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 中考历史热点之中日关系 学案

合集下载

中日关系专题复习学案

中日关系专题复习学案

以史为鉴展望未来---中日关系专题复习【专题线索】【相关考点】1、玄奘西行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史实。

234意义。

56界大战的罪魁祸首。

★插播:中日两国敏感问题:1、历史问题:日本美化其侵华历史,篡改历史教科书,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

2、中日钓鱼岛争端。

3、台湾问题。

4、美日安全合作问题影响中日关系的因素: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综合国力,国家利益,历史和现实问题等。

★基础巩固、构建知识体系一、日本的崛起1、大化改新(646年):日本效仿中国隋唐制度进行改革,使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2、(1868年):日本通过,迅速崛起,走上了发展的道路,摆脱,成为亚洲的国家,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

但改革不彻底,保留有大量,开始走上了对外的道路。

3、(1894年):日本通过1895年的《》,获得在华各项利益。

4、参加(1914-1918年):成为战胜国,并大发战争横财。

5、发动(1931-1945):疯狂掠夺与屠杀中国人。

6、后,成为经济强国(20世纪50年代):在的扶持下,经济高速发展,生产总值跃居世界,仅次于。

二、中日关系1、古代中日关系(强—弱)(1)隋唐与日本的友好交流:①唐玄宗时期,东渡日本,传播佛教文化,为中日经济文化交流做出贡献;②日本十多次派遣唐使到唐朝学习;③646年,日本效仿唐朝的政治经济制度,实行大化改新,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

(2)明朝中后期,率戚家军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

2、近代中日关系(弱—强)(1)日本对中国的侵略①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后崛起的日本走上对外侵略扩张之路,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清政府战败后,签订了《》:割让辽东半岛、给日本;赔款两白银;增开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华等。

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今年距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周年。

②参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 900-1901年):参与《》的签订,清政府完全沦为“”,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013年中考历史三轮复习专题——钓鱼岛争端与中日邦交

2013年中考历史三轮复习专题——钓鱼岛争端与中日邦交

“我们从军卫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我们虽然牺牲了,但可 以壮国家的声威。”说这番豪言壮语的,是在中日黄海战役中 英勇牺牲的民族英雄 (B) A、佟麟阁 B、邓世昌 C、戚继光 D、赵登禹
对下面年代尺中提供的时间,解读最准确的是 ( B)
A、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的全过程 B、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杜会的历程 C、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和瓦解的历史 D、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科技立国政策
表现(一)
表现(二)
各国经济增长率(%)比较
时间
日本
美国 英国 联邦德国 法国 意大利
1952—1960 年 1961—1970 年
8.2
2.8
2.7
7.5
4.8
5.8
11.2
4.1
2.8
4.8
5.8
5.6
表现(三)
20世纪50年 代中期 60年代末
进入经济高速发展阶段。 跃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
一位日本青年手举“向南京市民谢罪”的标语牌参 加抗议日本右翼势力篡改历史教科书的活动(见右 D 图)。其“谢罪”针对的是日本侵略者 ( )
A、签订的《马关条约》 B、发动的九一八事变 C、发动的七七事变 D、进行的南京大屠杀 正视过去才能着眼未来.73年前,那场日本军队对手无寸铁的 中国平民和俘虏大规模的集体屠杀,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 难。这指的是 ( C) A、建立731 那队.用人体作细菌实验 B 、“扫荡”抗日根据地,实行“三光”政策 C 、制造南京大屠杀,连续六星期屠杀30 多万人 D 、轰炸重庆等后方城市,造成无数平民伤亡
中日友好交往源远流长。右图是唐朝时期曾为中 日两国的友好交往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物,他是 ( A) A、鉴真和尚 B、高僧玄奘 C、阿倍仲麻吕 D、马可· 波罗 “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儿朗;倭倭来,不要慌,我有 戚爷来抵挡。”这首儿歌是描述下列哪一事件的 (A ) A、戚继光抗倭 B、岳飞抗金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文天祥抗元

2013年中考中日关系专题复习

2013年中考中日关系专题复习

2013年中考中日关系专题复习热点问题1、中日关系问题(1)古代唐朝与日本的友好往来。

从唐太宗贞观年间开始,日本有十多批遣唐使来唐朝:唐玄宗时,鉴真六次东渡日本,设计了唐招提寺。

(2)明政府派戚继光到东南沿海抗倭寇(日本侵略者)。

戚继光:“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

(3)列举20世纪三十年代日本侵华史实;抗战中中国人民的斗争。

A、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局部抗战开始);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全面抗战开始);1937年8月13日,八一三事变(进攻上海);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

B、国民党:台儿庄战役(李宗仁);共产党:平型关大捷(第一次大捷),百团大战(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4)近代历史上两次中日战争的结果及原因。

A、1894—194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

原因:日本是一个帝国主义强国,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日本侵华蓄谋已久(客观);清政府政治腐败,妥协投降,军纪败坏(主观)。

B、1931—1945年日本侵华战争:中国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原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国共合作(主要);特别是敌后战场,抗日根据地军民的英勇作战;国际进步人士和爱国华侨支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各个战场的相互配合。

(5)中日关系健康发展的根本问题?如何正确对待日本侵华问题(日本是否承认侵华罪行)。

(6)如何才能发展健康的中日关系?(或:日本应怎么做?)①正视历史;②以史为鉴,反省战争罪行;③信守和平承诺;④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⑤与周边地区、国家友好相处,开创中日关系美好未来。

(7)参拜靖国神社,修改历史教科书等事件说明什么?日本不能正视历史,军国主义势力有复活、抬头的危险。

(8)你认为近年来中日政治关系结“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才能促进中日之间的世代友好?日本前政府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文部省通过美化侵略战争的新教科书等。

(或:日本政要不能正视侵华历史。

中日关系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中日关系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九年级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中日关系》一、课型:复习课二、课时:一课时三、设计理念:1)以史为鉴,爱我中华,振兴中华。

2)历史问题,现实思考。

现实问题,历史思考四、【复习目标】1)复习了解中日两国在历史上发生的重大史实。

2)了解并分析中日关系历史发展与现状3)不忘历史,正视现实,关心时政,居安思危,振兴中华。

五、教法:问题教学,启发指导,课件激趣,训练提高六、学法:史论结合,政史综合,归纳总结,讨论拓展七、双边活动设计【教学过程】回顾历史﹙中日关系的演变﹚古代史:“亦师亦友亦为敌”1、唐朝与日本的友好往来。

(1)从唐太宗贞观年间开始,日本有十多批遣唐使来唐朝。

遣唐使、留学生和留学僧在传播唐朝制度和文化中起了很大作用。

他们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大化改新”。

(2)唐玄宗时,鉴真六次东渡日本,设计了唐招提寺。

2.戚继光抗倭斗争:明朝中期,海防松弛,倭寇(日本侵略者)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严重威胁到我国沿海居民正常的生产生活,历史上称之为“倭患”。

戚继光受命抗倭,他组织了一支抗倭军队——“戚家军”,1561年在台州九战九捷,荡平了浙江的倭寇,又开赴福建、广东。

★阶段特征:和平友好交往是古代中日关系发展的主流。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很早就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古代一千多年的交往中,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对日本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近代史:“同是天涯沦落人”……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遭到西方列强侵略完“相逢不相识”……十九世纪后期开始侵华列举1895——1945年中日相关史实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日本曾对中国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

请你说出两次战争的名称、结果及影响、两次战争结果不同的原因。

现代史:“相逢一笑泯恩仇”……新中国成立后在曲折中发展生概括新中国成立后两国发展、交往情况。

思考: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给我们什么启示?概括中日关系总的特征、主流。

正视现状:如何正确认识中日关系展望未来:你认为中日两国怎样才能长期、健康、稳定的发展?生讨论交流归纳总结质疑提升【中考链接】一、选择题:﹙将唯一答案填在括号内﹚1.台湾人民发布广告声明:“惟台湾土地,非他人所能干预。

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第四中学初三历史复习:中日关系教案

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第四中学初三历史复习:中日关系教案

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第四中学初三历史复习:中日关系教案李百红有关中日关系的话题,我将从对教材的分析、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重难点的明确、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及我的教学过程这几个方面来逐层展开我关于中日关系的教学的一些明白得与方法。

一、说教材教材是教学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也是教师知识传授的载体,正确解读教材,把握其中所要传达的知识内涵与人文思想,是一个教师在授课前的必备工作,同时正确的解读教材也是对我后面的教学过程的一个导向。

而我本次所选讲的中日关系这一节的内容要紧有两个方面,包括中日关系的历史问题、中日关系中的领土问题。

二、说教学目标依照教材的编排特点及内容要求安排,再加之关于当前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他们信息环境的实际情形,我将谈一谈我关于本课的教学目标设置:1.全面了解、深入把握中日关系乱局的历史、现实根源;[来源:Z |xx|k]2.反对日本否认历史、篡改历史,小心日本右倾化、军国主义化;[来源:][来源:学_科_网]3.增强危机意识、国防意识,提高研判时局的能力。

[来源:学#科#网Z#X#X#K]三、说教学重难点依照课标,教学目标的设定,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难点为了解历史、现实因素交错,美国因素。

四、说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因此然”。

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猎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法的思维过程。

在教学中,我要紧采取课堂讲解授课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的参与活动专门少,只能鼓舞学生在课后认识和体验,产生实践的愿望。

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行动结合起来,充分引导学生全面的看待发生在周围的现象,进展思辨能力。

我本人也会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鼓舞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期望,同时要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成效。

1.直观演示法:因为本节课要紧是同学们介绍国防的概况,只有单调的文字介绍的话,专门容易使学生“游离“课堂,激发不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在我的课堂上,除了借助PPT向同学们展现一些有关国防的图片外,因此在介绍图片的时候,也会配有我的详细说明,图文并茂,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日本的历史和中日关系》说课稿

《日本的历史和中日关系》说课稿

《日本的历史和中日关系》说课稿我今天说课的专题是日本的历史和中日关系一、说教材日本历史是九年级历史所学的知识,主要内容是大化改新、明治维新和两次世界大战和战后日本的发展。

中日关系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古代史:和平友好往来;近代史:侵略与反抗;现代史:在曲折中发展。

了解中日两国在近现代史上发生的重大史实,并分析中日关系历史发展与现状,是中考的热点问题和重点考察的内容。

二、说学情因为历史科成绩计入中考总分所占很少,所以学生对这科不太重视。

他们学习兴趣不高,基础不好。

这样他们对初一、初二的历史知识了解不多,学习世界历史比较困难,特别是对一些历史发展的线索还是比较模糊。

因此教学过程相当吃力。

三、说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日本的历史的相关史实,如大化改新、明治维新等。

2、复习了解中日两国在历史上发生的重大史实。

3、了解并分析中日关系历史发展与现状4、不忘历史,正视现实,关心时政,居安思危,振兴中华。

四、说重难点重点:有关日本的历史的相关史实、中日两国在历史上发生的重大史实难点:分析中日关系历史发展与现状及对中日关系的正确认识。

五、说教法:本课我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自主探究法:通过学生思考、归纳、概括,培养学生的独自解题能力。

2、讲解法:对于疑难问题,教师通过有关资料帮助学生理清线索,突破难点,突出重点。

3、合作探究法:通过讨论,使学生古今结合、纵横联系、增强其感性认识和理性思维。

六、说学法指导帮助学生理清相关史实和和理清他们之间的相联关系,以便合理利用。

注意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活动,使学生学会正确评价历史事件。

七、说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直接导入,学生展示自学成就。

通过同学们的自主探究、教师鼓励评价,适时补充。

情景导入中日关系,小组合作探究1、情景剧表演,学生讨论总结特点22、学生小组合作,展示近代史实,总结特点3教师讲授现代关系,学生讨论总结特点讨论,对中日关系的认识。

中考专题复习:中日关系

中考专题复习:中日关系

中日关系专题复习高罗中学徐庚生一、课型:复习课二、课时:一课时三、设计理念:1)以史为鉴,爱我中华,振兴中华。

2)历史问题,现实思考。

现实问题,历史思考四、三维目标:1)复习了解中日两国在近现代史上发生的重大史实。

2)了解并分析中日关系历史发展与现状3)不忘历史,正视现实,关心时政,居安思危,振兴中华。

五、教法:问题教学,启发指导,课件激趣,训练提高六、学法:史论结合,政史综合,归纳总结,讨论拓展七、双边活动设计导入:问题提出:中日两国在近代的关系怎样?学生回答:(近代中日关系以日本侵华为主要特征)教师指导:中日关系的阶段特征(按课件分时期进行复习学习)1明治维新----中日甲午战争(19世纪6、70年代-------19世纪末)成为侵华主凶、大大加深半殖民地程度师生重点学习:中日甲午战争1)提问并分析其发生背景:2)提问结果并分析败因:3)问:其影响如何?2中日甲午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19世纪末-----20世纪20年代)与美国争夺,逐渐形成独霸中国的局面问:这一时期日本对中国侵略活动有哪些?1)1900年参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向北洋军阀政府提出《二十一条》想灭亡中国。

3)同国民政府签订了《九国公约》。

(结合世界史相关日美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争霸内容)3 九一八事变----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1931---1945)从局部侵华到全面灭亡中国的侵略。

阴谋破产。

重点学习:日本局部到全面侵华战争1)提问:日本侵华的事件、暴行及残暴统治?2)提问:国共两党不同的抗战路线及态度?3)分析背景、胜因及评价4 二战后-----中日建交(1945---1972)追随美国,呈敌对状态,但民间往来不断结合世界史相关内容学习5 中日建交-----至今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签订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协定,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友好交往是主流,但对待历史问题和边界问题摩擦不断。

小结:日本侵华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见课件归纳总结)(学生举例教师提导补充完成)(1)发动参加对华战争•1874年日本在美国的支持下侵略台湾;•1894-1895年发动中日甲午战争;•1900年参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并逐步侵占中国东北,•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中考复习专题之中日关系.doc

中考复习专题之中日关系.doc

中考复习之中日关系专题【热点追踪】1、钓鱼岛问题: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它和台湾一样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中国对钓鱼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我国的这一立场有充分的历史和法律依据。

无论是中国的历史文献,还是日本的官方文件都明确记载钓鱼岛自古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 从国际法理上看,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也得到世界各国的承认。

但近年来中日关系因钓鱼岛主权争议,摩擦不断。

2、安倍政府全力走向右翼:中日关系目前最突出的问题是钓鱼岛和历史问题。

2012年9月,日本政府非法“购岛”,严重侵犯中国主权,破坏两国达成的共识,挑起了钓鱼岛争端。

2013年2月安倍表示仍有意通过修宪组建国防军。

2013年4月安倍对日本侵略的定义提出质疑,表示“国际上对于侵略的定义尚无定论”。

安倍参照美国模式成立了日本国家安全保障会议,并推出了首份“日本安全战略”,大肆渲染“中国威胁论”。

为使“安全保障会议”有效运转,自民党在国会不顾在野党和民众强烈反对,强行表决通过了被称为“一代恶法”的‘辦定秘密保护法案”。

2013年12月26日,安倍在执政刚满一年时迫不及待地参拜了供奉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给本来己经很困难的中日关系又増加了一个新的政治障碍。

参拜也令国际社会更加清楚地认清了安倍的右翼本质。

从修宪、设立国家安全保障会议、强行通过“秘保法”,再到参拜靖国神社,安倍一系列举措令人应接不暇,将日本推上军国主义的道路。

日本右翼:狭义上讲,是指日本街头具有黑社会性质的法人组织;广义上讲,指的是日本政治势力中的鹰派,也就是日本保守政党中的强硬派。

可以讲,日本右翼势力在战后一直处于一种时起时伏的状态,但是最近几年其势力突然变大,这倒不是指右翼分子人数上的壮大,而是指其掌握了政权。

2012年8月19曰,日本右翼分子登上钓鱼岛。

靖国神社:是位于日本东京都千代田区九段坂的一座神社。

该神社供奉自明治维新以来为日本军国侵座主义战死的军人及军属,其中绝大多数是在中日战争及太平洋战争中阵亡的日军官兵及殖民地募集兵。

2013中考热点之中日关系

2013中考热点之中日关系

日本的崛起对我国实现中华民族的 伟大复兴带来的启示
• (l)要善于学习吸收世界先进文化,坚持改 革开放,国家才能强大起来。 • (2)要倡导科教兴国战略,努力发展教育事 业,大力提高劳动者素质。 • (3)要坚持对外开放.引进外国先进科技。 • (4)发展经济的同时要保持社会的稳定。
如何看待名古屋市长否认南京大 屠杀等右翼势力的言论
• 日本政府应正视历史,以史为鉴, 信守和平承诺,妥善处理历史问题; 中日两国应增进了解,扩大共识, 不断加强两国人民的友好和交流; 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牢记历史, 珍爱和平,求同存异,和平共处, 开创未来等。
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 (1)牢记历史.珍爱和平。 • (2)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报 效祖国,使祖国屹立于世界强国之 林。 • (3〉呼吁日本右翼势力,深刻反 省历史,不能再把日本人民和世界 人民拖入战争泥潭。
• 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军国主义在侵华战争中 犯下的残暴罪行,铁证如山,国际社会对 此早有定论,不容置疑。公开否认南京大 屠杀,歪曲历史,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 感情,也影响了中日间的健康、稳定合作。 希望日方本着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精神, 正确认识和对待日本侵华历史,维护中日 关系政治基础。
你觉得中日关系怎样才能健康发 展?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不忘国耻 •努力学习 •报效祖国
• 启示:(l)不断提高中国的经济实力和 综合国力,坚决反对日本的军国主义和 法西斯主义。(2)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为基础,推行友好外交,壮大世界和平 力量。(3)积极开展对外经济交流和合 作,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4)战争不 仅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灾难,也给亚洲包 括日本人民带来了灾难,亚洲人民应时 刻警惕日本的右翼势力的军国主义复活。
2013中考热点之

中日关系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中日关系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九年级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中日关系》【复习目标】1、知道中日两国近现代的重大史实及概括各阶段的特征。

2、掌握中日关系历史发展与现状,正确看待和处理中日关系【学习重点】中日关系发展历程及正确看待中日关系【重要考点】明治维新、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黄海大战、《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占北京、《辛丑条约》、抗日战争(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血染卢沟桥、南京大屠杀、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中日邦交正常化【本节课涉及内容】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4课5课16---20页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4—16课69—79页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16课82页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19课118---120页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9课54---55页【教学过程】回顾历史﹙中日关系的演变﹚近代史:“同是天涯沦落人”……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遭到西方列强侵略完成下表“相逢不相识”……十九世纪后期开始侵华列举1895——1945年中日相关史实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日本曾对中国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

请你说出两次战争的名称、结果及影响、两次战争结果不同的原因。

讨论后完成表格:现代史:“相逢一笑泯恩仇”……新中国成立后在曲折中发展生概括新中国成立后两国发展、交往情况。

思考: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给我们什么启示?概括中日关系总的特征、主流。

正视现状:如何正确认识中日关系展望未来:你认为中日两国怎样才能长期、健康、稳定的发展?生讨论交流归纳总结质疑提升【中考链接】一、选择题:﹙将唯一答案填在括号内﹚1.台湾人民发布广告声明:“惟台湾土地,非他人所能干预。

设(日本)以干戈从事,台民惟集万众御之。

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

”这一文告发布的历史背景是”()A.《南京条约》的签订 B.《瑷珲条约》的签订C.《马关条约》的签订D.《辛丑条约》的签订2.“公历取代了农历,元旦取代了春节;天皇带头吃起了牛肉,官员们穿上了燕尾服;理发馆的生意开始忙碌起来,男人们减掉发髻,修剪成西式短发。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日本史及中日关系》教学设计_14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日本史及中日关系》教学设计_14

《日本史及中日关系》教学设计教学理念通过复习,让学生形成学习历史整体性的意识。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的能力。

养成学生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

教学分析日本史相关的考点分布在初中三年的六册历史教科书中,复习头绪繁杂,涉及面广,与现实中的热点问题联系紧密。

学情认识专题复习是在学生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复习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已基本掌握了日本历史进程和中日关系发展中的相关事件。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与日本史相关的各考点知识内容。

落实中日关系的有关史实及现在有关中日方面的热点问题。

分析日本发展历程对我国的借鉴意义,比较中日近现代化历程,增强“学习历史为现实服务”的意识。

通过比较中日近现代化历程、近代两次中日战争,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史论结合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运用图表归纳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直观地展现基础知识。

利用图片、史料等,多角度地认识、解释历史事件并提高阅读史料、归纳信息的能力。

对一些重大问题和对比性问题展开讨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日本历史上三次腾飞,日本民族对国家和民族前途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感;善于学习先进国家,积极吸收其文明成果;勇于改革与创新;善于抓住并利用历史机遇,促进国力提升等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从中日近现代化历程比较、近代两次中日战争中,使学生认识到,改革要符合国情;重视发展教育、推动科技进步;落后就要挨打,要不断提高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发展才是硬道理;推行友好外交,反对战争,维护世界和平。

中日两国关系的复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国情,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出贡献的人生理想。

教学重点日本史相关的各考点知识内容,正确认识中日历史问题和处理中日关系。

教学难点对日本发展历程和中日战争的评价及启示,理性看待中日关系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梳理知识---探究问题---巩固提高---小结---作业导入:(展示组图)当前,日本政府的频频动作和中日关系的种种变化根源何在?我们从日本的发展历程以及中日关系着手,寻找答案。

中日关系专题复习说课稿

中日关系专题复习说课稿

中日关系专题复习说课稿本次说课共分为五个部分:专题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

一、专题分析。

1、本专题的地位与作用。

本专题是九年级历史专题复习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中日关系不仅涉及古代、近代和现代中日双方交往的历史知识,而且还要涉及当前中日双方所面临的一系列时政热点问题。

2、本节要求。

所涉及的历史知识基本都是学科的主干知识,所以本节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重新构建知识体系中重点识记。

不仅如此还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的历史知识对现在中日双方存在的时政热点问题,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多角度、多方面的理性分析。

3、基于以上两点制定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落实中国古代、近代、现代史上的与中日关系有关的史实及现在有关中日方面的热点问题。

通过梳理中日关系,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和整体把握历史知识的能力。

通过中日关系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史论结合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以撰写新闻为载体,贯穿始终,避免枯燥无味、激发学生的兴趣,师生互动探究。

同时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历史,掌握对历史现象进行比较归纳、史料分析、合作探究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古代中国对日本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通过中日两国关系的复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国情,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的人生理想。

4、基于以上三点制定本节重难点。

不同时期中日关系的变化是这一专题复习中学生必需识记的内容,是本节复习的重点,以学生自我展示为主。

而不同时期影响中日关系变化的主要原因,需要师生共同探究总结出,因此定为本节课的难点。

二、学情分析优势:初中生的兴趣比较广泛,通常情况下对历史都十分感兴趣。

所以教师要注意通过多种方式增强历史的形象性、生动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劣势: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依然是比较欠缺的,他们对中日关系中存在的焦点问题,容易产生感性的、狭隘的民族认识,这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

三、教法学法依据学情和新课改倡导学生为主体,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理念,本节课采用的教法学法如下:教法:以活动为导向,以线索为载体,情景烘托,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专题复习中日关系

专题复习中日关系

一、学习目标1、落实中日关系的史实,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

2、通过中日热点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史论结合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出贡献的人生理想。

重点:中日关系史实以及正确看待中日历史问题难点:理性看待中日关系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二、教学过程(一)阅读资料日本帝国主义是近代中国最凶恶、最野蛮的敌人。

---------江泽民日本是中国的闹钟,时刻让中国惊醒--------《读者》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讲,日本是我们的邻邦。

一衣带水这个词几乎成了我们形容日本时必不可少的词汇。

然而,在地球上现有的国家中,日本却是离我们最远的一个国家。

------------央视主持人水均益思考:日本-----敌人、朋友?(二)中日关系回眸1、古代中日关系(1)西汉时,中日就有往来,东汉光武帝时,日本倭奴国王遣使来汉,光武帝赠给“汉倭奴国王”金印。

(2)隋唐时,日本遣使来中国,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我们称之为____________。

他们把唐朝的先进文化带到日本,对日本的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日本留学生________________随遣唐使来到长安,他精通中国文化,,在唐朝做官,他与大诗人李白、王维是亲密的朋友。

唐玄宗时,高僧________六次东渡日本弘扬佛法,传播唐朝文化。

日本受唐文化影响很大,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

(3)明朝时,日本倭寇经常骚扰中国沿海地区,明政府派____________到浙东抗倭,在浙江_________九战九捷,基本肃清了东南沿海的倭寇,他成为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2、近代中日关系(1)1894----1895年,日本发动_________________,中国战败,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_____________》,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2)1900年,日本参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强迫清政府签订《_____________》,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高中历史人教版《中日关系的历史变迁》教案

高中历史人教版《中日关系的历史变迁》教案

高中历史人教版《中日关系的历史变迁》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日关系的历史变迁及其影响。

2.掌握相关事件和人物的背景、过程和结果。

3.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二、教学重点1.了解中日关系的背景和历史演变。

2.掌握关键事件和人物的重要性和影响。

三、教学难点1.理解中日关系历史背景对今天双边关系的影响。

2.分析中日关系历史变迁的原因和结果。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中日交往的早期历史(45分钟)1.导入(5分钟)介绍中日两国的地理位置、人口规模等基本概况,引导学生了解中日之间的接触和交往。

2.学习李世民与聂耳的故事(20分钟)讲解李世民在唐朝时的对日外交政策和聂耳在日本留学的经历,引导学生认识到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对双边关系的影响。

3.探讨元代对日本的统治(20分钟)介绍元代统治下的中日关系,凸显元代对日本的统治政策和文化传播对中日关系的历史演变的影响。

第二课时:明清时期的中日关系(45分钟)1.复习上节课内容(5分钟)通过询问学生李世民与聂耳的故事和元代对日本的统治,巩固学生对上节课内容的理解。

2.学习明清时期的中日关系(30分钟)讲解明清时期的中日交往,包括朱棣的航海活动、明末清初的两个使团等重要事件,以及明末海禁对中日贸易的影响。

3.分析中日双方对贸易的态度差异(10分钟)引导学生分析明清时期中日双方对贸易的态度差异,分析其中的原因和结果,并引发思考中日关系今天的发展。

第三课时:近代中日关系的变迁(45分钟)1.复习上节课内容(5分钟)通过回顾明清时期中日关系的学习,巩固学生对上节课内容的理解。

2.学习近代中日关系的变迁(35分钟)讲解鸦片战争、甲午战争、日本殖民统治等关键事件,帮助学生理解近代中日关系的历史进程,以及这些事件对双边关系的影响。

3.讨论中日关系的现状和未来(5分钟)引导学生讨论当前的中日关系,包括经济合作、政治争议等方面,并展望中日关系的未来发展。

五、教学评价与反思通过课堂讲解和学生讨论,学生能够了解中日关系的历史变迁,掌握相关事件和人物的背景、过程和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中考历史热点之中日关系学案
【中考预测】日本是一个经济大国,与中国近邻。

中日两国同为亚洲大国,中日关系影响着亚洲的稳定,甚至是世界的和平。

中日关系是当今世界最主要的关系之一。

古代日本长期以中国为师,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强大起来,屡次侵略中国。

2012年初,日本名古屋市长否认发生过南京大屠杀,竭力掩盖侵略的罪行,美化侵略战争,给两国关系蒙上阴影。

又逢中日建交40周年,钓鱼岛之争使中日关系摩擦不断。

日本发展史及中日关系是历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在中考中同中美关系一样经常备受命题者的亲睐,必须重点掌握。

考查的重点有大化改新、明治维新、甲午中日战争、抗日战争、战后日本的崛起及原因、对中日关系的认识等【复习目标】:
1、唐朝、明朝时中日之间的交往的基本史实,甲午中日战争、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后的中日交往的基本史实。

2、大化改新、明治维新、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对日本的影响、战后日本的崛起及原因。

3、了解中日关系的曲折发展,把握中日交往的主旋律。

4、通过回顾日本的崛起历史,找出中国在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应该借鉴的经验。

5、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认识中日关系。

【复习重难点】
重点:中日关系的曲折发展。

日本的崛起过程。

难点:如何认识中日关系。

【复习过程】
必备知识梳理
【考点链接】——【温故知新】(要求:依据课本,回顾基础)
一、中日关系的曲折历程:
1、古代中日关系:(特点:——)
(1)唐朝时,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明朝后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近代中日关系:(特点:——)
重大事件及影响:
(1)1894年--1895年,日本发动_____________________,强迫清政府签订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本发动侵华战争
1、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 ______侵
华战争开始。

2、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七七事变,______侵
华战争开始。

之后又制造了八一三事变。

3、1937年12月,日本制造了南京大屠杀。

4、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
争取得胜利,台湾也回到祖国的怀抱。

3、现代中日关系:(特点:——从冷冻走向复苏,曲折前进)
中日建交:20世纪70年代,中日关系从对抗走向正常化,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

二、日本之路
1、大化改新(本部分不在考点,只需了解)(世界历史九上第4课)
2、明治维新,它对中国的影响。

(世界历史九上第18课)
3、1929——1933年经济危机对日本的影响。

(世界历史九下第5课)
4、二战结束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和值得中国借鉴的经验。

(世界历史九下第9课)
合作探究释疑解惑
【中日关系解惑】要求:小组讨论回答。

探究一、大化改新,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进入到封建社会。

1868年,日本开始明治维新,不到50年就成为世界五强之一,完成了日本的又一次崛起。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在美国扶持下,经济迅速发展。

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完成了近代以来日本的第二次崛起。

历经20世纪90年代经济的长期衰退和痛苦的体制改革,日本于21世纪初又迎来了经济腾飞的历史机遇,持续复苏。

请回答:
日本的崛起对我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带来的启示。

探究二:材料一:日本名古屋市长否认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侵华日军攻陷南京城后,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共有30万以上中国平民和战俘被日军残忍杀害。

然而在当今日本政界和民间,仍有不少人对这段历史采取否定态度,不思悔改,甚至称这段历史“虚假”。

名古屋市市长河村隆之又老调重弹,在谈及“南京大屠杀”时宣称“没有这回事”。

材料二:日本文部科学省3月26日公布了最新的高中教科书审定结果,审定合格的11本地理、公民教科书中有8本涉及竹岛(韩国称独岛)和钓鱼岛,将钓鱼岛标注为“日本领土”。

加上去年审定合格的教科书,约九成的日本高中教科书涉及了该问题。

请回答:
你如何看待名古屋市长否认南京大屠杀以及日本右翼势力的其他言论和行为?你觉得中日关系应该怎样健康发展?
探究三: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学以致用举一反三
【沙场秋点兵——中考考场模拟训练】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唐时期中日交流频繁。

日本多次派使团到唐朝学习,把唐朝先进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科技文化带回到日本,推动了日本的社会改革,使日本从奴隶社会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

材料二:清朝前期,统治者以天朝大国自居,认为国内“物产丰盈”不需要外洋货物,所以严格限制对外贸易,既严格控制外国商人来华贸易,又限制中国商民出海,厉行海禁“片帆不许下海”。

造成了清政府的与世隔绝,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材料三:1853年,美国强行打开日本的大门后,西方列强纷纷侵入日本。

面对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日本向欧美学习,实行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发展成为亚洲资本主义强国。

(1)结合材料一,试举出唐朝时中日友好交流的一个事例。

(2)材料一中,“使日本从奴隶社会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是哪次改革?
(3)材料二反映的是清朝前期实行的哪一政策?
(4)材料三中,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的是哪次改革?
(5)通过对上述材料的分析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
2、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853年,美国强行打开日本的大门后,西方列强纷纷侵入日本。

日本
经济遭到摧残,国家主权不断丧失,社会更加动荡不安。

材料二:1931年,日本的工业总产值比1929年下降了1/3,进出口贸易额下降
约50%,失业者多达300万,在业工人工资降低了1/3以上。

1/3的农民失去土地,
许多地方发生饥荒,农民要求减租的斗争达3400多起。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日本300万人丧生,所有大城市都因空袭而遭到严
重破坏,全国1/4的财富被毁,生产水平只相当于战前的1/3,经济陷于崩溃。

(1)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反映了日本发展史上的三次危机。

据材料及所学知
识分别概括造成三次危机出现的直接原因。

(2) 面对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两次危机,日本采取了什么措施?又分别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
20世纪50-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率简表
上图反应出日本在二战后经济发展的情况,而中国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却错失良机,两相对比,你得出什么样的启示?
材料四:4月2日的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认为,中日关系在6个月的“冰冻期”后,两国关系出现了回暖迹象。

日本在东北亚是孤独的,中、俄、韩和日本都有着同样的主权问题,日本和中国钓鱼岛冲突,说明日本在东北亚的地缘处境是难堪的。

钓鱼岛冲突带来经贸上的问题。

相比内需市场很大的中国而言,外向型更强的日本对华市场依赖更重,中日两国经济角力也以日本的落败而告终。

中日关系不能再这样僵持下去,否则中日两国都会吞下两败俱伤的苦果,这是中日两国的共识。

材料五:2012年2月21日,针对日本名古屋市市长河村隆之在南京市代表团访问名古屋期间关于“不存在南京大屠杀”的言论,南京市政府宣布暂停与名古屋市政府的官方交往。

(4)材料四和材料五是发生在2012年2月份和2013年4月份的新闻事件,你认为哪一材料反映的是中日关系发展的主流方向?为什么?
课后拓展
新中国成立后,中日关系发展的障碍主要有历史教科书问题、参拜靖国神社问题、台湾问题、钓鱼岛问题、东海油气田问题。

请同学们选择你自己感兴趣的某一问题,课后查阅资料,详细了解具体情况,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就如何解决这一障碍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