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人的社会化2
第二章 人的社会化2
强制性再社会化 主动性再社会化
再社会化与继续社会化的区别
再社会化
抛弃已有的社会化, 形成新的社会化 方向和内容与原先不 一致 思想、生活方式、行 为模式发生基本的、 急剧的、迅速的改变, 不适应感强烈
继续社会化
在原先社会化的基础 上发展、提高、完善 基本方向和内容则与 原先一致 逐渐的、部分的变化, 往往在不知不觉中进 行
(三)对社会化的理解
1、社会化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 2、社会化是一个必然发生的过程
3、社会化是一个个性化的过程
4、社会化是一个终生过程
将道德规范逐渐内化的过程。即使人们接 使个体学会现有的政治制度所接受 受社会的道德标准,并按照公众认可的社 和采用的规范、态度和行为的过程, 会道德标准来支配自己的行为。 即个体的政治态度和政治信念形成 使个体形成某一特定社会要求的法律 的过程。 个体理解社会对不同性别的期望和 意识和精神,按照法律制度调节自己 1、道德社会化(moral socialization) 与之相符行为的规范,按照社会的 行为的过程。 获得某种民族社会意识,使个体尊重自己 2、政治社会化(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性别期望和要求行事的过程。 民族的习俗和传统,为自己民族的文化而 3、法律社会化(Legal socialization) 自豪。 4、性别角色社会化(gender socialization) 5、民族社会化(ethnic socialization)
现代社会的青年期个体越来越
推迟了
在心理上与经济上独立的时间
3、成人期的社会化
成人期:初级社会化已经完成 生活与事业趋于稳定,心理更加成熟 成人晚期:调整自己,以面对声望的
社会心理学导论 第2章 个体社会化
Chapter 2 Socialization
2. 预期社会化anticipatory socialization 指个体在学校里进行的社会化,学习将承担的社会角 色,为进入社会做各种准备。
3. 发展社会化(developmental socialization) 指个体在成年期以后的社会化。 是在个体实现了基本的社会化的基础 上进行的。社会生活是不断发展变化 的,个体将随环境和自身状况的变化, 接受新的期待和要求,承担新的责任、 义务和角色。 Socialization through the Life Course
道德社会化的理论
Chapter 2 Socialization
皮亚杰把品德发展的第一个阶段称为“他律阶段” (heteronomy)。心理学家迪弗瑞斯(DeVries, 1997)指 出,这个阶段的道德是服从的道德,它反映情况皮亚杰所 认为的幼儿和他பைடு நூலகம்的父母之间,通常存在着以赞成或以绝 对服从权威为特征的关系。
Chapter 2 Socialization
2007年10月21日, 几名13岁的以色列男孩 被大人扛在肩上参加成 人礼仪式。参加当天在 耶路撒冷哭墙下举行成 年礼的,都是前不久在 爆炸中失去父母的孩子。 按照犹太教传统,这些 孩子从此便开始被看作 成年人了,成为“负有 责任的男子”。
Socialization through the Life Course
相关链接 他们是怎样学会仇恨的?
据英国媒体报道,伊朗正在利用教科书和儿童 读物对年轻一代灌输仇恨和极端主义思想,书中还 配有许多照片和图画,宣扬血腥暴力,而目标直指 英美等西方国家和以色列。 一本名为“让我们读”的7岁儿童读物中写道 又丑又胖的犹太人被人们赶出了城镇。 这些书中鼓励自杀式爆炸等袭击手 段,并称这是所有人应尽的责任。在一 本8岁儿童的教科书,有男孩发射火箭弹 以及一群孩子拿着AK47冲锋枪的照片, 其中还有些是戴着面纱的女孩。 根据书中的说法,英国应对目前世 界上多数疾病负责。一本名为《伊朗和 世界历史》的书中写道,“英国想尽一切 办法控制印度,从最初的欺骗到后来的 谋杀和屠杀,无所不用其极”。 这些书被以色列智库机构——和平影 响监测中心(CMIP)翻译并公布于众。该机构负责人 格罗斯表示,“这种教育体系是在为战争作准备, 宣扬仇恨思想,进行思想控制”。
第二章 社会化(简)
社会化理论小结: 社会化理论小结:
决定因素(遗传?环境?) 研究对象(人格?认知?行为?文化?) 方法(思辨分析?观察、实验?)
(三)学校
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向成员系统传 授价值观念、社会规范、生活技能、科学知识的 制度化机构。 学校教育的特点: 学校教育的特点: 1、系统性、目的性、强制性。 2、具有独特结构的次级社会群体,是社会的 雏形。 3、通过教材、教师人格、教育方式、教学活 动、学生的各种组织对学生的社会化产生影响。
(四)同辈群体
是由地位相近、年龄、兴趣爱好、行为方式 大体相同的人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群体。 特点:无计划性;平等性;自愿性;开放性; 区别性的价值观;满足社会性需要。
(五)大众传播媒介
指的是人们用来进行沟通信息的各种通讯 与交往手段,包括报纸、杂志、书籍、广播、 电视、网络。
第三节
社会化的理论
一、精神分析学说的观点 二、认知发展论的观点 三、社会学习理论 四、正常成熟论
主要观点:
1、人格由本我 本我(id)、自我 自我(ego)与超我 本我 自我 超我 (superego)三部分组成。 2、超我的形成过程就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 、 (社会化的理想结果是人格的三部分平衡发展) 3、强调早期经验对人格形成的重要性。
(二)埃里克森的观点
1、注重自我的作用和社会文化的影响 2、认为社会化是一个持续终生的过程 3、提出心理社会发展的八个阶段
继续社会化: 继续社会化:
继续社会化指成年人经过基本社会化之后,为了适应社会 文化环境,继续学习社会知识、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的过程。
内容:
1、进一步接受社会的文化传统和生活经验。 2、在再生产社会经验、创造新文化的过程中,接受新的价 值观念和社会行为模式。
第二章 中国人的社会化
四、中式社会化的内容
政治社会化:君为臣纲——社会主义民主政 治,爱国热情 道德社会化:注重私德——公德+私德;儒家 伦理道德规范——社会主义道德规范 性别角色社会化:男尊女卑——男女平等; 男主外,女主内;惧内ຫໍສະໝຸດ 第二章中国人的社会化观
一、社会化与“做人”
1.社会化 社会化,也称教化。个人参与社会生活,通过交 互活动,习得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成为一个社 会成员的过程,即从自然人发展成为社会人的过 程。 2.做人 做人,也称成人。指一个“已具有人形的生物性 个体”参与社会生活,通过交互活动习得知识技 能和行为规范,从而转变成一个社会性个体(社 会人)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讨论
你赞成传统的中式教养方式吗?你的 育儿理念是什么? 比如:打骂儿童、教育儿童、取消爱 或团体羞辱
三、中式“社会化”历程的 主要特点
2.对未走上社会的个体与已走上社会的个体有不 同的社会化要求 理想:最低限度做个道德人,最高目标是做圣人 现实:做个成熟人 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使做人难成为中国人挥之不去 的阴影 讨论:对于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你觉得可以 怎么破?
三、中式“社会化”历程的 主要特点
1.中式社会化历程多呈现出一条U字型曲线 从个体的自由度来看, 西式的多呈现一条倒U字型曲线 中式的多呈现一条U字型曲线(快乐的童年,艰辛的 青壮年,享清福的幸福晚年) 婴幼儿期-无约束期 约束期的开始——幼小衔接:开始以服从与限制为纲 教化儿童,存在6个断层问题:人际关系、学习方 式、行为规范、社会结构、期望水平、学习环境 教养方式:打骂儿童、教育儿童、取消爱或团体羞辱
一、社会化与“做人”
3.中式“做人”与西式“社会化”的区别 西式“社会化”: 人是一种自然存在,天赋人权,即人之为人主要依据人的 生物属性。“爱智”的传统,导致“做事”成为主要问 题。社会化是“量变”。 中式“做人”: 人是一种社会存在或文化存在,无天赋人权,即人之为人 主要依据德性。“爱德”的传统,导致“成人”成为主 要问题。社会化是“质变”。 强调人的独特价值和做人的尊严,但易抹杀人的生物属性 ,不重视和尊重人的基本需要和基本权利,割裂德和才 的辩证关系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本我、自我、超我
社会心理学第二章社会化概述
内容摘要: 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他的社会性。本
章将主要介绍个体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社会化 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文化、家庭、学校和大众 传媒等。
关键词:
社会化 文化 家庭 同辈群体 大众传媒
第一节 社会化概述
一、社会化定义
1、定义: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适 应并吸收社会的文化,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 员的过程。(从自然人发展为社会的人)
四、学校
(一)特点
1、按事先确定好的目标、计划,根据社会要求塑造 年轻一代。
2、有专门训练的教师来执行这一计划。
3、有专门的影响媒介(包含课程、教材等)
4、根据个体的年龄特点,选择相应的方法来施加影 响。
5、根据文化遗产的要素来选择教育内容。
6、使来自不同背景的年轻一代集合在一起,增加了 他们学习交往的机会。
(二)学校社会化的作用
1、形成个体系统的文化知识,开发个体的潜能 2、形成个体系统化的价值观念、政治道德观念体 系。 3、使个体的价值观与主流文化一致。 (三)学校的影响因素 1、学校的风气 2、教育内容和教科书 3、教学组织
4、教师的作用:
教师的威信、品德、爱心、榜样、期望、学 识以及师生关系等都将会影响到个体的社会化。
五、社会化的内容
1、政治社会化 2、道德社会化 3、民族社会化 4、性别角色社会化
第二节 影响社会化的因素
一、本能与环境
二、生物因素(遗传因素) 三、社会文化
文化是在一特定群体或社会的生活中形成的, 并为其成员所共有的生存方式的总和。它是经过 世世代代传递下来的,其中包括价值观、知识、 信仰、艺术、风俗传统、生活态度及行为准则, 以及衣食住行等用物的制作方式、待人接物、举 止言谈等交际方式和风度。
第二章-社会性别及其社会化PPT课件
只要有一个女人觉得自己为儿女所累,
定有一个男人没有享受为人之父的全部滋味。
只要有一个女人得不到有意义的工作和平等的薪金,
定有一个男人不得不担起对另一个人的全部责任。
只要有一个女人想弄懂汽车的构造而得不到帮助,
定有一个男人想享受烹饪得乐趣却得不到满足。
只要有一个女人向自身的解放迈进一步,
定有一个男人发现自己也更.接近自由之路。
另外一个人感情丰富、心思细密、擅长做家务、 温柔体贴……
.
19
.
20
.
21
尊重多元的性别气质
.
22
只要有一个女人
作者:南希.史密斯 译者:黄长琦
只要有一个女人觉得自己坚强,因而讨厌柔弱的伪装, 定有一个男人意识到自己也有脆弱的地方,因而不愿意再 伪装坚强。 只要有一个女人讨厌再扮演幼稚无知的小姑娘, 定有一个男人想摆脱“无所不晓”的高期望。 只要有一个女人讨厌“情绪化女人”的定型, 定有一个男人可以自由地哭泣和表现柔情。
.
2
二、社会性别的含义
社会性别指基于男女生理差别之上的社会 对两性及两性关系的期待、要求和评价。 它形成一种性别的群体特征,表现在角色 、活动及责任等各方面。
社会性别是后天形成的。社会文化建构了 男女的性别特征和差异。
.
3
三、主要观点
(1)制度因素和文化因素是造成男性和女性的 角色和行为差异的原因,两性差异不等于女性次 于男性。
父亲是军人,他不喜欢女孩子过于矫揉造作。印象里 高中毕业之前,我没留过长发,总是跟男孩子在球场 上踢球乱奔。中性化的我从没觉得自己这样有何不妥。 上了大学,感觉就不一样了,我发现周围的女孩子们 个个会打扮,懂得撒娇懂得发嗲,惟有我粗粗笨笨的, 完全不像女生。我身边男性朋友不少,可他们从来都 是把我当兄弟看待。女性的自我认知突然被唤醒,我 开始渴望像其他女生那样长发飘飘,莲步摇曳。当中 的转变大概经过了一两年时间,这中间我特别痛苦, 甚至有过邯郸学步的挫败感。所以,我不想女儿像我 一样。
2-社会知觉
Kraut & Johnston(1979)
考察跑步者的微笑是由于有同伴同行还是由 于天气明媚呢?
微笑是社会互动的一部分,是沟通技巧,而不仅
仅是愉快情绪的一种信号。
你会识别笑容吗?
对笑容的判断,女性不如男性敏感
通过让人们辨别真实或伪装的笑容,对1.5万 多名受访者的直觉能力做测试。
受访者被要求分辨出所有照片中笑容的真假:
巴纳姆效应(Barnum Effect)
肖曼·巴纳姆
著名杂技师
在评价自己的表演时说:我的演出之所以很受
欢迎是因为节目中包含了每个人都喜欢的成份, 所以“它使得每一分钟都有人上当受骗”。
人们常常认为一种虚假的、一般的人格描述 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性,将这种倾向 称为巴纳姆效应。
N.D. Sundberg,1955
内在自我觉知(private
公众自我觉知(public
self-awareness)
self-awareness)
内在自我觉知:个体对自己内部特征和感受比较重视。
内在自我的人:
对自己的感受比较在乎,常常会夸大自己的情感反应; 坚持自己的行为标准与信念,不太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公众自我觉知:个体对自己的外在方面比较在意。
(Self-Consciousness Scale,简称SCS)
共17道问题 Likert
5点量表记分
0表示完全不符合我,
4表示非常符合我,
1,2,3,分别表示不同程度的符合或不符合。 请在你认为合适的数字上打“√”。
0 1 2 3 4
1、我经常试图描述自己 2、我关心自己做事的方式 3、总的来说,我对自己是什么人不太清楚 4、我经常反省自己 5、我关心自己的表现方式 6、我能决定自己的命运 7、我从不检讨自己
《社会心理学》第二章社会化
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人格、行为发 展的影响
放任型 父母只顾自己的工作学习,缺乏对 孩子的教育和关心。 这种方式培养下的儿童性格内向、孤僻, 对人冷漠,情绪消沉,兴趣狭窄,缺 乏理想和追求,极易受到不良人群的 影响而误入歧途。
•
我想我的童年生活与其他人所向往 的没有什么差别,我爸爸是医生,妈 妈是保险代理人。就经济收入来说, 他们令许多人羡慕,但实际上,他们 几乎没有什么时间待在家中。爸爸一 直想挣大钱,好给妈妈买奔驰轿车, 买蛇皮鞋子,如此等等。可是,全家 人就是没有时间一起呆一会儿。这样 ,我只能从周围环境中学习,向邻居 的孩子们学习。
虐待型 见于极少特殊家庭。家长视孩子 为仇敌,对孩子打骂虐待。 孩子会胆小、脆弱、自卑。心理缺 陷和心理障碍发生率也很高。
• 家庭气氛
家庭气氛和谐: 成员之间互敬互爱、和睦相处, 会使孩子安全愉快、生活乐观、信心十 足、情绪安宁、待人和善。 家庭气氛紧张: 经常在激烈的冲突、无休止的争吵中生 活, 长期处于提心吊胆、极度不安的状态, 容易形成抑郁、不信任和情绪不安的个 性特征。
• 安娜的状况表明,如果只靠纯粹生物 学上的能力,这种能力在使她成为一 个完全的社会人的方面所起的作用是 微乎其微的,为使安娜能够适应社会 ,研究者付出的努力只取得了有限的 • 成功。4 年半以后,安娜死去了。不 过,她在死前已经知道并学会了一些 单词和短语,但从未能讲出一个 • 完整的句子。她还学着摆积木、穿珠 子、刷牙、洗手、听从指令,并爱玩 洋娃娃;她还学习走路,但走起路来 • 却很笨拙。当她将近11 岁离开人世时 ,只达到两三岁孩子的水平。
二、道德社会化
• 2、道德社会化定义
• 就是将特定社会所肯定的 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加以 内化,形成合乎社会要求 的道德行为的过程。
第二章 社会化
有意义的,如果没有私有财产人们也能在
一起生活,对人类生命和个性的尊重是绝 对的,因此人们有一个共同的责任去挽救 快要死的人”
(二)政治社会化
政治社会化是指个体逐步接受与获取现有政治制度所肯定的
政治行为取向与行为模式的过程。
赫斯和托尼:儿童的国家意识发展三阶段
1、国家象征期
2、抽象国家观念期
3、国际组织系统期
落则是一个有吃人肉习性的部落,部落里的男女凶暴,并附有攻击 性,女人们很少表现出母亲的特征,他们害怕怀孕,不喜欢带孩子 。第三个部落名为德昌布利,与前两个部落不同,这个部落里的男 女性别角色差异明显,但与通常的性别角色行为截然想法,女人专 横跋扈,不戴饰物,精力旺盛,是家庭经济的主要支柱,男人喜爱 艺术,喜欢饶舌,富于情感和具有依赖性。
她们被领进孤儿院后,辛格夫妇异常爱护她们,耐心抚养和教
育她们。总的说来,小的阿玛拉的发展比大的卡玛拉的发展快
些。进了孤儿院两个月后,当她渴时,她开始会说"bhoo(水, 孟加拉语)”,并且较早对别的孩子的活动表现兴趣。遗憾的 是,阿玛拉进院不到一年,便死了。卡玛拉用了25个月才开始 说第一个词“ma”,4年后一共只学会了6个字,7年后增加到
45个字,并曾说出用3个字组成的句子。进院后16个多月卡玛
拉才会用膝盖走路,2年8个月才会用两脚站起来,5年多才会 用两脚走路,但快跑时又会用四肢爬行。卡玛拉一直活到17岁
。但她直到死还没真正学会说话,智力只相当于三四岁的孩子
。
电影《房间》
影片《房间》日前摘得多伦多电影节的最高奖项——人民 选择奖,影片讲述了布里·拉尔森饰演的女孩玛被邻居所骗, 之后被囚禁在一个狭小的房间里长达七年之久。在此期间她遭 到强奸,并生下了儿子杰克。和所有妈妈一样,玛也竭尽全力 为孩子创造一个安全和开心的成长氛围,虽然他们被困在一个 不到10平米的房间里,但通过幻想玛为儿子创造了一个神奇的 世界。不过随着一天天长大,杰克的好奇心使他不再满足于这 个世界,于是玛精心策划、带着杰克
社会心理学-第2章 社会化
第二章社会化第一节社会化的含义与内容一、社会化的定义(掌握)(一)西方社会心理学家的定义1、弗洛姆的定义社会诱导社会成员去做那些要想使社会正常延续就必须做的事,它是使社会和文化得以延续的手段。
2、赖兹曼的定义没有任何一个儿童是在完全的真空状态中成长起来的,从婴儿出生的时候起,他就受着各种不同的人物和事件影响,而这些人和事塑造了他对世界的认知,个体意识到它所属的社会的各种价值并把它们都吸收进去的过程。
3、安德烈耶娃的定义社会化是一个两方面的过程:一方面是个体通过加入社会环境、社会关系系统途径掌握社会经验的过程;另一方面是个体对社会关系系统的积极再现的过程。
4、霍兰德的定义(目前被广泛采用)一个婴儿是带着众多的行为潜能来到人世间的,这些行为的发展有赖于各种复杂因素的相互联系,包括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儿童在人类社会成长的过程中学会了抑制某些冲动,并被鼓励获得在特定社会环境中的人所具有的特征和价值,这个过程叫做社会化。
(二)我国社会心理学者的定义1、一般的定义:社会化是人在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中形成自己个性的过程,是人们能动地参与社会生活,吸收社会价值文化、发展和丰富自己个性的过程。
2、沈德灿的定义:从个体发展的角度指出,社会化是自然人变成社会人的过程。
3、时蓉华的定义:从社会文化传承角度来看社会化,把社会化看成是文化的继承,是使社会发挥维持与继承的作用。
4、陈元晖的定义:提出“濡化”,即社会化的观点,也是从社会文化传承角度出发,认为社会化起的作用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人类长期所积累下来的文化为中介而起作用的。
(三)本书的定义1、上述观点的共性:第一,社会化是个体学习技能、知识、价值、动机以及在社会群体中应该扮演的角色的过程,它使个体知道社会或群体对其有哪些期待,规定了哪些行为规范;第二,社会化是使个体逐步具备实现这些期待的条件,自觉地以社会或群体的行为规范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让自然人变为一个社会人;第三,社会化是使社会和文化得以继承的手段。
社会心理学-时蓉华
社会心理学时蓉华第一章社会心理学性质、对象、X围分类1、社会心理学概念:从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个体或群体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与其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2、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介于心理学和社会学之间,是心理学和社会学的交叉学科.3、社会心理学的研究X围:个体层面〔社会化、自我意识、社会认知、社会态度、社会动机〕人际层面〔人际关系、人际沟通〕群体层面〔侵犯、助人、极化、去个性〕大众层面〔流行、流言、舆论〕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用心理学方法研究而建立起来的社会心理学或心理学家研究的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用社会学方法研究而建立起来的社会心理学或社会学家研究的社会心理学,是社会学得社会心理学两者的区别: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偏重于阐明政治、经济、社会条件等如何影响人的行为.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首先要分析心理变化与过程,找出影响个人行为的社会条件,还要揭示制约个人行为的动机与自我概念等是如何发生作用的.6、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实验室实验法〔二〕现场调查〔三〕现场研究法〔1〕现场实验〔2〕现场观察研究:现场观察是围绕着团体生活的正常活动进行的系统观察,以获得数据作出结论.〔进行连续性观察;进行轮换性观察;进行隐蔽性观察〕〔四〕模拟研究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动向1、社会心理学的发展简史一、早期孕育〔哲学思辨期〕〔古希腊——19世纪上半叶〕基本特征:根据权威的思辨和社会准则来阐明人们的社会行为.代表人物: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孔孟二、初创时期〔经验描述期〕〔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1875,德舍夫勒首先在现代意义上使用了"社会心理学〞1908 :罗斯〔E.A.Ross,美国〕《社会心理学》麦独孤〔W.McDougall,英国〕《社会心理学导论》三、确立时期〔实证分析期〕〔20世纪20年代~ 至今〕特征:描述——实证定性——定量理论——应用大群体—小群体、个体普遍论——特殊论20-30年代:团体、小群体、个体研究40年代:信仰、偏见、劝导、宣传50年代:社会交际60年代:涉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70年代:重点涉与归因研究80年代:日益重视认知、应用的研究代表人物:勒温2、第二章中相关的理论〔了解〕第三章社会化〔重点〕一、社会化的定义在特定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中,个体形成适应于该社会与文化的人格,掌握该社会所公认的行为方式,就叫做社会化.二、社会化的特点〔1〕个人的社会化是以其生物的遗传素质为基础的〔2〕人的社会化过程也是个性化过程〔3〕个体的社会化具有某种共性一生完成的〔4〕社会化是通过人的三、社会化的主要因素〔一〕社会文化的影响〔二〕学校的影响〔三〕家庭父母的影响四、社会化的类别〔自己看一下就行〕五、社会角色的获得期望效应〔罗森塔尔或皮格马利翁效应〕——对个人提出恰如其分的希望与要求,就会产生良好的期待效果.〔了解〕六:社会化的理论〔一〕精神分析理论〔了解,看几遍〕〔二〕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主要内容:1.道德判断从他律到自律2.道德判断从效果到动机3.对于错误行为的处理,从为惩罚而惩罚到采取有针对性的惩罚方式. 〔三〕柯而堡的道德发展理论的三个水平六个阶段〔掌握〕〔1〕前世俗水平.处于这一水平的儿童,对于是非的判断取决于行为的结果,或权威成人的建议.包括两个阶段:惩罚与服从的定向阶段:他们怕受惩罚,或表现为服从权威.工具性的相对主义的定向阶段:判断是非以能否满足需要为标准,有实用主义倾向.〔2〕世俗水平.判断是非能注意家庭与社会的期望.包括两个阶段:好孩子或好公民的定向阶段:非常重视社会对他的评价,而不是考虑行为本身的正确与否.维护权威与社会秩序的定向阶段:认为判断是非应该尊重权威与维护社会秩序.〔3〕后世俗水平.发展出一套独立的、超越社团的道德标准.两个阶段:社会契约的定向阶段:从法律上、道义上比较灵活地判断是非,认为如果法律、规则不合理,可以修改.普遍的道德原则的定向阶段:根据尊重人权的平等,人性的尊严,相互信赖等带有普遍意义的道德原则来判断是非.第四章自我意识一、自我意识的定义是人对自己存在觉察,即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包括:生理状况、心理特征、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二、自我意识的特点:社会性、形象性、主客观的统一性〔主观性和客观性〕三、自我意识形成的三个阶段:生理的自我、社会的自我、心理的自我〔好好看看具体的内容〕P81四、埃里克逊的自我发展观〔掌握〕1.婴儿期〔出生到18个月左右〕,这阶段是获得基本信任而克服基本不信任感.2.童年期〔18个月到三四岁〕,这阶段是获得自主感而避免怀疑感与羞耻感.3.学前期〔四到五岁〕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4.学龄初期〔六岁到十一二岁〕获得勤奋感避免自卑感.5.青春期〔相当于高中阶段〕这个阶段的核心问题是自我意识的确定与自我角色的形成,主要是获得同一感而克服同一性混乱.6.成年早期〔18到30岁〕建立家庭的阶段,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7.成年期〔中年期到壮年期〕成家立业的阶段,获得创造力感,避免"自我专注〞.8.成熟期〔老年期〕获得完美感,避免失望感.五、对人关系中的自我表现〔了解〕P92六、相互关系中影响自我表现的因素:〔了解〕1.相互关系中对方的特点2.当时情镜3.所属团体的参照七、自我评价:是一个人对自己生理、心理特征的判断,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八、自我评价的特点:主观性,内容的多样性〔了解〕第五章性别角色差异心理一、男女性别角色定义指属于一定性别的个体在一定的社会生活中占有的适当位置,以与被该社会规定了的行为方式.二、性别角色的特点:〔1〕多样性〔2〕相对稳定性三、性别角色的相关理论1.精神分析理论的两性观------弗洛伊德所倡,埃里克逊发展弗洛伊德的尚男抑女论,埃里克逊的内部空间观〔掌握〕P1212.社会学习理论的两性观3.认知发展理论的两性观四、性别认同的三个阶段:性别认同、性别分化、亲长认同五、男女两性角色心理差异〔着重了解〕P1291.两性在认知活动中的表现2.情感、意志活动中的两性差异〔1〕男子的支配欲〔2〕女性的忍耐心和依赖心〔3〕自我满意感的两性差异:女性在各个年龄阶段中的自我满意感均低于男性.3.人际交往中的两性差异4.成就动机方面的两性差异第六章社会动机一、动机〔一〕定义:动机,是直接推动个体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二〕含义:1.动机是一种内部刺激,是个人行为的直接原因.2.动机为个人行为提出目标.3.动机为个人行为提供力量以达到其体内平衡.4.动机使个人明确其行为的意义.〔三〕特征:复杂性、可知性〔四〕动机与需要的关系:1.动机由机体的需要激发2.需要的情感成分与认知成分具有动机作用〔五〕动机的分类1.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内:对活动本身感兴趣外:由活动外的刺激诱发出来的2.初级的原发动机和高级的习得的社会性动机社会动机分为:交往性动机与威信性动机二、彼得罗夫斯基的动机系统理论主要包括:兴趣、信念、意图、未被意识到的动机——意向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内容包括哪些P156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体系分为五个层次:从生理的、安全的、社交的、自尊的需要,一直到自我实现的需要.第七章社会认知一、社会认知〔即社会认识过程〕1、概念: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特征有:认知的选择性、认知反应的显著性、认知行为的自我控制.2、进行社会认知时的参照依据:〔1〕自身经验、思维活动、信息加工 (2)认知对象本身的特点〔3〕认知者的动机与兴趣〔4〕认知者的情绪二、社会认知的X围1、对他人情绪、情感的认知〔1〕非言语信息〔2〕面部表情2、对他人性格的认知①对他人性格的真正了解有赖于长期的接触、交往和共同生活②人们倾向于在短暂接触的基础上对他人性格进行推测和评价③性格判断中的"以貌取人〞现象3、对人际关系的认知依据意见、态度、表情.推测彼此关系情感成分参与极多三、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1.认知对象本身的特点2.当时的情境3.认知者本身的特点〔1〕认知者的经验〔2〕认知者的性格〔3〕认知者的需要四、七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1、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也就是把他人的行为或自己的行为的原因加以解释和推测.2、归因的参照点〔1〕根据他人行为的特殊性、连续性与一致性等原则进行归因〔2〕结合他人的其他条件进行归因〔3〕根据认知者切身利益关系对他人行为归因五、刻板印象〔了解〕P182第八章社会态度一、社会态度〔一〕定义态度是由认知、情感、意向三个因素构成的、比较持久的内在结构,它是外界刺激与个体反应之间的中介因素,个体对外界刺激发出反应受其态度所调节.认知因素规定了态度的对象;情感因素是对态度对象的感受体验;意向因素是个人对态度对象的反应倾向.二、社会态度转变的方法〔1〕实事求是的提供信息〔2〕说服宣传要晓以利害〔3〕双方面宣传和单方面宣传〔4〕逐步提出要求〔5〕积极参加活动〔6〕团体规定三、影响社会态度转变的因素1、宣传者的威信:专业性、可信性2、态度改变的个人因素:自尊心的强度、权威主义倾向的强度、想象力的丰富性、性别、智力水平、当时的需要.3、对态度变化的心理上的抵抗客观原因:宣传者的宣传如果单纯的为宣传而宣传,以命令的形式进行宣传,或宣传言过其实或强调的太过分,宣传效果会适得其反.主观原因:〔1〕心理上的抵抗是个人感觉到在某些方面羊油自由行动的权力被剥夺是,自身激发出的一种动机状态,目的是想确保行动的自由〔2〕是由于好奇心的驱使,而产生了与宣传意图相反的效果.四、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人有许多认知因素,这些认知因素之间有些相互独立的,有些相互关联.协调——保持不协调——解除或减轻五、偏见具有的特征1.偏见是以有限的或不正确的信息来源为基础的2.偏见的认知成分就是刻板印象3.偏见有过度类化的倾向4.偏见含有先入为主的判断第九章大众心理的连锁反应一、模仿:指个人受非控制的社会刺激引起的一种行为,其行为与社会上其他人的行为相类似.它不是通过社会或团体的命令而发生,被人们模仿的对象具有一种榜样作用,模仿者发生的行为与榜样者行为相似.二、流行1、概念:指社会上许多人都去追求某种生活方式,使这种生活方式在比较短的时期内到处可见,从而导致彼此之间连锁感染的现象.2、特点:〔1〕突然迅速的扩展与蔓延,又在较短时间内消失〔2〕有循环的特点〔3〕不同于风俗习惯,流行是一种风气,风行一时〔4〕不同于伦理道德,比道德威力小,但可破坏道德,也可起巩固行为规X 的作用.〔5〕没有强制性,〔6〕风尚发生在权威身上,流传速度更快.三、流言1、流言——指提不出任何信得过的确切的依据,而在人们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种特定的消息2、流言与谣言的区别谣言是恶意的攻击,是谣言制造者故意捏造、散步的假消息.两者的区别在于动机不同.其共同点是,它们都缺乏明确而可靠的事实依据,但都能广为传播.3、流言产生与传播的条件:〔1〕:缺乏可靠消息〔2〕不安与忧虑〔3〕社会危机状态第十章相符行为一、从众1、概念个人在社会群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2、影响从众行为的因素〔一〕团体的条件与特点〔团体人数;团体的吸引力;个人在团体中的位置〕. 〔二〕团体中个别人的反从众行为是抵消从众行为的一个因素.当个体感觉到社会或团体压力很大的时候,只要团体中有一个或几个吃不同意见者出来反对,就能减少压力,个人从众行为也会减少.〔三〕个人的心理特点如需要、情绪、智力、自尊心等与其从众行为有关.重视社会对自己的评价的人易发生从众,智力水平低而自尊心弱的人易发生从众. 〔四〕个人在团体中的地位高低与从众行为有关.地位较低的成员往往有从众的压力.二、众从1、众从行为产生的条件〔选择或简答〕〔一〕少数派成员内部的特征:〔1〕成员态度和行为的一致性〔2〕符合时代精神的独立行为〔3〕权威人物的加入〔二〕多数派成员内部的关系:〔1〕内部意见分歧〔2〕内部缺乏群体凝聚力〔3〕不明确所遭遇问题的真实情况三、服从1、服从概述个体按照社会要求、群体规X或别人的愿望而做出行为,并且这种行为是在外界压力的影响下而被迫发生的.四、从众、众从、服从三者间的联系与区别答:从众:个人在社会群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众从:团体中由于多数人受到少数人意见的影响二改变原来的态度、立场和信念,转而采取与少数人一致的行为.服从:个体按照社会要求、群体规X或别人的愿望而做出行为,并且这种行为是在外界压力的影响下而被迫发生的.服从于从众的区别:从行为上看有共同点,两者的行为都是属于相符行为.服从是被迫的,即对行政命令、团体规X或权威意志的服从,是无条件的服从.从众不是对团体规X的服从,而是对社会舆论的的压力的服从.从众也有可能是一种违心的服从,它与服从不同之处在于不是对团体或权威的明文规定的执行,而是在团体压力下的随从行为.第十一章利他行为一、利他行为1、定义:提供时间、资源或能量以帮助他人的行为.此行为有益于他人、公众和社会,又不期待任何回报.是一种亲社会行为、利社会行为、助人行为2、对利他行为的解释〔一〕社会生物学家:一个团体中成员在遗传上的关系越密切.则其成员间的关系越稳定,因此,利他行为主要涉与团体选择与亲属选择.不同生物品种之间仍可以发生利他行为.〔二〕心理学家:利他行为是一种不期望日后报答二出于自愿的助人行为.有两种含义,一是利他主义行为,以助人为其行为的目的,即我为人人;二是报答性行为,因曾受人帮助而认为自己应该帮助他人,即因为人人为我,所以我要帮助他人.有四种特性:它是一种出于自觉自愿的行为;以有益于他人为目的;不期望他人日后报答;利他者本身有损失.3、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一〕助人者的因素1、认知如果认识到他人的困难时自己无法控制的,就给予帮助;反之,助人行为受到抑制2、移情与内疚感设身处地以他人的立场去体会当事人的需要和痛苦,从而产生助人行为;3、情绪4、其他个人因素指身份特点包括性别与年龄〔二〕受助者的因素1、性别女性被帮助的机会多于男性2、年龄老年人和幼儿较多的得到别人的帮助3、仪表穿奇装异服,招摇过市的人,当他发生困难时,就较少的获得帮助.〔三〕情境因素人们看到别人都在做好事,就能激发自己也去做好事.〔四〕社会文化利他行为受当地社会文化的价值观和行为规X所影响.二、冷漠行为1、定义:指在紧急、危险的情况下,个人明知他人受到生命和财产的威胁而需要得到自己的帮助时,却持坐视不救、袖手旁观的态度.2、冷漠行为的旁观者作用〔1〕旁观者起观众作用:当有其他人作为旁观者时,个人的行为会比没有其他人在场时产生更多的顾虑,特别是在不清楚旁观者将怎样评价自己的行为时,不愿意在众人面前处于尴尬的地位.〔2〕旁观者起榜样作用:〔3〕旁观者起责任分散作用3.产生冷漠行为的主观原因〔看一下P297〕〔一〕个人付出代价的权衡〔1〕消耗自己时间和精力有多少〔2〕担心的人安全〔二〕个人对受害者的认识〔三〕个人受当时情景影响第十二章侵犯行为1、概念:是个体有意伤害他人且不被社会所许可的身体行为或者言语行为.由侵犯动机引起的.2、挫折——侵犯理论包含两个要点:一是侵犯的发生都有挫折为前提;二是任何挫折事件都会引发侵犯,但也承认,个体对惩罚和报复的恐惧会压抑侵犯行为发生的可能.关于侵犯行为的强度,制约于以下三个因素:(1)侵犯的强度与目的受阻的强度成正比例关系(2)抑制侵犯的力量,与该侵犯可能受到的预期惩罚的强度成正比例关系(3)挫折强度在不变的情况下,预期惩罚越大,侵犯发生的可能性越小.如果预期惩罚不变,则挫折越大,侵犯越可能发生.挫折--侵犯行为的修正:挫折是引起侵犯的一个可能条件,但不是唯一条件.C社会学习理论强化;观察与模仿〔1〕直接观察〔2〕间接学习〔大众媒介〕3、影响侵犯行为的因素〔1〕生理唤起因素:有些人心浮气躁时,往往容易发生侵犯行为,如性、酗酒与毒品的刺激,甚至运动也可能促使其发生侵犯行为.〔2〕环境因素:如高温、拥挤、噪音等〔3〕社会性因素:大众媒介、去个人化作用、受他人挑衅.〔4〕个人因素:性别、认知水平道德发展水平5、侵犯行为的控制〔1〕社会公正可减少人们的挫折感〔2〕惩罚侵犯行为〔3〕说服教育〔4〕恰当的宣泄〔5〕控制暴力电视〔6〕培养成熟的个性第十三章人际关系一、人际关系概述1、概念:是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关系,心理上的距离.人际关系反映了个体或团体寻求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因此,人际关系的变化与发展决定于双方社会需要满足程度.2、人际吸引的心理分析:人际吸引是个体与他人之间情感上的相互亲密状态,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肯定形式.〔好好看一下〕增进人际吸引的因素:接近性;相似性;需要的互补性;能力与特长;仪表. 阻碍人际吸引的因素:不尊重别人的人格;自我中心主义强;对人不真诚;过分服从并取悦别人的人;妒忌心强;过分自卑;情绪孤立等.3、人际沟通的条件〔看一下P338〕第十三章团体心理一、定义:指一群人在其同一规X与目标的指引下协同活动的一个组合.特点:团体内成员在心理上有一定的联系,并发生相互影响.团体内每一成员都在团体内占有一定的地位,扮演一定的角色,执行一定的任务.团体了内各成员之间必须有具有一定的结构,有共同的目的.二、团体的心理效果:团体的归属感、认同感和团体的支持力量.三、良好团体的心理学原则〔1〕目标整合原则〔2〕志趣相投原则〔3〕心理相容原则四、团体对个人活动效率的影响〔简单了解P363〕。
社会学大纲
《社会学概论》教学大纲第一章社会学的历史与理论一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二、西方社会学的历史及其发展1、社会学产生的历史背景2、西方社会学的历史及其发展三、文化与社会运行1、文化的构成2 、文化问题的探索3、文化的功能第二章人的社会化一、社会化的含义二、社会化的过程三、社会化的影响因素第三章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一社会角色二社会角色的类型三社会角色的扮演四社会角色的失调第四章日常生活与社会互动一社会互动的涵义二、西方关于社会互动的理论1、符号互动论2、戏剧理论3、本土方法论4、社会交换论三社会互动的情境四社会互动的方式五、集合行为第五章社会群体一、社会群体概述(二)群体的主要类型二、群体结构模式第六章婚姻、家庭一、历史上的婚姻形式二、家庭的结构和功能三、现实中的婚姻家庭1、婚姻家庭的变化状况2、婚姻家庭问题第七章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一、社会地位及社会不平等的理论解释二、社会分层研究的两大理论流派三、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四、社会流动第八章社会设置一、家庭设置二、政治设置三、经济设置四、教育设置五、宗教设置第九章社区和城市化一、社区概述二、城市化和逆城市化三、中国城市化进程第十章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一、人类社会的主要社会形态二、社会变迁的类型三、社会变迁的影响因素四、西方社会变迁理论五、社会现代化第十一章社会问题与社会控制一、社会问题解决二、社会问题的一般特征及其类型三、社会问题的理论研究1、社会整合理论2、文化失调理论3、社会解体理论4、价值冲突理论四、我国当代社会问题1、人口问题2 、环境问题3、两极分化问题4、信任问题五、社会控制及特征、类型1、社会控制的特征2、社会控制的类型六、社会越轨与中国当前犯罪第十二章社会保障与社会工作一、社会保障及其构成二、世界主要社会保障模式三、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第十三章社会学研究方法一、社会学研究程序二、社会学研究主要范式。
社会心理学__第二章___社会化
日本老兵生活在荒岛28年,发现后不会说话,但是返回社会后81天恢复了 语言能力。而印度狼孩等小时候没有经过社会化过程,错过了语言等发展关 键期的人,恢复起来有极限。
二、社会化的过程-类型
早期社会化
儿童期社会化 主要进行的是初级社会化
早期社会化
青年期社会化
主要进行的是预期社会化
初始社会化
初始社会化是发生在生命早期的社会化。 其主要任务是向儿童传授语言和其他认知 本领,使其内化社会文化规范和价值标准, 能够正确理解社会关于各种角色的期望和 要求。
预期社会化
心理社会发展论埃里克森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埃里克森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所以这个理论可称为决定的所以这个理论可称为心理社会心理社会阶段理论
三、家庭
几乎对每个人来说,家庭都是个体出生后接受社会化的第一个社会环境, 家庭的教育和影响对个人早期社会化甚至一生的社会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家
庭
家庭是个体社会化的起点。原因有三方面: 第一,童年期是人生社会化的关键期。儿童时期 的智力水平、个性特征、社会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对后来的社会化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第二,儿童时期,无论是心理上还是生理上都是 对家庭依赖最强烈的时期。 第三,家庭是社会结构中的基本单位,儿童可以 从中习得各种社会关系。
人与社会——社会化问题在美国
人与社会——社会化问题在美国作者:黄育馥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1986年3月第1版第一章什么是人的社会化一、社会化的定义一个人从小到大,学习社会或群体的行为模式或行为规范,并在某种程度上被诱导着去适应他所在社会或群体的规范的过程,就是社会化的过程。
有人称社会化过程是个体学习文化的过程。
美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E·弗罗姆曾对社会化下的定义是:“社会化诱导社会的成员去做那些要想使社会正常延续就必须做的事”,是“使社会和文化得以延续的手段”。
美国社会学及I·罗伯逊在阐述社会化的定义时说:“人类的婴儿在刚出生时是一个不能自立的有机体。
新生儿一无所知,如果没有别人的帮助,连几个小时页活不成……这个生物体必须通过某种方式被改变成一个完全的人,一个能够有效地投入到社会中去的人。
这一改变是通过复杂的社会化过程实现的。
社会化就是人们借以获得个性并学会其社会的生活方式的社会相互作用过程”。
美国著名人类学家J·惠廷指出,社会化是“使文化代代相传的过程”,因此,一些人类学家又称社会化为“接受文化熏陶”或“适应文化”。
有的人将社会化与“内化”的概念相提并论。
所谓“内化”,是指个体不仅遵守社会规定的行为准则,而且身为社会的一员,愿将这些准则作为自己的价值准则的过程。
社会化的目的是使社会的或某个群体的成员彼此间达成某种一致——即使他们按照同样的规范,在追求的目标和为达到这一目标而采取的手段上取得一致。
社会化的两个任务:第一,是使个体知道社会或群体对他有哪些期待,规定了哪些行为规范;第二,是使个体逐步具备实现这些期待的条件,自觉地以社会或群体的行为规范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
二、遗传因素在人的社会化中的作用列举安娜和伊莎贝尔的事例,以证明:第一,承认遗传因素在对人的社会化的影响,但是反对生物遗传决定论;第二,环境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起着决定作用;第三,婴幼儿期的社会化经验对于一个人后来的社会化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
第二章 社会化
第二章社会化:社会行为的模塑第一节社会化及其基本途径一、社会化是什么社会化就是人的社会行为的模塑过程。
通过这一过程,人们形成了为其生存环境所认可的社会行为模式,对生存于其间的社会文化环境中的各种简单与复杂的刺激能够给予合适、稳定的反应。
通过社会化得到发展的不仅是人(更不仅是个人),还有社会经验及社会本身。
二、社会化的基本途径人的社会化是通过社会教化和个体内化实现的。
社会教化和个体内化是相辅相成的:没有社会教化,就没有必要进行个体内化;而没有个体内化,社会教化也就毫无意义。
从社会心理学的观点来看,个体内化是指社会化的主体经过一定方式的社会学习,接受社会教化,将社会目标、价值观、规范和行为方式等转化为其自身稳定的人格特质和行为反应模式的过程。
社会心理学家从不同的方面研究过实现个体内化的社会心理机制,其中主要包括:(1)观察学习。
(2)认知加工。
(3)角色扮演。
(4)主观认同。
(5)自我强化。
第二节社会化的生物学基础与社会文化因素一、社会化的生物学基础许多研究表明,在婴儿获得生物需求和情感需求的瞬间,便与他人建立了最初的交往关系,并且迈出了社会化进程的第一步。
婴儿的生物需求与情感需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既是一种最基本的生物需求,又是一种最基本的情感需求。
心理学家哈洛的实验在实验中,小猴同两个人造的“母猴”妈妈(一只用铁丝绕成,身上带有奶瓶;另一只在铁丝外裹有同母猴毛相似的织物)关在一起。
虽然小猴天天从带有奶瓶的“母猴”那里吸取食物,但它的大部分时间却是依偎着裹有毛织物的“母猴”度过的。
如果把后者搬走,小猴就会出现明显的行为问题。
这说明,小猴尽管有着强烈的生物需求,但也有着同样强烈甚至更为强烈的情感需求。
尤其是实验还证明,由这些人造“母猴”养大的小猴,虽然小时候看不出明显示的异常,但长大后却不会当父母,其中许多母猴甚至不会生育。
婴儿也象小猴一样,有着基本的与他人接触、互动的生物和情感需求。
二、社会化的社会文化因素1、文化文化是在一特定群体或社会的生活中形成的、并为其成员所共有的生存方式的总和,其中包括价值观、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风俗习惯、风尚、生活态度及行为准则,以及相应的物质表现形式。
2第二章 人的社会化
第一节
1
社会化概述
什么是人的社会化? 社会化的分类 社会化的特点
2
3
一、社会化(socialization)的概念
社会化是个体通过学习掌握社会经验与规 范,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角色与心理行为模式, 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 ---佐斌 社会化是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学习社会 知识,掌握社会技能,建立社会经验,并通过自身 不断的选择和建构,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 -行为模式,成为社会成员的过程。 ---金盛华 社会化就是个体经过同他人交往,接受社会 文化影响,学习掌握社会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 的过程。 ---孙时进
三、社会化的特点
社会强制性 个体能动性 终身持续性 与个性的统一性
第二节
影响社会化的因素分 析
1
内在因素 外在因素
2
一、影响社会化的内在因素
(一)生物遗传因素 1.生物遗传
是指由上代传给下代的关于生物体构造、生 理机能等方面的因素。
2.婴儿的生物、情感需求 婴儿最初社会性接触来自于其生物需求。婴
如何把握好父亲角色?
1.多亲吻、拥抱、抚摸孩子,给孩子提供欢笑 、轻松的家庭氛围,使孩子在快乐中成长,多 与孩子进行语言沟通,关心孩子的思想,与孩 子相互袒露内心深层感受,提供孩子温暖的力 量,并坚持每天与孩子共渡一段时光; 2.与孩子共同探讨家庭教育环境,做到宽严相 济,提供孩子成长所需的民主空间; 3.言传身教,以身示范,不断学习,努力经营 学习型家庭。
(二)自尊的形成线索
自尊的形成除受自我概念影响之外, 主要还受以下几个因素影响: 1、个人生活生活中的成败经验 成功提升自尊,失败降低自尊。生活中, 人们一般具有自我提升的动机,所以常常 避开那些失败的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后天的社会影响因素
(一)社会文化因素 1、社会文化:人类群体或社会共享
的成果,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创 造的社会遗产,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 文化。
2、社会文化的内容
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精神财
富,以及政治、经济、法律、国家 的宣传体系、宗教、团体、风俗、 习惯、生产力水平、道德、意识形 态等等。
2、青春期与青年期的社会化
青春期:世界观形成的萌芽,学习将来
要扮演的角色
特点:过分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在唯我主义与自卑之间徘徊
预期社会化anticipato-ry socialization
2、青春期与青年期的社会化
青年期
:生理上已经成熟,世界观初 步形成,人格发展接近定型,各方面 的知识技能日趋完善,个体生活的范 围更加扩大。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有志于学问) 三十而立 (懂礼仪,说话做事有把握) 四十而不惑 (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 五十而知天命 (得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 假,判明是非)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 (能随心所欲,任 何念头不越出规矩)
——《论语》2.4
三、社会化的历程与种类
5、反向社会化
反向社会化reversal
socialization 晚辈传授知识和规范给长辈,或者是传 统的受教育者对施教者反回去稍加影响, 向他们传授社会变化知识,也称为“文 化反养”。
逆反心理与青少年的个体社会化问题
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为什么在青少年身上表现
明显 ?
四、社会化的方式
基本形式
强制性再社会化 主动性再社会化
再社会化与继续社会化的区别
再社会化
抛弃已有的社会化, 形成新的社会化 方向和内容与原先不 一致 思想、生活方式、行 为模式发生基本的、 急剧的、迅速的改变, 不适应感强烈
继续社会化
在原先社会化的基础 上发展、提高、完善 基本方向和内容则与 原先一致 逐渐的、部分的变化, 往往在不知不觉中进 行
是个体通过加入社会环境、社会系统
的途径掌握社会经验的过程,另 一方面是个体对社会关系系统
的积极再现过程。
——安德列耶娃[苏]
(一)社会化的定义
一个婴儿是带着繁多的行为潜能来到人世 间的,这些行为的发展有赖于各种复杂因 素的相互联系,包括与他人的相互作用, 儿童在社会里成长的过程中,学会了抑制 某些冲动,并被鼓励获得在特定的社会环 境中的人所具有的特征和价值。这个过程 叫做社会化 ——霍兰德[美]
3、同辈群体
由地位、年龄、兴趣、爱
好、价值观等大体相同或 相近的人组成的关系亲密 的非正式群体。
3、同辈群体
同伴是自由组合、自由选择的,有
平等的基础。 成员的兴趣、爱好相近,完全按照 自己的意愿安排活动内容。 有一套自己的行为规范、价值标准, 在许多方面趋同。
同辈群体对社会化的影响
家庭结构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单亲家庭
父母离婚
重组家庭(继父/母家庭)
家庭内的社会化过程
奖赏
惩罚
启发与诱导
模仿与认同
2、学 校
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进行系统化
的教育 学校是一个小社会,有独立的地位、 亚文化、价值标准、规范等等,学生 在这个小社会里实践社会生活,为进 入成人世界奠定基础 课堂上所有活动都在人群中进行
二、社会化的内容
文化社会化
文化(culture):人类群体或社会共享的成果, 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创造的社会遗产。
价值观(value)人生追求的目标是否有价值
物 质 文 化
精 神 文 化
规范(norm) 在具体情境下如何思考、体验、行动的期望
法律、道德、风俗等
知识、技能、经验
人生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 有不同的人格特征
4、国民性与典型人格
“民族性系一个民族中各个人相互影响所 产生之通有的思想、感情和意志,对个人 深具压迫敦促之势力”
——庄泽宣《民族性与教育》(1938)
4、国民性与典型人格
成年人中最频繁出现的比较持续的人格特 点或方式,称为“众趋人格”
——【美】A.英克尔斯《民族性格》(1969)
中国人的国民性
第一节 社会化概述
主要内容 如何理解社会化 人在社会化中要完成哪些任务 社会化的过程与方式 社会化的影响因素
一、社会化及其含义
社会化(Socialization)诱
导社会成员去做那些想要 使社会正常延续就必须做 的事
——E· 弗洛姆[美]
(一)社会化的定义
社会化是一个两方面的过程,一方面
(三)对社会化的理解
1、社会化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 2、社会化是一个必然发生的过程
3、社会化是一个个性化的过程
4、社会化是一个终生过程
将道德规范逐渐内化的过程。即使人们接 使个体学会现有的政治制度所接受 受社会的道德标准,并按照公众认可的社 和采用的规范、态度和行为的过程, 会道德标准来支配自己的行为。 即个体的政治态度和政治信念形成 使个体形成某一特定社会要求的法律 的过程。 个体理解社会对不同性别的期望和 意识和精神,按照法律制度调节自己 1、道德社会化(moral socialization) 与之相符行为的规范,按照社会的 行为的过程。 获得某种民族社会意识,使个体尊重自己 2、政治社会化(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性别期望和要求行事的过程。 民族的习俗和传统,为自己民族的文化而 3、法律社会化(Legal socialization) 自豪。 4、性别角色社会化(gender socialization) 5、民族社会化(ethnic socialization)
家庭因素
学前期是接受社会化的最佳时期
童年是一生社会化的关键期
父母对儿童有足够的权威和支配作用 作为社会结构中的一个基本单位,各种社会 关系以家庭为中介反射到儿童身上
家庭因素
1、父母养育模式 2、兄弟姐妹 3、家庭结构 4、家庭内的社会化过程
家庭教养方式和气氛
宠爱型:父母对子女过分溺爱,唯恐受到任何挫折。 放任型:父母对子女行为完全放任,很少管教约束。 专制型:父母对子女管教非常严格,望子成龙心切,
(一)社会化的定义
在特定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中,个
体形成适应于该社会与文化的人 格,掌握该社会所公认的行为方 式,叫做社会化 ——时蓉华
(一)社会化的定义
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化是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
互作用,适应并吸收社会文化, 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 程。
自然人
社会人
(二)社会化的任务
1、使个体知道社会或群体对他有哪些 期待,规定了哪些行为。 2、使个体逐步具备实现这些期待的条 件,自觉地以社会或群体的行为规范来 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 3、使社会文化得以传承
3、文化模式的差异
文化模式:
特殊文化模式——指各民族或国家具有的 独特的文化体系。 普遍文化模式——指一切文化都是由各个 不同的部分组成的,这种文化构造适用于 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
4、国民性与典型人格
国民性(民族性格):一个民族多数成
员共有的、反复起作用的文化精神、心理 特质和性格特点。包括国民的政治意识、 自我意识、价值观念、社会交往准则、最 普遍的个性素质、心理特征等。是一个国 家民族最主要的内在特征。
第二章 个体的社会化
本章主要内容:
社会化的内容、过程和方式 社会化的因素 社会化理论 社会角色及其理论
思考题
1、什么是“社会化”?社会化有哪些内容? 2、社会化是怎样进行的?不同因素如何影响社会化进 程? 3、理解社会化的主要理论观点 4、如何理解“角色”概念?社会角色有哪些种类? 5、角色行为过程是怎样实现的? 6、什么是“角色冲突”?怎样有效地缓解角色冲突? 7、简述结构角色论和过程角色论
常用命令、指责等手段强迫孩子服从,并不试图理解孩子 的能力、兴趣、需要等。 意见,适度满足其要求,并引导孩子独立做出自己的选择 和决定。
民主型:父母能充分理解孩子的要求和兴趣,尊重其
不同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宠爱型:依赖性强,遇事退缩,缺乏同情心,情绪
不稳定,自制力和自信心差,易受别人意见的左右。 以后很难适应集体生活。
1、奖惩——正、负强化 2、模仿 3、认同
主要内容
先天因素——遗传素质
后天因素——社会文化与社会环境
一、遗传因素
遗传:父母的生理、心理特征经
过受精作用传递给子女的一种生 理变化过程。
遗传素质为社会化提供了可能性
一、遗传因素
遗传的决定作用:
1、生理基本特征
2、性别
放任型:不能使孩子养成是非观念,使之缺乏教养,
专制型:性格上较多表现为诚实、礼貌、细心、负
责任,但在其他方面却表现出羞怯、自卑、敏感、对人 屈从的性格。 困难,情绪稳定,易理解他人。
民主型:多表现为自立、自信,能主动解决自己的
兄弟姐妹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排行
同胞的影响
独生子女
(1)同伴的榜样作用 (2)同伴的矫正作用 (3)同伴交往提供社会行为和社会
技能的学习机会
4、大众传播
以报刊、图书、电影、广
播、电视等为工具,面向 大众的信息沟通方式。
电视对社会化的影响
电视影响的多面性 电视对消闲方式的影响 电视对健康和体形的影响 电视对学业成就和认知发展的影响 电视与攻击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