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冠县东古城镇中学八年级语文《敬畏自然》学案(无答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敬畏自然》教案2

八年级语文《敬畏自然》教案2

八年级语文《敬畏自然》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敬畏自然》。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领会作者对自然的态度和观点。

(3)学会从课文中提炼出中心思想,并进行适当的阐述。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拓展对自然保护的认识。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正确的自然观,认识到保护自然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2)通过课文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思维能力。

2.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提炼出中心思想。

(2)如何培养学生对自然保护的认识和行动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敬畏自然》的背景和作者。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激发学生对自然保护的思考。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课文中所提到的自然保护的相关知识。

3. 合作探究:(1)学生分组讨论,探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2)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提炼出中心思想,并进行阐述。

5. 课堂练习:(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相关的练习题目。

(2)教师批改练习题目,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四、课后作业:1. 请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自然保护的作文。

2.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我国在自然保护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

2.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

4. 学生对自然保护的认识和行动力。

1. 讲授法:教师在课堂上对课文内容进行系统的讲解,引导学生理解课文,解答学生的疑问。

《敬畏自然》 学案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

《敬畏自然》 学案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

《敬畏自然》学案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敬畏自然》学案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敬畏自然》学案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一、课程目标:1.让学生认识和了解一些自然界中具有威力、与人紧密相关的自然灾害,以及它们的形成原因和预防。

2.加强地球的自然环境观念,促进学生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3.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如观察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等。

二、教学内容:1.认识自然环境及自然环境的破坏。

2.认识常见的自然灾害,如火灾、水灾、地震、台风等的特点、危害和预防措施。

3.了解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介绍保护环境的途径和方法。

三、教学重点:1.了解自然界和人类发生的关系。

2.认识和熟悉自然灾害,灾难是人类生活中的一种现实情况。

3.认知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更深刻地认识人类对自然的破坏,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途径。

四、教学难点:1.让学生认识到人类对环境的破坏,以及如何解决这个不断加剧的问题。

2.培养学生重视自己,降低环境破坏,从小为人类文明作出积极奉献。

五、教学步骤:1.导入:教师可介绍一些自然灾害的例子,如2011年九州大雨、2018年山东沂蒙山区特大山洪灾害等,引导学生认识和防范自然灾害。

2.学习环节:以《敬畏自然》为主线,介绍自然环境及环境污染现象、火灾、水灾等自然灾害及预防措施。

并介绍环境保护的方法。

3.实践环节:组织学生分工合作,自行组织宣传社团或宣传队伍,向校园里的同学进行专题演讲或自由发声表达,宣传环保知识,提高校园的环保意识。

4.总结:通过学习、实践,总结成果,带领学生回顾教学的过程及目标达成。

五、教学工具:1.多媒体投影。

2.图书资料。

3.实地调查研究。

4.视频及图片。

六、教学评估:1.大家讨论、小组讨论与反馈。

2.学生的作文和演讲或表现。

3.广泛收集学生的自互评、相互评估、教师评估、家长评估等。

4.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的反省和对自我的评估通过本次教学,我们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自然环境及环境污染现象,认识自然灾害及预防措施,掌握环保知识,培养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环境的责任感。

八年 级语文《敬畏自然》教案

八年 级语文《敬畏自然》教案

八年级语文《敬畏自然》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敬畏自然》的主要内容,掌握其中的关键词语和概念。

(2)能够分析课文中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3)提高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敬畏自然的情感。

(2)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环保活动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敬畏自然》的主要内容及其论证方法。

(2)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深刻含义和论证方法的运用。

(2)学生对环保意识的培养和价值观的塑造。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敬畏自然》的背景和作者。

(2)引发学生对自然环境的思考,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主要内容。

(2)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了解环保知识。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4.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知识和难点问题。

(2)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5. 实践活动:(2)学生进行课堂展示,分享自己的观点。

6. 总结与反思:(1)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和感悟。

四、课后作业:1. 复习课文《敬畏自然》,总结课文的主要观点和论证方法。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和思考能力。

4. 学生对自然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价值观的塑造。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具体的自然环境破坏案例,让学生通过分析案例,深入理解课文中的论点。

2. 讨论交流: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与同学和老师进行交流讨论,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八年级下册《敬畏自然》导学案(精选五篇)

八年级下册《敬畏自然》导学案(精选五篇)

八年级下册《敬畏自然》导学案(精选五篇)第一篇:八年级下册《敬畏自然》导学案《敬畏自然》学案一、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明确“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2、学习能力与方法:识记、理解文中的生字词;学会运用比喻、拟人、反问等修辞手法把抽象的道理说得通俗易懂的写作方法。

B、宇宙之所以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

C、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

2、句段品读:细读5~7自然段,回答下边问题。

①第5自然段中说道,“人本身就是自然智慧的最高体现”,这样说有什么依据?二、知识方圆:本文选自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现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

主要论著有:《宇宙全息统一论》、《精神之谜》等。

三、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并在后面的横线上工整书写一遍。

蓬蒿.()______咫.()尺______狼藉.()______相形见绌.()_______精巧绝伦.()_________鲲.()鹏______美味佳肴.()_______深邃.()______混淆.()_______2、借助工具书,弄清下列词语的意思。

咫尺:狼藉:相形见绌:精巧绝伦:喜形于色:深邃:四、问题研究:1、整体感知:①本文是一篇议论性的散文,文中谈论与的关系,作者否定了“”的口号,提出了“”的观点。

②题目是《敬畏自然》,“敬畏自然”在文中的意思是2、问题探究:作者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4、语言品析:本文多处运用反问句。

请找出文中的反问句,请将它变成陈述句,然后比较一下两种句式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反问句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陈述句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当堂训练1、品析下面三个句子,体会其中的含意。

2023最新-八年级语文《敬畏自然》的教案及原文优秀6篇

2023最新-八年级语文《敬畏自然》的教案及原文优秀6篇

八年级语文《敬畏自然》的教案及原文优秀6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壶知道为朋友们精心整理了6篇《八年级语文《敬畏自然》的教案及原文》,希望能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敬畏自然》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阅读课文,感受并理解作者敬畏自然,爱护自然的观点。

2、理解层层推进的论述思路,了解对比和反问的作用。

3、揣摩课文中富有哲理,讲究形象的语言的含义。

4、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文艺作品的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中的深刻哲理以及逻辑推理的严谨性,增强爱护自然的意识。

教学方法:阅读,朗读,分析,讨论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用爱护自然的警句,格言导入。

二,检查预习“读一读,写一写”。

三,学生自读课文,圈点勾画每段关键语句,理清论述思路,并从中找出表达作者观点的关键语句。

1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问题,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加以引导。

2明确论述思路:从否定”征服自然”的口号开头,着重比较人类的智慧,进一步阐述人类智慧与大自然智慧的关系,进而述宇宙生命,最后做出”敬畏自然”的结论。

作者运用了层层推进,水到渠成的论述方法。

同时巧妙的运用对比手法。

分说人类的智慧和大自然的智慧。

两大方面构成对比,两个方面又有对比。

四。

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思考问题:1、本文写了什么内容?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议论性散文,谈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不要宣称什么”征服自然”,应该敬畏自然,爱护自然,表达了一种忧患意识和情感。

2、文中最能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字是那些?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

3、为什么要敬畏自然?为什么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作者之所以提出要敬畏自然是因为人类常常与自然对立,有时违背自然规律,破坏自然,导致自然界的惩罚。

只有认识自然,爱护自然,人员自然才会和谐发展。

八年级下册语文《敬畏自然》教案【五篇】

八年级下册语文《敬畏自然》教案【五篇】

【导语】这是⼀篇散发着理性光辉的散⽂,议论较盛,涉笔宏⼤,⽂句流畅,能引导学⽣对天地⾃然产⽣⽞思。

⽆忧考⼩编整理了⼋年级下册语⽂《敬畏⾃然》教案【五篇】,希望对你有帮助!篇⼀ 教学⽬标 知识与能⼒:识记、理解本课⽣字词;品味⽂章富有意蕴的哲理性语⾔,提升驾驭语⾔的能⼒。

过程与⽅法:学⽣预习,搜集资料,教师引导;抓住⽂章的关键句,揣摩理解本⽂富有哲理性语句的深刻含义,学⽣⾃主、合作、探究学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与⾃然和谐统⼀的道理,增进对⾃然的认识,树⽴环保意识;培养科学理性精神。

教学重点 品味⽂章富有意蕴的哲理性语⾔,揣摩理解本⽂富有哲理性语句的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 辨证认识⼈与⾃然的关系,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培养探究性阅读能⼒。

课时安排:⼀课时 教材分析及设想:本⽂是⼀篇议论性的散⽂,谈论的是⼈与⾃然的关系,通过对⼈类智慧与⼤⾃然智慧的⽐较,揭⽰⼈类应爱护⾃然、敬畏⾃然的道理。

⼋年级的学⽣,主要还处在形象思维阶段,他们喜欢⽣动可感的⽂章。

所以,如何把这篇议论性很强兼有学理性的⽂章,转化为丰富可感的可以接受的精美⽂句、思想,是我们教师所要致⼒追求的。

所以本课应把抽象的道理具像化,整体把握课⽂时采⽤默读法、圈点勾画法,具体研读课⽂时⼒图通过情景教学法、分析法、⽐较法、讨论法等⽅法,引导学⽣结合现实⽣活来理解⽂本,巩固知识、培养能⼒,体会作者深邃的忧患意识,提⾼认识⾃然、爱护⾃然的观念。

课前准备: 学⽣:①预习⽂章,⾃学字词,弄清⽂意。

②查询、搜集、整理有关⾃然界与⼈类关系的图⽚或⽂字资料。

教师:①准备与⾃然、保护⾃然相关的图⽂资料。

②准备有关爱护⾃然的名⾔、故事、资料等。

教学过程: ⼀、展⽰图⽚,激情导⼊ 多媒体展⽰三组图⽚: 1、认识⾃然 课件展⽰:⾃然风光旖旎的图画,如:青草如茵,树⽊成林,海滩似⽟,⽩沙如带,绿洲如茵,鸟飞长空,鱼翔浅底……等美丽的海岛风光画卷(播放轻⾳乐) 2、认识⼈类 课件展⽰:⼈类取得的骄傲成绩,如:四⼤发明,⼈类登⽉,神州六号发射场景…… 3、认识⼈类与⾃然 课件展⽰:登⼭,横渡,航天航空,空⽓污染,森林毁灭,⼟地沙化,动物暴减,⾮典,禽流感…… ⽣看后谈感受,师给以评价: ⾃然是我们⼈类的母亲,⼈类⼀直享受着她的恩惠,在她的怀抱中成长、繁衍、壮⼤。

八年级语文《敬畏自然》教案

八年级语文《敬畏自然》教案

八年级语文《敬畏自然》教案第一章:教案简介1.1 课程背景本节课旨在通过学习课文《敬畏自然》,让学生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敬畏自然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1.2 教学目标1.2.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敬畏自然》。

(2)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

(3)理解课文的主旨和作者的观点。

1.2.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内容,理解敬畏自然的意义。

(2)学会如何从身边的事物中感受到自然的力量,培养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1.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然观,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

第二章:课文解析2.1 课文概述《敬畏自然》一文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呼吁人们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

2.2 课文内容解析(1)第一段:作者通过描绘地震、洪水等自然现象,展示了自然的力量。

(2)第二段:作者分析人们对待自然的态度,指出敬畏自然的重要性。

(3)第三段:作者阐述敬畏自然的原因,呼吁人们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2)学会从身边的事物中感受到自然的力量,培养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3.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课文内容中体会到敬畏自然的意义,并将这种敬畏之心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第四章:教学过程设计4.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敬畏自然》的背景。

(2)提问:“你们对自然有什么印象?你们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怎样的?”4.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对课文的感悟。

4.3 课堂讲解(1)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内容,解答学生的疑问。

(2)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理解作者的观点。

4.4 实践环节(1)让学生从身边的事物中感受到自然的力量,举例说明。

八年级语文《敬畏自然》教案

八年级语文《敬畏自然》教案

八年级语文《敬畏自然》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理解作者的观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理解课文的主旨。

(2)学会如何从文章中提炼出中心思想。

(3)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学会如何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增强环保意识。

(2)明白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2)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3)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的分析。

2. 教学难点:(1)课文主旨的提炼。

(2)对自然敬畏之情的表达。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通过提问方式,激发学生对自然的好奇心,引出课题。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韵味。

(2)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2)分享讨论成果,共同理解课文的主旨。

4.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2)学生自我检测,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对自然敬畏之情的作文。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知识,以及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何。

对于未达标的部分,教师应找出原因,并在的教学中进行改进。

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源,为学生创造一个富有感染力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情感上与课文产生共鸣。

2.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八年级语文下册《敬畏自然》学案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敬畏自然》学案人教版

《敬畏自然》学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词语,掌握“蓬蒿、咫尺、狼藉、呐喊”等词的词义,学习运用“自不量力、相形见绌、精巧绝伦、美味佳肴”等成语。

2.理解作者对环境的忧患与思考。

理解“敬畏自然”的含义。

能力目标1.整体把握文意,理解本文的主旨,逐步培养阅读科学文艺作品的兴趣。

2.理解本文层层递进、水到渠成的论述方法和对比手法的运用。

3.揣摩关键语句,体味其深刻含意,培养语感。

德育目标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爱护自然,求得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我的个性化目标:●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观点。

2.探究思考,理解关键语句的深刻含意。

●教学难点1.概括要点,理解层层推进的论述方法。

2.理解“敬畏自然”的内涵,正确领会“宇宙的智慧”“宇宙的生命”的含义。

展示课[教学要点]学生自由质疑问难,并汇报自主学习成果,教师为探究定向并导航;品读课文,揣摩课文中富含哲理和运用修辞的句子,体会科学文艺作品的文学性;延伸拓展,沟通课堂内外。

[教学步骤]一、品读课文,揣摩语言,体味科学文艺作品的文学性。

1.体会语句运用的修辞,加深对课文主旨的理解。

(一、二小组找出文章中运用修辞手法的语句,用标准的分析方法进行品味。

)二、合作研讨,延伸拓展(三、四小组就这个问题以多种形式进行展示)1、长期以来,人类宣称自己是“万物之灵”,但这篇文章的作者却提出人类“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其他生物都是与人类平等的生命。

对这个问题,你有什么看法?根据是什么?2、.保护身边的环境,你有哪些建议?(五、六小组就这个问题用多种形式进行展示)3、树,是一种生命,有人曾观察过,当有人要锯掉一棵古树时,这棵树会温度升高,会分泌出一种液体。

而当一个人伏在这棵古树上保护它时,树又变得正常了。

澳大利亚的一个人抚摸黄瓜,对它说话,为它放音乐,黄瓜竟长到两米多长。

智慧不光存在于灵长目身上。

你发现过类似的情况吗?请把它讲给同学们听。

八年 级语文《敬畏自然》教案

八年 级语文《敬畏自然》教案

八年级语文《敬畏自然》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理解课文《敬畏自然》的主要内容,领会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

(2)学会通过课文中的实例,分析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敬畏自然的重要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运用课文中的观点,分析现实生活中的自然现象,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敬畏自然的观念,认识到保护环境、珍爱生命的重要性,培养自己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敬畏自然》的主要内容,领会作者的观点。

2. 学会分析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敬畏自然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1. 学会运用课文中的观点,分析现实生活中的自然现象。

2. 培养自己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课文《敬畏自然》的主要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提问:为什么我们要敬畏自然?敬畏自然对我们有什么意义?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结合课后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2)完成课后练习题,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3. 合作讨论(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2)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观点,分析现实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如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等。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重要观点,如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敬畏自然的重要性等。

(2)通过举例,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敬畏自然的意义。

5. 情感教育(1)引导学生树立敬畏自然的观念,认识到保护环境、珍爱生命的重要性。

(2)培养自己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

6. 课堂小结五、课后作业1. 复习课文《敬畏自然》,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敬畏自然》的理解程度,通过课后练习题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估。

3. 学生对敬畏自然观念的树立和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培养,通过课堂参与和行为表现进行评估。

七、教学资源1. 课文《敬畏自然》的文本。

2024年语文课文《敬畏自然》教案设计

2024年语文课文《敬畏自然》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敬畏自然》教案设计教学科目:语文年级:八年级课时:2课时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敬畏自然》。

(2)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3)分析课文结构,概括文章大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3)学会如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自然、敬畏自然的情感。

(2)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提高环保意识。

(3)培养学生勇于担当、负责任的态度,自觉维护生态环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语和句子,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难点:分析课文结构,概括文章大意,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敬畏自然》的作者及其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激发学生对自然敬畏的情感。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通过工具书或课后注释,自主解决生字词问题。

3. 合作探讨(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3)教师总结并点评,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

4.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第二课时5. 复习导入教师检查学生对上节课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引导学生进入新课。

6. 深入学习(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概括文章大意。

(2)学生通过讨论、思考,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3)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提问,检验学生学习效果。

7. 拓展延伸(1)学生举例说明自己在生活中如何践行敬畏自然的理念。

(2)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8.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五、课后作业1. 抄写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017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敬畏自然导学案之四

2017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敬畏自然导学案之四

《敬畏自然》学案(无答案)【学习目标】:一、积累字词。

二、理解“敬畏自然”的深刻含义。

3、品味文中富有哲理性的语言。

4、体悟反问、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学习重点】:抓住关键句,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难点】:品味文中富有哲理性的语言。

【课前自学、课中交流】一、积累字词一、按照拼音写汉字或按照划线处的汉字写拼音(1)zhǐ()尺(2)蓬蒿()(3)相形见绌()(4)混淆()(5)狼jí()(6)美味佳yáo()二、写出下列成语的意思(1)蚍蜉撼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相形见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沾沾自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精致绝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高深莫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任选一个成语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整体感知一、题目“敬畏自然”是什么意思?二、文中哪一段提出作者的观点“敬畏自然”?请写出相关的语句。

三、研读赏析4、研读第6段,回答:自然智慧与人类智慧的关系如何?四、品味语言: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任选三句分析其表达效果。

【当堂小结】作者在本文提出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而且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修辞手法。

【课后作业】《教材完全解读》11课。

八年级语文敬畏自然的教案及原文(精选5篇)

八年级语文敬畏自然的教案及原文(精选5篇)

八年级语文敬畏自然的教案及原文(精选5篇)语文文学精选敬畏自然教案优秀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理解本文中作者的观点。

2、研究本文中反问句,理解其语气强烈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诵读,学习作者语言。

2、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3、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本文,让学生转变过去人们一致认为的征服自然的观念,应该敬畏自然,爱护自然。

?教学重点:理解本文中作者的观点。

?教学难点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速读、自主、合作、教师讲解?教学准备学生课前预习?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

展示有关大自然的优美图片,无论是春花、夏雨,还是秋雨、冬雪,都是美好的,但是,人类的行为却使大自然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展示大自然受到破坏的图片)面对美丽而又正遭破坏的大自然,有一个作家清醒地告诉我们:人类应该:敬畏自然!二、新授课(一)检查预习,掌握下列词语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鲲(kun)鹏斥安鸟(yan) 蓬蒿(hao) 咫尺(zhi)狼藉(ji) 相形见绌(chu) 美味佳肴(yao)2、解释下列词语。

蓬蒿:飞蓬和蒿子,借指草野。

咫尺:比喻距离很近。

狼藉:乱七八糟,杂乱不堪。

呐喊:大声喊叫助威。

自不量力:不衡量自己的能力。

形容对自己估计太高。

相形见绌:互相比较之下,就显出一方的不足之处。

精巧:精细巧妙。

佳肴:精美的菜肴。

不过尔尔:不过这样。

(二) 课文相关知识的理解1、了解作者及课文背景知识2、理解题目及文体敬:敬重,是各种推崇之心的涵盖,这个词还包含一种深深的爱护、珍惜和依恋之情;畏:畏惧之意,作者鲜明地表达了这种“畏惧”是由于“敬”---“爱”—“惜”到了极点之后的“怕失去”、“怕破坏”、“怕改变”。

这是从美好的浓情中析出的“畏惧”,这包含了作者对自然力量与神秘的崇拜之情,反映一种重新思索人与自然关系的谨慎谦虚的态度。

本文是一篇议论性散文。

敬畏自然 学案

敬畏自然  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敬畏自然》学案【学习目标】1、理清层层推进的论述思路,了解反问的作用。

2、揣摩课文中富有哲理、形象的语言特点并学习运用。

3、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道理,增进对自然的认识,树立环保意识。

【学习重难点】1、把握作者的观点。

掌握层层推进的论述方法。

2、把握关键性语句的深刻含义。

【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前置自学】一、初读课文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鲲( )鹏斥鴳( ) 蓬蒿( ) 咫尺( )狼藉( ) 相形见绌( ) 美味佳肴( )2.解释下列词语。

蓬蒿:咫尺:狼藉:自不量力:相形见绌:佳肴:二、再读课文1、本文谈论的内容是什么?2、在人与自然这个问题上,作者是怎样认为的?3、阅读课文,理清思路。

一、()提出问题:二、()分析问题:三、()解决问题:【展示交流,教师点拨】【合作探究】第二课时【合作探究】1、即使拿高科技来说,航天事业的空间,在大宇宙中间还是人类非常狭小。

2、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智慧并不值得骄傲。

3、创造了宇宙的一切,一切都精巧绝伦,令人不能不赞叹大自然智慧的深邃、高超大自然。

4、人类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的,人类智慧是自然智慧的一部分。

5、人类智慧与大自然的关系。

6、是宇宙自我认识的工具。

7、宇宙是有生命的。

结论是:人类应该【分组交流】1、“敬畏自然”的含义是什么?2、“敬畏自然”是不是消极无为的口号?3、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第三课时【合作探究】1、本文许多语句富有哲理,请仔细体会下面几句话的含义,并与同学交流看法。

①人类为自己取得这此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②宇宙之所以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

③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

2、本文多处运用反问句。

反问是一种用疑问句式来表达确定意思的修辞方法。

用否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用肯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
课型新授课授课时间2013年月日执笔人审稿人总第 1.2 课时
相关标准陈述1.培养学生科学精神,认识自然的伟大。

2.学习文体知识,训练学生筛选信息能力概括分析能力。

学习目标1.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道理,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解“敬
畏自然”的含义,树立环保意识。

2 .学习议论性散文的语言特点,抓住文章的重点、关键句,理解课
文,体会作者是如何层层深入论证的,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评价活动
方案
1.纸质评价
2.板演
3.口述复述
教学活动方案
【创设情境】人们对资源的开发利用,已经在演变成一场巨大利益链条下的疯狂资源掠夺。

这样掠夺式开采资源,似乎已经成为人类“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一种常态。

最近媒体的一些报道可以作证:沿海地区违规批海、占海行为不断增多、非法填海圈地现象的严重性不断凸显;一些地方借保护之名,将国有文物交给商家经营,盘活文物资源频频触碰“红线”;还有一些地方,旅游等资源的开发,地区和部门之间协调不足,各自为政,出现了杀鸡取卵、急功近利等现象……地球上出现了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

关注自然,保护自然,是每一个人的责任。

在这种情况下,作者提出《敬畏自然》的观点,为了持续生存,人类应该可持续地开发和消耗自然给我们留下的仅有的“库存”。

【确立目标】
学生熟悉学习目标并提出自己的意见
【自主学习】
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找出文中表达作者观点的关键语句,作者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教学活动方案
局部突破
(1)文章开篇就树靶子,指出人类和自然的关系不是征服与被征服,因为人类是宇宙的一部分,人类的智慧和自然智慧相比就是一滴水与大海的关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作者有没有接着论证自然智慧?下文从哪些角度论证?
【合作交流】
(1)那么作者认为自然为什么要创造人类?人类和宇宙是什么关系?
(2)我们如果只是认为作者在运用拟人的修辞,那么就不肯定宇宙有没有生命,宇宙到底有没有生命?
教学活动方案
【释疑解惑】
1.既然我们把宇宙中所有的物质都看作是我们的“兄弟”,就连冰冷的石头也是我们的兄弟,那么我们如何对待和我们共有一个地球的山川河流,小鸟花草?
我们要首先把他们看作和我们一样的平等的生命,不但是平等看待,而且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宇宙的美,他们是宇宙智慧的创造,比如雪花的美丽图案,花朵的花瓣个数的神奇,看大自然神奇的万物,怎能不令我们产生敬畏之情?敬畏大自然,就会在人类活动中保护大自然合理利用大自然,与自然求得和谐的发展,要使自然界更美好,从而使人类的生存更为美好。

2.“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这是莎士比亚的一句名言,如果从作者的观点出发,如何看待这句话?
这正说明了人类是宇宙的杰作,人类智慧是宇宙智慧的高级形式,但人类并不比宇宙中其他物质高明,人类应该和宇宙中其他物质,其他生命是平等的。

3.文中一些语句生动形象而富有哲理,体会下面几句话的含义,理解作者的观点。

(课后练习第二题)
①人类为自己取得的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掉入陷阱,就是危机。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类开采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各种矿物留下了无数矿坑,也就破坏了地貌和地层结构,很可能酿成严重后果,危及人类自身。

从而说明人类是愚蠢的。

人类的智慧不值得自傲。

②宇宙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

这句话的意思是,宇宙创造了人类这种智慧生物,等于宇宙长出了大脑,有了自我认识的工具,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即是宇宙对自己的认识。

这句话是把宇宙拟人化,把人类的出现,说成是宇宙有目的的创造。

从而讲明人类与宇宙的关系,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③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

宇宙的一切,包括人类,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人类之外的一切,也是生命的种种存在形式,所以它们与我们是平等的生命,是我们的兄弟。

我们人类并不是高高在上。

写作特点
1.运用层层推进水到渠成的论述方法。

从否定“征服自然”的口号开头,最后作出“敬畏自然”的结论。

先强调人类智慧不值得骄傲是一层;比较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是一层;指出人类的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人类的智慧也就是大自然的智慧,是进了一层;从论智慧到论生命,又进了一层。

在层层推进的论述中,人类之所以应该敬畏自然的理由申述完毕,最后水到渠成,引出结论。

2.论证中总括与分说结合。

先总说人类的智慧之于自然的智慧,犹如一滴水之于
教学活动方案
9.第一段画线句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形象地写出了自然与人类的智慧关系是大海与小水滴的关系,你能否想一个新的比方,来说明二者之间的关系?
答:。

10.怎样理解第三段中画线句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的含义?
答:。

(二)细读5~7自然段,回答下边问题。

11.第5自然段中说道,“人本身就是自然智慧的最高体现”,这样说有什么依据?答:
12.第6自然段中,作者说:“大自然之所以创造出会思维的生物,也许是有深意的”,这种“深意”应该怎样理解?
答:
13.第7自然段中,作者使用“一个器官”这一词语的用意是什么?
答:
14.5~7自然段中作者最终要表达的观点是什么?(用文中原句回答)
答:
教学活动方案
【拓展提升】
语言品读:本文语言充满哲理之美和思辨之美,找出你最欣赏的语句,读一读,并说说其中包含的深意。

①人类为自己取得的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此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作业布置】美文品读
敬畏自然不是反科学
汪永晨
正当我们为印度洋大海啸夺走了数万人的生命而惋惜、而奉献、而反思的时候,今年第一期的《环球》杂志竟然刊发了这样一篇文章《人类无须敬畏大自然》。

在这篇文章中,著名科学家何祚庥说:“我要严厉批评一个口号,即所谓‘人要敬畏大自然’”。

这篇文章说,从历史来讲,在人类发展的早期,人类对自然的抵御能力很有限,所以一些进步思想家强调人定胜天。

而就我所知,我们人类的早期恰恰是敬畏大自然的。

这在我们传说中有很多记载。

像二郎神就是守护神,现在去九寨沟的路上有川主寺来敬奉。

只是到了我们人类制造了工具,有了一些发明之后,才不知天高地厚地提出了人定胜天,改造自然。

而自从有了这个口号后,我们吃的苦头还少吗?
在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时,在文中旗帜鲜明地说:应该以人为本。

他表示绝不反对保护环境和保护生态,但需要弄清楚一个观念,保护环境和生态的目的是为了人。

有些时候我们需要“破坏”一下环境、生态,改变一下环境和生态,但也是为了人。

教学活动方案
在这里,我也要旗帜鲜明地与这一观点唱唱反调。

人类本是自然界的一员,大自然存在多久了,而我们人类才生活在这个地球上多少年,为什么一有了我们人类,就要以我们人类为本?民盟中央副主席张梅颖在看了德国一个小学生的环保纪事后很感慨地说:那种不认为自然为母,反以自然为器,乃至要征服自然的反自然观念,助长了环境灾害中日益严重的人类行为致灾。

对于天灾实为人祸的警觉,四十多年前已引起西方社会公众和政府的广泛关注。

1962年,一本《寂静的春天》唤起了多少民众的环保意识和政府的高度响应。

十多年前,11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曾共同呼吁:“人与自然正处于迎头相撞的险境,人类的活动为环境的资源带来无可逆转的伤害———人类必须彻底改变管理地球与生命的方式,才能逃过未来的苦难。


要按照何先生的话,大自然中的一切都是要为人类服务了。

树我们可以砍,动物我们可以杀,江河我们可以想怎么截断就怎么截断。

不知道何先生知道不知道还有生物链,今天一个物种的灭绝对明天来说意味着什么?
文章中说,现在中国电力短缺,需要开发水能,需要修水库,这就不可避免要破坏一些环境和生态。

这里有一个权衡得失的问题,如果过分强调保护环境和生态,那么水库就不能建设。

何先生认为,遇到这样的情形,权衡轻重得失的标准就应该是以人为本。

我们姑且不说修水库的愿望是为了防洪,为了发电,我们只说三门峡水库修了近半个世纪了,发电量和预期的设想差距有多大,就是这四十多年来它给渭河流域带来了多少灾难。

1992年8月渭河洛河洪水入黄河不畅,漫堤决口,淹没了农田60多万亩,约5万返库移民受灾,近3万人无家可归。

这样的修水库是以人为本吗?是不可避免地的破坏一些环境和生态吗?
我并不想承认大自然会报复,大自然不会心胸那么狭窄,它容忍了很多我们人类因无知而犯的错误。

但是如果把自然比喻成我们人类的躯体的话,它当然会生病。

如果承认它也是一个家庭的话,它不只有人类一个孩子,在这个家庭中还有其他成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