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磁州窑白地黑花竹纹枕 [宋元磁州窑文字枕概述及断代(上篇)].doc
[磁州窑枕之鉴藏]磁州窑瓷枕
[磁州窑枕之鉴藏]磁州窑瓷枕磁州窑瓷枕,器型规整,釉面光润,外观亮洁而端庄,功能实用性强。
且大多进行纹样装饰,又有浓厚的文化、艺术内涵,因而颇受收藏爱好者的青睐。
宋元时期,磁州窑成为我国重要的瓷枕生产基地,在磁州当地涌现出一大批著名瓷枕作坊,如漳河流域的观台等窑场盛产的“张家造”瓷枕;滏阳河流域的彭城诸窑生产的“滏源王家造”瓷枕等,皆为精品之作。
古磁州窑枕具有鲜明的时代风格与艺术特色,堪称我国陶瓷艺术百花苑里的一枝奇葩。
本文就如何做好磁州窑枕的鉴与藏,做一些浅显探讨。
一、瓷枕之美(一)器型特点我国北方夏季干燥、炎热,盛夏时令人难以入眠。
而在古代,人们认为枕用瓷枕可沁人心脾、消炎避暑、益目益读,有着很强的实用功能,因而得以大量生产。
我国的磁州窑枕一般用于医用诊脉的,文人书写休息手腕部用的腕枕以及寺庙和尚抄写经文垫用的经枕等品种。
磁州窑枕,均中空结构胎体轻盈,具有便于携带等实用特点,不仅方便人们外出游玩携带,而且有辟邪、驱魅、求吉祥之功效,其中亦融合宗教与民俗的涵义。
磁州窑枕之器型既有写实性的,又有抽象性的。
许多器型是把自然界原始物象进行加工提练,或者经过丰富的想象揉合于其中,为了达到这种效果,工匠们制作时采用了轮制、脱坯、泥片粘结等各种高超的工艺技术,以保证器型完美烧造。
唐朝时期,磁州窑的瓷枕体积很小,后来逐渐增大。
宋元时期出现了荷叶形、狮子形、如意形、孩儿形、豆形、银锭形等器型,这些器型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如银锭与元宝象征财富,如意与圆形象征幸福美满,荷叶则是佛教中的圣花,寓意高洁与吉祥。
(图1―图5)图6中的宋磁州窑珍珠地银锭形枕,枕的形状宛如银锭,两头尖尖,中间下凹,寓意荣华富贵之意。
因为器型如古代银锭,故名银锭枕。
上面多以刻划花、珍珠地装饰技法,刻划有牡丹、卷草等纹饰,是五代、北宋时期磁州窑瓷枕器型的代表。
磁州窑瓷枕中有虎形与狮子形等兽形枕器型。
图7中的金磁州窑黄釉黑彩虎形枕是把卧虎塑造成枕头的形状。
磁州窑——白与黑的经典艺术
AppreciatION 鉴赏图1:金代白釉黑彩牡丹芦雁图梅瓶AppreciatION 鉴赏磁州窑是我国古代北方最大的一个民窑体系,也是著名的民间瓷窑,窑址在今河北省磁县的观台镇与峰峰矿区的彭城镇一带。
磁县古时称磁州,故有“磁州窑”之称。
磁州窑的烧造历史悠久,创烧于北朝,兴于隋唐,宋、金时达到鼎盛,延烧至今。
磁州窑在北朝时烧造青瓷,唐以来烧造白瓷,从北宋开始,磁州窑经过不断生产演变,逐步形成了“白地黑花”独特的装饰工艺,磁州窑以生产白釉黑彩瓷器著称于世,装饰手法主要是釉下彩绘,即用毛笔蘸彩在胎体上绘制花纹。
纹饰洒脱活泼,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山水风景、动物花鸟、人物故事、诗词歌赋、民谣俗曲皆可入画。
它拓宽了我国瓷器绘画装饰的空间,同时也为宋以后景德镇青花及彩绘瓷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本文通过鉴赏若干件磁州窑瓷器实物来一一展现丰富多彩的磁州窑装饰技法与装饰艺术,使广大收藏爱好者更好地了解磁州窑文化。
金代白釉黑彩牡丹芦雁图梅瓶(图1),高54厘米,口径4.5厘米,底径11.7厘米。
小口,短颈,折沿,溜肩,上腹较鼓,下腹修长,底内凹,假圈足,颈部绘双层莲瓣纹,磁州窑——白与黑的经典艺术雷 静图2:元代白釉黑彩折枝花卉纹罐图3:宋代黑釉刻花折枝莲纹梅瓶图4:金代黑釉“内府”款梅瓶编辑|屈梦夏AppreciatION 鉴赏肩腹交接处和腹中部各绘一条粗弦纹将腹部分隔为两部分。
上部绘六朵盛开的牡丹花,枝缠叶绕,富丽华贵,下部绘荷塘芦雁图,三只大雁信步苇丛,几枝荷叶点缀其中,画面生动有趣,生机盎然。
足部绘莲瓣纹一周。
此器的纹饰绘、刻结合,莲瓣、牡丹花和水禽先用黑彩涂染成形,再用尖锐工具划刻出细部花纹。
胎质疏松,胎色浅灰,施化妆土,乳白色釉。
这件梅瓶造型修长秀丽,纹饰生机盎然,充满田园意趣,属磁州窑的精品之作。
元代白釉黑彩折枝花卉纹罐(图2),口径23.5厘米,底径22厘米,高36.5厘米。
直口,短颈,圆肩,鼓腹,腹部下收,平底。
磁州窑白地黑绘枕的文人情怀
大视野磁州窑是中国古代北方著名的民间瓷窑,位于今河北省邯郸市磁县和峰峰矿区,因其宋代隶属磁州,故以此名谓之。
早在明洪武年间曹昭所撰的《格古要论》下卷中就有关于磁州窑的记载,其中古窑器论之古磁器条载:“古磁器,出河南彰德府磁州,好者与定器相似,但无泪痕,亦有划化、绣花。
素者价低于定器,新者不足论[1]。
”后人关于磁州窑的记载逐渐增多,都在尝试对磁州窑的装饰风格作更进一步的具体描述,清人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中记:“磁窑,出磁州,宋时所建……器有白釉,有黑釉,有白釉黑花不等,大率仿定居多,亦有划花凸花者……。
”[2]这里所记的“白釉”、“黑釉”、“白釉黑花”、“划花凸花”,皆是对磁州窑艺术特征的简略描述[3],既不完整也不系统。
磁州窑的烧造历史悠久,其艺术风格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从青瓷发展到白瓷,又从胎釉装饰实现了向彩绘装饰的完美转变。
磁县北朝墓群墓葬出土了青瓷覆莲罐、龙柄鸡首壶、青瓷碗等器物,由此可推测这里早在北朝时期就开始生产青瓷,唐末五代时期出产白瓷,及至宋代,白地黑绘[4]装饰手法出现,并逐渐奠定了它在磁州窑装饰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地位。
白地黑绘这一经典的装饰手法是磁州窑工艺技术不断改进、突破的产物。
磁州窑所制瓷器以当地出产的高岭土为原料,这种土结构疏松,品质不高,烧制出来的瓷器呈灰色和灰褐色,远不及定窑、邢窑的白瓷细腻白润。
在这种先天不足的情况下,磁州窑的工匠们扬长避短,粗瓷细作,将高铝质白色粘土研磨成细粉,制成泥浆,以浇或浸的方式将白化妆土施于胎体之上,运用中国传统的水墨画技法,趁胎体未干之时,以毛笔为工具,以当地的黑花彩料“斑花石”(高铁粘土岩)为颜料,在瓷胎上绘制各种纹饰,最后施一层薄薄的透明釉烧制而成。
白与黑的对比,明快疏朗,别具一格,历宋及金至元,在装饰手法多样的磁州窑产品中依然能够独领风骚。
白地黑绘装饰手法在磁州窑的瓷枕上表现得尤其突出,且每个时代风貌不一,于细微之处尽显其差别。
宋代人卧房枕头的风流史——失传的邯郸磁州窑记
宋代人卧房枕头的风流史——失传的邯郸磁州窑记枕头也风流。
宋人书房的诗书画被搬到了卧房的瓷枕上。
普通人家的枕头上也得题一句“水簟堪为对”,才配得上less is more的“高级宋”。
而成就宋代普通民家瓷枕的,就是北宋盛极一时、却近二十年消逝了的磁州窑。
当地师傅说,现在的磁州窑都是从景德镇“进口”冒充的。
——题记昨天到邯郸峰峰矿区附近的彭城看南响堂,有朋友看到我微信定位,问,“彭城还有烧(磁州)窑的吗?” 讲真,我只看见有几家不入眼的卖瓷砖的店,峰峰矿区那些高高的烟筒,早已不属于磁州窑。
我以为自己没找到,今天一问当地师傅,师傅说幸亏你没找,找了也白找——磁州窑没人烧了,你看到的那些“磁州窑”,都是从景德镇批发过来的。
消逝,也就是这二十年的事。
到了彭城,找了也是白找。
磁州窑没人烧了。
我震惊。
这不是古代北方最大的民窑体系吗?不是“南有景德,北有彭城”吗?磁州窑牛气的时候,还没景德镇什么事儿。
那时候是北宋中期,磁州窑创烧并达到鼎盛,虽然是民窑体系,但为宋以后景德镇青花及彩绘瓷器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民国期间,彭城的磁州窑旧景古人都迷信,磁州窑的烧造是不让女人碰的。
按照五行来说,好瓷是金木水火土的艺术,是火神的礼物,所以每一窑烧之前,都要祭祀火神。
磁州窑在“迷信”上再加了一层“神秘”——烧窑的时候,女人不能靠近。
因为窑火属阳,女人属阴,阴人冲撞,会惹了火神,就出不了好瓷。
按老师傅嘴中的迷信说法,女人属阴会冲撞了窑火,磁州窑学徒都是男娃娃这是否是迷信都不重要,反正没怎么见过女人当窑工的。
这活儿也太辛苦。
就算是轮班,烧一次窑也要三天三夜呢。
磁州窑,为壁灯上黑釉的老工匠好的磁州窑可比定窑。
明代的《格古要论》就有这么一笔,说“古磁器出河南彰德府磁州(现今河北省邯郸地区磁县),好者与定器相似,但无泪痕,亦有刻花、绣花、素者价高于定器”。
晚清民国时期,彭城镇的东阁那时候的磁州窑火到什么程度呢?《磁州志》记载,“彭城滏源里居民善陶缸之属,舟车络绎,售于他郡”。
磁州窑白釉黑花牡丹纹瓶略谈
磁州窑白釉黑花牡丹纹瓶略谈磁州窑是中国宋元时期北方最大的民间窑系。
也是著名的民间磁窑,窑址位于今天的河北省的磁县等地。
磁州窑创烧于北宋中期,南宋、辽、元、明、清都各有生产。
磁州窑的主要装饰手法是釉下彩绘。
北宋末年,磁州窑工匠们将制瓷工艺技法与中国画技法相结合,在白釉上创造出了白地黑花的装饰技法,装饰后的器物黑白对比强烈鲜明,图案十分醒目,兼用刻、划、剔、填彩不同的技法,将图案巧妙而生动地绘制在瓷器上,使得作品具有鲜明的名族特色和浓厚的生活气息,为古代中国瓷器装饰发展开辟的新的道路。
磁州窑梅瓶是我国古代陶瓷艺术的珍贵品种,有人评价为:“磁州窑梅甁之美,独步瓷史”。
上海博物馆馆藏的宋代磁州窑白釉黑花牡丹纹甁(图1),便是一件非常典型的白地黑花作品。
梅瓶原称“经甁”,宋代广泛流行在南北各窑,是一种盛酒的器物。
磁州窑器物大多是人们日常生活用具,其中酒器占的比重非常大,种类繁多,随着社会发展,有些酒器也从实用性逐渐转换,开始具有装饰品的作用,经甁便是典型代表。
作为盛酒器具的经甁,小口短颈便于加盖密封,酒液不易挥发或荡出,宽大的腹部与瓶口的处理能够控制倾倒酒液的流速与流量,下腹渐收的器型使得搬运过程中不易从手中滑脱又便于储运。
由于其小颈、环口,丰胸修腹的造型修长优美,并且“口径之小与梅之瘦骨相称”,所以后被称作梅瓶。
磁州窑白釉黑花牡丹纹瓶高34厘米,口径3.8厘米,腹径17.6厘米,底径11.2厘米。
短束颈梯形小口,丰肩,上腹略鼓,下腹渐收,平底。
甁身比例匀称,挺拔修长又不失稳重。
整体外部通体施白色化妆土,泛米黄色,以铁颜料绘折枝牡丹纹。
牡丹纹样不同于剔刻技法下的形式,吸收了国画中的意匠与笔法,中锋运笔、虚实相间。
游走缠绕的枝叶粗细变化,形态各异,表现出中国写意画中神似的意蕴,但又与国画不尽相同,匠人们在汲取国画精髓的同时也将装饰表现手法相结合,茂盛苍郁的枝叶环绕着牡丹花头,看上去很“满”但并不紧密,营造出一种密不透风,疏可走马的布局。
磁州窑白地黑花元曲枕_马小青
“ 花; 枕面开光内楷书 “ 喜春来” 小令一首: 牡 丹才开安排谢, 朋友才交准备别。人生一世半 ” ( 枕 痴呆, 如梦蝶, 不觉日西斜。 喜春来。 照 #) 底墨书“ 古相张家造” 。 $#!+ 年磁县观台采集, 现存河北省博物馆。“ 喜春来” , 宋词和元曲中 均有此曲牌, 但二者有区别。据元散曲小令四
)〕 白地黑花书“ 山坡里羊” 小令长方枕〔 )、 枕呈小长方形,长 !(’ *、宽 "$’ *、前高
( 枕底钤一方上荷叶覆盖下荷花承 羊。” 照 )) “ 托竖式 王家造” 窑戳。"#() 年磁县城南加油 站元墓出土, 同时出土的有黑釉小罐一件、 太 平通宝一枚、 咸平通宝一枚、 元丰通宝一枚及 元祐通宝一枚。此枕现存磁县文物保管所。 枕面所书 “ 山坡钟嗣成著的 《 录鬼簿》 专门收录著名元曲 称“ 陈 作家, 陈草庵位居 %" 位名公前辈之列, 〔 *〕 《 》 “ ” ” 草庵中丞 。 全元散曲 收录其 叹世 之作 《 就包括这首小令, 只是曲牌名称, 全元 !$ 首, 散曲》 称“ 山坡羊” , 瓷枕上则书 “ 山坡里羊” 。 再一例, 峰峰矿区文保所藏白地黑花书 “ 山坡 里羊” 小令四系罐, 为陈草庵作品, 见诸 《 全元 散曲》 , 曲牌亦写作“ 山坡里羊” 。另一例, 山东
磁州窑 白地黑花元曲枕
! 马小青
瓷枕是磁州窑大宗产品, 造型各异, 品种 繁多。白地黑花长方枕为其一类, 且所占比例 很大, 装饰题材、 内容丰富多彩: 花鸟、 鱼虫、 瑞兽、 婴戏、 山水风景、 历史故事、 神仙志怪、 诗词曲赋, 不胜枚举。其中书元曲长方枕颇具 时代特征,是同时期众多窑口的瓷枕中所见 书元曲最多者。磁州窑中心窑场分布于今河 北省邯郸市磁县、 峰峰两地,已发现观台、 彭 城、 东艾口、 冶子、 临水、 富田等 !" 处磁州窑 窑址。#$ 世纪以来, 特别是解放后, 这里出土 了一批书写元曲的白地黑花长方枕,所见曲 “ “ “ 牌计有 “ 朝天子” 、 红绣鞋” 、 山坡里羊” 、 石 “ “ 庆东原” 、 落梅风” 、 喜春来” 等等。这些曲子 内容多集中在叹世、归隐、田园等主题上, 深 刻反映了元代文人主流思想和社会现实。此 外,白地黑花元曲枕也是一方民间书法艺术 佳作, 磁州窑工匠们以真、 草、 隶、 篆不同字体 将元曲书于枕面,向后人充分展示了磁州窑 潇洒豪放、 独具魅力的书法艺术。这批瓷枕时 代明确, 出土地点确切, 对于此类瓷枕的断代 和窑口归属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元曲主要包括散曲和杂剧两类文体。散 曲是金元以来兴起于我国北方的新诗体,在 元代一般被称为乐府或词, 它包括小令、 套数 两种基本形式。小令是按照不同曲调创作的 单片曲子,每一个曲子的曲调都有一个曲牌;
磁州窑白地黑花《枕赋》枕铭文的考释
磁州窑白地黑花《枕赋》枕铭文的考释鹤壁市文联 李建东广州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珍藏一方磁州窑白地黑花《枕赋》长方形铭文枕(图1),是目前发现的古瓷枕中,书写汉字铭文最多的瓷枕,是研究瓷枕文化的重要实物,也是一件古枕之中的国宝级文物。
磁州窑白地黑花《枕赋》枕的概况 立面竖线左右绘喇叭锦地花卉纹;左右侧立面绘菱光开光纹,纹中绘荷花,另一个绘牡丹花,写有“官石”两字,立面四夹角绘一束花并填充细碎花卉纹。
枕底部无釉,钤方形“王氏寿明”窑戳款,字口不太清楚,枕后立面中央上部留有透气孔一个。
长方形枕定为宋代外,还有首都博物馆和大英维图1 磁州窑白地黑花《枕赋》长方形铭文枕 广州西汉南越王博物馆藏动物、诗文等装饰图案,枕侧立面通常以左莲花右牡丹居多。
笔者在磁州窑艺术馆看到一方白地黑花《懿德传家图》长方形枕,此枕五面绘人物画片,如五场大戏同时演出,枕面绘《贵妃出行图》,枕前立面绘《陶母剪发待宾》,枕后立面绘《疏者下舟》;枕左立面绘《曹娥泣江图》,枕右立面绘《绿珠坠楼图》,枕以富贵、贤良、忠义、孝道、贞节为主题,共绘有32个人物,图2 “彰滨逸人制” 河南鹤壁私人收藏升了自家产品强烈的推介意识,常常在各种瓷器上题写年款和字号(图7)。
如枕面上题写字号落款,在枕底部钤有方形、长方形、钟形等各种形状的姓氏大名和窑场家号记、造、制窑戳(图8),这些瓷器标本充分展示了元代瓷器的独特风貌和时代印记。
香港大学中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詹杭伦撰文《国学与文物:瓷枕上的赋文研究》对《枕赋》枕上的赋文进行校订,文中指出:“按照元代通行的韵书,《枕赋》的20个韵字是完全符合押韵规则。
这也可作为《枕赋》产生于元代的一个旁证。
”归纳起来,从瓷枕的时代风格特征和赋文中的韵字来考证,笔者认为,广州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白地黑花《枕赋》长方形铭文枕年代问题,应该为元代。
磁州窑白地黑花《枕赋》枕的赋文赋是我国古代的文体之一,班固《两都赋序》曰“赋者,古诗之流也”,到汉代形成一种特定写作制式,是一种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
千古民窑磁州窑特征及其历代制品赏析
千古民窑磁州窑特征及其历代制品赏析磁州窑是中国著名的民间陶瓷窑系,是北方陶瓷的代表,窑址在今河北省磁县观台镇一带,因地属磁州而得名。
在宋代达到鼎盛期,辽金元、明清仍有延续,烧造历史悠久,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存世品也相对多一些。
▼北宋磁州窑白地剔花梅瓶纽约苏富比拍卖▼辽代磁州窑罐▼金代白釉褐花罐▼金代白釉黑彩人物邯郸磁州窑博物馆藏▼金代“张家造”款白地黑花虎纹如意形枕南越王博物院藏、杨永德夫妇捐赠▼金代磁州窑白地黑花花鸟纹八角形枕磁州窑陶瓷工艺简练流畅、挥洒自如,其典型代表是白釉瓷、黑釉瓷和白地黑花釉下彩瓷这种表现手法,磁州窑的匠师们吸收了传统的水墨画和书法艺术的技法,创造了具有水墨画风的白底黑绘装饰艺术,开启了中国瓷器彩绘装饰的先河。
一改过去以刀在瓷胎上刻划转而以娴熟的绘画技巧,表现出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蓬勃的生命力,无论是花鸟鱼虫、山水人物,还是诗文书法都洗练潇洒,简洁明快,将古代制瓷工艺与传统绘画艺术高度结合,他那一气呵成的娴熟画艺,令许多艺术大师叹为观止。
磁州窑品种诸多,以白地黑花(铁锈花)、刻划花、窑变黑釉最为著名。
磁州窑的器型和纹饰为民间所喜闻乐见,影响范围较广,发展迅速,各地纷纷仿制,黄河南北均有此类风格制品,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磁州窑体系。
▼金代磁州窑系红彩碗残片中国茶叶博物馆磁州窑的特征:(一)瓷胎:磁州窑器物瓷胎胎质比较坚硬,胎壁一般也比较厚,胎的颜色为灰白色及黑灰色。
▼北宋磁州窑白釉瓜棱式执壶中国国家博物馆藏(二)瓷釉:磁州窑器物的瓷釉大多数是白色釉,也有少量的黑色釉及个别的绿色釉器物,磁州窑的白色釉不是十分白,而是白色微闪黄色。
这种白釉器物,在施釉之前先要在瓷胎上施一层白色的色衬釉,然后再施透明釉入窑烧制而成,此种方法既能使瓷器的釉面光润,又可增加瓷釉的白度,另外磁州窑器物黑色釉一般不是纯黑色,而是黑中闪褐色。
▼宋代磁州窑白釉黑花龙凤罐章丘博物馆藏(三)纹饰:磁州窑在纹饰方法方面,创造了在瓷器上进行绘画,刻划,剔花等多种装饰方法,这是对瓷器制造工艺发展的一项重大贡献。
浅谈磁州窑白地黑花鸟纹瓷枕艺术研究
视界观·OBSERVATION SCOPE VIEW28界浅谈磁州窑白地黑花鸟纹瓷枕艺术研究黎梦雪(华北理工大学,河北,唐山 063200)摘 要:磁州窑是中国北方民间瓷窑的杰出代表,深入老百姓的生活,成为我国北方的一个重要窑系。
磁州窑的装饰品种数量,在中国六大陶瓷系列中名列前茅,其窑器上的瓷绘,显示出其有别于官窑瓷器的民间特色。
磁州窑以盛产瓷枕著名,磁州窑瓷枕主要是我国北方民间夏日消暑的实用寝具,其为中、下层平民所使用。
瓷枕的装饰题材、内容及其丰富。
而白地黑花艺术,则是磁州窑最具代表性的装饰艺术,民俗文化内容最为丰富,最能表达人们对书法和绘画的感情。
本文主要是对磁州窑白地黑花鸟纹瓷枕进行艺术研究。
通过对磁州窑瓷枕、磁州窑白地黑花装饰艺术,以及瓷枕上的鸟纹的特点,论述了磁州窑白地黑花鸟纹瓷枕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磁州窑;瓷枕;白地黑花;鸟纹瓷枕一、磁州窑瓷枕概述瓷枕建于隋代,最初是陪葬用的冥器,从全国收藏的瓷枕来看,大都出自于古墓。
之后,瓷枕又用于医用诊脉和寝具,有清凉去热、去火明目和延年益寿之效。
磁州窑以盛产瓷枕著名,不仅烧制数量多,技术水平也很高。
磁州窑的瓷枕大多是作为寝具使用,不过也烧造了许多小型的瓷枕供医用。
宋代张耒曾写过有关瓷枕的一首诗《谢黄师是惠碧瓷枕》,诗中不仅描绘出了瓷枕的质地颜色,还写出了它凉爽消暑的功能,除此外,瓷枕还有镇宅的用意,有些瓷枕上明确书写有镇宅大吉的字样,并且其中不乏虎纹、狮纹,他们都有守护、辟邪和镇宅之意。
磁州窑瓷枕不仅用途广泛,造型丰富,装饰题材也很多,因此深受大众的喜爱。
二、磁州窑白地黑花装饰艺术磁州窑瓷枕的装饰纹样虽丰富多彩,题材广泛,但大都取材于人们的方方面面,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其纹样也带有老百姓对生活的美好愿望与希望。
磁州窑的装饰品种数量,在中国六大陶瓷系列中名列前茅,而白地黑花艺术,则是磁州窑最具代表性的装饰艺术,民俗文化内容最为丰富,最能表达人们对书法和绘画的感情。
枕头发展进化史(附古代枕图赏析)2
枕头发展进化史(附古代枕图赏析)2⾃⼰整理收藏的,好累啊,⼤家看看吧⾦⽩釉剔花花鸟纹枕⾼17.7cm,⾯横30.3cm,⾯纵26cm,底横30cm,底纵24cm。
枕呈腰圆形,微出沿,枕⾯前低后⾼。
胎体施化妆⼟。
枕⾯中⼼花形开光内剔刻⼀株折枝花卉纹,枝头上的绶带鸟正在振翅鸣叫。
开光外饰卷草纹。
枕侧上下随形划弦纹,弦纹之间剔刻缠枝花叶纹。
枕⾝施透明釉,底不施釉,有两个圆形通⽓孔。
北⽅地区的磁州窑、定窑、钧窑、耀州窑等瓷窑在⾦代都有⼀定的发展,如磁州窑的虎纹枕、定窑的印花器、耀州黄堡窑的⽉⽩釉器等都是当时的典型器物。
宋磁州窑⽩地⿊花“镇宅”铭狮纹枕⾼12cm,⾯横24.5cm,⾯纵17.6cm,底横19cm,底纵13.2cm。
枕呈⼋⽅体形,通体⽩地⿊彩装饰。
枕⾯绘⼀雄狮,昂⾸凝⽬,四肢紧绷,似要⼀跃⽽出。
左侧以⿊彩书写楷体“镇宅”⼆字。
枕边缘以⿊彩随枕形描绘⼋⽅边线,枕侧⾯绘缠枝花草。
此枕绘画⽤笔流畅,动物形象刻画得极为⽣动,寥寥数笔即让狮⼦威风凛凛、咄咄逼⼈的形象跃然枕⾯。
瓷枕以猛兽为纹,如狮纹、虎纹表达了⼈们祈求平安、逢凶化吉的美好愿望。
此外,磁州窑的瓷枕上还经常选⽤婴戏、⽔藻鱼纹、花鸟等题材做装饰。
宋吉州窑绿釉划花瓷枕宋代吉州窑烧制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9厘⽶,⾯26×22厘⽶,底24×19厘⽶。
枕⾯前低后⾼,呈如意形。
枕体中空。
通体施绿釉,底素胎⽆釉。
枕⾯依枕形外周划复线开光,开光内刻叶纹4⽚,枕侧戳印朵花。
为防⽌烧造变形,在后壁留有⼀个出⽓孔。
从侧⾯⼀边留有四个⽀烧痕看,当时为竖⽴烧制。
绿釉枕是宋⾦时期⽐较流⾏的瓷器品种,尤以北⽅窑烧造较多,为低温铅釉。
如河北定窑、磁州窑,河南鲁⼭窑、宝丰窑、禹县窑等均有制作。
宋磁州窑瓷枕⽀烧痕⼀般在枕底,胎⼟淡红,且绿釉表⾯有反银现象。
⽽宋代吉州窑瓷枕⽀烧痕在⼀侧⾯,胎⼟灰⽩,绿釉表⾯⼀般⽆反银,釉层有剥落现象。
此枕纹饰与在吉州窑窑址中采集到的标本类同,为吉州窑绿釉器物之典型。
宋磁州窑白地黑花竹纹枕 [宋元磁州窑文字枕概述及断代(上篇)]
宋磁州窑白地黑花竹纹枕[宋元磁州窑文字枕概述及断代(上篇)]宋磁州窑白地黑花竹纹枕 [宋元磁州窑文字枕概述及断代(上篇)]瓷枕是磁州窑器物中一项独立的门类,造型各异,装饰技法繁多,装饰题材丰富多彩。
其中文字枕尤为引人注目,历史上“诗、词、曲、赋”等文学形式在瓷枕上均有展现。
本文拟将宋元磁州窑文字枕的发展脉络梳理清楚,并探讨瓷枕分期及装饰内容、技法等相关问题。
磁州窑指今河北省南部邯郸的磁县和峰峰境内太行山东麓漳河、滏阳河流域宋元时期的制瓷窑场,这里当时属磁州管辖,故名,为磁州窑系中心窑场。
建国后,漳河流域的观台窑先后经过三次考古发掘,特别是1987年第三次观台窑发掘,不仅出土器物丰富,还为磁州窑器物提供了科学的分期断代标准。
加之漳、滏流域墓葬、遗址出土,以及建国前后散失国外和私人收藏瓷枕,这些都为宋元时期文字枕的纵向排列打下了基础。
一、宋代磁州窑文字枕1987年观台窑发掘出土的Ⅱ型2式带文字的珍珠地叶形枕有3件标本:(1)珍珠地划花,枕面纹饰以双钩“福德”二字为主体,文字周围有缠枝蔓草花纹(图1);(2)珍珠地划花,枕面双钩文字“福德枕一只”(图2);(3)枕面前部残片,珍珠地划花,双钩“福”字头,边上有草叶纹。
这3件标本属观台窑二期前段,时代约为北宋中期,此类珍珠地划花“福德”、“福德枕一只”文字叶形枕为迄今发现宋元时期磁州窑较早的文字枕。
叶形枕是观台窑的典型器物,珍珠地技法出现很早,流行于观台窑一期至二期前段,时代约为五代、北宋早期至北宋中晚期。
磁州窑系的河南登封曲河窑、密县西关窑和新安城窑等窑口也有珍珠地划花“福德”文字枕。
如:美国纽约帕克博耐特美术馆藏珍珠地划花文字长方形枕,枕面珍珠边划花双钩“福德”二字,枕前墙有深剔花双叶菊花纹。
英国大不列颠博物馆藏珍珠地划花文字长方形枕,带年款,枕面珍珠地划花双钩“家国永安”四字,文字两边分别划书“本冶底赵家枕永记,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三月十九日画”,枕前墙亦有深剔花双叶菊花纹(图3)。
黑白意象-试论宋代磁州窑婴戏图
黑白意象——试论宋代磁州窑婴戏图目录摘要关键词(中英文)------------------------------------------1引言---------------------------------------------------------------------3正文第一章宋代磁州窑概述第一节宋代磁州窑的历史背景------------------------------4二二二宋代磁州窑婴戏图的发展演变---------------------5第二章宋代磁州窑婴戏图的审美情趣第一节人物个性之美------------------------------------------第二节画面构图之美------------------------------------------第三节黑白线性之美------------------------------------------第四节民间文化对宋代磁州窑的审美体现----------------第三章婴戏图在当代陶艺创作中的表现第一节婴戏图在当代陶瓷绘画中的表现-------------------第二节婴戏图在当代陶塑中的表现-------------------------结语----------------------------------------------------------------------参考文献----------------------------------------------------------------致谢--------------------------------------------------------------------摘要磁州窑是我国古代北方民间瓷窑的杰出代表。
宋代民间窑场不断涌现,装饰手法不断革新。
婴戏图中,通过儿童形象的真实描绘,展现出当时的社会生活,这对我们了解宋人生活状态以及审美心理,对了解宋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于北宋“明道元年”造磁州窑白地黑花虎纹瓷枕的探讨
关于北宋“明道元年”造磁州窑白地黑花虎纹瓷枕的探讨作者:张皛雨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21年第20期摘要:磁州窑以生产白地黑花器而闻名于世,是我国古代北方最大的民窑体系。
磁州窑工匠们创造性地将中国绘画的技法巧妙地融入瓷器装饰中,独具匠心。
在磁州窑产品中,尤以瓷枕类制作最为精美。
甘肃省博物馆馆藏磁州窑白地黑花虎纹瓷枕因枕面“明道元年”题记而备受关注,文章通过对该虎纹枕上的题记、装饰图案以及“张家造”窑戳等展开论述,进而对其制作年代进行探讨。
关键词:磁州窑;明道元年;虎纹瓷枕;张家造磁州窑系是活跃于我国北方的最大的民窑体系,窑口分布广泛,产品种类丰富,特征鲜明。
磁州窑烧制陶瓷历史悠久,相关古代文献资料及近现代的考古调查证明,磁州窑以漳河流域的观台窑及滏阳河流域的彭城窑为中心,创烧于五代末期至北宋初年,历宋、金、元三代,元末明初逐渐衰落,明清至今窑火仍然延续,可谓长盛不衰。
磁州窑在古代文献资料中少有记载,最早只见于明初曹昭《格古要论》中的记述。
自1918年河北北宋巨鹿古城被发现后,随之出土的大量瓷器才让淹没千年的磁州窑古遗址浮出水面,长期供职于大英博物馆的西方学者霍布逊(R.L.Hobson)率先指出古城遗址中出土的大量瓷器就是文献中记载的磁州窑产品。
①这一结论的提出开启了中外古陶瓷学者对磁州窑的研究先河。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相关学者及考古机构多次对磁州窑遗址进行研究及考古发掘,其中尤以1987年北京大学考古系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联合对观台窑遗址发掘最为成果显著,自此,磁州窑的发展脉络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磁州窑以化妆白瓷为主要产品,发展了丰富多彩的装饰,特别是磁州窑的窑工们将中国传统绘画技法直接用于瓷器装饰上,创造出了磁州窑最具特色的白地黑花产品,呈现出了黑白对比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色彩鲜艳、明快,结合以自由潇洒的画风来表现民间喜闻乐见的通俗题材,充分诠释了磁州窑质朴、粗犷、豪放且富有生活气息的民窑特色。
磁州窑瓷枕上书写的苏东坡词
磁州窑瓷枕上书写的苏东坡词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和词人。
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的词开豪放派之风,对后代影响巨大。
中国北方最大民窑――磁州窑的瓷枕上书写有多篇苏东坡的词作。
现分别介绍并对瓷枕的烧造年代予以考证。
1. 白釉黑绘《如梦令》词枕枕呈八角形,长34厘米,宽21厘米,前高8.5厘米,后高13厘米。
白地黑绘,枕面随枕形开光,枕四周绘卷草纹,枕面开光内书行楷《如梦令》词:“为向东波(坡)传语,人在玉堂深处,别后谁来,雪压小桥无路。
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
”(图1)枕为金代烧造,底部有竖式“张家造”窑戳。
1988年磁县冶子村出土,现存磁县文保所。
这首词为苏轼元二年(1087年)所作,《全宋词》中收录了这首词,题为“又有寄”。
苏轼当时为翰林学士,作这首词寄给黄州友人。
苏轼于神宗熙宁年间,曾因被御史弹劾作诗讪谤朝廷,贬谪黄州团练副安置。
故友马正卿使请得城东营防废地数十亩,苏轼开垦躬耕于此,并以“东坡”这一地名作了自己的别号。
“为向东坡传语”意为苏轼请友人代为向“东坡”传语。
词中“玉堂”为翰林院的美称,因唐代翰林院设在宫中,称为“玉堂”。
这首词以地写人,体现了苏轼虽由黄州回朝,身在“玉堂”深处,心却对躬耕于“东坡”的恬静生活充满温馨怀念,及遥想故地,意欲归去的急迫心情。
词卒章云:“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句,苏轼因以为名。
2. 白地黑绘《菩萨蛮》词枕枕呈八角形,长33厘米,宽22.5厘米,高11厘米。
白地黑绘,枕面随枕形粗细线开光,枕四周绘卷草纹。
枕面开光内外楷书《菩萨蛮》回文词:“回文落花闲院春衫薄迟日恨依依梦回莺舌弄邮便问人羞菩萨蛮”(图2)。
枕为金代烧造,底部有上荷叶覆盖、下荷花承托的“张家枕”窑戳。
2002年邢台清河出土,私人收藏。
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杨永德捐枕中亦有一方磁州窑回文《菩萨蛮》词枕,枕呈椭圆形,枕面随枕形粗细线开光,四周绘卷草纹,枕面开光内外楷书《菩萨蛮》回文词。
磁州窑是个筐,看不懂的往里装!
磁州窑是个筐,看不懂的往里装!宋磁州窑白地黑花婴戏纹枕磁州窑是我国古代北方最大的一个民窑体系,也是著名的民间瓷窑,窑址在今河北邯郸磁县的观台镇与彭城镇一带,磁县宋代属磁州,故名。
磁州窑创烧于北宋中期,并达到鼎盛,南宋、辽金元、明清仍有延续。
磁州窑以生产白釉黑彩瓷器著称,开创了我国瓷器绘画装饰的新途径,同时也为宋以后景德镇青花及彩绘瓷器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磁州窑概况磁州窑是我国古代北方最大的一个民窑体系,也是著名的民间瓷窑,窑址在今河北邯郸磁县的观台镇与彭城镇一带,磁县宋代属磁州,故名。
据考察,磁州窑创烧于北宋中期,并达到鼎盛,南宋、辽金元、明清仍继续烧制,烧造历史悠久,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流传下来的遗物也多。
磁州窑的器型和纹饰为民间所喜闻乐见,影响范围较广,发展迅速。
北方各地纷纷仿制,中心窑场以邯郸市的观台镇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磁州窑体系,主要分布在河南鹤壁集窑,修武当阳峪窑,禹县的扒村窑,登封曲河窑,山西介休窑,霍县窑,山东淄博窑,江西吉安吉州窑,福建泉州,四川广元等,都大量烧造与磁州窑风格相近似的瓷器。
磁州窑以生产白釉黑彩瓷器著称于世,黑白对比,强烈鲜明,图案十分醒目,刻、划、剔、填彩兼用,并且创造性地将中国绘画的技法,以图案的构成形式,巧妙而生动地绘制在瓷器上,具有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
它开创了我国瓷器绘画装饰的新途径,同时也为宋以后景德镇青花及彩绘瓷器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历史上有关宋代磁州窑瓷器的文献记载,宋代尚未见到,主要集中出现在明清两朝。
明代初年有曹明仲的《格古要论》、王佐《新增格古要论》、谢肇制《五杂俎》、清初《磁州志》、《明会典》、朱琰《陶说》、兰浦《景德镇陶录》和许之衡的《饮流斋说瓷》等书,磁州窑瓷器在造型、釉色、烧造地及工艺特色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记载和描述。
磁州窑的历史位于磁州地区的峰峰先民们,早在7500年前便开始了烧制陶器,彭城以北20公里的磁山新石器时期的遗址,曾出土过大量的夹砂褐陶和红陶器,中国社会科学院将其命名为“磁山文化”。
磁州窑烧造的文字枕
磁州窑烧造的文字枕磁州窑烧造的文字枕磁州窑是我国古代北方一个著名的民间瓷窑。
它的服务对象主要是下层阶级。
即平民百姓。
肆店庄农和广大群众。
磁州窑的技师们将当时社会上广泛流行的、自己所学所会的诗词、警句、民谣等作为一种装饰形式,抄录在各种器物上、尤其是瓷枕上,使不识字的人,在使用器物的过程中认识了字,懂得了诗词,警句里的含意。
年复一年,天长日久,磁州窑枕就成了传播文化的媒体。
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
一、磁州窑枕的种类和造型磁州窑烧造瓷枕的历史由来已久。
从宋至民国年间,历代烧造未断。
目前,全国各大博物馆所,收藏的磁州窑枕总数不下200件。
大体可分为四种类型:一是三彩枕、二是白地黑花枕、三是白釉刻花枕、四是素胎枕。
从造型上区分瓷枕有长方形、腰圆形、八角形、如意形、叶形、虎形、美人形、卧婴形、元宝形、八吊形等等。
二、磁州窑枕上的录文磁州窑枕上抄录的文字多少,一般都是根据瓷枕的画面大小决定的。
画面大的抄录的文字多,画面小的录文少。
多则上百字,少则一两字。
所录文体也不尽相同。
有诗词曲赋警句、吉祥语、民谣、顺口溜等。
1、诗歌文字枕诗歌文字枕在磁州窑文字枕当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尤其是长方形,八角形、如意形枕、顶面上的文字较多。
只有个别长方形枕的前、后立面抄录少量文字。
如:磁县博物收藏的有一件元代三面文字枕。
白地黑花,印有“王家造”戳记,是1984年从磁县加油站出土的。
前立面书五言诗一首。
“山前山后红叶,溪南沟北黄花。
红叶黄花深处,竹篱茅舍人家”。
简短四句。
勾出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天津市历史博物馆、收藏有一件磁州窑烧造的白地黑花八角形枕、周壁为卷草纹饰,底部无釉。
印有“张大家枕”戳记、枕面书:“楼台侧畔杨花舞、帘幕中间燕子斜”。
字体遒劲有力,安排十分得当 (图2)。
磁县博物馆有一件白地黑花长方形升天图纹枕,枕面绘一男子,双膝跪地,一缕青烟徐徐向天空升起、瓷枕的背面书诗一首:“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浅析元代磁州窑白地黑花瓷枕的艺术特征及其文化内涵
058浅析元代磁州窑白地黑花瓷枕的艺术特征及其文化内涵摘要:磁州窑作为河北四大古瓷窑之一,其发展历史悠久。
它以其独特的白地黑花装饰艺术,在陶瓷史上占有着重要的地位。
宋金元磁州窑瓷枕造型繁多,如椭圆形、八角形、如意头形,长方形等。
本文从元代白地黑花瓷枕为切入点,主要探讨其题材内容,艺术特征以及其蕴含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元代;磁州窑;白地黑花瓷枕;艺术特征;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892(2021) 02—058—(03)On the artistic features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the white-ground and black-flower porcelain pillow of cizhou kiln in Yuan Dynasty0引言 瓷枕始创于隋,盛行于唐代,到了宋代最为发展。
磁州窑的瓷枕最为丰富,尤以白地黑花瓷枕数量最多。
再加上经济文化的发展,文化艺术包括书画艺术的发展,在这种浓厚的文化氛围内,磁州窑的匠师们创造了具有水墨画风韵的白地黑花装饰。
金代白地黑花瓷枕开始流行,元代瓷枕装饰题材增多,内容十分丰富。
白地黑花以毛笔为工具在施过化妆土的坯体上,以“斑花石”为颜料,绘出各种花纹,然后罩以透明釉,入窑高温烧成。
磁州窑白地黑花于北宋末年到金代这一时间段产生,并在金代中后期发展兴盛。
而它产生的直接原因可能是斑花彩料的应用,以及强烈黑白反差的走红。
[1]1元代白地黑花磁州窑瓷枕题材内容 元代,白地黑花瓷枕上造型多见长方形,较为统一,画风增添了文人画的气息,较之前吉祥纹饰减少。
内容上有历史故事,诗文联句,山水画等等。
瓷枕的装饰面与之前相比增加了五个,不再只局限于装饰枕面。
[2]瓷枕的装饰画面内容更多地表现了人物故事的情节性,元杂剧场景,诗词曲赋,更多的表达内在的思想感情。
1.1丰富的历史故事 元代磁州窑瓷枕历史故事最为丰富,如隋唐故事“单鞭夺槊”、“唐僧取经”;三国故事“三请诸葛”、“火烧博望坡”杂剧中的“李逵负荆”;佛道仙故事“八仙过海”、“兰陵王入阵曲”除此之外还有元杂剧的舞台场面,廿四孝故事等。
北宋磁州窑白地黑花瓷刍议
北宋磁州窑白地黑花瓷刍议一、概述磁州窑是中国北方地区最大的民间窑口,最迟于东晋已烧瓷器。
东晋、南北朝、隋主烧青瓷,但其生产规模较小,产品种类少,瓷质偏劣,仅供本地及周边州县人群使用,可以说在当时是名不见经传的小窑口。
唐、五代时期主烧白瓷,亦烧青瓷、黑瓷,生产规模较之前代明显扩大,一定数量的瓷器已通过大运河销往外地,制瓷工艺技术有了长足进步。
时至五代末年,磁州窑在北方窑口中无论是产品质量,还是烧瓷规模均处前列。
唐、五代时期,磁州窑生产的瓷器均已在器胎上施白色化妆土。
笔者2007年在宿州市桥区发掘大运河时,便于唐代文化层中出土一件磁州窑白釉小执壶,其胎上匀施一层白色化妆土,器表的白度、亮度均好,器型工整、典雅,仅次于邢窑、曲阳窑的同类产品。
迄止北宋,作为北方民间窑口的磁州窑生产场,在白瓷的基础上借鉴唐代长沙窑、越窑、寿州窑等窑口的釉下点彩工艺技术,创烧了有鲜明北方文化特色的白地黑花瓷。
白地黑花瓷的创烧,奠定了磁州窑在中国制瓷业的地位。
仅数十年间,使得磁州窑一跃成为中国著名的窑口。
2006年、2007年,笔者在二次发掘大运河北宋文化层时,出土的白地黑花瓷片占总出土瓷片的二分之一强,可想它的外销规模之大、名气之大。
由于磁州窑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人又将它列入中国八大窑系之中。
我认为就瓷器特色、影响力度方面,磁州窑亦可与“汝、哥、官、钧、定”五大窑口并驾齐驱。
白地黑花瓷,自北宋创烧以来,经久不衰,历经金、元、明、清,新品层出不穷,对中国其他知名窑口影响很大。
是故,潜心深层次地研究北宋白地黑花瓷,对于我们准确了解北宋以后的中国瓷器工艺技术演变与发展,意义相当深远。
二、胎、化妆土、釉北宋磁州窑白地黑花瓷胎土,使用的是当地蕴藏量较大的一种次高岭土,由于风化程度低,多数呈较致密块状存在,在研磨时很费功夫,尤其是研磨成匀细粉末状更加不易,原料加工成本很大。
加之白地黑花瓷主要的消费群体是广大中低层民众,因此在降低制瓷成本的因素左右下,胎土多未精细研磨,导致胎中有较多的细砂状颗粒不均匀分布,使瓷胎面粗糙,另外由于所用的胎土不纯,杂有多种矿物质,烧成的瓷胎呈灰白色或灰褐色。
黑白之美|宋代磁州窑的鉴定特征
黑白之美|宋代磁州窑的鉴定特征磁州窑是中国传统制瓷工艺的珍品,中国古代北方最大的民窑体系,也是著名的民间瓷窑,有“南有景德,北有彭城”之说。
磁州窑创烧于北宋中期,并达到鼎盛,南宋、元明清仍有延续。
狭义上的磁州窑窑址在今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的彭城镇和磁县的观台镇一带,磁县宋代叫磁州,故名磁州窑。
宋磁州窑白地黑花八方枕磁州窑的匠师们吸收了传统的水墨画和书法艺术的技法,创造了具有水墨画风的白地黑绘装饰艺术,开启了中国瓷器彩绘装饰的先河。
宋磁州窑白地黑花花卉纹梅瓶磁州窑品种诸多,以白地黑花(铁锈花)、刻划花、窑变黑釉最为著名。
它的装饰技法突破了当时流行的五大名窑(汝、官、钧、哥、定)的单色釉局限,运用了数十种丰富多彩的装饰技法。
宋磁州窑白地黑花竹纹枕磁州窑烧制风格独特,粗胎细做,化妆土的使用很有特色,制坯技艺丰富多样。
烧造工艺多采用匣钵装烧,烧成温度在1250℃左右。
器内外一般多挂釉,部分器物施半釉。
碗、盘、碟一类采用叠烧法,器内留有支烧痕。
宋代磁州窑黑剔花龙(摩羯)纹梅瓶在中国陶瓷史中,磁州窑的窑址与制作风格是最难确定的,过去曾被称为'巨鹿'或'巨鹿陶瓷',不知何时被称为磁州窑。
磁州窑系包括:1.修武当阳峪窑2.鹤壁集窑3.禹州扒村窑4.登封曲河窑5.新密西关窑、窑沟窑6.山西介休窑7.山东淄博窑8.安徽萧县窑宋磁州窑白地黑花婴戏纹枕磁州窑的胎体使用的是当地一种比较特殊的高岭土,结构较疏松,淘炼不细,颗粒粗,常有未烧透的孔隙和铁质斑点,含铝量较高,另外原料中含量铁、钛等着色杂质高,胎色呈灰白或灰褐色。
主要有青土、白碱、缸土、笼土、黄土(黑药土)、紫木节、紫砂土、耐火粘土、水冶长石等。
磁州窑瓷器的胎质有两种,一是胎质坚细,呈灰白色。
另一种是胎质粗松,呈红褐色。
器物拿在手里感觉不是很重,而民国及近代仿品普遍是坚硬偏厚重。
宋磁州窑白地黑花“镇宅”铭狮纹枕在鉴定上一、从瓷胎质地看真伪从陶瓷材料学观察,古代磁州窑枕的质地多呈现胎体疏松,而釉面融化很好,属于釉熟而胎不熟的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瓷枕是磁州窑器物中一项独立的门类,造型各异,装饰技法繁多,装饰题材丰富多彩。
其中文字枕尤为引人注目,历史上“诗、词、曲、赋”等文学形式在瓷枕上均有展现。
本文拟将宋元磁州窑文字枕的发展脉络梳理清楚,并探讨瓷枕分期及装饰内容、技法等相关问题。
磁州窑指今河北省南部邯郸的磁县和峰峰境内太行山东麓漳河、滏阳河流域宋元时期的制瓷窑场,这里当时属磁州管辖,故名,为磁州窑系中心窑场。
建国后,漳河流域的观台窑先后经过三次考古发掘,特别是1987年第三次观台窑发掘,不仅出土器物丰富,还为磁州窑器物提供了科学的分期断代标准。
加之漳、滏流域墓葬、遗址出土,以及建国前后散失国外和私人收藏瓷枕,这些都为宋元时期文字枕的纵向排列打下了基础。
一、宋代磁州窑文字枕1987年观台窑发掘出土的Ⅱ型2式带文字的珍珠地叶形枕有3件标本:(1)珍珠地划花,枕面纹饰以双钩“福德”二字为主体,文字周围有缠枝蔓草花纹(图1);(2)珍珠地划花,枕面双钩文字“福德枕一只”(图2);(3)枕面前部残片,珍珠地划花,双钩“福”字头,边上有草叶纹。
这3件标本属观台窑二期前段,时代约为北宋中期,此类珍珠地划花“福德”、“福德枕一只”文字叶形枕为迄今发现宋元时期磁州窑较早的文字枕。
叶形枕是观台窑的典型器物,珍珠地技法出现很早,流行于观台窑一期至二期前段,时代约为五代、北宋早期至北宋中晚期。
磁州窑系的河南登封曲河窑、密县西关窑和新安城窑等窑口也有珍珠地划花“福德”文字枕。
如:美国纽约帕克博耐特美术馆藏珍珠地划花文字长方形枕,枕面珍珠边划花双钩“福德”二字,枕前墙有深剔花双叶菊花纹。
英国大不列颠博物馆藏珍珠地划花文字长方形枕,带年款,枕面珍珠地划花双钩“家国永安”四字,文字两边分别划书“本冶底赵家枕永记,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三月十九日画”,枕前墙亦有深剔花双叶菊花纹(图3)。
此枕与前枕的型制、纹饰完全相同,为河南窑口,可作时代参考。
《枕杨永德伉俪捐赠枕》(以下简称《枕》)中收录一方山西窑口(晋南)白釉剔花“福德长寿”文字豆形枕,现藏广州南越王墓博物馆。
枕面白釉,剔刻上荷叶下荷花,双栏方框内划书“福德长寿”四字(图4)。
可见“福德”文字枕大概在北宋中期磁州窑系不同窑口中部很盛行。
观台窑还有一种篦划花技法,与珍珠地技法联系密切,篦划花器物上也可见到文字装饰。
美国印第安娜波利斯艺术博物馆藏白地篦划花“忍”字叶形枕,枕面于荷叶花草丛中双钩“忍”字,篦纹地(图5)。
加拿大多伦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馆藏白地篦划花“忍”字叶形枕,与前枕形制相同,枕面仅双钩“忍”字,无荷叶花草纹装饰,篦纹地。
另外,《枕》中还收录一方山西窑口(晋南)的白釉划花“忍”字腰形枕(图6)。
不仅是瓷枕上,其他器物上也有“忍”字装饰,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白地划花“忍”字宽沿浅腹盆,盆内壁有曲带纹、菊瓣纹,底部双钩“忍”字(图了)。
1987年观台窑发掘出土的Ⅱ型2式盆“圆唇,平沿,沿面斜曲,浅腹,腹壁斜直,下腹有一台棱,隐圈足”,属二期后段,具体时代为宋末金初,与上述双钩“忍”字盆型制相同。
上述带“忍”字装饰的器物多以篦纹为地,“篦纹地”装饰技法出现在观台窑二期前段,时代约为北宋中期,晚于“珍珠地”技法。
而此时“珍珠地”已经发展成熟,成为主要装饰,与新出现的“篦纹地”并存。
“篦纹地”与“珍珠地”装饰技法作用类似,均为突出主题花纹。
而“篦纹地”又较“珍珠地”的制作程序简单,可视为“珍珠地”的简化或替代品。
因此,二期后段(约宋末金初),“珍珠地”技法逐渐衰落而为“篦纹地”所取代。
同时,珍珠地双钩“福德”叶形枕与篦纹地双钩“忍”字叶形枕之间有明显的继承关系,篦纹地双钩“忍”字叶形枕的流行时代当属宋末金初。
观台窑二期后段(宋末金初)新出现黑釉剔花装饰品种,大英博物馆藏黑釉剔花“道德清净”叶形枕可作代表,枕面剔刻出“道德清净”四字。
此枕应届宋末金初磁州窑产品。
综上所述,大约于北宋中期文字首先出现在观台窑珍珠地叶形枕上,有“福德”、“福德枕一只”。
磁州窑系同时期其他窑口还有“福”、“福德”、“家国永安”、“福德长寿”等文字,也多装饰在珍珠地枕上。
此时文字字数较少,常在几个字以内。
内容多为吉祥、祝福语。
宋末金初,文字多出现在篦划花、绘划花和黑剔花等技法装饰的各类器物上,内容有“忍”、“道德清静”等,以“忍”字纹枕为多。
这可能与宋末金初动荡社会环境中人们的心态有关,从“福德长寿”、“家国永安”到“忍”,其间变化很大,是社会由安定、富裕向动荡、贫困转折的真实写照。
磁州窑最具代表性的装饰是白地黑花技法。
1987年观台窑发掘资料表明,一期后段(宋末金初)始出现白地黑花装饰技法。
较早的白地黑花是在白釉钵等小件器物上绘单株花草,绘画简单。
北宋是否存在其他形式的白地黑花?邯郸武安邑城乡曾出土一方白地褐彩椭圆形文字枕,乳白轴,开细碎冰裂纹,枕面与侧墙相接处微出檐。
枕面内凹,前倾,未开光,褐彩直书“欲作高堂梦,须凭妙枕歌”句(图8)。
彩呈黄褐色,用手抚摸有凸凹挡手之感,属釉上彩,与白地黑花釉下彩不同。
经仔细观察,这种釉上褐彩文字的装饰效果与观台窑的白釉点褐彩相同。
白釉点褐彩装饰品种观台窑一期(北宋前期)地层中即存在,有草叶纹和麦穗纹;到二期前段(北宋中期)白釉褐斑技法使用最多,第一期的草叶纹演变为梅花点。
具体制作过程为酱褐彩与釉料混合在一起,装饰在小钵、罐、小碗等器物的釉上,属釉上彩,与用黑彩直接在化妆土上绘画,再上透明轴的白地黑花釉下彩技法不同。
又观台窑V型l式标本2椭圆形枕,属二期后段,与此枕型制大体相同,而此时白釉褐彩盛行。
因此,这方白釉褐彩文字椭圆形枕大体属北宋后期。
河南林县曾征集一方同时代的白釉文字椭圆形枕,与此枕型制、釉色、胎质均相同。
枕面无开光,酱彩分三行书写“春,微风媚日,和扇景远”。
同类枕的文字内容还见过“风吹前院竹,雨打后庭花”;“父母无忧因子孝,夫无横祸为妻贤”(图9);“立身之本行孝为先,於人有义不义神天”等句。
此类枕应为白釉褐斑技法在瓷枕上的运用,属釉上彩,非白地黑花釉下彩。
二、金代磁州窑文字枕金代是磁州窑的繁荣期,各地墓葬出土磁州窑及磁州窑系带“大定”、“泰和”年款的瓷枕颇多,这从一个侧面说明经过宋末、金初的社会巨变后,经济逐渐恢复,制瓷业开始复苏。
1987年观台窑发掘金代层出土器物最为丰富,瓷枕种类多样,型制主要有椭圆形、豆形、八角形、如意头形、扇形、长方形等,各种装饰技法在瓷枕上也得以充分发挥。
其中白地黑花瓷枕最具代表性,成为金代瓷枕装饰的主要品种。
金代文字枕数量增加,其内容亦可归纳为以下几类:1.短语观台窑第二期金代层出土有白地黑花八角形文字枕;白釉划花椭圆形“春夏秋冬”文字枕。
《枕》收录有一方白地黑花如意头形枕(图10),现藏广州南越王墓博物馆,枕面如意头形开光内书“敕鬼”二字,为驱鬼辟邪的镇宅之物。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承安五年(公元1200年)黄绿釉划花单边如意头弧形枕,枕侧面是浮雕模印一鹿驮“福”字纹样,喻意“福禄”,这种纹样在金代白地黑花枕和观台窑出土的素胎枕中均可见到。
2.对联河北磁县博物馆藏有白地黑花文字如意头形枕,枕面开光内墨书“一架青黄瓜,满园白黑豆”(图11)。
河北省博物馆藏有绿釉黑花诗文八角形枕,枕面开光内墨书:“北风轻频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
此类杂咏式民间对联多为磁州窑工匠们有感于眼前的风景顺口吟来并随手绘于枕上的。
这样的对联瓷枕上还有很多,如“风吹前院竹,雨打后亭花”;“细雨鱼儿跳,风吹燕子斜”;“惜花春起早,爱月夜眠迟”;“麦天晨气润,槐下午阴清”;“半窗千里月,一枕五更风”;“虾蚂水上真书出,曲蟮泥中草写之”;“长江风送客,孤馆雨留人”;“白云过岭七八片,红树满溪三四花”;“细草烟深暮雨收,牧童归去倒骑牛”(图12》“有客问浮事,无言指落花”;“无情玉蝴蝶,春尽一梦飞”(图13);“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等等。
有的名句是经工匠们加工过的,如唐代张继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被磁州窑工匠改为:“叶落猿啼霜满天,江边鱼父对愁眠”,更加通俗易懂。
3.语录《枕》中收录一方白地黑花豆形文字枕,枕面开光内书录《论语》中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诗河南林县文化馆藏白地黑花“老翁”五言诗八角形枕,枕面开光内墨书五言诗一首:“皤然一老翁,凡百事皆慵。
旧物不尽记,故人难得逢”(图14)。
天津艺术博物馆藏绿釉划花如意头《咏菊》诗枕,枕面开光内划书《咏菊》诗一首:“金钿小小贴秋丛,开向渊明醉梦中,不似南园桃与李,荣华一一待春风”(图15)。
同类的诗文装饰瓷枕上还很多,如“夏日景偏长,遥天转暑光,如人会消遣,何处不清凉”;“远水千里碧,残霞一线红。
目前山尽处,依约两三重”;“风卷黄云暮雪清,江烟洗尽柳条轻。
帘前数片无人扫,映得书斋彻夜明”等等。
5.词磁县博物馆藏白地黑花《如梦令》词如意头形枕,枕面如意头形开光,开光内墨书《如梦令》词:“如梦令,为向东波(坡)传语,人在玉堂深处,别后谁来,雪压小桥无路。
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
这首词是苏轼为怀念黄州东坡而作(图16)。
峰峰矿区文保所藏白地黑绘《如梦令》词椭圆形枕,枕面随形粗细线开光,开光内墨书《如梦令》词:“如梦令,曾醉桃源西宴,花落水晶宫殿,一枕梦初惊,人世光阴如电。
双燕、双燕,不见当年人面”(图17)。
《枕》收录一方黄绿釉划花印花诗文扇形枕,现藏广州南越王墓博物馆。
枕面随形双线开光,枕侧面和枕前后墙模印卷草纹和兽面纹。
开光内划书《浣溪沙》词:“廉卷夕阳曲槛明,东风梅李满画城,回首十年浑似梦,几飘零。
花落渐随流水远,莺慵已许送春归,惟有西山还似旧,笑青天。
寄摊破浣西纱。
”此枕与1987年观台窑金代层出土的Ⅶ型Y31:404素胎枕的枕型和所用装饰技法相同,应属金代磁州窑产品。
此外金代层还出土有制作此类枕模印花纹的模具Ⅰ型枕模范Y8:241。
金代瓷枕文字内容以短语、杂咏式对联、短诗为主,长篇诗文不多,尤其是在白地黑花瓷枕上,多为对句。
这很可能是由于此类枕的枕面面积有限,不适于书写长篇诗文的原因吧。
少数篇幅较长的诗文多在尺寸较大的黄绿釉枕上。
金代白地黑花瓷枕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八角形、椭圆形、豆形、如意头形等等,但它们在装饰上却有三个共同点:(1)无论何种枕形,枕面多随形开光,开光内绘主题纹饰;(2)此类枕横长多为30厘米左右,枕面面积较小。
因此,开光内构图简洁、明快,以小品、小景式绘画为主,题材多为花鸟、动物、婴戏、马戏、熊戏、诗文等;(3)枕体周壁绝大多数装饰同一样式的卷草纹,少数为单株草叶纹或素面。
以这三个共同点作标准进行排列对比,可将一大部分白地黑花枕归为一类。
此类枕中目前最早纪年器为1987年观台二街采集大定二年(1162年)白地黑花鸟纹椭圆形枕(图18)。
此外还有邯郸市文研所藏大定五年(公元1165年)白地黑划花海兽衔鱼纹椭圆形枕(图19);美国费城艺术博物馆藏大定十八年(1178年)白地黑花对弈纹豆形枕(图20);日本静嘉堂文库美术馆藏泰和元年(1201年)白地黑花双鸭戏水纹椭圆形枕(图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