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最新江苏省13市中考语文真题全卷汇编: 字音、字形、字义、词语

合集下载

江苏省部分地区2020年中考语文解析版试卷精选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

江苏省部分地区2020年中考语文解析版试卷精选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

古诗词鉴赏专题泰州(一)阅读温庭筠的《清平乐》一词,完成第7题。

(6分)洛阳愁绝,杨柳花飘雪。

终日行人恣①攀折,桥下水流呜咽。

上马争劝离觞②,南浦③莺声断肠。

愁杀平原年少④,回首挥泪千行。

【注释】①恣:一作“争”。

②觞(shāng):酒杯。

③浦:水边。

④平原年少:这里指远行的人。

7.(1)画线句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__________。

(2分)(2)结合下阕,从描写的角度说说作者是如何写“愁”的。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这是一首写离情的词。

上阕写桥上送别。

因为经这桥上远行的人络绎不断,来这桥上送行的人成群结队,所以整天都有人折杨柳枝,整天都有人执手呜咽。

送别的哭声和桥下的流水声发生共鸣,那声音真是撼人心肺。

这里不是直写离愁,而是侧面烘托离愁的气氛。

下阕具体描绘离别的场面以及别后的心情。

“上马争劝离觞,南浦莺声飞断肠。

”行人上马就要起程了,这时朋友们争着劝饮最后一杯酒,大家便挥手告别。

忽然听到莺啼婉啭,好似声声劝人留下,实在不忍离去。

结尾二句先以“愁杀”二字与首句的“愁绝”呼应,点出情怀,再以“回首挥泪千行”六个字将依依离情与主人公的无限悲苦,形象地揭示了出来,一种难舍难分之情态跃然纸上。

【解答】(1)本题考查赏析诗句。

“洛阳愁绝,杨柳花飘雪。

”当我辞别洛阳的时候,春暮的景色更使我伤心欲绝,正值阳春天气,洛阳城里柳絮纷飞,如同雪花飘飘。

将柳絮纷飞比作雪花飘飘,运用比喻修辞,形象地写出了浓浓的离愁。

(2)本题考查描写手法及其作用。

下阕具体描绘离别的场面以及别后的心情。

“上马争劝离觞,南浦莺声飞断肠。

2020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字音 字形 字义 词语专题汇编及答案

2020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字音 字形 字义 词语专题汇编及答案

2020年全国中考真题字音字形字义词语试题汇编及答案说明:本试题汇编来源于2020年全国各地100余份中考语文试题,共51页,45677字,有答案;为便于阅读、打印和作为学生训练的试题使用,对题号进行了重新编写,试题的内容未作改动。

1.(2020年中考·辽宁本溪、辽阳等地卷)(1)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A.练.达liàn 邀.请yāo 喷薄.buó亭台楼阁.géB.朗润.yùn 缭.绕liáo 叮嘱.zhǔ与日具.增jùC.绚.丽xuàn 涵.养hán 别墅.shù妙手偶.得ǒuD.统筹.chóu 惟.幕wéi 闲暇.xiá相得益彰.zhāng(2)选出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2分)“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

”这无疑是对字体研究的专业思考广度的更高要求。

________我们的周边,文字________,有文字的地方就必然_______着字体,字体影响着人们的视觉观感、从某种角度而言,我们对其进行解读的同时,________在认识我们自己。

A.回顾俯拾皆是伴随也是B.环顾无处不在伴随就是C.回顾无处不在跟随就是D.环顾俯拾皆是跟随也是【答案】(1)C【解析】A中“buó”应为“bó”;B中“yùn”应为“rùn”,“具”应为“俱”;D中“惟”应为“帷”。

(2)B2.(2020年中考·辽宁沈阳卷)(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酷.似(kù)确凿.(zháo)黄晕.(yùn)人情事.故(shì)B.匿.笑(nì)怡.情(yí)殷.红(yīn)一丝不苟.(gǒu)C.阔绰.(chuò)涉.足(shē)空旷.(kuàng)美不盛.收(shèng)D.行.辈(háng)捷.报(jié)颁.发(bān)气冲斗.牛(dǒu)(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在经历过之后,你也许会伤痕累累,但是当雨后的第一缕阳光到你那苍白憔悴的脸庞时,你应该欣喜若狂。

2020年江苏省各地市中考语文试卷合集答案版

2020年江苏省各地市中考语文试卷合集答案版

2020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语文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1.下列对相关名著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 《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写就的十卷本科普巨著,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无愧于“昆虫的史诗”之美誉。

B. 1936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重重封锁,深入延安。

后来,他根据采访和考察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写成了《红星照耀中国》。

C. 沙僧是《西游记》中深受人们喜爱的角色,他本是天上的天篷元帅,因触犯天规,被贬下凡。

错投猪胎,长成一副长嘴大耳、呆头呆脑的样子。

D. 《儒林外史》这部小说不仅具有深邃的主旨,在艺术上也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将讽刺的锋芒隐藏在含而不露,耐人寻味的叙述中。

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2.诗、文名句填空。

①会当凌绝顶,______。

(杜甫《望岳》)②______,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社少府之任蜀州》)③______,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④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______。

(范仲淹《岳阳楼记》)⑤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美好祝愿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

三、其他(本大题共2小题,共14.0分)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执笔青春,书写梦想。

七月,带着缤fēn的色彩飘落在我们身边,万绿从中,荷花初绽,一尘不染地笑着、美着,诗意了学子生命拔节的日子。

盛夏的阳光,亦洒满岁月的故事。

镌刻进岁月的年轮,_______(激荡激动)起童话般的记忆。

在通往成长的路上,我们热爱生活,奋力奔跑。

这,就是人间最绚烂的七月天。

请从下面两幅字中任选一幅临写在田字格里。

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执:______ fēn:______ 。

找出并改正文段中的一个错别字。

______ 改为______结合语境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4.学校《晨光小报》准备出一期以“生活中的美”为主题的专栏,请你参加相关活动。

2020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和答案解析

2020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和答案解析

2020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和答案解析一、(30分)1.(8分)根据语境完成题目。

盛一碗小米粥,调.一碟豆瓣酱,剥一只茶叶蛋,来一个三丁……民风chún朴的小村拉开了一天生活的序幕。

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

”经过漫长的夜晚,面对喷香的食物,人的食欲会油然而生。

千百年来,世外桃源、不辞辛劳的乡民们持之以恒地守着一条简单的健康准则﹣﹣认真吃早饭!(1)从下面两幅字中任选一幅临写。

(2)给加点字注音:调tiáo(3)看拼音写汉字:chún淳朴(4)画直线的“计”字的意思是CA.计谋B.计数C.计划D.计议(5)画波浪线的词语不准确,应换作BA.自怨自艾B.埋头苦干C.前仆后继D.诚惶诚恐解析:(1)本题考查汉字临摹。

用正楷字,把作品内容抄写下来即可,这两幅书法作品的内容是“油然而生”“持之以恒”。

(2)本题考查字音。

根据词语搭配来确定字音。

“调一碟豆瓣酱”意思是使豆瓣酱口味、稀稠等特点适合自己的要求,“调”应读作“tiáo”;(3)本题考查字形。

根据词语搭配来确定词语写法。

“chún朴”写作“淳朴”;(4)本题考查词语含义。

根据词语搭配来解释其含义。

“一日之计在于晨”意思是“一日的计划要在早晨安排。

意谓凡事要抓紧时间,早作打算”,计:计划。

故选:C。

(5)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根据句子内容和前后文的照应关系来选择恰当的词语。

根据“不辞辛劳的乡民们”的提示,这里应该用一个和“不辞辛劳”意思相近的词语,埋头苦干意思相近;故选:B。

【解答】答案:(1)油然而生持之以恒(2)tiáo(3)淳(4)C(5)B点拨:汉字的音与形是密不可分的,大部分汉字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义不同,而且汉字中又存在着很多的多音字、形近字和形声字,不易区分。

因此,平时的学习中对字音与字形的辨析要到位,努力做到不误读,不误解,不误写。

2.(6分)用古诗原句填空。

①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2020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0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0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卷第一部分(22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6分)江南秋末冬初的天气仍是宜人的,无边的落木纷然而下,有些落寞,但天空依然高远,青山依旧凝绿,远非北方的一派萧索。

这江南的初冬如袅袅的佳人,穿上一件夹袄,显得更加雍(róng) ______起来。

苏东坡说过:“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这碧云天,黄叶地的景象,自然是秋兴华彩乐章的尾声,余韵未绝。

放眼苏州城乡内外,绿水白波,涟漪荡漾,丰盈不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片青色(cāng)______茫之中,天平山下的枫叶忽地燃起一片火焰,在秋风中猎猎飞(yáng)______,天平山看枫叶,古人有最富色彩的一则记载:“冒霜叶赤,颜色鲜明,夕阳在山,纵目一望,仿佛珊瑚灼海。

”真是个赏心悦目的季节,大自然在临近休憩的时候,再次给了人们一个惊喜。

枫叶与菊花,营构了地面、天空中绚丽明(jìng)______的色彩和拒霜耐寒的品格提醒。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雍(róng) _____ ②(cāng) ______茫③飞(yáng) ___ ④明(jìng)______(2)文中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山色不寒②绿意犹存③树头枝梢④仿佛五彩着色⑤层林尽染A.①⑤④③②B.①④②③⑤C.③④②⑤①D.③①④⑤②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8分)①万里赴戎机,__________________。

(《木兰诗》)②____________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颢《黄鹤楼》)③感时花溅泪,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_________》)④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⑤子在川上曰:“__________________,不舍昼夜。

江苏省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II)卷精编

江苏省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II)卷精编

江苏省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25分) (共7题;共25分)1. (3分)给划线字选择正确读音。

雪霑琼缀()。

A . zhànB . zhān2. (3分)(2017·杭州模拟) 下列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 蔬菜检测员将运用先进的设备进行检测,一旦发现残留农药超标,就将蔬菜就地消毁。

B . 具备工匠精神的人是内向收敛的,他们隔绝外界纷扰,凭借执着于专注从平凡中脱颖而出。

C . 解决一卡通的关键在于建立跨区域结算系统,有了结算系统,补贴问题可以通过统畴协商的方式来解决。

D . 南海自古本就是中国固有领土,对于所谓的南海仲裁结果,举国上下都是义奋填膺,斥其毫无效力可言。

3. (3分) (2019九下·湛江期中)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 . 香港少数人发起的“占中”非法集会让每一个爱国爱港的中国人都咬牙切齿。

(将“咬牙切齿”改为“义愤填膺”)B . 在努力建设法治社会的今天,无论是领导还是群众,毫无例外,都必须遵纪守法。

(删掉“毫无例外”)C . 推进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关键是改进农民科技知识水平,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

(在“关键是”后面加上“在于”)D . 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大战略,建设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已成为复兴襄阳的时代。

(将“时代”改为“重要举措”)4. (3分)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 阅读新闻,要注意它的六要素,更要注意它的结构五个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还要抓住它的特征:真实性、生动性、及时性。

B . 《“飞天”凌空》生动地描写了中国姑娘吕伟跳水夺冠的精彩画面。

C .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全面报道了首届诺贝尔奖的评议、获奖与颁奖情况,激发了人类尊重科学、献身科学的崇高精神。

D . 毛泽东的《消息二则》所报道的渡江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战争战略进攻阶段具有关键性的胜利。

江苏省部分地区2020年中考语文解析版试卷精选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

江苏省部分地区2020年中考语文解析版试卷精选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

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泰州(五)阅读苏沧桑的《酿泉》,完成18~21题。

(22分)①冬至后小寒前的一个清晨,明强带着我从楚门镇出发进山谷,沿山路盘旋而上。

那个小小的酿酒坊,就窝在山坳一棵巨大的香樟树下。

②做酒人在木蒸桶底部摊上一块白纱布,倒入浸好的糥米,盖上竹斗笠,打开一大早就开烧的锅炉,蒸汽从木蒸桶下汹涌而上,将糥米“炊”熟,黏度恰到好处。

炊饭,拉开了山里村冬酿的序幕。

③酿酒坊的老师傅伊海说,要雪白的糯米,一粒坏米都不要。

④酿酒坊的总管灵江点点头,对,雪白的糯米,宁可贵点。

⑤泉水在一道斜坡下面,一眼泉亘古不断,冬酿用的就是这眼泉。

⑥伊海、灵江、全于等七个做酒汉子,在热气蒸腾里默默配合着,最大的七十岁,最小的四十九岁。

灵江将铁锹斜插进糥米饭里,用力抬起,翻倒进大木桶里。

铁锹收回,在一旁的小水桶里蜻蜓点水般地浸一下,以免糥米太黏,接着又插进糥米饭里。

如此反复,使的是巧劲,从六点到十一点,一刻不停。

全于用小水桶舀起泉水,淋在糥米饭上,要五桶半冷水,然后舀起温水再淋四遍。

他个子高,拎起水桶看着挺省力,但喧嚣的蒸汽声里,还是能听见他气喘吁吁。

⑦米好水好,还要手艺好。

最要紧的是拌曲。

⑧永青伸出粗壮的手臂,将酒母撒到糯米饭上,然后一把一把将糥米饭搂近自己,用手掌连同手腕不停翻炒、抖洒,将结团的饭团揉松。

接着,他将糥米饭从缸底沿着缸身搭好,用竹刷子刷平,湿漉漉的糥米饭服服帖帖。

然后,他在缸底掏出一个小碗大的窝,轻轻盖上稻草盖子。

⑨月亮挂在大樟树上,小屋通往酿酒坊的斜坡上,走来酿酒坊唯一的守夜人,六十九岁的伊海。

他走进酿酒坊,蹲下身子,将耳朵贴紧发酵缸,一个缸一个缸地听,捕捉着每一个细微的声音——醪液的发酵声,是那种“节节声”,像初春小雨打在树叶上,很细很急。

如果缸料厚了,温度高了,“节节声”便变得波涛汹涌,他就赶紧打开稻草盖子,耙几下,把气排出去。

发酵期间的搅拌冷却,俗称“开耙”,是整个酿酒工艺中的关键。

一共二十几个缸,耙个把钟头,然后回小屋睡一会儿。

江苏省苏州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江苏省苏州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江苏省苏州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2020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21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3.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22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6分)江南秋末冬初的天气仍是宜人的,无边的落木纷然而下,有些落寞,但天空依然高远,青山依旧凝绿,远非北方的一派萧索。

这江南的初冬如袅袅的佳人,穿上一件夹袄,显得更加雍(róng) ______起来。

XXX说过:“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这碧云天,黄叶地的景象,自然是秋兴华彩乐章的尾声,余韵未绝。

放眼姑苏城乡内外,绿水白波,涟漪荡漾,丰盈不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片青色(cāng)______茫之中,天平山下的枫叶忽地燃起一片火焰,在秋风中猎猎飞(yáng)______,天平山看枫叶,古人有最富色彩的一则记录:“冒霜叶赤,颜色鲜明,夕阳在山,纵目一望,仿佛珊瑚灼海。

”真是个赏心悦目的季节,大自然在临近休憩的时候,再次给了人们一个惊喜。

枫叶与菊花,营构了地面、天空中绚丽明(jìng)______的色彩和拒霜耐寒的品格提醒。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雍(róng) ______②(cāng) ______茫③飞(yáng) ______④明(jìng)______(2)文中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山色不寒②绿意犹存③树头枝梢④仿佛五彩着色⑤层林尽染A.①⑤④③②B.①④②③⑤C.③④②⑤①D.③①④⑤②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响应的作家、篇名。

2020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2020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2020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卷第一部分(22分)1.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江南秋末冬初的天气仍是宜人的,无边的落木纷然而下,有些落寞,但天空依然高远,青山依旧凝绿,远非北方的一派萧索。

这江南的初冬如袅袅的佳人,穿上一件夹袄,显得更加雍(róng)起来。

苏东坡说过:“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这碧云天,黄叶地的景象,自然是秋兴华彩乐章的尾声,余韵未绝。

放眼苏州城乡内外,绿水白波,涟漪荡漾,丰盈不减;,,,,。

一片青色(cāng)茫之中,天平山下的枫叶忽地燃起一片火焰,在秋风中猎猎飞(yáng)。

天平山看枫叶,古人有最富色彩的一则记载:“冒霜叶赤,颜色鲜明,夕阳在山,纵目一望,仿佛珊瑚灼海。

”真是个赏心悦目的季节,大自然在临近休憩的时候,再次给了人们一个惊喜。

枫叶与菊花,营构了地面、天空中绚丽明(jìng)的色彩和拒霜耐寒的品格提醒。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雍(róng)________②(cāng)________茫③飞(yáng)________④明(jìng)________(2)文中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山色不寒②绿意犹存③树头枝梢④仿佛五彩着色⑤层林尽染A.①⑤④③②B.①④②③⑤C.③④②⑤①D.③①④⑤②2. 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万里赴戎机,________。

(《木兰诗》)(2)__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颢《黄鹤楼》)(3)感时花溅泪,________。

(杜甫《________》)(4)但愿人长久,__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5)子在川上曰:“________,不舍昼夜。

”(《论语》)(6)潭西南而望,________,明灭可见。

(________《小石潭记》)3. 名著阅读。

有位读者阅读《西游记》时,有感而发,写了下面一段对话:“大圣,此去欲何?”“踏南天,碎灵霄。

2020江苏13大市中考试卷语文

2020江苏13大市中考试卷语文

2020江苏13大市中考试卷语文第一部分:阅读理解(共两篇,每篇5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阅读下面的短文,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正确答案。

短文一今天是星期日,小明一大早就起床了。

他爸爸要带他去游泳,可是小明从来没有游过泳。

爸爸笑着说:“没关系,今天开始让你学会游泳!”他们来到了游泳池,小明戴上泳帽,踩着脚蹼,学着在水中划臂。

起初有点摇摇晃晃,但经过几次练习后,小明渐渐找到平衡了,他学得很快,很快就能在水中自如地游来游去。

1.今天是星期几? A. 星期一 B. 星期日 C. 星期六 D. 星期五2.小明之前游泳的经验是? A. 有经验 B. 从来没游过 C. 只学习过一点 D.经常游泳3.小明水池的方向是? A. 踩着泳鞋 B. 匆忙 C. 游泳 D. 急忙4.小明一开始游泳的时候是怎样的? A. 很轻松 B. 有点不稳 C. 很自如 D.很难5.小明通过什么找到了平衡? A. 几次的练习 B. 爸爸的教导 C. 熟练动作D. 好心态短文二天空起风了,吹得树叶簌簌作响,院子里的一只小猫蜷缩在一株树下,把身体缩成一团,小猫双眼紧闭,宝宝般的睡着了。

小猫长长的尾巴被挡在身体外边,随风飘荡,像一条船的飘带。

站在远处,等待别的活动开始,大树不融在树叶的舞动中,安静地站着,端庄,顶着冷风,好像在它的眼前发生了很多故事一样。

6.树叶树下是什么? A. 小狗 B. 小猫 C. 小鼠 D. 小鸟7.小猫在睡觉的时候紧闭着什么? A. 手 B. 嘴 C. 眼睛 D. 脚8.身体缩成一团是什么样? A. 有小猫感 B. 舒服的 C. 紧紧围着自己 D.陌生的9.大树在风中的状态是什么? A. 身体向前倾斜 B. 跳跃着 C. 律动 D. 站着不动10.大树给你什么感觉? A. 顽固 B. 不认真对待风 C. 安静含蓄 D. 目瞪口呆第二部分:作文(满分30分)请根据下面提示,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一次你和同学做义工的见闻。

江苏省部分地区2020年中考语文解析版试卷精选汇编:基础知识专题

江苏省部分地区2020年中考语文解析版试卷精选汇编:基础知识专题

基础知识专题泰州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里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zī源。

我国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结jīng,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

保护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联结民族情感niǚ dài、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拼音写汉字的能力。

【解答】答案:资晶纽带【点评】汉字的音与形是密不可分的,大部分汉字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义不同,但汉字中又存在着很多的多音字、形近字和形声字,不易区分。

因此,平时学习中对字音与字形辨析要到位,努力做到不误读,不误解,不误写。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A.傅雷给儿子提出的建议涉及很多方面,如生活细节、人际交往、读书求学、感情处理等。

B.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告别亲人,背负希望,奔赴疫区,被称为“最美逆行者”。

C.你是喜欢毛宗岗对《三国演义》的评点?还是喜欢脂砚斋对《红楼梦》的评点?D.《秋天的怀念》选自《史铁生散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分析】本题考查标点使用正误的判断能力。

【解答】ABD.正确;C.有误,选择疑问句只在句末用问号,所以此句第一个问号应改为逗号。

故选:C。

3. 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我.倒很想知道,他们..的衣料究竟织得怎样了。

解说:本句中加点的词都是代词。

B.报纸杂志雄伟壮丽表扬与鼓励解说:这三个短语都是并列短语。

C.富有创造力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解说:本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

D.这是一件珍贵的妈妈从北京买来的礼物。

解说:本句没有语病。

【分析】本题考查语法知识的掌握。

题目涉及到词性、短语类型、成语、病句等多个知识点,根据平时的掌握仔细分析、判断。

【解答】ABC.正确;D.有误,此句有语病,语序不当,应为“这是一件妈妈从北京买来的珍贵的礼物”。

2024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汇编:字音字形

2024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汇编:字音字形

1 字音字形(2024年广东省中考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大多会充分地流露出作者的情感。

有的像chì rè耀眼的阳光,有的像奔腾________的大海,有的像旋律优美的赞歌。

当然也有与此________的,那就是比较含蓄地表达情感。

这种方式似乎并不强劲猛烈,但蕴含着丰富的yán wài zhī yì,可以让读者更深切地感受到情感的qū zhé回旋,领悟到更多的________。

无论作者采取哪种表达情感,情感本身必须真实诚挚。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chì rè( ) (2)yán wài zhī yì( ) (3)qū zhé( )答案:2.炽热言外之意曲折 3.B 4.C【解析】2.本题考查读拼音写汉字。

炽热(chì rè):极热,温度极高,(情绪等)热烈,烧热;言外之意(yán wài zhī yì):指有这个意思,但没有在话里明说出来;曲折(qū zhé):弯曲,情节复杂、多变化。

2 字音字形、词语辨析(2024年贵州省中考题)一、书写水平(5分)请使用楷体字答题,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此项根据作文的书写水平计分。

(5分)二、基础积累(共4道小题,20分)岁月铸就荣光,时间见证不凡。

zhuī①溯历史,长征的画卷在奋进中舒展,红军像一条奋飞的红飘带,辗转于贵州。

贵州青年踊跃参军,从四渡赤水到强渡乌江,再到乌蒙山大迂回……一路chí②骋,浴血奋战,视死如归。

那些可歌可泣的事迹,彰显了贵州高贵而刚劲的风骨!而今,时代的华章在砥砺中续篇,从西部大开发到脱贫攻坚,再到乡村振兴……贵州大地捷报频传。

贵州儿女kè shǒu③初心,拼搏奋斗,迈着稳健的步伐,以昂扬的姿态传递出摧枯拉朽的力量。

2024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汇编——字音字形及答案

2024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汇编——字音字形及答案

2024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汇编——字音字形及答案说明:本试题汇编来源于2024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每8个阅读编为一组,是为一套,有答案。

每一套题目序号都是从“1”开始,便于对照答案。

答案附在每一套的后面,以减少翻检查找之苦。

每一套均可成卷。

由于字词大多是语境型填空,鉴于字音字形与原文关联不大,可独自成题,部分原短文适当省略或重新编辑。

第一套中考字音字形试题汇编答案【一】(2024年·安徽卷)(16分)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zhē()掩召.()唤散.()去shǔ()光【二】(2024年·北京卷)位于天安门西南800米处的北京坊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的典型..。

它的整体设计延续原有建筑风格,保留了中式建筑的神韵和精髓..,又融入了当代建筑美学的相关元素。

北京坊“一主街、三广场、多胡同”的布局,旨在恢复历史建筑风貌,保存社区原驻民...的文化生态,打造沉浸式...体验的商业街区。

北京坊既是北京核心地带文化生活的缩影,也是独具特色的“·中··国·式生活体验区”。

2.小组成员请你确认文段中加点词语是否有错字。

你根据词义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A.因为表达的是“有代表性的事物或事件”的意思,所以“典型”一词中有错字。

B.因为表达的是“最重要的、最好的部分”的意思,所以“精髓”一词中有错字。

C.因为表达的是“世代居于此地的人”的意思,所以“原驻民”一词中有错字。

D.因为表达的是“深入到某种氛围之中”的意思,所以“沉浸式”一词中有错字。

【三】(2024年·福建卷)3.根据拼音,依次写出①②③处相应的汉字(正楷字或行楷字)。

(3分)科技创新是生产力,文化创意也是生产力。

尤其是进入信息时代之后,人们的文化需求越来越复杂多元。

而文化创意几乎可以改变一切,可以(),“文化+”也就()了。

当然,文化是需要用创意的方式①(zuò)加法的,与科技创新有着不尽相同的规律和要求。

江苏省2020版中考语文试卷(I)卷精编

江苏省2020版中考语文试卷(I)卷精编

江苏省2020版中考语文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 (共12题;共34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 卑劣(liè)诬蔑(miè)蛮横(héng)B . 反诘(jié)舐干(shì)木乃伊(yī)C . 趋势(qū)抉择(jué)丰硕(shuò)D . 严峻(jùn)萦绕(yíng)湛蓝(zhàn)2. (2分)下列词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A . 眩目勋章精至生气蓬勃B . 炫耀飘缈妥当大声疾呼C . 气概寂寞呈报眉开眼笑D . 绵延烦躁荒凉通霄达旦3. (2分)对下列句子中的画线词语意思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 . 见群众不宣传,不鼓动,不演说,不调查,不询问,不关心其痛痒,漠然置之,忘记了自己是一个共产党员。

(疾病)B . 懒惰者,永远不会在事业上有所建树。

(建立功绩,做出贡献)C . (太阳花)便贪婪地享受阳光,尽情地开去。

(不知满足)D . 我们利用这种方法来考虑问题,是不无裨益的。

(并非没有益处)4. (2分)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所有陆地________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的生活。

在过去的9年里,科学家们________对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一个新观点争论不休。

如果你把温度升得足够高,就________使这种变化加快。

似乎可以肯定地说,斯石英也________出现在压力极高的地壳深处。

A . 似乎常常可肯定B . 似乎一直可应该C . 几乎常常可能应该D . 几乎一直可能肯定5. (2分) (2018八上·腾冲期末)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学校开展了学雷锋的高潮。

B . 现在勤奋求知、苦练自学能力,是同学们将来能否大有作为的关键所在。

2020年江苏省中考语文试卷

2020年江苏省中考语文试卷

2020年江苏省中考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积累与运用(30分)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里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zī源。

我国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结jīng,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

保护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联结民族情感niǚ dài、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A.傅雷给儿子提出的建议涉及很多方面,如生活细节、人际交往、读书求学、感情处理等。

B.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告别亲人,背负希望,奔赴疫区,被称为“最美逆行者”。

C.你是喜欢毛宗岗对《三国演义》的评点?还是喜欢脂砚斋对《红楼梦》的评点?D.《秋天的怀念》选自《史铁生散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3. 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我.倒很想知道,他们..的衣料究竟织得怎样了。

解说:本句中加点的词都是代词。

B.报纸杂志雄伟壮丽表扬与鼓励解说:这三个短语都是并列短语。

C.富有创造力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解说:本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

D.这是一件珍贵的妈妈从北京买来的礼物。

解说:本句没有语病。

4.根据提示填写课文原句。

(8分)(1)春天像小姑娘,____________________,笑着,走着。

(朱自清《春》)(2)我想那缥缈的空中,____________________。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3)____________________,星河欲转千帆舞。

(李清照《渔家傲》)(3)____________________,两鬓苍苍十指黑。

(白居易《卖炭翁》)(5)先贤情怀,光彩熠熠。

我们钦佩诸葛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师表》)临危受命的责任担当;我们敬仰文天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舍生取义的民族气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汉字集形体、声音和辞义于一体,是表达和交流的重要工具,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辉煌的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这一宝藏,我们责无旁贷。

D.连云港具有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围绕“高质发展、后发先至”三年行动计划,我市正在坚定不移地走特色发展、绿色发展、创新发展、协调发展之路。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7分)
在这个通讯技术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微信代替了书信。

那些曾经的慢时光墨迹慢慢蜕去了。

从前那种品一杯香mí
ng( )读一封信的时光已经成为一种奢侈。

中央电视台《信中国》节目,选取近百年来共产党员的书信,通过读信以及讲述书信背后的故事,传递出书信的精神力量。

书信,似春风带给我们温暖;书信,似甘lín( )滋润我们心
田;。

亲爱的同学,闲遐的时候,给你的亲人、师长或朋友写封信吧!
①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2分)
香míng( ) 甘lín( )
②画波浪线的句子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2
分)
4.(20xx年中考·江苏宿迁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9分)
告别是一种心情,告别也是一种决定。

雨季是对干旱的告别,彩虹是对风雨的告别,
A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这是陆游与唐婉之间痛彻心fi 的告别。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xiè,我的双手考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这是杨烽先生 B (大义凛然/平静超然)和这个世界的告别。

在这期节目当中,让我记忆深刻的是作家曹文轩,他向我们娓娓而谈讲述了与父亲的告别,这也让我们仿佛明白了一个道理:世间所有的文字,千百年米都在做着同一篇文章——生离死别。

告别是结束也是开始,是苦痛也是希望。

面对告别,最好的态度就是好好告别!
(选自《朗读者》,人民文学出版社20xx年版,有删改)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依次填写)。

(3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