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动脉炎PPT课件

合集下载

大动脉炎的护理PPT课件

大动脉炎的护理PPT课件

2011年7月第30卷第4期 4
病因病理
本病病因迄今未明,多数学者认为本病为自身免疫性 疾病,与体内产生免疫反应相关。 TA主要累及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血管,病变血管壁全 层受累,以浆细胞及单核细胞浸润为主,表现为节段性 炎性肉芽肿,导致内膜、外膜纤维化及中膜变性。
编辑版ppt
5
分型:1.头臂型 2.胸腹主动脉型 3.肾动脉型 4.混合型 5.肺动脉型
流行病学:本病发病者以中青年女性多见,文献 报道男女发病比例为:1:3.1~8.3,发病年龄多见 于40岁以内。头臂型是TA最常见的类型,我国文 献报道头臂型TA所占为比例在48.4%~54.5% 间,为TA最常见的类型。
数据来源:卢勇 郑月宏 《头臂型大动脉炎的研究进展》.心肺血管病杂志
编辑版ppt
早期用力咳嗽引起伤口破裂。
4)体温和心率的监测。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医生。
编辑版ppt
21
术后护理重点
2、脑保护
1)注意观察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术后患者易出
现脑过量灌注及脑水肿。严密观察瞳孔、神志、精神状
态及有无头痛、视物模糊等症状,及时根据医嘱应用脱
水剂。
2)控制脑血流。予床头摇高30︒的低坡卧位,严格记录
出入量,保持出入量平衡。
3)注意观察有无神经损伤。声音嘶哑、进食呛咳、说话
费力等。
编辑版ppt
22
术后护理重点
3、抗凝治疗和出血观察
1)应在严格止血和引流通畅的基础上给予抗凝治疗。 2)密切观察伤口有无出血、血肿的发生。
文献:韩月红《重症头臂型大动脉炎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9年11月11日第25卷第11期
编辑版ppt
分型
6

大动脉炎PPT课件

大动脉炎PPT课件
大动脉炎 (Takayasuarteritis,TA )
编辑版ppt
1
大动脉炎
大动脉炎是一种以中膜损害为主的非特异性全 动脉炎。动脉全层呈弥漫性不规则增厚和纤维 化,增厚的内膜向腔内增生引起动脉的狭窄和 阻塞。是以引起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及肺动脉 不同部位的狭窄或闭塞为主要表现的慢性进行 性非特异性炎症。
又称:高安动脉
编辑版ppt
2
流行病学
大动脉炎,本病在世界各地区患病率有所不同, 亚洲地区比较常见,而西欧国家罕见,多见于 年轻女性,本病多发于年轻女性,男女之比是 1:8,(有资料为1:3.2)发病年龄多为2030岁。30岁以前发病约占90%,40岁以后较 少发病,国外资料患病率2.6/百万。
编辑版ppt
10
头臂动脉型(主动脉弓综合征)
病变主要累及主动脉及其分支。由于颈动脉或椎动脉狭窄或闭塞 而引起不同程度的脑缺血,可有头昏,眩晕,头痛,视力障碍, 当起立行走时视物模糊或视力丧失,也可复视,黑点,白内障。 严重者引起抽搐、失语、偏瘫或昏迷。由于头面部缺血可致鼻中 隔穿孔,上颌或耳壳溃疡,牙齿脱落,咀嚼无力和面部萎缩,单 侧或双侧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上肢血压明显降低或测不出而下 肢血压正常或增高。于狭窄的相应部位可听到血管杂音,尤以颈 部或锁骨上及胸锁乳头肌外三角区血管杂音最响伴有震颤。眼底 检查可见患侧视乳头苍白,视网膜动静脉扩张,相互吻合,环绕 于视乳头周围呈花环状,称高安眼底,本型因为有丰富的侧动循 环建立,肢端很少发生坏疽。此型约占23%-33.3%。
编辑版ppt
15
临床表现
全身症状:在局部症状或体征出现前数周,少数患者 可有全身不适、易疲劳、发热、食欲不振、恶心、出 汗、体重下降、肌痛、关节炎和结节红斑等症状,可 急性发作,也可隐匿起病。当局部症状或体征出现后, 全身症状可逐渐减轻或消失,部分患者则无上述症状。

大动脉炎(TA)PPT课件

大动脉炎(TA)PPT课件
(5)其他 少数患者在疾病活动期白细胞增高或血小板增高,也为 炎症活动的一种反应。可出现慢性轻度贫血,高免疫球蛋白血症 比较少见。
16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胸部X线检查可见左心室增大,若 侵犯胸主动脉,可见主动脉弓凸出、扩张,甚 至瘤样扩大,或者降主动脉变细内收及搏动减 弱等改变。
17
眼底检查
近年来有报道TNF-a拮抗剂如依那西普、英夫利 西单抗治疗大动脉炎,症状及炎性指标均有好 转。
21
治疗
对静止期患者,因重要血管狭窄、闭塞,影响脏 器供血可考虑手术治疗,如介入治疗、人工血 管重建术、内膜血栓清除术、肾切除术、血管 搭桥术等。对症治疗可用周围血管扩张药、改 善微循环药物、抗血小板药物、降压药等。
22
预后
本病为慢性进行性血管病变,受累后的动脉由 于侧支循环形成丰富,故大多数患者预后好, 可参加轻工作。预后主要取决于高血压的程度 及脑供血情况,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积 极治疗可改善预后。其并发症有脑出血、脑血 栓、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心肌梗死,主动 脉瓣关闭不全、失明等。死因主要为脑出血、 肾功能衰竭。
大动脉炎 (Takayasuarteritis,TA )
1
大动脉炎
大动脉炎:是指累及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慢性 非特异性炎症引起的不同部位动脉狭窄或闭 塞 ,少数也可引起动脉扩张或动脉瘤,出现 相应部位缺血表现。历史上有不同的病名描述 本病,如无脉症,主动脉弓综合征,高安病等。
2
本病好发于亚洲、中东地区,西欧与北美 少见。发病年龄多为5-45岁,约90%患者 在30岁以内发病,多见于年轻女性。
3
发病原因
本病病因未明,多认为与遗传因素、内分泌异常、 感染(如链球菌、结核分枝杆菌、病毒等)后机

大动脉炎护理课件

大动脉炎护理课件

05 病情监测与评估
病情监测的方法与频率
监测方法
观察症状、记录生命体征、定期进行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监测频率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定期进行监测,一般建议每周至少一次。
病情评估的标准与流程
标准
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 果和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估。
VS
流程
收集患者基本信息、了解病史、进行体格 检查、安排相关检查、综合评估病情、制 定治疗方案。
THANKS
免疫抑制剂
用于控制炎症和免疫反应, 常用药物有环磷酰胺、甲 氨蝶呤、硫唑嘌呤等。
生物制剂
如抗肿瘤坏死因子(TNF) 抑制剂等,通过抑制特定 的炎症因子,减轻大动脉 炎的炎症反应。
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与副作用
感染风险
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和糖皮质激 素可能导致免疫功能低下,增加 感染的风险,应注意预防感染。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遗传、免疫、 感染等因素有关。
发病机制
炎症反应导致血管壁的损害,进而引 起动脉狭窄或闭塞。
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因受累血管不同而异,常见症状包括头痛、头晕、晕厥、胸 闷、心悸等。
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诊断。
02 大动脉炎的药物治疗
大动脉炎护理课件
目 录
• 大动脉炎概述 • 大动脉炎的药物治疗 • 非药物治疗与护理 • 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 病情监测与评估
01 大动脉炎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大动脉炎是一种慢性、多发性、 非特异性炎症,主要侵犯主动脉 及其分支的慢性疾病。
特点
多发于年轻女性,病程较长,可 累及全身多个器官和组织,以主 动脉及其分支的狭窄或闭塞为主 要病变。

《大动脉炎分享》课件

《大动脉炎分享》课件

案例总结与启示
总结
本案例展示了典型的大动脉炎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依据和治疗方案,强调了早期诊断和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
启示
对于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疼痛的患者,应警惕大动脉炎的可能性,及时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在治疗过程 中,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并进行定期复查和评估。同时,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和生活 方式调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05
大动脉炎的最新研究进展
最新治疗方法
01
02
03
药物治疗
使用免疫抑制剂、抗炎药 物等控制炎症反应,缓解 症状。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血管狭窄或闭塞 的患者,可采用血管搭桥 、内膜剥脱等手术方法改 善血流。
基因治疗
研究针对大动脉炎相关基 因的靶向治疗,以从根本 上抑制疾病进展。
研究热点与展望
免疫机制研究
好的生活习惯。
03
大动脉炎的预防与护理
预防措施
01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心理健康 ,增强身体免疫力。
02 控制慢性疾病
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疾病, 降低血管炎症反应。
03 避免诱发因素
避免暴露于寒冷环境、预防感染、控制自身免疫 性疾病等,以降低大动脉炎的发病风险。
大动脉炎分享
目录
• 大动脉炎简介 • 大动脉炎的治疗 • 大动脉炎的预防与护理 • 大动脉炎的案例分析 • 大动脉炎的最新研究进展
01
大动脉炎简介
定义与特点
01
定义
大动脉炎是一种慢性、多发性、非特异性炎症, 主要侵犯主动脉及其分支的慢性血管炎症性疾病
。 02
特点
大动脉炎多发于年轻女性,病程较长,可累及全 身多个器官和系统,导致相应症状和体征。

大动脉炎最新版.ppt

大动脉炎最新版.ppt

..分割..
20
发病机制
①Ⅰ型病变,主要累及主动脉弓及其分支,即头臂动脉型或主 动脉弓型;②Ⅱ型病变,累及胸腹主动脉及其分支,即主肾动 脉型;③Ⅲ型病变,累及范围包括上述两种类型,即为广泛型。 Lupi-Herrera等又补充提出了第4种类型,即肺动脉受累型。
..分割..
21
临床表现
大动脉炎的症状不典型,可在首发症状出现与明确诊断之间 延误数月或数年。事实上,仅6%在出现一系列大动脉炎症状后 而被拟诊。半数以上的大动脉炎以全身性炎症反应为首发症状, 如发热、食欲不振、全身不适、体重减轻、盗汗、关节痛、胸 痛及易疲乏等;也有偶然以不明原因发热而起病。当局部症状 或体征出现后,全身症状将逐渐减轻或消失,这一阶段即所谓 “全身症状期(systemic phase)”;另一部分病人始终不出现全身 症状,即处于潜伏期(incubation phase)。
..分割..
10
发病机制
尸检发现某些患者体内有活动性结核病变,其中多为主动脉周 围淋巴结结核性病变。Shimizt等认为可能由于此处病变直接波 及主动脉或对结核性病变的一种过敏反应所致。显微镜检查可 见病变部位的动脉壁有新生肉芽肿和郎罕(Laghans)巨细胞,但 属非特异性炎变,未找到结核菌,而且结核病变极少侵犯血管 系统。从临床观察来分析,大约22%患者合并结核病,其中主 要是颈及纵隔淋巴结核或肺结核,用各种抗结核药物治疗。对 大动脉炎无效,说明本病并非直接由结核菌感染所致。
..分割..
7
流行病学
年龄最小为3岁,最大79岁,约90%在30岁以内发病。
1993年北京阜外医院郑德裕教授报道500例。上海中山医院 1958~1999年12月共收治366例。1989年哈尔滨医科大学二院 为我国北方林区2311人进行风湿病流行病学调查时,发现本病 3例,患病率为0.33%。本病在我国全国各地均有发病,随着对 本病认识的提高及诊断手段的完善,多发性大动脉炎病人有增 加趋势,在我国北方尤为高发。

大动脉炎 讲稿PPT课件

大动脉炎 讲稿PPT课件

3
编辑版ppt
2.流行病学
亚洲以及中东地区多发;欧美少见;
女性多见,30岁以下占90%,40岁以上少见;
综合文献报道 14个国家 22 000余例尸检结果, 发病率为0.6% ;
脑血管意外、心力衰竭和心肌梗塞为主要死亡原 因。
4
编辑版ppt
3.病因
自身免疫学说 遗传学说 内分泌室指标:
ESR、CRP、PPD、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 RANTES等
影像学:
①血管B超 ②造影:血管造影,DSA ③CT/MRI/MRA
18
编辑版ppt
实验室检查:
对大动脉炎缺乏特异性,但常常提示炎症 反应的存在,如血沉增快、C 反应蛋白增 高、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轻~中度血小 板升高。血沉是最常用于判断疾病活动性 的指标,但它缺乏特异性,且有近1/3的活 动性大动脉炎者血沉正常。
局部症状体征:按受累血管不同,有不同器官 缺血的症状与体征,如头痛、头晕、晕厥、卒 中、视力减退、四肢间歇性活动疲劳,肱动脉 或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颈部、锁骨上下区、 上腹部、肾区出现血管杂音,两上肢收缩压差 大于10mmHg。
9
编辑版ppt
4.1临床分型
头臂型:主动脉弓综合征 胸腹主动脉型 混合型 肺动脉型
5
编辑版ppt
3.1自身免疫学说
22%活动性结核病变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6
编辑版ppt
3.2遗传学说
TA有种族,地理分布和时有报道的家族发病如单卵双 生病例的特点。
印度与HLA-B5关联,日本病人中HLAB52、B39.2、MB1 和DR2的频率显著增加;在美国则与HLA-DR4、MB3关 联。研究显示B39.2是一个与TA关联独立而有意义的 基因。

多发性大动脉炎健康宣讲PPT课件

多发性大动脉炎健康宣讲PPT课件
诱因:多发性大动脉炎的诱因可能与遗 传因素、免பைடு நூலகம்系统异常、感染以及其他 环境因素有关。
预防与治疗
预防与治疗
药物治疗:多发性大动脉炎的 药物治疗包括免疫抑制剂、激 素、抗炎药物等,以控制炎症 反应和减轻症状。
饮食与生活方式:良好的饮食 和生活方式可以帮助提高免疫 系统功能,减轻病情,包括多 吃新鲜水果和蔬菜、减少食用 高脂肪和高盐食物、适量运动 等。
预防与治疗
心理支持:由于多发性大动脉炎可能对 患者的生活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心理 支持和心理健康很重要,可以通过寻求 专业心理辅导和参加支持小组等方式。
生活护理与注 意事项
生活护理与注意事项
注意锻炼:适度的锻炼可以促进血 液循环和健康的心血管功能,但应 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 避免寒冷:寒冷的环境可能加重多 发性大动脉炎的症状,应注意保暖 。
多发性大动脉 炎健康宣讲 PPT课件
目录 介绍 预防与治疗 生活护理与注意事项 总结
介绍
介绍
什么是多发性大动脉炎:多发性大 动脉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病变,主 要累及中大动脉,引起血管壁的慢 性炎症和纤维化,可能导致血管狭 窄和闭塞。
介绍
症状:多发性大动脉炎的症状包括疼痛 、疲劳、发热、体重减轻等。
总结
注意生活护理和注意事项可以帮助患者 改善生活质量和控制疾病的进展。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生活护理与注意事项
减少疲劳:适当安排休息时间,避免长 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可以帮助减轻疲劳 感。 定期复诊:定期随访和检查可以及时发 现多发性大动脉炎的变化和症状,以调 整治疗方案。
总结
总结
多发性大动脉炎是一种累及中 大动脉的自身免疫性病变。 药物治疗、饮食与生活方式的 调整以及心理支持是多发性大 动脉炎管理的重要方面。

大动脉炎的护理PPT课件

大动脉炎的护理PPT课件

1、病情观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术后护理重点
1)血压的监测。血压过高易脑出血和脑水肿,过低易
灌注不足。故下肢血压应控制在120-150/80-90mmHg。
2)观察上肢桡动脉搏动和皮肤温度,记录脉搏强弱、
频率、节律。每班触摸2次并记录。
3)密切观察患者呼吸情况,协助做好肺部护理,避免
早期用力咳嗽引起伤口破裂。
4)体温和心率的监测。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医生。
影像学检查(CTA)
影像学检查(CTA)
治疗方案
腔内血管介入治疗? 颈动脉重建术?
相关问题讨论
1、下肢血压如何测量? 2、术前的护理重点?
1、下肢血压如何测量?
查文献: 1、部位:踝部 2、血压计:普通血压计 3、听诊部位:足背动脉搏动向踝部延伸处 4、测量方法:将袖带缠于踝部,下缘距内踝2~3cm, 听诊器置于足背动脉搏动处。 5、数据准确性: 排除肢体周径差异后,踝部动脉血 压仍较肱动脉血压高10mmHg左右。较腘动脉血压 准确。
专科体检
双侧颈动脉搏动未及,双侧肱动脉、桡动脉搏动未及, 双上肢皮温略低,末梢循环一般。双侧股、腘、足背 动脉搏动可及,右侧强度尚可,左侧强度稍弱。双下 肢皮温皮色可,末梢循环可。四肢动脉压:双上肢测 不出,双踝部血压:左侧:114/63mmHg, 右侧:105/58mmHg。
实验室检查
免疫球蛋白:IgG 8.4g/L,IgA 2.66g/L,IgM 1.33g/L。 补体:C3 1.09g/L,C4 0.16g/L↓。 ANCA: 阴性。 ANA: 15.982U/ml↑。 DNA: 13.888IU/ml。 ESR: 5mm/h。 CRP: 6.3mg/L。 表明该病人的疾病状态处于静止、稳定状态。

大动脉炎 讲稿PPT课件

大动脉炎 讲稿PPT课件

3
-
2.流行病学
亚洲以及中东地区多发;欧美少见;
女性多见,30岁以下占90%,40岁以上少见;
综合文献报道 14个国家 22 000余例尸检结果, 发病率为0.6% ;
脑血管意外、心力衰竭和心肌梗塞为主要死亡原 因。
4
-
3.病因
自身免疫学说 遗传学说 内分泌学说
5
-
3.1自身免疫学说
肾动脉受累出现高血压,可有头痛、头晕、 心悸。
合并肺动脉狭窄者,则出现心悸、气短,少 数患者发生心绞痛或心肌梗死。高血压为本 型的一项重要临床表现,尤以舒张压升高明 显,主要是肾动脉狭窄引起的肾血管性高血 压。
12
-
混合型(广泛型)
比较多见。具有上述二型改变的特点,病 变广泛,部位多发,病情一般较重。本型 一般先有一型的症状,随着病情发展逐渐 演变为混合型。
22%活动性结核病变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6
-
3.2遗传学说
TA有种族,地理分布和时有报道的家族发病如单卵双 生病例的特点。
印度与HLA-B5关联,日本病人中HLAB52、B39.2、MB1 和DR2的频率显著增加;在美国则与HLA-DR4、MB3关 联。研究显示B39.2是一个与TA关联独立而有意义的 基因。
消失,血压降低或测不出。
(2) 脑动脉缺血症状,表现为单侧或双侧颈动脉搏动减弱
或消失,以及颈部血管杂音。
(3) 近期出现的高血压或顽固性高血压,伴有上腹部二级
以上高调血管杂音。
(4) 不明原因低热,闻及背部脊柱两侧、或胸骨旁、脐旁
等部位或肾区的血管杂音,脉搏有异常改变者。
(5) 无脉及有眼底病变者。
10
-
4.1.1头臂型:主动脉弓综合征

大动脉炎精品PPT课件

大动脉炎精品PPT课件

❖ 缺点:对深部动脉如锁骨下动脉、 胸主动脉、 肾动脉、 肺
动脉血管像显示不完整;肥胖患者, 气体干扰使超声显像不
清晰;机器型号及操作者技术水平的限制都会影响超声的结
围、血管狭窄程 度及闭塞,以及病变段血管的侧支血管建立 的情况
❖ 缺点:DSA主要针对的是晚期病变,血管已 经缩窄;病变早期血管未出现明显狭窄时, 血管造影可显示正常;虽能准确地反映血管 管腔的变化, 但对血管壁病变的诊断价值有 限
❖ 一侧或两侧上肢脉搏微弱或扪不到,血压低或测不 到
❖ 足背动脉搏动正常, 下肢血压正常或稍高 ❖ 颈部在锁骨上及胸锁乳突肌外侧可听到收缩期或来
回性血管杂音, 或伴有收缩期震颤 ❖ 升主动脉扩张可导致主动脉瓣返流; 扩张型心肌病、
主动脉瓣返流和高血压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
8
颈总动脉狭窄
❖ 头部缺血性症状:眩晕、 头痛、 视力减退、 甚至发生晕厥、 抽搐、 偏瘫及昏迷
13
B超
❖ 血管狭窄:累及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为多,多为双侧性 ❖ 病变血管壁弥漫增厚,内膜光滑,一般无斑块形成 ❖ 横切面管壁环形弥漫增厚,包围狭窄管腔,形似 “通心粉”

❖ 优点:显示全身各段病变血管的组织解剖结构改变,清晰地 显示血管壁增厚的程度、病变血管长度,确定血管狭窄的程
度及血管腔闭塞的情况,分辨病变血管与周围组织结构粘连 的情况,用于观察疾病治疗后的疗效,评估治疗效果
官供血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5
早期临床表现
❖ 全身症状:不特异。发热,不适,盗汗,咳嗽,皮疹肌
痛,关节痛,腹痛,呕吐,贫血,渗出性胸膜炎等
❖ 大约33%的患者发病初期有全身症状,发热仅占约20% ❖ 男性患者全身表现更少见,头痛、头晕、肢体间歇运动障碍或以

大动脉炎诊断与治疗PPT

大动脉炎诊断与治疗PPT
病理学检查中的一项或多项,并排除其他疾病可能。
超声检查:通过超声波检查血管壁的厚度和血流情况 血管造影:通过注射造影剂,观察血管的形态和血流情况 磁共振成像(MRI):通过磁共振技术,观察血管的形态和血流情况 计算机断层扫描(CT):通过X射线扫描,观察血管的形态和血流情况
血常规检查:观察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指标 生化检查:检测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指标 免疫学检查:检测免疫球蛋白、补体等指标 病原学检查:检测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等指标 影像学检查:如X线、CT、MRI等,观察血管病变情况
患者心理状态:患者心理状态越好,预 后越好
患者家庭支持:家庭支持越好,预后越 好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 限酒、保持良好的睡眠等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焦 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定期进行康复训练,如关节活 动、肌肉力量训练等
定期进行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定期随访: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药物治疗:遵医嘱按时服药,控制病情 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 饮食调理:注意饮食平衡,避免刺激性食物 心理调适: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焦虑和抑郁
定期随访:建议患者每3-6个月进行一次随访,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复查建议:建议患者在随访时进行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等检查,以便了解病情 变化
药物治疗:建议患者在随访时根据病情变化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生活习惯: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等, 以利于病情恢复。
心理支持:为 患者提供心理 疏导,帮助患 者调整心态, 减轻心理压力
教育内容:向 患者讲解疾病 相关知识,提 高患者对疾病 的认识和应对
能力
康复计划:制 定个性化的康 复计划,指导 患者进行康复

大动脉炎的预防PPT

大动脉炎的预防PPT

1. 什么是大动脉炎? 病因
确切的病因尚不明,但可能与遗传、环境因素和 免疫系统异常有关。
某些地区的发病率较高,提示可能的环境关联。
1. 什么是大动脉炎? 影响
大动脉炎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如中风、心脏病 和视力丧失。
早期诊断和治疗能够显著改善预后。
2. 谁易患大动脉炎?
2. 谁易患大动脉炎? 高危人群
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降低风险,改善整体 健康。
3. 如何预防大动脉炎?
3. 如何预防大动脉炎? 健康饮食
摄入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如水果和蔬菜,减少 饱和脂肪和糖的摄入。
均衡饮食有助于维持血管健康,降低炎症。
3. 如何预防大动脉炎? 定期锻炼
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 泳或骑自行车。
通过冥想、瑜伽或其他放松技巧来降低压力 。
高压力水平可能与炎症反应有关,管理压力 对健康至关重要。
4. 生活方式干预 保持健康体重
通过均衡饮食和锻炼来维持健康体重。
超重会增加多种慢性病的风险,包括大动脉 炎。
5.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5.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症状出现
如出现持续性头痛、视力改变、颈部疼痛等症状 ,应及时就医。
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5.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定期随访
对于已知高风险人群,定期随访医生以监测健康 状况。
医生可能会建议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
5.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咨询专家
若有家族史或相关疾病,建议咨询风湿免疫科医 生。
专家可以提供个性化的预防和管理建议。
谢谢观看Βιβλιοθήκη 大动脉炎的预防演讲人:
目录
1. 1. 什么是大动脉炎? 2. 2. 谁易患大动脉炎? 3. 3. 如何预防大动脉炎? 4. 4. 生活方式干预 5. 5.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典型临床表现者诊断并不困难。40岁以下女性,具有下列表现一 项以上者,应怀疑本病。 (1) 单侧或双侧肢体出现缺血症状,表现 动脉搏动减弱或 消失,血压降低或测不出。 (2) 脑动脉缺血症状,表现为单侧或双侧颈动脉搏动减弱 或消失,以及颈部血管杂音。 (3) 近期出现的高血压或顽固性高血压,伴有上腹部二级 以上高调血管杂音。 (4) 不明原因低热,闻及背部脊柱两侧、或胸骨旁、脐旁 等部位或肾区的血管杂音,脉搏有异常改变者。 (5) 无脉及有眼底病变者。

由于缺血,下肢出现无力,酸痛、皮肤发凉和间歇性 跛行等症状,特别是髂动脉受累时症状最明显。肾动 脉受累出现高血压,可有头痛、头晕、心悸。合并肺 动脉狭窄者,则出现心悸、气短,少数患者发生心绞 痛或心肌梗死。高血压为本型的一项重要临床表现, 尤以舒张压升高明显,主要是肾动脉狭窄引起的肾血 管性高血压;此外胸降主动脉严重狭窄,使心排出血 液大部分流向上肢而可引起的节段性高血压;主动脉 瓣关闭不全所致的收缩期高血压等。
大动脉炎是一种以中膜损害为主的非特异性 全动脉炎。动脉全层呈弥漫性不规则增厚和 纤维化,增厚的内膜向腔内增生引起动脉的 狭窄和阻塞。是以引起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 及肺动脉不同部位的狭窄或闭塞为主要表现 的慢性进行性非特区患病率有所不 同,亚洲地区比较常见,而西欧国家罕见, 多见于年轻女性,本病多发于年轻女性,男 女之比是1:8,(有资料为1:3.2)发病年 龄多为20-30岁。30岁以前发病约占90%,40 岁以后较少发病,国外资料患病率2.6/百万。

感染:可能致病菌有结核杆菌、链球菌、钩 端螺旋体,以及梅毒螺旋体和风湿等。感染 引起血管壁的变态反应或引发自身免疫反应。 有报道本病患者可同时有肺部或肺外结核病 灶,特别是动脉周围及主动脉旁有结核病灶, 48%的患者有结核病史,86%患者结核菌素 试验阳性??。在病理上有类似结核损害的 朗格汉斯细胞肉芽肿。

在单纯肾血管性高血压中,其下肢收缩压较 上肢高20~40mmHg。部分患者胸骨旁或背 部脊柱两侧可闻及收缩期血管杂音,其杂音 部位有助于判定主动脉狭窄的部位及范围, 如胸主动脉严重狭窄,于胸壁可见表浅动脉 搏动,血压上肢高于下肢。大约80%患者于上 腹部可闻及二级以上高调收缩期血管杂音。 如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于主动脉瓣区可 闻及舒张期吹风样杂音。此型约占34.8%。

遗传因素:日本研究资料表明,自1970年以 来,共发现10对近亲如姐妹、母女等患有此 病,且研究表明本病与HLA系统中BW40、 BE52位点、HLA-D有密切关系,属显性遗传。 因此,认为多发性大动脉炎有先天遗传因素。

病变的血管呈灰白色,管壁僵硬、钙化、萎 缩与周围粘连,血管内膜曾后导致管腔狭窄、 闭塞或血栓形成。本病主要侵犯大中动脉, 而肢体的中小动脉很少发生病变。病变常累 及动脉全层,中层变性坏死,伴结缔组织增 生和弹力纤维退行性变,外层损害使血管壁 薄弱而出现肉芽肿及囊性变或动脉瘤形成。

比较多见。具有上述二型改变的特点,病变 广泛,部位多发,病情一般较重。本型一般 先有一型的症状,随着病情发展逐渐演变为 混合型,约占31.6%-41.5%。

本病合并肺动脉受累并不少见,约占50%,上 述三种类型均可合并肺动脉受累,而在各类 型中伴有或不伴有肺动脉受累之间无明显差 别,单纯肺动脉受累者罕见。本型可出现肺 动脉高压综合征,大多为一种晚期并发症, 约占1/4,多为轻度或中度,重度则少见。临 床上出现心悸、气短较多。重者心功能衰竭, 肺动脉瓣区可闻及收缩期杂音和肺动脉瓣第 二音亢进。


全身症状:在局部症状或体征出现前数周,少数患 者可有全身不适、易疲劳、发热、食欲不振、恶心、 出汗、体重下降、肌痛、关节炎和结节红斑等症状, 可急性发作,也可隐匿起病。当局部症状或体征出现 后,全身症状可逐渐减轻或消失,部分患者则无上述 症状。 局部症状体征:按受累血管不同,有不同器官缺血 的症状与体征,如头痛、头晕、晕厥、卒中、视力减 退、四肢间歇性活动疲劳,肱动脉或股动脉搏动减弱 或消失,颈部、锁骨上下区、上腹部、肾区出现血管 杂音,两上肢收缩压差大于10mmHg。

主动脉炎:包括梅毒性主动脉炎、高安动脉 炎、风湿性主动脉炎及类风湿性主动脉炎, 其原因有所不同,但其病理变化,无论肉眼 观或组织学变化,均非特异性,且都颇为相 似,因此不能简单地从肉眼变化及组织学来 确定病因。
根据病变部位可分为四型: 头臂动脉型(主动脉弓综合征); 主、肾动脉型(胸、腹主动脉型); 混合型(广泛型); 肺动脉型。


病变主要累及主动脉及其分支。由于颈动脉或椎动脉狭窄或闭塞 而引起不同程度的脑缺血,可有头昏,眩晕,头痛,视力障碍, 当起立行走时视物模糊或视力丧失,也可复视,黑点,白内障。 严重者引起抽搐、失语、偏瘫或昏迷。由于头面部缺血可致鼻中 隔穿孔,上颌或耳壳溃疡,牙齿脱落,咀嚼无力和面部萎缩,单 侧或双侧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上肢血压明显降低或测不出而下 肢血压正常或增高。于狭窄的相应部位可听到血管杂音,尤以颈 部或锁骨上及胸锁乳头肌外三角区血管杂音最响伴有震颤。眼底 检查可见患侧视乳头苍白,视网膜动静脉扩张,相互吻合,环绕 于视乳头周围呈花环状,称高安眼底,本型因为有丰富的侧动循 环建立,肢端很少发生坏疽。此型约占23%-33.3%。

自身免疫反应:在本病的早期和活动期,常 有四肢关节、肌肉痛,低热等类似风湿病的 表现,血沉增快(病情稳定血沉恢复正常), 血液中的丙种球蛋白值和抗主动脉抗体效价 增高,抗链“O”滴度升高,应用肾上腺皮质 激素治疗有效。因此大多数学者认为本病是 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雌性激素:本病多发于青年女性,因为青年女性正处 于分泌各类激素的高峰期,有实验证明,该病病人月 经周期中雌激素分泌的双峰模式消失,卵泡期雌激素 总量明显高于正常女性,而雌激素能明显降低动脉壁 糖原分解的活动力,使动脉壁受损。这可能与雌激素 引起动脉平滑肌萎缩有关,导致血管炎症反应,使受 累血管出现内膜的成纤维组织增厚,中膜增厚或变薄, 纤维变性,纤维组织和弹性纤维断裂、重叠或消失。 也有认为雌激素引起动脉中膜某些酶活性的降低,是 动脉壁炎症性改变的机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