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心理学1
生理心理复习答案详解
生理心理学——各章练习题(有几题答案真心找不到了,答案仅供参考)(2012-2013-2)第一章导论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生理心理学 P1生理心理学是揭示人类自身心理活动机制的科学。
二、简答题1.生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并举例说明 P5①脑立体定位技术②脑损伤法(包括:横断损伤、吸出损伤、点解损伤、药物损伤、扩布性损伤、冰冻方法、神经化学损伤)③刺激法(包括:电刺激法、化学刺激法)④电记录法⑤生物化学分析法⑥分子遗传学技术⑦脑成像技术第十三章精神药理学一、名词解释1.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是指从神经末梢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对其靶细胞产生兴奋或者抑制效应的化学物质。
2.神经调质神经调质是指一些自身不直接触发所支配的细胞功能效应,但可以调制传统递质活动的一类神经活性物质。
二、简答题1、简述药物作用效果及影响因素作用效果:①影响神经递质的合成;②影响神经递质的贮存和释放;③影响受体功能;④影响神经递质重摄取或降解。
影响因素:①机体因素②药物因素③其他因素第二章注意的神经过程一、名词解释1.警觉网络 P16①上行去甲肾上腺素系统(维持紧张或唤醒的情景下辨别能力的保护,参与选择性注意);②上行多巴胺系统行为激活,将动机转化为动作);③上行胆碱能系统(提高信噪比,促进刺激在皮层水平的加工);④上行5-HT系统(有助于行为抑制)。
2.定向网络 P21①顶叶(与注意定向有关,损伤后破坏了对同侧注意摆脱的能力);②中脑上丘(损伤影响视觉定向,破坏了有效线索引导行为定向的作用);③丘脑枕核(损伤患者或猴子在隐蔽定向任务上表现困难)。
3.执行网络 P24①额叶的一些区域包括扣带回参与注意的执行;②额叶损伤不能维持注意;③额叶可能对目标的权重选择有重要作用。
4.对侧忽视综合症 P21不能对出现在脑损伤对侧空间的刺激做出适当的反应,既表现出来的感觉和注意障碍称为对侧忽视综合症。
或者脑损伤后在感觉性输入和运动性输出的密切关系中产生的,患者不能注意到从对侧来的视觉、听觉、触觉的刺激。
生理心理学
1、决定论原则
2、外部刺激与脑内分析器对应原则
3、结构原则
(三)意义
1、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建立的重要自然 科学基础
2、开创了生理学实验分析法的先河。
(四)缺陷
1、具有很大的历史局限性
2、没有深入到脑的深部结构
四、细胞神经生理学理论
2、Witte和Marroco(1997):尼古丁均可以减少周围无效提示所多花费的反应时,即增进注意的定位成分功能。而阿托品不能减少无效提示所花费的反应时,但却加快有提示时的注意反应,即增加注意的警觉成分功能。
二、去甲肾上腺素(NA)递质系统
主要来自蓝斑核
3种受体,即α1、α2和β 受体
3、1997年,Witte和Marroco在灵长类动物猴的实验研究中发现,用可乐亭选择性地损害注意的唤醒机制,而对注意的定向功能无损。
三、多巴胺(DA)递质系统
主要来源于脑干髓质核的细胞团
受体包括D1、D2、D3和D4
实验:Robert在1994年的一项研究表明,前额叶损伤导致其相应的DA系统功能减退,而DA减低可以导致工作记忆的受损。而纹状体DA减低则可以导致注意的转换功能的障碍
三、注意的网络学说
1980年,美国科学院院士Posner
(一)警觉网络
警觉状态主要靠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的持续作用来调节。
(二)定向网络
定向网路的主要组成部分是顶叶、中脑的上丘和丘脑。
(三)执行网络
额叶的一些区域包括扣带回参与注意的执行。
第三节 注意的神经生物化学
神经递质: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
2、1985年,Gold-Rakic发现大剂量的可乐亭(Clonidine)可以改善猴延迟记忆作业的成绩,但损伤猴的额叶后,可乐亭的这种作用消失;1998年,Coull的研究表明,额叶损伤的患者注意障碍与NAα2受体的拮抗剂一样可以导致注意目标的选择障碍,这两项研究可能说明,NAα2受体可能通过额叶的中介作用,对注意的警觉系统或者注意目标的选择发挥影响;
生理心理学1详解
第一章绪论●心理生理学研究方法和技术:1、脑立体定位技术2、脑损伤法:不可逆损伤(横断损伤、吸出损伤、电解损伤、药物损伤)简单易行、效果明显,但无法恢复,可能引起组织病变,影响结果可逆损伤(扩步性阻抑、冰冻方法、神经化学损伤)暂时性的机能切除,不易发生继发性的周围组织病变,常用来研究皮层机能3、刺激法:电刺激法、化学刺激法4、电记录法5、生物化学分析法6、分子遗传学技术7、脑成像技术:PET技术、CT技术第二章注意的神经过程●注意的主要功能使有机体选择一定的事物作为心理活动的对象并维持下去,它对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过程的顺利进行起着保障作用。
第一节注意的神经解剖学基础●注意是通过一些脑区的神经网络活动来实现的。
●既不是某一脑区的特性,也不是全部脑区的功能。
●不同脑区在注意过程中发挥着特定的作用。
●注意的神经网络包括:警觉网络、定向网络和执行网络一、警觉网络(一)警觉和注意的关系●实验结果:警觉的提高可以改善对注意目标的觉察速度。
(二)注意(警觉状态)主要靠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的持续作用来调节●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为单胺能和胆碱能细胞存在的部位。
●投射到不同部位。
1.上行去甲肾上腺素(NA)系统的功能●DNAB损伤鼠模型在脑内注射6-羟多巴胺(6-OHDA)到蓝斑皮层通路(DNAB ),导致DA严重耗竭,使其含量少于对照组的10%。
然后进行习得条件辨别任务:刺激为a,反应为b;刺激为X,反应为Y;--DNAB损伤鼠在完成习得条件辨别任务中有缺陷;同时,鼠的巴浦洛夫条件抑制也受影响。
--表明:蓝斑-皮层投射系统的正常功能是保持在高度唤醒水平下注意的选择。
2.上行多巴胺(DA)系统●中脑-边缘DA系统能够将动机转化为动作。
该系统的主要功能在于激活行为反应,以便获得强化物。
如精神运动兴奋药物苯丙胺的强化效应,部分通过该系统发挥作用。
●中脑—纹状体DA系统具有唤醒作用。
3.上行5-HT系统的功能●在某些情况下,对5-HT的操作,影响到与行为抑制相关的过程,尤其是在厌恶背景中。
生理心理学
一:选择题1 病人能分辨男女老少,可以识别陌生人面貌的某些特征,却不能根据熟人的面貌判断熟人的身份,甚至不能识别配偶儿女。
病人患有(面孔失认症)2 主要研究动物生态行为规律与脑功能的关系。
(神经行为学)3 上行多巴胺系统起源于(基底神经节的黑质)(中脑的腹侧被盖区)4 有机体对刺激输入的反应强度是习惯化和敏感化两种作用的整合。
注意可能是通过这种方式实现的。
(双重过程模型)5 每种感受器只有(一种)适宜刺激。
6 引起视觉的外周感觉器官是(眼睛)7 味觉的辨别力使人能主动的选择食物,这是受血液中的(化学成分)的影响。
8 影响知觉恒常性的因素(遗传)(刺激图形在视网膜成像的方位)9 (视知觉理论)10 (格式塔心理学家)提出了原型匹配理论。
11 (非陈述性记忆)是具有自主或反射性质的记忆,又称内隐性记忆。
不依赖意识和认知过程,几乎不能用语言表达出来。
需要多次重复才能逐步形成。
12 在丰富化环境中(乙酰胆碱酯酶含量增高,大脑皮质重量增加,突触数目增多)相比于贫乏化环境。
13 布洛卡区(运动性失语症)、威尔尼克区(感觉性失语症)、弓形束(传导性失语症)14 能理解语言,但不能用语言对话,能发音,不能组成语言,电报式的(运动性失语症)15 参与恐惧性情绪活动的有(岛叶皮层前部)(内侧额叶皮层)(扣带回前部)(眶额皮层)16 (多巴胺)与愉快的情绪体验有关,被描述为一种使人产生“感觉良好”的化学物质。
17(横断损伤)在外科手术条件下用刀在脑的不同水平上横断,使断脑之间的上下联系中断。
18 注意的神经网络包括:(警觉网络)、(定向网络)、(执行网络)二简答题:1 生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P5(1)脑立体定位技术(2)脑损伤法:①不可逆损伤:横断损伤、吸出损伤、电解损伤、药物损伤;②可逆损伤:扩布性阻抑、冰冻方法、神经化学损伤。
(3)刺激法:包括电刺激法、化学刺激法(4)电记录法(ERP)(5)生物化学分析法(6)分子遗传学技术(7)脑成像技术2 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P31(1)感受器的适宜刺激各种感受器有各自最敏感的能量刺激形式。
生理心理学课程
生理心理学课程
生理心理学课程是一门实验性科学,是心理科学的重要基础学科和脑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系统地掌握生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策略,培养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对心理与行为现象的生理基础进行深入学习,形成辨证唯物主义的科学观。
生理心理学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生理心理学基础、知觉的生理心理学基础、注意的生理心理学基础、学习及其神经生物学基础、记忆的生理心理学基础、言语和思维的脑机制基础、本能与动机的生理心理学基础、情绪与情感的生理心理学基础等。
此外,生理心理学课程还包括一些实验和实践环节,让学生通过实验和实践来加深对生理心理学的理解和掌握。
总之,生理心理学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学生深入了解心理与行为的生理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行为的本质和心理活动的规律,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沈政、林庶芝《生理心理学》笔记及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章导论——第3章神经系统的感觉和运
沈政、林庶芝《⽣理⼼理学》笔记及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章导论——第3章神经系统的感觉和运第1章导论1.1 复习笔记⼀、⽣理⼼理学的学科性质及其科学与社会价值⽣理⼼理学是⼼理学学科体系中的必修课程,是⼼理科学、神经科学和信息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
⼼—脑关系是⽣理⼼理学研究的核⼼命题,该命题的研究进展不仅对⼼理学其他分⽀学科的发展产⽣重⼤影响,对于认识论和哲学的理论发展也具有重⼤意义。
(⼀)⼼-⾝关系⼼⾝关系的科学命题不仅是⼼理⽣理学的基本命题,也是哲学的基本命题。
早期⾃然哲学式的⼼-⾝关系理论研究⽐较肤浅。
随着科学的发展,⼼-⾝关系的探讨逐渐为⼼-脑关系的命题所取代。
(⼆)⼼-物关系⼼⼀物关系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既是⼼理学的命题,也是哲学的第⼀命题。
⼼理学从具体的外界物质刺激与个体意识之间的制约关系中,探讨个体⼼理活动的规律。
随着新⽅法和新理论的产⽣,研究表明⼈类的意识活动是外界物质过程与脑这⼀特殊物质相互作⽤的产物。
(三)⼼-脑关系神经科学是近四⼗多年来形成的⼀门综合科学,它囊括了脑研究的许多理论和技术。
信息科学是20世纪40年代兴起的综合科学,它的⼀些理论概念对现代脑研究产⽣了巨⼤启发作⽤。
⽣理⼼理学必须从神经科学和信息科学中吸收新理论与新技术等新成果。
⼆、⽣理⼼理学的基本理论(⼀)脑机能定位论与等位论的统⼀性原理1.脑机能定位理论(1)1811年,贝尔根据脑形态与功能不同,将其分为⼤脑和⼩脑。
这⼀发现成为脑机能定位理论的发端;(2)1861年,布罗卡发现了位于额叶的“⾔语运动中枢”,1874年,维尔尼克发现了语⾔感觉区。
临床观察法、⼿术切除法、电刺激法、解剖学和组织学法,是脑机能定位理论所依靠的主要⽅法;(3)20世纪40~50年代,苏联关于⼤脑⽪层是条件反射暂时联系赖以形成基础的观点、现代神经⽣理学关于脑⼲⽹状结构是睡眠与觉醒中枢的理论以及60年代根据割裂脑研究提出的⼤脑两半球机能不对称性的理论观点,都可以看作是脑机能定位思想的继续和发展。
生理心理学复习题
生理心理学复习题生理心理学是研究心理过程与生理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在这个学科中,我们探讨了影响心理功能的生理机制,以及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些生理心理学的复习题,帮助您复习和巩固相关的知识。
1. 什么是生理心理学?生理心理学是研究心理过程与生理过程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关注心理过程如何受生理机制调节以及生理机制如何影响心理过程。
2. 什么是神经元?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
它们通过电化学信号传递信息,从而形成人体神经系统的功能基础。
3. 描述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中的传递过程。
神经冲动是一种电化学信号,通过神经元的细胞膜传递。
当神经冲动到达神经元的终端,它会释放化学物质(神经递质),这些化学物质将信号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
4. 什么是突触?突触是神经元之间传递神经冲动的连接点。
突触分为化学突触和电突触,前者通过神经递质传递信息,后者则通过电流传递信息。
5. 生理心理学中的“脑电图”是指什么?脑电图是一种记录大脑电活动的方法。
它通过电极放置在头皮上,通过测量大脑中神经元的电流活动来获取数据。
脑电图可以用于研究睡眠、意识状态和脑损伤等。
6. 描述下丘脑-垂体系统在调节内分泌活动中的作用。
丘脑-垂体系统是控制和调节内分泌反应的关键。
它通过神经内分泌的方式,控制垂体腺体的分泌功能,并调节下游的内分泌系统。
7. 什么是自主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是控制内脏器官和平衡体内环境的神经系统。
它分为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在相互协作中维持身体的平衡状态。
8. 什么是“斯宾格勒效应”?斯宾格勒效应是指人体对于压力刺激产生的生理反应。
在斯宾格勒效应中,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学习和记忆功能受到影响。
9. 描述下大脑皮层的功能。
大脑皮层是大脑最外层的灰质组织。
它负责处理感觉信息、控制运动、进行高级认知功能,并且参与情绪和决策等过程。
10. 什么是“神经可塑性”?神经可塑性指神经系统对于环境刺激产生的结构和功能的可塑性改变。
生理心理学复习资料
生理心理学复习资料第一部分生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从期中卷子中选第二部分生理神经病学基础知识:神经元的结构及功能;神经系统结构神经元:②神经元(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中参与信息处理与信息传递的物质。
大部分神经元都具有一下四个结构或区域:细胞体;树突;轴突;轴突终扣。
(1)神经元根据其功能分类:感觉神经元:一种感受内外环境变化并将这些信息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元。
运动神经元:控制着肌肉收缩或腺体分泌的神经元。
中间神经元:在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之间的是中间神经元。
包括局部中间神经元和中继中间神经元。
(2)神经元根据树突和轴突与胞体的关系不同分类:多级神经元:神经系统最常见的一种细胞。
这种神经元的胞体发出一个轴突,却发出很多根树突。
双极神经元:胞体发出一根轴突,在和轴突相对的另一方发出一根树突。
单极神经元:它们的胞体只有一个分支发出。
这个分支在离开胞体后不久就分为两支。
一支感受环境中的信息,一支把信息传递给中枢神经系统。
③神经元是一类可接受刺激、产生和扩布神经冲动,并将神经冲动传递给其他神经元或效应细胞的高度分化细胞。
是神经系统的解剖单位和功能单位。
受体:④是细胞膜上的特殊蛋白分子,可以识别和选择性与某些物质发生特异性受体结合反应,产生相应的生物效应。
①能与受体蛋白结合的物质有神经递质、调质、激素和药物等,统称为受体的配基或配体。
逆信使:②突触后膜释放一种更小的分子,迅速逆向扩散到突触前膜,调节化学传递的过程,将这类小分子物质称为逆信使。
已知的逆信使有腺苷和一氧化氮。
神经递质:④凡是神经细胞间神经信息传递中介的化学物质,统称神经递质。
①神经递质大都是分子量较小的简单分子,包括胆碱类、单胺类、氨基酸类和多肽类等30多种物质。
③由轴突末梢释放的化学物质,它们兴奋或者抑制感受器细胞的活动。
动作电位:③膜电位的非常短暂的逆转过程叫做动作电位,它可以导致信息沿轴突的传递。
(动作电位是指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的可扩布的电位变化过程。
生理心理学1详解
第一章绪论• 心理生理学研究方法和技术:1、脑立体定位技术2、脑损伤法:不可逆损伤(横断损伤、吸出损伤、电解损伤、药物损伤)简单易行、效果明显,但无法恢复,可能引起组织病变,影响结果可逆损伤(扩步性阻抑、冰冻方法、神经化学损伤)暂时性的机能切除,不易发生继发性的周围组织病变,常用来研究皮层机能3、刺激法:电刺激法、化学刺激法4、电记录法5、生物化学分析法6、分子遗传学技术7、脑成像技术:PET技术、CT技术第二章注意的神经过程•注意的主要功能使有机体选择一定的事物作为心理活动的对象并维持下去,它对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过程的顺利进行起着保障作用。
第一节注意的神经解剖学基础•注意是通过一些脑区的神经网络活动来实现的。
•既不是某一脑区的特性,也不是全部脑区的功能。
•不同脑区在注意过程中发挥着特定的作用。
•注意的神经网络包括:警觉网络、定向网络和执行网络一、警觉网络(一)警觉和注意的关系•实验结果:警觉的提高可以改善对注意目标的觉察速度。
(二)注意(警觉状态)主要靠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的持续作用来调节•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为单胺能和胆碱能细胞存在的部位。
•投射到不同部位。
1.上行去甲肾上腺素(NA)系统的功能•DNAB损伤鼠模型在脑内注射6一羟多巴胺(6—OHDA)到蓝斑皮层通路(DNAB ),导致DA严重耗竭,使其含量少于对照组的10%。
然后进行习得条件辨别任务:刺激为a,反应为b;刺激为X,反应为Y;——DNAB损伤鼠在完成习得条件辨别任务中有缺陷;同时,鼠的巴浦洛夫条件抑制也受影响。
——表明:蓝斑—皮层投射系统的正常功能是保持在高度唤醒水平下注意的选择。
2.上行多巴胺(DA)系统•中脑一边缘DA系统能够将动机转化为动作。
该系统的主要功能在于激活行为反应,以便获得强化物。
如精神运动兴奋药物苯丙胺的强化效应,部分通过该系统发挥作用。
•中脑一纹状体DA系统具有唤醒作用。
3.上行5—HT系统的功能•在某些情况下,对5—HT的操作,影响到与行为抑制相关的过程,尤其是在厌恶背景中。
生理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生理心理学知识点总结生理心理学是研究人的生理过程与心理过程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领域。
它探讨了许多与人类行为和认知有关的重要知识点。
本文将对生理心理学的几个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知识点一:感知与知觉感知是指我们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外界刺激,并对其进行处理和解释的过程。
知觉则是根据感知结果构建对外界事物的认知和理解。
感知与知觉的过程包括感觉器官的接收、传递神经信息、大脑对信息的加工和解释等。
知识点二:认知与注意认知是指人类对信息进行处理、存储和使用的过程,包括知觉、思维、记忆等。
注意是指有意识地将注意力集中在特定信息上的过程,它对认知起着重要的调节和控制作用。
知识点三:情绪与情感情绪是人们对特定事件或刺激的体验,它包括不同的情感维度,如快乐、悲伤、愤怒等。
情感则是对情绪的主观体验和感受,是情绪的内在表现。
知识点四:学习与记忆学习是指通过经验或训练获取新知识或技能的过程。
记忆则是学习后信息的存储和再现过程。
学习和记忆过程包括感知、编码、存储和检索等环节。
知识点五:生物钟与睡眠生物钟是人体一种内在的生物机制,调节着身体各项生理和心理活动的节奏。
睡眠则是人们周期性的休息状态,对身体和大脑功能的恢复至关重要。
生物钟和睡眠与人的精神状态、行为表现等密切相关。
知识点六:脑的结构与功能人脑是复杂的神经系统器官,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等部分。
大脑是心理活动的中枢,控制着认知、情绪、运动等重要功能。
不同脑区的结构和功能不同,对人的行为和心理过程产生着巨大影响。
知识点七:压力与应对压力是指人在面临挑战、威胁或不利条件时,心理和生理上的应激反应。
适当的压力可以激发人的学习和工作积极性,但过度的压力可能导致身心健康问题。
人们通过积极应对和适应来调节和缓解压力。
知识点八:人格与个体差异人格是指个体稳定的行为方式和心理特征,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
每个人的人格特征各不相同,个体差异对人的行为和心理过程产生着重要影响。
人格的形成受遗传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
《生理心理学》考试大纲
本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生物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生理心理学是一门将心理学和生理学的实验方法结合起来,研究正常和一些病理状态下心理过程的生理学机制的科学,着重探讨神经系统的作用及其与内分泌等其他生理系统的相互作用。
要求考生对生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研究内容、主要技术和方法有较深的了解;系统掌握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行为调控的过程及其神经生物学基础。
考试内容及要求:一、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1、熟悉脑的外观、脑平面和方向的术语2、掌握神经系统的组成、主要结构及功能3、了解脑的发育与分化4、熟悉神经元的生长和发育与成年期的神经元再生5、了解脑损伤的可塑性二、神经系统细胞的结构和功能1、熟悉神经系统细胞的组成和功能2、了解神经元内信息传递的过程及神经冲动产生的机制3、熟悉神经元之间信息传递的途径(1)掌握突触的结构和化学传递过程(2)了解非突触化学传递三、精神药理学1、了解给药途径、药物在体内的分布与药物作用方式2、熟悉神经递质和神经调质的组成和来源3、掌握脑内单胺能神经通路和影响药物4、掌握脑内乙酰胆碱能神经通路和影响药物四、生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策略1、熟悉实验脑损毁模型建构的原理、方法和评估2、熟悉研究脑区间神经联系的方法3、熟悉活体人脑的研究方法4、熟悉如何应用电生理学和化学方法诱发或记录脑神经活动5、掌握神经化学研究的方法和作用6、熟悉常用的行为遗传学研究方法五、感觉系统1、了解视觉系统的结构2、了解视觉信息的编码与分析过程3、了解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4、了解躯体感觉系统的构成和感觉通道5、了解味觉与嗅觉系统的构成六、睡眠与生理节律1、了解睡眠的阶段性及其脑机制2、了解睡眠生理节律及其神经基础七、生殖行为1、了解雌性生殖周期和雌雄性行为的激素控制和神经控制作用2、了解母性行为和父性行为的激素与神经控制机制八、情绪行为1、熟悉恐惧和愤怒的行为和生理反应模式2、掌握恐惧和愤怒的神经和激素控制基础3、了解情绪交流的过程及其神经基础九、摄食行为1、了解渴的心理和生理基础2、了解饥饱调节的脑机制十、学习和记忆1、熟悉学习记忆的类型2、了解记忆的脑结构基础以及分子和细胞生物学基础3、掌握突触可塑性长时程增强和长时程抑制的建立及其生理基础4、熟悉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及其脑机制5、掌握海马结构及其在关系学习中的作用十一、言语的产生和理解1、了解言语产生的脑机制2、了解言语理解及其脑机制3、了解脑损伤病人在言语研究中的作用4、了解读写障碍的类型与神经基础研究十二、应激与健康1、熟悉应激的类型2、掌握应激生理反应及其对健康的影响3、掌握应激与免疫及其神经内分泌调节机制4、了解创伤性应激障碍及其脑机制十三、物质滥用、成瘾与健康1、熟悉成瘾的定义和特性2、熟悉成瘾性药物类型和药理学作用3、熟悉心理渴求和复吸的神经基础十四、心理疾病1、熟悉重度情感障碍的类型2、掌握抑郁症的行为特征、神经生物学特征和治疗3、了解遗传和环境在抑郁发病中的交互作用4、熟悉精神分裂症的行为特征、神经生物学特征和治疗5、了解遗传和环境在精神分裂症发病中的交互作用6、了解焦虑障碍的类型、病因和治疗参考教材:1、《生理心理学》,Neil R. Carlson著,苏彦捷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及其研究内容
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及其研究内容在现代科学领域中,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思维、行为和情感的学科,具有广泛的应用和重要的意义。
随着心理学的发展,它逐渐分化为各种分支学科,每个分支学科都专门研究特定的心理过程和主题。
本文将介绍心理学的几个主要分支学科及其研究内容。
1. 生理心理学生理心理学是研究神经系统与心理过程之间关系的学科。
它涉及神经学、生物学和心理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生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神经传递、脑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以及神经过程对意识、行为和情感的影响等。
2. 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研究如何获取、处理和存储信息,以及人类的思维和思考方式。
它关注人的思维过程、注意力、记忆、学习和问题解决等方面。
认知心理学通过实验和观察方法探究人类的信息加工过程,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的思维机制。
3. 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关注人类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和变化。
它研究婴儿、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的认知、情绪和社会发展。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儿童语言发展、青少年身份建立和社会化、成人心理变化和老年人认知功能下降等。
4. 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与团体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影响。
它研究人们对他人的态度、社会认知、互动和群体行为等。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人际关系、集体决策、社会认知偏差、群体行为和社会压力等。
5. 临床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将心理学的原理应用于识别和治疗心理健康问题。
它研究人的心理疾病和心理障碍的成因、诊断和治疗方法。
临床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心理评估、心理治疗、心理咨询和防治心理障碍等。
除了以上几个主要的分支学科外,心理学还包括其他分支学科,如人格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行为心理学和跨文化心理学等。
每个分支学科都有自己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这些分支学科的研究相互交叉,共同构成了心理学这门综合性的学科。
总结起来,心理学的分支学科涵盖了生理、认知、发展、社会、临床等多个领域。
这些研究内容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人类的思维、行为和情感,并在实际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
生理心理学杨艳杰第三版知识点总结
生理心理学杨艳杰第三版知识点总结
1、生理心理学的定义生理心理学是研究行为与生理活动的生理机制(脑机制)的一门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学科。
2、生理心理学和心理生理学的区别生理心理学以心一身关系问题作为研究的基本命题,借助于神经科学和信息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试图闸明心理现象产生,发展和变化过程中脑在整体形态,细胞和分子等各个水平上的运动和变化规律。
心理生理学:以人类被试为实险对象,在无损伤的条件下测定一些生理功能参数,主要研究
脑在整体水平上人心理活动的脑机制,
二、生理心理学研究方法
1、脑损伤法:不可逆性损伤(横断损伤、吸出损伤、电解损伤)可逆性损伤(扩布性阻抑、冰冻法、神经化学损伤)
2、脑刺激法:电刺激法、经顿磁刺激、化学刺激法
3、事件相关电位(ERP的定义:外加一种特定的刺溢,作用于感觉系统的某一部位,在给予刺激或撒消刺激时,(通过平均叠加技术)从头颅表面记录的大脑的电位变化。
ERP的特性:两个恒定:潜伏期、波形。
4、(平均)诱发电位(AEP的定义:平均诱发电位(AEP多次进行重复刺激,对相同刺激下记录到的电位数据进行叠加平均以虑去噪声,得到的与刺激相关的电位事件相关电位受到心理因素影响而发生变化的
AEP。
5、平均诱发电位AEP的成分(三种成分及发生的时间AEP的成分刺激10毫秒之内出现的5个波为早成分:10-50毫秒之间的5个波称为中成分:50一500毫秒之间的一组波为晚成分无创性脑成像技术的分类分为结构、计算机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技术和功能成像。
感觉与知觉-生理心理学
嗅觉神经元
听觉神经元
感觉
味觉神经元
痛觉神经元
肤觉神经元
感觉的编码
模式理论(pattern theory) -编码是由整组神经元的激 活模式引起的,只不过某种 神经元的激活程度较大,而 其他神经元的激活程度较小 。
编码
感觉的种类
事物具有各种不同的属性,它们作用于人的不同 的分析器而产生出不同的感觉。人们的主要感觉 器官就是眼、耳、鼻、舌、身。因此,我们的感 觉也主要有五类: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躯 体觉。 依据产生感觉的分析器和它所处的部位,可 以把感觉分为三大类: 第一、外部分析器:外部分析器的各种感受 器位于身体的表面,接受各种外部的刺激。属于 外部分析器活动而发生的感觉有:视觉、听觉、 皮肤觉(触压觉、温度觉、痛觉)、味觉和嗅觉。
刺激加工与抑制
在各种感觉系统中,不但存在着刺激信息从 外周向中枢和从低级中枢向高级中枢的传 递过程(序列加工);还存在着对同一种 信息进行不同性质的分析(平行加工) 每一级中枢神经元之间还通过轴突侧支发生 横向作用的侧抑制机制。
此外还存在着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乃至对感 官的下行性抑制影响,调节着感觉系统的 兴奋性水平。
保证视觉的清晰度/敏度 与色觉有关-分辨不同波长光 线的能力
二、视觉系统的解剖结构
2.视杆细胞
对光更敏感,在昏暗环境中,视觉主要由视杆细胞提 供 神经节细胞的轴突汇聚一起,通过视神经离开眼球 没有任何感光细胞,形成盲点
3.视盘-视网膜上另一个特征结构
二、视觉系统的解剖结构
4.黄斑
视觉最敏锐,
感受器的适应:当感受器受持续刺激时,刺激强度未变但引 起的神经冲动却越来越少,这种现象叫感受器的适应。 感受器的适应并非疲劳现象。 适应与疲劳间的区别在于它的发生比疲劳快得多,而且 停止刺激后几乎马上就恢复过来了。
生理心理学完整
一、名解1感受野:有效地影响某一感觉细胞兴奋性的外周部位称为该神经元的感受野。
2功能柱:具有相同感受野并且有相同功能的视皮层神经元,在垂直于皮层表面的方向上是柱状分布,只对某一视觉特征发生反应。
3超柱:在大脑视皮层中,具有相同感受野的多种特征检测细胞聚集在一起,形成了对各种视觉综合反应的基本单位叫超柱。
4视感受单位:一个神经节细胞及与其相互联系的全部其他视网膜细胞,所构成的视觉最基本结构与功能单位。
5PET:(正电子发射层描述)是一种对人脑代谢无损伤性连续测定方法,能够动态活体研究人脑功能与其区域性糖代谢率之间的关系。
6fMRI:指无创性脑代谢成像技术之一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是用于测定血氧水平信号在认知活动中不同脑区的变化。
7朝向反应:指由新异强烈刺激引起的机体现行活动突然中止,头面部甚至整个机体转向新异刺激发出的方向的一种反对活动。
8习惯化:强化S重复—前膜Ca离子内流减少—递质释放减少—后电位EPSP减少,无生物学意义。
9敏感化:强刺激重复—前膜Ca离子内流增加—递质释放增加—后电位EPSP增加,有生物学意义。
10次发行饮水:是一种预见性的生理心理反应,由于生活习惯和预料将会渴,而导致的饮水行为。
在吃饭中喝汤和饭后饮水,以及不论是否口渴每日定时喝茶都是。
11AEP:(大脑平均诱发电位)一组能够反应心理活动中脑功能瞬间变化的脑电波。
根据潜伏时可分为早成分,中成分,晚成分。
12大脑半球功能一侧化:对正常被试和割裂脑病人的研究表明,大脑两半球在认知活动中的功能是不对称的。
左侧大脑半球的言语功能和抽象思维功能优于右侧半球。
右侧半球的空间概括能力的形象思维功能和情感信息处理优于左半球。
二、填空1、生理心理学是介于(心理学)(神经科学)(信息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
2、与脑机能定位论相对应的学说称为(脑等势学说)。
3、人的心理反应不仅制约于(外界刺激),也制约于脑干非特异投射系统的(兴奋水平所决定的唤醒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心理生理学研究方法和技术:1、脑立体定位技术2、脑损伤法:不可逆损伤(横断损伤、吸出损伤、电解损伤、药物损伤)简单易行、效果明显,但无法恢复,可能引起组织病变,影响结果可逆损伤(扩步性阻抑、冰冻方法、神经化学损伤)暂时性的机能切除,不易发生继发性的周围组织病变,常用来研究皮层机能3、刺激法:电刺激法、化学刺激法4、电记录法5、生物化学分析法6、分子遗传学技术7、脑成像技术:PET技术、CT技术第二章注意的神经过程●注意的主要功能使有机体选择一定的事物作为心理活动的对象并维持下去,它对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过程的顺利进行起着保障作用。
第一节注意的神经解剖学基础●注意是通过一些脑区的神经网络活动来实现的。
●既不是某一脑区的特性,也不是全部脑区的功能。
●不同脑区在注意过程中发挥着特定的作用。
●注意的神经网络包括:警觉网络、定向网络和执行网络一、警觉网络(一)警觉和注意的关系●实验结果:警觉的提高可以改善对注意目标的觉察速度。
(二)注意(警觉状态)主要靠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的持续作用来调节●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为单胺能和胆碱能细胞存在的部位。
●投射到不同部位。
1.上行去甲肾上腺素(NA)系统的功能●DNAB损伤鼠模型在脑内注射6-羟多巴胺(6-OHDA)到蓝斑皮层通路(DNAB ),导致DA严重耗竭,使其含量少于对照组的10%。
然后进行习得条件辨别任务:刺激为a,反应为b;刺激为X,反应为Y;--DNAB损伤鼠在完成习得条件辨别任务中有缺陷;同时,鼠的巴浦洛夫条件抑制也受影响。
--表明:蓝斑-皮层投射系统的正常功能是保持在高度唤醒水平下注意的选择。
2.上行多巴胺(DA)系统●中脑-边缘DA系统能够将动机转化为动作。
该系统的主要功能在于激活行为反应,以便获得强化物。
如精神运动兴奋药物苯丙胺的强化效应,部分通过该系统发挥作用。
●中脑—纹状体DA系统具有唤醒作用。
3.上行5-HT系统的功能●在某些情况下,对5-HT的操作,影响到与行为抑制相关的过程,尤其是在厌恶背景中。
●如中枢5,7-双羟色胺耗竭,可明显提高鼠的惩罚反映率。
4.上行胆碱能系统的功能●上行胆碱能系统作用机制—胆碱能投射通过提高新异刺激的作用,帮助了刺激在皮层的加工。
小结:●蓝斑-皮层NA系统可维持紧张或唤醒状态下辨别能力的保护功能,参与了选择性注意的加工。
●中脑-边缘DA系统和中脑-纹状体DA系统有助于不同形式的行为激活,在认知或运动传出中起作●皮层胆碱能系统促进刺激在皮层的加工,在注意和记忆信息加工中处于基础地位。
●5-HT能系统有助于行为抑制,与上述3系统功能对立。
●在许多情况下,这些系统同时活动,只是程度不同。
二、定向网络主要组成部分是:顶叶、中脑的上丘和丘脑。
1.顶叶●对侧疏忽综合征。
(1)对侧疏忽综合征主要表现:病人不能对出现在脑损伤对侧空间的刺激作出适当的反应。
(2)对侧疏忽综合征原因:对损伤的大脑半球同测线索的过度注意;注意损伤大脑半球对侧的目标出现了困难。
(3)对侧疏忽综合征特别与右半球顶叶损伤有关。
此外,研究发现,右侧顶叶同时主管对身体左右两侧及其对外部空间事物的注意力,而左侧顶叶只管对身体右边的注意。
(4)顶叶皮层存在“注意神经元”注意力集中时,顶叶某些神经元放电会增加且持续。
顶叶皮层对注意转移也非常敏感。
2.中脑上丘●上丘及其周围区域的损伤影响视觉定向。
●进行性麻痹:是一种进行性退变痴呆,典型症状之一是产生了随意眼动,尤其是垂直平面上眼睛运动的明显麻痹。
上丘及其临近顶盖区机能的退变是其独有特征。
3.丘脑枕核●丘脑损伤患者以及丘脑枕核被化学损伤的猴子在隐蔽定向上表现出困难。
三、执行网络●额叶的一些区域包括扣带回参与注意的执行。
●前额叶损伤的症状:1、病人注意的调控能力低下:很难把注意力集中到被特别暗示的事情上,注意力容易分散。
2、病人不能根据暗示信号调整自己的行为,注意力很难在不同事物或不同的行为操作间进行转移。
第二节注意的生理过程●注意从其产生方式上说是一种定向反射。
所谓定向反射是指当新异刺激出现时,有机体将感官朝向刺激物,试图探明它“是什么”的反射。
●在新异刺激引起的定向反射中,有机体的生理活动发生下列变化:①植物性神经功能变化,如瞳孔散大、皮肤到点增加、躯体血管收缩、头部血管舒张、心率变慢②脑功能变化,如脑电图出现去同步化快波、皮层兴奋性提高。
③运动功能变化,如头颈肌和眼外肌收缩,使感觉器官朝向刺激源。
●用注意产生过程解释“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注意产生的中枢过程是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
大脑皮层上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服从于优势原则——当有机体把某种事物作为自己心理活动的对象时,该事物在大脑皮层上引起一个强烈的优势兴奋中心,这个优势兴奋中心对皮层其他区域较弱的兴奋起抑制作用。
优势兴奋中心的兴奋程度越高,对其他区域的抑制作用越强,这时的注意力越集中。
因此当人的心理活动高度集中在某一对象时,对其他事物就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第三节注意的神经生物学理论●形状识别中选择性注意的神经解剖模型●丘脑网状核闸门理论●神经活动过程双重模型●神经元活动匹配理论第三章感觉过程第一节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感受器:分布在体表或组织内部的一些专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变化信息的结构或装置。
一、感受器的适宜刺激●感受器最突出的特点是:各自具有自己最敏感的能量刺激形式。
即:用某种能量形式作用于某种感受器时,只需要极小的强度(感觉阈值),就能够引起相应的感觉。
这种能量刺激形式就称为适宜刺激。
●每一种感受器只有一种适宜刺激。
●意义在于对内外环境中某种有意义的变化进行精确地分析。
二、感受器的换能作用●能够把作用于他们的各种有效刺激转变为相应的传入神经纤维上的动作电位或锋电位,这种现象称为换能作用。
即:每一种感受器都可以看作是一个特殊的生物换能器。
●感受器电位:刺激在转变为神经动作电位之前,都要在感觉神经末梢或感受细胞上引起一个性质类似阈局部兴奋的电变化,此种变化称为感受器电位。
●感受器电位不是全或无的,在一度范围内与刺激强度成正比。
三、感受器的编码作用●感受器把刺激所包含的环境变化的信息转移到动作电位的序列和组合之中,这一过程称为编码作用。
●编码也就是信号形式的转换,首先发生在感受器处。
●研究表明,不同种类的感觉的引起,不但决定于刺激的性质和被刺激的感受器,也决定于传入冲动所到达的大脑皮层的终端部位。
●刺激的强度可以通过神经冲动发放的频率和其兴奋的神经纤维的数目多少来编码。
四、感受器的适应现象●当刺激作用于感受器时,经常看见刺激虽然仍在继续作用,但是神经纤维的传入冲动频率已经开始下降,该现象称为感受器的适应。
●根据感受器适应的快慢,可分为快适应感受器和慢适应感受器。
●快适应感受器:环层小体、嗅觉→有利于接受新的刺激。
●慢适应感受器:肌梭、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关节囊感受器。
有利于对机体的某些功能如姿势、血压进行持久的调节,并对那些特别重要的刺激保持高度的警惕性。
●所有感受器均有适应现象,但适应不等于疲劳(增加刺激强度仍可产生感觉)。
第二节视觉过程●人脑获得的信息中,有70%~90%来自视觉系统。
●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构成了眼内的折光系统。
适宜刺激是370~740nm的电磁波。
一、视网膜的结构特点●视网膜细胞层次可简化为四层来描述。
1.色素细胞层(最外一层)色素细胞层对视觉的引起并非无关重要,它含有黑色素颗粒和维生素A,对同它相邻接的感光细胞起着营养和保护作用(强光下包裹视杆细胞外段不受刺激)。
2.感光细胞层:由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组成。
视杆和视锥细胞在形态上都可分为四部分,由外向内依次称为外段、内段、胞体和终足。
外段是感光色素集中的部位,在感光换能中起重要作用。
3. 双极细胞层:两种感光细胞都通过终足和双极细胞层内的双极细胞发生突触联系。
4. 神经节细胞层:节细胞层中的神经节细胞和双极细胞发生突触联系。
●黄斑:视网膜后极部有个小凹陷区,该区含有丰富的叶黄素,称为黄斑。
中央的小凹陷为中央凹,是视网膜上视觉最敏锐的部位。
●盲点:由节细胞层发出的神经轴突,先在视网膜表面聚合成一整束,然后穿透视网膜,在眼的后极出眼球,这就在视网膜表面形成视神经乳头。
在视乳头的范围内,无感光细胞,因而落于该处的光线,将不可能被感知,故称为生理盲点。
但正常时由于用两眼看物,一侧盲点可以被对侧视觉补偿,因此并不被觉察。
●视杆细胞特点:对光的敏感度较高,在昏暗的环境中能引起视觉,但不产生色觉只能辨别明暗;视物时只有粗略的轮廓感,精确性差。
●视锥细胞特点:对光的敏感性较低,只在强光条件下起作用,但视物时能分辨颜色,分辨力也高,能分清物体细节。
(测定视力的依据)●两种感光细胞的分布:越靠近视网膜中心,视锥细胞越多而视杆细胞越少黄斑的中央凹处,没有视杆细胞而全是视锥细胞。
二、视网膜的两种感光换能系统●视网膜内存在四种光感受器:视杆细胞和三种视锥细胞。
●视杆细胞只有一种视色素“视紫红质”,无色觉●视锥细胞有三种,有色觉。
里有“视紫蓝质”,红敏、绿敏。
●夜盲症,补充维生素A。
三、视锥系统与颜色视觉●早在上世纪初,Young(1809)和Helmholtz(1824)就提出了视觉的三原色学说:视网膜存在三种视锥细胞,分别含有对红、绿、蓝三种光线敏感的视色素,当一定波长的光线作用于视网膜时,以一定的比例使三种视锥细胞分别产生不同程度的兴奋,这样的信息传至中枢,就产生某一种颜色的感觉。
四、外侧膝状体在视觉信息平行处理中的作用外侧膝状体中具有相似功能的细胞在空间上靠拢,形成了初步分离的信息平行处理通道。
1、给光中心和撤光中心通道2、X、Y和W通道(在猫的视觉传入系统中发现的)3、左右眼信息通道4、方位敏感性信息通道5、空间频率通道6、运动方向信息通道7、颜色信息通道第三节听觉过程●耳的适宜刺激是声波,频率16~20,000Hz。
●听觉的外周感受器官是耳,耳由外耳、中耳和内耳组成。
1、外耳:耳廓和外耳道,它以鼓膜和中耳相隔开。
作用:①集音和共鸣作用②判断声源方位2、中耳:由鼓膜、鼓室、听骨链、咽鼓管组成。
有增压效应。
听骨链是由锤骨、砧骨和镫骨(紧贴卵圆窗膜)组成的杠杆系统。
●声波的逐级放大过程(44倍):1、外耳道一端开口,一端终止于鼓膜。
声波会产生共鸣作用从而使声波压力放大(2倍);2、听骨链中的锤骨柄比砧骨长突更长些(1.3:1)3、鼓膜振动时,实际震动面积较大,卵圆窗面积较小,压强将增大(17倍);●听觉传导通路:(至少包括四级神经元)1)一级神经元:螺旋神经节中的双极细胞(其神经纤维组成的耳蜗神经进入延髓,止于··)2)二级神经元:耳蜗神经核(发出的神经纤维交叉到对侧后上升构成外侧丘系,止于··)3)三级神经元:下丘及丘脑后部的内侧膝状体(其神经纤维经听放射到达··)P55,图4)四级神经元:大脑皮质颞叶听区小部分不交叉的神经纤维到同侧上橄榄核,随同侧的外丘系上行,故其投射是双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