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春节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春节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共18篇)
![春节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共18篇)](https://img.taocdn.com/s3/m/ca9e32b3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2c.png)
春节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共18篇)第1篇:《走进春节》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走进春节》综合实践活动方案五年级二班徐振珍一、活动的背景:春节俗称“过年”,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
每年从腊月二十三起就开始打扫卫生,准备年货,给小孩添置新衣服。
到了腊月三十(也叫除夕),全家老小一起守岁,当新年钟声敲响时,鞭炮齐鸣。
以后的几天大家走亲访友,相互拜年,致以新年的祝福。
吃好吃的、收压岁钱、放鞭炮是我们小朋友最喜欢的春节习俗。
我们对这个节日了解多少呢?我们怎么样才能更加了解我们的春节呢?我们就决定开展《走进春节》的综合实践活动研究。
二、活动目的:1、了解过年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也是每一个华夏儿女最期盼的日子。
2、让学生较全面地了解与新年有关的知识,从形式上的过新年到走近新年,研究新年,认识春节的由来、礼节及相关习俗。
3、亲自到超市、饰品屋、节日礼品屋等进行参观、调查、访问,还可以上网查询有关资料。
4、通过手抄报、摄影、绘画形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继承与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三、活动过程设计:(一)导入:你对这些习俗了解吗?对于春节你最想了解什么?如果我们都拿来研究,那工作量就太大了,不妨选择感兴趣的分组研究,班上交流我们的研究所的,好不好?(二)分组确定研究话题表格设计如下:组别探究主题组长组员内容成果和体会内容选择:(1)回溯历史渊源——春节的来历(2)流落民间的饮食文化——包饺子、年夜饭(3)春节的传统风俗习惯——办年货、扫尘、贴春联、拜年、放鞭炮、接财神(4)春节新畅想——对于现在我们这里不许燃放鞭炮您赞成吗?压岁钱怎样花才有意义?(三)制定活动计划及途径第一组:春节的来历调查小组。
可以上网查阅资料,了解春节的由来与传说;走向图书馆,搜集关于春节的资料,最后进行加工整理,编写小报,供大家欣赏。
第二组:饮食习俗调查小组。
该组成员可以到食品批发市场、各大超市,了解春节期间人们的购物情况。
《春节》综合实践课教案
![《春节》综合实践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f5beb13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e7.png)
《春节》综合实践课教案春节综合实践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春节的传统和文化意义。
2. 掌握春节的俗和活动,如贴对联、放鞭炮、包饺子等。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合作精神,通过实践体验春节的俗。
4. 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节日氛围。
二、教学内容1. 春节的起源和传统俗。
2. 春节期间的活动和食品。
3. 春节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掌握春节的俗和活动的基本知识。
2. 理解春节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3.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四、教学策略1. 利用多媒体资料介绍春节的起源和俗。
2. 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如贴对联、包饺子等。
3.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家乡的春节俗和经历。
4. 安排春节文化展览,展示学生的作品和研究成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对春节的兴趣。
2. 讲解:介绍春节的起源和传统俗,让学生了解春节的文化意义。
3. 实践:分组进行贴对联、放鞭炮、包饺子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春节的俗。
4. 分享: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家乡的春节俗和经历,增加文化交流。
5.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课堂所学内容,加深对春节的理解和记忆。
6. 展示:安排春节文化展览,展示学生的作品和研究成果。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2. 评价学生在展示和分享中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3. 评定学生对春节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程度。
七、教学资源1. 多媒体设备和资料:图片、视频等。
2. 对联、鞭炮、饺子等材料。
3. 学生的家乡春节俗和经历。
八、教学延伸1. 邀请家长参与春节文化展览和实践活动。
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春节庆典和活动。
3. 进一步研究春节的文化内涵和民俗知识。
以上为《春节》综合实践课教案的内容,旨在通过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春节的传统习俗和文化意义,并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合作精神。
同时,通过实践体验春节的习俗,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节日氛围。
春节实践活动教学案例(3篇)
![春节实践活动教学案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4a4a328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95.png)
第1篇一、案例背景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间习俗。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我校决定开展一次以“春节”为主题的实践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亲身体验,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活动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春节的起源、习俗和意义,掌握与春节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
2. 能力目标: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热爱。
三、活动内容1. 准备阶段- 教师准备:收集有关春节的资料,包括历史渊源、民间习俗、传统美食等,制作成PPT或宣传册。
- 学生准备:提前了解春节的相关知识,准备相关的物品,如对联、窗花、灯笼等。
2. 实践阶段- 传统习俗体验: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传统手工艺作坊,学习剪纸、制作灯笼、写对联等传统技艺。
- 美食制作:让学生亲手制作饺子、汤圆等传统美食,了解其背后的文化意义。
- 文艺表演:组织学生排练迎新春的文艺节目,如舞蹈、歌唱、相声等,展示学生的才艺。
- 社区服务: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如打扫卫生、慰问孤寡老人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 总结阶段- 成果展示:举办春节庆祝活动,展示学生的实践成果,如文艺表演、美食展示等。
- 心得交流:引导学生分享实践活动的心得体会,总结经验教训。
- 作品评选:评选出优秀作品和优秀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四、活动实施1. 时间安排:活动分为准备阶段、实践阶段和总结阶段,共计两周时间。
2. 人员分工:班主任负责整体协调,各科教师根据自身特长负责具体活动的组织和指导。
3. 场地安排:利用学校资源,如教室、操场、食堂等,同时联系社区、文化中心等外部资源。
五、活动评价1. 学生评价: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活动的满意度和收获。
2. 教师评价:根据学生的表现、作品质量、活动参与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我们的传统节日春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我们的传统节日春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23d5679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7e.png)
我们的传统节日春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示例文章篇一:《我们的传统节日春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春节,那可是一年中最热闹、最让人期待的节日啦!就像一场盛大的狂欢派对,每个人都沉浸在欢乐的氛围中。
为了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和感受春节的魅力,我来给大家制定一个超有趣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欢乐春节,传承文化”二、活动目的春节不仅仅是放假、吃好吃的,它更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我们要通过这次活动,让小伙伴们更了解春节的由来、习俗,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对咱们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难道你们不想知道春节背后那些有趣的故事吗?三、活动时间从寒假开始一直到开学后的第一个星期四、活动地点家里、社区、学校五、参与人员全体同学六、活动内容1. 春节大调查让我们像小侦探一样,去问问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春节是怎么来的?都有哪些有趣的传说?以前的春节和现在的春节有啥不一样?把这些都记录下来,写成一篇小报告。
这多有意思啊,难道不比玩游戏更有意义?2. 春节习俗我知道贴春联、挂灯笼、放鞭炮、包饺子、发红包……这些习俗你们都知道吗?那就亲手去做一做吧!和家人一起贴春联,感受那红红火火的氛围;学包饺子,包出各种形状的饺子,说不定还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独特饺子呢!这难道不好玩吗?3. 春节手工制作用彩纸、剪刀、胶水,制作精美的春节贺卡,送给亲朋好友,送上自己的祝福。
或者用红包做一个漂亮的灯笼,挂在家里,多有节日气氛呀!想想看,当你看到自己做的灯笼亮起来的时候,那得多开心啊!4. 春节美食大作战和家人一起准备年夜饭,学做一道传统的春节美食。
比如,甜甜的八宝饭,香香的炸丸子。
尝一尝自己做的美食,那味道肯定不一样,难道不是吗?5. 春节文艺表演在班级里组织一场春节文艺表演,唱歌、跳舞、朗诵,用各种形式来展现春节的欢乐。
就像在舞台上闪闪发光的明星一样,让大家都看到你的风采,这难道不令人兴奋吗?七、活动步骤1. 活动准备老师在放假前给大家介绍活动的内容和要求,让大家心里有数。
过年啦综合实践教学设计(3篇)
![过年啦综合实践教学设计(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acf9d61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c5.png)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和意义;(2)掌握过年期间的传统礼仪和活动;(3)了解不同地区过年的特色和差异。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2)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3)锻炼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2)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社会责任感;(3)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对象本教学设计适用于小学中高年级学生。
三、教学时间2课时四、教学地点学校教室、操场、社区等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图片、视频等;2. 传统节日相关的书籍、资料;3. 适合过年期间制作的手工艺品材料;4. 操场布置材料(如灯笼、对联等)。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中国传统节日的种类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提问:同学们知道哪些节日?这些节日有什么特别的意义?2. 主题活动一:春节知识竞赛(1)学生分组,每组抽取一个与春节相关的题目;(2)各小组讨论并回答问题,答对者获得积分;(3)比赛结束后,评选出获胜小组。
3. 主题活动二:制作对联(1)教师讲解对联的起源、特点和制作方法;(2)学生分组,每组制作一副对联;(3)展示作品,评选出最佳对联。
4. 主题活动三:猜灯谜(1)教师准备一些与春节相关的灯谜;(2)学生分组,每组轮流猜灯谜;(3)猜对者获得积分。
第二课时1. 主题活动一:制作灯笼(1)教师讲解灯笼的起源、种类和制作方法;(2)学生分组,每组制作一个灯笼;(3)展示作品,评选出最佳灯笼。
2. 主题活动二:过大年(1)学生分组,每组模拟一个家庭过年的场景;(2)各小组展示过年时的活动,如贴对联、包饺子、放鞭炮等;(3)评选出最具年味的家庭。
3.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3)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强调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综合实践活动过年啦教学(3篇)
![综合实践活动过年啦教学(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6f07a9a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d0.png)
第1篇一、活动背景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家庭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的时刻。
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同时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我校特举办“过年啦”综合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春节的起源、习俗和传统美食,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良好的社交能力。
4.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活动内容(一)活动一:春节知识大闯关1. 活动目的: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春节的相关知识。
2. 活动内容:- 设立多个关卡,如“春节知识问答”、“猜灯谜”、“剪纸比赛”等。
- 每个关卡都有相应的积分,最终得分高的团队获胜。
3. 活动形式:分组进行,每组学生分别参与不同的关卡。
(二)活动二:制作传统美食1. 活动目的: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传统美食,体验传统节日的氛围。
2. 活动内容:- 学习制作饺子、汤圆、年糕等传统美食。
- 了解这些美食的制作过程和文化内涵。
3. 活动形式:分组进行,每组学生负责制作一种美食。
(三)活动三:书写春联、福字1. 活动目的:让学生体验写春联、福字的乐趣,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2. 活动内容:- 学习书写春联、福字的基本技巧。
- 制作个性化的春联、福字。
3. 活动形式:个人或小组合作完成。
(四)活动四:走访慰问1. 活动目的:让学生学会感恩,关心他人,体验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2. 活动内容:- 组织学生走访敬老院、福利院,为老人和孤儿送去温暖。
- 与老人、孤儿互动,了解他们的生活,传递关爱。
3. 活动形式:分组进行,每组学生负责一个走访地点。
四、活动实施(一)活动前期准备1. 活动策划:成立活动策划小组,负责制定活动方案、分工协作。
2. 活动宣传:通过班会、校园广播等形式,宣传活动内容,提高学生参与度。
3. 活动物资:准备活动所需的物资,如奖品、食材、笔墨纸砚等。
新年综合实践课教学设计(3篇)
![新年综合实践课教学设计(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527a3da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fe.png)
第1篇一、教学背景随着新年的临近,学生们对新年习俗、文化内涵以及社会实践活动充满了期待。
新年综合实践课旨在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欢乐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
本节课将结合新年主题,设计一系列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中国传统新年习俗,如贴春联、放鞭炮、包饺子等。
- 掌握基本的节日礼仪,如拜年、送红包等。
- 学会制作新年装饰品,如灯笼、窗花等。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 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理解中国传统新年习俗的文化内涵。
- 学会制作新年装饰品,如灯笼、窗花等。
2. 教学难点:- 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 在实践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播放新年歌曲:通过播放《恭喜恭喜》、《恭喜发财》等新年歌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节日氛围。
2. 提问导入:引导学生思考新年有哪些习俗,为什么要庆祝新年。
(二)新课讲授1. 新年习俗介绍:- 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介绍贴春联、放鞭炮、包饺子等传统新年习俗。
- 讲解这些习俗的起源和寓意,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2. 新年礼仪学习:- 讲解拜年、送红包等新年礼仪,让学生学会尊重长辈、关爱他人。
3. 制作新年装饰品:- 分组进行灯笼、窗花等新年装饰品的制作。
- 教师示范制作过程,学生分组合作完成。
(三)实践活动1. 小组合作:- 每组选择一种新年装饰品进行制作,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 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 展示交流:- 各组展示制作成果,分享制作过程中的趣事。
快乐的春节教案
![快乐的春节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f4e79c0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94.png)
快乐的春节教案快乐的春节教案(集锦15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快乐的春节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快乐的春节教案1活动目标:1、通过谈话了解人们过春节的习俗。
2、乐意说出自己的新年愿望和吉祥话,发展口语表达能力。
3、在说说、吃吃、玩玩中感受过年的热闹、快乐的气氛。
活动准备:新年录像、红包、菜、鞭泡、音乐《春节序曲》、《花好月圆》。
活动重难点:我把重点放在春节的习俗上,难点放在放鞭泡的游戏上,尝试从多方面着手,使幼儿感受春节的的习俗、气氛,培养幼儿对民俗节庆的喜爱。
活动过程:一、经验交流1、师:新年就要到了,我们宝宝过年时会和爸爸妈妈做些什么事情呢?2、老师根据孩子说出的开心事,点击课件图片,并展开讨论:如:放鞭泡:放鞭泡有什么声音吗?我们一起来放鞭泡。
年糕:你知道过年为什么要吃年糕?年年高,一年比一年高。
贴春联:你们会不会贴春联呀?我们一起来贴贴看,这边贴贴,那边贴贴,横着贴贴,你们看,这里要请你来贴春联了,谁来试试?念念春联。
压岁钱:传说在正月初一,会出现一个叫岁的鬼怪,为了赶走这个鬼怪,家长们会在孩子的枕头下面压上钱,以后就有了压岁钱。
吃汤圆:汤圆是什么样子的?圆圆的?圆圆的汤圆表示全家团团圆圆。
穿新衣服:过年都会穿新衣服,预示着新的一年,你们的新衣服买好了吗?你们喜欢什么新衣服?小结:过新年的时候人们会穿上新的衣服,买好多好吃的东西,贴上对联,燃放烟火、互相拜年,宝宝还会受到很多压岁钱,来庆祝新年,新年里,每个人都觉得非常高兴。
3、让我们一起来唱一首新年的歌曲,怎么样?《恭喜恭喜》二、新年愿望:马上要过年了,我们都长大一岁了,有没有什么新年愿望呀?说说你的新年愿望。
三、玩鞭泡游戏(鞭泡音乐)过年,你们最开心的事情是什么?放鞭泡,那我们一起来放鞭泡,好不好?先是请孩子们把椅子下面的鞭泡请出来,戴在头上,现在你们都是一个个的小鞭泡,念儿歌:新年好,真热闹,大家都来放鞭泡,小鞭泡,走走走,走成一个长鞭泡。
大班社会快乐的春节教案精选10篇
![大班社会快乐的春节教案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858f994e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f8.png)
大班社会快乐的春节教案精选10篇大班社会快乐的春节教案 1教案目标:1、培养学生对自己进行阶段性小结的习惯。
2、鼓励学生主动了解自己进步情况,接收别人对自己的客观评价,正确对待自己的忧缺点。
教具学具: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制小卡片。
教案难点:初步掌握全面地看待自己和看待别人的方法。
教案重点:引导学生学校自我解剖,自我认识,自我总结的技能。
教学过程:一、你的眼睛里有个我,我的眼睛里有个你。
1、以小组活动形式进行,让学生相互在自制的小卡片或自备的'日记本上写上一句话。
2、小组中依次有一位学生站立,然后由每位学生说一句评述他最突出的某一点的话。
3、让学生说说自己对同学评价的感受。
二、你听我说组织学生自由地上台说“XX眼中的我”的话语,并说说自己的体会和打算。
在学生介绍父母等家人的“新年寄语”时。
可让学生同时展示父母送的小礼品。
三、照镜子1、老师分发根据课文内容设计的“填写表”。
2、学生自填。
3、学生介绍“夸夸我自己”。
4、老师结合发言的对象分别送上“新年寄语”。
四、放飞希望组织学生寻找好朋友,互写“新年寄语”。
大班社会快乐的春节教案 2教案目标:1、理解对联要点。
2、了解对联、窗花的含义。
教案准备:民间艺术品、剪纸、花炮、“稿”字、对联。
教案过程:1、引导幼儿观察过年时各家门前、窗上增添了什么。
2、简要介绍窗花的含义:表示喜庆,希望在新的一年里生活得更好?3、出示剪纸、花炮、“福”字。
讲解这些民问艺术品丰富的内涵,如在家中悬挂花炮是希望未来的'日子红红火火,倒贴“福”字是期望新的一年里福气来到,生活富裕。
4、出示对联,讲解对联的来历、含义,重点讲解对联的要点(上联、下联、横批)。
幼儿园大门对联集锦5、幼儿试着编对联。
教师在鼓励、肯定的基础上帮其整理。
6、分组出对联:小组商量确定后请老师写出来大班社会快乐的春节教案 3活动目标:1、乐于将自己的春节见闻或经历的事说给他人听。
2、能用较连贯的语言完整地讲述事件的主要情节和内容。
快乐的春节教案14篇
![快乐的春节教案14篇](https://img.taocdn.com/s3/m/c8173747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14.png)
快乐的春节教案14篇欢乐的春节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谈话使幼儿回忆过春节的欢乐,共同共享欢乐。
2引导幼儿仔细听其他小伙伴的讲话,培育幼儿倾听习惯。
3培育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4鼓舞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教学预备:幼儿春节活动的照片。
教学过程:一、观赏重现1、老师与幼儿相互问春节好。
师:你是在哪里过春节的?春节你去了哪里玩?和谁去的看到了什么?春节你吃过什么好吃的东西?二、引导发觉1、有的小伙伴春节好拍了照片,你们想看吗?大家把春节照的照片拿出来,然后找伙伴,一起看。
〔小伙伴三五成群地一起看〕2、幼儿讲解并描述自己在春节时的有趣的事情。
三、沟通争论1、现在有小伙伴想看看其他小伙伴的照片,那就把你的照片贴到语言区的墙上,给其他小伙伴看看你在过春节的有趣的事。
四、延伸活动幼儿边看边讲解并描述边用纸笔画出自己过春节的事。
教学反思:在《欢乐的春节》主题中,抓住了孩子们每天希望新年的到来,迫切想了解人们怎样庆祝新年的心理,充分挖掘了新年庆祝活动的多样化,让孩子们体验了新年的欢乐,进入新年庆祝的气氛,扩展了他们的知识范围。
本次主题是从幼儿的爱好点出发的一个活动,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采纳了多媒体及故事、游戏的形式来开展,使孩子深刻地了解了年的来历和传统的风俗习惯,通过活动,提前使孩子感受到了过年的欢乐。
欢乐的春节教案2教学目标:1通过谈话使幼儿回忆过春节的欢乐,共同共享欢乐。
2引导幼儿仔细听其他小伙伴的讲话,培育幼儿倾听习惯。
3培育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4鼓舞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教学预备:幼儿春节活动的照片。
教学过程:一、观赏重现1、老师与幼儿相互问春节好。
师:你是在哪里过春节的?春节你去了哪里玩?和谁去的看到了什么?春节你吃过什么好吃的东西?二、引导发觉1、有的小伙伴春节好拍了照片,你们想看吗?大家把春节照的照片拿出来,然后找伙伴,一起看。
〔小伙伴三五成群地一起看〕2、幼儿讲解并描述自己在春节时的有趣的事情。
春节综合实践活动方案5篇
![春节综合实践活动方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a93c4f85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53.png)
春节综合实践活动方案5篇一、实施对象:五年级全体同学二、活动目标:【知识目标】①了解春节的习俗②了解春节的由来③了解春节的文化【能力目标】①能对于“家乡的春节”提出自己想要研究的问题,并组成研究小组,能制定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按照制定的方案开展活动,能对于活动过程对自己和组员作出评价②能利用信息技术收集有关家乡春节的信息。
培养学生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汇总和应用的能力。
③能清晰的说出自己的研究所得和感受,能以一定的.形式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情感目标】①通过对家乡春节的研究,使学生更加了解家乡风俗,培养对家乡的热爱,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②通过同学间互相讨论、合作交流,培养自己语言表达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体验自己学习的快乐和成功感,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
三、活动准备:1.引导学生从网上或书上查找有关节日的背景资料。
2.引导学生向熟悉当地春节的有关机构和个人进行调查采访。
3.准备好外出活动所需的一些设备,如摄像机、相机等.四、活动过程:第一阶段:确定活动主题 ,分组制定计划1.通过开题课,学生讨论得出研究的总课题《走近家乡春节感受民风民俗》以及研究的3个主题:“春节的由来”、“春节的习俗”、“春节的文化”。
2.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主题自由组合,分配好人员,选好各个小组长。
然后由组长带领,明确活动目标、任务和要求,制定活动计划。
第二阶段:活动实施阶段1.按小组开展调查、访问、图片收集、查找资料;实地考察;分析调查结果并对活动所获得的资料认真做好记录。
由各组组长负责分工完成(访问方式有:实地访问、电话访问等形式,对象适度含盖老、中、青三个年龄阶段,组员根据访问的情况做好记录)2.集中交流,合作探究。
各小组讨论在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和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等。
根据活动的体验和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吸取教训,调整方法。
3.整理信息,形成观点。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展示成果,交流分享,组织评价。
在老师指导下,各个小组的成员根据活动中获得的信息作进一步的筛选和整理,形成共识,以书面形式上交调查报告,并总结自己在活动中的心得体会。
关于春节的综合课程教案(通用13篇)
![关于春节的综合课程教案(通用1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143aeab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2c.png)
春节的综合课程教案关于春节的综合课程教案(通用13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春节的综合课程教案(通用1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春节的综合课程教案1活动目标:1、认识我国传统的春节,知道过年的由来,了解过年的传统风俗。
2、感受过年的喜庆气氛,并会正确对别人说一句祝福语。
3、深刻对祖国的认识,知道我国是一个有悠久文化传统的民族。
4、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5、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过程:1、让幼儿回忆自己愉快的假期生活,一起谈论。
由此,引起有关“过年”的话题。
2、先让幼儿讨论自己对“年”的认识:为什么要过年?。
,过年是怎样的?等等。
3、教师讲有关过年的故事、传说。
4、再让幼儿谈论大家过年的风俗都有些什么不同?为什么会这样?知道祖国很大,各地的风俗各有不同,很有趣。
5、在观察角摆放有关物品、布置,让幼儿深化认识。
什么是“春节”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
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在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
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
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活动反思:通过这节课,我上完后自我感觉还有点欠缺还要在这方面加强一些,还有很多不足。
这节课我自觉得上的不是很好,还要多学习学习。
我觉得在上这节课时我有点操之过急了,应在刚开始上课时应以讲故事的形式来引入主题。
让幼儿知道“年”是怎么来的。
本来我准备了两幅鞭炮的图片给孩子观察的,但刚我取出图片时,孩子对平时见到的鞭炮认识,但对卡通的鞭炮不认识。
但我要在延伸活动中,我应在区角活动处准备一些制作鞭炮的材料,让幼儿自由操作。
春节实践活动教学设计(3篇)
![春节实践活动教学设计(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f120c24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90.png)
第1篇一、活动背景春节,作为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民族情感。
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春节的习俗,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本活动旨在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春节的喜庆氛围,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了解春节的起源、习俗及其象征意义。
2. 技能目标:掌握制作灯笼、剪纸等传统手工艺技能。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红纸、剪刀、彩笔、灯笼模具、剪刀、胶水等。
2. 场地准备:教室或活动室,布置成喜庆的春节氛围。
3. 时间准备:一课时四、活动过程(一)导入环节(5分钟)1. 教师播放春节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说出春节的名称和庆祝时间。
2. 提问:你们知道春节有哪些习俗吗?3.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并导入本次活动。
(二)知识讲解环节(10分钟)1. 教师讲解春节的起源和意义,包括春节的传说、习俗等。
2. 详细介绍春节的习俗,如贴春联、放鞭炮、吃年夜饭、拜年等。
3. 讲解传统手工艺的制作方法,如剪纸、灯笼等。
(三)实践操作环节(25分钟)1. 制作灯笼:- 教师示范灯笼的制作过程,包括剪裁、折叠、粘贴等步骤。
- 学生分组进行灯笼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和评价。
2. 剪纸:- 教师展示剪纸作品,讲解剪纸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 学生自由选择剪纸图案,教师指导剪纸过程。
- 学生展示自己的剪纸作品,分享制作心得。
(四)总结环节(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活动内容,总结春节的习俗和传统文化的魅力。
2. 学生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
3.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鼓励学生将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五、活动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合作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2. 作品评价:评价学生的灯笼和剪纸作品,包括创意、技巧和美观度。
3. 学生自评: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提出改进措施。
快乐的春节(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五年级上册教科版
![快乐的春节(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五年级上册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1e924a69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1c.png)
快乐的春节(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五年级上册教科版教学内容:本课以快乐的春节为主题,围绕春节的传统习俗、文化内涵以及庆祝活动等方面展开。
教学内容包括春节的历史起源、传说故事、节日习俗、美食文化、春联欣赏等,旨在让学生了解和体验中国传统节日的魅力,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春节的历史起源和传说故事,增长知识面。
2. 培养学生对春节传统习俗的兴趣,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制作春节相关的手工艺品,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小组活动,共同完成春节主题的任务。
教学难点:1. 春节的历史起源和传说故事对于学生来说较为复杂,需要教师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
2. 春节的传统习俗和美食文化涉及到许多细节,需要学生进行深入了解和体验。
3. 春联的欣赏和创作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指导。
教具学具准备:1.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春节相关的图片、视频和PPT。
2. 制作春节手工艺品的材料,如红纸、剪刀、胶水等。
3. 春联创作所需的毛笔、墨汁和红纸。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春节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本课的主题。
2. 讲解:讲解春节的历史起源和传说故事,让学生了解春节的背景和意义。
3. 互动: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让学生了解春节的传统习俗和美食文化。
4. 制作:引导学生制作春节相关的手工艺品,如剪纸、灯笼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5. 创作:引导学生创作春联,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6. 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手工艺品和创作的春联,进行互相交流和欣赏。
板书设计:1. 快乐的春节2. 副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了解春节的历史起源和传说故事,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4. 教学难点:春节的历史起源和传说故事,传统习俗和美食文化,春联的欣赏和创作。
作业设计:1. 制作手工艺品:要求学生在家中制作一份与春节相关的手工艺品,如剪纸、灯笼等,带到学校进行展示。
快乐的春节大班综合活动教案
![快乐的春节大班综合活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7a41c44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7a.png)
一、活动名称:快乐的春节大班综合活动教案二、活动主题:快乐的春节三、活动目标:1. 了解春节的传统习俗,感受节日的喜庆气氛。
2. 通过手工、音乐、舞蹈等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4.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活动准备:1. 教具:春节相关图片、视频、手工材料、音乐器材等。
2. 环境:布置充满春节气氛的教室,如贴春联、挂灯笼等。
五、活动过程:1. 主题导入(5分钟)1.1 教师向幼儿展示春节相关图片和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并分享自己对春节的认识。
1.2 教师简要介绍春节的来历、传统习俗和喜庆气氛,引发幼儿的兴趣。
2. 手工制作(10分钟)2.1 教师分发手工材料,向幼儿讲解制作要求和步骤。
2.2 幼儿按照要求制作春节相关的手工作品,如剪纸、灯笼等。
2.3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音乐舞蹈(5分钟)3.1 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春节相关的歌曲和舞蹈。
3.2 幼儿分组进行表演,展示所学歌曲和舞蹈。
3.3 教师点评幼儿的表演,给予鼓励和指导。
4. 游戏环节(5分钟)4.1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春节主题的游戏,如捉迷藏、抢椅子等。
4.2 幼儿积极参与游戏,感受节日的快乐。
4.3 教师点评游戏过程,关注幼儿的表现。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5.1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活动过程,让幼儿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5.2 教师总结活动的亮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5.3 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人分享活动经历,增进亲子关系。
六、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过春节的经历,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手工制作和游戏活动,共同培养幼儿的兴趣和能力。
2. 环境创设:利用活动剩余时间,让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布置在教室内,营造节日氛围。
七、教学评价:1. 幼儿参与度: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情况,包括手工制作、音乐舞蹈和游戏环节。
2. 幼儿表现:评价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如手工制作的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和分享意识。
快乐的春节大班综合活动教案
![快乐的春节大班综合活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829e45f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c3.png)
快乐的春节大班综合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 了解春节的传统习俗和食物,感受春节的喜庆氛围。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二、活动准备1. 红色卡纸、剪刀、胶水、画笔、颜料等手工材料。
2. 春节相关图片、视频或故事书籍。
3. 各种春节食物样品或图片。
4. 音乐播放设备。
三、活动过程1. 主题导入(5分钟)教师向幼儿介绍春节的传统习俗和食物,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对春节的认识和经历。
2. 手工制作(10分钟)教师带领幼儿用红色卡纸制作灯笼、鞭炮等传统节日物品,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3. 故事分享(5分钟)教师讲述一个关于春节的寓言故事,引导幼儿懂得团结、友善、分享的重要性。
4. 品尝美食(5分钟)教师展示各种春节食物样品或图片,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对美食的喜好,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5. 才艺展示(5分钟)邀请幼儿表演自己擅长的才艺,如唱歌、跳舞、讲故事等,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四、活动总结1.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活动过程,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收获。
2. 强调春节的喜庆氛围和家庭团聚的重要性,教育幼儿懂得关爱家人。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过春节的经历,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节日活动。
2. 环境创设:教师将幼儿制作的手工物品装饰在教室环境中,营造节日氛围。
3. 区域活动:教师在区域活动中设置与春节相关的小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进一步体验春节的乐趣。
六、活动内容二:欢歌笑语迎新春1. 活动目标了解春节的音乐习俗,学习简单的春节歌曲,体验歌唱的乐趣。
2. 活动准备春节歌曲CD、音乐播放设备、红色颜料、画纸。
3. 活动过程a. 教师向幼儿介绍春节的音乐习俗,如放鞭炮、唱歌曲等。
b. 教师带领幼儿学习一首简单的春节歌曲,如《恭喜恭喜》。
c. 幼儿自由绘画,用红色颜料在画纸上绘制鞭炮、灯笼等节日元素。
d. 绘画结束后,教师播放春节歌曲,幼儿跟随音乐节奏摇摆身体,感受节日的喜悦。
通用版小学综合实践快乐的春节教案
![通用版小学综合实践快乐的春节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61f9c22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45.png)
快乐的春节【情感目标】认识和领会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活动目标】1、体验过新年的快乐,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热爱生活。
2、通过调查,了解与中国春节有关的历史、文化、习俗,感受民族传统文化的情趣。
从而激发学生对春节知识的探究,培养他们勇于实践、勇于探索的精神。
3、提高学生收集、整理信息、发现问题和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
【重点难点】学生了解有关春节的历史、文化习俗,加深对民主传统文化的理解。
【设计思路】学生通过调查、访问、收集资料和小组间的汇报交流,进一步加深对春节的了解,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还可以体验到成功感和快乐感。
【活动准备】1、各小组制定各自的研究课题(1)春节的来历和传说(2)春节的食俗和制作(3)春节的习俗(4)春节和春联、诗文2、各小组根据各自的研究课题调查、访问,收集有关的录像、图片、资料。
【活动设计】一、谈话导入同学们:在中国传统的节日里,最热闹、最受人们重视的节日就是春节,春节也叫过年,你们喜欢过年吗?我们对这个节日有多少了解呢?板书课题:走进春节二、引出研究课题春节是中华民族的节日,它源于何时,起于何处?每年春运都是一次人口大流动,足见中国人对于春节的重视程度。
人们为什么要在春节前夕不远万里,回家团圆?北方人过年吃饺子,而南方人确吃汤圆和年糕,为什么不同地域过春节的习俗有那么多不同?有关春节的传说和故事都有哪些?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探究这丰富多彩的春节文化吧。
三、汇报展示,体验春节上节课同学们制定了各组的研究课题,并通过一周时间调查、访问,收集有关的录像、图片、资料。
这节课老师根据研究课题成为4组:1、春节的来历和传说2、春节的食俗和制作3、春节的习俗4、春节和春联、诗文(一)分组交流整理1、各小组成员交流各自收集的春节资料。
2、分组整理汇总春节资料。
(二)交流汇报每组派代表分别在班上进行汇报1、春节的来历和传说组春节的起源、年兽的传说、年的意义2、春节的食俗和制作组年夜饭、饺子、年糕、元宵3、春节的习俗组放鞭炮、贴春联、贴窗花、贴年画、拜年、压岁钱4、春节和春联、诗文组古诗《元日》(三)大家讨论对过春节发现有哪些问题和好的建议提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快乐的春节》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一、活动背景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我国的传统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
随着中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越来越多的“洋节日”进入到了国内消费者的生活中,例如“情人节”、“万圣节”、“感恩节”等等。
而一些中国传统节日却在一定程度上处于被忽视的状态。
但在“洋节日”的包围下,春节一直保持着它的崇高地位。
春节俗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
年末将至,春节的气氛也开始变得浓郁。
二、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实践活动对春节有更全面的了解,学会使用多种方式获取资料,合理整理资料,养成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究以及小组合作交流获得信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提高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亲和力,增强爱国主义情
感,养成团结互助的习惯
三、活动总时间
一月份至四月份:持续将近7周的时间
四、活动对象
小学四年级学生
五、活动过程
(一)、个人调查
(二)、小组合作
(三)、小组辩论赛
1、辩论主题:洋节日和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你更重视哪个节日?
一方:我们小组更重视洋节日;另一方:我们更重视中国的传统节日。
2、参赛人员:8位同学以及1位主持人
3、评判人员:其他同学及老师
4、活动过程:(1)双方就自己的辩题进行辩论;
(2)“观众”随机提问
(3)各小组进行总结
(4)教师进行总结
(四)、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1、各小组可以写一份活动总结并且提出反思或者发出倡议,要热爱我国传统文化,加深认识,热爱祖国等
2、各小组在课堂上说说此次活动的收获以及体会,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