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论文:审计失败原因、后果及对策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0587 审计论文
审计失败原因、后果及对策分析
从中国知网查阅的资料来看,国内关于审计失败的研究大多是依据证监会行政处罚公告进行分析。
廖烨基于
20xx年处罚公告对行政处罚的特点进行了集中分析,从处罚原因、涉及的报表及项目披露,处罚措施及效果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本文通过对证监会的处罚公告及其数据的统计分析,从审计失败的原因及后果展开讨论,并提出相关对策。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中国证监会20xx年对会计师事务所的行政处罚决定书为总体研究样本,数据统计也基于行政处罚决定书。
20xx年间,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处罚公告共15篇,涉及的会计师事务所共8家。
二、审计失败原因
笔者在研读了证监会20xx年行政处罚公告后,总结出了一些审计失败原因并作出统计,其中审计程序不恰当占
比44.24%,主要包括缺乏必要的审计程序、未履行充分审计程序、函证过程不恰当等。
另外审计证据与工作底稿不当占比17.7%,未持有专业怀疑精神和缺乏应有的关注占比13.27%,明确指出不勤勉尽责占比12.39%,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占比较小的原因不一一列出。
(一)审计程序方面
1.缺乏必要审计程序。
笔者认为缺乏必要审计程序即会计师采取了常规性的审计程序,但并未结合公司的具体情况对异常事项采取更有针对性的审计程序。
如在证监会对立信会计师事务所(20xx年证监会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处罚公告,笔者分别对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处罚类型及次数进行了统计。
在这15例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处罚中“没收业务收入并罚款”为6次,占比40%;“责令改正违法行为、没收业务收入并罚款”为4次,占比26.67%,另外一些占比较小的不一一列出。
对于注册会计师的处罚类型为警告以及警告加罚款,处罚次数分别为3次和28次,占比9.86%和90.32%。
尽管处罚对于大部分被处罚的群体有一定的效果,但仍有部分会计师事务所多次被处罚却仍然多次出现审计失败的情形,利安达在20xx年间处罚次数就高达五次。
对注册会计师的处罚集中表现为警告加罚款。
从15份处罚公告中发现对于注册会计师的处罚多采用经济处罚加行政处罚的手段,并且经济处罚的金额也并不高,在5万元―10万元左右,说明注册会计师的违规成本并不高,助长了他们的侥幸心理,不利于审计质量的改善。
四、预防审计失败的对策
(一)提高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
注册会计师的执业环境是不断改变的,社会对注册会计师的要求也是不断改变的,这就要求注册会计师不断与时俱进,同时加强在职专业技能培训。
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新要求,在执业的过程中总结教训,积累经验,从而促进审计质量的提高。
(二)实行严格的考核机制与惩罚制度
完善?头V贫龋?加大惩罚力度,严重违反职业道德和法律则吊销其从业资格,增加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的压力。
上面基于15份公告对注册会计师惩罚结果的分析中也曾经提到,目前对注册会计师的惩罚多为警告或警告加处罚,且经济处罚的额度也较轻,并不能对注册会计师构成根本性的威胁,不利于减少错误的发生。
(三)谨慎选择被审计单位
审计人员在接受委托业务时,一旦发现客户管理层缺乏正直的品格,那么应当充分估计其可能存在恶意委托,直接有效的办法是拒绝接受此类业务。
此外,对陷入财务和法律困境的被审计单位要尤为关注。
这样的客户虽不一定存在欺诈意图,但审计风险会由于客户状况的复杂性而加大。
因此,警惕被审计单位的不恰当行为并审慎选择客户是也是避免审计失败的必要措施。
(作者单位为江苏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