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城市绿地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合集下载

植物群落的结构特征

植物群落的结构特征

生态位宽度表示某物种利用资源的程度。如果出现外来种群侵入它所在
的群落并发生竞争,使原有种群被迫缩小活动范围,这种现象称为生态位压 缩。反之,种间竞争的减弱会出现某些种群扩大利用空间与资源而进入过去
没有占用的生境,这种生态位扩展称为生态位释放。
植物生态位由于其躯体的不移动性和器官分布多层性(占有不同空间) 而与动物不同。各种植物的个体占据大小不一的空间,即活动范围不同并且 相对稳定,竞争排斥进行很慢。在土壤上层和近地面空气层,几乎所有维管 束植物的器官都固定于此,而另一些层位仅被某些种侵占。
H.A.Gleason,将群落与有机体相比拟是欠妥的。
群落的存在依赖于特定的生境与不同物种的组合,但是环境条 件在空间与时间上都是不断变化的,因此每一个群落都不具有明显
的边界。环境的连续变化使人们无法划分出一个个独立的群落实体。
群落只是科学家为了研究方便,而抽象出来的一个概念。
1.3
群落的基本特征
第4章 植物群落的结构特征
1 植物群落的概念 2 植物群落的组成 3 植物群落的结构和外貌 4 群落中的种间关系 5竞争排斥原理和生态位的概念 6 影响群落组成和结构的因素
1 植物群落的概念
1.1 群落的定义:
植物群落:在特定空间或特定生境下,具有一定的植物种类组成 及其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外貌及结构,
0)
没有明显效果的作用(
根据相互作用方式,种间关系可分为共生和对抗
对双方有利或对其中一 方最低限度无害的种间 关系
至低限度一方受到不 利影响的种间关系
种间关系类型
互利共生
两个物种之间,均从对方受益。例如:菌根和根瘤 昆虫与植物之间的关系往往也属于互利共生,特别在温带地区, 昆虫对授粉最重要。

福州市居住区植物群落特征及配植方式分析

福州市居住区植物群落特征及配植方式分析

福州市居住区植物群落特征及配植方式分析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不断加速,福州市的居住区域不断扩大。

在这些新建居住区,作为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群落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探究福州市居住区植物群落的特征及配植方式,对于城市绿化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植物群落特征分析福州市居住区的植物群落可以分为绿地、道路两大类。

其中,绿地植物群落主要包括公园、广场、小区绿化等;道路植物群落主要包括路灯、道路两旁的景观带等。

两者各自的特点如下:1. 绿地植物群落特征福州市居住区的绿地植物群落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品种丰富:福州市境内气候温和,且地理环境优越,适合各种花卉植物生长。

因此,绿地植物群落中植物的品种很丰富,涵盖了多种花卉、草本等。

•绿量多:绿地植物覆盖率高,这是因为绿地一般是城市中心区域,受到的污染比较小,绿植生长较为茂密。

•颜色艳丽:在绿地植物群落中,花卉的颜色很多,各地区栽种的颜色也存在差异,但都非常艳丽鲜明。

2. 道路植物群落特征福州市居住区的道路植物群落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形态简单:道路植物群落的形态相对简单,主要是由高矮植物交错着组成,塑造道路的基本轮廓。

•绿化密度大:福州市的道路绿化密度很高,这是因为城市交通发达,自然绿化空间有限,为了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政府大力推进了城市绿化建设,使城市道路旁的绿化带逐渐增多。

•色彩单一:道路植物群落中,花卉品种较少,色彩单一,多为白色、粉色、紫色等浅色系,与城市道路的环境相匹配。

三、配植方式分析福州市居住区建立起来的绿化带或者是花坛,不但要美化环境,还要起到吸附污染物的作用。

因此在设计理念方面,福州市居住区绿化建设更多地体现了生态恢复、规划绿境等方面的理念。

1. 植物配植方面•集中式配植:栽植相同或相似植物,达到集中色彩、形态效果。

多体现在道路绿化或行道树的配植上。

•群落式配植:栽植相同或相似植物形成群落,多用于绿地草坪和花坛内。

•集团式配植:把不同颜色和形态、耐不同环境的植物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多用于景观树或者是园林。

植物群落的结构特征

植物群落的结构特征

我国不同气候区植被的生活型谱
群落的基本特征
• • • • • • • • • 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 具有一定的群落结构 具有一定的外貌 形成群落环境 不同物种间存在相互影响 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 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 具有特定的群落边界特征 群落中各物种不具有同等的群落学重要性
研究植物群落的一些基本概念
• 层片(synusia) 层片( ) 层片是指由相同生活型或相似生态要求的种组成的机能群 落(functional community)。 层片具有下述特征: 层片具有下述特征: • 属于同一层片的植物是同一生活型类别 • 每一个层片在群落中都具有一定的小环境,不同层片小 每一个层片在群落中都具有一定的小环境, • 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构成了群落环境。 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构成了群落环境。 • 每一个层片在群落中都占据着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而且层 每一个层片在群落中都占据着一定的空间和时间, • 片的时空变化形成了植物群落不同的结构特征。 片的时空变化形成了植物群落不同的结构特征。 • 层片是群落的三维生态结构,它与层有相同之处,但又有 层片是群落的三维生态结构,它与层有相同之处, 质的区别。 质的区别。
外貌和季相
植物群落的外貌在不同的季节是不同的, 故把群落季节性的外貌称之为季相 季相。 季相 • 时间的成层性在不同的群落类型有不同的 表现。温带阔叶林的时间层片 时间层片表现最为明 时间层片 显,群落结构的周期性特点也最为突出。
三峡库区典型植被
宜昌楠(金丝楠) 宜昌楠(金丝楠)
• 宜昌楠 宜昌楠(金丝楠)成为国内 首个由国家科技部、财政部 联合行文推广并获国家财政 资助的珍稀楠木品种。该品 种由中科院武汉植物园1984 年开始选育,2003年通过湖 北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审 (认)定。目前已在黄河以 南的湖北、湖南、江苏、上 海、浙江、福建、安徽、广 东等省市示范种植近十万株, 各示范点普遍反映生长情况 良好。宜昌楠属樟科楠属常 绿乔木,树高达25米,树干 通直 ;主根明显、发达,深 扎地下;中速生长,材质异 常坚硬;树冠宝塔形 ;叶片 浓绿 , 倒卵状披针形,半革质 化,四季常绿。

植物群落特征

植物群落特征

植物群落特征植物群落(Plant Community)植物群落是指在一定地段内,具有一定的植物种类组成、外貌和空间结构,各种植物之间及植物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的植物群体组合单元。

一个地区全部植物群落共同形成的植物覆被层构成植被,植物群落是植被的结构单元。

植物群落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具有一定群落外貌群落外貌即群落的外部形态。

由于组成群落的植物种类不同,一个群落中的植物个体,分别处于不同的高度和密度,群落反映到人们眼中的样子也不同。

人们到野外观察的时候,很容易辨认出来,这是森林、那是草原,就是由于群落的外貌不同。

植物群落的外貌通常由构成群落的植物的生活型组成所决定。

2.具有一定群落结构植物群落是植被的结构单元,具有一系列的结构特点。

例如,形态结构上,包括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成层性、种的分布格局等。

3.具有一定种类组成每个植物群落都由一定的植物种类组成。

种类组成是区分不同植物群落的首要特征。

一个植物群落中种类成分的多少及每种个体的数量,是度量群落多样性的基础。

4.形成一定的群落内部环境植物群落对其居住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并形成群落内部特有的环境。

例如,森林中的环境与周围的裸地就有很大的不同,包括光照、温度、湿度与土壤等都经过了植物群落的改造。

即使植物非常稀疏的荒漠群落,土壤等环境条件也有明显改变。

5.具有一定的动态变化特征群落是生态系统中有生命的部分。

生命的特征是不停地运动。

群落也是如此,其运动形式包括波动和演替等。

6.可以对群落进行分类与排序群落因种类组成、外貌与结构、生态环境、演替特点的不同,可以区分为不同的类型,进行群落的分类。

把一个地区内调查的植物群落样地,按相似度排定各样地的位序,从而分析各样地之间及其与周围生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称为植物群落的排序。

1.整体性说(有机体学派、准有机体学派)在植物生态学发展的早期,美国生态学家克莱门茨(1916;1928)认为,植物群落类似一个有机体:其理论根据是:任何一个植物群落都要经历一个从先锋阶段到相对稳定的顶极阶段的演替过程,如果时间充足的话,森林区的一片沼泽最终会演替为森林植被。

高一地理群落特征知识点

高一地理群落特征知识点

高一地理群落特征知识点地理学是一门研究人与环境关系的学科,其中群落特征是地理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群落特征指的是特定地理区域内的生物种群的组成、分布和相互作用方式。

通过了解不同地理区域内群落的特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和环境变化。

本文将从植物群落和动物群落两个方面,以及陆地和水域两个环境条件下的群落特征进行论述。

一、植物群落特征植物群落是指具有相似环境因子和生物条件的植物群体组成的一个生态系统。

在不同地理区域内,植物群落的特征可能存在很大差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植物群落特征:1. 物种组成: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会受到气候、土壤肥力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例如,在温带地区,常见的植物群落包括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和草原等。

而在热带地区,则主要是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等。

2. 植被结构:不同植物群落的植被结构也存在差异。

植被结构包括树的高度、层数、树冠覆盖度以及植物的密度等。

例如,热带雨林的植被结构一般为三层森林,分别是高大乔木层、中层灌木层和低矮草本层。

3. 生物多样性:植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也是一个重要的特征。

生物多样性指的是一个地区内不同物种的数量和多样性程度。

生物多样性的高低会对地区的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功能有着重要影响。

二、动物群落特征动物群落是指一定地理区域内具有相似环境条件的动物种群的共同生活形式和特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动物群落特征:1. 物种组成:动物群落的物种组成会受到食物资源、栖息地以及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例如,在河流生态系统中,常见的动物群落包括底栖生物群落、游泳生物群落和河岸带生物群落等。

2. 生态位:动物群落中的不同种群会分别占据不同的生态位。

生态位指的是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和功能。

不同物种之间的生态位可以是竞争、共生,或者互补等。

3. 迁徙行为:一些动物群落还具有迁徙行为的特点。

迁徙行为是动物为了寻找适合的栖息地、繁殖和觅食而进行的周期性长途移动。

典型的例子包括候鸟迁徙和海洋中的洄游鱼类。

【精品】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共15页

【精品】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共15页
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15
【精品】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21、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 适应孤 独,没 有人会 帮你一 辈子, 所以你 要奋斗 一生。 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 是坚强 。 23、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24、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 首,因 为这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 让别一 只脚能 够再往 上登。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群落的基本特征与结构》高中生物ppt课件

《群落的基本特征与结构》高中生物ppt课件

-
26
我国 南方
北方
热带雨林 苔原
常绿阔叶林 落叶阔叶林
针叶林
-
27
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的区分
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都是指不同种生物的分 布差异。同种生物的不同不能构成垂直结构或水 平结构。(也不因同种生物的一致而影响垂直或 水平结构的存在。)
垂直结构的分层现象是由于生物本身的高度 或活动空间的高度造成的;水平结构的分段是由 于环境的光、热、水及地形等条件对生物的选择 造成的。
-
28
生态位
生态位:是指物种能够存活和增殖的范 围,生态位不仅包括生物占有的物理空 间(栖息场所),还包括了它在生物群 落中的地位和作用(更注重后者)
每一种生物都处在一个对它来说最适合的位
置上,在此位置上获取资源,这样相对于其他
种群来说,在时间、空间及营养利用上存在相 对位置、功能的关系
反映了物种与物种之间、物种与环
水域中,某些水生生物也有分层现象。藻类总是分布在阳光能够照 射的水体。浮游动物生活在植物能够延伸到的地区,且能在较深的水 域活动。软体动物环节动物、蟹类则生活水体的底层。不同鱼类也常 分布在不同层次上。水体动物的垂直分布主要与阳光、温度、含氧量 和食物等有关。
-
24
2、水平结构: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的起


A
B
数 量
-
生物A
生物B
时间10
寄生


A
B数

体表寄生
例如:蛔虫、绦虫、血 吸虫等寄生在其它动物的体 内;虱和蚤寄生在其它动物 的体表;菟丝子寄生在豆科 植物上;噬菌体寄生在细菌 内部。
B 寄生虫
A 宿主(寄主)
时间

城市植被

城市植被

城市植被的区系特征
行道树
我国南北气候存在很大差异。 南方地区温度高,湿度大,雨量充沛,植物常年生长,行 道树种类繁多,适宜栽植的行道树有香樟、榕树、广玉兰、 雪松、桂花、银杏、七叶树、枫树及水杉等。而北方地区 干旱少雨,气候干燥,适宜栽植的行道树有悬铃木、国槐、 银杏、柳树、雪松等。
城市植被的区系特征
特点三:城市栽培植物构成的群落具有群落结构简 单和种类组成单纯的特点。 如草坪、公园绿地、居住区绿地、行道树群落,无 论是水平结构还是垂直结构都较简单。要类型 城市植被的区系特征
城市植被的概念
城市植被:覆盖在城市地表上的所有的植物种类, 包括自然种类和人工栽培种类。 城市植被是城市生态系统中唯一的初级生产者。 城市植被具有重要的自净作用,美化城市景观作 用,丰富城市建筑轮廓线,提供休闲娱乐和防灾 避难场所的作用。
城市植被的区系特征
特点一:城市植物区系往往只具有一种或几 种常见植物,尤其是城市行道树的区系组成 更是这样。
城市植被的区系特征
行道树
在城市生态系统中,行道树的功能是非常重要的。行道树不仅是道路的 配套设施,还能够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消除噪音、净化空气、调节气候 以及涵养水源。 行道树代表着一个城市当地生态环境的特点及文化韵味。例如,北京的 国槐、海南的椰树、南京的雪松、成都的银杏、福州的榕树、长沙的香 樟、武汉的水杉、合肥的广玉兰以及桂林的桂花树等,都是该城市的重 要绿化树。

植物群落结构word版

植物群落结构word版

第八章植物群落结构第一节:植物群落及其种类组成一、植物群落的概念与基本特征:(一)概念1. 生物群落在特定的时间、空间或生境下,具有一定的生物种类组成,外貌结构,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并具特定功能的生物集合体。

2. 植物群落特定空间或特定生境下,植物种群有规律的组合。

即一定地段上,群居在一起的各种植物种群所构成的一种有规律的集合体。

群落生态学(synecology)是研究群落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二、植物群落的基本特征⏹具有一定的物种组成物种数和个体数。

⏹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影响:必须共同适应它们所处的无机环境;它们内部的相互关系必须取得协调和发展(种群构成群落的二个条件)。

⏹具有形成群落环境的功能:定居生物对生活环境的改造结果。

⏹具有一定的外貌和结构:形态结构、生态结构、营养结构。

⏹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 :季节动态、年际动态、演替与演化。

⏹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特定的地段或特定的生境。

⏹具有边界特征:或明确或不明确的边界。

群落的物种组成⏹实验原理:☐1. 取样方法——样方法⏹取样就是代表性群落的选取或确定,包括样地设置的方法、范围大小等。

⏹样地大小的确定一般采用巢式样方法,通过绘制种——面积曲线来确定。

⏹样地大小不同群落类型最小面积经验值样地形状a.传统形状——方形故称样方(quadrat)也称样圆c.矩形也称样带(belt)或样条(transect)(二)种类组成的性质分析根据各个种在群落中的作用不同,将其划分为几个不同的群落成员型。

植物群落研究中,常用的群落成员型有以下几类:1.优势种和建群种(1)优势种:在群落中能有效控制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并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的生物种。

特征:个体数量多,投影盖度大,生物量高,体积大,生活能力强。

(2)建群种:吧优势层的优势种称为建群种,其中决定着群落的外貌,而且一控制着群落的生态环境和群落的其他组成成员。

如果群落中的建群种只有一个,则称为“单建群种群落”或“单优种群落”。

城市生态系统的构成及特征

城市生态系统的构成及特征
(四) 城市生态系统的开放性 1.对外部系统的依赖性 2. 对外部系统的辐射性 3.城市生态系统的开放具有层次性 第一层次为城市生态系统内部备子系统之间的开放.即各子系统之间的交流和互相依赖、互相作用。
3.城市生态系统的开放具有层次性 第二层次为城市社会经济系统与城市自然环境系统之间的开放 第三层次指城市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向外部系统的全方位开放。
小镶嵌:指各功能分区内部组成要素按土地利用所形成的微观空间组合形式。如:居住区内,由道路、居住单元、小片绿地和其它设施组成。
镶嵌式结构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城市规划质量与系统功能效率的一个重要标准。
(五) 城市生态系统的高“质量”性 1.物质、能量、人口等的(1996年)
资源利用链结构各由一条主链和副链构成。主链中: 各类资源经初加工,生产出一系列中间产品,再经深加工 后生产出可供直接消费的最终产品。副链:废弃物如果加 以重复,综合利用,即为资源链的副链。
二、资源利用链结构
城市生态系统中的生命与环境之间,环境要素之间都 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关系。其中城市人群与环境之间的关 系是此种结构的主要内容。
3.生态位 自然生态系统能提供自然生态位; 城市生态系统所能提供自然生态位、社会生态位、经济生态位。 4.系统的功能 自然生态系统表现出极高的生态效率; 城市生态系统整个系统的生态效率极低。
5.调控机制 6.系统的演替 城市生态系统的演替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通过各种生产和生活活动。对系统能动地创建、改造、拓展的结果,也是城市人类集聚的发生、发展、兴盛、衰亡的过程。
(二)城市生态系统的人为性 1.城市生态系统是人工生态系统 2. 城市生态系统是以人为主体的生态系统 3.城市生态系统的变化规律由自然规律和人类影响叠加形成
(二) 城市生态系统的人为性 4.人类社会因素的影响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5.城市生态系统中的人类活动影响着人类自身

城市住宅区绿化植物的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分析

城市住宅区绿化植物的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分析

S r = ( n / N) S

式 中: S为群 落植 物 数 量 ; n ; 为 具 有 树 种 数 量 为 S的群 落
S i mp s o n指 数 为 :
Ds =1 -
N 为 群 落 总数 和 保 护和 发 展 生物 多样 性 对 人 类 的 生 存及 社会 经 济 的持 续 数 量 :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 . 1 植物群落重要值统计
2 . 1 . 1 乔 木 树 种重 要值 统 计 结 果









3 . 康 乐香 港 城 4 l 康 乐 新 村
5 . 朝 晖 七 区 6 . 朝 晖 三 区 7 . 和 睦 小 区 1 l l
引 舌
生 物 多 样 性 是 人 类 赖 以 生存 和 发 展 的 多 种 命 资 源 的 总
发 展 有 着 重要 意 义。 在 近 代 , 由 于人 类 活动 的干 扰 , 天 然 生 物
资 源 日益 减 少 . 生 物 多样 性 面 临极 大威 胁 。 当今 , 保护生物 多
样 性 的 紧迫 性 已超 过 了历 史上 的任 何 时 候 ,保 护 生 物 多样 性
H = 3 . 3 2 1 9 ( L g N -x s - )
P i e l o u均 匀度 指 数 为 :
区、 江干区、 滨江区、 萧 山 区 和 余杭 区 ) 的 住 宅 小 区 中选 择 了较
有 代 表 性 的 住 宅 小 区各 1 — 2个 , 进 行 卖地 调 查 。 共 计调 查 样 方 数 量共 6 4个 ( 如表 1 ) 。
1 1 . 清 怡 花 园 1 2 . 湘 湖 家 园 1 3 . 中兴 花 园

城市各类绿地特征分析

城市各类绿地特征分析

大家谈D ISCUSSIONOCCUPATION1552012 06城市各类绿地特征分析文/田焯玮一、城市绿地系统所谓城市绿地系统(urban garden green space system),是指由一定质与量的各类绿地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绿色有机整体,也就是城市中不同类型、不同性质和规模的各种绿地(包括城市规划用地平衡表中直接反映和间接反映的),共同组合构建而成的一个稳定持久的、适宜人居的城市人工自然系统。

它具有城市其他系统所无法替代的功能,对城市本身、城市居民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绿地系统的主要功能有以下三个。

第一,改善生态环境功能:净化空气、改善城市气候、降低噪音、提供野生动物所需要的生存环境,维持城市生物多样性,减灾防灾。

第二,使用功能:满足日常休息娱乐活动、观光以及旅游、修养基地、文化宣传及科普教育的需要。

第三,景观形象功能:交通道路景观、滨水城市景观、各区域特色景观。

二、城市绿地系统的分类城市绿地系统分类的科学程度,关系到城市整个绿地系统的建构合理与否,关系到城市绿地的保护、建设、管理水平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并将最终影响到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因此,一个统一、科学的分类标准是至关重要的。

2002年9月1日实施的《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I/T85-2002)保证了全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标准的规范化,推动了全国城市绿地的建设、管理与保护,有助于实施国家“生态城市”的战略。

该标准具有下列三大典型特征:一是以绿地的主要功能作为分类的根本依据;二是取消“公共绿地”传统称谓,启用“公园绿地”的称法;三是采用分级混合型分类代码,例如G1表示大类公园绿地,G11表示中类综合公园。

该标准将城市绿地分为五大类,分别为:G1公园绿地、G2生产绿地、G3防护绿地、G4附属绿地以及G5其他绿地。

分类方法一目了然,非常合理,使得科学地编制与审批成为了可能。

三、各类城市绿地的作用与地位多种不同类型的城市绿地共同组成了城市绿地系统,它们在系统中的地位与职能各不相同,每种绿地都有自己的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城市绿地植物群落结构特征一、植物群落结构相关概念1、自然植物群落与人工植物群落植物群落指在某一地段内全部植物在时空分布上的综合,在一定的生境条件下,具有相对的种类组成与数量比例和特定的结构与外貌,发挥着一定的功能。

植物群落按照其形成可分为自然植物群落和人工植物群落。

自然植物群落指植物在长期的历史发育过程中自然形成的群落。

人工植物群落是指通过人为干涉,按照人们意愿与功能需求,在模拟与借鉴自然植物群落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对植物进行选择、配置、营造与管理而形成的植物群落,城市绿地植物群落是人工植物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

著名学者王伯荪将城市植被定义为城市里覆盖的生活植物,是完全不同于自然植被的特点、性质以及生境的植物群落。

通过概念的解析,城市绿地植物群落与自然植物群落两者之间的异同在于:首先,植物群落所处生境不同;“城市”为人工植物群落限定了范畴,是以城市环境为背景,伴随着城市发展而形成的具有人工化典型特征的群落。

所涉及的城市环境包含有城市的建筑,小气候、地形、土壤等综合因素,这些都有别于自然植物群落所具有的特征。

其次,植物群落生长发育过程存在一定差异;城市绿地植物群落多是出自多元化的功能与服务等方面考虑,按照人们意愿进行的植物配置,人为选择决定了植物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

2、植物种植设计与植物群落结构植物种植设计,与之含义相近的概念有植物配置、植物造景、植物景观设计。

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植物种植设计:从美学角度出发,植物种植设计是利用不同种类的植物来营造景观空间,使其充分发挥植物群落或个体的形态、色彩、线条等方面的自然美。

从生态学角度出发,植物种植设计是依据立地条件与植物自身的生长规律而营造的植物群落,使其满足植物最佳生长状态所需的环境资源,从而很好地发挥生态效益与服务功能以达到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从行为心理学角度出发,植物种植设计是通过植物的巧妙组合来满足城市中的人们不同的生理与心理方面的需求。

由此可见,植物种植设计是满足不同功能需求的不同植物种类在空间上的布置。

植物种植设计是城市绿地植物群落结构形成的前提,绿地类型、功能以及种植设计形式的不同,都将会引起城市绿地植物群落结构的异同。

群落结构指某个等级或尺度(种群、群落)的生态系统中不同性状与大小的组成单元在空间上的分布与排列。

植物群落结构体现了群落内个体间的空间分布格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群落中个体在数量上的聚集程度,如密度、多度、尺度等;第二,群落中个体在空间上的组合关系,如水平分布与垂直结构等;第三,群落中个体在形态上的分化程度,如胸径、冠幅、树高等。

此外,植物群落历经长时间的进化与演替,形成了相对稳定具有一定逻辑关系的结构与形态。

因此,植物群落结构是不同生态学过程在不同时间与空间尺度上综合作用的结果。

二、植物群落各组件结构特征与属性1、冠层结构特征植物的生长发育与树冠有着密切联系,树冠不仅对太阳能等资源的分配起到关键作用,还对林下植物群落的组成及生长变化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作为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树冠的形态、尺度以及健康状况与否对植物活力及生产力起到关键作用。

植物群落中不同植物种类所组成的冠层结构在植物群落结构中具有重要意义。

树冠结构特征包括冠形、树冠尺度(大小、面积以及体积等)、树冠肌理以及枝与叶的分布格局等。

目前,对植物冠层结构描述与分析的指标主要分为二维指标与三维指标两大类。

二维指标主要包括冠幅、冠长、圆满度与树冠率等;三维指标主要包括树冠体积、树冠表面积、树冠密度、树冠生产率等。

(1)树冠的形态。

树冠的形态是人们对树木最为直观的印象。

植物的冠形丰富多样且存在一定异同,主要与植物种类与生境有关。

不同植物种类的主干与侧枝的生长特点与分布格局有所不同,例如,侧枝的生长角度、叶的分布以及枝叶疏密程度等差异,呈现不同形态的树冠。

树冠的形态可从横断面与纵断面两方面来分析。

单木理想状态下,横断面多近似于圆形,但植物群落中的植物个体受到环境与竞争等多元因素的影响,导致树冠偏离严重,呈现卵圆形、多边形以及不规则形等。

有学者认为树冠的纵断面呈抛物线的形态,也有学者则提出用立体曲面描述树冠的形态。

(2)树冠的尺度。

二维尺度上,树冠尺度主要指树冠的横向生长空间,如垂直投影面积;三维尺度上,树冠尺度就包括纵向因素如树高、枝下高等,通常以树冠体积、表面积等指标来描述。

估测特定树种的树冠尺度与动态对如何合理地选择树种以及确定初始生长空间尺度具有重要意义与启示。

不同的植物种类除了具有不同的树冠形态以外,树冠的尺度也不尽相同。

树冠尺度大小取决于树木种类、年龄、遗传特性、生长速率、资源供应以及生境等,这些都会对树木生长空间需求的准确评估产生较大影响。

植物群落中,树冠尺度大小决定其他树木的生长等。

植物生态学理论中,常用树冠尺度等级来表达植物个体在群落中的地位,描述群落中个体间的相互关系。

按照树冠尺度等级可将群落中个体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第一,优势树。

占据植物群落上层树冠或有利的生长空间,冠形完整且饱满;第二,共优势树。

植物个体间共同构成群落的上层树冠,可接受上方以及侧方相对较少的光照辐射;第三,中等木。

常位于植物群落冠层结构的中下部,与共优势树位于同一冠层,略低于共优势树,仅接受上方少量的光辐射,无侧面光辐射,一般冠形不完整且不饱满。

第四,受压木。

受到冠层或邻体植物的压迫,导致接受光辐射受限或生长空间受压缩。

(3)树冠的肌理。

叶片和枝干的分布格局是树冠形态、肌理、叶面积以及体积的组成要素,枝叶的形态、肌理、大小等属性不仅影响植物整体的表观形态与景观的视觉感受,同时也决定了植物光合能力的强弱。

叶片在树冠结构中分布的密实度与填充度也体现了光辐射在树冠的传输与分布状况以及冠层空间的利用程度,不仅有助于研究植物群落冠层辐射以及林下空间,对指导植物群落的构建具有现实意义。

2、枝干结构特征树干与分枝格局决定了植物树体骨架的形成,其排列方式、大小、角度等对树冠的形态产生直接影响。

了解植物的分枝形态与属性对研究植物群落形态结构、提高光能利用、提升空间利用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一般地,树木的分枝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第一,总状分枝式(单轴分枝)。

这类枝的顶芽具有较强的生长优势,可以形成通直的主干,同时依次产生侧枝,所有侧枝生长都不超过主干,多呈塔形树冠。

这种具有明显主干的分枝形式称之为总状分枝式。

其中典型的植物代表有银杏、鹅掌楸、水杉、池杉、雪松、杨等,以裸子植物居多。

第二,合轴分枝式。

这类枝的顶芽经过一段时间生长后,先端分化,由邻近的侧芽代替延长生长,此后以上述方式分枝生长。

其中典型的植物代表有悬铃木、椴树、榆、柳、桃、梨、核桃等,以被子植物居多。

第三,假二叉分枝式。

具有对生芽的植物,顶芽分化,有其下对生芽代替延长生长,从而形成了叉状侧枝,形态上犹如二叉分枝,其实这也是合轴分枝的一种类型。

典型的植物代表有泡桐、梓树、丁香等。

一般地,树木的树冠及分支的属性主要包括顶端优势、干性与层性。

植物的顶端优势是枝条背地性生长的极性表现,也称极性强,一般多呈现自上而下递减的趋势。

植物树干与分枝的顶端优势在植物群落方面主要表现为水平方向(冠幅)以及垂直方向(树高)的加长与加粗生长。

干性主要指树木中心干的强弱以及维持时间的长短,顶端优势明显的树种,中心干强而持久。

一般地,乔木枝干的中轴部分比侧生部位具有显著的相对优势。

层性指主枝在中心干上的分布以及二级枝在主枝上的分布情况,从而形成明显的层次。

通常具有层性的树冠有利于光线及风的渗透,有利于形成植物群落良好的光环境。

3、植物群落结构属性植物作为造园材料中具有生命特征的元素,其自身具有诸多复杂的特性与功能。

把握这些特性是植物种植设计的前提基础,也是保证植物个体与群落正常发育与健康生长的关键。

那些对植物特性认识和考虑不到位的植物种植设计,导致所形成的植物群落难以经受时间的考验。

故植物种植设计与管理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与否取决于对城市环境中的植物群落生长与发育状况及规律的认知程度。

城市绿地植物群落结构主要具有以下属性:第一,景观属性(艺术性)。

城市绿地植物群落结构是人为地为实现某种艺术形式或效果而形成,并非不同种类植物数量的无序堆砌。

自然植物群落是通过长期地自然选择而出现不同外貌结构的植物景观,城市绿地植物群落则是满足植物生理生态特性的基础上,通过艺术构图、人为选择与设计而成的具有自然群落特质的植物景观,前者显露了大自然的艺术,后者则体现了城市独有的人文艺术。

第二,空间属性(异质性)。

不同的植物群落结构类型具有不同的空间属性。

应对城市不同绿地功能的需求导致植物群落数量特征、分布格局以及配置形式等方面的差异,从而形成了具有不同空间属性的植物群落结构,围合、通透、封闭、开阔等都是对植物群落空间异质性特征的体现。

第三,生理属性(需求性)。

不同种类的植物群落对生境的需求具有明显差异,植物群落就是满足植物个体不同生理需求的有机综合体。

合理的植物群落结构使得植物能充分利用光照、水分和土壤等资源,最大限度地提升植物群落对资源与空间的利用率。

第四,形态属性(独特性)。

植物群落外貌与形态是个体形态的综合表现。

不同种类植物之间形态上有其相似性与异同性,同种植物种类的形态也存在差异。

植物形态的独特性通过树型、冠型、枝型以及叶型等表达。

植物种类的多样性极大地丰富了植物景观的语言。

第五,生态属性(联系性)。

植物群落结构是不同种类植物在空间上的组合,群落个体间存在某种联系性,这种相互关系造就了群落的结构,并推动群落结构的变化与发展。

植物群落个体间的生态联系通过选择、适应、竞争与互利共生等形式表达,体现了植物群落种间的联结性与相关性。

第六,动态属性(过程性)。

变化与发展是植物群落的基本属性。

伴随植物个体生长的过程,植物群落生长发育也经历着初期、中期、后期等阶段。

植物群落个体之间以及与环境之间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随着时间、空间、环境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在城市特定的生境下,经过一定阶段生长发育,植物群落个体间经过资源的争夺使其结构产生分化,逐步向稳定状态过渡。

这个转变的过程不仅是动态的,同时也是人工选择与自然进程共同作用的。

三、城市绿地植物群落构建的关键特征分析植物种植设计是由一定数量、不同种类与规格的园林植物在空间组织关系的体现,其本质就是解决一个“种什么(种类)、种多少(数量)、如何种(组合)”的问题。

种植设计决定了植物群落结构特征,进而影响其功能与效益的发挥。

针对城市绿地植物群落构建过程中的关键要素特征(数量、格局、组合、过程)进行分析与总结,并审视了可能出现的问题。

1、密度(Density):城市绿地植物群落结构的数量特征植物群落密度是评定单位面积内林木之间拥挤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

与植物群落密度表述相关的概念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