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 第九章 教学(下)

合集下载

王道俊、郭文安版《教育学》笔记整理电子教案

王道俊、郭文安版《教育学》笔记整理电子教案

王道俊、郭文安版《教育学》笔记整理第一章教育的概念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产生于社会生活的需要,而归根到底产生于生产劳动。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的社会职能,就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促进新生一代的成长。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是否有目的地培养人是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区别。

在不同时代不同的人那里,对人的生存与发展的认识与取向有不同的理解与选择,因而对教育业也有不同的目的和不同设想与实施。

教育与的发展同人类追求解放的步伐基本上是一致的。

教育概念的定义: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系统。

教育的历史发展各阶段的特点:一.古代教育1. 原始的教育主要是在社会生产和生活的过程中进行的2. 古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3. 教育阶级性的出现并不断强化4. 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二.现代教育1.学校教育逐步普及2.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3.教育的生产性不断增强4.教育制度逐步完善三.未来教育第二章教育与人的发展人发展的规律性:顺序性,不平衡性,阶段性,个别差异性,整体性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及其作用:一.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1.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2.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及年龄特征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4.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二.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1.环境是人的发展的外部条件2.环境的给定性与主体的选择性3.环境对人发展的作用离不开人对环境的能动活动三.个体的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1.个体的能动性是在人的活动中产生和表现出来的2.个体是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内在动力3.个体的能动性影响人的自我设计和自我奋斗教育对人发展的主导作用: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2.教育主要通过文化知识的传递来培养人3.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第三章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的社会制约性: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以及教育发展的规模与速度,无一不受到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政治制度与科学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就是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教育学原理课件第九章-教师与学生

教育学原理课件第九章-教师与学生
• 学生条件权:包括教育条件建设请求权、教育条件利用权和获得教育资助权 • 学生成功权:包括获得公正评价权和学业学位证书获得权。
三、学生的权利与义务
2. 平等权
• 公民应该获得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和过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 一是改善教育条件不佳学校的办学条件,包括办学设施、师资力
量和学校管理。 • 二是教育质量的公平。 • 三是教育过程中的平等。
第二天上午,王老师找班干部谈话,分析得失,统一认识。下午,班会上劳动委员和 值日生分别反省了自己的过错,其他班委成员、同学们也纷纷上台发言,承认以前没有很 好配合,剖析各自存在的问题,表示不会让“扫地风波”重演。之后,王老师指出了劳动委 员和值日生的不足,并对他们今后的工作提出了严格要求。班会后,王老师单独找劳动委 员和值日生谈心,肯定了他们对班级所做的努力。
3. 人身安全与隐私权 4. 申诉权
三、学生的权利与义务
(二)学生的义务
学生作为公民,必须履行公民的义务, 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作为学习者,必须 遵守学生的行为规范,遵守学校的管理制 度,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四、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一)学生是教育的对象 •(二)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
思考题
二、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一)教师的权利
• 教育教学权、 • 科学研究权、 • 指导评定权、 • 批评教育权、 • 获得报酬权、 • 参与管理权、 • 进修学习权。
二、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二)教师的义务
• 遵守国家法律的义务、 • 弘扬高尚师德的义务、 • 完成教育教学工作的义务、 • 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的义务、 • 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义务、 • 维护学生合法权益的义务、 • 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的义务。

教育学第九章

教育学第九章

第一节教育测量当前位置:第九章教育测量与评价>>> 第一节教育测量一、教育测量的概念教育测量学的创始人之一、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E • Thorndike 1874 —1949)指出:凡是存在的东西都有数量,凡有数量的东西都可以测量。

”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也是社会上客观存在的一种事物,它也是有数量的。

既然教育是有数量的,那么,对它也是可以进行测量的,这种测量就是教育测量(Educational Measurement )。

考试与测验是教育测量的工具。

这里所谓的考试,是指教师凭自己的经验进行命题和评分的这样一种测试,也就是传统概念上的考试,或称为旧式考试,而测验则是指经过比较细致的科学分析来编制试题、按严格的程序进行的这样一种测试。

测量对象即被测量的事物、测量方法与测量工具、测量单位就构成了教育测量的三个要素。

通过测量,可以实现对被测量的事物的数量化描述,即得到量值。

量值是出现在一个有参照点和单位的连续体上的,这个连续体称为量表。

根据量表本身的属性在本质上的不同,它可以分为五大类:1、名义量表。

又称为分类量表,即用分类的方法,对被测事物进行定性的描述。

2、位次量表。

是用反映事物的相对顺序关系的数值来表示的一种量表。

这种量表中的数值,是不能进行加减运算的,但可以用于作次序的统计。

3、间距量表。

以确定的单位间的距离来描述被测量的事物,但变量不具有零点的量表称为间距量表,用这种量表表示的数值,可以互相作加减运算,但不能表示倍数关系,因此,不能作乘除运算。

4、比率量表。

是具有等距、等质性且具有零点的量表,用这种量表表示的数值,不仅可以作加减运算,还可以作乘除运算。

5、模糊量表。

用来描述模糊关系的量表称为模糊量表在教育测量中用得最多的还是这种模糊量表。

这几种量表之间还是有一定的关系的,这种关系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第一、各种量表之间以一定的依存性互相联系着。

第二、随着人们对于教育活动中各种事物及其属性的认识的深化和教育测量手段的发展,对同一事物属性的描述,就可以由只能使用低水平的量表进而发展到可以使用高水平的二、教育测量的类型与功能(一)教育测量的类型1、根据测验的目标分为学生成就测验、智力测验、能力倾向测验、人格测验(1)学业成就测验。

自学考试备考复习资料:教育学《第九章 教学(下)》知识点重点考点归纳整理汇总

自学考试备考复习资料:教育学《第九章 教学(下)》知识点重点考点归纳整理汇总

第九章教学(下)第六节教学组织形式一、教学组织形式的概述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一)个别教学制(即因材施教)个别教学制的优点:教师能够根据每位学生的特点包括天赋、特长、接受能力和努力程度而因材施教,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充分地发展每个学生的潜能、特长和个性。

个别教学制的缺点:不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和个人的社会化(二)班级上课制班级上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

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称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机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分别学习所设置的各门课程。

中国采用班级上课京师同文馆班级上课注重集体化、社会化、同步化、标准化班级上课制优点:可以对学生集体教学班级上课制缺点:没有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个别指导,不里约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特长。

(三)道尔顿制诞生于道尔顿中学道尔顿制,教师不在上课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制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是才请教师辅导。

(四)分组教学制1.能力分组(尖刀班与普通班)利:因材施教弊:区别对待,学生定位不清2.作业分组(同班分方向)(五)特朗普制即大班上课(公共课),小班研究(专业课),个别教学。

二、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与辅导组织形式(一)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为什么班级上课制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1.形成了一套严格制度2.以课为单位进行教学,比较科学。

3.便于系统地传授各科的系统科学知识4.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5.能促进学生的社会化与个性化课的类型和结构(1)课的类型,即课的分类。

按教学任务可分为:1.新授课、巩固课、技能课、检查课2.单一课和综合课按教学方法可分为:讲授课、演示课、练习课、实验课、复习课(2)课的结构新授课技能课复习课综合课:1.组织教学2.检查与复习3.提出教学目的并讲授新课4.巩固新课5.布置作业(二)教学的辅助组织形式1.作业又称课外作业或家庭作业2.参观参观一般分为三种:准备性参观、并行性参观、总结性参观3.讲座4.辅导教师给予引导、其实、咨询和指点三、教学工作的基本关节(一)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1.学期教学计划2.课题计划3.课时计划备好课,必须做好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考虑教法。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10.第九章教学(下)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10.第九章教学(下)

第八章教学(下)本章重点1、什么是讲授法?2、合理使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3、合理使用讨论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4、什么是发现学习法?5、什么是非指导性教学法?6、什么是范例教学法?7、如何理解并运用二战后世界教育改革运动后出现的新教学方法?8、上好一堂课的基本要求是什么?9、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主要任务及CAI的意义是什么?10、教学工作实施的一般过程与要求有哪些?11、上好一堂课的基本要求是第五节教学方法一、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1、讲授法〔P.287〕(1)含义(名解,2002.4)*(2)最古老、最广泛、最普遍的一种教学方法(单选)(3)具体可分为3种方式:讲述、讲解、讲读(多选)(4)优缺点:(单、多选)(5)基本要求:内容正确、条理重点、语言艺术、配合使用。

(简答,2003.4)*2、谈话法〔p288〕(1)含义(单选)(2)基本要求:做好准备、面向全体、及时总结(单、多选)第五节教学方法一、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3、讨论法〔p288-289〕(1)含义(单选)(2)基本要求:选好论题、肯定意见、善于引导(简答,2004.1)*4、实验法〔p289-290〕(1)含义(单选)(2)基本要求:准备充分、及时指导、帮助总结(多选)5、实习作业法〔p290〕(1)含义(单选)(2)基本要求:明确要求、恰当方式、事后检查(多选)第五节教学方法一、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6、练习法〔p290-291〕(1)含义(单选)(2)基本要求:明确目的、指导方法、合理排步、科学掌量、及时反馈、方式多样(多选)7、参观法〔p291-292〕(1)含义(单选)(2)分类:准备性、并行性、总结性〔p291〕(多选)(3)基本要求:做好准备、指导进程、总结收获(多选)第五节教学方法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发展1、发现学习法〔p292〕•布鲁纳(单选)•含义:(名解2005.4,单选)*这是美国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布鲁纳提出的教学方法。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判断题分章节汇总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判断题分章节汇总

教育学判断题第一章教育的产生与发展1.一个6岁的孩子偶然地碰到了电线,被电伤,但他也因此获得电的有关知识,这种过程是一种“教育”。

2.严格的说,“抚养”、“养育”行为也能称其为“教育”。

()3.从本质上讲,机械的灌输也是一种“教育”。

()4.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学”与今天的“学习”的含义等同。

()5.社会主义的教育也是具有阶级性的。

()6.教育不仅成为改变人们的精神生活的重要力量,而且也可以成为改变人们的物质生活的一种重要力量,这是教育的生产性的重要表现。

()第二章学校1.现代学制产生于美国。

()2.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现代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这就是《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

()3.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公益性并不体现在私立学校中。

()4.沟通在管理活动中应占有中心地位。

管理系统中的层级越高,管理工作中沟通所占的比例就越大。

()5.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等课程标准文件,从本质上说应是一种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因此全国课程标准必须统一。

()6.精神文化是指学校中的规范所构成的一种文化,学校规范是针对学校成员的,不同的规范体现了不同的价值和态度,因而构成不同的文化。

()7.马克斯-韦伯是古典组织理论的代表人之一。

()8.正式沟通是指按照学校机构设置的渠道所进行的信息传递。

()9.学校绩效的评价模式有多种,其中的目标评价模式认为绩效应以较少的资源投入培养数量较多、质量较好的人才为标志,这种模式注重效率。

()10.学校绩效的评估方式按照性质分类可以分为绝对标准评估和相对标准评估。

()11.中小学的学籍管理包括成绩评定、升级和毕业等项内容。

()12.中小学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思想品德教育管理、教务行政管理、教学工作管理和总务工作管理。

()13.定量评估,是对工作绩效所进行的质的鉴定,从总体上给予评价。

一般常用于职称评审、职务任命、宣传表彰等管理领域。

()14.系统权变理论形成于20世纪30-60年代。

幼儿教育学第九章

幼儿教育学第九章

• • • • • • • • • • • •
二、幼儿园的娱乐活动 什么是幼儿园娱乐活动 (一)幼儿园娱乐活动的教育作用 (二)幼儿园娱乐活动的组织 1、全园性的娱乐活动 2、班级的娱乐活动 三、其他集体性的娱乐活动 (一)迎新活动 (二)毕业欢送活动 (三)生日聚会 (四)亲子活动 (五)郊游
• 作 业 • 简答: • 1、什么是幼儿园的节日活动? • 2、组织幼儿园节日活动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 3、什么是幼儿园的娱乐活动?
• (四)劳动形式多样化,有趣味性 • (五)重视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和卫生
• 作 业 • 一、填空 • 1、幼儿劳动具有 和 的特点。 • 2、幼儿劳动的内容有自我服务劳动、 的 • 劳动、种植饲养和 劳动等四个方面。 • 3、为集体服务的劳动有集体劳动、 劳 动、个别委托劳动和 劳动几种形式。 • 4、手工劳动包括 和其他手工劳动。 • 5、组织幼儿劳动的目的是为了 和促进幼 儿的 。 • 6、组织幼儿劳动应坚持 、保持幼儿劳动 的 和 。
• 二、简答 • 1、幼儿劳动有什么教育作用?
• 2、组织幼儿劳动应注意什么问题?
• • • • • • • • • •
第三节 幼儿园的节日及娱乐活动 一、幼儿园的节日活动 1、什么是幼儿园的节日活动 2、幼儿园的节日活动有哪些 (一)幼儿园节日活动的教育作用 1、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 2、有利于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有利于增强民族自尊心 4、有利于扩大幼儿眼界,促进社会性发展 5、有利于培养集体主义情感和美感
第九章 幼儿园的日常生 活、劳动和节日娱乐活动
第一节 日常生活
• 一、识记 • 日常生活活动的概念与内容;
• 二、领会 • 组织指导日常生活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 • • • • • • • • •

教育学-第九章-教学(下)

教育学-第九章-教学(下)

第九章教学(下)一、单项选择题((有时每题2 分,共40 分;大部分年份每小题1 分,共20 分)1.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 D )。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B.综合课程理论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2.把两个及其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进行,在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D )。

A.分层教学B.合作学习C.小班教学D.复式教学3.最早在教学理论上提出班级授课制思想的是(B )。

A.泰勒B.夸美纽斯C.裴斯塔洛齐D.凯洛夫4.保加利亚医学博士格洛扎洛夫在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创立了一种利用联想、暗示、情境、音乐等方式强化教学效果的方法,称之为(C )。

A.信号图式法B.探究—发现法C.暗示教学法D.五段教学法5.最古老也是应用最广最普遍的教学方法是( C )。

A.讨论法B.谈话法C.讲授法D.实践法6.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B )。

A.备课B.上课C.布置批改作业D.成绩考评7.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不重视技术,只重视态度,主要是移情性理解,无条件尊重和真诚。

这是( A )教学方法的做法。

A.非指导教学法B.探究—研讨法C.暗示教学法D.范例教学法8.在教学方法改革过程中,布鲁纳提出了(A )。

A.发现学习教学法B.探究—研讨法C.纲要信号图教学法D.暗示教学法9.教师广泛利用环境信息,上课如同游戏、表演,使理智与感情统一,尤其是发掘大脑无意识领域的潜能。

这是(C )教学方法的做法。

A.发现法B.探究—研讨法C.暗示教学法D.范例教学法10.纲要信号图式教学法的突出作用在于( D )。

A.简明扼要地表现知识B.直观性很强C.提高了教学效率D.使教学有效地贯彻了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11.教师提出课题和一定材料,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活动,最后得出学习结果的方法即(B )。

教育学(第九章)PPT课件

教育学(第九章)PPT课件
2、依据: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国家的 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民族文化与道德 传统;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 律与心理特征
3、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的总要求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爱国主 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科学世界观 和人生观;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 文明习惯养成;中国的历史与现实国情; 民主法制
十一、德育模式
德育实施过程中道德与德育理论、德育 内容、德育手段、德育方法、德育途径 等的组合方式。
当代最具影响的德育模式:认知模式 (知)、体谅模式(情)、社会模仿模 式(行)。
道德判断力-道德敏感性-道德实践力?
认知模式
【瑞士】皮亚杰:理论建构 【美】科尔伯格:实践操作的德育模式 关注重心:道德判断力的发展阶段和顺
问:这个丈夫该这么做吗?为什么?ຫໍສະໝຸດ 道德发展的三个水平、六个阶段
这种方法是科尔伯格研究人的道德判断 发展的重要手段,并在研究中发现人的 道德判断存在着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 分为一系列不同的阶段。
科尔伯格认为,人的道德判断可分为三 种水平,每种水平各有两个阶段,共六 个阶段。道德两难问题.doc
水平一:前习俗水平。逻辑推理局限于具 体直觉,在具体经验和观察中进行学习。
教育者:组织者、领导者、社会代表者;主导 作用
受教育者:对象;主体性 德育内容: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 德育方法:活动方式(手段、方法)的总和
4、德育过程的矛盾
教育者-受教育者 教育者-德育内容、方法 受教育者-德育内容、方法 受教育者自身思想品德内部诸要素之间 基本矛盾: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
七、德育过程
1、概念:施教传道+受教修养;个体社 会化+社会规范个体化(内化)
2、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 德育过程是从教育者的角度而言的; 品德形成过程是从受教育者的角度而言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大纲讲义第9章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大纲讲义第9章

(2)课题(单元)计划。订好学年或学期教学进度计划后,教师还要对教材中的一章、一课或一个较大的单元,进行全盘考虑,并在此基础上,写出课题(单元)计划。内容包括:课题名称、本课题教学目的、任务、课时划分及各课时的主要内容,本课题各课的类型和整体方法结构,以及本课题知识的巩固、运用和检查的具体安排等。这个计划一般都要考虑,但不一定非要写出来,可体现在课时计划中。
(二)上课——教育过程的中心环节
上课是教师从事课堂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它直接关系到教育的成败,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上教师要上好一堂课,必须做到以下几点,这也是评课的一般标准:1、目的明确,重点突出;2、内容正确,掌握熟练;3、方法恰当,启发思维;4、语言清晰,教态自如;5、教书育人,调动全体;6、结构合理,组织得好。上课的基本操作程序:组织教学、检查复习、教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
掌握课的类型和结构对教学有重要意义,能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掌握课的结构有助于掌握每一种课的性能与操作过程,以便发挥各种课在教学中的作用。
2. 教学的辅助组织形式
教学有哪些辅助形式?它与上课有何关系?
教学的辅助形式有:作业、参观、讲座、辅导等。教学辅助形式以巩固、加深和补充课堂教学的知识,弥补上课在照顾学生个别差异、进行因材放施教方面之不足。
(一)备课——课堂教学的准备和先决条件
备课是对教学工作的策划,是整个教学工作的第一环,它是课堂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教师备课的具体工作如下:
1、备教学内容
备教学内容就是研究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钻研教材、阅读有关参考资料等。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它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并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研究课程标准就要理解课程标准的精髓,领会课程标准的内涵与理念。钻研教材就是要掌握教学的基本内容。掌握教材一般可分三个水平:“懂、透、化”。懂,就是要对教材上的每一知识点甚至包括插图、表格、注释、附录等都要弄清楚明白;透,就是要透彻地掌握教材的全部内容,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组织结构、重难点和关键,做到上下贯通、前后贯通、熟悉于心;化,就是要将教师的知识、智慧、思想、情感与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融为一体,而且运用自如。

教育学原理,讲义第九章

教育学原理,讲义第九章

第九章学校、家庭与社会1.家庭教育的意义、特点和基本要求2.社会教育的意义、主要途径和形式。

3.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三者结合。

第一节家庭教育一、家庭教育的意义(领会)★★儿童出生后的第一所学校可以说是家庭,第一任教师是自己的父母。

父母在养育子女的过程中,实际上也对孩子进行着启蒙教育,例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掌握一定的知识经验,形成初步的伦理道德观念等等。

儿童稍稍长大之后,便主动地通过观察家长去间接地了解社会,认识生活。

家长的言谈举止时时鲜刻影响着子女,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家庭对子女的教育大致上可以归纳为两类:一是直接的教育。

家长根据一定社会生活的准则及自己相应的理解,对子女的行为和活动提出要求,给予指导,做出评价,使孩子明辨是非,懂得好坏,知道应当怎样和不应当怎样。

二是间接的教育。

子女在家庭具体的气氛中、尤其是父母的榜样作用影响下,进行有意或无意的学习或模仿。

大量研究显示,这种间接教育对个人成长的作用,是十分深刻和长久的。

从时间上看,家庭教育是开始最早持续最长的。

从空间上看,家庭教育影响的范围和深度往往也是其他教育所达不到的。

血缘关系和经济联系,使家庭成为儿童和青少年最直接、最亲切、最可信赖的教育力量。

孩子身体的发育、智慧的萌芽、能力的强弱、行为的好坏厖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教育的质量。

儿童的早期教育的质量,对于他们一生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作用,而早期教育能否进行和是否科学,主要取决于家长。

到了青少年期,学习、交友、升学、就业等问题,也特别需要家长的指导和帮助。

许多统计数字表明,在有违法犯罪行为的青少年中,相当大的比例是和家庭的缺陷与家庭教育的不当有关。

总之,家庭教育对个人的成长和社会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就个人成长而言,正确的家庭教育,可以为学校教育提供良好的基础,可以补充学校教育由于种种原因而导致的不足,可以影响和调整学校教育的效果。

就社会发展而言,青少年是国家和社会的未来,他们的身心健康关系整个民族的命运,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科学文化水平,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条件。

教育学原理,讲义 第九章

教育学原理,讲义 第九章

教育原理(课程代码: 00405)第九章教育方法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教育方法的指导思想第二节教育方法第三节德育方法第一节教育方法的指导思想一、启发式与注入式(一)启发式1.基本含义启发式是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的一种教育指导思想。

2.主要思想第一,在教师观上,教师更多的是一位“引”师,引导学生去思考。

第二,在学生观上,学生是有待唤醒的独立个体。

第三,在教学效果上,居发式能够促进学习者的自我成长能力。

(二)注入式1.基本含义注入式就是教育过程中以教师讲解为主,向学生传递所要学习的内容,学生以听讲、记忆为主,“注入”是形象的比喻,比喻教师给学生传递知识就像一个注入容器的过程,学生是一个被接受的容器。

2.主要思想第一,在教师观上,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中心。

第二,在学生观上,把学生当作教学对象和教学活动的客体。

第三,在教学目的和效果上,注入式方法没有协调处理好教育活动中主体和客体、教和学等关系,没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教学活动变成单向的灌输,在某种意义上,算不得真正完成了教育过程。

二、接受式与发现式(一)接受式1.基本含义接受式教学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要以接受教师所传递的知识为主,以理解、掌握等思维活动为主。

接受学习理论最大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现代认知心理学代表人物奥苏贝尔。

2.主要思想第一,教师观上,教师既是讲授者,又是辅助者。

第二,学生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过程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第三,教学目的和效果上,接受学习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形成学生的良好认知结构,更好地促进学习迁移。

(二)发现式1.基本含义发现式教学指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学生自身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来获得知识。

发现式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杜威和布鲁纳,发现式教育方法由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中提出。

2.主要思想第一,学生观上,学生是一个主动发现的人,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

教育原理第九章

教育原理第九章

教育学复习笔记(第九章)第九章德育一、考试内容德育的概念;德育的组成部分;德育的功能;德育的任务;德育内容的层次;德育过程与品德发展过程的联系与区别;德育过程是教师教导下学生的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是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矛盾的积极转化过程、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德育原则的概念;我国中小学几个主要德育原则的概念及其贯彻要求;德育途径的概念;德育方法的概念;我国中小学几个主要的德育方法的概念及其运用的要求。

二、考核要求1.识记:(1)德育的概念;(2)德育原则的概念:(3)德育途径的概念;(4)德育方法的概念。

2.理解:(1)德育的组成部分;(2)德育的功能;(3)德育的任务;(4)德育内容的层次;(5)德育过程与品德发展过程的联系与区别;(6)德育过程是教师教导下学生的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是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矛盾的积极转化过程、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

3.应用:(1)运用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原则分析德育的实际问题;(2)运用中小学德育常用方法的要求。

知识点讲解一、德育概述1.德育的概念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

简而言之.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

教育学范畴的德育与伦理学蔼畴的道德教育有联系,前者要反映后者的要求。

但两者也有区别。

伦理学上的德育侧重人的行为规范和风尚,培养人们一定的道德品质。

教育学上的德育,则是相对于智育和美育来划分的,它的范围包括培养学生一定的思想品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

因此,道德教育的概念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道德教育,是指伦理学上的,即道德品质教育;广义的道德教育,则是指教育学上的德育,道德品质教育只是它的一个组成部分。

德育与智育不同,它有自己的特点。

智育主要引导学生认识世界,掌握知识、发展认识能力,致力于分清真假,解决科学真理观问题。

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

使学校领导深入第一线
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
评教的要求
评教应遵循客观性、发展性、指导性、计划性
1.着重分析教师的教学质量
2.根据学生的成绩来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
3.注意教学的系统性与完整性
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
教学发展的几种水平 。是诊断与评价教学 的一个依据
记忆水平
教师老师照本宣科
学生死记硬背 原因:教师业务水平太低
验,进而使客观性测验标准化,成为可信的教育测量。
八年研究
•19世纪末起 1904年 桑代克 《心理与社会测量》 介绍了心理统计方法和编制测量的基本原理;宣称“一 科举制 •时间:隋炀帝大业二年 切存在物都是数量的存在,而数量存在是可以测量的”
改进主观性考试
不足:不能准确测定学生全部能力 教育考评制度 更难测量学生的态度,兴趣等品质 •建立时间:西周
•通过分科考试选举人才 •缺点:试题数量少、覆盖面窄,没有客观评 分标准,评分易受阅卷者主观因素影响
•那时学校就规定了对教育、教学进行考核、评价的内容 和标准,是世界上最早的教学评价
八年研究
艾金领导 七所大学、三十多所中学 从1933年开始,试验了8年 不能只测量学生的某些能力和特征,而应根据教育目标评价学生发展成长的进程 和水平,并认为评价对实验的成功起了重大的作用。 现代教育的开始 不仅重视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的测量,而且更重视对学生的智力、能创造性以 及品德、审美等各方面的测量与评价; 不仅重视总结性评价,明确学生已有的发展状况,而且更重视形成性评价,致力 于学生未来优化地发展; 不仅重视由评价者来评价,而且注意引导被评价者积极参与评价,注重自自评价 不仅用于评价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而且用于评价课程的设置、教师的教学和改革, 扩大了评价的范围,提升了评价在教学、教育和学生发展中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教学(下)一、单项选择题((有时每题2 分,共40 分;大部分年份每小题1 分,共20 分)1.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 D )。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B.综合课程理论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2.把两个及其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进行,在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D )。

A.分层教学B.合作学习C.小班教学D.复式教学3.最早在教学理论上提出班级授课制思想的是(B )。

A.泰勒B.夸美纽斯C.裴斯塔洛齐D.凯洛夫4.保加利亚医学博士格洛扎洛夫在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创立了一种利用联想、暗示、情境、音乐等方式强化教学效果的方法,称之为(C )。

A.信号图式法B.探究—发现法C.暗示教学法D.五段教学法5.最古老也是应用最广最普遍的教学方法是( C )。

A.讨论法B.谈话法C.讲授法D.实践法6.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B )。

A.备课B.上课C.布置批改作业D.成绩考评7.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不重视技术,只重视态度,主要是移情性理解,无条件尊重和真诚。

这是( A )教学方法的做法。

A.非指导教学法B.探究—研讨法C.暗示教学法D.范例教学法8.在教学方法改革过程中,布鲁纳提出了(A )。

A.发现学习教学法B.探究—研讨法C.纲要信号图教学法D.暗示教学法9.教师广泛利用环境信息,上课如同游戏、表演,使理智与感情统一,尤其是发掘大脑无意识领域的潜能。

这是(C )教学方法的做法。

A.发现法B.探究—研讨法C.暗示教学法D.范例教学法10.纲要信号图式教学法的突出作用在于( D )。

A.简明扼要地表现知识B.直观性很强C.提高了教学效率D.使教学有效地贯彻了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11.教师提出课题和一定材料,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活动,最后得出学习结果的方法即(B )。

A.研究—探讨法B.发现学习C.暗示教学法D.范例教学法12.通过准备问题、面向全体学生交流、对过程及时总结是(B )运用时应注意的事项。

A.讲授法B.谈话法C.讨论法D.练习法13.由卢扎诺夫创立的( D )注重强化联想,利用人的可暗示性,使理智与感情统一,有意识与无意功能统一,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接受有效的更多的信息。

A.纲要信号图式教学法B.发现法C.探究法D.暗示教学法14.下列属于布鲁纳教育观点的是(D )。

A.五段教学法B.设计教学法C.范例教学法D.结构化教材和发现学习模式15.讲授法是最普遍、历史最悠久的教学方法,它有利于教师主导、主体的实践,但明显不足在于( D )。

A.不利于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B.不利于在短时间获得大量系统的知识C.不利于教师面向全体学生D.不利于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16.当前世界范围内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是(C )。

A.分组教学B.个别教学C.班级授制D.复式教学17.将学生按智力测验分数和学业成绩分成不同水平的班组,教师根据不同班组的实际水平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D )。

A.组合作学习B.小班教学C.活动课时制D.分层教学18.教师提出课题和一定的材料,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活动,最后得到学习结果。

这是______教学方法的做法。

(A )A.发现法B.探究——研讨法C.暗示教学法D.范例教学法19.( C )的基本形式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方法。

A.练习法B.实验法C.实习作业法D.参观法20.前苏联教师沙塔洛夫提出的教学方法是(D )A.探究—研讨法B.发现学习C.暗示教学法D.纲要信号图式教学法21.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围绕某个问题发表和交换意见,通过相互之间的启发、讨论、商量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是(B)。

A.练习法B.讨论法C.实验法D.实习作业法E.参观法22. 可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系统的知识,有利于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但不利于学生主动地学习,且较多地依赖于教师个人的语言素养的教学方法是(D)。

A.讨论法B.实验法C .实习作业法D.讲授法E.参观法23. 发现学习是美国学者(A )提出的教学方法。

A. 布鲁纳B.布鲁姆C.卢扎诺夫D.卡尔-罗杰斯E.克林顿24.小班教学通常班级人数规模在(C)A.50人以内B.30—40 人C.15—25 人D.10人以下25.迄今为止在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最普遍的教学方法是( B)A.谈话法B.讲授法C.讨论法D.实验法26.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围绕某个问题发表和交换意见,通过相互启发、商量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即是( D )A.练习法B.实验法C.谈话法D.讨论法二、多项选择题(每题1 分或2 分,共10 分;如单项选择每题2 分则无多项选择)1.参观教学法可分为(BDE )。

A.可行性参观观B.准备性参观C.现实性参观D.并行性参观E.总结性参2.属于传统教学手段的有( ABDE )。

A.夸美纽斯的《世界图解》图画型教科书B.裴斯泰洛齐的“算术箱”C.幻灯机、电影、录音机D.福禄贝尔的“恩物”E.粉笔、黑板、模型、标本3.瓦根舍因范例教学法中范例的基本特征有( ABD )。

A.基本性B.基础性C.差异性D.范例性E.可控性4.教学工作实施的一般过程包括以下( ABCD )基本环节。

A.备课B.上课C.作业的布置与批改D.课外辅导E.家庭访问5.小班教学体现教育公平,保证教学质量,在实施中应注意(ABC )。

A.教师包班而不分科任教B.因材施教C.学生机会均等D.责任明确E.分层管理6.探究—研讨法十分注重儿童不同发展阶段认识的不同特征,形成了突出的教学特点(ACDE )。

A.从具体材料引发学习经历学习B.充分利用各种艺术手段C.通过集体交流和研讨促进D.鼓励学生的语言表达E.肯定学生在学习中所犯错误的意义7.讲授法可以具体分为______几种方式。

(ADE )A.讲述B.讲评C.讲练D.讲读E.讲解8.教师在备课设计教学过程时要完成以下计划的编写( AC E )。

A.学期(或学年)教学进度计划B.教学计划C.单元(或课题)教学计划D.课程计划E.课时教学计划(教案)9.一般地讲,评价教师一堂课优秀与否的标准有(ABCDE )A.教学目的的明确性B.教学内容的正确性C.教学方法的适当性D.教学过程是否紧凑E.学生主体性是否得到充分发挥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 分,共20 分)1.讲授法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讲授法是最古老的一种教学方法,也是迄今为止在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最普遍的一种教学方法。

讲授法的基本形式是教师讲、学生听,具体地说,又可以分为:讲述、讲读、讲解三种方式。

2. 非指导性教学法非指导性教学法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从他的“非指导性治疗”演变过来的,其根本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自我反省活动及情感体验,在融洽的心理气氛中自由地表现自我、认识自我,最后达到改变自我、实现自我。

非指导性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不重视技术,只重视态度,主要是移情性理解,无条件尊重和真诚。

非指导性教学重视作为个体的学生自己具有生长的可能性。

在非指导性教学中,教师的角色由指导者变成了促进者。

3.发现学习发现学习是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提出的教学方法。

发现法的具体做法是,教师提出课题和一定的材料,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活动,最后得到学习结果。

4.范例教学法1951年,蒂宾根会议主张,为了培养出有真才实学的、有教养的人,必须改革教材,充实根本性、基础性和本质性的内容,使学生得以借助精选的教材,通过与范例的接触,训练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5.实习作业法实习作业法是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在课上或课外进行实际操作,将已经学过的知识运用于时间的教学方法。

6.探究—研讨法(1)从具体材料引发学习经历;(2)通过集体交流和研讨促进学习;(3)鼓励学生的语言表达;(4)肯定学生在学习中所犯错误的意义。

7.纲要信号图式教学法这是前苏联教师沙塔洛夫在自己30年的教学实践基础上创立的。

所谓纲要信号图式是一种由字母、单词、数字或其他信号组成的直观性很强的图表,是教学辅助根据。

它通过各种“信号”提纲挈领、简明扼要地把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表现出来。

8.暗示教学法暗示教学法是保加利亚医学博士卢扎诺夫创立的教学方法,采取与传统教学法完全相反的做法,上课如同游戏、表演,广泛利用环境的暗示信息,充分利用人的可暗示性,使理智与感情统一,有意识功能和无意识功能统一,尤其是调动和发掘大脑无意识领域的潜能,使学生在愉快气氛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信息。

四、简答(2004.4 开始改为每小题5 分,共25 分,以前为每题6 分,共30 分)1.教师在运用讲授法时应遵循的基本要求。

(1)保证讲授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

教师讲授的概念、原理、事实、观点必须是正确的,这就要求教师认真备课和教学。

(2)讲授要做到条理清楚、重点分明。

讲授的逻辑清楚,学生的理解才能够清楚。

(3)讲究语言艺术。

教师的语言水平直接决定着讲授法的了效果,因此必须不断注重和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

(4)注意与其他教学方法配合使用。

讲授法与其他教学方法和手段交叉替换使用,可以避免学生因长时间听讲出现疲劳和注意涣散现象。

2.教师在运用讨论法时应遵循哪些基本要求?(1)选好讨论题目。

首先,要选择那些有讨论价值的题目;其次,要选择难度恰当的题目。

(2)肯定学生各种意见的价值。

对于未知的东西,任何意见都是有价值的。

(3)善于引导。

教师应当在学生讨论时全面巡视,注意倾听,善于捕捉讨论中反映出来的问题。

3.你是怎样理解范例教学法的?1951 年,蒂宾根会议主张,为了培养出有真才实学的、有教养的人,必须改革教材,充实根本性、基础性和本质性的内容,使学生得以借助精选的教材,通过与范例的接触,训练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范例的基本特征有三个:(1)基本型——针对教学内容而言。

(2)基础性——针对学生、针对与学生主体实际状况的适宜性而言。

(3)范例性——针对教学活动而言。

4.一节(次)好课应当符合哪些标准?(1)教学目的明确(2)教学内容正确(3)教学方法适当(4)教学过程紧凑(5)学生主体性充分发挥5. 请你谈谈非指导教学法的运用特点。

(1)极大地依赖于个体成长、健康与适应的内驱力,坚决排除各种有碍于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障碍。

(2)强调情感因素,强调教学情境的情感方面而不是理智方面。

要求教学要尽可能直接进入学生的情感世界,而不是借助理想的方法去干预或重组学生的情感。

(3)强调学生“此时此刻”的情形,而不关心他过去的情感和经验。

(4)强调人际接触和人际关系在教学中的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