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性规制
(精)心得体会:社会性规制中约谈工具的双重角色(最新)
(精)心得体会:社会性规制中约谈工具的双重角色(最新)约谈作为一种新型政府规制工具,近年来被广泛运用于税收、价格监管、互联网监管、质量监督、住房土地政策等诸多行业规制领域。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当代中国的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社会性规制领域,约谈不仅得到了更为深入的运用,获得了较高层面的立法规范指引,而且还体现出市场约谈工具与科层约谈装置并存的制度特征。
除了针对市场主体的约谈措施之外,针对地方政府的科层约谈在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领域也屡见不鲜。
概括而言,与其他经济性规制领域相比,约谈在社会性规制领域呈现出鲜明的双轨模式特征,既体现为一种带有磋商色彩的市场监管工具,被用以督促市场主体的规制遵从(regulatorycompliance)行为,还表现为一种官僚组织科层内部的调控装置,被用以开启“政策之窗”,促使地方政府及时聚焦行政资源,履行日常行政模式下易被忽视的社会性规制义务。
因此,约谈工具在社会性规制领域中呈现出双重面孔,这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中国在监管型国家构建过程中所面临的特殊困境———在经济分权背景下,国家层面的内部利益分化使得中国在监管型国家培育中面临的不仅仅是国家—市场的单一维度,而且更增加了科层利益缺席等诸多不确定变量。
因此,本文旨在从约谈工具所扮演的双重角色出发,考量社会性规制领域中的市场约谈与科层约谈,并且考察这两类约谈模式的各自机理及其内在制度勾连,继而进一步结合政府规制理论等社会科学外部视角,探讨当代中国社会性规制中的约谈工具双轨模式所蕴含的理论价值。
一、作为市场监管工具的约谈机制及其本土逻辑传统行政法学对于约谈的学理研究,通常在行政行为概念框架体系之下进行,聚焦于探讨约谈的行为属性及其合法性控制,这种研究进路属于较为主流的范式。
诚然,在法教义学视域下,作为传统行政法学“阿基米德支点”的行政行为概念在法治实践中发挥了“简化行政方式、抑制行政恣意、保护公民权利以及维续行政法学体系化均衡”的基石功能,然而,随着行政任务的变迁,行政行为教义学体系在本土化的叠代进程中,逐渐难以应对日趋繁杂的现代监管型国家的挑战。
社会性规制负外部性问题研究
负外部性表现是 多种多样的。负外部性是指一定 的经济行
【 收稿 日期 】 05 1~ 1 20—0 3 【 基金项 目】 浙江省 自 然科学基金项 目(65 )浙江省社会科学规划课题(6 G J7 B ; Y 0 8 ; 1 I oc Y3Y M)浙江省教育厅专项课题(0550 20 9 ) l 【 作者简介 】 刘辉( 95 )男 , 16一 , 湖北红安人 , 浙江财经学院工伤保 险所副教授, 管理学博士, 究方向: 研 产业经济学。
【 键 词 】 社会性规制; 关 负外部性 ; 规制理论 【 中图分类号 】 13 【 F2. 9 文献标识码 】 【 A 文章编号 】 04 26 (070—040 10—7820 )306—2
学者们指出 ,0世纪 7 年代 以来 , 2 0 国际上经济性规制 已出 现放松而社会性规制却正在 日益加强的趋势 ,凸显出社会性规 制在现代社会 生活中不可替代 的作用。根据世界各国对社会性 规制 的立法活动与政策实践来看, 国对社会性规制 的内涵认 各 识基本趋同。植草益依据 日本 的实践 ,提出社会性规制范围包 括: 确保健康和卫 生; 确保安全 ; 防止公害 、 保护环境 ; 确保教育 、 文化 、 福利 。美 国的社会性规制范围稍 窄, 包括健康( el )安 H ah 、 t 全( a t) Sf y 和环境保护( ni n e t eu t n , e E v m naR gli )简称 H E o r l ao S 。我 国学者将社会性规制的立法及执法方法的内容按规制对象分为 以下几个方面 : 对健 康卫生方面的规制 , 对环境 污染的规制 , 在 安 全 方 面 的 规制 等 。 众所周知 ,建 国以来我们在很长一段时 间内实行的是计划 为给外部的影响, 造成私人成本大于社会成本, 并使其 私人行 为 给社会造成额外的损失。 在社会性规制领域 内, 这种负外部性行 为常常表现 为:1 企业生产 和居 民生活带来 的环境 污染( () 大气 污染 、 水污染 、 噪声污 染 、 固体废物 ) ( ) ;2 虚假广告 、 冒伪劣商 假 品( 品、 药 食品或其他消费品 ) 给消费者带来的精神压 力、 心理负 担或生理损伤 ;3 给人们 的生命 带来 的威胁或危害的传染病 、 () 疾病 、 医疗 事故 、 劳动灾害 、 交通运输 、 矿山开采和劳动作业等。 这些负外部性 问题 目前在 我国都 是较为普遍 存在 的社会问题 , 引 起 各 方 严重 关 注 。 有效的政府规制应保证 消除负外部性 ,防止对社会造成不
转型期政府社会性规制的绩效测度
则 拓 展 了对 政 府 社 会 性 规 制 活 动 结 果 测 度 的 方 法
与思路
一
环 境保 护 个 人 健 康 和 工 作 安 全 保 护 对 相 关 主 体 的
、
。
活 动 所 实 施 的激 励 与 约 束 行 为 是 对 某 些 市 场 不 完
,
全 性 和 市 场 失 灵 可 能 引 起 的 资 源 配 置 不 当所 进 行
、
政 府 规 制 的成 本 与 收 益
、
的调 整 择
。
,
以 及 风 险成 本 的 转 移 与再 分 配 的理 性 选
,
由 于 内部 性
“
外 部 性 等 的存 在 会 导 致 市 场 失
。
政府 的社 会 性规 制 无 疑 会 增加 社 会 发展 的价
。
灵 需 要 政府 介 入 以 提 高 市场 运 行 效 率
使企业将利益( ) 租 由用 户 转 为 自取 的费 用 , 不 能 它 使 社 会 剩 余 增 大 , 种 对 企 业 有利 的分 摊 费 是 资 源 这
在保 障社会公平方面规制 的评估 与测度 。 1 . 政府在治理外部不经济方面的绩效评价 指标 具体有:1 环境污染 以及对环境破坏事故次数。由 ()
口 樊 慧玲 ( 洛 阳 师 范 学 院 洛 阳
,
4 7 102 2
)
,
[摘
要 ] 市 场 是 在 各 种 或 隐 或 现 的 规 则 里 发 挥 其 资 源 配 置 产 生 激 励 约 束 功 能 的 而 市 场 机 制 所 产 生 的 失 灵 与 外部
、
性 等 需要 政 府 的 规 制 与 矫 正
[ 关 键 词 ] 社 会 性 规 制 ;绩 效 测 度 ;指 数 分 析 [ 中图 分 类 ~ ]C 9 3 6
经济性规制与社会性规制
会收益的生产者进行补贴的方式来消除外部性。
科斯理论:通过明确产权和对初始产权的交易重组,
外部性可以有效地被内部化。
社会性规制:信息不对称理论
信息不对称
有关交易的信息在交易者之间分布不对称,一方比 另一方占有较多的相关信息,处于信息优势地位, 另一方则处于信息劣势地位。 社会分工造成的不同市场交易者拥有的知识不对称 信息搜寻成本的影响 拥有信息优势者对信息的垄断
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原因
信息不对称理论
逆向选择问题
信息不对称在达成合同之前的影响
道德风险
达成合同或契约后,交易一方追求自身利益而做出 对另一方不利的行动
信息不对称理论
缓解信息不对称的途径:
信息传递与信息甄别
信息传递方式
广告 产品“三包” 信誉
社会性规制:环境规制
自来水生产、供应、污水处理和 管网 回收 煤气生产、供应、分销 管网
自然垄断产业规制改革
进行激励规制改革
区域间竞争 价格上限规制 成本调整合同 特许投标制度
社会性规制: 外部性理论
外部性的定义:
Baumol和Oates(1982):
条件1,当某个经济主体(设为A)的效用或生产函数包括了一些实际(即 非货币的)变量,其取值由忽略对A的福利影响的其他主体(个体、企业、政 府)决定时,外部效应就出现了;
技术标准
技术标准主要是对企业治理污染或生产采用的技术 做出详细规定,并强制企业执行。
绩效标准
绩效标准是对污染企业的产量、排污量或排污强度 实行限制。
社会性规制的经济学分析
管j 千 宇 l 』
Ju a fMa ae n o r lo n g met n
0c. 01 t2 1
Vo . 4 12 No. 5第2 4卷第 5期
社 会 性 规 制 的经 济 学分 析
张 曦
一
社 会性 规 制的理 论基础 ( 外 部性 一) 外部性可以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对交易旁观者产生的有利影响被称为正外部性, 反之则为负外
・
1 06 ・
( ) 会性 规制 的成 本分 析 一 社 社会性规制 的成本即实施环境、 健康和安全规制所必需的各项支 出。以价格规制的实施为例, 规制主 “ 管 当局为 了能够有效地 实行公正报酬规制, 必须收集、 分析 受规制企业的财务、 会计、 事业计划、 需求的结构 和动 向以及技术等方面的详细资料 , 并需要在企业和政府部 门之 间进行调整”2。 l J 般来讲, 政府社会性规制 的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 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在规制实施过程中必须投入 的各项 组织 成本 , 而规 制 实施后 所 导致 的效率 损失 则 可 以理 解 为 规制 的 间接 成本 。政 府 社 会 性规 制 的直 接 成本主要包括前期投入成本和规制过程中投入成本。社会性规制的前期投入成本 主要是信息收集的成本 , 这 些成本 是 规制政 策 制订所 必 需 的支 出, 也是前 期 最基本 的支 出。社会 性 规制 实 施过 程 中的成 本 则主 要 是 规制政策实施所需的成本。政府社会性规制的间接成本 由政府规制政策所导致, 但无法反映在预算支出中。 这 些成本 可 能是企 业 或者公 众 为 了遵 守规 制政 策 的规定 而 必须 支付 的费 用 , 也可 能是 企 业 或 消费者 为 了遵 守规制政策的规定而将现有的有 限资源从其他用途转移至规制项 目, 导致企业生产率降低 或个人享用资源 减少而发生的费用 , 也可能是 以法律为实施依据 , 在规制政策实施过程 中, 在规制者与被规制者权利冲突或 权利交易的过程中造成的资源浪费。 由于很难确定规制政策 的实施导致生产效 率下降的具体货 币指标 , 因 此间接成本 的测算成为核算规制成本的难点。 目前, 我们只能就企业或社会公众支付 的规制费用进行分析。 由于长期 以来政府成本预算 中对这一成本的忽视 , 导致实际支付 的规制费用远高于预算费用。对规制 间接 成本的忽视 , 使得在成本一 收益分析中, 减少 了成本支 出, 间接增加 了规制收益, 不利于客观评价社会性规制 政策。 宇燕、 席涛(03 介绍 了H h 、 ok s We ebu 20 ) an H pi 及 n i nam对社会性规制成本指标 的研 究。这些指标主要 d 包 括 空气污 染控 制 、 污染 控 制 、 水 固体 废 物处理 、 害物 质处 理 、 有 噪音控 制 、 道路 光 滑度 等 6个保 护 环境 质 量 的成本 支 出指标 , 以及 疾病 和事 故预 防 、 休和 养老 管理 、 退 家庭 迁入 和 迁 出管理 、 业和培 训计 划 、 康 卫生 就 健 和安全标准、 工作环境设施标准等 6 个保护公民、 工作者和消费者安全、 健康的成本支 出指标 。这 1 J 2个社 会性规制的成本指标 , 是规制成本概念 的具体化, 这一划分将使成本测算更具可行性。 ( 社会 性 规制 的 收益分析 二) 社会性规制的收益是指 ,通过法律 规制 , “ 实现权利资源 的最优 配置, 而实现权利 资源使用价值在质 从 上的极优化和量上的极大化” 。追求规制的极大效益, 就是 要在产出既定的情况 下, 以较少 的资源投入获得 同样 的规制效果, 或是在投入 既定 的情况下, 同等的资源消耗获得较好的规制效果。这里所说的效益除了 用 包含效率的含义之外, 还包含效果或收益水平的含义。在未知 的不完全市场上, 处于信心劣势 的社会公众无 法采取谨慎行动保护 自身的安全 , 同时外部性导致环境破坏问题 日趋严重, 因此政府有必要采取行动避免更 大的福利损失。社会性规制的最终 目 标是根据预期 目的对资源进行最优配置 , 提高社会公众的生活水平 , 最 终提高总体的社会效益。政府社会性规制的收益可以分为个人收益�
社会性规制——精选推荐
社会性规制概述第一节社会性规制的含义及其特殊性一、社会性规制的定义作为政府微观经济职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性规制在保护国民安全、健康以及环境等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与经济性规制相比,社会性规制属于一种较新的政府规制。
虽然对于药品、食品的规制早就存在,但直到20世纪70年代,社会性规制才以独立的姿态出现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政府公共管理舞台上。
与此相对应,国外经济学界、政治学界、社会学界、法学界对于社会性规制的理论研究得以逐步丰富起来,但尚未形成比较系统、全面的学科体系。
我国社会性规制方面的论文、论著逐渐增多,但与此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仍处于比较薄弱的状态。
因此,我国理论界关于社会性规制的定义多是延用了日本经济学家植草益在其著作《微观规制经济学》中对社会性规制所下的定义:“社会性规制是以保障劳动者和消费者的安全、健康、卫生、环境保护、防止灾害为目的,对物品和服务的质量和伴随着提供它们而产生的各种活动制定一定标准,并禁止、限制特定行为的规制。
”此外,我国学者马昕、肖兴志等从更为概括的角度定义了社会性规制。
马昕在《规制经济学》一书中认为,社会规制是指以纠正在众多产业中同时存在的某类特定市场失灵问题为目的的规制。
肖兴志等在《西方国家市场失灵与社会性规制》一文中指出,社会性规制是政府对非特定产业的市场行为或非市场行为可能带来的消极后果的直接规定。
王益萍在《论西方社会规制》一文中提出,社会性规制是指对于危及社会或个人健康、安全,不利于提高环境质量,危及人的“可生存性”的任何行业内的任何企业的行为,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依据设定的标准等对市场主体更加强烈的一种直接干预。
二、社会性规制的主要内容社会性规制是以确保国民生命安全、防止灾害、防止公害和保护环境为目的的规制,都是与对付经济活动中发生的外部性(特别是“外部不经济”、提供“公共性物品、准公共性物品”)和信息不对称有关的政策。
植草益教授根据日本社会性规制的政策实践和社会性规制的具体目的,将社会性规制的内容归纳为四个方面:(一)确保健康、卫生(由药物法、医疗法等产生的规制);(二)确保安全(由劳动安全环境卫生法、保护消费者法、公共交通法、建设标准法、消防法等产生的规制);(三)防止公害、保护环境(由公害对策基本法、防止大气污染法、防止噪音法、自然环境保护法、禁止高压煤气法、国土利用计划法等产生的规制);(四)确保教育、文化、福利的政策(提高教育质量、提高福利服务、文物保护)。
产业经济学(第三版)第十二章——产业规制
第十二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产业规制概述 第二节 政府规制 第三节 经济性规制 第四节 社会性规制 第五节 自然垄断产业规制和放松规制 本章内容总结 本章作业
第十二章 第一节
一、产业规制的内涵与起源
规制一词源于《新唐书.韦述传》,指规则、制 度,具有规范、矫正之意,与我国经济学界引入的英 语、日语原词意义相同。产业规制是指政府或社会对 经济主体及其活动进行的微观干预。
第十二章 第一节
三、当代西方产业规制的三种模式
(二)民间主导型产业规制
民间主导产业规制是指在企业、市场、政府三者关系中, 政府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一种规制模式。它比较强调自 由企业制度,企业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拥有比较完整、充分的权 利,企业决策基本服从于市场调节,通常是在企业目标的框架 内,由企业自行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和怎么生产。政府一 般较少直接干预企业的经济活动,而是通过市场引导企业。作 为政府与企业两要素中介的市场,也更多地保持着其在运行过 程和资源配置过程中的既有地位。
第十二章 第二节
三、政府规制的成本与收益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美国的规制体系中,政 府规制的方式逐渐从“命令-控制”模式转变为“成 本-收益”模式,即在政府规制过程中引入成本收益 分析作为规制政策有效性的基本分析工具,从而为其 他国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探索政府规制改革提供了新 的视角。
第十二章 第三节
产业规制的前提是市场失灵,而自由放任经济的 理念是不承认市场失灵的。
二、产业规制的依据与目标
(一)产业规制的依据 (二)产业规制的目标
第十二章 第一节
第十二章 第一节
二、产业规制的依据与目标
(一)产业规制的依据 产业规制的依据包括经济原因和社会原因两个方
社会性规制发展
试析社会性规制的发展摘要:规制是指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控制,迄今为止已经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规制可以分为经济性规制和社会性规制,经济性规制经历了丰富的实践并取得了众多理论成果,而对社会性规制的研究比较少。
本文首先介绍了规制的发展历程,然后以社会性规制为重点,探讨了社会性规制的本质,并从三个主要方面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经济性规制;社会性规制;规制一、规制的定义宽泛的讲,规制是指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控制。
不同的文献和经济学家对规制有不同的解释,这些解释基本可以划分为两类:基于公共利益范式的和基于利益集团范式下的。
建立在公共利益基础之上的分析一般认为,规制是政府职能部门为了克服市场失灵、实现符合社会利益的结果而对经济活动进行的适当干预。
这有时会与实证分析得出的规制并非为了公共利益的结论发生偏差。
因此,以施蒂格勒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提出另一种范式的定义:规制作为一项规则,是对国家强制权的运用,是应利益集团的要求为实现其利益而设计和实施的。
综上所述,作者认为,规制是以国家强制权为基础,政府职能部门对经济活动进行的干预,以期克服市场失灵,权衡和维护各利益集团的利益。
二、规制的发展变迁西方国家的规制实践由来已久,可以说有了市场经济就有了政府规制。
与丰富的规制实践相辅相成,西方学者在规制理论的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大批成果。
最初这些成果散见于微观经济学和产业组织理论中,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才逐步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后来逐渐发展为当代西方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与”产业组织的相关领域”一起成为应用微观经济学最重要的领域之一。
最早的古典市场经济时期,只有少量的市场模式的规制。
生产技术的革新引发了生产组织和工业结构的巨大变革,市场经济由古典自由主义模式向现代混合模式变迁。
20世纪30年代开始,政府规制扩大,到20世纪60年代,国家干预主义一直占绝对优势,这一时期,公共利益规制理论得到进一步发展,经济型规制达到高潮,基于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的社会性规制逐渐收到重视。
第7章 社会性规制的基本理论
3
J· 乔治· 斯蒂格勒
他是公认的信息经济学和管制 经济学的创始人,同时也是经 济学和法学交叉研究的带头人 之一。
1982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4
4
詹姆斯· 莫里斯
威廉姆· 维克瑞
由于 ‚在不对称信息下对激励经济理论做出的奠基性 贡献‛,1996年詹姆斯· 莫里斯与威廉姆· 维克瑞一同获 得了当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5
5
乔治· 阿克洛夫
麦克尔· 斯宾塞
约瑟夫· 斯蒂格利茨
由于其‚对充满不对称信息市场进行分析‛领域所做出 的重要贡献,阿克洛夫和斯宾塞、斯蒂格利茨一同分享 了2001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6
6
§7-2 信息不对称理论
二、信息不对称及其普遍性
传统经济学以完全竞争模型为理想模型,其条件之一就是完全 信息,而现实中大量存在的是信息的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的基本特征:有关交易的信息在交易者之间的分布 是不对称的,一方处于信息优势地位。 如:生产者、销售者、消费者 医生与病人
四、利用市场机制缓解信息不对称
在交易者之间加强信息沟通,广告、三包、信誉等
9
第7章 社会性规制的基本理论
我国社会性规制的问题及对策
2010年03期金卡工程・经济与法NO.03,2010263我国社会性规制的问题及对策□秦亚(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山东青岛266100)摘要:政府规制包括经济性规制和社会性规制。
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在放松经济性规制的同时,社会性规制虽然个别时候或许有些结构调整,但整体上一直呈加强趋势。
我国经济三十年的高速发展成就举世公认。
但与此同时,需要社会性规制来解决的环境破坏问题、安全生产问题、医药健康问题等几乎每天都在我们身边发生,已经到了令人触目惊心的程度。
本文首先通过回顾西方规制经济学的理论特别是社会性规制的理论,对我国社会性规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社会性规制的对策建议。
关键字:社会性规制规制过程通常意义上的规制(regulation ),是指依据一定的规则对构成特定社会的个人和构成特定经济的经济主体的活动进行限制的行为。
卡恩教授的经典性教科书认为,作为一种基本的制度安排,政府规制是"对该种产业的结构及其经济绩效的主要方面的直接的政府规定,如进入控制、价格决定、服务条件及质量的规定以及在合理条件下服务所有客户时应尽义务的规定"社会性规制与经济性规制的主要区别:(1)规制领域不同。
经济性规制的范围主要是自然垄断和存在严重信息偏在的领域。
而社会性规制的领域是发生外部性(特别是负的外部性)或内部性的领域。
与经济性规制相比较,社会性规制不是以特定产业为研究对象,而是围绕一定的社会目标,实行跨产业、全方位的规制,是政府针对特定企业行为的一种横向制约机制。
(2)规制目的不同。
经济性规制的目的主要是防止资源配置的低效率,确保使用者对产品和服务的公平利用,同时防止由于信息不对称给消费者利益带来的损害,而社会性规制的目的在于确保劳动者和消费者的安全、健康以及环境质量。
与经济性规制相比,它注重的不是经济活动的效率与效益,而是确保公民的基本权利和生活质量,更加关注"以人为本"与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社会性规制
• 2、准公共品方面的规制。医疗卫生服务、社会保险、教 育、公共交通等方面。服务中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消费外 部性相对较小,但排除费用大(价格形成困难),如垃圾 处理及福利服务;另一种是消费的外部性大,但排除费用 小(价格形成并非不可能),如医疗、保险、教育、社会 保障等。 • 与准公共品服务有关的法律以充实准公共品的提供为目的。 同时,由于那些价格形成并非不可能的准公共品,可以由 民间企业来提供,就要对其加以一定的规制,如民办教育 促进法,民办学校的管理。如目前体制下的出租车管理, 对拒载的限制。 • 对价格形成困难的准公共品,则要对其提供方法与利用等 进行规制。
• 3、经营者、从业人员的资格审查、授予制度。即 对从事确保健康、安全、环境方面的业务,要由 国家对其专门知识、经验、技能等进行认定、证 明的制度。包括(1)业务限制资格(只批准资格 取得者从事该项业务,禁止非资格人员从业), 如医生、律师等;(2)对管理、监督一定事业活 动者设置的资格制度,如破产管理人、银行行长 等;(3)对取得一定专业知识、技能加以公证, 授予其一定名称、称号的“名称资格”,如信息 程序员、工程监理等。
第四讲 社会性规制及其相关法 律制度
一、社会性规制的含义
• 社会性规制是以保障劳动者和消费者的安 全、健康、卫生、环境保护、防止灾害为 目的,对物品和服务的质量和伴随着提供 它们而产生的各种活动制定一定标准,并 禁止、限制特定行为的规制。 • 植草益P22
• 包括: • 1、确保健康、卫生。(1)确保安全、卫生,如: 食品安全法、药品及医疗的规则、检疫法等等; (2)非价值物品的取缔与限制, 2、确保安全。(1)防止劳动灾害、疾病,如: 劳动法、职业病防止法、劳动安全规则等;(2) 保护消费者,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 法等;(3)交通安全,如:道路交通安全法、航 空运输法、飞机和船舶交通规则等。
社会性规制进程中冲突的司法判决及其影响研究
关键词 :社会性规制; 成本一 收益分析法 ; 司法判决 ; 突 冲
中 图分 类 号 : F O 0—09, 13 5 F 2 文 献标 识码 :A 文章 编 号 : 0 820 ( 0 1 0 —04 0 10 —5 6 2 1 ) 307 —6
一
、
92 认 为 , 会性 规制是 指 以保 障 劳动者 和消 费者 的安 全 、 康 、 植 19 ) 社 健 卫 生、 环境保 护 、 防止 灾 害为 目的 , 对物 品 和服务 的质量 和伴 随着它 们 而产 生 的各种 活 动制 定一 定 标准 , 并禁 止 、 制特定 行 为的规制 。例如 , 工作 场 所 生产 安 全 、 品和 服务 质 量 以及 环 境保 护 等 方 面进 限 对 产 行规 制 。也 就是说 , 社会 性规 制是 以“ 确保 国民的生命 、 健康 、 安全 等于一 定水 平 以上 ” , 以确 保 国 即
委员会 等社 会性 规制机 构 , 力 于对 环境 、 康 以及 安 全 等社 会 性 目标 进 行规 制 , 致 健 国家对 于 社会 性 规
制 的投入 也开始 增加 。1 7 9 7年 , 国对 社会 性规 制 的投 人 为 80亿美元 , 2 0 美 6 到 0 0年增 加到 29 0亿 美 2 元, 社会 性规 制成 本在 整个规 制成 本 中所 占的 比重 也从 1 7 的 1 . %上 升到 2 0 9 7年 52 0 0年 的 5 . % , 5 1 超
在 17 代 以前 , 方 国家政府 规制 的理论 和实 践 大都侧 重 于 经 济性 规 制 。17 90年 西 90年 代 以后 , 由
■收 稿 日期 :0 l0 -5 2 1 -3 l ■基 金 项 目 : 江 财经 学 院 东 方学 院 重 大 课题 (0rdy0 ) 浙 2 e l0 2
社会性规制
我国转型期的社会性规制[摘要]社会性规带是有关环境保护、产品质量、生产安全等方面的政府规裁。
从发达国家经验可以看出,伴随经济性援制的放松,社会性规铡有加强豹趋势。
由于转型期我国社会、经济等方面还未真正实现琵性发展,公众生存质量受到来自备方面的威胁,因此对政府社会性规制理论与实践进行考察,通过社会性规制的特点研究和我国转型期社会性规制的总结反思纵探索出政府社会性援制演变的规律,对于转型期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转型期社会性规制分析社会性规索是有关环境保护、产品质景、生产安全等方面政府规制。
伴随着经济性规捌的放松,社会性性规制有加强的趋势。
我国的市场经济模式属于政府主导型,尤其在转型期存在路径依赖的条件下,政府受虚发挥其宏观调控职熊。
体现在环境污染、生产安全、食品安全等方面,政府职能表现为是社会性规制。
对处于转型期的中国,除了要放松经济性规制,在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社会发展路径的选择至关重要,而由于诸因素的影响,社会、经济等方面还未真正实现整性发展,公众生存质量不断受到来自务方的威胁,同时政府在改善市场失灵的过程巾又出现政府失灵现象。
因此有必要认真分析政府社会性规制,对其理论发展进行系统考察。
一、政府社会性规制概述社会性规制在实际中主要是以对付公共性物品、外部经济及信息偏衣为弱豹,其体纲分主要包括:l、与公共性物品有关:如消防、环境保护、自然灾害防止以及文物保护。
也就是说,有这些目的的服务,从“消费的排除不可能牲”(摊除费用大)、“消费的相互竞争性”(相互竞争性小)及“消费的外部性”(外部性大)角度来看,都具有较强纯粹公共物品性。
因此,要由政府提供这类服务。
2、以对付外在性为目的:如公害防止、产渡灾害防止、劳动灾害、疾瘸防治、交通安全等。
3、有关对付信息偏在:以保护消费者为目的的消费者傈护基本法、消费生活用制品安全法、家庭用品质量表示法、食品卫生法等法律。
也就是说,一般来讲,消费者在消费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获得的信息往往是不完全的,一般都存在信息偏在,因站,社会性规制豹主要任务就是对付信息偏在。
美国社会性规制政策演变给我们的启示
一
、
规 制 的 涵 义 与类 型
美 国是 当今 世 界 上 市 场 自由 化程 度 最 高 的 资本 主 义 国
( ) 一 规制 的涵 义
了基 本 人 权 、 民最 低 生 活 标 准 等 更广 泛 意 义上 的资 本 主 义 市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英 文 rg l in在 中 文 中 有 调控 、 e ua o t 治理 、 制 与 规 制 几种 管 不 同 译 法 。R g l in翻译 成 调控 , e ua o t 其认 为 政 府 微 观调 控 是
启示, 比如 对 规 制 的 利 益偏 向 和 存 在 领 域 的 揭 示 , 规 制 者 的 独 立 性 要 求 、 规 制 者 的 专 业 水 平 要 求 , 及 要 对 对 以 求 规 制权 力 的法 定 赋 予 性 等 。
关键词 : 国 ; 制 政 策 ; 制 改革 ;规 制 美 规 规
民主 主 义 思 想 。其 演 变 体 现 出 以下 特 点 :
1 经济 性 规 制 趋 缓 , . 社会 性 规 制 加 强 从 时 间 发 展 顺 序 看 , 国政 府 的 规 制 政 策 自 2 美 O世 纪 6 O
年代到 8 O年 代 经 历 了 一 个 经 济 性 规 制 趋 缓 、 会性 规 制 逐 社 渐 加 强 的趋 势 。这 种 趋 势 集 中 表 现 在 两 方 面 : 方 面 是 经 济 一 性 规 制 在 全 部被 规 制 产 业 中所 占份 额 的 减 少 . 社会 性 规 制 和 所 占份 额 的增 加 。美 国的 大 多 数 社 会 性 规 制 都 是 在 6 O到 7 O
第五讲社会性规制基本理论与环境规制
1、生命价值的计算
生命价值=支付意愿/风险降低标准 两个例子(见书)
2、影响生命价值的因素
个人终生财富不同。 个人生命价值偏好的不同可以从人们选择的 不同看出,但是,是否意味政府可以做不严 厉的规制? 个人非理性;或者花费不多的教育不能达到 目的时应该进行规制。
3、劳动力市场模型
大多数对生命价值的经验估计以劳动力市场 的数据为依据.做法是:将工人们隐性的取 得也作为其工作的一部分收益,并以此来估 计工资的风险交易,使用此交易所暗含的意 义作为对生命价值的估价.
4、生命价值的经验估计
估计方程:
5、规制政策对生命价值的意义
规制政策的实施,是否结果是生命价值大于 规制成本? 评价政策效应也可以使用调查方法.
6、规制导致的风险与成本
规制的直接风险--比如汽车招回制度 风险规制刺激了高风险的经济活动.
7、制定健康、安全和环境规制的价格
由于经验主义方法建立生命价值仍处于发展 阶段,所以,人们还不能将隐性市场作为参 考点而建立合适的风险-货币交易均衡。
第六章 环境规制
经济发展与环境 环境规制的原因 环境规制的设置与实施 环境规制的评价
第一节 经济发展与环境
经济与环境的关系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1、经济与环境的关系
环境的职能: (1)资源的提供者(提供给生产和消费活动) (2)废物的接受者(接收生产和消费活动的废物) (3)环境对消费的特殊职能:提供美丽的自然风光 ——环境给人类带来的总效用: U=f(C,O,J) 环境是稀缺资源,对其存在相互冲突的需求.
2、产生与发展历史
20世纪初,对健康、安全及环境等领域的规制已 产生,但是大部分工作还只限于食品和医药领域。 70年代几乎所有主要的风险与环境规制机构都出 现了,如环境保护署、公路交通安全署等。 不过这些规制机构的早期运作产生了争议,人们对 它预期很高,但是期望的潜在获利却没有实现。通 过规制机构在规制收益和成本平衡上所做的努力, 这些规制机构的作用已被接受。 与经济性规制不同,社会性规制在放松规制上没有 太大的进展,甚至加强了规制。
政府社会性规制的成本与收益
和供应 的规制。如 , 对烟草、 烈性酒 、 有害出版物等 。 质量规制是政府为 了保 护消费者 ( 包括生产资料消
费者 和 消 费资 料 消 费者 ) 益 而 实 行 的规 制 。质 量 利
为 了保 护 国 内的新兴 产业 , 调节 国 内市场 的 供求 。 或 数量 规 制还有 一个 重要 的 方 面就是 对 有 害物 品 生 产
的经济性规制 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 加强政 府的社会性规制是市场有效运行 、 发挥功能的保障。 对外部不经济和非价值物等问题 的规制 , 国外学者 称 为 “ 会 性 规 制 ” Mio Fi m n n R s 社 。 l n r d a ad oe t e
强化政府 的社会性规制是 解决市场失灵、 障市场有 效运行 、 保 发挥功 能的必要 条件。而对社会 性规制 的成 本、 收益分 析, 则有 利于对社会 性规制的测度及其 变革的理性选择 。
[ 关键词 ] 市场失灵 ; 性规制 ; 制变革 社会 规
[ 中图分类号 ] 0 2 咫l .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o8— 6020 )5 0 1 0 lo 2 7 (0 80 —02 — 3
合 理 的社 会性 规制 机构 提供 了经 验 。
一
、
社 会 性规 制的 内容 、 方式
1社会 性规 制 的 内容 。社 会性 规 制 涉 及 的范 围 . 很广 , 而且 涵盖 的 内容很 多 , 要包 括 : 量 、 量 规 主 数 质
境规制是政府依据环境保 护方 面的法律法规 , 对工 厂排放废水 、 废气 等有 害物质造成的环境污染进行 的规制 。 () 3社会保障规制。由于保险市场 的不完善 , 政
社会性规制述评
政府规制是 市场经 济条件下政 府对 微观经 济主体进 行 的 规范与制约。政府规制 的产生是市场经 济演进 的结果。政府对 微观经济主体 的有 意识 的干预始 于 1 纪 中后期 ,9世纪末 9世 1 对垄 断行业 的规制 开始显示 出政 府规制的效 力。其后 , 规制经 济学兴起 , 经济学家们对政府在经济 领域的规制活动进 行 了大 量 的实证研究 , 经济规制理论和方法不断完善 。 另 一 方 面 , 经 济性 规 制 相 比 , 会 性 规 制 的 研 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步 较 与 社 晚。虽 然在美 国, 有据可查 的对工厂安全 的规 制可以溯及 16 87 年 ,对 食 品 、 品等 方面 的规 制也很早 就有 了实践 , 由于经 药 但
社 会 性 规 制 述 评
郑 慧 1 '
( . 门大学 公 共事务学院 , 1 厦 福建 厦 门 30 0 ; . 10 5 2湖南大 学 马克思主义学 院, 湖南 长沙 40 8 ) 10 2
【 摘 要 】 社会性规制不是 以特定产业 为研 究对象, 而是政府 对公众不断增长 的对生活质量 ( 健康 、 安全和环境保
护 ) 追 求 而 实 行 的 跨 产 业 、 方 位 、 合性 的 规 制 。 着 经 济 发 展 水 平 的提 高 , 们 对 生 活质 量 、 会 福 利 等 问题 的 关 注 的 全 综 随 人 社
日益加 强 . 别 是 在 各 国政 府 在 对 相 关 产 业 实 施 经 济 性 规 制 放 松 或 规 制 缓 和 政 策 的 同时 . 规 制 的 重 点 逐 步 转 向 社会 性 特 将 规 制 领 域 社 会 性 规 制 在 政 府 规 制 中的 作 用 日益 增 强 . 内容 不 断 扩 展 , 法 不 断 改 进 。在 社 会 性 规 制 研 究 方 兴 未 艾 之 时 , 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转型期的社会性规制[摘要]社会性规带是有关环境保护、产品质量、生产安全等方面的政府规裁。
从发达国家经验可以看出,伴随经济性援制的放松,社会性规铡有加强豹趋势。
由于转型期我国社会、经济等方面还未真正实现琵性发展,公众生存质量受到来自备方面的威胁,因此对政府社会性规制理论与实践进行考察,通过社会性规制的特点研究和我国转型期社会性规制的总结反思纵探索出政府社会性援制演变的规律,对于转型期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转型期社会性规制分析社会性规索是有关环境保护、产品质景、生产安全等方面政府规制。
伴随着经济性规捌的放松,社会性性规制有加强的趋势。
我国的市场经济模式属于政府主导型,尤其在转型期存在路径依赖的条件下,政府受虚发挥其宏观调控职熊。
体现在环境污染、生产安全、食品安全等方面,政府职能表现为是社会性规制。
对处于转型期的中国,除了要放松经济性规制,在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社会发展路径的选择至关重要,而由于诸因素的影响,社会、经济等方面还未真正实现整性发展,公众生存质量不断受到来自务方的威胁,同时政府在改善市场失灵的过程巾又出现政府失灵现象。
因此有必要认真分析政府社会性规制,对其理论发展进行系统考察。
一、政府社会性规制概述社会性规制在实际中主要是以对付公共性物品、外部经济及信息偏衣为弱豹,其体纲分主要包括:l、与公共性物品有关:如消防、环境保护、自然灾害防止以及文物保护。
也就是说,有这些目的的服务,从“消费的排除不可能牲”(摊除费用大)、“消费的相互竞争性”(相互竞争性小)及“消费的外部性”(外部性大)角度来看,都具有较强纯粹公共物品性。
因此,要由政府提供这类服务。
2、以对付外在性为目的:如公害防止、产渡灾害防止、劳动灾害、疾瘸防治、交通安全等。
3、有关对付信息偏在:以保护消费者为目的的消费者傈护基本法、消费生活用制品安全法、家庭用品质量表示法、食品卫生法等法律。
也就是说,一般来讲,消费者在消费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获得的信息往往是不完全的,一般都存在信息偏在,因站,社会性规制豹主要任务就是对付信息偏在。
综上所述,社会性规制的层标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限制负外部性,保持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激励正外部活动,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保障信息劣势方的权益。
①①植草蘸;《微观规制经济学》,第2l页二、社会性规制的主要特点1、与经济性规制不同,由于社会性规制对象的特殊性,使得社会性规制的成本不像经济性规制那样显而易见。
因为大多数的经济性规制的部门,都必须参与国际竞争,由于不合适的规制引起的成本上升,国际竞争力下降等问题很容易比较出来,其改革的必要性也就很明显了。
与此相对的是,社会性规制与国民生活联系密切,所以其规制成本也就广泛地分散到了国民中间,人们不容易对这样的规制形成抵触的心理。
但事实上,某些领域的生产经营的无效率,严重影响着国民的生活水平。
如果能够恰当引入竞争,会有明显的改变。
2、作为社会性规制的前提,要充分尊重消费者的主权。
但是另一方面,相关从业者的信息披露却常常是迟缓的,甚至是虚假的。
如果与上市公司向股民披露信息,以及融资企业向融资机构的信息披露比较起来的话,作为社会性规制的主体的相关政府机构,对其应该向广大消费者公布信息的义务,履行得更不合格。
但是看起来似乎又是合理的,因为很少有人会直接强烈要求披露那些有关社会整体福利的信息。
事实上,这对于消费者而言,又的确是非常重要的,保护自身权利的一种手段。
如果这些信息都是被规制机构独占的话,他们自然就会与企业勾结起来,在制定相关措施时,无视消费者的利益。
3、社会性规制通常都是以“体现社会公平”的名义来实施的。
但是按照市场经济运行的原理,价格是调节社会供求平衡的基本杠杆。
如果仅仅是为了照顾贫困和低收入人口,就把某种公共产品的价格全面调低的话,等于同时也给那些收入水平并不低的阶层提供了同样的补助,则必然会引起过度需求,甚至最终由于收支不抵而导致产品或服务质量的全面下降。
社会性规制的直接目的比较复杂,它既涉及环境保护、公众健康、安全等领域,又包括政府对文化、教育和居民生活水平的考虑。
因此,社会性规制有着如下特点:(1)社会性规制的对象较为广泛,但其很少针对特定的产业,而大多针对具体的行为。
也就是说,大多数社会性规制属于一种具有普遍性质的政府直接规制措施。
同样的规制措施往往运用于多个产业(如排污措施)。
(2)社会性规制的手段也较为广泛,它既包括对某些行为的直接禁止或限制,又包括对市场准入、产品或服务质量、特定生产经营行为、生产设备和产量等方面的一系列以所谓标准、资格的等形式出现的限制性规定。
另外,许多社会性规制还设有特定的审查或检验制度。
(3)在同样进行立法的前提下,社会性规制的政府行政机构设置通常采取的是职能部门的形式,即针对某类特定的行为,政府通常设有专门的社会性规制机构。
这些机构并不直接针对具体的产业,而只是针对所有经济和社会活动中相关的行为。
当然,也有少数社会性规制机构主要是针对某一产业内的某些行为和装置,如美国政府对民航安全的规制,既有专门设立的联邦航空局负责。
(4)社会性规制依据大多涉及经济方面的因素,但也有一小部分涉及政府对一些非经济问题的考虑,如国家安全、意识形态以及文化教育等。
①①王俊豪:《政府管制经济学导论》商务印书馆,2∞1年舨,第449页社会性规制涉及的范围很广,涵盖的内容很多,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数量、质量规制数量规制主要包括政府对企业生产和供应的产品数量加以规制,对进、出口的商品数量加以规制等。
在市场经济中,政府对企业生产和供应的产品数量的规制一般仅限于少数物品,如武器装备、政府实行垄断经营的能源供应、运输服务等。
数量规制的一个重要方厩是对有害物品生产和供应的规制。
如,对烟草、烈性酒、有害出版物等:对进出口商品的数量实行规制,主要是为了保护国内的新兴产业,调节国内市场的供求或调节国内市场的供求。
质量规制是政府为了保护消费者(包括生产资料消费者和消费资料消费者)利益而实行的规制。
质量规制的目的在于:提高商品、服务的总体质量水平,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维护人们的安全和健康,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2、资源、环境规制这主要是为了克服当代市场经济中存在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负的外部效应而进行的。
资源规制是政府依据资源、土地、森林等方面的法规及固土整治规划,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实行规制。
例如,对矿产资源的采掘需要在政府有关部门的统一规划下,选择适当规模的有一定技术水平的企业进行开采。
否则,若允许技术水平低的小企业或个人开采蕴藏量很大的矿脉,就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在公共的江河湖海中捕鱼,可能会出现过度捕捞问题,这也需要政府通过一定的规制,如休渔制度来加以解决。
政府的资源规制措施,除征收资源税和地租外,还有:通过资格审查等方式控制使用资源的企业数量:规定资源开采使用的标准;划定资源使用范围,并与企业签订承包合同,督促企业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等。
环境规制是政府依据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对工厂排放废水、废气等有害物质造成的环境污染进行的规制。
实施环境规制的方法主要有:制定排污标准,对超标者进行法律制裁;对投资项目进行审核,将污染严重的项目放在远离城市的地区,并规定在投资时就应建立有效的治理污染设施;征税或收取污染费:拍卖污染许可证,以及由政府有关部门投资兴办环境保护企业。
对排污排放的废水、废渣及有害物质进行处理,并向排污企业收取相应费用等。
3、社会保障规制。
由于保险市场不完善,政府一般强制实旌社会保障规制。
通过征收社会保险税来建立社会的福利基金,用于失业救济、退休津贴、医疗教育补助等福利项目。
政府规制失灵如同市场失灵一样,使社会经济运行中的常见现象。
政府规制失灵是政府失灵在微观规制领域的表现,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后起的发展中国家,凡是实行政府规制的地方概莫能外。
同样,我国目前转型期政府社会性规制也存在严重的失灵问题。
①三、转型期我国社会性规制在我国,社会性管制制度的建设比经济性管制的更加完善,这主①丹尼尔。
F史蒋博.管制与市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1999.①张维迎.产权、政府与信誉[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法律建设起步早、历史长。
在所有社会性规制立法中,80年代的立法件数所占比例毫达57%,80年代经济性管制的立法比例仅占27%。
不仪如此进入90年代以来社会性管制的立法进程也艘毫不慢于经济性管制的立法。
其二,立法体系更健全。
缺乏经济性管制立法,而且在融有的立法中,法规、规章所占的比例远大予法律。
除极少数社会穗管制对象只有法矮两缺乏法律外,绝大多数麓涮辩象都矮备法律,嚣且大餐具备酝套熬法巍、浆章。
但这并不意味着社会性管制的效果就一定优于经济性管制。
政府在消费者保护、健康与卫生、生命安全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规制职能不到位,产鼢质量低劣、假冒伪劣现象泛滥,环境严重污染等得不到有效制止,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①第一,消费者权益难以实现。
狠显然,消赞者权益保护制度的建设和究善程度远落后于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的觉醺程度。
消费者为实现被侵去的权益而付出的代价(如自我举诚、自行申请质量检测过程所支付的钱财、时间)往往诖消费者蘩而却步。
第二,居民的健康、安全正受到只蕊下降的产品及月艮务质量的威胁。
大到建筑物,小到电源开关无不如此。
保健品、饮料的质量合格率低得让人震惊。
而最让人提心吊胆的莫过于吃药、就诊。
第三,酝监安全与溅生水平下降。
遴入购年代戳来,恶健及重大生产事故逐年小步递增,惩臻人员也不叛增热,职业键疾痰患者瓣发生及燹亡数也一壹埕裹不下。
尤其是乡镇企业、外资企业大量存在①李郁芳.体制转轨时期的政府微观规制行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①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不遵守劳动安全与卫生标准的现象。
第四,环境状况在恶化。
环境保护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随处可见。
据1993年统计,1992年前建设项隧的“三同时(污染治理设施间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率几乎达到现在,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仍在发展并迅速向农村蔓延资源浪费、缴态破坏的范围仍在扩大。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是计划经济,从宏观到微观,国家的计划管理着一切。
当时既然没有市场,也就无所谓市场失灵。
所以,从管制意义上讲的政府对微观经济的管理在当时根本就不存在。
中国的改革,就是从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到市场经济体制上来。
从这种体制转型上来说,过去对微观经济实行计划管理的行之有效的制度将被革除,代之要建立起能调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序运行的新制度。
在这种体制转变的过程中,一方面,必会释放出市场经济特有的市场失灵问题:另一方面,对这种市场失灵的法律制度和政府管制制度不可能一下子就完全和及时地建立和完善起来,从而,就可能出现国家对市场规制的缺失和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