太宗谓曰:“朕若制事出令,有益于人者,史则书之,足为不朽。

若事不师古,乱政害物,虽有词藻,终贻后代笑,非所须也。

只如梁武帝父子及陈后主、隋炀帝,亦大有文集,而所为多不法,宗社皆须臾倾覆。

凡人主惟在德行,何必要事文章耶?”竟不许。

贞观十三年,太宗谓侍臣曰:“朕闻太平后必有大乱,大乱后必有太平。

大乱之后,即是太平之运也。

能安天下者,惟在用得贤才。

公等既不知贤,朕又不可遍识,日复一日,无得人之理。

今欲令人自举,于事何如?”魏征对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知人既以为难,自知诚亦不易。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贞观政要-太宗加封陈叔达为礼部尚书》(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贞观政要-太宗加封陈叔达为礼部尚书》(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贞观政要·太宗加封陈叔达为礼部尚书》(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文本一:贞观四年,太宗谓侍臣曰:“比闻京城士庶居父母丧者,乃有信巫书之言,辰日不哭,以此辞于吊问,拘忌辍哀,败俗伤风,极乖人理。

宜令州县教导,齐之以礼典。

”贞观六年,授左光禄大夫陈叔达礼部尚书,因谓曰:“武德..中,公曾进直言于太上皇,明朕有克定大功,不可黜退云。

朕本性刚烈,若有抑控,恐不胜忧愤,以致疾毙之危。

今赏公忠謇,有此迁授。

”叔达对曰:“臣以隋氏父子自相诛戮,以致灭亡,岂容目睹覆车,不改前辙?臣所以竭诚进谏。

”太宗曰:“朕知公非独为朕一人,实为社稷之计!”贞观十五年,诏曰:“联听朝之暇.,观前史,每览前贤佐时,忠臣绚国,何尝不想见其人,废书钦叹!至于近代以来,年岁非远,然其胤绪,或当见存,纵未能显加旌表..,无容弃之遐裔。

其周、隋二代名臣及忠节子孙,有贞观已来犯罪配流者,宜令所司具录奏闻。

”于是多从矜宥。

十八年,(马周)历迁.中书令,兼.太子左庶子。

周既职兼两宫,处事平允,甚获当时之誉。

又以本官摄.吏部尚书。

太宗尝谓侍臣曰:”周见事敏速,性甚慎至。

至于论量人物,直道而言,朕比任使之,多称朕意。

既写忠诚,亲附于朕,实藉此人,共康时政也。

”(选自《贞观政要》,有删改)文本二:由此观之,有贤而用之者,国之福也;有之而不用,犹无有也,可不慎欤?今犹古也,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今之士民亦古之士民。

古虽扰攘之际,犹有贤能若是之众,况今太宁,岂曰无之?在君上用之而已。

博询众庶,则才能者进矣;不有忌讳,则谠直之路开矣;不迩小人,则谗谀者自远矣;不拘文牵俗,则守职者辨治矣;不责人以细过,则能吏之志得以尽其效矣。

苟行此道则何虑不跨两汉轶三代然后践五帝三皇之涂哉!(选自王安石《兴贤》,有删改)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3分)苟A行B此C道D则E何F虑G不H跨I两J汉K轶L三M代N然O后P 践Q五R帝S三T皇U之V涂W哉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武德”,唐高祖的年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贞观政要》文言文阅读答案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审美体验的活动。

它是从视觉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

视觉材料主要是文字和图片,也包括符号、公式、图表等。

下面是《贞观政要》文言文阅读答案,请参考!《贞观政要》文言文阅读答案
是时,朝廷大开选举①,或有诈伪阶资②者,太宗令其自首,不首,罪至于死。

俄有诈伪者事泄③,胄④据法断流⑤以奏之。

太宗曰:“朕初下敕⑥,不首者死,今断从法,是示天下以不信矣。

卿欲卖狱乎?”胄曰:“陛下当即杀之,非臣所及,既付所司⑦,臣不敢亏法⑧。

”太宗曰:“卿自守法,而令朕失信耶?”胄曰:“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当时喜怒之所发耳!陛下发一朝之忿,而许杀之,既知不可,而置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臣窃⑨为陛下惜之。

”太宗曰:“朕法⑩有所失,卿能正之,朕复何忧也?”(选自《贞观政要》) 【注释】①选举:检举。

②诈伪阶资:谎报官阶与资历。

③事泄:干的坏事败露。

④胄(zhu):戴胄,唐初大臣。

⑤断流:断,判案;流,流放,充军。

⑥敕(chì):帝王的诏书、命令。

⑦所司:主管司法的部门。

⑧亏法:枉法。

⑨窃:私下。

⑩法:运用法律。

小题1:用“/”线划出下面句子在朗读时的正确停顿(只划一处)。

(1分) 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
小题2:解释文中划线的字。

(3分)
①俄( ) ②狱( ) ③忿( )
小题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2分)
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当时喜怒之所发耳!
小题4:对于戴胄执法办案一事,太宗前后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参考答案:
小题1: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
小题2:①不久②案件③生气,愤怒
小题3:法令是国家用来将最大信用公诸天下的;帝王的言语,只不过是一时喜欢或者愤怒的发泄罢了。

小题4:前:愤怒,疑惑不解;后:心悦诚服。

小题1:试题分析:首先要理解语句的意思,看看句子中各个词语的成分,“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乃”,“是”的意思,后面的部分是它的宾语。

这样分析之后,根据语意停顿也就出来了,“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

点评:句子的断句实际是对句子意思的理解的考查。

画停顿时,首先要看一下句子是什么意思,根据句意把句子画开。

一般情况下,句子的主谓之间、动宾
之间、长的修饰语与中心语之间、转折词语之前、发语词之后、古二今一的词之间要停顿。

小题2:试题分析:“俄“根据语境可知,是表示时间的词语,在课内文言文中也有接触,即为不久。

“狱”也是课内文言文中出现过的重点的古今异义字,即为案件。

“忿”在句中即为“怒,愤怒”。

点评: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

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

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

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

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课外文言文考查一定想到课内,另外还要根据语境加以推断。

小题3:试题分析:“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当时喜怒之所发耳”首先要根据前后文章内容读一下,注意句子的停顿,会停顿就能基本理解句子的意思。

具体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

此句中的关键词有“所以”“耳”等。

“所以”是“用来”的意思,“耳”是句末的语气词,译为“罢了”。

把各个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

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

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

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小题4:试题分析:理解文章中的两处“太宗曰”的语句,先是“朕初下敕⑥,不首者死,今断从法,是示天下以不信矣。

卿欲卖狱乎?”后是““朕法⑩有所失,卿能正之,朕复何忧也?”可知,一开始不理解,甚至有些震怒,后来不仅理解了,而且很赞同。

点评:做题时,要先审题,再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确定答题范围。

文言文和现代文的做题道理是一样的,只不过文言文理解起来更要根据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来做推断,要在文中找到关键语句并加以比较体会,即可得到正确的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