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与监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可以把“监督”理解为:
一方依照一定的准则监察、督促源自文库一 方,使之合乎规范不偏不倚。
舆论监督 公众通过舆论这种意见的形态, 对社会各种权力组织及其成员,以及 社会公众人物的行为实施评价和约束, 使之符合社会正义的要求。
怎样理解舆论监督的理论内涵 ⒈ 舆论监督是一种软性监督 它对监督对象不具备强制力,但却可 能造成必须按法律或社会道德行使的精神 压力。 ⒉ 硬性监督——各种权力组织的监督
隐私作家被当代女孩隐私吓着了
面对着寻她而来的上百个新新人类女孩 ——她们有的耳朵上打了七八个孔、有的抹 着蓝嘴唇——女记者安顿有一种惋惜,甚至 退缩和痛悔。它曾经被当作反传统的美女作 家,她也很高兴自己 “ 女性新潮生活方式的 展示者 ” 的身份。但她渐渐发现其中的极大 弊病,这种社会时尚在迷惑着一些人像坐着 有着迷人装饰的花车驶向山涧……
的 是78分。今年,我感觉可以打82~85分之间。‛ 新浪网截至2006年1月30日8时 所作的一项网上调查显示
★ 42.88% 的观众认为一般; ★ 41.27% 观众认为不好; ★ 说好的仅 15.85%。
参与投票的观众达8.7万多人。
戊子年央视春节晚会 央视市场研究CTR 全国有96.5%的家庭观看了央视春晚 AGB尼尔森调查机构对上海、杭州所作的 调查显示 收视率分别为17.4%和19.3%
www.h7u.net 魔天记
舆论与监督
一、我国舆论监督的性质 二、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 三、在公共领域和利益领域之间徘徊的 传媒监督 四、传媒监督的策略问题
舆论与监督
一、我国舆论监督的性质 (一)舆论监督的理论内涵
作为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组成 部分,舆论监督对社会公众的价值指导作用将 超出其对生活的批评作用。舆论监督不仅意味 着批评,同时也包含着对事物的正确评价和建 设性意见。
《中国青年报》2002-11-26
中国青年报 2002-12-11
江泽民会见美国众议院国际关系委员会代表团 中国青年报 2002-12-12 江泽民会见 美国惠普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卡莉· 费奥瑞纳 北京青年报 2002-12-11
惠普总裁带来采购清单
总导演郎昆在自己给今年央视‚春晚‛打分 时说:‚ 80多分吧,去年我给 ‘ 春晚 ’ 打
在基本体制没有改变的情况下 1. 在各传媒单位、整个新闻传播业、社会 三个层面,制定配套的、可操作的职业道德规 范的自律文件和建立自律机构。 2. 传媒自身加强职业化的程度。
舆论与监督
四、传媒监督的策略问题
传媒的揭露、批评性报道尽管不应 该是一种舆论审判,但是实际效果,或 多或少变成了一种舆论审判(实为传媒 审判)
舆论监督正常发挥作用的前提 (1)政府信息公开,公众能够全面地 获知足够的各方面的信息,特别是政务信 息。 (2)舆论监督的真正实行,需要建立 公民社会。
公民社会(civil society)
处于国家和家庭之间的大众组织,它 独立于国家,享有对于国家的自主性,它 由众多旨在保护和促进自身利益或价值的 社会成员自愿结合而成。
传媒监督与 传媒实质上履行公共政治权力的疏离
能够以审视的眼光挑剔好的领导的某些 失误,监督我们政策制定和执行中的各种问 题,而不再仅仅把矛头对准那些民愤极大的 坏人。
现行体制下推进舆论监督较为有效的方式: 1. 得到具体的党政权力机构主要负责人的 支持,鼓励传媒积极监督下属机关和工作人员; 2. 具体的地方立法机构制定舆论监督的法 规,以支持传媒的监督。 3. 跨地区的传媒监督。
⒉ 传媒发表后产生的影响,转变成公众 的意见。
传媒批评的权利不是一种特权,不应成 为以传媒面目出现的另一种党政权力。
在我国,目前传媒监督在很大程度上是 党政权力的延伸或对这种权力的补充。
public opinion 舆论
supervision 监督
守望犬(看门狗)watch dog 特指新闻媒体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力量对 政府官员的监督——如果政府官员做了错事, 政府做了错误的决定,媒体就要将其曝光。 supervision by public opinion
通常就是指传媒监督或新闻监督。 舆论 = 大众传媒 → “ 舆论界 ” 舆论监督 = 大众传媒监督
= 传媒的批评性报道。
舆论监督与传媒监督的区别 舆论监督是自然存在的公众集合意见造成 的某种效果。
传媒监督则带有自身的主观意图,以及媒 体背后政治、经济势力对它的操纵。
大众传媒的批评报道包括 ⒈ 公众通过传媒反映的意见,也包括不 是公众反映的、由传媒自己发现的问题和表 达的意见。
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 《尚书· 酒诰》
皇矣上帝!临下有赫。 监观四方,求民之莫。 《诗· 大雅· 皇矣》
夫贤主者,必且能全道而行督责之术者也。 《史记· 李斯列传》 司马贞索隐:督者,察也,察其罪,责之 以刑罚也。 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 养亲,可以尽年。 《庄子· 养生主》 郭象注:督,顺中以为常也。
传媒和司法在社会职能和工作性质方面的差异
1. 传媒的职业特征在于报道动态的东西、超 常的东西; 司法对待纠纷的态度是消极的,按照法律 规定的管辖权限和程序去消弭纠纷。 2. 传媒必须在第一时间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报 道任务; 司法审判的时效要宽松得多,要求经得起 时间的考验。
3.新闻语言力求标新立异、扣人心弦; 司法的用词极为严谨,缜密。
关键概念
舆论监督 / 传媒监督 / 传媒监督的职责 / 软性监督 / 硬性监督 / 公民社会/守望犬 (watch dog) 参考书目 ●王梅芳.舆论监督与社会正义.武汉:武汉 大学出版社,2005. ●约翰· 罗杰斯 (John Rawls) . 何怀宏,何包 钢,廖申白译.正义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1988.
3.改革司法,减少司法公正对外部因素的 依赖。
舆论与监督
三、在公共领域和利益领域之间徘徊的 传媒监督
在市场经济时代,中国的传媒在政治方面 的根本性质没有变化,同时又成了重要的社会 利益集团
具体的表现 ⒈ 将严肃的舆论监督话题进行有意炒作 ⒉ 商业利益取代公共利益 ⒊ 以维护公共利益的名义搞公关。
4.传媒所说的“事实”,是指记者所见所闻采 访 所得; 司法事实是以法律为准绳,有确凿证据的事 实。 5.传媒对司法的监督表现为一种观察和督促, 是软性的; 司法代表着国家的终局裁量权,是硬性的。
在以下三方面形成传媒与司法关系的法律框架
1.界定传媒在双方关系中的地位、权利和 义务。 2.明确舆论监督与公正审判权相互协调的 制度空间。
(一)现行体制下舆论监督的一个理论突破
怀疑权是宪法权利的具体化;怀疑权 支持媒体预先介入未明确的事实,对提升 媒体监督的信心和力度具有重大的作用。
新闻记者在预防职务犯罪采访工作过 程中享有知情权、无过错合理怀疑权、批评 建议权和人身安全保障权,任何单位和履行 职务的人员应当配合、支持,自觉接受新闻 媒体的监督。
公民社会的核心理念是公民的政治参 与和对国家权力的制约。
参与舆论监督的动机
是集体的公共目标,而非个人化的依赖、 恩从关系和私人利益。
我国舆论监督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27,34,41条规定 基本内容 ⒈ 公民有自由表达权; ⒉ 公民有知情权; ⒊ 公民有批评和建议权。
(二)舆论监督在我国的现实内涵
⒊ 怀疑权适用范围的局限性 ⑴ 适用范围的有限性
※ 怀疑权的对象范围有限
※ 怀疑权适用的事实范围也受到了限制
⑵ 囿于现有制度,合理怀疑权的监督 作用必然是有限的
※ 现行新闻出版管理的基本制度(出版 许可、主管主办单位、属地管理)
※ 党政领导审稿程序
(二)传媒监督的负面效应及其原因
1.记者有意无意将报道所指在标题中扩大 范围; 2.在传播中由社会心理因素激发出的意料 不到的结果;
3.我国现行政治体制造成的地方官员普遍 存在的 “保官” 心态.
(三)避免负面效应的几点措施
1.在报道的同时,强调问题的存在范围,说 一些强调限定范围和保护可能波及地域或领域 的话。 2.像白沟这样的事情,应该继续关注,把 新发生的问题恰恰作为一种新的监督,接着做 下去,解释深层次的问题。
秦来英副市长: …………教育系统是如何贯彻西沟会议 精神的? 后山河村的严重问题,我看不到任 何一级党组织和政府报告,可见深入基层、 深入群众、 深入人心差距有多大!我们不是 经常开教育工作会吗?可在后山河村, 这一 切等于零。 春风不渡玉门关变成了落实不到 后山河村了!
——深圳市预防职务犯罪条例
⒈ 怀疑权是促进政务公开的具体措施之一
在媒体获得怀疑权的条件下,公务人 员的不公开行为会备受媒体的责问和怀疑, 这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政府及官员工作的 透明度 。
⒉ 怀疑权也是权力监督体制的创新
在公权力监督系统强化的同时,也要 在创新的基础上充分释放媒体对权力监督 的能量,对此赋予媒体怀疑权不失为一个 好的选择。
传媒监督的职责:
保证公共权力的正确行使,促成并维护以 法治国的社会机制,遏止腐败的滋生和蔓延。
传媒是在群体的意义上,而不是在个体的 意义上,成为社会正义的维护者。 所以,传媒的舆论监督,只具有群体的正 义性,而不具备个体的正义性。
舆论与监督
二、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
司法追求的是法律公正
传媒体现的是自身或受众观念上的道德意 义的公正
思考题 对主张以详细报道犯罪、审判和定罪过 程的主编提出的下列理由作出自己的评价: 一、这类新闻在商业上有利可图; 二、公众有权得到他们想知道的信息; 三、新闻只要准确记录了事实,没有试 图通过选择或歪曲事实去教训别人,就算尽 到了自己的责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