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9001:2015程序文件 清单

合集下载

ISO9001-2015全套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ISO9001-2015全套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 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M/YS-2016质量手册按£09001:2015要求编制版本号:A/0受控号:2016-5-1 发布2016-5-1 实施********** 有限公司发布修订记录批准令本《质量手册》是依据IS09001: 2015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要求,结合本公司产品生产特点、生产规模和体制实际情况,为确保和提高产品质量,健全质量管理体系而编制。

本手册规定了本公司的质量方针和目标,对产品实现过程的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规定了准则和方法。

本手册是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开展各项质量活动的指导性文件、法规性文件,现予以发布。

本公司全体员工务必认真学习,严格遵照执行,确保本手册得以认真有效的实施。

本手册于二O—六年五月一日起正式实施。

凡于本手册不一致的质量文件一律以本手册为准。

总经理:*** 二O—六年五月一日管理者代表任命书为了便于公司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推行,由总经理任命*** 先生为本公司管理者代表,其职责和权限为:1、负责按ISO9001标准建立保持并经济有效地实施文件化质量体系,领导各职能部门开展质量活动;2、负责方针目标管理,及时向总经理汇报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负责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的组织领导工作,并提供质量体系改进的依据和建议;3、负责组织贯彻实施企业经营管理决策、目标方针,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不断提高公司管理水平;4、领导内部质量审核活动,协调解决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的不一致等问题;5、负责做好对过程的监视和测量及数据分析的领导控制工作;6、负责质量管理体系有关事宜的外部联络工作;7、负责提高公司员工文化、生活水平,营造良好的作业环境和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负责公司重大纠正/预防措施的审批和组织实施。

总经理:本公司宗旨:品质稳定----我们成功的基石公司的质量方针:开拓进取,群策群力;持续精进,客户满意。

释义:1、在当前的市场竞争中,保持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持续有效性是企业承诺的主题,其根本目的在于为社会和顾客提供满足要求的产品。

ISO9001:2015全套过程分析表(含附属全套18个excel表)

ISO9001:2015全套过程分析表(含附属全套18个excel表)

《采购程序》、《供应商评鉴与管理办法》/ 供应商评价得分 外部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8.4) 不达标、来料检验合格率≧99.5%
S4.2
仓库管理控制过程
仓库
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8.5.1)、标识和可追 《仓库管理办法》、《产品标识与追溯办法》/ 物料仓储管理 溯性(8.5.2)、防护(8.5.4),交付后的 失效造成质量事故及公司损失的次数≧2次 活动(8.5.5) 《测量设备管理办法》/ 测量设备管理失效造成质量事故的次 监视测量资源(7.1.5) 数≧1次 《抽样检验办法》、《检验与试验程序》、《不合格品管制办 标识和可追溯性(8.5.2)、产品和服务的放 法》、《矫正与预防程序》/ 来料检验合格率≧99.5% 行(8.6), 不合格输出的控制(8.7) 《抽样检验办法》、《检验与试验程序》、《成品例行检验及 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8.5.1)、标识和可追 确认检验程序》、《不合格品管制办法》、《矫正与预防程序 溯性(8.5.2)、产品和服务的放行(8.6) 》/ 成品检验合格率≧99.5% 、不合格输出的控制(8.7) 产品和服务的要求(8.2)、生产组织及交付 《合同评审程序》、《客户抱怨处理办法》、《客户满意度管 和交付后活动(8.5.1/8.5.5)、顾客满意 理程序》/ 客户抱怨件数≤1件/月 (9.1.2),不合格和纠正措施(10.2)风险 和机遇的应对措施(6.1.2) 《设计控制程序》、《零件确认程序》、《关键元器件& 材料 控制程序》、《产品认证标志使用管理程序》、《设计变更程 序》、《认证产品一致性控制及变更程序》/ 产品开发进度延 迟次数≧2次 N/A / 供应商交期达成率≧99.5% 《抽样检验办法》、《检验与试验程序》、《产品标识与追溯 办法》、《测量设备管理办法》、《生产设备管理办法》、《 不合格品管制办法》、《矫正与预防程序》 / 制程检验合格 率≧99.5%、设备稼动率≧99.5% 运行的策划和控制(8.1)、产品和服务的设 计和开发(8.3)、顾客或外部供方财产管理 (8.5.3)、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 (6.1.2)、变更的策划(6.3) 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8.5.1) 过程运行环境(7.1.4),生产和服务提供的 控制(8.5)、标识和可追溯性(8.5.2)、产 品和服务的放行(8.6)、不合格输出的控制 (8.7)

ISO9001 2015程序文件(全套20程序)

ISO9001 2015程序文件(全套20程序)

福建XX镍业有限公司程序文件(依据GB/T19001、GB/T24001、 GB/T28001标准要求编写)第A版(汇编)受控状态:___________持有者:___________2019年10月5日发布2019年10月6日实施福建XX镍业有限公司发布程序文件目录1. FDNY/CX-01文件控制程序2. FDNY/CX-02记录控制程序3. FDNY/CX-03内部审核控制程序4. FDNY/CX-04不合格品控制程序5. FDNY/CX-05改进控制程序6. FDNY/CX-06管理评审控制程序7. FDNY/CX-07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控制程序8. FDNY/CX-08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程序9. FDNY/CX-09环境运行控制程序10. FDNY/CX-10职业健康安全运行控制程序11. FDNY/CX-11对相关方施加影响控制程序12. FDNY/CX-12固体废物污染管理程序13. FDNY/CX-13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控制程序14. FDNY/CX-14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15. FDNY/CX-15环境监测和测量控制程序16. FDNY/CX-16绩效测量和监视控制程序17. FDNY/CX-17环境不符合控制程序18. FDNY/CX-18职业健康安全事件、不符合控制程序19. FDNY/CX-19信息交流控制程序20. FDNY/CX-20人力资源控制程序福建XX镍业有限公司发布:2019-10-05实施:2019-10-06版本号:A文件控制程序分发号:FDNY/CX-01编制:安环部组织审核:陈庆荣批准: 项炳和1. 目的对与QES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包括外来文件进行控制,确保相关场所使用的文件为有效版本。

2.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司QES管理体系文件的控制包括所有外来文件。

3 职责3.1 行政部负责QES管理体系文件控制的归口管理,负责公司管理体系文件,公司、公司各部门下发的文件,政府公文的管理工作。

ISO9001-2015审核资料清单

ISO9001-2015审核资料清单

ISO9001-2015审核资料清单1、一阶段审核申请资料确认:公司名称,地址,设计责任,营业执照、人员数量,当前认证情况、认证范围等顾客资料:顾客清单、合同/协议、至少连续3个月的订单;体系策划:程序文件清单、手册、记录清单;内部审核:体系审核(包括内审方案、年度计划、审核计划、审核报告、不符合项整改报告、审核员资质确认)管理评审:评审计划、评审报告、改进决议;质量目标指标:质量目标清单、至少连续3个月的质量目标;与顾客有关的绩效:顾客抱怨/投诉/退货处理资料(汇总表、改进表)、顾客满意度调查及评价;2、二阶段审核1、管理层(总经理、管理者代表等)公司内外部环境因素分析:SWOT分析(竞争对手、行业标杆等)、宏观因素分析(政治、经济、文化等)、微观分析(行业、产品结构/定位、发展趋势等); 相关方管理:相关方清单,相关方的需求与期望,需求与期望应对措施风险和机遇分析:风险和机遇应对措施表;经营计划/质量目标:按照公司总体战略目标制订本年度公司级经营计划并落实到各部门,建立公司各部门的质量目标指标,按规定周期收集和统计目标达成结果,提出改进措施。

需提交至少连续3个月的质量目标统计结果及纠正措施单;管理评审:管理评审计划→各部门汇报资料汇总→管理评审会议签到→管理评审报告→持续改进计划→实施结果;体系审核:内部审核实施计划→审核实施记录→体系审核报告→不符合项报告(含原因分析、纠正措施及验证)→不符合项分布表→首/末次会议签到表;2、生产生产计划:客户订单/销售计划→生产计划→生产指令→生产统计;生产过程控制:交接班记录、作业指导书、特殊过程确认、生产异常单;现场管理:区域划分(生产区、合格区、来料放置区、待检区、不合格区、发货区、通道等)、产品标识、现场应保持干净整洁;3、设备、工装台帐→年度保养计划→保养记录→日常点检记录→维修记录→报废记录新设备或大修后→设备验收记录→台账→设备履历→易损件清单;设备标识:环境保护设备/安全防护设备/关键设备的标识及状态标识(待修、停用、正常等); 特种设备管理:清单、备案资料、年检记录;包括:行车、叉车、电梯、压力容器、锅炉等。

ISO9001-2015全套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ISO9001-2015全套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M/YS-2016质量手册按ISO9001:2015要求编制版本号: A/0受控号:2016-5-1发布 2016-5-1实施**********有限公司发布修订记录目录批准令本《质量手册》是依据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要求,结合本公司产品生产特点、生产规模和体制实际情况,为确保和提高产品质量,健全质量管理体系而编制。

本手册规定了本公司的质量方针和目标,对产品实现过程的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规定了准则和方法。

本手册是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开展各项质量活动的指导性文件、法规性文件,现予以发布。

本公司全体员工务必认真学习,严格遵照执行,确保本手册得以认真有效的实施。

本手册于二○一六年五月一日起正式实施。

凡于本手册不一致的质量文件一律以本手册为准。

总经理: ***二○一六年五月一日管理者代表任命书为了便于公司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推行,由总经理任命***先生为本公司管理者代表,其职责和权限为:1、负责按ISO9001标准建立保持并经济有效地实施文件化质量体系,领导各职能部门开展质量活动;2、负责方针目标管理,及时向总经理汇报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负责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的组织领导工作,并提供质量体系改进的依据和建议;3、负责组织贯彻实施企业经营管理决策、目标方针,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不断提高公司管理水平;4、领导内部质量审核活动,协调解决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的不一致等问题;5、负责做好对过程的监视和测量及数据分析的领导控制工作;6、负责质量管理体系有关事宜的外部联络工作;7、负责提高公司员工文化、生活水平,营造良好的作业环境和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8、负责公司重大纠正/预防措施的审批和组织实施。

总经理:***本公司宗旨:品质稳定----我们成功的基石公司的质量方针:开拓进取,群策群力;持续精进,客户满意。

释义:1、在当前的市场竞争中,保持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持续有效性是企业承诺的主题,其根本目的在于为社会和顾客提供满足要求的产品。

五金行业ISO9001:2015一整套文件(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表单+内审管理评审)

五金行业ISO9001:2015一整套文件(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表单+内审管理评审)

五金行业ISO9001:2015一整套文件(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表单+内审管理评审)1、管理手册2、程序文件3、作业指导书4、表单5、内审&管理评审6、内外部环境&风险机遇XXXXX有限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管理手册GB/T19001-2016文件编号:QM-01修订版次:A/0第2页共33页0.0手册目录17章节质量管理体系及要求0.0目录0.1发布令0.2引言0.3公司简介0.4管理方针和目标0.5管理者代表任命书0.6职能分配表0.7手册管理规定1.0范围2.0引用标准3.0术语和定义4组织环境4.1理解组织及其环境4.2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4.3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4.4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5领导作用5.1领导作用和承诺5.2质量方针5.3组织的岗位、职责和权限6策划6.1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6.2质量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6.3变更的策划7支持7.1资源7.2能力7.3意识7.4沟通7.5形成文件的信息8运行8.1运行策划和控制8.2产品和服务的要求8.3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不适用)第3页共33页8.4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8.5生产和服务提供8.6产品和服务的放行8.7不合格输出的控制9绩效评价9.1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9.2内部审核9.3管理评审10改进10.1总则10.2不合格和纠正措施10.3持续改进附一程序文件清单附二生产流程图第4页共33页0.1发布令本公司依据GB/T19001-2016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编制完成了《管理手册》,准予2017年11月20颁布实施。

本手册是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法规性文件,是指导公司建立并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纲领和行动准则。

公司全体员工必须遵照执行。

总经理:日期: 2017年11月20第5页共33页0.2 引言0.2.l 引言为了适应后续市场竞争越演越烈的形势,不断满足顾客的要求和期望,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消耗、减少浪费、增加效益、增强社会信誉和市场竞争力,向社会、顾客证实我公司具备提供满足质量要求的产品的能力的决心,公司决定按照GB/T19001-2016标准建立质量管理系统。

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全套程序文件

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全套程序文件

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全套程序文件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全套程序文件1.目的为满足ISO9001-2015标准4.1的要求,确定与本公司目标和战略方向相关并影响实现质量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各种内部和外部因素,对其进行有效控制。

2.适用范围适用于对本公司经营环境内外部因素识别、评价。

3.职责3.1.总经理:负责组织本公司的内外部环境分析与评价,对各个部门风险的识别和管控措施进行评价;3.2.品质部:负责公司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质量风险分析;3.2.业务部:负责公司市场风险分析;3.3.制造部:负责公司产品生产过程风险、技术风险、制造过程相关的经营风险分析;3.4.财务部:负责公司财务风险分析;3.5.采购课:负责与公司产品和服务提供有关的供方的风险分析;4.内容5.相关文件:无6.相关记录:6.1组织内外部环境识别评价分析表1.目的为保证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通过对质量管理体系可能产生影响的相关方进行控制管理,以达到控制产品质量和环境污染的目的。

2.适用范围适用于与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涉及相关方的所有部门。

3.职责3.1 资材部:负责对采购原材料、辅料的相关方进行评价和控制。

3.2 业务部:负责了解及组织评审客户对质量方面的要求,客户满意度调查,客户反馈信息的收集和管理工作。

3.3 行政部:负责对进入本公司的外来人员的环境管理工作和周围居民的协调管理工作,负责公司员工需求的调查和收集,以及与上级相关部门的联系工作,律法规信息的收集和评价。

3.4 品质部:负责关于客户反馈信息的处理、品质信息相关的第三方需求。

3.5.制造部:负责第三方关于安全生产、消防等需求的评审和内部评价。

负责与本部门工作有关的员工、设备供方、下游部门需求的识别和控制。

4.内容5.相关记录:5.1相关方需求和期望分析表1. 目的为规范本公司各项经营管理,确保整合管理体系能够实现其预期结果,预防或减少不期望的影响的同时,抓住机会,提升公司经营绩效,实现持续改进,建立全面的风险和机遇管理措施,并为在整合管理体系中纳入、应用及评价这些措施的有效性提供操作指导。

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全套程序文件

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全套程序文件

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全套程序文件1.目的为满足ISO9001-2015标准4.1的要求,确定与本公司目标和战略方向相关并影响实现质量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各种内部和外部因素,对其进行有效控制。

2.适用范围适用于对本公司经营环境内外部因素识别、评价。

3.职责3.1.总经理:负责组织本公司的内外部环境分析与评价,对各个部门风险的识别和管控措施进行评价;3.2.品质部:负责公司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质量风险分析;3.2.业务部:负责公司市场风险分析;3.3.制造部:负责公司产品生产过程风险、技术风险、制造过程相关的经营风险分析;3.4.财务部:负责公司财务风险分析;3.5.采购课:负责与公司产品和服务提供有关的供方的风险分析;4.内容5.相关文件:无6.相关记录:6.1组织内外部环境识别评价分析表1.目的为保证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通过对质量管理体系可能产生影响的相关方进行控制管理,以达到控制产品质量和环境污染的目的。

2.适用范围适用于与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涉及相关方的所有部门。

3.职责3.1 资材部:负责对采购原材料、辅料的相关方进行评价和控制。

3.2 业务部:负责了解及组织评审客户对质量方面的要求,客户满意度调查,客户反馈信息的收集和管理工作。

3.3 行政部:负责对进入本公司的外来人员的环境管理工作和周围居民的协调管理工作,负责公司员工需求的调查和收集,以及与上级相关部门的联系工作,律法规信息的收集和评价。

3.4 品质部:负责关于客户反馈信息的处理、品质信息相关的第三方需求。

3.5.制造部:负责第三方关于安全生产、消防等需求的评审和内部评价。

负责与本部门工作有关的员工、设备供方、下游部门需求的识别和控制。

4.内容5.相关记录:5.1相关方需求和期望分析表1. 目的为规范本公司各项经营管理,确保整合管理体系能够实现其预期结果,预防或减少不期望的影响的同时,抓住机会,提升公司经营绩效,实现持续改进,建立全面的风险和机遇管理措施,并为在整合管理体系中纳入、应用及评价这些措施的有效性提供操作指导。

ISO9001:2015一整套程序文件英文版

ISO9001:2015一整套程序文件英文版

ISO9001:2015一整套程序文件-英文版Procedure: [Change Mgmt Doc Title]1.0SUMMARY1.1.The purpose of this procedure is to define the methods for managing changes to processes andother aspects of the management system in a controlled manner.1.2.Where this document discusses changes to processes, this shall be understood to mean the top-level processes identified in the [Quality Manual Doc Title].1.3.The [who?] is responsible for implementa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is procedure.2.0REVISION AND APPROVAL3.0CHANGES TO PROCESSES3.1.Management system processes will undergo changes, typically when:3.1.1.Improvement opportunities have been identified, typically to improve processeffectiveness3.1.2.Nonconformities within a process are identified and require corrective action3.1.3.Conditions in the industry or company change, requiring a process to be updated3.1.4.New processes are added which impact on existing processes, requiring changes3.1.5.Customer requirements result in a need to change processes3.1.6.Any other reason determined by management3.2.In such cases, the process must be changed in a controlled manner to ensure properauthoriz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changes.3.3.At a minimum, process changes shall include the steps herein:3.3.1.The request for a process change shall be documented, typically in a [CAR Form Name]per the procedure [Corrective Preventive Action Proc. Title]. The justification for thechange shall be recorded.3.3.2.The change shall be reviewed by appropriate management, including the senior mostmanager responsible for the process. Changes must be approved prior toimplementation.3.3.3.The appropriate [Process Definition Doc Title] will be updated to reflect the change.This document will undergo review and approval per the procedure [Control ofDocuments Proc. Title]. The revision indicator of the [Process Definition Doc Title]will be incremented, and the nature of the change recorded. [ Delete last sentenceif you are not using Process Definition documents.]3.3.4.The follow-up verification step of the [CAR Form Name] process shall seek to ensurethe change has had the intended effect, and/or has improved the process. If not, thechange may be rolled back or a new change made to correct any new issues that ariseas a result of the change.4.0CHANGES TO DOCUMENTATION4.1.Management system documents undergo changes when there is a need to revise them.4.2.Changes to documentation are don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cedure [Control of DocumentsProc. Title].5.0CHANGES TO ORDERS OR CONTRACTS5.1.Changes to active orders or contracts may occur when the customer changes the requirementsafter the work has begun, or may be initiated by [Short Client Name] when unforeseencircumstances are encountered.5.2.Changes to orders or contracts are don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cedure [Quoting and OrdersDoc Title].Procedure: [Identification & Traceability Proc. Title]1. SUMMARY1.1. This procedure defines the methods used to identify and (where applicable) provide uniquetraceability for [Short Client Name] products. This procedure includes methods:1.1.1. To define the methods for identifying products (what they are)1.1.2. To define the methods for identifying products as to their current inspection or teststatus1.1.3. To define the methods for segregating and discriminating between product andtooling when their appearance is similar1.1.4. To define the methods for providing traceability, including unique serialization, orproduct as applicable1.2. The [who?] is responsible for implementa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is procedure.2. REVISION AND APPROVAL3. APPLICATION3.1. This procedure applies to all departments which use, handle, transport, store, inspect ormanufacture product, raw materials and tooling, at all [Short Client Name] facilities.3.2. This procedure not only applies to typical product, but also deliverables from services, such asreports, schedules, etc.3.3. Non-critical materials or supplies, which are not incorporated into final product or which serveonly to support facilities or operations, are not subject to this procedure.4. DEFINITIONS4.1. Product4.1.1. “Product” includes any of the following:∙Any part, assembly or item ordered by the customer∙Deliverable reports or documents∙Product may refer to finished product, or work in process (WIP)4.2. Raw Materials4.2.1. “Raw materials” include any of the following:∙Any materials or items (metals, plastics, components, pre-built assemblies, small parts) which become part of the finished product’s physical construction; some ofthese items may sometimes be referred to as “consumables”.∙Coatings, paint, plating, adhesives, chemicals or materials which will be incorporated into (or onto) the final product.4.3. Tooling4.3.1. “Tooling” can include any of the following:∙Devices used by manufacturing for setup or production, including fixtures and jigs.∙Devices used by inspection for determining acceptance of product, including test fixtures.∙Shop aids, which are simple devices (blocks, spacers, shapes) used to assist in production or development, but which are not precision tools and which can be usedfor a variety of applications.4.3.2. Tooling does not include:∙Cutting tools, drill bits, etc.∙Hand tools∙Machining equipment5. PRODUCT5.1. There are many ways to identify product; this procedure presents the most typical, acceptablemethods. Additional product identification methods may be called out in the design orproduction documentation.5.2. Identification typically includes the part number, revision, Work Order # and unique serialnumber (if applicable).5.3. Identification is done through any of the following methods:5.3.1. Part marking, by way of ink marking, etching or some other method.5.3.2. Bag-and-tag methods, especially for small parts.5.3.3. Placement of parts on shelves or in containers that are properly marked, withsignage or other methods.5.3.4. Placement of parts near associated paperwork, for the purpose of identification andtraceability, may be used if the paperwork can clearly be identified as relating to theparts in question, typically by way of the inclusion of a drawing which can becompared to the product.5.3.5. Segregating entire areas of the production floor with belt stanchions and attachedsignage, indicating what type of items are allowed, or disallowed, within theenclosed area.5.4. Where unique serialization is required for traceability, the parts shall be identified with a serialnumber in accordance with customer requirements, or in a manner developed to ensure that no two parts are given the same number. Serial number logs may be used to control this; workorders shall reference the serial numbers under which the unique parts were built.5.5. All product may be assumed to be inspected and/or tested and found to be acceptable for useif identifi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ules above, unless it is marked as nonconforming product.For the methods of identifying nonconforming product, see procedure [Control of NCP Proc.Title].6. RAW MATERIALS6.1. Raw materials requiring traceability back to heat lot numbers, manufacturer lot or batchnumbers, certificates of conformity or analysis, etc., must be marked in a way that provides this traceability. This is typically done by marking the raw materials with the [Short Client Name]purchase order number under which the items were purchased, and the supplier’s lot number.6.2. When raw materials are used, any remaining material that will be returned to stock and used inthe future must be re-identified before re-entry into inventory.6.3. Raw materials which are determined to require identification and traceability, but which lacksuch identification, may not be used for flight hardware. These may be used for tooling stock or other non-product purposes.6.4. All raw materials may be assumed to be inspected and/or tested and found to be acceptable foruse if identifi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ules above, unless it is marked as nonconforming. For the methods of identifying nonconforming raw materials, see procedure [Control of NCP Proc.Title].7. PRODUCTION TOOLING7.1. Tooling used for production (fixtures, molds, jigs, setup devices, product supports or stands,etc.) shall be designed and built according to engineering data, and then validated to ensurethe tool performs the intended function without risk or harm to product. Validation of tooling istypically done by using the tooling and inspecting the resulting parts to ensure the toolingresults in parts that meet dimensional or other requirements.7.2. Once validated and approved for use, the tool will be marked with a tooling ID number, which istypically the part number for which the tool is to be used.7.3. Tools that produce production hardware or are used to accept hardware must undergoinspection before release. [QC or QA Preferred Term] must stamp or mark the tool as accepted before it can be used.7.4. Shop aids for setup of production operations, supporting a part temporarily, or other simple ortemporary use, may not require identification with a unique identifier. Instead, these must beidentified as tooling by either marking the item itself as “TOOLING” (or similar language) orplacement in an area, shelf, cabinet or other container that is properly marked as “TOOLING”or “SHOP AIDS”(or similar language). T he marking must allow tooling to clearly bedistinguished from raw material or product (whether flight or development).7.5. Tooling used for lifting shall be proof load tested and include an upper load lift limit, as requiredby regulations.7.6. Tooling found to be nonconforming shall be tagged to prevent use until fixed, repaired ordeemed acceptable. Segregation of nonfonconforming tooling from the production area shouldbe performed when possible.7.7. When approved tooling undergoes modification, the identification must be updated to reflect thechange; this is typically done by editing or re-marking the item with the latest revision of theengineering part number.8. SERVICE DELIVERABLES (← delete if not applicable)8.1. Service deliverables, such as reports and schedules, shall be identified with a title and, ifapplicable, reference to the project or contract under which they are developed.8.2. Customer contracts may indicate additional methods for identification of service deliverables.8.3. In all cases, the deliverable will be identified in a way that makes it clearly understood forwhich contract or project the deliverable is subject to.8.4. As required, service deliverables may be subject to date and revision control, to distinguishearlier versions or submittals.9. STAMP CONTROL (← delete this section if QC stamps are not used)9.1. Quality stamps or employee initials are used to indicate product acceptance or for other quality-related notations. Individual authorities for signing off for inspection, testing and operations aredefined on the Stamp & Signature Control Log; this log is maintained to identify the owner of each stamp.9.2. The [who?] shall maintain the Stamp and Signature Control Log.9.3. Stamps are numbered, and taken out of service for six months after an employee leaves thecompany; after the six-month period, the stamp may be reissued to a different employee.9.4. No employee may use any stamp except that which was issued to them.。

ISO9001:2015版质量管理程序文件范本1

ISO9001:2015版质量管理程序文件范本1

程序文件目录1 QMS/CX.01文件控制程序 1-2 P3-P42 QMS/CX.02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1-1 P53 QMS/CX.03信息沟通控制程序 1-2 P6-P74 QMS/CX.04管理评审程序 1-2 P8-P95 QMS/CX.05人力资源控制程序 1-2P10-P116 QMS/CX.06设施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 1-3P12-P147 QMS/CX.07产品和服务实现过程的策划程序 1-2P15-P168 QMS/CX.08与顾客有关的过程控制程序 1-3P17-P199 QMS/CX.09供方控制程序 1-3P20-P2210 QMS/CX.10生产和服务提供控制程序 1-3P23-P2511 QMS/CX.11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 1-1 P2612 QMS/CX.12顾客满意程度测量程序 1-1 P2713 QMS/CX.13内部审核程序 1-2P28-P2914 QMS/CX.14过程和产品的测量和监控程序 1-2P30-P3115 QMS/CX.15不合格品和潜在不安全品控制程序 1-3P32-P3416 QMS/CX.16数据分析与评价控制程序 1-1 P3517 QMS/CX.17不合格和纠正措施控制程序 1-2P36-P3718 QMS /CX.18产品标识与可追溯性控制程序 1-2P38-P39文件控制程序1目的:对与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进行控制,确保各相关场所使用文件为有效版本。

2范围:适用于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控制。

3职责:3.1管理手册、程序文件、HACCP 计划、前提方案由总经理批准。

3.2管理手册、程序文件、HACCP 计划、前提方案由管理层代表审核。

3.3操作性前提方案、作业指导书由部门主管审核,管理层代表批准;3.4各部门负责相关文件的编制、使用和保管,办公室负责组织对现有体系文件的管理。

4程序:4.1文件分类及保管(含各种媒体)4.1.1公司管理手册、程序文件、HACCP 计划、前提方案文件,由办公室备案保存原稿正本,复印件发至各部门使用并保存。

ISO9001-2015质量管理过程清单

ISO9001-2015质量管理过程清单

ISO9001-2015质量管理过程清单ISO 9001-2015质量管理过程清单过程名称:输入输入来源:合同订单、电话、电子邮件、传真订单过程名称:合同评审输入要求:顾客要求、产品要求(包括技术、价格、包装等)、年、季度销售计划、顾客提供的新产品图过程设计和纸/样品输入要求:技术工艺文件、适宜的法规要求COP、同类产品的相关信息表、月报表输出:合同评审表、订货合同、合同更改及终止通知单、每月出货统计表过程名称:电脑以及办公设备输入要求:CAD软件、原辅材料、生产设备、基础设施、检验和测试设备、工装夹具、搬运工具过程名称:生产部输入要求:开发部、顾客满意度调查、合同评审管理程序、电脑系统、电话机、电传机输出要求:营业部合同评审完成率100%过程名称:生产过程控制程序输入要求:生产计划、控制计划、制造过程工艺文件、检验与测试范围、统计技术、产品的测量与监控管理程序、生产设备、工装夹具控制程序、工序作业指导书、机台操作说明书、返工作业指导书输出要求:生产计划完成率≥98%、成本抽样合格率≥98%、产品一次效验合格率≥95%、关键工序过程能力CPK≥1.67、顾客要求的质量指标达成率≥100%过程名称:交付过程输入要求:提货单、出库单、COP输出要求:售后服务(包括抱怨),顾客信息收集渠道、顾客抱怨、顾客退货、产品运输协议、送货单回执、产品出厂检验报告、月销售报表、顾客满意度调查表、顾客满意评审报告输出要求:顾客满意度≥95分、顾客抱怨次数≤1次/月过程名称:岗位设置输入要求:合理的岗位设置、明确的职能输出要求:方针、目标制定的合理性、经营计划完成率、顾客满意度、纠正预防控制程序、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岗位说明书、改善对策、顾客的不良通报书或电话单过程名称:质量方针、目标制定、管理输入要求: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顾客特殊要求、公司发展要求输出要求:无适宜的质量方针、目标、经营质量手册、经营计划、正版计划ISO9001标准,是我们公司实现高质量经营的基础。

ISO9001:2015版质量管理程序文件全套

ISO9001:2015版质量管理程序文件全套

ISO9001:2015版质量管理程序⽂件全套程序⽂件⽬录1 QMS/CX.01⽂件控制程序1-2 P3-P42 QMS/CX.02质量记录控制程序1-1 P53 QMS/CX.03信息沟通控制程序1-2 P6-P74 QMS/CX.04管理评审程序1-2 P8-P95 QMS/CX.05⼈⼒资源控制程序1-2 P10-P116 QMS/CX.06设施和⼯作环境控制程序1-3 P12-P147 QMS/CX.07产品和服务实现过程的策划程序1-2 P15-P168 QMS/CX.08与顾客有关的过程控制程序1-3 P17-P199 QMS/CX.09供⽅控制程序1-3 P20-P2210 QMS/CX.10⽣产和服务提供控制程序1-3 P23-P2511 QMS/CX.11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1-1 P2612 QMS/CX.12顾客满意程度测量程序1-1 P2713 QMS/CX.13内部审核程序1-2 P28-P2914 QMS/CX.14过程和产品的测量和监控程序1-2 P30-P3115 QMS/CX.15不合格品和潜在不安全品控制程序1-3 P32-P3416 QMS/CX.16数据分析与评价控制程序1-1 P3517 QMS/CX.17不合格和纠正措施控制程序1-2 P36-P3718 QMS /CX.18产品标识与可追溯性控制程序1-2 P38-P39⽂件控制程序1⽬的:对与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件进⾏控制,确保各相关场所使⽤⽂件为有效版本。

2范围:适⽤于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件控制。

3职责:3.1管理⼿册、程序⽂件、HACCP 计划、前提⽅案由总经理批准。

3.2管理⼿册、程序⽂件、HACCP 计划、前提⽅案由管理层代表审核。

3.3操作性前提⽅案、作业指导书由部门主管审核,管理层代表批准;3.4各部门负责相关⽂件的编制、使⽤和保管,办公室负责组织对现有体系⽂件的管理。

4程序:4.1⽂件分类及保管(含各种媒体)4.1.1公司管理⼿册、程序⽂件、HACCP 计划、前提⽅案⽂件,由办公室备案保存原稿正本,复印件发⾄各部门使⽤并保存。

ISO9001-2015标准条文与程序对照表

ISO9001-2015标准条文与程序对照表
7
支援
7.1
資源
7.1.2
人員
教育訓練管理程序
QP-2-05
7.1.3
基礎架構機Biblioteka 設備維護管理程序QP-2-06
7.1.4
過程運作環境
工作環境管理程序
QP-2-07
7.1.5
監視與量測資源
量測與監控設備管理程序
QP-2-08
7.1.6
公司的知識
知識管理程序
QP-2-09
7.2
能力
教育訓練管理程序
QP-2-05
QM-1-01
4.4
品質管理系統及其過程
品質手冊
QM-1-01
5
領導
5.1
領導與承諾
管理責任程序
QP-2-02
5.2
政策
5.3
公司之角色、責任與職權
6
規劃
6.1
因應風險與機會之措施
風險與機會管理程序
QP-2-03
6.2
品質目標及其實現之規劃
品質目標管理程序
QP-2-04
6.3
變更之規劃
變更管制程序
QP-2-23
ISO9001:2015標準條文與程序對照表
標準章節
標準內容
對應文件
文件編號
1
範圍
品質手冊
QM-1-01
2
規範性引用文件
品質手冊
QM-1-01
3
術語與定義
品質手冊
QM-1-01
4
公司處境
4.1
理解公司及其處境
組織處境理解程序
QP-2-01
4.2
理解利害相關者之需求與期望
4.3
確定品質管理系統之範圍

ISO9001-2015过程清单及目标一览表

ISO9001-2015过程清单及目标一览表

德信诚培训网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好好学习社区质量管理体系过程清单及目标一览表(ISO9001-2015)序号过程 名称对应 条款过程 责任过程输入过程输出过程目标对应程序/文件一、产品实现过程1与顾客有关的过程7..2.17.2.2 市场部顾客需求;产品资料及相关信息;询价单;投标文件、生产能力、生产现状、供应商能力评审后的合同订单或协议,产品要求评审记录报价、评审时间满足顾客要求产品要求的确定和评审程序7.2.3 产品信息;问询、合同或订单的处理;需求、期望;顾客反馈、抱怨顾客反馈处理记录及时与顾客沟通,减少顾客投诉次数顾客满意测量程序7.5.4合同或协议;顾客提供的原材料、技术资料、工装设备等顾客财产清单;顾客财产验证报告;标识顾客财产得到有效保管和维护顾客财产控制程序 2产品实现策划7.1技术部质量保证部 评审后的合同订单或协议;可使用的顾客财产;法律法规的要求;类似产品的失效经验;风险识别;技术状态管理要求项目工作计划、质量保证大纲;制造指令、检验规范;工艺评审报告;风险分析报告、技术状态管理计划内 项目计划的达成;产品质量得到有效控制,工艺方案合理可靠;风险得到识别和控制;技术状态有效控制。

质量手册7.1 技术状态管理控制程序 外协管理办法3采购 控制7.4市场部质量保证部采购计划或采购申请单;合格供应商名录;原辅材料规格;库存信息;项目工作计划;顾客指定的供方清单;供应商资质材料;供应商定期评价办法采购订单合同;采购产品验证记录;按时交付满足采购要求的产品;供方质量保证能力调查/评定表;合格供方名录;供方业绩考核评价表 采购物质合格率; 供应商准时交付合格率; 采购过程控制程序4生产管理7.5 技术部顾客提供的图纸;参考指令、数模、交接状态表、技术通知单、工程更改单等技术资料及电子文档 制造指令;检验试验规范;技术标准及有效目录确保现场使用的图纸、技术资料现行有效。

技术文件资料管理规定7.5 生产部 批准后的合同订单;交货计划;试产计划;材料及工装设备状况满足订单要求的生产计划;生产统计表计划调整记录;生产计划完成生产计划管理办法。

公司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全套文件(管理手册及程序文件)

公司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全套文件(管理手册及程序文件)

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全套文件(管理手册及程序文件)编号:HJ-QM-2017XXX有限公司依据ISO19001:2015 idt GB/T19001-2016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编制控制类型:文件版本:C/0受控号:持有者:发布日期:2017 年9 月26 日实施日期:2017 年9 月26 日质量手册目录章节号章节名称0.1 质量手册颁布令0.2 管理者代表任命书0.3 公司概况1 前言2 概述2.1 总则2.2 应用2.2.1 覆盖本公司的管理活动2.2.2 覆盖产品范围2.2.3 规范性引用文件2.2.4 术语和定义2.2.5 质量手册管理3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4 组织环境4.1 理解组织及其环境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4.3 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4.4 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5 领导作用5.1 领导作用和承诺5.1.1 总则5.1.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5.2 方针5.2.1 制定质量方针5.2.2 沟通质量方针5.3 组织的岗位、职责和权限6 策划6.1 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6.2 质量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6.3 变更的策划7 支持7.1 资源7.1.1 总则7.1.2 人员7.1.3 基础设施7.1.4 过程运行环境7.1.5 监视和测量资源7.1.6 公司知识7.2 能力7.3 意识7.4 沟通7.5 形成文件的信息7.5.1 总则7.5.2 创建和更新7.5.3 形成文件的信息的控制7.5.4 记录控制8 运行8.1 运行策划和控制8.2 产品和服务的要求8.2.1 顾客沟通8.2.2 与产品有关要求的确定8.2.3 与产品有关要求的评审8.3 产品的设计和开发8.3.1 总则8.3.2 设计和开发策划8.3.3 设计和开发输入8.3.4 设计和开发控制8.3.5 设计和开发输出8.3.6 设计和开发更改8.4 外部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8.4.1 总则8.4.2 控制类型和度程度8.4.3 外部供方的信息8.5 生产和服务提供8.5.1 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8.5.2 标识和可追溯性8.5.3 顾客或外部供方的财产8.5.4 防护8.5.5 交付后的活动8.5.6 更改控制8.6 产品的放行8.7 不合格品的控制9 绩效评价9.1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9.1.1 总则9.1.2 顾客满意9.1.3 分析与评价9.2 内部审核9.3 管理评审9.3.1 总则9.3.2 管理评审输入9.3.2 管理评审输出10 改进10.1 总则10.2 不合格与纠正措施10.3 持续改进附录:附录 A:组织机构图附录 B:职能分配表附录 C:部门职责和权限附录 D:工艺流程图附录 E:程序文件目录附录 F:手册修改记录0.1颁布令为进一步完善公司内部质量管理,不断提高公司对外质量保证能力,遵守公司领导层要求,在原已依据ISO9001:2008 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实施向ISO9001:2015版标准的转换。

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过程清单与条款对照表

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过程清单与条款对照表

程件、作业指引/规范、记录、图纸2.文件和资料编写要求3.文件和资料变更4.顾客要求5外来文件6.法律法规要求受控的正式执行文件。

2.文件清单3.作废文件清单4.文件发放签收记录表7.5.1 总则7.5.2 创建和更新7.5.3 形成文件的信息的控制S2 人力资源管理过程1. 各部门人员补充需求2. 内部、外部培训需求3. 劳动法、合同法等4. 客户要求5. 各部门KPI1、招聘计划、应聘申请表2、培训计划、培训相关记录表3、员工满意度调查表4、月度绩效评分表5、员工工资表5.1 领导作用和承诺5.1.1 总则5.3 组织的质量、职责和权限7.1 资源7.1.1 总则7.1.2 人员7.2 能力7.3 意识7.4 沟通9.1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9.1.1 总则9.1.3 分析和评价S3 设备工装管理过程1. 生产设备工装需求2. 现场规划信息3. 设备保养计划4. 维修服务单5. 关键设备清单6. 关键设备配件清单1.设备维修保养记录表2.设备验收单7.1 资源7.1.1 总则7.1.3 基础设施7.1.4 过程操作的环境7.1.5 监视和测量资源7.1.5.1 总则7.1.5.2 测量溯源9.1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9.1.1 总则9.1.3 分析和评价S4 采购和供应商管理1. 合格供应商清单2. 物料验收标准3. 采购计划表采购订单、合格的原料、辅助材料、申购人所适用的物品、合格供应商名录8.4外部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8.4.1 总则8.4.2 控制的类型和程度8.4.3 外部供方的信息8.5.3 属于顾客或外部供方财产8.6 产品和服务的放行连续投诉6. 其它特殊情况M3 纠正与预防措施过程1. 顾客投诉2.产品质量不合格3. 目标未达成4.内外审不符合5.管理评审不符合项6. 绩效测量或合规性评价不合格7. 供应商不合格1. 纠正及预防措施报告2. 8D报告3. 不合格品处理单6.1 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9.1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9.1.1 总则9.1.3 分析和评价10.2 不符合和纠正措施M4 持续改进过程1. 客户反馈2. 管理体系运行情况3. 内外审结果4. 数据分析结果5. 纠正预防措施实施情况1. 更新后的方针、目标2. 更新后的文件5.1 领导作用和承诺5.2.1 建立质量方针5.2.2 沟通质量方针6.2 质量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7.1.6 组织的知识9.1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9.1.1 总则9.1.3 分析和评价9.2 内部审核9.3 管理评审10 改进10.1 总则10.2 不符合和纠正措施10.3 持续改进M5 管理评审过程1. 管理评审计划2. 管理评审资料1. 管理评审报告2. 纠正及预防措施报告9.1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9.1.1 总则9.1.3 分析和评价9.3 管理评审9.3.1 总则9.3.2 管理评审输入9.3.3 管理评审输出10.2 不合格和纠正措施M6 风险管理过程1. 业务开发计划、市场调查结果、顾客满意度调查结果2. 顾客要求、设1. 风险和机遇的识别及控制措施记录表2. FMEA、可行性分析报告4.1 理解组织及其环境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4.3 确定质量管理体系范围4.4 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6.1 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ISO9001-2015版质量管理体系手册和程序文件(含表单)

ISO9001-2015版质量管理体系手册和程序文件(含表单)
本管理手册是公司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纲 领性文件。公司全体员工必须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各项规定;各部门必须贯彻实施本手 册规定各项职能,严格履行其职责,保证公司的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以实现公司的 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
公司的供方(包括供应商和分包方等)应在各自承包范围内,对本公司质量管理体 系的运行进行全面、有效的合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4
3 术语和定义............................................................................................................................................... 4
8 运行 ........................................................................................................................................................ 15
0.2 手册的管理............................................................................................................................................ 2

公司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全套文件(管理手册及程序文件)

公司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全套文件(管理手册及程序文件)

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全套文件(管理手册及程序文件)编号:HJ-QM-2017XXX有限公司质量手册依据ISO19001:2015 idt GB/T19001-2016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编制控制类型:文件版本:C/0受控号:持有者:发布日期:2017 年9 月26 日实施日期:2017 年9 月26 日XXX有限公司GBT19001-2016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管理手册文件名质量管理手册文件编号HJ-QM-2017质量手册目录章节号章节名称0.1 质量手册颁布令0.2 管理者代表任命书0.3 公司概况1 前言2 概述2.1 总则2.2 应用2.2.1 覆盖本公司的管理活动2.2.2 覆盖产品范围2.2.3 规范性引用文件2.2.4 术语和定义2.2.5 质量手册管理3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4 组织环境4.1 理解组织及其环境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4.3 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4.4 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5 领导作用5.1 领导作用和承诺XXX有限公司GBT19001-2016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管理手册文件名质量管理手册文件编号HJ-QM-2017 5.1.1 总则5.1.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5.2 方针5.2.1 制定质量方针5.2.2 沟通质量方针5.3 组织的岗位、职责和权限6 策划6.1 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6.2 质量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6.3 变更的策划7 支持7.1 资源7.1.1 总则7.1.2 人员7.1.3 基础设施7.1.4 过程运行环境7.1.5 监视和测量资源7.1.6 公司知识7.2 能力7.3 意识7.4 沟通7.5 形成文件的信息XXX有限公司GBT19001-2016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管理手册文件名质量管理手册文件编号HJ-QM-2017 7.5.1 总则7.5.2 创建和更新7.5.3 形成文件的信息的控制7.5.4 记录控制8 运行8.1 运行策划和控制8.2 产品和服务的要求8.2.1 顾客沟通8.2.2 与产品有关要求的确定8.2.3 与产品有关要求的评审8.3 产品的设计和开发8.3.1 总则8.3.2 设计和开发策划8.3.3 设计和开发输入8.3.4 设计和开发控制8.3.5 设计和开发输出8.3.6 设计和开发更改8.4 外部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8.4.1 总则8.4.2 控制类型和度程度8.4.3 外部供方的信息8.5 生产和服务提供XXX有限公司GBT19001-2016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管理手册文件名质量管理手册文件编号HJ-QM-2017 8.5.1 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8.5.2 标识和可追溯性8.5.3 顾客或外部供方的财产8.5.4 防护8.5.5 交付后的活动8.5.6 更改控制8.6 产品的放行8.7 不合格品的控制9 绩效评价9.1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9.1.1 总则9.1.2 顾客满意9.1.3 分析与评价9.2 内部审核9.3 管理评审9.3.1 总则9.3.2 管理评审输入9.3.2 管理评审输出10 改进10.1 总则10.2 不合格与纠正措施10.3 持续改进XXX有限公司GBT19001-2016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管理手册文件名质量管理手册文件编号HJ-QM-2017附录:附录 A:组织机构图附录 B:职能分配表附录 C:部门职责和权限附录 D:工艺流程图附录 E:程序文件目录附录 F:手册修改记录XXX有限公司GBT19001-2016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管理手册文件名质量管理手册文件编号HJ-QM-20170.1颁布令为进一步完善公司内部质量管理,不断提高公司对外质量保证能力,遵守公司领导层要求,在原已依据ISO9001:2008 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实施向ISO9001:2015版标准的转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程序文件目录
序 文件名称

编号
1 文件控制程序
***-CX-01
2 记录控制程序
***-CX-02
3 相关方管理及沟通控制程序
***-CX-03
4 风险和机遇确定及控制程序
***-CX-04
5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CX-05
6 人力资源控制程序
***-CX-06
7 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
***-CX-07
页码
1~2 3
4~5 6~7 8~9 10~11 12~13 14~15 16~18 19~21 22~26 27~28 29 30~32 33~35 36 37~38 39~41
---------------------------------------------------------------------------------------------------------------------------------------------------------------------------------------------------------------------------------------------------------------------------------------------------------------------------------------------------------
15 绩效评价控制程序
***-CX-15
16 合规性评价控制程序
***-CX-16
17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CX-17
18 改进控制程序
***-CX-18
19
20
标准条款对照 GB/T19001-2016
7.5.3 4.4.2
4.2 6.1 9.3 7.2 7.1.3 、 7.1.4 8.2 8.3 8.4 8.5 7.1.5 9.1.2 9.2 9.1 4.1 10.2.1 10.3

8 产品和服务要求控制程序
***-CX-08
9 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
***-CX-09
10 采购及外协控制程序
***-CX-10
11 生产和服务的提供控制程序
***-CX-11
12 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
***-CX-12
13 顾客满意度测量控制程序
***-CX-13
14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CX-14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