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北师大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 第1课时 折纸 优质教案
五年级下数学教案-第一单元 第1节 折纸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1节折纸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折纸活动,让学生理解图形的对称性,掌握对称轴的概念,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动手操作、讨论等环节,让学生体验数学探究的过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美的感知,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图形的对称性2. 对称轴的概念3. 折纸的基本方法4. 观察和分析对称图形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图形的对称性,掌握对称轴的概念,学会折纸的基本方法。
2. 教学难点:分析对称图形的特点,运用对称性解决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折纸示例图2.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美丽的折纸作品,引导学生发现图形的对称性,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对称轴的概念,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对称图形,了解对称轴的位置和特点。
3. 演示:演示折纸的基本方法,让学生跟随操作,学会简单的折纸技巧。
4.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折纸练习,相互交流心得,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折纸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6. 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对称性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折纸2. 目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3. 正文:按照教学过程逐步展示板书内容,包括对称轴的概念、折纸的基本方法等。
七、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对称轴的概念。
2. 尝试自己设计一幅对称图形,并折出实物。
3. 收集生活中的对称现象,与同学分享。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折纸活动,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了图形的对称性,掌握了对称轴的概念。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充分的展示和交流机会,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合作意识。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一.1折纸_ 北师大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折纸一、教学背景本次教学对象为五年级学生,教学内容为数学下册的第一单元——折纸。
该单元主要掌握折纸基本操作,了解不同折法带来的不同效果,并且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目标1.掌握常见的折纸方式及其基本操作2.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折纸任务3.培养观察力和动手能力4.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掌握常见折法及其操作方法2.理解不同折法的作用难点1.折线的画法和位置2.理解折纸原理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课教师展示一些折纸作品,引入新课。
随后,向学生提问:折纸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学生回答后,教师依次展示,列举重点。
第二步:梳理学生已有知识教师请学生们将自己已学过的折法依次主持出来,之后让学生用纸测试每一种折法的效果。
第三步:讲解新知识1.折法分类及操作:从基础折法讲起,按难度逐步讲解。
教师先让学生看图、实物,再让学生自己做。
2.折纸细节:教师让学生认识一些折纸细节,如:–不要用力过猛–折线要准确 (不要歪歪扭扭)–弯折的地方要顺–重要折痕 (例如:折中线)第四步:巩固练习教师让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做折叠练习,这样不仅可以检验学生操作的熟练度,也能让学生的操作更加准确。
第五步:布置作业教师布置相应的作业,以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该知识点。
五、教学方法1.讲解法认真讲解,边讲边做,讲解时注重示范。
2.演示法用实物示范后请学生自行操作,纠正细节错误。
3.作业法布置适当的作业,让学生巩固和提高操作技巧。
六、教学反思针对折纸这一内容,反思后,在教学中需要重视学生程度不同导致的差异,同时可以选拔一些学生进行示范,发挥其表率作用,适时安排更好的操作时间和内容。
同时,在教学中切忌急于求成,要有耐心,不盲目地提高折纸难度,要根据学生基础调整课程,帮助学生提高折纸技术,提高学习兴趣。
1.1折纸( 教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1.1折纸(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折纸”这一章节。
学生将了解折纸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原理,并掌握运用折纸技巧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此外,还将学习如何运用折纸制作简单的几何模型,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手工制作能力。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折纸的基本概念,掌握折纸的基本性质和原理。
2. 培养学生运用折纸技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手工制作能力。
4. 培养学生合作、分享和交流的能力。
教学难点:1. 折纸的基本性质和原理的理解。
2. 折纸技巧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教具学具准备:1. 折纸教材和参考资料。
2. 彩纸、剪刀、胶水等手工制作工具。
3.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折纸过程和作品。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折纸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讲解折纸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原理,并通过实例演示折纸技巧。
3. 练习:让学生动手实践,制作简单的折纸作品,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引导学生运用折纸技巧解决实际问题,如制作立体图形、包装盒等。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反馈和建议。
6. 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板书设计:1. 折纸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原理。
2. 折纸技巧的演示和练习。
3. 运用折纸技巧解决实际问题。
4. 作品展示与评价。
作业设计:1. 制作一个简单的折纸作品,如纸飞机、纸盒等。
2. 运用折纸技巧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如制作一个立体图形。
3. 写一篇关于折纸的日记,记录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课后反思:1. 学生对折纸的兴趣如何,是否积极参与课堂活动?2. 学生对折纸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原理的理解程度如何?3. 学生能否运用折纸技巧解决实际问题?4. 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手工制作能力是否有所提高?5. 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之处,如何改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掌握折纸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手工制作能力,并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最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折纸》教案
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第1课时折纸教学内容:折纸(教材第2~3页)教学目标:1、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法、主动探究法、讲授法教学重点:1、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1、异分母分数先通分再加减的计算思路。
即只有相同分母的分数之间才能直接相加减。
教学准备:长方形白纸、课件教学过程:一、出示情境图,提出问题。
1、他俩一共用着这张纸的几分之几?两个人一起在同一张图片上画出自己所用的纸的大小。
笑笑首先在纸上画出了这张纸的1/2,淘气继续画出这张纸的1/4。
列式表示为:二、启发思考1、引导学生观察黑板上的算式,提问学生用我们以前学过的分数的加减法知识是否可以解出这个分数。
学生回答道,不行的因为我们以前学过的是分母相同的分数的加减,这个分数的分母一个是2一个是4不相同。
2、讨论具体的计算方法。
3、汇报讲解,同分母分数的分母相同,也就是分数单位相同。
4、进一步小结。
只有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可以直接相加减。
三、拓展思考1、笑笑比淘气多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笑笑用了纸的1/2、淘气用了纸的1/4,所以根据题意笑笑比淘气多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应该用减法计算。
利用上面的方法继续解题。
四、小结通分的实质就是将分数单位不同的分数转化成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
五、练一练六、作业课本P3、4页练一练 1、2、3、4、5、6、7、8七、板书设计:折纸分母不相同的分数加减法:先观察相加减的两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是否相同,如果不同先通分,将分母不同的分数转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就可以相加减了。
教学反思:教学中,让学生动手折纸并涂色,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不提任何规定要求,让学生自主探究列式,并结合作品图探究算法,理解算理,然后教师再对这些做法进行全面评析。
学生每日提醒~~~~~~~~~~~~~~~~~~~~~~~~~~~~~~~~励志名言:1、泰山不是垒的,学问不是吹的。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折纸》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折纸》北师大版一. 教材分析《折纸》这一课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的一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折纸活动,进一步理解平面图形的特征,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折纸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图形的变换和组合。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几何图形的特征,对平面图形有了一定的认识。
他们在四年级时学习了图形的变换,对图形的旋转、平移有了基本的了解。
但是,部分学生对图形的组合和变换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
此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参差不齐,需要在教学中加强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折纸活动,进一步理解平面图形的特征,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通过折纸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平面图形的特征,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2.难点:让学生学会如何将简单的图形组合成复杂的图形,并理解图形的变换规律。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
2.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3.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清晰地理解折纸过程。
4.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折纸材料,如彩纸、剪刀等。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3.准备折纸模板,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折纸过程。
4.准备相关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各种折纸作品,引导学生关注折纸艺术,激发学生对折纸的兴趣。
同时,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些折纸作品是由哪些基本图形组成的吗?”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教材中的折纸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并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图形的特征。
同时,提问学生:“这些图形是如何通过折纸变换而来的?”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图形的变换规律。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1.1《折纸》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1.1《折纸》 - 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折纸的基本概念与方法;2.体验折纸构建立体图形的乐趣;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手工能力;4.增强学生的认真和耐心。
二、教学重点1.了解折纸的基本概念与方法;2.掌握折纸构建立体图形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立体图形的构建。
四、教学准备1.纸张;2.折纸的图示和样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1.引入折纸的概念,通过展示一张折纸,让学生从视觉上了解折纸的基本概念。
2.展示如何将一张长方形纸张折成两个完全相等的部分,并告诉学生这种折法叫做对折法。
3.引导学生思考可不可以使用对折法将一个正三角形纸张折成两个完全相等的部分,并带领学生通过实践证明这种折法是可行的。
2. 拓展与提高1.让学生自己动手尝试将一个正方形纸张折成三个等分部分。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一张正方形纸张折成五个等分部分,并指导学生实现。
3. 归纳总结1.将折纸方法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折纸的构建方法。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使用折纸构建出各种各样的立体图形。
3.指导学生制作一些简单的立体图形,如正方体、长方体等,加深他们对折纸构建立体图形的理解。
六、教学反思这节课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折纸的基本概念与方法,并通过实践体验折纸构建立体图形的乐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都非常喜欢这种手工活动,他们在制作立体图形的过程中如痴如醉,表现出了极强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的观察力、空间想象力和手工能力得到了全面的提高。
同时,这节课也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认真和耐心,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养成认真的态度和耐心的品质。
总之,这是一节非常成功的数学课程,我相信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和体验,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领略到数学的奥妙之处。
1.1折纸(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下册北师大版
1.1 折纸(教案) 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下册北师大版我今天要和大家一起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1.1节的内容——折纸。
这一节主要让我们了解和掌握折纸的基本技巧和应用。
一、教学内容我们的教材中,第1.1节详细介绍了折纸的基本概念、折纸的基本技巧以及折纸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我们会学习到如何用一张纸通过折叠和剪裁,变成各种有趣的形状和模型。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折纸的基本技巧,能够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折纸作品,并且能够理解折纸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这一节课的重点是掌握折纸的基本技巧,包括如何正确折叠纸张,如何剪裁纸张,以及如何组合纸张。
难点则是如何将这些基本技巧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会准备一些折纸作品,以及一些纸张供大家实践。
大家需要准备的是一张白纸,一把剪刀,一支笔。
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我会将折纸的基本技巧和应用通过板书的形式展示给大家,让大家能够清晰地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运用今天学习的折纸技巧,创作一个你喜欢的折纸作品,并写一篇短文,描述你的创作过程和心得。
答案:这只是一个开放性的作业,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掌握的技巧,创作出各种各样的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这一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大家是否掌握了折纸的基本技巧,是否能够将折纸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同时,我也会给大家提供一些拓展延伸的材料,让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和掌握折纸。
这就是我今天的教学计划,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掌握折纸的基本技巧,创作出有趣的折纸作品。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这一节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需要我们特别关注的。
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折纸的基本技巧和应用,这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教学目标,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实践和操作。
教学难点是如何将基本技巧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这是学生需要重点理解和掌握的。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1.1《折纸》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1.1《折纸》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折纸》是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平移、旋转在实际中的运用。
教材以折纸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平移、旋转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同时,通过合作交流,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操作和实践能力,对于平移、旋转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对平移、旋转的辨别和应用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和操作,进一步理解平移、旋转的特点,能在实际中辨别和应用平移、旋转。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热爱数学、善于探索的良好情感态度。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操作,进一步理解平移、旋转的特点。
2.教学难点:在实际中辨别和应用平移、旋转。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引导发现法、实践操作法、合作交流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折纸作品、教学卡片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折纸作品,引导学生观察、欣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提出问题:“这些折纸作品是如何折成的?”引发学生思考,导入新课。
2.自主探究,认识平移、旋转(1)观察折纸作品,发现平移、旋转的特点。
学生分组讨论,观察折纸作品,发现平移、旋转的现象,总结出平移、旋转的特点。
(2)操作实践,体验平移、旋转。
学生分组进行折纸操作,实际体验平移、旋转的过程,进一步理解平移、旋转的特点。
3.合作交流,探究平移、旋转的应用学生分组讨论,探究平移、旋转在实际中的运用,如:折纸、绘画、设计等。
1.1折纸(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1.1折纸(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教案:1.1折纸(五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教材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的数学,具体是第1章的第1节,折纸。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1. 学习正方形的折法,掌握正方形折纸的基本技巧。
2. 学习如何将正方形折成不同的形状,如三角形、长方形等。
3. 通过折纸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正方形折纸的基本技巧。
2. 学生能够将正方形折成不同的形状。
3. 学生通过折纸活动,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地折出不同的形状。
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折纸活动,并能够观察到折纸过程中的变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正方形纸、剪刀、胶水。
2. 学具:每名学生准备一张正方形纸。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让学生自由发挥,用正方形纸折出自己喜欢的形状。
2. 引入新课(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折纸作品,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作品是如何折出来的?3. 讲解折纸技巧(10分钟):教师讲解正方形折纸的基本技巧,并示范如何将正方形折成三角形、长方形等。
4. 实践操作(10分钟):学生按照教师的示范,自己动手折纸。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正方形折纸的基本技巧和折法。
七、作业设计1. 请用正方形纸折出一个三角形。
2. 请用正方形纸折出一个长方形。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动手折纸,掌握了正方形折纸的基本技巧,并能独立完成折纸作品。
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于复杂的折法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加强指导。
拓展延伸:学生可以利用正方形纸折出更多的形状,如五边形、六边形等。
同时,可以尝试用其他形状的纸进行折纸活动,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本次教案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我们关注。
是正方形折纸的基本技巧和折法,是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的培养,是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地折出不同的形状。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折纸》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折纸》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折纸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培养学生通过折纸活动,提高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折纸中的问题。
教学内容1. 折纸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折纸的基本技巧和步骤。
3. 折纸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折纸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技巧。
2. 教学难点:折纸中的数学问题解决。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折纸样品、折纸图解、PPT课件。
2.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折纸样品,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讲解折纸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技巧,通过PPT课件和折纸图解,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
3. 演示:教师演示折纸的基本步骤,学生跟随操作。
4. 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数学问题解决: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折纸中的问题。
6.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折纸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折纸》北师大版2. 目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作业设计1. 折纸作品制作:要求学生根据所学技巧,制作一个折纸作品。
2. 数学问题解答:解答课堂上的数学问题。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折纸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习数学知识,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对折纸技巧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个别辅导。
同时,对于折纸中的数学问题,部分学生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中的“数学问题解决”环节。
这个环节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难点,也是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关键环节。
以下是对这个重点细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教学过程 - 数学问题解决1. 引入数学问题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折纸技巧之后,教师可以引入一些与折纸相关的数学问题。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1.1折纸(5)》北师大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1.1 折纸(5)》北师大版一. 教材分析《1.1 折纸(5)》是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的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折纸活动,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以及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简单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分数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分数的概念和基本运算规则有所了解。
但是,对于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折纸活动来加深对分数的理解,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分数的意义,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
2.能够通过折纸活动,加深对分数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折纸活动与分数之间的联系。
2.如何通过折纸活动,让学生加深对分数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解决问题。
2.采用分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折纸材料,如彩纸、剪刀等。
2.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3.准备教室环境,确保学生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折纸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然后,提出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即通过折纸活动,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或者实物展示,呈现折纸活动的情景,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同时,教师向学生讲解折纸活动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
3.操练(10分钟)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进行折纸活动。
在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折纸的过程,让学生尝试用分数来描述折纸的步骤和结果。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折纸(第1课时)》教案
《折纸(第1课时)》教案时间:课型:新授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3页《折纸》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直观的操作活动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学会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通过自主探索、渗透转化的思想,学会把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转化成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3.培养良好的动手习惯,学会与人合作增进小组间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够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学方法:直观操作法,自主探究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若干(完全一样的)正方形。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给下面每组分数通分。
14353946回忆:什么是通分?通分时,用谁做公分母?2.计算下面各题123241 5577771111 1515通过练习,谁来说说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和小结:(1)把分母不相同的分数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并且分母相同的分数,这个过程叫做通分。
通分时,用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做公分母,这样计算最简便。
(2)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跟分数加减法相关的新内容。
【板书课题:折纸】二、探索新知1、课件出示情境图,引导观察并提出问题根据这一情境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能列出算式吗?(1)他俩一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2)笑笑比淘气多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2、解决问题一:他俩一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1)请你估计一下,他们共用了这张正方形的几分之几?(2)请学生拿出自备的两个完全一样的正方形纸片折一折,并涂色表示。
(3)请学生汇报自己折纸和涂色的情况并用分数表示。
(4)想一想,这个算式怎么计算?分母相同吗?那么这类异分母分数加法怎么计算呢?自己先在练习本上算一算,然后同桌相互交流说说你的计算过程及方法。
学生汇报,师生质疑(汇报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分析)。
引导:能不能观察刚才所折的纸,从折纸的涂色部分思考,怎么求它们的和?①在图上是不能直接相加的,因为它们所代表的每一份都不同,只有当每份都相同时,才可以直接相加。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1单元折纸|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1单元折纸|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折纸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3.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4. 培养学生欣赏数学之美,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内容1. 折纸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常见的折纸图形和折法。
3. 折纸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折纸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常见的折纸图形和折法。
2. 教学难点:空间想象能力较弱的学生可能会在理解折纸原理和折叠步骤上遇到困难。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折纸示例图,折纸视频。
2.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折纸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折纸的原理。
2. 讲解:讲解折纸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展示常见的折纸图形和折法。
3. 示范:示范一些简单的折纸步骤,让学生跟随示范进行操作。
4. 练习: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折纸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折纸作品,互相交流学习。
6.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折纸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板书设计1.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1单元折纸2. 目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3. 正文:根据教学过程进行板书设计,突出折纸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常见的折纸图形和折法。
作业设计1. 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折纸作品,并写一篇关于折纸的短文,内容包括折纸的原理和步骤。
2. 让学生收集一些折纸作品,分析其折法和原理。
课后反思1. 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是否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了折纸的原理。
2. 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效地帮助学生克服了空间想象能力较弱的困难。
3. 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4. 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1.1《折纸》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1.1《折纸》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折纸》是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折纸,体验图形的折叠变换,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折纸实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他们在前期的学习中对图形变换有了初步的认识。
然而,由于个体差异,学生在折叠技巧和图形变换的理解上可能存在一定差距。
此外,学生可能对折纸艺术有一定的好奇心,这将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良好的兴趣基础。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折纸活动,理解并掌握图形的折叠变换原理。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图形的折叠变换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2.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图形折叠变换的原理,能在实际操作中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2.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讨论和操作中相互交流、共同进步。
3.结合直观演示和动手实践,让学生在操作中感受图形的折叠变换,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好教学活动。
2.学生准备:带好彩纸,准备好剪刀、尺子等工具。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各种有趣的折纸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作品是如何制作出来的?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图形的折叠变换。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实物展示,呈现教材中的折纸实例,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图形是如何通过折叠变换得到的?引导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折叠变换的过程。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折纸》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时《折纸》教学设计课题 折纸单元第一单元 学科数学年级五年级学习 目标1.通过创设折纸活动的情境,引导学生列出算式,然后通过动手操作,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渗透转化思想,培养迁移、类推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获得成功分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 探索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 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时必须先通分的算理。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一)复习旧知 1.你会填吗?21=()4 =()5 52=()20 =()10 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揭示:给分子和分母同乘同除一个不等于0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可以通分。
2.通分。
31和91 21和51 107和53 师:通分的方法是什么?小结通分的一般方法:先求出原来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然后把各分数分别化成用这个最小公倍数作分母的分数。
3.抢答:=+9295 =72-76 =53-56 =+3132 =+8581 =53-1 小结方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学生自由说一说。
学生自由完成。
学生自由说一说。
学生独自计算。
通过三种复习题,帮助学生回忆通分与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这样不仅复习了旧知,同时为后面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奠定基础。
把分子相加减。
(二)揭示课题师:真是这样吗?今天这节课愿不愿意去验证一下呢?(板书课题:折纸)学生疑惑。
学生:愿意。
通过课前谈话,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为揭示课题做准备。
讲授新课一、获取信息,并提出问题课件出示情境图。
师:你们知道了什么?师:看到这些信息,你们能提出有关用加减法解决的问题吗?反馈:(1)他们俩一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2)笑笑比淘气多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学生:笑笑折了一只小船用了这张纸的21,淘气折了一只小鸟用了这张纸的41。
五年级下数学教学设计-折纸-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数学教学设计-折纸-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折纸活动,让学生理解几何图形的性质,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学生将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方式,探究折纸中的数学原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增强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1. 折纸的基本技巧: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折纸技巧,如折线、折角等。
2. 几何图形的折纸:引导学生通过折纸来制作各种几何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3. 几何图形的性质:通过折纸活动,让学生理解几何图形的性质,如对称性、面积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基本的折纸技巧,理解几何图形的性质。
2. 难点:制作复杂的几何图形,理解几何图形的对称性和面积的计算。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折纸示范视频、PPT、几何图形模型。
2.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直尺、圆规等。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折纸示范视频和PPT,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了解折纸的基本技巧和几何图形的制作方法。
2. 探究:让学生分组进行折纸活动,制作不同的几何图形,观察和记录几何图形的性质。
3. 讨论:各小组分享自己的发现和问题,全班进行讨论,总结几何图形的性质。
4. 讲解:对学生的发现进行讲解和补充,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几何图形的性质。
5.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折纸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板书设计1. 五年级下数学教学设计-折纸2. 内容:- 折纸的基本技巧- 几何图形的折纸- 几何图形的性质3. 图表:几何图形的模型和性质表格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让学生完成一些折纸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实践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制作一个折纸作品,并写一篇关于折纸的日记。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折纸活动,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几何图形的性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生反馈:学生对折纸活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折纸》名校教案
第1节折纸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
情感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成功的情感体验。
重点难点重点:经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探究过程,并正确地进行计算。
难点: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时必须先通分的算理。
教具学具教具:课件学具:方格纸、直尺、各种平面图形的硬纸板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l.出示孙悟空和猪八戒的图片。
师:同学们看看这两个人物是谁呀?生:孙悟空和猪八戒。
师:这节课他们将陪我们一起学习,你们高兴吗?生:高兴。
师:在西天取经的路上,可以说他们历尽磨难,师父唐僧有时也会给他们出一些题目,要是全做对了就有奖励。
这不,师父又给他们二人出题了,想知道师父出了什么题吗?2.复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1)幻灯片出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题目。
2 5+15=110+710=34+14=38+18=7 10-110=25-15=813-413=56-16=师:师父这几题可把孙悟空和猪八戒难住了,你们愿意帮助他们解答吗?师:咱们五年级一班的同学就是有爱心。
师:谁愿意帮助猪八戒解答这几道题?生回答。
师:谁愿意帮助孙悟空解答?生回答。
(2)复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师:同学们全算对了,可是孙悟空和猪八戒还是不会算呀,谁来告诉他们计算像这样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题目的方法是什么?生: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师:孙悟空和猪八戒按照我们的方法,也将师父出的题目全做对了,师父奖励他们每人一张同样大小的饼。
设计意图:抓住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计算方法这一新知生长点切入.有利于学生学习。
二、师生共讨,学习新知幻灯片出示“师父奖励他们每人一张大小一样的饼,猪八戒吃了这张饼的二分之一,孙悟空吃了这张饼的四分之一”。
学生质疑。
师:师父看到他们二人吃的饼,又要给他们提出问题了,谁来说说师父可能会出什么问题呢?预设问题:(1)谁吃得多?(2)各自剩了这张饼的几分之几?(3)一共吃了这张饼的几分之几?(4)猪八戒比孙悟空多吃了这张饼的几分之几?(12+14)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折纸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 折纸北师大版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 折纸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的第一章《折纸》。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折纸的基本技巧,并能运用这些技巧创作出各种有趣的折纸作品。
我们将学习如何折叠纸张,如何通过对折、折叠、翻转等方法来创造出不同的形状和图案。
二、教学目标1. 掌握折纸的基本技巧,包括折叠、翻转等。
2. 能够独立创作出各种有趣的折纸作品。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折纸的基本技巧,并能运用这些技巧创作出有趣的折纸作品。
难点在于如何指导学生正确地折叠和翻转纸张,以及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本节课的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折纸样品、彩纸、剪刀和胶水等教具和学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会在课堂上展示一些有趣的折纸作品,激发学生对折纸的兴趣,并提出问题:“你们想知道如何制作这些有趣的折纸作品吗?”2. 讲解:我会向学生们介绍折纸的基本技巧,包括折叠、折叠、翻转等,并通过示范和讲解让学生们理解并掌握这些技巧。
3. 实践:学生们将亲自动手实践,根据我给出的步骤和指导,创作出自己的折纸作品。
4. 展示与评价:学生们将展示自己的折纸作品,并互相评价,我会给予肯定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在黑板上,我会用大字写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折纸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步骤。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们回家后,根据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创作出自己的折纸作品,并写下创作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
答案: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创意,创作出各种有趣的折纸作品,如纸飞机、纸船、纸鹤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对折纸非常感兴趣,他们在实践过程中积极参与,创作出了许多有趣的折纸作品。
在课后,我可以鼓励学生们继续探索折纸的技巧和创作方法,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纸张和材料,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创作出更多有趣的作品。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折纸》说课稿1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折纸》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折纸》是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让学生通过折纸活动,进一步理解几何图形的特征,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本章内容包括正方形和长方形的折纸,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创新折纸。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他们对折纸活动不陌生,有一定的兴趣。
但是,对于如何通过折纸活动理解几何图形的特征,还需要引导和启发。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通过折纸活动,进一步理解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征,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在折纸活动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对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通过折纸活动,进一步理解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征。
2.教学难点:学生如何将几何图形的特点运用到折纸活动中,进行创新折纸。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动手操作、引导启发等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折纸材料等手段,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折纸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2.新课导入:讲解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征,引导学生理解这些特征是如何体现在折纸活动中的。
3.动手操作:学生分组进行折纸活动,体验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征,教师巡回指导。
4.创新折纸:学生根据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征,进行创新折纸,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几何图形的特点运用到折纸活动中。
5.展示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折纸作品,互相评价,教师进行总结评价。
6.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总结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征,以及如何在折纸活动中运用这些特征。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包括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征,以及创新折纸的方法。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包括对学生的折纸作品评价,以及对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课时折纸优质教案
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
第1课时
教学内容:折纸(教材第2~3页)
教学目标:
1、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的加减法。
2、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交流法、主动探究法、讲授法
教学重点:
1、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
1、异分母分数先通分再加减的计算思路。
即只有相同分母的分数之间才能直接相加减。
教学准备:
长方形白纸、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出示情境图,提出问题。
1、他俩一共用着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两个人一起在同一张图片上画出自己所用的纸的大小。
笑笑首先在纸上画出了这张纸的1/2,淘气继续画出这张纸的1/4。
列式表示为:
二、启发思考
1、引导学生观察黑板上的算式,提问学生用我们以前学过的分数的加减法知识是否可以解出这个分数。
学生回答道,不行的因为我们以前学过的是分母相同的分数的加减,这个分数的分母一个是2一个是4不相同。
2、讨论具体的计算方法。
3、汇报讲解,同分母分数的分母相同,也就是分数单位相同。
4、进一步小结。
只有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可以直接想加减。
三、拓展思考
1、笑笑比淘气多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笑笑用了纸的1/2、淘气用了纸的1/4,所以根据题意笑笑比淘气多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应该用减法计算。
利用上面的方法继续解题。
四、小结
通分的实质就是讲分数单位不同的分数转化成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
五、练一练
六、作业
课本P3、4页练一练 1、2、3、4、5、6、7、8
七、板书设计:
折纸
分母不相同的分数加减法:先观察相加减的两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是否相同,如果不同先通分,将分母不同的分数转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就可以相加减了。
教学反思:
教学中,让学生动手折纸并涂色,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不提任何规定要求,让学生自主探究列式,并结合作品图探究算法,理解算理,然后教师再对这些做法进行全面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