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秦汉艺术

合集下载

第三讲-战国秦汉美术(第二课时)

第三讲-战国秦汉美术(第二课时)
雕塑艺术
中国古代雕塑包括:
• 陵墓雕塑 • 石窟与寺观中的宗教雕塑 • 散布于民间的各种不同材质的室内 小型雕塑、玩偶等
1、陵墓雕塑
• 陵墓雕塑包含两大部分:
一是地面上仪卫性石刻造像
代表作品:西汉霍去病墓石刻群
一是地下作为陪葬的俑
代表作品:秦陵兵马俑、汉说唱俑
(一)地下陵墓雕塑—秦、汉俑
• 俑—— 古代墓室中代替活人陪葬的偶人。 从东周时期开始流行,盛行于汉、 唐时期,多为陶、木材料制作,也有石 雕或其他材料制作的。宋代以后纸制的 冥器流行,陶、木俑减少。
《跃马》石刻高1.14米,长2.60米。作品所表现的是 一匹转战千里、久经沙场的战马。马头上仰,似乎 在谛听远方传来的声音,注视着前方的动静。
《伏虎》长2米,宽0.84米,作品刻划出猛虎机警凶猛,随 机捕获猎物的形象,全身刻有条纹,显示了皮毛的丰满, 轻柔和斑烂,尾稍有力地卷在背上,更增加了活跃的气势。
崇尚写实,手法严禁;性格鲜明,形 象生动;在总体布局上,利用众多直立静 止体的重复,造成排山倒海的气势,使人 产生敬畏而难忘的印象。
秦俑既担负守卫陵园的象征职能,又是 对秦始皇统一中国这一历史功绩的纪念。
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 文化遗产。
汉代俑——人间百态
• 从艺术创作上看,汉代俑像所表现的是 它们的作者们最熟悉的生活。
秦、汉俑特点
• 秦、汉俑,以巨大的数量、繁多的种类、 精湛的技艺展示了时代的风貌,既有重要的历 史价值,也是极为珍贵的艺术品。绝大部分的 俑都是用来表现统治者生前的权势和享乐生活, 而这又只能通过为他们服务的各种下层劳动人 民的形象才能表现出来。因此,大部分的俑具 有生活气息浓厚、形象生动活泼等特点。

秦汉艺术(上)

秦汉艺术(上)

满城汉墓出土错金云纹青铜博山炉(M1:5182)
陕西茂陵随葬坑出土西汉错金银博山炉
阿契美尼德时代波斯波利斯宫殿的浮雕(华盛顿弗利尔美术馆藏)
湖北罗州出土东汉青铜博山炉 百济故都扶余陵山里出土青铜博山炉
汉画像石
汉画像石是一种石刻画,在石材平面用雕刻技法刻成, 主要用于墓室、墓前祠堂、石阙等墓葬建筑的装饰, 属于祭祀性的丧葬艺术。汉画像石大致产生于西汉武 帝年间,衰落于东汉末年,期间经历大约三百年的历 程。东汉灵帝光和七年(公元184年),发生了黄巾起 义,起义军分别扫荡了山东、苏北与河南南阳等两个 汉画像石中心区域,在这种情况下,那种耗时耗力营 建画像石墓、祠堂的社会力量和经济条件也逐渐衰落。 陕西和晋西北也成为匈奴南下控制之地,四个区域中 唯独有地理位置相对封闭的四川地区,汉画像石的传 统还延续到三国蜀汉时期。
汉画像石的地理分布
• 1. 山东、苏北、皖北、豫东,其分布大致包括以鲁南的济宁、枣庄、 临沂地区和苏北徐州地区为中心。主要地点有山东嘉祥、微山、沂南、 邹城、临沂、章丘;江苏的徐州、铜山、连云港;安徽的定远、亳州; 河南的永城、夏邑等,这是汉画像石分布面积最广的一个区域。
• 豫南、鄂北区,其分布以南阳为中心,东到唐河,北到叶县、襄城, 南抵长江北岸的当阳、随州。主要地点有河南的南阳、唐河、新野、 方城;湖北的当阳、随州。 • 陕北、晋西北地区。主要分布在陕西绥德、米脂、榆林、神木、清涧; 山西的中阳、柳林。
• 四川、重庆、滇北地区,多集中分布于嘉陵江和岷江流域,地点有渠 县、忠县、合川、成都、彭山、乐山、新津、梓潼、雅安、宜宾、重 庆和云南的昭通等地。
山东孝山堂东汉画像石
山东嘉祥东汉画像石(车马图、拜谒图)
山东嘉祥武梁祠汉画像石《荆轲刺秦王》

第三章秦汉美术

第三章秦汉美术
第三章秦汉美术
(1)西汉前期墓室壁画
以1988年发现于河南永城柿园的梁王墓和1983年发现 于广州象岗山的南越王墓壁画为代表,这两处壁画都 鲜明地体现出升仙的主题。
河南永城柿园的梁王墓壁画
第三章秦汉美术
(2)西汉后期墓室壁画
在洛阳、西安、武威等地共发现六座此时期的壁画墓。其中以洛 阳的四座为重要。壁画皆用大型空心砖和小砖混合构筑而成。
第三章秦汉美术
孝子故事图 漆箧彩绘 朝鲜平壤南井里出土 东汉
第三章秦汉美术
车马人物图 铜镜彩绘(局部) 陕西西安红庙坡出土 西汉
第三章秦汉美术
人身兽首图 陶壶彩绘 山西浑源华村出土 西汉
第三章秦汉美术
禽鱼人畜图 东陶盘彩绘 东汉
第三章秦汉美术
第三章秦汉美术
土相 扑
秦图
木 篦 彩 绘
湖 北 江 陵 凤 凰 山 出
一吏一马图 木板画 甘肃省额济纳河肩水金关遗址出土 西汉
第三章秦汉美术
第二节 画像石和画像砖
画像石和画像砖是秦汉美术的重要实物资料,数量 最多,内容最丰富,艺术手法多种多样,体现了这 一时期的艺术成就。
都是旌幡性质,葬礼中用以招魂,入土时随葬。 马王堆1号墓帛画分为天上、人间、地下三部分,展示
了汉代人们观念中的宇宙图景。
第三章秦汉美术
第三章秦汉美术
第三章秦汉美术
西帛 汉画
湖 南 长 沙 马 王 堆 一 号 墓 出 土
宫殿寺观壁画
秦汉时代的宫殿衙署,普遍绘制有壁画,但随 着建筑物的陆续消亡几乎丧失殆尽。本世纪70 年代发现的秦都咸阳宫壁画遗迹第一次使我们 领略到了秦代宫廷绘画的辉煌。
第三章秦汉美术
(4)东汉时期的墓室壁画
东汉时期较有代表性的墓室壁画还有辽宁营城子壁画墓,壁画绘 有死者升仙等情节,而门的两侧绘有持兵器的武士形象,威猛有 神,此画以线条粗率而泼辣为特点。

第三章秦汉美术ppt课件全

第三章秦汉美术ppt课件全
图3-19 骊山陵
第四节 建筑艺术与工艺美术
秦代建设还包括修驰道、筑沟渠。主要线路宽达五十步 ,道旁植树,工程十分浩大,加上其他水陆通道,形成 了全国规模的交通网;疏浚鸿沟(河南汴河) 作为水路枢 纽,通济、汝、淮、泗诸水。又于公元前214年,令史禄 监修长达六十多里的灵渠,沟通了湘、漓二水。
图3-20 河南汴河
第三章 秦汉美术
1 秦汉绘画艺术 2 秦汉画像石与画像砖 3 秦汉雕塑艺术 4 建筑艺术与工艺美术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秦汉绘画艺术主要包括宫殿寺观壁画、墓室壁画及 汉代帛画三个部分。本章学习的目标在于了解秦汉绘 画艺术的特点及其文化内涵,重点了解汉代墓室壁画 的分布区域以及绘画内容与绘 画特点;其次了解认识汉代帛画的绘画特征及其对于 中国绘画史的意义。
第二节 秦汉画像石与画像砖
门楣画像石 东汉(公元25-- 220年) 高40、宽196.5厘 米 1996年陕西省神木县大保当乡汉墓出土陕西省考古研 究所藏 浅灰色砂岩。
图3-8 门楣画像石
第二节 秦汉画像石与画像砖
秦汉画像砖 画像砖是秦汉时代的一种建筑装饰构件 艺术造诣最高的是四川成都一带出土的东汉后期画像实心砖, 画面一次模印而成,构图完整,大多表现现实生活情景,代表 作有《弋射收获画像砖》
第四节 建筑艺术与工艺美术
另外汉代画像石,以人物、动物、植物为主要纹饰, 古朴生动,矫健大方。其方法多为剔地突起的浅浮雕 法,也有采用线刻的形式,画像石以山东、河南刻线、浮雕等加工方法,所雕物品多精巧玲珑。琉 璃、木器、编织等也各具特点。
思考题
图3-23 汉阙
第四节 建筑艺术与工艺美术
二、工艺美术
1、丝织 产地以山东、四川为主,品种有锦、绫、绮 、罗、纱、绢、缣、缟、纨等。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 土有大量织锦,为汉代织锦的代表。

cj-3-秦、汉工艺美术

cj-3-秦、汉工艺美术

第三节
二、汉代的陶瓷工艺
3、陶塑 、
陶瓷工艺
汉代陶塑与秦代不同的有两个方面: 1> 题材 题材除了兵马俑,更多的是文俑,舞俑,杂技俑,侍仆俑等。
2> 艺术处理手法 艺术处理手法上,汉代注重人物神态和动态的刻画,忽略形体 比例结构,甚至有意通过夸张变形达到传神的艺术效果。
山东济南“彩绘乐舞伎群俑”
第二节
二、汉代的青铜工艺
青铜工艺
汉代的金银器 金银器,主要是制作各种装饰用品。 金银器
此俑为一女奴,上身挺直,双膝着地, 《史记》称为“跽”,乃是一种合乎传 统礼制的坐法。膝前有圆形筒,双手原 应握有灯杆之类的器物。银俑发髻上绾, 表现出沉默拘谨的神情。俑多为陶质, 铜、铅制作的尚不多见,而像此件比例 适度、制作精致的银制品则更为珍贵。 西汉 银女坐俑 22.6×9.5厘米 × 厘米
汉代铜灯
错金银牛形铜灯(东汉)
西汉鎏金羊形铜灯
《长信宫灯》作宫女 跪坐持灯状,通体鎏 金,各部分铸成后合 成,灯盘可转动,灯 罩能启合,以便调节 灯光照射的方向和照 度的大小。宫女的右 臂和躯体中空,烟气 通过右臂进入体内, 烟灰贮留体中,可保 持室内清洁。此灯设 计灵巧,结构合理, 宫女造型生动,是实 用与美观高度统一的 工艺美术品。
第二节
一、秦的青铜工艺
青铜工艺
匜(yí),古代盥洗时 用以浇水的器具。形椭圆, 三足或四足,前有流,后有 鋬(pàn),有的带盖。
第二节
一、秦的青铜工艺
青铜工艺
鍪(móu),古代炊器, 似釜而反唇。作扁圆腹,圆底, 腹上有对称的大小环耳各一个。
第二节
一、秦的青铜工艺
青铜工艺
公元前4世纪,秦灭巴蜀以后, 长江流域的文化也渗入到秦文化,如 长江流域以釜为炊器的传统很快就导 致了秦器中鍪的出现和流行。秦器中 几乎同时出现的蒜头壶 蒜头壶,也是受到 蒜头壶 其他文化影响而产生的。

第三章 秦汉美术

第三章 秦汉美术
(3)掌握新石器时代雕塑的造型特点。
秦李斯峄山碑泰山石刻,清拓本
《终年帖》,张芝
学习要点及目标
(书1)了解不同文化遗址陶器纹饰的特点,以及陶器的产 法 生在美术史上的重要地位;领会原始先民经济生活 艺 与艺术形式之间的依存关系。 (术2)了解史前绘画的产生、形式及特点。
(3)掌握新石器时代雕塑的造型特点。
(3)掌握还新大石肆器营时建代以期雕接塑引的仙造人型。特神点仙。的思想表现在美术当中,所以这一时期的工艺美术品,既有充满象
征意味的神人瑞兽,更有漂浮于神山仙岛、天上人间的云气。但是,长生不老只是愿望,虽然美好, 却无法实现,于是人们又在追求来世的幸福,以大批精美的工艺美术品殉葬。
与艺(术形3)式之了间解的秦依存汉关雕系塑。兴盛的社会背景及汉代厚葬的习俗与陵墓雕刻 (2)了解之史前间绘的画依的产存生关、系形式。及特点。 (3)掌握(新石4)器时掌代握雕汉塑的代造工型艺特点美。术形式,领会汉代推崇儒家思想的社会风气
与工艺美术风格之间的必然联系。
01 one 绘 画 艺 术
学习要点及目标
漆木俎(进食器),
战国中晚期,通高 20 厘米,长27 厘米, 宽12 厘米,九连墩2 号墓出土
秦汉时期由于生产关系从奴隶制转变为封建制,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
这一时期的工艺美术飞速发展,特别是汉代物质生活的发解解握在艺及定飞器仅展不史新美术目同前石术形,跃、供了标文绘器史式使性漆贵豪化画时上之的得器族华遗的代的 间发工 与 阶 的址产雕重的展艺 丝 层 贵陶生塑要依,品 织 享 族器、的地存呈生 品 用 日纹形造位关现产 等 , 用饰式型;系出的及特领。不 , 而 品特特点会璀种但 且 ;点点。原璨类在 作 陶,。始夺十数 为 器以先目分量 商 作及民的丰上 品 为陶经景富有 广 日器济象,所 泛 用的生。生提 流 器产活秦产高通皿汉既,,,工有而并砖艺官且输瓦美营在出等术的制到建包,作域筑括也水外材金有平。料属民上金的工营也属烧艺的比工制、。以艺也陶产前特非器品有别常、

中外美术史全套课件 第三讲秦汉美术

中外美术史全套课件 第三讲秦汉美术

• 辟车伍佰(左)、门下小吏(右) 河北望都一号墓壁画(局部) 东汉
• 乐舞百戏 内蒙古和林格尔墓壁画(局部) 东汉
秦汉美术—汉代壁画和帛画
中外美术史
• 四、 汉代帛画
• 长沙马王堆1号、3号墓的内棺棺盖上均覆盖着“T”字形旌幡帛画,全长两 米许,构图基本相同。上段绘日月升龙及人面蛇身的始祖神,象征天上境界 ;中段绘墓主人出行,宴席等人间生活;下段绘神怪、龙蛇、大鱼、大龟等 地下的生物。其主题思想是引魂升天。这两幅帛画,在艺术处理手法上具有 鲜明特色:形貌服饰皆刻画得惟妙惟肖;各种神禽异兽,姿态矫健活泼,勾 线流畅挺拔,设色庄重典雅,展现了西汉绘画卓越的艺术水平。
长信宫灯:西汉长信宫灯,中国汉 代青铜器,宫灯灯体为一通体鎏金 、双手执灯跽坐的宫女,神态恬静 优雅。灯体通高48厘米,重15.85 公斤。长信宫灯设计十分巧妙,宫 女一手执灯,另一手袖似在挡风, 实为虹管,用以吸收油烟,既防止 了空气污染,又有审美价值。
秦汉美术—秦汉代壁画和帛画
中外美术史
一、秦朝壁画:陕西咸阳第三号秦宫遗址长廊壁画 二、西汉壁画: 1. 麒麟阁功臣图:名臣画像
兵马俑 陕西临潼秦始皇陵秦兵马俑坑出土 秦
秦汉美术—汉俑(公元前206~公元220) 中外美术史
• 西汉陕西咸阳扬家弯兵马俑:尺寸只有秦俑的一半,造型 板滞、队列森严
• 东汉四川成都天迥山说唱俑:说唱俑西汉后期至东汉陶俑 的主要类型
• 骑兵俑 陶塑 陕西咸阳杨家湾出土 西汉
• 陶舞女俑 陕西西安白家口出土 西汉
• 它们是秦代禁卫军的真实写照,在总体设计上,既担负守卫 陵园的象征职能,又是对秦始皇统一中国这一历史功绩的纪 念。
• 秦兵马俑的艺术特点:崇尚写实,手法严谨;性格鲜明,形 象生动;在总体布局上,利用众多直立静止体的重复,造成 排山倒海的气势,使人产生敬畏而难忘的印象。

秦汉时期的艺术

秦汉时期的艺术

秦汉时期的艺术公元前221年秦始王建立秦朝,是我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秦的建立客观上促进了秦汉艺术风格的形成。

一个时代政治,经济发展促进了其文化艺术风格的形成。

秦汉时期艺术的发展包括其绘画,雕塑,建筑艺术,以及画像石与画砖等。

可以说其艺术发展的多元化是受其当时政治经济影响很大。

(一)秦俑艺术1.制作手法俑是古代用于陪葬的偶人。

是用泥土、木或铜等作的象人的物件。

俑的质地以木质、陶质最常见,也有瓷、石或金属制品。

俑的形象,主要有奴仆、舞乐、士兵、仪仗等,并常附有鞍马、牛车、庖厨用具和家畜等模型,还有*胜的神物。

(二)秦桶的艺术特色秦俑大,首先是场面大,3座兵马俑坑布置在近2万平方米的大地上,直观地再现了秦国军队兵强马壮的宏伟场面,如此巨大而又围绕一个主题展现的艺术群雕,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其次是形体高大,陶俑平均身高1.8米,陶马身高1.7米身长2米,在世界上还没有发现比秦俑更为高大的陶俑。

秦俑多,是指数量多,三个坑出土近八千件陶俑、陶马,这在世界雕塑史上可谓独秀一枝独秀。

秦俑精,是指对每件陶俑大到身体结构,小到头发、眉毛,都精雕细刻、一丝不苟。

秦俑美,是指这些不同的陶俑中间有高大魁梧、气宇不凡的将军,有威武刚毅、身经百战的武官,更有神情各异、生动传神的士兵,可谓千人千面互不雷同,喜怒哀乐各有其情,完全是当年秦军将士的真实写照(三)汉代时期的主要美术表现在哪些方面:汉代美术品,我们可以归为墓室壁画、画像石和画像砖、漆画、铜镜装饰、石雕与泥塑等五项,下面分别介绍。

1. 墓室壁画:这些壁画全部都是描写墓主人生前的生活。

特别是着重地描写车队和骑从行列。

这些壁画直接画在石灰岩的壁面上,运用了赤、黄、青、绿、紫、白、黑等多种彩色,并沿着墨线轮廓加以色彩渲染,以追求立体效果。

(见彩图)2..铜镜装饰两汉是中国古代铜镜发展史上的繁荣时期.它的纹饰图案及装饰艺术特色集中体现了汉代的艺术风格及当时人们的审美思想,渗透着我国古代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是汉代工艺史上的一项重大成就3.画像石、画像砖画像石、画像砖在两汉间极为兴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壁画、画像砖石内容:

升仙神异(伏羲,女娲、西王母、长生、、) 天象祥瑞(神兽、、) 驱疫辟邪(拜神灾异、、) 经史 故 事( 历代 帝王 、 圣贤 、 忠义 、 孝行 、列 女、、) 生平威仪(车马出行、属吏、战斗、、) 家居娱乐(宴饮、燕居、庖厨、射猎、乐舞、百 戏、园林、、) 生产活动(渔猎、耕织、开采、借贷、建筑、、)
考古的成果
壁画、画像砖石、漆画器绘
得益于近代考古学,20世纪以来已发掘
超过40座的汉墓 西汉徐州楚王墓 1995
一 壁画
河北、河南、山东、辽宁等 前期:西汉中期到东汉早期,较少 后期:东汉中、后期 目前发现较早的壁画:秦咸阳故城,
1号宫殿遗址:残片440多块,最大的高37,宽
艺术表现
疏简与繁密
写实与想象 夸张与变形
运动与韵律
工整与随意
艺术史: 不仅是艺术,还是文化的问题
《武梁祠——中国古代艺术的思想性》
三联书店2006 巫鸿 屋顶:上天征兆 山墙:神仙世界 墙壁:人类历史 历史与思想的意义
主要在北方,甘肃、内蒙、山西、陕西、
25,色彩非常丰富,案纹饰为主(1959) 3号宫殿遗址:残存车马、依仗等
画像砖、石
源头 可能在陕西,是秦及西汉前期画砖的唯一发现地, 图案为后来的母本 分布:山东、河南、川渝、陕北、江苏徐州最密集 山东:精美繁复、细致绵密,技法集大成 河南:有生气、神秘 川渝:较多世俗生活 陕北:比较注重装饰美 徐州:宋代黄河改道,后被黄土覆盖,可能还有丰富的埋 藏,风格归属不明朗,大的建筑图较突出
秦汉美术
——礼仪中的美术
社会的变迁
阶层的变化:贵族—平民—士族
皇帝集权: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王道为霸道所用
文化的神学化工具化 西王母与长生崇拜
世俗的留恋
礼仪中的美术
维护活人的权威与生活:教化与丧葬
丧葬:大规模的美术活动
汉代葬制由竖改横, 横穴式,形制 上模仿生前府邸(器物、图像) 其中的壁画,有的可能模仿生前室 内画,有的专为墓室而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