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也纳体系述评

合集下载

维也纳体系

维也纳体系
“补偿原则”的确立与实施,使维也纳会议成了一个分赃的会议,使维也纳体系表现出鲜明的大国强权政治的色彩。在“补偿原则”之下,维也纳会议的主宰者们不顾各国人民民族独立的意愿和要求,按照大国的意图任意修改欧洲国家的疆界,划分新的欧洲政治版图。例如,德意志和意大利的分裂被继续维持,一些弱小国家被任意分割与合并。所有这些,都严重损害了弱国小国以及战败国的国家利益,势必遭到他们的反抗,从而为以后欧洲国家间的纠纷与冲突埋下了种子。正如《拿破仑战争与维也纳体系的兴衰》一文的作者所指出的:“维也纳会议政治家们所迫求的政治力量平衡(均势),是在各大国之间谋取力量对比的大致平衡,完全是大国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表现,在历史上开了恶劣的先例”。 “正统主义原则”和“补偿原则”的确立,表明维也纳体系是按照欧洲复辟派政治家们的愿望建立的,因为在他们眼中,正统主义和补偿原则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究其根源,在于当时资本主义力量还不足以撼动整个封建势力,而那些在维也纳会议上纵横捭阖的欧洲外交家们,也不可对拿破仑帝国的胜利,而维也纳体系的形成,则使欧洲确立了一个新的均势格局,欧洲各主要强国在这一格局中,各自根据实力占据了自己的位置,整个欧洲因而获得了一种平衡。尽管这种平衡和强国间的均势只是暂时的、相对的,但它毕竟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欧洲大国之间的关系,结束了欧洲十几年的战乱。正如有学者所总结的:“历史实践证明,它毕竟给欧洲带来了约一个世纪的相对稳定和发展,欧洲大踏步地走到了世界的前列”。维也纳会议本身开创了举行国际会议解决国际争端的方法,这至少在一定时期内,客观上避免了中世纪以来欧洲国家之间无休止的战争。此后,为了贯彻维也纳体系所确立的原则,欧洲各大国开始尝试一种新的外交协调机制,即以定期不定期的举行国际会议的方法,来处理国际问题或国家间的争端,从而否定了欧洲历史上常见的以武力和战争手段解决国家间利益冲突的方式。从某种程度上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联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联合国,也是这种体系演变的结果。历史已经证明,维也纳体系对以后国际关系史的走向的确产生了重要影响。

维也纳体系述评

维也纳体系述评

维也纳体系述评摘要:拿破仑战争结束以后,维也纳体系在欧洲反法同盟围剿法国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基础上建立起来。

这一体系重新恢复了欧洲范围内的制衡,并且在很长的一个时期内维护了这一地区的和平。

但是这一体系却也是历史的一种逆流,体系内部的各种矛盾最终是维也纳体系瓦解。

本文从维也纳体系的缘起、确立、瓦解来对其做简单的评价。

关键词:维也纳体系;缘起;确立;瓦解;评价1814年9月到1815年6月,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召开的维也纳会议,是欧洲第六次反法同盟打败法国以后,根据《巴黎和约》的规定,十多年来所有参加反法同盟的参战国和战败国均到维也纳参加会议,共同商议解决战后问题,会议后建立起新的欧洲体系—维也纳体系。

“维也纳体系的形成标志着世界性的国际关系体系的建立,堪称是第一个真正具有世界意义的国际格局。

”①一、维也纳体系的缘起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是继尼德兰革命、英国革命、美国独立战争之后世界上第一次最深刻、最彻底的大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它的胜利极大的冲击了欧洲封建制度。

通过这次革命法国基本上扫除了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起资产阶级政权。

法国革命的胜利是欧洲的封建君主非常的惧怕,他们视法国大革命如洪水猛兽,同时法国大革命也使得英国长期以来奉行的大陆均势受到强烈冲击和挑战,英国惧怕法国革命后国力增强,会威胁到英国的安全与商业利益。

于是以英国为核心的第一次反法同盟于1793年3月组成,法国革命逐步演变成一次国际战争。

在与反法同盟的斗争中,法国革命经历了一番复杂的变化。

最后,来自科西嘉岛上的拿破仑·波拿巴凭借他卓越的军事、政治才能和赫赫战功,夺取了法国最高统治者的宝座,并挥舞起手中的“双刃剑”,开辟了一个新时代,即拿破仑时代,然而拿破仑的上台并没有给法国和欧洲带来和平,相反则是绵绵不断的战争,法国以一国之力与欧洲列强相抗衡。

“由于拿破仑沉迷于绝对的战争和绝对的征服,耗尽了法国的国力,加上他对大陆各国的奴役统治,促使各国民族意识的觉醒和人民的普遍反抗,所以拿破仑帝国的根基非常脆弱,一旦战场上遭到失败,靠武力征服拼凑起来的帝国就要分崩离析。

维也纳体系述评

维也纳体系述评

维也纳体系述评摘要:拿破仑战争后,反法联盟召开了维也纳会议,建立了维也纳体系,确立了一系列原则,据此,欧洲重新建立了新的国际关系体系。

然而欧洲各国矛盾重重,国际关系异常复杂,在各国复杂的矛盾和斗争下,维也纳体系却维持欧洲几十年的和平,对国际关系产生深刻影响。

梳理和辩识维也纳体系的建立、解体的过程,对认识19世纪的欧洲史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维也纳体系;欧洲国际关系;评价Abstract:After the Napoleon ,established a fe。

Hoies in European all countries is layer after layer,th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bnormality is plicated in European countries of antinomy and struggle。

Vienna system maintained Europe for several decades of peace,exerting deep influences on th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 sorting out and a good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cess of the establishment and disintegration of the Vienna system hav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kno; Europea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eva luation引言进入近代以来,欧洲的国际关系一直错综复杂,各大国对权力和利益的争夺日趋激烈,尤其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彻底打碎了旧有的欧洲统治秩序,以英国为首的反法联盟,同拿破仑帝国进行了多次较量,最终击败了曾经不可一世的拿破仑。

如何认识维也纳体系?

如何认识维也纳体系?

如何认识维也纳体系?1814年9月战胜拿破仑帝国的欧洲各国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召开了长达10个月之久的维也纳会议。

除了土耳其奥斯曼帝国之外,所有欧洲国家都参加了会议。

在会上,大国们进行了激烈的争吵,相互妥协达成协议,于1815年6月通过了“最后议定书”,该议定书任意宰割和兼并小国、弱国土地,以满足强国的霸权要求,其主要内容是:①俄国夺得华沙大公国大部领土,波兰只在克拉科夫及其毗邻地区组成一个共和国,并由俄、普、奥共同“保护”。

俄国继续占有前几年取得的芬兰和比萨拉比亚。

②英国在战胜法国后继续占有马耳他、法国殖民地多巴哥、圣卢西亚和毛里求斯。

另外,锡兰(今斯里兰卡)以及开普、部分圭亚那和洪都拉斯也都成为英属殖民地。

英国还拥有对伊奥尼亚群岛的保护权。

③比利时与荷兰组成为尼德兰王国。

瑞士定为永久中立的联邦国家并由19增加到22州。

撒丁王国收回萨瓦和尼斯,且兼并了热那亚。

④奥地利失去比利时而从意大利获得伦巴第和威尼斯作为补偿。

它还获得提罗尔、萨尔茨堡、的里雅斯特、伊利里亚和达尔马提亚。

⑤普鲁士获得2/5的萨克森、吕根岛和波美拉尼亚,又在西部取得莱茵-威斯特伐利亚地区。

⑥德意志邦联由34个君主国和4个自由市组成。

各邦政府的代表产生邦联议会,由奥地利代表担任议长。

⑦瑞典将芬兰让给俄国而从丹麦取得挪威。

丹麦把从瑞典得来的波美拉尼亚换取普鲁士的劳恩堡。

⑧继法国之后,西班牙、葡萄牙、德意志和意大利境内各邦的旧王朝复辟。

罗马教皇也恢复教皇领地。

会议解决了3个带有普遍性的欧洲国际问题:订立国际河流的航行规章,规定外交官员等级的划分和各国关于禁止贩卖黑人奴隶的宣言。

欧洲各国通过这次维也纳会议确立了维也纳体系,重新划分了欧洲的政治版图,重建了欧洲封建统治秩序,暂时调整了欧洲各大国的矛盾,在欧洲乃至世界范围内(殖民地)形成了难得的和平环境。

因此,维也纳体系是欧洲大国们妥协退让的产物,具有不平衡的特点,该体系中矛盾重重,尽管大国后来极力维护这一体系,可它还是没能阻挡住波澜壮阔的欧洲革命的冲击,1848年维也纳体系瓦解。

对维也纳体系与凡尔赛体系的评价

对维也纳体系与凡尔赛体系的评价

维也纳体系与凡尔赛体系的评价一、维也纳体系的形成维也纳体系是指1815年至1914年之间,奥地利外长梅特涅与俄国外长尼古拉斯一世为首的大国外交官员所建立起来的一套国际安全秩序。

维也纳体系的创建者试图通过交涉、协商和调解等手段来维护国际和平与稳定。

维也纳体系的形成与维也纳国际会议密不可分,维也纳国际会议是在拿破仑战争结束后由奥地利首相梅特涅主持召开的一次大型国际会议,会议旨在通过重新划定欧洲疆界,建立一个长期和平的欧洲秩序。

维也纳体系的主要特点是在比其他国家领袖更愿意通过外交途径来解决国际争端、建立国际联盟以维护和平。

二、维也纳体系的优点维也纳体系的形成是为了防止以后重复拿破仑战争的惨剧,因此它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和建设性。

其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维护国际和平与稳定。

维也纳体系致力于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国际争端,避免国家之间因为领土、势力范围争端引发战争,有利于维护国际和平与稳定。

2. 民族主义问题。

维也纳体系下的国际秩序对欧洲各国在民族主义、领土等方面进行了重新界定,解决了一系列历史遗留问题,推动了欧洲国家的现代化发展。

三、维也纳体系的不足但是,维也纳体系也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1. 缺乏民主和平等。

维也纳体系下的国际秩序主要由大国来主导,小国的权益和利益受到忽视,欧洲各国之间的平等和公正缺乏。

2. 未能避免战争的发生。

尽管维也纳体系的目的是维护国际和平与稳定,但该体系并未能有效避免后来世界大战的爆发,由此可以看出维也纳体系的局限性。

四、凡尔赛体系的形成凡尔赛体系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战胜国在法国凡尔赛签署的《凡尔赛和约》所建立的一套国际秩序。

凡尔赛体系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对德国的严厉惩罚和对其他战胜国的特殊待遇来维持国际和平与稳定。

五、凡尔赛体系的优点凡尔赛体系的确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和建设性:1. 惩罚战败国。

凡尔赛体系对德国实施了严厉的惩罚,通过削弱德国的军事力量和增加对德国的战争赔款等手段,实际上减轻了战后战胜国的负担,推动了战胜国的恢复和发展。

试论维也纳体系与凡华体系的异同

试论维也纳体系与凡华体系的异同

试论维也纳体系与凡华体系的异同试论维也纳体系与凡华体系的异同摘要:维也纳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近代国际关系中的两大体系。

它们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有必要进行全面比较。

关键词:一、维也纳体系1618至1648年,在欧洲进行的30年战争几乎把当时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卷了进去,是世界近代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欧洲战争。

各国先是为信仰而战,以后又抛开宗教了外衣,为各自的国家或准国家的利益而战。

交战双方从1643年起就开始和谈,谈判在德意志威斯特伐利亚省的两个城镇——明斯特和奥斯纳布吕克举行,直到1648年10月才签订了和约,史称《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从而形成了历史上第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国际关系体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徐欣)“威春播持伐利亚体系是欧洲在经过30年战争的洗礼后形成的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国际关系体系,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所确立的有关国家主权和国家关系的这些基本原则是现代国际法的基础。

但是,这个体系还不具有全球性,它更多的带有欧洲国际关系体系的特点和色彩,它所展现的更多的是欧洲的国际秩序。

”确实,虽然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确立了,但欧洲内部并不平静,1789年,曾经是欧洲最强大的封建君主专制国家的法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

法国大革命的胜利极大地震撼了欧洲的封建专制制度,最终打破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所构建的欧洲多极均势结构,一时间形成了法国一强主宰欧洲大陆的形势。

拿破仑帝国的不断扩张,不仅威胁了欧洲诸国的生存,也对英国的霸权地位构成了挑战,于是从1793年到1813年英国与俄国、普鲁士、西班牙、奥地利等国先后组织了6次欧洲反法同盟,与拿破仑进行了长达20余年的激烈角逐,最终使拿破仑帝国在1814年解体,波旁王朝得以复辟。

随后列强便通过召开和会的方式,恢复欧洲的和平与均势,确立拿破仑战争以后新的国际关系格局。

维也纳会议于1814年5月至1815年6月召开,几乎所有的欧洲国家都派代表出席了会议,由于列强在重新划分领土和重新确立欧洲的政治力量均势的问题上矛盾重重,使得维也纳会议断断续续地开了9个月。

国际关系考研简答题

国际关系考研简答题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问答题及参考答案4.维也纳体系述评。

答题要点:建立背景:拿破仑战后的欧洲与法国局势,法国恢复正统王朝统治,欧洲反法联盟获胜,英俄普奥,尤其是英俄成为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力量,欧洲民主与民族解放高涨。

建立过程:维也纳会议、神圣同盟、四国同盟等。

结果:领土调整,恢复旧秩序,解决国际问题的条款。

意义:大国强权政治,任意宰割弱小民族,政治保守,均势格局的客观作用。

6.评述俾斯麦大陆联盟体系(俾斯麦推行大陆政策的原因及结果)。

答题要点:俾斯麦以均势外交为原则,推行确保德国在欧洲大陆霸权地位的“大陆政策”。

“大陆政策”是“俾斯麦时代”德意志德国总的对外政策。

其核心内容是:建立以德国为中心的大陆联盟体系,孤立和打击法国,避免法、俄两国夹击德国,集中全力巩固和保障德国在欧洲大陆业已取得的霸权地位。

俾斯麦的这项“大陆政策”的外交战略布局是:联奥、拉俄、亲英、反法,集中精力对付法国,其中联奥是建立其体系的关键。

俾斯麦“大陆政策”的集中体现是在欧洲建立了一个蜘蛛网式的大陆联盟体系,通过三个三国同盟和两个《地中海协定》和一个《再保险条约》,相当成功地实现了他的外交构想,为德国赢得了20年的和平时间,使德国经济得以高速发展。

7.试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答题要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时代大背景,德国的崛起打破了欧洲的力量平衡导致均势体系僵化是国际体系方面的原因,德国的世界政策,英国放弃光辉孤立政策,奥匈和奥斯曼帝国的民族危机等是国家层面上的原因,从决策者个人来说,主要国家领导人的性格特点等也起了重要作用。

战争的导火线是萨拉热窝事件。

9.试对凡尔赛体系做出评析。

答题要点:1、凡尔赛体系建立的背景:一战以协约国的胜利结束;欧洲国家的革命和民族运动高涨;战胜国的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美日崛起,英法等衰落。

2、美英法日意参加巴黎和会的目的:宰割战败国及其殖民地;反对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扼杀新生的苏维埃国家,并尽快建立战后帝国主义奴役世界的“新秩序”。

维也纳体系主要内容

维也纳体系主要内容

维也纳体系主要内容《维也纳体系那些事儿》嘿,大家好呀!今天咱来聊聊那个有名的维也纳体系。

这维也纳体系呢,主要就是在拿破仑帝国崩溃后搞出来的一套东西。

先来说说领土方面的调整。

就好比咱平时玩积木搭房子,把不同的积木块挪来挪去,重新组合一样,欧洲各国的领土也被重新划分了。

一些国家变大了,一些变小了,为的就是能达到一种新的平衡。

还有呢,就是大国之间的互相牵制。

就像我们几个小伙伴玩抓人游戏,你盯着我,我盯着他,谁也不让谁太出格。

比如说奥地利、俄国、英国这些大国都有着自己的小算盘和互相制约。

说到这儿,我想起有一次我和朋友们玩扑克游戏。

那场面,真的和这维也纳体系有点像呢。

我们几个人,都想着怎么出牌能赢,又要防着别人的算计。

有时候为了让游戏更有意思,我们还会悄悄结盟,可一转眼又可能背叛对方,哈哈,这和大国之间的关系多像啊!每个人都要考虑很多因素,不是简单的出牌就行。

然后呢,维也纳体系还强调正统原则。

就是说之前那些老贵族、老王朝得恢复,这就好像我们小时候玩过家家,要按照以前的角色设定来扮演,不能随便改。

回想起来,这维也纳体系就像是欧洲历史上的一场大戏。

各国在这个舞台上你争我夺,力图找到自己的最佳位置。

而我们普通人的生活有时候不也是这样嘛,在各种关系中寻找平衡和自己的位置。

总之,维也纳体系虽然听起来很遥远很复杂,但其实和我们的生活也有那么一些相似之处。

它就是那个特定时期欧洲各国玩的一场大游戏,而我们也在我们自己生活的小世界里玩着属于我们的游戏呀!希望大家读了这篇关于维也纳体系的别样解读后,能对这个历史概念有更清晰、更有趣的认识哟!。

维也纳体系——精选推荐

维也纳体系——精选推荐

维也纳体系维也纳会议把欧洲所有的主权国家(除了信奉伊斯兰教的土耳其)都包括在内;根据“正统主义原则”恢复了法国、西班牙、葡萄牙、瑞典、荷兰以及那不勒斯等王朝原来的地位;用小国和弱国的领土对战胜国进行补偿,再次重新划定了欧洲的政治版图。

会议还对一些带有普遍性的国际问题作出了决定,通过了《关于取缔贩卖黑人奴隶的宣言》,《关于河流自由航行的规章》以及《关于外交代表等级的章程》等。

随后俄国、奥地利、普鲁士签订《神圣同盟条约》,并与英国签订《四国同盟条约》,以防止法国再度爆发革命。

随着法国相继参加这两个条约,这一目的已经达到。

维也纳会议建立的这种新的政治军事及其领土的平衡,被称为维也纳体系。

《神圣同盟条约》和《四国同盟条约》是对维也纳体系的重要补充,也可视为维也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维也纳体系是继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之后历史上第二个具有现代意义的国际关系体系。

维也纳体系有三个突出特点:第一,强权政治。

通过战胜国对战败国财产的瓜分,满足了列强的领土野心。

第二,它依靠英国、法国、俄国、奥地利和普鲁士的实力均衡,共同维持着欧洲的稳定。

第三,它开始用“会议外交”的方法,通过上述五大国定期举行国际会议,对列强各自的利益和矛盾进行协商解决,从而维护大国的利益。

这也被称为“欧洲协调”。

从总体来看,维也纳体系仍然是一个欧洲列强讨价还价求得妥协的国际体系。

但是该体系在国际关系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第一、维也纳体系已经具有一定的世界性,可视为第一个世界性的国际关系体系;但是世界其他地区是作为欧洲列强侵略和资本扩张的对象而进入这个体系的,因此只具有从属性。

第二、“均势”原则已经成为指导后世制定外交战略和外交政策,维护国际关系体系内均衡结构的经典性原则。

第三、它对各国外交代表的等级的规定,至今还被作为外交惯例而广泛运用。

维也纳体系维持了欧洲大约100年的和平。

但是它建立在欧洲各大国的实力基本形成均势的基础之上,既没有消除各国的扩张野心,也没有停止它们之间的争斗。

对维也纳体系和凡尔赛体系的评价

对维也纳体系和凡尔赛体系的评价

对维也纳体系和凡尔赛体系的评价1. 引言1.1 概述这篇文章旨在评价维也纳体系和凡尔赛体系这两个重要的国际体系。

维也纳体系和凡尔赛体系都是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国际秩序框架,分别建立于19世纪初和20世纪初。

本文将探讨维也纳体系和凡尔赛体系在背景、原理和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并对其政治效果、社会影响以及国际关系重建进行比较和评估。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五个主要部分。

首先,在引言部分将简要介绍研究目的和文章结构。

接着,将对维也纳体系进行详细描述,包括其背景介绍、原理和特点,并探讨人们对其的评价和存在争议的问题。

然后,对凡尔赛体系进行类似的讨论,包括背景介绍、原理和特点以及评价和争议。

接下来,在对比分析部分,将比较两个体系在政治效果、社会影响以及国际关系重建方面的差异。

最后,在结论部分将总结维也纳体系和凡尔赛体系的优缺点,并探讨对未来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深入理解并评价维也纳体系和凡尔赛体系这两个重要国际体系。

通过比较两者在不同方面的差异,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些体系对于政治、社会以及国际关系的影响,并从中汲取宝贵经验,为未来的国际秩序建设提供参考。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增进人们对于历史上重要国际体系理解和认识的同时,也为我们更好地应对当今复杂多变世界格局提供一定启示和借鉴价值。

2. 维也纳体系:2.1 背景介绍:维也纳体系是指建立在1815年维也纳会议上的一套国际秩序和平衡原则。

维也纳体系的形成背景是拿破仑战争后欧洲国家为了重建稳定秩序而进行的会议,参与国家众多,主导角色为奥地利、俄罗斯、普鲁士和英国。

2.2 原理和特点:维也纳体系的关键原理是“平衡”与“合法性”。

通过政治平衡来确保各个国家之间没有过大的力量差距,以防止战争爆发。

同时,维也纳体系还强调君主权威和合法性,希望通过尊重各个国家主权来避免内外战争。

此外,维也纳体系还提出一系列准则和机制,如外交谈判、复杂的联盟系统以及传统安全观念等。

简评维也纳体系

简评维也纳体系
弱小民族被任意宰割。波兰被第四次瓜分,只剩下克拉科夫及其毗邻地区组成一个共和国,由俄奥普三国共同“保护”。德国和意大利利时被强迫并入荷兰,称为尼德兰王国。挪威被并入瑞典。
法国受到制裁,其领土限以1790年疆域为界,东北边境的十七个城堡由反法联军占领3-5年,赔偿七亿法郎并交出海军。
大国之间的争吵是严重的,昔日的反法盟国几乎兵戎相见。也就在这时,拿破仑从厄尔巴岛潜回法国,建立“百日”王朝,这时会议桌前的斗士们才暂时妥协,于1815年6月9日---滑铁卢战役前几天,匆忙成交,维也纳会议草草收场。
维也纳会议的《最后总决议案》充分满足了列强争夺领土的野心。英国取得了地中海的马其他;从法国手里夺得西印度群岛的多巴哥和圣路西亚以及印度洋上的毛里求斯,控制了通往东方的战略要地,巩固了海上霸权;从荷兰手里取得南非的开普敦殖民地和锡兰(斯里兰卡)。俄国夺取了波兰十分之九的土地,并继续占有芬兰和比萨拉比亚(罗马利尼亚领土)。奥地利取得波兰的加里西亚,恢复了对意大利北部伦巴底和威尼斯的统治,并占领了萨尔斯堡、提罗尔和达尔马提亚沿岸。普鲁士夺得了波兰的波兹南和格旦斯克,合并了经济最发达的莱茵区和威斯特伐利亚,取得了萨克森五分之二的领土和原属瑞典的波美拉尼亚。
按照“正统主义”原则,恢复欧洲各国封建旧王朝的统治。波旁王朝在法国、西班牙和那不勒斯王国复辟,萨伏伊王朝在撒丁王国复位,教皇又成为教皇国的首脑。德意志大大小小的王公们重新袍笏登场,奥伦治王朝再次统治尼德兰,欧洲政治舞台上一时污流滚滚。
维也纳会议是欧洲少数列强,采用高压手段,逆历史潮流而行,强行恢复封建旧秩序,重新炮制欧洲的政治地图,无视各国民族的历史条件和各国人民的意愿,任意宰割弱小国家。这次会议建立起来的体系---维也纳体系,是一种历史的反动,它必将被新的革命洪流所冲破。

维也纳体系崩溃过程探析:十九世纪欧洲三波革命风暴的冲击

维也纳体系崩溃过程探析:十九世纪欧洲三波革命风暴的冲击

维也纳体系崩溃过程探析:十九世纪欧洲三波革命风暴的冲击历史的节点回到1815年,在反法同盟国家签订《维也纳会议最后议定书》后,一个全新的欧洲国际体系宣告正式诞生了——维也纳体系。

按照一般的历史发展脉络,一个新体系的出现就是为了实现两个基本的目标。

一是,重新分配国际权力,即塑造出新的国际力量格局;二是,恢复和平秩序。

然而,维也纳体系的出现似乎并没有完全解决这两个的基本的问题,欧洲的权力看似分配完毕,但和平的秩序却难以实现。

换句话说,维也纳体系在本质上根本没有给欧洲带来和平的国际秩序,就在体系确立后,一股股“暗流”不断的冲击维也纳体系的支柱,最终在三场席卷欧洲的革命浪潮冲击下,维也纳体系的大厦轰然倒塌。

拿破仑帝国为了更加清楚明白的阐明本文的主题,作者将依照这样一个逻辑来介绍:维也纳体系的特点和维持的关键、第一波革命浪潮的冲击,“欧洲协调”消失,维也纳体系稳定的支柱不在、第二波革命浪潮的冲击,维也纳体系摇摇欲坠、第三波革命浪潮的冲击,维也纳体系进入“历史垃圾堆”。

一、维也纳体系的确立、特点(原则)以及维持稳定的核心(一)维也纳体系的确立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苦奋斗”,以英国为首的反法同盟阵营终于镇压住了法国大革命以及终结了拿破仑建立的“欧洲霸权”。

1814年9月,除土耳其以外的所有欧洲国家齐聚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准备召开“欧洲历史上第一次全欧大会议”。

在这里需要特别说明一点,而且对于我们理解维也纳体系具有重要意义的一点,那就是这场空前的国际会议不是反法同盟同法国之间的和平会议,更不是讨论怎么处置战败的法国问题和会议。

因为这些问题早就解决了,1814年5月在第一次推翻拿破仑政权后,反法同盟就已经在巴黎签订了《第一次巴黎和约》,这个条约就已经对相关的领土问题做了规定。

那为什么还要召开如此规模巨大的国际会议呢?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商讨能在多大程度上把欧洲的形势恢复到革命前程度。

用维也纳会议主导者之一的奥地利首相梅特涅的话来说就是:维也纳会议1815恢复旧秩序不要小看这短短的几个字,它很直白的道出了这场会议以及会议后确立的国际体系的根本目的就在于“恢复欧洲的旧秩序”,而这个旧秩序就是指欧洲大陆上的“均势体系”以及更重要的旧有封建王权和封建制度。

浅析维也纳体系结构

浅析维也纳体系结构

HigherEducationResearch 高教研究Cutting Edge Education 教育前沿 83浅析维也纳体系结构文/林弘毅摘要:本文将重点放在体系发展过程中国家行为体与体系结构、过程意识形态、文化环境的互动以及这种互动在体系发展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本文选取了拿破仑战争与维也纳体系这一阶段的史实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该阶段国际体系的结构与过程以及对体系内主要国家行为的影响,提出在该阶段过程中存在欧洲中心——欧洲外部的二元结构以及这一结构过国际体系进程的影响。

通过分析第一次全球体系意义上的国际关系剧变,理解国际体系变革的根本逻辑。

并反思维也纳体系的结构与过程对理解当今国际体系发展和形成的启示。

关键词:体系变迁 结构与过程 维也纳体系 意识形态1 问题的提出小约瑟夫·奈在论述国际体系结构的过程中,借用了结构现实主义学者的观点:“体系结构指权力分布,体系过程则指体系单位之间互动的模式与类型。

”法国大革命以及作为革命外延效果的拿破仑资本主义帝国扩张战争,及其带来的地缘政治结果,是第一次国际体系层面的剧烈变动,每一个体系在建构完成,即单位权力排序第一次确立之后,马上就随着主要大国的权力对比的变化开始了解构的过程,奈所认为的体系过程指“体系单位之间互动的模式与类型”,本文接受这一论点,国际体系是动态发展的,这种动态发展,体现为“体系过程。

”冷战结束之后,两级体系也伴随着苏联的解体而瓦解,以西方的道德标准和规范为基础建立的国际制度成为了维系和发展冷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保障。

另一方面,广大的新型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越来越呼唤改进现有的国际秩序,寻求和平地在国际道德和国际体制层面对现存的不公正、不公平进行修正。

本文试图在尽可能宏观的体系背景下,讨论欧洲文化与制度环境的演进与国家的目标和手段的互动关系。

2 维也纳体系的结构与过程“体系结构指权力分布,体系过程则指体系单位之间互动的模式与类型,”维也纳体系的形成充满了复杂性和戏剧性。

维也纳体系的形成及其对欧洲政治的影响

维也纳体系的形成及其对欧洲政治的影响

维也纳体系的形成及其对欧洲政治的影响维也纳体系是19世纪初期在欧洲形成的一种政治格局,它通过强化君主专制、对欧洲国家进行平衡和联合、维护国际秩序、防止大国扩张等手段来保证欧洲的和平与稳定。

这一体系对现代欧洲的政治、文化、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将从以下几点来探讨这一主题。

一、维也纳体系的形成维也纳体系的形成可以追溯到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

在那个时期,欧洲大陆上刚刚结束了长达20年的战争和混乱,人们开始反思如何才能够保证和平与稳定。

维也纳会议就是为了达成这个目的而召开的。

在会议上,各个欧洲国家的代表们达成了一系列协议,这些协议构成了维也纳体系的核心内容。

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对于和平与安全的共同维护,这一原则被各个国家所接受并在往后的几十年里得到了不断的强化。

二、维也纳体系的特点维也纳体系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君主专制:由于维也纳体系形成的时期是欧洲封建制度走向灭亡的时期,因此君主专制制度占据了主导地位。

维也纳体系不仅鼓励君主集权,而且对君主国家的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进行了强化。

2、国际平衡:维也纳体系强调各个欧洲国家之间的平衡,要求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占据绝对优势。

这种平衡不仅仅体现在军事方面,还包括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平衡。

3、联合与合作:维也纳体系强调各个国家之间的合作和协调,这是为了保证整个欧洲的安全和稳定。

这种合作包括军事上的联合、文化上的互相借鉴,以及经济上的贸易等方面的合作。

4、防扩张:维也纳体系强调对于大国扩张的限制和遏制,试图通过平衡各个势力来避免任何一个国家的霸权崛起,从而保证欧洲的和平和稳定。

三、维也纳体系对欧洲政治的影响维也纳体系的建立对欧洲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使君主制度得到了巩固和强化,而且使欧洲政治生态开始发生了改变。

首先,维也纳体系使得欧洲成为了一个联合和协作的整体。

在以前的年代里,欧洲各个国家之间的关系往往是竞争、互相攻伐的。

但是维也纳体系通过联合各个国家,形成了一种共同的利益关系,不仅改善了各个国家之间的关系,而且促进了各国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维也纳体系的主要内容

维也纳体系的主要内容

维也纳体系的主要内容维也纳体系是国际关系学中的一种理论体系,是由奥地利外交官卡尔·冯·维也纳于19世纪初提出的。

维也纳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维也纳体系的背景与形成维也纳体系是在拿破仑战争后的维也纳会议上形成的。

拿破仑战争使欧洲大陆秩序遭到严重破坏,各国之间存在着大量的争端和矛盾。

维也纳会议旨在恢复欧洲大陆的平衡和秩序,确立一个稳定的国际体系。

维也纳体系的形成可以追溯到这一历史背景。

二、维也纳体系的基本原则维也纳体系的基本原则是平衡和合法性。

平衡原则指的是维护各国之间的势力平衡,避免出现一个国家过于强大而威胁到其他国家的局面。

合法性原则指的是国际关系应该基于合法的国家主权和国际法的原则,避免使用武力和侵犯其他国家的领土完整。

三、维也纳体系的主要特点1. 政治平衡:维也纳体系主张各国之间保持政治平衡,通过外交手段解决争端,避免使用武力和侵犯其他国家的领土完整。

2. 会议外交:维也纳体系中,各国通过会议形式进行外交谈判和协商,通过谈判解决争端,维护各国的利益。

3. 合法性原则:维也纳体系认为国际关系应该遵循合法的国家主权和国际法的原则,避免使用武力和侵犯其他国家的领土完整。

4. 形成联盟:维也纳体系中,各国通过建立联盟来维护自身的利益,确保自己的安全。

这种联盟关系是临时性的,根据各国的利益进行调整。

5. 领土重划:维也纳体系通过对战后的领土重新划分,调整各国的疆界,确保各国的领土完整和安全。

四、维也纳体系的影响与评价维也纳体系在当时的欧洲国际关系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它恢复了欧洲大陆的平衡和秩序,避免了战争的再次爆发。

维也纳体系的原则和机制也为后来的国际关系学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然而,维也纳体系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局限性。

首先,它是基于欧洲国家的利益和平衡,忽视了其他地区的国际关系。

其次,维也纳体系过于强调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忽视了人权和民主等价值观的重要性。

此外,维也纳体系无法解决国际争端和冲突,只是通过平衡和外交手段来维护和平。

维也纳体系

维也纳体系

简析维也纳体系内容摘要:发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战争沉重地打击了欧洲的封建统治秩序,改变了旧欧洲的政治格局,即从以前的诸强纷争一改而为法国的独霸天下。

然而,由于拿破仑的一味好战,残酷掠夺各国人民,激起整个欧洲的反对,所以这种局面并没有维持多久。

1814一1815年,以英国为首的反法联盟先后两次击败拿破仑,最终推翻了盛极一时的法兰西帝国。

战后,作为战胜国的反法联盟诸国在维也纳召开了重建欧洲秩序的和平会议,形成了以“正统主义”原则和“均势”原则为标榜的维也纳体系。

在维也纳体系下,欧洲各国的封建君主纷纷复辟,欧洲重又回到诸强争场的旧格局。

但是,这时的欧洲毕竟不是18世纪封建时代的欧洲了,历史又掀开了新的一页。

维也纳体系与欧洲的近代精神即革命精神背道而驰,在政治上是注定要失败的。

然而从另一种角度观察,维也纳体系则又揭开了近代国际关系的序幕。

它就解决国际争端所提出的一些原则和方法为后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历史遗产,至今仍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它的影响和作用。

关键词:维也纳体系运转终结评价一、体系建立的过程(背景):1789年7月14日的法国大革命爆发,这场革命极大地展撼了欧洲,引起欧洲各国封建统治者的恐慌。

为了保住自己头上的王冠,各国封建君主策划联合干涉法国革命。

英国惧怕法国革命后国力增强,会威胁到英国的安全与商业利益,因此,在英国的积极活动下,一个以英国为首,包括欧洲大陆众多封建国家的反法大联盟正式形成了。

法国革命开始演变为一场国际战争。

欧洲的国际关系从此转人了英国领导的反法同盟干涉法国革命和英国同法国争夺欧洲工权的斗争。

从1793年3月第一次反法同盟开始,到1815年6月,共组织了七次反法同盟战争,中间经历了法国大革命的曲折,拿破仑时代的强盛。

但是,由于拿破仑沉迷于绝对的战争和绝对的征服,耗尽了法国的国力,加上他对大陆各国的奴役统治,促使各国民族意识的觉醒和人民的普遍反抗,所以拿破仑帝国的根基非常脆弱。

利益的面具——维也纳体系

利益的面具——维也纳体系

利益的面具——维也纳体系拿破仑用战争为欧洲带来了震撼的革命,犹如黑暗中的晨钟,让封建的时间见到了曙光。

可是与此同时,欧洲的封建君主非常惧怕。

因为这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一场“生死较量”。

“朕即国家”的君主专制宣言宛如一曲《后庭花》,早在18世纪欧洲的封建王朝已经敲响了末日的丧钟。

而维也纳体系只是用来捍卫衰落封建制的一个面具。

于是他们联合对抗法国,为了镇压法国大革命,捍卫封建王朝的苦心经营。

后来英国也参加了同盟,神圣同盟演变为四国同盟,目标是为了防止法国东山再起,其实就是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维护封建统治者的利益。

虽然当时已处于蒸汽时代,工业资本主义已成发展为时代潮流。

但是由于欧洲大陆封建势力的联合力量大大超过资本主义力量,同时,拿破仑的战争政策出现了失误,终于英雄战败。

于是在制裁法国,战胜的欧洲封建君主们召开了维也纳会议,不惜以武力来永久剥夺拿破仑及其家族在法国的统治,根本目的是巩固了欧洲的封建统治秩序和国家体系。

这就是维也纳体系。

可是在1818年法国也参加了同盟,显然同盟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防止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而是为了镇压欧洲革命乃至世界革命。

但是这时候依然脱离不了同一个支点——维护封建利益。

其实在维也纳体系后,英国重新控制了欧洲大陆,使欧洲势力达到了均衡,而且欧洲依然保持着强大。

因为它正在发生这第一次工业革命,生产力正呈爆发式增长;而在政治上也发生着重大的变革。

因此欧洲正在这时候很快地超越了亚洲的封贡体系。

欧洲这种独领风骚的状态一直持续到第一次世界大战。

这就是维也纳体系的贡献之一。

但时代的潮流永远不能逆转。

维也纳体系恢复欧洲的封建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和民主的发展,并且把拿破仑统治下已经解放的民族重新置于战胜国的民族压迫之下,这的确是一种历史的逆流。

而且各国资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同众国封建统治阶级的矛盾和斗争、被压迫民族与俄、奥、普、英等国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欧洲大国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依旧存在。

各国都在努力地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试述维也纳体系的兴衰

试述维也纳体系的兴衰

试述维也纳体系的兴衰摘要:随着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欧洲的旧世界变得一团糟。

欧洲各列强为了恢复欧洲旧秩序,也为了防止新的革命的发生,打败拿破仑的欧洲列强聚集在奥地利召开了欧洲政治史上盛况空前的维也纳会议。

通过会议和最后议定书,标志着维也纳体系的建立,这是现代国际关系史上的第二个重要体系。

大国利益之间的矛盾导致了克里米亚战争的爆发,从而结束了维持半个世纪的维也纳体系。

关键词:法国大革命;拿破仑战争;维也纳会议;神圣同盟;四国同盟一、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十八世纪,法国部分地区资本主义相当发达。

有许多手工作坊,有的企业设备先进,资金实力雄厚。

但是在政治体制上,它是一个典型的封建等级君主专制国家。

七年战争和美国独立战争后,法国财政部是亏空的,存在严重赤字。

在1780年,法国财政濒临破产。

为了摆脱金融危机,国王的财政大臣试图对土地贵族征税,并受到贵族和教会的强烈反对。

国王举行了三次会议,第三级代表提出了致命条件,国王不得不派出部队试图镇压第三级,进而消除潜在的危机。

攻占巴士底狱是法国大革命在巴黎爆发的标志。

法国大革命给法国人民带来了强烈的民族主义和认同感。

同时,它也带来了一种解放世界、摆脱封建专制和压迫人民的使命感。

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君主专制统治,进而传播了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它动摇了整个欧洲的君主政体,给了其沉重的一击。

二、反法同盟和拿破仑战争1793年到1815年间,欧洲各国为了对抗法国而结成的军队联盟,也被称为反法同盟。

反法同盟和法国进行了一场长达20多年的残酷战争。

前五次反法同盟都以失败告终,拿破仑统治的法国也因此成为欧洲大陆的霸主。

第六次反法同盟则取得了胜利,推翻了法兰西第一帝国,最终拿破仑则被流放到厄尔巴岛,最终的结果便是法国历史上已经灭亡多时的波旁王朝复辟了。

到了第七次反法同盟,则彻底击败了东山再起的拿破仑。

三、维也纳体系的建立(一)维也纳会议1814年9月,在奥地利的维也纳举行了一次欧洲政治盛况大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维也纳体系述评摘要:拿破仑战争后,反法联盟召开了维也纳会议,建立了维也纳体系,确立了一系列原则,据此,欧洲重新建立了新的国际关系体系。

然而欧洲各国矛盾重重,国际关系异常复杂,在各国复杂的矛盾和斗争下,维也纳体系却维持欧洲几十年的和平,对国际关系产生深刻影响。

梳理和辩识维也纳体系的建立、解体的过程,对认识19世纪的欧洲史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维也纳体系;欧洲国际关系;评价Abstract:After the Napoleon ,established a fe。

Hoies in European all countries is layer after layer,th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bnormality is plicated in European countries of antinomy and struggle。

Vienna system maintained Europe for several decades of peace,exerting deep influences on th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 sorting out and a good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cess of the establishment and disintegration of the Vienna system hav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kno; Europea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eva luation引言进入近代以来,欧洲的国际关系一直错综复杂,各大国对权力和利益的争夺日趋激烈,尤其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彻底打碎了旧有的欧洲统治秩序,以英国为首的反法联盟,同拿破仑帝国进行了多次较量,最终击败了曾经不可一世的拿破仑。

战争结束之后,作为战胜国的反法联盟诸国,在维也纳召开了重建欧洲秩序的“和平会议”,确立了以“正统主义”、“领土补偿”和“均势原则”为指导思想的维也纳体系。

维也纳会议之后,欧洲各国的封建君主纷纷复辟,欧洲似乎又重新回到了诸强争霸的旧格局。

但是,维也纳体系下的欧洲,毕竟不是18世纪封建时代的欧洲了,历史已经掀开了新的一页。

尽管维也纳会议所确定的一些原则,与当时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民族独立的要求背道而驰,在政治上表现出一定的反动性,但它在解决国际争端方面所采取的一些原则和方法,又为后世留下了一份不可忽视的历史遗产。

维也纳体系下新确立的国际格局,不仅直接决定了19世纪上半期欧洲历史的基本走向,而且影响到整个近代国际关系史的发展,甚至直到今天,我们仍然能够在国际事务中,隐约察觉到维也纳会议与维也纳体系的痕迹与烙印。

因此,对维也纳体系及其影响的历史考察与研究,一直就是学术界关注的一个重点,其间产生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无论是不同年代各种版本的近现代国际关系史教科书,还是与19世纪欧洲史相关的各类学术专着,都辟出专门章节加以重点阐述。

而国内各种专门与综合性学术期刊,也都发表过许多相关的研究论文。

总起来看,学术界以往对维也纳会议以及维也纳体系的研究,多侧重于分析它们在镇压欧洲各国革命运动、维护与恢复封建王朝方面所起的反动作用。

因此,本文拟从维也纳体系的建立、维也纳体系对欧洲历史的影响、维也纳体系逐步解体的过程入手,试图对其在国际关系史上的地位再作进一步的阐述与探讨。

一、拿破仑帝国的崩溃与维也纳会议(一)、拿破仑帝国的崩溃开始于1789年7月14日的法国大革命是继尼德兰革命、英国革命、美国独立战争之后世界上第一次最深刻、最彻底的大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这也是第一次真正的把斗争进行到底,直到交战的一方即贵族被消灭而另一方资产阶级获得胜利”1>的革命。

随着法国革命暴风骤雨势的激烈发展,特别是路易十六被处死,引起欧洲各大国封建统治者极大的震惊和恐惧,英国长期以来奉行的大陆均势受到法国大革命的强烈冲击和挑战,英国之所以反法,是因为它惧怕法国革命后国力增强,会威胁到英国的安全与商业利益。

而当时的吉伦特派鼓吹在法国境外进行革命战争,并且出兵比利时,又为英国组织反法联盟提供了现成借口。

所以在英国的积极活动下,一个以英国为首,包括欧洲大陆众多封建国家的反法大联盟正式形成了。

法国革命开始演变为一场国际战争。

欧洲的国际关系从此转入了英国领导的反法同盟干涉法国革命和英国同法国争夺欧洲霸权的斗争。

在与国际反动势力斗争的过程中,法国革命经历了一番复杂曲拆的变化。

最后,来自科西嘉岛上的拿破仑·波拿巴凭借他卓越的军事、政治才能和赫赫战功,夺取了法国最高统治者的宝座,并挥舞起手中的“双刃剑”,开辟了一个新时代,即拿破仑时代,然而拿破仑的上台并没有给法国和欧洲带来和平,相反则是绵绵不断的战争,法国以一国之力与欧洲列强相抗衡。

“由于拿破仑沉迷于绝对的战争和绝对的征服,耗尽了法国的国力,加上他对大陆各国的奴役统治,促使各国民族意识的觉醒和人民的普遍反抗,所以拿破仑帝国的根基非常脆弱,一旦战场上遭到失败,靠武力征服拼凑起来的帝国就要分崩离析”。

2>1812年拿破仑远征俄罗斯的失败,敲响了帝国灭亡的丧钟。

1813年,第六次反法联盟通过在德意志莱比锡的“民族大战”,第一次彻底击败了拿破仑。

盟军进人巴黎,拿破仑被迫下台,波旁王朝的路易十八被扶持上台,并与反法联盟签订了第一次《巴黎和约》,和约规定:(1)法国“保持1792年的疆界”,而比利时、德意志、意大利也恢复了1792年时的疆界;(2)马耳他及其附属岛屿划归英国;(3)挪威归并瑞典;(4)战争双方及一切国家应于两个月内派全权代表去维也纳,以便作出补充本条约各规定的安排等。

这个和约的签订,标志拿破仑扩张战争的失败和法国称霸欧洲计划的破产。

(二) 、维也纳会议上大国间的争斗随着反法联盟对拿破仑军事围剿的胜利,拿破仑和他的帝国已成为过去的历史和传奇,并标志着封建的反动的君主联盟战胜了法国大资产阶级的专政独裁,接下来便是如何处置失败的一方法国的问题了。

根据第一次巴黎和约的规定,从1814年9月至1815年6月在维也纳召开一个在近代国际关系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大会,同时也是近代国际关系史上时间最长、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一次国际“盛会”,除土耳其以外的所有欧洲国家都派代表参加,共有216名代表云集一堂。

奥皇弗兰茨一世和他的宰相梅特涅及大会秘书长根特作为东道主欢迎各国来宾,其中有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和外交大臣涅谢尔罗杰、普鲁士国王威廉二世和宰相哈登堡、英国派出外交大臣卡斯尔累、刚复辟的波旁王朝的外交大臣塔列朗等显赫人物。

奥地利之所以主导维也纳会议,不是因为其国家的强大和经济的发达,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奥首相梅特涅的个人作用,他信奉现实主义的国家利益原则,并工于心计,外交经验丰富,遇事沉着冷静,会议的地点选定在维也纳,本身就是他卓越的外交才能的产物。

当时的奥地利深受战争之苦,国家实力明显与这次国际盛会不相称,但它倾全国之力,“宫廷的庆祝委员会为众多的宾客安排了丰富多彩的舞会、滑雪、打猎、狂欢会、赛马、音乐会,以及多次盛大的宴会”3>企图营造一种歌舞升平的场景,来掩饰其国家的虚弱,当时有人形容说:“你来得正是时候,如果你喜欢庆祝会和舞会,你将得到满足;大会不是在开会,而是在跳舞”。

4>8以至使这个富有音乐色彩的城市到处都充斥着形形色色的人物,包括亲王、贵族、旅游者、乞丐、间谍、小偷。

维也纳会议虽然是一次全欧会议,但会议由英、俄、奥、普四个强大战胜国所操纵,西、葡、瑞典等二流战胜国则遭到排斥。

正如恩格斯指出:“当科西嘉怪物最后被牢牢的禁锢起来之后,大大小小的帝王们立刻在维也纳召开了一次会议,以使分配赃物和奖金,并商讨能把革命前的形势恢复到什么程度,民族被买进和卖出,被分割和合并,只要完全符合统治者的利益和愿望就行”。

5>拥有无限权力的四强在打着“正统主义”的招牌,尽可能地恢复欧洲旧秩序。

虽然在防止法国东山再起方面各国有着共同的利益,而在瓜分胜利果实和满足本国领土野心上则是各怀鬼胎、勾心斗角,都企图按自己的如意算盘分割法兰西第一帝国的遗产,使自己的国家利益最大化。

在这几个大国中,沙俄的野心最大,他自恃其军队在战胜拿破仑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一心想扩张领土,坚持波兰应归于俄国,又力图建立欧洲霸权,阻止他国建立反俄联盟,竭力保持普、奥竞争和德意志的分裂,并为了牵制普、奥又不想过分削弱法国,而俄国的庞大的武力使奥、普、英、法感到不安。

英国是拿破仑战争的真正的最大受益者,早在大会召开之前就已得到了它最想得到的东西:一方面,摧毁了拿破仑对英国进行经济遏制的大陆封锁体系,使英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继续发展并保持对欧洲各国的经济优势;另一方面,获得了具有战略意义的马耳他岛和爱奥尼亚岛等殖民地,进一步巩固了英国的海洋霸权和殖民地权益。

所以,英国在会议上并不怎么在意,主要以调停者的姿态出现,在东欧抑制俄国势力的膨胀,在法国周边建立实力强大的确屏障(将比利时合并于荷兰),在中欧加强普奥力量,这一切措施的主要目标就是恢复和重建欧洲的大国均势,借以实现自己传统的欧洲均势政策。

奥地利想借东道主的机会恢复对意大利的控制,保持在德意志邦联中的优势,一方面要防止俄国西进的威胁,另一方面又要反对普鲁士的过分强大,以威胁到自己在德意志邦联中的既得优势。

同时奥地利也强烈反对俄国独占波兰,因为这样使奥俄两国的边界逐渐的接近,惟恐俄以后蚕食其领土。

普鲁士是四强中较弱的一个,发言权不是很大,但其目标非常明确:严惩法国以防再起,夺取其领土,提高自己的经济、政治地位以期与奥地利在德意志争雄。

正当四强尽力争取自己利益最大化、自打算盘相互讹诈之时,没想到正在被他们作为宰割对象的法国并没有因为战败而无所作为,圆滑的塔列朗拄着拐杖联合诸小国代表插了进来。

作为战败法国的代表出席会议的塔列朗,是法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具有敏锐的政治遇见力和善于捕捉信息并迅速处理错综复杂外交事物的能力。

当时的塔列朗对列强的矛盾和各自打算洞若观火,并充分利用他们的矛盾拆散反法联盟,正如他给路易十八的报告中写道:“陛下,反法联盟已永远地瓦解了”,4>11 尽量维护和恢复法国在大会中大国的身份,从一定程度上说,他使四强操纵会议的局面,产生了一定的转变,增加了法国在大会中的发言权,甚至和四大国处于并列的局面,于是四大国委员会变成了五大国委员会。

值得注意的是,他提出维也纳会议的两大原则之一的“正统主义”原则,即坚持正统性是稳定国家体制的重要手段,恢复在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中被推翻的正统王朝和1792年欧洲各国的疆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