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诗歌鉴赏论文

合集下载

浅谈古代诗歌鉴赏

浅谈古代诗歌鉴赏
1 . 研读标题 , 明 白 内容
三、 研读 正 文
正文是作品的主体部分 , 诗歌的血 、 肉、 灵 魂均浓缩其 中, 是 诗
李 白《 听蜀僧溶弹琴》 , “ 听” 点 明 了 事件 , “ 蜀僧 ” 点明了人物。 歌鉴赏的关键核心所 在。 在研读诗歌正文部分 时, 要注意意象 和关
2 . 研读标题 , 理解 情感 李绅《 悯农》 , “ 农” 点明人物 , “ 悯” 则表 明了作者对农 民艰辛 生

知 道 了 诗 歌 的题 材 类 别 , 就 能 很 快 推 断 出 诗 歌 的 主 旨及 表 现 的 思想 情 感 及 作 品 的 主 旨 , 从 而更 准 确 地 鉴 赏 诗 歌 。
手法 , 这样 , 鉴赏诗歌就容易多了。
二、 研 读 作 者
首诗 歌 , 一旦给了注释 , 往往会有很重要的作用。阅读诗歌
杜 甫《 登高》 , 古人有登 高 、 望远 、 抒 怀的习惯 , 因此 , 可初步推
断, 这应是一首借景抒情 诗。
另外 , 一首好诗 中 , “ 诗眼” 往往起到 画龙点 睛的作用 , 它是全
诗的关键 , 牵一发而动全 身 , 抓住 “ 诗 眼” 便能很 快入诗 , 把 握作者
四、 研 读 注 释
海 南省 东方 民族 中学 )
・ ・ ‘ 、
、 . . , . ~ ~・ ‘
三、 本 节 课 对 学 生 自主 学 习方 面 的 内驱 力特 征 的挖 掘 1 . 思 维 的发 散 性 青 少 年 遇 到 问题 善 于 思 考 , 在 思 维 上 的特 点 是 由 一 点 想 开 去 ,
计 正 是 证 个人 的理想认识 。在这种具有 自主性和独立性的 “ 自我创 造” 中, 发 挥原型启发 的作用 , 豁然贯通 , 通过联想 找到解

古代诗歌学术论文

古代诗歌学术论文

古代诗歌学术论文古代诗歌,非常具有感情意味,是我们继承和发扬这个光荣传统的教材。

这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古代诗歌学术论文,仅供参考!古代诗歌学术论文篇一古代诗歌意境透析摘要鉴赏古代诗歌,必须要把握诗歌意境。

在语文教学中,要通过意象、比较、知人论世等几个方面领悟诗词的意境。

关键词意境原型意象比较鉴赏知人论世每每闭门静坐,聆听名乐,见门前桂影婆娑,屋后桑构掩映,便逸兴遄飞,自然而然地想到大诗人王维的《竹里馆》,总是难忘那令人梦牵魂绕清幽绝俗的境界。

“弹琴复长啸” !那幽竹馆里,诗人独坐其间偃仰啸歌的情景活现于眼前,想像他那精通音律的琴声,想像他那含英咀华的吟唱,想像他置身于深幽茂密的篁竹林,沐浴那空明澄静的月光的情景,自然就领悟到古代先贤们生活的情操,感悟生活的雅趣。

我国为诗之王国,继承和传播中国古代诗歌这笔丰厚的文化遗产是我们语文老师的重要任务,培养学生阅读古代诗歌的兴趣及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个难点。

诗歌的艺术境界,即诗的意境,是诗人对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感受以后产生的一种诉诸笔端的真实情怀,是诗人将内部世界(境的“心灵化”)与外部世界(意的“具象化”)融合而成的充满主观情意的艺术图画,是诗人追求的最高艺术目标。

因此,不引导学生深入体验诗的意境,就不能算真正进入了诗歌鉴赏教学,当然也不能获得诗歌鉴赏的最高层次的美的享受。

何谓意境?所谓意境,就是客观物象同作家主观感情高度融合的结晶和语言呈现。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但伟大诗人总是能超越文字的羁绊,在诗歌中把语言文字幻化成直观的视觉的美。

如何才能准确领悟诗的意境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把握:一、感悟原型意象原型意象是解开诗歌奥秘的金钥匙。

这些印在人们头脑中的祖先经验在各个时期被称为“种族记忆”、“原始意象”,而通常称为“原型”。

原始意象是艺术意象的深层原型。

我国诗人历来都很注重运用意象来反映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及其独特的美感。

有许多意象一旦被前人创造出来就往往递相沿袭。

语文教学研究:古代诗词鉴赏教学研究精品论文十六篇

语文教学研究:古代诗词鉴赏教学研究精品论文十六篇

语文教学研究:古代诗词鉴赏教学研究精品论文十六篇语文教学研究:古代诗词鉴赏教学研究精品论文十六篇饶水知音古诗词鉴赏教学研究精品论文十六篇中国古典诗歌语言的的变形魅力【摘要】中国古典诗歌中因为特殊的需要对一些诗歌语言进行了变形处理变形的,变形主要有词性的改变、词序的颠倒、字词的省略三种类型,变形后的诗歌诗歌语言更加简洁、含蓄、鲜活。

高尔基说过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

诗歌语言作为特殊的传达媒介则是整个语言家族中的皇后,它高度简约却能涵包巨大内蕴,超强缩浓却不失透剔晶莹是语言的的艺术。

所以诗歌语言同其他文学样式如小说、戏剧等的语言相比,更具有抒情性、含蓄型、凝练性和跳跃性。

特别是中国古典诗歌多半是抒情小诗,一首诗歌里面的一方面词语数量并不多,蕴含的意象却非常丰富,另一方面要借助极节省的语言外壳表达极隽永的思想情感,且要符合音韵的需求,这就需要诗歌必须对诗歌语言进行特殊处理,由此产生独具魅力的中国古典诗歌语言之“变形”。

这里,我就中国古典诗歌中一些常见的语言变形现象作一简单论述。

1中国古典诗歌中词性的改变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

这些词语往往就是一首诗的“诗眼”或一首词的“词眼”。

诗眼就是一首诗的点睛之笔,是一首诗中诗人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语言意境的凝聚点和升华点,可谓笔力千钧。

如“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春宿左省》杜甫),“日色冷青松”(《过香积寺》王惟),“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题破山寺后禅院》),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蒋捷的“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等。

古人惯于活用词语,形容词、名词都可做动词,且一做就做的鲜活生动,境界全出。

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绿”字,春天的勃勃生机就展现出来了。

又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闹”字,就在读者眼前呈现出一幅热情洋溢的画面:大地复苏,桃树、杏树、梨树竞相开放,你不让我,我不让你;树下成片成片的花一下子全笑了,花枝招展的;成群结队的蜜蜂、蝴蝶往来穿梭。

教学论文古诗词赏析5篇

教学论文古诗词赏析5篇

教学论文古诗词赏析5篇第一篇:教学论文古诗词赏析学科:初中语文题目:如何教学生应对中考语文课外古诗词的阅读赏析作者:株洲湘渌实验学校刘新内容提要:株洲中考语文卷从2009年开始,加进了对课外古诗词的阅读赏析,一般设有两个小题目,分值为3-4分。

如果学生平时不加以训练,要想在中考中较好地完成这两个阅读赏析题,获得满分,有些难度。

我个人认为教给学生阅读赏析的方法是突破古诗词阅读赏析的重要途径。

本人采取的方法是第一步课前打下阅读赏析古诗词的知识基础;第二步是课中掌握阅读赏析古诗词的赏析方法。

关键词:课外古诗词阅读赏析方法从2009年开始,株洲市初中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卷中增加了一道题:课外古诗词阅读赏析。

设计有两个小题(通常是第27、28小题),分值为3-4分。

记得2009年担任初三语文教学的我收到这个中考信息时,可“急坏”了,因为我们平时忽视了这个知识点的教学,对古诗词的教学只注重了学生的背诵和默写,“赏析”这一块做的工作很少。

怎么办?在那些复习的日子里,有着二十多年教龄的我试着摸索着为学生补上这一课,这一补还真有成效,以致到现在我都沿用了以下的训练方法教学生阅读赏析古诗词,送走了又几届初三学生,他们也在中考语文中取得了好的成绩。

我的训练方法是:第一步课前帮助学生打下古诗词阅读赏析的知识基础我每教一届学生都会从初一起逐渐输入学生脑子里作为初中学生应该掌握的初浅的诗歌知识。

如:1、诗歌的种类:①写景诗②咏物诗③咏史诗2、诗歌的语言:①清新②平淡③绚丽④明朗⑤含蓄⑥简洁3、诗歌的形象:①叙事诗塑造的是人物形象;②抒情诗,往往是作者自己;③其它的诗描写景和物。

4、诗歌的意境:就是诗人情感和诗歌中描述的图象的有机结合。

5、思想内容:①主题思想②作者感情③社会意义④作品情调诗歌的特点6、抒情方式:①借景抒情②借物抒情③寓情于景④直接抒情7、表现手法:①托物言志②对比烘托③借用典故④虚实结合⑤善用象征8、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反复……,要求学生了解它们的作用和效果即可。

古诗词鉴赏论文1(范文)

古诗词鉴赏论文1(范文)

古诗词鉴赏论文1(范文)第一篇:古诗词鉴赏论文1(范文)当前中学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以传授鉴赏知识和应试知识为本位,以应试为目的,未遵循古诗词鉴赏学习规律和学生鉴赏能力发展规律,不重视学生语感的培养,鉴赏教学存在一系列矛盾问题。

本文立足于中国当代语感研究理论,借鉴中国古代诗词鉴赏批评理论和中国古代语感培养教育经验,客观分析了当前中学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课中存在的三大矛盾问题及症结,指出古诗词鉴赏活动的特点和鉴赏能力形成的特点,论证了语感在古诗词鉴赏活动中的重要作用、语感培养是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的重要途径以及语感培养对实现学生鉴赏主体地位的重要作用。

在理论论证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古诗词鉴赏教学中语感培养的具体教学实践措施:语感培养的教学原则、师生关系的重构、语感培养的基本途径、语感培养的具体教学方法。

古诗词鉴赏教学中的语感培养教学实践以学生为本位,以学生语感能力和鉴赏能力的发展、语文素养的提高和人文精神的养成为归宿,不仅能有效地解决当前中学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中的三大矛盾问题,提高鉴赏课的效率,而且将在潜移默化、熏陶感悟的教学实践中回归语文教学“育人”的终极目标。

第二篇:古诗词鉴赏论文古诗词鉴赏在高考试题中的比重,越来越引起师生的高度重视,我们看看下面的古诗词鉴赏论文吧!古诗词鉴赏论文摘要:如何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应在诗词的意想、形象、语言、技巧等方面加以引导。

关键词:诗词鉴赏意想形象语言技巧中学生中有许多学生爱好古诗词,但由于种种原因对古诗词阅读较少,鉴赏能力差,甚至有部分学生读不懂古典诗词。

这与新课标中提出的“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现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感情体验和思考”的要求相差甚远。

如何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呢?一、必须牢牢记住古诗词中有关意象及其所代表的情思,掌握一些常见的典故。

1.古诗词中有关意象及其所代表的情思。

多情月与水。

在许多诗人的笔下,月、水多是思乡念家的标志,多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

浅谈中国古典诗歌鉴赏2

浅谈中国古典诗歌鉴赏2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浅谈中国古典诗歌鉴赏摘要: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

要透过意象、通过联想并结合作者生平及时代背景来理解诗歌内容、鉴赏诗歌。

诗歌是诗人将自己的所见所思用文字来表达情感的文体。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要想体会诗人的情感,理解诗歌的主旨,首先就要进入到诗人所描绘的情景中。

关键词:情感,意象,情境,主旨,知人论世,吟唱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在华夏文明灿烂的长卷中,诗人灿若星河,作品浩如烟海,风格异彩纷呈,仅唐一代,就有奔放飘逸的李白,沉郁顿挫的杜甫,通俗平易的白居易,清新俊拔的杜牧,奇诡险怪的李贺,绮丽精工的李商隐。

古典诗歌,像一条横亘古今的河流,流淌着中华文学艺术的精髓,激荡着历史精魂的心曲,成为传承民族灵魂的载体。

一首好的诗歌能增进人的见识,熏陶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性情,净化人的心境,提高人的文化修养,因此,在中学阶段能初步理解,鉴赏,评价古代诗歌应成为高中生必修的语文素质。

然而,许多同学,在中国古典诗歌面前,或熟视无睹,或敬而远之,或望而却步,或一脸茫然,不知所云,或瞎猜乱想,曲解诗意。

这些现象的根源,就是没有形成扎实有效的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得不到美感,当然就不会乐在其中。

我国自古就有重视诗教的传统,古人说:“不学诗,无以言。

”中学语文对诗歌教学的要求是:能够阅读、鉴赏诗歌、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让学生学会阅读和鉴赏诗歌,已成为也理所当然要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的诗词教学的现状又如何呢?上海中学做过一次针对高中学生进行的诗歌教学调查,结果显示,认为中学的诗词教学现状很好的,只有2.9%,认为较差和很差的占44.9%,认为较好和一般的占52.2%。

从教学实践来看,一些老师常常感到诗歌难教,学生也觉得只学到一点诗歌常识,对学过的诗歌也仍然是似懂非懂,难以读懂悟透,更不用说形成诗歌分析、鉴赏的能力。

这个学期我担任高二的语文教学工作,第三册课本安排了三个单元中外诗歌的教学,较以往的教材,诗歌的教学增大了容量,从我的教学感受及学生的反馈情况来看,情况不容乐观,学生在考试总结中普遍反映诗歌鉴赏是自己的薄弱环节,在考试中诗歌鉴赏题失分很多。

关于古诗词的议论文

关于古诗词的议论文

关于古诗词的议论文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瑰宝,历经千年传承至今,仍然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古诗词作为文学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它的魅力在于深邃的意境、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表达。

在我国古代文人墨客的精心创作下,形成了一批经典之作,它们不仅代表了作者的真情实感,也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思想精华。

正是由于这些特点,古诗词对于我们的思考、审美和情感生活都具有重要影响。

首先,古诗词以其深邃的意境吸引着人们的注意。

在古代,文人墨客常将自然景色、人物形象或个人内心体验作为创作的题材,他们通过对细节的描摹和意象的编织,使得诗词的意境更加富有内涵。

例如,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夜将晓》中写道:“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这几句诗通过对夜晚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内心对岁月流转、生活细节的感悟,使人们感受到秋夜的寂静和浪漫。

正是这种凝练的文字和独特的表达方式,使得古诗词具有隽永的美感,令人百读不厌。

其次,古诗词以其优美的语言成为文人雅集的重要载体。

古代文人追求文学与艺术的卓越,他们在自身修养和艺术创作中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这种精妙的语言运用在古诗词中得到充分展示,使得古诗词成为一种雅致的艺术形式。

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几句简短而优美的诗句,通过使人联想到广阔的自然景观和诗人的壮志豪情,引发了读者的情感共鸣。

正是由于其鲜明的艺术风格和流畅的表达方式,古诗词不仅富有美的享受,也成为人们品味文学的重要途径。

另外,古诗词是文人情感表达的重要形式。

中国文化擅长表达情感,而古诗词作为一种短小精致的文学形式,恰到好处地表达了诗人们的情感体验。

宋代词人苏轼的《水调歌头》中写到:“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这一首词以对明月的追问和对时光流转的感叹,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和未知未来的思考。

古诗词的情感表达富有韵律感和感染力,使人产生共鸣并引发内心思考,这也是古诗词令人陶醉的原因之一。

古典诗词鉴赏浅谈

古典诗词鉴赏浅谈

浅论南唐后主李煜后期的词唐圭璋先生在《词学论丛》中说: “中国讲性灵的文学 ,在词一方面 ,第一就要推李后主了。

他的词也是直言本事 ,一往情深 ,既不像《花间集》的浓艳隐秀 ,蹙金结绣 ,也没有什么香草美人 ,言此意彼的寄托。

加之他身为国主 ,富贵奢华到了极点;而身经亡国 ,繁华消歇 ,不堪回首 ,悲哀也到了极点。

正因为他一生经过这种极端的悲乐 ,遂使他在文学上的收成 ,也格外光荣而伟大。

”这中肯地评价了李煜在词史上的地位以及他在词中的情真率直 ,毫不掩饰 ,活脱脱一位真人。

的确 ,李煜倾其一生的心血著词 ,并醉心、徜徉其间 ,以至误国、亡国。

无怪王国维曰: “后主之词 ,真所谓以血书者也。

”尤其是他的词 ,不假雕琢 ,形象鲜明 ,高度概括 ,率直纯真 ,直用赋体白描 ,警句叠出 ,历来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他后期的词 ,更是洗去了花间词的脂粉香泽 ,眼界大开。

他的词 ,对宋代的欧阳修、晏殊、柳永、苏轼、秦观、李清照等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下面着重从李煜后期的词作进行分析。

李煜后期的词“无论就思想内容说 ,还是就艺术技巧说 ,都达到了小词的最高的境界。

意境大 ,感慨深 ,力量充沛 ,具有非常强大的生命力 ,不仅是凄清 ,而且是悲慨 ,不仅是沉着 ,而且是郁结 ,成为李煜词的最显著的特征 ,成为李煜词的独特的风格”。

李煜这一时期的词 ,把自己作为抒情主人公和描写的对象 ,来反映他的囚徒生活 ,追忆过去美好的时光 ,感叹今日的悲愁苦况 ,表现国破家亡的忧患意识。

且看他的《破阵子》:十年来家国 ,三千里地山河。

凤阁龙楼连霄汉 ,玉树琼枝作烟萝 ,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 ,沈腰潘鬓消磨 ,最是仓皇辞庙日 ,教坊犹奏别离歌 ,垂泪对宫娥 !这是一首回忆故国往事的作品 ,思想内容有着比较强的认识价值。

整词写得何其美丽坦诚 ,真实具体 ,一如其人。

后主后期词的内容几乎全是追怀故国的 ,这是前代词人所未有的。

“愁”、“恨”、“泪”、“空”等字眼也空前多了起来几乎无一首不言愁 ,无一首不语恨 ,而且泪痕盈面 ,魂梦连连 ,画面的凄清、空廓、深沉是前所没有的。

浅谈古代诗歌的鉴赏

浅谈古代诗歌的鉴赏

枝 头 春意 闹 ” 闹 ”是 动词 ,“ 意 ”是 抽象 的事 物 ,静态 的景 , 。“ 春 用拟 人手 法 , 静态 化为 动 态。王 国维 在 《 间词 话 》 说 :“ 将 人 里 著

‘ ’字 而境 界全 出 。 闹 ”这 一带 有 动态 的 “ ”字 ,生动 地 渲 闹
染 出杏花 怒放 、 意盎 然 的景象 ,使全 句生 辉 。又如 唐朝 诗人 崔 春
使 君 。通 过对诗 中人 物罗 敷外 貌 和语 言等方 面 的分析 , 以归纳 可
出罗敷 的性 格特 征 和品德 情操 ,即罗 敷是一 个美 丽勤 劳 、勇敢机 智 、不畏 权势 、敢 于斗争 的农 家女 子 。有 时候 ,诗人 并没有 专 门
领 悟作 品 的丰 富内涵 , 会其 艺术 表 现力 , 自己的情 感 、体 验 体 有 和思考 。 ”近 几年 高考 对古 代诗 歌考 查 的要 求是 :( )鉴赏 其形 1
分 析人 物 的性 格特 征 ,归 纳人物 的思 想 品质 。鉴赏 诗歌 中抒 情主
富 的知识 、一定 的 阅历 ,更要 求 阅读 者具 备较 高 的审美情 趣 。本
文 现就此 问题 谈谈 笔者 粗 浅的认 识 。

人公 的形 象 , 要结 合诗 人 的身世 和写 作 的背 景 , 析诗 歌 中的内 分 容 ,从 中体验 诗人 的情 感 和思想 ,感 受诗 人 的形象 和特 征 。
( )成立 家 长委 员会 和 家长 学校 ,对 家 长教 育子 女进 行有 1 效 的指 导 , 帮助 家长 树立 正确 先进 的教 育思 想 ,采取 科学 的教 育
方 法 ,提高 家长 的教 育能 力 ,让学 生放 学 回家后 继续 受到有 益 的
教 育 和有效 的指 导 。

古诗赏析作文范文七篇

古诗赏析作文范文七篇

古诗赏析作文范文七篇The appreciation and analysis of ancient poetry is a rewarding and insightful journey that allows us to delve into the rich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contex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literature. 古诗的欣赏和分析是一个有益的、富有见解的旅程,它让我们深入了解传统中国文学的丰富文化和历史背景。

First and foremost, the beauty of ancient poetry lies in its ability to encapsulate profound emotions and vivid imagery within a limited number of characters. 首先,古诗之美在于它能够在有限的字数内包含深刻的情感和生动的形象。

The use of various literary devices such as metaphor, simile, and personification adds layers of complexity and symbolism to the poems, allowing for multiple interpretations and deeper meanings. 运用各种文学修辞手法如隐喻、比喻和拟人等为诗歌增添了复杂性和象征意义,使得它们能够被赋予多重解读和更深层次的意义。

Furthermore, studying ancient poetry provides valuable insights into the social, political, and philosophical beliefs of the time, offering awindow into the mindset of the ancient Chinese people. 此外,研究古诗可以让我们深入了解当时社会、政治和哲学信仰,为我们打开了了解古代中国人思想方式的窗户。

古诗词鉴赏论文1500字

古诗词鉴赏论文1500字

古诗词鉴赏论文1500字篇一:古代诗歌鉴赏论文古代诗歌鉴赏期刊摘要:中国古代诗歌是中国人心中绝不倒塌的古典建筑古典建筑和堡垒,蕴含了浓浓的文学韵味,所以我们都应该认识到诗歌的美丽,学会读懂古诗,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

而诗歌给予读者自由诠释的空间施予比较大,创造性要的是创造性的审美解读,所以除了一般分流的措词疏通之外,不宜再延续传统的精细讲解的分析方法,更不要提那种千篇一律的机械式的释读了。

古时诗歌因为其精美的语言,短小的篇幅,在高中语文教育中占据极高的比例。

在普通高中普及教育(实验稿)中明确指出在诗歌的阅读鉴赏打字中,应了解诗歌体裁探知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学会鉴赏作品集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可见高质量的诗歌分析和篆刻教学对于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精心构思与艺术归纳能力,陶冶学生性情,美化学生心灵有着独特的功效。

讨论一下下面将从四方面谈谈古代诗歌的分析和鉴赏。

一、从题目着手,推敲内容主旨题目题目是诗歌的窗口,是鉴赏诗歌的切入点。

拿到一首诗歌,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关注诗歌的事儿题目。

因为诗歌的题目一般会揭示出诗歌创作的时间、地点、大多内容或是题材。

例如陆游所作曲的《咏梅》一诗,用于抒发感情的“咏”字再加上代表物象的“梅”,人格着这是一首诗人将自己某种理想和揭示融于某一具体事物的托物言志诗;又如出自“诗圣”杜甫的《咏怀古迹》,亦可轻而易举地读出这是以写实古代历史暴力事件或古代人物为题材来寄予作者特殊笑容的咏史篇二:诗词鉴赏论文品味—中华诗词之美古典诗词作为中华文明的优秀儒家思想文化,我们更要学习、汲取古代智慧,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的文学道德素质,陶冶情操,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

品味古代诗词时,我们并不是毫无头绪的,我们可以从题目,诗眼,诗的意境,作者心境,作者所在时代背景,创作背景,修辞手法,引用的典故,抒情手法,诗所抒发的感情等方面入手。

如李商隐的《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我们就可以从多个诸多方面各方面入手。

古诗文鉴赏浅谈

古诗文鉴赏浅谈

古诗文鉴赏浅谈古诗文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以其深邃的内涵和优美的表达方式,为人们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

古诗文鉴赏是对古代诗歌和文学作品进行研究和欣赏的活动,通过对古诗文的鉴赏,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本文将从古诗文的鉴赏角度,浅谈古诗文的魅力及其价值所在。

古诗文鉴赏是一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古代诗人和文学家们以其卓越的才华和对生活、情感的深刻体悟,创作了许多优秀的诗歌和文学作品。

这些作品通过文字,表达了古人的情感、思想和生活体验,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瑰丽和博大精深。

通过对古诗文的鉴赏,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感悟古人的智慧和情感,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古诗文鉴赏是一种对美的追求和欣赏。

古诗文以其简洁、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古人对美的追求和对自然、人生的独特感悟。

诗人们以文字为媒介,表达了他们对美的理解和感悟,创作了许多不朽的经典之作。

通过对古诗文的鉴赏,我们可以领略到古人对美的追求和理解,感受到他们的心灵世界和审美情趣,提升我们的审美情操,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

古诗文鉴赏也是一种对古代社会和历史的了解和体验。

古诗文作为古代文学作品的代表,反映了古代社会和历史的风貌和人文精神。

通过对古诗文的鉴赏,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社会的风俗习惯、人们的生活状况和思想观念,体验到古人对生活和社会的感悟和思考。

这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和认识古代社会和历史,还可以丰富我们的人文知识,提高我们的历史素养。

在进行古诗文鉴赏时,首先需要对古诗文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包括了解古诗文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理解古诗文的含义和艺术特点等。

需要通过阅读和研究,对古诗文进行深入挖掘和解读,提炼出古诗文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需要通过欣赏和体验,领略古诗文的魅力,感受古诗文带给我们的情感冲击和思想启迪。

古诗文鉴赏是一项有益而且有意义的活动,通过对古诗文的鉴赏,我们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提升自己的审美情操,了解和体验古代社会和历史,感受到古诗文的魅力和价值。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论文4篇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论文4篇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论文4篇第一篇一、正确认知古诗词对于高中语文学习的积极意义在我国的历史文化中,诗词是伟大的民族瑰宝。

古诗词映射了灿烂文明的古代文化,古诗词以其优美的旋律和深厚的意境,延续流传到今天。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人文精神。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语文科目都以其丰富的内涵,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

古诗词是人文精神发展的代表。

我国的古诗词能够千古流传,是因为古诗词是时代变迁的结果,从多个角度反映了时代变迁的影像。

《诗经》蕴含着丰富的道德因素,《楚辞》印证着人文理念的升级。

古诗词是灵魂的沉淀,是文化的积累。

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可以从根本上塑造学生的人格,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古诗词对语文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我国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闪光之处。

二、重视教学过程中的精神与审美追求古诗词教学中的核心手法就是培养学生的精神享受。

语文是思想的集合,语文在思想内涵上,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人性的光辉。

例如李白的诗浪漫而宽阔,杜甫的诗蕴含了人间真情的浓厚,陆游的诗展示着家国情怀。

古诗词会从一个又一个角度,提高学生对于精神世界的认识,从个性层次上突出审美的追求。

我国的教育重视爱国主义思想,重视人性的善良与生命的价值。

古诗词教学中,学生能够通过语句的凝练,迸发出情感的诉求,融入到情感的世界中。

这对于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培养学生自身素养的重要体现。

三、运用朗诵促进语句的理解朗诵是学习古诗词最为恰当的方法。

古诗词优美的旋律,朗朗上口的词语,会第一时间吸引学生的目光。

通过朗诵能够逐渐深入到诗词的核心。

教师在课堂上运行朗诵的方法,能够引导学生体会出诗词所要表达的含义。

例如杜甫的“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表达的是喜悦的情绪,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表达的情感是忧思。

岳飞的“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表达的是悲壮,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是豪放的心胸,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凄婉哀伤。

对唐诗宋词的鉴赏作文【范文5篇】

对唐诗宋词的鉴赏作文【范文5篇】

对唐诗宋词的鉴赏作文【范文5篇】对唐诗宋词的鉴赏作文【范文5篇】一东风吹柳日初长,雨余芳草斜阳。

杏花零落燕泥香,睡损红妆。

宝篆烟销龙凤,画屏云锁潇湘。

夜寒微透薄罗裳,无限思量。

赏析/鉴赏杨湜《古今词话》云:“少游《画堂春》‘雨余芳草斜阳,杏花零落燕泥香’善于状景物。

至于‘香篆暗消鸾凤,画屏萦绕潇湘’二句,便含蓄无限思量意思,此其有感而作也。

”至于因何有感,从词中所写,美人生活规律颠倒,白天红窗稳睡,夜里枕畔难安的情状,显然是描写女子思人难眠、春情难耐的情思。

词一开始“东风”二句,为春睡渲染气氛,写东风吹拂柳条,春日渐长,雨后斜阳映照芳草,正是人困春睡时光。

接着“杏花”两句,枝头的杏花零落入泥,燕子衔沾花的泥土筑巢,犹自散发着微微的香气。

由景而人,美人面对花落春去之景,青春难再,自然无心红妆,不得不陷于春困矣。

这两句与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句颇有相似之处,但写得更为隽永。

王国维《人间词话附录》说:“温飞卿《菩萨蛮》‘雨后却斜阳,杏花零落香’,少游之‘雨余芳草斜阳,杏花零落燕泥香’,虽自此脱胎,而实有出蓝之妙”。

词的下片写女子枕畔难眠所见到的景象。

“宝篆”二句写她长时间失眠,直到篆香销尽,不眠的’原因,是因所思念的人在潇湘所致。

“宝篆”,盖今之盘香。

秦观《减字木兰花》曾有“断尽金炉小篆香”句。

“云锁”,指屏风上所画的云雾潇湘图,云锁,则迷不可见。

词的歇拍“夜寒”二句,具体描写夜深寒气袭人,女子无法再进入甜蜜的梦乡,只有思前想后,辗转反侧。

对唐诗宋词的鉴赏作文【范文5篇】二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注释]1.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

2.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

3.挂前川:挂在前面的水面上。

4.九天:古代传说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

[简析]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

关于古诗词的议论文

关于古诗词的议论文

关于古诗词的议论文古诗词的艺术魅力古诗词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它不仅是文人雅士和古代文化的象征,更是我们了解中国古代社会、思想、美学和情感表达的重要途径。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古诗词的价值和意义仍然不可估量。

本文将从古诗词对于人们审美的熏陶、思想情感的表达以及文化传承的作用三个方面,探讨古诗词的议论。

古诗词通过熏陶人们的审美,使人们在美学上得到满足和享受。

它以其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和富于意象的语言风格吸引着人们的关注。

古诗词作为一种纯粹的艺术形式,借助形象的描绘、意象的联想以及意境的营造,使读者沉浸于美的海洋之中。

例如,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写道:“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通过对于秋夜的描绘,诗人将自然与人文相结合,创造出了一幅极具诗意的画面,使人们感受到美的张力与魅力。

古诗词所传达的审美情趣,不仅满足了人们对于美的追求,更激发了人们对于艺术和文化的兴趣。

古诗词作为一种表达情感的形式,无论是表达作者的个人情感还是塑造人物形象的情感,都呈现了极高的艺术造诣。

在古代社会,古诗词被广泛应用于吟诗作赋、情书写意等方面,成为人们表达内心情感的重要媒介。

通过古诗词的音韵之美、形象之描绘以及情感之表达,使诗人与读者之间产生情感的共鸣。

例如,在苏轼的《水调歌头·游泳》中,他在描写自己的游泳经历时写道:“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这句诗中所展示的游泳场景,以及通过对于水草摆动的描绘,透露出了诗人内心的无拘无束和自由奔放之情。

古诗词通过精炼、抒情的方式,使人们更好地了解人性,表达内心情感,丰富了情感沟通的方式和层次。

古诗词在中国文化传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古诗词承载着中国人民的智慧、感悟和情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通过古诗词,我们可以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念、审美观念,以及古代文人的思想境界和情感体验。

例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中所展示的自然景观,凸显了中国人民顽强不息、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而《登鹳雀楼》中所表现的壮丽山河和丰富文化遗产,彰显了中国古代文化的辉煌与博大。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论文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论文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论文第一篇: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论文《中国古代诗歌》论文综述中国古代诗词的鉴赏78kXXX班学号:XXXXXXX 姓名:XXX 古代诗歌是文学作品中文字最精练,内涵最丰富的艺术形式之一,好的古诗能陶冶人的情操,丰富人的精神修养,下面我从两个部分来谈谈如何鉴赏诗歌。

一.抓住意象,把握意境,弄清基调,分清类型。

鉴赏古诗词,首先应当明确,作者是通过什么意象来表达自己内心感受的。

意象,即被赋予了特定意义的事物,如杜鹃,往往代表着思乡;柳与留谐音,与留恋有关;月亮与思乡念家、思念亲人、盼望团圆有关;雁与乡愁有关……了解通过这些意象所创设的生活图景;知道作者是如何将思想感情和生活图景相融合的,从而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是明快高亢还是阴暗低沉,是喜悦欢愉还是凄苦悲凉,是豪迈壮观还是闲适淡雅……最后根据诗词内容将其大致分为五类:1.咏物言志诗这类诗歌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借景物来表达自己高远的志向,一种是表达自己高洁的品质。

如唐·李忱的《瀑布》“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这就是一首典型的托物言志诗。

诗中描绘了冲决一切、气势磅礴的艺术形象——瀑布,作者就是借瀑布的形象,表达出自己一往无前的豪情壮怀。

又如陆游的词——《卜算子·咏梅》,其中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要香如故”,也是借梅花来表达自己的高洁的品格。

还有,如袁枚的《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诗人也是借苔不为环境所限依然青春焕发、乐观向上的精神和苔不为自己弱小而自暴自弃、敢于争先的品格,寄托了自己自适其乐、不甘示弱,高雅俊洁的人格精神的。

2.送别诗送别诗或是叮咛对方、劝慰对方,或是表达一种依依不舍之情,或是表达别后的思念等等。

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我们知道,“折柳”原是指“折取柳枝”。

相传长安东有一桥名为灞桥,汉人送客到此折柳赠别,因此后世就习惯用“折柳”来作为赠别或送别之词。

浅谈古代诗歌鉴赏

浅谈古代诗歌鉴赏

2013-03方法交流浅谈古代诗歌鉴赏文/文永美一、研读标题吴齐贤《论杜》曰:“唐人作诗,于题目不轻下一字。

”可见标题的重要,它是文章的眼睛,是诗歌鉴赏的切入点,它往往富含着诸多的信息,认真研读标题可初步了解作品的内容主旨,推测作者的情感思想,进而为下一步鉴赏作品打下基础。

1.研读标题,明白内容李白《听蜀僧濬弹琴》,“听”点明了事件,“蜀僧”点明了人物。

2.研读标题,理解情感李绅《悯农》,“农”点明人物,“悯”则表明了作者对农民艰辛生活的怜悯之情。

3.研读标题,推断题材杜甫《登高》,古人有登高、望远、抒怀的习惯,因此,可初步推断,这应是一首借景抒情诗。

知道了诗歌的题材类别,就能很快推断出诗歌的主旨及表现手法,这样,鉴赏诗歌就容易多了。

二、研读作者作者是作品的主导者,是诗歌情感的源头。

读懂了作者也就基本掌握了诗歌的思想方向。

所谓读懂作者,是指“知人”和“论事”。

知人是指要了解作者的思想倾向、创作方法和风格流派。

古代诗人们大多有自己的信仰、思想倾向。

不同的作者会有不同的创作方法和风格流派。

如,杜甫的沉郁顿挫,李白的豪迈飘逸,王昌龄的雄健高昂,陆游的悲壮爱国,高适的苍凉悲壮,李清照的缠绵悱恻……论事,主要指的是作者的生平遭遇、社会背景。

任何作品都是特定社会背景下的产物,在鉴赏时,必须联系那个特定时代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

从写作背景着手,便于感受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容易体会诗歌的内容、主旨及作者的思想情感。

三、研读正文正文是作品的主体部分,诗歌的血、肉、灵魂均浓缩其中,是诗歌鉴赏的关键核心所在。

在研读诗歌正文部分时,要注意意象和关键字眼这两个问题。

意象是诗歌艺术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基本单位。

鉴赏诗歌时,要以解读诗歌的意象为突破口,领悟意象的寓意,才能把握诗歌的内容,领会诗歌的主旨,感知诗人的情感。

另外,一首好诗中,“诗眼”往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它是全诗的关键,牵一发而动全身,抓住“诗眼”便能很快入诗,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及作品的主旨,从而更准确地鉴赏诗歌。

古代诗歌阅读和鉴赏的重要性作文

古代诗歌阅读和鉴赏的重要性作文

古代诗歌阅读和鉴赏的重要性作文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我们的文化基因。

它们承载着古人的智慧和情感,是我们了解历史、传承文化的重要途径。

现在的年轻人对古诗词的阅读和鉴赏越来越少,这是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

我们要明确一点:古诗词并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东西。

它们就像是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小故事、小情歌一样,充满了生活气息。

比如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后的春天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战乱时代的忧虑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读这样的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的情感,也可以从中汲取力量。

阅读古诗词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古人的诗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阅读和学习古人的诗词,我们可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比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人在夜晚思念故乡的情景,读完之后我们都会被感动得说不出话来。

阅读古诗词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其中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道德观念等等。

而这些都深深地烙印在了我们的古代诗词中。

比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对世界的思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精神追求。

通过阅读这样的诗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

阅读和鉴赏古诗词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它不仅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古人的情感和智慧,还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

所以呢,同学们一定要多读一些古诗词哦!。

浅析古典诗歌鉴赏

浅析古典诗歌鉴赏

浅析古典诗歌鉴赏诗歌足文学领域里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

诗歌鉴赏不但能提高人们的文学情趣,而且能培养人们良好的文化涵养。

高考诗歌鉴赏题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对作品语言和表达技巧进行初步的鉴赏以及对作品的内容进行评价。

如何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对考生来说是重点也是难点。

在谈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注意张伟名说过的一句话:“古代诗歌鉴赏不可能是完全开放式的,我们在平时训练时要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据。

”他明确告诉我们,诗歌鉴赏命题必然有一定的限制,但同时我们对这种限制要有一个清醒认识,因为他可以为考生明确答题的方向和人口。

对此,我有如下建议:一、认真体会高考命题趋势。

争取训练全面到位考纲要求是:“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思想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可近两年考查点都出在语言层面上。

具体说出在“关键词”的鉴赏层面上,随着命题的成熟,我想命题的角度方式也必然发生变化,我们能做的只能是题型选择上尽可能全面,让学生对各种题考查角度和方式都有一定的认识和准备。

例如,读杜牧《江南绝句》,明代杨慎批评此诗,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你同意这种批评吗?请结合这首诗谈谈你的看法。

此题重在对诗歌意境的评价,是较高层次的鉴赏要求,当然评价的前提还是理解诗歌的内容。

二、教会学生鉴赏的基本方法把握思想感情的一般方法首先是审标题。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有些题目暗示了所写内容,考生通过审题可以达到了解诗歌大意的目的。

其次是看作者。

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其实就是要求我们真正读懂这首诗写了什么,理解作者写诗的目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受。

再次,抓诗眼和尾联。

即诗中表情达意的关键字和最后抒情议论画龙点睛的诗句。

鉴赏诗歌表达技巧要求考生能辨别分析诗歌中常用修辞方法;掌握诗歌中常用表达方式,主要是描写和抒情;常见艺术表现手法及作用,如对比、象征和用典等。

不仅要能辨识,更重要的是能结合诗篇进行分析。

例如:“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古诗歌鉴赏论文:提高古诗歌阅读欣赏能力
源远流长的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最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

它充溢着醉人心魄的艺术魅力。

王国维曾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中学生如果能懂得阅读和欣赏一些历代诗歌名篇,不仅有助于丰富文化生活,吸取文化精华,提高文化素养,而且有助于创造新文化,培养高尚情操,提高应试能力。

然而,现实是当今中学生喜欢古诗歌、有阅读和欣赏能力的人并不多。

究其原因,主要有四点:一是古诗歌年代久远,对作者和当时的背景不了解;二是语法变化大,难以理解词句意思;三是新潮流冲击大,喜欢追求新鲜事物,如迷上武侠小说、言情小说和网络文学等等;四是视野开阔,内心排斥传统思想、传统文化。

我国古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是一代又一代莘莘学子的责任。

倘若当代学生不喜欢古诗,那么不久的将来我们引以为傲、引以为荣的唐诗、宋词、元曲将失去光辉,我们千古吟唱的诗歌也将因国人陌生而慢慢消失。

用不了多久,可能又要像现在抢救非物质文化一样来抢救了,这决不是危言耸听。

我们中学生要热爱古诗歌,要有阅读和欣赏的兴趣,要努力提高阅读能力和欣赏能力。

如何提高古诗歌的阅读能力和欣赏能力?我认为要做到如下几点:
一、要掌握古诗歌的基本知识
古诗歌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它以高度凝炼的语言,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的节奏和韵律。

中国古典诗歌以唐代的律诗、绝句,宋代的词,元代的散曲着称,我们最起码要掌握唐诗、宋词、元曲的基本知识。

二、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写作背景
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写作背景,有助于帮助我们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

不同时代不同经历的诗人,他们的作品也往往有不同的风格和情调。

诗歌里,或流露着诗人高尚的爱国情操,或飞扬着诗人的凌云壮志,或记载着诗人的悲欢离合、传达着他们的喜怒哀乐,或渗透了他们对人生的体验、对世界的思考,或体现着缠绵的爱情、真挚的友情、浓郁的乡情。

收进中学课本的古诗歌,其作者往往都是我国古代杰出的诗人。

他们的生平和写作背景,我们可以通过课文注释、历史课本和其他书籍中了解。

“诗言志”、“诗缘情”,诗歌的内容跟诗人的人生经历密不可分。

杜甫经历了安史之乱,飘泊流离,目睹战祸,他的诗作大多反映了战乱中人民的深重苦难,揭露了封建社会腐朽的本质,表现了同情人民的态度和爱国精神。

陆游生于金人入侵时期,有9年的军旅生涯,坚决主张抗战,失去官职,回到家乡,虽然年纪大了,但爱国热情始终没有衰退。

他的诗作富有战斗性和洋溢着爱国的激情。

李煜是南唐后主,亡国之君。

他的词,在亡国之前十分绮丽,亡国后十分哀怨。

这些人物的事例告诉我们,了解诗人则大体上把握了诗的内容,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

三、要掌握常见的表现手法
古人写诗,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表现手法很多,但我们要掌握如下几种。

1.衬托
衬托是为了使事物的特色突出,用另一些事物放在一起来陪衬或对照。

我们阅读欣赏诗歌,要懂得反衬和陪衬的手法。

用美好的景物来写快乐,用凄苦的景物来写悲哀,这是陪衬。

用凄苦的景物来写快乐,用美好的景物来写悲哀,这是反衬。

用美好的景物来写快乐,我们也常说是乐景写乐情;用美好的景物来写悲哀,我们也常说是乐景来写哀情。

无论是陪衬还是反衬,都是我们常讲的抒情要用景物来烘托的手法。

2.用典故
诗人写诗,表情达意,用典故,都含有对国事的、身世的感慨。

诗文里引用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都是人们熟悉的有警世之用的。

诗人用故事,往往借古喻今,有寄托,这样才有意义。

如陆游的《书愤》“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就是用典。

《出师表》是诸葛亮率诸军北伐,临行前给后主刘禅上的表。

表中追述自身的经历,表达了诸葛亮“报先帝”、“忠陛下”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

陆游用这个典故,以赞美诸葛亮的壮志和忠贞来感慨当朝无人能誓师北伐的现实,充满了壮志未酬的悲愤,慷慨而悲壮。

3.比喻
诗中的比喻往往成为诗的形象,诗是通过形象来表情达意的,诗词中的比喻有各种表达法。

第一种是以一样东西即一个词来作比,如宋朝秦观的《千秋岁》中“落红万点愁如海”,用海来比愁。

第二种是用词组和句子来作比,如唐朝赵嘏的“夕阳楼上山重迭,未抵闲愁一倍多”,用“山重迭”这个词组来比“闲愁”;李煜《虞美人》用“一江春水向东流”这句话来比“几多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