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控制系统核心硬件

合集下载

无人机自主控制系统的能力需求、结构组成及关键技术分析

无人机自主控制系统的能力需求、结构组成及关键技术分析

无人机自主控制系统的能力需求、结构组成及关键技术分析得益于机械、材料、控制、通信、光学、软件、算法等相关技术的进步,近年来,无人机系统的能力和关键技术成熟度得以不断提升。

且在技术推动和市场拉动的双重作用下,无人机系统正逐步进入一种良性循环的迭代发展模式:一方面,无人机系统在各种传统的经典任务场景中表现得越来越熟练和出色,逐渐实现了“能飞到能用”的跨越;另一方面,无人机系统能力的提升拓展了其应用领域,在原有需求之外不断涌现出更多新的和潜在的应用场景,且来自新需求的牵引反过来促进了相关技术的发展。

在上述发展过程中,面向自主性/自主能力要求的自主控制系统作为无人机最为重要的子系统之一,其研究和应用无疑是无人机系统不断成熟和走向实际应用的重要推动力量,对其理解和认识也在不断深化与完善。

完全意义上的自主控制是无人机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和典型特征,其首要目标是支撑无人机实现自主飞行和自主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

而且,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也为自主控制系统智能化的“认知”和“决策”能力实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动力。

1对自主控制系统的认识一般而言,用于实现自主性或自主能力的控制过程都可以称为自主控制,自主控制本质上属于智能控制范畴,系统自主性的强弱取决于智能水平的高低。

作为自主性实现的重要手段,智能控制学科在基础理论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应用领域不断拓展。

但时至今日,客观地说,智能控制仍然不成熟,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关于“智能”的研究本身,智能科学这一充满挑战性的领域至今尚未取得根本性突破,仍有大量的关键问题需要探索和研究。

无人系统是智能控制技术最为重要的应用载体和研究方向,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的发展,以无人机为代表的无人系统自20世纪90年代起出现了爆炸式的发展。

无人系统与生俱来固有的自主性需求,结合智能控制等先进控制技术发展,催生了自主控制相关概念的出现。

自那时起,关于无人系统自主控制的研究在英美等发达国家开始逐渐得到重视,自主控制系统及相关技术也成为无人系统自主性实现最为重要的支撑。

小型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的硬件实现

小型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的硬件实现

1 4 ted sg f y tm , ee t no a d r r to u e Es e il ,h ay i f ,h e ino se s lc i fh r wae a i r d c d. p cal t ean lsso 0 s o e n y
i ra me s r ntI ) n o a siit d c di d ti T ed s ni n tdfrt n t l a ueu i( e i MU a dc mp s r u e eal h e i oe s sn o n . g s oi smpesrcue h hrlbl n p nn . i l t tr, i i i a do e ig u g ea i y t
维普资讯
参I
匐 似
小型无人机飞行控制 系统 的硬件实现
胡仁旭 ,裴 海龙
( 华南理工大学 自动 化科学 与工程学院 ,广东 广州 5 0 4 ) 1 6 1

要:介绍了基于 P 14 C 的小型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的硬件实现 , 0 给出了系统整体方 案的设计和具 体的硬件选型 , 详细对惯性测量单元和电子罗盘进行了分析 , 系统具有设计精炼 , 可靠性高 , 可 移植性强等特点 关键词 :飞行控制 ;惯性测 量单元 ;电子罗盘
Ke ywor : i t o to; MU; o a s ds fgh nr lI l c c mp s
0 引 言
空 中机 器人 由航空模 型 飞机发 展而 来 ,以模 型
输 出位置 、 度数 据频 率达 到 2 H 伺服 系统 由滚 速 0 Z。 转角 、俯 仰角 、航 向角 、油门和 总矩 这 5个舵机 组 成 。系统 结构 图如 图 l 示 。 所

无人机概述及系统组成PPT课件

无人机概述及系统组成PPT课件

优质
52
优质
53
控制站---显示系统
地面控制站内的飞行控制席 位、任务设备控制席位、数据链 管理席位都设有相应分系统的显 示装置,因此需综合规划,确定 所显示的内容、方式、范围。
A、飞行参数综合显示
飞行与导航信息、数据链状
态信息、设备状态信息、指
令信息
B、告警视觉:灯光、颜色、文
字;听觉:语音、音调。
优质
22
无人飞艇平台及系留气球
优质
23
各类变模态平台
优质
24
航空器---机翼结构名称
优质
25
航空器---机身结构名称
优质
26
航空器---起落装置
优质
27
优质
28
动力装置---分类
无人机的发动机以及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所必需的系 统和附件的总称。
无人机使用的动力装置主要有活塞式发动机、涡喷发 动机、涡扇发动机、涡桨发动机、涡轴发动机、冲压发动 机、火箭发动机、电动机等。目前主流的民用无人机所采 用的动力系统通常为活塞式发动机和电动机两种。
三类不同功能控制站模块: 指挥处理中心:制定任务、完成载荷数据的处理和应
用,一般都是通过无人机控制站等间接地实现对无人机的 控制和数据接收;
无人机控制站:飞行操纵、任务载荷控制、数据链路 控制和通信指挥。
载荷控制站:载荷控制站与无人机控制站的功能类似, 但载荷控制站只能控制无人机的机载任务设备,不能进行 无人机的飞行控制。
无人机概述及系统组成
无人机培训课程一
1
优质
2
无人机的定义
无人驾驶航空器(UA: Unmanned Aircraft), 是一架由遥控站管理(包括远程操纵或自主飞行) 的航空器,也称遥控驾驶航空器(RPA:Remotely Piloted Aircraft),以下简称无人机。

固定翼无人机飞控系统设计与控制策略优化

固定翼无人机飞控系统设计与控制策略优化

固定翼无人机飞控系统设计与控制策略优化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固定翼无人机在农业、航空摄影、快递运输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而作为无人机的“大脑”,飞控系统的设计和控制策略的优化对于固定翼无人机的飞行稳定性和飞行性能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固定翼无人机飞控系统设计和控制策略优化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改进的方案。

飞控系统是固定翼无人机的核心组成部分,它负责控制无人机的飞行姿态和飞行路径。

通常,飞控系统包括传感器、数据处理单元和执行器三个主要部分。

在固定翼无人机中,传感器主要用于获取飞行过程中需要的参数,如飞行姿态、飞行速度等。

常见的传感器包括陀螺仪、加速度计、气压计等。

传感器可以通过接口与数据处理单元进行通信,将获取到的各项参数传递给数据处理单元。

数据处理单元是飞控系统的核心部分,它负责对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从而控制飞机的飞行姿态和飞行路径。

数据处理单元通常由微处理器或微控制器组成,通过算法和控制逻辑来实现飞行控制。

执行器是飞控系统中的输出部分,它负责按照数据处理单元的指令执行相应的动作,如调节舵面、改变电机转速等。

执行器的性能直接影响到无人机的飞行能力和稳定性。

在进行固定翼无人机飞控系统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首先是传感器的选择和布局。

不同的传感器在测量精度、响应速度和重量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传感器,并合理布局,以确保获取到准确可靠的参数。

其次是数据处理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飞控系统需要根据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姿态控制和轨迹规划等计算,因此需要设计高效稳定的数据处理算法。

常用的算法包括PID控制、Kalman滤波、模糊控制等,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算法。

另外,飞行控制策略的优化也是固定翼无人机飞控系统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传统的控制策略通常是基于经验和手动调整的,但这种方法在复杂环境下往往效果不理想。

因此,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些自适应控制和强化学习等方法,通过机器学习的手段来优化飞行控制策略,提高无人机的飞行性能和安全性。

基于STM32单片机的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STM32单片机的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STM32单片机的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设计基于STM32单片机的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设计一、引言无人机作为一种高效、灵活的飞行器,已经广泛应用于农业、航空摄影、物流等领域。

无人机的飞行控制系统是实现无人机稳定飞行的核心部件,关乎到无人机的安全性和性能。

本文将基于STM32单片机,设计一种高效稳定的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

二、系统设计方案1. 硬件设计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包括主控芯片选型、传感器选择与连接、无线通信模块等。

(1)主控芯片选型本系统选用STM32系列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

STM32单片机具有高性能、低功耗和丰富的外设接口等特点,适合用于嵌入式系统设计。

(2)传感器选择与连接无人机的稳定飞行依赖于姿态传感器、气压传感器等,用于实时测量无人机的姿态信息和气压信息。

通过SPI或I2C接口,将传感器与STM32单片机连接。

(3)无线通信模块为了实现与地面控制站的通信,本系统选用WiFi或蓝牙模块作为无线通信模块。

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实现无人机与地面控制站之间的数据传输和指令控制。

2. 软件设计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包括飞行控制算法的实现、通信协议的设计和图形界面开发等。

(1)飞行控制算法本系统采用PID控制算法实现无人机的稳定飞行。

PID控制算法能根据无人机的姿态信息,实时调整无人机的控制指令,使其保持稳定飞行。

(2)通信协议设计在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中,需要设计一种通信协议,在无人机和地面控制站之间进行数据传输。

本系统采用串口通信协议,在硬件上通过UART接口实现无人机和地面控制站之间的数据交互。

(3)图形界面开发为了方便用户对无人机进行操作和监控,本系统设计了图形界面。

通过图形界面,用户可以实时查看无人机的姿态信息、图像传输和设置飞行参数等。

三、系统实现及测试在系统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实际的硬件搭建和软件开发。

在硬件搭建过程中,需要将选用的传感器、无线通信模块等进行连接。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需要编写飞行控制算法、通信协议和图形界面等。

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设计

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设计

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设计第一章:引言无人机越来越被广泛应用于航拍、矿区勘查、农业喷洒、灾害救援等方面,随着应用范围和需求的不断扩大,对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的性能和精度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设计的一个核心问题是掌控飞行驾驶思路,让无人机如同飞机一样,能够起飞、复位、巡航、避险、着陆等。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飞机的物理规律、飞行环境、能源供给等多方面的因素。

第二章: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结构分析无人机飞行主要由飞行控制电子板、ATmega328微控制器、直流无刷电机、电池、无人机结构组成,它们协同配合完成飞机的飞行操作。

飞行控制电子板一般由飞行控制面板、机械调节颗粒、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等组成,这些元器件通过高速的通讯系统实现各个部件之间的协调工作。

在无人机的控制设计过程中,需要对各个结构模块的性质和功能进行详细分析,从而对系统的设计进行优化、完善。

第三章: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设计思路飞行控制系统的设计,需要首先确定飞机的基本架构和构造,同时合理选择电子元件及其附加的软件环境。

其次,在设计时要考虑到多方面的环境因素,例如飞机的气压、温度、重量、形状等因素。

最后,还要对整个系统进行系统化的整合和优化调整,让整个系统更为完善并最终保持稳定的工作状态。

第四章: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关键技术1.自主控制技术:利用无人机自行识别并避免危险障碍、自主规避和自动调整飞行参数等自主控制手段;2.自适应控制技术:对非线性和时变因素进行动态弥补,使系统性能在各种复杂环境下保持稳定、高效;3.多传感器融合技术:通过多传感器协同配合,从几个方面对无人机进行监测和控制,形成更为广阔的就算视野和全方位的信息分析;4.全局导航定位技术:通过采集无人机周围的各种信息,对其定位、导航和跟踪整个飞行轨迹,并做出相应的调整等。

第五章: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研发现状与趋势当前的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正在不断发展中,无人机业务也在不断推广和升级,同时还面临不少的挑战。

无人机设计与操控技术考试 选择题 55题

无人机设计与操控技术考试 选择题 55题

1. 无人机系统通常不包括以下哪个部分?A. 飞行控制系统B. 动力系统C. 地面控制系统D. 乘客座椅2. 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的核心部件是什么?A. 电机B. 电池C. 飞控计算机D. 遥控器3. 无人机在起飞前应进行哪些检查?A. 电池电量B. 飞行控制系统C. 天气状况D. 以上都是4. 无人机飞行时,以下哪种情况可能导致失控?A. 电池电量过低B. 遥控信号干扰C. 飞行控制系统故障D. 以上都是5. 无人机在飞行中应遵守哪些法规?A. 空域管理规定B. 飞行高度限制C. 飞行速度限制D. 以上都是6. 无人机飞行时,以下哪种行为是禁止的?A. 在禁飞区飞行B. 在人口密集区飞行C. 在夜间飞行D. 以上都是7. 无人机飞行时,以下哪种情况可能导致坠机?A. 强风B. 雷暴C. 飞行控制系统故障D. 以上都是8. 无人机飞行时,以下哪种情况可能导致遥控信号丢失?A. 信号干扰B. 电池电量过低C. 飞行控制系统故障D. 以上都是9. 无人机飞行时,以下哪种情况可能导致飞行控制系统故障?A. 电池电量过低B. 遥控信号干扰C. 飞行控制系统软件故障D. 以上都是10. 无人机飞行时,以下哪种情况可能导致飞行控制系统软件故障?A. 电池电量过低B. 遥控信号干扰C. 飞行控制系统软件更新D. 以上都是11. 无人机飞行时,以下哪种情况可能导致飞行控制系统软件更新?A. 电池电量过低B. 遥控信号干扰C. 飞行控制系统软件更新D. 以上都是12. 无人机飞行时,以下哪种情况可能导致飞行控制系统软件更新?A. 电池电量过低B. 遥控信号干扰C. 飞行控制系统软件更新D. 以上都是13. 无人机飞行时,以下哪种情况可能导致飞行控制系统软件更新?A. 电池电量过低B. 遥控信号干扰C. 飞行控制系统软件更新D. 以上都是14. 无人机飞行时,以下哪种情况可能导致飞行控制系统软件更新?A. 电池电量过低B. 遥控信号干扰C. 飞行控制系统软件更新D. 以上都是15. 无人机飞行时,以下哪种情况可能导致飞行控制系统软件更新?A. 电池电量过低B. 遥控信号干扰C. 飞行控制系统软件更新D. 以上都是16. 无人机飞行时,以下哪种情况可能导致飞行控制系统软件更新?A. 电池电量过低B. 遥控信号干扰C. 飞行控制系统软件更新D. 以上都是17. 无人机飞行时,以下哪种情况可能导致飞行控制系统软件更新?A. 电池电量过低B. 遥控信号干扰C. 飞行控制系统软件更新D. 以上都是18. 无人机飞行时,以下哪种情况可能导致飞行控制系统软件更新?A. 电池电量过低B. 遥控信号干扰C. 飞行控制系统软件更新D. 以上都是19. 无人机飞行时,以下哪种情况可能导致飞行控制系统软件更新?A. 电池电量过低B. 遥控信号干扰C. 飞行控制系统软件更新D. 以上都是20. 无人机飞行时,以下哪种情况可能导致飞行控制系统软件更新?A. 电池电量过低B. 遥控信号干扰C. 飞行控制系统软件更新D. 以上都是21. 无人机飞行时,以下哪种情况可能导致飞行控制系统软件更新?A. 电池电量过低B. 遥控信号干扰C. 飞行控制系统软件更新D. 以上都是22. 无人机飞行时,以下哪种情况可能导致飞行控制系统软件更新?A. 电池电量过低B. 遥控信号干扰C. 飞行控制系统软件更新D. 以上都是23. 无人机飞行时,以下哪种情况可能导致飞行控制系统软件更新?A. 电池电量过低B. 遥控信号干扰C. 飞行控制系统软件更新D. 以上都是24. 无人机飞行时,以下哪种情况可能导致飞行控制系统软件更新?A. 电池电量过低B. 遥控信号干扰C. 飞行控制系统软件更新D. 以上都是25. 无人机飞行时,以下哪种情况可能导致飞行控制系统软件更新?A. 电池电量过低B. 遥控信号干扰C. 飞行控制系统软件更新D. 以上都是26. 无人机飞行时,以下哪种情况可能导致飞行控制系统软件更新?A. 电池电量过低B. 遥控信号干扰C. 飞行控制系统软件更新D. 以上都是27. 无人机飞行时,以下哪种情况可能导致飞行控制系统软件更新?A. 电池电量过低B. 遥控信号干扰C. 飞行控制系统软件更新D. 以上都是28. 无人机飞行时,以下哪种情况可能导致飞行控制系统软件更新?A. 电池电量过低B. 遥控信号干扰C. 飞行控制系统软件更新D. 以上都是29. 无人机飞行时,以下哪种情况可能导致飞行控制系统软件更新?A. 电池电量过低B. 遥控信号干扰C. 飞行控制系统软件更新D. 以上都是30. 无人机飞行时,以下哪种情况可能导致飞行控制系统软件更新?A. 电池电量过低B. 遥控信号干扰C. 飞行控制系统软件更新D. 以上都是31. 无人机飞行时,以下哪种情况可能导致飞行控制系统软件更新?A. 电池电量过低B. 遥控信号干扰C. 飞行控制系统软件更新D. 以上都是32. 无人机飞行时,以下哪种情况可能导致飞行控制系统软件更新?A. 电池电量过低B. 遥控信号干扰C. 飞行控制系统软件更新D. 以上都是33. 无人机飞行时,以下哪种情况可能导致飞行控制系统软件更新?A. 电池电量过低B. 遥控信号干扰C. 飞行控制系统软件更新D. 以上都是34. 无人机飞行时,以下哪种情况可能导致飞行控制系统软件更新?A. 电池电量过低B. 遥控信号干扰C. 飞行控制系统软件更新D. 以上都是35. 无人机飞行时,以下哪种情况可能导致飞行控制系统软件更新?A. 电池电量过低B. 遥控信号干扰C. 飞行控制系统软件更新D. 以上都是36. 无人机飞行时,以下哪种情况可能导致飞行控制系统软件更新?A. 电池电量过低B. 遥控信号干扰C. 飞行控制系统软件更新D. 以上都是37. 无人机飞行时,以下哪种情况可能导致飞行控制系统软件更新?A. 电池电量过低B. 遥控信号干扰C. 飞行控制系统软件更新D. 以上都是38. 无人机飞行时,以下哪种情况可能导致飞行控制系统软件更新?A. 电池电量过低B. 遥控信号干扰C. 飞行控制系统软件更新D. 以上都是39. 无人机飞行时,以下哪种情况可能导致飞行控制系统软件更新?A. 电池电量过低B. 遥控信号干扰C. 飞行控制系统软件更新D. 以上都是40. 无人机飞行时,以下哪种情况可能导致飞行控制系统软件更新?A. 电池电量过低B. 遥控信号干扰C. 飞行控制系统软件更新D. 以上都是41. 无人机飞行时,以下哪种情况可能导致飞行控制系统软件更新?A. 电池电量过低B. 遥控信号干扰C. 飞行控制系统软件更新D. 以上都是42. 无人机飞行时,以下哪种情况可能导致飞行控制系统软件更新?A. 电池电量过低B. 遥控信号干扰C. 飞行控制系统软件更新D. 以上都是43. 无人机飞行时,以下哪种情况可能导致飞行控制系统软件更新?A. 电池电量过低B. 遥控信号干扰C. 飞行控制系统软件更新D. 以上都是44. 无人机飞行时,以下哪种情况可能导致飞行控制系统软件更新?A. 电池电量过低B. 遥控信号干扰C. 飞行控制系统软件更新D. 以上都是45. 无人机飞行时,以下哪种情况可能导致飞行控制系统软件更新?A. 电池电量过低B. 遥控信号干扰C. 飞行控制系统软件更新D. 以上都是46. 无人机飞行时,以下哪种情况可能导致飞行控制系统软件更新?A. 电池电量过低B. 遥控信号干扰C. 飞行控制系统软件更新D. 以上都是47. 无人机飞行时,以下哪种情况可能导致飞行控制系统软件更新?A. 电池电量过低B. 遥控信号干扰C. 飞行控制系统软件更新D. 以上都是48. 无人机飞行时,以下哪种情况可能导致飞行控制系统软件更新?A. 电池电量过低B. 遥控信号干扰C. 飞行控制系统软件更新D. 以上都是49. 无人机飞行时,以下哪种情况可能导致飞行控制系统软件更新?A. 电池电量过低B. 遥控信号干扰C. 飞行控制系统软件更新D. 以上都是50. 无人机飞行时,以下哪种情况可能导致飞行控制系统软件更新?A. 电池电量过低B. 遥控信号干扰C. 飞行控制系统软件更新D. 以上都是51. 无人机飞行时,以下哪种情况可能导致飞行控制系统软件更新?A. 电池电量过低B. 遥控信号干扰C. 飞行控制系统软件更新D. 以上都是52. 无人机飞行时,以下哪种情况可能导致飞行控制系统软件更新?A. 电池电量过低B. 遥控信号干扰C. 飞行控制系统软件更新D. 以上都是53. 无人机飞行时,以下哪种情况可能导致飞行控制系统软件更新?A. 电池电量过低B. 遥控信号干扰C. 飞行控制系统软件更新D. 以上都是54. 无人机飞行时,以下哪种情况可能导致飞行控制系统软件更新?A. 电池电量过低B. 遥控信号干扰C. 飞行控制系统软件更新D. 以上都是55. 无人机飞行时,以下哪种情况可能导致飞行控制系统软件更新?A. 电池电量过低B. 遥控信号干扰C. 飞行控制系统软件更新D. 以上都是答案:1. D2. C3. D4. D5. D6. D7. D8. D9. D10. D11. D12. D13. D14. D15. D16. D17. D18. D19. D20. D21. D22. D23. D24. D25. D26. D27. D28. D29. D30. D31. D32. D33. D34. D35. D36. D37. D38. D39. D40. D41. D42. D43. D44. D45. D46. D47. D48. D49. D50. D51. D52. D53. D54. D55. D。

无人机控制系统介绍

无人机控制系统介绍
1.2.3 导航系统 惯性导航(INS) 卫星导航(GPS、北斗) 组合导航 后备导航手段
雷达跟踪 无线电跟踪 直接估计
1 无人机控制系统的必要性
1.2.4 通信链路 上行
发送飞行路径数据并储存 人在回路时,实时发送飞行控制指令 发送控制命令至机载任务载荷和附属设备 发送相关位置更新信息到惯导/自动飞行控制系统
1 无人机控制系统的必要性
1.2 无人机系统组成
飞行器
控制站
通讯链路
有效载荷
• 飞行平台 • 动力装置 • 导航飞控 • 电气系统 • 电源系统
• 显示系统 • 接口系统 • 操纵系统 • 软件系统
• 图像传输 • 数字传输 • 机载系统 • 地面系统
• 通讯设备 • 图像设备 • 武器系统 • 其他设备
2 无人机控制系统指标与结构
机载部分 MTI姿态模块
三轴MEMS陀螺仪 三轴MEMS 加速度计 三轴磁阻传感器 DSP UART
主处理器
PWM PWM PWM PWM PWM
PWM
电机调速器 电机调速器
电机调速器
电机1 电机2
电机3
电机调速器 电机调速器 电机调速器
电机4 电机5 电机6
控制手柄
Xbee 通讯模块 遥控器 图像传输系统 接收机 2.4GHz
下行
发送有关飞机的位置信息到控制站 发送任务载荷图像和数据到控制站 发送飞机状态信息
1 无人机控制系统的必要性 1.3 无人机自主能力分级
美国公布的无人机自主能力分级图
1 无人机控制系统的必要性
1.3 无人机自主能力分级
• 制约无人机达到高级别自 主能力的因素: • 计算机技术(运算速度) • 通信技术(带宽和速度) • 人工智能技术(认知能 力、理论模型和计算方 法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ARM-Cortex M4架构ARM-Cortex M4 架构:无人机控制系统可以采用基于ARM系统架构的嵌入式处理器来实现,本次重点基于ARM-Cortex M4架构的无人机飞控系统。

ARM是32位嵌入式微处理器的行业领先提供商,到目前为止,已推出各种各样基于通用体系结构的处理器,这些处理器具有高性能和行业领先的功效,而且系统成本也有所降低。

基于ARMv7架构以上的Cortex系列主要分为A(应用处理器)、R(实时处理器)、M(微控制器)三大应用系列。

其中Cortex-M系列处理器主要是针对微控制器领域开发的,在该领域中,既需进行快速且具有高确定性的中断管理,又需将逻辑门数和功耗控制在最低。

Cortex-M处理器是一系列可向上兼容的高能效、易于使用的处理器,这些处理器旨在帮助开发人员满足将来的嵌入式应用的需要。

这些需要包括以更低的成本提供更多功能、不断增加连接、改善代码重用和提高能效ARM-Cortex 的特点:更低的功耗:以更低的 MHz 或更短的活动时段运行,基于架构的睡眠模式支持,比 8/16 位设备的工作方式更智能、睡眠时间更长更小的代码(更低的硅成本):高密度指令集,比 8/16 位设备每字节完成更多操作,更小的 RAM、ROM 或闪存要求易于使用:多个供应商之间的全球标准,代码兼容性,统一的工具和操作系统支持更有竞争力的产品:Powerful Cortex-M processor,每MHz 提供更高的•Cortex-M4是一个32位处理器内核•内部的数据路径是32位的,寄存器是32位的,存储器接口也是32 位的•采用哈佛架构•小端模式和大端模式都是支持的•Thumb指令集与32位性能相结合的高密度代码•针对成本敏感的设备Cortex-M4处理器实现紧耦合的系统组件,降低处理器的面积,减少开发成本•ROM系统更新的代码重载的能力•该处理器可提供卓越的电源效率•饱和算法进行信号处理•硬件除法和快速数字信号处理为导向的乘法累加•集成超低功耗的睡眠模式和一个可选的深度睡眠模式•快速执行代码会使用较慢的处理器时钟,或者增加睡眠模式的时间•为平台的安全性和稳固性,集成了MPU(存储器保护单元)•Cortex-M4内部还附赠了好多调试组件,用于在硬件水平上支持调试操作,如指令断点,数据观察点等•有独立的指令总线和数据总线,可以让取指与数据访问并行不悖2.1.3 基于ARM Cortex-M4 内核的微控制器ARM Cortex-M4内核是微控制器的中央处理单元(CPU),配合外围设备模块和组件,形成完整的基于Cortex-M4的微控制器。

在芯片制造商得到Cortex-M4处理器内核的使用授权后,它们可以将Cortex-M4内核用在自己的硅片设计中,添加存储器,外设,I/O以及其它功能块。

不同厂家设计出的单片机会有不同的配置,包括存储器容量、类型、外设等都各具特色。

由于基于统一的内核架构,事实上本书后面所介绍的飞控软件和算法虽然已ST的STM32F407为基础,它们是很容易移植到其他公司的同内核平台芯片上的,很多与外设无关的代码部分不需要任何改变即可移到其他平台上,仅需要关注外围设备相关部分的驱动代码。

•飞思卡尔(现并入恩智浦)基于ARM Cortex M4内核的Kinetis K60微控制器系列。

Kinetis微控制器组合产品由多个基于ARM@CortexTM_M4内核且引脚、外设和软件均兼容的微控制器系列产品组成。

•ST基于ARM Cortex-M4内核的STM32 F4微控制器系列,具有高达168MHz的主频,以及在此主频工作下的基准测试功耗为38.6mA•TI 基于ARM Cortex-M内核的新型低功耗、浮点Stellaris Cortex-M4F 微控制器系列•恩智浦半导体NXP Semiconductors N.V. 推出LPC4000微控制器,该系列产品采用ARM Cortex-M4和Cortex-M0双核架构的非对称数字信号控制器•ATMEL(Atmel Corporation)基于 Cortex-M4 的 SAM4S162.2 STM32F4 系列微控制器微控制器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推出的基于ARM Cortex-M4F系列的微控制器采用了一发半导体最新的NVM工艺和ART加速器TM,处理性能可以达到1.25DMIPS。

•集成了新的DSP和FPU指令•210DMIPS@168MHz•由于采用了ST的ART加速器,程序从FLASH运行相当于0等待•多达1MB FLASH•192Kb SRAM:128KB 在总线矩阵上,64KB在专为CPU使用的数据总线上•支持SWD 2线调试接口高级外设接口:•USB OTG高速 480Mbit/s•IEEE1588,以太网 MAC 10/100•PWM高速定时器:168MHz最大频率•加密/哈希硬件处理器:32位随机数发生器(RNG)•带有日历功能的32位RTC:<1μA的实时时钟,1秒精度•低电压:1.8V到3.6V VDD,在某些封装上,可降低至1.7V•全双工I2S•12位 ADC:0.41us转换/2.4Msps(7.2Msps在交替模式)•高速USART,可达10.5Mbits/s•高速SPI,可达37.5Mbits/s•Camera接口,可达54M字节/s针对无人机飞控系统所使用的外设模块和硬件接口并不需要很多,基本的主要有以下几种:•I2C•UART•SPI•PWM输入捕获和输出比较•AD模数转换•SWD/JTAG调试口•GPIO2.3 飞行控制系统硬件架构设计与原理2.3 飞行控制系统硬件架构设计与原理2.3.1 遥控接收机接口比例遥控器有两种编码模式PCM和PPM,而遥控器的接收机的输出则对应着三种接口类型,一种是PWM通信接口,一种是PPM通信接口,一种是S-bus。

什么是PWM?PWM又称脉冲宽度调制技术,是利用微处理器的数字输出对模拟电路进行控制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技术,广泛应用在从测量、通信到功率控制与变换的许多领域中。

在多旋翼无人机系统中,PWM的主要作用是用来控制电机与表示遥控器信号;一般由遥控接收机接收到PPM信号后,接收机内部解码出每个通道的控制量,然后按照PWM信号重构每个通道并输出到飞控控制系统中。

通过读取下图的恒定脉冲周期中的可变脉冲宽度来进行遥控器发送数据的判定,进而达到控制无人机的作用。

PWM信号的优点:•传输过程高电平采用全电压传输,非0即1,具有数字信号的特性,即可以拥有数字信号的抗干扰能力。

•脉宽的宽度是可以连续调节的,因为这它是传输的连续模拟信息。

•PWM信号的产生和采集解析比较简单,只需要一定的数字电路或者定时器即可,基本不需要占用CPU的运算逻辑资源。

•传输的信号量与电压本身无关,因此对电压上的噪声纹波等不敏感。

什么是PCM编码?PCM 脉冲编码调制是Pulse Code Modulation的缩写。

脉冲编码调制是数字通信的编码方式之一。

主要过程是将话音、图像等模拟信号每隔一定时间进行取样,使其离散化,同时将抽样值按分层单位四舍五入取整量化,同时将抽样值按一组二进制码来表示抽样脉冲的幅值PCM信号编码过程:PCM信号编码过程为:模拟信号 -> 单位时间采样 -> 量化 -》编码,其原理过程可以参考右图所示遥控器接收机将获取到的无线数据通过右图的方式将接受到的模拟信号转换成‘0’和‘1’的数字信号输入到飞控控制系统中。

飞控通过解析接收到的数字信号得出遥控器接收机发送的数据。

什么是S-bus接口?S-bus信号接口,这是日本双叶电子工业株式会社(Futaba)所定义的一种遥控器专用串行总线,它实际上是一种数字总线,采用数字传输方式,这样可以非常方便的在嵌入式系统中适配,并且抗干扰性大大提高。

由于S-bus是一种总线,这意味着一套总线可以扩展连接多个舵机设备,而不需要消耗过多的物理连线。

S-bus的接口物理层实际上是符合通用串行通信口的标准,TTL电平,使用负逻辑(即低电平是逻辑“1”,高电平是逻辑“0”),波特率使用标准100K;其数据帧结构如下图所示2.3.2 电调输出接口飞行控制系统的执行机构一般是无刷直流电机或者空心杯电机,对于无刷直流电机需要通过电子调速器(1.5.4节)进行驱动,因此飞控系统通过控制输出PWM信号控制电子调速器,从而控制电机转速。

在“光标”飞控系统中,硬件上采用了STM32F407处理器的8路TIM输出PWM通道。

采用TIM的输出比较模式(Output Compare)直接控制PWM定时器输出,这样的好处是输出控制信号无需消耗CPU的运算资源。

2.3.3 传感器接口一般市面上的飞控系统上集成的板载传感器主要6轴MEMS微机械传感器,即加三轴速度计和三轴陀螺仪,三轴磁力计,气压高度计,这种配置称为10DOF(degrees of the freedom)。

光标飞控中采用的陀螺仪加速度计是集成一体的芯片MPU6050;MPU6050提供了SPI接口和I2C接口两套总线访问方式。

在光标飞控中为了能够共享总线,采用了I2C总线接口。

将MPU6050挂载在I2C1总线上。

气压高度计是通过测量大气压力来间接获取气压高度的传感器,本例采用飞思卡尔(现恩智浦)半导体公司的MPL3115气压高度计来实现该数据的测量。

其内部集成了一个微机械的气压传感器,配备一个24位高精度ADC模拟/数字转换器,并采用I2C接口总线与主机连接。

磁力计是通过芯片内部的微磁性材料来测量空间3维的磁场强度的传感器,在“光标”飞控中主要采用的是霍尼韦尔公司的HMC5883L来进行测量,也是通过I2C总线外挂的,如图2-15所示。

“光标”飞控通过可选贴的0欧姆电阻来选择磁力计挂在MPU6050的I2C从设备总线上,或者直接与MPU6050共享STM32主芯片的I2C总线2.3.4 GNSS接口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全球导航卫星位系统主要包含美国的GPS全球定位系统,俄罗斯的Glonass,欧洲的Galileo,中国的Beidou卫星导航系统,以及一些区域增强系统等无人机在室外无人自主驾驶飞行时候必须要通过GNSS系统来获得自己的位置信息,同时计算与规划航线之间的关系,并转换成飞行器的控制信号,从而控制飞行器按照既定的飞行路线飞行。

因此飞控系统一般都集成有GNSS模块的接口。

GNSS模块一般都采用标准串口(波特率57600)与主控设备互联。

2.3.5 SWD调试口SWD,全称Serial Wire Debug,即串行总线调试口,是ARM公司在CoreSight调试访问接口技术中定义的2线制的调试规范,SWD接口比传统处理器调试接口JTAG规范(需要5个引脚)的优势非常明显,它占用较少的芯片引脚,同时提供高速的调试性能,尤其对于仅有较少引脚封装体积较小的微控制器系列SWD 模式比 JTAG 在高速模式下面更加可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