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城市发展定位研究
国内十大城市定位与布局分析
1、最彻底成功的逆袭:深圳如果要推出一个城市来代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成就,那必然是深圳,没有之一。
不必说出身于小渔村,即便十年前深圳也还只是一个光怪陆离的窗口和试验区的形象。
当特区不特,十字路口迷茫的深圳人一边疾呼“深圳你被谁抛弃”一边并不曾放慢脚步,而是在产业升级、人口扩容、城市转型成功的基础上,在短短几年内被社会公认跨入了一线城市的行列,使得延续多年的“第四城”之争顿时烟消云散。
西方人在谈论二战后亚洲崛起的时候,常用“东亚奇迹”“汉江奇迹”“香江奇迹”这些词来指代二战后日本和四小龙通过来料加工、进口替代、产业升级等战略实现了产业层次和社会发展水平的的高端化。
如果中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发展也有奇迹,深圳必然是其中最耀眼的一个,因为深圳是目前内地唯一一个成功复制四小龙模式实现产业和社会发展高端化的城市,没有之一。
君不见佛山东莞还在腾笼换鸟,苏州无锡还在苦苦挣扎?也正是《抛弃》之后这10年,深圳摆脱了靠政策、靠香港的的印象,成功地在中华城市的银河系中找到了独一无二的特色和坐标。
可谓鲤鱼跃龙门,从南海渔民一跃成为比肩北上广的豪门,但绝不土豪。
中兴、华为、平安、招银、朗科、比亚迪、腾讯、联发科……虽然被称为山寨之都,却也是公认的、特色鲜明的创新之都。
这就是深圳,其浓厚的创业和创新氛围及由此形成的创业生态足以让上海广州甚至香港黯然失色。
如果中国也算有硅谷,那必然是在中关村和深圳之间选一个。
那么深圳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吗?当年苏州风头正盛的时候,深圳官方曾组团去参访过,不想此后深圳反而心中有数了。
这个城市深知自己地盘有限,在粗放外延性发展方式盛行的情况下经济总量迟早会被苏州、天津、重庆等大块头超过,即便随后硬生生把这种情况的发生延迟了10年。
然而该来的迟早要来,如今形势已经非常明朗,比总量将不再是深圳特长,比质量比特色才是方向。
未来在扩充地盘无望的情况下,深圳需要继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做好中国的旧金山,即便城市规模不占优势,照样可以非常有活力,有创新,照样可以引领社会潮流,照样可以做国内的一线城市和全球性的世界城市。
长沙农批市场项目调研报告及规划设计建议
长沙农批市场项目调研报告及规划设计建议物流事业部2011年7月目录一、城市宏观经济情况及规划 (1)1、城市宏观环境 (1)2、城市总体规划及发展情况 (5)3、城市商业网点规划 (6)二、长沙市农产品批发市场概况 (7)1、长沙马王堆农产品批发市场 (8)2、红星大市场 (16)3、高桥大市场 (21)4、红星冷冻品市场 (23)5、毛家桥批发市场 (27)6、杨家山禽类批发市场 (30)7、长沙盛业屠宰 (31)8、其它市场 (32)三、项目地块介绍 (34)1、项目地块区位 (34)2、地块及周边现状 (35)3、相关规划 (36)四、项目建议 (38)1、市场现状 (38)2、项目优劣势分析 (39)3、项目意见 (40)4、功能建议 (41)四、体量测算 (41)五、建筑模式 (43)六、注意事项 (43)1、功能布局 (43)2、市场设计 (45)3、交通组织 (46)4、出入口设计 (48)一、城市宏观经济情况及规划1、城市宏观环境1.1城市简介1.1.1地理位置长沙地处中国中南部的长江以南地区,湖南省的东部偏北,位于东经111°53′~114°15′与北纬27°51′~28°40′之间,属于洞庭湖平原的南端向湘中丘陵盆地过渡地带,与岳阳、益阳、娄底、株洲、湘潭和江西萍乡接壤。
1.1.2区域面积长沙地处湖南省东北部之湘江下游,位于东经111°53′~114°15′与北纬27°51′~28°40′之间。
东邻江西,南毗株(洲)、(湘)潭,西连益阳,北接岳阳,东西长233公里,南北宽90公里。
总面积为1181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954.6平方公里,2011年,望城撤县改区,成为长沙第六区,长沙市区由954.6平方千米增至1938平方千米。
1.1.3自然资源长沙市自然资源丰富,土地总面积1774.2万亩,其中林地930.94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52.47%,森林覆盖率49.98%,林木绿化率53.6%。
长沙城市发展战略定位分析
长沙城市发展战略定位分析引言长沙市作为湖南省的省会城市,具有丰富的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近年来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本文将分析长沙城市的发展战略定位,并探讨其未来发展的潜力和挑战。
1. 发展历程及现状长沙市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楚国时期,历史悠久。
作为湖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沙市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城市。
近年来,长沙市在全国范围内的各项指标都取得了较高的增速,成为中国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长沙市的经济发展较快,GDP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其基础设施水平较高,交通便利,教育和医疗资源较为丰富。
文化产业也是长沙市的优势产业之一,各类文化活动丰富多样。
然而,长沙市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突出,环境污染严重,城市规划不够科学等问题亟待解决。
2. 发展战略定位长沙市将发展定位为全面建设现代化国际化中心城市,具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的特点和目标:2.1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长沙市将发展壮大现代制造业、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现代产业,提高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水平,努力成为国内外重要的产业高地。
2.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长沙市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升城市交通、供水、供电等公共设施的水平,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改善市民生活环境。
2.3 建设创新创业中心长沙市将加强创新创业环境建设,支持科技创新和创业企业发展,建设具有竞争力的创新创业中心,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2.4 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长沙市将加强文化产业建设,丰富文化活动内容,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通过文化的软实力提升,吸引更多人才和资源的流入。
3. 潜力与挑战3.1 潜力长沙市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城市经济发展较快,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城市的创新环境和文化氛围有助于吸引企业和人才的聚集。
长沙市作为湖南省的省会,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交通便利。
这为长沙市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使其成为湖南省以及中部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
长沙城市定位
湘江,湖南最大河流,为长江主要支流之一。发源于广西东 北部兴安、灵川、灌阳、全州等县境内的海洋山,上游称海洋河,在湖 南省永州市区与潇水汇合 ..
湘 江
橘洲,有人说它是一幅画,桃李争春,渚 清沙白,橙黄桔绿,素裹银装。 橘洲,有人说它是一首诗,来往天流天 地外,天下古今人物是非中。 发思古幽情, 主大地沉浮。 橘洲,是镶嵌在湘江中流的绿色明珠, 是长沙人民的骄傲。
国 际 会 展 中 心
长沙摩天轮
长沙摩天轮最称奇之处在于它立在巨型屋顶上。据介绍, 将摩天轮建在屋顶不仅在国内,就是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 二的。 长沙摩天轮位于长沙新世纪体育文化中心城市东广场, 长沙摩天轮 号称世界第二高、亚洲第一高 ..
世界之窗
型 主 题 公 园 。
锋 时 尚 活 动 洲 、 影 视 拍 舞 摄 表 基 地 于 一 体 的 综 合 性 大 先 、 乐 游 器 械 型 、 大 演 歌 情 风 五 、 观
岳麓山
• 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系国家 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是南 岳衡山72峰之一 峰之一。 岳衡山 峰之一。位于古 城长沙湘江两岸, 城长沙湘江两岸,由丘陵 低山、 湖泊、 低山、江、河、湖泊、自 然动植物以及文化古迹、 然动植物以及文化古迹、 近代名人墓葬、 近代名人墓葬、革命纪念 遗址等组成, 遗址等组成,为城市山岳 型风景名胜区。 型风景名胜区。其中麓山 景区系核心景区, 景区系核心景区,景区内 有岳麓书院、爱晚亭、 有岳麓书院、爱晚亭、麓 山寺、云麓宫、 山寺、云麓宫、新民主学 会景点等。 会景点等。
现代影视、会展经济 活力长沙 现代影视、会展经济--活力长沙
• 近年来 随着长株潭一体化 的全面实施 长沙加上株洲 湘潭后 在工业 人才科技 等方面与大城市水平趋近 在市场容量和区位优势上 将更胜一筹 经济地位日益 突显..
调研报告 长沙
调研报告长沙引言长沙是中国湖南省的省会,位于长江和湘江的交汇处。
作为湖南省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长沙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长沙的发展现状、经济特点、文化风貌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背景长沙地处长江经济带核心区,是湖南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长沙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岳麓山、橘子洲头、窑洞等许多著名景点。
长沙也是中国重要的科教中心之一,拥有多家高校和科研机构。
此外,长沙还是中国的一座工业城市,汽车、冶金、电力等多个产业在长沙有较为发达的基础。
经济特点长沙的经济发展得益于长江经济带建设和中部崛起政策的推动。
长沙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有:1. 城市建设进展迅速:长沙市不断扩大城市规模,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如交通网络和市政设施,提高城市的整体形象。
2. 服务业蓬勃发展:长沙服务业在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现代化金融、文化、旅游、电子商务等服务产业迅速发展,成为长沙经济的重要支柱。
3. 制造业持续发展:长沙的制造业保持稳定增长,汽车、冶金、电力等行业产值不断增加,推动了长沙经济的快速发展。
4. 科技创新驱动:长沙积极推动科技创新,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培养高级人才。
近年来,长沙在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科技成果。
文化风貌长沙是一座具有浓厚文化底蕴的城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长沙的文化风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传统文化的传承:长沙传统文化主要以湖湘文化为代表,包括湖南腔、湘绣、湖湘菜等。
这些传统文化带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融入了湖南独特的风土人情。
2. 文化艺术的繁荣:长沙是中国的文化艺术重镇,有很多知名的文化和艺术节目。
长沙不仅有中国歌唱家协会湖南分会、国家大剧院湖南分院,还有湖南卫视等知名媒体机构。
3. 旅游文化的推动:长沙的旅游文化发达,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长沙的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包括自然景区、历史遗迹等。
未来发展前景长沙作为湖南省的省会城市,未来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长沙城市发展战略定位分析
长沙城市发展战略定位分析长沙城市发展战略定位分析长沙城市发展战略定位分析城市定位是指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坐标系中综合地确定城市坐标的过程,具有鲜明的战略性、综合性、地域性、动态性和个性化。
城市定位更是为了明确城市在一定时空背景下,城市发展的目标、占据的空间、扮演的角色、竞争的位置。
近年来,长沙城市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飞速发展,面貌日新月异,生境日益优美。
在较高平台上实现城市新的跨跃,把长沙打造成为一座具有国际品质的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和生态休闲宜居都市,更需要对其进行科学定位。
1城市空间定位:凸显国际性、区域性与地方性根据长沙城市现状与发展态势,空间定位既要有战略高度和世界眼光,又要体现长沙的全国坐标、中部方位和阶段性特征。
具体体现在四个层面上:现代化生态型国际城市、国家重要区域中心城市、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城市、长株潭城市群主核城市。
1.1现代化生态型国际城市这主要是因为:一是长沙有政策资源。
长株潭城市群是国家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长沙市作为长株潭城市群中的首位城市,自然获得了两型发展的政策机遇,这就意味着长沙生态环境建设将取得突破性进展,社会经济也会快速发展。
长沙市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现代宜居城市的战略,将有力推动长沙现代化生态型国际城市建设。
二是长沙有产业基础。
长沙成为第12个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长沙走向国际化又跨出了坚实的一步。
长沙产业发展大步走向国际化,形成了以机械制造、汽车及零部件配套、电子信息等为主体的优势产业集群。
世界500强企业中的博世、玻壳、百事可乐、易初莲花等纷纷落户长沙,各类国际会议也相继在长沙召开,如首届商务智能与金融工程国际会议等。
长沙旅游已迈向国际化,入境旅游提升了长沙的国际知名度。
三是长沙有发展潜力。
长沙坚持科学规划、高起点设计、高标准建设,提速城市道路、桥梁、绿地等硬件建设,加速信息、通讯、综合服务等软件建设,逐步成为国际通讯和国际交流中心;长沙坚持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城市吸引力,创新科技、繁荣金融,拓展外向型经济,日趋成为高科技和国际资本的聚散中心;长沙坚持协调各方面力量,加强立法和执法,注重城市宜居性,将让市民生活在一个具有国际品位的城市环境中。
长沙商业发展战略及商圈演变研究
长沙商业发展战略及商圈演变研究目录一、长沙商业发展的战略方向1.长沙商业在中部的地位――从边缘到中部的商业与物流中心2.长沙商业未来扮演角色研究――物流中心和商业文化传播中心3.提升长沙商业在全国的影响――湘风吹遍神州二、长沙商业网点规划特点1.根据长沙城市规划的变化调整商业网点规划。
2.轻轨规划与深化长沙商业网点规划结合三、五一商圈的未来发展及战略研究1.五一商圈建设需要改变增量模式,建议采用减法策略2.借鉴纽约商圈演变经验优化五一商圈业态四、高桥大市场与长沙批发业研究六、红星商圈的未来发展战略一、长沙商业发展的战略方向a) 长沙商业在中部的地位b) 长沙商业未来扮演角色研究c) 提升长沙商业在全国的影响图1长沙市与其它重要城市/区域的空间关系图长沙居华中腹地,扼南北要冲,承东启西,贯通南北,区位独特优越,交通便捷,便于东引西进、双向开拓,是中部和泛珠三角经济区重合的区际中心交点,长沙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框架凸现。
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长沙必将在区域间产业转移、资源要素流动、市场对接等方面发挥更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其区位优势更显突出:1)长沙在地理位置上处于大三角区域中心和长江经济带中腰,在沪港渝大三角经济圈中具有不可小视的区位优势;而且更是连接沪港渝三地的交通枢纽,渝长高速公路已纳入重庆“十一五”规划“三环十纵”一条连接中部、对接长三角、珠三角的重要通道,将使长沙处于重庆、上海两个中心城市8小时物流圈的交汇点;武广高速铁路又将使长沙融入武汉、广州两个中心城市3小时经济圈中;受沪港渝大三角经济圈和珠三角经济圈的交互影响,长沙将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极大地提升城市资本竞争力。
在商业方面,长沙受到香港、深圳和广州的辐射,由于湖南很多人员参与深圳早期建设,并且深圳大量企业在长沙投资,深圳商业和消费习惯对长沙乃至湖南影响较大。
其次,上海商业对长沙也有较大影响。
2)长沙靠近珠三角经济圈,是支撑沿海、沿江开发地区的后方基地和促进内地和西部开发的先导城市,是湖南省内、西南邻省及粤港地区的资金、产品、技术、信息、人才等生产要素输出的主要聚集地之一,在全国经济战略布局中,发挥着承东启西、联南接北的重要枢纽作用;伴随着融入泛珠江三角区域合作,长沙在接受港澳产业转移的梯度转移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
长沙规划及岳麓区规划发展
近期重要规划成果与未来重大市政工程
规划成果:
未来重大工程:
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 长株潭一体化 长沙市控制性详细规划 六桥三环城市骨架 省府生态新城 体育新城 新河三角洲 城市亮化工程 背街小巷整治
湘江生态经济带 建设火车新货站 武广客运专线长沙站 劳动路湘江大桥工程 水环境整治工程 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工程 建设长株潭轻轨 一港一站一枢纽
省府生态新城
生态新城以省政府新址为核心,涵括二环线以南、暮云镇以北、韶山 路以西、湘江以东,总面积约57平方公里。新城区将建设成为一个生态 环境优美、区域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经济实力一流的现代化生态 型城区,成为全省的政治文化中心,区域内正在建设“三馆一中心” (省群众艺术馆、省地质博物馆、省科技馆和省青少年活动中心)。
长株潭一体化
长株潭三市在空间上呈现‚品‛字结构,城市之 间的距离为35公里,就城市群的组合形态看在全 国是独一无二的。
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的基本工作目标和主要内容
构筑以区域产业布局为动力,核心区城市功能空间为主体,外围 生态系统为基础,交通运输和环境基础设施系统为支撑,并能够 支持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发展目标实现的空间格局;提 出区域一体化的协调措施与政策建议。
2003年11月,《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年至2020 年)》得到国务院批准,成为今后长沙城市建设和发展 的指导性文件。 批复同意新版规划构筑的‚大长沙‛概念,规划区面 积从90版规划的960平方公里扩大到2893平方公里,将 长沙县、望城县部分区域纳入了规范范围,增加了长株 潭这一空间层次,形成‚一主两次四组团‛的城市布局。 到2020年,主城区实际居住人口控制在264万人以内, 建设用地控制在253平方公里以内。
两型社会背景下长沙城市营销战略研究的开题报告
两型社会背景下长沙城市营销战略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我国已进入了“两型社会”阶段,即社会群体结构变成了以中产阶层和知识经济为主导的“两型社会”。
随之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间竞争也日益激烈。
长沙作为中部地区的一个重要城市,其经济实力、知名度和城市形象亟待提升。
因此,本文将围绕长沙城市营销战略研究展开,以探讨如何在“两型社会”背景下,推动长沙城市的发展和转型。
二、研究目的本文的研究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探究长沙在“两型社会”背景下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分析其城市形象和品牌价值的现状。
2.分析长沙城市营销战略的特点和优势,探讨如何利用这些优势,加强品牌建设。
3.提出长沙城市营销战略创新的策略,包括如何针对不同目标受众进行有效的宣传和推广,以及如何与城市形象和发展战略相融合。
4.为长沙市政府及相关企业提供决策参考,帮助其在营销战略制定和城市形象塑造方面有所启示。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1. “两型社会”背景下长沙城市形象和品牌的现状分析,包括长沙市的总体经济情况和城市形象现状等。
2. 长沙城市营销战略的特点和优势分析,详细介绍长沙市的资源和特色,并探讨如何利用这些优势,加强品牌建设。
3. 长沙市营销战略创新的策略和方法,包括市场定位和目标受众的选择、宣传渠道和方案制定等。
4. 借鉴国内外其他城市的成功营销经验,在保持长沙城市独特性的前提下,推出突破传统的营销创意模式。
本文将采用文献分析和案例研究的方法,结合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和访谈等多种研究方法。
四、预期结果本文研究的预期结果包括:1. 对长沙城市形象和品牌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提出解决方案和建议。
2. 归纳总结长沙城市营销战略的特点和优势,并将其与市场前景相结合,提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
3. 提出可行的长沙市营销创新的策略和方法,探究长沙城市如何实现城市形象和营销策略相融合,创新营销模式。
长沙楼宇经济发展思路及对策
02
长沙楼宇经济发展现状
楼宇经济的定义与特点
楼宇经济定义
楼宇经济是指以商务楼、功能性板块和区 域性设施为主要开发对象,以集约型、高 密度为特点的一种现代服务业发展模式。 通过建设高档次、高水准的办公写字楼、 商务会展中心、金融总部基地等楼宇,吸 引企业入驻、聚集人气,从而形成区域性 的商务中心和产业集聚基地。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加大对楼宇经济的投入
政府应加大对楼宇经济的投入,包括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支持,为楼宇经济的发展 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建立完善的组织体系
政府应建立完善的组织体系,包括楼宇经济领导小组、行业协会等,加强与企业和市场的 沟通与协调,推动楼宇经济的健康发展。
优化营商环境和政策环境
简化审批流程
政府应简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 时间,提高审批效率,为楼宇经 济的发展提供便利。
入住企业
该楼宇吸引了众多知名企业入驻, 包括国内外500强企业、上市公司 等。
某城市楼宇经济发展经验借鉴
政策支持
产业定位
该城市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楼宇经济发展的政 策措施,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
该城市根据自身优势和市场需求,明确了楼 宇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和方向。
基础设施建设
招商引资
该城市加大了对楼宇周边基础设施的投入力 度,提高了交通、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 平。
鼓励高校和培训机构开设与楼宇经济相关的专业和课程,培养 更多的专业人才。
建立人才激励机制
建立人才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和个人对楼宇经济进行创新和研 发,提高楼宇经济的竞争力和发展水平。
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协同发展
加强区域合作
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楼宇经济圈或产业链联盟,实现资源 共享和优势互补。
长沙城市分析
对于一个城市而言,城市 的定位和目标既决定了发展方 向,也决定了一个城市发展的 水平。
城市定位
西安
西安是世界闻名的历史文化古都、旅游名城;中国重要的教育、科研、 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交通枢纽城市;新欧亚大陆桥中国段和中 西部的主城区;陕西省省会。今后,西安将建设成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交相 辉映,老城区与新城区各展风采,人文资源与生态资源相互依托的国际性现 代化大城市。
城市形态
湘江
湘江发源于寻乌县境内的武夷山脉西麓,流经筠门岭镇、周田镇、站塘乡、 麻州镇、文武坝镇,流程80多公里。
城市形态
长沙
沿湘江、319国道两条生长轴线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构筑“一主、两次、 四组团”的多中心分散组团式城市空间结构 “一主”为城市主体:城市主体指河东城区集中联片发展区域,2020 年城市建设用地124平方公里,城市人口146万人。规划强化综合服务功能, 提高环境质量,其中环线以西的地区为城市中心区。 “两次”为河西新城和星马新城:(1)河西新城东至湘江,西至都市 区边界,北至谷山,南至靳江河,2020年城市建设用地65平方公里,城市 人口65万人,规划为文教科研区及市级行政中心和高科技产业基地。(2) 星马新城位于城市主体东面,2020年城市建设用地64平方公里,城市人口 53万人,规划利用其特有的对外交通优势,大力发展新型工业、高科技农业、 航空产业和文化休闲产业。 “四组团”为暮云、捞霞、高星、含浦组团:①暮云组团2020年城市 建设用地12平方公里,城市人口9万人,规划利用其区位优势,布局面向长 株潭的旅游、商贸等区域性公共设施;②捞霞组团2020年城市建设用地20 平方公里,城市人口14万人,规划建成水运、公路、铁路的中转联运中心、 物流中心、大运量的工业基地;③高星组团2020年城市建设用地16平方公 里,城市人口14万人,规划为综合性产业区及置换外迁工业基地;④含浦组 团2020年城市建设用地9平方公里,城市人口9万人,规划为大学城的远期 发展用地以及与大学城配套的生活居住用地。
城市“留白”机制研究——以长沙为例
力度空前,也展示了北京市长远的战略和责任担当,为首都第二个百年预留空间。
预控多层次多元化的战略留白资源也将持续为北京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空间和机会。
(三)共识与思考1.共识。
从国内典型城市战略留白实践对比来看,战略留白主要有 “定空间,不定用途”的空间留白与“定指标,不定空间”的指标预留两种方式,这种具有高度灵活性的“空间预备”能最大限度满足不确定性事件的落地要求。
在土地约束、政策背景之下,选址主要集中于存量建设用地,用地权属主要为集体土地或国有土地,地块尺度层次多元,与城市留白的主要目标相呼应。
过渡期一般允许合理使用,支持公益、改善环境型的开发建设,但一切建设行为须严格管控。
触发启用则须经过市级层面的审议决定,契合战略目标的要求。
2.思考。
根据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要求,战略留白区划定的目标主要是应对城市的不确定性和重大事件,为城市的战略性机遇预留,但并未对具体的实施管控做出具体要求。
上海、北京的留白实践在这一基本要求上根据各自的发展背景、发展阶段进一步延展了战略留白的定义,衍生了城市结构功能调整等更丰富多元的内涵,使战略留白与城市未来发展目标产生了直接的联动关系,进化出了国土空间战略留白规划2.0甚至是3.0版本。
三、留白策略的阶段性(一)留白策略的阶段性行动安排不同发展阶段,城市暴露的问题各有差异,城市规划的留白策略也应随之变化调整(图1)。
在城市发展初期,规划留白的目标一方面是搭建城市发展和功能结构框架,另一方面是做好空间发展的战略预留。
在城市高速态势发展的中期阶段,这一阶段城市在快速扩张的同时内部结构的矛盾凸显,环境污染、社会公平正义等问题相继出现,生态留白、推行“白地”策略或综合用地发展策略、加强历史文化的留白都刻不容缓。
在城市发展的中后期,城市总体上从“增量发展”进入“存量发展”,这一阶段留白策略应侧重自下而上的公众参与、社区营造以应对城市不断的存量更新。
由此可见,留白策略应该贯彻于城市发展的全周期。
基于适应性理论的创新型产业空间设计策略研究——以长沙市“世界计算·长沙智谷”项目为例
中图分类号 TU984.1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739X(2024)04-0131-06 收稿日期 2023-08-08摘 要 数字化计算时代下,传统的产业空间无法承载产业转型升级的创新型需求。
如何解决空间对效能的束缚,助力产业迭代,实现城市创新资源的活化利用成为焦点问题。
以阐述创新型产业及其空间的特征为基础,据此建构“ECS”模型,分析后提出基于适应性理论的创新型空间设计策略,以长沙市“世界计算·长沙智谷”项目为例,解析创新型产业空间的内在属性、功能结构、运行机制。
最后,从生产—生活—生态三个层面,为以长沙为代表的创新型城市转型升级下空间设计的适应性策略提供建议。
关键词 创新型产业 适应性理论 生产—生活—生态 空间设计策略 长沙Abstract In the era of digital computing, traditional industrial space is unable to carry the innovative needs of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How to solve the constraints of space on efficiency, to help industrial iteration, and to realize the adaptive use of urban innovation resources has become a key issue. Based on elaborat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novative industries and their spaces, constructing the "ECS" model, we propose innovative space design strategies based on adaptability theory. Taking World Computing-Changsha Intelligent Valley project as an example, we analyze the intrinsic properties, functional structure, innovative industrial space, and the adaptability of the space. The project of "World Computing-Changsha Smart Valley" in Changsha City is taken as an example to analyze the intrinsic attributes, functional structure and operation mechanism of innovative industrial space. Finally, we hope it can provide suggestions on the adaptive strategy of spatial design in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Changsha's innovative city from three dimensions of production, life and ecology.Keywords Innovative industry, Adaptability theory, Production-life-ecology, Spatial design strategy, Changsha基于适应性理论的创新型产业空间设计策略研究——以长沙市“世界计算·长沙智谷”项目为例Innovative Industrial Space Design Strategies Based on Adaptability Theory: Taking Changsha World Computing-Changsha Intelligent Valley Project as an Example随着我国进入新一轮产业变革,伴随以低效工业用地的衰落及高新技术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兴起,全球步入创新动力驱动阶段。
长沙市场分析2024
长沙市场分析(二)引言概述:长沙市作为湖南省省会城市,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经济发展潜力。
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长沙市场正迅速壮大,成为中部地区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市场之一。
本文将对长沙市场进行详细分析,包括市场规模、消费者特点、竞争格局、发展趋势以及市场机遇等方面。
正文内容:1.市场规模1.1长沙市的人口规模和增长趋势1.2长沙市的经济规模和增长速度1.3长沙市的产业结构和主要经济领域1.4长沙市的消费能力和消费结构2.消费者特点2.1长沙市消费者的年龄和性别结构2.2长沙市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和消费习惯2.3长沙市消费者对品牌和质量的偏好2.4长沙市消费者的购物方式和渠道偏好2.5长沙市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和文化需求3.竞争格局3.1长沙市主要竞争者的数量和规模3.2长沙市竞争者的产品差异化和竞争优势3.3长沙市竞争者的营销策略和定位3.4长沙市竞争者的销售渠道和服务质量3.5长沙市竞争者的创新能力和未来发展战略4.发展趋势4.1长沙市市场发展的宏观环境因素4.2长沙市市场发展的社会和文化因素4.3长沙市市场发展的科技创新因素4.4长沙市市场发展的政策和法规因素4.5长沙市市场发展的国际和区域因素5.市场机遇5.1长沙市市场的新兴产业和增长点5.2长沙市市场的投资环境和政策优惠5.3长沙市市场的人才培养和创新能力5.4长沙市市场的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5.5长沙市市场的区域合作和国际交流总结:长沙市场作为中部地区的重要市场之一,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机遇。
通过深入分析市场规模、消费者特点、竞争格局、发展趋势和市场机遇等方面,可以更好地把握市场动态和趋势,为企业的发展决策提供有力的参考和支持。
在未来的发展中,长沙市场将进一步扩大并多元化,企业需要创新和优化营销策略,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长沙城市化发展现状、趋势及对策建议
长沙城市化发展现状、趋势及对策建议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产业结构逐步升级、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生产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综合过程。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动力,城市化则是工业化的载体,二者相互促进,共同构成实现现代化的两大驱动力量。
近年来,长沙市委、市政府坚持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布局调整,实现了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的良性挥动,城镇化建设取得可喜成就,城镇化水平显著提升。
从未来的发展来看,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长沙的城市化率达65.0%,长沙城市化发展将进入城市发展的成熟期,对于城市化发展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长沙城镇化发展现状城市化是从产业结构相对松散的、城市化水平较低的初级阶段,向集约化程度高、产业结构相对复杂的中高级阶段发展过程。
城市化发展既有节奏性,又有连贯性,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2010年,长沙城镇人口达到455.55万人,城镇化率为65.0%,比2000年“五普”提高了10.3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1.03个百分点。
长沙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1、经济发展水平持续提升。
多年来,全市经济发展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增长态势,近几年发展更为迅速。
201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5619.33亿元,十年间长沙地区生产总值在全国省会城市排名由第14位跃升到第7位,科学发展为长沙经济加速发展、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提供了强大推动力。
2、城市承载能力显著增强。
长沙按照“沿江建设,跨江发展”战略构想,以湘江为轴,一江两岸、互动共进、两翼齐飞的长沙城市新格局正变得更加清晰。
2003-2011年,长沙城区面积由2002年的556.33平方公里扩展到2011年的1909.86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由129平方公里扩展到306.39平方公里;城市常住人口由595.46万人提高到709.07万人;城市房屋建筑面积由6132.40万平方米提高到16619.67万平方米;城市道路面积由1150公里提升到2173公里;城市人均住房面积由11.72平方米提升到32.2平方米。
长沙市总体规划空间布局分析
长沙市域交通空间结构图
长 沙 市 域 交 通 图
对外交通空间结构
规划形成以现代化国际民用机场、霞凝新港两港,京广铁 路、高速公路两路为骨架的水、陆、空交通运输系统,逐步建 设成为现代化综合交通主枢纽之一,在以长沙为中心、半径 100公里范围内,实现“1小时都市圈”目标。
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和铁路枢纽建设为重点,将长沙建 设成为国家中部铁路枢纽之一。重点扩建黄花机场,搬迁大托 铺军用机场。加强长沙与株洲、湘潭交通联系,加快京广走廊 扩容,打通成渝经长沙至江西、海西的高速公路通道。
城市功能分区
西部为文教科研区,主要以大河西先导区为依托,发挥河 西科教文化优势,重点发展科教研发、文化创意、金融商务、 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等产业。
东部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积极发展总部经济、商务会展、 金融保险、娱乐休闲等,加快主城区旧城改造步伐,完善商务、 商贸等综合服务功能,。
北部城区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业、服务外包产业和都市型工 业,加快青竹湖服务外包示范区建设,加强保税中心、港口、 货站等对外物流平台建设,突出物流枢纽功能,完善新河三角 洲等滨江区域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集商贸、居住、休闲于一体 的高品质综合功能区。
南部城区突出行政办公、总部经济、金融服务、商务商贸、 文化创意等发展,推进省府新区、暮云组团建设,加强与株洲、 湘潭的相向发展,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推进大托铺机场搬迁, 高品质规划建设大托铺、汽车南站片区等重点区域。
工
作
城市交通空间结构:
成
绩
长沙位于湖南省东部偏北,湘江下游和长浏盆地西缘,东邻江西省 宜春、萍乡两市,南接株洲、湘潭两市,西连娄底、益阳两市,北抵岳 阳、益阳两市。对外对内交通发达,交通规划的空间布局合理性也是衡 量这个城市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同时也可看出当地人民生活的质量。 作为一个大城市必然要有便利的交通作保证。
论长沙城市形象定位与塑造
二
长沙城市形象定位的依据
城市形象定位是建 立在对城市形 象发展历史 和现状 调 查的基础之上, 并以此为依据, 结合城市静态、 动态的优势, 未来发展态势和区际分 工, 选择 发展过 程 中最具 有 生气 的 局部形象进行强化与放 大 , 过扬长避 短 来塑 造城 市个性 通 化特征 , 使城市某些方 面区别于其他城市 而显得气度非 凡 , 予公众以鲜明印象的过程L。因此, 2 J 只有首先认识长沙城
是上世纪 5 年代毛泽东亲笔书写 的。每 到深 秋 , O 这里 漫山 红枫 , 层林尽染 , 美不 胜收。千年学府— —岳麓书院坐落 于
展的动力。良好的城市形象, 不仅对提高城市知名度, 创立
城市品牌 , 提升城市 品味 , 繁荣 城市经 济 , 有着 十分 重要 的
山脚, 宋代以来, 自 名家大儒在此讲学传授, 人文荟萃, 是湖
政治家、 文学家的贾谊就曾谪贬于此 , 任西汉长沙国太傅, 人称“ 贾长沙”曾作《 , 吊屈原赋》其故宅不但千年永在 , , 而 为带 , 水陆洲浮碧江心 , 阳河曲绕城外 , 浏 湖泊星布 , 岗峦交 且至今令人景仰。其后杜甫、 韩愈、 柳宗元等著名诗人都曾
替, 城廓错落其间。
“
一
绿洲、 名城为一体的美 丽画面映入眼帘 。 2 人文荟萃的历史文化名城 .
长沙历史悠久, 素有“ 屈贾之乡”“ 、潇湘洙泗” 革命 和“
摇篮 ” 的美誉 , 国务 院首批 公布 的 2 个 历史文 化名城和 是 4 全 国首 批优秀旅游城市之 一。 爱 国诗人屈原 曾流 放于 此 , 作 了不 朽 的诗 篇。同 为 创
为迁客去长沙”为古城 留下 了千古诗篇。 ,
长沙城市发展战略定位分析
现状 与阶段性特征 考察 ,对长 沙未来城 市发展定位进行 了
多角 度 分 析 。 长 沙 空 间 坐 标 应 体 现 国 际 性 、 区域 性 与 地 方
性 ;功能定位应 突 出长沙特 色,打造创 业、创造 、创 意之 都 ;意 象定位 更应 体现独具性 与排他性 特征 。适应城 市定
关键词 :空 间定位 ;功能定位 ;意象定位 ;长沙城 市
有 国际 品质 的历史 文化 名城 、国家 区域 中心城 市 和 生态
休 闲宜居都 市 ,更需 要对 其进行 科学 定位 。
Ab t ac : Th u u e d v l pme tpo i i n n f sr t e f t r e e o n s to i g o
Ch n s a i n l z d f o m u tp e p r p c i e h o g a g h s a a y e r m li l e s e t s t r u h v
s ud ng is de l t yi t ve opm e nd s a e t es w ih t nt a t ge f a ur t isow n r s r e n a a t g .Th pa e c or i tsofCh ngs a e ou c s a d dv n a es e s c o d nae a h s houl r l t i s nt r d efec t i e natona , r i l egi ona nd l l a oca ;is l t f unctonalorent ton houl ghlgh t i i a i s d hi i t is ow n f a ur s et e, bu l ngbu i s ,ce t , r a vec pia;isi a sto ng idi sne s r a e c e t a t l t m gepo i ni i i s ul e bo y heun q nd e cusv e tr s To d p h ho d m d t i uea x l i e f au e . a a tte ne d ofu ba oc ton,t u t-c ntr a d s at r d e r n l ai he m li e e n c t e —gr up e O lyo nd sr t eo b pa es ul ebu l a s a. a uta tucur fur a s c ho d b iti Ch ng h n n
长沙城市化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长沙城市化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长沙是中国中部重要城市,也是湖南省省会城市。
在经济全球化、城市化发展的背景下,长沙市的城市化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经济转型升级、人口城镇化等改革的重要方向。
本文着重研究了长沙市目前的城市化现状及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
一、长沙城市化的现状1、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化建设的基础,也是城市发展的基础。
长沙市在城市化建设中在市政瓶颈、物流配送等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
同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偏重于硬件建设,软件服务还需加强。
2、市民生活配套设施缺失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中的商业、医疗、教育、文化等生活配套设施需要相应加强。
比如,目前市区中唯一的大型商业综合体万达广场仍不能满足市民消费需求,同时,公共文化空间的建设还需不断完善。
3、城市交通与环保城市交通问题也是长沙目前城市化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主要表现为道路拥堵、交通出行难;同时,与此相关的环保问题也同样需要加强。
长沙市严格肃实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切实解决环保问题。
二、对策研究1、着重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着重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要把握城市功能定位,加强基础设施投资,优化城市发展布局,同时注重绿色环保,使城市运行更加健康、更加安全。
2、加强市民生活配套设施建设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市民生活配套设施的建设同样需要加强。
其中,商业、社交、文化、娱乐等场所尤为重要,可以通过优惠措施和政策扶持引进更多有品质的商业和文化时尚的综合性服务体系和消费场所,进一步提高市民的消费和文化娱乐水平,提升长沙城市的知名度。
3、加强城市环保及交通管理城市环保及交通是城市化建设中迫切需要改进的两大领域。
通过绿色交通、智能交通的建设,优化交通流量,降低车辆污染。
从源头治理,积极推动能源革命,大力发展新能源、清洁能源,推广人民群众环保意识,促进社会治理水平的提升,实现长沙城市多元化、开放化、绿色化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沙城市发展定位研究
——长沙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第二十二届全国省会(首府)城市发改委主任联席会会议资料,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区域之间的竞争更多地表现为城市的竞争。
客观分析城市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充分发掘城市的特色和个性,切实把握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机遇,明确城市发展定位和战略目标,对于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提升发展理念,引导和激励全市人民沿着共同的目标,积极进取,开拓创新,促进长沙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城市定位的相关概念
城市定位是城市为了实现最大化的收益,根据自身条件、竞争环境、消费需求等的动态变化,科学确定自身各方面发展的目标、占据的空间、扮演的角色、竞争的位置。
一般而言,城市定位包括资源环境定位、产业定位、基本功能定位、总体属性定位、综合定位。
在这些定位内容中,产业定位是基础,功能定位是核心,综合定位是灵魂。
做好城市定位,首先要准确把握城市的性质和基本职能。
所谓城市性质,是指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乃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担负的主要职能,城市职能则包括城市在一定区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最高权威。
城市竞争力是以城市发展的质量、效率和潜力来衡量其获得外界发展机遇和加快自身发展的能力。
强调与其他城市的横向比较,是动态的,是相比较而起伏的,着眼于未来的发展,表达的是城市发展的后劲。
二、国内部分城市的发展定位及长沙城市定位的演进
(一)国内部分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
改革开放特别是“八五”以来,长沙市就城市发展定位开展了多次大规模、高层次的调查研究或研讨活动,相继提出了长沙城市发展的若干个概念性定位:
1、达到全国省会城市的中上水平。
长沙市《“八五”计划》提出:发挥优势,科教兴市,服务全省,面向全国,在国民经济实力方面达到全国省会城市的中上水平。
2、建设现代化国际性城市。
1994年,长沙市开展创建现代化国际性城市大讨论,举办了“创建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研讨会”,为制定“九五”计划明确了战略思路和目标定位。
长沙市《“九五”计划》提出:到2000年,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到2010年,现代化城市功能更加完善,跨入全国先进城市行列;到2020年,实行从国内地区性中心城市向国际地区性城市的转变,基本建成经济实力雄厚、市场体系健全、服务功能完善、社会高度文明的现代化国际性城市。
3、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
2000年,长沙市委、市政府组织开展长沙市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提出“用15年左右的时间,把长沙建设成为繁荣、开放、文明、秀美的现代化中心城市”,建设繁荣的经济强市、开放的窗口城市、文明的现代都市、秀美的山水名市。
城市的功能定位为建设“四大中心”:科教中心、商贸中心、文化中心、信息中心。
长沙市《“十五”计划》提出:实现国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为把长沙建设成为繁荣、开放、文明、秀美的现代化中心城市打下坚实基础。
4、建设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
市第十次党代会以来,市委、市政府深入研究新世纪新时代特征,准确把握长沙经济社会发展特点、趋势和优势潜力,着眼于促进未来长沙更快更好地发展,不断完善发展战略和思路,坚持以规划引领城市建设和发展,以实施“兴工强市”战略、推进“三化”进程来增强城市整
体实力,以扩大开放和文明创建来巩固和提升城市形象,逐步形成了长沙“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的总体定位,并在此基础上,科学制定了“十一五”规划,描画了长沙今后五年以及更长一段时期的发展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