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散文知识点
2023届高考语文知识积累散文阅读知识点整理(3)
![2023届高考语文知识积累散文阅读知识点整理(3)](https://img.taocdn.com/s3/m/71f571fa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f0.png)
2023届高考语文知识积累散文阅读知识点整理(3)五、鉴赏散文的表达技巧(一)结构技巧开门见山;首尾呼应;卒章显志;伏笔照应、层层深入、过渡铺垫、设置线索(时间、空间、情、理、物等);结构严密,完整匀称;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主次详略得当;材料典型、真实、新颖、有力等。
(二)艺术特征抑扬顿挫;虚实相生;动静结合;有张有弛;详略得当;波澜起伏等。
(三)构思技巧以小见大;线索;点面结合;悬念;意外等。
六、意蕴探究(一)语句哲理意义哲理意义是指文中简练的警句所表现出来的深刻含意。
它们是作者人生经验的总结,具有很强的思辨性和启发性。
分析句子哲理,必须紧紧抓住这个句子所处的语言环境,即产生该句的“土壤”。
隐喻意义隐喻意义就是作者使用比喻、象征、双关等手法时句子产生的临时含意。
分析句子的隐喻意义,必须抓住喻体、象征体等与本体的关系来进行。
(二)标题1.标题内涵探究第一步,理解标题的本义。
标题的本义一般指的是其字面义或常用义;在理解其本义的基础上,再考虑它的引申义。
第二步,明确标题的语境义。
要明确标题的语境义,必须找到相应的关键句。
第三步,探究标题的中心义。
标题的比喻义和象征义常常是文章所要揭示的中心。
答题前首先要对该文所表达的主题进行推敲,确定作者的写作意图;然后就可以在把握文章主题的基础上顺藤摸瓜,也就对标题的比喻义或象征义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
第四步,提炼整合答案。
结合标题在文中的语境义提炼答案,借用文章中的关键句进一步印证标题含义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之后,按照要求,锤炼语言,整合答案。
2.标题设计原因探究第一步,明确标题表面义。
标题有时就是一个概念性名词或一个形象的短语,理解其表层含义是深入挖掘其中心义的前提。
标题的表面义就是标题中每个词语的含义的组合。
第二步,分析文章结构。
考虑文章的谋篇布局的匠心所在。
标题常常与文章的材料安排有关,有的就是文章的行文思路——线索。
第三步,概括文章内容。
高考语文试卷散文题知识点
![高考语文试卷散文题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9a99a68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e9.png)
一、散文概述散文是一种文学体裁,它以自由的笔触、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描绘人物、事件、景物,反映社会生活,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
散文可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三大类。
在高考语文试卷中,散文题往往以阅读理解的形式出现,考察学生对散文的理解、分析、鉴赏和评价能力。
二、散文题知识点1. 散文的结构特点(1)总分总结构:开头提出中心论点,中间分几个层次论述,最后总结全文。
(2)总分结构:开头提出中心论点,中间分几个层次论述,结尾强调中心论点。
(3)分总结构:中间分几个层次论述,最后总结全文。
(4)并列结构:全文围绕几个并列的论点展开论述。
2. 散文的表达方式(1)叙述:通过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对人物、事件、景物进行描述。
(2)描写:对人物、事件、景物进行生动、形象、具体的描绘。
(3)抒情:表达作者的情感、态度和观点。
(4)议论:对人物、事件、景物等进行评论和评价。
3. 散文的修辞手法(1)比喻: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
(2)拟人:把物当作人写,赋予物以人的情感、动作、思想等。
(3)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关联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
(4)夸张: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
(5)对比: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
4. 散文的阅读方法(1)整体感知:把握散文的主题、结构、表达方式等。
(2)局部鉴赏:分析散文的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情感态度等。
(3)评价鉴赏:对散文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等进行评价。
三、答题技巧1. 理解散文的中心思想,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
2. 分析散文的结构特点,找出文章的线索。
3. 鉴赏散文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
4. 结合上下文,准确理解散文中的词语、句子。
5. 在答题时,注意条理清晰、语言简洁、观点明确。
总之,要想在高考语文试卷中取得优异成绩,需要对散文的特点、结构、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等知识点有深入的了解,并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知识点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37a9376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c1.png)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知识点高考是每个学生都要经历的一次重要考试,其中语文是考试科目之一。
语文考试中,散文阅读部分是相对难度较大的一部分,要求考生能够准确理解散文的主旨、情感和意义,并能够分析散文的结构和特点。
下面将从散文的定义、分类、特点和解读技巧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散文的定义和分类散文是一种以散漫的形式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作品。
它以平实、自然、白话的文字表达人类的生活经验和思想见解,给人以亲切的感觉。
散文根据题材和风格的差异,可以分为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议论散文等多种类型。
散文:以描写、抒发感情为主要特点,强调生活的真实性和自然性。
在高考中,大部分出题形式都是散文,因此考生需要掌握如何理解和解读散文。
抒情散文:以抒发个人的情感为主要特点,强调情感表达和情感交流。
叙事散文:以叙述事件和事物发展过程为主要特点,通过事件的叙述来传达一种思想和情感。
议论散文:以激发读者的思考和争论为主要特点,通过对一个问题的分析和论证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二、散文的特点1. 主题广泛多样:散文可以涉及人物、事件、自然、社会等各个方面的话题,主题广泛多样。
2. 体裁自由灵活:散文没有固定的韵律和格式,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发挥,表达方式更为灵活。
3. 表达真实自然:散文注重真实性和自然性,用平实、真实的语言描绘生活和人情世故。
4. 运用修辞手法:散文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排比等,以增强表达的效果。
三、解读散文的技巧1.理清主旨:读懂一篇散文首先要理清其主旨是什么,即作者想要表达的核心观点。
可以通过标题、首段和结尾来推断。
2.把握情感:散文往往蕴含着作者的情感,通过抓住散文中的情感线索,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意义。
3.分析结构:散文的结构是作者表达思想的框架。
通过分析散文的段落划分、句子结构和语言表达,可以更好地把握散文的结构特点。
4.注重细节:细节是理解散文的关键,通过详细观察散文中的细节,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作者的意图。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散文基本知识梳理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散文基本知识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2a259f6d77232f60ddcca18d.png)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散文知识梳理散文文体知识一、散文概念散文概念有广狭之说。
在古代指的是一切不押韵的文章(古代无“散文”名称,“散文”这个名称是“五四”时期才有的);在现代,广义的散文指的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文学体裁,是一种自由灵活、短小精悍、表现真人真事真情的文体,这一概念广为公众所接受。
狭义的散文专指抒情散文。
二、散文的文体特征1.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
“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是为更好地表现主题服务的。
为了做到形散而神不散,散文在选材上应注意材料与中心思想的内在联系,在结构上应借助一定的线索把材料贯穿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散文中常见的线索有:(1)以含有深刻意义或象征意义的事物为线索;(2)以作品中的“我”为线索,由于写的都是“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侃侃而谈,自由畅达,使读者觉得更加真实可信,亲切感人。
2.意境深远,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
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地依次写来,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
3.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
所谓优美,是指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生动活泼,富于韵律美,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声,如娓娓而谈,情真意切。
所谓凝练,是说散文的语言简洁质朴,自然流畅,寥寥数语就可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远的意境。
散文力求写景如在眼前,写情沁人心脾。
三、散文的种类1.写人记事类散文(1)以记叙人、事为主要内容。
这类散文以对人和事物的具体叙述和描绘为突出特色,侧重于从叙述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
高考语文必备知识之散文、小说、童话、戏剧的基本常识
![高考语文必备知识之散文、小说、童话、戏剧的基本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f6900f88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d0.png)
高考语文必备知识之散文、小说、童话、戏剧的基本常识幻想,是我们对未来生活的想象。
童话离不开幻想,幻想离不开夸张。
夸张,是对所要表现的对象或某种特征,故意夸大或缩小的一种修辞手法。
没有夸张,幻想的内容就会失去光彩;没有夸张,童话中的形象就会暗淡无光;没有夸张,童话的讽刺性就会失去锋芒;没有夸张,童话的语言就会缺乏感染力。
如《皇帝的新装》中,那个爱慕虚荣、愚蠢的赤裸裸的皇帝,在现实生活中可能是不存在的,但我们却相信这个故事,因为现实中就有大量爱慕虚荣、愚蠢的人存在,同时也就产生了那种骗子,他们利用一些人的爱慕虚荣、愚蠢,导演着一幕幕荒诞的闹剧。
这种幻想,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
变形,是指有意识地变更所描写的对象的性质、形态,以达到使他们具有最大的表现力的目的。
在童话创作中,常常运用幻想、夸张等艺术手段把人形变作其他各种物体,如《格林童话》中的“青蛙王子”是因为中了魔法而变成了青蛙。
(2)写童话需要有拟人化的形象。
童话里的形象,大多是拟人化的。
童话中,无论是动物、植物,还是其他东西,都可以像人一样会思考、会说话、会做事、会生活。
列宁说过:“儿童的本性是爱听童话的。
你给儿童讲故事时,如果其中的鸡儿、狗儿都不会说人话,儿童便没有兴趣。
”(3)写童话需要有奇妙、曲折、动人、完整的故事情节。
由于童话创作的主要手法是想象、幻想、夸张和拟人,因此,童话的情节都非常奇妙,洋溢着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
如《神笔马良》的故事,说的是穷孩子马良,凭顽强刻苦的精神,得到了一支神笔。
他拿着这支神笔帮助贫苦大众,智斗财主、皇帝,让人读后无不称快。
(4)童话中的幻想是生活的反映,因此要植根于现实。
优秀的童话都不是凭空产生的,都是作者细心观察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物后,通过“幻想处理”,创作出来的。
写童话不仅需要细心观察,还要经过一个“幻想处理”,也就是“生活幻想化”的过程。
只有经过这个过程,生活才能成为童话。
童话中的夸张一定要突出事物的本质。
高考语文复习:散文知识体系详解课件
![高考语文复习:散文知识体系详解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1fefcb0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ae.png)
强加因果:即把无因果关系说成有因果关系。
条件关系不当:是句子的一种特殊关系,充分、必要、充要
三种条件,表意应符合特定关系,否则就是错的。
6状态不当:指选项改变了原文肯定与否定的性质,先期与后期的状 态,已然与未然的状态,或偶然与必然的状态等。
混淆肯定与否定:把文中肯定的事物加以否定,把否定的 事物加以肯定,或把存在的事物说成不存在
造句(句式)
整散句、长短句:排比、对偶、反复句、整散 句、 长短句
九种修辞:比喻、排比、比拟、设问、反问、反复、 对偶、借代、夸张。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的运用与搭配(直接抒情 “细节动作,神态心理”,间接抒情)
语言风格:典雅《诗意的横峰》,清新《荷塘月色》,辛辣讽 刺(鲁迅),幽默(林语堂,钱钟书),浑厚(老 舍),华丽(王安义),活泼生动(老舍),严谨。
哲理性散文
对现实生活发出感悟,发出议论,阐明道理,富于思辨、 主题明确,发人深省 例如《囚绿记》中被日本人压迫的中国人 《野草集》。
文化游记
讲述文化知识,看文化现象,评世态人情:借古讽今,对 历史、现实、人生、社会的思考
例如《文化苦旅》。
散文题型
1内容 2作用:主旨+内容上+结构上
用词
感情色彩:褒、贬、中性 语体色彩的搭配:文言文、口语、书面与方言的运用 运用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关联词 古典诗词的意蕴美:张爱玲,海派作家,上海小资情调。
写景抒情 写人记事 哲理性散文 文化游记(怀古、学者散文)
特点:1.形散神聚 2.描写对象是典型的人、事、物,以点带面。
现代文
文学 实用
小说 散文 新闻: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 人物传记 真实性(与小说的区分),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方法与知识点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方法与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cd15f97e53a580216fcfee6.png)
篇一:高考语文散文阅读方法与知识点篇二:高考语文散文阅读方法与知识点2)惟妙惟肖:描写逼真,多指人或动物。
3)体物入微:描写细致入微、刻画细致生动。
4)行云流水:语言自然流畅。
5)言近旨远:语言浅近易懂,主旨深远。
6)言简意丰:语言简洁,内容丰富。
7)意在言外:言在此而意在彼,言有尽而意无穷8)含蓄蕴藉:语意含而不露,耐人寻味。
9)整散结合:既匀称整齐,又错综变化。
另有清新,平淡,淡雅,华丽,明快,含蓄,蕴藉,委婉,含而不露,简笔勾勒,穷形尽相,诗情画意,富有哲理,情韵悠长,耐人咀嚼,引人回味等。
5、常见修辞手法及其作用:1)比喻: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事物更形象具体。
①使深奥的、抽象的事理变得浅显易懂。
②化平淡为生动、形象。
③重要的审美作用,使人产生美感。
2)排比:能增加文章气势,增加感染力、说服力。
①排比句结构整齐匀称,音律铿锵,使语言具有节奏感和音乐美。
②在议论、说明文中,可以使观点阐发得更严密、更透彻,使条理更清楚。
③可以抒发强烈的感情,增强文章的气势或感染力。
3)借代:①突出特征,强调重点,使语言形象生动。
②词语错综变化,不重复死板,使语言新鲜活泼。
③可使语言含蓄有味。
④可充分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清,爱憎分明,从而感染读者。
4篇三:高考语文散文阅读方法与知识点篇四:高考语文散文阅读方法与知识点篇五:高考语文散文阅读方法与知识点1、叙事散文:所记之事一般比较平凡,讲究以小见大;叙事散文很少有单一、完整、曲折的故事情节,常以若干零碎、琐屑之事来反映一个主题,这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在叙事中的体现;叙事散文取材于真人真事,而不是借助虚构,因而更加重视行文的技巧,其构思之精妙,结构之严谨,感情之细微,尤其耐人寻味。
2、写景散文:抓住景物特征(即此事物与彼事物的区别,既有形状、色彩等外在的方面,又有气质、神韵等内在的方面)绘形状物。
大都以空间的转换为顺序,景中融注作者的思想感情。
3、咏物散文:最鲜明的特点是托物言志,借某个事物来表明某种意愿,抒发某种感情。
高考语文散文知识点
![高考语文散文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72cb0dc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15.png)
高考语文散文知识点高考语文散文是高考考试必备的一大部分,也是考生备考中需要重点关注的一个知识点。
散文是文学中的一种文体,是以散文体式运用语言来抒发感情、表达思想的一种文学形式。
高考语文散文主要是考查考生对于散文的理解、鉴赏和运用能力。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从散文的特点、易错点及应考技巧三个方面进行探究,深入了解高考语文散文知识点。
一、散文的特点1.随意性:散文随意性较强,不受死板的格律和韵律的束缚,可以自由地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这也是散文的最基本特点。
2.散文的主题广泛:散文的主题十分广泛,可以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社会、人生、自然等,同时也可以以唯美的情感、艺术感受为主题。
3.通俗易懂:散文的语言通俗易懂,较易被读者接受,不像古诗词等文学形式需要一定的文化水平才能理解。
4.追求真实:散文的表达方式注重真实,强调生活感受和真实体验,追求真实地、具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二、易错点1.错误的理解:一些考生在阅读散文时常常会产生一些偏差和错误的理解,这些偏差和错误的理解可能来自于个人经验或个人想法,也可能来自于阅读中的疏漏。
2.对散文的意义理解不足:散文是一种情感化的文体,因此在阅读散文时,考生必须关注其中的情感色彩和思想内涵,从而正确的理解文中的意义。
3.审题不严:高考语文阅读散文部分,教育部会根据考试须知所列的散文名字和题目进行出题。
考生如果在阅读时没有认真地领会题目和文章的主要内容,可能会造成答案偏差,进而形成失分。
4.表述不清:写作部分作文题目,考生必须考虑到自己的表述和语言。
表述不清楚会让阅卷老师难以理解考生的思路,影响阅卷。
三、应考技巧1.认真做好阅读准备工作:高考语文阅读散文部分题目涉及到哲学、文学、语言、词汇、语法等诸多方面的知识点,因此考生在应考前需要做好充分的阅读准备工作。
2.精审题目:在考试中,考生必须对散文和题目进行精心审核和斟酌,因此,考生需要掌握做题技巧,善于从题目中寻求答案,减少答案的错误率。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知识点和答题技巧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知识点和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3ad71672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9d.png)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知识点和答题技巧散文分类1.散文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散文,是指诗词以外的散体文章;狭义散文,则专指同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
这里所要谈的是狭义散文。
2.根据表达方式侧重点不同,一般把散文分作记叙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三类。
3.记叙散文:以记人、叙事、状物、写景为主的散文。
这类散文,还有的侧重是记写一定的风物、场景。
对它们不是纯客观的描述,而是将外物与内情融合起来,以表达一定的思想、抒发一定的感情。
4.抒情散文: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散文,它主要是抒发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愿。
抒情散文抒发的是怎样的感情,如何抒发,都与文章揭示的思想意义是否深广有极大的关系。
5.议论散文:以议论为主的散文。
它说理,往往借助于事例的简述,形象的描绘和感情的抒发来进行,文学色彩很浓。
它同一般议论文一样,要求观点鲜明、概念准确、说理充分、层次明晰、以理服人。
但是,它不需要逻辑推理,严密论证。
常见的文学性很强的、杂感等短小精悍的文章,皆属此类;常常借助于对古今故事、花鸟草虫等具体事物的描叙来说理,显得妙趣横生并富于感情。
散文的表现手法常见的表现手法有:象征、托物言志、对比烘托、欲扬先抑、寓情于景、借物喻人、联想想象、设置悬念、借景抒情、渲染、修辞等。
(1)象征散文往往运用象征的写法,象征就是托物喻义,即通过一定的具体形象来表现一种深远的意义。
这里的“具体形象”——“物”就是本体,与之相对应的事物就是象征体,“深远的意义”就是象征意义。
(2)托物言志就是借物喻人,是散文中写景状物的重要方法。
也就是把所写的景物或景象拟人化,赋予它人的思想情感和志向,(3)对比烘托在散文中,为了突出所写的对象,往往运用对比烘托的写法。
(4)欲扬先抑文似看山不喜平,散文更讲究波澜,要赞美某种事物,先表达对它没有好感;想歌颂某个人物,先说他的不足等等,然后根据情节的发展,达到歌颂与赞美的目的,而且使这种歌颂与赞美得到强调。
高考语文散文必考知识点
![高考语文散文必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4ccd838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3a.png)
高考语文散文必考知识点(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高考语文散文必考知识点复杂的劳动包含着需要耗费或多或少的辛劳、时间和金钱去获得的技巧和知识的运用。
高三散文知识点总结
![高三散文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a41faba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db.png)
高三散文知识点总结散文是一种创作形式,它以平实、细腻、真实的语言表达作者的情感、思想和感悟。
在高三语文学习中,散文也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以下是对高三散文知识点的总结:一、散文的定义和特点散文是一种不受格律限制的文学形式,它以散漫的方式表达情感、思考问题和描绘事物。
散文以真实、深入、细腻的语言风格为特点,注重展示作者的个人感受和独特的思考方式。
二、散文的分类1. 抒情散文:表达作者的个人情感和感悟,以情感为核心,如《红楼梦》中的《金玉良缘》。
2. 清议散文:对社会生活、人文环境等进行批判、思考,带有一定的议论性质,如鲁迅的《狂人日记》。
3. 游记散文:记录作者的旅途见闻和感受,以真实的描写和感悟展示风景和文化,如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4. 随笔散文:以随性的方式记录作者的思考和感悟,不受严格的逻辑框架限制,如鲁迅的《朝花夕拾》。
5. 美文散文: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人物、事物、场景,追求审美的效果,如茨威格的《人生的智慧》。
三、散文的写作技巧1. 情感真实:散文作品要表达作者真实的情感和个人感受,诚挚、真实是散文的基本要求。
2. 修辞手法: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丰富作品的文采,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
3. 描写技巧:通过描写细腻的事物和细节,准确地再现美好的画面,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4. 叙述结构:合理安排篇章结构,进行因果、递进、对比等叙述方式,使文章流畅有序。
5. 修辞语言:运用生动具体的形象语言,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艺术效果。
四、高分范文解析在高三语文考试中,掌握好散文作品的分析和写作技巧对于取得高分至关重要。
通过对一些经典散文作品的分析,可以了解作品的主题、情感表达和艺术手法,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
总而言之,高三散文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知识点,掌握散文的分类、特点和写作技巧对于提升语文素养和应对高考有着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和积极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创作散文作品,充分展示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能力。
高考语文散文六大考点知识及题型
![高考语文散文六大考点知识及题型](https://img.taocdn.com/s3/m/5e9c8df9af45b307e97197c8.png)
散文考点知识体系1文体特征一、散文的定义现代散文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
广义的散文,是指与小说、诗歌、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是指诗歌、小说、戏剧以外的所有具有文学性的散行文章。
除以议论抒情为主的散文外,还包括通讯、报告文学、随笔杂文、回忆录、传记等文体。
狭义的散文,是指文艺性散文,它是一种以记叙或抒情为主,取材广泛、笔法灵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学样式。
这是我们考试中所使用的概念。
散文具有记叙、议论、抒情三种功能,与此相应,散文可分为记叙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和议论性散文三种。
二、散文的基本特征1.基本特征“形散神不散”指散文的取材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方法不拘一格。
“神不散”指散文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明确而集中。
2.内容上的特征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或至深的生活经验,通过状物、记人、写景等方式表达出来。
3.形式上的特征①以个人抒情为主,把抒情、叙述、议论熔为一炉;②从细处落笔,小中见大;③从侧面暗示,发挥读者的想象力;④行文自由,结构灵活。
三、散文的分类(一)写景状物类写景状物散文是一种篇幅短小、题材广泛,通过描写特定的景或物的形态、色彩、神韵等特点,来表现作者内心情感、人生理想和生活情趣的散文。
(二)议论说理类以发表议论、阐述道理为主的散文,称为议论说理散文。
议论说理类散文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的领悟,是人的思想火花在生活过程中的表现,它不是靠“三论”(论点、论据、论证),而是借助于感性具象来阐述道理。
议论说理散文包括杂文、小品文、随笔、哲理散文等。
(三)文化游记类文化游记散文是指将科学研究的“理”与文学创作的“情”结合起来,或讲述文化知识,或感悟文化现象,或评析世态人情,既充满思考的智性,又不之文化关怀和个人感受,行文缜密而不失活泼,结构自由而不失谨严的一类散文。
(四)写人记事类写人记事类散文是指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人物、事件为主要表述对象,借写人记事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感情、感悟的散文。
高考语文散文必考知识点
![高考语文散文必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19e1670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a7.png)
高考语文散文必考知识点语文科目一直是高考中较为重要的科目之一,而散文作为语文科目中常备的考查题型,也是考生备战高考时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点。
下面将介绍一些高考语文散文必考的知识点,供考生参考。
一、散文的定义与特点散文是一种以平铺直叙的方式来表达作者思想、情感的文学形式。
与诗歌和戏剧相比,散文注重情感与事实的表达,强调文字的流畅与通俗。
散文与故事、游记、随笔等文体紧密相关,旨在通过文字与读者建立情感共鸣。
二、高考常见的散文题材1. 游记类散文:包括作者的观察和思考,描述了旅行中的景色和趣事,展示了作者的旅行体验和感受。
2. 记叙类散文:以故事形式为主,通过叙述事件的经过、人物的心理活动等手法,展示了生活中的琐碎和经历,体现了作者的思考与体验。
3. 描写类散文:通过描写事物的外貌、细节和形象语言,表达作者的感受与思考,起到生动形象的作用。
4. 抒发感情类散文:以真实的生活思考或个人激动的情绪为基础,用文字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思考。
三、高考中的散文阅读与分析高考中,对于散文的理解和分析是必不可少的一项能力。
要对散文进行深入阅读和分析,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散文的主题和核心思想:通过阅读,了解散文的主题和作者的核心思想,进一步理解散文的意义和内涵。
2. 散文的结构和篇章:关注散文中的段落、章节划分、文体与修辞手法等,把握散文的整体结构和发展脉络。
3. 散文的叙述和描写:分析散文的叙述方式、人物形象、描写细节等,理解作者意图和表达手法。
4. 散文的语言和修辞:对散文中的词语、句子结构等进行分析,明确作者的语言风格和修辞手法。
四、阅读材料和实践举例为了更好地掌握散文的考察要点,考生可以结合阅读资料和实际练习进行提升。
1. 阅读名家散文:选择一些经典的散文作品进行阅读,例如鲁迅的《狂人日记》,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杨绛的《我们仨》等,通过读懂名家文章的内涵,锻炼对散文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2. 模拟考场练习:根据往年的高考真题,模拟考场环境,进行散文阅读与分析的训练,积累经验与技巧。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知识点梳理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5c9d0688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ac.png)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知识点梳理一、读懂文章,探究意蕴(一)读懂文章1.把握段落中心句纵观全文,线条对创造美有哪些作用?(2020天津《线条之美》)①寄托理想、情感和审美 ②蕴藏艺术能量 ③体现人体之美④是各种艺术形式的基础 ⑤承载主观精神,是时代和国家的象征提示:答案的要点,基本来自各段的中心句。
2.关注抒情议论句3.留心首段和尾段4.理清文章的线索(二)探究意蕴1.词语(1)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第⑤段中“孱弱”的含意。
(2015 江苏《比邻而居》)相对第一家的气味,咖啡的味道较弱;生活不大有定规;日常化的生活气息不浓烈;有虚无浮华的气息,不如第一家实打实。
提示:要注意词语的语境义。
前两句总写;第三至六句讲这家有虚无浮华的气息;第七句讲生活不大有定规以及咖啡的味道较弱;第八至第十句讲的是日常化的生活气息不浓烈。
(2)综观全文,简析文中加点词“篡改”的内涵。
(2014湖南《粮食》)①机器切断了人与粮食之间的联系,对粮食的处理简单粗暴、毫无感情、颠覆了粮食、吃粮的人与吃本身。
②化肥、激素和农药的出现,改写了季节、雨水、改写了生命的密码,食物因多而贱,人们对食物不再怀有敬意。
2.句子根据全文,分析作者“感到如此新奇和庆幸”的深层意蕴。
(2018浙江《汴京的星河》)①庆幸遇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代,对城市发展新气象感到新奇。
②有感于游人众多,人民生活富裕,精神焕发。
③现代科技让汴京灯节重现历史繁华,实现了“我”的“星河梦”。
提示:要“根据全文”相应文字(“改革开放的新经济政策带来的繁荣”“现代人最仰慕的还是科学技术和现代文明啊!”),联系时代背景。
3.标题(1)文章的标题具有多重意蕴,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
(2019天津《萨丽娃姐姐的春天》)呼伦贝尔草原大自然的春天;羊羔生长期的春天;萨丽娃事业的春天;以萨丽娃为代表的新一代牧民未来生活的春天。
(2)文中反复出现的“针挑土”有哪些丰富的内涵?(2011全国《针挑土》)①黑妮工作状态的写真:从一点一滴做起,持之以恒,积土成山;②“湘援游”现状的隐喻:苗绣传统文化正慢慢消退,要促使湘西生态和文化可持续发展,如针挑土;③水滴石穿、永不言败的精神象征:“成家好似针挑土”,“赚钱好似针挑土”,“世世代代”,生生不息。
高考语文散文知识点
![高考语文散文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9b33fd8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da.png)
高考语文散文知识点高考语文散文知识点1散文结构形式(1)按时间顺序安排结构。
(2)按空间位置安排结构。
记事性散文和游记散文多按此展开,不突出时间因素,或隐没时间因素,只突出空间位置的变化。
(3)按事物性质、类别组织材料,安排结构。
(4)以中介物组织材料,安排结构。
即把中介物作为串联思想感情和材料的媒介。
所谓的中介物,可以是具体的人、事、物,也可以是抽象的问题、概念、思想等。
(5)以的思想、情感的变化脉络组织材料,安排结构。
(6)以双线结构(复调)行文,分明线和暗线。
明线,作品中直接呈现出来的线索,如记事写景的时间线或空间线;暗线,即作品中未直接描述或间接呈现出来的人物活动或事件发展的线索,如记事写景中情感变化的线索。
(7)环扣式结构。
写两件以上的事,写完一件再写一件,各件之间以特定的方式联系起来;事件间或层层深化,或互相映衬,或互相对比,或相互反复、强调。
(8)“阳光散射式”结构。
即围绕一事或一物,写与之相关的事件或事物。
(方法)小结1.分析散文的整体结构思路主要有两大题型:(1)根据(文章)内容(线索)梳理思路(2)梳理文章线索并分析其作用。
解题思路:逐层概括文意,追寻行文的思路、内容上的变化、表达方式上的变化和情感的变化。
2.分析散文局部语段的作用主要有两大题型:(1)分析局部语段在全篇的作用(2)分析散文局部语段能否删除。
解题思路:(1)确认指定段落在行文中的位置。
(2)明确段落的作用,明确答题的方向(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个综合分析)。
高考语文散文知识点2鉴赏散文的语言1、理解词语的含义问法:简析、欣赏文中某个词语的含义。
答法:①、研究词语本身(词性、释义、修辞、内部结构)②、结合上下文再次理解词语。
③、思考是否存在动态语境,即:是否有比喻、反语、借代、感情色彩变化等;或在语境中远距离引申产生的新义。
2、理解语句的含义问法:理解文中的某个(句子)。
分类:①、含蓄句——指那些在表达上比较含蓄、蕴含某些深层意义或有一定的警示作用、需要仔细品读才能弄懂的句子。
散文阅读 高考语文知识点荟萃
![散文阅读 高考语文知识点荟萃](https://img.taocdn.com/s3/m/263fec534a7302768f993923.png)
任何一篇文学作品都有其特有的行文思路,把握 了文章的行文思路有助于我们对文章思想内容,情感 主旨的把握。
例如14高考湖南卷《粮食》:开头第一自然段从 中国人见面时的问候“吃饭了吗?”亲切而自然的引 出“粮食”这个中心话题,第二自然段强调了“人类 的一切,无不植根于粮食之中”但是现实是“粮食被 糟蹋被篡改”。主体部分分为两大部分分别写了“农 业时代”和“大机器时代”人们对粮食的不同态度和 情感。
• 散文是作者与读者在艰辛的人生长途上小 憩时的悄声对话和共同思索。(余秋雨)
• 二、散文类型
• ①记叙性散文:以记写人物、事件、景物 为主的散文。(含状物散文)如:《鹤》 (广东卷)
• ②抒情性散文:抒发作者主观情感的散文。 如:《听雨》(大纲卷)
• ③议论性散文:以发表议论为主的散文。 (哲理性散文) 如:《乾坤草亭》(江苏 卷)
化学和激素应运而生,改写了季节……人对食物不再怀有敬意 5、粮食不但进入血肉,也成了我们的灵魂。
4、如何表述文章主旨?
用了什么手法
本文通过写什么,表现什么, 赞扬什么,反对什么……
《粮食》主旨:
这篇文章充满温情地叙写了农业时代粮 食与人的血肉联系,并以之与大机器时代粮 食生产、消费方式进行对比,表明了粮食是 我们生命的源头和全部,表达了应珍惜粮食、 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思想感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散文知识点
学问是人们前进的最大动力,由于有学问,我们知道我们从哪里来,也知道我们将要到哪里去。
下面我给大家共享一些高考语文(散文)学问点,盼望能够关心大家,欢迎阅读!
高考语文散文学问点1
散文结构形式
(1)按时间挨次支配结构。
(2)按空间位置支配结构。
记事性散文和游记散文多按此绽开,不突出时间因素,或隐没时间因素,只突出空间位置的变化。
(3)按事物性质、类别组织材料,支配结构。
(4)以中介物组织材料,支配结构。
即把中介物作为串联思想感情和材料的媒介。
所谓的中介物,可以是详细的人、事、物,也可以是抽象的问题、概念、思想等。
(5)以的思想、情感的变化脉络组织材料,支配结构。
(6)以双线结构(复调)行文,分明线和暗线。
明线,作品中直接呈现出来的线索,如记事写景的时间线或空间线;暗线,即作品中未直接描述或间接呈现出来的人物活动或大事进展的线索,如记事写景中情感变化的线索。
(7)环扣式结构。
写两件以上的事,写完一件再写一件,各件之间以特定的方式联系起来;大事间或层层深化,或相互衬托,或相互对比,或相互反复、强调。
(8)“阳光散射式”结构。
即围绕一事或一物,写与之相关的大事或
事物。
(方法)小结
1.分析散文的整体结构思路
主要有两大题型:
(1)依据(文章)内容(线索)梳理思路
(2)梳理文章线索并分析其作用。
解题思路:逐层概括文意,追寻行文的思路、内容上的变化、表达方式上的变化和情感的变化。
2.分析散文局部语段的作用
主要有两大题型:
(1)分析局部语段在全篇的作用
(2)分析散文局部语段能否删除。
解题思路:
(1)确认指定段落在行文中的位置。
(2)明确段落的作用,明确答题的方向(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个综合分析)。
高考语文散文学问点2
鉴赏散文的语言
1、理解词语的含义
问法:简析、观赏文中某个词语的含义。
答法:①、讨论词语本身(词性、释义、修辞、内部结构)
①、结合上下文再次理解词语。
①、思索是否存在动态语境,即:是否有比方、反语、借代、感情颜色变化等;或在语境中远距离引申产生的新义。
2、理解语句的含义
问法:理解文中的某个(句子)。
分类:①、含蓄句——指那些在表达上比较含蓄、蕴含某些深层意义或有肯定的警示作用、需要认真品读才能弄懂的句子。
①、结构句——指在文章的结构上起重要作用的句子,如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照应句等。
①、主旨句——指能体现文章的中心、关心读者精确理解作品主题思想和脉络层次的关键句。
答法:理解字面含义+分析语境含义+挖掘隐蔽含义(还原手法)
3、鉴赏语言的特色
问法:简述该文章的语言特色。
答法:遣词(叠词、熟语、(成语)、文言)+修辞方法+句式运用(长短句、整句、散句、反问句、祈使句、双重否定句、一般陈述句等)+语言特色
高考语文散文学问点3
题型一:“词语或句子的含意是什么?或有什么意蕴?
解题方法:
考查词句含意的往往是:
1、生动、形象、含蓄的句子;
2、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
3、在文中起关键作用的句子。
解题时要先从词句的表层含意理解,再联系前后文,看看段意,就可以得出答案。
「规范答题」1.标明句子出处。
2.找出比方句中的本体和喻体。
3.去掉喻体成分,概括为平实精确的语言即可。
抓关键词+分解句子+整合答案(结合主旨)
题型二:人称类
提问方式:使用这种人称写的好处是什么?或:为什么要转变人称?
——这篇散文中,主要用其次人称写……,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A.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以自己的经受和感受(小说除外——小说中“我”未必就是本人,一些散文也是如此),加强见闻和感受的真实性。
B.其次人称:以对面沟通的形式,加强了互动效果,亲切(有亲
和力),强化了抒情作用,还能起拟人化的作用;
C.第三人称:从旁叙述,增加客观性,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谈论。
题型三:分析作品结构
语段在文中的结构作用
提问方式:某句(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从全文看,×-× 件事在内容和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分析作品结构,考查某句(段)话或某物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方法:结构作用(专用术语):
(1)文首:
①开篇点题、总领全文。
①渲染气氛,营造氛围,烘托情感;
①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
(2)文中:
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呼应前文、照应后文。
(3)文末:
①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化主题;
①收缩全文(总结全文)、照应开头,结构严谨;画龙点睛;言有尽而
意无穷。
欢迎关注语文月刊公众号
题型四:鉴赏艺术手法类
题型表述方式通常为:
1.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艺术技巧、表达技巧等)?
2.是如何写“……”?
3.“……”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或好处、妙处)?
4.赏析这段文字(这句话)的艺术手法和作用或表达效果。
5.赏析这段文字(这句话)。
答题模式:手法+分析+艺术效果(留意叠词:)+表达感情
方法:1、表达方式:叙述:说明、谈论、描写、抒情(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1)叙述方式
顺叙:根据时间或空间挨次较清晰地进行记叙。
倒叙:从结尾或情节中的某一段写起,造成悬念,引人人胜。
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大事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起到补充、丰富、深化原叙述的作用。
(2)抒情手段:
①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①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以乐景衬哀情、以哀景衬乐情; 借物抒情:借物喻人、托物言志;
借事抒情:即事抒怀;
借古讽今:怀古伤今。
(含蓄委婉)
(3)描写方法(特点)
①写景的挨次:如由远到近、由高到低等
①多角度描写: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
①描写景物的手法技巧
A、结合
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声衬静
虚实结合:如《雨霖铃》正侧结合:如《口技》
点面结合:如《江雪》声色结合
B、对比:明与暗、昔与今、
C、衬托:以动衬静、以声衬静、乐景写哀、哀景衬乐
D、白描(粗笔勾画)与工笔(精雕细刻)
人物描写:环境、场面描写:
景物描写:详细描写自然风光,生动再现景物特征,营造一种气氛,制造身临其境之感,烘托人物的形象、情感(思想),为下文谈论、抒情作铺垫。
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进展。
既可用细描,精雕细刻,详细传神,纤毫毕现;也可用白描,勾画轮廓,简洁传神。
正面描写:也称直接描写,正面直接表现人物、事物。
侧面描写:也称间接描写,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
侧面描写一般不单独消失,往往与正面描写结合起来。
点面结合: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共性与共性、总体状况与局部特点统一。
2、其他表现手法:想象、联想、象征、渲染、衬托、、衬托烘托对比、悬念、类比、用典、欲扬先抑、以小见大等。
3、材料支配:主次、详略、线索、繁简。
4、行文结构:承上启下、起承转合、连接、铺垫、伏笔、照应、开门见山、卒章显志、画龙点睛、首尾照应
5、修辞手法:比方、比拟、设问、反问、对偶、排比、对比、借代、夸张
描绘类——比方、夸张、比拟、借代
比方:借助相像点以彼物比此物,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详细,化浅显为浅显,化平淡为生动。
夸张:夸大、缩小或超前;使感情更剧烈,增加文字感染力;创设氛围,引人入胜;揭示本质,给人启示。
拟人(比拟):物被给予人的神情、动作、感情,富有情趣,布满生气。
借代:借助于某种关系以彼物此代物,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增加语言的形象性和趣味性。
结构类——对偶、排比、反复
对偶:句式整齐,意义丰富,有节奏感,便于吟诵,易于记忆。
排比:节奏鲜亮,加强语势,丰富内容,加重感情。
反复:多次强调突出,语势紧凑连贯,给人以深刻印象,写景抒情感染力强。
表达类——反问、设问、夸张、引用
设问:提出问题,自问自答,引发思索,吸引读者。
反问:加强语气,突出观点,语气剧烈,增加感情。
夸张:烘托气氛,增加感染力,增加联想;制造气氛,揭本质,给人以启示。
最新高考语文散文学问点。