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人的社会需要
名词解释题——精选推荐
一、名词解释题1. 特殊社会化——是指对某些遭受身心损伤不能进行正常社会生活的一些人进行的特殊措施的社会化过程。
2. 非正式组织——是指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没有正式的规章制度作出详细和具体的规定,比较自由、松散的一种组织,如业余活动团体。
3. 社区——是聚居在一定的地域内的相互关联的人群形成的生活共同体,即地域性社会生活共同体。
4. 社会变迁——是指一个社会中,社会结构方面发生的社会制度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社会角色模式的变动过程。
二、单项选择题A. 马斯洛B. 莱格C. 米德D. 弗洛伊德2. 一位教师与学生、校长、图书馆员、校医人员等人建立不同的角色关系,叫做()A. 角色丛B. 复式角色C. 实际角色D. 自致角色3. 注重对人的管理,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从而具有强烈的“任务本位”和机械主义色彩,这种管理理论属于()A. 家长制B. 古典管理理论C.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D. 当代管理理论4. 在许多发达国家,出现的大城市居民向小城镇或农村迁移的现象,称为()A. 过度城市化B. 逆城市化C. 郊区化D. 城乡融合5. 提出社会分层三个标准的是哪个社会学家()A. 迪尔凯姆B. 韦伯C. 帕森斯D. 吴文藻6. 下面各种制度中,属于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制度的是()A. 社会主义制度B. 作息制度C. 宗教制度D. 资本主义制度7. 手段——目标论认为“只认同文化目标,但不遵从制度化手段,此为()A. 逃避行为B. 形式主义C. 创新D. 反叛8. 社会保障的主体是()A. 弱势群体B. 个人C. 团体D. 国家和政府9. 社会流动的实质是:()A. 个人社会地位的变化B. 个人收入的提高C. 个人阶级属性的变化D. 个人社会关系的改变10. “世界文化发展的历史总是像钟摆一样,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这是社会变迁哪种理论的说法?()A. “社会和自然环境压力”说B. “生物有机体”说C. “历史三阶段”说D. “文化类型”说三、简答题1. 简述群体的基本特征。
人的社会需要
马克思需要理论的基本论点
人类的社会需要是人 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 根本动力。
马斯洛的需要理论
马斯洛,美国心理学家。 “需要层次论” 1943年,《调动人的积极性的
理论》,初次提到“需要层次 论” 1954年,《动机与人格》,进 一步阐述了“需要层次论”
《管子·牧民》 《韩非子·五蠹》
一、人的发展与需要的发展
二、集体的发展与人的需要的提高
三、社会需要的满足与提高
社会需要是个不断发展的 过程。不管从“人的发展” 来看,还是从“集体、社 会的发展”来看,社会需 要都是一个 “满足——提 高——再提高,不断提高” 的过程。
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 衣食两般俱已足,又思娇柔美貌妻, 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 良田置得多广阔,出入又嫌少马骑, 槽头扣了骡和马,恐无官职被人欺, 七品县官还嫌小,又想朝中挂紫衣, 一品当朝为宰相,还想山河夺帝基, 心满意足为天子,又想长生不老期, 一旦求得长生药,再跟上帝论高低, 要问世人心田足,除非南柯一梦西。
第二章 人的社会需要
社会需要的含义
所谓需要,就是人们在 一定的情况下,对客观事物 产生的匮乏感,而要求得到 满足的社会心理反应。
“感”、“心理反应”
精神层面
社会需要的产生
人的社会需要是在人自身生理、 心理(内在)条件和外在环境条件 的结合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 而产生的。
“生理”、“心理”、“外在 环境”
对于社会需要而言,“生理、心理” 内在条件和外在环境是缺一不 可。
X内在要求,就没有原动力。 X外在环境,社会需求无从实现
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非常重要,是“关键”
(一)是人的行为动力,是人们 活动的积极的动力源泉。
人的社会化
米德的“角色扮演”理论
米德认为,社会化的实质是“角色扮演”,即学会理解 他人对于角色的期待,并按照这种期待从事角色行为的能力。 米德认为,社会化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模仿阶段、嬉戏 阶段和博弈阶段。每个阶段的“角色扮演”能力是不同的。 相应地,“客我”涵盖的内容和范围也是不同的。在模仿阶 段,孩子只能简单地理解和模仿父母的动作,“角色扮演” 是非常有限的,因此,自我意识也是非常弱的。到了嬉戏阶 段,孩子开始扮演一些特定的、重要的角色。这些角色往往 就处在孩子的周围,在孩子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比如父 母、兄弟、家里的朋友,等等。“客我”的内涵和外延已经 有了较大的扩展。到了博弈阶段,孩子需要和能够扮演的角 色的范围更加扩大,开始观察、理解和模仿“一般化他人” 的角色。“客我”的范围已经覆盖了整个社会。
社会学概论 第二章
R.哈维格斯特六阶段理论
(1)幼儿期:学习说话、走路、大小便的方法、吃固体食物等, 获得生理上的安定,形成简单概念。建立感情,区分善恶。 (2)儿童期:学习男女孩角色,一般动作技能,发展人格的独 立性。要发展读写算的基础能力,道德性及价值判断的健康态度。 (3)青年期:学习与同龄男女新的交往,并学习社会角色,认 识自己的生理结构,保护机体,有准备地选择职业,结婚和组织家 庭,追求并实现有社会性质的行为。学习价值与伦理体系。 (4)壮年初期:选择配偶。学会与配偶一起生活,教养孩子, 管理家庭,就职,担负市民责任,寻找合适的社会团体。 (5)中年期:建立一定的经济生活水平,并维护这种水平帮助 十几岁的孩子成为一个能被人信赖的幸福的成人,充实其业余生活, 接受并适应中年期生理方面的变化,照顾年老双亲。 (6)老年期:适应体力与健康的衰退,退休和收入的减少,配 偶的死亡。与自己年龄相近的人建立快活而亲密的关系,承担市民 社会义务。
简述人的需要及其分类
简述人的需要及其分类人的需要是指人类在生活中所必需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求。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人的需要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一、物质需要物质需要是指人类在生活中所必需的物质方面的需求。
这种需求包括食物、水、衣物、住房、医疗保健、交通工具等。
其中,食物和水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求,没有它们,人类无法生存。
衣物和住房是人类的基本生活需求,它们可以保护人类免受自然环境的侵害。
医疗保健是人类的健康需求,它可以帮助人类预防和治疗疾病。
交通工具是人类的出行需求,它可以帮助人类更加便捷地出行。
二、社会需要社会需要是指人类在社会生活中所必需的需求。
这种需求包括教育、文化、娱乐、社交等。
其中,教育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它可以帮助人类获取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素质。
文化是人类的精神需求,它可以丰富人类的精神生活。
娱乐是人类的休闲需求,它可以帮助人类放松身心,缓解压力。
社交是人类的社会需求,它可以帮助人类建立社会关系,增强社会交往能力。
三、心理需要心理需要是指人类在心理方面所必需的需求。
这种需求包括安全感、归属感、尊重感、自我实现等。
其中,安全感是人类的基本心理需求,它可以帮助人类感到安全和稳定。
归属感是人类的社会心理需求,它可以帮助人类感到自己属于某个群体。
尊重感是人类的自尊心理需求,它可以帮助人类感到自己受到他人的尊重。
自我实现是人类的自我实现心理需求,它可以帮助人类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四、精神需要精神需要是指人类在精神方面所必需的需求。
这种需求包括信仰、精神寄托、精神追求等。
其中,信仰是人类的精神需求,它可以帮助人类找到自己的信仰和方向。
精神寄托是人类的精神需求,它可以帮助人类找到自己的精神寄托和支持。
精神追求是人类的精神需求,它可以帮助人类追求自己的精神追求和理想。
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包括物质、社会、心理和精神等方面。
这些需求相互交织,相互影响,构成了人类的生活和发展。
只有满足了这些需求,人类才能够健康、快乐地生活。
社会学概论教学重点及难点
《社会学概论》教学重点及难点
第一章绪论
着重掌握社会学这门学科的意义、特点、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科学条件。
第二章人的社会需要
重点掌握社会需要的概念,社会需要在人的社会生活中的地位,马克思的社会需要理论和马斯洛的学要层次论。
第三章社会交往
重点掌握社会交往的概念及社会交往理论。
第四章人的社会化
重点掌握社会化的涵义,社会化的必要性及其基本内容。
第五章初级社会群体与家庭
重点掌握初级社会群体的涵义,家庭的涵义及功能。
第六章社会组织与科层制
通过教学重点掌握社会组织的结构与管理及科层制的利弊。
第七章社区
重点掌握社区的概念,农村和城市社区的的基本特征与结构。
第八章阶级与阶层
通过学习重点掌握什么是阶级,阶级分析与阶层分析的理论。
第九章社会制度
通过学习重点掌握社会制度的涵义,社会制度的功能及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第十章社会控制
通过学习重点掌握社会控制的涵义、法律和道德在社会控制中的地位
第^一章社会问题
重点掌握社会问题的涵义极其成因,我国人口问题与劳动就业问题及解决途径
第十二章社会保障与社会工作
重点掌握社会保障和社会工作的基本内容和社会意义。
第十三章社会变迁
通过学习重点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变迁理论和社会流动。
第十四章社会现代化
必须掌握社会现代化的涵义内容及特点,我国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和途径
第十五章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学习本章要求重点掌握社会调查研究的一般程序,及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等方式的基本内容第十六章社会学发展综述
本章作为一般了解。
社会学概论 大纲
《社会学概论》第一章绪论一、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的观点所谓社会,它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人们按照自己不断增长和提高的劳动和生活的需要,创造属于结合不同的社会关系,进行不同社会活动的生活共同体。
其具体观点为;第一,社会是人们交往的产物,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第二,人类社会区别于动物世界的根本标志是劳动。
第三,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社会是与自然界有重大区别的特殊领域。
二、社会学的特点所谓社会学,是指从变动的社会系统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第一,社会学把社会作为一个系统整体来看待第二,社会学研究是从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社会行为入手。
第三,社会学研究方法上的综合性第四,社会学把社会整体及其内部、外部的关系放在运动与变化的过程中去进行研究。
第五,社会调查是社会学研究的一个突出特点。
三、历史唯物主义与社会学的关系第一,历史唯物主义是社会学研究的哲学基础,是社会学研究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二,前者属于社会科学,后者属于哲学;前者研究特殊规律,后者研究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第三,社会学的研究成果是历史唯物主义和源泉之一,社会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社会学的研究成果不断地丰富着历史唯物主义。
所以,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指导与被指导、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等同论”、“替代论”、“取消论”等都是错误的。
第二章人的社会需要一、需要的基本含义和特点所谓需要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生产和匮乏感,而其要求尚未得到满足的社会心理反应。
其特点有必然性、客观性、和社会性。
二、需要在人社会生活中的地位第一,社会需要是人的行为动力,是人们活动的积极的动力源泉。
第二,社会需要是人们社会关系的基础。
第三,社会需要与人的劳动、实践相结合,相辅相成,推动着生产和社会的发展,三、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第一,需要是人的本性第二,人与动物、人性与兽性,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第二章 人际关系的相关理论
1、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
2、人群关系理论和人际需 要理论 3、角色、戏剧和交换理论 4、相互作用和认识平衡理论 附:历年真题 作业布置
二、人际需要理论 (二)舒兹的人际需要理论
舒兹于20世纪50年代末提出了人际行为三维理论。
舒兹假设每个人都有三种人际需要: 1、人际需要的基本内容 (1)人际沟通需要。(个体参与群体的需要,是人们形成和保 持满意的人际关系的需要。)
• •
1、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
2、人群关系理论和人际需 要理论 3、角色、戏剧和交换理论 4、相互作用和认识平衡理论 附:历年真题 作业布置
历年真题
单选
• • •
3、著名的“霍桑实验”的结果是形成了(A ) A、人群关系理论 B、人际需要理论 C、人际交换理论 D、人际关系认识平衡理论
1、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
1、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
2、人群关系理论和人际需 要理论 3、角色、戏剧和交换理论 4、相互作用和认识平衡理论 附:历年真题 作业布置
(2)人际支配的需要:人际关系中的所谓支配权。 儿童时代的这种经验可能形成三种个体行为的控制类型: “拒绝型”:人际关系上表现为拒绝支配权或不负责任,甘
当服从者
“独裁型”:倾向控制他人,好为人师,以支配他人为满足 “民主型”:对自己掌权和服从别人支配都能感到满意
第二章 人际关系学的主要理论
第一节 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 第二节 人群关系理论和人际需要理论 第三节 角色、戏剧和交换理论 第四节 相互作用和认识平衡理论
第一节 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
1、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
2、人群关系理论和人际需 要理论 3、角色、戏剧和交换理论 4、相互作用和认识平衡理论 附:历年真题 作业布置
《社会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社会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本课所涉及了解和掌握社会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并能熟练地运用社会学的基本理论来指导工作和生活,为学生学习其他有关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有关的知识体系按不同程度分三个层次做出要求。
了解:要求学员知道这部分内容。
一般掌握:要求学员对这部分内容能够理解。
重点掌握:要求学员对这部分内容能够深入理解并熟练掌握,同时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教学应强调与实际的紧密联系,通过案例分析等多种手段使学员能够运用所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部分各章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第一章绪论(建议4课时)一、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着重掌握社会学这门学科的意义、特点、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科学条件;一般掌握什么是社会,社会学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㈠社会1、中国古书中的社会2、马克思的社会涵义3、总之,社会是由一群人组成的。
这群人之间存在着种种社会规定的关系,人们按着社会规范发生交互行为,分工合作地进行必要的生产及其他社会活动,以满足社会成员不断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要。
㈡社会学1、社会思想与社会学:社会学的产生,吸取了古代社会思想的有益成分2、社会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及科学条件3、社会学的学科特点⑴社会学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⑵社会学广泛地研究社会生活中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社会行为⑶社会学研究方法上的综合性⑷社会学把社会整体及其内部、外部的关系放在运动与变化的过程中进行研究⑸社会学非常重视社会调查研究㈢社会学研究的领域以及与其他有关社会科学的关系1、社会学研究的领域2、社会学与其他有关社会科学的关系⑴社会学与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的关系⑵社会学与历史学、人类学、心理学等的关系⑶社会学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㈣学习社会学的意义1、掌握现代社会的基础知识,可以使人们更自觉地参与社会生活2、增长社会管理的才干,为建立文明、健康、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作出贡献3、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科学的依据4、为发展边缘学科和多科性综合研究作出贡献。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复习)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复习点)第一章绪论个人需要:人类进行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的基本动因,也是人们需要的基础。
必须通过市场等价交换,支付等价方可使用,而且只能为某个人或某个集体所享用,排除了其他社会成员享用的可能。
公共需要:社会成员可以无差别地共同享用这些公共物品,无须付出代价,或只需支付与提供这些公共物品的所费不相称的少量的费用。
主要靠政府提供。
公共事业四大特征:公共性;规模性;非营利性;超前性。
公共需要的特点:1.是社会成员在生产、工作、生活和发展过程中的共同需要。
2.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3.是发展变化的。
4.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
公共物品两个特性:(1)非竞争性(名):一个使用者对该物品的消费并不减少它对其他使用者的供应。
(2)非排他性(名):使用者不能被排除在对该物品的消费之外。
公共物品的七大特征:(1)生产具有不可分性。
(2)规模效益特别大。
(3)初始投资量巨大,随后所需的经营资本数额较小。
(4)具有自然垄断性。
(5)消费不具有排他性。
(6)对消费者收费不易,或收费本身所支付的交易成本过高。
(7)其消费具有社会文化价值。
【区别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公共事业管理的四大特征:1.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的各种公共需要。
2.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3.非营利性。
4.服务性。
行政手段(特性):权威性;强制性;垂直性;直接性。
直接对管理对象发生影响:依靠行政组织的权力,运用命令、指示、政策、规定、条例等,按照行政系统实施管理的方法。
优点:能够迅速有效地解决管理过程中出现的特殊的或紧迫的问题;可以有效地发挥管理的职能,使得高层领导的决策、计划作用得以落实;能保证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公共事业发展和管理过程中得到全面的贯彻执行;能确保管理系统保持集中统一,在统一指挥下协同一致地行动。
局限性:管理效果受领导水平的限制;不便于分权管理,易产生滥用职权、个人专断的弊病;不利于发挥子系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利于横向沟通,协调发展;受行政层级繁复和管理部门及其管理者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信息传递迟缓,失真严重。
社会学概论(完整)
2008-3-4
1
本书对“社会”的定义:
所谓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 是人们按照自己增长和提高的劳动和生活的需要, 创造性的结合成不同社会关系,进行不同社会活动的生活共同体。
一、社会学研究的领域
按其知识 结构,社会学 学科内容分为
理论社会学 应用社会学 经验社会学
二、社会学与其他有关社会科学的关系
◆社会学与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的关系 ◆社会学与历史学、人类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关系 ◆社会学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
2008-3-4
4
本章重要术语
◆孔德 ◆严复 ◆康有为 ◆《群学肄言》 ◆恩格斯的人的双重生产理论 ◆欧洲三大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
注意点:
人怎样才能进行生产呢?生命的生产——无论自己生命的生产 (通过劳动)或他人生命的生产(通过生育)——立即表现 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
2008-3-4
2
第二节 什么是社会学
一、社会思想与社会学
◆ 中国古代的大同思想:《礼记·礼运》 ◆ 孙中山:“天下为公”、“世界大同” ◆ 康有为:《大同书》
2008-3-4
5
第二章 人的社会需要
导入
人的行动的最初动力——人的社会需要
第一节 人的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
一、社会需要的涵义 所谓需要,就是人们在一定的情景下,对客观事物产生的匮乏感,
而要求得到满足的社会心理反应。 人的需要是人的本性,是人们行为的基本动力。 其具有必然性、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特征。
社会学概论第一至第四章学习辅导及习题
社会学概论第一至第四章学习辅导及习题第一章绪论一、重难点问题辅导(一)社会学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们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社会学是从实际调查研究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
在中国第一个讲解社会学的是严复 ,他翻译的斯宾塞的社会学也叫做《群学肆言》。
(二)群学清末,西方社会学说被介绍到中国本来有两种名称,一曰群学,一曰社会学。
由于当时的历史情况,昌言群学是适应了时代潮流,能够起到鼓励中国人救亡图存、团结御敌的功效,对国家、社会的进步更能起到促进的作用。
即教育群众教育之学。
拯救中国于危亡之学。
中国人的大同社会、大同世界的理想,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人生哲学,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一种特性。
(三)社会学产生的社会背景是什么?社会学这门学科的诞生,既是当时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也是当时科学发展的产物。
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大发展,同时也是资本主义的种种弊端开始逐步暴露的时代。
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学者以自然科学方法(特别是自然科学方法)来研究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社会学的产生是时代的呼唤。
中国社会学产生的历史背景也是如此。
1840年英帝国主义发起的鸦片战争后,引发一些类爱国人士的奋起反抗,维新派引证中外古今政治社会理论,欲挽救国家民族于危亡,以康有为为首讲,梁启超发挥的“群学”,严复翻译的《群学肄言》最为突出。
中国社会学发生于中国近代内忧外患,中国的国家民族、政治社会动荡不安的情况。
社会学发展至今,其学科体系日臻完善。
按其知识结构,社会学学科内容大致分为三大类,即:理论社会学、应用社会学与经验社会学(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理论社会学,是指从纯理论的角度来研究社会现象,探析社会现象的原因及其相互关系;应用社会学是把社会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社会实际生活、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研究中;经验社会学是以历史或现实社会中具体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为对象,采用科学的手段搜集资料,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描述社会事实以推导出社会的因果联系。
第二章 人性理论
第二章人性理论组织行为学的管理,是以组织中的人为核心的管理。
如何看待人,如何理解人的本性,决定了管理者应采用什么样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措施、办法。
因此,关于人性的理论,成为组织行为学基本理论的出发点。
第一节人性一、中国古代思想家论人性在中国古代思想家的著作中,人性这个词被用来说明人的本性,侧重于生而具有的特性。
人的行为是人的先天的生理特点与后天的社会环境共同作用的产物。
至于人性,则诸家说法不一。
《淮南子.修务》:‚人性各有所修短‛,正是古人对人性之概括。
1.性善说主张性善者,多属儒家学派。
其代表人物如孟子,他作为儒家先贤,继承了孔子的理论而更加发挥。
孟子与告子有一段讨论人性的对话,被后人认为是最能反映孟子性善论观点的。
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
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今夫水,博而跃之,可使过颈;激而行之,可使在山。
是肤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
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
孟子性善说共有三个论点。
孟子第一个论点:人性是善说。
告子认为人性本身没有善恶的属性。
是受环境的决定作用。
在发大水的时候,东边的岸决了口则水向东流;西边的堤破了,水则冲向西边。
孟子则是高他一筹,指出水为什么要向岸外流呢?这是由于水本身的特性是向下流。
没有这个特点,它也不会向东或向西流了,因为堤岸外边地势更低,水总是流向低处。
同时指出人性趋向善良,正如同水向低处流。
如果利用其他的力量,如拍打、堵挡,也可以使水跳起来,或是从山下流到山上。
但这只是改变了水的‚行为‛,并没有改变水的‚本性‛。
告子的论证只是涉及水的‚行为‛表现,而未能说明水的‚本性的趋向‛。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认为儒家的性善说第一个论点是:人性之向善是天生的,至于人的行为表现能否体现其本性则取决于外界环境之作用。
第二个论点是:性善所指为何物?这在儒家学说中是很明确的,那就是仁、义、礼、智。
社会学概论重点、要点及复习指导
社会学概论重点、内容要点一、复习时应注意的问题《社会学概论》复习时应按本课的教学大纲为基本依据,以教材为蓝本,结合本《复习指导》,进行全面系统地复习。
在复习时可以参考其它学习资料,以增强对本课的深入理解,但如与教材有矛盾的时侯,应以教材的内容为准。
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重点掌握各章节的重点内容。
即《复习指导》对于教材各章节教学重点考核内容所作的调整,如删去的内容,就不列入考试范围。
二、命题形式及所占比例安排命题指导思想旨在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内容的掌握程度,同时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考试形式为闭卷。
题型如下:填空题:检查对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一种方式,它所涉及的内容范围广,主要体现为重要人物、重要事件、理论以及事件发生的时间意义等。
名词解释:检查最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
涉及范围比较广。
考试中的名词以基本概念和重要概念为主。
所谓基本概念、重点概念是指在社会学的某一领域中有相当大的涵盖和解释能力的概念。
回答时要简明扼要,不要进行过多的解释,要抓住概念的实质,有些名词可能包括其构成要素及显著特点。
简答题:检查对基本理论、基本原理掌握的程度。
这些问题一般出现在教材中阐述比较完整、层次比较清晰的问题上。
回答这类问题时,要求思路清晰,条理分明,对该题所涉及的要点要叙述全面、完整、准确。
同时对每个要点有稍作解释。
论述题:检查社会学的重点原理的掌握程度。
这类题目是联系实际题。
在回答联系实际题时,首先要解答问题同所涉及的中心概念,然后阐述理论要点,从而给出理论的全貌;联系实际理论要点与现实要扣得准确、适当。
要避免所涉及的理论与现实脱节的现象。
填空10%;名词解释30%;简答题40%;论述题20%。
三、复习内容要点第一章绪论重要概念:社会所谓社会,它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人们按照自己不断增长和提高的劳动和生活的需要,创造性的结合成不同社会关系,进行不同社会活动的生活共同体。
社会学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02消费需要与消费需求-消费经济学(各章问题解答)
第二章消费需要与消费需求1.简述消费需要的客观性和类型。
答:消费需要具有客观性。
因为:第一,消费需要和生产一同发展,因而具有客观性。
如马克思所说,即使是孤岛上的鲁滨逊,“不管他生来怎样简朴,他终究要满足各种需要”,“需要本身迫使他精确地分配自己执行各种职能的时间。
在他的全部活动中,这种或那种职能所占比重的大小,取决于他为取得预期效果所要克服的困难的大小。
”恩格斯指出,“超出社会当前需要的生产余额……将引起新的需要,同时将创造出满足这种新需要的手段”。
这就是说,生产不断发展,使消费需要不断得到满足,又产生新的需要,使需要不断发展;需要的不断发展,又促进生产的不断发展。
这就清楚地说明:消费需要是随着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的,是客观存在的,不是从人们的主观想象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
第二,消费需要是随着生产力一同发展起来的。
马克思指出:“在生产的最低阶段上,人类的需要还很少,因而要满足的需要也很少。
”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需要也不断扩大。
特别是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分工越来越细,新的工业部门不断出现,新的消费品不断出现,人们的消费需要不断上升,消费需要的内容不断扩大,成为一个与生产体系相适应的消费需要体系。
“新生产部门的这种创造……不仅是一种分工,而且是一定的生产作为具有新使用价值的劳动从自身中分离出来;是发展各种劳动即各种生产的一个不断扩大和日益广泛的体系,与之相适应的是需要的一个不断扩大和日益丰富的体系”。
1反过来,社会需要的内容越丰富,又会促进社会分工,促进新的工业部门不断出现,使社会需要不断得到满足。
可见,消费需要是随着客观生产力一同发展起来的,因而具有客观性。
第三,消费需要的社会性质具有客观性。
马克思早就说过:“我们的需要和享受是由社会产生的,因此,我们对于需要和享受是以社会的尺度,而不是以满足它们的物品去衡量的。
因为我们的需要和享受具有社会性质。
”2在不同的生产力水平下,人们的消费需要的社会性质是不同的。
(课程与教学论)第二章 课程目标
3.课程目标要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当代社会生活中最重 要的方面,在确立课程目标时明白哪些才是课程目标 需要重点反映的社会需求,形成重点突出、层次分明 的需求系列层级,并在课程目标中体现出来。 4.在将社会生活的需求确定为课程目标的过程中,还 应注意考察社会生活需求背后所隐藏的深层次问题。
三、学科的发展
2.“行为目标”取向 “行为目标”是将具体的、可操作的行为作为课程 所要达成的结果的目标陈述方式,它以课程与教学 过程结束后学生所发生的行为变化为指向 3. “生成性目标”取向 “生成性目标”取向是对在一定的教育情境中随着 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形成的课程目标的描述
4.“表现性目标”取向 “表现性目标”是指学生在从事某种活动后所得到的 结果,它关注的是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来某种程度上 首创性的反应的形式,而不是事先规定的结果,旨在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强调个性化。
第二章
课程目标
第一节 课程目标的基本取向及相互关系
一、课程目标的基本取向
1.“普遍性目标”取向 “普遍性目标”取向是指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依据一定 的哲学或政治见解,推演出具有普遍或一般性质的 教育宗旨或原则,再将这些宗旨或原则运用于课程 领域,使之成为课程领域一般性、规范性的指导方 针的课程目标选定方式。
二、新课改背景下的我国课程目标体系的变革 “课程标准”替代了原来的“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强调以知识为中心,而“课程标准”突 出的是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 感、态度、价值观”三个领域的协调发展;“教学大 纲”追求的是获得知识的多少,学习的结果是其关注 的焦点所在,是一种结果性目标,而“课程标准”更 多地注重学习的过程,强调学习过程本身的价值 课程整体功能是建立在所有课程都能恰当地发挥自己 的功能,并且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互 协调的整体性之上的。
论人的需要与社会发展的统一性
论人的需要与社会发展的统一性人类社会是一个复杂而富有活力的系统,其中最核心的部分是人类自身的需求和社会发展。
人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而社会发展又反过来满足或制约人的需要,两者的关系动态而统一。
人的需要是多元且复杂的,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等多个层次。
这些需求的特点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构成了一个有机的需求体系。
在这个体系中,每一层次的需求都对人类的行为和决策产生影响,从而推动社会的不断发展。
社会发展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科技等方面的发展。
这些方面的发展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相互制约的。
社会发展满足了人的需要,创造了新的需要,进而又激发了新的社会发展。
因此,人的需要和社会发展是一种互动关系,彼此影响、彼此制约。
以中国为例,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求。
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需求也在不断升级,从物质需求向精神需求转变。
这种转变推动着社会在文化、教育、娱乐等领域的快速发展,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
另一方面,社会发展也反过来影响人的需要。
例如,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便捷的信息获取和交流方式,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信息需求。
然而,互联网的普及也使得人们对网络安全的需求不断提升,进而推动了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
人的需要和社会发展是一种动态的统一关系。
人的需要推动社会发展,而社会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和满足人的需要。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需要在满足人的需要的也要考虑到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均衡性,以实现个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在历史研究的长河中,统一性与不统一性始终交织在一起。
历史学的发展离不开对统一性的追求,但同时也要面对不统一性所带来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年鉴学派和新文化史学的演变过程,并分析历史研究的统一性与不统一性。
年鉴学派是20世纪初在法国兴起的一种历史学派别,它主张将历史研究与社会科学相结合,强调历史的整体性和规律性。
普通心理学 第二章 需要、动机、价值观
2.人类的需要是一种似本能需要,似本能的基本需要是一种 内在的潜能,或固有的趋势。这种似本能需要在某种程度上是由 体质或遗传决定的,因此即使是最基本的对事物的需要,也与动 物有很大区别。需要层次越高,其变易性和可塑性就更大。 3.人类的需要可以分为高级需要和低级需要。生理需要和安 全需要是低级需要,是人与动物所共有,越是高级需求,越是人 类所独有。 4.低级需要直接关系到个体生存,因此也称为匮乏性需要。 高级需要则能满足人类健康,长寿、精力旺盛、产生幸福感与宁 静感,也成为成长性需要。 5.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中最高层次的需要,但不 是每一个成熟的成年人都能自我实现。能够实现自我实现只有一 少部分人。
第一节
一、什么是需要
需要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它表现 出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对于客观条件的依赖性,是有机体积 极活动的源泉。
需要的特点:
(1)需要的产生是有机体内部生理上和心理上的某种 缺乏或不平衡的状态(吃饭、喝水、安全、交往等需要)。 一旦机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消除了,需要也就得 到了满足,这时有机体内部又会产生新的缺乏或不平衡状态, 进而产生新的需要。 (2)需要表现出有机体生存和发展的对于客观条件的依 赖性,它总是指向满足该需要的对象和条件,并从中获得满 足,没有对象的需要,不指向任何事物的需要是不存在的。
对需要层次理论的评价
积极评价:马斯洛把人的需要看成是一个组织系统。并按优势 出现的先后排列成一个序列,较系统的探讨了需要的性质、结构、
发生、发展及需要在人生中的应用。对于我们深入研究人类的需 要是由启发的。这个理论在教育实际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存在问题:(1)马斯洛用“似本能”代替“本能”的概念, 用以说明人类的需要不同于动物的需要,但是他却认为人类的基 本需要是由体质或遗传决定的、是与生俱来的,这就把人的生物 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混同起来了。(2)马斯洛十分重视人的潜 能和价值,认为自我实现是人类中潜能得到充分发挥的最好典范, 是最有价值的人。然而他所讲的自我实现是个人的自我实现。仅 仅是极少数人的自我实现。《共产党宣言》把理想社会的实现作 为实现我们追求的最高目标。(3)马斯洛把人类的基本需要分 为高级需要和低级需要,有其合理因素。但是它强调的是由低级 需要向高级需要发展,低级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不会产生较高以 及的需要,没有认识到高级需要对低级需要的调节控作用。(4) 在研究方法上,马斯洛突破了弗洛伊德临床法局限于精神病人和 行为主义者局限于对动物的研究采用现象学描述法对有成就的人 进行整体分析。但在信度和效度上让存在着不少问题。
第二章 功能主义理论
第二节 帕森斯的功能主义
帕森斯
一个无与 伦比的社 会学大师 一个无与 伦比的社 会学理论 靶子
一、认识帕森斯
帕森斯终生致力于能够解释所有人类行为的 巨型理论的建构。帕森斯所处的时代正值美国与 世界经济危机时期,因而他深受当时经济社会环 境的影响。 帕森斯结构功能分析的重点,是促进社会系 统稳定与秩序的机制。他全部理论的总倾向是强 调社会体系的协调一致与社会体系的和谐本性。 在体系的博大与著述的宏富方面,除韦伯外,恐 怕无人可以与帕森斯争雄。( 1920年韦伯的去 世标志着经典社会学时代的终结。)
二、功能主义方法的基本观点
第六,社会系统的功能运作,取决于社会成 员在共同目标及与社会基本需要有关的价值问题 上的观念一致。帕森斯认为,整个社会体系大大 依赖于共享的价值。一个社会系统的一致性要求 对于帕森斯的功能主义确是核心问题。 第七,社会的主导状态是由稳定与信念一致 所支持的秩序,而不是基于强力与分歧的冲突。 第八,如果一个系统要生存下去,就有某些 功能必要条件是必须要满足的。
一、功能主义的思想渊源
@ H.斯宾塞充分发展了社会有机体观点,也 推进了功能主义理论。 1、社会与有机体一样会成长发育,从各部分 相似的未分化状态成长为各部分不同的分化状态; 2、当社会有机体在体积增大时,其结构也会 增大,就是说,结构会变得比较复杂和有所差别。 结构上的分化同时伴随着功能上的分化;各种结 构上的差别用来完成各种不同的功能。(如大学) 在简单社会中,没有分化意味着同一个人既 是猎手又是战士;而一个结构复杂的有差异的社 会意味着各种角色和功能的专业化;
一、功能主义的思想渊源 @ 韦伯对功能主义的影响。 众所周知,韦伯向以对社会行动与(资本主 义)社会结构的卓越分析而闻名,韦伯的确看到 了对社会行动的意图与动机进行分析的重要性, 他也着迷于比较宏大的社会结构问题的解析,尽 管他并未成功地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问题,却深 深地影响了后来的帕森斯等功能主义者将社会行 动放入各自理论体系中的重要部分,帕森斯将自 己的功能理论称为行动理论就是这种影响的一个 结果。
2人的社会需要
马斯洛主要生平
1926就读纽约市立学院法律系 1928与其表妹贝莎结婚 1930获心理学学士学位 1931获心理学硕士 1934获心理学哲学博士 1935于哥伦比亚大学任桑代克学习心 理研究工作助理 1937任纽约市布鲁克林学院心理学副 教授 1951任布兰代斯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和 心理学教授 1954首次提出人本主义心理学 1961创办人本主义心理学期刊 1962成立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会
的活动,高亍动物生理机能的活动,而且永 进丌会成为“最后的和唯一的终极目的”。 马克思把人的需要划分为社会创造的需要和 自然的需要。
33
二、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
三、人的需要:生存—享叐—収展 人类的需要不历史収展相结吅
衣、食、住等生活资料的需要是 人的第一个需要。原始人的需要 很简单,主要是为了生存所必需 的物质生活资料。
“食色,性也。”
衣食住行
11
驱力及其理论
人基亍生理的需求而产生的力量,在心理学
上称乀为“驱力”。这种驱力是要求立即满 足的紧迫感,如生理紧张、缺陷戒丌平衡表 现出来的饥渴现象,又如操劳疲倦引起的困 倦……
康农的驱力论
麦独孤的本能说
驱力产生的
原因?
12
驱力及其理论——康农的驱力论
沃尔特·布拉德福·康农(Walter Bradford Cannon,1871.10.19 -1945.10.1) 生亍美国威斯康星州普雷里德欣, 1892年迚入哈佛大学,1896年入哈 佛大学医学院,1900年获医学博士 学位。后任生物学讲师,1902年任 助理教授,1906年成为G.希金森纨 念讲座教授,幵任系主任直到1942 年退休。1944年任纽约国际医学院 的客座教授1945年卒亍新罕布什尔 州富兰克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人的社会需要
(一)填空题
1. 人的社会需要是作为本教科书分析的逻辑起点。
2.需要的特点包括必然性、社会性、客观性
3.需要的社会性是指需要的提出和满足都是普遍的社会现象。
4.按照社会需要的对象,我们把它分为物质、精神和规范三类。
5.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
”
6. 生存、享受、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三个阶段。
7.马克思的需求的社会性和相对性论点至关重要,它奠定了马克思关于工人阶级相对贫穷和绝对贫穷的理论。
8.马斯洛于1943 年出版的《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理论》书中首次提出了需要层次论。
9.马克思是从宏观上阐述了需要层次论;马斯洛则是从微观上阐述了需要层次论。
10.需要层次论讲的是需要优势的更替,而不是需要的更替。
(二)选择题
1.文化是指( D )
A.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B。
人类学到的科学知识
C.人类遵循的行为规范D.人类创造的所有财富
2.需要层次论是谁初次提出的。
D
A.弗洛伊德B。
莱格C.米德D.马斯洛
3.“工作安定”属于哪种需要。
B
A.生理的B.安全的C.归属的D.自尊的
(三)名词解释
社会需要
社会需要是人们在一定情况下对客观事物产生的匮乏感,而要求得到满足的社会心理反应。
社会需要的产生和满足有其必然性、需要得不到一定的满足、可能会阻碍个人或集体的生存和发展
需要的产生不完全是主观的、有其客观性、它是在社会的历史、文化情景和当前实际情况下发生的
需要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是客观事物,通过人的自觉能动性体现出来、表现了需要的社会性
本能
就是指人们先天遗传的固定性的行为倾向和行为模式。
文化
文化有广狭二义、广义泛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成果、狭义指人的意识形态部分。
社会学采用的是广义的。
认为,文化是指一个社会群体的生活状态,是这个社会群体的,人造的生活环境。
包括群体生活中所有物质的和非物质的产品
优势需要
优势需要:是指人在同一状态下可能会有多种需要,但其中只有一种需要占据主导地位,对人的行为起主导作用,我们把这种需要称之为优势需要。
(四)简答及论述题
1.社会需要的涵义。
社会需要是人们在一定情况下对客观事物产生的匮乏感,而要求得到满足的社会心理反应。
社会需要的产生和满足有其必然性、需要得不到一定的满足、可能会阻碍个人或集体的生存和发展
需要的产生不完全是主观的、有其客观性、它是在社会的历史、文化情景和当前实际情况下发生的
需要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是客观事物,通过人的自觉能动性体现出来、表现了需要的社会性
2.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处于非常关键的位置。
表现在
需要是人的行为动力
人的行为追求一定的目的、包括物质、利益、成长条件、社会关系和精神食粮、这些目的构成人们的行为动力、构成人们向自然和社会进取的、积极的、动力源泉社会需要人们社会关系构成的基础
社会需要与人的劳动、实践相结合、相辅相成、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3.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
①是建立在个人和社会不可分割的整体观的哲学基础上的、个人和社会是辩证的统一。
社会是人的社会。
人是社会的人,在个人和社会不可分割的前提下,就产生了个人的需要并不只体现了个人的意志,也是体现了个人需要的社会意义、因为人从来就不只是指自然的人而是指社会的人,人是社会的动物,人所表达的需要体现了人之所以为人的本性。
②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又是历史的、辩证的看待人性和动物性-----------兽性的区别的。
认为人性与动物性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其区别是人的需要的表现都是通过人的头脑,是人的社会性,人的一定程度的理智表现,而动物则是兽性,生理上的、本能的表现。
但人性与兽性却又不能完全分开、没有联系,恩格斯说,人来源于动物的事实已经决定人永远也不能摆脱兽性。
所以问题永远只能在于摆脱的多一些或少一些,在于人性与兽性程度上的差异。
③马克思把人类的需要活动放在历史的进程中去考察。
放到生产的历史发展中去考察认为人的生产活动是从生产生存资料进步到生产享受资料再进步到生产发展资料。
人类的生产首先是为了满足生存的需要再提高到为了满足高级的享受的需要,最后提高到了满足最高级的发展的需要,这是人类生产发展的三阶段,也是满足需要的三阶段,更是人类为生存而斗争进步到为享受而斗争,再进步到为发展而斗争的必然过程。
4.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①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是从人的需要出发,探讨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理论。
1943年在《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到1954年在《动机与人格》一书中进—步阐述,成为行为科学激励理论的主要理论之一。
②马斯洛的激励理论强调两点:人的需求极少达到完全满足的状态,一个欲望满足后另一个迅速出现并取代它的位置。
③他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等级:a.生理需要,如对食品、衣服、居住、喝水、性的需要等。
b.安全需要。
包括防备生理损伤、疾病、经济上的灾难和意外事情的发生,以及工作安定,有保障等。
c.归属与爱的需要。
希望在团体中得到别人的爱,并给予别人爱。
d自尊的需要。
建立在实际能力的成就和他人的尊重。
e.自我实现的需要。
希望充分发挥潜能,做最适宜的工作。
④这五种需要的关系是:a.需要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b.较低需要得到部分满足之
后较高需要才会成为追求的需要。
c.高级需要更能持久地激励人。
d.可以同时部分满足几种需要,但总有一个是主要的即优势需要。
e.并不是所有人的需要都按这个顺序发展,有时可以颠倒或超越。
⑤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较好地解释了人的需要的变化规律及人的积极性产生的具体原因。
在微观分析上,—定程度上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