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鉴赏 期末论文
宋词精选鉴赏论文
从词风看词人及时代背景自隋唐五代开始各种风格的词如雨后春笋般涌出,到了宋代,更是把词文化推向了顶峰,而通过词风我们可以更深入了解古代词人的的内心思想抱负以及时代背景,进而帮助了解中国古代文化。
词的长短句形式,音乐性,婉约中甚至带着浮艳性,让词的起源众说纷纭,有的说与诗同源,有的说源自隋唐,也有说始于六朝。
各种事物的产生必定带有与生俱来的时代气息,因此,确定词的源头对词风的演化也有一定意义。
关于词的起源细分至某朝代,某文化现象,我觉得没什么必要。
中国是世界历史中唯一一个延续五千年文明而不曾中断的国家,其文化继承也包含在大一统的文化背景中。
词本身,其押韵,朗朗上口,优美,音乐性本身就是文化的支流的一部分,其中蕴含的韵味是整个文化的精髓,只是终于在隋唐汇聚成流并在宋代汹涌澎湃起来。
隋唐是中国历史上正统王朝的恢弘大治年代,其诗深刻表现出时代背景的发达博大。
而词,作为一种新生文学形式开始发展,其词风与唐诗中的山水田园派有点类似。
像对江南美景及平静生活的向往的那种词气则反映了白居易刘禹锡等词人对美好恬静生活的向往,也可以看出二人对政治清明人民安居乐业的期待。
与此同时这种词风反映了历经安史之乱后的中唐尽管国力下降却仍大国气度犹存。
因为只有大国或者盛世年代才会有这样的风气。
还有以韦庄为代表的词风对游子思乡的尽情嘱托一方面反映这类词人对回归的渴望,当时的时代已经有了没落的迹象,又或许反映朝代本身对先朝盛世的渴望复兴。
而到了晚唐五代之际乃至整个五代十国(下面会说到)词风已经变成了浮艳之词。
反映的时代是堕落了。
五代十国在文学上的成就以江南政权为主,而十国是历史上少有的缺少英雄的战乱年代,当时的词风充满萎靡浮艳气息,从宫廷开始,对文采,艳丽,繁华的追求深刻表现在词风上,其中又以南唐为代表。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整个社会弥漫着婉约的爱好。
词风的演化在南唐中主李璟时代尚属和平之词——而实际是藩镇割据年代。
从《摊破浣溪沙》中的闺怨词还有对物逝人离的伤感俨然带着对国式日衰的忧愁开始,到后主李煜对风花雪月的深刻描述,已经表明了词风到了女人式的柔弱了。
【议论文】宋词《摸鱼儿雁丘词》加赏析_600字
【议论文】宋词《摸鱼儿雁丘词》加赏析_600字宋代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鼎盛时期,宋词作为中国古典诗词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人们的喜爱。
苏轼的《摸鱼儿雁丘词》是一首经典之作,充满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同时也映射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柔情和思念之情。
在这篇文章中,将对这首词进行赏析,并解读其内涵和艺术特点。
词牵扯着一个田园情怀。
作者以描写鱼儿游动的场景来展现出大自然的美好,如诗中“摸鱼儿,玉纤桨乱弦前.”,展现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词中出现的雁丘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而雁丘又是苏轼的墓所。
苏轼以雁丘自指,表达了对家乡、对故园的深深思念之情。
词中对乡愁的描写也极富感情。
词中表现了诗人对乡愁的思念之情,如诗中“落日人应怨霜时。
更长天久,深院一风新.”,表达了诗人在异乡漂泊的孤独和对家的思念之情。
这种对故乡的情感表达,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表达,更是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对故土、对家园的深厚感情。
词中的意境也十分悠远深厚。
苏轼的用典十分精妙,通过描绘自然景物的又能抒发内心的柔情。
如“颓阳露草,扫新园,淡妆慵懒早秋”,表现出了一种柔情似水的氛围,给人一种清新、淡雅的感觉。
整首词的意境清新脱俗,如同行走在一片秋日的乡野之中,使人心旷神怡。
苏轼的《摸鱼儿雁丘词》还体现了他的治世思想。
虽然此词不象《六州夜泊》《水调歌头》那样叙述诗人在途中奔波的孤寂,却从捕鱼或放雁所产生的孤寂神怡之情抒写了当时政局混乱下的饱含哀愤却又不流露出来的怨怀。
像这样“明月有开怀处,满江春难表”。
这一句是隐射不言明的,而作者没有明言,但从这层意思上是应该为《摸鱼儿雁丘词》设想的。
在当时,南院仕宦,大有宦达之望,朝廷之上却有士大夫任用之难,以及肃宪台恪守庐山更无不带着伤心的愤怒。
此时的宋轼只有感慨,发表自己的政治评论了。
苏轼的《摸鱼儿雁丘词》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学品位,其深邃的内涵和精湛的艺术表达,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这首词通过对自然和乡愁的描写,展现出了诗人的柔情和思念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了对社会苦难的关怀和呼吁。
唐宋词赏析论文
浅谈李清照其人其词通过本学期对《唐宋词赏析》课程的学习,对李清照的词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每个词人的每首词通过多次学习和思考,总能体会到更多更有深意的不同以往的感觉,也就越发接近词人想要表达的真正的情绪和思想。
李清照作为历史上少有的女词人,其词风理所应当地以婉约为主,作为婉约派的代表,虽然她在很多作品中都表现出了很多消极、感伤的感情基调,但是这并不能掩盖她是一位气节高尚、性格刚毅、洒脱不羁的爱国女词人。
李清照出身于官宦世家,但是她不慕权贵,敢于大胆发表政见。
她早年不避风险,上诗救父;对公公赵挺之升为宰相,不但不表示祝贺反而写诗嘲讽他:“炙手可热心可寒。
”早在青年时代,她就以唐玄宗荒淫误国、招致安史之乱的历史教训,劝宋徽宗:“夏为殷鉴当深戒,简策汗青今俱在。
”与赵明诚结为夫妻后,两人惺惺相惜,志同道合。
两人经常不得已两地分居,因此此时李清照的词多以思念为主。
写下了脍炙人口的《一剪梅》:“花自漂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 但是,他们互敬互爱的美满生活,很快便被金人入侵的铁蹄踏破了。
李清照的高风亮节不仅表现在她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尤其突出地表现在她关心国家民族命运、深切同情陷于外族入侵铁蹄下的人民。
她不甘屈辱投降,和丈夫一起流亡江南,耳闻目睹南宋小朝廷只求偏安、不思抗敌的现实,忧国伤时,悲愤交加,写下了掷地有声的铿锵诗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借此歌颂项羽宁肯一死以谢江东父老的英雄豪气,谴责赵构苟且偷安的可耻行为。
在兵慌马乱之中,赵明诚接受了湖州太守的任命,赴任途中不幸得病去世。
李清照惊闻噩耗,悲痛欲绝。
在颠沛流离中失去了丈夫,这无疑是天大的打击,这也使李清照的词开始变得凄冷悲怆。
在如此巨大的悲痛中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浅谈苏轼词的豪放派风格论文(精选6篇)
浅谈苏轼词的豪放派风格论文(精选6篇)浅谈苏轼词的豪放派风格论文(精选6篇)在个人成长的多个环节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达到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目的。
那么一般论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浅谈苏轼词的豪放派风格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浅谈苏轼词的豪放派风格论文篇1宋代的诗词,明确是分为两个派别,即婉约与豪放。
婉约,内容不外乎是离愁别绪,闺情绮怨。
而豪放派便恰恰与其相反,内容比较宽阔浩荡,气势恢宏,让人读后有种痛快淋漓的感觉。
苏轼正是豪放派诗词的最有代表性人物。
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浅谈苏轼诗词的豪放派风格,希望对你有帮助。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
苏轼受良好的家庭文学氛围所熏陶,有着深厚的文学底蕴,其学识渊博,思维通达,在北宋三教合一的思想氛围中如鱼得水。
他的文学思想是文道并查,而其诗词在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而豪放便是其诗词的主要风格。
苏轼还对诗词进行改革,扩大了诗词的表现功能,开拓诗词境,是苏轼改革诗词体的主要方式。
他将传统的表现女性化的柔情事扩展为表现男性化的豪情之诗词,将传纺之只表现爱情之诗词变革为表现性情之诗词,使诗词像诗一样可以充分表现作者的性情怀抱和人格个性,从而形成了苏轼的豪放派诗词风。
豪放派的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比较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欢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诗词,语诗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律。
苏轼是第一个用“豪放”作诗词的,并开始写作打破传统诗词风的诗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便是其豪放诗词风的代表作。
下面,我结合具体的诗词《念奴娇·赤壁怀古》来浅谈苏轼诗词的豪放派风格。
一,其风格的诗词中形象一般而言,诗词的形象有三种:人物形象,景物形象和自我形象。
人物形象是指除诗人自己以外的英雄、名流、亲属、友人等;景物形象是指自然界的客观形象,例如山川草木、花鸟虫鱼等;自我形象是指抒情主人公自己。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元丰五年七月苏轼谪居黄州时作的。
宋词选读期末小论文116030152胡勇
宁波大学答题纸(20 13—2014学年第一学期)课号:054TSLAH1 课程名称:宋词选读改卷教师:张如安学号:116030152 姓名:胡勇得分:试问闲愁都几许——《乡愁》与《虞美人•听雨》对读余光中先生的《乡愁》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首现代诗,而蒋捷的这首《虞美人•听雨》却显得有点不为我们所熟知。
初次接触到蒋捷的这首《虞美人•听雨》,立马就让我想到了余光中先生的那首脍炙人口的《乡愁》。
乍一看,它们的结构是何其相似。
但是仔细对比品读之后,发现它们之间还是有一些不同的。
无论是从表达的感情,表现的手法还是在意象的选择上,都有很大的不同。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乡愁》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蒋捷《虞美人•听雨》首先,在结构方面,作者分别剪取了自己一生中几个重要的场景,将它们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穿越时空的美感,读起来也朗朗上口。
余光中先生的四个场景“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
不同的人生阶段,不同的人生遭遇对乡愁的理解也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了变化。
从作者选择的喻体来看,由“小时候”的“小小的邮票”到“长大后”的“窄窄的船票”再到“后来”的“矮矮的坟墓”最后到“现在”的“浅浅的海峡”,由小到大,由家到国,实现了一种感情的升华。
而作者选取的那些喻体的修饰词也很讲究,“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都是一些比较微观细小的东西,而正是这种细小的东西的阻隔,才使得作者这一份乡愁、这一份无奈更加浓烈。
蒋捷选取的是少年、壮年、而今(老年)三个场景。
而三个场景都是以听雨为背景,从少年时期的歌楼听雨,到壮年时期的客舟听雨,再到老年的僧庐听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空间,都由听雨这一细节串联起来,使得看似毫无关联的三个场景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唐诗宋词鉴赏论文
唐宋诗词鉴赏期末论文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唐诗、宋词各领风骚数百年,其实从广义上讲,词只是诗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而已,但其实在我们现在看来,诗和词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诗和词的区别主要是在起源上就已经很明显了,再加上它们所被推崇的时代不同,这才导致了诗与词在外部形式,题材内容,以及抒情风格等方面有了一些差异,但究其根本还是起源。
先讲宋词的成就。
词源于唐代的曲子词,句子有长有短,和乐曲紧密结合在一起,可以歌唱。
由于宋代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数量不断增加,能够歌唱的词比其他形式的文学作品更适应市井娱乐生活的需要,而当时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又很尖锐,句子长短不齐的词也更便于抒发人们忧国忧民的思想,因此便逐渐兴盛起来,取代诗而成为文学的主流。
柳永是北宋词坛婉约派的重要代表。
他长期在都市里生活,作品多表现城市的繁华和男女的悲欢离合之情,尤长于抒写羁旅的孤寂与乡愁。
他的词作,多采用俚俗口语,通俗生动,“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因而流传很广。
他的词作,还大量融入铺叙的成分,不仅扩大词的境界,也为元曲的发展开启了门径。
苏轼是北宋中后期豪放派的开创者和主要代表,他的词作题材十分广泛,大大拓展了词的内容,并以豪迈奔放的感情,为词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
两宋之交的李清照,是杰出的婉约派女词人,她提出“词别是一家”的主张,善于用白描手法、浅白词句,表达内心的真实情感。
南宋的辛弃疾和诗人陆游,主张积极抗金,作品都以豪放为主,深刻地表达了恢复中原的强烈愿望,苏轼和辛弃疾是宋代最具代表性、成就最高的词作家,教材还在“历史纵横”小栏目和图注中分别介绍了他们的生平。
必须指出的是,宋代的豪放派作家,作品以豪放为主,但也写出一些非常动人的婉约词,并非只是一味地豪放。
再来看看唐诗的成就。
最能反映盛唐精神风貌、代表盛唐诗歌高度艺术成就的,是伟大诗人李白。
李白是一位性格豪迈、感情奔放、不受拘束而又向往建功立业的诗人。
他的诗充分表现了盛唐社会士人的自信与抱负,神采飞扬,充满理想色彩。
三年级作文议论文:宋词欣赏
三年级作文议论文:宋词欣赏
苏幕遮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赏析】
这首词别本题作《别恨》或《怀旧》,抒写作者秋天思乡怀人的感情。
上片用多彩的画笔绘出绚丽、高远的秋景,意境开阔。
“碧叶天,黄叶地”为传诵名句。
词的下片表达客思乡愁带给作者的困扰,极其缠绵婉曲。
以夜不能寐、楼不能倚、酒不能消解三层刻画,反言愈切。
煞拍酒化为泪,消愁之物反酿成悲戚之情,最为警策。
前人颇诧异镇边帅臣“亦作此消魂语”。
《左庵词话》解释说:“希文宋一代名臣,词笔婉丽乃尔,比之宋广平赋梅花,才人何所不可,不似世之头巾气重,无与风雅也。
”此说可谓得之。
【议论文】宋词《摸鱼儿雁丘词》加赏析_600字
【议论文】宋词《摸鱼儿雁丘词》加赏析_600字宋词《摸鱼儿雁丘词》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抒发心情的词。
该词以描写雁丘游玩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逝去的青春时光的怀念之情,并通过对游人的观察,展现了社会变迁和人生的无常。
《摸鱼儿雁丘词》以“雁丘游人欲去时”作为开头,将一幅熙熙攘攘的游人画面呈现在读者眼前。
通过对游人的描写,表现了人们对于游玩的向往和追逐,同时也反映了北宋社会繁华的场景。
接着,词中的“摸鱼儿别是人间”句,将人们对于逍遥自在的向往进行了具体展示。
摸鱼儿是中国古代民间艺术形式之一,寓意着释放心情和疏导情绪。
作者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逝去的青春和纯真岁月的怀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对现实生活的矛盾感受。
这种对逍遥自在的诗意追寻,使得词中的雁丘成为心灵的归宿。
随后,作者以“碧山无限欢游处”一句,继续揭示了自己对人生和社会变迁的思考和感叹。
句中的“碧山”象征着美好和欢乐,但是又以“无限”修饰,表现了景物易变的无常和不可复制。
作者通过这两句诗,展示了他对逝去的青春岁月和无法复制的美好事物的怀念之情。
作者以“古调虽多使人悲”一句,表达了对于时间流逝和人事易变的悲伤之情。
古调与古时的抒发情感的音乐和诗歌有关,通过这句诗,作者暗示了人们的情感和时代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但是古调如此多种多样,仍然让人产生悲伤之情。
通过对《摸鱼儿雁丘词》的分析与赏析,不难发现,词中对于逝去的青春和回忆的怀念是这首词的核心主题。
词人通过描绘雁丘游人,对逍遥自在与纯真岁月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对于时间流逝和美好年华的感伤和怀念。
作者对于社会变迁的思考,也为词增添了一丝悲凉之感。
这首词以其深情浪漫的表达方式,真实地展现了作者内心的真实情感。
《摸鱼儿雁丘词》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和深情绵绵的抒发方式,被誉为苏轼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词通过对青春和岁月流逝的思考和怀念,让人不禁联想到自己的人生和逝去的青春岁月,引发了读者共鸣。
它以其纯粹的诗意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也带给人深深的感慨和思考。
宋词的特点和风格论文
宋词的特点和风格论文《宋词的特点和风格》论文摘要: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中重要的一部分,具有独特的特点和风格。
本文通过对宋词的研究和分析,探讨了宋词的特点和风格,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通过梳理宋词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其与其他文学体裁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了解宋词的特点和风格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宋词、特点、风格、发展、关系1.引言宋词是我国古代文学中重要的文学体裁之一,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特点和风格。
对于了解宋词的特点和风格,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文学形式。
本文将系统地阐述宋词的特点和风格,并探讨其产生的原因。
2.宋词的特点2.1表达方式的简洁明快宋词以其简洁明快的表达方式而闻名,经常用几句话表达出复杂的思想和情感。
这种表达方式使得诗人能够用简短的语句展示出强烈的情感和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2.2情感真挚、细腻宋词的情感表现非常真挚和细腻,能够准确地表达出诗人内心的感受。
词人通过对爱情、友情、家国等主题的描写,抒发自己的情感,让读者感同身受。
2.3以景写情、以情写景宋词善于以景写情、以情写景,通过对具体的事物和景色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这种表达方式既能够让读者感受到美丽的自然景色,又能够让读者了解诗人内心的情感。
3.宋词的风格3.1唯美主义风格宋词的风格以唯美主义为基础,追求美的境界和完美的艺术表达。
词人常常借助自然景色和物象,通过精致的描写和比喻,表达出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心境。
3.2婉约风格宋词的婉约风格是其独特之处,通过语言的铺垫和音韵的调和,给人一种温柔、柔美的感觉。
词人通过对音乐的借鉴,使得宋词在音韵上更加优美,给人以愉悦的享受。
3.3情调和谐、平实自然宋词在情调上追求和谐、平实和自然,没有过多的华丽修饰和浮夸言辞。
词人通过简单而质朴的语言,表达出真实的情感和心境,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
4.宋词特点和风格产生的原因4.1社会背景的影响4.2文化传统的延续宋词在文化传统上延续了先秦两汉以来的文学精华,吸取了前代文人的优秀作品,并通过创新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特点和风格。
宋词鉴赏论文
姓名:尧鑫学号:200910340209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淘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作者小传】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
父亲苏洵,弟弟苏辙都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世称“三苏”。
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苏轼中进士。
苏轼一生处于北宋新法与旧党之间的斗争、倾轧激烈时期。
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先后被贬官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
后谏官弹劾他在诗文中有诽谤朝廷之语,被捕下狱,出狱调黄州团练副使。
宋哲宗元佑年间,旧党执政,苏轼曾内调任翰林学士等职,又因与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发生一些政见分歧,再次贬谪杭州。
后来新党重新上台,苏轼受到更大打击,远调惠州(贵州省惠阳县)、琼州(今海南岛),宋徽宗即位,大赦天下,在遇赦北还途中死于常州(今江苏省武进县)。
苏轼政治上思想保守,反对新法,但后期态度有所转变,和旧党又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矛盾,造成一生受排挤抑郁不得志,但在各地方官任上,他同情人民饥苦,办了不少有益人民的事,在诗词中也有所反映。
《念奴娇》是苏轼贬官黄州后的作品。
苏轼21岁中进士,30岁以前绝大部分时间过着书房生活,仕途坎坷,随着北宋政治风浪,几上几下。
43岁(元丰二年)时因作诗讽刺新法,被捕下狱,出狱后贬官为黄州团练副使。
这是个闲职,他在旧城营地辟畦耕种,游历访古,政治上失意,滋长了他逃避现实和怀才不遇的思想情绪,但由于他豁达的胸怀,在祖国雄伟的江山和历史风云人物的激发下,借景抒情,写下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名篇,此词为其代表。
开篇即景抒情,时越古今,地跨万里,把倾注不尽的大江与名高累世的历史人物联系起来,布置了一个极为广阔而悠久的空间、时间背景。
【议论文】宋词《摸鱼儿雁丘词》加赏析_600字
【议论文】宋词《摸鱼儿雁丘词》加赏析_600字《摸鱼儿雁丘词》是宋代文学家辛弃疾创作的一首骚体诗,以雄浑豪放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逝去的岁月和友谊的思念之情。
本文将对这首词进行赏析。
《摸鱼儿雁丘词》以“摸鱼儿”和“雁丘词”为题,这两个词汇极具象征意义,彰显出作者的情感和境界。
词中的“摸鱼儿”指的是捕鱼的儿童,暗含年少时的无忧无虑和自由自在;而“雁丘”是指一个人离开故乡旅行,寻觅友人的地方。
整首词以摸鱼儿为主线,通过儿童时期的美好回忆,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怀念之情。
整首词描写了一个乡村的美丽景色,通过对日出、河流、荷花等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示了对乡愁的深深思念。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的描写,以草色、烟光和残照作为主要形象,展示了辽阔而宁静的乡村风景。
这种描写方式凭借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意象,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之中。
词中还表达了作者对友谊的珍惜和思念。
词中提到了“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天涯共此时”的句子,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通过举杯共饮、观赏美景,使得友情在时间的洪流中历久弥坚。
这种对友情的铭记和怀念,使得词作更加饱含情感和思想性。
词中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借景抒情等,使得词作更加生动和形象。
“摸鱼儿狂撒脂,一夜孤舟飞”的描写,通过将摸鱼儿与狂撒脂、孤舟飞相比,展示了年少时的奔放和豪情。
这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得词作不仅有情感张力,更具有艺术审美价值。
《摸鱼儿雁丘词》以深情而又豪放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过去岁月和友谊的怀念和珍视之情。
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友情的赞美,使词作传递了一种对真挚情感和人生价值的思考。
这种思考不仅表达了作者个人的情感和感慨,更折射出那个时代的群体的追求和感受。
这首词作不仅是辛弃疾个人的艺术创作,更是宋代文学的杰作,值得我们珍藏和细细品味。
宋词欣赏论文
宋词欣赏结课论文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苏轼辛弃疾词之比较******学号:**********班级:09级土木工程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苏轼辛弃疾词之比较摘要:王国维《人间词话》称:"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
无二人之胸襟而学其词,犹东施之效捧心也。
"而缪钺说:“苏东坡词出于《庄》,而辛稼轩词则出于《骚》。
”虽然两人说法不一,我想这都是有道理依据的,但我更倾向于前者。
苏轼在词史上开创性地发展了豪放词,在内容和形式上均做出了突破。
他的豪放词风飘逸、高旷,注重“放”。
辛弃疾极大地继承了豪放词风,他传奇般的个人经历和家国民族大义深深地影响着他对词的创作,形成了雄浑、慷慨的豪放风格,其词注重“豪”。
辛弃疾与苏轼并称“苏辛”,同列为豪放词的代表人物,但辛词和苏词的特色还是有不同。
本文从他们的词作入手剖析他们各自词风格的异同。
关键词:苏轼辛弃疾豪放风格正文:从小开始,受老师朋友的影响熏陶,我开始对宋词产生非常浓厚的兴趣。
当时也只是捧着书朗诵,因为朗朗上口而愈发着迷,却是不知其中深意。
但读至苏轼的“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辛弃疾的“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内心都会激荡起汹涌的感慨。
东坡和稼轩无异是宋词史上最伟大的两位豪放派词人。
在分析他们之前先来了解一下他们的生平。
我国宋代的苏东坡和辛弃疾,同为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人物。
他们的词的风格,既有同,又存异,都为宋词以崭新的面貌跃上文坛而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
汉族,眉州眉山人,祖籍栾城。
北宋著名散文家、书画家、词人、诗人。
苏轼是苏洵的次子,1057年,与弟苏辙同登进士。
苏轼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父子同列唐宋八大家。
为人宽大如海。
苏轼中进士时二十一岁,神宗时期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
1080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在黄州四年多曾于城东之东坡开荒种田,故自号“东坡居士”,人称“苏东坡”。
唐诗宋词鉴赏论文范文
唐诗宋词鉴赏论文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许多人都写过论文吧,论文写作的过程是人们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
那么你有了解过论文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唐诗宋词鉴赏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摘要】中国古典诗歌中因为特殊的需要对一些诗歌语言进行了变形处理变形的,变形主要有词性的改变、词序的颠倒、字词的省略三种类型,变形后的诗歌诗歌语言更加简洁、含蓄、鲜活。
高尔基说过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
所以诗歌语言同其他文学样式如小说、戏剧等的语言相比,更具有抒情性、含蓄型、凝练性和跳跃性。
特别是中国古典诗歌多半是抒情小诗,一首诗歌里面的一方面词语数量并不多,蕴含的意象却非常丰富,另一方面要借助极节省的语言外壳表达极隽永的思想情感,且要符合音韵的需求,这就需要诗歌作者必须对诗歌语言进行特殊处理,由此产生独具魅力的中国古典诗歌语言之“变形”。
这里,我就中国古典诗歌中一些常见的语言变形现象作一简单论述。
1、中国古典诗歌中词性的改变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
这些词语往往就是一首诗的“诗眼”或一首词的“词眼”。
诗眼就是一首诗的点睛之笔,是一首诗中诗人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语言意境的凝聚点和升华点,可谓笔力千钧。
如“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春宿左省》杜甫),“日色冷青松”(《过香积寺》王惟),“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题破山寺后禅院》),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蒋捷的“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等。
古人惯于活用词语,形容词、名词都可做动词,且一做就做的鲜活生动,境界全出。
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绿”字,春天的勃勃生机就展现出来了。
又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闹”字,就在读者眼前呈现出一幅热情洋溢的画面:大地复苏,桃树、杏树、梨树竞相开放,你不让我,我不让你;树下成片成片的花一下子全笑了,花枝招展的;成群结队的蜜蜂、蝴蝶往来穿梭。
这是春回大地时的姹紫嫣红、无限生机。
再如“雨肥梅子”一句,又经了几场雨呢?那该是从“小雨纤纤风细细”到“拂堤杨柳醉春烟”,到“一枝红杏出墙来”,再到“花褪残红春杏小”,最后还是在雨里丰肥。
唐诗宋词3000字论文
唐诗宋词3000字论文篇一:唐诗宋词论文唐诗宋词的美流淌的历史长河淹没了无数的王朝,然而不曾磨灭的事文化的梦,奔腾的黄河之水讲述着中华五千年璀璨的文化,犹如绵延至群山,在唐宋时期奇峰突起,高耸入云,形成唐诗宋词两座高峰,因为他们的成就,中国才当之无愧的称之为“诗国”,诗词才成为中国文学最辉煌的部分。
唐诗宋词加《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可以“颉抗西域”的主要资本。
虽然时间改变了许多,泯灭了不知多少的富华,然而经典未曾消失,时间的沉淀孕育了文化的内涵,使之永恒不朽。
唐诗与宋词历来并称双绝,是中国古代文学阆苑里的两朵奇葩,以奇崛的姿态、脱俗的神韵争奇斗艳,代表了一代文学之胜。
从古至今,唐诗、宋词蕴涵着的深沉的思想、挺拔的风骨、婉约的情致、诚实的品质,始终散发着无尽的魅力,以其卓越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成为中国文学宝库中两颗熠熠生辉的明珠,也铸就了中国古代文学史的辉煌。
唐诗唐诗的形式而言,及其大成,古体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七言还发展为歌行体,中唐有发展为元和体,乐府又发展为新题乐府。
尤其是五七言律诗,但唐代定型,成为官定考试及竞赛的诗题,人人能作,争奇斗艳,异彩纷呈。
六言诗.词在唐代也有时创作,中唐晚期以蔚然为大国。
唐诗的体裁和类别唐诗主要可分为律诗、绝句、古诗三大类。
律诗、绝句、古诗又各分为五言、七言。
如在格律上区分,可分为古体和近体两类。
古体诗用字不讲平仄,句数多寡无定(但须偶数句),押韵可通可转,不受束缚自由地抒写。
近体诗(包括绝句、律诗和排律)用字讲平仄,句数有一定,讲究用韵,讲求对仗,有一定的规律。
格律的基础在字调的平仄;字调有平上去入四声。
上去入是仄声。
因格律很严,故称律诗。
律诗:是四联八句,五言的称为五言律诗,简称“五律”;七言的称为七言律诗,简称“七律”。
一、二句为“首联”、“头联”或“起联”,三、四句为“颔联”或“前联”,五、六句为“颈联”或“后联”,七、八句为“尾联”、“末联”或“结联”。
宋诗鉴赏20xx字
宋诗鉴赏20xx字篇一:选修课唐诗宋词鉴赏期末论文唐诗宋词---我的良师雅友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常听语文老师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偷。
这句话不仅使我从小就爱上了唐诗宋词,而且它一直留在我的脑海中。
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唐诗宋词有了更多、更深入的了解,所以就对唐诗宋词更加情有独钟了。
进入大学之后,我依旧选择了唐诗宋词鉴赏这门选修课,因为我一直深信,人的一生如爱上了唐诗宋词,那就好比交上了一位高品位的良师雅友,人生就会更华美光彩。
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自己和唐诗宋词相伴的日子越来越多,就会越发感觉自己离不开这位良师雅友了。
我们从小就开始接触语文,从当初的识字断句,到后来的阅读写作,语文课一直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占据着很重要的一部分。
还记得初中高中写作文拟制标题的时候,唐诗宋词帮了我很大的忙。
当有时候作文标题一下子想不出来时,脑袋里突然冒出一句唐诗宋词,灵感顿生,标题涌出。
每当那个时候我都非常感谢唐、宋的李白、杜甫、苏东坡、辛弃疾、李清照他们,是他们给了我灵感,让我得以文思泉涌。
唐诗宋词是千年的佳酿,品之令人陶醉;是清澈的甘泉,饮之令人心旷神怡;是天籁之响,闻之令人豁然开朗;是禁得住岁月考验的永远时尚的长卷,览之能启迪人们无限的才情。
读唐诗宋词,让我明晓了亲情的温暖、友情的珍贵、爱情的无悔。
走进唐诗宋词,孤独是一种意境,寂寞是一种享受,惆怅也不失一种潇洒。
走进唐诗宋词,我们能体味到“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母爱情怀;能品味到“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离别情愁;能领味到“日暮相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游子思乡之情。
走进唐诗宋词去感受珍视朋友情谊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去感动送别惆怅“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去感悟朋友祝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走进唐诗宋词去领会“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誓言无悔;去领悟“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愁情苦涩......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宋词鉴赏》论文
《宋词鉴赏》课程论文一、点绛唇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
水村渔市,一楼孤烟细。
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
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赏析:第一次知晓王禹偁此人是从老师对柳永的介绍中,此人与屯田之父有一定交际。
后查资料得知,王是继柳开之后起来反对宋初较华靡文风的著名士人。
著有《小畜集》,但传世的词也仅此一首。
知人论事,宋史记载,王禹偁为官清廉,关心民间疾苦,秉性刚直,遇事直言敢谏,不畏权势,以直躬行道为己任,所以一生中三次受到贬官的排挤,乃作《三黜赋》,申明“屈于身兮不屈其道,任百谪而何亏;吾当守正直兮佩仁义,期终身以行之”。
王禹偁在政治上积极进取,主张改革,曾向朝廷提出许多建议,提出了重农耕、节财用、任贤能、抑豪强、谨边防、减冗兵冗吏等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主张,虽大多数未被宋太宗、真宗采纳,却为宋仁宗时范仲淹等人的“庆历变法”开了先声。
我认为,这种为官态度是他在文学上所以能坚持优良传统的重要原因。
他诗法白居易,后来更有意发扬了杜、白的现实主义传统。
因此可以说,他不仅是一位卓有实绩的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前驱者,而且还是体察民情的封建文人。
在词人眼里,客观意象经常染上浓烈的感情色彩,词中开头即“雨恨云愁”,渲染气氛,然而弥漫着惆怅的景色在江南也是美丽的,好比诗云“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此处用“依旧”二字,仿佛作者并非出于本意,而是承袭旧说,透漏出一种淡淡的无柯南和。
佳丽的景色,为何不能使此人欢快愉悦?此处“飞鸿”当有所指,触发的是“平生事”的联想。
这“平生事”指的不是离愁别恨,而是男人一生的雄心壮志。
王将“平生事”聚集在这“天际征鸿”的凝视中,显得言而不尽,含蓄深沉。
这样的清雅淡丽的佳作,在恋情闺怨充斥的宋初词坛实属不易。
二、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赏析:仁宗年间,国家已显颓态,而文风却仍沿袭晚唐余风,而有政治和文化远见的士大夫已经认识到事态的严重性,所以发起了“庆历新政”和古文运动,这也是当时政治、社会现实的要求,两者相辅相成。
【议论文】宋词《摸鱼儿雁丘词》加赏析_600字
【议论文】宋词《摸鱼儿雁丘词》加赏析_600字宋代词人刘克庄的《摸鱼儿雁丘词》是一首以描写雁丘春景为主题的词作。
词中作者通过对春景的描写,表现了一种优美而清新的意境,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下面将对这首词进行分析和赏析。
词的题目《摸鱼儿雁丘词》便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题目中的“摸鱼儿”和“雁丘”两个名词,表明了词的写作地点为雁丘,同时展现了作者对雁丘的熟悉和钟爱。
在宋代词人的创作中,地方色彩是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可以让词作更加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俗情怀。
词的内容主要描写了雁丘的春景,通过对山花、春水、乳燕等景物的描绘,展现出了一幅宁静优美、生机盎然的春日图景。
作者运用了许多极具感染力的词语和形象的描写手法,使得整首词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这些描写也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让人产生一种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词中的写景手法十分巧妙。
作者通过对雁丘山水的描写,运用了很多修辞手法,如对比、排比、借代等,使得整个词作言简意赅、含蓄隽秀。
例如“雨後一枝梨花瘦,碧우长云。
暖风吹薄暮云翻,乳燕双双”,作者运用对比手法将雨后的梨花与长云形成鲜明对比,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一抹新绿。
又如“山水环蚌,曲径成蛇,偏护尖欹一笠斜。
画阑朱槛,逸赏岁拜皆聊发”,作者通过对山水、曲径、画阑的描绘,表现出了一种神秘与美丽并存的意象,使得整首词作更具美感。
词中蕴含了丰富的意蕴。
作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生活的感悟。
在词中,作者借用自然景物,抒发自己的情感,表现出一种深沉而纯粹的情感。
在这种情感的表露下,读者不仅能够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也能够从中领略到一种超脱尘世、怡然自得的意境。
对唐诗宋词的鉴赏作文【范文5篇】
对唐诗宋词的鉴赏作文【范文5篇】对唐诗宋词的鉴赏作文【范文5篇】一东风吹柳日初长,雨余芳草斜阳。
杏花零落燕泥香,睡损红妆。
宝篆烟销龙凤,画屏云锁潇湘。
夜寒微透薄罗裳,无限思量。
赏析/鉴赏杨湜《古今词话》云:“少游《画堂春》‘雨余芳草斜阳,杏花零落燕泥香’善于状景物。
至于‘香篆暗消鸾凤,画屏萦绕潇湘’二句,便含蓄无限思量意思,此其有感而作也。
”至于因何有感,从词中所写,美人生活规律颠倒,白天红窗稳睡,夜里枕畔难安的情状,显然是描写女子思人难眠、春情难耐的情思。
词一开始“东风”二句,为春睡渲染气氛,写东风吹拂柳条,春日渐长,雨后斜阳映照芳草,正是人困春睡时光。
接着“杏花”两句,枝头的杏花零落入泥,燕子衔沾花的泥土筑巢,犹自散发着微微的香气。
由景而人,美人面对花落春去之景,青春难再,自然无心红妆,不得不陷于春困矣。
这两句与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句颇有相似之处,但写得更为隽永。
王国维《人间词话附录》说:“温飞卿《菩萨蛮》‘雨后却斜阳,杏花零落香’,少游之‘雨余芳草斜阳,杏花零落燕泥香’,虽自此脱胎,而实有出蓝之妙”。
词的下片写女子枕畔难眠所见到的景象。
“宝篆”二句写她长时间失眠,直到篆香销尽,不眠的’原因,是因所思念的人在潇湘所致。
“宝篆”,盖今之盘香。
秦观《减字木兰花》曾有“断尽金炉小篆香”句。
“云锁”,指屏风上所画的云雾潇湘图,云锁,则迷不可见。
词的歇拍“夜寒”二句,具体描写夜深寒气袭人,女子无法再进入甜蜜的梦乡,只有思前想后,辗转反侧。
对唐诗宋词的鉴赏作文【范文5篇】二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注释]1.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
2.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
3.挂前川:挂在前面的水面上。
4.九天:古代传说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
[简析]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
宋词赏析论文
悼亡诗林的明珠犹记得两年前,高中语文老师曾在寸时寸金的高二,抛开一切与应试有关的了无趣味的知识点,带我们真正触摸到中华文字的优美,领略或宏伟或婉约或澎湃或撼人心灵的篇章:从玲珑字字精华的诗歌到动辄几十万字的长篇巨著;从五千年前的开天辟地到当代文坛的风起云涌。
这样的真正的语文给我们带来益处是无法量化的,直至今天我依然很感激能有一位如此开明、腹有诗书、充满灵气与才气的老师领我走过两年的时光。
其中,悼亡诗部分让我印象尤其深刻,感慨颇多。
一向钟爱古诗词的我愿以此论文,向所有崇尚不以应试为标杆,愿意给学生充分发挥他们才情的教育者们致以最深切的敬意。
说起悼亡诗,必然无法避免谈到“中国古代四大悼亡诗”。
其中,排在最首的自是那首家喻户晓的《江城子》。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
这是一首读过一遍就倍感哀叹悲惋中透着荡气回肠的悼念亡妻的词。
在妻子去世后的这十年里,作者经历了种种宦海沉浮,愈坎坷的经历愈使他怀想从前妻子尚在世时的美好时光。
我想,大概是因为不管会遇到怎样的阻碍与困境,只有身边有妻子陪伴,再艰难的日子都可以携手挺过。
这种爱超脱了浪漫,演化成无可替代的亲情。
“茫茫”、“不思量”、“千里孤坟”、“话凄凉”、“如霜”、“泪千行”、“年年断肠处”这些词,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一种沧桑的无力感。
茫茫世界上,最珍惜的人已离去了,就算世界再大,仿佛也寻不到家的感觉了,唯有一声声重重的叹息。
它的亮点是五小句梦的描写,场景清晰,思念、不舍、哀愁全部化成泪千行的梦境。
全篇没有华丽的辞藻,朴素自然中透着浓郁的深情。
读罢,令人心生万千感慨,似乎真的能感受到作者断肠般的痛苦。
因此,此词被立为悼亡诗的最经典之作。
悼亡诗三首(其一)潘岳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
之子归重泉,重壤永幽隔。
【议论文】宋词《摸鱼儿雁丘词》加赏析_600字
【议论文】宋词《摸鱼儿雁丘词》加赏析_600字《摸鱼儿雁丘词》是一首宋词,作者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
这首词是欧阳修在游览京城周围地区时所吟咏的一首抒怀之作,主要描绘了秋天的雁丘,以及作者的思乡之情。
词的开头以“摸鱼儿”三个字作为题目,这些字快速地勾勒出了蓝田湖畔的景色。
透过“摸鱼儿”的笔墨,读者仿佛可以看到一池碧水、微风拂面的景象。
这三个字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给整首词带来了独特的氛围。
接下来的几句,描写了雁丘的景色,将其与雁行相结合:“登岸如群雁”,巧妙地将自然景色与季节特征相结合。
这种运用象征手法,使得词的描述更加生动形象。
接着,作者又以“乌衣巷口夕阳斜”的描写,将自然景致与人文风情结合在一起,增加了词的浓厚感情。
在整首词中,欧阳修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贯穿始终。
从描写雁丘的美景,到倾诉对家乡的思念,表现出作者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通过描写自然景象来表达内心情感,使得词的意境更为丰富多样。
同时,欧阳修运用了一些比喻和修饰手法,使得这些思念之情更加深入人心。
在词的最后,作者通过“回首家乡云屋梦”一句,表达了对家乡的无限眷恋之意。
这句话给人以一种遥远感,同时又透露出作者心中的痛楚之情。
读者读到这句诗,不禁会想到自己曾经离开过的地方,也让人不禁思考人生与归宿的问题。
《摸鱼儿雁丘词》整体上给人以一种宁静、温馨的感觉。
通过描写自然景致和思乡之情,词让人感受到了作者内心的喜怒哀乐。
这首词除了具有较高的艺术性之外,也给予人们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生活的思考。
整首词以简洁的文字和精湛的技巧,展示了欧阳修独特的文学才华,堪称是一首值得品味和欣赏的佳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外国语大学期末论文宋词鉴赏
宋词中的浪漫爱情
作者:
学院:
专业: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时间: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 (3)
引言 (3)
正文 (3)
一.少女.怀春 (4)
二.情殇.离别 (5)
三.爱恨.相思 (6)
四.生死.执念 (7)
结论 (8)
参考文献 (8)
摘要: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爱情可以是少女怀春的美好青涩,可以是情殇离别的悲凄伤感,可以是爱恨相思的缠缠绵绵,可以是生死执念的坚贞不渝······种种爱情都可以在宋词中找到对应,种种恋人都可以在宋词中体味深情。
关键词:
宋词,爱情。
引言: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块芬芳绚丽的园圃。
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妍,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
而爱情作为文学作品中的一棵常青树,当仁不让地在宋词中绽放出别样的风采。
本文将就“爱情”这一主题,以李之仪,柳永,苏轼和李清照等著名词人的优秀诗篇为代表对宋词”进行探究。
宋词中的浪漫爱情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现代社会纷纷扰扰,匆匆忙忙,每当白天的忙碌沉入夜晚的宁静,我常会想起那些在青葱岁月里读过的宋词,那些温婉美好的爱情之词总会如一眼淙淙的清泉流入我的心田。
都说“唐诗重情,宋词重理”,其实宋词中的情未尝不丰富,就比如这些宋词中的种种爱情就是这么多
样而细腻。
一.少女·怀春
一个豆蔻年华的少女加上一段青涩美好的爱情无疑是最牵动人们内心的。
对已然老去的人们来说,那是他们最值得追忆的岁月;对于正值年少的人们来说,那是他们现在最宝贵的财富。
文学作品中不乏此类作品,而宋代词人李清照之作无疑是最出挑的。
李清照,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早期生活优裕,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虽然晚年遭遇坎坷,情感不顺,但她曾经豆蔻年华时的少女情怀经其之笔写出却是那么得如梦如幻。
李清照前期的词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多着笔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
如《点绛唇》一首,活泼秀丽,语新意隽。
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上片写荡完秋千的精神状态,下片写少女乍见来客的情态。
词中“慵整”“袜刬”“金钗溜”写尽少女纯情的神态,特别是“和羞走。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一句。
“和羞”者,含羞也:“走”者,疾走也。
然而更妙的是“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二句。
它以极精湛的笔墨描绘了这位少女怕见又想见、想见又不敢见的微妙心理。
最后她只好借“嗅青梅”这一细节掩饰一下自己,以便偷偷地看他几眼。
这种少女怀春
的微妙心理,如果没有自身经历,是难以写就的,当然,如果没有细致入微的观察力也难以做到,而李清照却将此做到了极致。
不可谓不妙。
此外,她的《凤凰台上忆吹箫》、《一剪梅》、《醉花阴》等词也表达了对丈夫的深厚感情,,是李清照年少爱情的真实写照。
二.情殇·离别
初恋,热恋都是美好的,但离别总是不经意间就悄悄来临。
离别本就是人生最无奈,最悲伤的事之一,又更何况是情人间的离别呢?那是如“死别”般的“生离”啊!
柳永,天性风流,才性高妙,由于父亲柳宜身为降臣,所以科场失意,众红裙争相亲近;他不屑与达官贵人相往来,只嗜好出入市井,看遍青楼,寄情风月,醉卧花丛,怜香惜玉,直把群妓当倩娘……他是最风流却又最坎坷的一代词坛高手。
他以自己之笔写下与“倩娘”的不舍离别,缠缠绵绵,扣动无数后来人的心门。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词的上片写临别时的情景,下片主要写别后情景,全词缠绵悱恻、深沉婉约,特别是“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一句。
正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也是写离别的,离别的人一看到杨柳,就会想起离别时依依不舍的场面,就会浮现出赠柳昔别的情景,心中就会涌起一缕缕离愁。
而“杨柳岸”三字明写眼前景而暗写别时情,显得含蓄而有余味。
此般痴缠,此般不舍,是为哪般?全是爱情。
为爱而笑,为爱而哭,为爱而不舍。
这一切全被柳永写进了百余字的词中,令人在无尽的凄切中也不忘流着泪拍手称赞。
三.爱恨·相思
虽已离别,但还有恋人的音容笑貌在心中萦绕,禁不住常常回味,那便成了——相思,而相思便是天涯相隔的恋人间永远也斩不断的羁绊。
相思缠缠,各不相同。
温庭筠《梦江南》中的相思是幽怨凄婉的。
以“恨”起篇,表明离愁不是一时兴起,而是由别前之“爱”转为别后之“恨”。
月上花残,好春将过,红颜易老,她怎能不满腔幽怨?词末“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更是将女子的幽怨推向极致,失魂断肠。
这是幽怨的相思。
李之仪《卜算子》中的相思是真挚美好的。
词以长江起兴。
开头
两句,“我”、“君”对起,而一住江头,一住江尾,见双方空间距离之悬隔,也暗寓相思之情的悠长。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换头仍紧扣长江水,承上“思君不见”进一步抒写别恨。
”恨之无已,正缘爱之深挚。
江头江尾的阻隔纵然不能飞越,而两相挚爱的心灵却一脉遥通。
一心相系,纵是相隔千里,人们也不会停下相爱的脚步,这是真挚的相思。
秦观《鹊桥仙》中相思是隽永缠绵的。
此词以家喻户晓的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为基础而展开,上片写佳期相会的盛况,下片则是写依依惜别之情。
人间有多少恋人貌合神离,人间有多少恋人日日相守却不懂珍惜,人间有多少恋人以相爱始却以相恨终······于是乎,词末“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一句成了全词最隽永深刻,最惊世骇俗,最振聋发聩的一笔。
是啊,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只有最信赖爱护的对方的情人间才会这样说,只有最至死不渝的爱情才会使人形成这种想法。
这是最隽永的相思。
人世间,种种相思各不相同,或幽怨,或真挚,或隽永。
妙笔生花的宋代词人们以各自独特的手法将此一一记下,它们成了后世无法逾越的高峰。
四.生死·执念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文学巨匠,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的词似乎总是纵横恣肆,豪放广阔的。
其实,他
也有细腻的情怀,有着心灵最深处的柔软——那是留给他的亡妻的。
苏轼十九岁与同郡王弗结婚,嗣后出蜀入仕,夫妻琴瑟调和,甘苦与共。
十年后王弗亡故,归葬于家乡的祖莹。
这首词是苏轼在密州一次梦见王弗后写的,距王弗之卒又是十年了。
全词被一种深彻入骨的悲伤与思念所笼罩,尤其是开篇一句“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不思量就会忘记的情感不过是一时缘分,唯有这种“不思量,自难忘”的爱才是那种“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的百年之情。
因为不论是时间还是空间都是可以一点点越过的,但唯有生死异路的茫茫是永远难以超越的,而超越的这种阻隔的爱才是执着不舍的深情。
结论:
问世间情为何物?只见人生死相许!没有一种情感比爱情来得更为猛烈,没有一种情感比爱情内容更为丰富,没有一种情感比爱情更让人牵肠挂肚,更没有一种情感比之爱情更百转千回!自相恋,离别,相思,到至死不渝,宋代词人不知疲倦地歌咏爱情,为后人们留下了许多千古佳句。
对于爱情,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宋词中的词人也都有其个人独到的见解,我很喜欢那种用写词来抒发自己的内心的感情的时代,步入今天这个现代化世界的我们可能已经做不到了。
但我们能以后来者的姿态去品味前人的悲欢离合,也向往拥有一段属于自己的忠贞不渝的爱情。
参考文献:
【1】《婉约词》邓红梅评注中华书局 2011年3月
【2】《宋词鉴赏》王兆鹏著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9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