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5 双关-古代诗歌阅读常考修辞手法通关
专题五 古代诗歌鉴赏(超级讲义)——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学一站通关
专题五古代诗歌鉴赏考点1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诗歌创作的目的是抒情,而诗人的思想感情往往是借助诗中的形象委婉含蓄地表现出来的。
因此,鉴赏古代诗歌,首先必须把握古代诗歌的形象。
所谓形象就是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融合的结晶,是浸润着作者浓郁主观情感的意象。
它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三种。
题型1 鉴赏人物形象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分为两类:一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二是诗歌中所刻画的人物形象。
1.鉴赏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古代诗歌是作者主观情感的产物,必然带有作者的痕迹。
作者以此表达自己的爱憎、价值和人生追求,因此,抒情主人公形象往往实际上就是作者自己的形象。
鉴赏古代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就是把我们在阅读这首诗歌时所感悟和想象的作者的形象用语言准确形象地描述出来。
2.鉴赏古代诗歌中所刻画的人物形象在偏重叙事或作者隐身的古代诗歌作品中,作者往往借助笔下塑造的人物或隐喻的人物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对社会的看法、对人生的领悟,或者寄托自己的理想。
方法突破一、鉴赏古代诗歌人物形象技巧1.审清题干,找准形象。
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看题干是要求分析抒情主人公形象(即作者自己)还是诗歌刻画的人物形象。
2.知人论世,总体把握。
根据诗歌标题、注释及平时积累的作者作品常识,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或与作者有关的其他方面的信息,如政治主张、所处时代特征、常见写作风格等,总体上把握抒情主人公形象的性格、心态、情感等。
3.抓住关键,深入分析。
概括人物形象的基本特征,包括外貌仪表、性格品质等,要抓住诗歌中有关人物描写的诗(词)句(如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以及反映人物品格志趣的诗(词)句。
4.关注环境,理解形象。
关注环境描写,特别是人物所处的环境,包括时间、地点、周围环境或者大的社会环境等,这些对人物形象、思想情感会有陪衬、烘托的作用。
5.结合形象,明确效果。
结合对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分析,把握人物形象的意义,理解人物形象所寄寓的情感,明确塑造该人物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专题05:古代诗歌鉴赏 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练题型 原卷版(全国通用)
专题05:古代诗歌鉴赏古代诗歌鉴赏(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唐叔良溪居张羽①高斋每到思无穷,门巷玲珑野望通。
片雨隔村犹夕照,疏林映水已秋风。
药囊诗卷闲行后,香灺②灯光静坐中。
为问只今江海上,如君无事几人同?[注]①张羽:元末江南诗人。
②香灺(xiè):灺,灯烛灰,此指香灰。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A.“野望通”三字,既交代上句“思无穷”的缘由,又统摄该句以下三联的描写与感喟,是全篇的“诗眼”。
B.首联叙事。
“每到”可见是常来,对风景本当不再经意,却仍“思无穷”,看似无理,实则笔法曲折,引出并凸显四野风景之妙。
C.片雨,阵雨;隔村,村落挨着村落;疏林,稀疏的林木。
颔联中所望之景反映了主人疏懒、淡泊的心境。
D.本诗描述了到好友唐叔良书斋所见景色。
尾联看似是提问,其实是称赞友人。
“几人同”三字,又暗示自己是其同道,表达了仰慕之情。
2.本诗虽无惊人之笔,但措辞亦值得品味。
请结合全诗,赏析颔联中的“犹”“已”两字的妙处。
3.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古代诗歌鉴赏(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各题。
定林①宋·王安石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
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
但留云对宿,仍②值月相寻。
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
【注】①定林:寺院名,位于金陵(今南京)。
作者罢官后常到此游憩。
②仍:又。
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罢官,加之牙齿病痛,内心愁苦之情用一“凉”字全部托出。
B.颔联“脱屦”“敷衾”的动作,看似平淡,恰是诗人心情的写照。
C.在诗人眼中,定林幽静的环境适宜修身养性,祛除心中的烦忧。
D.这首诗即兴即事,最后两句抒写自己旷达的胸怀,极富理趣。
5.赏析诗歌颈联。
6.诗人为什么认为“悲虫”也会有“好音”?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古代诗歌鉴赏(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文后各题。
临江仙·再用前韵送祐之①弟归浮梁辛弃疾钟鼎山林都是梦,人间宠辱休惊。
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古代诗歌阅读修辞手法》:双关
[答案]运用了谐音双关的修辞手法。“莲”谐音“怜”,有表示爱恋之意。作者采用了传统的谐音双关之隐语,巧妙地表露了姑娘的情思,饶有情趣,富有江南民歌的特色。
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古代诗歌阅读修辞手法》:双关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采莲子(其二)
皇甫松
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
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诗中第三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
[教你分析]
关键词
修辞
释运用
效果
莲子
双关
“莲”同“怜”,爱恋之意
表现姑娘对小伙子的情思
[尝试答题]____________ Nhomakorabea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高考复习小专题:运用双关的诗歌
运用双关修辞的诗歌双关分为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
造成双关的条件是‚二词同音‛,即构成同音双指;或一词二义,构成语义双指。
当然,归根结底是意义双关,即表面上指一事物,而暗中又可指另一事物。
谐音双关的诗歌有以下几首:1.竹枝词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诗中的“晴”与“情”,是谐音双关)2.无题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诗中的“丝”与“思”,是谐音双关)3.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诗中“柳”和“留”,是谐音双关)4.新添声杨柳枝词二首(其二)温庭筠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诗中“围棋”与“违期”,是谐音双关)5.子夜歌(怜欢好情怀)南朝民歌怜欢好情怀,移居作乡里。
桐树生门前,出入见梧子。
(诗中“梧子”与“吾子”,是谐音双关)语义双关的诗歌有以下几首:语义双关可能是一个词、一句诗,也可能是一首诗双关。
1《听蜀僧濬(浚)弹琴》蜀僧抱绿绮①,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②,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①绿绮(qǐ):琴名。
晋傅玄《琴赋序》:“楚王有琴曰绕梁,司马相如有绿绮,蔡邕有焦尾,皆名器也。
”诗中以绿绮形容蜀僧濬的琴很名贵。
),②这句诗中的‚流水‛,语意双关,既是对僧濬琴声的实指,又暗用了伯牙善弹的典故(《列子•汤问》:‚伯牙鼓瑟,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峨峨然若泰山;’志在流水,曰:‘洋洋乎若江河。
’子期死,伯牙绝弦,以无知音者。
‛)。
‚客心‛句:既指诗人听了蜀僧濬弹的美妙琴声,客中郁结的情怀,像经过流水洗了一样感到轻快,又暗指蜀僧濬的琴声如同伯牙的名曲《高山流水》一样美妙动听。
2. 题临安邸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诗歌手法训练题单:双关、虚实结合、托物言志(师)
古代诗歌抒情手段训练单——双关、虚实结合、托物言志一、双关1.双关指的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同音的特点,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
双关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寓意,给人以深刻印象。
2.诗歌训练(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秋夜朱淑真[注]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注】〔朱淑真〕宋代女诗人,相传婚姻不遂,抑郁而终。
题:第三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参考答案:第三句的“凉”字语义双关,既指天凉,又指心境的凄凉,表达了诗人秋夜独守空房的孤寂与凄苦。
【诗意赏析】《秋夜》写于漫漫秋夜,孤衾独宿,烛花频剪,夜久无眠的愁绪弥漫之时。
首句直奔诗题,各点“夜”“秋”二字,交代了时间、情态、环境。
“夜久无眠”已见怨妇愁绪满怀,而时又逢秋,秋风萧瑟,夜气清凉,锦衾单薄,佳人永夜难寝,更添一层愁苦。
次句写人事活动。
既然辗转反侧难入梦,那么就很难打发漫漫长夜。
空房寂寥,红烛高照,百无聊赖中,她只好剪烛花以消遣寂寞了。
第三句写床席之月影。
一个“凉”字用得独特,它是全诗的诗眼,照应首句的“秋气清”,以触觉状态写视觉形象。
从窗外梧桐树缝筛下的婆娑月影,斑斑驳驳地铺满了冰凉、空寂的床席,今夜谁都不会给她送来温暖。
这情景令人凉从心生。
“满”字表面是写光影之浓,其实是写忧思满怀,剪不断理还乱的郁闷之感。
末句写窗外梧桐之月,展现了一幅高远、疏朗的秋夜月色图。
“月”之明,恰好照出了人心深处无法擦拭的黯淡。
“梧桐缺处”,这一背景形象地定格,暗含了思妇不得与意中人团圆的酸楚。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寒江上有怀[唐]孟浩然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注],平海夕漫漫。
【注】《论语·微子》记载,孔子周游列国时找不到渡口,使子路问津。
遇到两个隐者长沮、桀溺,长沮、桀溺不说津(渡口)所在,反而嘲讽孔子栖栖惶惶,奔走四方,以求见用,引出了孔子的一番慨叹。
全国通用十年2024_2025高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专题05古代诗词阅读含解析
【2024年】
一、(2024·全国甲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和南丰先生出山之作①
陈师道
侧径篮舁两眼明②,出山犹带骨毛清③。
白云笑我还多事,流水随人合有情。
不及鸟飞浑自由,羡他僧住便平生。
未能与世全无意,起为苍生试一鸣。
【注释】①南丰先生:即曾巩,陈师道敬重仰暮的师长。②侧径:狭窄的路,篮舁:竹轿。③骨毛清:谓超凡脱俗,具有神仙之姿。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出山之初的曾巩,呈现出来的是一个明净爽利、风骨秀异的高土形象。
B. 颔联两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白云和流水对于曾巩出山的看法。
C. 住在山中的僧人虽然不能像飞鸟一样逍遥自由,但其生活也令人艳羡。
D. 陈师道在诗中书写了曾巩的人生志趣与处世情怀,笔端饱含钦佩之情。
叙事艺术:①对比衬托。如“蓑翁”与“健饭”。②铺陈写实。如“高话”以下,一一叙写山家生活。③以农家话语写自适情态。如“汲水自浇瓜”。
【19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鉴赏诗歌诗眼的实力。
上阕写衰翁的居住环境在山野,室内陈设着文木制作的几案,小巧的窗户饰着纱,说明主子虽在山野也特别讲究,让人感到他是个富于生活情趣的雅士,故可推知其为隐士;下阕写衰翁话桑麻、种柳浇地,也可理解是为农夫。
15. 在陈师道看来,曾巩是如何处理“仕”与“隐”的关系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14. C 15. ①在曾巩那里,仕与隐并非截然对立,而是可以兼容于一身的;②曾巩憧憬离世高蹈、超凡脱俗,但他又不能忘情于天下苍生,原意担当社会责任,有深厚的济世情怀。
【14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赏析诗歌内容及艺术手法的实力。C.“住在山中的僧人虽然不能像飞鸟一样逍遥自由,但其生活也令人艳羡”错误,原文“不及鸟飞浑自由,羡他僧住便平生”指的是身在官场,终不如山中飞鸟那般逍遥自由,隐居山中的僧人,这一生就可以悠然闲适地度过,这种生活真令人艳羡。并不是僧人不像飞鸟一样逍遥自由,而是作者自己身不如飞鸟自由。故选C。
语文常见修辞手法之双关介绍
语文常见修辞手法之双关介绍引证解释1.指两扇门。
唐皮日休《初夏即事寄鲁望》诗:“归来闭双关,亦忘枯与荣。
”2.比喻心中疑团。
《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却说十三妹……忽然听得那先生说了这等一番言词,字字打到自己心坎儿里,且是打了一个双关儿透,不觉长叹一声。
”3.两手围拢。
《金瓶梅词话》第二一回:“月娘恰烧毕了香……就往屋里走。
被西门庆双关抱住。
”《儿女英雄传》第九回:“张金凤双关紧抱,把脸儿靠住了那姑娘的腿,赖住不动。
”4.修辞格之一。
用词造句时表面上是一个意思,而暗中隐藏着另一个意思。
宋范仲淹《<赋林衡鉴>序》:“兼明二物者,谓之双关。
”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科场对》:“谢金圃(墉)、吴玉纶、德定圃(保)、沉云椒(初)典试,颇不满于众口,作对云:‘谢金圃抽身便讨,吴玉纶倒口就吞,德定圃人傍呆立,沉云椒衣里藏刀。
’双关拆字,巧不可阶。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双关》:“双关是用了一个语词,同时关顾着两种不同事物的修辞方式。
例如鲁迅《哀范君三章》:‘风雨飘摇日,予怀范爱农。
华颠萎寥落,白眼看鸡虫。
’鸡和虫都不值得重视,用来比争权夺利的可鄙人物。
当时自由党主持人何几仲,排挤范爱农,为范爱农所鄙视,所以说白眼看鸡虫。
鸡虫是‘几仲’的谐音,这里是一语双关。
”巴金《家》二一:“这句话的语意虽是双关,她却是无心说出来的。
”5.围棋术语。
唐王绩《围棋长篇》:“双关防易断,只眼畏难全。
”常用用法1.意义双关利用词的同义,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叫做意义双关。
【例】《红楼梦》中“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
“三春”表面指暮春,内含元春、迎春、探春三人的境遇。
2.谐音双关利用词的同音,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叫谐音双关。
【例】“道是无晴却有晴”中的“晴”表面上是晴天的晴,内含感情的“情”。
例子①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与“情”谐音;]。
修辞小学堂-双关
修辭小學堂雙關小朋友,你知道什麼叫做「雙關」嗎?「雙關」是字或詞同時有雙重意義的的一種修辭方法。
包含字義的兼指,字音的諧聲,語意的暗示,都稱為「雙關」,常有「言在此而意在彼」的趣味效果。
「雙關」的種類「雙關」可分為三種:1、字音的諧聲,稱為-字音雙關、諧音雙關2、字義的兼指,稱為-詞義雙關。
3、語意的暗示,稱為-語義雙關。
字音雙關字音雙關-簡單的說,就是諧音雙關。
也就是不直接明白說出原意,而利用同音的字,同時去兼含另一個字的意義的意思。
例如: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
【唐代劉禹錫竹枝詞】●「晴」、「情」同音,●表面-指天氣晴雨不定,●暗指-如夢似幻,捉摸不定的感情。
─ 晴、情雙關「詞義雙關」簡單的說,就是「諧義雙關」也就是-一個詞、一個句子,或是一段文字,在句中兼含兩種意義的修辭法。
例:人到了非洲,就要開始過「非人」的生活。
─ 非人指「不好的生存環境」、非洲人雙關語義雙關-一句話或一段話,雙關兩件事。
也就是一段話中同時兼顧到兩種事物的修辭法。
例:如「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唐代李商隱登樂遊原】-除描述黃昏景象外,-亦指作者對步入老年的感嘆。
過年時,●把「春」「福」倒著貼,表示「春到」、「福到」●年夜飯吃「魚」,表示「年年有餘」。
●吃「蘿蔔」,象徵「好彩頭」。
●吃「年糕」,象徵「步步高升」。
●吃「長年菜」,是希望能「長命百歲」。
●吃「蘋果」,象徵「平平安安」。
●吃「柑橘」,代表「大吉大利」。
考試時,為了祈求考試順利,會拿芹菜、蒜、蔥、糕餅、粽子、鳳梨等東西去文昌廟祭拜文昌帝君,這些也有「諧音雙關」:●「芹菜」,希望考生「勤學」。
●「蒜」,希望考生會「算」。
●「蔥」,希望考生「聰明」。
●「糕餅、粽子」,希望考試「高中」。
●「鳳梨」,是希望「好運旺旺來」。
送禮的時候有一些忌諱,是因為「諧音」,例如:●送禮物不送傘,因為「傘」和「散」諧音。
●朋友生日或新居落成,不能送鐘,因為「送鐘」和「送終」同音。
双关修辞手法详解
双关的故事
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学家金圣叹被清朝 政府以谋反罪判处死刑,临刑时从容与其 子诀别,召其子联语作对。父曰:“莲子 心中苦”,子答:“梨儿骨里酸。以“莲 子”谐音双关“怜子”,“梨儿”谐音双 关“离儿”,曲尽其妙地表达了父子生离 死别的悲痛之情,不仅真切地展露了骨肉 情深的人伦至性,而且生动地展示了汉族 士大夫不屈服于异族统治者淫威的从容风 度。
(2)“无力”二字双关,既状人之恹恹愁的 情态,也写花絮飘坠时的轻柔形象,似亦 知人之懒乏无力而有意相陪者,情思深婉。
练一练3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帝台春 李 甲
芳草碧色,萋萋遍南陌。暖絮乱红,也知人、春愁 无力。忆得盈盈拾翠侣,共携赏、凤城①寒食。到今来, 海角逢春,天涯为客。
愁旋释。还似织。泪暗拭。又偷滴。谩②伫立、遍 倚危阑,尽黄昏,也只是、暮云凝碧。拚则而今已拚了, 忘则怎生便忘得。又还问鳞鸿③,试重寻消息。
语言中的双关
“谐音双关”在日常语言生活中最为常 见,谐音歇后语就是其典型表现。如“腊 月里的萝卜——冻了心”,以“冻心”谐 音双关“动心”,表意婉约而风趣。又如 “外甥打灯笼——照舅”,以“照舅”谐 音双关“照旧”,达意含蓄而生动。
双关的概念
什么是双关?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 和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 一种是字面意思,一种是言外之意,用这 种修辞能够一箭双雕,巧妙而又风趣遣词 造句传情达意。言在此而意在彼,这种修 辞手法叫做双关。
练一练1: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诗中的“最高层”有何深意?请简要分析。
解析:“最高层”语意双关,既指作者站在千寻塔的最高处, 更指自己站在改革的最前沿,将要倡导、领导这场变革。
诗歌鉴赏古诗词里常见的“双关”
古典诗词里常见的“双关”举隅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和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这种修辞手法叫双关。
双关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寓意,给人以深刻印象。
双关可分为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
古典诗词里面使用双关的例子很多,其中有一些很有代表性。
一、“芙蓉”和“夫容”,“莲”和“怜”,“藕”和“偶”谐音双关这种双关在南朝民歌吴歌中频繁出现。
例如:“高山种芙蓉,复经黄檗坞。
果得一莲时,流离婴辛苦。
”(《子夜歌》)“思欢久,不爱独枝莲,只惜同心藕。
”(《读曲歌》)芙蓉即莲花,本是大自然的一种植物,藕是荷花的根茎,这两个例子利用“芙蓉”谐音“夫容”,“莲”谐音“怜”,“藕”谐音“偶”而构成双关,含蓄地表达出对恋人的思念之情。
二、“丝”和“思”谐音双关李商隐在《无题》一诗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丝”与“思”双关,意即只要有一息尚存,痴情不改,实指坚贞的爱情。
“春蚕不应老,昼夜常怀丝。
何惜微躯尽,缠绵自有时。
”(南朝民歌《作蚕丝》)此诗也巧妙地运用双关隐语,表达了劳动妇女对爱情的渴求和执著。
三、“柳”和“留”谐音双关古代离别的时候,往往从路边折杨柳相送,借以表达恋恋不舍的心情,“柳”者,“留”也。
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笛子吹奏的是一支《折杨柳》曲,它属于汉乐府古曲,抒写离别行旅之苦。
李白听着远处的笛声,不由自主地陷入了乡思。
又如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柳”既是写景,又暗寓“留”之意,显示作者对朋友的留恋之情。
四、“期”和“棋”谐音双关《子夜歌(其二)》:“今夕已欢别,合会在何时?明灯照空局,悠然未有期!”“期”是“棋”的谐音,寓意“欢别”之后不知何时才能相见,真如一盘下不完的棋。
其凄美、哀怨之情跃然纸上,入木三分。
唐代温庭筠《新添声杨柳枝词二首》里有:“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专题05 古诗词鉴赏(解析版)-中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江苏专用)
本题考查诗句的赏析。赏析古诗句,可以从以下角度思考:找富有表现力的“诗眼”,剖析古诗的思想内容,探究用典化句的妙用,体会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领悟古诗词的意境等。本诗歌中,“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运用了两个典故。一是“闻笛赋”,指曹魏后期向秀的《思旧赋》。向秀与嵇康、吕安是好友,嵇康、吕安为司马氏杀害,向秀经过两人旧居时,听到邻人吹笛子,其声“慷慨”激昂,向秀感音而叹,写了《思旧赋》来表示对嵇康、吕安的怀念。另一是“烂柯人”,据《述异记》所载,晋人王质入山砍柴,见二童子对弈,他观棋至终局,发现手中的“柯”(斧头的木柄)已经朽烂了。王质下山,回到村里,才知道已经一百年过去了,同时代的人都已死尽。“怀旧”句表达了诗人对受害的战友王叔文等的悼念,“到乡”句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物是人非的感叹。用典贴切,感情深沉。“乡”指洛阳。一本作“郡”,郡指扬州。扬州是当时淮南节度使的治所,而和州是隶属于淮南道的。
专题05 古诗词鉴赏(解析版)
【江苏省淮安市2020年初中毕业暨中等学校招生文化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 请体会“潮平两岸阔”一句中“阔”字的妙处。
5. 宋代洪迈《容斋随笔》中有“语少意足”之说,请结合“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说说你的理解。
8. 敲,敲击,一个动作。生动含蓄地表现出诗人约客不来的怅惘无奈之情和敲棋自遣的寂寞孤独之感。
【解析】
【7题详解】
这道题考查对景物描写的赏析。注意题干要求:从听觉角度赏析。本诗景物描写的句子是“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意思是:梅雨时节家家户户都被烟雨笼罩着,长满青草的池塘边上,传来阵阵蛙声。“黄梅时节家家雨”描绘了一幅烟雨蒙蒙的江南诗画,每一家每一户都笼罩在蒙蒙的细雨之中。“青草池塘处处蛙”,诗人以笼罩在蒙蒙烟雨中的青草池塘,震耳欲聋的蛙鸣,反衬出了一种江南夏夜特有的寂静的美。蛙声愈是此起彼伏,愈是震耳欲聋,就越突出了夏夜的寂静。表现了诗人等待的烦闷与内心的孤寂。
春风不度玉门关双关修辞手法
《春风不度玉门关双关修辞手法》“春风不度玉门关”这诗句呀,可太有意思啦,里面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呢。
咱先说说表面那层意思呀。
春风嘛,就是大自然里那吹得人暖乎乎的风呀。
玉门关在那偏远的西北边儿,地理位置特殊,好像被大自然给“遗忘”了似的,那温暖的春风吹到那儿就吹不过去了,所以那地方老是冷冷清清的,没有那种春风拂过、万物复苏的热闹景象呀。
想象一下,关内可能都已经是花开满枝、绿草茵茵了,可玉门关外呢,还是一片荒凉,风沙呼呼地吹,这春风好像在玉门关前打了个转,就扭头走啦,多让人觉得无奈呀。
再讲讲深层的意思呗。
这春风呀,可不光指的是自然界的风哦,还暗指皇恩呢。
在古代呀,皇帝的恩泽就像春风一样,要是能吹到的地方,那百姓日子可能就好过些,能得到照顾,有各种好政策啥的。
可玉门关那地儿,离京城远着呢,皇帝的恩泽就很难惠及到那里啦,驻守在那儿的将士们,眼巴巴地盼着,就像盼着春风能来一样,可就是盼不到呀,心里得多失落呢。
他们在那偏远又艰苦的地方保卫着家国,却感觉被“遗忘”了,就跟那玉门关等不来春风一个样儿呀。
而且呀,这双关用得巧妙极了。
把自然的春风和皇恩这两种看似不同,实则又有相似感觉的东西联系到一块儿了。
自然的春风能带来生机,皇恩要是降临也能让那片土地、那里的人们生活有新变化呀。
诗人这么一写,让咱读着诗,既能想象出玉门关那外在的荒凉景象,又能体会到驻守将士们内心的那种期盼和无奈,一下子就把诗的意境给拉深了,感情也变得更浓厚啦。
从这诗句里呀,咱仿佛能看到那些将士们站在玉门关的城墙上,望着远方,心里想着,这春风咋就不来呢,这皇恩咋就到不了这儿呢。
他们的身影在那风沙中显得有些孤单落寞,可又坚守着自己的职责呀。
这“春风不度玉门关”的双关修辞手法呀,真的是妙笔生花,让这句诗成了千古名句,让咱们后人读着,能品出好多滋味,既能看到那实实在在的自然之景,又能感受到背后那深深的人情世故和无奈之情呢,就这么简简单单几个字,蕴含的东西可太丰富啦。
修辞手法古诗中的夸张与双关
修辞手法古诗中的夸张与双关修辞手法:古诗中的夸张与双关古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运用丰富多样的修辞手法,使得古诗具有深刻的表达力和感染力。
其中,夸张与双关是两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它们在古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意境更加丰富多样。
一、夸张手法在古诗中的运用夸张手法是一种将事物或情感夸大表达的修辞手法,它通过夸张的方式,使诗歌达到更加深远的艺术效果。
在古诗中,夸张手法常常用来突出某种情感或描绘景物,使得读者更加投入诗歌的世界。
1. 描述景物的夸张太白诗云:“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是杜甫在《望岳》中使用的夸张手法。
实际上,太阳并非真的依山尽,黄河也并非真的入海流,但通过夸张的描述,使得景物的壮丽景象更加鲜明。
2. 表达情感的夸张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里的夸张手法不仅用来描绘景物,更多的是表达了作者的情感,使得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作者的豪情壮志。
3. 对人物形象的夸张夸张手法在古诗中也常常用来塑造人物形象,让读者对人物的特质有更加鲜明的印象。
例如杜牧的《秋夕》中写道:“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通过夸张将织女比作牵牛星,突出了其美丽动人的形象。
二、双关手法在古诗中的运用双关手法是一种通过词语的多义性来创造出意境和语言魅力的修辞手法。
在古诗中,双关手法常用于增加诗歌的多层次和多维度的表达。
1. 意象的双关李白的《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里的双关就采用了明月光与地上霜的意象双关,使得读者既能感受到月光的明亮,又能联想到寒冷冰冷的霜。
2. 情感的双关双关手法也常常被用来表达诗人的情感。
例如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四围雪山千万重,粉面桃花映鬓红。
”这里的“桃花映鬓红”就用双关手法将诗人的红颜与桃花相联系,表达了对佳人的思念之情。
3. 对人物的双关宋代文学家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写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复习方法】古典诗词中常见的“双关”词例析
【复习方法】古典诗词中常见的“双关”词例析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歌《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的“丝”为何可理解成“思”呢?其实,这是古汉语中比较常见的修辞手法――双关语。
在古汉语中,运用双关语的诗词歌赋很多,古汉语中双关语这种修辞手法有其的运用特点和一些规律。
一、古汉语中双关语的表现形式双关语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和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一种修辞方式。
具体地说,就是利用词语同音或多义等条件,有意使一个语句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同时兼有两种意思,表面上说的是甲义,实际上说的是乙义,类似我们平时所说的一箭双雕、指桑骂槐。
双关语分为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
语义双关在歇后语中经常出现,如“骑驴看唱本――走着瞧”,这里不再详述。
在古汉语中的双关一般表现为谐音双关。
所谓谐音双关,是指利用一个词音同或音近而兼顾两种不同事物,言此指彼的修辞手法。
谐音双关是民歌极喜运用的方法,最早见于《诗经》,并大多与比、兴兼用。
如《有梅》:“有梅,其实七兮。
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有梅,其实三兮。
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有梅,顷筐之。
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此诗反映了女子感叹韶光易逝、盼望有人早日托媒求婚之情。
“梅”谐“媒”学习规律,同时又以梅子不断减少喻青春将逝,实为谐音而兼比喻。
在古汉语中,谐音双关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一)音形皆同的谐音双关。
这种谐音双关的词,音形皆同,只是表达的意思不同而已。
例如,晋代乐府民歌《子夜四时歌》之《春歌》云:“自从别欢后,叹音不绝响。
黄檗向春生,苦心随日长。
”这里的“苦心”音形相同,而要表达的意思不同,表面上说的是树的苦心在天天生长,其实表达的是人的苦心在天天增长。
将女孩子幽怨、思念、痛苦的心情表露无遗。
(二)音同形不同的谐音双关。
这种谐音双关的表层词与要表示的深层词只是音同而字形不同,这种情形在古汉语中出现得最多。
如:1、刘禹锡《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诗词学堂】古典诗词中的双关艺术技法
【诗词学堂】古典诗词中的双关艺术技法道是无晴却有晴——古典诗词中的双关艺术技法双关,即一语双关,指在诗词创作中,利用词的同音或多义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从而形成表达上委婉、含蓄的效果。
一、谐音双关谐音双关,是指利用一个词音同或音近而兼顾两种不同事物,言此指彼的修辞手法。
● 音形皆同的谐音双关。
南朝乐府民歌《子夜四时歌春歌》自从别欢后,叹音不绝响。
黄檗向春生,苦心随日长。
《子夜四时歌》相传是晋代一名叫子夜的女子创制,多写哀怨或眷恋之情,全篇质朴清新、细腻缠绵。
这里的“苦心”音形相同,而要表达的意思不同,表面上说的是树的苦心在天天生长,其实表达的是人的苦心在天天增长,从而将女孩子幽怨、思念、痛苦的心情表露无遗。
●音同形不同的谐音双关。
刘禹锡《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这首诗采用起兴手法,描写少女眼前所见景物,和少女在听到情郎的歌声时起伏难平的心潮。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形容少女听到歌声感到难以捉摸,心情忐忑不安。
但终于辨清了情郎对她是有情的,内心又不禁喜悦起来。
这句采用双关的手法,既写了江上阵雨天气,又把这个少女的迷惑、眷恋和希望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巧妙地描绘出来,十分贴切自然。
●隐语谐音双关南朝民歌《作蚕丝》绩蚕初成茧,相思条女密。
投身汤水中,贵得共成匹。
这是一位女子一往情深的爱情表白,蕴涵着两情相悦的寓意。
“匹”,既是指布匹,也是寓指“匹配”、“匹偶”。
寄托了女子希望与恋人结为连理的美好愿望。
二、语义双关语义双关并不是在诗词中产生歧义,而是透过表面文字传达出另一曾意思或是根据诗韵挖掘更深入的语意。
李商隐《乐游园》向晚适不意,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此诗赞美黄昏前的原野风光,反映了作者的伤感情绪,全诗语言明白如话,毫无雕饰,节奏明快,感喟深沉,富于哲理。
后两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余晖映照,晚霞满期天,山凝胭脂,气象万千。
诗歌双关修辞示例
诗歌是一种美学表达形式,以其独特的声韵、形式和意象而闻名。
在诗歌中,修辞手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修辞手法可以通过运用双关语来丰富诗歌的意义和内涵。
双关语是指一种具有两种或更多种解释的语言表达方式。
它可以通过隐喻、比喻、像声和变音等手法来实现。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些诗歌中常见的双关修辞示例。
首先是隐喻双关。
隐喻是一种通过比较来传达思想或意义的修辞手法。
在诗歌中,隐喻双关可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意象和含义。
例如,诗人可能用“夜晚的黑暗是一位无声的音乐家”来描述夜晚的安静和神秘感。
这个句子中的“无声的音乐家”就是一个隐喻双关,它通过比较夜晚的安静和音乐家的演奏来传达意义。
其次是比喻双关。
比喻是一种通过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类比来传达思想或意义的修辞手法。
在诗歌中,比喻双关可以创造出丰富的意象和情感。
例如,诗人可能用“他的眼睛是两颗明亮的星星”来形容一个人的眼睛明亮而美丽。
这个句子中的“明亮的星星”就是一个比喻双关,它通过将眼睛和星星进行类比来传达意义。
另外还有一种双关修辞手法是像声双关。
像声是一种通过词语的音和意义之间的联系来传达思想或意义的修辞手法。
在诗歌中,像声双关可以增强诗歌的音乐性和韵律感。
例如,诗人可能用“风吹过窗棂,咻咻作响”来描写风吹过窗户时发出的声音。
这个句子中的“咻咻作响”就是一个像声双关,它通过词语的音和意义之间的联系来传达窗户被风吹的声音。
最后是变音双关。
变音是一种通过改变词语的音或音节来传达思想或意义的修辞手法。
在诗歌中,变音双关可以创造出丰富的意象和语言效果。
例如,诗人可能用“站在岸边,思绪如涛”来表达他的思绪翻腾不安。
这个句子中的“思绪如涛”就是一个变音双关,它通过将思绪和海浪的涌动进行类比来传达情感。
通过上述一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双关修辞在诗歌中的重要性和灵活性。
它可以使诗歌更加生动、深刻和引人入胜。
诗人通过巧妙地应用双关修辞,可以在有限的语言和词汇中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意象和内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秋夜朱淑真①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注】朱淑真:宋代女诗人,相传婚姻不遂,抑郁而终。
第三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参考答案】第三句的“凉”字语义双关,既指天凉,又指心境的凄凉,表达了诗人秋夜独守空房的孤寂与凄苦。
【试题分析】【解题指津】1.必须了解常见的几种修辞手法在形式上的特点。
有学者将修辞手法分为三大类:①描绘组,如比喻、比拟、夸张、摹绘(形、色、声)等;②布置组,如排比、对偶、顶真等;③表达组,如反问、双关、反语等。
这些修辞手法在语法形式和内容等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因此,必须在这方面做到见多识广。
2.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一般作用。
因为在具体的诗作中,修辞手法的独特作用,或者说特殊的作用,肯定是指该修辞手法一般作用的某一方面。
3.如果是鉴赏修辞手法的应用,必须联系诗歌的具体内容来分析,不能仅仅指出“是什么修辞手法”就了事了。
4.要注意修辞手法的“套用”现象。
如有的比喻又带有夸张,布置组的修辞手法和描绘组的修辞手法出现在同一诗句中等。
【答题规范】1.明确指出诗中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结合诗句阐述此种修辞手法在诗中是如何运用的。
3.指出运用此种修辞手法的艺术效果(如对形象塑造、意境营造、情感主旨表达的作用)。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和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这种修辞手法叫作双关。
双关包括通过音近造成双重语意的谐音双关,和别有弦外之音的语义双关两种形式。
诗歌中使用双关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委婉、幽默,而且能加深寓意,给人以深刻印象。
如刘禹锡《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诗中“晴”与“情”同音,以天气的晴雨暗示恋人貌似无情中的有情。
又如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凉”一字双关,不但写出了秋气的萧瑟,更反映出诗人心境的凄冷。
再如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一枝一叶总关情”用语双关,此“情”不仅指郑板桥画竹所用之情,也指对百姓的点滴生活的关注之情。
类似的还有张先《一丛花》: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
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濛濛。
嘶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
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
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
词人用“千丝”谐音双关“千思”,表现愁思千头万绪,再以飞絮映衬,情味弥足。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清明二首(其二)杜甫此身飘泊苦西东,右臂偏枯①半耳聋。
寂寂系舟双下泪,悠悠伏枕左书空②。
十年蹴鞠③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
旅雁上云归紫塞④,家人钻火用青枫。
秦城楼阁烟花里,汉主⑤山河锦锈中。
春水春来洞庭阔,白苹愁杀白头翁。
【注】①偏枯:麻痹。
②左书空:用左手在空中写字。
③蹴鞠:踢球。
④紫塞:泛指北方。
⑤汉主:指唐皇。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二联近承首联,“系舟”应“飘泊”,“左书空”对“右臂偏枯”,将老病漂泊的境况具象化。
B.第三联远承首联,“蹴鞠”“秋千”语带双关,形象地写出了诗人长期漂泊身不由己的悲凉酸楚。
C.尾联以“春”“白”叠用见妙,春水归向洞庭,白苹逢春生长,让原本愁苦的诗人又顿感欣慰。
D.本诗前三联侧重叙事,叙中融情,后三联重在写景,景真情切,两大部分双峰并峙,各显千秋。
2.本诗第三、四联中的“蹴鞠”“秋千”“钻火”等涉及清明习俗。
下列诗句与清明习俗或传说没有关联的一项是()A.明时帝里遇清明,还逐游人出禁城。
(顾非熊《长安清明言怀》)B.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孟浩然《清明即事》)C.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黄庭坚《清明》)D.纸灰飞作白蝴蝶,血泪染成红杜鹃。
(高翥《清明》)3.本诗第四、五两联虚实结合,动静兼具,可谓构思精妙。
请结合全诗加以赏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玉楼春①·乙丑京口奉祠②西归,将至仙人矶③辛弃疾江头一带斜阳树,总是六朝人住处。
悠悠兴废不关心,惟有沙洲双白鹭。
仙人矶下多风雨,好卸征帆留不住。
直须抖擞尽尘埃,却趁新凉秋水去。
【注】①这首小令写于公元1205年(开禧元年),是辛弃疾六十六岁被罢职离开京口时的作品。
②奉祠:即拜奉宫观,无实职。
③仙人矶:南京西南长江中一小岛。
4.对下列关于诗歌的解释,不正确的两项是()()A.“江头一带斜阳树,总是六朝人住处”,这两句词人触景生情,由眼前所见景象联想到此地乃六朝人聚居处所,昔日兴盛繁华,如今斜阳草树,败坏衰落,心生感叹。
B.“仙人矶下多风雨,好卸征帆留不住”,这两句中的“多风雨”让词人想停留也停留不下来,运用双关手法写出了客观环境的险恶,也隐含着词人的仕途困境。
C.“悠悠兴废不关心,惟有沙洲双白鹭”,千百年来兴盛衰亡无人关心,词人只有设想那沙洲中的双白鹭来表达心中的愤懑。
D.这首词上片说历史的兴废,下片谈人生的进退。
通过对自然景象和行程的描写,含蓄地表达了词人被罢官的悲愤无奈心情。
E.“直须抖擞尽尘埃,却趁新凉秋水去”,词人抖尽尘埃,也暗指抖落掉官场上的种种污浊,振作起来,不避风雨,轻松愉悦趁着秋凉踏上回家之路。
5.本词中,词人对国家命运、自身遭遇持什么态度?请结合全词做简要分析。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大风登城书雨陆游风从北来不可当,街中横吹人马僵。
西家女儿午未妆,帐底炉红愁下床。
东家唤客宴画堂,两行玉指调丝簧。
锦绣四合如坦墙,微风不动金猊①香。
我独登城望大荒,勇欲为国平河湟②。
才疏志大不自量,西家东家笑我狂。
【注】①金猊:又称狻猊,也作香炉的代称。
②河湟:黄河和湟水,这里指中原沦陷地区。
6.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诗的前两句落笔点题,紧扣“大风”而来。
“不可当”“横吹”“僵”形象描写了寒风凜冽,北风吹得街上的人马都发僵了的画面;同时,这两句诗也象征敌人猖狂、国家处于危急之中。
B.第三、四句承接一个“僵”字,由室外转写到室内。
通过描写西家的女儿屋里生着炉子,仍然怕冷不愿下床,到中午都还没有梳妆的细节,侧面烘托出天气的严寒。
C.第六句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玉指”代指东家女儿的手指,“丝簧”代指音乐。
第七、八句通过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精美的丝织品合抱在四周就像围墙一样,连细小的风也吹不进来。
D.第九、十句笔锋再转,且呼应标题中“登城”二字,由室内转到室外,由街上转到城头,由他人转到自己。
“独”字显其寂寞和孤独,“望”字和“欲”字则暗含了诗人“登城”的缘由。
E.该诗巧妙运用双关、对比、借代、夸张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如第五句到第八句与三四句形成鲜明对比;寒风中自己的行动和周围之人形成对比。
7.结合诗歌并联系作者生平,谈谈你对“才疏志大不自量,西家东家笑我狂”一句的理解。
四、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满江红·别大名亲旧(元)许衡河上徘徊,未分袂、孤怀先怯。
中年后、此般憔悴,怎禁离别。
泪苦滴成襟畔湿,愁多拥就心头结。
倚东风、搔首谩无聊,情难说。
黄卷内,消白日。
青镜里,增华发。
念岁寒交友,故山烟月。
虚道人生归去好,谁知美事难双得。
计从今、佳会几何时?长相忆。
【注】此词为作者赴朝廷征召时辞别亲友所作,时年46岁。
8.下列对本首词上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阕前三句写词人与亲友依依惜别,在还未分别的时候就感受到分别后孤独无依的忧惧与悲愁。
B.“中年后、此般憔悴,怎禁离别”一句,作者联系自己身世,中年后身心憔悴,本不适合漂泊,因而离别就更加痛苦。
C.“泪苦滴成襟畔湿,愁多拥就心头结”正面描写自己身心两方面由离别引起的极度哀愁和痛苦。
D.“倚东风、搔首谩无聊,情难说”中“东风”一语双关,既指春风,也指朝廷吹来的“东风”,表达了作者对朝廷的感激之情。
9.这首词下阕是对“难说”之“情”的诉说,请分析下阕具体表达了哪几层情感?一1.C【解析】C项,“让原本愁苦的诗人又顿感欣慰”分析不正确。
尾联“春水春来洞庭阔,白苹愁杀白头翁”意思是一个春天去啦,一个春天又来啦,洞庭湖上的风光水色显得是更加辽阔,但默对着繁生的白苹,却偏偏愁坏了我这个白头老翁!写的是春水也如大雁一样如期回归,茫茫白苹逢春生长,诗人却无法回归,愁上加愁,并无喜悦之情。
2.B【解析】B项,“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一句描绘的是春日的美好风光,并非是写的清明的有关习俗。
A项,由“清明”“游人”可知写的是清明踏青,C项,“士甘焚死不公侯”写的是清明时节祭奠介子推的习俗,D项,由“纸灰”“血泪”可知写的是清明扫墓活动。
这三项都与清明的习俗有关,故答案为B项。
3.第四联为眼前实景。
雁阵穿云北去,赶赴北国家园;四野人家也钻青枫取火,一片清明风光。
南鸟北归有期,迁客返京无望;钻木取火,荆楚却用青枫,足见异地异俗。
第五联为想象虚景。
北方紫塞,楚中枫火,两两相隔,诗人之心禁不住飞到故都。
长安的楼阁应掩映于迷离朦胧的轻烟花雨中了,那奇瑰高峻的山河也应万紫千红一片锦绣了。
两联一实一虚,一动一静,诗人身处异乡,想念京华欲归故都之情含蓄深婉地表现出来,足见诗人构思之精妙。
【解析】“旅雁上云归紫塞,家人钻火用青枫”意思是当望到旅雁入云,我知道它们又飞回了北方的关塞,然而,家人取火却是仍在使用着这江南的青枫,是实写眼前所见之景。
旅雁,本来是候鸟,南来北去,并无固定的栖息之地,但在杜甫眼里,它们向北飞去是“归紫塞”,一个“归”字,充分体现了杜甫此时此地的心境,目极千里,内心悲伤。
“秦城楼阁烟花里,汉主山河锦锈中”意思是想在这清明时节,那长安城里的一些楼台殿阁该都掩映在如烟的繁花丛里,而我们大汉君主的这偌大山河,则已闪耀在这片灿烂夺目的锦绣之中,是虚写。
二4.CE5.①对于国家命运,词人十分关心。
六朝兴废,“惟”沙洲一双白鹭,没有人来认真关心“悠悠兴废”,也就是说无人关心南宋王朝的兴衰,这是最令作者痛心的。
②对于自己被罢官的遭遇,词人并不甘心,应该说是藐视排斥打击的态度,罢职回家的悲愤心情。
“仙人矶下多风雨,好卸征帆留不住。
”在景物描写中寓托着政治上遭受打击,想要施展抗敌才能而不得实现的悲愤。
“直须抖擞尽尘埃,好趁新凉秋水去”,藐视打击,把政敌加给他的尘埃、污垢“抖擞尽”,一身轻松地回家去,悲愤、坚强中又不乏无奈。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的思想情感。
由注释可知,这首小令写于公元1205年(开禧元年),是辛弃疾六十六岁被罢职离开京口时的作品。
上片就京口、仙人矶的眼前景物引起感触,指出斜阳笼罩的六朝人的住处,没有人来认真关心“悠悠兴废”,也就是说无人关心南宋王朝的兴衰,这是最令作者痛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