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语教育史
我国英语课程的历史发展
我国英语课程的历史发展
我国英语课程的历史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一、建国初期: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英语作为外语开始应用和推广。
1950年教育部、外交部共同颁布《外国语培训规定》,要
求在国家机关、企业团体、学校和其他有关单位举办外语学习班,从
而逐步推动英语教育的发展。
二、英语课程实施阶段:50年代,外语教育进入到社会服务阶段。
教
育部颁布《中学外语教学暂行纲要》,推出以英语为主要外语的教学
规划。
60年代中期,《中学外语教学大纲》正式发布,英语在中学的
正式教学正式开始。
三、改革开放以来:1980年代以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英语教育也
迎来了发展的空间。
教育部颁布了《学校外语教学暂行纲要》,针对
小学开设了英语课程,专门设立外国语文教育科学研究会,开展了外
国语教育研究。
四、英语课程改革:20世纪90年代至今,英语课程不断作出改革。
2002年,教育部颁布《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试行)》明确规定小学应
该设置英语课程。
后来,教育部不断出台新课程,规范英语教学管理,并明确了英语课程的实施原则和教学内容。
简述我国英语教育发展简史
简述我国英语教育发展简史我国英语教育的发展历程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旅程。
下面简要概括了我国英语教育的发展简史:20世纪初- 1949年:早期阶段在20世纪初,中国的英语教育主要集中在一些大城市的外国传教士学校和私立学校中。
这一时期,英语被视为一种重要的外语,但并没有被广泛推广。
1949年- 1960年代: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英语教育开始经历了重大的变革。
英语作为外语被引入学校教育,英语教材开始编写,英语学习变得更加系统化。
这一时期,中国的英语教育主要集中在学校,强调语法和基础知识。
1970年代- 1980年代:改革开放时期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为中国的英语教育带来了变革。
中国开始与外界更紧密地接触,对外国语言的需求增加。
这一时期,英语教育经历了重大改革,教育体系变得更加多元化,包括了初、高中和大学等不同层次。
1990年代- 21世纪初:英语教育的蓬勃发展中国的英语教育开始蓬勃发展,学校数量迅速增加,英语学习的普及率不断提高。
英语考试,如托福和雅思,成为学生升学和就业的重要因素。
外语学习机构也在这一时期迅速兴起。
21世纪初- 至今:互联网和全球化时代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英语教育进入了全新的时代。
学生可以通过在线课程、应用程序和各种教育资源来学习英语。
同时,中国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增加,英语成为一种国际通用语言。
总的来说,我国英语教育发展历程经历了从初期的有限资源到现在的广泛推广和全球化的阶段。
随着中国的不断崛起,英语教育将继续扮演重要的角色,促进国际交流和合作。
在未来,英语教育将继续适应社会需求和技术进步,以满足学生和专业人士的要求。
中国外语发展历史
中国外语教学历史外语教学作为一门学科正式出现在我国的官方学校教育体系里,始于我国近代,已经有较长的历史。
明代初叶,随着明朝政府对外经贸活动的发展,对外交往日益频繁,外语作为不同国家之间交流必不可少的语言载体,其需求越来越强烈。
1.明朝政府于是在1407年(明永乐五年)设立了“四夷馆”。
这是我国正史上有据可考的第一所外文学校。
据《明史》记载,“提督四夷馆,少卿一人,掌译书之事。
”入学考试“止考汉文数字或七言绝句,人馆后再学番文。
”开始学生只学“翻译杂事”一门普通课程,后来又增加了“译写来文”和“回答敕谕”两门新课程。
馆里的老师“多征自外国”。
从这些记载来看,这实际上是一所由官方掌管、外教执教、为明帝国对外交往培养外语翻译人才的官办学校。
2.到了清代,国家对外交往的需求日益紧迫。
清朝政府于1644年(顺治元年)在翰林院设置了“四译馆”,遴选一些翰林学士学习外语。
1727年,增加了“俄罗斯文馆”;1748年(乾隆十三年),“四译馆”改名为“会同四译馆”。
鸦片战争失败以后,清政府割地求和,国力衰微,外侮加剧。
晚清重臣奕诉在办理外交事务的过程中,深感学习外语与圈运兴衰紧密相关,便上奏折说,“欲悉各国情形,必先谙其言语文字,方不受人欺蒙……中国迄无熟悉外国语言文字之人,恐无以悉其底蕴。
”1862年(同治元年),清朝政府以俄罗斯文馆为基础,设立了“经师同文馆”,下设英文馆、法文馆、俄文馆等,托开了外语教学在我国扩大、发展的序幕。
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清朝政府颁布了《钦定中学堂章程》,将外语以国家法令的形式列为中学堂的主要教学课程。
3.1912年,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中学校令施行规划》,次年颁布了《中学校课程标准》,规定把英语为主的外语作为中学必修课程。
1922年,南京国民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中学英语课程标准》,这是中国教育发展历史上第一次在全国统一规定,以英语作为中学外语教学的必修课程。
外语教学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及主要流派
外语教学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及主要流派作者:崔胜男孙琳胡小明来源:《校园英语·中旬》2017年第07期【摘要】本文介绍了我国外语教学的简史,简要阐述了从京师同文馆成立至今的140多年的中国近现代史中外语教育出现六次高潮,分析了曾经影响了第二语言教学的四大教学法流派的特点和发展过程。
【关键词】外语教育教学法语言能力一、我国的近代外语教育发展历程简介我国的外语教学历史源远流长,这源于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开创的辉煌文明。
第一次高潮从1862年至19世纪末。
在1862年设立京师同文官之后,1863 年在上海成立了上海广方言馆,1864 年广州设立了广州广方言馆,1893 年在武昌设立自强学堂,这4 所外语学府设立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昌四座中心城市形成一种甚具气势的外语教育格局。
这类学堂大多聘请外籍人员用外语授课,学生入学后均需先学外语;在正式上课时,外语也是重要的课目。
我国大中学普遍开设外语课应以1903 年为起点。
当时正处于清廷濒临崩溃的转折时期。
第二次高潮在1919年前后。
这次高潮的形成和出国留学有密切的关系。
1911 年清华学堂的成立是个重要的标志,清华的方针是“所有办法均照美国学堂,以便学生熟悉课程,到美入学可无扦格”。
清华学堂成立之前,相当多的教会大学已经是“根在国外、权在教会、西人为主、外国方式”。
俄语学习也由于1920年上海外国语学社的成立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当时留学热是在五四运动的推动下,中国青年通过留学到世界各国去寻求救国图强,报效祖国的方法和途径。
第三次高潮是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以后。
1948年这时全国大陆即将解放,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将告结束。
甚至到1948年12月,国民党政府还公布了一份《初、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
在解放区也是在1948年6月中共中央决定成立外事学校,由中央外事组领导。
在东北,1946 年6月,延安外国语学校经中共北满分局书记陈云等同志讨论决定在哈尔滨复校,定名为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附设外国语学校。
中国英语教育史
中国英语教育史
中国英语教育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
在这个时期,中国
开始引进西方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1850年代,西方传教士开
始在华传教,并开设学校,开始在中国传播英语。
1872年,
上海英华书院成为中国第一个正式开设英语教育的学校。
20世纪初,西方教育在中国得到广泛推广。
1902年,清政府
成立了第一所正式的现代学校——北京大学堂,开始提供英语课程。
此后,英语教育在中国各地的学校中逐渐普及。
然而,中国英语教育的进程在20世纪初受到了各种困难和阻力,例如政治动荡和战争等。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外语教育被严重压制,英语教育几乎停止。
1978年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后,外语教育得到了恢复和重视。
英语被确定为重点培养的外语之一,大量的英语学习机构和培训班开始涌现。
1980年代末,中国开始全面推行英语普
及教育,将英语纳入学校的课程体系。
此后,英语教育在中国得到了快速发展。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加强,英语在中国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英语教育逐渐成为中国学生的必修课程,许多学校也开始引入更先进的英语教学方法和资源。
然而,中国目前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教育资源不均衡分布、教师素质不一、应试教育倾向等。
同时,中国也正积极推动英语教育的改革,致力于提高英语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总的来说,中国英语教育经历了从引进到恢复和发展的过程,目前正朝着更加开放和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我国外语教育发展历程
我国外语教育发展历程我国外语教育发展历程从封闭落后到开放融合,我国外语教育历程充满着曲折与艰辛。
本文将按照时间顺序和类别划分,带领读者逐步掌握我国外语教育发展历程,让我们一起领略这段悠长的历史。
一、外语教育的初步尝试(20世纪初到50年代)20世纪初,外语教育进入了我国的学校教育阶段。
开始时,外语教学只是作为礼仪学科进行开设,并未真正融入到学校教育体系中。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外语教育才逐渐成为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50年代,外语教育已经扩大到大学范围,同时我国开展了一系列的外语培训班和翻译班,旨在提高外语人才的整体素质,为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提供支持。
二、外语教育的大发展(60年代到90年代)学科独立开设、课程体系建设、专业发展、科研创新等多个层面,都为外语教育的大规模发展打下了基础。
60年代开始,全国开始出现了一批外语高水平的师资力量,外语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此后,在政策、教材、教法、师资等各个方面都积极进行了改革,取得了不少成果。
1987年,全国大规模进行的英语教学形成了颇具成效的“新大纲”,后来的汉语教学、法语教学、西班牙语教学等纷纷效仿。
同时,越来越多的翻译和口译工作被我国人承担,国际合作、交流也越来越频繁,外语教育走向了国际化、现代化的时代。
三、外语教育的全面提高(21世纪至今)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不断扩大,对外汉语教育成为外语教育的一大亮点。
外籍教师队伍不断壮大,师资力量不断提高,孔子学院在全球范围内建立。
同时,中外大学合作、“3+1”、“2+2”等模式广泛开展,圆满地实现了“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语言人才”的重要目标。
近年来,互联网与教育的结合也为外语教育带来了全新的发展途径。
在线英语、德语、法语等各种教育平台层出不穷,大大方便了广大学生的学习需要。
总而言之,我国外语教育历程越来越成熟,教育质量水平不断提高,各类发展领域也日益丰富,它有力地支撑着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
未来,它将会在不停发展中拥抱更加宽广的舞台。
中国近现代外语教育史
中国近现代外语教育史
近现代中国的外语教育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清朝时期的外语教育主要是英语和法语的学习,这些外语学习主要是为了满足政府在外交、经济、军事等方面的需要。
清朝时期的外语教育主要集中在北京和上海,以及一些大型学府,如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和北京大学等。
民国时期,外语教育继续受到重视,但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如在中小学开设外语课程、发展外语出版物和外语媒体等。
此外,民国时期还出现了一些新的外语教学方法,如“拉丁法”、“汉语法”和“汉英混合法”等。
新中国成立后,外语教育发展迅速,外语教学范围不断扩大,外语教学方法也不断完善,如“汉语教学法”、“语言教学法”、“语言教学技术”等。
此外,新中国还推出了一些新的外语课程,如英语、日语、俄语、德语等。
近几十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中国的外语教育发展迅速,外语教育范围不断扩大,外语教学方法也不断完善,外语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国内教育史
外语教育史(国内部分)一、原始时期的教育1.学校的萌芽:(1)古代学校萌芽的传说①成均之学:“成均”乃是乐师作乐的地方。
在五帝时代,氏族和部落经常要举行宗教仪式和公众集会。
是我国古代学校的萌芽。
②虞庠(yú xiánɡ)之学:虞庠之学是指原始社会末期的一种学校名称。
敬老和孝的教育就成为虞庠的重要内容。
是我国古代学校的萌芽。
2.原始社会时期教育的特点:教育性质:社会性、公共性、无阶级性教育内容:经验教育手段:口耳相传、模仿教育组织形式:无专门场所和专职人员二、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1.夏朝进入有文字记载的文明时代。
“序”是在国都设立的学校。
关于“序”的内容:“序”是习射的场所。
除具有教育的职能之外,“序”后来发展为奴隶主贵族议政、祭祀和养老的场所。
2.商代:右学和瞽(gu)宗属于大学性质,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机构。
右学和瞽宗以乐教为主,是奴隶主贵族子弟学习礼乐的场所。
3.西周:文化教育上的特征是“学在官府”,“官师合一”即在宫廷设立学校,用典章作教材,聘官吏为教师。
西周教育制度:①按地域分:国学(京城)、乡学(地方)②按教育程度分:小学(初等教育性质)、大学(高等教育性质)国学的教育内容:(1)三德:至德以为道本,敏德以为行本,孝德以知逆恶;三行:孝行以事父母,友行以尊贤良,顺行以事师长。
(2)六艺礼:礼仪、等级名分教育、伦理规范教育。
五礼:吉、凶、宾、军、嘉乐:音乐教育。
包括乐德、乐语、乐舞教育。
射:射箭技术。
这五种射技为: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御:驾驶马车的技术。
包括鸣和鸾、逐水车、过君表、舞交衢、逐禽左书:指书法文字教育(书写,识字,作文)包括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数:数学、天文历法教育。
包括数学、天文、历谱、五行、杂占、刑法等方面。
(3)六仪:祭祀之容、宾客之容、朝廷之容、丧祭之容、军旅之容、车马之容。
“六艺”教育的特点:①文武并重,德、智、体、美诸育兼备;②知识和技能兼顾;③教有所别。
中国外语教育发展史回顾
中国外语教育发展史回顾新中国外语教育的发展过程关键词:六十年代的十年制学校英语教材(English Teaching Materials for Schools of Ten-year System in 1960s)1960年10月,教育部决定由人民教育出版社重新编写一套统一的十年制中小学教材(要求不提高程度,不改变体系,适当缩短年限,在10年内学完12年的课程)。
英语只编写中学阶段5年的教材。
过去中学英语教材是委托外国语学院编写的,这一次是在教育部的直接领导下组织人力编写。
在编写课本之前,各科都拟定了编写纲要,并针对编辑干部思想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反复进行了讨论,纠正了一些不正确的思想,初步统一了认识。
到1961年夏季,又进一步明确规定了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初步掌握英语这个工具,为升入高等学校或在工作中运用英语(如阅读英文的专业书刊等)打下基础;强调要多选原著,学习地道的英语。
在教材编排体系方面,确定应该以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口语和书写能力的需要为主要线索。
语音、语法的基本知识和选入的词汇、课文都应该照顾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有计划、有系统地安排,做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难点分散。
以课文为主体,使词汇、语音和语法在保持各自一定系统的情况下与课文密切结合。
并且强调英语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确实掌握英语这个工具,因此要加强基本训练。
结果编写出版了《十年制学校初中课本英语(试用本)》第一、二、三册和《十年制学校高中课本英语(试用本)》第一、二册,编入了基本的语音和语法知识和约2700个单词。
还编写出版了逐册配合这套课本的《教学参考书》,录制了教学留声片。
从 1961年秋季起,在全国各地一些条件较好的学校(十年制试验学校)开始试用。
到1966年,这套教材刚好用完一轮。
文化大革命开始,这套教材被贬为“封、资、修的大杂烩”,停止使用。
这套课本是建国以来第二套中学英语通用教材。
它克服了过去强调政治内容、不注意学语言的偏向,重视了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我国外语教育的历史考察和当代启示
我国外语教育的历史考察和当代启示英国17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Franci s Bacon,1561-1626)在1653年发表的《培根随笔》一书中有篇重要的文章《论读书》曾经这样说过“读史使人明智。
”(Histories mak es men wise)可见历史的重要性。
但国内国外在英语教育历史的研究似乎一直停留在史料的整理,或者只是在为外语教学法提供一些理论依据,没有真正从史学的角度来研究英语教育史,更不清楚研究英语教育史的重要性。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在国外,对英语教育研究最具影响的应该是爱丁堡大学语言学系高级讲师A.P.H豪厄特在1984年出版的英语语言教学史(A History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中详细叙述了英语教学的整个发展过程,该书从文艺复兴时期英语成为世界语言开始,一直讲到当代英语教学。
A.P.H豪厄特站在客观的角度对英语语言教学史做客观的记叙式的描述,并没有阐述英语教育兴起与当时政治的变化之间的联系。
在书中作者还介绍了作为第二语言的英语教学的起源,语言翻译教学法、自然/直接教学法等的兴起。
其实这些英语教学的发展都与复杂的欧洲政治变化有关。
16世纪开始,英语取代拉丁语在书面语和口语中担任领导地位与英帝国的兴起有着复杂而必然的联系。
遗憾的是,A.P.H 豪厄特的《英语语言教学史》一书并未能就此有任何论述。
在国内,长春工业大学李旭明教授在她的讲座《国外现代英语教学的历史发展》中对国外现代外语教学法思想的演变进行了详细论述,在李教授的讲座中提到了对外英语教学的发展,比A.P.H豪厄特的研究更进一步提到了在英国、美国以及欧洲其他国家对外英语教学。
她指出在19世纪末以前古典语法教学时期,外语教学思想还只停留在解决为什么教外语的问题上,在那个时期外语是一种文化素养,其目的是学习外国文化;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40年代进入了现代语言教学时期,时代需要解决外语教学教什么的问题,直接法因此而诞生;20世纪40-6 0年代,面临的问题是怎么教,当时盛行听说法;20世纪70年代以后,现代语言教学进入深入时期,主要代表有Noam Chomsky转换生成语法,J.B Carrol 认知心理学,J.S Bruner 认知学习理论。
中国英语教育史
中国英语教育史
中国英语教育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这时西方
列强开始对中国进行侵略,中国人意识到必须学习外语以与西方列
强竞争。
英语作为最主要的国际语言之一,开始被引入中国的教育
领域。
1901年,清朝政府成立了“北洋大学堂”,这是中国历史上第
一所设立英语教育的高等学府。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英语在中国
教育中的地位一直相对较低。
直到20世纪20年代,随着新文化运
动的兴起,西方文化和思想开始流行起来,英语的地位才逐渐提升。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推行了大规模的英语
教育改革。
英语被列为中国教育体系的必修课程,从小学到大学都
开始普及英语教育。
然而,由于知识和资源的不足,英语教育质量
还有待提高。
在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中国与外界的交流日益增加,对英语需求也不断增加。
为了适应国际化发展的需要,中国开
始引进外国的英语教材和教学方法。
同时,中国也致力于培养高质
量的英语教师,重视学生的英语口语和听力能力培养。
随着互联网和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中国英语教育进入了一个新
的阶段。
越来越多的在线学习平台和英语培训机构涌现出来,提供
不同层次和形式的英语教育。
同时,中国政府也积极鼓励英语学习,推动英语教育改革。
总的来说,中国英语教育史经历了从初期接触到西方英语教育的引进,到英语教育的普及和提高,以及与全球化趋势相适应的英语教育改革的发展。
英语教育在中国的地位和影响力逐渐增强,促进了中国与外界的交流与合作。
我国英语教育简史我国的英语教育始于清朝,至今已有近140年的历史。随
我国英语教育简史我国的英语教育始于清朝,至今已有近140年的历史。
随着历史的进步和世界外语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的英语教育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学和大学制定了英语教学大纲,有了较稳定的英语教材,师资培训和英语教学研究都有所加强。
但从总体上讲,我国的英语教育还相当落后。
本文从早期、清末、民国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以后几个时期对英语教学的历史进行初步探讨,并对我国英语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予以浅析,希望能对广大的英语教育者有所启发和帮助。
1.中国的早期英语教育19世纪60年代京师同文馆开办之前,中国没有正规的英语学校,英语教学只限于外国传教士开办的教会学校,而教会学校也只集中于上海、宁波、福州、厦门、广州等5个沿海通商口岸。
鸦片战争以前,清政府禁止洋人在中国传教,不许非经商洋人在广州久留。
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尽管早在19世纪初就有美国传教士来到中国秘密传教,开办教会学校,但中国的教会学校在鸦片战争前没有得到发展。
鸦片战争以后,软弱无能的清政府被迫与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签定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废除了禁止外国人在中国传教的规定,允许他们在通商口岸建造礼拜堂,并在中国国内解除“教禁”。
自此,西方传教士大批涌入中国,竭力扩展在中国的传教活动。
随着传教活动的发展,大批教会学校也先后建立起来。
教会学校的教员多由英美人士担任,课程设置与当时社会上的私塾、义学相似,只是增加了读《圣经》及简单的算学,英语教学的课时及深浅程度各校不一。
由于教会学校的教学规模极小,教学效果甚微,一般不被视为中国正规英语教育的开端。
京师同文馆是满清政府于1862年创办的第一所外语学校。
该校的创办有其独特的历史和政治背景。
鸦片战争结束以后,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列强签定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被迫与帝国主义列强发生政治、经济、文化匕的联系,外交事务骤然增加。
当时,中国没有自己的翻译人才,一与洋人会商,都要请洋人作翻译其中难免会有偏袒欺蒙之弊。
中国外语教育史种类
中国外语教育史种类
中国外语教育史可以分为三个主要时期:古代外语教育、新中国建立以后的外语教育及自21世纪以来的外语教育。
古代外语教育始于商朝,但被儒家强加的国文优先政策限制了其发展。
直到清朝,国际贸易活动活跃,需要掌握外语才能进行交流。
此时,大量驻守沿海重镇的外国使者被认可,外语教育在范围上迅速扩大。
在哈耶克甲子文革时期,外语教育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但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又重新重视外语教育。
新中国建立以后,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过程中,政府注重推进外语教育,制定和改进外语教育体系,并大力发展外语理论。
全国各地建立了大量外语学校,开设了汉语和外语教育专业课程。
尤其是唐宋文化时期,不少外语学校被设立,使外语教育得到迅速发展。
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外语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21世纪以来,中国政府在推进外语教育的同时,建立了新的外语教育课程体系,大力发展外语理论,开发了许多汉语和外语教学资源,大力推动多种外语学习模式的发展,使外语教育的发展逐步走向专业化,让更多的中国学生和外语者受益。
总之,外语教育在中国历史中经历了多次发展。
从古代到现代,从传统到创新,外语教育史必定会给古今中外授人类精神文明最贵重的智力财富,成为世界文化和交流不断改进的平台。
中国外语教育百年感言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转眼间,中国外语教育已经走过了百年的辉煌历程。
回首这百年,我们不禁感慨万千,为外语教育的蓬勃发展而自豪,也为其中所经历的艰辛与挑战而感叹。
在这篇感言中,我将从历史回顾、现状分析、未来展望三个方面,对中国外语教育百年历程进行简要梳理。
一、历史回顾1.萌芽阶段(1840-1911年)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此时,我国外语教育尚处于萌芽阶段,主要以教会学校为主。
这些学校主要教授英语,旨在培养会说外语的人才,为洋务运动和近代化建设服务。
2.发展阶段(1912-1949年)辛亥革命后,我国外语教育开始进入发展阶段。
民国时期,外语教育体系逐渐完善,课程设置更加合理。
这一时期,英语、日语、法语等外语教育逐渐普及,培养了大量外语人才。
3.成熟阶段(1949年至今)新中国成立后,外语教育进入成熟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语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外语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外语人才辈出。
二、现状分析1.外语教育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我国外语教育规模不断扩大。
据教育部统计,截至2020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6.97万所,在校学生2.89亿人,其中外语教育学生占比逐年上升。
2.外语教育质量不断提高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外语教育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如今,我国外语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外语教育体系不断完善我国外语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形成了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从普通教育到职业教育,从学校教育到社会教育等多层次、多渠道的外语教育网络。
4.外语教育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外语教育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
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出国留学,同时,外国学生也纷纷来华学习中文和外语。
三、未来展望1.深化外语教育改革未来,我国外语教育应继续深化改革,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外语实际应用能力为目标,优化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方法。
中国外语教育史
中国外语教育发展史“中国外语教育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其独特地位。
中国第一所学校是外语学校, 1862 年办的京师同文馆。
中国共产党早在其成立前办了一所外语学校, 1920 年的上海外国语学社, 学生有刘少奇、任弼时、肖劲光、柯庆施、曹靖华⋯.等。
外语教育是我国和世界各国交往的桥梁工作。
”其历史可上溯到元朝。
元朝(1280~1368) 是我国以蒙古贵族为统治核心的封建王朝。
元朝政府将其统治下的人民分成四等: 一等是蒙古人; 二等是色目人(包括回回、哈剌鲁、钦察、斡罗思) ; 三等是汉人(包括契丹、女真、高丽等族,) ; 四等是南人(也就是南宋遗民) 。
元代将中央学校分为三类:一为“国子学”, 主要教授儒家学说, 创立于元世祖至元九年(公元1269 年) 。
二为“蒙古国子学”, 创立于元世祖至元十一年(公元1271) 。
规定蒙古学生70 人, 色目学生20 人, 汉族学生60 人, 共为150 人。
以学习蒙文译为《通鉴节要》为主, 兼学算学。
学成考核, 精通者量授官职。
三为“回回国子学”, 创立于元世祖到元二十六年(1289 年) , 学生人数定为50 人。
限公卿大夫及富民子弟入学。
所学的不是蒙古文, 而是亦思替非文(即波斯文) , 以培养官衙译史人才为目的。
学科授以回回文文字为主, 专以培养诸官衙译史人才为目的“亦思替非为波斯古代都城之名, 亦思替非文字者, 波斯文字也。
回回国子学者, 教习波斯文字者也。
元时所谓回回文字,实波斯文字。
”(陈垣《元西域人华化考》) 元代以后, 明代教习外语的学校主要是“四夷馆”。
据《明史》卷七十四《志》第五十载: “自永乐五年(公元1407 年) , 外国朝贡, 特设蒙古、女直(女真———笔者注下同) 、西番(西藏) 、西天(印度) 、回回、百夷(傣族) 、高唱(维吾尔) 、缅甸八馆, 置译字生、通事, 通译语言文字”。
但此时八馆是以翻译语言文字为主, 因而还不是真正的外语学校, 而是翻译机构, 如翻译局。
中国外语教育史
中国外语教育史
中国外语教育史
中国外语教育史可追溯至一千多年前。
在古代,主要以宋元时期的《阳文正韵》和清朝时期的《四分词典》为基础,以外国语言学习为主要内容,传授汉语,唐诗宋词等相关背景知识,形成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外语教育教义。
自清朝以后,历代帝王对外语教育和文化交流投入大量资金,使其快速发展,并形成了中国自身特有的外语教育系统。
20世纪初,为提升国民素质,许多省市开始加强外语教育,鼓励普通学生从
小学学习外语课程。
至此,外语教育已发展成为在中国的一种普遍现象。
20世纪
40年代以来,外语作为一门必修学科进入中小学,学生可以在学校选修英语、法语、日语等外语课程。
但是,直到十九七零年代,=>改变外语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推行信息、实践和交流教学法,才彻底普及外语教育。
20世纪90年代以后,面对多元化的世界,外语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政府
和企业也投入大量的资源,加道强化外语教学改革。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和手机通信等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外语教育的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并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教学模式,丰富了外语教育形式。
中国外语教育不断发展,深受国家和社会的重视,在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
拓展视野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中国有充分的资源和条件,能够以更快的步伐推进外语教育的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国近现代外语教育史李传松简介
中国近现代外语教育史李传松简介李传松(1892-1946)是中国近现代外语教育史上一位重要人物。
他生于福建漳州,曾就读于上海英语学校和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后在美国哈佛大学深造。
李传松是中国第一批接受美国留学教育的人之一。
李传松回国后,曾任上海英语学校校长、上海师范学院外语系主任等职,并在上海师范学院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外语系。
他提出了“以语言学为基础,以教师为中心,以研究为手段”的教育理念,并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李传松还是中国第一本英语语言学教材《英语语法》的作者。
李传松对中国外语教育史具有重要影响,被誉为“中国外语教育之父”。
他在外语教育理论和实践上都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中国外语教育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英语教育史书
中国英语教育史书
以下为一些关于中国英语教育史的书籍推荐:
1.《中国英语教育史》- 许建国、张蔚蔚
这本书系统地介绍了中国英语教育的历史发展,从近代中国的西式教育传入、中国英语学科的建立、教材教法的变迁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和分析。
2.《中国英语教育史》- 沈荣林
沈荣林教授以独特的视角出发,透过教育思想史的镜子,全面深入地回顾了中国的英语教育历史,揭示了中国近代英语教育的特点与影响。
3.《中国英语教育发展源流考》- 赵眺眺
这本书以源流考的方式,通过对一系列史料的引用和分析,追溯了中国英语教育的发展历程,既有详实的史料考证,又有对历史问题的深入思考。
4.《中国近代英语教育发展史研究》- 陈新
陈新教授通过对中国近代英语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了外族文化的传入、科举制度改革、母语教育和外语教育的协调等多个方面的问题。
5.《中国翻译教育史试论》- 徐皑光
尽管这本书的主题是翻译教育,但它的内容也涉及到了中国英语教育史的发展。
徐皑光教授以翻译教育为切入点,论述了中国教育从闭关锁国到开放交流的历史变革。
这些书籍均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和深入的分析,适合对中国英语教育史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外语教育发展史“中国外语教育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其独特地位。
中国第一所学校是外语学校, 1862 年办的京师同文馆。
中国共产党早在其成立前办了一所外语学校, 1920 年的上海外国语学社, 学生有刘少奇、任弼时、肖劲光、柯庆施、曹靖华⋯.等。
外语教育是我国和世界各国交往的桥梁工作。
”其历史可上溯到元朝。
元朝(1280~1368) 是我国以蒙古贵族为统治核心的封建王朝。
元朝政府将其统治下的人民分成四等: 一等是蒙古人; 二等是色目人(包括回回、哈剌鲁、钦察、斡罗思) ; 三等是汉人(包括契丹、女真、高丽等族,) ; 四等是南人(也就是南宋遗民) 。
元代将中央学校分为三类:一为“国子学”, 主要教授儒家学说, 创立于元世祖至元九年(公元1269 年) 。
二为“蒙古国子学”, 创立于元世祖至元十一年(公元1271) 。
规定蒙古学生70 人, 色目学生20 人, 汉族学生60 人, 共为150 人。
以学习蒙文译为《通鉴节要》为主, 兼学算学。
学成考核, 精通者量授官职。
三为“回回国子学”, 创立于元世祖到元二十六年(1289 年) , 学生人数定为50 人。
限公卿大夫及富民子弟入学。
所学的不是蒙古文, 而是亦思替非文(即波斯文) , 以培养官衙译史人才为目的。
学科授以回回文文字为主, 专以培养诸官衙译史人才为目的“亦思替非为波斯古代都城之名, 亦思替非文字者, 波斯文字也。
回回国子学者, 教习波斯文字者也。
元时所谓回回文字,实波斯文字。
”(陈垣《元西域人华化考》) 元代以后, 明代教习外语的学校主要是“四夷馆”。
据《明史》卷七十四《志》第五十载: “自永乐五年(公元1407 年) , 外国朝贡, 特设蒙古、女直(女真———笔者注下同) 、西番(西藏) 、西天(印度) 、回回、百夷(傣族) 、高唱(维吾尔) 、缅甸八馆, 置译字生、通事, 通译语言文字”。
但此时八馆是以翻译语言文字为主, 因而还不是真正的外语学校, 而是翻译机构, 如翻译局。
直到明代宣德元年(1426 年) 才“兼选官民子弟, 委官教肄, 学士稽考课程”。
明代永乐年间, 由于郑和、侯显相继出洋和出访后交往的增多, 外语教学受到重视。
清初改名为四译馆,乾隆十三年(1748 年) 合并八馆为西域、百夷二馆。
明代之后, 清政府开办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所俄语学校———俄罗斯文馆。
关于俄罗斯文馆建立和发展有许多种说法, 其中记载较详而可信的是《康熙四十七年三月, 设立俄罗斯学之上谕奏事档》。
1689 年在中俄尼布楚条约谈到时, 曾出现过葡萄牙人徐日升和法国人张诚担任翻译, 这两人暗地里和俄国使团戈洛文“里通外国”, 受贿徇私, 出卖机密, 损及中国的根本利益。
这只是一例, 清政府从17 至18 世纪初主要用西欧各国传教士和在中国的俄国商人、学生、战俘担任中俄之间翻译工作, 这种有损中国利益的事不断发生。
康熙考虑到中俄交往之事日增, 应培养自己的俄语翻译, 可防止外国人从中捣鬼。
康熙四十七年(1708 年) 三月初八日, 于是在南苑召见大学士马齐, 令其“询问蒙古旗内有愿习俄罗斯文者, 具奏”。
十二日, 马齐回奏已得7 人, 康熙认为“甚少”, 令马齐“再于八旗蒙古、汉军内”征集。
至二十一日, 征得“愿习俄罗斯文语之监生、闲散子弟等六十八名”。
当日, 马齐即赴畅春园面奏。
康熙下旨: “均令习之”。
并命马齐立即着手选择教师和校址, 确定管理体制。
经中俄双方协商, 俄方派俄商人瓦西里担任教习,并选定在俄国商团所在地俄罗斯馆(俄国东正教驻北京传教士团驻地———北京东直门以北胡家圈胡同) 内于康熙提出要办俄罗斯学馆后的第十六天就正式开学。
但开学不足两个月, 由于俄国商团离京回国, 教师瓦西里辞职。
马齐于上奏, 建议从镶黄旗满洲俄罗斯佐领中遴选“善于俄文者, 派为教授”, 康熙准奏。
选定俄罗斯佐领库兹马和伊凡两人任教, 校址拟迁往左翼马市西北大佛寺内, 从此以后, 这所俄语学校走上正规。
但到康熙五十年(1711 年) 三月二十八日, 库兹马、伊凡以及后来任教的雅科夫等3 人主动提出, 他们都是生长在中国的, 俄语水平不高, 教了3 年之后深感难以继续执教。
上谕可于盛京(即现辽宁) 、吉林、黑龙江等地在投降中国的俄罗斯军人中招聘。
俄国斯人尼堪经考核后录用。
经近3 年的学习, 清廷举行考试, 在68 名学生只留下27 人继续学习。
此后, 俄罗斯文馆的学员基本上保在25 至27 名学员, 另有少数候补学员, 在正式学员升迁或病故等情况, 即于递补。
从康熙五十年五月初一日起, 为使师生安心教学, 清政府按月每人给钱两千。
清廷为免除“俄文学生无一正途, 不肯勤学”的后顾之忧, 决定“每人授给一职”, 即俄文学员在校学习期间即特授一官职。
俄罗斯文馆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 由原属内阁典籍厅升级改属内阁管辖, 更名为“内阁俄罗斯文馆”。
并移址到“东华门外北大街俗名北池子”。
另一资料记载, 俄罗斯文馆是培养清政府同俄罗斯政府办理外交和商务官员的学校, 并非单纯培养翻译。
每5 年进行一次考试, 按成绩分成3 等: 一等授七品官, 复试仍一等者授以主事的实职; 二等者授九品官; 三等者留馆继续学习。
正因为考试和升迁结合, 因而这种考试的要求比较严格。
俄罗斯文馆到1860 年中俄北京条约签订之后, 根据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之请, 开始增设别的外语, 从开办起历时154 年, 最后并入京师同文馆。
京师同文馆的创建开始了我国外国教育全新的时代。
从京师同文馆成立(1862 年) 至今的140 多年的中国近现代史中外语教育出现六次高潮, 每次都处于中国历史的转折关头, 都起了重大推进历史的作用, 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第一次高潮从1862 年至19 世纪末。
在1862年设立京师同文官之后, 1863 年在上海成立了上海广方言馆, 1864 年广州设立了广州广方言馆, 1893 年在武昌设立自强学堂, 这4 所外语学府设立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昌四座中心城市形成一种甚具气势的外语教育格局。
同时办起了一批军事学校和科技学校如福建建船政学堂(1866 年) 、上海江南制造局的机器学堂(1867年) 、天津电报学堂(1879 年) 、上海电报学堂(1880 年) 、天津水师学堂(1881 年) 、天津武备学堂(1886 年) 、湖北武备学堂(1895 年) 等。
这类学堂大多聘请外籍人员用外语授课, 学生入学后均需先学外语; 在正式上课时, 外语也是重要的课目。
所以形成这种局面是由当时的洋务运动的需要。
1894 年至1895 年甲午战争爆发, 清政府惨败, 洋务运动破产。
光绪、翁同、康有为、梁启超等掀起维新运动, 维新首先从教育入手主张废科举, 办学堂, 按清光绪二十八年、二十九年所颁布的“壬寅”、“癸卯”学制中, 中学堂以上均开设外语课, 因而我国大中学普遍开设外语课应以1903 年为起点。
当时正处于清廷濒临崩溃的转折时期。
在这个高潮中产生了严复、颜惠庆、顾维钧、邓世昌等一批历史人物。
第二次高潮在1919 年前后。
这次高潮的形成和出国留学有密切的关系。
1911 年清华学堂的成立是个重要的标志, 清华的方针是“所有办法均照美国学堂, 以便学生熟悉课程, 到美入学可无扦格”。
根据这一方针在校内英语取代了汉语, 除几门国学课程(国文和中国史地) 外, 其余课程全用英语讲授。
清华学堂成立之前, 相当多的教会大学已经是“根在国外、权在教会、西人为主、外国方式。
”我国一批学术界的巨子都从此而出, 如竺可桢、茅以升、严济时、胡适、赵元任、林语堂等。
不仅如此, 由于赴欧勤工俭学运动开展, 各种外语(尤其是法语) 短期培训在全国大中城市如雨后春笋。
俄语学习也由于1920 年上海外国语学社的成立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当时留学热是在五四运动的推动下,中国青年通过留学到世界各国去寻求救国图强,报效祖国的方法和途径。
我国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邓小平、刘少奇、朱德⋯.等都是在这一高潮中接触外语, 出国留学的。
第三次高潮是1945 年抗日战争胜利以后。
抗日战争后, 中国往何处去的问题是面临必须抉择的问题, 外语学习又一次掀起一个高潮。
国民党统治区的英语教学和解放区的俄语教学都备受重视, 都有一些前所未有的措施。
1948 年这时全国大陆即将解放, 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将告结束, 1948 年3 月5 日在南京中央大学校友会礼堂举行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的成立大会, 选举产生了由范存忠、沈同洽、陆殿扬、张士一、初大告、柳无忌、朱光潜、钱歌川、吕叔湘、陈福田、任泰、袁家骅等21 人为理事, 潘家洵、谢文炳、温源宁等9 人为候补理事的理事会; 由杨宪益、曹未风等7 人为监事、沈开骥等3 人为候补监事的监事会。
甚至到1948 年12 月, 国民党政府还公布了一份《初、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
在解放区也是在1948 年6 月中共中央决定成立外事学校, 由中央外事组领导。
在东北,1946 年6 月, 延安外国语学校经中共北满分局书记陈云等同志讨论决定在哈尔滨复校, 定名为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附设外国语学校, 由总部参谋长刘亚楼任校长。
第四次高潮是新中国成立初期, 在全国范围内兴起的“俄语热”。
这是俄语一支独秀的学习外语的高潮, 是由当时“一边倒”的外交方针政策所决定, 当时中苏关系的实际发展也确有需要。
这第四次学习俄语的高潮是在广原的思想基础上开展, 这个思想基础就是对党和新中国的拥护和热爱, 对社会主义的向往和憧憬。
当时流行着一句口号“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 学习了俄语就可以直接接触苏联的科学技术、文学艺术, 直接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 把学习俄语作为一种要求进步, 响应党的号召, 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行动, 因而不仅青少年学者, 包括许多学有所成的专家、教授如马寅初、朱光潜等也不例外。
这种精神在表现英语学子对朝鲜战争的态度上: 开展抗美援朝运动后, 北京、上海外国语学校的英语学生踊跃报名参军, 英文部的男生几乎全部获准赴朝, 参加对美军俘虏的教育管理工作。
周珏良教授也赴朝。
1951 年1 月华东上海、江苏、山东、安徽、福建等地参加抗美援朝军事干部学校英文学员达500 人, 分配到北京外国语学院校学习英语、法语、德语, 按调干待遇, 其中不少后又陆续派出国学习。
这批学生中不少人成为新中国的外交事业和外语教育事业的骨干, 成为驻外使节和著名外语专家、学者。
第五次高潮出现在1964 年, 具体标志是《外语教育七年计划纲要》的制定。
这是在“三年困难时期”之后, 我国的国内外形式好转, 我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国际活动日益增多, 急需大力抓好外语干部培养的应急措施。
为外语教育的发展由党中央国务院来制定发展计划, 在中外历史上都是罕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