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社会性别及其社会化

合集下载

第二章社会化

第二章社会化

人为什么能够被社会化?
• 1、人脑数以千亿记的神经细胞,学习的潜 力无限。 • 2、人类具有超越本能的行为模式。 • 3、社会化的本质是社会经验的传递,人类 的语言现象为这种传递提供了实现的条件。 • 4、人类童年的长期依赖性生活阶段,为家 庭和社会发挥对儿童长期而系统的影响提 供了可能性。
• 二、语言社会化的特殊地位 • 社会化过程的目标非常广泛,凡是与适应社会生 活、成功履行一个人的社会角色有关的知识、态 度、情感、行为方式与思想观念、生活技能等都 属于社会化目标。 • 语言是人们理解别人和使自己为别人所理解的工 具,只有在掌握语言之后,才能够理解、接受社 会态度与习俗,塑造自我。语言是个人超越自我 联系社会、使自己成为整体社会的一个自然部分 的桥梁。
– 男:「工具性」「主動性」 – 女:「人際互動」 「情感表達」
• 角色行为:男兒有淚不輕彈」「女生可把眼淚當武 器」 • 职业。
印象中的男性特质
• • • • • • 大胆、勇敢、正义感 神经大条,不掉眼泪 思考不周到 赚钱养家 保护女孩子 穿裤子
印象中的女性特质
• 细腻、温柔、 体贴、 贤惠 • 重感情,易掉眼泪 • 思考周到 • 会持家,顾小孩 • 较节俭、勤劳 • 较柔弱 • 穿裙子
• 文化(culture):人类群体或社会共享的成果,是人类 在社会历史实践中创造的社会遗产。 • 物质文化 • 精神文化 知识、技能与经验
• 价值观(value)人生追求的目标是否有价值 • 规范(norm)在具体情境下如何思考、体验、行动的期望
• 法律、道德、风俗等
2、社会生活技能社会化: 生活自理技能社会化:衣食住行的常识习惯 谋生技能:独立参加社会活动,具有谋生技能 3、行为规范社会化: 法律规范:按法律调解自己行为,有强制性 道德规范:按照道德标准支配自己的行为: 爱心助人互助、道德判断是非、采取行动 3个阶段:强制服从、思想认同、内化自觉执行 4、性别角色社会化:性别不同,学习承担不同角色

社会心理学导论 第2章 个体社会化

社会心理学导论 第2章 个体社会化

Chapter 2 Socialization
2. 预期社会化anticipatory socialization 指个体在学校里进行的社会化,学习将承担的社会角 色,为进入社会做各种准备。
3. 发展社会化(developmental socialization) 指个体在成年期以后的社会化。 是在个体实现了基本的社会化的基础 上进行的。社会生活是不断发展变化 的,个体将随环境和自身状况的变化, 接受新的期待和要求,承担新的责任、 义务和角色。 Socialization through the Life Course
道德社会化的理论
Chapter 2 Socialization
皮亚杰把品德发展的第一个阶段称为“他律阶段” (heteronomy)。心理学家迪弗瑞斯(DeVries, 1997)指 出,这个阶段的道德是服从的道德,它反映情况皮亚杰所 认为的幼儿和他பைடு நூலகம்的父母之间,通常存在着以赞成或以绝 对服从权威为特征的关系。
Chapter 2 Socialization
2007年10月21日, 几名13岁的以色列男孩 被大人扛在肩上参加成 人礼仪式。参加当天在 耶路撒冷哭墙下举行成 年礼的,都是前不久在 爆炸中失去父母的孩子。 按照犹太教传统,这些 孩子从此便开始被看作 成年人了,成为“负有 责任的男子”。
Socialization through the Life Course
相关链接 他们是怎样学会仇恨的?
据英国媒体报道,伊朗正在利用教科书和儿童 读物对年轻一代灌输仇恨和极端主义思想,书中还 配有许多照片和图画,宣扬血腥暴力,而目标直指 英美等西方国家和以色列。 一本名为“让我们读”的7岁儿童读物中写道 又丑又胖的犹太人被人们赶出了城镇。 这些书中鼓励自杀式爆炸等袭击手 段,并称这是所有人应尽的责任。在一 本8岁儿童的教科书,有男孩发射火箭弹 以及一群孩子拿着AK47冲锋枪的照片, 其中还有些是戴着面纱的女孩。 根据书中的说法,英国应对目前世 界上多数疾病负责。一本名为《伊朗和 世界历史》的书中写道,“英国想尽一切 办法控制印度,从最初的欺骗到后来的 谋杀和屠杀,无所不用其极”。 这些书被以色列智库机构——和平影 响监测中心(CMIP)翻译并公布于众。该机构负责人 格罗斯表示,“这种教育体系是在为战争作准备, 宣扬仇恨思想,进行思想控制”。

第二章 社会化(简)

第二章 社会化(简)
在儿童生理成熟以前的训练对于最终的结果 没有多大的作用,成熟是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 因素。
社会化理论小结: 社会化理论小结:
决定因素(遗传?环境?) 研究对象(人格?认知?行为?文化?) 方法(思辨分析?观察、实验?)
(三)学校
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向成员系统传 授价值观念、社会规范、生活技能、科学知识的 制度化机构。 学校教育的特点: 学校教育的特点: 1、系统性、目的性、强制性。 2、具有独特结构的次级社会群体,是社会的 雏形。 3、通过教材、教师人格、教育方式、教学活 动、学生的各种组织对学生的社会化产生影响。
(四)同辈群体
是由地位相近、年龄、兴趣爱好、行为方式 大体相同的人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群体。 特点:无计划性;平等性;自愿性;开放性; 区别性的价值观;满足社会性需要。
(五)大众传播媒介
指的是人们用来进行沟通信息的各种通讯 与交往手段,包括报纸、杂志、书籍、广播、 电视、网络。
第三节
社会化的理论
一、精神分析学说的观点 二、认知发展论的观点 三、社会学习理论 四、正常成熟论
主要观点:
1、人格由本我 本我(id)、自我 自我(ego)与超我 本我 自我 超我 (superego)三部分组成。 2、超我的形成过程就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 、 (社会化的理想结果是人格的三部分平衡发展) 3、强调早期经验对人格形成的重要性。
(二)埃里克森的观点
1、注重自我的作用和社会文化的影响 2、认为社会化是一个持续终生的过程 3、提出心理社会发展的八个阶段
继续社会化: 继续社会化:
继续社会化指成年人经过基本社会化之后,为了适应社会 文化环境,继续学习社会知识、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的过程。
内容:
1、进一步接受社会的文化传统和生活经验。 2、在再生产社会经验、创造新文化的过程中,接受新的价 值观念和社会行为模式。

性别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第一,强化性别角色旳广告。 第二,以性为促销手法旳广告。 第三,性别岐视旳广告。 第四,只针对男性或女性消费者旳促销
第一讲 绪论:什么是性别社 会学?
n 一、什么是性别社会学? n 性别社会学是用社会性别视角研究两性
在社会运营和发展中所形成旳角色、地 位、作用等问题,并借用社会学旳措施 来研究两性社会问题,如就业、教育、 参政、婚姻家庭等问题。
特点:
第一,是以性别为主要研究对象旳学科。
社会学旳研究对象:社会整体,个体和其他。 《女性社会学》与《性别社会学》
建筑师,科学家 等
娇小柔弱 感性/自卑/温柔/ 脆弱/依赖 操持家务,照顾 家庭
护士,教师等
欣赏歌舞表演《红》,并从 性别社会学视角谈一下对该 表演旳印象。
从根本上来讲,主流社会对男女 气质进行性别身份划分,想要到 达旳目旳就是有效地进行社会管 理,将劳动性别分工正当化,实 现一套社会性别关系秩序。
。 ▲婴幼儿时期旳性别社会化主要经过示范
和模仿完毕,这一过程中旳强化机制与 社会旳性别标签联络在一起。 2、青少年期旳性别社会化。
▲强化女性旳自卑心理。 ▲性别社会化具有双重性和冲突性。 3、青年期及中年期旳性别社会化 就业?婚姻?生育? 4、老年期旳性别社会化。 ▲性别旳生物学和生理学差别被社会强化。 ▲社会对男女两性旳老龄化有不同旳体现。 ▲老年妇女旳生活境况体现为社会角色不断丧失
3、社会性别是一种权力关系
支配 地位
隶属 被支配
男性
女性
权力关系:强制与非强制
强制性旳权力关系 采用逼迫旳乃至暴力旳方式使女性服从 非强制性旳权力关系 经过心理认同旳方式来支配控制女性
权力关系:经过资源控制
多 经济资源 教育资源 政治资源

社会心理学第二章社会化概述

社会心理学第二章社会化概述
第二章 社会化
内容摘要: 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他的社会性。本
章将主要介绍个体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社会化 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文化、家庭、学校和大众 传媒等。
关键词:
社会化 文化 家庭 同辈群体 大众传媒
第一节 社会化概述
一、社会化定义
1、定义: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适 应并吸收社会的文化,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 员的过程。(从自然人发展为社会的人)
四、学校
(一)特点
1、按事先确定好的目标、计划,根据社会要求塑造 年轻一代。
2、有专门训练的教师来执行这一计划。
3、有专门的影响媒介(包含课程、教材等)
4、根据个体的年龄特点,选择相应的方法来施加影 响。
5、根据文化遗产的要素来选择教育内容。
6、使来自不同背景的年轻一代集合在一起,增加了 他们学习交往的机会。
(二)学校社会化的作用
1、形成个体系统的文化知识,开发个体的潜能 2、形成个体系统化的价值观念、政治道德观念体 系。 3、使个体的价值观与主流文化一致。 (三)学校的影响因素 1、学校的风气 2、教育内容和教科书 3、教学组织
4、教师的作用:
教师的威信、品德、爱心、榜样、期望、学 识以及师生关系等都将会影响到个体的社会化。
五、社会化的内容
1、政治社会化 2、道德社会化 3、民族社会化 4、性别角色社会化
第二节 影响社会化的因素
一、本能与环境
二、生物因素(遗传因素) 三、社会文化
文化是在一特定群体或社会的生活中形成的, 并为其成员所共有的生存方式的总和。它是经过 世世代代传递下来的,其中包括价值观、知识、 信仰、艺术、风俗传统、生活态度及行为准则, 以及衣食住行等用物的制作方式、待人接物、举 止言谈等交际方式和风度。

第二章-社会性别及其社会化PPT课件

第二章-社会性别及其社会化PPT课件

只要有一个女人觉得自己为儿女所累,
定有一个男人没有享受为人之父的全部滋味。
只要有一个女人得不到有意义的工作和平等的薪金,
定有一个男人不得不担起对另一个人的全部责任。
只要有一个女人想弄懂汽车的构造而得不到帮助,
定有一个男人想享受烹饪得乐趣却得不到满足。
只要有一个女人向自身的解放迈进一步,
定有一个男人发现自己也更.接近自由之路。
另外一个人感情丰富、心思细密、擅长做家务、 温柔体贴……
.
19
.
20
.
21
尊重多元的性别气质
.
22
只要有一个女人
作者:南希.史密斯 译者:黄长琦
只要有一个女人觉得自己坚强,因而讨厌柔弱的伪装, 定有一个男人意识到自己也有脆弱的地方,因而不愿意再 伪装坚强。 只要有一个女人讨厌再扮演幼稚无知的小姑娘, 定有一个男人想摆脱“无所不晓”的高期望。 只要有一个女人讨厌“情绪化女人”的定型, 定有一个男人可以自由地哭泣和表现柔情。
.
2
二、社会性别的含义
社会性别指基于男女生理差别之上的社会 对两性及两性关系的期待、要求和评价。 它形成一种性别的群体特征,表现在角色 、活动及责任等各方面。
社会性别是后天形成的。社会文化建构了 男女的性别特征和差异。
.
3
三、主要观点
(1)制度因素和文化因素是造成男性和女性的 角色和行为差异的原因,两性差异不等于女性次 于男性。
父亲是军人,他不喜欢女孩子过于矫揉造作。印象里 高中毕业之前,我没留过长发,总是跟男孩子在球场 上踢球乱奔。中性化的我从没觉得自己这样有何不妥。 上了大学,感觉就不一样了,我发现周围的女孩子们 个个会打扮,懂得撒娇懂得发嗲,惟有我粗粗笨笨的, 完全不像女生。我身边男性朋友不少,可他们从来都 是把我当兄弟看待。女性的自我认知突然被唤醒,我 开始渴望像其他女生那样长发飘飘,莲步摇曳。当中 的转变大概经过了一两年时间,这中间我特别痛苦, 甚至有过邯郸学步的挫败感。所以,我不想女儿像我 一样。

《性别与社会》教学大纲

《性别与社会》教学大纲

《性别与社会》教学大纲课程编码:课程名称:性别与社会课程英文名称:genderANDsociETY 预修课程:无内容提要(150字以内):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为指导,批判继承西方女权主义的理论精华,从社会性别视角出发,系统探讨性别与社会的系列问题。

其目的是反思传统性别文化对男女两性的建构,培养学生的性别平等意识,使学生用社会性别分析的方法,对有关社会现象进行性别分析,从而对社会中的性别问题保持-•种敏感而深刻的观察与体悟。

评价方式:课堂参与+平时作业+期末考试(开卷)主要参考书目(至少三本):1.佟新著:《社会性别研究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2.胡晓红著:《走向自由和谐的两性关系》,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

3.魏国英主编:《女性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

4.方刚主编:《男性要解放》,方刚,山东人民出版社,2(X)6年6月。

《性别与社会》教学大纲课程编码:(黑体小4号字,顶靠左边)学时数:40学时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黑体小4号字,顶靠左边,上下各空一行,下同)本课程为全校的公共选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妇女官和西方的社会性别理论,帮助学生运用性别视角和社会性别的分析方法,结合各自的专业知识,提出、解答或者思考本土现实生活中的性别问题:从而使学生确立正确的性别意识。

二、教学内容、要点和课时安排第一章绪论(2学时)第二章社会性别概述(4学时)一、性别二、社会性别三、社会性别研究的基本内容和发展概况第二章社会运动与性别(8学时)一、西方女权主义运动二、中国妇女解放运动三、多元化的女性主义理论与评介四、男性解放运动第三章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的社会建构(6学时)一、性征二、性别气质的心理建构三、性别气质的心理文化建构四、性别社会化第四章身体、文化和性别(2学时)一、性关系中的社会秩序二、性别与健康三、家庭暴力第五章性别与传媒(2学时)一、大众充满中的性别二、消费符号与性别气质三、性别的商品化四、对大众传媒的性别分析第六章婚姻、家庭与性别(6)一、中国的婚姻制度二、婚姻制度与性别关系三、主流家庭社会学的几种观点第七章性别与教育(2学时)一、性别刻板印象对教育的影响二、培养学生的双性化人格第七章性别与就业(2学时)一、劳动及其性别分工二、职业隔离与就业性别歧视三、性别与职业发展第八章性别与政治(2学时)一、妇女参政的概念二、西方女权主义妇女参政理论三、妇女参政的现状四、促进妇女参政的行动第九章结语(2学时)三、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宋体5号字)四、成绩评价方式课堂参与+平时作业+期末考试(开卷)五、主要参考书目(至少三本)1.佟新著:《社会性别研究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2.胡晓红著:《走向自由和谐的两性关系》,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

《社会心理学》第二章社会化

《社会心理学》第二章社会化

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人格、行为发 展的影响
放任型 父母只顾自己的工作学习,缺乏对 孩子的教育和关心。 这种方式培养下的儿童性格内向、孤僻, 对人冷漠,情绪消沉,兴趣狭窄,缺 乏理想和追求,极易受到不良人群的 影响而误入歧途。

我想我的童年生活与其他人所向往 的没有什么差别,我爸爸是医生,妈 妈是保险代理人。就经济收入来说, 他们令许多人羡慕,但实际上,他们 几乎没有什么时间待在家中。爸爸一 直想挣大钱,好给妈妈买奔驰轿车, 买蛇皮鞋子,如此等等。可是,全家 人就是没有时间一起呆一会儿。这样 ,我只能从周围环境中学习,向邻居 的孩子们学习。
虐待型 见于极少特殊家庭。家长视孩子 为仇敌,对孩子打骂虐待。 孩子会胆小、脆弱、自卑。心理缺 陷和心理障碍发生率也很高。
• 家庭气氛
家庭气氛和谐: 成员之间互敬互爱、和睦相处, 会使孩子安全愉快、生活乐观、信心十 足、情绪安宁、待人和善。 家庭气氛紧张: 经常在激烈的冲突、无休止的争吵中生 活, 长期处于提心吊胆、极度不安的状态, 容易形成抑郁、不信任和情绪不安的个 性特征。
• 安娜的状况表明,如果只靠纯粹生物 学上的能力,这种能力在使她成为一 个完全的社会人的方面所起的作用是 微乎其微的,为使安娜能够适应社会 ,研究者付出的努力只取得了有限的 • 成功。4 年半以后,安娜死去了。不 过,她在死前已经知道并学会了一些 单词和短语,但从未能讲出一个 • 完整的句子。她还学着摆积木、穿珠 子、刷牙、洗手、听从指令,并爱玩 洋娃娃;她还学习走路,但走起路来 • 却很笨拙。当她将近11 岁离开人世时 ,只达到两三岁孩子的水平。
二、道德社会化
• 2、道德社会化定义
• 就是将特定社会所肯定的 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加以 内化,形成合乎社会要求 的道德行为的过程。

第二章 社会化

第二章  社会化

有意义的,如果没有私有财产人们也能在
一起生活,对人类生命和个性的尊重是绝 对的,因此人们有一个共同的责任去挽救 快要死的人”
(二)政治社会化
政治社会化是指个体逐步接受与获取现有政治制度所肯定的
政治行为取向与行为模式的过程。
赫斯和托尼:儿童的国家意识发展三阶段
1、国家象征期
2、抽象国家观念期
3、国际组织系统期
落则是一个有吃人肉习性的部落,部落里的男女凶暴,并附有攻击 性,女人们很少表现出母亲的特征,他们害怕怀孕,不喜欢带孩子 。第三个部落名为德昌布利,与前两个部落不同,这个部落里的男 女性别角色差异明显,但与通常的性别角色行为截然想法,女人专 横跋扈,不戴饰物,精力旺盛,是家庭经济的主要支柱,男人喜爱 艺术,喜欢饶舌,富于情感和具有依赖性。
她们被领进孤儿院后,辛格夫妇异常爱护她们,耐心抚养和教
育她们。总的说来,小的阿玛拉的发展比大的卡玛拉的发展快
些。进了孤儿院两个月后,当她渴时,她开始会说"bhoo(水, 孟加拉语)”,并且较早对别的孩子的活动表现兴趣。遗憾的 是,阿玛拉进院不到一年,便死了。卡玛拉用了25个月才开始 说第一个词“ma”,4年后一共只学会了6个字,7年后增加到
45个字,并曾说出用3个字组成的句子。进院后16个多月卡玛
拉才会用膝盖走路,2年8个月才会用两脚站起来,5年多才会 用两脚走路,但快跑时又会用四肢爬行。卡玛拉一直活到17岁
。但她直到死还没真正学会说话,智力只相当于三四岁的孩子

电影《房间》
影片《房间》日前摘得多伦多电影节的最高奖项——人民 选择奖,影片讲述了布里·拉尔森饰演的女孩玛被邻居所骗, 之后被囚禁在一个狭小的房间里长达七年之久。在此期间她遭 到强奸,并生下了儿子杰克。和所有妈妈一样,玛也竭尽全力 为孩子创造一个安全和开心的成长氛围,虽然他们被困在一个 不到10平米的房间里,但通过幻想玛为儿子创造了一个神奇的 世界。不过随着一天天长大,杰克的好奇心使他不再满足于这 个世界,于是玛精心策划、带着杰克

社会性别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对子女教育的影响

社会性别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对子女教育的影响

社会性别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对子女教育的影响在我们的社会中,性别是人们最最基本的身份标识之一,对于不同的性别,我们会有不同的行为期待和社会评价,这些评价和期待对于我们人格的形成和性标识的认同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会着重探讨社会性别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它对子女教育的影响。

社会性别是什么?社会性别是指社会所对男女的期待和要求,这个概念不同于生理性别。

社会性别期待体现在我们对男性和女性的期望行为、职业等上,这些期望会对性别认同产生深刻的影响。

例如,女性被期望成长为母亲或者家庭主妇,而男性通常被期望成长为家里的经济支柱和领头人。

这些期望和要求会形成社会性别,进而对我们的认同意识和行为产生影响。

社会性别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社会性别和性别角色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而深入的过程,从婴儿期就开始了。

在婴儿期,父母的期望和态度会对小孩性别角色的认知、行为表现和性别认同产生影响。

例如,男孩通常被父母鼓励勇敢和自信,而女孩则被鼓励可爱和文静。

这些期望和态度会逐渐激发出小孩的相关行为和习惯,从而形成性别角色。

在上学期间,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也会对小孩性别认同的形成产生深刻的影响。

例如,同学会因为小孩对于一个似乎违反性别角色的行为或习惯进行歧视或排斥,这会使小孩对于自己的身份产生认知和价值重构,在长期的过程中影响性别认同的形成。

影响子女教育的因素社会性别是对于子女教育的影响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父母的行为与态度对于这种影响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父母可能会在不自觉中对于女孩和男孩分别有着不同的期望。

例如,女孩被期望更多地关注建立亲密的关系,而男孩被期望更多的关注事物的自由和独立性。

这些期望和态度会引导父母在教育子女时有所不同的指导。

父母还可能会在不自觉中对孩子的玩具、衣服和其他方面的选择进行不同的评价,这会对孩子的性别角色形成产生影响。

例如,给女孩买玩具厨具套装,而给男孩买玩具枪支,这样的评价和选择会对孩子的性别角色形成和认知产生影响。

性别社会化PPT课件

性别社会化PPT课件
14
性别社会角色:社会依照人们的生理性别将 某些社会责任和权利交付给男性和女性,形 成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如家庭制度中的两性 劳动分工,母亲角色和父亲角色分别承担不 同的社会责任和权利。 “好母亲”或“伟大母爱”的期望
性别认同(性别身份或性别同一性):性别
气质与第一性征的一致性状况,是个人对所
属性别群体相对稳定的理解和认知。人们在
55
2、故事书
传统的童话故事,和更多的写给儿童看的现
代故事一样,充斥着性别的刻板印象。在许多童
话里,被动的女性是特别理想的。迪斯尼上映的
儿童卡通片,如“小美人鱼”、“美女和野兽”
和“阿拉丁”,看起来为女性提供了更为积极的
角色,但是,更详细的审查之后,发现它们只是
重复了旧的叙事情节,即无私、美丽的女孩得到
男性的活动与女性也不一样。男性从事更具冒险性 的探索,进行户外活动,要求独立和力量。而在出 现女孩的地方,就会被描绘为被动的,基本上限于 室内活动。
女孩为男孩烧水做饭、洗衣扫地,或者就是等着他 们的归来。
故事书里所体现的成年男人和女人也基本如此。
在所分析的书中,没有一位女性在家庭外面有一份
职业。与此相反,男性都被描绘成战士、警察、法
73
答题要求:
1、以上四个论题任选两题作答,每题50分,共100分。
2、请在答卷上注明答卷人姓名、性别、学号、所在 学院。
3、结合本课程各讲座内容,不抄袭,不写空话、套 话。
4、层次清楚,标点正确,尽量不写错别字。
5、手写版、电子打印版均可。
74
论文提交时间和地点: 时间:2014年12月4日(第13周星期四)晚18: 30之前 地点:1区1教302教室。 注:没有按时提交论文的同学作缺考处理。

性别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目录第一编导论第一章性别与社会引子第一节性别与社会性别一、性别的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二、性别/社会性别体制第二节社会性别研究的基本内容和发展状况一、社会性别研究的基本内容二、社会性别研究的发展状况小结第二章社会性别研究的基本理论第一节父权制起源的理论一、生理或心理学派二、历史学派三、人类学学派第二节建构主义理论一、建构主义理论的起源二、社会性别研究与建构主义第三节女权主义理论一、女权运动与女权主义理论的产生二、不同的女权主义流派小结第三章社会性别研究的认识论与方法论引子第一节知识的产生一、理论范式二、范式的革命第二节社会性别研究的认识论特点一、女权主义的认识论二、社会性别研究的原则与立场三、社会性别研究的方法小结第四章性征和性别气质引子第一节性征一、性征的基本类型二、性别气质模式三、固定化的性别气质模式的社会功能第二节性别气质与性别认同一、性别认同二、弗洛依德的性心理学三、对弗洛依德理论的反思与发展小结第五章性别社会化引子第一节社会化过程一、社会化二、性别社会化三、生命周期中的性别社会化第二节性别社会化与社会学习一、社会学习理论二、认知发展理论三、性别图式理论四、两性的道德发展小结第六章历史文化与社会性别引子第一节历史建构的性别气质一、历史与文化——说文解字二、宗教对性别气质的建构三、西方哲学思想史中的性别建构第二节中国历史文化的性别气质建构一、封建社会秩序与“三从四德”二、家文化三、文化的实践:对女性身体的控制四、男性偏好的生育文化小结第七章性别气质的话语建构引子第一节话语一、话语与社会性别二、话语的社会性三、话玉器的历史性四、大众传媒中的话语分析第二节话语的性别分析一、用词的性别分析二、叙事与再表现中的性别三、话语中叙述关系的性别分析四、中国妇女——被叙述的性别身份第八章性别气质的商品建构引子第一节消费社会中的性别一、消费社会二、消费社会——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阶段三、符号消费的性别意义第二节消费社会的性别商品化一、广告——传统性别观念的复制二、审美与选美——女性的客体化和大众消费气质建构三、减肥与整容——对身体的消费四、多元化的未来小结第九章身体的政治——性行为的社会性引子第一节社会的性一、性行为的生物性与社会二、各种理论视角第二节双重标准一、性别化的性行为规范二、日常生活中的双重标准及其演变第十章婚姻制度与婚姻关系的变革引子第一节婚姻制度一、婚姻制度二、从传统婚姻到浪漫爱情第一节中国婚姻关系的变革一、从择偶看婚姻关系二、《婚姻法》的沿革小结第十一章反对针对妇女的暴力第一节各种形式的针对妇女的暴力一、被害人学和女性作为被害人二、A针对妇女的暴力的类型第二节针对妇女暴力的原因分析一、暴力——男性统治的一种形式二、公私领域的社会建构三、反暴力的行动潜力小结第十二章劳动性别分工引子第一节劳动和劳动性别分工一、劳动分工二、劳动的性别分工三、劳动性别分工的意识形态第二节等级化的劳动性别分工的动力机制一、各种理论流派二、中国劳动性别分工动力机制分析小结第十三章两性职业发展性别分化的职业发展三、传统职业发展理论四、职业发展路径的性别化五、中国的现状第三节影响两性职业发展的社会因素一、劳动力市场机制二、组织内部机制——“玻璃封顶”三、温柔的陷井——性别分工与家庭利益小结第十四章性别与发展第四节经济增长和社会性别一、发展的内涵二、发展中的性别问题第五节性别发展的政策分析一、社会政策中的性别发展模式二、性别发展战略小结参考书目第一编导论地址:讲义下载区密码:62751675第一章性别与社会引子•“清晨对着镜子梳理,一张苍白松弛的脸,下巴上稀稀的几根胡须,照照,我就讨厌了我自己!遗传研究所的报告中讲,在城市里生活了三代以上的男人,将再不长出胡须。

社会心理学__第二章___社会化

社会心理学__第二章___社会化
所谓依赖生活期是指人类个体在出生后由于生理、心理、意识和行为能 力尚未发展健全,不能独立生活,因此在生活上、心理上依赖他人,受他人 照顾、监护的时期。这个时期大致经过乳儿期、少年期甚至青年期。
日本老兵生活在荒岛28年,发现后不会说话,但是返回社会后81天恢复了 语言能力。而印度狼孩等小时候没有经过社会化过程,错过了语言等发展关 键期的人,恢复起来有极限。
二、社会化的过程-类型
早期社会化
儿童期社会化 主要进行的是初级社会化
早期社会化
青年期社会化
主要进行的是预期社会化
初始社会化

初始社会化是发生在生命早期的社会化。 其主要任务是向儿童传授语言和其他认知 本领,使其内化社会文化规范和价值标准, 能够正确理解社会关于各种角色的期望和 要求。
预期社会化
心理社会发展论埃里克森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埃里克森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所以这个理论可称为决定的所以这个理论可称为心理社会心理社会阶段理论
三、家庭
几乎对每个人来说,家庭都是个体出生后接受社会化的第一个社会环境, 家庭的教育和影响对个人早期社会化甚至一生的社会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家庭是个体社会化的起点。原因有三方面: 第一,童年期是人生社会化的关键期。儿童时期 的智力水平、个性特征、社会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对后来的社会化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第二,儿童时期,无论是心理上还是生理上都是 对家庭依赖最强烈的时期。 第三,家庭是社会结构中的基本单位,儿童可以 从中习得各种社会关系。

社会性别及其社会化概述

社会性别及其社会化概述
服装与玩具的性别区分:衣服颜色、式样…… 玩具的种类与选择……
男孩vs女孩
对父母性别角色的认同与学习:
•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其社会化的 最重要的场所之一,儿童早期活动时间最多的 场所是在家庭,父母的行为是孩子的榜样,对 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父母的性别角 色意识对孩子的影响不仅最早,而且最大。
从试验结果来看,被试整体体现出显著的 内隐刻板印象,他们更倾向于接受男性在 职业活动中的积极表现,而对女性同样的 积极表现给出了更多的归因解释。在做出 解释时,常将男性的积极表现与能力、性 格、专长等内在因素挂钩,将女性的积极 表现更多地与运气、关系、容貌等外在因 素相联。
一个人富于攻击性,富于独立性、喜好数学和科 学、积极主动、爱好探险、决策果断……
(2) 人们现有的社会性别观念是社会化的产物。
(3) 社会对妇女角色和行为的预期往往是对妇女 生物角色的延伸。
(4) 社会结构优惠男性,女性是受压迫的群体。
(5) 个人的问题也是政治的问题。
(6) 社会性别的角色既然不是生物性别决定的, 是后天学习来的,那么他是可以改变的。
(7) 社会性别概念是对传统社会性别关系不平等 的不认可和挑战
= 豪放、侠肝义胆、独立、
自主、勇敢、冒险、进 取和重事业
⑵人格特性:如女性情绪化,男性自信
印象中的男性特质
大胆、勇敢、正义感 神经大条思考不周到 不掉眼泪 赚钱养家 保护女孩子 穿裤子
印象中的女性特质
细腻、温柔、 体贴、贤惠 重感情,易掉眼泪 思考周到 会持家,顾小孩 较节俭、勤劳 较柔弱 穿裙子
⑶角色行为 女性的角色行为
男性的角色行为
⑷职业分工 男性的职业
工程师、医生、工人、科学家…… Nhomakorabea女性的职业

02社会环境分析:性别

02社会环境分析:性别

性格上的差异
攻击性 性激素、社会文化的影响,使男性比 女性更富有攻击性; 自信心 女性的自信心往往不如男性高;也可 能男性过高的估计自己; 支配性和依赖性 男性的支配性比较强;女 性的依赖性比较强; 同理心和利他行为 女性比较有同理心; 情绪性 女性的情绪性比较外露;
能力上的差异
成人性别文化对儿童的塑造
中班娃娃家,女孩王湛扮妈妈。她没有做饭,而是 以椅子当车,驾车乱跑。女孩佟小菲去教师处告状, 说王湛不象妈妈,把家里搞得乱七八糟。 师:“妈妈应该做什么”? 佟:“妈妈不会开车到处乱跑。 师:“对了,妈妈应做饭、收拾屋子、扫地,给孩子 讲故事也成。你看你家多脏,都没人来了,快别开车 乱跑了。” 王湛低下头,按老师的要求收拾屋子去了。
第二章 社会环境分析:性别
性别:是带有心理学意义和文化意义的概 念,是一种社会标签,用来说明文化赋 予每一性别的特征和个体给自己安排的 与性有关的特质。
第一节 性别差异
男性与女性的生理差异 男性与女性的心理差异 男性与女性的社会差异
一、男性与女性的生理差异
1、基因差别 2、激素差别 3、身体差别
语文能力 女性的语言能力比男性强; 数学能力 男孩子数学推演中比较顺利,在 数学成就上比较高,但是在学校的数学成 绩 上女生却比较高。 空间能力 在二\三维,心理旋转上男性比女 性强 知觉速度 在校对上,女性比男性好; 运动能力 女性在精细动作与手指灵活上 好;
领导能力 男性容易成为团队领导;女性有 人际取向和民主的领导风格,男性有任务取 向和专制; 认知方式:分析考量型(分析,解决多于认 同)_囫囵吞枣型(女性难于把自己与问题区 分开,常模仿他人解决问题的方法); 场依存型_场独立型;在17岁前没有分化;

第二章 社会化

第二章  社会化

第二章社会化:社会行为的模塑第一节社会化及其基本途径一、社会化是什么社会化就是人的社会行为的模塑过程。

通过这一过程,人们形成了为其生存环境所认可的社会行为模式,对生存于其间的社会文化环境中的各种简单与复杂的刺激能够给予合适、稳定的反应。

通过社会化得到发展的不仅是人(更不仅是个人),还有社会经验及社会本身。

二、社会化的基本途径人的社会化是通过社会教化和个体内化实现的。

社会教化和个体内化是相辅相成的:没有社会教化,就没有必要进行个体内化;而没有个体内化,社会教化也就毫无意义。

从社会心理学的观点来看,个体内化是指社会化的主体经过一定方式的社会学习,接受社会教化,将社会目标、价值观、规范和行为方式等转化为其自身稳定的人格特质和行为反应模式的过程。

社会心理学家从不同的方面研究过实现个体内化的社会心理机制,其中主要包括:(1)观察学习。

(2)认知加工。

(3)角色扮演。

(4)主观认同。

(5)自我强化。

第二节社会化的生物学基础与社会文化因素一、社会化的生物学基础许多研究表明,在婴儿获得生物需求和情感需求的瞬间,便与他人建立了最初的交往关系,并且迈出了社会化进程的第一步。

婴儿的生物需求与情感需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既是一种最基本的生物需求,又是一种最基本的情感需求。

心理学家哈洛的实验在实验中,小猴同两个人造的“母猴”妈妈(一只用铁丝绕成,身上带有奶瓶;另一只在铁丝外裹有同母猴毛相似的织物)关在一起。

虽然小猴天天从带有奶瓶的“母猴”那里吸取食物,但它的大部分时间却是依偎着裹有毛织物的“母猴”度过的。

如果把后者搬走,小猴就会出现明显的行为问题。

这说明,小猴尽管有着强烈的生物需求,但也有着同样强烈甚至更为强烈的情感需求。

尤其是实验还证明,由这些人造“母猴”养大的小猴,虽然小时候看不出明显示的异常,但长大后却不会当父母,其中许多母猴甚至不会生育。

婴儿也象小猴一样,有着基本的与他人接触、互动的生物和情感需求。

二、社会化的社会文化因素1、文化文化是在一特定群体或社会的生活中形成的、并为其成员所共有的生存方式的总和,其中包括价值观、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风俗习惯、风尚、生活态度及行为准则,以及相应的物质表现形式。

第二章 社会化

第二章 社会化

个体的初级社会化已经完成,成人的自我 已经发展起来了,他们选择、学习与尝试 各种社会角色,对现行角色进行重新定义 与再创造,生活趋于稳定,心理更加成熟。 成人晚期,个体必须调整自己,以面对声 望的降低、身体的衰老、失败及死亡。 老年个体必须调适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完 善自己的人格、适应新的社会角色,重新 回归社会度过生命的维持期。
第二章 社会化 第一节 社会化概述
(三)认同

认同是将自己与另一个人或群 体在感情上融为一体,它是人 们社会交往活动中一种重要的 心理历程。
第二章 社会化 第二节 社会化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社会化的影响因素
长期以来,是人类的天生本性还是后 天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对于个体发展 起决定性作用的争论一直备受人们的 关注。尽管这场争论至今尚无定论, 但是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支配和影 响个体行为发展的因素很多,而生物 遗传因素以及社会文化环境因素是必 不可少的。
第二章 社会化 第二节 社会化的影响因素
一、遗传因素
社会化为人类所独有,动物是谈不 上什么社会化的。为什么人能社会 化,而动物却不能呢?这是因为人 类有社会化的基础,其中生物遗传 是我们能成为社会人的基本前提。
第二章 社会化 第二节 社会化的影响因素
二、社会环境因素
国内外的很多研究都不同程度地说明了 遗传因素对行为的作用,然而即使是遗 传基因完全相同的同卵双生子间也存在 行为差异,可见文化及环境因素对个体 行为的影响也是不容质疑的事实。近现 代以来,无数人类学家、社会学家、社 会心理学家的研究都证明了社会文化和 社会环境因素对个人成长的不可或缺性。
第二章 社会化 第二节 社会化的影响因素
教养方式
式对儿童的人格、行 为发展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1)宠爱型。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孩子在人格上多 表现为依赖性强,遇事退缩,缺乏同情,情绪不 稳定,自制能力和自信心差,易受别人意见的左 右。 (2)放任型。采取这种方式不能使子女养成是非 观念,子女缺乏教养,因而以后很难适应集体生 活。 (3)专制型。这类家庭出身的儿童在性格上多表 现为诚实、礼貌、细心、负责任,但在其他方面 却表现羞怯、自卑、敏感、对人屈从的性格。 (4)民主型。这类家庭的孩子表现为自立、自信, 主动,独立,情绪稳定,易理解他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社会性别的含义
社会性别指基于男女生理差别之上的社会 对两性及两性关系的期待、要求和评价。 它形成一种性别的群体特征,表现在角色 、活动及责任等各方面。
社会性别是后天形成的。社会文化建构了 男女的性别特征和差异。
三、主要观点
(1)制度因素和文化因素是造成男性和女性的 角色和行为差异的原因,两性差异不等于女性次 于男性。
从试验结果来看,被试整体体现出显著的 内隐刻板印象,他们更倾向于接受男性在 职业活动中的积极表现,而对女性同样的 积极表现给出了更多的归因解释。在做出 解释时,常将男性的积极表现与能力、性 格、专长等内在因素挂钩,将女性的积极 表现更多地与运击性,富于独立性、喜好数学和科 学、积极主动、爱好探险、决策果断……
另外一个人感情丰富、心思细密、擅长做家务、 温柔体贴……
尊重多元的性别气质
只要有一个女人
作者:南希.史密斯 译者:黄长琦
只要有一个女人觉得自己坚强,因而讨厌柔弱的伪装, 定有一个男人意识到自己也有脆弱的地方,因而不愿意再 伪装坚强。 只要有一个女人讨厌再扮演幼稚无知的小姑娘, 定有一个男人想摆脱“无所不晓”的高期望。 只要有一个女人讨厌“情绪化女人”的定型, 定有一个男人可以自由地哭泣和表现柔情。
只要有一个女人觉得自己为儿女所累, 定有一个男人没有享受为人之父的全部滋味。 只要有一个女人得不到有意义的工作和平等的薪金, 定有一个男人不得不担起对另一个人的全部责任。 只要有一个女人想弄懂汽车的构造而得不到帮助, 定有一个男人想享受烹饪得乐趣却得不到满足。 只要有一个女人向自身的解放迈进一步, 定有一个男人发现自己也更接近自由之路。
1、内涵
•又称性别定型观念,是人们对不同事物进行 概括后形成的相对固定的看法.当人们以性别 为基础,赋予男女两性以不同的特征框架时, 性别刻板印象就形成了。
⑴外表形象:如女性娇小优雅,男性高大宽肩
= 小巧、弱不禁风、亭亭玉立
美丽、温柔、害羞、细心、 感情细腻、爱哭、重视家庭
高大、风度翩翩、强壮、
= 豪放、侠肝义胆、独立、
自主、勇敢、冒险、进 取和重事业
⑵人格特性:如女性情绪化,男性自信
印象中的男性特质
大胆、勇敢、正义感 神经大条思考不周到 不掉眼泪 赚钱养家 保护女孩子 穿裤子
印象中的女性特质
细腻、温柔、 体贴、贤惠 重感情,易掉眼泪 思考周到 会持家,顾小孩 较节俭、勤劳 较柔弱 穿裙子
服装与玩具的性别区分:衣服颜色、式样…… 玩具的种类与选择……
男孩vs女孩
对父母性别角色的认同与学习:
•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其社会化的 最重要的场所之一,儿童早期活动时间最多的 场所是在家庭,父母的行为是孩子的榜样,对 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父母的性别角 色意识对孩子的影响不仅最早,而且最大。
第二节 性别角色刻板印象
一、性别角色
•性别角色是指社会赋予女人或男人的不同的行 为期望与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与作为女性或作 为男性相联系的社会角色通过一整套系统和机 制,使得个人在其中习得“男”或“女”的性 别身份和性别特征,接受性别规训,表现出与 社会规范要求相一致的男性或女性的性别特征。
二、性别角色刻板印象
第二章 社会性别及其社会化
第一节 社会性别 第二节 性别角色刻板印象 第三节 性别角色的社会化
第一节 社会性别
一、社会性别的由来
玛格丽特·米德:《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 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女人》 盖尔·卢宾:《女人交易——性的政治经济学初探》 琼·斯科特:《社会性别:一个有用的历史分析范畴》
(1)家庭:儿童性别 角色的社会化
❖一个人从出生之日起,就开始通 过社会接受和强化性别角色期望。 区别对待和对角色模式的认同, 是影响性别角色社会化的两种不 同的机制。
区别对待:父母除了对其不同性别的子女持有 不同的期望之外,在对待其子女的方式上也是 男女有别的。
根据自己对性别角色的理解给孩子取上具有男孩 特征或女孩特征的名字,并赋予不同的性别角色 含义。如男孩名字一般带有“勇”、“刚”、“ 强”、“杰”等男性化的字眼;女孩名字则多是 “丽”、“淑”、“霞”、“洁”等女性化的字 眼。
⑶角色行为 女性的角色行为
男性的角色行为
⑷职业分工 男性的职业
工程师、医生、工人、科学家……
女性的职业
老师、护士、秘书、服务员……
2. 影响
对身心健康 对职业生涯 对家庭关系 对社会发展
胡志海:《大学生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的 内隐研究》
在实验前的预备测验中,被试者都不认同 如“男性比女性更聪明”、“男性在事业 上要明显强于女性”、“男性往往比女性 更出色”等描述,尤其是女性被试者对上 述描述更是强烈反对,表明被试者未意识 到或至少不承认自己存在职业性别刻板印 象。
第三节 性别的社会化
一、社会化的概念 所谓社会化,是指作为一个生物体的个人
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形成适应该社会 与文化的人格,掌握该社会所公认的行为 方式,独立地参与社会生活的社会人的过 程。
二、性别社会化过程
性别社会化的内容涉及性别期望、性别角 色和性别认同。
承担性别社会化的主体单位: 家庭 学校与社会 同辈群体 大众传媒
不让他们串角色:家庭性别教育实例
案例1.不想女儿像我一样男性化 □燕子 35岁 公司 职员
父亲是军人,他不喜欢女孩子过于矫揉造作。印象里 高中毕业之前,我没留过长发,总是跟男孩子在球场 上踢球乱奔。中性化的我从没觉得自己这样有何不妥。 上了大学,感觉就不一样了,我发现周围的女孩子们 个个会打扮,懂得撒娇懂得发嗲,惟有我粗粗笨笨的, 完全不像女生。我身边男性朋友不少,可他们从来都 是把我当兄弟看待。女性的自我认知突然被唤醒,我 开始渴望像其他女生那样长发飘飘,莲步摇曳。当中 的转变大概经过了一两年时间,这中间我特别痛苦, 甚至有过邯郸学步的挫败感。所以,我不想女儿像我 一样。
(2) 人们现有的社会性别观念是社会化的产物。
(3) 社会对妇女角色和行为的预期往往是对妇女 生物角色的延伸。
(4) 社会结构优惠男性,女性是受压迫的群体。
(5) 个人的问题也是政治的问题。
(6) 社会性别的角色既然不是生物性别决定的, 是后天学习来的,那么他是可以改变的。
(7) 社会性别概念是对传统社会性别关系不平等 的不认可和挑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