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

合集下载

麻雀第二课时教案

麻雀第二课时教案

麻雀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道可以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清楚展现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教学过程】一、回顾课文内容教师提问: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麻雀》这篇课文。

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预设:本文写了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并吓退了猎狗的故事。

2.这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预设: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事,可以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

(设计意图: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防止学习断层,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到新课程的学习,温故而知新。

)二、发现课文是怎样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写清楚的。

1.学生自读课文,勾画出你对课文印象最深的地方?2.教师指名回答,全班交流。

哪些关键词句是印象深刻的地方。

预设1:“她挓挲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

”这一句感受到老麻雀的勇敢和母爱。

预设2:“猎狗慢慢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

”这一句感受到猎狗的可怕。

3.教师引导:同学们的意见集中在老麻雀的无畏和猎狗的攻击与退缩上,小组合作把重点词句填写在表格上。

老麻雀的无畏猎狗的攻击与退缩看到的:像一块石头似的飞下来;挓挲起全身的羽毛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愣住了;向后退听到的:绝望地尖叫;嘶哑的声音想到的:一种力量使它飞下来没料到老麻雀有这么大的勇气4.合作成果展示,全班交流:学生一边交流,一边朗读,体会作者用词准确,重点指导朗读“突然……绝望地尖叫着”。

师:作者在叙述这件事时,不仅写自己看到的,还把听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用文字刻画了一个无畏的老麻雀形象,让我们印象深刻。

所以我们在写一件事的时候,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下来,就能清楚地展现出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多层次的交流学习,让学生感受到文中让人印象深刻的部分就是这件事的是重要内容。

在写习作的时候,可以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清楚展现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麻雀》参考教案第二课时教案教学设计

《麻雀》参考教案第二课时教案教学设计

《麻雀》参考教案第二课时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老麻雀伟大的母爱。

2.过程与方法(1)学习描写麻雀的语句,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2)通过讨论、交流,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美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老麻雀的伟大母爱。

2.教学难点:感悟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三、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分享自己的感受。

2.课堂讲解(1)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思考:课文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老麻雀有着怎样的品质?(2)学生汇报,教师点评,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讲解重点词语,如:无畏、勇敢、伟大等,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含义。

3.课堂讨论(1)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老麻雀在面对猎狗时,为什么会表现出无畏和勇敢?4.课堂练习(1)学生用书上的词语造句,如:无畏、勇敢、伟大等。

(2)教师选取优秀句子进行展示,给予鼓励。

5.课堂小结(1)引导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6.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背诵重点段落。

(2)写一篇关于老麻雀的感悟文章。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讨论积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较深入。

2.在讲解重点词语时,应引导学生结合语境理解,提高学生的语境理解能力。

3.课堂练习环节,应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

4.作业布置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五、教学拓展1.让学生观察身边的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培养关爱动物的美好品质。

2.引导学生阅读更多关于动物的书籍,拓宽知识面。

六、教学辅段1.利用多媒体展示课文中的画面,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制作课件,辅助教学。

七、教学时间1课时八、教学评价1.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学生对重点词语的掌握情况。

3.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参与度和表达能力。

2024年《麻雀》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2024年《麻雀》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2024年《麻雀》第二课时教学反思2024年《麻雀》第二课时教学反思1读了屠格涅夫的《麻雀》,我确实被老麻雀那种伟大的母爱精神所感动。

我反复地思索着:小小的生灵竟然有人性之爱?!我选择了本课上研究课,就是因为感动。

课堂伊始,从“课文动画,激情导入”到“初读课文,初步感知”到“细读感悟,合作探究”再到“精读课文,感悟思想”的每一个环节,无一不是为了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而设置的。

在教学的同时,我注意体现以下两点:一、充分读与学会评价读。

过去在阅读教学中,长期存在烦琐的内容分析和千篇一律的教学程式。

使语文教学的情趣淡漠了,形象破碎了,美感削弱了,特有的魅力坠失了……《新课标》中强调: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学生经过充分的朗读,获得了感知印象,并和已有的感知经验碰撞、接通,于是心有所悟,豁然开朗。

由于语言文字隐喻性很强,许多词汇可意会不可言传,可体验而无法表达,有的是言有尽而意无穷,有的是“尽在不言中”。

正是由于语言的模糊性,增强了语言的美感和表现力。

使符号化的文字被重新贯注了生命的血肉,抽象化了的概念重新赋予了生活的感性力量。

为了提高学生评议朗读的质量,教师应相机教给学生一些评议方法。

比如:评议别人的朗读时,先评优点,再论不足;先看是否做到正确流利,再看感情处理;从整体效果到局部语句;先自己读一读,与他人比较后再作评议;根据语句的意义,评议朗读时轻重缓急、语气语调是否恰当;推敲重点语句,从而确定朗读时重音、停顿等是否合适,等等。

掌握了评议的方法,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才会进一步得到提高。

二、自主实践,给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语文教学的重要途径是语文实践,“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课程标准》语)。

在教学中,教师始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自由、愉悦、和谐的实践氛围,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鼓励学生大胆实践,多读、多动、多思、多说、多听,尽情舒展生命活力。

麻雀第二课时教学反思9篇

麻雀第二课时教学反思9篇

麻雀第二课时教学反思9篇麻雀第二课时教学反思1在同智共同体同课异构活动时,我执教了《麻雀》一文。

《麻雀》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一篇选读课文,是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作品,这篇__及讲述了一只刚出生的小麻雀被一阵大风刮在地上,被猎狗发现,正当要被猎狗吃了的时候,老麻雀从高高的树上飞下来,不顾一切的保护自己的幼儿。

本课主要通过品读重点词句体会老麻雀的爱子之情,感受母爱的无私伟大。

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1、通过反复朗读感受爱的力量——比死或死亡的恐惧更强大。

2、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小麻雀的可爱、老麻雀的勇敢。

我通过四个环节来落实自己的教学: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多媒体出示画面,播放音乐,让同学们说说看到了什么,由此感受麻雀一家人的温馨与幸福。

然而这种安宁很快就要结束,一场灾难正悄悄逼近。

由此导入课题。

“请打开课本168页——《麻雀》,齐读课题。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将面临什么危险。

”学生们畅所欲言,然后安安安静静的书写课题,孩子们慢慢地走进去。

这样以来,就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提示: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中有哪些角色?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2、在阅读过程中,注意自己的感受和心情变化。

任务一有助于孩子整理整个__的脉络,任务二便于把住__的基调。

三、精读课文,感受真爱好文不厌百回读,边读边思考,边读边想象,看看哪些地方感动了你,写下自己的感受。

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班内汇报。

并同时进行阅读指导,在读中感悟提升。

这是__的重点,也是难点,要让学生通过品词酌句去了解老麻雀的救子心切,体会它的大义凌然,剖析它的奋不顾身。

在这里我做了几个不同方式的处理:1、找出关键词,反复朗读,体会老麻雀的伟大。

2、和老麻雀对话感受母爱的力量。

3、变换角色,走进文本,身临其境,感受小麻雀的无奈、老麻雀的无畏,猎人的感动。

最后让孩子们对麻雀,赞颂呼之欲出。

四、拓展阅读,情感升华人文性的教育贯穿在整堂课中。

《麻雀》第二课时教案(通用10篇)

《麻雀》第二课时教案(通用10篇)

《麻雀》第二课时教案《麻雀》第二课时教案(通用10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麻雀》第二课时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麻雀》第二课时教案篇1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一)理解课文的内容,从课文内容中体会老麻雀为了保护小麻雀表现出的那种强大的力量。

(二)重点学习4、5两个自然段,进一步学习、掌握具体记叙和表达真实思想感情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着重理解课文第4、5两个自然段,认真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具体的描写来表现老麻雀奋不顾身掩护小麻雀的那种为一种强大的力量所支配的精神。

三、教学过程(一)教师为学生有感情地范读课文,让学生回忆课文围绕麻雀写了一件什么事。

然后,让学生说一说。

(这篇课文围绕麻雀描写了我在打猎回来的路上,亲眼看到大猎狗想吃掉小麻雀,老麻雀在大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事情。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学生读课文第1、2、3自然段,让学生想一想这件事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

(课文第1、2、3自然段是故事的开始。

猎狗随我打猎归来途中,突然放慢了脚步,悄悄地向前走,嗅到了前面有什么野物。

我在这时,看到从巢里掉下来一只小麻雀。

)2.指名学生读课文第2自然段,突然,我的猎狗放慢脚步,悄悄地向前走,好像嗅到了前面有什么野物。

这里,野物指什么?作者用突然和嗅引出了小麻雀,自然、合理。

教师可以让学生想一想嗅的意思,引导学生理解因为是猎狗,所以,无论是听觉,还是视觉,都自然会对野物有着特殊的敏感,为学生理解后面的课文中猎狗想吃掉小麻雀打下基础。

(好像嗅到了前面有什么野物中的野物指的是小麻雀。

嗅的意思是闻,用鼻子辨别气味。

)教师可以补充解释嗅,一般习惯用在动物身上。

比如,狗、猫等。

3.学生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然后,想一想我看到了一只什么样的小麻雀,用笔在书上画下描写小麻雀动作、外形的句子。

《麻雀》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麻雀》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麻雀》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抓住本课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2.细读课文,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并体会句子中的感情。

3.通过课文朗读,应到学生体会爱的巨大力量,理解作者所表达的同情、爱护弱小者,藐视、不畏惧庞然大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通过小麻雀、猎狗、老麻雀的神态、动作的句子,进一步感受爱的强大力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同学们,今天老师在手机上看到了这样一则有趣的谜语,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谜语很短,只有四句话,你们想听吗?出示:小小尾巴高高翘,不会走路只会跳,屋檐树洞是它家,只吃谷粒不吃草。

(打一鸟类)大家猜猜看是什么呢?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对麻雀有什么了解?(见得最多、最普通的鸟儿)2.导入课题。

麻雀的确很不起眼,它没有胡锦鸟那样漂亮的外表,也没有百灵鸟那样动听的叫声,甚至不被人们关注,可是就在它的身上,却发生了一段极不寻常的故事。

这个故事不仅打动了我们,还深深地打动了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让他把这个动人的故事写了下来,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他笔下那动人的故事——麻雀。

生齐读。

那么,在这样一只小小的麻雀身上到底发生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就连这么伟大的作家都被打动了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看吧!二、整体感知把握全文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这节课老师想先检查一下大家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你们准备好了吗?1.出示复习字词。

(指名读,领读)摇撼拯救嘶哑庞大搏斗挓挲无可奈何2.了解文章内容。

读完了词语,请同学们再回顾课文内容思考以下两个问题:(1)课文出现了哪几个角色?板书:我(猎人)、猎狗、老麻雀、小麻雀)(2)这些角色间之间发生了一个什么故事呢?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是什么样的。

谁来复述一下?生:一条凶猛的猎狗要吃一只从树上掉下来的刚出生不久的小麻雀,一只老麻雀为拯救小麻雀从树上飞下来要与猎狗搏斗,“我”深受感动,带走猎狗的事。

16 麻雀(第二课时)(教案)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16 麻雀(第二课时)(教案)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16 麻雀(第二课时)学情分析《麻雀》一课选自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

《麻雀》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故事。

这个故事因猎狗与小麻雀的相遇而展开。

事情的起因是猎狗攻击小麻雀,经过是老麻雀奋不顾身拯救幼儿,结果是猎狗被老麻雀的勇气震撼而退缩。

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把起因、经过、结果交代得很明白。

作者观察细致,捕捉到很多细节,既看到了猎狗露出锋利牙齿的凶恶、小麻雀拍打翅膀的可怜、老麻雀挓挲起羽毛的紧张,又听到了老麻雀嘶哑而绝望的尖叫声,并加上了自己的想象。

作者把这些内容写下来,清晰生动地展现了当时的情形。

课文篇幅短小,语言高度凝练,用词准确传神,往往寥寥几笔便能勾勒出对象的特征,传出形象之“神”。

如,老麻雀“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挓挲起全身的羽毛”“它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等,这些描写将一只奋不顾身、不惜牺牲自己生命也要拯救孩子的老麻雀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刻画了出来。

课后题直接指向单元语文要素。

第一题重在引导学生梳理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知道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并懂得这样写有利于把整件事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

第二题引导学生探究怎样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写清楚,知道写事的时候,不只可以写看到的,还可以写听到的和想到的。

课文插图呈现的是猎狗与麻雀相遇时的情形。

猎狗的机警与贪、小麻雀的弱小与无助、老麻雀的惊恐与无畏都隐藏在一个个细致人微的动作与神态里。

这样的插图有助于学生感受当时情况的危急和老麻雀的勇敢。

教学工具学生在本学期第四单元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这个单元继续巩固此语文要素,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加深:学生需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并能为本单元的习作积累写作方法,这也是本课的重难点。

文章情感细腻,如何引导学生感知细腻的文笔,理解深刻复杂的感情是教学中要精心设计的。

教学目标1.能通过具体的词句体会老麻雀和猎狗的形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6.麻雀(第二课时)(教案)2024-2025学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16.麻雀(第二课时)(教案)2024-2025学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最后,在课后作业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在完成作文时,往往存在词汇贫乏、表达不准确等问题。为了改善这一情况,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写作技巧的指导,通过例句、范文等方式,帮助学生丰富词汇、提高表达能力。
2.拓展建议:
(1)观看拓展资源中的纪录片,并撰写观后感,思考人类与动物的关系,以及如何保护动物。
(2)阅读拓展资源中的故事,并撰写读后感,体会母爱的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孝敬父母。
(3)阅读拓展资源中的作文选集,并选取一篇进行仿写,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同时培养勇敢和担当的品质。
(4)结合课文《麻雀》,进行一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分别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体会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同理心。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通过学习《麻雀》这篇课文,学生将能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表达,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同时,通过描绘课文中的场景,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培养审美鉴赏能力。此外,通过学习课文中的母爱主题,学生将能够理解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文化理解能力。
5.针对课文《麻雀》中的场景描绘,进行一次绘画创作。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力,绘制出猎狗和老麻雀对峙的紧张场景,培养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与改进
在讲授《麻雀》这篇课文的过程中,我观察到学生们对老麻雀的勇敢行为和母爱主题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在场景描绘环节,学生们积极发挥想象力,创作出了一些生动有趣的画面。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此外,在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于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感到困惑。为了改善这一情况,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通过模拟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更加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麻雀》第二课时教案详细 麻雀第二课时教案

《麻雀》第二课时教案详细 麻雀第二课时教案

麻雀第二课时教案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麻雀的基本生态特征、习性和分布情况。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归纳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2. 教学内容•麻雀的生态特征•麻雀的习性•麻雀的分布情况3.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麻雀的生态特征和习性。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比较能力,归纳麻雀的习性。

4. 教学准备•物质准备:教材、PPT、图片、幻灯片、笔记本、黑板、粉笔等。

•知识准备:教师对麻雀的生态特征、习性和分布情况有一定了解,能够回答学生的问题。

5. 教学过程5.1 导入(5分钟)1.通过放映图片或PPT展示麻雀的形象,引起学生的兴趣。

2.提问学生对麻雀有什么了解,师生互动。

5.2 了解麻雀的生态特征(15分钟)1.通过教材或PPT展示麻雀的生态特征,如体形、羽毛、繁殖周期等。

2.引导学生观察并记录麻雀的特征,并进行简单的比较和总结。

5.3 研究麻雀的习性(20分钟)1.通过教材或PPT展示麻雀的习性,如觅食、筑巢、沐浴等。

2.引导学生观察麻雀的习性,并由学生自主比较、归纳,总结麻雀的习性特点。

3.学生展示观察记录和总结,进行讨论和分享。

5.4 了解麻雀的分布情况(15分钟)1.通过教材或PPT展示麻雀的分布情况,如分布地区、数量变化等。

2.引导学生思考麻雀分布的原因,了解影响麻雀数量变化的因素。

3.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并展示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5.5 总结和小结(5分钟)1.教师进行复习和总结,强调麻雀的生态特征、习性和分布情况。

2.学生进行自我总结和反思,写下自己对今天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6. 教学延伸1.学生可以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动物,了解其生态特征、习性和分布情况,并进行展示。

2.学生可以进行户外实地考察,观察和记录野生鸟类的生态特征和习性。

7. 课堂作业1.继续观察和记录麻雀的习性,并整理成报告。

2.设计一个小实验,观察麻雀的筑巢行为。

《麻雀》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麻雀》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麻雀》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能够:1.复习前一课时所学的相关知识点2.掌握《麻雀》这首唐诗的词意和韵律特点3.理解并运用《麻雀》这首诗的修辞手法4.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二、教学准备1.教材:《麻雀》这首唐诗2.音频设备:播放《麻雀》的音频录音3.课件:展示《麻雀》的诗句和典故解释4.打印材料:每人发放一份《麻雀》的诗歌原文和词义解析三、教学过程1. 复习•让学生回答上一堂课所学的《麻雀》的基本信息,如作者、出处和主题等。

•通过问题互动,引导学生回忆并复习韵律和修辞手法这些知识点。

2. 导入•准备一段有关麻雀的短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的注意。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麻雀有什么了解?它们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着什么角色?3. 欣赏•播放《麻雀》的音频录音。

•学生闭目聆听,感受诗中的语言之美。

•播放结束后,询问学生对这首诗的整体感受和想法。

4. 学习词义和韵律•展示《麻雀》的诗句和典故解释的课件。

•逐句讲解诗句的生字词义和典故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引导学生观察诗句中的押韵和节奏感,感受到韵律的美妙之处。

5. 分析修辞手法•指导学生分析《麻雀》这首诗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对仗等。

•结合具体诗句,解释其修辞手法的作用和效果。

6. 演绎和表演•分组让学生模仿课文的韵律和节奏,进行诵读和演绎。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通过声音和肢体语言表达诗词中的意境和情感。

7. 小结•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和梳理。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你在这堂课中收获了什么?你对《麻雀》这首诗有什么深刻的理解?8.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在家中抄写《麻雀》这首诗,并配以自己的感悟和感想。

•鼓励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一段诗句,进行创作和发表。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以《麻雀》这首唐诗为教学内容,通过欣赏、分析和演绎等多种方式,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古代文学作品的魅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互动,对诗歌的韵律和修辞手法有了初步的理解。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6、《麻雀》第二课时(教案 )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6、《麻雀》第二课时(教案 )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6、《麻雀》第二课时(教案)教学内容:《麻雀》是一篇描写自然与生命的课文,通过讲述麻雀的生命力和繁殖过程,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顽强和自然界的规律。

本节课主要学习课文第二课时,内容涉及麻雀的繁殖、生长、觅食等方面,让学生深入了解麻雀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课文第二课时的内容,理解麻雀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总结的能力,学会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

教学难点:1. 麻雀的生活习性和特点的理解。

2. 学生对生命力和自然规律的感悟。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笔记本、彩笔。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老师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 提问:同学们,你们对麻雀有哪些了解呢?2. 学习新课-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第二课时,了解麻雀的繁殖、生长、觅食等方面。

- 老师讲解麻雀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界的生命力和规律。

-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3. 巩固提高- 老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 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互相交流、分享。

4. 总结反思- 老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生命的顽强和自然界的规律。

- 学生谈收获,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验。

板书设计:1. 《麻雀》第二课时2. 正文:- 繁殖:麻雀的繁殖过程和特点- 生长:麻雀的生长发育过程- 觅食:麻雀的觅食习性和食性作业设计:1. 写一篇关于麻雀的观察日记,记录麻雀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 画一幅关于麻雀的图画,展示麻雀的生活场景。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麻雀》第二课时,使学生了解了麻雀的生活习性和特点,认识到生命的顽强和自然界的规律。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总结,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6《麻雀》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6《麻雀》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6《麻雀》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麻雀》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6课《麻雀》的第二个课时。

本节课将继续学习《麻雀》的内容,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感受作者对麻雀的喜爱之情,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麻雀的喜爱之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写作的兴趣。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麻雀的喜爱之情。

2. 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麻雀》课件、教学笔记、教学评价表等。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麻雀》的故事情节。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对《麻雀》这篇课文有什么感受?你们喜欢这篇课文吗?为什么?二、新课内容1.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情感的表达。

2. 讨论课文: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3. 写作练习:教师给出几个写作题目,让学生选择一个题目进行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梳理知识结构。

2. 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本节课学到了什么?你们有什么收获?四、作业设计1. 朗读课文:学生回家后,再次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 写作练习:学生根据课堂上的写作题目,完成一篇作文。

3. 预习下一课:预习下一课的内容,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板书设计:麻雀一、导入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2. 提问:你们对《麻雀》这篇课文有什么感受?二、新课内容1. 朗读课文2. 讨论课文3. 写作练习三、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 提问:你们有什么收获?四、作业设计1. 朗读课文2. 写作练习3. 预习下一课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麻雀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麻雀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麻雀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麻雀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会认“嗅、奈”等6个生字,会写“嗅、呆、奈”等13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无可奈何、扎煞、掩护”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围绕麻雀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怎样的。

3.抓住重点词句,能够找出文中描写小麻雀、猎狗、老麻雀的神态、动作的句子,学习作者通过神态、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的方法。

4.感悟老麻雀为保护小麻雀而表现出的那种强大的力量,感悟“母爱”的力量。

重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围绕麻雀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怎样的。

2.感悟老麻雀为保护小麻雀而表现出的那种强大的力量,感悟“母爱”的力量。

难点抓住重点词句,能够找出文中描写小麻雀、猎狗、老麻雀的神态、动作的句子,学习作者通过神态、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策略】1.字词教学本课的生字较多且较为难读,对于平、翘舌音,要多做强调。

在书写方面,要指导学生注意生字的间架结构,描红时提示学生多加注意。

2.阅读教学通过品析词句,感受作者运用语言的精妙,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将阅读与实际生活相关联,促使学生把思想感情迁移到生活中,以表达真情实感。

3.情感态度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围绕“爱”字展开教学,先整体感知文章,再逐一品析重点词、句、段,在阅读和品析中感受老麻雀对幼鸟无私的爱,感悟爱创造的奇迹;最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的爱,感恩生活中的爱。

【学前准备】1.预习提纲(1)认读生字、词语,在文中圈画出生字词,不懂的地方作标注。

(2)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围绕麻雀写了一件什么事,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2.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嗅、奈”等6个生字,会写“嗅、呆”等13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无可奈何、掩护”等词语。

2.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围绕麻雀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怎样的。

麻雀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麻雀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麻雀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麻雀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了解课文主要内容;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多读,学会根据课文内容抓住关键语句理解课文,体会麻雀的不幸遭遇与坚强不屈的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麻雀这种顽强不屈、坚韧不拔的品质,受到鼓励,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1. 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难点:体会麻雀的不幸遭遇与坚强不屈的精神。

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有哪些小鸟吗?它们有什么特点?2. 出示图片:小鸟图片,提问:你们喜欢小鸟吗?小鸟有哪些特点?3. 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跟着朗读,然后提问:你们能听懂课文吗?二、整体感知课文1. 出示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和词语。

2. 学生交流自学情况,教师指导重点词语的写法。

3.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生汇报。

三、学习重点内容1. 出示课文图片,让学生观察小鸟的生活。

2. 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跟读,体会麻雀的不幸遭遇。

3. 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认读生字,并学习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4. 教师讲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五、课堂总结1. 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

2. 提问:你们还有什么问题?3. 让学生展示自己在本课中学到的知识和能力。

反思:本次教学设计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图片和录音的导入,让学生对课文有了初步的了解,并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让学生自己朗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和词语,帮助学生掌握生字和词语的写法,并让学生汇报自己的自学情况,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教学重点内容时,我通过图片和录音让学生观察小鸟的生活,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并让学生自己朗读课文,体会麻雀的不幸遭遇与坚强不屈的精神,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的重要性。

在课堂总结时,我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展示自己在本课中学到的知识和能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麻雀第二课时教案设计及反思.doc

麻雀第二课时教案设计及反思.doc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的生字和词语,着重理解课后第2题带点词语的意思。

2、体会老麻雀为了保护小麻雀所表现出来的不畏强暴的精神,感受“爱”的强大力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老麻雀为了保护小麻雀所表现出来的不畏强暴的精神,感受“爱"的强大力量。

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激发学习兴趣。

1、猜谜语导入: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想和你们一起来猜个谜语,看看同学最聪明。

“小小尾巴高高翘,不会走路只会跳,房檐树洞是它家,只吃谷物不吃草。

”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俄国作家屠格涅夫写的《麻雀》这篇课文。

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这篇课文(教师相机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回忆一下,这篇课文讲了是哪几种动物之间的故事?(抽生回答,教师相机板书老麻雀、小麻雀、猎狗),二、学习课文第一段。

(-)师:引读:我打猎回来,……。

突然,猎狗(放慢脚步,悄悄地往前走)好像(嗅到了前面有什么野物)。

1、问:“嗅”在这里是什么意思?2、猎狗发现的野物是什么?出示课件句子: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分明是刚出生不久,从巢里下来的。

这里作者用的是“掉”, 为什么不用“飞” ?3、这一句话作者是对小麻雀的哪一方面来写的?4、这只幼小小麻雀为什么会从巢里掉下来呢?猛烈说明了什么?(风很大),摇撼在这里是什么意思?(摇摆、摇动)5、小麻雀面对比自己大几十倍的猎狗,它只能......... (课件出示:我顺着林阴路望去,看见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

)“呆呆地、无可奈何地”这是对小麻雀哪方面的描写?(随机板书:神态)三、学习课文第二段。

1、过度语:这是一只多么孤单力薄而乂无可奈何的小麻雀呀,而此时此刻,一个巨大的危险正在向它逼近,这个危险就是庞大的猎狗。

请…个小组的同学读一下,谈谈从这些词语中你有什么感受?(猎狗很凶猛)请大家带着这样的感受齐读一遍。

2、那树上的老麻雀看见后会怎么做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4、5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描写老麻雀动作的句子(相机板书:动作)。

《麻雀》第二课时教学反思范文(通用12篇)

《麻雀》第二课时教学反思范文(通用12篇)

《麻雀》第二课时教学反思《麻雀》第二课时教学反思范文(通用12篇)在现实社会中,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反思自己,必须要让自己抽身出来看事件或者场景,看一段历程当中的自己。

我们该怎么去写反思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麻雀》第二课时教学反思范文(通用12篇),欢迎大家分享。

《麻雀》第二课时教学反思1《麻雀》一文比较短小,但意蕴丰富,耐人品味。

如果按常规教法,难以激起学生学习的浓烈兴趣,不易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的丰富感情。

为此,我打破常规的教学程序,主要设计了与课文内容有内在联系的两个问题,创设了一个特定的情境,并由此引导学生围绕这两个问题与这一情境,层层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这两个问题是:(1)这个故事主要分为几部分?(2)为什么说母爱是伟大的?第一个问题,是依据《麻雀》所在组教材的重点训练项目“一要真实,二要具体”设计的。

而只要对这个故事的来龙去脉了解清楚,问题也便迎刃而解了。

第二个问题,是针对课文的中心而设计的。

这个问题解决好了,学生就可以真正感受到“母爱的伟大”,从而达到对课文主要内容及思想意义的深入把握。

所要创设的情境,有一定的难度和坡度,但这恰如摘苹果,跳一跳,学生可以够得着。

这样的“苹果”吃起来才格外有滋有味。

创设了一个这样的情境,就犹如将学生带进了彼地彼境,感触更深,体会更深,理解更透,兴味更浓。

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和创设一个情境,我设计了以下三个教学环节。

一、“追踪”情节,进行观察。

课文以“我”为线索,生动形象地叙写了“我”的所见所闻,从而勾勒了一幅感人的画面,写成了一个情趣横溢的故事。

开始,我并没直接提出问题,我想设好“铺垫”,创造好条件。

小学生对故事感兴趣,对感性的材料易接受。

故事情节的小有波澜以及内容的生动性,为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奠定了基础。

在较短的时间里,通过教师范读、学生朗读、教师有声有色地复述故事等方法,很快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时,学生大多处于无意记忆的状态里,但由于兴味盎然,都比较容易地理解了课文的基本内容。

部编版麻雀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部编版麻雀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部编版麻雀第二课时教学反思部编版麻雀第二课时教学反思范文(通用5篇)部编版麻雀第二课时教学反思范文(通用5篇)1《麻雀》一课主要写在打猎回来的路上,“我”的猎狗看见一只从树上摔下来的小麻雀准备要吃掉它时,老麻雀不顾一切地从树上飞了下来,老麻雀的勇气吓退了猎狗,小麻雀因此得救。

课文重点描写了老麻雀从树上飞下来时的样子和落地时的神态及懂作,表现了老麻雀的奋不顾身和不畏折服,使我们体会到了老麻雀的爱子之情。

这种爱的力量既吓退了猎狗,又感动了猎人,也深深的打动了读者。

为了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也为了调动学生的情绪,做到师生相融,人文统一。

我在教学中主要做到:一、借助动画理解比喻句。

文中有这样一句话“突然,一只老麻雀从树上飞了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

作者为什么把老麻雀飞下来的样子比喻成一块石头学生理解有一定的难度。

我充分发挥了现在信息技术的作用从网上下载的一组动画,让学生直观而又形象体会到“像一块石头似的”这个比喻在文中的作用,说明老麻雀飞下来时用力之猛,速度之快,感受到老麻雀救子心切。

二、采用了小组讨论的形式突破教学难点。

在理解重点语句“她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在理解这句话时,我提出“如果老麻雀能不能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不飞下来”这样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学生经过辩论体会到老麻雀的爱子之情,从而突破难点加深理解。

三、在理解重点语句的基础上采用了多种形式及大量的朗读,使学生能够入情入境。

通过多种手段使学生对文中的语句理解透了,就能体会到作者表达的情感,读出来自然就有滋有味,充满感情。

所以学生积极踊跃的课堂表现超出了我的想象。

在教学中我也基本采用了以读代讲的形式,让学生充分朗读,通过朗读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读写结合,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课后我留了这样一个作业:借助课文内容联系实际谈一谈父母对自己的爱,写一篇短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和词语,着重理解课后第2题带点词语的意思。

2、体会老麻雀为了保护小麻雀所表现出来的不畏强暴的精神,感受“爱”的强大力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老麻雀为了保护小麻雀所表现出来的不畏强暴的精神,感受“爱”的强大力量。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激发学习兴趣。

1、猜谜语导入: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想和你们一起来猜个谜语,看看同学最聪明。

“小小尾巴高高翘,不会走路只会跳,房檐树洞是它家,只吃谷物不吃草。


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俄国作家屠格涅夫写的《麻雀》这篇课文。

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这篇课文(教师相机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回忆一下,这篇课文讲了是哪几种动物之间的故事?(抽生回答,教师相机板书老麻雀、小麻雀、猎狗),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

(一)师:引读:我打猎回来,……。

突然,猎狗(放慢脚步,悄悄地往前走)好像(嗅到了前面有什么野物)。

1、问:“嗅”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面前,那么表现出它具有怎样的精神(课件闪动“落”)?那大家一起来读出老麻雀的勇敢无畏。

5、老麻雀又是怎样保护小麻雀的?
6、出示课件句子: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

读一读,说说在这句话中你找出的重点词语是哪个并做上着重符号?(课件闪动“扎煞”、绝望、尖叫)。

引导理解:“扎煞“是什么意思?——指羽毛散乱地竖起,一般指飞禽类在与敌人争斗时或者遇到危险时紧张、害怕的样子。

6、过度语:我们不仅看到它扎煞起了全身的羽毛,而且还能听到它绝望的尖叫。

你能读出这样的情感来吗?抽2至3名学生范读。

(课件展示:可是因为紧张,它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

),抽生在读中感受一下老麻雀的紧张。

师:在这里,老麻雀退缩了吗?没有,而是用自己的身躯.....(课件展示: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

)大家齐读,问:掩护是什么意思?(保护),那“拯救”呢?(救助、搭救)看到老麻雀的这些行为,你想对老麻雀说什么?(伟大、勇敢、是个好母亲)
四、学习第三段。

师: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不管是形体还是力量,麻雀和猎狗悬殊都过于太大,读到这里,每位读者都为麻雀担忧,希望有奇迹发生,那会有奇迹吗?请同学们读一读第六、七自然段。

1、出示第六自然段(猎狗愣住了,它可能没料到老麻雀会有这么大的勇气,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

)老师范读,最后猎狗是怎么做的?课件闪动“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回想一下猎狗开始看到小麻雀时是什么样子的?
请男、女生分别读一读。

在写法上,这就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
2、问:猎狗为什么要向后退?(组织学生发言交流)老麻雀的这种勇气就是来自...?(母爱的力量,顺手指向板书:母爱)
3、作者见到了这动人的一幕,又是怎么做的?作者为什么要急忙唤回猎狗,带着它走开?((1)对小麻雀的怜爱;(2)被老麻雀的勇气所感动),随机板书:感动
五、总结课文,完成板书
1、同学们,学完了这个故事,你感动了吗?那是什么感动了你?(老麻雀的勇敢无畏和伟大的母爱)
2、教师总结:同学们,正是这种强大的爱,拯救了小麻雀;正是这种强大的爱,吓退了猎狗;正是这种强大的爱,感动了“我”。

这种爱就是世是最伟大的母爱。

(顺势手指板书;母爱)作者屠格涅夫是一位充满爱心的人,当他看到这一幕时非常感动。

3、母亲给了我们那么伟大的爱,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同学们,世界上无论人或动物都有母爱。

请看这些让人为之感动的动物中的母爱(课件展示),可以让学生谈看到的画面。

师:大千世界,爱无处不在,那就让爱永驻我们心间。

4、完成板书,先写了猎狗想吃掉....,这是故事的起因(随机板书:起因)。

然后写了老麻雀飞下来,用.......这是在介绍故事的经过,(随机板书:经过)。

文章的最后七自然段点名了故事的结果,随机板书(结果)。

整篇课文作者就是按这样的顺序来写的,这种顺序就是——事情的发展顺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