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理论课教案2
大学排球理论教案
![大学排球理论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c71b166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8f.png)
课时:2课时年级:大学一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排球运动的起源、发展历程、场地设施、规则等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技意识。
教学内容:一、排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1. 排球运动的起源:介绍排球运动的起源地、创始人以及最初的发展状况。
2. 排球运动的发展历程:介绍排球运动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传播、普及和发展。
3. 排球运动的场地设施:讲解排球场地、器材的规格和要求。
二、排球运动的规则与裁判法1. 排球比赛的基本规则:介绍排球比赛的基本规则,如发球、传球、扣球、拦网等。
2. 排球比赛的计分方式:讲解排球比赛的计分方式,如局数、分数等。
3. 排球比赛的裁判法:介绍排球比赛的裁判方法,如球权、犯规等。
三、排球运动的技术与战术1. 排球运动的基本技术:介绍排球运动的基本技术,如发球、传球、垫球、扣球、拦网等。
2. 排球运动的战术:讲解排球运动的战术,如进攻战术、防守战术、换人战术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利用多媒体播放排球比赛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教师简要介绍排球运动的起源、发展历程。
二、讲授新课1. 讲解排球运动的场地设施、器材规格。
2. 讲解排球比赛的基本规则、计分方式。
3. 讲解排球运动的基本技术:发球、传球、垫球、扣球、拦网。
三、课堂练习1. 学生分组进行基本技术的练习。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分组进行基本技术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二、讲授新课1. 讲解排球运动的战术:进攻战术、防守战术、换人战术。
2. 分析排球比赛的经典战例,让学生了解战术在实际比赛中的应用。
三、课堂练习1. 学生分组进行战术练习,模拟比赛场景。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四、总结与作业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难点。
2. 布置课后作业:观看一场排球比赛,分析比赛中的战术运用。
大学理论排球知识教案
![大学理论排球知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e997f52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2a.png)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排球运动的基本规则、场地器材、基本技术、战术及比赛方法。
2. 培养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1. 排球运动的基本规则2. 排球场地器材3. 排球基本技术4. 排球战术5. 排球比赛方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排球运动的起源、发展及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排球运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二、基本知识讲解1. 排球运动的基本规则- 队员在场上可任意交换位置- 运动员在比赛中,身体任何部分均可触球,但球必须被击出,不得接住或抛出- 发球后,球落地或出界为失误- 扣球、拦网、防守等技术动作的规则2. 排球场地器材- 男子网高2.43米,女子网高2.24米- 排球场长为18米,宽为9米- 画线宽5厘米三、基本技术讲解1. 发球技术- 助跑、摆臂、击球等动作要领- 发球技巧:力量、角度、速度2. 接发球技术- 跳起、挡球、传球等动作要领- 接发球技巧:准确、迅速、协调3. 扣球技术- 助跑、起跳、击球等动作要领- 扣球技巧:力量、角度、速度4. 拦网技术- 跳起、挡球、落地等动作要领- 拦网技巧:时机、位置、高度四、战术讲解1. 传、垫、扣、拦、防等基本战术2. 队员间的配合与沟通第二课时:一、复习1. 复习排球运动的基本规则、场地器材、基本技术、战术及比赛方法。
2. 进行简单的技术动作练习。
二、比赛方法讲解1. 排球比赛规则2. 排球比赛方法:单打、双打、三人制、五人制等三、实战演练1. 学生分组进行比赛,教师巡回指导。
2. 比赛过程中,教师关注学生技术动作的运用、战术配合及团队协作精神。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难点。
2. 学生反思自己在比赛中的表现,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基本规则、场地器材、基本技术、战术及比赛方法的掌握程度。
大学体育排球理论课教案
![大学体育排球理论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5291e8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51.png)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排球运动的起源、发展历程及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2. 掌握排球运动的基本规则、技术要领和战术策略。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排球运动素养。
教学对象:大学体育专业学生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场地:多媒体教室教学器材:多媒体设备、排球教材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排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排球运动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如何?二、教学内容1. 排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介绍排球运动的起源地、创始人及最初的发展情况。
- 阐述排球运动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包括普及阶段、竞技阶段和普及与竞技相结合阶段。
2. 排球运动的基本规则- 介绍排球比赛的场地、器材、比赛时间、比赛方式等基本规则。
- 讲解排球比赛的计分、发球、进攻、防守、换人等具体规则。
3. 排球运动的技术要领- 介绍排球运动的基本技术,如传球、垫球、扣球、拦网等。
- 讲解各项技术的动作要领和练习方法。
三、课堂练习1. 学生分组进行传球、垫球、扣球等基本技术的练习。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动作错误。
四、总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排球运动的著名比赛和运动员。
第二课时一、导入1. 教师提问:排球运动有哪些战术策略?二、教学内容1. 排球运动的战术策略- 介绍排球运动的进攻战术,如快攻、强攻、高球、低球等。
- 讲解排球运动的防守战术,如集体防守、个人防守、移动防守等。
2. 排球运动的团队配合- 强调团队合作在排球运动中的重要性。
- 讲解如何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协作,提高团队配合能力。
三、课堂练习1. 学生分组进行进攻战术和防守战术的练习。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动作错误。
四、总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排球运动战术策略的论文。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排球运动起源、发展历程及规则掌握程度。
大学理论排球知识教案模板
![大学理论排球知识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776aa69e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af.png)
课程名称:排球理论授课对象:大学体育专业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排球运动的起源、发展历程、规则和基本技术。
2. 培养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排球活动的积极性。
3. 增强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体育精神。
教学重点:1. 排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排球比赛的基本规则和裁判方法。
3. 排球基本技术的动作要领。
教学难点:1. 排球比赛规则的灵活运用。
2. 排球基本技术的熟练掌握。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利用多媒体播放排球比赛视频,激发学生兴趣。
2. 介绍排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二、教学内容1. 排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介绍排球运动的起源地、创立者、发展历程。
- 讲解排球运动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普及情况。
2. 排球比赛的基本规则- 讲解排球比赛的场地、器材、比赛方式。
- 介绍排球比赛的计分规则、比赛流程。
三、互动环节1.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排球运动的特点和优势。
2.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加深对排球运动规则的理解。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所学的排球运动起源和发展历程。
2. 回顾排球比赛的基本规则。
二、教学内容1. 排球基本技术- 发球技术:介绍发球的方式、动作要领、技巧。
- 接发球技术:讲解接发球的方式、动作要领、技巧。
- 传球技术:介绍传球的方式、动作要领、技巧。
- 垫球技术:讲解垫球的方式、动作要领、技巧。
- 扣球技术:介绍扣球的方式、动作要领、技巧。
- 拦网技术:讲解拦网的方式、动作要领、技巧。
2. 排球比赛裁判方法- 讲解裁判员的职责、裁判方法、犯规判罚。
三、互动环节1. 学生分组进行排球基本技术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2. 学生进行排球比赛模拟,教师点评。
四、总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排球运动的重要性和价值。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排球活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排球运动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排球比赛规则和基本技术的掌握程度。
排球理论课教学设计方案
![排球理论课教学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e8b051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64.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排球运动的基本知识、规则和战术,掌握排球的基本技术要领。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排球技术水平。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培养学生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精神。
二、教学对象初中一年级学生三、教学时间2课时四、教学场地排球场五、教学器材排球、球网、球拍、秒表、录音笔等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通过展示排球比赛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排球运动有哪些特点?如何进行排球比赛?(二)基本知识讲解1. 排球运动的发展历程、基本规则和比赛方式。
2. 排球比赛的计分方法、发球区、比赛区域等。
(三)基本技术讲解1. 热身运动: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热身运动,包括跑步、跳绳、拉伸等。
2. 基本技术讲解:传球、垫球、扣球、拦网等。
a. 传球:讲解传球的基本姿势、手法和站位。
b. 垫球:讲解垫球的基本姿势、手法和站位。
c. 扣球:讲解扣球的基本姿势、手法和站位。
d. 拦网:讲解拦网的基本姿势、手法和站位。
(四)实战演练1. 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传球、垫球、扣球、拦网的实战演练。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内容。
2.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总结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3. 鼓励学生在课后加强练习,提高自己的排球技术水平。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排球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排球基本技术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在实战演练中的表现。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中是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师在讲解基本技术时是否清晰、准确,能否使学生掌握。
3. 教师在实战演练中是否及时发现学生的错误,并给予纠正。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排球运动的基本知识、规则和战术,提高学生的排球技术水平,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精神。
大学体育课排球理论教案
![大学体育课排球理论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b4d8ad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9a.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排球运动的历史、起源和发展,掌握排球的基本规则、技术和战术。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判断排球比赛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排球运动的热爱,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竞技精神。
二、教学对象大学一年级体育选修课学生三、教学时间2课时四、教学内容1. 排球运动简介2. 排球基本规则3. 排球基本技术4. 排球基本战术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排球运动的基本知识、规则、技术和战术。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排球比赛视频,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排球技术和战术。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排球运动中的热点问题,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简要介绍排球运动的历史、起源和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排球基本规则:包括比赛形式、场地器材、得分方式、犯规等。
3. 讲解排球基本技术:包括发球、垫球、传球、扣球、拦网等。
4. 案例分析:播放排球比赛视频,分析比赛中的技术和战术。
第二课时1. 复习第一课时的内容,巩固学生对排球基本知识和技术的掌握。
2. 讲解排球基本战术:包括进攻战术、防守战术、换位战术等。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排球运动中的热点问题,如如何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如何应对对手的进攻等。
4.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2. 知识掌握程度:通过提问、测试等方式,评价学生对排球基本知识和技术的掌握程度。
3. 案例分析能力:评价学生对排球比赛视频的分析能力。
4. 讨论参与度: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积极性和观点的合理性。
八、教学资源1. 排球比赛视频2. 排球基本规则和技术的PPT3. 教学参考书籍九、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在排球运动中找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
排球理论教案
![排球理论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a44c353a417866fb84a8e95.png)
排球理论教案【篇一:排球理论教案】排球理论课教案教学内容:学习排球运动概述教学目标:1、了解排球运动的起源、传播与繁衍2、掌握排球运动在中国的发展,了解在世界的发展。
3、通过理论课的学习让学生对排球产生兴趣,为以后的教学作铺垫。
教学重点:排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教学难点:排球运动的特点。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题目:排球运动的简介一、排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据史料记载,排球运动于19世纪末始于美国。
1895年,美国马萨诸塞州霍利奥克市基督教男子青年会体育干事威廉摩根认为当时流行的篮球运动比较激烈,于是创造了一种比较温和的、老少皆宜的室内游戏。
1896年,美国普林菲尔得市立学校的艾特哈尔斯戴特博士把摩根游戏取名为“volleyball”,并沿用至今,1896年在斯美国普林菲尔德体育专科学校举行了世界上最早的排球比赛。
1897年,摩根制定了排球比赛规则,它有力的推动了排球运动的发展。
1905年传入中国,1906年一名美国军官约克把排球带到了古巴,1908年传到日本,1910年传到菲律宾。
排球传入欧洲时间较晚,于1917年传入法国,以后才传到苏联、波兰等东欧诸国。
亚洲最早的排球比赛是在1913年菲律宾马尼拉举行的。
1947年,排球运动世界性组织---国际排球联合会成立,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规则也逐步完善。
1964年排球被列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二、排球运动的特点(一)、形式的多样性和广泛的群众性排球运动的场地设备比较简单,可设在室内亦可设在室外。
地板上、沙地上、草地上、雪地上,甚至水中都可以进行排球活动,其形式多样,比赛规则容易掌握且可以变通。
参加人数可多可少,运动负荷能大能小,适合不同年龄、性别、体质和训练程度的人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进行活动。
因此有广泛的群众性(二)、技术的全面性和高度的技巧性排球比赛中,任何位置上的队员都要参与防守和进攻;而且在大多数形式的比赛中,规则还要求队员轮换位置。
因此每个队员都须全面的掌握各项攻、防技术。
排球理论课教案
![排球理论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a979043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c5.png)
排球理论课教案教案标题:排球理论课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排球的基本规则和比赛流程2. 掌握排球的基本技术和战术3. 培养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和热爱教学重点:1. 排球的基本规则和比赛流程2. 排球的基本技术:发球、传球、扣球、拦网等3. 排球的战术:进攻、防守、配合等教学准备:1. 排球比赛视频或实况录像2. 排球教学用具:排球、场地标志、发球器等3. 教学投影仪和屏幕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播放排球比赛视频或实况录像,引导学生了解排球比赛的激烈和精彩,激发学生对排球的兴趣。
2. 讲解排球的基本规则和比赛流程:介绍排球比赛的场地、比赛规则、比赛分数计算等内容,让学生对排球比赛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3. 示范排球的基本技术:老师示范排球的发球、传球、扣球、拦网等基本技术动作,重点讲解动作要领和技术要点。
4. 练习排球的基本技术:学生分组进行排球基本技术的练习,老师逐个指导学生的动作和技术要领,帮助学生掌握排球的基本技术。
5. 探讨排球的战术:介绍排球比赛中的进攻、防守、配合等战术要点,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如何在比赛中运用这些战术。
6. 温习和总结:复习排球的基本规则、技术和战术要点,总结今天的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对排球运动保持热爱和兴趣。
教学方法:1. 观看教学视频2. 示范教学3. 分组练习4. 讨论交流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练习中的动作和技术表现2. 学生之间的互相观摩和评价3. 学生对排球比赛规则和战术的理解和表达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观看一场实际的排球比赛,加深他们对排球比赛的理解和认识2. 组织学生进行排球比赛实践,让他们在实际比赛中运用所学的技术和战术知识。
排球课理论教案大全
![排球课理论教案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a03fc018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d0.png)
排球课理论教案大全第一篇:排球课理论教案大全排球课理论教案教学目的:一、让学生初步了解排球规则。
二、让一部份学生能参与排球比赛。
三、让大多数学生看懂一场排球比赛。
德育目标: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规则对于一场比赛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排球比赛规则对动作技术的要求。
教学难点:排球比赛规则对动作技术的要求中的进攻性击球、手过网等的判断。
教学时数:一课时授课班级:高中二年级教学过程:一、导入本课:通过桌上的排球联想到中国女排的五连冠、雅典奥运会女排夺冠,导入本课课题。
要让中国排球再创辉煌,就要普及排球运动,也就要让更多的人了解怎样开展排球比赛。
二、提出有关排球规则的几个问题:(放幻灯片)1、一场排球比赛比分为20:25是否继续比赛?2、请画出排球比赛中队员站位秩序。
3、一局比赛中可请求暂停多少次,每次暂停的时间是多少?4、比赛中每队最多触球几次?5、排球比赛是一个长宽为多少的长方形?三、排球规则的具体讲解:1、排球比赛的场地,(放幻灯片)2、排球规则的概述:(播放课件)球比赛的开始,由一队后排右边的队员在发球区发球。
然后每队可接触球了次(拦网触球不计算在内。
)比赛应不间断地进行。
如果球落地触墙,触天花板、触其他任何物体或某一队员犯规,则成死球,造成死球的一方失球。
只有发球的队胜1球时,才得1分。
如发球队犯规、失误。
或接发球的队胜1球时,则接发球队取得发球权,其队员须按顺时针方向进行1个位置的轮转。
一个队只有赢得至少5局3胜制,前4局打成2比2平局时,第5局为决胜局。
在决胜局比赛中,一队先得8分后,两队交换场区,按原位置顺序,继续比赛到结束。
每局比赛前教练员必须将上场阵容位置表交给记录员或副裁判员,不得更换。
每队上场6人,站1号位,每次均由轮转到1号位的队员发球,在发球击球时,双方队员都必须按规定位置站好,前后排和左右侧都不能站错,否则将被判失发球权或对方得1分(球发出后其位置不受此限制)。
比赛成死球时,教练员和队长可向裁判员请求暂停或换人。
排球理论课教案2
![排球理论课教案2](https://img.taocdn.com/s3/m/9a2ec033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1d.png)
排球理论课教案2第二讲:排球竞赛规则比赛的特性-----莫秋文排球比赛是两队在由球网分开的场地上进行比赛的集体项目,它可以有多种比赛方式,以适应各种不同性质比赛的需求,从而不断推动该项运动的广泛开展。
比赛的目的;是各队遵照规则,将求击过网,使其落在对方场区的地面上,而防止球落在本方场区的地面上。
每队可击球三次(拦网触球除外)将球击回对区。
比赛由发球开始。
发球队员击球使其从网上飞至对区,比赛由此连续进行,直至球落地,出界或某一队不能合法地将球击回对区。
第-章器材与设备规则1 比赛场地(图1和图2)比赛场地包括比赛区和无障碍区,其形状为对称的长方形。
1.1 面积比赛区为18米×9米的长方形。
其四周至少有3米宽的无障碍区,比赛场区上空的无障碍空间从地面量起至少高7米,其间不得有任何障碍物。
1.2 比赛场地的地面场地的地面必须平坦、水平,并且划一。
场地的地面不得有任何可能伤害队员的隐患,不得在粗糙、湿或滑的场地上进行比赛。
1.2.2 室内比赛场地的地面必须是浅色。
1.2.3 室外场地为了排水,每米可有5毫米的坡度。
不得用任何坚硬的物体作为场地界限。
1.3 场区上的划线1.3.1 所有的界限宽5厘米。
其颜色应是与地面和其它项目画线不同的浅色。
1.3.2 界线两条边线和两条端线划定了比赛场区。
边线和端线都包括在比赛场区的面积之内。
1.2.3 中线中线在网下连接两条边线的中点。
中线的中心线将比赛场区分为长9米、宽9米的两个相等的场区。
1.4 区和区域1.4.1 前场区每个场区各划-条距离中心线3米的进攻线(其宽度包括在内)。
中线与进攻线之间为前场区。
前场区被认为是向边线外无限延长的。
1.4.2 发球区发球区宽9米,位置在端线后(不包括端线)。
两条端线后各画-条长15厘米,垂直并距离端线20厘米的短线,两条短线之间的区域为发球区,短线宽度包括在发球区之内。
发球区的深度延至无障碍区的终端。
1.4.3 换人区两条进攻的延长线之间、记录台一侧边线外的范围为换人区。
排球理论课教案范文
![排球理论课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70b0000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84.png)
排球理论课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
1. 让小伙伴们了解排球是什么,对排球产生兴趣。
2. 知道打排球的一些简单规则。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 让大家认识排球。
2. 理解排球比赛中球不能落地这个最基本的规则。
(二)教学难点。
怎样简单又有趣地给小伙伴们解释排球比赛里的站位。
三、教学方法。
1. 故事教学法。
给小伙伴们讲和排球有关的故事。
2. 游戏教学法。
通过好玩的游戏让大家了解排球规则。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会拿着一个排球走进教室,然后问小伙伴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呀?”大家肯定会回答:“排球!”接着我就开始讲一个关于排球的小故事。
从前有一群孩子在海边玩,他们想找个东西可以一起玩得很开心。
有个孩子把一个皮球扔到空中,大家就开始抢着去拍这个皮球。
慢慢地,这个玩法就变成了一种比赛,这就是排球的雏形啦。
(二)认识排球。
我把排球传给每个小伙伴,让大家摸摸排球,感受一下排球的大小、重量和软软的外皮。
就像我们摸自己心爱的小皮球一样。
我会告诉排球是我们的新朋友,我们要和它一起玩游戏呢。
(三)排球规则。
1. 球不能落地。
我会在教室的前面放一个小盒子当作是排球场地的界限。
然后找一个小伙伴来和我玩个小游戏。
我把排球轻轻地抛给他,他再抛回给我。
我就说:“咱们就像在打排球比赛一样,这个球要是掉到地上,就像我们输了一分哦。
”有一次,我和我的好朋友小明在院子里玩类似排球的游戏。
小明没接住球,球就掉到地上了,他就说:“这就像在比赛里输了一分呢。
”通过这个小例子,小伙伴们就能更好地理解球不能落地这个规则。
2. 简单的站位。
我会在黑板上画一个很简单的排球场地,然后用小纸片代表小朋友。
我给小伙伴们讲:“在打排球的时候呢,就像我们排队做游戏一样,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站的地方。
比如说,这里是负责把球发出去的小朋友站的地方,这边是要去接球的小朋友站的地方。
”我还会找几个小伙伴到前面来,按照我画的站位站好,然后玩一下简单的抛球接球游戏,这样大家就能更直观地明白站位是怎么回事啦。
初中排球理论教案
![初中排球理论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c2e77f1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68.png)
初中排球理论教案年级:初中一年级教材内容:排球基本知识、技术动作和比赛规则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排球运动的起源、发展史和基本知识。
2. 掌握排球运动的基本技术动作和比赛规则。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参与排球运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排球运动的起源、发展史、基本技术动作和比赛规则。
教学难点:排球技术动作的细节和比赛规则的理解运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排球比赛的录像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排球运动。
2. 学生分享对排球运动的了解和印象。
二、排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5分钟)1. 教师介绍排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史。
2. 学生了解排球运动的发展过程。
三、排球基本技术动作(10分钟)1. 正面双手垫球:教师示范动作,学生跟随练习。
2. 传球:教师示范动作,学生跟随练习。
3. 扣球:教师示范动作,学生跟随练习。
四、排球比赛规则(10分钟)1. 教师讲解排球比赛的规则。
2. 学生了解并掌握比赛规则。
五、团队合作与比赛实践(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团队合作练习。
2. 学生进行比赛实践,运用所学技术动作和比赛规则。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受。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排球运动的了解和认识程度。
2. 学生掌握排球基本技术动作的情况。
3. 学生对排球比赛规则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4. 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参与排球运动的兴趣。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后续教学的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使教学更符合学生的需求。
排球理论课教学教案(最终定稿)
![排球理论课教学教案(最终定稿)](https://img.taocdn.com/s3/m/d28a116d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f2.png)
排球理论课教学教案(最终定稿)第一篇:排球理论课教学教案排球教学内容: 1.排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2.排球在中国的发展及我国对排球界的贡献。
3.球运动简介。
4.排球竞赛规则。
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有关排球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良好习惯。
2.观看女排比赛视频,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
二、排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1.起源:一八九五年,美国麻省好利若城青年会干事威廉·摩根首创了排球运动。
2.排球在中国的发展及我国对排球运动的贡献:先后经历了十六人制.十二人制.九人制,到五十年代初,才采用国际上通行的六人制;中国女排五连冠:81年第三届世界杯.82年第九届世锦赛.84年第二十三届奥运会.85年第四届世界杯.86年第十届世锦赛。
2.中国对世界排球运动发展的贡献:首创快攻.发明“插上”战术.创造“平拉开”.“单脚背飞”.“盖帽”拦网。
三、排球名人1.中国女排、郎平、陈忠和2.外国排球名人四、排球运动场地及人员配备:1.比赛方法与特性:排球比赛是两队各六名队员在长18米.宽9米的场地上进行集体的攻防对抗。
比赛场地由一条中线分为两个均等的场将球击过球网,落在对方场区的地上。
(1)比赛场地:长18米,宽9米的长方形。
(2)网高:男子2.43米,女子2.24米。
(3)气压0.30—0.325公斤/平方厘米。
(4)标志杆、标志带(5)比赛队组成:十二名队员,一名教练员,一名助理教练员,一名训练员和一名医生。
2.比赛规则:由后排右边的队员在发球区内发球开始,使球从过网区直接越过球网,每方最多击球三次。
比赛不间断地进行直至球落地.出界或某一队员犯规。
3.正式比赛采用五局三胜制,每局均采用每球得分制;1---4局要打满25分,无最高分限;第5局打满15分,无最高分限。
五、排球竞赛基本规则: 1.发球:发球8秒发球掩护2.轮转与轮转错误:接发球队获得发球权后,该队队员必须按顺时针方向轮转一个位置。
排球理论讲解教案模板范文
![排球理论讲解教案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8e88449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25.png)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排球运动的起源、发展历程和基本规则。
2. 培养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培养学生的竞技精神和体育道德。
二、教学内容1. 排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2. 排球运动的场地与器材3. 排球运动的基本规则4. 排球运动的常用术语和动作名称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排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基本规则和常用术语。
2. 教学难点:排球运动的场地与器材、常用术语和动作名称的理解与应用。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播放排球比赛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同学们知道排球运动吗?排球运动有哪些特点?(二)新课讲解1. 排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介绍排球运动的起源地、创始人以及发展历程。
- 阐述排球运动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传播与发展。
2. 排球运动的场地与器材- 介绍排球场地的大小、形状和标志线。
- 介绍排球、球网、标志带等器材的规格和使用方法。
3. 排球运动的基本规则- 介绍排球比赛的基本规则,如发球、接发球、进攻、防守等。
- 讲解排球比赛中的得分、犯规等概念。
4. 排球运动的常用术语和动作名称- 介绍排球运动中的常用术语,如“扣球”、“拦网”、“发球”等。
- 讲解排球运动中的基本动作名称,如“正面双手垫球”、“扣球”、“传球”等。
(三)课堂练习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排球基本术语和动作名称的抢答游戏,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2. 学生分组进行排球基本动作的模仿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四)总结与反馈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学生应掌握的知识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给予评价和反馈。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如提问、回答问题、练习等。
2. 知识掌握程度:通过提问、抢答等方式检测学生对排球运动知识的掌握情况。
3. 动作模仿能力:观察学生在模仿排球基本动作时的准确性和协调性。
六、课后作业1. 阅读排球运动的相关资料,了解排球运动的更多知识。
排球理论教案
![排球理论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11e9952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3d.png)
排球理论教案教案标题:排球理论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排球的基本规则和技术要求。
2. 掌握排球比赛中的战术和策略。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 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反应能力。
教学重点:1. 排球的基本规则和技术要求。
2. 排球比赛中的战术和策略。
教学难点:1. 学生对排球比赛中的战术和策略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准备:1. 排球场地和设备。
2. 排球规则和技术要求的教材和参考资料。
3. 录制好的排球比赛视频。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排球的背景和概念。
2. 通过观看录制好的排球比赛视频,激发学生对排球的兴趣。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讲解排球的基本规则和技术要求,包括发球、传球、扣球、拦网等。
2. 结合示范和实践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排球的基本技术动作。
三、战术和策略讲解(15分钟)1. 讲解排球比赛中的常用战术和策略,包括进攻、防守、组织进攻等。
2. 结合示范和实践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不同的战术和策略。
四、小组练习(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排球技术和战术的练习。
2. 每个小组轮流进行发球、传球、扣球和拦网等技术动作的练习,并尝试应用不同的战术和策略。
五、比赛实践(20分钟)1. 安排学生进行排球比赛,让他们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的技术和战术。
2. 观察和评价学生的表现,并提供指导和建议。
六、总结和反思(10分钟)1. 总结今天的教学内容,强调排球的重要性和学习成果。
2.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学习体会和反思,提供进一步的指导和建议。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的排球比赛,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竞技能力。
2. 推荐学生观看更多的排球比赛视频,学习不同战术和策略的应用。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练习和比赛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技术掌握和战术应用能力。
2. 收集学生的反馈和意见,了解他们对教学内容和方式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教学资源:1. 排球场地和设备。
2. 排球规则和技术要求的教材和参考资料。
排球理论教案
![排球理论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4204657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a5.png)
水平四:体育理论教案教学内容:排球运动简介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排球运动的起源和简单的发展史。
2、通过对排球运动的场地设施以及规则的讲解,使学生对排球运动更进一步的理解。
3、吸引更多的学生来参与排球运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教学重点:排球运动的起源和排球运动的基本知识。
教学难点:对排球运动主要规则的理解及其运用。
一、课题的引入:利用排球比赛的录像导入本课二、起源与发展:1、排球运动的起源:排球运动是有两支人数相等的球队,在被球网隔开的两个均等的场区内,根据规则以身体任何部位,将球从网上击入对方场区,而不使其在本方场区内落地的,集体的,攻防对抗的体育项目。
是用双手做发球、垫球、传球、扣球和拦网等动作来组织进攻和防守的球类运动项目之一。
排球英文“volleyball”的原义是击空中球或“空中飞球”。
排球运动的特点:⏹形式的多样性和广泛的群众性⏹技术的全面性和高度的技巧性⏹激烈的对抗性和严密的集体性⏹轻松的娱乐性和高雅的休闲性排球运动于19世纪末始于美国。
1895年,美国马萨诸塞州霍利奥克市基督教男子青年会体育干事威廉摩根认为当时流行的篮球运动过于激烈,于是创造了一种比较温和的、老少皆宜的室内游戏。
1896年,美国普林菲尔德市立学校的艾特哈尔斯戴特博士把摩根游戏起名为“volleyball”,并沿用至今。
1896年在斯普林费尔德体育专科学校举行了世界上最早的排球比赛。
1897年,摩根制订了排球比赛规则,它有力地推动了排球运动的发展。
排球运动约在1900年传到印度,1905年传入中国,1906 年一名美国军官约克把排球带到了古巴,1908年传到日本,1910年传入菲律宾。
亚洲最早的排球比赛是在1913年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的。
1947年,排球运动世界性组织——国际排球联合会成立(FIVB),总部设在巴黎,第一任主席是法国人鲍尔·黎伯(Paul ·Libaud)1985年总部迁至瑞士洛桑。
排球理论课教案范文
![排球理论课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475048d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48.png)
排球理论课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
让小伙伴们知道排球是什么,了解打排球的一些基本规则,还能对排球产生兴趣呢。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就是让大家记住排球简单的规则。
难点呀,就是怎么让小伙伴们一听就懂那些规则,毕竟规则有点小复杂。
三、教学方法。
1. 故事教学法。
我给大家讲个故事。
有一群小动物在森林里玩排球。
小兔子发球,它把球抛起来,然后用小手一拍,球就飞出去啦。
可是小猴子接球的时候,用脚去踢了球。
这时候,裁判大象伯伯就吹哨子了,因为在排球里,是不能用脚踢球的哦。
通过这个故事,小伙伴们是不是就知道了这个规则呀。
2. 图片展示法。
我会给大家看一些排球运动员打球的图片。
看,图片里的哥哥姐姐们站得整整齐齐的。
球在空中飞来飞去,他们就用手把球传给队友,或者把球打到对方的场地里。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我会拿着一个排球走进教室,然后问小伙伴们:“大家看,这是什么呀?”小伙伴们肯定会大声说:“排球!”然后我就说:“那今天咱们就来了解了解排球的那些事儿。
”2. 知识讲解。
我就开始讲啦。
排球呢,是一种很有趣的运动。
在打排球的时候,两边的人都站在自己的场地里。
发球的人要站在后面,把球发出去。
然后球就在两边的场地之间飞来飞去。
比如说,我们学校的排球赛上,小红发球给对面的小明,小明就要用手把球打回来。
而且呀,一个人不能连续两次碰球哦。
就像上次我看小朋友们打球,小刚不小心连续碰了两次球,裁判就判对面得分啦。
3. 规则互动。
我会问小伙伴们一些关于规则的问题。
比如说:“要是球出界了,算谁得分呀?”让小伙伴们积极回答。
要是回答对了,我就给一颗小糖果奖励。
4. 总结。
我会和小伙伴们一起回顾今天讲的内容。
我会说:“咱们今天知道了排球是个很有趣的运动,还知道了发球要在后面,球不能用脚踢,一个人不能连续碰两次球这些规则呢。
”五、教学延伸。
我会鼓励小伙伴们下课之后去操场,找个排球试着打一打。
哪怕只是简单地把球抛来抛去,也能感受一下排球的乐趣。
说不定以后我们当中就会出现很棒的排球运动员呢。
大学体育理论课教案_排球
![大学体育理论课教案_排球](https://img.taocdn.com/s3/m/7723c94f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ff.png)
课程名称:大学体育理论授课对象:大学本科生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排球运动的基本概念、起源与发展。
2. 掌握排球运动的基本技术和战术。
3. 理解排球运动在体育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4.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拼搏的精神。
教学重点:1. 排球运动的基本技术和战术。
2. 排球运动在体育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难点:1. 排球运动的技术动作要领。
2. 排球战术的运用。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排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提问:同学们对排球运动有哪些了解?二、基本内容1. 排球运动的基本概念:排球运动是一项集体性、对抗性、技巧性很强的运动项目,要求运动员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技战术水平。
2. 排球运动的基本技术:a. 发球:正面下手发球、侧面下手发球、跳发球等。
b. 传球:单手传球、双手传球、背传、侧传等。
c. 垫球:正面垫球、侧面垫球、背垫球等。
d. 扣球:正面扣球、勾手扣球、跳发球扣球等。
e. 拦网:单人拦网、双人拦网、三人拦网等。
3. 排球运动的基本战术:a. 进攻战术:快攻、强攻、战术攻等。
b. 防守战术:人盯人防守、区域防守等。
三、课堂练习1. 学生分组进行发球、传球、垫球、扣球等基本技术练习。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动作。
四、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疑问。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同学们上一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2.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二、基本内容1. 排球运动在体育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a.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拼搏的精神。
b. 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增强体质。
c. 培养学生审美情趣,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2. 排球运动的竞赛规则和裁判知识:a. 排球比赛的计分方式。
b. 排球比赛的裁判方法。
c. 排球比赛的犯规与处罚。
三、课堂练习1. 学生分组进行排球比赛,教师巡回指导。
2. 教师讲解比赛中应注意的问题,纠正错误动作。
排球教案2
![排球教案2](https://img.taocdn.com/s3/m/ae343af4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71.png)
排球教案2教学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排球的基本规则和技术要领。
学生能够通过练习和比赛,提高排球的技术水平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准备排球场地和设备,如排球场地、排球、网等。
准备教学PPT和示意图,用于讲解排球的基本规则和技术要领。
准备一些练习和比赛的活动设计,如传球练习、发球比赛等。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通过展示一些排球比赛的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对排球的兴趣和思考。
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排球的规则和技术要领。
讲解规则:向学生介绍排球的基本规则,如发球、传球、扣球等。
通过教学PPT和示意图,讲解每个动作的要领和技术要求。
可以结合示范和实践操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每个动作的正确姿势和技巧。
练习和比赛:安排学生进行排球的练习和比赛活动。
可以分组进行传球练习、发球比赛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技术水平和团队合作能力。
可以设置一些挑战性的任务,如限时完成、胜负比分等,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和竞争性。
总结反思:引导学生回顾整个教学过程,分享他们在学习和实践中的收获和体会。
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将排球的技术和团队合作能力应用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练习和比赛中的表现和技术水平。
评估学生在排球动作的正确性和技术要领的掌握程度,包括发球、传球、扣球等方面。
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动作和听取他们的反馈来评价。
观察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和沟通能力。
评估学生在比赛中的合作和协调能力,包括传球配合、战术运用等方面。
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互动和听取他们的讨论来评价。
拓展延伸:排球教学可以延伸到其他相关的体育项目和活动中,如篮球、足球等。
可以设计一些与排球技术和团队合作相关的练习和比赛,帮助学生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和团队合作能力。
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的排球比赛和交流活动,提高他们的竞技水平和比赛经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讲:排球竞赛规则比赛的特性-----莫秋文排球比赛是两队在由球网分开的场地上进行比赛的集体项目,它可以有多种比赛方式,以适应各种不同性质比赛的需求,从而不断推动该项运动的广泛开展。
比赛的目的;是各队遵照规则,将求击过网,使其落在对方场区的地面上,而防止球落在本方场区的地面上。
每队可击球三次(拦网触球除外)将球击回对区。
比赛由发球开始。
发球队员击球使其从网上飞至对区,比赛由此连续进行,直至球落地,出界或某一队不能合法地将球击回对区。
第-章器材与设备规则1 比赛场地(图1和图2)比赛场地包括比赛区和无障碍区,其形状为对称的长方形。
1.1 面积比赛区为18米×9米的长方形。
其四周至少有3米宽的无障碍区,比赛场区上空的无障碍空间从地面量起至少高7米,其间不得有任何障碍物。
1.2 比赛场地的地面场地的地面必须平坦、水平,并且划一。
场地的地面不得有任何可能伤害队员的隐患,不得在粗糙、湿或滑的场地上进行比赛。
1.2.2 室内比赛场地的地面必须是浅色。
1.2.3 室外场地为了排水,每米可有5毫米的坡度。
不得用任何坚硬的物体作为场地界限。
1.3 场区上的划线1.3.1 所有的界限宽5厘米。
其颜色应是与地面和其它项目画线不同的浅色。
1.3.2 界线两条边线和两条端线划定了比赛场区。
边线和端线都包括在比赛场区的面积之内。
1.2.3 中线中线在网下连接两条边线的中点。
中线的中心线将比赛场区分为长9米、宽9米的两个相等的场区。
1.4 区和区域1.4.1 前场区每个场区各划-条距离中心线3米的进攻线(其宽度包括在内)。
中线与进攻线之间为前场区。
前场区被认为是向边线外无限延长的。
1.4.2 发球区发球区宽9米,位置在端线后(不包括端线)。
两条端线后各画-条长15厘米,垂直并距离端线20厘米的短线,两条短线之间的区域为发球区,短线宽度包括在发球区之内。
发球区的深度延至无障碍区的终端。
1.4.3 换人区两条进攻的延长线之间、记录台一侧边线外的范围为换人区。
1.4.4 准备活动区在无障碍区外的替补席远端,划有3×3米的准备活动区(图1)。
1.5 温度最低温度不得低于10摄氏度(50华氏度)。
1.6 照明国际排联世界性比赛室照明度在距地面1米高度进行测量,应为1000—1500勒克斯。
规则2 球网和网柱(图形)2.1 球网高度2.1.1 球网架设在中线上空,高度为男子为⒉43米,女子⒉24米。
2.1.2 球网的高度应用量尺从场地中间丈量,球网两端(边线上空)的高度必须相等,并不得超过规定网高2厘米。
2.2 构造球网为黑色,长9.50米,宽1米,网眼直径10厘米(图3)。
球网上沿的全长缝有5厘米宽的双层帆布带。
带子的两端留有小孔,用绳索穿过小孔系在网柱上使上沿拉紧。
用-根柔韧的钢丝穿过帆布带,拉紧网上沿固定在网柱上。
球网下沿用绳索穿起并拉紧,固定在网柱上。
2.3 标志带两条宽5厘米、长1米的白色带子为标志带,分别系在球网两端,垂直于边线。
标志带被认为是球网的-部分。
2.4 标志杆标志杆是有韧性的两根杆子,长1.8米,直径10毫米,由玻璃纤维或类似质料制成。
两根标志杆分别设置在标志带外沿球网的不同两侧(图3)标志杆高出球网80厘米,高出部分每10厘米应涂有明显对比颜色,最好为红白相间。
标志杆被认为是球网的一部分,并视为过网区的边界(图5。
规则11.1.1)。
2.5 网柱2.5.1 网柱架设在两条边线外0,5—1米处(图3),高⒉55米,最好可以调节高度。
支架球网的网柱为两根。
2.5.2 网柱应光滑并无拉链。
一切危险设施或障碍物都必须排除。
2.6 附加设备一切附加设备都必须符合各国际规定。
规则 3 球3.1 特性球是圆形的,由柔软皮革制成外壳,内装橡皮或类似质料制成的球胆。
颜色;-色的浅色或彩色球。
(蓝、黄、白)圆周;65-67厘米。
重量;260-280厘克。
气压;0、30-0 、325公斤/平方厘米(294、3-18 、82毫巴)。
3.2 统一性在-次比赛中所用的球、其特性,包括圆周、重量、气压及牌号等都必须是统一的 3.3 三球制第二章比赛参加者规则 4 比赛队4.1 组成4.1.1 -个队最多有+二名队员,-名教练员,-名助理教练员,-名训练员和-名医生。
队员其中的-人为队长,队长在记分表上被注明。
4.1.2 只有登记在记分表上的队员才可以参加比赛。
教练员和队长在记分表上签字以后,已登记在记分表上的队员名单不得更改。
4.2 参加者的位置4.2.1 比赛时,替补队员应坐在他们场地-侧的球队席上或在准备活动区内(规则1.4.4),教练员和其他成员也应坐在球队席上,但可暂时离开。
主教练可以站在球场外指挥比赛但不得防碍裁判工作。
球队席设在记录台的两侧,无障碍区之外(图1)。
4.2.3 只有队的成员才允许在比赛中坐在球队席上并参加赛前的准备活动,暂停时也可在他们场地-侧的无障碍区做上述活动。
4.3 服装队员服装包括上衣、短裤、袜子和运动鞋。
4.3.1 全队队员上衣、短裤和袜子必须统一、整洁和颜色一致。
4.3.2 运动鞋必须是没有后跟的柔软轻便胶底或皮底鞋。
4.3.3 队员上衣必须有号码,序列为1—18号。
4.3.4 队长上衣胸前号码下,应有一条与上衣颜色不同的长8厘米、宽2厘米带状标志。
4.3.5 禁止穿着不符合规则规定的号码(规则4.3.3)或与同队其他队员不同颜色的服装(规则4.3.1)4.4 服装更换4.5 禁止着戴的服装和物品4.5.1 禁止佩戴可能造成伤害及有利于人为加力的物品。
4.5.2 队员可以戴眼镜进行比赛,但风险自负。
规则5 队的领导队长和教练员应对全队成员行为和纪律负责5.1 队长5.1.1 比赛开始前,队长在记分表上签字并代表本队进行抽签。
5.1.2 比赛中队长担任场上队长。
当队长不在场上时,教练员或队长应指定另一名队员担任场上队长代其行使职权。
只有场上队长在死球时可以和裁判员讲话。
5.1.3 在比赛结束时队长要:a)感谢裁判员,并在记分表上签字承认比赛结果。
b)如果他曾向第一裁判员提出过声明,可进一步确认作为抗议记录在记分表上。
5.2 教练员5.2.1 比赛自始至终教练员应在场外进行指挥,他填写队员上场位置表、请求换人和暂停,并在暂停时进行指导。
5.2.2 比赛前教练员在记分表上登记或检查队员姓名、号码并签字。
5.2.3 比赛中a)每局开始前填写位置表,签字后交给记录员或第二裁判员。
b)坐在靠近记录员一端的球队席上或站在替补席前,比赛场区外。
c)请求暂停和换人。
d)与队的其他成员一样,可以对场上队员进行指导但不得干扰或延误比赛。
5.3 助理教练员5.3.1 助理教练坐在球队席上,但无任何权利。
5.3.2 如果教练员必须离队时,根据场上队长的请求,经第一裁判员同意,他可以承担教练员的职责。
第三章比赛方法规则 6 胜一球、胜以局和胜一场6.1 胜一球6.1.1 犯规当队员的比赛行为与规则的要求不符时,裁判员之一鸣哨判其犯规,按以下标准执行:a)如果两个或更多的犯规先后发生,则只判罚第一个犯规。
b)如果双方队员同时犯规,则判“双方犯规”。
该球重新进行。
6.1.2 犯规的后果犯规的后果为对方胜一球,有下列情况:a)如果是发球队,则得一分继续发球;b)如果是接发球队,则获得发球权并得分。
6.2 胜一局6.2.1 先得25分并同时超出对方2分的队胜一局。
当比分24∶24时,比赛继续进行至某队领先2分(26∶24、27∶25)为止。
6.2.2 决胜局(第五局)为15分,当比分为14∶14时,比赛继续进行直至某队领先2分为止。
6.3 胜一场6.3.1 胜三局的队胜一场6.3.2 如果2∶2平局时,则进行决胜局的比赛。
(规则6.1.2)6.4 弃权和阵容不完整的队6.4.1 某队被召唤之后拒绝比赛,则宣布该队为弃权。
对方以每局25∶0的比分和3∶0的比局获胜。
6.4.2 某队无正当理由而未准时到场,则宣布该队为弃权,处理同规则6.4.1 6.4.3 某队被宣布一局或一场比赛阵容不完整时(规则7.3.1a),则输掉该局或该场比赛,应给对方胜该局或该场比赛所必要的分数和局数。
阵容不完整的队保留其所得分数和局数。
规则7 比赛的组织7.1 抽签准备活动之前由第一裁判员主持抽签,决定首先发球的队和场区。
进行决胜局比赛前,第一裁判员应再次召集抽签。
7.1.1 抽签由双方队长参加7.1.2 抽签的获胜方可选择;a)发球或接发球。
b)或场区c)另-方在获胜方选择之后,挑选余下的部分。
7.2 准备活动7.2.1 在比赛开始前如另有场地供比赛队进行活动,则每队可上网活动3分钟;如果无场地,则每队可活动5分钟。
7.2.2 如双方队长同意,可根据规则7.2.1规定共同上网活动6分钟或者10分钟。
7.3 上场阵容7.3.1a)场上每个队必须始终保持六名队员进行比赛。
b)队员轮转次序应按位置表登记的顺序进行,直到该局结束。
7.3.2 每局比赛开赛前,教练员必须及时将上场阵容登记在位置表上,签字后交给第二裁判员或记录员。
7.3.3 未列入上场阵容的队员为该局的替补队员。
7.3.4 位置表-经交出,不得更改。
7.3.5a)-局开始前,场上队员位置与位置表不符时,必须按位置表进行纠正,不予判罚。
b)如果场上有-个或更多队员没有登记在位置表上,则必须按位置表进行纠正,不予判罚。
如果教练员要保持未登记的队员在场上,则他必须请求正常的换人并登记在记分表上。
7.4 位置发球队员击球时,双方队员(发球队员除外)必须在本场区内按轮转次序站位。
7.4 .1 队员场上位置为;靠近球网的三名队员为前排队员,其位置为4号位(左)、3号位(中)和2号位(右)。
另外三名队员为后排队员,其位置为5号位(左)、6号位(中)和1号位(右)。
7.4.2a)每一后排队员的位置必须比其相应的前排队员距离球网更远。
b)前、后排队员之间按规则7.4.1的规定站位。
7.4.3a)队员的位置应根据其脚的着地部位来判定(图4);b)每一名队员至少有一只脚的一部分比同排中间队员的双脚距右(左)边线更近。
7.4.4 球发出后,队员可以在本场区和无障碍区的任何位置上。
7.5 位置错误7.5.1 当发球队员击球时,如果队员不在其正确位置上,则构成位置错误犯规(规则7.3 和7.4 )7.5.2 当发球队员击球时的犯规(规则13.4 和13.7.1)与对方位置错误同时发生,则发球犯规被认为在先而被判罚。
7.5.3 如果发球队员是击球以后的犯规(规则13.7.2),则位置错误在先,判位置错误犯规。
7.5.4 位置错误的判罚如下;a)位置错误的-方被判失-球(规则6.1.2);b)队员恢复到正确的位置。
7.6 轮转轮转次序包括发球及其他队员的站位,在整局中均按位置表填写顺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