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隐喻的构建与分类_系统功能视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法功能 非常规要素 ( 当前语篇 ) 常规要素 ( 背景知识 ) ) 参与者 ( a r t i c i a n t p p A 1 B 1 ↑ ↓ B 1 A 1 ) 过程 ( r o c e s s p A 2 B 2 ↑ ↓ B 2 A 2 ) 环境 ( c i r c u m s t a n c e A 3 B 3 ↑ ↓ B 3 A 3
) 图 1: 图像隐喻类型 ( F o r c e v i l l e 1 9 9 6: 1 0 9 1 4 5 - 然而这种分类忽略了一个事实 : 我们 所 看 到 的 图 像 不 仅 仅 是 简 单 的 空 间 关 系 , 而是复杂的元功能结 ) 。 系统 功 能 理 论 认 为 , 构体 ( 人类社会活动的语言表征可以抽象为 K r e s s &v a n L e e u w e n 1 9 9 6: 4 5 2 1 4 - ) 。K ) 物质过程 、 心理过程和关系过程 ( 将这一分类 H a l l i d a 1 9 9 4: 1 0 7 r e s s &v a n L e e u w e n( 1 9 9 6: 4 5 7 8 - y ·2 4·
) 。我们将在第3 应用于视觉图像 , 提出了视觉过程的框架 , 并称之为再现意义 ( r e r e s e n t a t i o n a l m e a n i n p g 节中讨论动作过程 、 分类过程以及分析过程与图像隐喻的构建 。 ) ) 。互动意义 视觉图像同时构 建 互 动 意 义 ( 和构图意义( i n t e r a c t i v e m e a n i n c o m o s i t i o n a l m e a n i n g p g ) 主要指读者和图像之间的象征 关 系 。 互 动 意 义 的 主 要 资 源 是 拍 摄 方 式 ( c a m e r a o s i t i o n i n p g 。拍摄距离 ( ) ) ; ) 构建读者 -图像的象征性社会 距 离 ( 垂直拍摄角度( 构建象 s h o t d i s t a n c e s o c i a l d i s t a n c e v e r t i c a l a n l e g ) ; ) ) 。 水平拍摄角度 ( 构建图像参与度 ( 征性权力关系 ( o w e r r e l a t i o n h o r i z o n t a l a n l e i n v o l v e m e n t p g ) 。 视觉空间中的位置 ( 同样具有隐喻潜势 我们的生活经验将上下左右等 空 间位置赋 s a t i a l o s i t i o n p p ( ) 予象征性意义 。K 区 分 了 空 间 要 素 的 三 个 维 度: 上 下、 左 右、 中 心 -边 缘 。 r e s s &v a n L e e u w e n 1 9 9 6: 1 9 7 从认知角度看 , 拍摄位置与空间位置都可以成为方位 隐 喻 的 源 域 , 而 它 们 所 构 建 的 读 者 -图 像 关 系 与 信 息 价值则为目标域 。 我们将在第 4 节中讨论拍摄位置与空间位置的隐喻潜势 。 再现意义与图像隐喻的构建 3. 3. 1 再现意义的隐喻潜势 ( ) 提出隐喻与转喻 在 实 现 形 式 上 分 别 与 聚 合 关 系 和 组 合 关 系 相 对 应 。 也 就 J a k o b s o n 1 9 7 1: 2 3 9 2 5 2 - 是说 , 隐喻实现的重要形式为语法结构中某一 元 素 的 聚 合 选 择 与 替 代 。 Wh 同样指出隐 i t t o c k( 1 9 9 0: 5 4) 。 句法结构的稳定性保证了语义替代的识别与理解 。 喻在语言中可体现为 “ 固定句法结构中的语义替代 ” 系统功能语法的概念意义 ( 再现意 义 ) 框架 为考 察语 义 替 代提供 了 有 效 方 法。 概 念 意 义 是 参 与 者、 过 程、 环境要素所组成的组合关系以及这 三 个 要 素 的 选 择 。 隐 喻 产 生 于 由 这 三 者 所 组 成 的 语 法 结 构 中 任 一 常 , , 规要素被非常规要素替代的过程 。 图 像 中 非 常 规 要 素 可 以 是 目 标 域 ( 本 体) 也可以是源域( 喻 体) 因此 映射方向通常 是 从 常 规 要 素 指 向 非 常 规 要 素 , 但也可能是相反方向( 下 表 中 用 斜 体 表 示) 的 映 射。 由 形成 A B 1 B 2 B 3 组成 的 组 合 关 系 中 的 任 一 成 员 被 当 前 语 篇 中 的 任 一 成 员 替 代 , 1 B 2 B 3, B 1 A 2 B 3 等 组 合。 , 。需 要 指 出 的 是 , 这种替代实现了 A 与 B 之间的映射 ( 如表中箭头 所 示 ) 构成隐喻“ 为了保证隐 A I S B” “ ” 这种组合结构不能改变 , 而且一般只有一个替代项 。 隐喻多形成于目标域参与者替 喻的识别 , 1+2+3 代常规源域参与者 , 形成 A 如 3. 图像一般为源域 , 1 B 1 型隐喻 , 2 和 3. 3 分析所示 。 但在动作过程替代中 , 通过物化某一抽象过程构建隐喻 , 形成 A 如 3. 2 B 2 型隐喻 , 2 分析所示 。 ( ) ( , 按照 H 与K 我 们 将根 据 过 程类 型 考察 隐 喻 的构 建。 限 于 a l l i d a 1 9 9 4 r e s s &v a n L e e u w e n 1 9 9 6) y , ( ) 以及概念过程( 分类过程与分析过 篇幅 我们将主要讨论叙事过 程 动 作 过 程 中 的 参 与 者 与 动 作 替 代 , 程) 中的参与者替代 。 表 1: 概念意义的隐喻潜势示意图
3. 2 动作过程与图像隐喻的构建 动作过 程 与 反 应 过 程 、 语 言 过 程、 心理过程等共同构成叙事过程( K r e s s &v a n L e e u w e n 1 9 9 6: 6 3 - ) 。 动作包括过程 、 。 隐喻可能产生于某一动作过 参与者 ( 发出者与承受者 ) 与环境要素 ( 媒介 、 场所等 ) 7 1 程的常规参与者或环境要素被替代 , 或者某一动作被另一相似动 作 代 替。就 第 一 种 情 况 而 言, 某一动作 、 , 、 映射项 的常规主体 客体与媒介即成为隐喻 的 源 域 当 前 语 篇 中 的 非 常 规 主 体 客 体 与 媒 介 成 为 目 标 域 , 则为该实体发出 、 承受某动作及其作为媒介 、 场所蕴含的特性 。 这样 , 我们就界定了隐喻的源域 、 目 标 域、 映射项三要素 。 叙事过程中的语言过 程 和 思 维 过 程 同 样 能 够 产 生 隐 喻 。 由 于 这 两 个 过 程 的 主 体 通 常 是 人类 , 因此如果它们的主体是动物或 非 生 命 物 体 , 就 产 生 图 像 拟 人。 下 面 我 们 通 过 两 个 例 子 分 别 说 明 参 与者和动作过程被替代所产生的隐喻 。 我们首先通过一则苹果笔记本电脑广告说明参与者是如何构建隐喻的 。 在广告画面中 , 电脑将火腿切 电脑的特性是通过假借其他实体的功能构建的 。 很容 成薄片 。 该广告的概念意义如表 2 所示 。 该广告中 , 易推断 , 苹果电脑 充 当 了 刀 的 角 色 。 通 过 角 色 替 代 , 电脑“ 借 用” 了 其 他 实 体 的 特 性, 构成“ L A P T O P I S 这一隐喻 。 映射项为刀的特性 : 薄 。 当然 , 跟文字隐喻一样 , 映射项的识别还取决于语境等要素 。 K N I F E” ·2 5·
摘 要 :作为认知隐喻理论的新发展 , 多模态隐喻的构建类型与工作机制都需要进一步探 讨 。 本 文 尝 试 用 系 统功能理论为图像隐喻和多模态隐喻的构建与分类 提 供 一 个 新 的 视 角 。 我 们 将 视 觉 图 像 的 元 功 能 资 源 看 作 隐喻潜势 , 并分析了再现意义 、 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与隐喻的构建 。 同时 , 多模态隐喻的类型也可以通过映射 方式与文字 -图像关系进行区分 。 就理论互补性而言 , 系统 功 能 理 论 可 以 更 全 面 地 阐 释 图 像 隐 喻 与 多 模 态 隐 喻的构建 ;同时 , 隐喻理论也为描述多模态语篇的符号意义提供了新途径 。 关键词 :图像隐喻 ;多模态隐喻 ;系统功能理论 ( ) 中图分类号 :H 0 3 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 1 0 0 5 7 2 4 2 2 0 1 1 0 1 0 0 2 4 0 6 - - -
2 0 1 1 年第 1 期 总第 1 2 5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外语研究 F o r e i n L a n u a e s R e s e a r c h g g g
№1 2 0 1 1, S e r i a l№ 1 2 5
多模态隐喻的构建与分类
— — — 系统功能视角
冯德正
( ) 新加坡国立大学 英语系/多模态研究实验室 , 新加坡 1 1 9 0 7 7
引言 1. 作为认知隐喻理论的新发 展 , 图像隐喻与多模态隐喻研究为探讨隐喻的本质与应用提供了新的视 研究者虽然承 认 隐 喻 是 认 知 现 象 而 非 简 单 的 语 言 修 辞 , 但 大 多 数 研 究 只 考 察 语 言 隐 喻。 角 。 长期以来 , ) 。 但多模态隐喻理 图像隐喻与多模态隐喻的提出弥补了这一缺陷 ( F o r c e v i l l e &U r i o s a r i s i 2 0 0 9: 1 9 -A p 论只是将概念隐 喻 理 论 应 用 于 阐 释 视 觉 图 像 中 的 隐 喻 现 象 并 描 述 多 模 态 语 篇 中 出 现 的 隐 喻 类 型 。E l ( ) 进一步指出 , 大多数学者对图像隐喻的界定和分类是基于其表面的实现形式 , 因此不能 2 0 0 3: 7 8 R e f a i e 研究者未提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模型来阐释多模态隐喻的 构 概括所有的图像隐喻类型 。 更重要的是 , ( : ) 建与分类 。 例如在 F 所论述的文字 -图像隐 喻 中 , 他只是指出此类隐喻的存在并 o r c e v i l l e1 9 9 6 1 4 8 1 6 1 - 用三个例子说明源域 、 目标域与映射 项 。 但 个 例 分 析 并 不 能 从 抽 象 层 面 说 明 图 像 隐 喻 的 工 作 机 制 , 也不 。 能概括文字 -图像隐喻的类型 本文尝试从系统功能理论 的 角 度 阐 释 图 像 隐 喻 与 多 模 态 隐 喻 的 构 建 过 程 ) 与图像 -文本关系 , 我们提 及其类型 。 基于系统功能视觉语法的元功能框架 ( K r e s s &v a n L e e u w e n 1 9 9 6 出研究图像隐喻的构建与多模态隐喻的类型的系统功能模式 。 多模态隐喻的系统功能视角 2. ( ) 、 以平面广告为语料 , 将图像隐 喻 分 为 源 域 替 代 目 标 域 ( 源域和目标 F o r c e v i l l e 1 9 9 6: 1 0 9 1 4 5 MP 1) - ) 域融为一体 ( 以及源域与目标域并置 ( 图像明喻 ) 三种类型 。 这是迄今为止最全面的分类 , 但仍不能 MP 2 包括所有的图像隐喻和图像 -文本隐喻类型 。 既然视觉隐喻是以视觉图像为实现形式 , 那么我们可以尝试 从系统功能视觉语法的角度考察图像隐喻的构建与分类 。 从系统功能角度看 , 即源 域 与 目 标 域 可 能 存 在 的 空 间 F o r c e v i l l e的上述分类是基于一个简单的逻辑 , 。 , : ( 。如 关系 在一个空间范围内 两个实体的关系首 先 存 在 两 种 可 能 结 合 i 与分离( n t e r a t e d) s e a r a t e d) g p ) 。如 果 是 结 合 的, 为了保证映射关系 的 存 在 , 两个实体只能是近距离的并置( 两 果是分离的 , u x t o o s e d j p ) , 个实体可以是融为一体的 ( 也就是说 , 源域的一部分与目标域的一部分组成一个整体 , 也可能是目 f u s e d ) 。 这 样, 标域的全部代替了 源 域 的 位 置 ( 这三种隐喻类型可以用系统功能理论的系统网络 s u b s t i t u t e d ( ) , 表示为一个简单的选择关系 如图 所示 。 s s t e m n e t w o r k 1 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