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广角──植树问题
《植树问题》数学广角
随着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越来越深入,植树问题的理论体系也将不断完善和发 展,如引入新的数学工具和方法,解决更复杂的问题等。
应用领域的拓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植树问题的应用领域也将不断拓展 ,如与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等领域的结合,为解决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提供新的 思路和方法。
04
CATALOGUE
非线性植树问题
定义与模型建立
定义
非线性植树问题是指树苗之间的间距不完全 相等,需要用非线性数学模型进行描述的问 题。
模型建立
对于非线性植树问题,通常需要建立非线性 方程或方程组来描述树苗之间的距离关系。
求解方法括迭代法、解析法、数值模拟法等。
分类讨论思想
总结词
分类讨论思想是将整体划分为部分,并对每个部分进行 讨论的思想方法。
详细描述
在植树问题中,分类讨论思想是将整个植树问题划分为 不同的部分,例如根据树的排列方式、间隔距离等因素 进行分类。通过对每个部分进行讨论,可以全面地考虑 植树问题的各种情况,从而更全面地解决问题。分类讨 论思想在植树问题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我 们更加清晰地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
公式
若在直线上的特定点上植第一棵树,则该点左边的树的数量为(m-1),右边的树 的数量为n-(m-1)。
实例解析
实例
在长为100米的直线上等距离种植4棵树,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为10米。若在 25米处植第一棵树,求在该点左边和右边的树的数量。
解析
在该点左边的树的数量为(25-1)/10=2,右边的树的数量为4-(25-1)/10=1。因 此,在该点左边有2棵树,右边有1棵树。
06
CATALOGUE
植树问题的拓展与延伸
第7讲数学广角-植树问题(学生版)(知识梳理典例分析举一反三巩固提升)人教版
第7讲数学广角-植树问题知识点一: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1.植树问题基本解决思路:间隔数=总长÷间隔距离。
2.两端都栽:棵数=间隔数+1。
知识点二:两端都不栽的植树问题两端不栽:棵数=间隔数-1。
知识点三: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在一条首尾相接的封闭曲线上植树,所需棵数与间隔数“一一对应”,相当于线段上一端栽一端不栽的情况。
一端栽一端不栽:棵数=间隔数。
考点一:植树问题【例1】一根绳子长18米,每3米剪成一段,需要剪几次?(1)求这根绳子一共可以剪几段。
(2)画图表示这根绳子被剪成的段数。
从图中可知,需要剪次。
1.在一个正方形的花坛的四周摆放16盆花,怎样摆放可以使每边摆放的花盆数都是5盆?(4分)(1)请画出示意图。
(用O表示花盆)(2)已知花坛的边长是2.4米,平均每盆花之间的距离是多少米?2.史冬鹏是我国著名的男子110米栏运动员,多次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等重要体育赛事。
下面是男子110米栏赛道的示意图。
问:每两栏之间的距离是多少米?3.公路旁每隔2.5米栽一棵树,丽丽从第1棵树跑到第40棵树,妈妈说丽丽跑了100米,丽丽说没有100米。
你认为谁说的对?请说明你的理由。
一.选择题(共5小题)1.小区花园是一个长50米,宽40米的长方形,现在要在花园的四周栽树,四个角都要栽,每相邻两棵间隔5米。
一共要栽()棵树。
A.18B.36C.37D.402.同学们围着圆桌吃午饭。
每张圆桌的周长是3米,如果每隔50厘米坐一人,一张圆桌一共可以坐()人。
A.7B.5C.63.在一条环形跑道上,等距离插着8面红旗,这条跑道被平均分成()段。
A.8B.7C.94.锯一根木头,锯一次需要n分钟,把这根木头锯成7段,需要用()分钟。
A.7n B.6n C.8n5.在300米长的道路一边种树(两端都种),每20米一棵,一共要种()棵。
A.15B.16C.17二.填空题(共5小题)6.把6米长的木料锯成每2米一段的短木料,每锯一段需要15分钟,这根木料全部锯完需要分钟。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数学广角──植树问题》 人教版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是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的一个教学单元,旨在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教案将按照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五个方面进行设计。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植树问题的概念,掌握植树问题中涉及的数学知识。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植树问题的概念及分类2. 植树问题中的数学知识:间隔、棵数、总长等3. 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4. 植树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植树问题的概念、分类及解决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生活中的植树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植树问题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现实生活中的植树场景,引出植树问题的概念。
2. 讲解植树问题的分类:根据植树的方式,将植树问题分为直线植树、环形植树和网格植树等。
3. 讲解植树问题中的数学知识:介绍间隔、棵数、总长等概念,并举例说明。
4. 讲解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以直线植树为例,讲解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植树问题。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解决实际问题。
6. 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植树问题的理解。
7.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植树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合作意识。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植树问题的掌握程度。
3. 实践操作:评价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植树问题的理解程度。
4.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本教案旨在通过植树问题,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
问题(1)读一读,在题中你读到哪些信息? (2)“每隔5米栽一棵”表示什么意思? (3)“两端要栽”是什么意思?“一边”表示什么? (4)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合作学习材料
活动要求:(1)请四人合作填写表格。可以先根据每组的数 据画一画线段图,再来算一算。(2)小组讨论:总长、间距 和间隔数之间有什么关系?间隔数和棵数之间呢?
通过这节课的学 习,你有哪些收获?
小树苗,栽一栽,两端都栽问题来, 间隔数多1是棵数,棵数少1是间隔数, 怎样求出间隔数?全长除以间隔长。
四、布置作业
作业:第109页练习二十四, 第1题、第3题。
总长 (米)
15
间隔长 (米)
5
线段图例
间隔数 棵数 (个) (棵)
20÷(
)= 间隔 间隔数 + 1 = (
)
(
)× 间隔数 = 总长
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 树,每间隔 5 米栽一棵。(两端要栽) 一共要栽多少棵?
两端要栽 100÷5+1= 21 (棵) 答:一共要栽21棵树。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
植树问题 例1(两端都栽)
中卫市沙坡头区宣和镇宣和小学 黄宗波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两棵小树十个叉, 不长叶子不开花。 能写会算还会画, 天天干活不说话。
谜底:手
间隔
二、充分经历,探究新知
(一)明确问题,大胆猜测
这列队伍全长( 30 )米。
16-1=15(个) 2×15=30(米) 答:这列队伍全长30米
三、巩固练习,提升认识 3 、在一条全长2千米的街道两旁安 装路灯(两端也要安装),每隔50 米安装一座。一共要安装( 82 )座。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一、教材分析“植树问题”主要是渗透有关植树问题的一些思想方法,通过现实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借助线段图等手段让学生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抽取出其中的数学模型,然后再用发现的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植树问题通常是指沿着一定的路线植树,这条路线的总长度被树平均分成若干段(间隔),由于路线的不同、植树要求的不同,路线被分成的段数(间隔数)和植树的棵数之间的关系也就不同。
在现实生活中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公路两旁安装路灯、花坛摆花、锯木头、架设电线杆,等等,这些问题中都隐藏着总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教材将“植树问题”分为三个层次:在一条线段上植树(两端都栽)、在一条线段上植树(两端都不栽)、在一条首尾相接的封闭曲线上植树。
例1:在一条线段上植树(两端都栽)。
主要是让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发现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材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呈现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教材先由一个男孩说出容易出错的想法“每隔5m栽一棵,共栽100÷5=20(棵)”,接着由“对吗?检验一下”引出解决问题常用的方法——从简单的情况入手解决复杂的问题,渗透简单的化归思想。
然后,呈现同学们用示意图和线段图分析问题的过程。
通过画图先解决20m和25m的植树情况,并从中发现它们共同的规律:栽树的棵树比间隔数多1,接下来应用所发现的规律猜想30m和35m的植树情况,并加以验证。
最后,引导学生概括出一条线段两端栽树的植树问题的一般规律,并据此解决数据更大的问题。
例2:在一条线段上植树(两端都不栽)。
教材继续通过画线段图的方法帮助学生分析、理解,找出一般规律来解决例题提出的问题。
已文字配情境图的方式呈现问题,以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由于有了前面探索的经验,学生自然会想到借助线段图来分析,所以教材呈现了3位同学的分析和思考过程,引导学生继续画线段图进行分析,从而发现当两端都不栽数时,植树的棵树比间隔数少1,然后利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例题的问题。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整理与复习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整理与复习整理:刘新民一、基础知识整理植树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棵距×间隔数=总距离。
一般分两种情况:(一)、在一条线段上一边植树,有三种情况:1、两端都植的解题方法:棵数=间隔数+1(开头的树);棵距=总距离÷(棵数-1);总距离=棵距×(棵数-1);总距离÷棵距=间隔数2、一端植,另一端不植的解题方法:棵数=间隔数;总距离÷棵距=间隔数;总距离=间隔数×棵距3、两断都不植的解题方法:棵数=间隔数-1(末尾的树);总距离=棵距×(棵数+1);棵距=总距离÷(棵数+1);总距离÷棵距=间隔数解决植树问题的关键要弄清以下两点:1、是否两旁都要植树,如果两边都植树还要乘2。
2、理清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二)、在封闭图形上植树也有两种情况:1、在曲线图形上植树的解题方法:棵数=间隔数;总距离÷棵距=间隔数;总距离=间隔数×棵数2、在多边形上植树的解题方法:棵数=每边上的树×边数-顶点数注意:在封闭图形上植树相当与在一条线段上植树中一端植一端不植的情况。
二、例题讲解:例1:在一条100米的跑道的一侧从头到尾每隔5m插一面红旗,一共需要准备多少面红旗?分析与解答:这道题属于在一条线段一边植树两端都植的问题,所以红旗的面数=间隔数+1,关键求出间隔数,由于间隔数=总距离÷棵距=100÷5=20(个),那么一共需要准备的红旗数=20+1=21(面)例2:某市政公司要在一条公路两旁等距离安装路灯(两端都不安装),每两盏路灯相隔25m,一共装了40盏灯。
这条路长多少米?分析与解答:解答这道题应先求出每边装的路灯数,即每边装了40÷2=20(盏),又由于两端不装,那么间隔数应该比路灯数多1,即间隔数=20+1=21(个),再根据“总距离=间隔数×棵距”来算出这条路长,所以这条路长=25×21=525(m)例3:南门幼儿园要在长88m,宽40m的长方形的操场四周栽树,要求四角各栽一棵,并且每相邻两棵树的距离是4m。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
1、植树问题通常指沿一定的路线植树,路线的总长度被平均分成
若干段(间隔),由于路线的不同,植树要求的不同,路线被分成的段数(间隔数)和指数的棵数之间的关系就不同。
植树的路线可以是一条线段,也可以是一条首尾相接的封闭曲线。
在一条线段上植树,也可能有不同情形:两端都要栽;只在一端栽另一端不载;两端都不栽。
2、例1,讨论在一条小路一边植树问题。
一条小路长100米,每
隔5米栽一棵,(两端都要栽),一共要栽多少棵?
让学生采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4段,一共有5个点。
发现了什么规律?也就是在的棵树不间隔数多1.然后启发学生用发现的规律,不画图解决问题:100米长的小路,按5米长可以分成20段,也就是20个间隔,在的棵数要比间隔多1,一共要栽21棵。
例2,在例1 的基础上讨论一条小路一边植树,而两端都不栽树的问题。
学生继续借助线段图帮助分析,发现两端都不栽的规律:植树的棵树比间隔数少1.
例3,关于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
采用线段图的方法,假设周长40米,每隔10米载一棵,能载4棵。
如果把园拉成线段,发现相当于一端栽,一端不载。
得出:120÷10=12棵。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植树问题(封闭图形)
•
•
理财的时候需要做的一方面提高收入, 令一方 面是节 省开支 。这就 是所谓 的开源 节流。 时间管 理也是 如此, 一方面 要提高 效率, 另一方 面是要 节省时 间。主 要做法 有:1、 同时做 两件事 情(备 注:请 认真选 择哪些 事情可 以同时 做), 比如跑 步的时 候边听 有声书 ;2、 压缩休 息时间 提升睡 眠效率 ,比如 晚睡半 小时早 起半小 时(6~7个小 时即可 );3、 充分利 用零碎 时间学 习,比 如做公 交车、 等车、 上厕所 等。
我
没
有
耐
心
不
过
我
对
演
员
还
是
很
有
耐
心
。
但
是
当
我
拍
完
一
个
镜
头
,
下
一
个
镜
头
试
完
镜
后
我
希
望
很
快
就
可
以
拍
。
但
是
我
年
轻
时
有
一
个
想
法
就
是
如
果
我
告
诉
你
怎
么
弄
,
1
5
分
钟
后
你
还
没
有
弄
完
我
就
不
耐
烦
像
如
果
我
自
己
弄
五
分
钟
就
弄
完
所
以
最
后
通
常
变
五年级数学上册_数学广角植树问题
五年级数学上册_数学广角植树问题五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植树问题在我们五年级数学上册的学习中,有一个非常有趣且实用的部分——数学广角中的植树问题。
这看似简单的植树场景,背后却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和规律。
让我们先从最基本的情况说起。
想象一下,在一条笔直的道路上种树,如果道路两端都种树,那么树的数量就会比间隔数多 1。
比如说,道路长 10 米,每隔 2 米种一棵树,那么间隔数就是 10÷2 = 5 个,而树的数量就是 5 + 1 = 6 棵。
那如果道路两端都不种树呢?这时候树的数量就会比间隔数少 1。
还是刚才那条 10 米长的道路,每隔 2 米种一棵树,此时树的数量就是5 1 = 4 棵。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道路一端种树,另一端不种,那树的数量就和间隔数相等啦。
通过这些简单的例子,我们能总结出一些重要的公式。
当两端都种树时,棵数=间隔数+ 1;两端都不种时,棵数=间隔数 1;一端种一端不种时,棵数=间隔数。
那这些知识在生活中有什么用呢?其实用处可多啦!比如,在城市规划中,要在道路两旁安装路灯,就需要考虑间隔和路灯数量的问题。
如果间隔太大,照明效果不好;间隔太小,又会浪费资源。
再比如,在排队问题中,同学们排成一列,人与人之间也有间隔。
知道了间隔数和总人数的关系,就能更好地安排队伍。
还有在锯木头的问题中,锯的次数就相当于间隔数。
把一根木头锯成几段,锯的次数就比段数少 1。
接下来,让我们做几道练习题来巩固一下这些知识吧。
例 1:在一条 80 米长的小路一侧每隔 5 米种一棵柳树,两端都种,一共要种多少棵柳树?首先,我们算出间隔数:80÷5 = 16 个。
因为两端都种,所以棵数=间隔数+ 1,即 16 + 1 = 17 棵。
例 2:一条公路全长 120 米,在公路的一侧从头到尾每隔 6 米安装一盏路灯,一共需要安装多少盏路灯?间隔数为:120÷6 = 20 个,因为从头到尾都安装路灯,所以路灯数=间隔数+ 1,即 20 + 1 = 21 盏。
【典例精讲】第7讲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五年级上册数学精品讲义(思维导图+知识梳理+例题精讲+
第7讲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思维导图+学问梳理+例题精讲+易错专练)一、思维导图二、学问点梳理学问点一:植树问题(1)两端都栽树的问题在一条线段上植树(两端都栽树)的问题:总距离÷株距=间隔数,植树棵树=间隔数+1(2)两端都不栽树的问题在一条线段上植树(两端都不栽树)的问题:总距离÷株距=间隔数,植树棵树=间隔数-1(3)在一条首尾相接的封闭曲线上植树的问题在一条首尾相接的封闭曲线上植树的问题:棵数=间隔数=总距离÷株距三、例题精讲考点一:数学广角——植树问题【典型一】将一根木棒锯成4段需要6分钟,则将这根木棒锯成7段需要()分钟。
A.7 B.10 C.12 D.14【分析】将一根木棒锯成4段需锯的次数是(4-1)次,需要6分钟,锯一次用的时间就是6÷(4-1)分钟,将这根木棒锯成7段需要锯的次数是(7-1)次,然后依据乘法的意义进行解答。
【详解】锯一次用的时间是:6÷(4-1)=6÷3=2(分钟)据7段需用的时间是:(7-1)×2=6×2=12(分钟)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属于植树问题,锯的次数=段数-1是本题的关键。
【典型二】学校要在周长为60米的圆形花坛一周每隔5米摆放一盆栀子花,可以摆放( )盆,每2盆栀子花之间摆放2盆长寿花,需要( )盆。
【分析】依据题意,可以把圆形花坛可知看作封闭图形,所以摆栀子花的盆数等于间隔数;用花坛的周长除以间隔的米数,即可求出一共需要摆多少盆栀子花。
每2盆栀子花之间摆放2盆长寿花,由于摆长寿花的间隔数与摆栀子花的间隔数相等,用间隔数乘2即可求出需要多少盆长寿花。
【详解】60÷5=12(盆)12×2=24(盆)【点睛】在一个封闭图形里面植树,封闭图形的周长除以间隔距离就是植树棵数。
【典型三】画图,用“〇”表示。
(1)在下面正三角形的每条边上摆4盆花,怎样摆需要的花最少?(2)12名同学在操场上做玩耍。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
⼀、知识提炼⽅法4、沿着正⽅形的四条边植树,每两棵树之间的距离相等,如果已知每边植树的棵树,求四周⼀共植树的棵树时,可⽤(每边植树棵树—1)×4,求出植树总棵树。
例4 ⼩明⽤棋⼦围成了⼀个空⼼的正⽅形,每边有16颗棋⼦,并且正⽅形四个顶点上都有⼀颗。
⼩明围这个正⽅形共⽤了多少颗棋⼦?巩固练习在⼀个正⽅形池塘四周种树,每条边上都种有13棵,并且正⽅形的四个顶点上都有⼀颗。
这个正⽅形池塘的周围⼀共种了多少棵树?三、提⾼拓展在实际⽣活中,有⼀些类似于植树问题的问题,如上楼梯、锯⽊料等,可按照“植树问题”的⽅法去解决问题。
例⼩红从1楼⾛到4楼⽤了120秒。
照这样计算,⼩红从1楼⾛到8楼共⽤多少秒?巩固练习⽤15秒可以将⼀根⽊料锯成4段。
如果⽤同样的速度将这根⽊料锯成8段,要⽤多少秒钟?课后测试1.学校有⼀条长60⽶的⼩道,计划在道路⼀旁栽树,每隔3⽶栽⼀棵,有()个间隔。
如果两端都各栽⼀棵树,那么共需()棵树苗;如果两端都不栽树,那么共需()棵树苗;如果只有⼀端栽树,那么共需()棵树苗。
2.把10根橡⽪筋连接成⼀个圈,需要打()个结。
3.在⼀个正⽅形的每条边上摆4枚棋⼦,四条边上最多能摆()枚,最少能摆()枚。
4.⾖⾖和玲玲同住⼀幢楼,每层楼之间有20 级台阶,⾖⾖住⼆楼,玲玲住五楼。
⾖⾖要从⾃⼰家到玲玲家去找她玩,需要⾛()级台阶。
5.如下图,每两块正⽅形瓷砖中间贴⼀块长⽅形彩砖。
像这样⼀共贴了50块长⽅形彩砖,那么正⽅形瓷砖有()块(第⼀块和最后⼀块都是正⽅形瓷砖)。
6.15个同学在操场上围成⼀个圆圈做游戏,每相邻两个同学之间的距离都是2 m,这个圆圈的周长是()m。
7.⼀座楼房每上⼀层要⾛18级台阶,王芳回家共上了108级台阶,她家住在()楼。
8.⼩东把⼀些5⾓的硬币平均排列在⼀张正⽅形纸的周边,每边的硬币数相等,这些硬币的总⾯值是12元。
每边最多能放()枚硬币。
⼆)、选择1.7路公共汽车⾏驶路线全长8千⽶,每相邻两站的距离是1千⽶。
五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植树问题》必考题型
12×4-4=44(个) 44-8=36(个)36-8=28(个) 28-8=20(个)44+36+28+20=128(个)答:这个方阵一共有128个玩具小人。
2.建筑工程队要盖一栋楼,需要在长120 m、宽60 m的长方形地基的四周打桩,四个角上都要打,每隔3 m打一根桩,这栋楼地基的四周要打多少根桩?(120+60)×2÷3=120(根)答:这栋楼地基的四周要打120根桩。
3.滨海公园内一条林荫大道全长600米,在它的一侧从头到尾每隔50米放一个垃圾桶,一共需要多少个垃圾桶?600÷50+1=13(个)答:一共需要13个垃圾桶。
4.(变式题)学校雕塑底座是一圆形花坛,花坛的周长是80米,在花坛周围等距离放上玉兰花,一共放了32盆,每相邻两盆玉兰花的距离是多少米?80÷32=2.5(米)答:每相邻两盆玉兰花的距离是2.5米。
5.小丽家住12楼,有一天电梯坏了,她从1楼走到5楼用了200秒,如果她用同样的速度走到自己家所在的楼层,还需要多长时间?200÷(5-1)×(12-5)=350(秒)答:还需要350秒。
6.(变式题)学校召开运动会,同学们在一条笔直的跑道一旁每隔5米插一面小旗,从起点到终点,一共插了25面。
如果改为每隔6米插一面,会多出多少面小旗?25-[(25-1)×5÷6+1]=4(面)答:会多出4面小旗。
7.庆祝元旦的会场前摆设了一个正方形的鲜花方阵,最外层每边摆12盆黄花,其余部分都是红花,黄花一共有多少盆?红花一共有多少盆?12×4-4=44(盆)(12-2)×(12-2)=100(盆)答:黄花一共有44盆,红花一共有100盆。
8.(变式题)园林队在一段公路的一旁栽种了37棵树,每相邻两棵树间隔5米。
现要改为每相邻两棵树间隔4米(两端的树不动),需要补种多少棵?有多少棵树不需要移动?(37-1)×5÷4+1-37=9(棵)4,5的最小公倍数为20,(37-1)×5÷20=9(棵)9+1=10(棵)答:需要补种9棵,有10棵树不需要移动。
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人教版
如果把圆拉直成线段,你能发现什么?
一根木材,截成3段要10分钟,如果每截一段的时间相等,那么截成9段需要
分钟。
在一条绿荫大道的一侧从头到尾每隔15米坚一根电线杆,共用电线杆86根,
60÷3=20 20-1=19 (棵) 19×2=38(棵)
张伯伯准备在圆形池塘周围栽树。
2000÷50=40(个) 40+1=41(盏) 41×2=82(盏) 答:一共要安装82盏路灯。
2.小明家门前有一条35m的小路,绿化队要在路旁栽一
排树。每隔5m栽一棵树(一端栽一端不栽)。一共要
栽多少棵?
做完后,可以画线
35÷5=7(棵)
段图验证一下。
答:一共要栽7棵树。
四、巩固练习
3.填空。
分钟,每截一次需 6 分钟。
三、课堂小结
通过前面的学习,你有什么发现吗?
小结:1.不封闭路线两端都植树的解题方法: 总距离÷株树=间隔数 棵树=间隔数+1 2.不封闭路线两端都不植树的解题方法: 总距离÷株树=间隔数 棵树=间隔数-1
四、巩固练习
1. 在一条全长2km的街道两旁安装路灯(两端也要安装), 每隔50m安一盏。一共要安装多少盏路灯?
柳树,间距为3米,这条路全长 27 米。 3.一根木材,截成3段要10分钟,如果每截一段的时间相等,那么截成9
段需要 40 分钟。 4.锯一条4米长的圆柱形的钢条,锯5段耗时40分。如果把这条钢条锯成
半米长的小段,需要 70 分钟。 5.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一根18米长的圆木,每隔3米截一段,共需截 5 次。若共用了30
41个木杆,每两个木杆之间相距 20 米。
五年级数学上册(RJ) 教学课件
第 7 单元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 再看看25m可以栽几棵。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案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植树问题是研究如何在直线、环形、封闭图形上均匀植树的问题。它在.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在一个环形跑道上植树,以及这个规律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直线、环形、封闭图形植树规律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实际例子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植树问题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在一条直线上均匀植树的原理。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植树问题的学习表现出很大的兴趣。他们积极参与讨论,提出了很多有创意的想法,这让我感到很高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认识到以下几点:
1.生活情境的引入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有效。在导入新课环节,我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植树问题,使他们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2)学会运用植树问题模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2.教学难点
(1)理解间隔数与植树棵数的关系,并能根据不同情境灵活运用。
-难点解析:学生容易混淆直线与环形植树中间隔数与植树棵数的关系,需要通过实例分析、动手操作等方式加强理解。
(2)将植树问题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相结合,构建数学模型。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植树问题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5年级上册 第7讲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学生版
人教小数学生辅导讲义[学生版] 学员姓名年 级 辅导科目学科教师上课时间第7讲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思维导图(1)两端都种:棵数=间隔数+1(2)两端不种:棵数 = 间隔数-1(4)封闭图形:棵树 = 间隔数(3)一端种一端不种:棵数 = 间隔数知识梳理知识点一: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植树问题基本解决思路:间隔数=总长÷间隔距离两端都栽:棵数=间隔数+1知识点二:两端都不栽的植树问题两端不栽:棵数=间隔数-1知识点三: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一端栽一端不栽:棵数=间隔数在一条首尾相接的封闭曲线上植树,所需棵数与间隔数“一一对应”,相当于线段上一端栽一端不栽的情况。
精讲精练考点一: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典例分析【例1】在相距140米的两楼之间的道路两旁植树,每隔20米植1棵,共植了() A.10B.12C.14D.16举一反三1.在一条长300米的公路两边种树,每隔5米种一棵(两端都种).一共种()棵树.A.61B.121C.1222.(黄冈期末)21路公交车的起点每5分钟就要发一辆车,40分钟共要发()辆车.A.7B.8C.93.(弥勒市期中)16个同学排队,相邻两个同学间隔1m,这个队伍长()m.A.16B.17C.15D.8考点二:两端都不栽的植树问题典例分析【例2】(高台县期中)一根木棒锯成3段需要3分钟,锯成5段需要()分钟.A.5B.6C.7举一反三1.(重庆月考)将一根木棒锯成3段需要6分钟,则将这根木棒锯成8段需要()分钟.A.16B.18C.21D.242.(武侯区模拟)一根钢管锯成5段用20分钟,每据一次所用时间相同,如果锯成8段,需要()分钟.A.18B.35C.24D.323.(萧山区模拟)时钟3点钟敲3下,6秒钟敲完;那么6点钟敲6下,()秒钟敲完.A.12B.15C.18D.21考点三: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典例分析【例3】一个圆形钓鱼池的周长为150米,沿池边每隔7.5米放一把椅子,一共要放把椅子.举一反三1.(红安县期末)一个圆形水池的周长为150米,沿池边每隔37.5米安盏观景灯,一共要安装盏观景灯.2.(蓬溪县期末)公园有一个周长是240米的圆形水池,围绕它的一周,每隔6米种一棵柳树,一共要种棵柳树.3.(镇原县期末)小丽家门前有一条40m的小路,绿化队要在路旁栽一排树.每隔5m栽一棵树,如果两端不栽,一共要栽棵;如果一端栽,一端不栽,一共要栽棵.巩固提升一.选择题(共6小题)1.(镇康县月考)把一根木头锯成3段要6分钟,每锯一次所用时间相同,锯成5段要()分钟.A.10B.15C.122.(卢龙县期末)在长70米的跑道一侧插上8面彩旗(两端都插),每相邻两面彩旗之间相距()米.A.10B.8C.93.(清河区校级月考)公路旁每两根电线杆之间的距离是400米,6根电线杆之间的距离是()米.A.2800B.2400C.20004.淘淘和苹苹住同一幢大楼,每两层楼之间的台阶级数相同,淘淘回到四楼的家要走60级台阶,苹苹回到七楼的家要走()级台阶.A.105B.120C.1405.(高邑县期末)小明从一楼上到三楼用了50秒,他以同样的速度接着上到6楼,还需要用()秒.A.25B.75C.1256.(郴州模拟)把一根圆木锯成3段要6分钟,每锯一次所用时间相同,把同样的圆木锯成6段要()分钟.A.12B.15C.18D.21二.填空题(共6小题)7.街心公园一条路的一旁一共栽了82棵美人蕉,如果在每两棵美人蕉中间种上一棵兰草,需要种棵兰草.8.操场上等距离放了8张课桌,把相邻的两张课桌用一段绳子连接起来,一共要准备段绳子.9.(随州期末)一根木料,如果锯成3段要用12分钟,如果每锯一次的时间相等,那么锯13段要用分钟.10.(永州期末)2019年10月1日,国庆70周年庆祝大会上鸣礼炮70响.如果每隔3.5秒鸣一发礼炮,从第一响礼炮开始到最后一响礼炮结束,一共经历了秒.11.(铜官区期末)在一条全长1km的街道两旁安装路灯(两端都要安装),每隔50m安一盏.一共要安装盏路灯.12.(任丘市期末)在一条长2500米的公路两侧架设电线杆,每隔50米架设一根,若公路两头不架,共需根电线杆.三.判断题(共5小题)13.(杭州模拟)将一根钢管锯成5段需要12分钟,那么要锯成10段需要24分钟.(判断对错) 14.(定州市期末)把一根10米长的绳子剪成5根2米长的绳子,需要剪5次.(判断对错)15.(萧山区校级期中)小刚每上一层楼需10秒,他上到四楼要40秒..(判断对错)16.(周村区期末)一根木头锯成5段,每锯断一次需要3分钟,锯完这根木头共需要15分钟.(判断对错)17.(昆明期末)在笔直的跑道旁插了51面彩旗(两端都插),它们的间隔是2米,这条跑道长102米..(判断对错)四.应用题(共8小题)18.(交城县期中)豆豆要把3.6米长的木条锯成相等的15段,已知每锯一次需要3.4分,把这根木条锯完需要多长时间?19.(仁怀市期末)工人师傅在一条笔直的公路一侧架设电线杆,相邻两根间的距离是60m,从第1根到第24根有多远?20.(高邑县期末)在一条长450米的公路两侧安装灯笼.每隔9米装一顶,若公路两头不安.共需多少顶灯笼?21.同学们做课间操,随着体育老师一声令下:“前排两臂侧平举,后排两臂前平举,向前看齐!”同学们迅速站得整整齐齐!左右两端的同学相隔28.8米,又知相邻两个同学之间都是1.8米,操场上做课间操的同学站成了多少列?22.园林工人计划在一条公路的一旁种37棵树.每相邻两棵树间隔5米.实际栽种了31棵树(两端的树不动),实际每相邻两棵树间隔多少米?23.(衡东县期末)在一个半径为10米的圆形水池周围栽树,每隔1.57米栽一棵,一共要栽多少棵树?24.(渭滨区期末)某学校在道路的一侧栽树,每隔6米栽一棵,且两端都要栽,从起点到终点共栽了12棵树,这条道路长多少米?25.为庆祝“六一“儿童节,学校在48米长的走廊两边摆鲜花,现在从走廊的一头开始,每隔4米摆一盆鲜花,直至走廊另一头,一共要摆多少盆鲜花?。
人教版《数学广角植树问题》优质课件3(共33张PPT)
池塘的周长120米,如果每隔10米栽一棵,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一根木头长10m,要把它平
(100÷5+1)×2 判断下面的问题情境是属于两端都栽、一端不栽还是两端都不栽? 在长1000米的公路的一侧植树,每隔5米种一棵,能种多少棵树?
池塘的周长120米,如果每隔10米栽一棵,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一.同学们在一条长100米的小路 两侧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 端要栽)。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一.同学们在一条长100米的小路 两侧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 端要栽)。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A.100÷5×2
B.100÷5+1
C.(100÷5+1)×2
二.判断下面的问题情境是属于两端都栽、一 端不栽还是两端都不栽?
池塘的周长120米,如果每隔10米栽一棵,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在长1000米的公路的一侧植树,每隔5米种一棵,能种多少棵树?
(100÷5+1)×2
有一条长800米的公路,在公路的一侧从头到尾每隔20米栽一棵杨树,需多少棵杨树苗?
池塘的周长120米,如果每隔10米栽一棵,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两侧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 池塘的周长120米,如果每隔10米 判断下面的问题情境是属于两端都栽、一端不栽还是两端都不栽? 绿化队要在两馆间的小路两旁栽树(如图) ,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3m。
两端不栽点欠1!
谢谢
A.两端都栽 B.一端不栽 C.两端都不栽
2.大象馆和猴山相距60m。绿化队 要在两馆间的小路两旁栽树(两端 不栽) ,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 3m。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A.60÷3 C.60÷3×2
B.60÷3-1 D.(60÷3-1)×2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公式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公式
在城市绿化中,植树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而在进行植树时,如何合理地安排树与树之间的距离,以及树的总数,就需要运用到数学中的空间几何知识,并利用相关公式来进行计算。
在广角植树中,树与树之间的距离应该是相等的,因此可以利用平面几何中的圆的面积公式来计算每棵树所占的面积。
对于树的总数,可以利用公式:
N = (A - B) / C
其中,N表示树的总数,A表示所要植树的区域的面积,B表示
已有建筑、道路等占据的面积,C表示每棵树所占的面积。
例如,如果要在一个占地面积为1000平方米的小区内进行植树,已有建筑、道路等占据的面积为200平方米,每棵树所占的面积为
10平方米,那么树的总数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N = (1000 - 200) / 10 = 80
因此,在这个小区内应该植树80棵,每棵树之间的距离应该相等,且每棵树所占的面积应该是10平方米。
总之,在进行广角植树时,需要利用数学知识进行计算,以合理地安排树与树之间的距离,使植树效果更加美观、实用。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课标解读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董艳(初稿)湖北省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马青山(统稿)一、课标要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总目标”中提出了“在参与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综合实践等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二学段”中提出“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运用一些知识加以解决”“能探索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有效方法,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内容”的“第二学段”中提出“通过应用和反思,进一步理解所用的知识和方法,了解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获得数学活动经验”。
二、课标解读教材中设置“数学广角”单元教学内容的目的不是教会学生机械的公式和抽象的模型,而是让学生体验探索建立模型的过程和数学思想方法。
在本册的“数学广角──植树问题”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模型思想),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探索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
在教学植树问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实际问题情境,从简单的情况入手,在解决问题的分析、思考过程中,逐步发现隐含的规律,经历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在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等活动中体会解决基本的思想方法小学数学教学体系贯穿着两条主线: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知识是一条明线,直接呈现在教材上;而数学思想方法则是一条暗线,隐藏在知识的背后。
“数学广角”中的“植树问题”,承载了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化繁为简”“数形结合”“一一对应”和“数学建模”等,使学生从中发现规律,抽取出其中的数学模型(点段关系),然后再用发现的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1.在困顿中感悟“化归”的思想人们在面对数学问题时,如果直接应用已有知识不能或不易解决该问题时,往往将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断转化形式,把它归结为能够解决或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最终使原问题得到解决,这种思想方法称为化归(转化)思想。
在教学例1中,教师引导学生对“100米一共要栽多少棵树”进行验证,在画图时引发困惑,数字太大,不可能全部画下来,或是太麻烦、太浪费时间了。
在学生有所体验的基础上,就此向学生渗透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思想,让学生选择短距离(20米),用画图的方式得出结果。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猜想、实验、推理、交流等活动,既培养了数学思想能力,学会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又逐步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2.在探究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数形结合是小学数学中常用的、重要的一种数学思想方法。
数形结合思想的实质即通过数形之间的相互转化,把抽象的数量关系,通过形象化的方法转化为适当的图形,从图形的结构直观地发现数量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解决数量关系的数学问题,这是数形结合思想。
本册的“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把从直观图形支持下得到的模型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沟通图形、表格及具体数量之间的联系,强化对题意的理解。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堂上“模拟植树”。
用“___”代表一段路,用“∣”代表一棵树,画“∣”就表示种了一棵树。
关于在20米长的路可以栽多少棵树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动手画一画。
学生根据图示,很容易发现规律。
再从个别的、简单的几个例子出发,逐步过渡到复杂的、更一般的情境中,是数学中常用的推理方法。
这个过程中,学生借助数形结合将文字信息与学习基础结合起来,使得学习得以继续,使得学生思维发展有了基础,也使得数学学习的思想方法真正得以渗透。
因此,数形结合能不失时机地为学生提供恰当的形象材料,可以将抽象的数量关系具体化,把无形的解题思路形象化。
3.在抽象中明晰“一一对应”思想本册“数学广角──植树问题”的教学,通常有两种教学思路:一种思路是通过教材主题图中得三组实例归纳出规律,利用画图、小棒或圆片的排列来验证规律,进而结合生活实际应用规律。
这种教学逻辑性强,规律揭示很顺畅,但是从教学效果看,学生虽然能够“熟记”规律,却不能灵活解决诸如“封闭、不封闭”“两端都栽、只栽一端、两端都不栽”这类问题,更不能用数学观点统领“间隔排列”的现象。
另一种思路是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真正把握“间隔排列”的实质:两种物体间隔排列,这两种物体的排列一一对应。
对应,是间隔排列的本质。
课堂教学中,通过“感知对应现象──激活对应思想──建构对应思想──升华对应思想”层层深入的教学行为,抓住蕴含在教材中得一一对应思想,有效统领种种纷繁复杂的现象,使学生真正感知了一一间隔排列的特点,扫清了思维上的障碍,层层推进认识的完善和引申。
4.在运用中体验“模型思想”《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在数学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感悟建模过程,发展“模型思想”。
“数学模型”是数学符号、数学式子以及数量关系对现实原型简化的本质的描述。
模型思想的教学,不是作为像具体数学知识点那样可以单独作为一个数学内容来进行专门教学,而是融入到具体数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决问题──拓展运用”的学习过程中逐渐领悟的。
在本册“数学广角──植树问题”的教学中,教材以“猜想试误──合作探究──发现规律(建立模型)──深化规律(再次建模)──解释运用”为主线,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建立数学模型,发现问题实质,为后面解决问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学生在经历了实物操作、图示表达、抽象概括等程序,逐层提升,拾级而上,一步一步地从生活向数学的内核逼近。
在数学抽象时,引导学生逐层深入地进行推理研究,从“20米、30米、35米、100米……”,让学生联想到“点数比段数多1”,从而建立起“点──线”间关系模型。
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最后,引导学生用发现的规律去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两端都不栽的情况和只栽一端的情况)。
这样的教学,也正体现了“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运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的要求。
(二)在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等活动中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
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学生不断经历、体验各种数学活动过程的结果。
数学学习是在“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中进行的。
数学活动经验产生于数学学习中,既是数学学习的产物,也是学生认识和实践的基础。
1.经历观察、操作过程,积累体验性经验在教学“数学广角”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猜想、验证,进行动手操作(如摆、画、做等),让学生逐渐地意会、体验、感悟。
为了让学生“动”起来,在“动”的过程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教材不断地提出问题,抓住数量关系做重点分析。
放手让学生想一想、画一画、说一说,既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又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
学生对植树棵数和段数的关系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后,让学生再任意画一画、种一种,更丰富了学生的感性材料,为学生顺利发现并总结规律打下了基础。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慢慢积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些经验,然后将这些经验迁移运用到后面的数学活动中。
而这些经验是我们老师没法“教”给学生的,必须由学生经历大量的数学活动逐步获得,也就是我们以前常说的“做中学”之后所留下的,有关数学活动的直接感受、体验和个人感悟。
2.经历探究、思考过程,积累方法性经验这里的“探究”指的是融行为操作与思维操作于一体的活动。
本册的“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材编者意图是让学生初步认识“化繁为简”的思想,并通过各种活动,借助直观图理解“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数量关系。
如“100米太长了,怎么办?”“如果小路长度不是20米了,树的棵数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25米、30呢?”“不画了,你发现了什么?”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产生新的矛盾,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碰撞之中,掌握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3.经历概括、反思过程,积累“数学地思考”的经验概括是形成和掌握概念的直接前提。
如果没有概括,就无法进行逻辑推理,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就无从谈起;没有概括,就不可能产生灵活的迁移,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就无法形成;没有概括,就无法实现思维的“缩减”与“浓缩”,思维的敏捷性也就无从体现,学生掌握概念,直接受思维概括水平的制约。
教师教学时可以在课堂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究,去发现,再反馈结果,根据不同的结果进行交流、讨论。
通过学生的观察、思考、交流,在获得直接经验的基础上感受“一一对应”的思想方法是教学活动重中之重。
经过学生的探讨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抽象出数学模型(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接着再用抽象出来的模型解决一般性的问题,最后再迁移、变通。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重难点突破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董艳(初稿)湖北省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马青山(统稿)一、建构数学模型,探寻规律突破建议:本单元是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简单事例,初步体会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同时培养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抽取数学模型的能力。
教师教学时,应从实际问题入手,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分析、思考过程中逐步发现隐含于不同的情形中的规律,经历抽取出数学模型的过程,体验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初步体会植树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突破建议:“数学广角”的教学目的主要是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感悟数学思想方法。
本单元并非让学生记熟规律、熟练解决与植树问题相类似的实际问题,而是把解决植树问题作为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的一个学习支点。
在教学中教师不妨让学生先猜测,再动手操作、实践验证。
怎样检验这个结果是否正确?初步向学生渗透用比较简单的例子来验证较为复杂的问题,即化繁为简的思想。
例1教学中,假设路长只有20米,要栽几棵树呢?提示学生用画线段图或者示意图的方式来辅助思考,从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这样学生就很容易地发现直接用除法20÷5=4算出的结果和通过直观图看出的5棵树有冲突,引发学生的思考。
还要结合教材中“对吗?检验一下”“可以画线段图来验证”等线索,向学生渗透简单的化归、数形结合、一一对应、模型、推理等数学思想,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三、应用画图策略,有效地解决生活中的植树问题突破建议:在日常教学中,在指导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养成画图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