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下册 第六单元《第一部分 图形的认识与测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图形的认识与测量

[第一课时]平面图形的特点、关系

一、教学分析

本课着重复习小学阶段所学习的各平面图形的特点、关系。通过教材提出的三个问题,引导学生分别复习直线、射线、线段的认识,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角的认识,常见的角;三角形,四边形与圆,呈现出平面图形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

学情分析:由于学生对这些知识有或多或少的遗忘,所以教师要加以板书,将比较、辩析的内容进行整理归纳,突出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二、教学理念

1.引导学生通过分类,对知识进行整理、归纳。

2.注意及时总结,用集合图进行梳理。

三、教学内容

复习直线、射线、线段和角

四、教学目标

1.巩固复习直线、射线和线段之间的区别,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角的分类、性质、量角和画角。

2.让学生在回顾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整理、归纳、对比的能力。

3.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把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重点

回顾、整理知识。联系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并给出合理的解释。

六、教学难点

把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准备

教具、展台

八、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一)回顾整理知识

1.线段、射线、直线

小学阶段我们学习了线段、射线、直线。说一说他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让学生借助图示解释三线之间的联系。

直线有那些性质?

三线区别:

线段:两个端点,可度量。

射线:一个端点,不可度量。

直线:无端点,不可度量。

三线联系:射线和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

直线的性质:

(1)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

(2)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3)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

动画: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别联系

2.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相交:

平行:

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哪些?并画图表示。

明确:从直线外一点到垂足之间的距离最短。

两点可以决定一条直线的位置。

平行线间距离处处相等。

(1)什么是角?

(2)我们学习了哪几种角?

按照角的度数从小到大排列。

角: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角的大小与角两边的长短无关,至于两边的相互位置关系有关。锐角:大于0度,小于90度的角直角:等于90度的角

钝角:大于90度而小于180度的角

平角:180度的角

周角:360度的角

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画角或量角时注意:量角器的中心点

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边重合。

1周角=()平角=()直角

练习:根据角的度数的大小,角可以分成以下几种。请你把下表中各角的特征补充

完整。

名称图形特征

锐角大于0°而小于90°

直角

钝角

平角

周角

等于4个90°,即360°

(3)测量下面的角

先估计下面各角的度数,再用量角器量一量。

估计度数()估计度数()估计度数()

测量度数()测量度数()测量度数()用量角器测量和画角是应注意什么问题?(学生回顾)

(二)解决实际问题

问题1:王奶奶要过马路,选择哪条路线更安全,便捷?为什么?

(学生观察图)插入94页图

问题2:下车的乘客过马路选择的路线与王奶奶选择的路线,长度相等吗?为什么?

(三)巩固练习

1.判断正误。正确的在括号里画“√”,错误的画“×”。

(1)一条直线长25厘米。()

(2)同一平面中的两条直线,如果不平行,就必定相交。()

(3)过一个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过两个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4)角的两条边画得越长,画出的角越大。()

(5)大于90°的角就是钝角。()

2.过M点,分别作出已知直线a的垂线和平行线。

•M

a

3.一条公路在张庄和李村的中间通过,两个村各要修一条小路与公路相连。怎样确定小路的位置,才能使小路最短?请你画出来。

4.用一副三角尺可以画出不同角度的角,如下图用三角尺画出的角是105°的角。请你用一副三角尺,分别画出75°、150°和15°的角。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复习了哪些知识?谈谈你的收获。

[第二课时]平面图形的周长、面积

一、教材分析

本课着重复习小学阶段学习的平面图形的周长、面积计算,引导学生回顾周长、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搞清它们的来龙去脉,并能加以运用。

二、学情分析

很多小学生对平面图形的周长、面积计算公式相当清楚,但对这些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却不是很了解或已遗忘。通过本课的复习,要让学生比较系统的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教学理念

1.引导学生建立较清晰的知识网络。

2.掌握公式的推导过程,促进理解,加强记忆。

四、教学内容

复习平面图形

五、教学目标

1.巩固复习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的特征及其分类,并能灵活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2.让学生在回顾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整理、归纳、画图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及灵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重点

归纳整理各种图形之间的联系及其特征。

七、教学难点

找到知识间的契合点,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八、教学准备

教具、展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