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秩序感培养的常见问题及其对策

合集下载

幼儿秩序感的培养

幼儿秩序感的培养

幼儿秩序感的培养幼儿时期是人类一生中最重要的成长阶段之一,而秩序感的培养在这一阶段尤为重要。

幼儿时期是孩子们建立基本价值观和行为习惯的时期,而良好的秩序感不仅是生活中的必要品质,更是未来成功的关键因素。

幼儿秩序感的培养成为了各家庭和教育机构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

幼儿秩序感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其培养需要家庭和教育机构的共同努力,也需要时间和耐心。

下面我们将从家庭和教育两个不同的角度来探讨如何培养幼儿的秩序感。

一、家庭角度1. 以身作则家长是孩子最好的榜样,他们会从父母身上学习到很多东西。

如果家长自己就没有良好的秩序感,那么很难教会孩子如何去遵守秩序。

父母需要以身作则,做一个有秩序、有纪律的人,孩子会慢慢模仿并养成良好的秩序感。

2. 制定家规家纪在家庭中,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商讨制定一些家规家纪,明确家庭成员在日常生活中应遵守的规定和约定,如起床时间、用餐时间、作业时间等。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孩子养成遵守规则的好习惯。

3. 给予孩子自主权虽然家庭中需要有一定的秩序,但也要给予孩子一定的自主权,让他们在规定的范围内自由选择。

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责任感,从而更好地适应学习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4. 用积极的语言引导在与孩子交流时,家长需要使用积极的语言引导,对孩子的行为进行积极的激励和鼓励,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秩序观念。

家长也要学会用温和的方式进行引导和纠正,避免使用过于严厉或惩罚性的方法。

二、教育角度1. 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在幼儿园和学校中,教师需要创设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让孩子从小就接触到有秩序、有规律的生活和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引导孩子养成按时上课、安静听讲、有序排队等良好的行为习惯。

2. 进行规范化的活动幼儿园和学校可以组织一些规范化的活动,如集体晨操、集体用餐、集体游戏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孩子们在集体中养成守纪律、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

3. 适时进行积极引导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进行积极引导,教育幼儿遵守规则、与他人和睦相处、爱护公共财物等,让他们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秩序观念。

幼儿秩序感的培养

幼儿秩序感的培养

幼儿秩序感的培养幼儿时期是形成良好秩序感的重要时期,许多良好的习惯和品质都将在这一时期生根发芽。

幼儿秩序感的培养,既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目标,也是幼儿园工作的重点之一。

下面将从家庭和幼儿园两个方面分别阐述幼儿秩序感的培养方法。

一、家庭方面1、父母树立榜样对于孩子而言,父母是最具有影响力的人。

因此,父母要先树立自己的良好秩序感,培养自己的自律意识,争做孩子的榜样,可让孩子从小做出好的习惯,比如说有规律的生活作息、整洁的床铺、有条理的收拾自己的东西等等。

2、培养孩子的自律意识父母要帮助孩子自觉的做好自己的事情。

可以让孩子自己穿衣,自己洗脸、刷牙,自己整理书包、玩具等等,让孩子自己学会解决自己的问题,做到自主管理。

3、注意言行举止父母是幼儿最亲密的人,日常生活中,要尽可能多的与孩子互动交流。

言行举止要注意模范示范,让孩子从父母身上学到好的言行举止,比如表现出诚实、守秩序、尊重他人、有礼貌等优秀品质。

4、制定规矩,建立家庭秩序制定一些适合孩子的规矩和家庭制度,建立家庭秩序。

例如晚上规定孩子睡眠时间,尽量按时休息;规定运动时间,营造良好的健康习惯;要求在饭桌上有规律,儿童不乱跑、不随便拿勺子等等。

二、幼儿园方面1、创设适合幼儿的环境幼儿教育是具有整体性的,环境是重要的一环,要在环境中培养幼儿的学习秩序感。

教师在幼儿教室内要讲究布置,布置幼儿教室应符合现代教育要求,不仅富于情趣,而且要形式多样、富于创新,让学生在这个环境中学到管制自己和守秩序等重要的家政技能。

2、教室规则明确教师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制定有关守秩序的规章制度,如规定上课时间准时到岗,课堂行为规范,迟到、早退等不合理行为严禁等等。

同时还要通过各种方式告知学生要始终做到行为规范,不得违反规章制度。

3、及时处理行为问题教师要紧密关注学生的行为特点,随时关注学生的行为与情感特征,采取恰当的方法对有违规行为的幼儿进行教育、引导,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对秩序的破坏,培养良好的秩序感和自律能力。

幼儿园活动区管理秩序感的培养

幼儿园活动区管理秩序感的培养

幼儿园活动区管理秩序感的培养幼儿园是孩子们学习、成长的地方,活动区是孩子们日常活动的主要场所,活动区的管理秩序对幼儿园的教育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

培养幼儿园活动区管理秩序感是十分必要的,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幼儿园活动区管理秩序感的培养。

一、创设良好的活动环境创设良好的活动环境是培养幼儿园活动区管理秩序感的基础。

活动区的布置要合理,区域划分清晰,材料玩具摆放整齐,安全措施健全,这样才能让孩子们在整齐有序的环境中进行活动,从小养成良好的活动习惯。

二、建立规范的活动制度建立规范的活动制度是培养幼儿园活动区管理秩序感的重要手段。

制定活动区的使用规定,明确孩子们在活动区的行为规范,规定孩子们在活动区内需要遵守的规则等,这样可以让孩子们明确自己在活动区的行为准则,从而自觉遵守规定,维护活动区的秩序。

三、进行相关教育活动通过相关的教育活动,培养幼儿园活动区管理秩序感也是非常有效的。

可以组织孩子们参与环境整治活动,让他们亲身感受到整理环境的重要性;可以开展游戏规则教育活动,让孩子们明白游戏规则的重要性;还可以开展卫生保健教育活动,培养孩子们爱护环境的意识等等,通过这些活动,可以有效地培养幼儿园活动区管理秩序感。

四、引导孩子们自主管理引导孩子们自主管理是培养幼儿园活动区管理秩序感的关键。

在活动区内,教师们可以引导孩子们制定活动区的管理计划,让他们自己参与到活动区的管理中来,让他们学会自主整理活动区,养成良好的管理秩序感。

五、注意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培养幼儿园活动区管理秩序感是一个需要长期而系统的工程。

在实际的工作中,家长和幼儿园教师需要通力合作,共同培养孩子们的管理秩序感,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活动习惯,为他们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让幼儿园的活动区管理更加规范有序,让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2000字】。

如何培养幼儿的秩序感

如何培养幼儿的秩序感

如何培养幼儿的秩序感
一、秩序感的重要性
秩序感是形成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的基础,是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
部分。

是指通过长期生活经验,幼儿能够建立起认识自然、社会和文明规
律的能力。

幼儿若能够正确地掌握秩序感,他们保持端正的心态,能够按
时完成自己的任务,有助于他们能够健康快乐地探索生活,发展心智。


秩序感的幼儿能够把行为纳入到规范中,更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保护孩子们的权利,安全、平等,从而能够让幼儿感到安全和被尊重,从
而有助他们更好的学习和发展。

二、培养幼儿的秩序感的实践方法
1、注重肢体礼仪训练
礼仪教育必须从幼儿时期开始,家长可以采取以下做法来培养孩子的
礼仪意识:首先,正确引导孩子,让他们学会做欢迎和分别的行为;其次,养成良好的环境卫生习惯,例如保持室内整洁,厕所使用等;最后,帮助
孩子学习公共场合的良好行为,例如,在剧场、公园、商店、公共场所等
地方表现良好的礼貌,要求自己不得以及别人也不能做出不文明行为等。

2、尊重幼儿的自主权
尊重幼儿的自主权是促进其秩序感发展的重要举措。

【家庭教育】孩子的良好秩序感该如何培养

【家庭教育】孩子的良好秩序感该如何培养

【家庭教育】孩子的良好秩序感该如何培养【家庭教育】孩子的良好秩序感该如何培养?一:为宝宝创造一个有序的生活环境给宝宝创造一个井然有序的生活环境,是培养他们秩序感的前提。

井然有序的生活环境包括:其一,规律的作息。

日常生活中,妈妈们要为宝宝安排一个科学合理且相对固定的作息时间表,并督促他们遵照执行,这样不仅有利于宝宝的健康成长,还能为他们时间观念的形成和秩序习惯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其二,整洁有序的家庭环境。

家里的各种物品要摆放整齐,使用完毕后需物归原处,妈妈们还要耐心培养宝宝归置秩序的技能,鼓励他们自己动手收拾玩具、图书,即使宝宝表现得“笨手笨脚”、越帮越忙,也不要斥责他们,而要耐心指导,不断表扬。

其三,和睦的家庭氛围。

只有家庭成员之间和睦关爱、长幼有序,才能促使宝宝形成一种追求文明、秩序的美好心态。

二:从小事做起,培养宝宝的秩序感妈妈们还需注重日常生活中的细节,从小事入手培养宝宝的秩序感。

妈妈们还要经常带宝宝参加集体活动,让宝宝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形成规则意识,如在游乐场玩滑梯时,妈妈要告诉宝宝应该自觉排队,有先有后,不推不挤。

三:培养宝宝的公共秩序感每个公共场所都有它相应的规章制度,要求大家自觉遵守,如乘坐公车,要先下后上、文明礼让;游览公园,不要攀折花木、践踏草坪;观看电影,不可乱扔果核、大声喧哗等等。

每到一处,爸爸妈妈在以身作则的同时,还要向宝宝讲解相关的规定,让他们懂得社会生活中存在着种种的秩序规则,遵守是光荣的,而违反则是不道德的。

专家支持0~4岁是宝宝的秩序敏感期,妈妈们要保护好他们的秩序敏感性并抓住他们产生秩序感的第一时间培养良好的规则意识。

另外,稳定的生活秩序也是宝宝安全感的重要来源,妈妈们要注意不可随意打破。

宝宝1岁以后的一段时期里,会对秩序产生一种近乎刻板、顽固的要求,玩具图书换了地方、自己的座位坐了别人、两块积木没有摆放整齐……他们就会大哭大叫,妈妈们不要一味地批评宝宝淘气、任性,要知道这是他们正常的心理表现,因为宝宝认为生活是有序的,而这种秩序是恒定的、不容改变的,这是他们自律感及规则意识形成的重要阶段,妈妈们要理解并尽量满足他们这一时期对事物固定秩序的特殊要求。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秩序感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秩序感

对 于刚离开 父母怀抱 的孩子来说 ,他们大 多数 以 自我 为中心 ,玩
集体 环境 几 家庭 环境 ,帮 助幼 儿培 养 良好 的秩序 感 ,使他 们 在一 个 玩 具的时候 你争我抢 ,玩滑梯 的时候也 会争先恐 后 ,许多在家 被宠 、 统一 的环 境 中协 调发 展 ,养成 良好 的行 为 习惯 ,为他 们 以后 的健 康 被 惯的 习性 都会毫 不掩饰地暴 露 出来 。对于这样 的幼儿 ,一定 要让他 们 学会遵守 活动的规 则。同时 , 教 师也应 以身作 则 , 成为幼 儿的榜样 , 创造 活动环 境 ,帮助 幼儿 形成 空 间方面 的秩序 感 通 过暗示 、提 醒等 多种 方法 ,秩 序感就会在 幼儿头脑 中形 成。 首先 ,幼 儿 园户 外环 境要保 持 整洁 有序 。如 和谐 美观 的 绿化 、 四 .家 园协 调 ,帮 助幼 儿 形成有 秩序 的行 为习 惯意识 布局 合理 的大 型玩 具 等 ,都能 给幼 儿 以赏心 悦 目的感 觉 。其 次 ,活 幼 儿 园和家 庭 是幼 儿学 习和 生活 的地 方 ,任何 行为 习惯 的养 成 动室 内部 环境 的布 置 也要 整齐 美观 。让秩 序 感蕴 含于 环境 ,让环 境 都 离不 开老 师和 家 长的 共 同努力 。 良好 的秩 序 感有 利于 幼儿 良好 行 告诉 孩子 该 怎么做 。 这是 一个 间接 却非 常重 要 的工作 ,这 对 幼儿 形 为 习惯 的养 成 ,有 利于 老师 顺利 的组 织活 动 ,更有 利于 幼儿 的身 心 成 良好的秩 序 感将起 到潜 移 默化 的作用 。 健 康发 展 。老师 在 幼儿 园要 采用 适 当的方 式培 养幼 儿 良好的秩 序 行 二 、组 织 日常活 动 ,帮助 幼儿建 立 时间 上的秩 序感 为 。还 要做 好家 长 工作 ,让 家长 不但 为幼 儿营 造宁 静 、舒适 、充 满 还要 注意 以 自身的秩 序行 为影 响幼 儿 , 刚入 园时 ,幼 儿往 往 不知道 什 么时候 该 做什 么 ,这时 ,组 织 井 情 趣又 井然 有序 的家庭 环境 , 然有 序的 日常 活动 可 以帮 助幼 儿建 立时 间上 的秩 序感 ,并 可 以促 使 时 时处 处注 意教 育 引导 、提 醒 ,帮助 幼儿 养成 良好 的秩 序行 为 。让 幼儿 获得 安全 感 和满 足感 。每 天 的活动基 本 按一 定 的秩序 进 行 :早 幼 儿在 一个 统一 的 环境 中协 调发 展 ,为他 们将 来具 有 良好的 行为 习 上 人 园 以后开 始 早餐 ,然 后欣 赏音 乐或 者 自选小 游戏 ,接 下 来是 早 惯 打下 坚实 的基础 。 操 、集体 活动 、户 外游 戏 、午餐— — 让幼 儿 了解并 熟 悉一 日活 动 的 秩 序感 是影 响幼 儿 成长 的终 身 品质 。老师 要为 幼儿 提供 有利 于 各 个 环节 ,有利 于幼 儿在 心理 方面 建立 秩序 感 。 其 建立 良好 秩序 感 的外 在环境 和 条件 ,真 正理 解幼 儿在秩 序 感形 成 三 教 育幼 儿学 会遵 守规 则 ,促 进秩 序感 的养 成 的敏 感 期的种 种 表现 ,才是 对他 们 的尊重 和爱 护。

五、大班幼儿秩序感培养策略

五、大班幼儿秩序感培养策略

大班幼儿秩序感培养策略一、建立日常作息制度为了培养大班幼儿的秩序感,首先需要建立一套明确的日常作息制度。

规定每天固定的时间进行各种活动,如起床、吃饭、上学、放学、睡觉等。

这样可以让幼儿逐渐适应规律的生活,建立起良好的时间观念和秩序感。

教师和家长应该共同配合,确保幼儿遵守作息制度。

二、设定清晰的行为规范在培养大班幼儿秩序感的过程中,设定清晰的行为规范是必不可少的。

这些规范应该包括在公共场所的行为、与他人的交往方式、物品的使用和归位等方面。

通过明确的行为规范,可以引导幼儿正确地处理各种情况,养成文明礼貌、有序生活的习惯。

三、强化规则意识强化规则意识是培养大班幼儿秩序感的重要手段之一。

教师可以在日常活动中向幼儿介绍各种规则,如游戏规则、课堂规则等,并引导他们遵守。

同时,教师还应该教育幼儿尊重规则,让他们明白规则对于维护秩序的重要性。

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强化,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起牢固的规则意识。

四、角色扮演游戏利用角色扮演游戏可以帮助大班幼儿更好地理解社会角色和规则,进一步培养他们的秩序感。

在游戏中,教师可以设计各种场景和角色,让幼儿扮演不同的角色并按照规定的规则进行游戏。

这样可以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秩序感,加深对规则的理解和遵守。

五、引导情绪管理情绪管理对于大班幼儿秩序感的培养也非常重要。

教师应该引导幼儿学会控制情绪,处理冲突和问题时保持冷静和理智。

通过教育幼儿如何正确表达情感、调整情绪,可以促进他们情绪的稳定性和自我调节能力的发展,进而帮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适应和融入秩序井然的社交环境。

总之,培养大班幼儿的秩序感需要教师在日常教育中注重建立日常作息制度、设定清晰的行为规范、强化规则意识、利用角色扮演游戏以及引导情绪管理等方面的策略。

通过这些方法的综合运用,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起良好的秩序感,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宝宝入托之初的秩序感培养策略

宝宝入托之初的秩序感培养策略

宝宝入托之初的秩序感培养策略宝宝入托是一个逐渐适应新环境和建立新秩序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家长和托儿所老师都起着重要的角色,可以通过一些策略帮助宝宝培养起秩序感。

下面是一些可行的策略:1.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宝宝的作息时间应该有规律可循,如固定的起床时间、午休时间、晚上上床时间等。

这样可以帮助宝宝建立起一定的节奏感和时间观念。

家长可以在家中尽量也按照托儿所的作息时间来安排宝宝的生活,逐渐让他们适应整日计划。

2.提前适应托儿所环境:在宝宝入托之前,可以带他们多次到托儿所逛逛,让他们熟悉新的环境和老师。

逐渐增加逗留的时间,让他们适应新的社交环境。

3.明确规则和界限:在家庭中,家长也要建立起一定的规则和界限,让宝宝知道什么是可以做、什么是不可以做的。

可以为宝宝设置一些家规,例如不乱丢东西、不乱涂墙等。

托儿所老师也应设置适合宝宝年龄的规则,例如在用餐时要坐着、排队等,让宝宝明白什么是合适的行为。

4.提供清晰的日常指导:在宝宝入托的初期,家长可以在宝宝每天起床、洗漱、穿衣上课等环节提供一定数量的指导。

例如,可以提前告知宝宝明天早上一起床就要去托儿所。

这样做可以帮助宝宝建立起一定的预期和计划。

5.给予充满积极反馈的奖励:当宝宝能够按规则和界限去做事时,家长和老师都应该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奖励,例如夸奖、亲昵的拥抱等。

这样可以增强宝宝对秩序感的认同和愉悦感。

6.与老师保持密切的沟通:家长应与托儿所的老师保持密切的沟通,了解宝宝在托儿所中的行为和适应情况。

如果宝宝有任何困难或问题,家长可以与老师共同探讨应对策略,以便在家庭和托儿所之间形成连贯的教养方式。

7.提供安全感:宝宝在托儿所刚开始时可能会感到不安,因此家长应该尽量提供安全感。

可以给宝宝带上他熟悉的玩具或毛毯等,以在新环境中找到熟悉和安全的感觉。

家长在接送宝宝的时候,也要保持温暖的笑容,传递出信任和支持的信息。

8.渐进式过渡:由于宝宝刚刚入托,他们可能会感到焦虑和困惑。

儿童秩序感的培养方法

儿童秩序感的培养方法

儿童秩序感的培养方法一、给孩子一个有序的小天地咱得给孩子打造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小空间,就像一个小小的王国。

在这个小王国里,东西都有固定的地方。

比如说,小书架上的绘本按照孩子喜欢的顺序放好,小衣柜里的衣服也分类叠放。

孩子玩完玩具后,得让他们知道,小汽车要回小汽车的“家”,小布娃娃要躺在小床上。

这样呢,孩子每次找东西都很方便,他们就会慢慢明白,东西是要有秩序地摆放的。

而且呀,这个小天地可以让孩子自己参与布置,他们会更有归属感,也更愿意去维护这种秩序呢。

二、日常生活中的小规则日常生活里也得有些小规则。

像每天起床后要叠被子,虽然孩子可能叠得不是那么整齐,但是这个动作很重要哦。

吃饭的时候呢,要有固定的座位,餐具也要放在固定的地方。

咱们可以把这些小规则变成像游戏一样的东西。

比如说,咱们可以和孩子说,“宝贝呀,咱们现在玩一个把餐具送回家的游戏”,这样孩子就会觉得很有趣,而不是觉得被约束啦。

还有睡觉前要把脱下的衣服叠好放在床头,这些小规则慢慢养成习惯后,孩子的秩序感就会越来越好。

三、做孩子的好榜样咱们大人得给孩子做个好榜样呢。

如果咱们自己的东西乱放,房间乱糟糟的,怎么能要求孩子做到井井有条呢?所以呀,在孩子面前,咱们也要把自己的东西整理好。

比如说,咱们看完书就把书放回书架,用过的东西放回原位。

孩子可都是看着咱们做呢,他们就像小海绵一样,会吸收咱们的行为习惯。

要是咱们做得好,孩子自然就会跟着学啦。

四、多给孩子正面的鼓励当孩子做到有秩序的时候,咱们可不能吝啬咱们的表扬哦。

比如孩子把玩具整理好了,咱们可以给孩子一个大大的拥抱,然后说,“宝贝,你真棒,你把玩具的家整理得好干净呀,玩具们肯定很开心呢。

”这样的鼓励会让孩子特别有成就感,他们就会更愿意去保持这种秩序感啦。

而且呀,咱们的鼓励要具体一点,这样孩子就知道自己哪里做得好啦。

培养儿童的秩序感不是一件难事,只要咱们用心,把这些小方法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咱们的小宝贝就会慢慢成为一个很有秩序感的小天使啦。

幼儿秩序感的培养

幼儿秩序感的培养

幼儿秩序感的培养幼儿期是孩子成长的重要时期,也是培养孩子秩序感的关键时期。

秩序感是指孩子对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规则、制度和节奏的认识和遵守能力。

秩序感的培养不仅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还能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态度,为孩子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文将结合幼儿的特点和实际教育经验,探讨幼儿秩序感的培养方法。

培养幼儿秩序感的意义幼儿期是孩子个性和行为养成的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孩子开始建立自己的行为模式和规范,良好的秩序感能够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为孩子以后的成长奠定基础。

秩序感还能够帮助孩子建立自我管理能力,让孩子学会遵守规则、尊重他人,促进幼儿园班级和家庭的和谐稳定。

1. 建立明确的规则和制度幼儿期的孩子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建立明确的规则和制度是培养幼儿秩序感的第一步。

在家庭和幼儿园里,家长和老师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些简单而明确的规则,如不打闹、不抢玩具、不说脏话,然后逐步引导孩子逐渐遵守这些规则。

2. 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幼儿在成长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培养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给予孩子适当的自主权和责任,让孩子学会自我挣扎和自我约束。

让孩子自己收拾玩具、整理书包,帮助孩子建立起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3. 给予孩子正面的引导和鼓励在遇到孩子违反规则或者做出不良行为时,家长和老师都需要给予孩子正面的引导和鼓励。

可以通过对孩子的不良行为进行适当的指导和帮助,让孩子理解自己的不良行为带来的后果,并引导孩子将其改正。

4. 服务行业对孩子的模仿和示范在幼儿园和家庭中,老师和家长的示范和榜样作用非常重要。

幼儿时期的孩子具有强烈的模仿欲望,他们会模仿身边的大人的行为举止。

家长和老师在日常生活和教育中,需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自控能力是培养孩子秩序感的重要能力之一。

在幼儿期,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比较薄弱,家长和老师需要通过一些游戏和活动,帮助孩子培养自我控制的能力。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秩序感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秩序感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秩序感幼儿时期是儿童成长的关键阶段,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秩序感显得尤为重要。

幼儿时期的孩子天性好动,他们有时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很可能会影响其他小伙伴的学习和休息。

在这样的情况下,怎样才能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到秩序和规则的重要性呢?本文将介绍几种有效的方法。

一、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首先,要营造一个充满秩序和和谐的环境。

教室布置要简洁明了,物品摆放要有固定的位置,这样幼儿便能够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并且在使用之后能够放回原位。

同时,要让孩子感受到教师对空间的管理很有条理,从而养成他们自己管理自己物品的习惯。

二、建立有利于秩序感发展的制度建立有利于秩序感发展的制度也很重要。

例如,学校可以制定出有关课间活动的规范,如使用休息室需要有老师的允许,上课铃声响后不能嬉闹等等。

这些规定将帮助孩子养成遵守规则和秩序的习惯,从而更好地融入到集体中。

三、以游戏的形式培养秩序感孩子在游戏中是最愉快和最专注的,因为他们不需要考虑其他的事情,只需专注于完成游戏任务。

通过游戏,我们可以让幼儿在尝试中学会规则和纪律。

教师可以在游戏中提出一些问题或规则,让孩子注意到他们的行为和动作是否符合规定。

例如,在一个名为“寻找宝藏”的游戏中,老师可以故意放置一些障碍,让孩子们意识到在游戏中要遵守一些基本规则才能顺利完成任务。

四、以身作则教师或家长应该以身作则,养成良好的习惯能够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

例如,教师可以主动整理书桌、维护教室卫生、规范言行等等,孩子们会慢慢模仿老师的行为来养成自己的良好习惯。

五、口头说明当孩子们犯错或做了不妥当的事时,教师或家长应该及时说出自己的不满或感受。

强调他们的错误和不当行为是如何影响到其他人的,给他们一种规范行为的感知。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不要用太过严厉的口吻来指责孩子,这种指责可能导致孤僻的结果。

六、表扬和奖励在幼儿良好秩序展示时,教师或家长应该及时给孩子表扬和奖励。

这样做能够鼓励孩子,增加他们遵守规则和秩序的自信心和动力。

怎样培养小班幼儿的秩序感

怎样培养小班幼儿的秩序感

怎样培养小班幼儿的秩序感在幼儿园教育中,培养小班幼儿的秩序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养成良好的秩序感,幼儿可以更好地适应集体生活,提升自我管理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本文将从建立规则、设置日程、示范行为和奖惩机制等方面探讨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秩序感。

1. 建立规则为了培养小班幼儿的秩序感,首先需要建立一套明确的规则。

规则应该简明扼要,易于理解,以便幼儿能够遵循和记忆。

例如,规定幼儿行走时要走在右侧、保持安静等。

同时,教师需要通过图示、游戏等形式向幼儿展示规则的内容,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接受。

2. 设置日程制定清晰的日程表对于培养幼儿的秩序感十分重要。

日程表可以帮助幼儿建立时间概念,形成预期行为和活动的习惯。

例如,早上到幼儿园后先自由活动,然后进行集体活动、游戏、午休等等。

在执行日程时,教师要有条不紊地引导幼儿完成各项活动,并给予适当的提示和帮助。

3. 示范行为幼儿模仿能力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通过自身行为示范来培养幼儿的秩序感。

教师要注意自己的仪表仪态,言行举止要符合规范,成为幼儿学习的榜样。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游戏、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幼儿亲身体验秩序行为的重要性,并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肯定。

4. 奖惩机制适当的奖惩机制有助于培养小班幼儿的秩序感。

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表现给予称赞和奖励,鼓励幼儿坚持良好的行为规范。

例如,可以设立星星卡或奖励盒子,每次幼儿表现良好时给予一颗星星或奖励物品。

同时,对于幼儿的不良行为,教师可以采取适当的惩罚措施,例如时间罚站、停止某项活动等,让幼儿明白自己的行为是不可接受的。

5. 倡导互助与合作秩序感的培养不仅仅是个人行为的规范,还包括对集体生活的适应和参与。

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互助活动等方式,鼓励幼儿学会与他人分享、帮助和合作。

例如,组织幼儿合作完成集体游戏,鼓励幼儿相互关心、尊重和帮助。

通过这样的活动,幼儿会逐渐认识到,只有保持良好的秩序和合作精神,才能使整个集体运转顺畅。

幼儿园课堂秩序规范整治方案 幼儿园管理

幼儿园课堂秩序规范整治方案 幼儿园管理

幼儿园课堂秩序规范整治方案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对幼儿园的教育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而幼儿园课堂秩序的规范与整治,更是对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

幼儿园作为儿童成长的重要环境之一,课堂秩序规范的整治显得尤为必要。

我们制定了以下幼儿园课堂秩序规范整治方案,并将其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一、问题分析1.课堂秩序不规范的现状现今幼儿园课堂秩序的不规范表现为:幼儿在上课期间无法安静下来,不听从老师的指导,闹腾打闹,造成教学秩序混乱,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2.问题存在的原因(1)家庭教育的影响:一些家庭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幼儿缺乏基本的自我约束和尊重他人行为规范。

(2)幼儿园管理的缺失:幼儿园在课堂管理方面存在不足,缺乏有效的规范和监督,导致幼儿在课堂上表现不符合规范。

二、解决方案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案: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1)为老师提供更加专业的教育培训,增强其教学技能。

(2)建立激励机制,对表现优秀的老师进行奖励,激励其更好地教育幼儿。

2.加强家校协作(1)邀请家长参与课堂观摩,加强家庭教育对幼儿的影响。

(2)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更加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

3.规范课堂教学方式(1)制定课堂纪律规范,加强对幼儿的规范教育。

(2)设立积分制度,对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定,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

4.加强课堂监督(1)增加监督力度,建立课堂巡视机制,及时制止幼儿在课堂上的不规范行为。

(2)建立课堂秩序检查表,对教师的课堂管理进行督促和评估。

三、方案实施1.制定规章制度(1)根据解决方案,制定幼儿园课堂教学规章制度,明确幼儿在课堂上应遵守的规范,如不说话、不打闹等。

(2)建立奖惩机制,对幼儿的表现进行激励和惩罚。

2.加强宣传教育(1)通过校园广播、家长群等形式宣传教育幼儿应遵守的规章制度,加强对幼儿的规范教育。

(2)开展相关主题的教育活动,增强幼儿的规范意识。

3.建立监督评估机制(1)建立课堂秩序考核机制,对教师和幼儿的课堂表现进行定期考核和评估。

如何培养儿童养成保持秩序的习惯培养他们的组织能力

如何培养儿童养成保持秩序的习惯培养他们的组织能力

如何培养儿童养成保持秩序的习惯培养他们的组织能力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有良好的秩序和组织能力,因为这些能力对于孩子的成长和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培养儿童养成保持秩序的习惯并培养他们的组织能力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家长们付出持续的努力与关注。

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些方法和建议。

1. 树立榜样家长们应该成为孩子们养成良好习惯的榜样。

孩子们往往会模仿家长的行为,如果家长自身无法保持秩序和组织,那么孩子们也很难培养这样的能力。

因此,在家庭生活中,家长要时刻保持自己的个人物品的整理、居室的整洁和计划的安排。

2. 制定日常规划日常规划对孩子养成秩序和组织能力非常重要。

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制定每天的活动计划,包括起床时间、进餐时间、学习时间和娱乐时间等。

制定这些规划时,要确保合理性和可行性,并与孩子一同商讨和制定。

对于小孩而言,家长需要关注他们完成任务的顺序和时间管理,如完成作业、收拾玩具等。

3. 教育孩子时间管理时间管理是培养孩子组织能力的重要一环。

家长可以通过一些方法帮助孩子学会管理时间,如使用时钟或定时器,帮助孩子安排时间,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

同时,父母应鼓励孩子制定目标和计划,帮助他们分解任务,合理分配时间。

4. 清理与整理家长可以定期与孩子一起清理和整理物品,教育他们维持整洁和有条理。

可以教孩子们分类整理玩具,将书籍放回书架,并搭建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收纳体系。

此外,家长还可以提醒孩子在完成一项任务之后,先整理好现场,再进行下一个任务,养成一个“事后整理”的习惯。

5. 赋予孩子责任家长应该给予孩子适当的责任,让他们参与家务活动或特定任务的完成。

从简单的任务开始,逐渐增加难度和复杂度,帮助孩子培养责任感和组织能力。

同时,要鼓励并赞扬孩子完成任务的努力和成果,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

6. 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督促孩子自己打理个人物品、整理书包、穿衣整齐等。

通过这些小事情,培养孩子自我管理和自我组织能力,并让他们明白保持秩序的重要性。

培养宝宝的秩序感的方法

培养宝宝的秩序感的方法

培养宝宝的秩序感的方法
培养宝宝的秩序感的方法
一、解密秩序敏感期
著名的世界早教之母蒙特梭利在《幼儿之秘》一书中谈到:敏感期与精神现象有密切的关系。

精神现象是一种洞察力和行动,它们为意识立下基础;同时也是形成精神成长的基础。

因此,当孩子处于0到4岁的秩序感形成的敏感期时,外在环境中的`人、事、物的秩序是帮助其混沌内在发展清明有序的媒介,如果这些秩序被破坏,孩子的精神会因此不安和乱发脾气。

如果这样的情形持续发生,儿童本身不仅会出现疾病的症状,还会抗拒任何一种试图治疗他们的行为。

换句话说,当儿童正经历秩序感的敏感期时,看到的都是无秩序的东西,则此种无秩序性不仅会成为儿童发展的障碍,也会成为其人格异常的原因。

0到4岁是宝宝秩序感形成的敏感期,秩序是生命的一种需要,也是影响一个人终身的习惯和品质。

良好的秩序感在孩子4岁以前养成后,便会体现在孩子上小学、中学、大学的阶段。

在求学阶段,孩子的书包和学习用品会收拾得整齐,孩子不会找不到东西或漏掉老师布置的作业,在学习中很自然地有条理地安排和使用时间。

直到参加了工作,他会知道工作中哪些是最重要的,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比较重要的,哪些是次重要的,他会抓住学习和工作的重点,这种能力将成为终身的品质。

二、如何帮助0——4岁的孩子建立秩序感
秩序是生命的一种需要,当它获得满足时就能产生快乐,因此,在孩子发展秩序的敏感期中,应给予适当的引导与培养。

帮助孩子建立秩序感的方法有
1、生活中让孩子多动手收拾自己的东西
有意识地安排孩子做房间的物品的整理工作,并多给予孩子鼓励。

不要因为怕孩子做不好或时间紧,由父母替代孩子去做孩子自己物品的整理工作。

家长怎样培养宝宝的秩序感

家长怎样培养宝宝的秩序感

家长怎样培养宝宝的秩序感
问:我的宝宝常常在家里把玩具丢得满地都是,说他多次也不听,这次帮他收好了,下次又扔出去;吃饭、睡觉也没有规律,让我们很头疼,不知道如何让他养成有规律的好习惯?
答:秩序感是我们四周事物形态体现出的均衡、比例、对称、节奏等因素,能带给我们快乐、兴奋、舒适的感觉。

秩序还包括时间的秩序,也就是生活规律。

宝宝需要一个有秩序的环境来关怀他熟识事物、生疏环境。

秩序感的变化会引起心情的波动,有秩序的环境会使宝宝的心情稳定。

宝宝的秩序感是先天而来的。

3岁前的幼儿有着猛烈的平安需要,当被置于杂乱无章、生疏的环境中,孩子会哭闹。

当宝宝的生活规律被打乱,简洁引起身体的不良反应。

社会心理学争论显示:3~4岁的宝宝假如有着良好的生活秩序习惯,当他们6岁之后,在人际交往中会表现出自如与和谐。

0-4岁是个体秩序感发生进展的敏感期。

在家庭中培育秩序感的方法:
1.大多数的物品,如家具、玩具、衣服等,尽量保持在相同的位置,玩完了玩具后物归原处。

2.维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与地点。

例如,吃饭的时间与地点,家人出门及回家的时间等等。

3.例行事项尽量实行相同的步骤。

例如,喂食、洗澡、穿衣以及睡前活动等。

幼儿园活动区管理秩序感的培养

幼儿园活动区管理秩序感的培养

幼儿园活动区管理秩序感的培养幼儿园是孩子们成长的乐园,是他们接触社会的第一步。

在这个阶段,孩子们需要在良好的管理秩序下进行学习和活动,从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德素养。

幼儿园活动区的管理秩序感的培养尤为重要,下面我们来详细谈谈这个问题。

幼儿园活动区管理秩序感的培养需要从规则意识入手。

孩子们在幼儿园里必须遵守各项规则,比如排队、不捣乱、不打架等。

这些规则的遵守对孩子们的成长至关重要,因为它们是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在日常活动中,老师可以通过示范和讲解的方式教育孩子们遵守规则,激发他们的规则意识,培养他们的管理秩序感。

要培养幼儿园活动区的管理秩序感,需要注重环境的营造。

一个良好的环境对孩子们的行为习惯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幼儿园的活动区,应有明确的划分和标识,比如游戏区、休息区等,让孩子们知道不同区域的用途和限制。

活动区的布置应当合理科学,不仅美观大方,更要注重实用性和安全性。

这样的环境营造有助于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们的管理秩序感,从小锻炼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和遵守守则的意识。

老师和家长在幼儿园活动区管理秩序感的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教育孩子们遵守规则的老师应注重激发孩子们的内在动力,让他们明白为什么要遵守规则,以及遵守规则的好处。

老师还应注重对孩子们行为的引导和纠正,及时表扬好的行为,批评和纠正不良行为。

在家长方面,他们应该在家和孩子们一起学习和讨论规则和秩序感,引导他们明白规则的重要性和遵守规则的好处。

家长的示范也是培养孩子管理秩序感的一大重要因素。

幼儿园活动区管理秩序感的培养还需要注重游戏和活动的设计。

促使孩子们参与有意义的游戏和活动,让他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这样不仅能使他们快乐地成长,更能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的管理秩序感。

老师们可以设计一些寓教于乐的游戏和活动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同时引导他们在游戏和活动中学会遵守规则、秩序和纪律。

通过这样的设计,孩子们能够在参与游戏和活动的过程中自觉地遵守规则、尊重秩序,从而培养管理秩序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秩序感培养的常见问题及其对策摘要幼儿在某一段生长时期,对环境中某种特定的要素的感受性特别的敏锐,即幼儿的敏感期。

如果幼儿的这种需要得到了满足,幼儿便可以轻松地获得某种能力。

其中秩序敏感期在幼儿发展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秩序感能使幼儿产生愉快、兴奋、舒畅的感觉,它是个体生命的基本情感需要,表现形式主要有安全感,归属感,时空感等。

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家长和老师不了解幼儿秩序感发展的这种心理特征及其存在的常见问题,而采取了不适当的行为,从而阻碍了幼儿的发展。

因此,应该引起家长和老师足够重视。

呼吁社会关注幼儿,服务幼儿,从幼儿的角度来处理问题,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针对培养幼儿秩序感存在的常见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教育策略和方法,更好地促进幼儿秩序感的发展,为其终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敏感期;秩序敏感期;常见问题;对策一、问题的提出(一)选题的意义孩子从呱呱坠地到会走路、说话、吃饭、写字等,一切都是从无开始的,完成这些“看似不可能的任务”,以适合这个复杂的世界,这都是自然赋予正在发育成长中的生命所特有的力量,即敏感力。

当敏感力产生时孩子内心会有一股无法遏止的动力,驱使孩子对他所感兴趣的事物产生尝试和学习的狂热,直到满足幼儿的内在需要,这股力才会渐渐消失。

幼儿处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会出现不同的敏感期。

蒙台梭利将幼儿的敏感力划分为九大敏感期,其中秩序敏感期在幼儿发展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秩序感能使幼儿产生愉快、兴奋、舒畅的感觉,它是个体生命的基本情感需要,表现形式主要有安全感,归属感,时空感等1。

幼儿从一出生就有追求秩序,创造秩序的情感需要,充分利用幼儿这种与生俱来的秩序感,可以有效的培养幼儿有序、科学、合理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而在幼儿现实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老师和家长因为不了解幼儿秩序敏感期的特征及发展的重要性,而在不经意间改变了环境中某些事物的秩序,从而导致幼儿对环境的不适应及心理障碍,对幼儿今后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访谈法、观察法和理论分析法,对秩序敏感期的幼儿进行调查研究,旨在分析幼儿秩序敏感期表现出的一般特征以及家长与老师在处理幼儿秩序敏感期存在的一些常见问题的处理,针对幼儿特点和幼教中的这些常见问题,提出相应的教育建议和对策,为科学合理地培养幼儿秩序感出谋划策。

(二)研究现状查阅了2000—2010年中国期刊网;查阅了教育科研方法、中国学术期刊网、优秀硕博论文、中文期刊库、中文图书阅览库、近十年文献,还翻阅了《蒙台梭利早期教育大全》《捕捉幼儿的敏感期》等系列丛书,初步了解了有关幼儿秩序敏感期的发展现状的相关文章。

1孙瑞雪.捕捉儿童敏感期[M]. 中国妇女出版社. 2010年版,第93-94页、125-128页从研究内容进行归类分析可以看出,近年来人们也越来越关注幼儿敏感期的发展,论述主要包括秩序感在培养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宋振芬,张萍,2000);家庭中影响幼儿秩序感发展的影响因素以及相关的指导策略(杜召荣, 2009);强调了幼儿秩序感发展对有幼儿终生发展的重要性(程志宏,2009);幼儿处于秩序敏感期阶段表现的一般特征(刘颖,2009);秩序感的建立与儿童道德感形成之间的关系(易晓明,2002)。

而对幼儿秩序感培养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具体的培养方法的研究较少涉足,而且在这一领域进行的研究和探讨还不够系统全面,也缺乏针对性,因此有待结合实证,进行进一步深入研究。

二、培养幼儿秩序感的重要性(一)幼儿秩序感的内涵与分类所谓秩序感是指物体摆放的空间和生活起居习惯的时间顺序的适应,从出生到四岁是宝宝秩序感形成的敏感期,秩序是生命的一种需要,也是影响一个人终生的一种习惯和品质2。

良好的秩序感形成以后,幼儿的生活就会形成一定的秩序。

只有在有序的环境中,人的内心才能产生愉悦、舒适的情感体验,并从中获得生命的安宁和发展。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具有两重秩序感,即内部秩序感和外部秩序感3。

内部秩序感是指幼儿对自己身体的不同部分和相对位臵等的感知与理解,即“内部定向”4,是幼儿通过外部环境而建立起来的内在2杜召荣. 在家庭中如何培养儿童的秩序感[J]. 教育导刊(幼儿教育), 2009,(02) .3刘颖. 秩序敏感期——以孩子的方式认识世界[J]. 家庭教育(幼儿家长), 2009,(02) .4杜召荣. 解析儿童的秩序感[J]. 考试周刊, 2009,秩序,在幼儿尚不能自由走动之前,就已经存在了,从而形成对他自己身体姿势和位臵有关的敏感性。

外部秩序感是指幼儿对外部世界存在的规律和关系的感知与理解5。

这一阶段的幼儿有强烈的追求外在事物秩序化的欲望。

例如幼儿在玩游戏的时候看到活动室里的玩具摆放的位臵不对或不整齐,就会强烈要求恢复原样,有时甚至大哭大闹直到玩具归位为止。

幼儿的内部秩序感和外部秩序感对幼儿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将两者有机的结合才能更好的促进幼儿的发展。

幼儿内部秩序感我们无法改变,但我们可以改变幼儿生活的外部环境,为幼儿秩序感的发展营造一个舒适的氛围,使幼儿的内部秩序感在外部秩序感的协调和帮助下,更好的促进幼儿内部秩序感的发展,从而为幼儿秩序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秩序敏感期培养幼儿秩序感的重要性二至四岁是幼儿秩序敏感期发展的关键时期,良好的秩序感有利于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和交往,可以提高幼儿的生活质量,并为幼儿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6。

秩序感的本质在于认识每样物品在环境中所处的位臵,这意味着一个人能够适应自己的环境,并用自己的方式来支配它、管理它,容易形成安全感和归属感。

当人适应了这样的环境,他就能指导自己的活动达到特定的目的,从根本意义上讲,这其实就是让孩子在童年生活中,逐渐学会如何在生活道路上指导和引领自己。

一旦错过了发展的关键期,以后将难以弥补,即使弥补也5刘颖. 秩序敏感期——以孩子的方式认识世界[J]. 家庭教育(幼儿家长), 2009,(02) .6兰元青. 蒙特梭利教育活动中幼儿良好秩序感的培养[J]. 幼教研究, 2009,(01)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如果幼儿的秩序感没有得到很好的关注,幼儿就有可能会感到焦虑不安、很难与他人相处,对幼儿身心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对幼儿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也会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

如果成人不了解儿童秩序感敏感期的特殊心理和行为,误以为孩子是“小气”或者“诚心找茬”等,而批评、斥责甚至“镇压”孩子的情绪反应,就会逐渐破坏孩子的秩序感,阻挠孩子对标准和完美的追求,也会扼杀了孩子的自律感萌芽,导致孩子将来在遵守规则和发展道德感方面,出现各种障碍和问题。

三、幼儿秩序感培养中存在的一些常见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能听到家长向我们老师反应说:某某宝宝在家经常无缘无故的大吼大闹,变得焦躁不安,无论自己怎么安慰都无济于事,有时候安慰和劝服甚至会让情况变得更加糟糕。

而家长的第一反应很可能就是认为孩子很不听话,在无理取闹。

因此,就会本能的对幼儿发泄一气。

但事实却并非如此,真正原因很可能是家长在不经意间改变环境中的某些事物的秩序,从而引起宝宝的不适或者是宝宝没能形成相当的秩序感,无法随着外部秩序的改变而改变自己的内部秩序。

家长对问题的处理方式表明:家长还不了解孩子正处在秩序感发展的关键期,还不懂得怎样维护幼儿秩序感的发展需要,扼杀了幼儿学习和成长的本能。

有一次,当媛媛在认真玩游戏的时候,媛媛的妈妈叫媛媛吃完饭再玩游戏,即在不经意间打断媛媛的活动或者强制媛媛进行下一活动,媛媛的内在秩序被打乱,实际上也是在告诉媛媛规则是可以不遵守的,从而造成媛媛的焦躁不安。

这类事例在生活中很常见,看似妈妈没有错,但只要对事例进行详细分析就会很容易发现问题的症结。

幼儿是通过建立一些常规和习惯来树立对外部秩序感和对外界环境的归属感。

他们是通过外界环境来进行自我完善。

在幼儿内部秩序感还没有完全形成的时候,外部秩序感一旦被破坏,幼儿就会难以适应,感觉不安,同时对外界也会产生一种质疑,思维产生混乱,对规则秩序的把握也很难形成自己的概念。

对幼儿以后秩序感的发展带来一定的阻碍和困扰。

鹏鹏现在才刚满3岁,在幼儿园里表现的非常好,情绪也很稳定,是一个聪明、机灵、人见人爱的乖宝宝。

鹏鹏的妈妈很年轻也很时尚,每天都把自己打扮的花枝招展,让周围的成人羡慕不已。

但是,鹏鹏却因此而变得很苦恼。

很多时候妈妈来幼儿园接鹏鹏回家时,鹏鹏就大哭大闹,感觉眼前的这个时尚漂亮的妈妈不是自己的妈妈,有一种陌生感,表现出焦虑不安神色。

而换成爸爸来接时就完全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为此,鹏鹏妈妈也变得非常的焦虑,不明白这是为什么?仔细思索发现自己平时并没有批评或是惩罚孩子,给孩子留下什么不好的印象,到底是为什么呢?为了解开这个迷,我们幼儿园的几位经验丰富的老师精心策划了一套对鹏鹏的观察记录,并及时作出总结。

最后我们得出了这样一个结果:如果鹏鹏妈妈一天换一身鲜艳漂亮的衣服,当鹏鹏看到她时,就会陶陶大哭起来,直到鹏鹏妈妈换回平时穿的最多的衣服之后,鹏鹏才开始平静下来。

原来我们忽视了鹏鹏正处在身心初步发展阶段,对外界的认识还没有建立一定的联系和规律,只能凭借自己已有的经验来辨别身边的事物。

一旦发现身边出现陌生的人或者事物时就会感到焦虑和不安,因为幼儿的内部秩序感已被打乱,缺乏安全感。

一天中午,我经过小班教室的时候看到小朋友们正准备吃午点,那天吃的午点是又大又红的苹果。

在吃苹果的时候,保育老师认为跳跳小朋友吃不完一个苹果,咬起来又很费力,于是自作主张将苹果切成两半。

当跳跳看到不完整的苹果时陶陶大哭了起来,保育老师当时觉得很生气,认为这是孩子在无理取闹,于是严厉的批评了这个有点不知好歹的跳跳。

看到跳跳哭的更伤心,更委屈了。

而保育老师却完全不理睬,把错误推给了完全还不懂得表达自己需求的跳跳身上。

幼儿之所以会哭那是因为幼儿追求完美的愿望被破坏。

幼儿正处在秩序感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对外部秩序感的追求很是苛刻,不得有丝毫的差错,否则就会感到不安和焦虑。

保育老师的疏忽在跳跳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一块阴影,对幼儿的身心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创伤。

在幼儿园里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孩子们常常会为了争一把椅子而大哭大闹。

在他们看来,自己用习惯的东西就是不能轻易改变的,即便老师怎么劝都无济于事。

俗称:蛮不讲理!起床穿衣服时也是,幼儿习惯了穿衣服的顺序,即先穿衣服再穿裤子最后再穿袜子,非常的有秩序。

一旦成人在不经意间打乱了幼儿穿衣服时的这种内部秩序就会让幼儿觉得很焦躁,很不安。

非得重新再按自己已有的秩序穿一遍不可。

这就是幼儿内部秩序感的具体表现,幼儿利用这种秩序感来适应外界环境,适应这个社会,慢慢的再将内部秩序感与外部秩序感相结合,形成一种安全感和归属感,共同促进幼儿秩序感的形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