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睡眠的生理心理知识

合集下载

第一讲睡眠的生理心理知识

第一讲睡眠的生理心理知识

28
主动睡眠
睡眠开关
• 瑞士生理学家赫斯(Hess,1931)以低频电 脉冲刺激猫的间脑,使猫进入深度睡眠状态。
• 他还发现,刺激下丘脑后部产生觉醒征兆。 • 因此Hess认为,在间脑存在一个睡眠中枢,
它主动地引起睡眠。
• 根据这些发现他认为,睡眠是由调节皮层细胞 兴奋性的丘脑-皮层系统有节律的活动所诱发 的主动过程。
• 想了解你的睡眠过程是怎样 运转的吗?
•梦是哪里来?意味着什么?
睡眠医学(11心理)-2014.3
4
• 世界上一些著名的思想家和科学 家,都曾经试图阐明睡眠与做梦
睡眠医学(11心理)-2014.3
5
用出古 来:希 诊睡腊 断眠哲 疾的学 病体家 。液和
学科 说学 ,家 并亚 认里 为士 梦多 可德 以提
第一章 睡眠的 生理心理知识
何金彩 教授、主任医师 温州医学院心理学系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
睡眠医学(11心理)-2014.3
1
主要内容
• 绪论 • 睡眠-觉醒周期以及阶段 • 睡眠的神经机制
睡眠医学(11心理)-2014.3
2
一、绪论
睡眠医学(11心理)-2014.3
3
• 你有过失眠的困扰吗?
• 1957年克莱特曼教授和学生德门特 (Dement)将非眼动睡眠分为四期
睡眠医学(11心理)-2014.3
19
• 1953年在美国《科学》杂 志上 Kleitmen 和 Aserinsk 发表文章,提出 REM睡眠
睡眠医学(11心理)-2014.3
20
• 1960年,法国 M. Jouvet把动物 的REM睡眠取名为 异相睡眠(ps)
睡眠医学(11心理)-2014.3

睡眠生理及睡眠障碍

睡眠生理及睡眠障碍
第44页,共67页。
主要的失眠类型
二、其他常见的失眠
7. 入睡相关性障碍
需不恰当条件或环境诱导才能入 小儿需喂奶或吸吮奶嘴、拍背等 成人需开电视机或电灯等
随年龄增长可好转
第45页,共67页。
NIH失眠分类
短暂(一过)性失眠
突发情景性紧张


初 次 乘 飞 机
住院
第46页,共67页。
NIH失眠分类
• 生长激素分泌迅速降低,性腺和肾上腺皮质分泌活动增加,男 子阴茎勃起、遗精,女性阴道壁充血、分泌物增多。
被唤醒--80%以上的人正在做梦
第11页,共67页。
REM与NREM睡眠比较
唤醒域 肌张力及姿势调整 自然清醒 梦 记住梦内容可能性
梦的性质
梦出现时间 梦多见于 梦占睡眠的时间
REM 较高 肌张力极低 不频繁 85% 大
短期失眠
失恋
考试
环境因素&紧张
• 选择性睡眠剥夺
• 快波睡眠剥夺:被试食欲和体重均增加. 出现短暂的个性改变,包括易激惹、焦 虑和注意力不集中。
• 部分睡眠剥夺
第20页,共67页。
第二节 失眠
Insomnia
第21页,共67页。
概念
失眠 ?
失眠(insomnia)
指入睡困难&维持睡眠障碍
(易醒\早醒&再入睡困难)
导致睡眠时间&质量 不能满足个体生理需要(慢性睡眠剥夺)
在发病中起主导作用 ❖ 抑郁、疼痛、入睡环境干扰是
习得性阻睡联想的促发因素
第36页,共67页。
主要的失眠类型
一、心理生理性失眠
(psychophysiological insomnia)

睡眠的时相和产生机制

睡眠的时相和产生机制

睡眠的时相和产生机制睡眠是人类生命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对我们的身体和大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睡眠的时相是指我们在一天中不同时间段内的睡眠状态,而睡眠的产生机制则是指我们是如何进入睡眠状态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睡眠的时相和产生机制。

睡眠的时相可以分为两个主要阶段:快速眼动睡眠(REM)和非快速眼动睡眠(NREM)。

在一个典型的睡眠周期中,我们会经历多个REM睡眠和NREM睡眠的交替。

在NREM睡眠中,我们的身体会逐渐放松,心率和呼吸也会变得更加缓慢。

这个阶段被认为是身体修复和恢复的重要时期。

而在REM睡眠中,我们的大脑会变得更加活跃,我们的眼睛会在眼睛动作的指导下快速移动。

这个阶段被认为是梦境发生的时期。

睡眠的产生机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我们的生物钟,也称为循环节律。

生物钟是我们体内的一种生理钟表,它会调控我们的睡眠-清醒周期。

生物钟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光线的影响。

当我们暴露在光线下时,我们的生物钟会被重置,从而影响我们的睡眠模式。

另一个影响睡眠的因素是我们的睡眠压力。

睡眠压力是指我们在一天中经历的清醒时间的累积。

随着清醒时间的增加,我们的睡眠压力也会增加,促使我们更快地进入睡眠状态。

这就是为什么在一天中较晚的时间,我们会感到更加困倦。

除了生物钟和睡眠压力外,其他因素如荷尔蒙、环境和个体差异也会影响睡眠的产生机制。

例如,褪黑激素是一种调节睡眠的荷尔蒙,它会在夜间增加,促使我们入睡。

环境因素如温度、噪音和舒适度也会影响我们的睡眠质量。

此外,每个人的睡眠需求和睡眠模式也会有所不同。

总的来说,睡眠的时相和产生机制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系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了解这些因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管理我们的睡眠,保持身体和大脑的健康。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睡眠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优化我们的睡眠质量。

让我们拥有更好的身体和心理状态,迎接每一天的挑战。

人体睡眠知识

人体睡眠知识

人体睡眠知识
睡眠是高等脊椎动物周期生出现的一种自发的和可逆的静息状态,表现为机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性降低和意识的暂时中断。

正常人的脑的活动,和所有高等脊椎动物的脑一样,始终处在觉醒和睡眠两者交替出现的状态。

这种交替是生物节律现象之一。

睡眠时,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的敏感性降低,肌张力下降,反射阈增高,虽然还保持着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调节,可是一切复杂的高级神经活动,如学习、记忆、逻辑思维等活动均不能进行,而仅保留少量具有特殊意义的活动。

此外,长期从事打铁工作的人常常需要熬夜,这可能会影响他们的睡眠质量。

为了保持好的睡眠质量,他们应该注意在合适的时间开始工作,并避免过度劳累。

同时,保持一个安静、舒适的工作环境和良好的作息习惯也非常重要。

睡眠问题心理知识点总结

睡眠问题心理知识点总结

睡眠问题心理知识点总结一、睡眠问题的影响睡眠问题如果长期存在并且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可能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在身体健康方面,长期睡眠问题可能会导致免疫系统下降、代谢紊乱、慢性疲劳等问题,甚至增加患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疾病的风险。

在心理健康方面,长期睡眠问题可能会导致焦虑、抑郁、情绪波动等问题,甚至会影响认知功能和记忆力。

此外,长期睡眠问题还可能会影响人的社交能力、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严重的还可能导致工作和家庭关系的破裂。

二、睡眠问题的原因睡眠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是由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

在生理因素方面,可能包括内分泌紊乱、神经系统问题、慢性疾病、荷尔蒙失调等。

在心理因素方面,可能包括焦虑、抑郁、压力大、情绪不稳定等。

在环境因素方面,可能包括作息不规律、生活环境不适宜、噪音影响等。

此外,个体差异也会对睡眠质量产生影响,有些人天生就对睡眠的需求量较低,而有些人则需要较长的睡眠时间才能获得充分的休息。

三、改善睡眠质量的方法改善睡眠质量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

首先,要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尽量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和早睡晚起。

其次,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饮酒、吸烟和饮食过重,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来促进睡眠。

此外,要创造一个适宜的睡眠环境,保持安静、舒适、温暖、通风良好的卧室环境。

还可以适当进行放松的活动,比如听音乐、泡澡、做瑜伽等,有助于放松身心,提高睡眠质量。

如果以上方法都无法有效改善睡眠问题,可以考虑寻求专业的医学和心理学帮助,比如接受睡眠治疗或认知行为疗法。

四、总结总的来说,睡眠问题是一个复杂的心理现象,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虽然睡眠问题可能会对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产生影响,但是只要我们采取适当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是可以有效改善睡眠质量的。

因此,我们应该充分了解睡眠问题的心理知识,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睡眠调节知识:睡眠和细胞修复——为何睡眠是健康的关键

睡眠调节知识:睡眠和细胞修复——为何睡眠是健康的关键

睡眠调节知识:睡眠和细胞修复——为何睡眠是健康的关键睡眠对我们的身体健康和精神状态都有很大的影响。

它不仅能让我们感觉良好,还有助于维持生理和心理的平衡。

睡眠的主要作用是为我们的身体提供充足的休息和恢复时间,让身体各个系统得以运转,从而保持身体健康。

本文将探讨睡眠与细胞修复之间的联系。

人体的细胞不断更新和修复,在生物体内,细胞的生命周期是不可避免的,我们的身体会通过不断的自我修复来应对各种外部的刺激和内部的疾病。

这种修复和更新过程,需要大量的能量和时间。

睡眠是人体最自然的恢复机能之一,通过睡眠,身体能够充分利用这段时间来完成各种自我修复和更新过程。

在睡眠中,人体的代谢率会降低,呼吸、心跳等基础生理活动也会放慢,这些在清醒时都处于高速运转的生理过程,需要占用大量的能量和时间。

睡眠的时间越长,身体的修复和更新速度就越快,同时也能够释放更多的能量用于修复过程。

睡眠不仅给身体提供了修复所需的能量和时间,而且有助于调节内分泌系统,保护我们的身体免受各种内外环境的影响。

睡眠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不仅局限于身体的修复和更新过程,睡眠还能够加强身体的免疫系统。

睡眠期间,卫生细胞会集中攻击身体的细菌和病毒,以此来保护我们的身体免受各种疾病的侵害。

还有一些最近的研究表明,睡眠能够降低身体紧张程度,降低炎症反应,预防各种慢性疾病的发生。

此外,睡眠对心理健康也有很大的影响。

夜间睡眠中,人体的大脑会释放一些重要的神经递质,这些递质有助于人体的神经系统正常运作,使我们的大脑更清晰,更有记忆力。

在白天,我们的神经系统需要面对种种压力如学习、工作、社交等,容易白天过度疲劳,使身体逐渐失去生机。

恰当的休息能够让神经系统充分调节,使我们更加有精神,心智清醒。

但是,现代社会的快节奏使得我们大部分人无法满足足够的睡眠时间,长期处于疲劳状态,易引发身体各种疾病,如代谢紊乱,肥胖,血压升高,焦虑和抑郁等。

每个人的睡眠需求因人而异,但通常来说成年人需要7-9小时的睡眠来保持身体的健康和心理幸福。

睡眠对人类生理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睡眠对人类生理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睡眠对人类生理和心理健康的影响睡眠是人类生活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适当的睡眠可以调节我们的生理节律,增强我们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保护我们的心脑血管,更好地维系我们的神经活动。

同时,睡眠也能够帮助我们恢复体力和精力,调整情绪和情感状态,避免身体和心理的长期疲劳,从而使我们在工作、生活、学习中更加积极有效。

睡眠对人类身体健康的影响睡眠对保护人类身体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表明,适当的睡眠可以帮助我们减轻压力,降低血压、降低胆固醇、减少心脏病的发生概率。

长期睡眠缺乏不仅会加速衰老,还会引发心血管疾病和代谢紊乱,对肝、肾、消化系统等深层的器官和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睡眠时身体会释放出足够的生长激素,保护人体的免疫系统,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加快组织修复和细胞再生,从而使我们强健有力。

睡眠对人类心理健康的影响睡眠除了对人体的身体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外,还对人类心理健康方面有着相当的影响。

适当的睡眠可以降低紧张感,减少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等心理问题。

同时,睡眠也能够帮助我们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提高记忆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更加容易取得成功。

研究表明,睡眠对我们的情绪和行为有着调节作用,在夜间睡眠中,生理条件可以帮助我们自我治疗,促进情绪的平衡,帮助我们摆脱心理困扰,维持精神的健康。

如何保持健康的睡眠睡眠是几乎每个人都需要,然而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睡眠需求。

一般来说,成年人的睡眠需求在7-9小时之间,青少年则需要的时间更长。

为了保证良好的睡眠质量,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固定作息:每天的起床和睡觉时间要统一,周末和平时也要尽量保持一致,这样能够使我们的生理节律保持稳定。

2.保证环境:睡眠的环境要保持安静、舒适,温度要适宜,卧室要通风、干净整洁,床上用品也要干净清洁,这些都是保证睡眠质量的关键。

3.调整饮食:尽量避免喝酒、吸烟、喝咖啡等会影响睡眠质量的嗜好,同时要注意饮食的清淡,不要吃油腻和刺激性食品。

最新生理心理学讲义:人类睡眠的特点

最新生理心理学讲义:人类睡眠的特点

生理心理学讲义:人类睡眠的特色简述人类睡眠分哪几种?特色是什么?人类的睡眠能够分为两种种类:慢波睡眠和异相睡眠。

在慢波睡眠中,脑电活动以慢波为主,脑电活动的变化与行为变化相平行,从入眠期至深睡期,脑电活动渐渐变慢并陪伴着渐渐加深的行为变化,表现为肌张力渐渐减弱,呼吸节律和心率渐渐变慢。

在异相睡眠中,脑电变化与行为变化相分别,脑电活动近似慢波睡眠的入眠期,以肌张力为代表的行为变化却比深睡期还深,肌张力完整丧失,还伴有快速眼动现象和桥脑-膝状体-枕叶PGO 波周期性高幅放电等特别变化。

异相睡眠又常称为迅速眼动睡眠。

这类种类的睡眠与做梦的关系比慢波睡眠更加亲密。

睡眠一期(入眠期),行为上寂静困倦开始进入眠眠状态,清醒寂静状态下的脑电活动(以 8-13 次/秒的α节律为主)。

在慢波睡眠以后,常出现异相睡眠。

此期睡眠者肌肉呈完整废弛状态,甚至肌肉电活动完整消逝,睡眠深度仿佛比慢波四期更深,体温仍较低,对外面刺激的感觉功能进一步降低,难以将睡眠者此后期立刻唤醒。

与行为变化相反,脑电活动为极不规律的低幅快波,近似清醒期和慢波睡眠一同的脑电变化。

从异相睡眠中唤醒后,80%以上的人宣称正在做梦,尚可陈说梦幻的故事情节,形象生动以视觉变换为主。

人的每夜睡眠大概由慢波睡眠和异相睡眠交替变换 4-6 个周期所构成,均匀每个周期历时 80-90 分钟,包含 20-30 分钟异相睡眠和约 60 分钟的慢波睡眠。

成人入眠后,一定先经过慢波睡眠 1-4 期和4-2 期的次序变化后,才能进入第一次异相睡眠。

从上子夜到下子夜每次更替一个周期,异相睡眠的时间都有所增加。

所以,后子夜睡眠中,异相睡眠时间的比率增大。

睡眠功能:歇息和从疲惫中恢复是睡眠的重要功能之一,从更积极的意义上理解,睡眠还有促使生长发育、易化学习、形成记忆等多种功能☆脑干网状构造在睡眠与觉悟中的重要作用是什么,用什么实验做的?1937 年生理学家布瑞莫成立了猫的孤立脑标本和孤立头标本。

健康知识普及3篇

健康知识普及3篇

健康知识普及第一篇:如何保持充足睡眠睡眠不仅是我们每天必不可少的生理需求,也是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方式。

一个好的睡眠质量能够提高我们的注意力和免疫系统功能,同时还能对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

然而,现代生活节奏过快,让很多人感到疲惫和睡眠不足。

所以在这里,我们将探讨一些改善睡眠的方法,以便您保持一个健康的身体和完整的生活。

1. 建立规律的睡眠时间大多数医生推荐成人每晚睡眠7-9小时。

另外,要尽可能在同一时间上床和起床。

保持规律的睡眠时间有助于调节身体的生物钟,从而提高睡眠质量。

此外,如果您感到疲倦,那么可以考虑在睡眠日历中添加一个短暂的午睡时间,但不要超过30分钟。

2. 创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宜居的睡眠环境非常重要,这意味着您应该在卧室里减少噪音和光线的影响,以及确保床上用品的舒适和干燥。

保持舒适的温度,通风良好,这些都将有助于您充分利用睡眠时间。

3. 避免使用药物和酒精酒精和咖啡因等刺激类物质会干扰您的睡眠,所以最好在晚上避免这些物质的摄入。

此外,严重依赖催眠药物也不利于您的睡眠质量。

如果您必须服用药物来改善睡眠,最好遵循医生的指示,并尽可能减少使用时间。

4. 锻炼身体锻炼身体可以提高身体的欣快感和放松感,这对于睡眠非常有益。

适当的运动可以产生成体温提高和心脏功能的改善。

运动远足不一定要是剧烈的,甚至轻度的身体活动,例如步行或瑜伽,都可能有助于让您更好地进入睡眠状态。

5. 避免长时间观看电子屏幕研究表明,长时间观看电子屏幕有可能干扰到我们的生物钟,使我们难以入睡。

因此,睡前最好不要使用电子设备,并争取在睡前至少一个小时不要使用电子设备。

总之,良好的睡眠品质对于我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适当的睡眠可以让我们充满精力,保持身体健康的同时还能提高我们的心理状态。

通过遵循上述建议,可以更好地参与充足的睡眠,提高生产力和消除身体疲惫感。

第二篇:如何减少腰痛腰痛是一种常见的身体不适,影响了许多人的生活和工作能力。

生物睡眠的知识点总结

生物睡眠的知识点总结

生物睡眠的知识点总结睡眠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所有生物都需要的基本生理需求之一。

睡眠对身体健康和生理功能影响深远,而且它在动物界更是普遍存在,包括哺乳动物、鸟类甚至无脊椎动物都需要睡眠。

本文将对生物睡眠的一些基本知识进行总结,包括睡眠的定义、生物睡眠的特点、生物睡眠的生理机制、睡眠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以及一些睡眠障碍的常见症状和治疗方法。

一、睡眠的定义睡眠是一种生物活动状态,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在动物界包括哺乳动物、鸟类以及一些无脊椎动物中普遍存在。

睡眠通常伴随着一系列特征性改变,包括行为上的缓慢反应和休息状态、生理上的脑电图模式改变以及有规律的呼吸和心跳。

在睡眠状态下,生物的感觉和意识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减弱,通常伴随着闭目、舒张和休息等特征性行为。

二、生物睡眠的特点1. 昼夜节律性:大多数动物都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即在夜晚进行睡眠,在白天进行觉醒。

这种昼夜节律性是由生物体内的生物钟控制的,生物钟的存在可以让生物体适应外界的昼夜变化,保持自身的稳态。

2. 必需性:睡眠对生物体来说是一种必需的生理需要,没有长时间的睡眠会导致生理和心理功能的紊乱,甚至会对生物体的生存造成危害。

3. 周期性:睡眠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通常是经历多个睡眠周期,每个周期包括浅睡眠、深睡眠和快速眼动睡眠(REM睡眠)。

4. 无法取代:虽然睡眠对生物体来说是必需的,但它无法被其他活动所取代,即使是休息也不能完全取代睡眠的作用。

5. 动物种类差异性:不同种类的动物对睡眠的需要和方式也有所不同,例如老鼠每天需要16小时的睡眠,而象和长颈鹿每天只需要2-4小时的睡眠。

三、生物睡眠的生理机制1. 生物钟调控:生物钟是一种内部生物节律系统,位于脑内的丘脑,在睡眠-清醒周期中扮演着关键的调节作用。

生物钟会受到光照、外界温度、社交活动等多种生理和心理因素的调控,从而影响睡眠的节律性。

2. 神经递质调控:大脑中多种神经递质,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谷氨酸等,对睡眠的产生和维持都起到了重要的调控作用。

睡眠和觉醒的生理学.ppt

睡眠和觉醒的生理学.ppt
前脑基底部、丘脑、丘脑下部、 孤束核
睡眠所涉及到的中枢神经系统结构 和神经介质(2)
神经介质: • 诱导睡眠: 5-HT、去甲肾上腺素 • 觉醒: 乙酰胆碱(中断睡眠)、多巴胺(抑
制REM睡眠) • 其它睡眠因子: • 诱导肽(DSIP)、白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 • 腺嘌呤核苷、前列腺素-D
------ 睡眠所涉及到的中枢神经系统结构和神 经介质
小结
做梦
• 快波睡眠与梦 • 慢波睡眠与梦 • 关于梦的理论
– 激活-综合理论 – 临床-解剖理论
发作性睡病
• 症状
– 睡眠发作 – 瘁倒 – 睡眠麻痹 – 入睡前幻觉
• 机制
– 遗传:带有HLA-DR2/DQwl基因,多为特发性 – 继发:间脑、下丘脑和脑干病变 – 乙酰胆碱突触的过度反应
睡眠的阶段性障碍
• 梦呓 • 睡行症 • 夜惊 • 梦魇
• 睡眠的时相 • 睡眠的机制 • 睡眠障碍
二、睡眠-觉醒周期及其阶段
• 睡眠-觉醒的阶段:
– 慢波睡眠(slow wave sleep,SWS) – 快波睡眠(FWS)
• 慢波睡眠(slow wave sleep,SWS)
– 脑电图呈同步化慢波;
– 视、嗅、听、触等感觉功能暂时减退;
– 骨骼肌反射活动和肌紧张减弱;
– 副交感神经功能活动占优势:如血压↓、心率↓、 尿量↓、体温↓、代谢↓、瞳孔缩小、呼吸变慢、 胃液分泌↑、发汗功能↑等。
神经与睡眠递质
结构 释放神经递质
作用
脑桥,延髓 乙酰胆碱,谷氨酸 增加皮层唤醒水平
蓝斑
去甲肾上腺素
在觉醒状态下增加信息储存
基底前脑 多数细胞 乙酰胆碱 其他细胞 GABA

心理睡眠知识科普

心理睡眠知识科普

心理睡眠知识科普睡眠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人体健康和心理状态的维持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以心理睡眠知识为主题,科普一些关于心理睡眠的知识,帮助读者了解睡眠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获得良好的心理睡眠。

睡眠对于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睡眠是人体为恢复体力和精神状态而进行的一种生理活动。

它不仅对身体有益,还对心理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睡眠可以帮助人们缓解压力,提高注意力和记忆力,增强学习和工作效率。

相反,长期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差会导致心理问题的发生,如焦虑、抑郁、注意力不集中等。

那么,如何获得良好的心理睡眠呢?首先,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是非常重要的。

尽量固定每天的起床和睡觉时间,让身体建立起一种规律的生物钟,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其次,创造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也是必要的。

保持房间的安静、整洁和温度适宜,选择一款合适的床垫和枕头,都可以提高睡眠的舒适度。

此外,避免在睡前过度饮食、饮酒、饮咖啡等刺激性物质的摄入,也是获得良好心理睡眠的重要因素。

放松自己在入睡前也是获得良好心理睡眠的关键。

可以尝试一些放松的活动,如听音乐、泡澡、读书等,帮助放松身心,减少焦虑和压力。

此外,避免在床上玩手机、看电视等刺激性活动,以免影响入睡。

如果入睡困难,可以尝试一些呼吸放松法或冥想等技巧来帮助入睡。

除了上述的一些方法外,合理安排日常生活和管理压力也是保持良好心理睡眠的关键。

人们应该合理安排自己的工作和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在面对压力时,可以采取一些应对策略,如寻求社交支持、进行运动、学习放松技巧等,以减轻压力对睡眠的影响。

良好的心理睡眠对于人们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通过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创造舒适的睡眠环境、放松自己在入睡前以及合理安排生活和管理压力等方法,我们可以提高睡眠质量,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希望本文能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心理睡眠知识,并在日常生活中付诸实践,获得更好的心理睡眠。

睡眠与健康知识讲座课件

睡眠与健康知识讲座课件
非快速眼动期(NREM)
分为浅睡期和深睡期。浅睡期脑电波逐渐变慢,深睡期脑电波活动 明显减慢,身体进行修复和生长。
睡眠周期
一个完整的睡眠周期大约为90分钟,包括从浅睡到深睡再到REM 的过渡。
睡眠的生理机制
调节体温
促进生长与修复
增强免疫系统
睡眠有助于调节体温, 使身体在夜间保持恒温。
深度睡眠对生长激素的 分泌至关重要,有助于 身体组织的生长和修复。
脑电波与梦境
REM阶段的脑电波活跃,梦境 多发。
脑电波与认知功能
良好的睡眠有助于提高认知功 能,如记忆力、注意力等。
03
睡眠障碍与疾病
失眠症
总结词
长期失眠可能导致身体和心理问题
详细描述
失眠症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浅或早醒等症状。长期 失眠可能导致疲劳、注意力不集中、易怒和焦虑等问题,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良好的睡眠有助于增强 免疫系统,减少感染的
风险。
情绪调节
睡眠有助于调节情绪, 减轻压力和焦虑。
睡眠与脑电波活动
脑电波的变化
在睡眠过程中,脑电波从清醒状 态时的β波逐渐变为慢波α波、θ
波和δ波。
脑电波与睡眠深度
δ波主要出现在深睡期,θ波出现 在浅睡期和深睡期之间,α波和β 波则主要出现在清醒状态和浅睡 期。
睡前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
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安静的环境
保持卧室安静,尽量避免噪音干 扰,可以使用耳塞或白噪音机器
等工具来降低噪音。
舒适的温度
保持卧室温度适宜,一般来说,舒 适的睡眠温度在18-22摄氏度之间。
舒适的床铺
选择适合自己身体需求的床垫、枕 头和被子,保持床铺的整洁和舒适。

睡眠障碍的生理心理基础

睡眠障碍的生理心理基础

的睡眠生理指标,对睡眠障碍进行客观评估。
睡眠障碍的诊断标准
睡眠时间异常
如失眠、过度睡眠等。
睡眠质量异常
如睡眠浅、易醒等。
睡眠节律异常
如昼夜颠倒、夜尿频繁等。
伴随症状
如白天疲劳、注意力不集中、 情绪低落等。
睡眠障碍的分类与鉴别
失眠症
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 浅、易醒等,常常导致 白天疲劳和注意力不集
中。
梦魇
在睡眠中经历恐惧和焦虑的梦境, 通常伴随着惊醒。
过度思考
在入睡之前反复思考日常事务,导 致难以入睡。
心理治疗方法在睡眠障碍中的应用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改变不良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改善睡眠质量。
放松训练
通过渐进性肌肉放松、深呼吸等技巧缓解紧张和焦虑,促进睡眠。
睡眠限制法
通过控制睡眠时间,提高睡眠效率,改善睡眠质量。
02
睡眠障碍的心理基础
心理因素对睡眠的影响
焦虑和抑郁情绪
焦虑和抑郁情绪可能导致 过度思考和情绪波动,影 响入睡和睡眠质量。
心理压力
长期的心理压力可能导致 紧张和疲劳,干扰正常的 睡眠周期。
心理创伤
经历过创伤或紧张事件的 人可能因为心理创伤而难 以入睡或保持睡眠。
睡眠障碍的心理症状
失眠
难以入睡、易醒或早醒,导致睡 眠时间不足或质量下降。
案例二:梦魇的心理分析与治疗
总结词
梦魇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其心理分析涉 及潜意识冲突、焦虑和恐惧等。有效的治疗 方法包括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
详细描述
梦魇是指在睡眠中出现的极度焦虑和恐惧的 梦境,通常伴随着惊醒和心跳加速等症状。 其心理分析认为,梦魇可能与潜意识冲突、 焦虑和恐惧等心理因素有关。通过心理治疗 ,如认知行为疗法和暴露疗法等,可以有效 地缓解梦魇症状。药物治疗也是常用的治疗

睡眠知识讲座讲义

睡眠知识讲座讲义

睡眠知识讲座讲义
1. 睡眠的重要性
- 睡眠是身体恢复和修复的重要过程,对健康至关重要。

- 足够的睡眠可以提高注意力和记忆力,增强免疫力,促进身
体健康。

- 缺乏睡眠可能导致注意力不集中,疲劳,情绪不稳定等问题。

2. 睡眠的生理过程
- 睡眠分为REM睡眠和非REM睡眠两个阶段。

- REM睡眠阶段是大脑活动最活跃的时期,梦境常发生。

- 非REM睡眠阶段分为四个阶段,大脑活动逐渐降低。

3. 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
- 环境因素:舒适的床铺,安静的环境,适宜的温度等有助于
提高睡眠质量。

- 生活惯: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午睡过长,限制咖啡因和酒
精的摄入等有助于良好的睡眠。

- 心理因素:情绪紧张,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可能导致睡眠
问题。

4. 睡眠障碍与常见疾病
- 失眠:难以入睡或保持睡眠的问题,可能导致白天疲劳、注
意力不集中等。

- 睡眠呼吸暂停症:睡眠过程中呼吸暂停导致短暂醒来,常见
症状为打鼾和疲倦。

- 嗜睡症:持续性的过度嗜睡,影响日常生活。

5. 改善睡眠质量的方法
- 建立良好的睡眠惯,包括规律的作息时间和舒适的睡眠环境。

- 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等有助于减轻焦虑和压力。

- 注意饮食和生活惯,尽量减少咖啡因和酒精的摄入。

- 如果存在严重的睡眠问题,建议咨询医生或专业的睡眠治疗师。

以上是关于睡眠知识的讲座讲义,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
---
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医学建议。

如有睡眠问题,请咨询专业医生。

睡眠知识

睡眠知识

睡眠量不正常以及睡眠中出现异常行为的表现﹐也是睡眠和觉醒正常节律性交替紊乱的表现。

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常与躯体疾病有关。

包括睡眠失调和异态睡眠。

睡眠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

但根据调查显示,很多人都患有睡眠方面的障碍或者和睡眠相关的疾病,成年人会出现睡眠障碍的比例高达30%。

专家指出睡眠是维持人体生命的极其重要的生理功能,对人体必不可少。

因此,睡眠障碍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长期失眠会导致大脑功能紊乱,对身体造成多种危害,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简介正常人每隔24小时有一次觉醒与睡眠的节律性交替。

睡眠可分为正相睡眠期(非快速眼动睡眠期NREM)和异相睡眠期(快速眼动睡眠期REM),健康人睡眠开始于正相睡眠期﹐维持70~100分钟后转入异相睡眠期,再维持20~30分钟后又转入正相睡眠期,如此重复约4~6次,睡眠量常依年龄不同而异新生儿需睡18~20小时,儿童12~14小时,成人7~9小时,老年人一般只需5~7小时。

对睡眠和睡眠障碍的研究,可追溯到19世纪,当时从因患脑炎而发生意识障碍的病案中发现,病变的定位不在大脑皮层而在脑干灰质,因而人们把脑干看成是维持意识的中心。

其后从寻找睡眠中枢的研究发现,睡眠中枢在丘脑与延髓之间。

巴甫洛夫在实验中使狗丧失视﹑听﹑嗅觉结果引起了长期睡眠,他认为感觉刺激的不断作用在维持觉醒状态有重要意义。

20世纪40年代后,许多研究者发现,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性激活系统对维持觉醒有重要作用,如果该系统的非特异性冲动减弱,大脑皮层的紧张性就会下降而出现睡眠状态,因此他们把睡眠看作是该系统的被动抑制与觉醒的简单终结。

60年代后的研究证明,桥脑中蓝斑和缝际核与REM的发生有关﹐而中脑的缝际核可能与NREM有关;缝际核含有5-羟色胺能神经元,蓝斑含有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用化学方法使5-羟色胺增加或减少,可使NREM和REM易化或抑制;因此,5-羟色胺能神经元中枢通路可能与NREM的维持和REM的激发有关,而去甲肾上腺能神经元中枢通路可能与REM的维持与觉醒有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睡眠剥夺
● 连续几天不睡出现强烈困意、乏力、情绪不稳定、 丧 失精细工作能力、定向力障碍、有错觉和幻觉
● 提示睡眠主要与精神意识、情绪、认知及学习和注 意
力密切相关。
● 剥夺睡眠产生症状的严重程度与受试者个体条件有 关
● 剥夺睡眠后只见“核心睡眠”补足
睡眠医学(10心理)-2013.3 40
REM睡眠剥夺
● REM睡眠回跃效应明显 ● 本能行为增强,如食欲和性欲亢进、攻击、激 惹 ● 脑组织糖酵解增强,蛋白质合成减少、分解加 强
睡眠医学(10心理)-2013.3
41
NREM睡眠剥夺
● S4 期被剥夺后,回跃非常强烈
● 严重失眠患者,PSG均提示S3+S4期缺乏 ● 深睡期与新皮层发达程度密切相关,保养皮层细胞 ● 深睡期耗能少,合成能量增加 ● 深睡期生长激素分泌达到高峰
睡眠医学(10心理)-2013.3
26
睡眠与觉醒机制研究
• 被动的去传入机制—观点:睡眠只 是简单的觉醒状态的停止 • 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的主动调节过程 机制的提出 • 体液调节机制的提出与证实
睡眠医学(10心理)-2013.3
27
被动的去传入机制
因为安静所以睡觉
• 比利时科学家布雷默(1937年):特异 性的感觉输入对维持睡眠-觉醒有重要意 义 • 认为睡眠是由于脑缺乏感觉激动而引起 的被动过程。 • 孤立脑、孤立头;猫;实验 • 他以此证明在延脑至中脑的脑干中,存 在着调节睡眠与觉醒的脑中枢。
睡眠医学(10心理)-2013.3
12
• • • •
β—兴奋状态的脑电波 α—清醒状态的脑电波 θ—入睡状态的脑电波 δ---深睡状态的脑电波
睡眠医学(10心理)-2013.3
13
睡眠医学(10心理)-2013.3
14
大脑皮层电活动
多导睡眠图
• 多导睡眠图—为睡眠障碍的 诊断和治疗提供全面信息。 • 脑电图、肌电图、眼动电图 、心电图、呼吸电图和呼吸 运动图、鼾声监测器等
睡眠医学(10心理)-2013.3 43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 1970年,法国神经病学家一个小组 对临床生理学脑电图的观察,是研 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先驱 • 研究提示了睡眠呼吸暂停与心血管 的关系 • 确认了睡眠打鼾和白天嗜睡是睡眠 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典型体征。
睡眠医学(10心理)-2013.3 44
睡眠医学(10心理)-2013.3 29
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的主动调节过 程机制的提出
• 克利福德· 塞波尔等科学家们(2003 )报告说,下丘脑腹侧视前核是人 类控制睡眠的总开关。
– 打开时,大脑中所有与觉醒和意识有 关的细胞均被关闭。 – 关闭时,大脑则处于觉醒状态。
睡眠医学(10心理)-2013.3 30
睡眠医学(10心理)-2013.3 34
一条狗的发作性睡病
一条狗在地板上发现食物 时的兴奋引发了猝倒发作 :A.嗅食物 B.肌肉开始松 弛 C.暂时瘫痪,与REM的
表现相同
睡眠医学(10心理)-2013.3
35
发作性睡病
• 沃格尔(Vogel ,1960)发表 REM睡眠发作的文章,解释了猝 倒是在REM期睡眠正常运动被抑 制的机制。 • 1964年斯坦福大学证实发作性睡 病病人有白天REM睡眠周期性发 作。
睡眠医学(10心理)-2013.3 17
快速眼动睡眠的发现
睡眠时并不安静
• 1928年,俄国科学家发现:婴儿 熟睡时,快速眼动时伴肢体和肌 肉的运动以及呼吸频率变化 • 他们的发现20年后才被注意。
睡眠医学(10心理)-2013.3
18
快速眼动睡眠的发现
眼动与睡眠周期有关
• 1953年,美国芝加哥大学克莱特曼 (Kleitman)和阿塞林斯基( Aserinsky)发现快速眼动睡眠期, 眼动与脑电活动之间有着密切的联 系 • 1957年克莱特曼教授和学生德门特 (Dement)将非眼动睡眠分为四期

睡眠医学(10心理)-2013.3
48
睡眠障碍临床治疗研究—睡 眠呼吸障碍
• 手术治疗—SAHS
– 射频,UPPP – CPAP – 1981年,UPPP术与CPAP对OSAHS病人 的有效治疗成功替代了气管造瘘术 – 口腔矫正器、微创手术
• 物理治疗
睡眠医学(10心理)-2013.3 49
二、睡眠-觉醒周期 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阶段
睡眠医学(10心理)-2013.3 19
• 1953年在美国《科学》杂 志上 Kleitmen 和 Aserinsk 发表文章,提出 REM睡眠
睡眠医学(10心理)-2013.3
20
• 1960年,法国 M. Jouvet把动物 的REM睡眠取名为
异相睡眠(ps)
睡眠医学(10心理)-2013.3
睡眠医学(10心理)-2013.3
25
梦的研究
怎么会做梦?
• 梦的生理学:对梦的猜测进入到实验室观察
– 快速眼动、肌张力消失、PGO波
• 梦的生理学研究从人→动物模型 • 电生理→细胞水平生理学,尤其细胞内微电极 记录 • 做梦的大部分生物物质被确认→梦的再现? • 通过对梦的研究最终揭开精神障碍的奥秘?
21
快速眼动睡眠的发现
睡眠分期一直沿用至今
慢波睡眠
睡眠1期(stage 1 sleep) 睡眠2期(stage 2 sleep) 睡眠3期(stage 3 sleep) 睡眠4期(stage 4 sleep)
快波睡眠与梦
睡眠医学(10心理)-2013.3 22
梦的研究
梦=?
• 未开化的部落社会里:梦=神的 指示和魔鬼作祟 • 现代化的文明社会里:梦=? • 东西方文化里梦的含义异同?
睡眠医学(10心理)-2013.3 28
主动睡眠
睡眠开关
• 瑞士生理学家赫斯(Hess,1931)以低频电 脉冲刺激猫的间脑,使猫进入深度睡眠状态。 • 他还发现,刺激下丘脑后部产生觉醒征兆。 • 因此Hess认为,在间脑存在一个睡眠中枢, 它主动地引起睡眠。 • 根据这些发现他认为,睡眠是由调节皮层细胞 兴奋性的丘脑-皮层系统有节律的活动所诱发 的主动过程。
主体防卫系统破坏
说明睡眠对机体内环境稳态维持至关重要
睡眠医学(10心理)-2013.3
38
人的睡眠剥夺
● 人剥夺睡眠的结果与动物没有直接可比性 每日睡眠需求量不同 睡眠-觉醒周期长短不同
基础能量消耗不同
寿命长短不同 体表面积不同 应激情况下成活时间不等 ● 人剥夺睡眠不会产生不可逆后果
睡眠医学(10心理)-2013.3 39
第一章 睡眠的 生理心理知识
何金彩 教授、主任医师 温州医学院心理学系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
睡眠医学(10心理)-2013.3 1
主要内容
• • • 绪论 睡眠-觉醒周期以及阶段 睡眠的神经机制
睡眠医学(10心理)-2013.3
2
一、绪论
睡眠医学(10心理)-2013.3
3
• 你有过失眠的困扰吗? • 想了解你的睡眠过程是怎样 运转的吗? •梦是哪里来?意味着什么?
睡眠医学(10心理)-2013.3
7
《梦的解析》
睡眠医学(10心理)-2013.3
8
"
睡眠医学(10心理)-2013.3
巴 理甫 论洛 。夫 的 梦 是 睡 眠 时 脑 的 兴 奋 活 动

9
1.睡眠医学基础研究的重要 发现
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 科学研究手段的提高
睡眠医学(10心理)-2013.3
睡眠医学(10心理)-2013.3 15
大脑皮层电活动-诱发电位
• 感觉传入系统受刺激时,在皮层某一局 限区域引导出的形式较为固定的电位变 化,如P300
睡眠医学(10心理)-2013.3
16
大脑皮层电活动
发现了产生电流的神经细胞
• Luigi Galvani进行动 物研究,提示神经细胞 产生电流. • Emil Dubois Reymond等发现神经 细胞产生电能, 可传递 信息
10
大脑皮层电活动
记录到动物脑电
• 大脑皮层电活动的发现为睡眠医 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1875年,英国生理学家卡顿 (Caton) –家兔和猴脑上记录到微电流 –但这一发现的临床意义直到50年 后才被认识到
睡眠医学(10心理)-2013.3 11
大脑皮层电活动
记录到人脑电
• 1929年,德国精神病学家伯 杰(Berger)在人头皮上记 录到脑电活动,因而提出脑 电图---临床脑电图的奠基人
睡眠医学(10心理)-2013.3 45
人类的不正常睡眠
• 1967年,Henri Gastaut&Elio Lugaresl在意大利组织座谈会,发表 了<<人类的不正常睡眠>>,内容涉及 人类睡眠病理学和现代睡眠医学的 一些重要课题,如失眠、Pickwich Syndrome、发作性睡病、周期性 腿动等。
睡眠医学(10心理)-2013.3
4
• 世界上一些著名的思想家和科学 家,都曾经试图阐明睡眠与做梦
睡眠医学(10心理)-2013.3
5
用出 古 来: 希 诊睡 腊 断眠 哲 疾的 学 病体 家 。液 和 学科 说学 ,家 并亚 认里 为士 梦多 可德 以提
睡眠医学(10心理)-2013.3
6
有 非西 目 因方 的 体医 的 疾学 而之 起父 ,希 则波 必克 定拉 是底 灵认 魂为 : 梦梦 是若 ...
睡眠医学(10心理)-2013.3
23
梦的研究
梦的解释?
• 著名的研究: –梦的解析(弗洛伊德) –做梦与快动眼睡眠(美国芝加哥 大学Kleitman和Aserinsky)《 Scienc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