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总复习语言表达与运用(上)考点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总复习——语言表达与运用(上) 考点分析
语言表达运用,是中考语文中必考的内容。这也是考查同学们掌握语言水平的重要手段。这一题型,
从题目数量上来看,一般由一个到三个组成。分值一般在4到6分。这一题型的位置一般是放在阅读之后,作文之前。
这一题型命题形式比较灵活。这一特点,在近几年趋势越来越明显。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句式的选
用与变换;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仿写句子、压缩语段。
近年来,在一起地方的中考语文阅读中,最后一个题目,也往往会结合阅读的内容,来考查语言表达
与运用。这也应该引起同学们注意的一个问题。
备考指南
因为这一题型的命题形式比较灵活,这给不少同学们的复习备考,带来了不少困难。更有不少同学们,根本不去准备这一部分内容。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同学们在备考的时候,要明白一点,不管形式如何变化,其实质都是一样的。同学们先了解下面的一
些内容,然后做后面的模拟题目。
一、句式的选用与变换
(一)主动句与被动句
主语是施动者,即主语是动作的发出者的句子是主动句;
主语是受动者,即主语是动作的接受者,这种句子叫被动句。
一个主谓句,既有施动者,又有受动者,可以按照表达的需要,或者选用主动句,或者选用被动句。
(二)肯定句和否定句
同一个意思,可以从正面去表达,也可以从反面去表达。
从正面表达意思的,是肯定句;从反面去表达相同的意思的,是否定句。
(三)陈述句和反问句
反问句比陈述句更肯定有力,往往既能强调,又能表达强烈的感情。
反问句:"难道你就不想到白杨树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北方的农民?"
陈述句:"你一定会想到,白杨树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农民。"
(四)句式变换、选择应注意的问题
1、因为变换句式是在同义句式中间进行的,所以变换后的句子一定要保留原意,不管题目本身是否
有明文要求。为此,同句式的变换无关的文字可原封不动。必要时个别文字可以变动(增、删、换、调),但变动不要太多。
2、每一种句式都有相对应的同义句式,如长句和短句相对应、主动句和被动句相对应等等。要按照
用对应的关系去变换句式,避免张冠李戴。
二、简明、连贯、得体
1.简明
所谓简明,"简"是对量的要求,指不重复罗嗦;"明"指清晰明白,是对表达效果的要求。
要用语简明,必须做到:
①用语尽可能少,不重复,不说多余的话;
②用语明确,力避歧义、含混;
③用语须朴素,力避晦涩难懂;
④句子宜短不宜长。
2.连贯
把若干句子组织在一起的时候,就要注意句子内容的衔接,语气的通顺畅达,也就是要注意连贯。
对连贯的考查有两种方式,一是句子的衔接,二是句子顺序的调整。
句子衔接要做到:
①话题保持同一,对于记叙类,陈述的角度要一致,即陈述对象(通常就是主语)不可轻易更换;对于议论类,观点前后要一致,观点和材料要保持一致。
②内容要合乎事理,符合逻辑,保持内在的一致性。
③语句要前后照应,比如问与答的照应,前面的排序与后面的排序的照应,指代的前后照应,句式的前后照应,关联词的前后照应等。
调整句子应遵循:
①中心和思路是排序的内在依据,因此明中心理思路最为重要。明中心,对于记叙说明类,要明确记叙说明的对象;对议论类,要明确论题或论点。理思路,记叙说明类,要理出记叙说明的顺序,议论类要理出论证的顺序和层次。
②抓语言标志。比如前后呼应的关联词语,反复出现的关键性词语,重复出现的相同句式,前后对应的句子,表示顺序的词语等,这些都是排序的依据,应充分加以利用。
调整句子的顺序,一般先确定首句和尾句,然后再排定中间。也有的从局部开刀,再逐步扩展到全体,比如说,首先认准了⑤和③连在一起,且必须⑤句在前,③句在后,如果有选项,凡不是⑤③排列的选项一律排除,然后再把剩下的选项比较一下,找出不同点,对照文句,很容易选出答案。如果无选项可以利用,排定⑤③后,再看⑤与哪一句有关联,③与哪一句有关联,这样一步一步排下去,也能调整好全部语序。
3.得体
运用语言要注意"得体",也就是说用语要适应语言环境。
语言表达得体,要兼顾6个方面的因素:
①谁说,说话要符合说话人自己的身份。
②说给谁,说话要考虑听话的对象。
③说什么,说话的内容必须精心挑选,确定重点。
④怎样说,选择恰当的句式、语气。
⑤为什么说,目的必须恰当而明确。
⑥什么场合说,选择好说话的时间、地点、氛围等。
语言得体,还要注意:
①用好谦敬词语。谦称只能用于自身,用于对方就贬低了对方;尊称只能用于对方,用于自身,等于
抬高了自己。
②注意词语的褒贬色彩。
③语体色彩必须和谐一致。
④学会面陈和转述。当面陈述比较简单,只要根据双方关系,把内容讲清就行。而转述,则要根据时间、地点、对象的变化,适当变化内容,主要是称呼和时间的变化。
三、仿写句子、压缩语段
仿写句子涉及到句子内容、句式、修辞和字数四个方面的要求,其核心是句子内容和句式特点。解题
一般分两步:先看题干要求,对所给的句子进行分析,从内容、句式、修辞和字数四个方面审题,明确仿
写时必须满足的全部条件要求,这是解题关键,也是前期准备;然后才是造出一个或两个满足这全部条件
要求的句子,这是后期仿写。
压缩语段是概括类题目,要求同学们在阅读理解材料、分析问题时,透过事物的现象,抓住它的本质
特征,去掉一切次要的、非本质的内容,提炼出实质性的主干。
压缩语段要弄清句与句、段与段、层与层、层与全文之间的关系,看清思路;概括出的内容要涵盖整体,不能过窄或过宽;要能体现出作者的情感色彩;概括用语要得体,要符合文体特征,用语应当简明。
中考典例
1、(20XX年北京)"刺网的捕获率极高,所有比网孔稍大的东西都无法脱逃。"这句话是从下面文段
中抽出的,将它放回原文,恰当的位置是()
刺网就是用刺来卡住鱼类的网,使用遍及全世界。[甲]这种网长2公里,厚度有4.5公里,有的被
固定在海底,有的被安置在特定的海流中漂浮。[乙]1996年,加利福尼亚,在对刺网捕捞的研究中发现,每捕捉到22条旗鱼,就会有一条鲸或海豚成为误获物而死掉。[丙]由于廉价,使用广泛,刺网误获的鲸
类比例很高。[丁]专家们认为,只要有刺网的地方,就会有无辜死亡的鲸。刺网还会抓住无辜的海鸟、海
龟和不允许捕捞的鱼类。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B
解析:上述题目是考查衔接的。做这种题目,首先要通读所给题目的内容。同学们通过阅读,可以知
道选文讲述是刺网。选文的思路是:总说——长厚、位置——误捕——危害。题干中的语句,"刺网的捕
获率极高,所有比网孔稍大的东西都无法脱逃。"也是在谈"误捕" 问题。原文从"乙"处开始,就在谈这个
问题。所以题干中的语句应该放在"乙"处,答案应该选B。
2、(20XX年河南)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
新华社北京5月9日电对部分农村家庭经济困难的中小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的制度自20XX年试行至今,我国累计约有1700万人次的贫困生获得免费提供的教科书。
据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20XX年,中央财政安排1亿元,为部分农村家庭经济困难的中小学生免
费提供教科书。这一款项到20XX年增加到2亿元,20XX年进一步增加到4亿元。但所资助面只占中西部
地区贫困生的30%左右。为此,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将继续设立并逐渐加大资助粒度,努力做到不让一个
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