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裸藻门

合集下载

7,8_甲、裸藻门_HJJ

7,8_甲、裸藻门_HJJ

2.原生质体
(1)色素:叶绿素a、c和β—胡萝卜素,特殊的 甲藻素(环甲藻素、新甲藻素、硅甲藻素)和 多甲藻素。
(2)颜色:呈黄褐色或黄绿色。
(3)色素体:多个,盘状或棒状等。
(4)蛋白核:数个。
(5)细胞核:间核,一个大而明显, 圆形或椭圆形,但在纵分裂过程中核 膜不消失,不形成纺锤体,并且具碱 性蛋白,所以甲藻核也称间核,介于 原核与真核之间,故甲藻为间核生物。
横沟:通常由3块板片组成,以G表示。 纵沟(即腹区):一般由6块板片组成,以V表示,6 块板片分别为左前板la和右前板ra,左鞭毛孔板lf和 右鞭毛孔板rf,连结板co和后围板po。
六、繁殖:横分裂,斜向纵分裂
七、甲藻门和隐藻门的区别
隐藻 1. 2. 3. 4. 真核,位于细胞后部 异黄素 口沟或纵沟 2条,侧生,从口沟发 出 5. 繁殖 纵分裂 核 色素 沟 鞭毛
五、甲片式: 甲片的数目和排列方式是 分类上的依据。




上甲板片: (P) 顶孔板——位于顶端,中间常有一个明显的小孔。 1p (′; Ap)顶板——围绕顶孔板的板片(即上甲顶部板片)。 4′ (″;P) 沟前板——上锥部与横沟相邻的板片。 7″ (a) 前间插板——顶板与沟前板之间的板片。 2—3a 下甲板片: (″″) 底板——下锥部末端的板片。 2″″ (′″) 沟后板——下锥部与横沟相邻的板片。 5′″ (p) 后间插板——沟后板与底板之间的板片。 3P (G)横沟有3块板片。 G1、G2、G3 (V)纵沟有6块板片。 V6
八、生态分布和意义(2)






某些甲藻是形成赤潮的主要生物,对渔业危害很大。 夜光藻等赤潮种类,可使海水缺氧,堵塞动物的呼吸器官,而导致生 物窒息。 有些甲藻可分泌毒素,毒害其它水生生物,如短裸甲藻 Gymnodinium breve分泌神经毒素,直接释放到海水中,使鱼、虾、贝类大量死亡。 多边膝沟藻Gonyaulax polyedra则在藻体死亡后产生毒素,危害海洋 生物。有些种类对鱼类、贝类不造成致命影响,但毒素可在它们体内 积累,如果人类或其它脊椎动物食用了这些有毒鱼类、贝类就会发生 中毒、死亡。 不少甲藻具有发光能力,特别夜光藻,细胞个体大,是研究发光生理 的良好材料。 甲藻是间核生物,是原核生物向真核生物进化的中介型,它们的形成、 分类研究,将为生物进化理论提供新的参考资料。

7.甲、裸藻门07

7.甲、裸藻门07

5、赤潮;某些甲藻是形成赤潮的主要生物, 对渔业危害很大。由于引起赤潮的生物种 类不同,其危害程度和方式也不同,夜光 藻等赤潮种类,可使海水缺氧,堵塞动物 的呼吸器官,而导致生物窒息。而有些甲 藻可分泌毒素,毒害其它水生生物,如短 裸甲藻分泌神经毒素,直接释放到海水中, 使鱼、虾、贝类大量死亡。
第八章 裸藻门
无色种类在污水处理中常见的有袋鞭藻属, 变胞藻属等,对污水具有一定的净化作用。
复习思考题
1.裸藻门有何特征? 2.裸藻门有哪些常见种类? 3.裸藻的饵料意义如何?
案例1;广东虾塘夜光藻危害
裸甲藻属:细胞椭圆侧扁, 横沟在细胞中部略下旋,环绕 一周,具薄壁,由许多相同的 多角形小板片组成,色素体多 个,金褐色、黄绿色,有的种 类无色素体。
本属海产种类居多,不少种 类是形成赤潮的重要生物。淡 水中的裸甲藻,在肥水鱼池内 大量生殖可形成云彩状水华, 使池水呈蓝绿色,是鲢鳙的天 然好饵料。
薄甲藻属(光甲藻p86 ) 球形、长卵形,细胞壁明显。横沟位于中部或略偏下,
环状围绕。纵沟明显。色素体盘状,金黄色至暗褐色。 有的种类具一红色眼点。本属种类对低温,低光照有极 强的适应能力,在北方是鱼类越冬池中浮游植物的重要 成分。
多甲藻属:(p87)种类多,约200多种,是多 甲藻目最大的一类。绝大多数海产。常见有锥多 甲藻,五边多甲藻,及扁多甲藻。
裸藻主要分布淡水水体,多喜欢生活在有机 质丰富的静水小水体中,在阳光充足的温暖季节, 常大量生殖,形成绿色膜状、血红膜状或褐色云 彩状水华。裸藻、囊裸藻、血红裸藻可在养鱼池 大量生殖,是淡水中极为常见的种类,为滤食鱼 类易消化的食物。是肥水、好水的标志。
有些种类可在冰下形成优势种群。
双鞭藻分布半咸水、海水中,为海产属。

生药学:第八章 藻菌地衣类生药

生药学:第八章 藻菌地衣类生药
第八章 藻菌地衣类生药
要求: 1.掌握重点生药冬虫夏草、茯苓的基源(原植
物及药用部位)、性状、主要药理作用和功 效 2.了解其它藻菌地衣类生药如昆布、海藻、猪 苓、松萝等的基源和功效
藻类植物
孢子植物
菌类植物 低等植物 地衣植物 (无胚植物)
植 物
(隐花植物)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颈卵器植物 高等植物

见的生药和药用植物有褐藻类的昆布、海带、羊栖菜、 海蒿子;红藻类的海人草、鹧鸪菜、石花菜、江蓠。
昆布 Thallus Laminariae, Thallus Eckloniae
【来源】本品为海带科植物海带Laminaria
japonica Aresch.或翅藻科植物昆布Ecklonia kurome Okam.的干燥叶状体。夏、秋二季 采捞,晒干。主产于辽宁、山东沿海区域 。
置和类型、生殖方式和生活史等,通常分为8个门:蓝藻 门、裸藻门、绿藻门、轮藻门、金藻门、甲藻门、褐藻 门和红藻门。
形态各异的各种藻类
化学成分类型:1. 碳水化合物类 包括多糖、单糖、双
糖、糖醛酸类及其衍生物。2. 蛋白质、肽、氨基酸类 3. 色素类 4. 无机元素类
主要生药:藻类供药用的主要为褐藻类与红藻类。常
昆 布
海 带
【功效及主治】味咸,性寒。有软坚散结 ,消肿利水功能。用于瘿瘤瘰疬,睾丸肿 痛,痰饮水肿等症。用量6~12g。常用于 防治缺碘性甲状腺肿大。
裙带菜:翅藻科褐藻裙带 菜Undaria pinnatifida (Harv.)Sur.,形似黑昆布 (鹅掌菜),全体为羽状 深裂的卵状片。本品常误 作昆布用,但碘含量较低, 宜以裙带菜之名与昆布分 别使用。
全形
子囊 子座横切面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18年专插本《水生生物学》考试大纲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18年专插本《水生生物学》考试大纲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18年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水生生物学课程考试大纲一、课程简介水生生物学是水产养殖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课程的主要内容是水生生物的形态分类及生态特点。

包括浮游植物(蓝藻、硅藻、金藻、黄藻、隐藻、甲藻、裸藻和绿藻),浮游动物(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箭虫类、被囊类、腔肠动物、浮游软体动物、浮游甲壳类、浮游多毛类、浮游幼虫),底栖动物(环节动物、底栖软体动物、底栖甲壳类、水生昆虫、棘皮动物等),水生大型植物(红藻、褐藻、轮藻和水生维管束植物)。

二、内容及要求绪论(一)内容:①水生生物学的定义、内容和任务,②水生生物学的发展简史,③我国在水生生物学领域的研究现状,④水体生物的分区(二)本章重点:水生生物的分区(三)要求:掌握以下概念:水生生物、浮游生物、自游生物、漂浮生物、底栖生物。

浮游植物篇(一)内容:浮游植物概念、意义及在水产养殖上的作用(二)要求:掌握浮游植物概念、意义及在水产养殖上的作用第一章藻类概述(一)内容:第一节藻类的主要特征①藻类的定义,②藻类的生殖单位第二节藻类的形态结构①藻类藻体的形态,②藻体细胞结构第三节藻类的生殖方式①藻类的生殖方式,②藻类的生活史第四节藻类的分类①藻类分为哪些门,②藻类分门检索表第五节藻类的生态分布和意义①藻类的分布特点,②藻类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二)本章重点:1.藻类色素组成特点,2.藻类的生殖方式、生活史类型3.藻类分门检索表(三)要求1.掌握以下概念:水华、赤潮、蛋白核、厚壁孢子2.掌握藻类的色素组成的特点3.掌握各门藻类同化产物的特点4.掌握藻类生殖方式有哪些5.能够列举4-5个藻类分类学的依据6.能够简述藻类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第二章蓝藻门(一)内容:第一节蓝藻的形态构造①蓝藻的体制和细胞形态,②蓝藻的细胞构造第二节蓝藻的生殖①蓝藻的常见生殖方式第三节蓝藻的分类①蓝藻纲下属目、属的划分及特征介绍,②常见检索表第四节蓝藻的生态分布和意义①蓝藻的生态分布,②水华蓝藻的常见种类,③蓝藻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二)本章重点:1.蓝藻的形态构造特征2.蓝藻的生殖方式3.蓝藻的分类(三)要求:1.掌握概念:胶被、胶鞘、假空泡、异形胞、厚壁孢子、段殖体、湖靛、2.掌握蓝藻的主要特征3.结合蓝藻的形态构造特征以及繁殖方式能够简要分析蓝藻具有较强环境适应能力的原因4.掌握能形成水华及可作为水产饵料的蓝藻种类第三章硅藻门(一)内容:第一节硅藻的形态构造①外部形态构造,②细胞内部构造第二节硅藻的生殖①繁殖方式第三节硅藻的分类①硅藻门分纲检索表,②中心纲分类,③羽纹纲分类第四节硅藻的生态分布和意义①生态分布,②与人类生活生产的关系(二)本章重点:1.硅藻的形态构造2.硅藻的生殖特征3.硅藻的分类(三)要求:1.掌握概念:壳缝、假壳缝、间生带、复大孢子等2.掌握硅藻门的特征是什么?3.掌握硅藻细胞结构特征?4.掌握硅藻门分为几个纲,相互之间有和区别?5.掌握羽纹硅藻纲有几个目,各目之间的区别及常见种类?6.掌握能够形成水华及可作为水产饵料的硅藻有哪些?第四章金藻门(一)内容:第一节金藻的形态构造①形态构造特征第二节金藻的生殖①不同类群金藻的生殖方式第三节金藻的分类①金藻门分纲检索表,②及下属5个目的特征,③分科检索表第四节金藻的生态分布和意义①金藻的生态分布,②金藻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意义(二)本章重点:1.金藻门的特征、繁殖方式、常见的金藻种类(三)要求:1.掌握金藻门特有的繁殖方式2.掌握金藻门有哪些常见种类3.掌握金藻的生态分布特征及生态意义第五章黄藻门(一)内容:第一节黄藻的形态构造①形态构造特征第二节黄藻的生殖①生殖方式第三节黄藻的分类①黄藻门的分类,②常见种类第四节黄藻的生态分布和意义①生态分布,②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意义(二)本章重点:1.黄藻门的特征、分类,常见种类(三)要求:1.掌握黄藻的形态结构特征2.掌握黄藻门常见种类3.掌握黄藻的生态分布特征及生态意义第六章隐藻门(一)内容:第一节隐藻的形态构造①隐藻的形态、构造特征第二节隐藻的生殖第三节隐藻的生态分布和意义(二)本章重点:1.隐藻门的特征、分类,常见种类(三)要求:1.掌握隐藻的形态结构特征2.掌握隐藻门常见种类3.掌握隐藻的生态分布特征及生态意义第七章甲藻门(四)内容:第一节甲藻的形态构造①甲藻的形态、构造特征第二节甲藻的生殖①甲藻的生殖特征第三节甲藻的分类①甲藻的分类,②横裂甲藻亚纲,③纵裂甲藻亚纲第四节甲藻的生态分布和意义①甲藻的生态分布,②甲藻在水产养殖、渔业、海洋生态、人类生活的意义(五)本章重点:1.甲藻门的特征、常见种类,各个亚纲结构(六)要求:1.以多甲藻为例,说明甲片式的含义?2.掌握甲藻的特征,3.甲藻门分为几个亚纲,各纲特征如何4.能形成水华及可作为水产饵料的甲藻有哪些?第八章裸藻门(一)内容:第一节裸藻的形态构造①形态构造特征第二节裸藻的生殖①生殖特征第三节裸藻的分类①裸藻的分类,②常见种类第四节裸藻的生态分布和意义①在水体的分布特征,②在水产养殖中的意义(二)本章重点:1.裸藻的形态构造特征、分类特征(三)要求:1.能够简述裸藻的特征第九章绿藻门(一)内容:第一节绿藻的形态构造①绿藻的构造、形态特征第二节绿藻的生殖①绿藻的3种生殖方式,②绿藻的生活史第三节绿藻的分类①绿藻门的分类,②绿藻纲、结合藻纲的特征和分类第四节绿藻的生态分布和意义①绿藻的生态分布,②绿藻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意义(二)本章重点:1.结合生殖、似亲孢子、帽状环纹、青苔、鞭毛藻类的定义2.衣藻细胞模式图,3.绿藻门的分类(三)要求:1.名词解释:接合生殖、似亲孢子、冒状环纹、鞭毛藻类2.衣藻细胞模式图绘制3.能够区别绿藻纲与接合藻纲的种类4.掌握小球藻、盐藻、水网藻、刚毛藻等常见绿藻的饵料及生物学意义二、浮游动物篇第一章:原生动物(一)内容:第一节原生动物的形态构造①形状、大小和颜色,②结构组成第二节原生动物的生理机能①运动的形式和机制,②营养方式、摄食类型和消化,③呼吸方式,④渗透压调节与排泄,⑤刺激和反应,⑥生殖方式,⑦包囊形成方式及意义第三节原生动物的的分类①分类,②与水产养殖相关的肉足纲、纤毛纲和吸管虫纲的种类第四节原生动物的的生态分布和意义①生态分布特点,②环境因子对原生动物的影响,③原生动物在污水生物处理中的应用,④原生动物在水体生物检测中的应用,⑤原生动物与养鱼的关系(二)本章重点:1.原生动物的形态构造和生理机能(三)要求:1.掌握原生动物的运动形式及对应的生物类别2.掌握原生动物的营养方式种类3.掌握原生动物的渗透压调节4.掌握包囊的生物学意义5.掌握原生动物的生态分布特征和意义第二章:轮虫(一)内容:第一节轮虫的形态构造①主要形态特征,②外部形态构造,③内部形态构造第二节轮虫的生长发育和生活史①食性,②生活史,③休眠卵第三节轮虫的分类①分类,②盘尾亚纲,③真轮虫亚纲第四节轮虫的生态分布和意义①分布,②与水产养殖的关系(二)本章重点:1.轮虫的形态、构造特征,轮虫的生活史,轮虫的分类(三)要求:1.掌握轮虫的主要形态特征2.掌握轮虫咀嚼器的构造3.能够图示轮虫的生活史4.名词解释:孤雌生殖、卵胎生、夏卵、冬卵第三章:枝角类(一)内容:第一节枝角类的外部形态构造①头部,②躯干部第二节枝角类的内部构造与功能①消化系统的构造和功能,②循环系统的构造和功能,③呼吸系统的构造和功能,④排泄系统的构造和功能,⑤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的构造,⑥生殖系统的构造第三节枝角类的生长、发育及其影响因素①个体发育的时期,②生活史,③生殖周期第四节枝角类的分类①分类,②单足部,③真枝角部第五节枝角类的生态分布和意义①习性和分布,②垂直移动,③摄食、季节变异,④经济意义(二)本章重点:1.枝角类的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发育、生殖特征(三)要求:1.枝角类外形和内部构造模式图的绘制2.枝角类第二触角刚毛式的定义及解释3.枝角类和轮虫生活史的异同说明4.分析不同食性枝角类在身体构造上的差异5.枝角类的生殖、发育特征第四章:桡足类(一)内容:第一节桡足类的形态构造和生殖发育特征①桡足类的外部形态,②内部形态,③生殖和发育特征,④名次解释:桡足类、无节幼体、桡足幼体第二节桡足类的分类①桡足类的分目,②分科,③常见属检索表第三节桡足类的生态分布和意义①桡足类的生态分布特征,②摄食方式,休眠现象,③经济意义(二)本章重点:1.桡足类的生殖发育特点,桡足类的分类,各目的特征区别(三)要求:1.名词解释:桡足类、无节幼体、桡足幼体2.叙述哲水蚤目、剑水蚤目、猛水蚤目的主要区别,并以图示之3.掌握枝角类的生殖和发育特征4.桡足类的经济价值及其与渔业的关系第五章:毛颚类(一)内容:第一节毛颚动物的基本形态构造①外部形态特征,②内部形态特征第二节毛颚动物的分类①毛颚动物的分类,②我国近海常见的毛额动物种第三节毛颚动物的生态分布和意义①分布,②食性,③生殖、发育,④再生现象,⑤经济意义(二)本章重点:1.毛颚动物的基本形态构造特征2.毛额动物的生殖发育特征(三)要求:1.毛颚类的生态分布和意义。

裸藻门特征与主要种类

裸藻门特征与主要种类

裸藻门特征与主要种类【摘要】本文主要是分为四个部分,首先是介绍裸藻形态构造,其中详细介绍裸藻的运动方式、细胞形状、细胞表质、囊壳、鞭毛、色素体及其形状、眼点、贮存物质及其形状;然后介绍裸藻的繁殖方式、生殖过程和繁殖特征;接着是介绍裸藻的生物学分类,详细介绍仅有的裸藻目下的裸藻科、柄裸藻科、变胞藻科和袋鞭藻科,分别介绍各个属(裸藻属、扁裸藻属、囊裸藻属等)的形态特征;最后是介绍裸藻的生态分布情况,说明裸藻在渔业生产上和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方面的意义。

【关键词】裸藻特征种类裸藻门是浮游藻类的一种,于此同类的还有蓝藻门、硅藻门、金藻门、黄藻门、甲藻门、隐藻门、绿藻门七个藻种类,而浮游藻类是鱼类和其他经济动物的饵料基础,同时也是水域中初级生产者,是水体生物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水体环境。

本文重点对裸藻门的形态结构、生殖特征和主要种类进行详细归纳和介绍。

另外裸藻在渔业生产中是饵料,其次也是肥水的标志,大量迅速繁殖形成水华,裸藻可以作为环境污染检测的标志,还有裸藻对水质有一定的净化作用,在污水处理中可发挥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加强对裸藻的研究学习,有非常的必要和意义。

1裸藻门Euglenophyta 的主要特征1.1裸藻的形态构造特征裸藻又称眼虫藻,具有鞭毛,属于鞭毛藻类。

裸藻大多数为单细胞藻类,依靠鞭毛能够运动,极少数的种类具有胶质柄,营固着生活。

裸藻门细胞形态结构图 11.1.1裸藻细胞形态裸藻细胞形态多样,有呈纺锤形、圆柱形、圆形、卵形、球形、椭圆形、卵圆形等形状。

细胞裸露,没有细胞壁,但是细胞质外层特化为表质,有的种类的表质比较硬,所以细胞保持一定的形态,然而表质叫柔软的种类,细胞能够变形(见图1)。

1.1.2裸藻细胞表质表质表面多样,不同藻种的表质不同,有纵行、螺旋行的线纹、肋纹、点纹或光滑。

1.1.3裸藻细胞囊壳裸藻的部分细胞外具有囊壳,囊壳呈现不同的颜色,有点光滑,有点据各种纹饰。

第八章 裸藻门

第八章 裸藻门



(五)贮存物质及其他
• 贮存物质:裸藻淀粉和脂肪; 副淀粉体形状多样。 • 细胞式
• 植物性营养 • 腐生性营养 • 动物性营养
(七)繁殖
• 营养繁殖:细胞纵分裂; • 环境不良时形成休眠胞囊。
(八)分布特点及意义

1. 2. 3. 4.
分布特点:
几乎全为淡水产; 阳光充足,温暖的季节可形成膜状水华; 有机质多的静止小水体常见; 无色鞭毛类大量出现较少,一般在腐败物质多的地 方才生长旺盛。
裸藻科种类---裸藻、
扁裸藻
囊 裸 藻
柄裸藻科种类---柄裸藻
变胞藻科种类---变胞藻、弦月藻
袋鞭藻科种类---袋鞭藻
第八章
裸 藻 门
Euglenophyta
一、概 述
(一)形态
• 有鞭毛能运动的单细胞藻类;极少数营养细 胞无鞭毛; • 椭圆形、梭形、叶片状等。
(一)形 态
(二)细胞壁
• 裸露,仅具周皮;有些能变形; • 有囊壳。
(三)细胞前端
(四)色素、色素体
• 体色:多为鲜绿色,也有红色。
• 色素:叶a、叶b、 β -胡罗卜素等,与绿藻相似。有 些种类具裸藻红素。也有些无色素。 • 色素体:有粒状、盘状、带状、星状等; • 蛋白核:每个色素体有,外层有表壳形的副淀粉鞘。

意义:
1. 是滤食性鱼类的饵料; 2. 养殖水体大量繁殖形成水华是肥水、好水的标志。
二、分

• 下设裸藻纲(Euglenophyceae) 裸藻目Euglenales
1.裸藻科:有色素体,有鞭毛,能运动; 2.柄裸藻科:有色素体,无鞭毛,有胶柄附生; 3.变胞藻科:无色素体,有鞭毛,无杆状器;腐生; 4.袋鞭藻科:无色素体,有鞭毛,有杆状器;动物性营 养.

裸藻门

裸藻门

变胞藻属
裸藻门裸藻纲裸藻目变胞藻科的
1属,本属 约35种,中国现有的记录仅 6种。裸藻门裸 藻纲裸藻目变胞藻科的 1属。 。均为具一鞭 毛的单细胞体,体形易变,常为纺锤形或圆 柱形。没有眼点;不具色素体;同化产物副 淀粉。
变胞藻属在形态上与裸藻属很相似,而且可
通过实验室培养方法把裸藻属中的某些种类 去色,从而使与变胞藻属种类的特征近似, 如纤细裸藻去色后,则与长变胞藻很相似。 因此,不少藻类学家认为变胞藻属很可能是 由绿色裸藻类失去色素体后演化来的。
本属约12种,中国现有的记录仅4种。生长在
含有机质丰富的静水小水体中,营动物性的 吞食营养。耐污能力强,在处理污水的活性 污泥中可大量出现。常见的种类为三角袋鞭 藻。
囊裸藻属

囊裸藻属 囊裸藻属又称壳虫藻属。细胞 外具一胶质的囊壳,囊壳的形状稳定,呈球 形、卵形、椭圆形、圆柱形或纺锤形等。表 面光滑或具点纹、孔纹、网纹、颗粒、棘刺 等纹饰。囊壳内由于含有铁和锰的沉积而呈 黄、橙或褐色;透明或不透明,鞭毛由圆形的 鞭毛孔伸出。
囊壳前端由一圆形的鞭毛孔,鞭毛从此孔伸出,
生活环境
多生长在有机质丰富的静水小水体中。营渗
透性的腐生营养。在处理污水的活性污泥中 也有。常见的种类有尾变胞藻。
袋鞭藻条鞭毛的单细 胞体,向前的一条为游泳鞭毛,粗壮而长,向后的 一条为拖曳鞭毛(因紧贴体表而不易见到);无细 胞壁,原生质体的表层硬化程度低,成为柔软的表 质,因而体形易变,表面具螺形线纹;紧靠贮蓄泡 有1~2个具排泄功能的收缩泡和2根有吞食功能的 摄食杆,又称杆状器或咽头棒体;不具色素;无眼 点;贮藏物质为副淀粉与脂肪。
裸藻门分类
囊裸藻属 变胞藻属 袋鞭藻属 第七组
裸藻门在动物界的分类中隶属于原生动物门

第八章 质体

第八章 质体

第八章质体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绍军17334040@本章概要:8.1 质体的形态与结构8.2 叶绿体的化学组成8.3 蛋白质如何运送到叶绿体内8.4 叶绿体的功能8.5 叶绿体的自主性8.6 质体的发生和转化8.7 叶绿体的分裂8.8 质体的起源学习重点:1、质体的结构与功能。

2、质体蛋白的运输。

植物区别于动物的一个最主要的特征,在于它们的细胞内出现质体(plastid)。

根据它们所含的色素和功能的不同,可分为:白色体(leucoplast)、叶绿体(chloroplast)和有色体(chromoplast)。

8.1 质体的形态与结构8.1.1 质体的类型白色体:造粉质体(amyloplast)、造蛋白体(proteinoplast)和造油体(elaioplast)。

叶绿体:含有叶绿素。

有色体:含有叶黄素(xanthophyll)、胡萝卜素(carotene)类胡萝卜素(carotenoid),呈黄色或桔红色,存在于高等植物的花瓣、果实和根等器官中。

各种类型质体在高等植物发育的各个时期的分布各种类型质体都是由前质体发育而来,它们在发育上有密切联系,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组织中,质体之间可互相转化。

在植物细胞中,质体不仅仅是光合作用的位点和营养物质储存部位,同时也是中间代谢的发生部位。

包括嘌呤和嘧啶碱基的合成,大多数氨基酸的合成以及所有脂肪酸的合成都在质体中完成。

8.1.2 叶绿体的形态叶绿体的形状因植物种类而异,但在同一组织中则较为相似。

在藻类中,叶绿体的形状多样,呈网状、带状、裂片状和星形,而且体积也最大,可长达100μm。

在高等植物中,叶绿体像双凸透镜或平凸透镜,直径约5~10μm,厚2~3μm。

8.1.3 叶绿体的结构高等植物的叶绿体为透镜状的膜囊结构,它由叶绿体膜(chloroplast membrane)、类囊体(thylakoid)和基质(stroma)三部分组成叶绿体膜叶绿体的周围被两层光滑的膜(外膜和内膜)所包围,两层膜之间为10~20nm 宽的透明空间,称为膜间隙。

第8章-苔藓植物门

第8章-苔藓植物门
维管束植物
苔藓植物的特征
¾ 自养植物,多生长于陆地阴湿的环境; ¾ 没有真正的根和维管束,合子形成胚; ¾ 生活史中配子体占优势,孢子体寄生其上; ¾ 具营养、无性及有性生殖; ¾ 有性生殖产生颈卵器和精子器。
1
Polytrichum
Tortula & Aulacomnium
Grimmia
Hylocomium
第八章 苔藓植物门
Marchantia polymorpha
蓝藻门
裸藻门
绿藻门
轮藻门 金藻门
藻类植物
孢子植物 (隐花植物)
甲藻门 红藻门 褐藻门
低等植物 (无胚植物)
植 物 界
细菌门 粘菌门 真菌门 地衣门
菌类植物
种子植物 (显花植物)
苔藓植物门 蕨类植物门 裸子植物门 被子植物门
颈卵器植物 高等植物 (有胚植物)
苔藓植物种类与分布
¾ 全世界23 000种,我国2 800种。 ¾ 根据营养体结构,分苔纲和藓纲。 ¾ 遍布世界各地,多生于阴暗潮湿处。
苔纲(Hepaticae, Liverwort)
配子体为扁平的叶状体
2
雌器托
雄器托
(n)
(2n)
藓纲(Musci, Moss)
配子体有茎叶的分化
苔藓植物生活史
孢蒴 (2n) 减数分裂 (n)
雌器托:盘状,边缘指裂
雄器托:盘状
4
蛇地钱 Conocephalum conicum
孢芽杯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外用可治痔疮、蛇咬伤
大金发藓 Polytrichum commune
暖地大叶藓(回心草)Rhodobryum giganteum
全国分布。全草能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裸藻门(Euglenophyta)

裸藻门(Euglenophyta)

裂 殖
运动
裸藻属
Euglena E. oxyuris
E. gracilis
E. spirogyra
胶柄藻属 Colacium
C. mucronatum
二、演化地位
以裸藻为代表的鞭毛藻类可能是动、植 物的共同祖先。 鞭毛藻类可能既是藻类的祖先,也是其 他植物的祖先。 与绿藻关系密切
第四节 甲藻门 (Pyrrophyta)
一、甲藻门的一般特征 二、赤潮
一、甲藻门的一般特征
细胞壁:板片、横沟、纵沟。 成分为纤维素 细胞核:间核 光合色素:叶绿素a、c;类胡萝卜素类。 光合产物:真淀粉和油滴。
细胞壁
一、甲藻门的一般特征
运动:螺旋转向前
横沟内鞭毛波浪状摆动,使藻体滚动 纵沟内鞭毛直线摆动,使藻体前进。
甲藻门代表植物
多甲藻属 peridinium
甲藻门代表植物
角藻属 Ceratium
二、赤潮
赤潮(red tide):海洋中甲藻大量繁 殖,集中于海面(赤潮也有其他种类的 鞭毛藻) ,使大面积海水成红色或灰褐 色,即为赤潮。
赤潮
赤 潮 生 物 图 谱
第三节 裸藻门(Euglenophyta)
一、裸藻门的一般特征 二、裸藻门的演化地位
一、一般特征
植物体:单细胞、具鞭毛、能游动的植物体。 细胞核:间核(中核) 细胞壁:无,原生质团裸露,常无固定形状 (除胶柄藻外) 。 鞭毛:顶生1—3条茸鞭型鞭毛。 眼点:有,位于储蓄泡与胞咽之间的背面 光合色素:有载色体,类囊体,叶绿素a、b; β-胡萝卜素和三种叶黄素。 光合产物:裸藻淀粉,无显色反应。Fra bibliotek间 核
中核:也叫间核,是介于原核和真核之间 的一种细胞核。 特点:

027 第二章 第四节 海洋植物-裸藻门 隐藻门 绿藻门讲解

027 第二章  第四节 海洋植物-裸藻门 隐藻门 绿藻门讲解

1绿藻的主要特征 1.1 细胞形态: 运动的细胞常具二条顶生,等长的鞭 毛,少数为4条,极少数为1、6或8条,有 的生殖细胞具一轮顶生的鞭毛。在鞭毛着 生的基部,一般都具有二个伸缩泡。眼点 一个,粉红色,位于细胞的前部侧面。
衣藻细胞的形 态构造模式图
1绿藻的主要特征 4.1.2 细胞体制:
绿藻种类多,体型复杂,可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 (1)单细胞类型:如衣藻、小球藻。 (2)群体类型:如空球藻、盘星藻。 (3)胶群体类型:胶囊藻。 (4)丝状体类型:水绵、刚毛藻。 (5)膜状体类型:石莼、 浒苔。 (6)异丝体类型:毛枝藻。 (7)管状体类型:松藻。
(八) 裸藻门 4 分类 一纲,一目, 四科(色素体, 眼点)
裸藻科:双鞭藻属 Eutreptia: 细胞具二条等 长鞭毛,其基部各具一颗 粒体,细胞纺缍形,表质 柔软,易变形,表质具细 线纹。色素体圆盘形,多 数。副淀粉常呈球形或杆 形的小颗粒。具眼点。 本属种类可分布海水、半 咸水、淡水水体。在海洋 中是较为常见的种类之一, 尤其在污染的河口区更为 常见。
刚毛藻
丝藻属
转板藻
双星藻属
水绵
3 生殖
1.
营养生殖(细胞分裂,最常见);
无性生殖(游泳孢子、似亲孢子) 有性生殖(同配、异配、卵式生殖、接 合生殖)见下图4.1
2.
3.



裸藻的色素有叶绿素a、b和β -胡萝卜素等, 植物体大多呈绿色,少数种类具特殊的裸藻红 素(Euglenarhodine),植物体呈血红色。 色素体形状一般为盘状、片状或星芒状,蛋白 核或有或无。 贮存物质为副淀粉(裸藻淀粉),有些种类也 有脂肪。副淀粉是一种遇碘不变色的非水溶性 多糖类,反光性很强,具同心层理结构,有球 形、盘形、环形、杆形或其它形状。

实验三、甲藻门、裸藻门常见种类及细胞形态结构观察.

实验三、甲藻门、裸藻门常见种类及细胞形态结构观察.

• • • • • • • • •
• •
夜光藻 Noctiluca Scientillans 在新鲜的海水标本中找一生活的标本,夜光藻个体较大,直径通常为0、6——0、7毫米,成体达1—— 2毫米,肉眼可见,低倍镜下极易找到。夜光藻由于成体横沟消失,因此分不出上、下锥部,体呈球形或 肾形。 夜光藻纵沟较深,与口沟相通,沟内有一条退化的纵鞭毛,胞口旁有一条发达的触手。 夜光藻原生质浓缩于胞口附近的细胞核的周围,并由此向四周放射出柔软的细胞质丝,与周围的稀疏的 细胞质相联。注意观察其原生质的分布、核的位置、胞口的位置、触手与鞭毛的形状及运动方式。 3、光甲藻属 Glenodinium 细胞呈球形到长卵形,近两侧对称。细胞壁板片不清晰,横沟易见,2条腰生鞭毛必须用碘液固定后 方可看清。 4 多甲藻属 Peridinium 细胞正面观卵圆形或多角形。细胞壁较厚,由小甲片组成,甲片之前缝隙明显,老年个体缝隙变宽。横 沟几乎位于细胞中部,纵沟明显,略延伸入上椎部。 用低倍镜在标本中找一个常见的多甲藻观察其形态构造。细胞呈球形、椭圆形或多角形,大多数为双锥 形。一般背腹略扁,腹面凹入。纵横沟明显,上锥部前端圆顶状或突出呈角状。细胞壁厚,甲片清晰, 其上多数有花纹。注意其甲片的形状、数目及排列。可用解剖针轻推盖玻片观察。甲片看不清时,可于 盖玻片边缘加一小滴甘油,使其质壁分离并透明,再观察之。 4、角甲藻属 Ceratium 大多具有发达的顶角与底角,细胞腹面中央有一大片透明区,纵沟在此区的左方。用低倍镜在标本中寻 找一角藻,置于高倍镜下观察其结构,并与多甲藻属比较。注意其顶角与底角的大小及形状、底角的数 目,细胞壁上的花纹能否看到?如果是活体能否看到鞭毛及液泡。
Hale Waihona Puke • • • • • • • • •

2011水生生物学练习题

2011水生生物学练习题

绪论一、名词解释浮游生物底栖生物漂浮生物生物圈二、填空题1、德国人汉生首先创用了“浮游生物”一词。

2、双名法是由林奈确定的。

3、大型深水湖泊的水底区可划分水底区、水层区、水面区三个次级生物区,其中大型植物分布在水面区。

水层区可划分沿岸区、湖心区二个次级生物区三、单项选择题1、双名法的确定者是(A )A、林奈B、列文虎克C、汉生D、穆勒2、首先创用了“浮游生物”一词的是( C )A、林奈B、列文虎克C、汉生D、穆勒3、63个动物纲有多少纲出现于水圈(D )A、30B、40C、50D、604、下列仅分布于淡水中的动物是( C )A、鱼纲B、哺乳纲C、两栖纲D、多毛纲5、水生大型植物分布在湖泊水底区的(A )A、沿岸带B、亚沿岸带C、深底带D、以上都有分布6、属于浮游生物的是(A )A、扁藻B、水丝蚓C、水浮莲D、中华圆田螺7、属于漂浮生物的是(BD )A、三角帆蚌B、满江红C、栅藻D、芜萍8、属于底栖生物的是(B )A、多刺裸腹溞B、背角无齿蚌C、紫背浮萍D、台湾温剑水蚤四、简答题如何划分湖泊的生物区第一篇浮游植物第一章藻类概述一、名词解释藻类赤潮蛋白核水华厚壁孢子鞭毛藻类青(泥)苔二、填空题1、浮游植物主要包括蓝藻、金藻、裸藻、甲藻、黄藻、硅藻、绿藻、隐藻等八个门的藻类。

2、绿藻细胞壁的内层为纤维素,外层果胶质,蓝藻细胞壁内层纤维质,外层果胶质,还含有黏质缩氨肽。

3、各门藻类均含有的色素是胡萝卜素a 和叶绿素。

4、藻类色素可以分为四大类,即叶绿素、叶黄素、胡萝卜素和藻胆素。

5、绿藻、蓝藻、金藻、硅藻的同化产物分别是淀粉、蓝藻淀粉、金藻糖及脂肪、脂肪。

6、蛋白核存在于蓝藻和隐藻。

7、褐藻的同化产物是和。

8、我国肥水鱼池最常见的水华是隐藻水华。

9、蓝藻和硅藻是海洋初级生产力的主要者三、多项选择题1、在养殖水体中哪些藻类形成水华时表示水质良好?(ACD )A、隐藻B、颤藻C、膝口藻D、蓝绿裸甲藻2、在进行人工大量培养作为饵料的是(ABD)A、中肋骨条藻B、三角褐指藻C、颗粒直链藻D、牟氏角毛藻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D)A、水绵的有性生殖为接合生殖B、小球藻以似亲孢子进行繁殖C、颤藻具有异形胞D、硅藻能产生复大孢子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CD )A、螺旋藻的有性生殖方式为同配生殖B、小球藻以似亲孢子进行繁殖C、金藻特有的生殖方式是内生孢子D、硅藻能产生复大孢子5、下列属于鞭毛藻类的是(AD )A、血红裸藻B、三角褐指藻C、飞燕角藻D、扁藻6、属于丝状藻类的有(ACD )A、螺旋藻B、三角褐指藻C、水绵D、基枝藻四、简答题1、简述藻类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裸藻属Euglena : 具1条鞭 毛,能运动,单细胞。细胞形 状以纺缍形为主,少数圆形或 圆柱形,后端多少延伸成尾状。 多数种类表质柔软,形态易变, 少数种类形状较稳定。表质有 螺旋形排列的线纹或颗粒,色 素体1-多数,盘状、片状、带 状或星状,多数呈绿色,少数 因具裸藻红素而呈红色,还有 的呈无色。副淀粉形状多种, 大小不等。眼点桔红色,明显。 本属是裸藻门中种类最多,最 常见的属。在有机物丰富的静 水小水体中,常大量生殖,形 成膜状水华,使水体呈现绿色 或红褐色。常见有绿裸藻 E.viridis, 膝曲裸藻E.geniculata, 尖尾裸藻E.oxyuris,血红裸藻 E.sanguinea和梭形裸藻E.acus 等。
囊裸藻属(壳虫藻属)Trachelomonas: 细胞外具有囊壳,囊壳形状有球形、 椭圆形、圆柱形、纺缍形等多样,囊壳表面光滑或具点纹、孔纹、网纹、棘刺 等纹饰。囊壳由于铁质沉积而呈黄色、橙色或褐色。囊壳前端具一圆形的鞭毛 孔,1条鞭毛由此伸出。领部有或无。有或无环状加厚圈。细胞裸露无壁,位囊 壳内,其特征与裸藻属相似。 分布广。鱼池中常可大量生殖形成优势种群,可形成黄褐色至黑褐色云彩状水
Peraremaceae
(二)常见种类
裸藻属Euglena 扁裸藻属Phacus 囊裸藻属Trachelomonas 鳞孔藻属Lepocinclis 陀螺藻属Strombomonas 柄裸藻属Colacium 变胞藻属Astasia 弦月藻属Menoidium 袋鞭藻属Peranema
双鞭藻属Eutreptia: 细胞具二条等长鞭毛,其基部各具一颗粒体,细胞纺缍形,表质柔软, 易变形,表质具细线纹。色素体圆盘形,多数。副淀粉常呈球形或杆形的小颗粒。具眼点。
本属种类可分布海水、半咸水、淡水水体。在海洋中是较为常见的种类之一,尤其在污染的河 口区更为常见。
柄裸藻属(胶柄藻属)Colacium: 细胞卵圆形、纺缍形或 椭圆形,外有一层胶质包被,前端具一胶柄,向下附生于其它 浮游动物体上,单细胞或连成不定形或树枝状群体。色素体圆 盘形,多数。副淀粉椭圆形颗粒状,多数具一个明显的红色眼 点。
扁裸藻属Phacus: 细胞明显侧扁,鞭毛1条,眼点明显,桔红色,运动个体,
细胞表质硬,形状固定,扁平。正面观一般圆形、卵形或椭圆形。有的呈螺旋形 扭转。顶端具壳缝,后端呈尾状。表质具纵向或螺旋形排列的线纹、点纹或颗粒。 色素体大多为盘状,多数,副淀粉较大,常1-多个,呈环形、假环形、圆盘形、 球形、线轴形、哑铃形等各种形状,有时还有一些球形、卵形或杆状的小颗粒。 扁裸藻属分布广,常与裸藻属同时出现,但很少形成优势种群。
变胞藻属(素裸藻属)Astasia: 细胞形态易变,常为纺缍
形或圆柱形,表质具线纹。具1条鞭毛。营腐生性营养。
弦月藻属 Menoidium 孤月藻 (裸月藻): 细胞形 状固定或略变,明显 侧扁。月牙形或豆荚 形,中间宽两端窄。 前端多呈颈状,横切 面呈三角形,表质多 数具明显的纵线纹。 副淀粉杆形或环形, 多数。鞭毛1 条,腐 生性营养。
第八章裸藻门
一、 形态 特征 (1)
多数裸藻为单细胞,具鞭毛 的运动个体,仅少数种类具 胶质柄,营固着生活。细胞 呈纺缍形、圆柱形、卵圆形 等。细胞裸露,无细胞壁。 细胞质外层特化为表质,表
质较坚硬的种类,细胞可保
持一定形态;表质柔软的种 类,细胞常会变形。表质光 滑或具纵行、螺旋形的线纹、 点纹或肋纹。有的种类细胞 外具囊壳,囊壳常因铁质沉 淀多少,而呈现不同的颜色。 囊壳表面或光滑无纹饰或常 具各种纹饰。 裸藻细胞构造较复杂。细胞 前端由胞口与外界相通,胞 口下狭形颈部为胞咽,胞咽 下方膨大为贮蓄泡,贮蓄泡 周围有1至几个伸缩泡。有 些无色素的种类,胞咽附近 有呈棒状的杆状器,鞭毛1 条或2条,罕为3条,有的种 类细胞前端具一桔红色眼点,
袋鞭藻属 Peranema: 细胞 形态易变,表质 具螺旋形线纹。 细胞前端具杆状 器。2条鞭毛不等 长,游泳鞭毛粗 壮而长,明显易 见;拖曳鞭毛较 短,紧贴体表, 不易见到。副淀 粉圆形颗粒,多 数。营动物性摄 食。
四、生态分布和意义
裸藻类主要分布淡水水体,仅少数生活于沿岸水 域。多喜欢生活在含有机物质丰富的静水小水体中, 在阳光充足的温暖季节,常大量生殖,形成绿色膜 状、血红膜状或褐色云彩状水华。裸藻属,囊裸藻 属是淡水中极为常见的种类,有些种类亦可在北方 冰下水体中形成优势种群。双鞭藻分布半咸水,海 水中,为重要的海产属。无色种类在污水处理中常 见的有袋鞭藻属,变胞藻属等,对污水具有一定的 净化作用。血红裸藻可在养鱼池大量生殖,是肥水、 好水的标志,可作为某些滤食性鱼类的饵料。
华。本属也是鱼池冰下水层中常见的鞭毛藻类。
鳞孔藻属(定形
裸藻属) Lepocinclis( 图 8 6): 细胞表质硬, 形状固定,有球 形、卵形、椭圆 形、纺缍形,后 端多数呈渐尖形 或具尾刺。表质 具纵向或螺旋形 排列的线纹或颗 粒。鞭毛1条,眼 点红色1个,色素 体盘状,多数, 副淀粉常为2个, 大型,环状,侧 生。
复习思考题
1.裸藻门有何特征? 2.裸藻门有哪些常见种类? 3.裸藻的饵料意义如何?
索表
1(4)具色素体和眼点 2(3)细胞具鞭毛,能自由游动………裸藻科Euglenaceae 3(2)细胞具胶柄,附着生活………柄裸藻科Colaciaceae 4(1)无色素体和眼点 5(6)营养方式以腐生为主,无杆状器…变胞藻科Astasiaceae 6(5)营养方式以动物性摄食为主,具杆状器……袋鞭藻科
本属种类不 很常见,也很少 大量生殖成为优 势种群。
陀螺藻属Strombomonas: 细胞具囊壳,囊壳较薄,呈陀螺形,前端逐渐收缩呈长领,领与 囊体间无明显界限。囊壳后端常渐尖,具一长尾刺。无色或黄褐色,囊壳光滑或具皱纹,如囊 裸藻似的纹饰很少。鞭毛1根,眼点较大,色素体盘状,多数。裸藻淀粉圆形,椭圆形或颗粒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