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愿意是急流》导学案知识讲解
《我愿意是急流》导学案
《我愿意是急流》导学
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我愿意是急流》学生案
【学习目标】
一、牢固掌握诗文基础知识,扎实基本功;
二、反复朗读诗文,把握诗歌意象,理解诗文主题;
三、体味作者真挚的情怀,陶冶高尚的情操。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学生诵读课文,给下列字注音
急流()裴()多菲
崎岖()稠()密
做窠()懊丧()()
常青藤()攀援()似()的
二、合作探究:
1、本诗意象很特别,作者把“我”比作“急流”,把自己的“爱人”比作“小鱼”,形成对称,你能再找出诗中还有其他的意象吗?
2、诗中意象可概括为哪两类,各是什么这两类意象大体具有什么样的特征
3、为了突出诗人的感情,诗中多处出现对照,如:第一节中“崎岖”和“快乐”形成第一处对照。
你能找出其他的对照吗?
4、本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爱情观?
5、
三、拓展
《我愿意是急流》是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其构思的意象“我愿意是急流,山里的小河”,“我愿意是荒林”,是“废墟”,是“草屋”,是“云朵”,是“破旗”令人拍案叫绝。
试模仿诗句构思,再造一个新的意象,并仿照《我愿意是急流》写一段话。
(可以略作改动)如:我愿意……,……只要我的中国梦……。
我愿意是急流教案
我愿意是急流教案教案标题:我愿意是急流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急流的概念和特征;2. 培养学生对急流的兴趣和热爱;3. 提供学生参与急流活动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4.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急流的景象,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2. 提问学生对急流的了解和认识,引导他们思考急流的特点和对人类的影响。
知识讲解:3. 介绍急流的定义:急流是河流中水流速度较快的部分,通常由地形的陡峭程度和水流量决定;4. 解释急流的形成原因:可能是由于山体倾斜、河道狭窄、水流量增加等;5. 讲解急流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的影响,如提供水力发电、形成峡谷等。
活动设计:6.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急流地区进行深入研究,并制作海报或展示板展示相关信息;7. 急流模拟实验:利用水槽和小船等材料,模拟急流环境,让学生观察和探索急流对物体运动的影响;8. 急流挑战赛:设置一个急流挑战赛,要求学生设计和制作能够在急流中稳定航行的小船,并进行比赛。
总结和评价:9. 学生展示小组研究成果,并进行评价和讨论;10.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他们对急流的进一步探索和学习。
教案扩展:1. 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更多关于急流的研究,可以包括地理、生态学、物理等方面的内容;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急流地区,加深对急流的实地体验和理解;3. 鼓励学生参与急流相关的社区服务活动,如河流清理、环境保护等。
教案评估:1. 学生对急流的理解和描述能力;2. 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合作和领导能力;3. 学生设计和制作小船的创新和解决问题能力;4. 学生参与课后拓展活动的积极性和成果。
教案建议和指导:1. 在教案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通过活动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急流的特点和影响;2. 引导学生进行多方面的研究和学习,扩展他们的知识面;3. 鼓励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环境保护意识;4. 在评估中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还要关注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中职教育《我愿意是急流》教案
中职教育《我愿意是急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我愿意是急流》这首诗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2. 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培养审美情趣。
3. 通过诗歌学习,引导学生体验作者对爱情的执着和奉献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内容1. 诗歌背景介绍:诗人及其创作背景,诗歌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2. 诗歌文本解析:逐句解析诗歌内容,领会诗人的情感表达。
3. 诗歌主题探讨:分析诗歌中所表现的爱情观和人生观。
4. 诗歌鉴赏方法:学会从不同角度欣赏文学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歌背景、文本解析和主题探讨。
2. 互动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诗句,提高鉴赏能力。
4. 实践法:让学生尝试创作诗歌,培养创作兴趣。
四、教学资源1. 教材:《我愿意是急流》及相关阅读材料。
2.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诗歌文本、图片和视频资料。
3. 网络资源:查找诗人及其作品的背景资料。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和分享中的表现。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诗歌鉴赏作文的质量和思考深度。
3. 单元测试:检验学生对诗歌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的掌握程度。
4. 个人创作展示:评价学生在诗歌创作方面的进步和创造力。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理解《我愿意是急流》诗歌的内容和主题思想。
2. 掌握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1. 诗歌中深刻的情感和哲理的把握。
2. 诗歌创作技巧的运用和理解。
七、教学进度安排第1周:介绍诗人及其创作背景,诗歌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第2周:诗歌文本解析,逐句领会诗人的情感表达。
第3周:探讨诗歌主题,分析诗歌中所表现的爱情观和人生观。
第4周:学习诗歌鉴赏方法,提高审美能力。
第5周:诗歌创作实践,分享创作成果。
八、教学反馈与调整1. 课堂反馈:根据学生的提问和讨论情况,及时解答疑惑,调整教学进度和深度。
《我愿意是急流》导学案
临河一职语文(分校)教研组导学案课题《我愿意是急流》主备人田美恩备课时间2014-05-11 备课组组长签字教研组长签字第二部分(2):写三秋时节滕王阁的 和周围的 。
( ) 第三部分(3—4):写宴会,抒发 。
( ) 第四部分(5):述说 苦闷,感叹盛宴难再。
( )字词注音:嗥.叫( ) 驯.服( ) 蔑.视( ) 迸.发( ) 湍.急( ) 艾蒿.( ) 疲惫.( ) 饿殍.( ) 蜿蜒..( ) 毛骨悚.然( ) 二、课堂导入最近30年,在美国,从唤醒人们的环境意识的角度上说,有一本书显然是首当推荐的,因为它表达了一种几乎是不朽的关于人和土地的生态及其伦理观。
奥尔多·利奥波德的《沙乡年鉴》──一本薄薄的在1949年出版的小册子。
这本页数不多,文辞也简单、朴素的自然哲学随笔是奥尔多一生观察、经历和思考的结晶,其中蕴含了作者土地伦理思想的精髓。
书中的文章,通过他本人和土地之间关系的描述,在那些从未到过威斯康星的沙乡、不熟悉书中所描写的地方的读者中,找到了越来越多的乐于接受他的新思想的读者。
这本书的美国版本的销售量已超过了100万册,他的土地伦理概念成为几个全国性环境保护组织和政府机构行动宗旨的基础。
《像山那样思考》就是《沙乡年鉴》中收录的一则随笔。
很多读过《沙乡年鉴》的读者,觉得在这本书中让他们印象最为深刻的、最忘不了的就是那只垂死的老狼。
同时,它也是令作者奥尔多·利奥波德幡然醒悟、毕生难忘的一只狼。
为什么这只狼能有如此魔力,让这么多人难以忘怀?非常有幸我们今天要预习检测 (1) 给加点的字注音。
翼轸.( ) 骖.( ) 睇眄.( ) 捧袂.( ) 瓯.越( ) 潦.水( ) 簪.笏( ) 桑梓.( ) 台隍.( ) 舸.舰( ) 帝阍.( ) 叨.陪( )懿.范( ) 彭蠡.( ) 虢.州( ) 遄.飞( )(2)解释加点的词语意思豫章故.郡 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宾主尽.东南之美. 高.朋满座彩彻.区明 雁阵惊.寒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潦水尽.而寒潭清 二难并. 穷.睇眄于中天 兴.尽悲来屈.贾宜于长沙,窜.梁鸿于海曲 穷且.益坚 不坠.青云之志 有怀.投笔 (3)句 式都督阎公之雅望,宇文新州之懿范: 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中职教育《我愿意是急流》教案
中职教育《我愿意是急流》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我愿意是急流》的背景知识,理解诗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感受诗人对爱情的执着和奉献精神,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二、教学重点1. 诗文的背景知识及诗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
2. 学生对诗歌的欣赏和分析能力。
三、教学难点1. 诗中深奥的比喻和象征意义的理解。
2. 学生对诗歌情感的把握。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文的背景知识,分析诗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诗中的意象和情感,促进学生思考。
3. 欣赏法: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美,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诗人及其作品《我愿意是急流》的背景知识。
2. 讲解:分析诗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讲解诗的意义。
3.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诗中的意象和情感,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4. 欣赏: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美,感受诗人的情感。
6. 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我愿意是急流》的读后感,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欣赏环节的积极参与情况,以及他们的思考深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他们对诗文的理解和感悟。
3. 读后感:阅读学生的读后感文章,评估他们对诗文主题和情感的把握程度。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诗歌创作,鼓励他们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
2. 邀请文学社团或诗人来校进行讲座,增加学生对诗歌创作的了解和兴趣。
3. 开展诗歌朗诵比赛,提高学生对诗歌的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八、教学反馈与调整1. 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2. 根据学生的读后感文章,了解他们的思考和感悟,针对共性问题进行讲解和引导。
3. 根据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效果。
九、教学资源1. 诗文原文及注释:提供《我愿意是急流》的原文和注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文。
《我愿意是急流》教学教案
《我愿意是急流》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我愿意是急流》。
(2)理解诗歌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分析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意象。
(2)学会欣赏诗歌,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爱情的执着和无私奉献精神。
(2)培养自己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学会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二、教学重点1. 诗歌《我愿意是急流》的背景知识。
2. 诗歌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的分析。
3. 诗歌主题的探讨。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抽象意象的理解。
2. 诗歌情感的体会。
四、教学准备1. 教材:诗歌《我愿意是急流》。
2. 参考资料:有关诗人及其作品的介绍、评论等。
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诗人及其作品的图片,简介诗人的生平、创作背景。
引导学生关注诗歌《我愿意是急流》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0分钟)(1)诗歌中运用了哪些比喻和象征手法?(2)诗人为什么要用这些比喻和象征手法?3. 合作探讨(15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上述问题。
各小组选代表进行回答,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诗歌解析(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主题,讲解诗歌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5. 情感体验(5分钟)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置身于诗歌所描绘的场景,感受诗人的情感。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
6.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我愿意是急流》的主题和意象。
7. 作业布置(1)背诵诗歌《我愿意是急流》。
(2)写一篇关于诗歌《我愿意是急流》的读后感。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讨论的深度、学生对诗歌情感的理解等方面。
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后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我愿意是急流教案
我愿意是急流教案教案:急流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急流”的概念和特点;2. 增强学生对急流的认识,提高其安全意识;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急流的定义和形成原因;2. 急流的特征和危险性;3. 如何安全地应对急流。
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急流的景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与急流相关的问题。
步骤二:了解急流教师简要介绍急流的定义和形成原因,引导学生了解急流的概念和形成原因。
步骤三:探究急流的特征教师带领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探究急流的特征和危险性。
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认识和经验,交流彼此对急流的理解和看法。
步骤四:了解急流的应对策略教师向学生介绍在面对急流时该如何安全地应对的策略,如激流撑杆、侧漂等。
重点强调安全意识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步骤五:解决问题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出一些与急流相关的问题,如何应对紧急情况、如何保护自己的安全等。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步骤六: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主要要点和重要信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课堂实施建议:1. 视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等,以活跃课堂氛围;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解决问题,培养其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增强其安全意识。
扩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实践或参观急流景区,加深对急流的认识和理解;2. 开展相关比赛或活动,如拓展训练、漂流等,体验急流的刺激和乐趣。
评价方法:1. 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表达意见的积极性、合作性等;2. 评估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包括应对急流的安全策略、问题解决的合理性等;3. 对学生的书面作业进行评价,如总结、个人思考等。
我愿意是急流教案上课讲义
我愿意是急流教案上课讲义我情愿是急流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诗人裴多菲及其创作。
2、了解诗歌中的意象与意境及本诗的艺术特色。
能力目标:1、进一步提升学生分析诗满意象的能力,深入体味作者表达的情感;2、品味语言,领略对照、反复、倒装、发愿体的表达效果。
3、指导学生举行朗读训练,提高其朗读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过对诗歌的学习,感觉诗人对爱的执着与奉献精神,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爱情观。
教学重点、难点:经过分析意象领略诗歌的情境美,感悟诗中的意象群,把握各自的特点及其间的关系。
教学办法:诵读法、讨论法、任务驱动、点拨法教具用具:多媒体课件、评分表、微视频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提起裴多菲大伙儿可能感到陌生,然而这首在全世界广为传诵的诗篇《爱情与自由》你一定听讲过,请跟着老师一齐诵读: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2分钟)二、作者简介及解题(5分钟)1、你们对裴多菲了解多少呢?各学习小组推选一具代表谈。
2、老师简要介绍裴多菲(1823-1849)是匈牙利伟大的革命诗人,也是匈牙利民族文学的奠基人。
他15岁开始写诗,题材多取自人民日子,一生共写了八百多首诗和八篇长篇叙事诗。
他当过兵,作过流浪艺人。
1849年与俄国军队作战英勇牺牲,年仅26岁。
他一生写过大量爱情诗,尤其是爱上森德莱尤丽亚之后,写了很多动人的诗给她。
他的代表作有《民族之歌》、《我的歌》、《爱情与自由》、《农村的大锤》和《勇敢的约翰》等。
(PPT1展示)3、题解上次课我们学习了舒婷追求人格独立、彼此平等爱的宣言——《致橡树》,今天要学习裴多菲酷热的爱的表白《我情愿是急流》,(板书题目与作者)大伙儿懂他是在啥背景下写的这首诗呢?学生回答后明确:1846年9月,23岁的裴多菲在舞会上结识了伊尔诺茨伯爵的宝贝女儿森德莱·尤丽娅,使年轻诗人一见倾心,而富有的伯爵却别肯把宝贝女儿嫁给裴多菲如此的穷诗人。
我愿意是急流教案、学案
(三)比较两诗的异同
1、艺术手法上的相同点:
借助一系列自然物象,通过一连串鲜明生动的比喻,排比和象征,构筑一个抒情网络,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使意象更有感染力,诗歌更有韵味。
2、不同的爱情观:
《我愿意是急流》形象地描绘了相爱双方相伴相随的亲密关系。为了爱情,为了长相厮守,“我”有可以献出一切的勇气和力量。《致橡树》则否定了小鸟依人似的爱情观,她所追求的是一种独立、平等、互依互助、既尊重对方存在又珍视自身价值的爱情观。
三、学生齐朗诵本诗,思考
1、诗歌是用意象来说话的。这首诗中选择了哪几种意象?
明确:诗中选择了十二种意象:急流、小河、小鱼、荒林、小鸟、废墟、常青藤、草屋、火焰、云朵、破旗、夕阳。
2、诗中意象可以概括为几类?
明确:全诗五段,每段由一组意象构成。这些意象又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急流、小河、荒林、废墟、草屋、云朵、破旗,都是诗人的自喻;另一类是小鱼、小鸟、常青藤、火焰、夕阳,是“爱人”的形象表现。
学案纸
课题
《我愿意是急流》
备课时间
课型
新授课
备课形式
集智式备课
讲课时间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教法、学法
导
1、爱情,是最能激荡人心灵的、也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之一,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引出了人世间多少酸甜苦辣、悲欢离合、恩恩怨怨。在你们心目中,爱情是什么?请你用一个比喻句来说明。请学生回答。
2、爱情给人力量,爱情让人迷惘,爱情令人痛苦。爱情啊,你到底是什么?让我们先听听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回答吧!
教案纸(一)
课题
我愿意是急流
课型
新授课
备课时间
月日
《我愿意是急流》教学教案
《我愿意是急流》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我愿意是急流》这首诗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对现代诗歌的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对爱情和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我愿意是急流》的主题思想,掌握诗歌的艺术特色。
2. 教学难点:分析诗歌中的象征手法和意象,领悟诗人的情感表达。
三、教学方法1. 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情感表达。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3. 分析法: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象征手法和艺术特色。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我愿意是急流》诗歌文本。
2. 投影片:诗歌文本、诗人简介、相关背景资料等。
3. 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诗歌朗诵、背景音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诗歌朗诵,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美。
2. 新课导入:介绍诗人及其作品,《我愿意是急流》的背景资料。
3. 朗读指导: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诗歌,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的表达。
4. 文本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象征手法和艺术特色。
5.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7.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课后背诵诗歌,写一篇心得体会。
六、教学拓展1. 诗歌背景:详细介绍诗人及其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
2. 相关诗歌:推荐其他现代诗歌,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拓展视野。
七、课堂互动1. 提问环节: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诗歌中的象征意义和艺术特色。
2. 讨论环节: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3. 回答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
八、情感教育1. 爱情观: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爱情,培养健康的爱情观。
2. 人生态度:通过诗歌学习,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九、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积极性和回答问题的情况。
我愿意是急流教案
我愿意是急流第一章: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欣赏奥地利诗人勒内的诗歌《我愿意是急流》。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1.2 教学内容朗读并翻译勒内的诗歌《我愿意是急流》。
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1.3 教学方法朗读法:让学生听读诗歌,感受语言的音乐性和节奏感。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第二章:诗歌解析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深入理解勒内的诗歌《我愿意是急流》的主题和象征意义。
培养学生对诗歌意象和修辞手法的鉴赏能力。
2.2 教学内容分析诗歌中的象征意义,如急流、荒林、草棚等。
解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3 教学方法解析法: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诗歌的语言和形象,理解其深层含义。
互动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不同意象和手法的理解。
第三章:创作练习3.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运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3.2 教学内容让学生模仿勒内的诗歌风格,创作一首表达自己愿意成为某种事物的诗歌。
3.3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和表达,激发创作灵感。
反馈法:让学生互相交流并给予反馈,提高写作技巧。
第四章:诗歌表演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合作精神。
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情感体验。
4.2 教学内容学生分组,选择一首诗歌进行表演,可以是朗诵、戏剧表演等形式。
4.3 教学方法实践教学:让学生通过表演,体验诗歌的情感和意境。
评价法:对学生的表演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的创造和表现。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5.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并总结学习的内容和收获。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深入思考和持续兴趣。
5.2 教学内容学生总结在学习中得到的启发和感悟。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和反馈。
5.3 教学方法反思法:让学生通过反思,巩固学习成果。
评价法: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的进步。
第六章:诗歌背景与文化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勒内及其诗歌创作背景。
培养学生对诗歌文化价值的认识。
《我愿意是急流》导学案
第四部分(5):述说苦闷,感叹盛宴难再。( )
字词注音:
嗥叫()驯服( )蔑视( )迸发( )湍急( )
艾蒿( )疲惫( )饿殍( )蜿蜒( )
毛骨悚然( )
二、课堂导入
最近30年,在美国,从唤醒人们的环境意识的角度上说,有一本书显然是首当推荐的,因为它表达了一种几乎是不朽的关于人和土地的生态及其伦理观。奥尔多·利奥波德的《沙乡年鉴》──一本薄薄的在1949年出版的小册子。这本页数不多,文辞也简单、朴素的自然哲学随笔是奥尔多一生观察、经历和思考的结晶,其中蕴含了作者土地伦理思想的精髓。书中的文章,通过他本人和土地之间关系的描述,在那些从未到过威斯康星的沙乡、不熟悉书中所描写的地方的读者中,找到了越来越多的乐于接受他的新思想的读者。这本书的美国版本的销售量已超过了100万册,他的土地伦理概念成为几个全国性环境保护组织和政府机构行动宗旨的基础。
1、《我愿意是急流》作者是,国诗人。代表作品:《 》《 》。
2、《致大海》的作者是,国诗人,是
的鼻祖。代表作品:抒情诗《 》《 》《 》。
一、整体感知
翻译文中重要句子
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
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二)背景介绍 :
《致大海》写于1824年。1820年,普希金因创作了大量的政治诗而引起沙皇的惊恐。被沙皇政府放逐到南高加索,由于他热爱自由,不愿阿谀逢迎
3、欣赏品味下列语句
1、好像是朋友的忧郁的怨诉,/好像是他在临别时的呼唤,/我最后一次在倾听/你悲哀的喧响,你召唤的喧响。
2、我曾想永远地离开/你这寂寞和静止不动的海岸,/怀着狂欢之情祝贺你,/并任我的诗歌顺着你的波涛奔向远方,/但是我却未能如愿以偿!
《我愿意是急流》教案
《我愿意是急流》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我愿意是急流》。
(2)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象征意义。
(3)分析诗中的比喻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诗歌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2)学会欣赏诗歌,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爱情的理解和追求。
(2)培养自己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我愿意是急流》的背诵与理解。
(2)分析诗中的比喻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2. 教学难点:(1)诗歌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的解读。
(2)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创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诗人及其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题目《我愿意是急流》,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诗中的比喻修辞手法。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诗歌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欣赏(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比喻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2)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诗句,并说明原因。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的场景。
(2)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感受诗人对爱情的理解。
6.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强调诗歌欣赏的方法和技巧。
四、课后作业1. 背诵诗歌《我愿意是急流》。
2. 写一篇关于诗中比喻修辞手法的赏析文章。
3.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创作一首类似主题的诗歌。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诗歌的背诵情况。
2. 学生对诗中比喻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3. 学生对诗歌主题思想和象征意义的把握。
4. 学生诗歌创作的质量和创意程度。
六、教学内容1. 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对诗歌《我愿意是急流》的主题思想和象征意义进行巩固。
2. 学习诗中的比喻修辞手法,分析其作用和效果。
我愿意是急流教案
我愿意是急流教案急流是一种特殊的地形,水体在河道中流动时,由于地势的陡峭、河面的倾斜、水流的湍急等因素的影响,使水体呈现急速流动的状态。
急流的形成对水生生物、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教案将围绕急流的形成、特点、生态环境等方面展开,旨在提高学生对急流的认识和了解。
一、名词解释1. 急流:指河道陡峭、河面倾斜、水流湍急的一种水流状态。
2. 地形:地球表面地貌的特征和形态。
3. 生态环境:由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组成的生物体生活的环境。
4. 水生生物:指在水中生活的各类生物。
5. 活动性:物体或者生物所表现出的活跃程度和能力。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急流的形成、特点、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知识。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精神。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三、教学重点了解急流的形成和特点。
四、教学难点理解急流对生态环境和水生生物的影响。
五、教学方法讲授、观察、实验。
六、教学过程1. 教师引入(10分钟)通过展示急流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急流的兴趣。
教师向学生提问:“你们经常在哪些地方看到急流?你们知道急流是如何形成的吗?”2. 知识讲解(20分钟)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了解急流的形成原因及特点。
讲解包括以下内容:a. 急流的形成:地形陡峭、河面倾斜、水流湍急。
b. 急流的特点:水流迅猛、声音巨大、水流中的泥沙携带能力强。
3. 实验观察(30分钟)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急流的特点,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
实验流程如下:a. 给每个学生准备一张小船模型和一桶水。
b. 学生将小船模型放入水桶中,观察小船在不同水流速度下的运动情况。
c. 观察完毕后,学生将观察结果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中,并进行讨论。
4. 生态环境讲解(20分钟)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了解急流对生态环境和水生生物的影响。
讲解包括以下内容:a. 急流的作用:促进水体循环、形成生态过程。
我愿意是急流教案
我愿意是急流教案第一篇:我愿意是急流教案我愿意是急流一、教学课题:《我愿意是急流》二、三维教学目标:1、三个知识目标(1)了解作家作品与人生经历不可分割的关系;(2)体会本诗的每组意象,并通过各自的特点领悟诗人要表达的思想;2、两个能力目标(1)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2)欣赏本诗反复咏唱的艺术美与音乐美,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诗歌的感受力。
3、三个情感目标(1)通过了解作者经历与作品的关系,懂得名誉、成就、理想,是靠苦难、意志和努力得来的,没有足够的自我准备实力是不可以轻易踏进爱情之河的,否则会苦不堪言;(2)从爱情的无私奉献与不遗余力精神延伸到对友情、亲情的体验上,启发学生树立健康的爱情观。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体会诗歌意象与诗人思想的表达,了解人间三种至情——亲情、友情、和爱情。
四、教学过程铃响前播放《爱情故事》(一)导入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裴多菲《自由与爱情》(二)关于作者裴多菲·山陀尔(1823-1849),匈牙利爱国诗人、英雄,匈牙利民族文学的奠基人。
生于多瑙河畔上的一个小城——萨堡德沙拉斯,父亲是一名屠户,母亲是一名农奴,生活在社会最底层。
少年时期有过一段流浪艺人的生活。
1849年,在一场卫国战争中同沙俄军队作战时牺牲,年仅26岁。
他的诗歌有大致有三种主题:(1)表现人民疾苦,如《农村的大锤》;(2)抒发爱国之情,如《民族之歌》《大海沸腾了》;(3)表达爱情,如《致尤丽娅》《凄凉的秋风在树林中低语》。
1846年,他爱上一个伯爵家的美丽姑娘——尤丽娅,由于家境的悬殊,遭到对方家庭的强烈反对。
为此,他写了不少动人诗篇,有“马扎尔的抒情诗王”的美誉。
“《我愿意是急流》就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首。
(三)播放名家配乐朗诵《我愿意是急流》要求:(1)标注生字词。
(2)从朗诵的节奏、停顿、重音方面体会美感。
(四)关于意象“意”是意愿、想法,“象”是可见的事物,事物的特点与人的意愿相结合就形成了意象,也就是情感的外化。
中职教育《我愿意是急流》教案
中职教育《我愿意是急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我愿意是急流》这首诗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2. 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3. 通过诗歌学习,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增强面对困难的勇气。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 课文解析:详细讲解诗歌的字词、句段和意象,深入剖析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3.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书写课后感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诗歌的理解和启示。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对诗歌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和主题。
2. 互动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感悟和心得。
3. 实践法:让学生通过书写课后感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诗人及其背景,引导学生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
2. 朗读诗歌:让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3. 解析诗歌:详细讲解诗歌的字词、句段和意象,深入剖析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4. 课堂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感悟和心得。
5.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感悟写作任务,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诗歌的理解和启示。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评价学生的课后感悟写作质量,了解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启示。
3. 综合评价:结合学生在课堂表现和课后作业方面的表现,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全面评价。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我愿意是急流》及相关评论文章2. 多媒体课件:包括诗歌文本、图片、音频等3. 网络资源:有关诗人的生平和创作背景的资料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诗歌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和修辞手法2. 教学难点:诗歌深层含义的解读和启示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诗人及其背景,朗读诗歌,初步感受诗歌韵律;2. 第二课时:详细讲解诗歌的字词、句段和意象,深入剖析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3. 第三课时:课堂讨论,分享感悟和心得;布置课后作业。
《我愿意是急流》 教案(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当然首先是一首爱情诗,它叠波涌浪地抒发了对爱人的深挚恋情,歌颂了爱情的纯洁与高尚;其次,不妨看作一首政治抒情诗,它精忠赤诚地表现出为民族解放斗争献身的精神和理想。故诗中的“我”可指诗人自己,也可指解放斗争中的战士;“爱人”可是诗人的爱侣,也可是诗人矢志不渝的理想。一个能为祖国、为自由而英勇献身的战士在爱情的追求中也一定可以表现出同样的忠贞和执著。
教学重点
1.把握诗歌的文体特点,通过诵读和品味,能说出诗中意象的丰富内涵。
2.把握诗歌所使用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
教学难点
在学习两首诗的基础上,从思想内容、艺术技巧、感情基调三方面进行比较阅读,在比较中阅读,可引导学生从中体味到爱情的多种滋味。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器材
电脑
作业内容
语文练习册
教学后记
备注
(中篇小说《人到中年》中写的是一位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的女医生——路文婷,在一个上午连续做了3个手术后,突发心肌梗死,生命垂危时,她的爱人傅家杰坐在她床前反复朗读这首诗,将她唤醒。)
列宁:真正的爱情可以使一个人崇高。
俄国戏剧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导演的话》:“我宁愿为我们所爱的人幸福,千百次地牺牲自己的幸福。”
2.交流讨论:为什么这两位诗人在他们所写的诗中会流露出这两种不同的爱情观?
(1)性别不同
几千年以来,中国一直是一个崇尚男权的社会,女性在社会中一直处于附属的地位,在社会生活中如此,在传统的婚姻爱情观念中更是如此。《致橡树》中的凌霄花,痴情的鸟儿……这些意象实际象征着女性以牺牲自身价值,降低自身人格,放弃自身追求为代价的传统爱情观。
教案
课次
课时
执行班级
《我愿意是急流》导学案
《我愿意是急流》导学案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把握诗中意象,品味本诗形象。
能力目标:通过品读语言,体会本诗的情感美和艺术美。
情感目标:领会作者追求美好爱情执着而纯洁的感情及真诚无私的奉献精神。
【学习重难点】
把握诗歌意象,体会美好情感。
一、自主学习
1.走近作者
裴多菲,匈牙利19世纪最伟大的诗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家,出生于贫困屠户家庭。
15岁开始写诗,题材多取自人民生活,一生共写了八百多首诗,被誉为匈牙利的“抒情之王”。
代表作品有《使徒》《农村的大锤》《亚诺什勇士》等。
其诗歌充满革命激情,风格清新,语言通俗,富有民歌味。
2.字词积累
稠密绿荫做窠
二、合作探究
1.诗中意象共有多少个?可分为几类?
2.这几类意象有什么特点?诗人怎样把这些意象联系在一起的?
3.诗人的爱情观是什么?
4.比较《致橡树》和《我愿意是急流》的爱情观有何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愿意是急流》学生案
【学习目标】
一、牢固掌握诗文基础知识,扎实基本功;
二、反复朗读诗文,把握诗歌意象,理解诗文主题;
三、体味作者真挚的情怀,陶冶高尚的情操。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学生诵读课文,给下列字注音
急流()裴()多菲
崎岖()稠()密
做窠()懊丧()()
常青藤()攀援()似()的
二、合作探究:
1、本诗意象很特别,作者把“我”比作“急流”,把自己的“爱人”比作“小鱼”,形成对称,你能再找出诗中还有其他的意象吗?
2、诗中意象可概括为哪两类,各是什么?这两类意象大体具有什么样的特征?
3、为了突出诗人的感情,诗中多处出现对照,如:第一节中“崎岖”和“快乐”形成第一处对照。
你能找出其他的对照吗?
4、本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爱情观?
三、拓展
《我愿意是急流》是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其构思的意象“我愿意是急流,山里的小河”,“我愿意是荒林”,是“废墟”,是“草屋”,是“云朵”,是“破旗”令人拍案叫绝。
试模仿诗句构思,再造一个新的意象,并仿照《我愿意是急流》写一段话。
(可以略作改动)如:我愿意……,……只要我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