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停车场组态设计

合集下载

地下停车库设计方案

地下停车库设计方案

地下停车库设计方案
地下停车库设计方案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汽车数量的迅猛增长,地下停车库已经成为现代城市交通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是一个地下停车库设计方案。

首先,在地下停车库的位置选择上,应该尽量选择在市中心或交通繁忙区域附近,以便方便市民停车。

其次,地下停车库的面积应根据周边需求来确定,考虑到停车需求的增加,应根据每天的停车流量制定停车位数量。

此外,建议将停车库建在某个公共设施建筑的下方,这样可以节约土地资源。

其次,在地下停车库的布局设计上,应该注重车辆的进出口通道的合理布置,确保车辆能够迅速进入和离开停车库。

此外,应该将停车位和行车通道分开设置,以避免堵车。

同时,在进出口通道设置自动收费系统,方便车主付费。

再次,在地下停车库的安全设计上,应该加装监控摄像头,以确保停车场的安全。

另外,应该实施严格的出入口管控措施,确保只有授权人员可以进入停车库。

此外,还可以考虑在停车位上设置防撞柱,以防止车辆停车时划伤附近的车辆。

最后,在地下停车库的环境设计上,应该注重通风和照明。

可以通过合理设置通风系统和照明设施来改善地下停车库的环境。

此外,还可以在停车库内设置绿化带和休息区,为车主提供一个舒适的停车环境。

综上所述,地下停车库设计方案应该合理选择位置,布局合理,注重安全和环境设计。

只有在满足车主停车需求的同时,才能真正提升城市的交通运输效率。

地下停车场设计方案

地下停车场设计方案

地下停车场设计方案1. 引言地下停车场作为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城市停车难题的重要手段。

本文旨在设计一种地下停车场的方案,以满足不同城市的停车需求,并提高停车场的效率和安全性。

2. 设计目标本设计方案的主要目标是:•提供充足的停车位•提高停车场利用率•提高停车场的安全性•优化车辆进出停车场的流程3. 设计内容3.1 停车位布局在设计停车位布局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停车位数量:根据停车场容纳的车辆数量确定停车位的数量。

•停车位大小:确保停车位的大小适合不同类型的车辆并满足相关规定。

•停车位标识:每个停车位应有明确的标识,方便车主找到自己的车位。

3.2 车辆进出口设计为提高车辆进出停车场的效率,可采取以下设计策略:•设备自动识别:使用自动识别设备(如车牌识别、刷卡等)实现快速识别车辆身份,避免人工操作的繁琐。

•多条车道:设计多条车道用于车辆的进出,避免因单一车道而造成的拥堵。

•预约系统:引入预约系统,让用户可以提前预约车位和选择进出时间,从而减少等待时间。

3.3 停车场通风与照明停车场通风与照明是保障停车场安全舒适的重要因素,应考虑以下设计要点:•通风系统:设计适当的通风系统,确保停车场内空气流通,排除尾气和有害气体。

•照明系统:安装合适的照明设备,确保停车场内有足够的光线,提高行车和行人的安全性。

3.4 安全设施为确保停车场的安全性,应设置以下安全设施:•监控系统:安装监控摄像头,全天候对停车场进行监控,减少盗窃、纠纷等事件发生。

•紧急报警装置:配置紧急报警装置,让车主能够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及时求救。

•逃生通道:设置逃生通道和紧急出口,确保车主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离开停车场。

4. 设计实施在实施地下停车场设计方案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工作:•建立项目组:成立专门的团队负责地下停车场设计与施工。

•地下停车场选址:选择合适的地理位置和地质条件,以确保地下停车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获取必要的许可:申请相关的建设许可和用地手续,确保按照规定进行设计和施工。

地下停车场的施工设计方案

地下停车场的施工设计方案

地下停车场的施工设计方案1. 引言本文档为地下停车场的施工设计方案。

地下停车场的设计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结构设计、通风和照明系统、出入口设计等。

本方案目的在于提供详细的设计方案,以确保地下停车场在施工过程中符合安全和功能性的要求。

2. 结构设计地下停车场的结构设计是整个项目的核心。

重要的设计考虑因素包括地下停车场的承重能力、抗震性能、安全通道和紧急出口等。

我们将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以确保地下停车场的坚固和稳定。

3. 通风和照明系统地下停车场需要良好的通风和照明系统,以提供舒适的使用环境。

我们将采用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相结合的方式,确保良好的空气流通。

照明系统将采用LED 灯具,提供亮度和能效的最佳平衡。

4. 出入口设计地下停车场的出入口设计需要考虑交通流量、进出方便性和安全性。

我们将设计双向进出口通道,并配备自动道闸系统和视频监控设施,以确保车辆进出的安全和秩序。

5. 安全设施地下停车场的安全设施是不可或缺的。

我们将设置紧急报警按钮、火灾报警系统和监控摄像头,以提供安全保障。

此外,我们还将设置应急疏散指示标识和灭火器等器材,以应对紧急情况。

6. 施工计划施工计划是确保项目按时完成的关键。

我们将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包括工期、人员安排和材料采购等。

同时,我们也将制定质量控制措施,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结论本文档提供了地下停车场的施工设计方案。

通过结构设计、通风和照明系统、出入口设计、安全设施等方面的考虑,我们将确保地下停车场在施工过程中达到高质量、安全和功能性的要求。

我们期待与您合作,共同完成这一项目的建设。

停车场、地下车库的建筑和装修方案

停车场、地下车库的建筑和装修方案

停车场、地下车库的建筑和装修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汽车数量的剧增,停车场、地下车库的建设成为城市规划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为了更好的利用空间,提高地下空间利用效率,停车场、地下车库的建筑和装修方案需要合理、高效,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从停车场、地下车库的基本设计原则、建筑结构与材料选用、空气处理、灯光设计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停车场、地下车库的基本设计原则停车场、地下车库的基本设计原则为:易于进出、安全方便、停车位规范、交通组织合理、环境舒适、经济合理。

据此,我们应对停车场、地下车库的建筑、布局提出以下要求:1.入口和出口设置合理,车型不受限制。

2.通道宽度、弯度设计得合理,车辆通行能力高。

3.路面设计平整、耐用,方便车辆行驶、维护。

4.停车位规格、标准、宽度、长度等应符合国家规范。

5.灯光、照明、空气处理、防排水等方面也需适当考虑。

二、建筑结构与材料选用停车场、地下车库主体结构设计应考虑多种因素。

首先,要考虑承重、抗震性能,毕竟这是一个大型的建筑工程。

第二,需要考虑空间效率和维护便捷性。

第三,对于修建地下车库的场所,我们需要特别注意地下水位和地基环境,以便铸就更为牢固的建筑结构。

此外,在地下车库装修方案中,地面和墙面装饰要避免使用松软与易腐坏的材料,应选用环保、耐磨等性能更好、质量更可靠的材料。

三、空气处理作为地下空间,停车场、地下车库的空气质量极为重要。

地下车库长期封闭,加之排放的尾气,对人体健康有不小的影响。

因此,安排合适的空气处理设备,保持空气新鲜、流通、净化,并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排风、换气,是一项非常必要的工作。

四、灯光设计灯光方面,要让车库内整体光源均衡,唤起地下空间内的温馨感和柔和氛围,以便为车主提供更为安全、清晰、舒适的环境。

同时,灯光的选定应考虑自然采光、能耗降低等诸多因素。

五、总结停车场、地下车库建筑和装修方案的制定,是一个考验城市规划水平及现代化建筑技术的综合工程。

地下停车场施工设计方案

地下停车场施工设计方案

地下停车场施工设计方案一、项目简介地下停车场是一种将车辆停放于地下的便利设施,旨在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和停车难的问题。

本文旨在提出地下停车场施工设计方案,确保设计合理、施工顺利,从而为城市居民创造更好的交通环境。

二、地下停车场布局设计1. 地上入口与出口:地下停车场进出口应设置于地面,并与周围道路相连接,方便车辆进出。

2. 车辆通道设计:车辆通道的宽度应符合相关标准,以保证车辆的正常行驶和并行通行,同时考虑紧急撤离的需求。

3. 车位布局:合理设置车位数目,确保停车位宽度、长度符合标准,方便车辆停放和驶入驶出。

4. 车位划分:根据地下停车场的规模和需求,合理划分车位区域,设置标志牌或标线,以便驾驶员能够快速找到车位。

三、地下停车场的结构设计1. 地基与地下层结构:地下停车场的地基和地下层结构应符合相关建筑设计要求,保证地下停车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车辆承载结构:车辆承载结构应采用合适的材料和设计方案,以确保车辆负荷分布均匀,不影响地下停车场的使用安全。

3. 通风与排水:地下停车场应设有合适的通风系统,确保空气流通和车辆尾气的排放,同时合理设计排水系统,以防止积水和洪水。

四、安全设备与消防措施1. 监控系统:地下停车场应安装监控摄像头,以监视车辆和人员活动情况,并及时发现问题和安全隐患。

2. 照明系统:地下停车场应设置充足的照明设备,确保车辆驶入驶出的安全性和驾驶员的舒适度。

3. 消防设备:地下停车场应设置消防设备,如灭火器、喷淋系统等,以保证火灾发生时及时的应对和扑灭。

五、环境保护与节能设计1. 排放控制:地下停车场应设置通风设备,将车辆尾气进行合理排放和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 能源利用:在地下停车场施工设计方案中,应考虑采用节能灯具、自动感应设备等技术手段,以减少能源的浪费。

六、施工安全与管理1. 施工安全:在地下停车场的施工过程中,应遵守施工安全规范,设置警示标志、防护措施等,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安全可靠的地下停车场设计方案

安全可靠的地下停车场设计方案

安全可靠的地下停车场设计方案地下停车场设计方案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车辆拥有量的增长,地下停车场作为一种有效利用空间的解决方案受到了广泛关注。

然而,地下停车场的设计必须考虑安全和可靠性等重要因素。

本文将详细介绍一种安全可靠的地下停车场设计方案,以满足当前城市停车需求。

1. 前期规划与设计在地下停车场的规划与设计阶段,需要充分考虑地形、土壤条件和交通状况等因素,以确保停车场建设的可行性。

同时,应该评估周边环境,确保停车场与周边建筑物和道路之间的良好协调。

2. 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地下停车场的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是确保其安全可靠性的关键。

应充分考虑地下水位、土壤承载力以及地震等自然因素对停车场结构的影响。

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以保证坚固的承重能力和抗震能力。

3. 停车位布局和通行路径设计合理的停车位布局和通行路径设计是地下停车场的关键要素。

应充分考虑停车位的数量和尺寸,确保能够容纳足够的车辆并提供便利的停车体验。

同时,通行路径应合理设置,以保证车辆和行人之间的安全分离。

4. 通风和照明系统设计地下停车场的通风和照明系统对于用户的体验和安全至关重要。

应设计合理的通风系统,以确保空气流通和防止有害气体积聚。

照明系统应充分考虑视觉需求,通过合适的照明设备提供充足的照明,增强用户的安全感。

5. 安全防火与灭火设计地下停车场的火灾风险较高,因此必须进行有效的安全防火与灭火设计。

应设置合适的防火门和防火墙,确保火灾不能迅速蔓延。

同时,安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火灾报警系统,以及设置清晰的疏散通道,提高紧急情况下的逃生能力。

6. 车辆监控与安全系统为了确保地下停车场的安全性,应配置先进的车辆监控与安全系统。

通过安装安全摄像头和门禁系统,可以实时监控停车场内的情况,并控制车辆进出。

此外,可以考虑使用智能停车管理系统,提供方便的停车指引和车位信息查询。

7. 环保设施和节能设计作为城市发展的一部分,地下停车场的设计也应注重环保和节能。

城市地下停车场施工方案(结构设计与管理系统)

城市地下停车场施工方案(结构设计与管理系统)

《城市地下停车场施工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停车难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缓解城市停车压力,提高土地利用率,本项目计划在城市中心区域建设一座现代化的地下停车场。

该停车场将采用先进的结构设计和管理系统,为市民提供安全、便捷、高效的停车服务。

二、施工步骤1. 场地准备(1)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和平整,拆除障碍物,确保施工场地畅通无阻。

(2)进行地质勘查,了解地下土质情况和水位情况,为基础设计提供依据。

(3)设置施工围挡,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和整洁。

2. 基础施工(1)根据地质勘查结果,设计合理的基础形式,如筏板基础、桩基础等。

(2)进行基础开挖,采用机械开挖和人工清底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基础底面平整。

(3)浇筑基础混凝土,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浇筑质量,确保基础的强度和稳定性。

3. 主体结构施工(1)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地下停车场的主体结构施工,包括柱、梁、板等。

(2)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确保主体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

(3)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模板的安装质量和混凝土的浇筑质量,防止出现漏浆、蜂窝、麻面等质量问题。

4. 防水施工(1)在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进行地下停车场的防水施工。

(2)采用防水卷材和防水涂料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地下停车场的防水效果。

(3)在防水施工完成后,进行闭水试验,检查防水效果是否合格。

5. 装饰装修施工(1)进行地下停车场的装饰装修施工,包括地面、墙面、顶棚等。

(2)地面采用环氧地坪漆,墙面采用防霉涂料,顶棚采用吸音板,确保地下停车场的美观和舒适。

(3)安装照明设备、通风设备、消防设备等,确保地下停车场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6. 管理系统安装(1)安装地下停车场的管理系统,包括车辆识别系统、收费系统、监控系统等。

(2)对管理系统进行调试和测试,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7. 竣工验收(1)在施工完成后,进行地下停车场的竣工验收。

(2)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对地下停车场的工程质量、安全性能、管理系统等进行检查和验收。

地下车库交通设施设计方案

地下车库交通设施设计方案

地下车库交通设施设计方案一、引言地下车库作为城市交通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解决城市停车难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针对地下车库交通设施的设计进行详细的方案介绍。

二、设计理念1.安全性:在设计中注重车库的安全性,包括防火、防爆、防盗等方面的设计,确保车辆和人员的安全。

2.便捷性:考虑车库内部车辆进出的便利性,采用合理的道路布局和停车位设计,确保车辆的顺畅进出。

3.舒适性:通过合理的通风、照明和噪音控制等设计,为车库用户提供舒适的停车环境。

4.可持续性:采用环保材料和节能设备,提高车库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三、设计内容1.建筑设计(1)建筑材料:选择具有防火、防爆等特性的材料,确保车库的安全性。

(2)建筑结构:采用坚固耐用的结构设计,确保地下车库的稳定性。

(3)通风设计:设置合理的通风系统,保持车库内空气的流动和新鲜,减少车库内有害气体的积聚。

(4)照明设计:采用高效节能的照明设备,确保车库内有足够的光照,提高停车环境的舒适性。

2.道路布局(1)主干道设计:设置宽敞的主干道,确保车辆进出顺利,减少堵车情况的发生。

(2)辅助道路设计:设置合理的辅助道路,方便车辆在车库内进行转弯和调头。

(3)标线和标牌设计:在道路上设置清晰可见的标线和标牌,便于车辆驾驶员的导航和规范停车。

3.停车位设计(1)停车位的大小:根据常见的车型尺寸,设置合理大小的停车位,确保车辆的顺利停放。

(2)停车位的布局:合理安排停车位的布局,确保车辆之间的间隔合理,便于停车和起步。

(3)停车位的标识:在停车位上设置明显的标识,包括车位号码、禁止停车和残疾人停车位等。

4.安全设施设计(1)视频监控系统:布置监控摄像头,实时监测车库内的情况,提高车辆和人员的安全性。

(2)灭火设备:在车库的关键区域设置灭火器或消防栓,确保车库发生火灾时能够及时进行灭火。

(3)出入口门禁系统:设置出入口门禁系统,确保非授权车辆无法进入车库。

四、经济性和环境可持续性1.经济性:在设计中考虑材料和设备的成本效益,尽量减少项目的投资和维护成本。

地下车库设计方法与设计技巧ppt课件

地下车库设计方法与设计技巧ppt课件

车与柱间距
0.3(柱在车门位置时为0.6)
车与围墙、护栏及其他构筑物 纵向
0.5
净距
横向
0.6
2.1.2车位----经验数据
1车2400 2车4800 3车7200
垂直停车
2.1.2车位----经验数据
1、汽车尺寸 1800X4800
2、停车挡距 1200
3、两种停车尺 寸
后侧有墙 2400X5300
● 底板 梁:一般不设次梁,仅设主梁; 无梁楼盖和梁板体系,谁经济?
● 顶板
对建筑的要求:确定覆土厚度,确定消防车道走向、位置。 结构: 施工荷载和覆土是否同时考虑? 消防荷载 顶板的结构布置:次梁沿长向布置的单向板比较经济!
2.2.1建筑技术----结构
2.2.1建筑技术----结构
2.2.1建筑技术----结构
①汽车库内通车道的最大坡度,详见下图:
注:曲线坡道坡度以车道中心线计。 ② 停车场坡度不应超过0.5%,以免发生溜滑。《技术措施,5.1.9条》 ③ 汽车库内当回车道纵向坡度大于10%时,坡道上、下端场均应设置缓坡段,其直线段直线缓 坡段的水平坡度不应小于3.6m,缓坡坡度为直线坡道坡度15%(最大)的1/2,即为 7.5%;曲线 段的直线缓坡为曲线坡道坡度12%(最大)的1/2,即为6.0%;曲线段的曲线缓坡段的水平长度 不应小于2.4m,曲线半径不应小20m,缓坡段的中点为坡道原起点或止点;详见下图:
2.4
斜 30° 前进停车
3.6

式 45° 前进停车
4.4
60° 前进停车
5.0
60° 前进停车
5.0
垂直式 前进停车
5.3
后退停车
5.3

地下车库交通设施设计方案

地下车库交通设施设计方案

地下车库交通设施设计方案一、背景介绍地下车库作为城市停车管理的一种重要形式,其交通设施的设计方案对车库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提出一种地下车库交通设施设计方案,旨在提高车库的通行效率,提升停车体验。

二、设计方案1. 车库入口设计车库入口是车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应兼顾通行效率和安全性。

本方案中,车库入口设计如下:•入口宽度:车库入口应宽敞,能够容纳比较大型的车辆。

建议宽度不少于3.5米。

•车道划分:进入车库的车道应划分清晰,设置明确的通行指示标识。

建议设置交通标线和导向标志,引导车辆顺利进入车库。

•安全设施:在车库入口处设置合适的警示标志和安全设施,例如反光标志和障碍物防撞装置,以提醒司机注意安全。

2. 车库内部道路设计车库内部道路设计直接影响车辆的行驶效率和停车体验。

本方案中,车库内部道路的设计如下:•车道宽度:车库内部的车道宽度应根据停车数量和车流量进行合理设计,以保证车辆的通行畅顺。

建议主要车道宽度不少于3.5米。

•车道标线和指示标志:在车库内部的主要车道上设置清晰的车道标线,以引导车辆行驶。

此外,应设置适当的导向标志,指示车辆前进方向和停车区域。

•照明设施:车库内部应设置足够的照明设施,确保良好的能见度,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

•通行指示系统:在车库内部设置电子显示屏或 LED 指示灯,提供空余停车位的信息,方便司机选择停车位置。

3. 停车位设计停车位的设计直接关系到停车位的数量和停车的便利性。

在本设计方案中,停车位的设计如下:•停车位尺寸:停车位的尺寸应根据常见车辆的尺寸进行设计,以保证车辆方便停放。

一般情况下,标准停车位的尺寸为2.5米 * 5米。

•标线和导向标志:停车位应设置清晰的标线和导向标志,以便司机快速找到停车位并停放车辆。

•便利设施:在停车位附近设置便利设施,如垃圾桶、充电桩等,提升停车体验。

三、方案优势本设计方案具有以下优势:1.提高通行效率:通过合理的入口设计和车道布局,减少车辆拥堵,提高车库的通行效率。

地下停车场设计方案

地下停车场设计方案

地下停车场设计方案1. 引言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机动车数量的不断增长,停车位短缺成为城市交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为了解决停车位缺乏的问题,地下停车场成为了一种常见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介绍一个地下停车场设计方案,以满足停车位需求并提高停车场的便利性和平安性。

2. 设计方案2.1 建筑结构地下停车场的建筑结构应该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通常情况下,地下停车场会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以确保地下空间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此外,地下停车场的设计还应该考虑防水、防腐蚀等问题,以保证停车场的持久性。

2.2 停车位布局地下停车场的停车位布局对于提高停车场的利用率和便利性至关重要。

在设计中,应该采用合理的停车位布局方案,遵循以下原那么:•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提高停车位数量。

•合理划分停车位大小,满足不同类型车辆的停车需求。

•划分合理的驾驶通道和人行通道,确保停车和行走的平安性。

2.3 照明和通风地下停车场的照明和通风系统对于提供良好的停车环境和用户体验至关重要。

在设计中,应该考虑以下要素:•合理布置照明设备,确保停车场的良好照明,并防止阴暗区域。

•设计通风系统,确保停车场内空气流通,防止积聚废气和异味。

2.4 平安设施地下停车场的平安设施是保障用户平安的重要组成局部。

在设计中,应该考虑以下平安设施:•安装监控系统,实时监视停车场内的情况,确保平安性。

•设置紧急呼叫装置,便于用户在紧急情况下寻求帮助。

•划定平安出口和疏散通道,提供平安的疏散途径。

2.5 管理系统地下停车场的管理系统是确保停车场正常运营的关键。

在设计中,应该考虑以下管理系统:•使用智能停车技术,实现停车位的智能分配和管理。

•设计合理的道闸系统,控制车辆出入口,确保停车场的平安性。

•提供支付系统和计时系统,方便用户缴纳停车费用。

3. 总结地下停车场设计方案应该综合考虑建筑结构、停车位布局、照明和通风、平安设施以及管理系统等方面的要求。

通过合理的设计,地下停车场可以提高停车位的利用率和便利性,提供平安和舒适的停车环境。

地下停车场设计方案

地下停车场设计方案

地下停车场设计方案地下停车场是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为解决城市停车难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在设计地下停车场时,需要考虑到诸多因素,如停车位的数量、布局、安全性等。

本文将讨论一个完善的地下停车场设计方案。

1. 设计理念地下停车场的设计理念是以高效利用有限的空间,提供安全、便捷和舒适的停车环境为目标。

为实现这一目标,设计方案应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2. 空间规划地下停车场的空间规划应充分考虑到停车位的数量和布局。

首先,通过科学的数据分析,确定停车需求量,进而确定停车位的数量。

其次,根据停车场的形状和有限的空间,采用合适的停车布局,如直角、斜角等,以最大限度地提供停车位。

3. 通行流线为确保车辆在停车场内的顺畅通行,必须合理规划通行流线。

首先,设置主干道和支路,确保车辆能够便捷进出停车场。

其次,对车辆进入停车场、寻找停车位和驶离停车场等关键节点进行优化,减少拥堵和堵塞现象。

4. 安全设施地下停车场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为此,设计方案应包含相应的安全设施。

例如,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全天候监控停车场内的情况,及时发现异常行为。

此外,设置紧急出口和防火设施,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疏散车辆。

5. 照明设计为提高停车场的舒适性和安全性,照明设计必不可少。

设计方案应充分利用灯光布局,确保停车场各个区域都能得到适当的照明。

同时,使用高效节能的照明设备,减少能源消耗,并在夜间节省电力开支。

6. 环境友好地下停车场设计方案也应注重环境友好型。

例如,设计方案可以采用绿化植被和通风系统,以提高空气质量,并净化停车场内的有害气体。

此外,合理使用废水处理设备,减少环境污染。

7. 便捷服务地下停车场应提供一系列便捷的服务,以提升用户体验。

例如,安装智能停车系统,实现在线预订停车位、自动缴费等功能。

此外,设置充电桩和自行车停放区域,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总结:一个完善的地下停车场设计方案应兼顾停车位的数量和布局、通行流线、安全设施、照明设计、环境友好和便捷服务等多个方面。

图解-地下车库设计规范

图解-地下车库设计规范

三、平面柱网 平面柱网由柱距和跨度组成。决定柱距尺寸
(1) 停放角度及停驶方式,一个柱距内停放 车辆台数; (2) 车辆停放所必须的安全距离及防火间距; (3) (4) (5) 柱距和跨度应符合国家颁布的建筑模数。 实践表明,柱间距、车位及通道跨度三者 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并影响停车面积。
其主要关系是:
●不仅如此,仅满足车辆尺寸要求并不能停车, 还必须满足车辆周围有一定的安全距离,以 保证停车状态下能打开车门和便于车辆进出。
表 4.10 车辆停放时与周围物体的安全距离
车型
小型 中型
车 头 车尾


停放条件 前墙 后墙
(门) /m
/m
车身(有 司机一
侧)距侧 墙或邻 车/m
车身(有 司机一 侧)距侧 墙或邻 车/m
/m2
/m2
512
506
1097
506
1974
506
3729
506
坡道面积在总 面积中比重/%
备注
49.7 31.6 20.5 11.9
按两条直线坡道 计,每条长63m, 宽4m 坡度10%, 中型车设计车型,
90停放
表4.12为汽车库容量与坡道面积的关系,由表 看出,当容量为10台时,比值占49.7%,而当容 量为100台时,比值下降到11.9%,变化值较大。
可以看出,经济合理的柱距为5.3 m,车位跨为 4.0 m时为最佳尺寸,这时通道跨相应为5.4 m, 柱网单元为(4.0+5.4) m×5.3 m。
如按我国小型车和中型车的车型,当地下停车场 柱距间停放1台、2台和3台汽车时所需的最小柱距 为(3.0 m、3.9 m)、(5.3 m、7.0 m)、(7.6 m、 8.实5 践)表明,目前地下停车场有向大柱距发展的趋 势

地下停车场组态设计说明

地下停车场组态设计说明

辽宁工业大学《组态软件》实训报告题目:地下停车场监控系统院(系):软件学院专业班级:软件工程124班学号:121301108学生:苑峥指导教师:任国臣教师职称:副教授起止时间:2013-06-18至2013-06-28课程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目录第1章课程设计的方案 (3)1.1 概述 (3)1.2 系统组成总体结构 (4)第2章课程设计容 (6)2.1 确定系统I/O点参数 (6)2.2 用户界面窗体层次规划 (7)2.3主窗口组态 (8)2.4其他操作窗口组态 (9)第3章课程设计总结 (13)附录系统脚本程序编辑 (14)参考文献 (16)第1章课程设计的方案1.1 概述题目的意义: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开始迈入以数字化、网络化为平台的只能化社会。

其中正在兴起的智能化小区,反应和适应了社会信息化和智能化的要求,是21世纪住宅的发展方向。

新型的智能化小区,是建筑艺术、生活理念和信息技术、电子技术等现代化高科技的完美结合。

智能化小区为住户提供了一种更加安全、舒适、方便、快捷和开放的智能化、信息化生活空间,同时,它依靠高科技,实现了回归自然的环境氛围,促进了优秀的人文环境发展,并依托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小区物业运行的高效化、节能化、环保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所拥有汽车的用户随之也越来越多。

在智能化的今天,我们为了能够更为方便和有效的管理,我们需要一个智能化的停车场,由计算机控制来代替人为的工作。

这样既能节约人力资源又能更人性化的为用户提供方便,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在处理一些较为复杂的事情上变得简单化、快捷化、人性化。

停车场管理系统是指基于现代化电子与信息技术,在停车区域的出入口处安装自动识别装置,通过非接触式卡或车牌识别来对出入此区域的车辆实施判断识别、准入/拒绝、引导、记录、收费、放行等智能管理,其目的是有效的控制车辆与人员的出入,记录所有详细资料并自动计算收费额度,实现对场车辆与收费的安全管理。

基于PLC与组态软件的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设计

基于PLC与组态软件的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设计

基于PLC与组态软件的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设计Design of up-down and Translation Stereo Garage Based on PLC and Configuration Software摘要本文设计了一个三层七车位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的自动控制和监控系统。

它以可编程控制器(PLC)为控制核心,电机为升降横移动力,完成对升降和横移的准确控制,并通过组态软件设计监控系统和PLC之间建立通信,可以实现上位机对现场状况实时采集和远程控制功能。

最终实现一种多通道、多层次的存取车的方式。

通过对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的工作原理和控制过程的研究,探讨以西门子S7-200型号PLC控制立体车库的存取车过程的方法,实现3x3立体车库的存取车模型设计和控制系统设计。

监控系统是基于WINDOW平台的组态软件组态王。

通过组态软件建立数据词典、设计监控界面、动画连接、控制脚本编写、数据采集,在与PLC通信的基础上进行调试,完成组态监控系统的设计。

实现PLC和组态监控对立体车库的人机分离操作和双向控制的系统。

完成对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的自动存取车功能、升降横移系统、组态监控系统和安全防坠挂钩功能等的实现与模拟。

关键字:立体车库;西门子PLC;升降横移;组态王AbstractThis paper presents a three-dimensional lifting and transferring seven parking garage automatic control and monitoring systems. It is a programmable controller (PLC) to control the core motor for the lifting and transferring power to complete the lifting and traversing accurate control and monitoring system via the configuration software design and establish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PLC can be achieved on the host computer site conditions real-time acquisition and remote control functions. Ultimately achieve a multi-channel, multi-level access car approach.By lifting and transferring garage working principle and control process study to look at the Siemens S7-200 PLC control model car stereo garage access process methods to achieve three-dimensional garage access 3x3 car model design and control system design . The monitoring system is configuration software that is kingview based on WINDOW platform. Through the configuration software to establish data dictionary, the monitoring interface design, animation, the control script, data acquisition, debugging based on communication with PLC, completed the design of configuration monitoring system. PLC and configuration monitoring to achieve three-dimensional garage human and equipment separation operations, bi-directional control systems. Completion of the lifting and transferring car garage features an automatic access, lifting and transferring system, configuration, and security monitoring systems such as anti-fall hook function implementation and simulation.Keywords: three-dimensional garage;Siemens PLC;lifting and transferring;Kingview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建筑工程中的地下停车场设计与施工

建筑工程中的地下停车场设计与施工

建筑工程中的地下停车场设计与施工如今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数和汽车数量都在快速增加,这使得停车位变得越来越紧张。

地下停车场作为解决停车难题的一种有效手段,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建筑工程中地下停车场的设计与施工。

一、地下停车场设计1. 空间设计地下停车场设计应充分考虑进出口、通风系统、照明设施等要素。

合理规划停车位数量和大小,确保车辆之间有足够的间隔,便于驾驶员进出车辆。

2. 结构设计地下停车场的结构设计对于安全和稳定至关重要。

要考虑承重能力、防水隔热、节能环保等因素。

常见的结构设计包括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以及组合结构等。

3. 消防设计地下停车场作为高密度车辆停放的场所,必须注意消防安全。

设计时要设置合适的疏散通道、消防设备以及喷淋系统等,确保人员和车辆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疏散和灭火。

二、地下停车场施工1. 地基处理地下停车场施工前需要对地基进行处理,确保地基稳定和排水良好。

常用的处理方法包括填土加固、加设防水层等。

2. 结构施工地下停车场的结构施工主要包括地下室墙体结构、地下层板、支撑系统等。

施工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结构的牢固和稳定。

3. 通风与照明系统安装地下停车场需要安装通风系统和照明设施,以确保车库内的空气流通和光线充足。

通风系统可采用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相结合的方式,照明设施则应采用高效节能的LED灯具。

4. 喷淋系统和消防设备安装为了应对火灾风险,地下停车场要安装喷淋系统和其他消防设备。

喷淋系统应能及时启动,快速灭火,有效保护车辆和人身安全。

5. 车位划线和标识地下停车场施工完成后,需要对车位进行划线和标识,方便车辆停放和管理。

合理的车位标识能提高使用效率,减少混乱和纠纷。

三、地下停车场施工中的注意事项1. 安全管理地下停车场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安全管理规定,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同时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巡查和管理,预防事故的发生。

2. 施工周期控制地下停车场施工周期长短直接影响到使用时间和效益。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地下停车场设计与施工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地下停车场设计与施工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地下停车场设计与施工地下停车场是现代城市交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车辆拥有量的增加,地下停车场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地下停车场的设计与施工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本文将详细介绍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地下停车场设计与施工的关键要点。

1. 设计阶段地下停车场设计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结构、设备、安全等。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以下几个特别需要注意:1.1 结构设计地下停车场的结构设计应该采用适合于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梁板体系或框架体系。

采用预制混凝土构件可以实现高度标准化和模块化生产,提高施工效率并降低人力成本。

1.2 设备布置在地下停车场的设计中应充分考虑设备布置问题,如通风系统、照明系统和消防系统等。

这些设备应合理布置并满足相关规范要求,以确保人员安全和良好的使用环境。

1.3 安全性考虑地下停车场的安全性是设计的关键考虑因素之一。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要特别注意地下停车场的抗震设计和防水设计。

采用合适的抗震结构和材料,并加强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以确保地下停车场在发生地震或水浸等意外情况下能够保持稳定和安全。

2. 施工阶段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地下停车场的快速施工是非常重要的,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注意:2.1 地基处理地基处理是地下停车场施工的重要前提。

在装配式建筑中,可采用预制桩、悬挂式墙体等技术来加固地基,提高地基承载能力。

2.2 模块化装配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可以采用模块化装配技术来快速搭建地下停车场的结构。

通过提前预制好标准化构件,并利用吊装设备进行模块组装,可以大大缩短施工周期并降低劳动强度。

2.3 设备安装与调试在完成地下停车场主体结构后,需要进行设备安装与调试。

这包括通风系统、照明系统、消防系统等设备的安装与调试,确保地下停车场能够正常运行。

2.4 防水处理地下停车场施工中,防水处理是必不可少的。

采用合适的防水材料和工艺,进行地下停车场防水处理,以防止雨水和地下水渗入车库内部。

用组态软件实现自动车库的控制MCGS组态课程设计

用组态软件实现自动车库的控制MCGS组态课程设计

用组态软件实现自动车库的控制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利用MCGS组态软件,采用模块的形式,制作出自动车库门的动态监控画面。

设计了一种不需要人员管理的自动车库系统。

本文详细介绍了自动车库系统的结构、功能、工作原理及系统的软件设计方法。

可以及时准确地了解到车库的运行情况,并且加以控制。

监控人员可以将车库内的实际运行情况反馈到监控画面,使得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到车库的运行情况,并且加以控制。

最后通过测试,在自动和手动模式下,实现了车库监测与控制的操作。

该设计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和工程使用价值。

关键词:组态软件,自动车库,监控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use of MCGS configuration software, the module form, to create an automatic garage door dynamic monitoring picture. A design without the need for personnel management automatic garage system.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automatic garage system structure, function, working principle and software design method. Can be timely and accurate understanding to the garage operation condition, and to be controlled. Monitoring staff will garage of the actual operation situation of feedback to monitor screen, making timely and accurately understand the garage operation, and control. Finally through the test, in an automatic and manual mode, realizes the garage monitoring andcontrol of operation. This design has some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engineering application.Key Words:Configuration software Automatic garage Monitor目录1前言 (4)2 设计内容及要求 (4)2.1 设计内容 (4)2.2设计要求 (5)3设计思路 (6)4 组态画面的设计 (6)4.1 打开组态软件窗口,新建窗口 (7)4.2 变量定义 (8)4.3用户窗口的设置 (8)4.3.1车入库的设置 (8)4.3.2出库车的设置 (9)4.3.3自动门的设置 (10)4.3.4指示灯及按钮的设置 (10)4.4人的运动窗口 (12)4.4.1开门、关门按钮的设置 (13)4.4.2指示设置 (13)4.5车出库按钮的设置 (14)5.整体组态图效果 (14)6.软件设计 (15)6.1运行策略 (16)6.1.1循环策略 (16)6.1.2策略调用 (16)7.设计小结 (17)参考文献 (18)附录 (19)附录A主程序 (19)附录B手动控制程序 (22)附图 (25)致谢 (26)1.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大中城市私人汽车的数量迅速剧增,停车难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十分严峻的社会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工业大学《组态软件》实训报告题目:地下停车场监控系统院(系):软件学院专业班级:软件工程124班学号: 121301108学生姓名:苑峥指导教师:任国臣教师职称:副教授起止时间:2013-06-18至2013-06-28课程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目录第1章课程设计的方案 (3)1.1 概述 (3)1.2 系统组成总体结构 (4)第2章课程设计内容 (6)2.1 确定系统I/O点参数 (6)2.2 用户界面窗体层次规划 (7)2.3主窗口组态 (8)2.4其他操作窗口组态 (9)第3章课程设计总结 (13)附录系统脚本程序编辑 (14)参考文献 (16)课程设计的方案章第1概述1.1:题目的意义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开始迈入以数字化、网络化为平台的只能化社会。

其中正在兴起的智能化小区,反应和适应了社会信息化和智能化的要求,是21世纪住宅的发展方向。

新型的智能化小区,是建筑艺术、生活理念和信息技术、电子技术等现代化高科技的完美结合。

智能化小区为住户提供了一种更加安全、舒适、方便、快捷和开放的智能化、信息化生活空间,同时,它依靠高科技,实现了回归自然的环境氛围,促进了优秀的人文环境发展,并依托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小区物业运行的高效化、节能化、环保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所拥有汽车的用户随之也越来越多。

在智能化的今天,我们为了能够更为方便和有效的管理,我们需要一个智能化的停车场,由计算机控制来代替人为的工作。

这样既能节约人力资源又能更人性化的为用户提供方便,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在处理一些较为复杂的事情上变得简单化、快捷化、人性化。

停车场管理系统是指基于现代化电子与信息技术,在停车区域的出入口处安装自动识别装置,通过非接触式卡或车牌识别来对出入此区域的车辆实施判断识别、准入/拒绝、引导、记录、收费、放行等智能管理,其目的是有效的控制车辆与人员的出入,记录所有详细资料并自动计算收费额度,实现对场内车辆与收费的安全管理。

停车场管理系统集感应式智能卡技术、计算机网络、视频监控、图像识别与处理及自动控制技术于一体,对停车场内的车辆进行自动化管理,包括车辆身份判断、出入控制、车牌自动识别、车位检索、车位引导、会车提醒、图像显示、车型校对、时间计算、费用收取及核查、语音对讲、自动取(收)卡等系列科学、有效的操作。

这些功能可根据用户需要和现场实际灵活删减或增加,形成不同规模与级别的豪华型、标准型、节约型停车场管理系统和车辆管制系统。

系统功能介绍:本地下停车场监控系统严格监控和管理2层相同结构车库的车位情况。

系统能对每层的车位状态进行监测记录,并将数据传输到PC机上进行数据存储与分析,并显示时间/库存车辆曲线,在夜间有报警功能通知相应人员。

1:可在线实时24小时连续的采集和记录监测点位的情况。

2:在出口、入口分别安装交通灯,按照车库车辆进出进行相应指示。

3:监控主机端利用监控软件可随时打印每时刻的车位车辆分布图。

4:系统可扩充多种记录数据分析处理软件,能进行绘制棒图、曲线。

1.2 系统组成总体结构为完成上述系统功能,选择和设计地下停车场监控系统系统,其系统组成框图如图1.1所示。

图1.1 系统总体图地下停车场监控系统主控制界面停车场信息楼层1停车场信息退出楼层1报开报开监监警始控警控始测测系系试统试统系统总体框图1.2 图各部分功能及作用如下:1.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地下停车场出入车辆的情况,并在进出口处配合红绿灯的闪烁显示。

用户可以根据进出口的红绿闪烁的指示,进出停车场,以确保用户进出停车场车辆行驶安全。

2.本系统可在线实时24小时连续采集和记录监测点位的情况,控制人在显示器上就可以清楚的掌握地下停车场的状况。

3.当停车场行人数量超过10人的时候,系统报警。

4.本系统可以根据监控主机端利用监控软件可随时打印每时刻车位车辆的分布图,从而帮助管理人员更好的管理停车场情况。

5. 当系统运行时,可以清晰的显示车辆进出停车场的情况,以方便管理人员安排,避免事故发生。

第2章课程设计内容2.1 确定系统I/O点参数1.模拟量I/O点参数确定T8 车位7状态显示………T30车位30状态显示2.2 用户界面窗体层次规划1.主操作窗口图2.1 主操作窗口2.下一级操作窗口2.2 图下一级操作窗口2.3主窗口组态1.主操作窗口图形元件电脑报警灯监控器显示器 PC机 2.变量设置及说明地下一层:辆小车的变量和停止位置车辆。

、3、jcar1-jcar4:入口通道第12 3辆小车的变量和停止位置车辆。

1ccar1-ccar4:出口口通道第、2、 a:控制进入小车显示循环变量和指示灯的闪烁。

:控制驶出小车显示循环变量和指示灯的闪烁。

b 辆车小灯闪烁。

Full:地下一层停车场停满30 地下一层报警系统: S1:当点击报警按钮时,报警灯闪烁。

RS1:地下一层停车场内总人数。

:没个车位检测点。

T1-T30 地下二层:、:入口通道第jcar1-jcar41、23辆小车的变量和停止位置车辆。

321ccar1-ccar4:出口口通道第、、辆小车的变量和停止位置车辆。

a:控制小车显示循环变量和指示灯的闪烁。

b:控制驶出小车显示循环变量和指示灯的闪烁。

地下二层报警系统:S2:当点击报警按钮时,报警灯闪烁。

RS1:地下二层停车场内总人数。

T1-T30:没个车位检测点。

2.4其他操作窗口组态1.地下一层点击进车库测试,可观看汽车进入停车场的演示。

设定小车变量a,小车进库分为4个阶段,如下图红色小车所是。

当a==0时,执行红色小车1的运动方式,其他红色小车为隐藏,入口绿灯地址为1,出口红灯地址为0;当a==1、a==2时,红色小车2、3执行运动方式,期间其他红色小车隐藏;当a==3时,只显示小车4,其他红色小车均隐藏。

点击出车库测试,蓝色小车为出库的演示。

设定小车变量b,小车进库分为4个阶段,如下图红色小车所是。

当b==0时,执行蓝色小车1为隐藏,蓝色小车2显示,入口红灯地址为1,出口绿灯地址为0;当b==1、b==2、b==3时,小车2、3、4执行运动方式,期间其他小车隐藏。

图2.3 地下一层2.地下一层报警系统窗口报警系统,可检测停车场内有多少人,当停车场内的人数大于10人时,系统会报警。

当RS1=30时,S1=1,报警等闪烁。

当有汽车停留在地感上时,系统会认为本层的车辆数加一,当达到30时,一层饱和灯会闪烁,再有车辆会进入第二层。

图2.4 地下一层报警系统窗口地下二层停车场窗口 3.点击进车库测试,可观看汽车进入停车场的演示。

设定小车变量a,小车进库分为4个阶段,如下图红色小车所是。

当a==0时,执行红色小车1的运动方式,其他红色小车为隐藏,入口绿灯地址为1,出口红灯地址为0;当a==1、a==2时,红色小车2、3执行运动方式,期间其他红色小车隐藏;当a==3时,只显示小车4,其他红色小车均隐藏。

点击出车库测试,蓝色小车为出库的演示。

设定小车变量b,小车进库分为4个阶段,如下图红色小车所是。

当b==0时,执行蓝色小车1为隐藏,蓝色小车2显示,入口红灯地址为1,出口绿灯地址为0;当b==1、b==2、b==3时,小车2、3、4执行运动方式,期间其他小车隐藏。

图2.5 地下二层停车场窗口4.地下二层报警系统窗口报警系统,可检测停车场内有多少人,当停车场内的人数大于10人时,系统会报警。

当RS1=30时,S1=1,报警等闪烁。

当有汽车停留在地感上时,系统会认为本层的车辆数加一。

图2.6 地下二层报警系统窗口5.时间库存车辆曲线窗口在下一级操作界面中点击时间库存车辆,会出现下图示例,检测停车场每个时间段的停车数量。

图2.7时间库存车辆曲线窗口第3章课程设计总结本文利用组态软件的强大控制功能,对地下停车场系统进行监控设计。

本地下停车场监控系统严格控制和管理两层相同结构车库的车位情况,对每层车位状态进行检测和记录,并将数据传输到了PC机上进行数据存储与分析。

论文研究的重点是应用组态软件,在自动控制监控系统层一级软件平台和开发环境下,采用灵活的组态方式,为用户提供快速构建地下停车场的监控功能的、通用层次的软件工具。

目前力控领域对软件的需求量增大,只靠传统的写代码方式来开发软件,不仅耗时耗力,而且日后对软件的维护和升级也很麻烦。

在这种环境下,组态软件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使用组态软件可以快速地开发出组态工程,并可以满足绝大部分的要求。

但是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力控领域对软件要求也在发展,所以,能否提高组态软件的课扩展性成了决定组态软件将来是否能顺利发展的主要因素。

在实训过程中,当然也遇到了很多的困难,比如在汽车目标移动的设计中,就出现了很多的问题,首先是设好变量,但是小车不移动;另外的问题是当小车出现在转弯的位置时,小车不能隐藏。

但是通过和做同课题同学的讨论和对一些材料的查阅,这些问题终究都迎刃而解了。

虽然,在整个课设的过程很困难,但是最终终于能较好的完成,我觉得很骄傲,尽管我的课设还存在很多问题,但是起码对自己来说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很高兴学期末学校为我们安排这次实训,通过实训不仅巩固了我对软件的了解,同时也更增加了我对组态软件的学习兴趣。

附录系统脚本程序编辑if a<=3 thena=a+1;endifif a==0 thenif jcar1<=100 thenjcar1=jcar1+10;endifendifif a==1 thenif jcar2<=100 thenjcar2=jcar2+10;endifendifif a==2 thenif jcar3<=100 thenjcar3=jcar3+10;endifendifif b<=3 thenb=b+1;endifif b==0 thenccar1<=100 thenccar1=ccar1+10;endifendifif b==1 thenccar2<=100 thenccar2=ccar2+10;endifendifif b==2 thenccar3<=100 thenccar3=ccar3+10;endifendifif T1&&T2&&…&&T30==1 then full=1;endifif rs1==10 thenSOS1==1;endifif rs2==10 thenSOS2==1;Endif参考文献[1] 曾庆波.监控组态应用.监控组态软件及其应用技术.2005,3;126-167[2] 马国华.监控组态软件.监控组态软件及其应用.2001,1;145-166[3] 邓清珊.组态软件配电监控.配电监控系统组态平台的研究与开发.2003,1;67-90[4] 季玲莉.创建实时数据库.监控组态软件数据库的研究.2006,1;47-52[5] 李梅.控件应用实例.组态监控软件的嵌入式运行设计与实现.2005,1;156-201[6] 曾庆波.孙华.监控组态软件的控制功能.监控组态软件及其应用技术.2010,2;182-199[7] 送志崇.监控组态软件仿真.监控组态软件的研究与设计.2008,1;211-232[8] 沈彬.基于组态技术的远程设备监控调度平台.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9] 葛晓忠,基于组态软件和PLC的监控系统设计,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9[10] 王淑红,魏建升,组态软件控制技术及应用,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11] 张文明,刘志军,组态软件控制技术,北京: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12] 周兵,林锦实,现场总线技术与组态软件应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